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因、缘、果 ------净空法师开示

因、缘、果 ------净空法师开示

因、缘、果




净空法师开示




    现象的发生有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就是“因、缘、果”。这一段就是体相用三分里面“相”的注解,就是对于相的深入观察;它有因、有缘、有结果,结果就是这个相(幻相)形成。
     
    佛法里面平常讲因果,把当中“缘”省略了。因如果没有缘,不会结果,一定要有缘才会结果。佛法的修证,或者再讲浅一点,改造命运,可能吗?可能。有什么理论依据?就是依据缘。因已经造了,没有法子,不能改,可是因要是没有缘不能结果,如果你能把缘控制住,就能控制结果。我过去造恶因,晓得恶因一定会感恶果,但是没有缘,它不会结果。我把缘控制,不让它有缘,虽有恶因,它不会结果。我造善因,想得善果,我把善因再加上善缘,善的果报一定现前。佛法讲改造命运,理论依据就在缘上。所以佛法不讲因生法,讲缘生法,特别强调缘。

    “因”,是“动机”、是“造作”,这两种都是亲因缘。在佛学术语里面讲,这个因是种子(唯识论上称动机为种子)、是现行。种子就是习气,我们每一个人阿赖耶识里面,都含藏有十法界的习气,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修罗、饿鬼、地狱、畜生都有。十法界的种子统统具足,种子具足就是因具足,十法界无论哪一界的果报都有可能,你要到哪一道就看缘。人能不能成佛?当然能成佛。为什么能成佛?因为你有佛的种子,你有成佛的因。你现在为什么不能成佛?你没有成佛的缘,你缺少助缘,所以你不能成就,道理在此地。
     
    “造作”就是现行,就是我们现前一切造作,这个造作又在阿赖耶识里落下种子,所以现行也是亲因缘。因,有过去跟现在;动机是讲过去的因,造作是现在的因。现行,一现九隐。我们不是十法界的种子都有吗?现在我们得的是人身,在十法界里面我们是人法界这一个种子现行,其他九法界的种子在,并没有消失,但是它不起作用。一个法界现,九个法界隐;九个法界不现,只现这一个法界。这种情形就叫做业报身,业报。如果能把业报转变成智慧,那就得大自在。怎么自在法?就可以同时在十法界都现身,像那些佛与大菩萨无时无处不现身,我们讲分身,得自在了。可惜我们现在没能做到,真正能做到,那就像我们念《华严经》、念《梵网经》:“千百亿化身”,这多自在!就不会感觉到很苦,分身无术。“因”是亲因缘,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缘”,就是讲机会。缘里面包括有三种。第一种是“所缘缘”:就是所缘之缘,所缘就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今天念佛,希望成佛,希望成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我们所缘的。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你现在所缘的不只这一样,好多好多,还有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是你所缘的。比较起来,恐怕名闻利养所缘的心还特别强,求无上菩提的心只用个一分、两分而已,不甚强烈,心里是希望,现在不得到还不要紧,还不想急着得到,所以菩提这个所缘缘的缘力量薄弱。但是你对于烦恼的所缘缘很浓厚,缘贪瞋痴慢,这个力量太强了。无上菩提跟贪瞋痴慢,你阿赖耶识的种子都具足,但是你现在想要无上菩提的心念不强,在时间上来讲很短暂。现在在讲堂里面心里想,我要求无上菩提,下了课马上就求贪瞋痴慢去了,这不行。一天二十四小时,想到无上菩提只有几分钟,想到贪瞋痴慢几十个钟点,那怎么行?当然贪瞋痴慢作主,因为它的时间太长,力量太强大了。
     
    所缘缘非常的重要,就是你有了期望。有期望,还得要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无间缘”;无间缘是你这个期望不能间断。我们对于无上菩提常常间断,所以不能成就;不是不想成佛,成佛这个念头常常会被打断。就拿念佛来说,不是不想念佛,佛号常常间断,不能够二六时中相续不断,没有这个条件,纵然想念佛也是空的。可是你的贪瞋痴慢是从来不间断,所以你想想,后来有什么果报?这是成败关键的所在。
     
