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续 6

   「4、鸠摩罗什」

    梵语音译,义为童寿。七岁出家,日诵千偈,博通世出世法,公元四0一年至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在西明阁与义学八百人讲学。译经论九十八部三九O余卷。」

   「鸠摩罗什」,中国的意思是童寿,这也是赞美他。他在年岁很小的时候-童子,但是他的智慧、德行,就跟老人一样,好象很老练的样子、很成熟的样子,所以他的名字叫童寿。「七岁出家,日诵千偈」,聪明绝顶,这是举一个例说明,他的学习的能力很强,一天能够读这么多的文字。诵是背诵,每天能背诵这么多文字,用现代的话来讲,是杰出的天才,很少有的。「博通世出世法」,他读的东西太多了,都能够背诵、都能够记得,的确是博学多闻。


   「公元四0一年至长安」,那时候的国王是姚兴,「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在西明阁与义学八百人讲学」。「义学」就是精研教理的这些人。在家的跟出家的都可以称为义学,专门在教理上探讨研究,这些人都是以罗什大师为老师,跟着他学习。「译经论九十八部三九0余卷。」罗什大师到长安只有七年,七年就圆寂了。所以他的译经事业只有七年,短短七年当中完成九十八部,他译得非常之好,他是属于意译,玄奘大师则是直译。意译是离开原文,把原文的大意用中国文的文法写出来,所以中国人读起来非常的流畅,很喜欢读他的译本,他的译本非常受到中国人的欢迎,道理在此地。


    「5、传说法师乃七佛以来为译经师。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

   这在传记里面都有记载,罗什大师是释迦佛以前七尊佛的译经师,专门做翻译工作的。所以他翻译得好是有原因的,生生世世,七尊佛可以讲是无量劫来,一尊佛三个阿僧祇劫,三七、二十一个阿僧祇劫,他都示现为翻经的法师身份,来从事于这个工作。底下这两句很要紧,他为什么翻得这么好?「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他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生,一定要开悟,一定要通达。你要是不悟、不通达,怎么能把佛的意思翻出来?开经偈说得好,「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你要能解,你才能说得出来,你才能够介绍给别人。如果自己没有悟、自己不通达,这个工作决定做不好的。

   我们反过来看看现在,外国人翻译佛经,不少人从事于这个工作,把佛经翻成英文、翻成其它的外国文。那个翻经的人文字好,中文也好,英文也好,对于佛法没有悟、没通达,所以翻出来的东西不能流通。我在美国,参观沈家桢老居士的图书馆,这个老居士非常热心,过去不少年,请了很多很多人翻经,也花了很多钱,现在那个稿子真是堆积如山。我去参观,他告诉我,没有办法出版,不能流通。我过去看到一本,翻的不是经,浅一点的,倓虚法师的《念佛论》。有一次我在温哥华讲经,把这个译本带到那边去,那边有个周医生英文很好,他看了之后告诉我:「法师,以后这本书你不要再印了,花了冤枉钱!这个翻的英文,中国人看不懂,英国人也看不懂。」所以我才晓得不容易!连倓虚法师的开示,翻的意思教人家不能够明白,何况经典?一定要「悟达为先,得佛遗寄」。得佛遗寄,可以说得佛力加持。你自己要不真心学佛,不能契入境界,怎么会得佛力加持?像罗什大师这样子就得佛力加持。如果我们要做,当然也得要量力而为。

   今天在全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弘法的人才非常缺乏。年轻学佛的同修很多,在家、出家,我也常鼓励大家要发心出来讲经弘法,这事难不难?亦难亦不难。如果得佛力加持就不难,不得佛力加持难,太难、太难!怎样才能得佛力加持?要与佛心相应,就能得佛力加持。你要用真诚心,要用清净心,要用平等心,要用慈悲心,要用恭敬心,就得佛力加持。假如这里面掺杂一点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佛就不加持了。我过去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习,李老师传我四个字,你做到这四个字就行了,「至诚感通」。我们用真诚心来求,真诚到极处,这就有感应,跟佛菩萨有感应,感应就通达了。你不是用最真诚的心,没有法子。所以这个东西不是学来的,不是说我读了很多经论,读了很多书,我就会讲,会讲是不错,讲得天花乱坠,不是佛法,就是我刚才讲的,一百句佛法,九十九句讲对了,还讲一句错的,那就害死人了。

   所以不求三宝加持,不求三宝护念,我们凡夫没有能力讲经!确实没有能力,都要靠诸佛菩萨、靠三宝加持。讲要靠三宝加持,大家听能够听得明白、听懂了,听了欢喜,也是三宝加持。这个讲堂如果没有佛光注照,没有三宝加持,你在这个地方不可能生欢喜心。诸位要晓得,你们听了很欢喜,不是我的能力,你以为我会讲,错了!不是我的能力,是佛光注照、三宝加持,这是真的!我们不过就是做一个增上缘,就是一点诚意。真正发心、续佛慧命、求愿往生,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念念跟佛相应,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6、译,易梵为华语也。」


   「译」是翻译。这个字讲法也很多,我们省略。


    后面这一段,我们采取倓虚法师所讲的《金刚经》旨趣,他讲得简单明了。

    「1、离相,成就解脱,消诸业。」

我们天天讲消业障,业障怎么消?不着相才能消业障,着相那业障怎么能消得了?都是根据《金刚经》教义所说的。

    「2、无住,成就般若,破诸惑。」

惑是迷惑,破迷开悟的诀窍是无住。《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像这样的句子在本经很多。

    「3、无法,成就法身,脱诸苦。」


所有一切法相,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般若里讲缘起性空,了不可得,这才能「成就法身,脱诸苦」。《般若心经》里面讲,「度一切苦厄」。到无法的时候,一切法都放下,都不执着了。消业、破惑、脱苦,这是本经的旨趣。
   
    「4、破三心,除四相,为发心之要务。」


   这一条讲得真的是非常究竟彻底。凡夫莫不以为我能执着、我能执,或者说得粗显一点的,我能得,凡夫都患得患失。谁得到了?我能得。什么是我?一般人认为身是我,聪明一点的人知道这身不是我。什么是我?能够思惟、能够想象、能够感受苦乐的,这个是我,心是我!西洋哲学家讲:我思故我在。什么是我?能够思惟、想象的,那个是我。我能思、我能想,能想、能思惟的那个就是我。佛在本经上说,好!能思、能想的是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执着的我没有了,能执着的、能得的心没有了,你还得个什么?三心不可得。这是从根本上消业断惑,不是从枝叶上。你打个什么妄想?妄想不可得。

  你所得的是什么?所得的不外乎四相。「我相、人相」,我相、人相是从「相对假立」的。「众生相」,这个众生就是一切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现的相。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个众生不是指广大的众生、广大的人,不是这个,那你就把意思讲错了。我们今天所谓动物、植物、矿物,再包括所有一切自然现象,都是众生相。下雨、刮风都是众生相,都是众缘和合,「由缘和合假立」,称为众生相。「寿者相」,寿者是时间相续,「由相续假而立」。都是假的,我人是相对假,众生是缘和合假,寿者是相续假。你所执着的这些物是假的,你能执着的心是假的,你还有什么搞头?还有什么执着?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如果把这些事实真相,统统都搞明白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你心里头马上就得大自在;换句话说,你的真心就现前,妄心没有了,彻底了解它是虚妄、不可得。

   众生就是坚固的执着,不肯放下,不晓得能执着的心是假的,所执着的这些物相也是假的。所以佛菩萨眼睛里看芸芸众生是可怜悯者。为什么可悯怜?假的、全是假的,如果是真的,真有这个事,佛不能够说众生是可怜悯者。因为它是假的,怎么样打妄想、怎么样执着都是一场空,不是说到死了以后一场空,现前就是一场空,当下即空。这一执着坏了事,现前无量的烦恼,苦不堪言,将来轮回六道,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金刚经》帮助我们明了事实真相,教给我们彻底放下,恢复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禅家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金刚经》的好处在此地。

   「破处即是显处」,破妄,真就显了。破妄显真「是同时,是一时」,不是有先后的,先破妄然后再显真,不是的,是同时的。妄除一分,真就显一分;妄除二分,真就显二分。理可以顿悟,一下就明白了;事要渐渐的除,事上除一分,你的清净心、你的般若智慧就透一分。事上怎么做?事上真的要放下,不要再执着!一定要依照经典的教训,认真努力去做。这是把本经纲要给诸位报告出来,向下我们就开始读到经文,纲要抓到之后,经文就不难领会。

    经文第一段「证信序」:古德分科判教,首先将一部经分为三个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一段经文是序分里面的第一段,叫证信序,第二段是本经的发起序。我们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1、东晋道安法师,分判一切诸经为序、正宗、流通三分。」

   我们中国人也很了不起,也确实有大智慧的人。道安法师是鸠摩罗什大师的学生,是罗什大师四大弟子之一。他看一切经都看成三分,他这种说法,当时一般大德们不以为然。因为大家对佛经都非常尊重,如果把佛经分裂,好象是很不恭敬的样子,不以为然,「闻者多疑」。以后,印度古大德解释佛经的批注流传到中国,也有这样的分法。于是中国这些大德们才晓得,古印度的大德也有这个分法,这样子对于道安法师这个分科就非常佩服,遵从做为一个定则。以后,不论是讲经、批注,都采取这个方法。这是讲科判是从道安法师来的。

    「2、本经序分:如是我闻……敷座而坐。」


    就是这个经本上前面的两小段。我们把全经根据江味农居士讲义所分的科,总共分全部经文为一百八十四段,一百八十四个小段,前面的两个小段是序分。

    「正宗分:时长老须菩提……是名法相。」

    这一段文字就长了。从第三小段到一百七十九小段,这是属于正宗分。

    「流通分: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信受奉行。」

     流通分一共有五小段,从一百八十到一百八十四段。

   江居士将本经的正宗分,又分为「信、解、行、证」四大段。这个分法,古来的《金刚经》批注都没有,唯独前清达天法师,他给《金刚经》做个批注叫《新眼疏》,就是把这个经分作「信解行证」四分。江味农居士看到了非常佩服,采取他这个分法。仔细观察《金刚经》的经文,确实有这四个意思存在,所以说是一点都不勉强,这称之为大经。信解行证四分,最早的是清凉大师分《华严经》,《华严经》就分为信解行证四分、四大段。

   《金刚经》也摆出四科的姿态,这是跟大经《华严》无二无别。《华严经》说得详细,《金刚经》说得简单,确实可以说是《华严》的纲要,无论是理论、是方法,极其简单扼要。怎么修法?《四十华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可以说就是把《金刚经》的理论与方法,在日常生活当中表演出来给我们看。经里面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看看各行各业的人,他怎么样无住生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看他们在生活当中,怎样去做这两句话;「应无所住,行于布施」,看他们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在事业当中、在应酬当中,怎么个作法?那是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我们要是通达《金刚经》,可以说《华严经》的纲领你就抓住了,读《华严经》就非常有受用。

    「3、『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一段,是证信序。」

    这是第一段,是证信序,证是证明。

    「4、凡结集一经,必具六缘:信、闻、时、主、处、众,乃克成就。此一段经文,六缘具足。」


   不但是结集经典,世尊当年讲经说法,也要具足这六个条件,如果这六个条件不具足,法会就不能成就。像我们现前这个法会,也是具足这六个条件:「信」,你信佛,你相信《金刚经》,你才会来听。你要是不信佛,不相信《金刚经》,你怎么可能到这儿来?你不会来的!「闻」,你一定相信,一定想听,你才会来,你才会在这个时间,到这个地方来听经。「时」是时间,我们从八点钟讲到十点钟,到这个时候你就来了,在这个时间之前,你不会来,我这里没有法会。讲完之后,十点钟以后散掉了,这里也没有法会。可见得它有时间性,有时节因缘。「主」,有主讲的人;「处」,有场地;「众」,有大众在一块儿聚集,听众,我们这个法会才能圆满,少一个条件都不能成功。佛是如此,现前也没有两样。这叫做六种成就,一定要具足六缘、六个条件,我们法会才能够圆满的成功。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这一句的经义。佛法之难,难在所说的意思是在言语之外,「意在言外」,说的是这个话,意思在外。因此你不能执着言说,你执着言说,你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得不到,你要懂得它言外之意,那你就喜欢了,你就得受用了。我们先看文字的意思。

    「5、不异为『如』,无非曰『是』。」

   「不异为如」,如的意思就是一样,没有两样,完全相同,这叫如。「无非曰是」,非就是不一样。《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如是」这两个字是信成就,这两个字的意思,浅的人看到很浅;深的人看到,其深无底!浅而言之,「如是我闻」,我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在集结经的时候,首先说出这四个字。阿难是覆讲,阿难所说的,把佛当时讲的这部经,原原本本一个字不错,一点意思也没错,重复说一遍,底下人把它记录下来,这称之为经典。所以一开端,一定要说这四个,表示阿难覆讲的,跟佛所讲的没有两样,这个让大家能够相信。

   世尊当年讲经说法,没有记录成文字,经典是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开会,想想世尊从前是怎么讲的,再把它记录下来。结集经典的时候,佛不在世了,同学当中阿难尊者记忆力最好,听一遍永远不会忘记,他有这么好的记忆力,所以就推阿难出来覆讲,同学们给阿难尊者做证明,证明阿难讲的没错。同学们很多,必须每一个同学都承认,不是少数服从多数,不是的。一个人有怀疑,说阿难你这句话我听的好象不是这样讲的,那就得删掉,一个人反对都不可以,必须全体一致,都点头、都通过,才可以记录下来。结集经典态度这样的严格谨慎,就是要取信于大众,取信于后世。所以经典前面加上「如是我闻」。

    「6、看经闻法,贵在如实会得其意。果能消融归我自性,则受用无穷。」

   这句话非常重要,如果你要是真会了,你读经、听经,就跟每天喝水吃饭一样,决定不能离开的,欲罢不能,这个不可思议。得受用,我讲一个最浅、最小的受用,「无有疲厌」。你们工作多了的时候,会累、会疲倦;如果你尝到法味,当你疲倦的时候,这个经念上一段,精神就恢复,就不会疲倦,这是最小的好处。你现在得不到,念经念多了、念佛念多了会疲倦,你味道没尝到。你那个念是口里头念,没有能够体会到心上去,会到心上去的时候,那真受用,法喜充满,无有疲厌。

   有很多人问我:「法师,你讲经讲了两个钟点,很累了!很辛苦!」他们不懂,我不讲经会累,讲经不会累!那怎么会累?前些年我在洛杉矶的时候,一天讲九个钟点,不累!愈讲精神愈好,愈讲声音愈大。不讲经的时候会累。所以你真正读经、讲经的话,不会累、不会疲倦,你尝到味道了。所以这个地方要能够如实体会到佛的真实义,真正消归自性,这就得受用。

    「7、『如』,生佛本具之性体,真实之际如如不动。『是』,开化显示当下即是。」

   「如」是什么意思?如是怎么样消归自性?「如」就是如如不动的自性,真如就是本性。
「生佛本具之性体,真实之际如如不动。」《无量寿经》给我们讲了三个真实,第一个就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真如,就是本性,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的本体,本体就是根源。宇宙从哪里来的?人生从哪里来的?一切万法从哪里来的?从这个地方生的。在佛法里面叫做自性;在哲学里面叫做本体。哲学里有这个名,有本体之名,本体没找到,不晓得在那里,不晓得是什么。佛法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真心是如如不动的,从来没有动过,觉的时候不动,迷的时候也不动。迷,那个心会动,是妄心会动,真心不动。真实之际,「如」是这个意思。

   「是,开化显示当下即是。」真如在哪里?本性在哪里?真心在哪里?当下就是。不但是释迦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是从真心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十方三世,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菩萨所说无量无边法门,也是从这儿流露出来的。所以佛佛道同,没有两样,两样就错了。《金刚般若》如是,《华严》、《法华》也如是,《弥陀经》、《无量寿经》亦如是,同一个根源流露出来的。既然同一个根源流露出来,我们要问:这一切经通不通?当然通。所以佛家才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不但一切经通,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不通,为什么?一切迷悟染净都是从这里面变现出来的。离了自性,离了真如,无有一法。这是「如是」两个字的意思,浅而易知。

   我们能得这一点浅意,就有受用,晓得佛经上所讲的不是别的,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本来有的。换句话说,佛讲《金刚般若波罗蜜》,是我们自性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你要是用这种态度来学习,来修学,那个味道不一样了,受用不相同了。我们学的,不是释迦牟尼佛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现在我们读经、学佛,为什么不得受用?说一句老实话,你所听的、所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经典,与自己不相干,这个念得好苦!念得好累!好象被人家牵着鼻子走,自己一点做不了主。如果你一下觉悟了,这是我自己的金刚般若,那就不一样了。主动的、自发的,味道完全不相同!你修净土,是我自性净土,你学《华严》、学《法华》,学一切法门,是自性法门。四弘誓愿里:自性法门誓愿学,不是别人的。我们现在学佛法学得好辛苦,学得好累,观念搞错了,学的是人家的,都不是自己的。今天在这个地方,希望能够唤醒诸位同修,豁然觉悟了,我要学自己金刚般若,自性里显露出来,这个味道就浓了,那完全不一样。这一部《金刚经》念下来,是真的开智慧,真的得利益,改变我们整个生活的型态,确确实实能帮助你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看《金刚经讲义节要》卷二,经本十一页第五行。


    昨天将「如是」两个字,简单的介绍出来,虽然说得很简单,但意思非常重要。不仅如是两个字,我们要会归自性,即使全部的《金刚经》,字字句句都要知道这样去领会,受用就大了。

