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星云老法师演讲集》

续 125

佛教僧伽的十有思想


时间:西元一九九一年八月七日
                       

地点:佛光山
                       

对象:短期出家戒子(弟子方杞记)



    各位参加短期出家的善男子信女人们:


  记得在今年春夏之间,佛光山传授三坛罗汉期戒法时,我和他们讲了‘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今天我要和各位讲‘佛教僧伽的十有思想’。


  ‘十无’与‘十有’,看起来是两个极端,其实,‘色即空,空即是色’,无和有之间并不存在鸿沟,无和有只是一物的两面。


  你们各位既然有心来参加‘短期出家’,就算结下出家的因缘,播下出家的种子,将来,身虽然没有出家,但心已出家。自今日起,在佛道上应建立‘十有’的思想,作为修道、做人、处世、精进的目标。


  佛教信众,是过的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世间为主,生活上是从‘有’的上面着力去获得需要。有,是有限量,有穷尽,而欲望是无限无量、无穷无尽,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那么,如何让我们这颗有求的心,在‘有’的上面,有的自在,有的宽广,有的净化,有的满足?兹提出十点意见,说明如下:


一.有宇宙之心



  
  佛陀说:‘心如虚空,量周三界’,王阳明说:‘宇宙是我的心,我的心是宇宙’,因为吾人的真心,实在不易相比。‘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教的一切道理,都是为了正心,正心才能入道。一个人忙忙碌碌几十年,为了四大之身百般辛苦,为了亲人眷属百般辛苦,为了私我欲望百般辛苦,为了功名利禄百般辛苦,却很少人为了自己的心去探个究竟,终于迷失在世间。


  人,如果是一个追求者、探索者,应该要追求探索自己的心,从变幻灵动的心中找到真实的自己。这个‘我’,不是身高多少尺,不是眼耳鼻舌貌,不是外形外相,而是我们的心识,我们的本来面目,这颗真如自性的真心才是我们自己。佛教讲到真心,有很多比喻:


心如大海,能容纳百川;心如大地,能普载万物;
  

心如虚空,能包容一切;心如良田,能生长万法;
  

心如光明,能普照十方;心如能源,能发挥潜力;


  心的能,具有无比威力;每个人的心,也各有好坏的性能。有的人性能好,心性无染,远离妄缘,凡事能大能小、能有能无、能进能退、能饱能饿、能苦能乐、能荣能辱;有的人性能不好,身惹尘埃,心随欲境,凡事不分大小、不识有无、不知进退、不能饱饿、不辨苦乐、不明荣辱,这个心就不好了。


  心的好性能,是遍布流广,潜力无限,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你如何觉得自己拥有这宇宙之心呢?



  (一)包容是宇宙之心


  佛,在我们的信仰心中;光,在我们的慈悲心中;山水天地森罗万象,在我们的包容心中。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的心量如何?’‘我的心能包容多少呢?’


  佛光山在我们心中吗?过去,有人要上山出家,问我有什么条件?我告诉他:出家不是交易,没有什么条件。但要回答一个问题,答对了就有僧伽的资格,我问他:


  “佛光山是谁的?”


  有些人会说:“佛光山是你星云的。”


  这种分别你我的心识,是修行的阻碍。你在我的地方出家,你能永远安住吗?我的地方不一定很好,稍不合意,你住久了也会厌离,‘桃源虽好,终非久恋之乡’,你没有共识,没有融合,你能安心立命吗?


  佛光山是谁的?‘佛光山是我们自己的!佛光山是我们佛光人的!’佛陀教义在佛光山发扬,光明妙法在佛光山弘传,诸佛菩萨在佛光山示现,十方善信在佛光山云集,你住在这里,出家修行在这里,你就会很欢喜。只要你心里有佛菩萨,你就是佛光山,佛光山就是你,你会觉得佛光山很可爱。家是你的,你觉得家很可爱;父母兄弟姊妹与你同心,你和他们没有隔阂;亲戚朋友与你同道,你们亲密和谐;国家社会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和国家社会息息相关;同参道友、芸芸众生都是我的法侣,我能够包容兼善天下;宇宙一切都以包容心看待,你就会去珍惜它、爱护它。


  现在的人不好相处,常常糟蹋朋友、轻视伦理、浪费物质,就是他们的心太小,不能包容,不能宽厚,不能‘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人间纷纷扰扰由此生起。所以,我们要有‘宇宙之心’,包容一切,这个世界就会在人人包容、处处融合里变成净土。



