打印

噶玛噶举 安增仁波切开示 —— 回向,福德圆具之道

噶玛噶举 安增仁波切开示 —— 回向,福德圆具之道

噶玛噶举 安增仁波切开示 —— 回向,福德圆具之道
开示:安增仁波切
摘录:利生中心刊物
录入:噶玛达哇卓玛
校正:菩提法灯


无论做了哪一种善业,也无论善业是大是小,如果不将所做的善业功德回向给众生,这些功德完全不会积聚,而且很轻易地就会被摧毁掉。

我们都知道只要一念瞋心升起,便会将我们过去百万劫所造善业的根本,在这一念瞋心的怒火之下摧毁掉。在这种情形下,善业的功德回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回向的话。这些功德善业都会浪费掉,所以在积聚及造善业时“回向”变得非常的重要。

如果我们无法积极地做回向,三毒烦恼——贪、瞋、痴将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心中造怍。当三毒烦恼升起时,这种恶业让善业的功德没有办法积聚。因此善业功德的回向确实是非常地重要。

想要得到善趣的善报,得到解脱的果报,或者是免受转生下三道的痛苦而修行善业,却没有将善业的功德做回向的话,那么这个善业的果报是永远不会实现的。止贡噶举的祖师曾经讲过:“如果没有办法对自己积聚的善业做回向,它的果报将永远不会来到。”劝告所有的弟子们,对于回向要努力精进地来行持。

各位在行持善业的时候,不管是为了自己、为了他人,还是为了利益下三道的众生,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将善业的功德做回向,那我门所希望的、所想要得到的这些愿望都不会达成,如果将善业的功德做了回向,那么无论自利或利他的愿望都会实现。

密勒日巴祖师的道歌里讲到:“在山里努力闭关,一心一意为了利益众生而发愿要成佛的这些大修行人,与护持他们衣食的功德主,这两者在未来的同一时间证得佛的果位。”这是依于什么缘起呢?最主要就是依于“回向”。无论是修行的人还是布施的人,依于回向的缘故,使他们能够在未来同时成佛。

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善业功德时常做广大的回向,那么这些善业功德就会衰减,甚至衰减至没有任何功德可言。如果将功德尽力回向给一切众生,这些功德就不会浪费掉。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功德回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

如果为了短暂的安乐,短暂的福报,例如现世眼前的快乐或天人的果报,而来行善做回向的话,那么当初依于善业所积聚的福报,将于得到果报的当下就会用尽,所以福报的大小跟我们所做回向的大小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发愿为了要得到遍知的佛果位而来做回向,这才应该是我们所要做的。

如何才能得到遍知的佛果位呢?这必须依于“三轮体空”的智慧来做回向。什么叫“三轮体空”的智慧?第一,不要执着于“我”这个行持善业的人的智慧,要了知行持善业的这个“我”的本质并没有实质存在;第二,了解到“行持善业的对象”不是实质存在的,没有自性的存在;第三种智慧是明白“想要行持善业的这个愿望、想法”也是没有自性的存在,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来行回向,才会让我们得到广大、无量无边的功德。

“三轮体空”是没有妄念的智慧,初学者要做到是有一点困难。初学者要如何才能做到“三轮体空”?像今天大家来这里进行八关斋戒——纽涅,做这种善业功德的行持,虽然还没有三轮体空的智慧,在行回向的时候,当下抱持一个希望“过去三世诸佛怎么样来行回向,我也要跟他们一样来行回向。” 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三轮体空的智慧就大概有所掌握了,初学者刚开始时,可以这样来学习。

为了得到遍知的佛果位而回向,那么在未来还没有成佛前,我们所有的善业功德是不会衰减,也不会有所损失的,所以等一下做回向的时候,希望各位能用刚才所教授的观想和认知来回向。

以此功德愿证佛自性
降伏烦恼怨敌之过患
生老病死汹涌之波涛
愿度众生解脱轮回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