    「8、『我』,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常乐我净之我,破空间障碍。『闻』,反闻闻自性也。」

    「我」,从相上来看,是阿难尊者升座覆讲时候的自称;会归到自性当中,「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常乐我净之我」。我们凡夫执着这个身是我;比较智慧高的,聪明伶俐的,他晓得这个身不是我,于是误会,把能思惟、能想象的称之为我;都错了,都是分别、执着。
「我」的定义,在佛法里面说得很多,最要紧的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主宰的意思,一个是自在的意思。如果我们从这两个意思来观察,就知道身里头没有我,能够思惟、想象的这个里面也没有我。为什么?主宰是自己做得了主,我们这个身生老病死,刹那刹那在变化,做不了主,这里头没有主宰。能够思惟、想象的念头,我们讲心,那个念头也在刹那变化。前念灭了,后念又生,生生灭灭不能叫它停住。由此可知,这里头没有主宰的意思,更没有自在的意思,哪来的我?可是佛告诉我们,真的有我,也就是说真有主宰、真有自在,是「真我」。

   真我是什么?真我就是真心、就是本性,永恒不变;真正做得了主宰的,永恒不变,这是我。所以「常乐我净」,那个「我」是真的;这四个字都是真的,真常、真乐、真我、真净。说实在的话,常乐我净这四个字,在我们凡夫身上没有,四个都没有,凡夫的妄心里面,那个心就是念头,妄心里头也没有,这四个字决定找不到的。到什么时候有?佛告诉我们,法身有这四种德:常乐我净,般若里面也有四种德,解脱里面也有四种德。法身、般若、解脱,佛门里面称为三德密藏,三德密藏里都具足这四德,所以有真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一而三,三而一。心佛众生,是相上有差别,性是一个,体性是一个。所以这个「我」,会归到自性,是常乐我净的真我。我们念佛人从清净心里面去证得,清净心里面就有真我。「破空间障碍」,超越空间。

   「闻」,要像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所说的,「反闻闻自性」。凡夫耳根都向外攀缘,所以被外面尘境污染了清净心。佛菩萨比我们高明,他的闻向内,他不向外。「反闻」,向内「闻自性」。所以他们不但是明心见性,而且是究竟圆满的证得自性,他会用功。我们读这两个字,不要想到阿难尊者升座念「如是我闻」;读到这个字就想到,自己切实用功的诀窍,这才真正得利益。

TOP

续 7

    「9、『一时』,十世古今,不离当念。三际心不可得,破时间障碍。」

   初学佛的同修,往往在经典上看到「一时」,总是免不了有疑惑。阿难尊者记性好,凡事经历一次永远不会忘记,为什么在结集经的时候,不把时间写清楚,某年、某月、某日、某时,释迦牟尼佛在哪里讲的。这不是叫我们一看就很清楚很明白吗?它没有记载年、月、日、时,含糊笼统说个一时,这是很不能叫人心服口服。殊不知阿难尊者说这两个字是别有用意,这是佛门常讲,它有密意在。

   时间,实在说是个抽象的概念。尤其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印度并没有统一,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一样,许许多多小国家。中国算是不错了,在夏、商、周的时候,虽然每一个小国都是独立的,但是它有一个盟主,有一个大国为大众所尊敬的,都用它的历法,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纪元,比较好办。印度没有这个情形,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得到大众尊敬的领袖,因此每一个小国都有自己的历法,历法不统一。而世尊当时讲经说法,可以说是周游列国,每一个地方的历法都不一样,纵然阿难尊者记出来,我们也无从考证,没法子考证。像现在在我们世间所用的历法,我们现在是用阳历,大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在中国有农历,在亚洲的西面,阿拉伯国家有回教历,历法都不一样,月份日期都不相同。现在我们要记载历法,要记哪一种历?几月、几日?不但是费事,后人真的无从考证。一时的意思,省了。一时是真的,给你讲年、月、日、时,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

   「一时」是一心、一念之时。如果你能够到一心,不但空间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由此可知,时分跟方分,我们在《百法明门》里面讲的,方分就是空间,时分就是时间,属于不相应行法,分类的时候分在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就是:它不是心法、也不是色法;于心于色都不相应,可是它的确是从心法、色法里面产生出来的一种抽象的概念。没有实体,抽象的概念。时间跟空间都是一个抽象概念,都不是事实。事实是一真法界,一才是真的,二就是假的。诸位一定要记住,一就是真的。所以到一心、到一念,时空统统突破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完全明了;就真相大白,完全明了了。

   「十世古今」,这是讲时间,时间通常讲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过去还有过去,有过去现在、过去未来,现在有现在过去、现在现在、现在未来,这样就变成九世,加上根本的一世叫十世。「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就在这一念之间。一有分别执着就变成三世、变成十世。如果离开一切分别、妄想,就是一真,一真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十法界是没有见性众生的境界,我们凡夫没见性,声闻、缘觉、权教菩萨没见性,这些人住在十法界里头,因为他有妄想、执着,离开妄想、执着,那就入一真法界。「三际心不可得」,这是世尊在本经里面,告诉我们事实的真相。三际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三种心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没有过去、未来。有过去、未来这个念头,你要警觉到你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

   所以,突破了空间。现代的科学家,可以说相当的聪明,他们根据科学仪器观测,依照数理来推论,知道空间是多维次的,也叫多因次。所谓是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科学家证明有十一度空间存在。从理论上来说,空间是无限的度数。而佛法里面告诉我们,确实是这样的,空间确实是无限度数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产生的。你看看我们的妄想多少?一切众生的妄想加起来有多少?然后你才晓得,时空的维次是无量无边,这么来的。一念要是归元,一切妄念断了,再恢复成一念、一真,这个多维次的空间就不存在了,恢复到一真。这个道理,大乘经上讲得很多。

   科学家能发现不简单,他虽然发现,他不知道如何突破空间,科学家说过,假如有能力突破空间,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进入到未来,那就得大自在。佛法里面有,佛教给我们用什么方法突破?用禅定。就是说你心里要知道,多维次的空间是怎么来的,你了解它的原因,你把它的原因消除,问题就解决了。多维次空间是从妄想、分别、执着而来的,你要是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这问题就解决了。

   由此可知,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的世界,实在说是不同的空间。我们也常听到古人所讲,念佛法门,「生者决定生,去者实不去」。这话怎么讲法?你要是了解事实真相,你就会点头,正确的,空间的突破。西方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是在不同维次的空间。所以生决定生、去没去,空间转变一下。就好象电视屏幕一样,频道换一换,屏幕没有换,还是那个屏幕。生决定生,西方极乐世界现前,娑婆世界不见了;还是这一个一真法界里面,没有离开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像屏幕一样,这就是事实的真相。因此一时才正确。

   这在中国有很明显的证明。学佛的同修大家都知道,隋朝末年,天台山的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他老人家入定了。定中他到了灵鹫山,释迦牟尼佛在那里讲《法华经》,他还进去听了一座。出了定,回来告诉大家,世尊灵山一会现在还没散!智者大师去释迦牟尼佛一千多年,灵山一会还没散,实际上是他在定中突破时空,回到过去了,回到一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那个法会,他参加了。

   「一时」,对我们来讲,希望无穷。释迦牟尼佛讲《金刚经》那一会也没散。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一时,你就可以参与这个法会。所以这个「一」是一心的时候。念佛堂里面,老师父教导我们一心称念。要一,不能二心念、三心念,那不行,那个没有感应,一心称念就有感应。不但是世尊这一会没散,一切诸佛的法会都没有散过。

    「10、『佛』,自性天真佛也。」

   「佛」,在事相上说,这是主讲的人。六种成就,主讲的人就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见到佛像,听到佛名,如何把它融归自性?「自性天真佛也」,「天」是天然,不是造作的,本来就是;「真」是不假。世尊在许多大乘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这个话是真话,不是妄语,也不是赞叹我们、夸奖我们,不是的,是事实真相,本来是佛,现在变成凡夫了。为什么变成凡夫?是你自己不敢承认你是佛,不敢当,你太客气了,你不敢当,不敢直下承当,这叫迷,这叫颠倒。「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见到佛像,听到佛名,提醒  自己,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需要觉而不迷,这是佛的意思。觉,觉性是本有的,这个不是外来的。

   我们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是根本的老师,是第一个老师,我们叫他做本师,也就是说创教的这个老师,我们尊称他为本师。我们自称为弟子,这个关系很清楚,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他的学生。这样的称呼只有在学校里有,只有在教育里面有,宗教里头没有。所以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宗教。我们用宗教的心态来学佛,你所得的很有限,你得的利益是宗教的,所以第一个观念,我们一定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

   佛的名号,就是他老人家教学的纲领。佛教导众生,前面我们谈到,应机施教,就好象医生、大夫给人治病一样,应病与药,你害的是什么病,我给你什么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众生,这个时代是一个大时代,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我们就以这一万二千年做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里面的众生,大毛病是没有慈悲心。换句话说,大毛病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损人利己。所以佛的名号上,标上一个释迦,「释迦」的意思,要用我们中国话来说,就是慈悲的意思,翻作能仁、仁慈,我们要以仁慈的心,看待一切众生,这是释迦的意思。另外一个大病,我们的心不清净,妄想很多,执着很重,心不清净,所以佛的名号上用一个牟尼,「牟尼」就是清净的意思、寂灭的意思。所以念到这个名字,我们要修清净心。清净心怎么修法?《金刚经》上所讲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名号。「应无所住」就是牟尼的意思,「而生其心」就是释迦的意思。释迦教我们生仁慈的心,牟尼教我们心地清净寂灭、应无所住;「无住生心」就是释迦牟尼,千经万论不离这个宗旨。

   世尊真的是苦口婆心,种种善巧方便教导我们,提醒我们。我们要会听,听了之后,要能够会归自性,这才有用处。一个法子会了,样样都要会,那才行;这一个会了,那一个不会,那你不算是真会。你们看到我,叫我净空法师,你的心净了没有?空了没有?你能够从这个名字上,马上会归,你就得受用。如果你认为净空法师是那个人,与我不相干,那你一点受用都没得到。所以你就晓得,一法通了,一切法都通。世间哪一法不是佛法?都是佛法。如果你不会,《金刚经》、《弥陀经》、《华严经》、《法华经》,哪一法是佛法?都不是佛法。会了都是,不会都不是。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11、『舍卫国』,寂照圆融,自性圆具之丰德也。」

   「舍卫国」,是当时释迦牟尼佛讲经的一个都会|舍卫大城。舍卫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丰德,「寂照圆融,自性圆具之丰德」。这个都市为什么有这么好的一个名称?「丰」是说它物产丰富,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个都市可能在当时是印度一个经济中心,经济很发达,非常富有,所以用丰。「德」,用现在的话说,文化水准很高,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很多。换句话说,舍卫两个字的意思在今天来讲,是经济文化的大都会,是这么一个意思。我们看到这个地名,也要把它会归,我们自性里面有无量的智慧,这是德;有无量的能力,那是丰。正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我们的真心本性里面一样都不缺。世尊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智慧是德,德相是丰,我们自家本具。

   「寂照圆融」,寂则是丰,照则是德。照是智慧,寂是清净心。寂是体,照是用,但是照也可以说是体,寂也可以说是用,寂跟照互为体用,因为它是一而二,二而一,它是一桩事情,一体之两面,所以可以互为体用。到什么时候,我们寂照的性德能够透露出来,能够得到受用?先从寂下手,菩萨六波罗蜜也是这个顺序,禅定后面是般若,禅定就是寂,般若就是照,我们要这样去修法。我们念佛实际上就是用这个功夫,念佛的目的,是要达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见性,一心不乱就放光明,就能够照见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无论是大乘、小乘,修功的总原则、总方向就是「寂照」这两个字。世尊以无量的方便教导一切众生,方便虽然多门,方向是一个,目标是一个,这就是总的方向,总的目标。所有一切方便门,都是从寂照里面开出来的。所以读到舍卫,要会归到自性之丰德。

    「12、『祇树』,战胜五阴魔障,绍隆佛种,则是自性之祇陀太子之功德林也。」

   「祇树给孤独园」,这是世尊讲经场所之所在。犹如我们今天在此地讲经,今天不是在舍卫国,是在新加坡,不是在祇树给孤独园,是在佛教居士林。这个道场为什么叫祇树给孤独园?这里面有一段很长的故事。舍卫国的祇陀太子,跟须达多长者两个人,发心提供这一个道场,供养释迦牟尼佛跟他的弟子们,在这个地方修行弘法,两个施主。

   原本发起要邀请佛陀,到舍卫国来讲经弘法,就是须达多长者。须达多的外号,人家叫他给孤独。因为他很慈悲,家里面很富有,常常照顾贫穷孤独之人,这是一个大慈善家,所以人家送他这个别号,不叫他的名,给孤独长者,都这么称呼他,这是个对他很尊敬、很赞叹的一个称呼。他邀请释迦牟尼佛来,但是世尊的常随众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加上世尊,一千二百五十六个人。这么大的一个团体,要接待这么多人,一定要找一个相当宽大的地方,来供养佛,这才表示尊敬。

   长者到处去看了一看,就看中太子的别墅,太子别墅是花园别墅,很宽敞,园林也很美,房屋也够用,一千二百人住下去,可以住得进去。就跟太子商量,买他这个别墅来供佛。买的时候,太子就问:你买我这个干什么?他说:我要供养释迦牟尼佛。太子也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何人,就跟他开玩笑,听说你家里黄金很多,我这个园子卖给你可以,你黄金铺多少,我就卖给你多少,黄金铺地。

   给孤独长者他就很认真,回家开仓库搬黄金来铺地,太子一看到这个情形非常惊奇,就问他:释迦牟尼佛到底是什么人,你肯花这么大的代价去请他?他就把释迦牟尼佛简单跟太子介绍,太子听了很欢喜,功德我们两个人做,不可以你一个人做。给孤独长者说:「不行,我要一个人做,我家里黄金还够,可以铺满你的园子。」太子一想没法子,他说:如果你不让我参加,好!我把地卖给你,树木花草是我的,你要不肯和我合作,我全部把它砍光。一砍光变成荒地,那就没意思了。给孤独这才答应,好,我们两个人合作,祇树给孤独园,祇陀太子的树,园是被给孤独长者买去了,两个人做这个功德,做得都非常欢喜。

   「祇陀」这个名号,也是梵语,意思是战胜。是国王在一次战争里面打了胜仗,宫庭里面来报告,皇后生了一个小孩,所以他很欢喜,给他取名叫祇陀,战胜的意思。我们看了祇树,祇陀太子的树,就晓得祇陀是战胜,要「战胜五阴魔障」,五阴:色、受、想、行、识。世尊在《八大人觉经》里面告诉我们,魔有四大类: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修行人如果不能克服四大类的魔障,就没有办法逃过魔掌,换句话说,你就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魔的范围就是六道轮回,超越六道轮回,那你是脱离魔掌,你才算是战胜。在今天我们读了许许多多大乘经论,唯一有效的方法,对我们来讲,有把握了生死出三界,唯有念佛求生净土。如果不念佛求生净土,诸位想想,五阴、烦恼、死魔、天魔难缠,没有法子,斗不过它,这个是事实。幸好有个带业往生的念佛法门。「绍隆佛种」,绍是继续,我们要把佛陀的慧命继续下去,弘法利生。自己依教修行,又能够把佛法说给别人听,像本经所说的:为人演说。「则是自性之祇陀太子之功德林」,这个树林是功德之林。
   
    「13、『给孤独园』,昔日离家远走,今返家园,承受家业,衣里明珠,不劳而获,即性德也。」


   这几句话,是《法华经》里面的意思。佛讲《法华经》,做了一个比喻,比喻一个小孩离家出走,在外面受尽了很多苦难,把自己老家也忘掉了。但是他的父亲认识他,他流浪久了,不但家不知道,连父亲也不认识了。父亲把他找回来,不能承认他是儿子,承认儿子吓死了,不敢承当,就雇他来做工,慢慢提拔他,慢慢让他知道这是他自己的家,知道这个老板就是他的爸爸,这个样子才能接受了他的遗产,这是《法华经》上的比喻。

   实实在在讲,释迦牟尼佛是比喻我们,我们的情形就跟经上讲的一模一样。我们的老家是什么?真如自性,这是真的。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不认识自己了,把这个假相当作自己,这个假的幻相当作自己的家园。禅宗里头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你自己,忘掉了,迷失掉了。诸佛如来是我们的慈父,他今天来召唤我们,我们接受佛的教诲,这就是返回家园。要紧的是回头,从哪里回头?从五欲六尘里面回头,从名闻利养里面回头,从六道生死轮回回头,这才行。要紧的是要知道回头,一回头就成就了。像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反闻就是回头,用一个闻做代表,六根在六尘境界上统统回头,回头是岸。

   「承受家业」,承受如来家业,为什么?如来家业是自己的,是自己真如本性里面所现的,不是外来的,也不是别人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己真性变现之物,哪有外来的。「衣里明珠,不劳而获」,这也是比喻,迷的时候,在六道里面,就像贫穷之人受尽苦难,自己有无价之宝不晓得,忘掉了。藏在衣服口袋里面,原来有无价之宝,忘了,到外面去讨饭吃。明人指点他:你何必这么苦?你衣服口袋里有无价之宝,一生受用不了。口袋里摸一摸,果然不错,是有。你看,那个贫穷苦难不就冤枉受了吗?这是比喻我们在六道轮回受这些苦难,冤枉受了!那我们的无价之宝在哪里?大家读过《楞严经》就晓得,就在六根门头。所以禅家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那就是自家的无价的明珠,那就是自己的真性,这个是性德,都是说的性德。
   