    亲因缘(因)、所缘缘、无间缘都是自己本身具备的,外面的条件就是“增上缘”。诸佛菩萨帮助我们,是属于增上缘。亲因缘是每个人具足的。所缘缘跟无间缘如果自己不具足,佛菩萨帮不上忙;你自己真正具足这两个条件,佛菩萨就帮上忙。我们现在,佛法里头这两种缘有,但是不足;烦恼习气,这两种缘很具足。外面境界,你六根一接触就起贪心,就起瞋恚心,因为因缘具足。外面境界帮助你贪、帮助你愚痴、帮助你瞋恚、帮助你造业,这是增上缘,都帮上忙。佛菩萨帮不上忙,因为你所缘缘跟无间缘力量不足,太薄弱。
     
    因加上缘,后面就有“果报”,果报是“结成、起相”。经论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可以归纳为色、心两大类。心法(包括一切心理现象),一定要具足四种缘才会起相,那就是亲因缘(因)、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如果是色法,就是讲物质,植物与矿物,不需要所缘缘跟无间缘,它只要两种:一个是亲因缘,一个是增上缘,它就结果。
   
    下面是以植物来作比喻。植物只有两种缘,不具足四缘。“如种下地”:种是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以瓜来说,瓜子是它的亲因缘,这是长成瓜最重要的一个条件。瓜子能不能结成瓜?它必须得到缘,如果得不到缘,不会结成瓜。我们把瓜子装在玻璃瓶里,装上一百年它也不会长成瓜,那就是缘不具足,虽有种子而没有缘。它的增上缘“如日水肥”,要土壤、肥料、水分、阳光,这些条件具足,它一定能长得很好,才能成熟,才能结果。“常暂不同”:种子成长时间长短不一样。瓜,三、四个月就长成,就结果,桃李树要三年才能结果,这就是时间有长短不一样。增上缘有“强弱之判”,土壤有种种不相同,质地不一样,阳光充不充足,水分够不够,对于它的生长有密切关系,所以结果“迟早有时”。同一棵树,每一个枝条它所得的增上缘都不一样,有的偏在阳光那边,它的花开得好,果实先熟;背着阳光这边,它结的果就比较小,它熟得比较晚。这全是缘的充足与否,所以果报不相同。
     
    如果是在有情众生(动物),除增上缘之外,所缘缘跟无间缘是决定的因素。这就是在别相上给我们透出一点修学的消息,让我们在这下功夫。人生如是,不出因果定律,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必定得恶报;因是自己造的,果报当然要自己受。我们一切的际遇,自作自受,不能够怨天尤人;怨天尤人自己又造重罪了,后来的苦报,那是不堪想像。转业的方法,就是控制缘;缘要是控制住,境界就转变,果报就转了。
   
    末后两句:“有因同果异,有果同因异。”这也是普遍所见到的现象,特别是在有情分上,无情不会,无情是种瓜一定得瓜,瓜不会长成豆,稻的种子也不会结成瓜,可是在有情分上就不一样。譬如你们同学在一个班上念书,同一个学系,现在你们因相同;毕业之后到社会上,各人有各人的事业,发展到最后不一定能相同,这是因同果异。为什么会果异?缘不相同。每一个人的际遇不一样,将来在社会上,种种因缘不相同。也有果同的,譬如政府里面的部长,都是部长阶级,可说是果相同,但他因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这些部长并不是都念政治,并不是都念同一个学校,这里头也是缘,可见得缘占决定的因素。所以佛法说缘生论,要我们特别重视缘,缘能够改变因果。对于一切现象一定要懂得这样来观察,就不会迷惑。

随缘勿攀 随遇而安 常发菩提 佛号不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