    「14、『大比丘』,大指大悲大愿。比丘谓远离尘垢。『众』是理事和合。」


   「大比丘,大指大悲大愿。」在相上讲,这是属于大乘比丘,他不是真正的小乘,小乘不能接受如此的DA法,圆顿DA法,所以是大乘的比丘,大悲大愿。「比丘谓远离尘垢」,比丘在此地,取清净之意;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取这个意思。「众」,用现代话讲,就是团体、社团,古时候印度就称之为众。我们在受三皈的时候,皈依僧,众中尊。僧众,就是出家人的团体。释迦牟尼佛弟子这一个社团,这样的社团,这样的一个团体,它在世间所有一切团体里面是最尊贵的,最值得人尊敬的,这叫众中尊。为什么值得人尊敬?这个团体每一个分子都守法,都守规矩,遵守佛的六条戒律:六和敬。换句话说,我们遵守六和敬,这个团体才叫僧团,才是所有团体里面最值得人尊敬的。六和敬,就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这是佛为我们大众在一起,制定的六条戒律,一定要遵守,遵守这六条才叫做僧团。「理事和合」,这六条是事和合,同证真如、同证涅槃这是理和合,大家同在一起生活、修学,是一个共同的目标。
   
    「15、『千二百』,圆满功德。五十五,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觉是也。」


   「千二百」,这个数字代表「圆满功德」,这是取《楞严经》上的解释,《楞严经》上讲圆满功德是一千二百。它分配做四方,我们眼大概能看到两方,后面看不到,所以眼的功德只有八百。耳后面能听到,耳的功德是一千二百,是圆满的,圆满功德。「五十五,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觉」,这是菩萨修行的位次。好象念书一样,从一年级要念到五十五年级就毕业了,毕业就成佛了。我们这样子体会,一千二百圆满功德。如果会修的,圆人修持跟一般人不一样,圆人他会修,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修,《华严经》上所说的,任何一位都圆满含摄一切位。譬如说,初信位菩萨里面就有等觉菩萨的功德在其中,证到等觉,也没有把初信菩萨遗漏。它的的确确是圆融的、是平等的,这个教义才圆满。

   我们读经读到这个,要向这些地方去体会、去学习,把我们的观念改正过来,使我们起心动念,念念都与佛法相应,与佛法相应就是与自性的性德相应。这一点特别要了解,如果不了解,你所能够得到的受用,就要打很大的折扣。不了解的时候,你所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东西,如果明白了,听到释迦牟尼佛讲的,是学我自己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迷惑颠倒,性德没有能够显露出来,借着释迦牟尼佛的言教,把我们的性德都引发出来了,那受用不一样。
   
   「16、此节经文所表,谓如如不动之本性,当下即是。果能破障返闻,则自性佛现,而兴大悲大愿,远离尘垢,理事和合,圆满诸菩萨之修德,而与世尊心心相印,光光相照。则见此序境相为非相而见如来矣。一部经文所说,总不外此意。学者当于一切时、一切事、一切境,皆如是体会得,则动静一如,无往而不是矣。」


   这是总结。「此节经文所表」,所含示、所表现的意义:「谓如如不动之本性,当下即是。」从「如是我闻」到「千二百五十人俱」,全都会归在自性上,都能把性德显示出来,真的是当下即是。「果能破障返闻,则自性佛现,而兴大悲大愿。」兴是兴起,我们常讲发心,发大悲心,立成佛度生的大愿。「远离尘垢」,尘垢是烦恼,妄想、烦恼一定要舍弃,这个东西对我们一点好处都没有,这是一定要认识清楚;弊病说之不尽,我们无量劫生死轮回都受它的害,今天一定要彻底的觉悟,要把它放下,远离就是放下。「理事和合」,我们跟诸佛菩萨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这是理和;与一切大众相处,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教诫,修六种事和。我们的身心自然清净,自然安乐,清净安乐都从和合当中得来的。「圆满诸菩萨之修德」,修德有功,性德就现前。「而与世尊心心相印,光光相照。」这两句诸位有没有体会?如果我们读前面这段经文,真正能领会到它的义趣,应该有相当深刻的领会,就是现前,就是当下,跟释迦牟尼佛真的是心心相印,光光相照,我们沐浴在一片佛光之中。

   「则见此序境相」,看到序文里面所说的境界,「为非相而见如来矣」。《金刚经》说「即非、是名」,这一段你在这里面看到,证信即非证信,那你就见如来了。怎样看到证信即非证信?回归到自性上,即非证信序。「一部经文所说,总不外此意。」「学者当于一切时、一切事、一切境」,境有两种,一个是我们生活环境、物质环境,一个是我们生活的人事环境;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就用这一个字来代表。「皆如是体会得,则动静一如,无往而不是矣。」那就行了!我们修功样样都如法,真的穿衣、吃饭都是圆满的佛法,这样我们才真正生活在如来所说妙法之中。要以本经,我们生活在金刚般若之中。那不是如来,至少也是法身大士,绝对不是普通人,当下即是,就在现前,要我们自己敢承当,自己能直下承当,那就对了。证信序就介绍到此地。

TOP

续 8

二、发起序




        下面这一段是第二段,是本经的发起序。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这样希有甚深的DA法,发起在极平常的生活之中,它含的意思非常非常之深。请看经文: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尔时世尊食时」,吃饭的时候。六道众生哪一个不吃饭的?有不少人,一天三餐还不行,还要加几道点心,晚上还要吃宵夜。可见得什么事情都会忘掉,唯独吃饭不会忘掉,用这个事情来发起,最妙不过了。最平常的事情,最不会忘记的事情,用这个来发起,世尊吃饭的时候。


   「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世尊当年在世,出家人的生活方式都是托钵,而且并没有好的房屋居住。那个时候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就中午吃一餐,出去托钵;晚上睡觉,随便哪一个树下,他们都是打坐,在树下坐一晚,休息休息。世尊在戒律上定得很严格,树下只可以一宿,不能住两晚,明天要找另外一棵树,不能在老地方。因为有些大树很好,你会贪爱,每天都到这里来,就起了贪心,佛是把你贪嗔痴统统打断掉。树下只可以一宿,不能够二宿,佛这个方法好!对治我们贪嗔痴的病根,就用这个方法。释迦牟尼佛自己也做个样子给大家看,学生就心服口服,老师也是这个样子。乞食一定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走路也走得端庄,我们今天讲风度、风采。这样入城托钵,让一般人见到都生恭敬心,都对出家人生敬仰之心。他们虽然是托钵的,真正是有道德、有学问,对这个世间五欲六尘,丝毫都不贪染,他这个就是教化。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佛出去托钵用平等心,托钵的时候只托七家,按照顺序一家一家的托。如果钵里装满了,就不再到第二家。如果钵里头很少,不够吃,再托第二家,再到第三家,到七家钵里头还不满,不可以到第八家去,那就变成贪心了。「次第乞」,平等、公平,不可以挑剔。那一家有钱,他们家吃的东西很好,天天到他家去托;那一家很穷,没有东西吃,吃的东西很差,我们就少到他家去,你生这个心就不好,心就不清净、不平等。所以佛的制度是次第乞,生平等心,在这个地方培养平等、培养清净心。连生活统统都是修行,都是断贪嗔痴,都是成就戒定慧。


   「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是平常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当时出家人,一天到晚就做这个事情,他们就这种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里面,就圆满修了六波罗蜜,就圆成佛道了。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表演这套修行的方法,我们从这里去体会,从这里去学习。你现在是怎样的生活方式,就在你生活当中,修六度万行;就在你自己生活、工作当中,成就圆满的菩萨道,不必要改行。释迦牟尼佛这样修行托钵,我也跟他一样,那你就错了。你现在是某一种身份,从事某一个行业,做某一种工作,就在本位上学释迦牟尼佛的理论与方法,学了马上就会用,用了马上就得好处,这快得不得了。佛法真实的利益受用,立刻就得到。


    请看批注:
   
    「1、出家本为度众,欲度众生,须先断惑。断惑必须苦行,使人见之,道心增长,俗念减少。则乞食之有益于众生也大矣。」


   「出家本为度众」,因为世尊示现的是出家人,出家人的目的是度众生,学佛总目标是要成佛,是要自度度他。在家人,身在家,心要出家。出家,在佛法里面讲,有四种出家。第一、像释迦牟尼佛跟菩萨们,「身出家,心也出家」;对于这个世间一无所求,统统放下了,身心都出。第二、「身出家,心没出家」。身出家了,是出家人的样子,心里面还有世间五欲六尘,还有名闻利养没放下,身出心没出,这个没用处的,不会有成就。第三、「身没出家,心出家」。行!可以成菩萨、可以成佛,在家的菩萨;在家可以从事各行各业,都不碍事,都是菩萨。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里面,有经商的、有做工的、有作官的、作帝王的、作宰相的、作将军的,各行各业都有。就是说明这个社会在家大众,他们心出家了,心里面对于世间所有一切,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统统放下了。心上放下,不是事上放下,事上他一切照做,心里头没有。所以他是真的菩萨,他是真的佛。第四、「身心俱不出家」。


   跟释迦牟尼佛同时代的维摩居士,那就是佛,他是在家佛。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贤护等十六正士,是在家菩萨。十六个人都是等觉菩萨,他们的地位跟文殊、普贤、观音、势至都是平等的。所以菩萨,在家比出家多。在中国,中国的佛法有四大名山、四大道场,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萨教化众生的场所。四位菩萨里只有一位菩萨是出家的,现出家相-地藏菩萨。观音、文殊、普贤菩萨都是在家相,只有地藏菩萨一个是出家相。说明在家学佛,作菩萨作佛都不难,都能成就,不一定要出家,但是心要出家,心要度众生。你就在你自己本行里面去度众生,去行菩萨道,那就没错了。你是经商的,商场就是你的道场,跟你生意往来的,你要度那些众生,你要发这个心才行,不发这个心你就不是菩萨。如果你是家庭主妇,家庭里面父母、兄弟、子女都是你度生的对象,你要度这些众生,家庭就是道场。菩萨所在之处就是道场。一切时、一切处都是自行化他的道场,不一定要到这个地方来才算道场,那你就错了!

  道场要修道,道怎么修法?「须先断惑」,这个要记住,决定不迷惑。什么叫不迷惑?不要被外面引诱,这一引诱你就迷惑了,决不为外境诱huo。常常记住佛在《金刚经》上的教训。如果境界现前,心里动念,顺心的就起了贪心,不合自己的意思就讨厌,那你就动心了。这个心才动,立刻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心平了,就不动了,这是断惑的好方法。怎么样能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两句经文很有效。而且这两句经文,最好写在时时刻刻看得见的地方,提醒自己不要忘掉。一忘掉马上就迷了,迷得很快,所以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迷惑,要断惑。


   「断惑必须苦行」,这一点很重要。迷惑为什么断不了?贪心太重了。看到别人穿一件新衣服,我也想有;看到别人开个好车,我也想有。天天换花样的,天天讲究生活品质的,今天讲追求时麾的,要知道那是魔,那是妖魔鬼怪,我们怎能跟他学?不能跟他学,不能上他当。他们的本事就是时时刻刻来诱huo你,时时刻刻在迷惑你,学佛的人要提高警觉,决定不被他迷惑。所以要修苦行,苦行就是我们在物质生活的水平要降低一点。降低有很大的好处:第一个,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我生活过得很苦,希望早一天到极乐世界去,没有贪恋的心。第二个,那就是广度众生,给众生做个样子,让别人看到,心里觉悟。你不是没有钱,不是没有能力,有钱还过得这么苦,那钱干什么?布施,去帮助一切众生,做这个有意义的事情,让众生都享你的福。我们自己把享受降低,让众生都享你的福,让众生以你做榜样。由此可知,所谓菩萨,说一句实在话,就是要给所有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样子,那就是菩萨。


   出家人,释迦牟尼佛做个好样子;在家菩萨,你经商,你要能够做整个世界商场里面的第一个模范、好样子;你做工,你是工人里面好样子、榜样!你做学生,在学校同学当中是个好榜样,那就叫菩萨。样样如法,如理如法的修学,这叫做修行,这叫做学佛。所以佛法要在生活当中行,不是在口头上念的,口头上念不能成就,要做出来;果然做出来,你身心清凉自在,天天智慧增长,法喜充满,这得无量的受用。不是叫你每天念多少部经,念几万声佛,念累死了,还是打妄想,还是生烦恼,那样学佛没用处的,不能成就的。


   世尊在这里表演这个样子来发起,不简单!所以要晓得,苦行对于自己绝对有好处,对于身心健康有最大的利益。不要以为现在很多这些科学家,特别是医学家,天天在报纸、电视发表,要讲求怎么样营养,这个东西养分多少,那个养分多少。给诸位说,那都是妖魔鬼怪,想尽方法叫你起心动念,叫你起贪嗔痴,叫你口袋里荷包钱全部被他骗去。这维他命,是维他的命,不维我命;我的命没有了,他维了。所以学佛有好处,学佛就聪明,开智慧了,就不会被欺骗。所以你看看,佛门太多太多,在古大德当中,他们的生活,吃得非常简单,在我们看起来,一点营养都没有,人家身体健康长寿,体质比我们好。


   像虚云老和尚,我没有见过他,我在香港讲经,我听香港同修们告诉我,老法师在香港住的时候,他们常常亲近,知道老法师的生活状况。虚云老和尚一年剃一次头,他的头发都很长,一年洗一次澡。我们三天不洗澡,身上臭汗,他一年洗一次澡,他身上放清香,没有难闻的味道,身上放清香,体质不一样。人家粗茶淡饭,我们看一点营养都没有,这么好的体质。我们天天讲求营养,天天讲求补品,一身的臭汗,这都是事实。所以,一定要晓得。你明了之后,你才喜欢苦行,你才会赞叹苦行,你才会愿意苦行。真好!省事!一点都不操心,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健康,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一切都随缘,这才得大自在。


   「使人见之,道心增长,俗念减少。」所以一个修行人,要不要长篇大论去跟人家演讲?不需要,真做到了,身教,做出样子给你看。你一看,不就明了了吗?比说还有效。说了、听了,未必是真的,真正做到了,那人家看到,这不是假的。像印光大师,我们在《印光大师传记》里面看到,那个《传记》不是随便写的,不是造谣言骗人的。印祖在七十岁那一年,蚊虫跳蚤不咬他,房间里面原来有蚊虫、有跳蚤,有这些东西,他老人家这一住,那些东西都搬家了,都搬走了。这些小动物都有灵性,那是个有道德的人,不能够骚扰他,他在修定,不要去扰乱他。小动物都会迁单、搬家,它都搬走了。何况是人,哪有不能感动的!如何感动?真诚。你没有能感动人,你的真诚心不够。果然做到真诚,没有不被感动的。


   中国人讲孝、讲孝子,历史上第一个就提出舜王,为什么提出他?他的父亲还没什么,后娘虐待他、折磨他,父亲也无可奈何,跟着他的后娘,听他后娘的话,百般折磨,他以真诚感化,到最后一家人都被感化,这叫大孝。尧王听到这个事情,世间有这样一个好人,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王位传给他。他能够感动他一家人,他就能够感动天下人。在家里是个好儿子,那作皇帝一定是个好皇帝。真诚,这个要紧。印光大师在《了凡四训》序文里讲,「圣贤之道(圣是佛,贤是菩萨),唯诚与明」,就是两个字,一个是诚,一个是明,明就是般若、智慧。真诚、智慧,那就是佛菩萨。所以我们待人,对事、对物,用真诚心,决没有一丝毫的隐瞒,没有一丝毫的欺诈,完全出之于一片真诚。我以诚心对他,他来骗我;他真的来骗我,又有什么关系?他骗我顶多骗个几十年,几十年之后,我到西方极乐世界当菩萨去了,那有什么关系?如果你不甘心、不情愿,「这几年他欺负我,我忍受不了」,那好了,你又搞六道轮回了。这个帐要好好的去算算,好好去想想,亏吃大了!要忍,忍人之所不能忍。我们都要能忍,这一关通过,禅定就得到,般若就现前。忍辱这一关一定要通过,不能忍就不能成就。到忍受不了的时候,你就去念《金刚经》,念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还有什么不能忍的?根本就没事!都是假的!


   「则乞食之有益于众生也大矣」。出家人当年行这种制度,这个生活方式,利益众生真的是无量无边。可惜佛教传到中国之后,这个制度在中国就行不通了。佛教传到中国时,中国人对于佛法真正的意思,并不完全了解,以我们世俗的情见来看佛法,这个制度自然就废除了。中国人尊师重道,对老师很恭敬。而中国人最看轻的,就是讨饭的,是贫贱到极处。贫是没有财富,贱是没有地位,到了极处是要饭的乞丐。老师怎么可以让他去讨饭,那还得了,学生还有面子吗?尤其佛法当时是帝王请来的,皇帝的老师,叫他到街上去讨饭,那还得了,不得了!不但不让他出去乞食,而且还给他建筑宫殿,派很多人伺候来供养。这是每一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中国跟印度不相同。印度可以说从帝王到庶民,对于出家人乞食都非常恭敬,在中国观念上不一样。可是我们要晓得,乞食好处太多了,虽然我们观念上不一样,但是我们在生活上尽量把水平降低。


   在中国,古来的这些高僧大德住茅篷,许多茅篷都是自己建的。就在山上就地取材,砍树、砍竹子,搭个小茅篷。粗茶淡饭,就附近旁边种一点菜,过这样的生活,清心寡欲,身心健康,这样对于佛法的弘扬,有很大的利益。到后来,施主多了,信徒多了,大家出钱出力盖大庙,出家人一接受这些五欲六尘的供养,于是一个个都往生到地狱去了。所以俗话常讲:「地狱门前僧道多」。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是真的。我过去在许多地方讲经,提醒大众,出家人为什么会堕落?是你们帮助他堕落的,你们引诱他堕落的。你们还说你供养有功德,天晓得!将来那个出家人一堕落,跟阎罗王说:哪个信徒供养我的,那个帐拿出来,我就是这么堕落的。你们还想有成就吗?不可能!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多做弘法利生的工作,我们能报佛恩,没有第二个方法。


   佛的智慧、佛的福报,世出世间没有人能够相比。释迦牟尼佛示现着衣持钵,这是表演给我们看的,真正是他自己果地上那个富贵,你读《华严经》就晓得,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他那种受用,是性德显现出来的,他不是求的,本来就是那个样子。为了度我们这些苦难众生,做这个样子给我们看,让我们断贪嗔痴,目的在此。我们修行,一个是为自己,一个是为一切众生,怎么能不这样做?点点滴滴要为众生,要为宣传佛法,要把佛法殊胜的利益介绍给一切大众。印光大师是我们近代一个好榜样。印光大师很出名,中国、外国都知道他,都尊敬他,信徒不知道有多少,供养也不晓得有多少。老法师穿的衣服,没有做一件新衣服,没有去做一双新鞋子,没有在吃饭时多加几个小菜,没有。一件衣服还是穿二、三十年,那些钱哪里去了?都印经去了。


   苏州报国寺,是他晚年闭关的地方,他就在报国寺成立一个弘化社。信徒所有的供养,都拿去做印经的经费,流通佛法,布施佛法,这是他做给我们看的。他一生就做这一桩事情,怎么知道的?上海护国息灾法会,请老法师去主持、讲开示,《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我从那里面看到的。那个时候北方有旱灾,老法师发心,从印经款里面提出三千块大洋到北方去赈灾。我们才晓得老法师一生就做印经一样功德,必要的时候,救灾的时候,是从印经钱里头拿,并没有其它的专款。他做得专,专精于一门,这是值得我们效法,值得我们学习。


修行的道场-念佛堂,从初一到三十,一年到头日夜佛号不断。我们现在佛号也不断,用念佛机。人家念佛堂佛号不断,是同修们到里面去念的,晚上轮流换班,四个人一班,日夜佛号不断。一年到头佛号不断,那叫念佛堂,那是个净土道场。我们非常羡慕,非常向往。希望将来这样的道场,又能够在这个世间见到,那是众生之福。最近弘化社要恢复,我听到之后非常欢喜,我跟苏州联络,弘化社恢复之后,我建议他专印净土宗的经典,现在大陆上印经典的地方很多,有几十个地方都在印经。希望弘化社本着印祖的遗规,专弘净土,不但印经,现在还可以做录音带、录像带、光盘,都可以做,专门做净土的,弘扬净土的。我建议他们,依旧还用老招牌-弘化社,老字号、老招牌,弘扬净宗。我们有诚心,也必定有感应。

    「2、江居士以为,欲佛法大兴,非行乞食制不可。但须信心者多,然后能行耳。」


   他这个见解正确,乞食制度是好。我那个时候初出家,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法,我就想去托钵。因为我到台中,台中莲友跟我都很熟,台中的莲友非常多,每一条街上,每一条巷子都有。我去托钵一定每天都吃得很好,他们一定拿好东西供养我。晚上睡觉,火车站上长板凳,天天晚上都有人睡觉,我就到那里去睡,我也不必到树下一宿。我就把这个事情报告李老师,我说:我出了家之后,再回来跟老师学的时候,我的生活方式是这样子。李老师听了之后,笑一笑说:「不行。」我说:为什么?他说:「你到我这个地方来,要天天托钵,火车站睡长板凳,人家会骂我!」他是真正发心来学,你不照顾他,你让他天天出去讨饭,外面睡长板凳。他说:「我受不了。」没法子,还是住慈光图书馆,他给我找了一个小房子住。实在讲,我那个生活一定比慈光图书馆的饮食好得太多。这都是时势,时节因缘,想这样做,客观的条件不许可。这样作法,确实会有人批评,会有人骂李老师:你对于学生不照顾,对出家人不照顾,你天天讲佛法,是假的、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我们必须了解,然后知道我们在这个环境当中,自己应该怎样作法,这样才能够如法。江居士这从整个来说是正确的,他这个说法没有错。


「3、『还至本处』,回头也。『敷座而坐』,经行入定,意甚深广,须体会得。而落实到自家日常生活中。」


   「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这是守规矩、守法、守礼;我们从这个地方来学习,我们要守法、要守礼、要守规矩。「次第乞」,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次第、要有先后、要有顺序,有条不紊,表这个意思。「还至本处」,就是知道回头,回头是岸。我们凡夫,不但世间人不知道回头,学佛的人也不知道回头,学佛的人要是知道回头就成功了。回头是回到哪里?回到清净心。譬如我们念佛人,念佛人除了早晚功课之外,定课、散课很重要,散课就是有空就念佛,佛号要训练它不中断,做事情的时候佛号就放下,专心做事。事情做完了,佛号又提起来,那叫回头,又回到佛号上,这才叫回头。事情做完之后,佛号也忘掉,也没有了,那就是不晓得回头。要懂得回头!


   「敷座而坐」,是表示入定。坐的相是定的相,这就表示回头之后心清净,万缘放下;万缘放下就是入定,恢复到清净心。从清净心里面生起一句佛号,这叫做一心称念,这样念佛才相应,古人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所以「还至本处」,「敷座而坐」,这个意思很深、很广,我们一定要在生活当中去做、去体验,你才会真正明了。


   「经行入定,意甚深广,须体会得,而落实到自家日常生活之中。」这个经典真正得受用了。所以这两句讲的是原理、原则,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你从事某一种的行业,你要知道从你本行、本业里面回头,敷座而坐,你就得受用,得的是心地清净、智慧增长。有了智慧,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唯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没有智慧就不能解决问题。
请看《金刚经讲义节要》第十四页:

    「4、此经发起于日用寻常之事,是说明佛法全是教人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之真善美慧的幸福圆满的生活。佛陀就在生活中,如此示现。是故善现见知开口便叹希有,继曰,善护念,善付嘱。即是大悲大愿之无间也。」


   大乘佛法,最上乘法,无非是教我们过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充满究竟智慧的生活。所以无上乘的DA法,决定离不开我们日常生活。世尊示现的是出家人身份,在出家人当中示现一个榜样、一个模范。我们从这个地方应当得到圆满的启示,那就是在我们各个人,自己生活之中,自分行业之中,来修菩萨道,来学菩萨行,这是佛法。所以它的宗旨是教给我们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觉、正、净就在生活当中去学习,在生活当中去修得。所得到的,确确实实是真、善、美、慧幸福圆满的生活。


   佛陀所示现的,在事相上示现守规矩、守法度,穿衣、持钵,这是礼节、守礼,次第乞,守法,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世尊每天都这么做,从来没有人发现过,今天须菩提发现了。其实须菩提也是古佛再来,他真的是今天才发现吗?我们要这样想,那就是低估了须菩提。今天在这个会上他提出这个问题来,是观察大众机缘成熟了。诸佛菩萨说法,是应机说法。看到机缘成熟,于是这个问题提出来,能令与会大众恍然大悟,对于自己的修学更深信而不怀疑,往后的行持更踏实。因缘成熟了。「善现」就是须菩提,须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善现,他见到、他明白,「开口便叹希有」。什么希有?原来无上甚深的妙法就在穿衣、吃饭,就在这些事上,这真是希有。接着他又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就显示佛陀对于一切众生,我们常讲九法界有情众生,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没有不关怀的,没有不护念的。佛的慈悲广大而无边际,永远没有间断,佛恩之大,没有人能知道。

    「5、乞食奔走同凡夫,不住佛相,显示无我相。不说一字,显示无法相。三空理彰,此谓之『善付嘱』。是乃身教也。」


   我们观察世尊的行持,「乞食奔走」。根据经典记载,祇树给孤独园到舍卫城有五里路,诸位要晓得,五里路要步行,步行走得快也需要半个小时,佛与弟子们很注重威仪,所以走路决定是不快也不慢,表现一个很正常的,这也是一桩辛苦事情。每天都要往舍卫大城去托钵。「示同凡夫」,《金刚经》教我们离一切相,佛成了佛,不住在佛相上,他的生活跟一般凡夫没有两样。「不住佛相」,成佛不住佛相。「示现无我相」,我们从这个地方去看。「不说一字」,一句话没有说,一个字没有说,「显示无法相」。须菩提赞叹释迦牟尼佛,希有世尊,那个希有就从这儿来的,他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无我相、无法相。可是事上天天做,这么样认真做,循规蹈矩,一点也不马虎,这叫不住非法相。非法相是空,不住空相。「三空理彰」,三空是人空、法空、空空。三空之理在哪里?就在世尊日常生活当中,全都表演出来了。「此谓之善付嘱」,付是吩咐、嘱咐,教诲之意。释迦牟尼佛没有用言教,用「身教」。做出来给你看,完全用的是身教,这叫做善付嘱。不说一个字,做出来给你看,叫你去体会,叫你去模仿、去学习,这种教学的方式真的是善巧到了极处。

    「6、四摄同事,以身作则为作榜样,此谓之『善护念』」。


   「四摄」是佛接引一切众生的四种方式。一、布施,布施是跟众生结缘,用现在的话说,与众生建立关系。不跟他结缘,他怎么能够甘心情愿接受佛的教诲?先要跟众生结缘。二、爱语,爱语不是说众生喜欢听的,那就错了,是爱护众生的教导。像父母对于子女一样,有的时候管教,也有打、也有骂,但是那是爱语,真正爱护他,要帮助他、要成就他,这个语言叫做爱语。三、利行,所做的一切对于众生一定有利益。像世尊,入舍卫大城乞食,着衣、持钵,都是利行,让众生看到他这个样子,觉悟了、明白了。能令一切众生觉悟,这是最大的利益,所以这种行持是利益众生的行持。四、同事,世尊表现的是同事,跟一般凡夫完全一样,没有一丝毫的特殊。我们今天所讲的特权阶级,没有!佛的生活方式跟弟子们完全相同,没有一丝毫的差别,这是「以身作则」,以身做一个榜样,这叫「善护念」,也没有说一句话。「善护念,善付嘱」,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保佑、加持,佛是用这种方式来保佑一切众生,加持一切众生。我们有没有得到佛的保佑?有没有得到佛的加持?如果你像须菩提一样看出来了,世尊对一切众生的无比智慧的善巧教诲,你看出来了,明白了,你就得到加持,就得到保佑,你就觉悟了。从今之后,我要跟佛一样,要效法佛陀做为众生的榜样,做为大众的典型,这就得到佛的护念、加持。


   心要清净、要平等。譬如你是一个家庭主妇,家庭主妇应当做的一些事情,你都规规矩矩、安分守己,尽心尽力把它做得很圆满,照顾这一家人,使一家人的生活愉快而温暖,你是家庭主妇当中的榜样、好样子。佛菩萨就是一个好样子,六度万行就在你日常琐碎事情当中去修。这个家庭不仅是我们这一条街上的一个模范家庭、模范的主妇,而是我们这个都会的模范,一个都会还不够,是我们全国的模范,再扩大是全世界的模范,再扩大是三千大千世界的模范。你们想想够不够?不够,因为三千大千世界是六道的范围,出不去。所以要发一个大心,做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模范,那就行了,那就对了,这样才能超越。我们发心要做个好样子,做哪些人的好样子?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好样子。释迦牟尼佛是这么做的。这个心量一大,把三界六道突破,你才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轮回。这是我们在《金刚经》上要学习的。你要是没有看出这一层,不能在这上面学,《金刚经》就白读了。

    「7、佛法修证,即在寻常日用间,理显三空,观融二谛,此之谓希有。」


   修行、修菩萨行、修菩萨道,在哪里修?就在生活上修,就在穿衣、吃饭上学。「理显三空,观融二谛,此之谓希有。」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要像世尊一样: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都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当中显示出来,他生活与这个相应。穿衣,从穿衣上显三空之理;吃饭,从吃饭上显三空之理;走路、奔走,在走路上显三空之理。点点滴滴无非这个,那你就叫真的学佛,你真是在学佛,学佛才能成佛,才能作佛。佛是这样学法。「二谛」是真谛跟俗谛,真谛讲的是体,俗谛讲的是相。相是缘生的,缘生性空,性就是体,所谓是相有体无,事有理无,性相是一不是二。融通了,性相是一个,理事也是一个,都在生活当中表显无遗,这叫真正的希有。

    「8、佛法即家常茶饭,一日不可离也。如来示同凡夫,奔走尘劳无他,欲令众生,回光返照。持戒、入定、生慧,示众生幸福美满之生活。如是!如是!」


「佛法即家常茶饭」,家常茶饭是天天不能缺少的,「一日不可离也」。佛法的修学,总纲领、总原则就是「三空二谛」。任何一个法门,我们念佛也不能例外,还在这一个原则之中,要学习。果然能与三空二谛相应,那就是破迷开悟,也就是明心见性。念佛讲你已经得一心不乱了。


   「如来示同凡夫,奔走尘劳无他。」佛到我们世间来教导我们,他要现人身。这就是说,应以什么身得度就要现什么身,在人间现人身,在天上现天身,在畜生道度众生现畜生身,随类化身。随类化身为的是什么?决不是为自己。为什么?佛没有自己,无我相,怎么会为自己!凡夫为自己,为什么他要为自己?因为他有我相。佛与大菩萨无我相,他不为自己,因此一切的示现修持都是为众生。「欲令众生,回光返照耳。」佛菩萨的示现为这个,让众生看到佛菩萨的行持,看到佛菩萨的生活方式,回头想想自己;给他一个条件,让他依着这个条件,认真去反省,这就叫回光返照。


   所以他在此地示现,很清楚的,「持戒、入定、生慧」。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世尊给我们定的一些规矩,我们要遵守。世间大众定的这些规矩,像国家的宪法、法律、规约,我们也要遵守。除了这个之外,没有文字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我们一律都要遵守,这包括在持戒的范围当中。要守法,要守规矩。一切时、一切处,常常保持着清净心,这就是入定,这就是回头。像世尊乞食能够回到本处,回到本处就是回头,回到清净心,清净心是我们的本处。「洗足」,是表洗刷我们的妄想、分别、烦恼,要把这些尘垢洗得干干净净。用什么方法洗?用定、用慧,心地清净了,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


   「示众幸福美满之生活。如是!如是!」学会了!「示」是示现、表演,表演给你看,最幸福、最美满的生活。事上讲,「持戒、入定、生慧」,都要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守住这个原则;心地上、在理上,那就是「三空二谛」,显三空、融二谛,全都在日常生活,都在穿衣、吃饭上。你过的生活,就是佛菩萨的生活,不是凡人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是真善美慧的生活,真、善、美,还要加上智慧。

TOP

续 9

   「9、修行之要,在理事双融。对境随缘,勤习勘验。历事锻心,动静一如,无往不是。」

   「修行之要」,「要」是重要的、要紧的,「在理事双融」。对理、对事都要看得透彻、看得明白,理才能融事,事才能融理。理事不相应、不相融,换句话说,对于理跟事都没有搞清楚,所以才有这个过失。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同修们常常有一个疑问,实在讲也是一个事实上的现象,心定不下来,妄想伏不住,原因在哪里?原因就是理事不相融,就出在这里,理跟事都没有透彻搞清楚。理跟事要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他就相融了,心就能定下来了。许多同修读过《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在早年实在讲没什么功夫,他是遇到孔先生跟他算命,算得很准确、很灵验,一点都不差错,他什么妄想也不打了,他打妄想是空的,什么念头也没有了,他心定下来了。他是相信「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相信因果的道理,相信因果的事实。这个理跟事是小者,这是小的理跟事,他能够双融,他的心定了。理事之大者,诸佛如来所证的,宇宙人生的真相,那是理事之大者,理事之究竟者。这个要是清楚明白了,就入大定;不是小定,入的是大定。定的等级很多很多,佛法分世间禅定,就有四禅八定,四禅八定还是大分,细分那就太繁了。

   「对境随缘」,这是讲日常生活,生活要学着能够随缘而不攀缘,你的生活就自在。「勤习勘验,历事锻心」,底下就是讲修行真正的重要原则,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修。「勤习」,勤劳、学习,就在生活当中,去勘验自己的功夫,勘验自己的境界。验什么?验觉、正、净。我有没有迷惑,还有没有邪知邪见,还有没有污染?从这个地方去勘验,这叫真修行。「历事炼心」,不能怕事,没有事的磨炼,你的心怎么会清净!清净心,要在事相上去锻炼;换句话说,我们讲放下,事不在现前你怎么知道放下没有?事相就在面前,看你心里面有没有执着,有没有分别,如果心里面还有分别、还有执着,没放下;心里果然离开一切分别、执着,那你是真放下了、真清净了。修行要「历事炼心」。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他学什么?就是这两句:「勤习勘验,历事炼心」,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就是用的这个功夫。「动静一如,无往不是」,这两句话,也就是说一切时、一切处,在一切物质环境、人事环境当中,都要把握着这个原则,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诸佛菩萨已经做一个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佛菩萨除非不出现在世间,出现在世间就是做样子给我们看的。让我们看到他的行持,能够体会、能够觉悟,能够反省、能够改过自新,这是真正的付嘱、护念。

    「10、道在善巧利用其环境,则无时无处不是道场。」

   你发心想修道,想找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你错了,不需要找,就在你现前生活环境当中。问题就是你有没有智慧,你会不会用你的环境。你要会用,成就了!如果环境是处在顺境当中,你应当认真去修布施,顺境修布施;如果在逆境的环境当中,成就忍辱波罗蜜,不必要换、要改。处乱世,大家都不守法,都乱来,我在这个环境里修持戒波罗蜜。大家都不守法,我守法;大家不守规矩,我守规矩。你要是会利用环境,哪一个环境不是好修行的处所?如果你不会,你跳到什么处所都不能修行,都是障碍。换句话说,没有你修行的环境,人间、天上你都找不到,这是真的,你到哪里去找?如果你会了的话,哪个地方都是我修学的好环境。丝毫不要挑剔,任何环境都成就我六波罗蜜,都成就我十大愿王,就看你会不会!佛菩萨那些表演,你要从这里去看,你才会看到真正有味道。真正学到,真的开悟,真的学到了,你要从这上去看。你也就会读经了,你也会看祖师的传记、语录了,你都会看了,所谓是看的时候眼睛都放光了,门道看出来了。

   「无时无处不是道场」,这是真话。任何一个人,都是帮助我的,任何环境也都是成就我的。就跟《华严经》上讲的一样,学生修行人只有我一个,我一个以外的都是诸佛菩萨,他们一举一动所做的样子,都是给我看的,都是叫我觉悟的。表现正面的,是教我要学习他的好样子;表现是反面的,也是提醒我觉悟,让我反省,有没有他那个反面不好的样子;换句话说,正面反面都是老师,都是善知识,我统统都学到了。这样学佛哪有不成就的?这样学佛哪有不快速圆满的?

    「11、持戒修福,是入般若门。戒能资定,定能发慧。须知慧无戒定,乃狂慧,非正慧。」

   世尊在这一部经里面教给我们入门。「持戒修福,是入般若门。」持戒就是守规矩、守法。肯守法、肯守规矩,又肯修福,这样的人,佛选定为教导的对象。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法器,他有资格接受如来的DA法。那我们要认真反省:我们是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是不是一个很欢喜修福的人?如果是的,金刚般若会上,你就是当机者。世尊这一部经,正是对你说的,帮助你成就。如其不然,我们在此地也听到了、也明白了,今天发心也不迟,我要发心守规矩,我要发心修福,这也非常希有难得。因此,我想我们在座的这么多的同修们,每一位都是世尊般若会上选择的对象,我们要珍惜这个机会,珍惜这一份缘份,不能让它空过。

   「戒能资定」,持戒,戒能够帮助你得定。为什么?一个守规矩的人、奉公守法的人,心是安定的。所谓没做亏心事,心地非常平坦,没有做亏心事,没有做对不起人的事情,他心是容易定。人要是做亏心事,常常想利己损人,他的心不安。为什么?怕他的坏事让别人知道,要处处去提防,防不胜防,晚上作梦都做恶梦。那种人修定就困难了,那个定很不容易成就。持戒,容易得定。戒能资定,资是帮助,帮助你得定。「定能发慧」,定的作用就是智慧。

  「须知慧无戒定,乃狂慧,非正慧。」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辨别清楚,如果没有戒定,不肯守法,不能循规蹈矩,心不清净,这个人忽然有了智慧,这个事情确实有,不是没有,有了智慧,这个慧叫狂慧,不是真慧,佛法里面讲的世智辩聪,属于这一类的。这一类还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楞严经》上所讲的魔附在身上,那个智慧能力不是自己的,是魔附在身上的。《楞严经》上说五十种阴魔,他有特殊的能力,我们今天讲神通,他有神通。诸位要知道,真正的神通是从定中发的。假如他没有戒定,忽然有神通了,那个神通决定不是他自己的,《楞严经》上说,是魔附在他身上的,哪一天魔走了,他那个能力就完全没有了。这是世尊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果是自己发的神通,一定是有戒、有定。我们自己的修行功夫不够,程度不够,处现前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在佛经上讲是五浊恶世,浊恶到了极处。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几乎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地区我们都能够遇到,都能够见到,奇怪的想法、奇怪的看法、奇怪的作法。而且这些奇奇怪怪还很能吸引人,相信的人很多,于是造成一股风潮,他们的势力很大,信徒很多,财力也很丰富。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心,仔细观察他是不是从戒定里面,得的这些特殊的能力。如果没有戒定的基础,我们对他最好是敬而远之。自己老老实实依照佛经典上的教训来修学,这样才不至于走错路。真智慧跟狂慧,要有能力辨别。

    「12、学人能向衣食起居尘劳边锻炼,便是降伏妄心最好方法。须是对境随缘、不迷、不烦。应事有条不紊即持戒,清净自在即定、慧。故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离相发心,降伏之道,尽在其中。」

   只要谈到修行,无论你是学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佛法里常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法门再多,目标的确只有一个,就是降伏妄心;妄心就是念头,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生灭的念头;无非是为降伏妄心而已,这一点我们要认真的记住。我们修,修什么?降伏妄心而已。你把这点搞清楚,你修行的功夫不能说不得力了,你真正抓到了要害。否则的话,无论怎么用功,妄心照样起、烦恼照样起,这就是功夫不得力,怎么会有成就?要降伏妄念,妄念说实在话离不开贪嗔痴慢,如果贪嗔痴慢没有了,妄念自然就没有了。袁了凡先生,对于因果的道理搞清楚了,他贪嗔痴慢就没有了,心就定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所以我们修行最好的方法,在生活当中学,学知足,知足就常乐。「尘劳边锻炼」,炼的是知足,知足就不求,妄想就少,杂念就少,心就渐渐会定下来。衣食住行,在现代人的生活,我只要达到一个普通的水平就够,不再争取。我们的心才清净,才有充分的时间去学道、读经、研究经典、念佛、用功、为人解说,我们才有时间做这个事情。这是真正的好事情,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事情再好了。实在讲,也是本经所谓的第一希有。为什么不去做这个事情?为什么把一生大好的光阴,消磨在毫无意义的妄想杂念当中?实在讲那太可惜了。衣食住行当中锻炼,锻炼是样样知足,没有一样不知足,样样随缘,你就样样都自在。这是降伏妄心最好的方法。

  「须是对境随缘」,这一句很重要,一切随缘,一切都不攀缘。「不迷、不烦」,不迷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世间苦恼,世间太苦了,人不能作,你要叫我来生再到人间来,我听了害怕。怕什么?你看那个小朋友天天背的书包,功课那么重,我一想这个太苦了,我一看到小朋友上学念书,看那个样子,我就不敢来了。书念好了,踏进社会,社会是战场,每一个行业好辛苦,仔细观察一下,不可以再来。不再来怎么办?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就是「不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烦」,烦恼从哪儿来?你自己找来的,你自己不找烦恼,烦恼不会找你的。所有的烦恼,都是你自己找来的。怎么找来的?总不外乎贪、嗔、痴。里面有贪嗔痴,外面有诱huo,你的烦恼就起来了。里头没有贪嗔痴,知足了,心定了,外面种种诱huo你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不受它骗,不为它所转,烦恼就没有了。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谁来陪伴我们?《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西方三圣,天天陪伴我。你看这多自在,哪有烦恼!

   「应事有条不紊即持戒」,事情来了,我们应付事情有条理、有头绪,一点都不乱。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我们有分寸,这就是持戒。「清净自在即定慧。故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这是《金刚经》后半部所说的。哪一法不是佛法?明白了、不迷了,不邪、不染了,没有烦恼了,一切法皆是佛法。「离相发心,降伏之道,尽在其中。」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要知道这一个事实真相,那就好修行了。就在生活当中,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对人、对事、对物,每天所干的是菩萨行;你觉悟了,是菩萨行,就是六度万行。你要是不会,不会就造业。不会,从早到晚是造业,造的是善业、恶业,善业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干的是这个。一觉悟、一明白了,把那个造业一转变,变成菩萨道。就在念头上一转,转凡成圣,转六道成四圣法界,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就在这一念之间你会不会转,转过来了,一切法皆是佛法,转不过来,一切法都不是佛法,就看你会不会转。这一部经,世尊教给我们怎样转。

    「13、经言:『五蕴即是法身。』这就是叫人要即幻有,见真空,非断灭相。古德云:『但勿逐妄,何须求真。』皆明不取不断,不即不离之义。」

   「经言:五蕴即是法身」,佛在许多大乘经上都是这样为我们宣布。「这就是叫人要即幻有,见真空,非断灭相。」这里面把《金刚经》的宗旨,也都显示出来。有是相,五蕴是相,是假有;法身是体,是真空。真空从哪里看?从有上去看空,那才见到真空;什么都没有,你怎么能见到真空!从有上见到真空,从真空里面看到妙有,原来空、有不二。《心经》上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有是一不是二,这就是性相双融,所以它不是断灭相。断灭相,怎样见空?把有灭掉才见空,那叫断灭相,那个是错误的。所以诸佛不说断灭相,断灭相是错误的。

   「古德云:但勿逐妄,何须求真。皆明不取不断、不即不离之义。」这些纲目都应当应用在生活当中,即使穿衣、吃饭都不例外,都要与这个意思相应。换句话说,你穿衣,你是在修六度万行,修菩萨行;吃饭也是在修菩萨行,没有一样不是在修菩萨行。所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穿衣,空有二边不着;吃饭,真俗二谛圆融,它都在这里头。不能把佛法离开事相另外说一套,那个有什么用处?那就没用处了。古德这两句话说得好。「但勿逐妄」,不要追求虚妄,不要执着虚妄。什么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是叫我们离相,教给我们随缘,随缘就是离相。离什么?离执着、离分别、离攀缘。分别、执着、攀缘都离了,那是随缘,所以随缘就是离相,随缘是不固执。「何须求真」,如果你有一个求真的念头,你就错了,你又执着、又分别了,又在打妄想了。妄不执着,真也不求,妄离开,真的就现前了。真在哪里?就在现前。刚才说了,穿衣、吃饭都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二谛圆融,那怎么不是真的?三空理显,真的!诸佛如来所证的就是这个,一部《金刚经》所说的也就是这个,这些东西就在穿衣、吃饭,日常琐碎点点滴滴当中,完全显露出来。所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个话说得一点都不错。

    「14、般若妙法,任运由琐屑事相上自在流出,无法相也。以不言之教,护念付嘱一切发大心者,亦无非法相也。能随时如是观照,则得真实受用。」

   般若妙法,是佛与大菩萨,我们常讲法身大士们所证。在哪里?就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之中,琐碎事相,就在这里,点点滴滴都显示出三空二谛。佛流露出来,自在流露。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是不是自在流露?是的,也是自在流露。我们为什么得不到受用?迷了,不晓得这个东西就是。佛给我们讲三空,我们天天打妄想去找三空、找二谛,也莫名其妙,二谛究竟在哪里,不晓得吃饭就是二谛,穿衣就是二谛,你跟朋友聊天也是二谛。你不知道,你看,多可惜!所以大家要明了,《金刚经》真的是通达了,原来就是日常生活,天天干的,一天也没离开,这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才有味道!生活还是依旧照常生活,可是心情不一样。从前是凡夫心,现在是佛菩萨的心,不相同了。心变了,事相也变了。从前你一天到晚过这个日子是苦恼,过的是六道轮回,苦海无边,现在念头转过来了,心转过来了,你生活在一真法界里面,所得到的是大自在,那怎么会一样!你所得的是真实的圆满自在,别人看不出来。就像释迦牟尼佛这个生活方式,须菩提看出来了,旁人看不出来。旁人以为释迦牟尼佛是凡夫,他不懂。我们今天在《金刚经》上得到消息,我们也小小的看出一点了,我们的境界也小小转一点了,这个就自在,这就得受用。

   「无法相」,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也不离开一切相,也不执着一切相,这就叫随缘,这就叫做真正的受用。真实受用,受用里面没有副作用。凡夫这个受用付出的代价太大,它有副作用,它里面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有烦恼、有果报,这个代价付得太大了。佛菩萨受用,生活上一样的受用,他的收获是法身般若解脱、常乐我净四净德,他的收获是这个。同样的生活方式,得的东西不一样。这也就是说明,像江味农居士所说的,般若不能不讲,般若要讲,要讲得透彻,要讲得明了,不能够有误会,若有误会,不但利益得不到,恐怕还有更深的弊病。怕拨无因果,堕恶取空,那个麻烦就大了,那个病诸佛菩萨都救不了,变成邪见。

   「以不言之教,护念付嘱一切发大心者,亦无非法相也。」释迦牟尼佛天天往舍卫城去乞食,走一趟,表演的,举一个例子。实际上要晓得世尊的生活,从早到晚点点滴滴,都是流露出圆满的「护念付嘱」,无量的功德。只是举这一个例子而已,千万不要以为这个才能够显示三空融二谛,其它没有了,那你就完全错了。要知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就没有错了。所以他这个教化,护念一切发大心者,发大乘心这些人。可见得佛没有着空,佛没有说断灭相,他这样做就是护念,就是付嘱。「能随时如是观照,则得真实受用。」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明了这个事实,什么叫「观照」?也用在自己生活当中,像佛一样,你得的受用当然是真实的,这哪是虚假的!所以这佛法学了,马上就有用处。

    序分我们就到此地介绍完毕,向下从第三段开始到一百七十九段是本经的正宗分。其实正宗分无非是释迦牟尼佛日常生活的说明而已。



三、正宗分 当机赞请礼赞具仪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这一段文字,是结集经典的人所写的,是记载须菩提尊者,在法会当中为我们、代替我们请法。这里所讲的是请法的规矩、请法的礼节,仪就是礼节。对老师要恭敬,对佛法要恭敬,真诚恭敬心来启请。

   『时』,就是世尊入舍卫大城托钵回来以后,饭吃完了,洗足已,敷座而坐,大家都坐下来了,这个时候。『长老须菩提』,长老是尊称。『在大众中,即从座起』,从他自己的座位起来,他要请法一定从自己的座位起来,走到佛的面前,先跟佛行礼。『偏袒右肩』,平常穿衣服两个肩膀都包起来的。佛陀在世的时候,出家人衣着很简单,只有三衣一钵。佛法传来中国来以后,要适合中国人的生活环境,所以许多生活上的仪规也都改变了,一定要改成适合中国人的环境才行。中国在印度的北方,气候寒冷,三件衣服决定不能保暖。所以佛法传到中国之后,三衣就变成象征性的礼服。我们现在不像印度人用布包起来,我们用扣环,而且衣的面积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印度的衣很大,整个裹在身上。南传的佛教,还是用过去这个衣,这大家都看到的,此地南传的法师们常常来,大家能看到的。所以中国的袈裟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日本的法师那个衣就更小、更方便,他把那个袈裟大概合成一小块,平常放在西装口袋里头,要搭衣的时候,用绳子套在上面,更方便了,适合于每一个国家的国情,生活方式不相同,这我们要知道。

   「偏袒右肩」,行礼的时候,要把右边的膀臂露出来,像我们这样搭法就是偏袒右肩,便利做事情。在佛面前行礼,说不定佛有什么事情吩咐你,叫你马上去办,右手在外面办事方便。跪下来的时候,『右膝着地』,左膝不着地,这叫胡跪,这种跪法起来方便;行礼当中不忘承事,不忘记佛要是有什么事情吩咐,我可以很快去办,是这个意思。两个膝盖跪在地上,起来就不方便,动作没那么快,所以跪的时候是一只脚,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合掌表一心,平常这个掌散乱的,心是散乱的。妄想妄念多,对佛行礼的时候,掌合成一个,表示把妄念都收回来,一心专心来听佛的教诲,专心来接受佛的教导,合掌是表一心,所有念头合而为一,表这意思。这都表法的,合掌代表恭敬。『白佛言』,「白」是下对上;佛对弟子们讲话,「佛告」,告诉你,告诉是上对下,下对上是白。现在我们都不讲求这些,现在小朋友对父母:我告诉你,学生对老师也是:我告诉你。现在不讲求,我们随俗,随俗要知道恭敬,恭敬心不能够没有;言词可以随顺世俗,恭敬心要具足。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起。
   
    「1、此一段以下,至『是名法相』(一七九节),是此经正宗分。」

    「2、『时』字意深。是大彻大悟时,一眼觑破时,所谓千载一时也。亦即始觉之时。非时机成熟不可说也。」


   「时字意深」。释迦牟尼佛托钵回来,吃完饭,洗足,敷座而坐,这个时候,这是从事上讲。这个地方,「时」意思深了,因为释迦牟尼佛每天都这样做,今天须菩提尊者才把这个事情说穿,这个「时」含义就不一样了。「是大彻大悟时」,须菩提尊者看到这个事实,看到世尊这样善巧方便教化众生,付嘱护念,这是觉悟了,彻底觉悟了。「一眼觑破时」,一眼看破了。「所谓千载一时也」。释迦牟尼佛每天都是这样表演,从来没有被人看破,今天被须菩提尊者看破,刚才说过,实在讲须菩提也是表演的,也不是他今天真的看破。今天大众的缘份成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跟大众说明,大众能觉悟,能够肯定,能够相信,不会怀疑,因缘成熟了,机缘成熟了,应该要把世尊身教的意义详细说出来。

   「亦即始觉之时」,始觉就是开始觉悟。佛法讲觉,第一个是始觉,始觉是开始觉悟;第二个讲究竟觉,是圆满的觉悟。圆满的觉悟只有一个,始觉不晓得有多少。我们每天都有觉悟,每天都是始觉。天天都有新的觉悟,那个新的就是开始觉悟,一直到等觉菩萨,开悟的时候也叫始觉。所以始觉的意思,我们要明了,始觉有浅深不一样。十信菩萨始觉就浅,十地菩萨始觉就深。所以始觉的意思,也是很深、很广。这个地方讲的始觉,不是须菩提尊者始觉。与会大众,有能力接受这个法门,有资格、有条件修学这个法门,这个始觉是大众的始觉,这个意思才圆、才正确。「非时机成熟不可说也」,大众始觉,时机成熟了。世尊跟长者就像唱戏一样,一问一答,让我们在旁边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情。平常天天跟在释迦牟尼佛身边都蒙在鼓里,不知道释迦牟尼佛一举一动、一言一笑,点点滴滴都是圆满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不知道!今天这个缘份成熟了。

    「3、凡事皆必时节因缘成熟,方能凑合。佛说法教人,亦如是也。」

   「凡事皆必时节因缘成熟」,时节因缘不成熟没法子,讲了是空讲,毫无意义,大家得不到利益。佛为一切众生说法,句句都是真实的,都是利益一切众生。如果说法契理不契机,理说得没错,但是大众时机不成熟,没有法子接受,这样说法就白说了,是闲言语,闲言废话。如果说是契机不契理,说出来的很好听,大家听了很开心、很欢喜,不是正道、不是正理,那一种说法叫魔说,那不是佛说。佛所说法,一定契机契理、理机双契。「时节因缘成熟,方能凑合。佛说法教人,亦如是也。」佛这样教导我们,我们要守住佛的原则。我们要教给别人,也要观察他的机缘有没有成熟,应该给他说某一个法门,选择经典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经典。经典纵然选出来了,还要懂得怎样给他介绍,是浅说、还是深说,是长说、还是短说,这里面的方法很多很多,但是一个不变的目的是要令众生觉悟,令众生现前就得利益。这是从礼节上所显示的,我们也要懂得。可见得不但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须菩提尊者一样也表演给我们看。

TOP

续 10

    四、称赞

   下面两段是尊者的话,先赞叹,再提出问题。这都是属于礼节,行礼之后一定对佛赞叹。赞叹里面含的意思也很多,这个诸位要晓得。难道佛喜欢听人家巴结,喜欢听人家说他的好话?那就错了!对佛的赞叹,这些言词是替佛接引众生的,赞叹是这个意思。佛是一个圆满智慧的人,天上、人间第一好老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找一个善知识来教导我们,善知识到哪里去找?善知识自己总不能说我是好老师,我很有智慧,你们来跟我学,这个话说不出口;学生虽然有义务介绍,学生也不能说「我这个老师不错,你去跟他学」,这个也太过分了;容易叫人说你们自己抬高自己,自己为自己宣传,这毫无意义。于是用什么方法?用赞叹,赞叹老师让别人听,他听到了、他有意了,原来这个人有这样的德行、学问,那我要跟他学习去。不拉信徒,也不劝你,但是一定要告诉你,用这个方法。我告诉你,我不劝你也不拉你,让你自动自发到善知识这边来求学,赞叹是这个意思。佛门里赞偈、唱香赞,都是赞叹佛的。唱的时候要以真诚、清净、恭敬心,要唱得清清楚楚,字正腔圆,能够叫外面人、不学佛的人听到之后,他心里头有所感动,赞颂的目的在此地。假如说我们这个赞子,唱得乌乌呀呀,唱了半天一个字也没听到,不知道唱些什么,目的就完全达不到,这就错了,这是必须要晓得的。唱的时候,有唱的规矩,有唱的方法,不能够随便乱来的。要知道,要达到目的,这就对了。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希有,世尊』,一开口就「希有」,这两个字的意思是无尽的深广。这两个字提出来,整个讲堂听众大家耳朵都竖起来,什么事情「希有」,他底下一定是集中精神,很注意去听。『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就把两桩希有的事情说出来了。

    「1、『希有』四义:时希有,人身难得佛难遇;处希有;德希有;事希有。此希有正指般若波罗密言」


   「希有」,含有四个意思,这是略说,细说说不尽,无量义。「一、时希有,人身难得佛难遇。」实在说世间人不懂,所以在迷,不觉,觉悟了之后,知道六道里面要得人身很不容易,机会非常渺茫,人身难得。佛在经典曾经举过许许多多的比喻,为我们说出这一个事实的真相。得人身,再能够遇到佛,或者是遇到佛法,佛虽然不在世,佛法还在世间,我们能遇到也非常希有。想想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佛的法运总共是一万二千年。我们得人身要刚刚好在这一万二千年当中,在这个以前没有佛,在这个以后也没有佛法,佛法灭尽了。佛法灭尽,要什么时候再有佛法?一定要有佛出世,佛才讲经说法。底下一尊佛是弥勒佛,弥勒佛什么时候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弥勒下生经》说,以我们这个世间年月来计算,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弥勒佛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你想想看,五十六亿多万年没有佛法,你纵然得人身也没用处。你才晓得,这个「时」真是希有。一万二千年比起无限的时间,好短好短,我们就生在这里头,不容易!真难!

   「二、处希有」,讲经的处所,法会的成就;当年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开这个法会讲《金刚般若》,处所希有。同样道理,今天我们在新加坡居士林五楼讲堂,处希有。没有这个地方,我们这个法会不能成就。「三、德希有」,这个德是如来圆满的果德;佛所说的是如来果德全体的流露,不是如来所证的果德里头的一分、两分。一分、两分是别的法门,其它的经典;这个经典是圆满的果德。所以古人判这个经是圆教,圆教是圆满的fa lun。圆满果德所显,「德希有」。我们能在这么少的文字,五千多字的这样一部经典当中,得到世尊所证的圆满果德,你说这个多希有!「四、事希有」,这个事就是指般若波罗蜜多,特别是指金刚般若波罗蜜多,佛不是为我们讲别的,为我们讲这个希有的DA法。合上面四个意思,真正是希有难逢。我们今天遇到了,正如同世尊在本经后文上所讲,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与这个地方的希有,前后呼应,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机会。

   这个地方讲经也很希有,因为我们每天都讲,连星期假日也照常讲。大家听经要把一些琐碎的工作应酬都要放下,你才能够天天来听经,才不至于缺课,这个也很希有。现在一般讲经,说实在话,一个星期讲二天、讲一天,便利你能够抽出时间来听。像我从前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讲经,一个星期讲一天,为什么要这样讲法?便利大家把这个经从头到尾听完,一堂不缺。因为天天讲你就不可能,有些应酬、有些家里事情就不能来。我们天天讲,假期都照常讲,你要每天都来听,一堂不缺,第一希有!

    「2、『世尊』是总号,称呼时用之。称佛则表果德。称『如来』则表性德。」

   这三种称号,在本经随处都可以看到。为什么要用三种称号,一种岂不是更简单吗?何必要用三种?称号里面含着许多的意思在,我们明了之后,才晓得《金刚经》字字句句都含义无限的深广,从这些地方能够体会,这才得真实的受用。「世尊」,世是世间、人间天上。佛的身份是老师的身份,叫天人师,佛的十种称号里面有天人师,佛是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三界六道。三界之中,唯有师道最尊。中国古人都知道尊师重道,唯有师道最尊。父母生我们这个肉身,肉身得自于父母,身命,可是智慧得自于老师,慧命是老师帮助我们的。因此在世间法里面讲,恩德最重的就是父母、师长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恩德是相等的。

   在古礼里面,我们处处都能够见到。譬如,最普通我们见到称名,现在已经没有这个礼节了。古时候,男子满二十岁行冠礼,冠礼就是戴帽子,戴帽子就是代表他是成年了,是大人,不是小孩了,在社会上大众对他要尊敬,不可以把他当小孩看待。行了冠礼之后,不能称他的名,要怎样称呼他?同辈分当中的这些兄弟、同学、朋友,大家送他一个字,字就是别号,这是从行冠礼那天起,大家对他称字不称名,这是对他恭敬。所以古时候有名、有字,女子也一样,也有名、有字。女子十六岁行髻礼,就是梳头了,表示成年了。冠礼之后,这一生当中唯一叫他名的就是父母,他的伯叔、他的祖父,对他都称字,都不称名,这是对他尊敬,唯独父母称名。另外一个称名就是老师,老师一生称他的名,这就说明老师的地位跟父母是相同的。父母过世了,要服丧三年,就是带孝三年;老师过世了,也是心丧三年,不穿孝服,叫心丧三年。从这些地方看出中国古代的社会,对于老师非常尊敬,何况佛是天法师间的导师,所以尊称为世尊,世间最值得人尊敬的一位师长,称佛称世尊,这是总号、总称。

   别号里面有十个意思,在此地这十个称呼,我们在这里也都省略了。这里头有两个,一个是佛,一个是如来,这是十号里面的两种。本经里面称「佛」,是从他修行证果,他证到圆满的佛果,是从这上说的;换句话说,是从事相上讲的。如果称「如来」,那就不是从相上讲,是从本性上说的。所以有的时候称佛,有的时候称如来,我们一看就晓得了。譬如,这段经文里面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个地方不是说佛善护念,是说如来,如来是真如本性里头本来就如此,这不是从事相上说,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读《金刚经》必须要知道。不仅《金刚经》如此,在一般大乘经上,大概都是有这个意思。

    「3、世尊入城还园,如如不动。密示住心,以身作则。正是加护忆念。」

   「世尊入城还园」,到舍卫大城去乞食,托钵回来之后,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如如不动」,他人是动了,从住的精舍到都市里面走了一圈回来,我们晓得一个往返有十几里路,大概也要走一个多小时。不动,心不动,虽然这一趟往返,从来没有起心动念,当然更没有分别、执着,所以叫「如如不动」。「密示住心,以身作则。」密,不是秘密。密是什么?他没有说话,完全在日常生活当中表演给我们看,让我们从事相当中去体会、去领悟、去学习,这个叫示,示是示现。「正是加护忆念」,须菩提尊者所说的善护念、善付嘱,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显示出来了,这个意思很深。学佛无论在家、出家,就是要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样子,我们能够常常存这个心,为一切众生的典型,为一切众生的模范,做出来给大家看,这就是护念一切众生。用现代的话来说,潜移默化,潜移默化就是此地讲的密示,佛这样教我们,我们也这个样子教化一切众生。心量要大,我们教化的对象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要有这样大的心量,与性德就相应了。有这样的心量,广大心、清净心、平等心,才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心心相印!这是真正去做,自己一定能够体验得到,这叫真实的功德、真实的受用。

    「4、食讫宴坐,一念不生。密示降心,令众取法。正是托付谆嘱。动静之间,以身教不以言教。随时随处,无不为菩萨正觉模范。正是所谓善,须菩提今日始看出而叹为希有也。」

   「食讫宴坐」,吃完饭之后打坐。「一念不生」,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出来了,世尊是一切时、一切处,行住坐卧,都能保持住如如不动、一念不生,这是跟我们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凡夫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当中,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叫凡夫。凡夫跟佛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在这里看出来了。凡夫要想学佛,就学这个,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密示降心」,教导我们如何降伏妄心,妄心就是念头、妄想、杂念,佛这样教给我们降伏的方法。「令众取法」,这一句话的意思,叫大众效法佛陀,向佛陀学习。「正是托付谆嘱」。前面讲的善护念,是对所有一切学佛同修而说的,甚至于包括还不相信佛法的一切众生,佛没有不护念的。付嘱那就是佛的学生,对学生才有吩咐、才有嘱咐,没有学佛的,那对他嘱咐是没有用的,他不能接受。嘱咐就是教导,教你怎么学,就像佛日常生活当中这个样子,学会了就行了。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如果把它看作两桩事情,那就错了。释迦牟尼佛生活当中,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自行化他,我们在生活当中也要这样学法,这就对了。

   「以身教不以言教」,完全做出来,这才叫真正的受用。「随时随处,无不为菩萨正觉模范。此真所谓善,须菩提今日始看出而叹为希有也。」佛为菩萨,哪些是菩萨?所有学佛的弟子都叫菩萨,只要你发了大乘心,我今天发心来学佛,我愿意作佛,我要求生净土,动这个念头的人,就是菩萨。不一定要去受菩萨戒才是菩萨,受了菩萨戒而不发菩萨心,还不是菩萨!真正发了菩萨心,没有受菩萨戒,佛菩萨承认你是菩萨。真正向佛学习,就是在一切生活当中,我们在这里得到修行的纲领,在生活当中,保持着如如不动,一念不生。这是《金刚经》末后开导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只要学到这两句,那你就真的学佛了。在一切时、一切处,无论做什么,保持着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他有愿,他的愿是给学佛的人做一个模范,给求正觉的人做一个好样子,这一点要特别留意,这才所谓是善,真正善巧到了极处。须菩提见到了、明白了,当然就会效法,就会学习。



      五、请法


    接着尊者向世尊提出请教: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本经分前后两部,三十二分里面,前面十六分是上半部,后面十六分是下半部。下半部一开端,尊者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说话跟这个很相像,只有几个字颠倒了,颠倒了意思就不相同。所以有一些流通的《金刚经》本子,前后问的问题是一样的,那个讲不通,一样的问题,前面问过了,后面何必还要再多事?所以,后面问的时候,这个地方是「应云何住」,后面问的是「云何应住」,四个字完全相同,就是顺序颠倒了一下,那个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意思完全不一样。古本里面是正确的,江味农居士依照古本把它订正,这个意思绝对不相同,所以它没有重复。

   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善。『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算不算善?佛的经典有大乘、有小乘,大小乘经典里面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的标准不一样,这是必须要知道的。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成佛,要成佛先要符合佛要求的标准,也就是说,我们要有条件做佛的学生,善就是条件。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把这个标准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第一,人天善,现在有很多人讲,提倡人间佛教,也不错、也很难得,这是所谓五乘佛法,五乘是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人天善,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人天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孝养父母是不是对父母衣食样样都照顾到了,这就能算孝了吗?没有。诸位要晓得,孝养父母是从学佛开始,一直到你成佛都不能离开。为什么?要把孝养讲得圆圆满满,成佛才能做到。因为不仅是供养衣食住行,要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心,叫他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这才叫孝!这个孝还不究竟,学了佛的人知道,一定要劝父母念佛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他真的往生了,这才算是孝。假如父母还在六道里搞轮回,那叫尽什么孝?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学佛,在家里就要做一个好榜样,叫一家人看到你都欢喜,你劝他念佛,他才肯相信。你学佛了,在家里这个样子也怪,那个样子也怪,家里人总是看不惯,天天闹别扭,怎么能叫家人信佛?家人不但不信佛,而且还在亲戚朋友当中宣传,你们要小心,千万不要叫小孩学佛,学佛就坏了,这叫你父母家人反而造了口业,这叫大错特错。家人或者很固执、不明理,怎么办?普贤菩萨不是教给我们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要能顺父母,要能顺家人。譬如,最常见的家里面生活起冲突的,你学佛了、吃素了,家里的人吃肉、吃荤,这一下就麻烦大了,天天吵架,天天彼此看得都不顺眼。你说家里人杀生造业,家里人说你奇奇怪怪的、不通人情。佛法要开智慧,佛法要通人情。你要能够随顺,逐渐去感化他,渐渐去启发他,让他明了素食也有营养、也健康,他就欢喜了。开始千万不要拿佛经里面这些话,吃他半斤,将来要还他八两,还要威胁他,那人家怎么能接受!不可能接受的,根本就是要打架的。先要从卫生上说,大家都很重视卫生,从卫生上面去启发他,让他多想想。

   现在这个社会许多奇奇怪怪的病,从前没有,你们想想,看看报纸,看看医院这些病例,三十年之前没有这么多怪病,现在好多怪病出来了。这病从哪里来的?古人说得好,病从口入,你吃的东西不干净、不卫生。学佛,佛没有叫我们不吃肉,释迦牟尼佛出去托钵,还托的有肉食,世尊那个时候托钵,人家吃什么就给什么,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托钵要是天天叫人做素菜给你,这不是找人麻烦吗?佛大慈大悲,不找人麻烦的,你吃什么就给我什么。现在小乘国家,斯里兰卡跟泰国,他们托钵没有吃素的,即使其它一般大乘国家,日本的佛教没有吃素。不但没有吃素,日本出家人还喝酒,酒真是大戒,五戒里不饮酒,他们喝酒,不但他喝酒,他还拿酒去供佛。日本很多大的寺院,我都去参访过,佛像前面一瓶一瓶酒供在那边,都是好酒,这是每一个国家地区他们风俗人情不相同。而佛在戒经上交待我们吃三净肉,三净肉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托钵吃的是三净肉。

   素食,唯独中国佛教素食,外国佛教没有。中国佛教素食怎么来的?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以前,中国这些出家法师也是吃肉的,不过没有听说会喝酒。梁武帝读《楞伽经》,看到菩萨心地慈悲,不忍心吃众生肉,他读了之后很感动,于是自己就断肉食,自己发心吃素,他是我们佛门的大护法,所以在佛门里面提倡素食运动,素食运动是梁武帝带头。到以后,佛教不管是出家、在家,统统都吃素了,好象吃荤罪不可赦,这都是很大的误会,你没有把历史搞清楚,到底是怎么来的。可是素食实在好,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现代这个时代真是好,这是我们要晓得的。为什么我讲特别是这个时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肉真的不能吃,问题太严重了。从前你吃的猪、鸡、羊这些肉食,这些动物都是放在外面养,它一生也过得很自在,到被杀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把它抓来杀了吃它的肉,平常都放在外面,它很自由自在的,它的心情很正常。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这些畜牲关在笼子里养;换句话说,一出生就判终身监禁,你想想看,它的情绪怎么会好?它的心情一定不好!它的心情不好,那个肉里头就有毒,这个注意!有道理!

   印光大师在《文钞》里特别教诫,妇女,大陆上很多妇女不懂这个道理,用自己人奶喂小孩的时候,一发脾气,脾气发完之后,马上喂小孩,小孩几天就死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死了,发脾气那个奶就有毒。所以,印祖讲发完脾气之后,至少要两个小时以后,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才可以喂奶,你就晓得脾气发的时候,身上全是毒素!现在养的这些动物,一天到晚关在笼子里,终身囚禁到最后杀它,它那个脾气多大!愤怒!所以一身都是病菌,你吃了怎能不生病?

  现在肉食不能吃。在台湾我晓得,我不知道外国情形,台湾养猪六个月就杀了,打针、打荷尔蒙,让它长得快,关在笼子养六个月就杀了,它就肥肥胖胖的,就杀了。鸡是六个星期,也是小鸡生出来之后就打针、打三针,它长得是又快又肥,都关在笼子里,根本就没有见过太阳,这怎么能吃!所以,现在的肉食不可以吃,吃了会得病的,奇奇怪怪的病都从这儿来的。素食里面,你要说素食没有营养,你看我们出家人很多DA法师,一个个都肥肥胖胖的,怎么会没有营养?身体都很健康,这你们都看过的!前几天到这儿来打水陆的,你看看真禅老法师,真禅法师大概有八十岁了。上一次我到这儿来,你们大家看到茗山老法师,茗山法师八十一岁,这都是一生吃长素的。如果说素食没有营养,那是大错特错,是你观念错误。所以,素食运动实实在在是好,与一切众生不结冤仇,身心清净,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所以要说一番道理出来。

   我学佛是六个月就吃素,我也不是别人劝我的,我是明白其中的道理,晓得素食才是最健康的饮食。世间人懂得卫生,卫生是保卫生理,生理健康,重视卫生,吃东西要干净、要新鲜。可是诸位要晓得,现在的肉不干净、不新鲜,你用显微镜一看就晓得,很可怕。yi si  lan教比我们一般人高明,他的饮食懂得卫性,我们一般人忽略了,我们只晓得卫生,他懂得卫性、性情,他知道饮食对于生理起作用。所以,他的饮食有选择,凡是性情不好的,他统统不吃,他晓得保护自己好的性情。我在没学佛之前,在学校念书,跟yi si  lan教大概有一年多的关系,我读他们的书籍,参加他们的教会活动,我也参加过ji 督教,我觉得yi si  lan教比ji 督教还要好,我很欣赏,他们的「五功」很有伦理的味道。以后学了佛,才知道佛法里面生活比yi si  lan又要提升一级,佛法不但卫生、卫性,它懂得保护慈悲心,不食众生肉是培养慈悲心,这个饮食才是健全的,卫生、卫性、卫心。我明白这个道理,我就发心素食了。

   佛法里面不吃五荤,五辛叫五荤,你看那个荤是草字头,它不是肉食,就是葱、大蒜、韭菜、小蒜、洋葱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吃?是卫性,保护好的性情。《楞严经》上佛讲得很清楚,这五样东西,生吃容易动肝火,容易发脾气,发脾气就不是好事情,不能吃的原因在这个地方。熟吃,这些东西能产生大量的荷尔蒙,会引起性冲动,都不好,所以佛才把它禁止,有禁止的道理在。你们在家人,蔬菜里面用一点葱、蒜调味道,这个不碍事,量很少,不起作用。就像酒一样,酒作料酒,放在菜里不会喝醉的。佛每制定一条戒律,要问他为什么要制定?我们应该怎样来受持?所以条条戒都有开缘的,开遮持犯,它不是死的,条条戒都是活的,佛弟子的生活,活活泼泼,这些都必须要知道,这是我举一个例子来讲。

   善的标准一定要清楚,人天之善。我们在家庭里面做一个好的佛弟子,就是家庭当中一个模范、一个好样子,一家人对你都欢喜,一家人对你都赞叹,你才是佛弟子!佛脸上才有光彩!你学了佛,人家看到你就讨厌,佛多难为情,你这丢佛的人!你错了。你不能说别人错,自己错了!所以处处我们要为佛争光,要给佛有面子,这个才行!这一定要懂得。第二善就是小乘,这提升了,声闻、缘觉,三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要做到这三条。大乘菩萨善,我们这里是大乘经,所以此地的善男子,善女人,是大乘菩萨善,那还要加四句,三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就是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榜样。换句话说,大乘经上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就要把这三条十一句统统做到,这才是大乘经世尊所教导的对象。

   这三条末后,佛告诉我们,佛说这三种净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非常重要。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要以《金刚经》来讲,从圆教初住菩萨一直到如来果地,四十二个阶级都叫诸佛。一切诸佛修行证果,法门不一样。譬如我们现前所看到的,我们这个地方用念佛的方法;有不少人参禅,用参禅的方法;也有不少人学密,用持咒的方法,这就说明成佛的方法很多,真的是法门无量,无量的方法,无量的门径,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基础没有两个,是同样的,就是《观经》上讲的三福,所以三福非常的重要。我们不能够提倡,不能够认真学习,我们在大乘佛法里面,就好象盖房子一样,没有打地基,怎么能成就?所以,学佛要晓得从哪里学起,从孝亲、尊师学起,从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修十善业道学起,非常非常重要。有这个基础,才能受持三皈依、才能受戒,所以,这是首先要把善字认识清楚。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我们平常讲的发菩提心。菩提是梵语,这一句都是梵语,音译的。其实可以把它翻成中国意思,古德不翻,在翻经体例里面所谓是尊重不翻。对于这个名词术语,我们尊重它,读它的原音,然后再加以解释,这是属于尊重。学佛我们为的是什么,我们求的是什么,就是这一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一句就是成佛之法,你如果得到,你就成佛了,成佛就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今天发心要作佛,发心要证得佛果,佛果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阿翻作无,耨多罗翻作上,三翻作正,藐是等,三又是正,菩提是觉,无上正等正觉。如果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讲,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智慧。世间一些宗教,赞美上帝全知全能,这一句话也就是全知全能的意思。上帝未必真的是全知全能,佛是真的,真正的全知全能。全知全能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自性。所以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因为你自性里头本来就具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不是从外面学来的,不是修得的,是你自己本性里头本来有的。本来有的现在没有了,是因为有障碍把它障住,它不能现前。修行没有别的,就是把障碍去掉,去掉障碍,我们自性里面圆满的智慧德能又现前了,就这么回事情。

   「1、大论云,从因至果,有五种菩提:

    发心菩提-十信

    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回向


    明心菩提-初地至七地


    出到菩提-八地至十地


    无上菩提-如来果位


    正等正觉属因,无上属果。」


   这是《大智度论》上讲的,如果要是发心弘法利生,《大智度论》是很重要的一部书,整个佛法这些名词术语,《大智度论》里面都解释得很详细、很清楚,可以把它当作佛学常识来读。「从因」,因是出发心,果是成佛。「从因至果有五种菩提」,菩提是觉、觉悟。觉悟有五种,五种就是浅深层次不一样。

   第一、「发心菩提」,这是最浅的,发心了,发心觉悟了,「十信位」。此地全是讲圆教,圆教初信位,非常难得了。从断烦恼这一方面来看,等于小乘初果,他有能力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这是初信位的菩萨。圆教初信位菩萨,若论智慧,小乘须陀洹望尘莫及。智慧很高,断证等于小乘的须陀洹。七信位的菩萨断烦恼的品位,就等于小乘阿罗汉;可是七信菩萨的智慧,高过阿罗汉太多了,正是所谓「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即使是初信位的菩萨,他都是圆知圆见,知见都是圆融的。

   第二、「伏心菩提」,《金刚经》上所说的「云何降伏其心」,那个心真的降伏了。由此可知,发心菩提妄念还没伏得住,有时候妄念还会起现行,虽然伏不住,诸位要晓得,我们没有办法跟他比。我们举个最浅显的例子-念佛。念一支香,通常念佛堂是以长香做为时间的单位,一支长香大概是现在的一个半小时。你在一个半小时念佛当中,会打几个妄想?初入念佛堂的人恐怕那个妄想数不清,但是念佛有功夫的人,一支香当中有三、五个妄想,清清楚楚的,那就不一样。这种情形,是发心菩提,没有伏住。伏心,一个妄想都没有了。但是他的烦恼妄念并没有断,只是他有定功把它伏住,它不起作用,这叫伏心。「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都叫伏心菩提,都是降伏其心,也就是降伏的程度不相同。有人伏得很深,有人伏得比较浅,降伏有浅深不相同,把它分成三十个阶级。这三十级统统是伏心,伏烦恼,没断。

   我们凭良心讲,烦恼是断不了的,烦恼哪能断!为什么?烦恼也是性德起用,烦恼断了,那自性不就断了?哪有这个道理!所以,讲断烦恼是一个比喻的话,烦恼确实没有了、它变了。佛家讲转烦恼,把它转变了,转变之后,它就不是烦恼了,烦恼没有了,烦恼就断了,其实它转变了,变成菩提。所以,你现在的烦恼多,不怕!烦恼愈多,将来一转变的时候,你菩提多,怕什么!不怕!我举个比喻给你说,譬如作小偷、作贼的,他手段很高明,偷窃的手法他懂得很多,造一身的罪业。假如他觉悟,回过头来了,知道我从前造一身罪业不好,做的都是损害别人的事情,现在一回头,他当警察,专门抓小偷,他的本事高明得很,小偷那一套他都知道,那他就不是小偷,他变成警察,保护老百姓,转烦恼成菩提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他一转过来的时候,有无量功德,真是自度度他,它是转而不是断。

   第三、「明心菩提」,这就转了,明心就转了,所谓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初地至七地」,明心了。第四、「出到菩提」,出是超出,到是到达,到达佛的地步,这是「八地至十地」,八地、九地、十地叫出到菩提。第五、「无上菩提」,到了顶端,上面再没有了,这叫无上菩提,是「如来果位」。「正等正觉属因」,也就是从发心菩提至出到菩提都是因地,都是在修因。「无上属果」,到无上菩提是真正究竟圆满的果报。这是《般若经》上常讲的,《大智度论》里面为我们解释的,这也是属于佛学常识,我们明了就好。

   藕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跟我们说得非常之好,他那个说法是发古人之所未发,古人从来没有讲过的,他跟我们讲清楚了。实在对我们是很深的一个疑问,他老人家替我们解答了。这个很深的疑问就是:菩提心,我们到底要怎么发法?《大乘起信论》上,马鸣菩萨说:「直心、深心、大悲心」。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上讲菩提心,他讲:「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心」。实在说,这些名词都不好懂,古人的解释我们看了,愈看愈迷惑,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但是大乘法如果不发菩提心,怎能成就?我们念佛,净宗是大乘,不发菩提心怎么能往生?

   可是我们又有一个疑惑,有许多老阿公、老阿婆,字也不认识,经也没听过,他就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往生的时候站着往生、坐着往生,他没有发菩提心,怎么会往生?这是我们很深的疑惑。读了藕益大师的《要解》,恍然大悟。他老人家告诉我们,以一个真诚的心,你发真诚的心求愿往生,那个心就叫无上菩提心,这我们就明白了。老太婆虽然是不认识字,没有听过经,她念阿弥陀佛,她真心想生净土,真心想见阿弥陀佛,那个心就是藕益大师讲的无上菩提心,那往生她是应该的,她一样也不缺!大乘三福他样样具足,一点没错!藕益大师把这个问题跟我们解答了,解答得非常之好,非常圆满,我们仔细想,愈想愈有道理,他的话简单明了。
   
    「2、问意有三:一、凡为菩萨,须发『菩提心』,故先问。二、初发心,不能如佛之随缘安住,故次问『住』。三、又以妄心数起,不能似佛之自然降伏,故再问『降伏』。」


这个地方,尊者发问,「问意有三」,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因为底下的经文都是世尊答复的。「一、凡为菩萨,须发菩提心,故先问。」发菩提心才是菩萨,不发菩提心不叫菩萨。所以先问,问发心。「二、初发心,不能如佛之随缘安住,故次问住。」佛的确在生活上所示现的,无住而住,住而无住,这是佛在生活上显示给我们看的,凡夫没有这个能力!凡夫一定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个心要安住在哪里?这是个大问题,我们的心要安住在哪里?

「三、又以妄心数起」,妄念太多太多了,「不能似佛之自然降伏」,佛是自自然然的,根本就没有一个妄念,「故再问降伏」。这一句话里,问了三桩事情,世尊底下这个经文就答复这三桩事情。这是在般若会上,要大家彻底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不厌其烦的、详详细细的解说。

    「3、得人身闻佛法,必要发大心,方能修大行而得大果。」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机会一定要珍惜,不要以为这个道场永远存在,讲经不会中断,你要是这样想法,你就错了,一定要记住佛警惕我们的话:国土危脆,人命无常。今天报纸上你看到的库页岛的大地震,听说死伤一千多人,几秒钟的时间。世尊当年说法的道场,现在都成了废墟,你们到印度灵鹫山、祇树给孤独园去看过,废墟,说明国土危脆,人命无常。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今天的因缘,那你是个聪明人,你是真正觉悟的人。一生当中,我们如果是缘很殊胜,得三宝加持,这一部经能够在这个道场讲圆满,不可思议!真的像前面讲的希有的因缘,我们的心才会在道上,你要是想来日方长,那就错了,你的心不在道上,你的警觉心一点都没有了。所以,时时刻刻提高警觉心,我们心里头真正有佛。所以闻佛法一定要发大心,什么是大心?成佛的心是大心。我要跟佛一样,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作佛。佛在此地所表演的,处处、点点滴滴就是我们的学处,我要学习。

   这一部《金刚经》说些什么?实在讲,就是讲释迦牟尼佛日常生活,每天入舍卫大城去乞食,回来吃完饭,洗洗脚,敷座打坐,这部《金刚经》就说明他生活里面所含的意思。我们明了之后,就在我们自己本份的这种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跟佛不一样,但是原理、原则是相同的,只是在形式不一样。真正的意思是在一切生活当中不着相,学佛的清净心,不起妄念,那就成功了,那就是佛,就是菩萨,学这个。所以,经里要跟我们说,你为什么会有妄念?佛为什么没有妄念?你为什么会着相?佛为什么不着相?讨论这些问题。真的样样都搞清楚,样样都明白了,你这才会死心塌地、甘心情愿的要向佛学习,学不着相,学不动心,也成就像佛那样究竟圆满的智慧,像佛那样自在幸福。所以,一定要发大心。假如这个大心还是发不出来,这个情形很多。念《金刚经》的人多得很,几个发了大心?实在发不出来?发一个念佛求生净土的心也行,那就是大心,非常殊胜,绝不亚于菩萨们所发的菩提心,你所修的行就叫做大行,你得的果就是大果,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都是大果。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果报殊胜不可思议,这是诸位读《无量寿经》,读四十八愿都清楚、都明白。

   「4、善财每遇善友皆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是知发大心者,必修大行。住、降,正修行之切实下手处也。」

   这是引用《华严经》上的一段经文,这一段经文,我们很熟悉,为什么?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讲了五十三遍,这一部经读下来,读一遍别的句子记不得,这一句会记得,重复了五十三遍,当然你就会记得很清楚。换句话说,重复这么多遍,一定是最重要的句子,要不是最重要的,何必重复这么多遍数?就是给你加深印象,让你有深刻的印象,不会忘记。这是修学大乘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条件。善财是世尊在《华严经》上假设一个代表修学大乘的人物,不是指定的一个人。所以,诸位要听到、看到善财这个名字,就想到观音菩萨旁边那个小孩,你就想错了,你完全着了相,你起了分别执着,你就错了。善财是代表什么?善是善根,财是福德,一个有善根、有福德的人,就叫善财。《弥陀经》上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由此可知,这一发心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这个人就是善财。童子是说他身心洁净,就是我们讲一心专注,无有杂念,取这个意思。所以,善财里面就包括男女老少,统统都叫善财,是这么个意思,不要把这个名字错会了意思。我们今天发心,我们自己本身就是善财,经上讲善财,那就是讲我们自己本人,这个要知道。他是表法的,代表一个修学大乘的人。

   「每遇善友」,善友是善知识、老师。向人请教一定先说:「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一句话就是把他自己修学的目标先说出来,我希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现在向你请教,我要怎样修学才能得到,人家才好教你。如果你自己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你去问人家路,你到外面迷了路,你去请人家指你一条路,人家问你到哪里去?我不知道。不知道,你叫人家指路,人家怎么指给你?你一定要说出我到哪里去,有一个目标,人家才能指路给你。所以,善财先把他的目标说出来,我很希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向你请教,我怎么样学法?怎样才能得到?「而未知云何学菩萨行」,行是什么?生活。释迦牟尼佛天天表演的,那是生活,那就是菩萨行。「修菩萨道」,道是存心,道是心。也就是前面这两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住跟降伏其心都是属于道。行是讲生活,怎样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包括我们自己一切的工作,我要怎样做?提出这个问题来。

    「5、然此二问,实在相资。以觉心住,则妄心不降而降。妄心降,则觉心不住而住也。」

   「然此二问,实在相资。」资就是彼此互相有密切的关系,住就是降,降就是住。两个问题合起来是一桩事情。「以觉心住,则妄心不降而降。妄心降,则觉心不住而住。」可见得问两桩事情,实在讲是一回事,两个问题是一桩事情。佛教给我们,没有别的,教我们觉悟。禅宗着重在开悟,大彻大悟。教下不例外,也是着重在开悟。教下的名词叫大开圆解,大开圆解跟宗门的大彻大悟没有两样,一个境界。在念佛法门里面叫做理一心不乱,理一心就是明心见性,名词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统统是属于一桩事情。这个问题是在般若会上提出来的,假如在弥陀会上提出来,答复就很简单,不用这么麻烦。应云何住?南无阿弥陀佛。心住在阿弥陀佛上就行了!云何降伏其心?南无阿弥陀佛。都解决了!答复得干干净净、圆圆满满,这个很重要。在般若会上,怎么住,怎么降伏,我们真的搞不通。《金刚经》纵然详细给你讲完,你依旧不晓得怎么住、怎么降伏,这是实实在在的话。但是我传给你这个法门,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一点都不错。心住在哪里?住在阿弥陀佛上。怎么样降伏妄想?就用阿弥陀佛降伏妄想,念头一起来,南无阿弥陀佛,把妄念伏住,就降伏住了。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你这个心就真的安住在净土当中,你能这样修学,没有不往生的,往生决定是品位高高,所以我们要会。

TOP

续 11

六、如来赞许赞印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这是佛给他印证,须菩提你所看的、你所讲的,完全正确,一点也不错。释迦牟尼佛在生活当中,确确实实就是善护念、善付嘱,一点都不错。

    「1、二『善哉』,一赞他大智慧见,二赞他大慈代问。」


   「二善哉」,善哉说了两个。善哉,用现在话就是:好极了!说了两句,两句就表二个意思。「一赞他大智慧见」,你能看出人家生活行为里面,表含着有无量的深义在当中,这是要智慧,没有智慧看不出来的。「二赞他大慈代问」,第二个赞叹他大慈大悲,能代一切众生发问。一切众生当中很多没有看出来,虽然没有看出来,也有利益,为什么?潜移默化,天天跟着佛,天天看着佛,潜移默化之功,不知不觉受佛的感化,这一说明就更明显,那个力量就更显著,力量就更大了。

    「2、善现所见,世尊欲令众生于其着衣持钵、去来动静、日用平常生活中,领取护念付嘱之意。」


   「善现所见」,善现是须菩提尊者。「世尊欲令众生于其着衣持钵、去来动静、日用平常生活中,领取护念付嘱之意。」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须菩提的见地说出来了,也把世尊应化身在这个世间作用说出来了。我们的身体在这个世间是业报身。现这个身在世间做什么用的?我们不知道,佛清清楚楚,大小乘经里都告诉我们,我们这个身是来偿业的,酬偿业报。前世做了善因,你这一世就来享福德,前世造恶因,你这一世这个身是要来受罪的。佛现这个身是干什么?是来度化众生的。佛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没有一样不是教化众生的,不仅是言语讲经说法,点点滴滴全都是。所以说三业教化,身业、语业、意业,统统是教化众生,而我们阎浮提众生耳根最利,只晓得听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释迦牟尼佛生活所为就不知道了,就看不出来了,这是眼根不如耳根,眼不明,看不出佛所显示的甚深的道理。



七、许说总示诫听标宗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这种答复,如果我们要不看古人的批注,这答复你满不满意?你懂不懂?尊者问:应云何住?佛答复:应如是住。他问:云何降伏其心?答:如是降伏其心。我们听了会懂吗?这是禅宗的机锋。所以从五祖、六祖以后,禅宗就用《金刚经》印心,很有道理,这个问答就是禅门的机锋话。别人不懂,须菩提懂,因为须菩提看出来了。应云何住?佛的意思,就像我这样住。云何降伏其心?就像我这样降伏其心,就这个意思。须菩提当然懂得,可是别人不懂。不但当时与会的人有不少人不懂,当然也有很多智慧很高的,听到佛这么一说,都完全明白了,可是程度低的,就听不懂了。我们当然是更听不懂,不晓得他们在说些什么。我们现在还来解释经文,一句一句的来讲。

    『汝今谛听』,首先要教他,你要仔细的听,要认真的听。凡是弟子向佛请法的时候,佛在说法之前,一定会嘱咐,你要谛听,为什么?如果不能够谛听,佛所讲的,你没听懂,那就白讲了,这个法会就毫无意义。所以,你一定要谛听。


    「1、『谛』,真实正确。不贡高,不卑下,虚心领受。」

这是谛的意思。这个谛,我们通常讲谛实,就是老老实实。这个地方解释,把他的心态完全都显示出来了,最要紧的,要虚心,这才能够领悟。

    「2、看经闻法,必须拋开一切知见。以一心对境,方能契入。」


这一段也是解释谛听的样子,什么样子才是谛听?佛在的时候,讲经我们要会听,会听的人开悟了。不会听的人,不觉悟!佛不在世,留下来许许多多的经典,会看的人,领悟了,会开悟;不会看的人,念一辈子也不会开悟。关键在哪里?就在这个「谛」字。所以,前面这一句我们不能体会,不懂它的意思,这一句讲得清楚、讲得明白,可以能够明了了。要「拋开一切知见」,也就是平常我们讲的,放下万缘,你认真的一心听。其实就是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听经闻法的态度,他说了三句,这三句也就是谛听的真实义。第一,「离言说相」,不要执着言说、言语。看经是文字,文字是言语的符号,看经不要执着文字相,跟听经不执着言说相是一个意思。第二,「离名字相」,名字相是名词术语。譬如此地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名字,这是佛教的术语,不能执着;体会它的意思,不着它的相。第三,「离心缘相」,心缘相就是此地讲的,拋开一切知见,就是用清净心来听、来读,不能有知见;知见是成见,那就错了!你能够离言说、离名字,离心缘相,你想想你用的是什么心?真心!佛说一切经,是从真心本性里面流露出来,你能够用真心去接受,那还有什么话说,那怎么不开悟?我们今天听经、读经不开悟,我们是用妄心,用妄心对佛的真心,把佛所有这些话全变成妄想,那怎么能开得了悟?道理在此地。所以谛听就是要用真心去听,你才会得受用。

   所以听经的时候,决定不能打妄想,决定不可以有意见,一直听下去,这样听经,给诸位说,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如果你要会的话,这两个小时,你在此地修什么?修戒定慧。什么是戒?你坐在那里,规规矩矩,你到佛堂来,衣服穿得整整齐齐,着衣持钵,持戒,规规矩矩的这是持戒。你坐在这个地方的时候,拋开一切知见,一个妄念都没有,这是定。你在这里听讲经,两个小时讲演,字字分明,句句听得清清楚楚,这是慧。所以这两个小时,你在此地是戒定慧三学一次都圆满了,圆成了。那怎么不得受用?真的会开悟。「方能契入」,契入就是开悟,就是证得。

    「3、二『如是』,克指上文善护念、善付嘱二句。有现前指点、当下即是之义。」

   「二如是」,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说了两个如是,这是答复的话。「克指上文善护念、善付嘱」,指这个意思。「有现前指点、当下即是之义。」本经当机是须菩提尊者,实际上,须菩提尊者是代表我们大众,问题是我们肯不肯发大心。肯发大心,就应当直下承当,我明白了,我懂得了,我从今天起,我就这样做。怎样做?前面跟诸位说过两次,要发大心。什么大心?我要做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好样子,这叫大心。就像佛,佛给一切菩萨做样子,那个一切菩萨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菩萨,不是释迦牟尼佛会里头那几位菩萨,也不是我们娑婆世界这些菩萨,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的菩萨,做样子给他们看的。我们今天发了一个心,给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做个好样子,跟佛发的心一样,这叫发大心。那么你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是大心,都是证大果。大果在哪里证?当下即是。不是在将来,不是在明天,当下就是。所以这个法,真的是现前指点,一点都不错。指点须菩提的,就是指点我们的。所以,我们如果用清净心来面对着这个经文,确确实实能契入;方能契入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不是假的,是事实。一定要用真诚的心,要用清净心、用恭敬心、大慈悲心,金刚智慧是可以得的到的。

    「4、佛之示现,是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都在穿衣吃饭上显示无遗。于此体会得,念佛必定见佛。」


「佛之示现」,这是我们从总纲领上说,这个示现就是他的日常生活行为。「是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是《金刚经》上特别强调的,无我相,佛证得佛果,不住佛相,示同凡夫。佛的福报不可思议,诸位读《华严经》、《无量寿经》、《弥陀经》,里面所说的,那是佛的果报,佛不住,佛不住极乐世界,佛不住七宝那种享受,他不住,他示现人,跟人一样。不住,这是示现无我相。每天生活,循规蹈矩,一句话不说,无法相。虽一句话没说,他统统做出来了,会的人在他一举一动当中,那他就是说法,都表现出来了,这是亦无非法相,非法相就是着空,他也不着空。空有两边都不着,你看妙不妙?如果你学会这个本事,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管你从事哪一个行业,不管你是什么生活方式,你能够学会了,学得什么?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那你就是金刚般若会上的当机者,不是须菩提一样,也是须菩提第二,真得大受用!你才晓得真自在、真清净,而且当下就得到。我们无量劫以来,生死烦恼种种问题解决不了,这一下就解决了,般若真是金刚慧剑,快刀斩乱麻,立刻就见效。

   底下这十句,是我常常勉励净宗的同学,要知道我们修的是什么,就像善财童子讲的,菩萨道跟菩萨行,我们存什么心?「真诚」,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学这个,我们用真诚的心,一丝毫的虚伪都没有,一片赤诚。不要怕人骗我,不要怕人欺负我,没有那回事情,我用真诚心对人,人家用虚妄心对我,没有关系,我们要成佛,他要当凡夫,不一样!我们的目标方向不相同。「清净心」,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心里面保持清净,一尘不染,心要空,心要净,常常保持空、保持净。「平等」,离开一切分别就平等了。「正觉」,觉而不迷。「慈悲」,无条件的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破迷开悟,破迷开悟的果报就是离苦得乐,我们只帮助他破迷开悟就行了,离苦得乐他自然得到。这是五条存心。生活、处事、态度,说的底下五条。「看破」,《金刚经》上教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常常想着,世间如梦,这是看破。看破之后,当然一切不会放在心上,也不会去计较,自自然然你就能「放下」。生活就可以像世尊一样,那么样的「自在」,那么样的「随缘」。自在随缘里面不起心、不动念,我们学这个。「都在穿衣吃饭上显示无遗。」从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每天固定的工作也好,不固定的工作也好,都守住这个原则,这叫真修、真干!于此体会得,「念佛」必定见佛。能存这个心,这种生活态度,再老实念佛,哪有不见佛的道理?必定见佛。


八、契旨请详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实际上,须菩提尊者所提的三个问题,世尊在前面都已经答复尽了,也就是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已经讲圆满了。后面,若不是尊者在此地为我们大家向佛提出请教的话,这个经就没有了。所以,他这一句含义就很深了。『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这四个字是代我们启请。

    「1、『唯』,是住降之理,彻底明了。然如来护念付嘱,他尚未见,故代为启请。」

   「唯」,是很恭敬的答应,「是住降之理,彻底明了」。这是前面曾经说过,尊者有高度的智慧,能够看出来,世尊所证得的无上菩提、究竟圆满的DA法,都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换句话说,日常生活点点滴滴都示现了,不是部分的示现,而是圆满的示现,这就太难了。你要问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的道理,一切修行的方法,佛穿衣全部在里面,吃饭也全部在里面,走路也全部在里面,正是《华严经》上所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无量法门就是一个法门,一个法门展开就是无量法门,所以生活之中点点滴滴无一不是,这才妙!所以,尊者才赞叹希有。我们要从这些地方体会,要从这些地方去学习,这才叫真正的学佛。拿经典去研究,跟自己的行持毫不相关,那就叫佛学,不是学佛了;同样是两个字,颠倒一下,意思都不一样。一个是把佛教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研究,一个是认真向释迦牟尼佛学习,向诸佛如来学习,这才得真正的受用。「唯」是完全了解,佛在前面这一开示,他都懂,彻底明了。「然如来护念付嘱,他尚未见,故代为启请。」尊者说:我明白了,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在座听的人,他们还没明白,我们不能不理会这些人,否则就没有慈悲心;所以,代大家启请。启请的话四个字:愿乐欲闻。

    「2、『愿、乐、欲、闻』四字,后后深于前前。义甚深广,应知。」


   「愿、乐、欲、闻」,这四个字是代表当年在法会当中,全体大众的程度有浅深不相同,这四个字就是说明听众程度不齐。「后后深于前前,义甚深广。」愿乐欲闻这四个字,每一个字意思都很深、很广,这是我们要晓得的。「愿」是愿意听听,这是程度浅的,般若法门很难听到,有人愿意听一听。有一些程度比较深一点,「乐」,非常喜欢听,那倒不是随便听听,很欢喜听,这个乐是爱好。程度更深一点,「欲」,欲就是我非听不可,把这个当作欲望,很想得到,不得到不甘心,它有这个味道在里面。他晓得般若法门对他很重要,他非听不可,非学不可。「闻」是最高级的,闻到开悟了。「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世尊详细一讲,他就开悟,他就证果,这是听众里面程度最高的。这四个字,是一切大众当中程度不齐,虽然程度不齐,个个人都得利益,程度浅的得浅的利益,程度深的得深的利益,没有不得利益的。《金刚经》上,字字句句的确都很有味道,意义都无量的深广,如果含糊笼统念过去,当然就没有味道了。你要是明了,读起来真是有味!尊者代我们请法,意思我们明白了。
   

    「3、人人本具如如不动之自性。无明为障,致妄心生灭不停。故学者应在闻字上用功。返闻闻自性,时时照、时时闻,则见诸法实相。」


   「人人本具如如不动之自性」,这是讲真如本性,一切众生本来都有的,不要从外面学习的。「无明为障」,我们凡夫的麻烦,不但是凡夫,九法界众生,九法界里有菩萨,菩萨也有障,那个障比我们轻。我们有三种障,而且都非常严重,有无明、尘沙、烦恼这三种障。到菩萨,烦恼障没有了,尘沙也没有了,只剩下无明,无明对他还是障碍,所以菩萨有无明障。即使到等觉菩萨,距离成佛差一点点,为什么成不了?他还有障,最后那一品无明;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无明有四十一品,四十一品无明他已经断了四十品;还有一品没破,这是等觉菩萨,那一品还是他的障碍,必须这一品无明破尽,他就圆满成佛,自性圆满的现前了。

   因为有障,「致妄心生灭不停」。我们现在这个念头生灭真的是无量无边,无法控制,妄念无量无边,而我们能发现的,给诸位说,是粗念,我们的心很乱,念头很多,粗念。微细的念头,我们还没有觉察得到,即使有相当的定功,也觉察不到,阿罗汉证到九次第定,菩萨的定功比阿罗汉高得太多太多,佛在经上说,大乘圆教八地菩萨,才看到微细的念头。假如这些念头,念头就是生灭心,你根本就没有发现,你怎么能断它?一定是先发现它,发现叫觉悟,把它断掉那叫功夫,你的心要觉悟。八地菩萨才能看到微细的生灭念头。所以念头的生灭当然有,也不必害怕,不必恐惧,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是一样的,没有例外的,如果对于佛的教诲,我们能够信得过,能够理解,依照佛教给我们的方法来修行,确确实实是有方法解决这问题的,不是没有方法,方法也有很多,我们自己可以选择。

   「故学者应在闻字上用功」,前面讲的愿、乐、欲、闻,当然在这上面,那是作真功夫。《楞严经》第六卷,观世音菩萨为大家报告他所修行的理论与方法。如果《楞严经》读了之后,还看不懂,那你回过头来,再去读《金刚经》,观世音菩萨用的理论跟方法,与《金刚经》所说的,无二无别。说的话可能不一样,里面的内容完全相同,所以要紧在这里。「返闻闻自性,时时照、时时闻,则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心性,见诸法实相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一个意思。尊者代我们启请,世尊的确大慈大悲,就为我们详谈金刚般若。

   

九、详谈约境明无住以彰般若正智的示无住以生信标示



   「约境明无住以彰般若正智」。本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跟下半部。为什么要这样分?因为上半部,佛已经把意思说尽,理论跟方法都说出来了,那就不必再说了。须菩提尊者接着再启请,为什么再启请?尊者很慈悲,有大智慧,观察大众,明白的固然不少,还有一些有疑惑的,于是再启请,这个到后面经文,我们再详细跟诸位报告。要把所有的疑惑断得干干净净,在菩萨修行的菩提道中,才能够一帆风顺而没有阻碍。

   前半部的经文,有深有浅,后半部是唯深无浅;后半部是「约心」来说的,前半部是「约境」来说的。境是境界,也就是我们生活环境,从生活环境当中来说明无住,总而言之一句话,般若的宗旨就是「无住」两个字;「彰」是显示,完全表现出来般若的智慧。底下又分二段,第一段是「的示无住以生信」,指示我们无住,从这个地方让我们建立信心。底下小科我们就不说了,我们只着重大科。前半部信、解,后半部行、证,正宗分前后两部合起来是信解行证四分,这个架势跟《大方广佛华严经》无二无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