  (二)慈悲是宇宙之心


  真正的慈悲,也是‘宇宙之心’。


  现代社会讲究有爱心,爱心是有对待,有人我的分别。慈悲,是没有人我对待,没有亲疏分别的,是把别人看成自己一样,给予慈悲。对亲爱的人有慈悲,对不相识的人更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真心,这就是‘宇宙之心’。


  佛教里修行的人,为了草木的生长,不忍随便践踏脚下的草木;为了可怜飞蛾的扑火,宁可晚上不点灯火;为了过往的鸟雀,常在庭院留些稻谷;为了雨季中的虫蚁,宁可安居不作远行,这都是慈悲心所致。有慈悲的人,能处处为人着想,时时包容一切众生,这就是宇宙的大心。



  (三)感恩是宇宙之心


  一般稍有德性的人,对别人施予的滴水之恩,都要涌泉以报,何况是我们学佛的人?佛经中,教我们要报四重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国家恩,就是弥天盖地的报恩心。


  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备受辛苦劬劳,才使我成长。成人以后,有时不能甘旨奉养,不能随侍左右,不能恒顺慈心,不能光耀门庭,空受父母哺育,真是惭愧。今日有缘学佛,更应感念父母深恩,以佛法的功德超脱父母,乃至生生之父母,才能无忝所生。


  世间若无师长,何能知礼达义?又怎能参学佛法?‘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凡受师长教诲,皆应报答。中国有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学小乘法,等他学会了大乘法的真实义后,又万里迢迢回去度他的小乘师父,这种报恩,就是史上有名的‘大小乘互为师’的佳话。


  报众生恩,是更大的心:我们吃一顿饭,当思来处不易,要靠农夫耕种、商人贩卖、典座烹煮,才有佳肴米饭可食,要多多感恩啊!穿一件衣服,从缫丝、织布、裁缝、成衣,历经多少双劳苦流汗的手,才有衣服可穿,要感恩啊!居住的房屋,依赖农夫植林、工匠砍伐、建筑师营造、泥水匠砌筑,才有避风雨的屋檐,能不感恩吗?天下一切人、事、物环环相结,都是因缘的汇集,成就了我们的身家,我们要多多感谢众生恩!


  国家,是我们生存的依附,是我们子孙的保障,我们有力量要帮助生产,我们有技能要提升科技建设,我们有智慧要贡献服务,我们有财力要尽义务,我们要与国家和合在一起,报国家恩。犹太人因为没有自己的国家,才会像失根的兰花一样,到处飘泊,受尽欺侮。我们在这一片土地上生长,就要肥沃这一片土地。


  感恩的人生是充实的,感恩的人生充满快乐,感恩的人是心怀一切,所以,感恩的心是宇宙之心。



  (四)菩提是宇宙之心


  对出家人来说,发心是很重要的。有心,无事不办,像时钟上了发条,船依舵而前进。‘谁道佛身千万身,重重只向心中出’,无心,任何事都难以成就。


  印度时代,阿育王想知道人的心力有多大,就下令死囚头顶一碗油,绕行大街小巷一周,如果一滴油都不洒落,就赦免他的死罪。阿育王在街道上布置了种种的奇观杂玩、奇花异草,又安排了乐师吹奏美妙的音乐,美女翩翩轻歌曼舞,来分散死囚的注意力。死囚畏死的心力强猛,在这个生死关头,他目不斜视的顶着满满一碗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走完大街小巷,竟然未曾洒下一滴油。阿育王问他:


  “你在路上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看见什么动静?”


  “没有啊!”


  “你难道没有听见悦耳的音乐,看见艳丽的美女吗?”


  “禀大王,我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到。”


  生死一念,能够使人心无旁骛到这种地步,可见发菩提心的潜力有多大。


  经上说:‘菩提心如佛种子,能生一切善法。如良田,能持一切世间;如净水,能洗濯一切的烦恼;如大地,能载植一切;如大海,包容一切功德;如莲花,不染世间一切诸法;如良药,能医治一切烦恼……’,我们如果发菩提心,在生死一念上修行,就能安稳不动摇,乃至灭除一切火焰,我们的菩提心就是宇宙之心。


  人在世间,种种的忙碌,种种的应酬,到最后连自己的心都没有调治好,没有认识清楚,还谈什么宇宙万有?谈什么生死涅槃呢?在出家生活里,第一要勘破生死,要有宇宙之心,像宋儒张载的心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宽广无限的宇宙之心。


  

二.有度众之慈



  
  出家学道,在未成佛道之前,要先度化众生。佛道未成,没有关系,我先有度人之心,这叫菩萨发心。大乘佛教讲菩萨发心度众,不是等自己成道成佛、了生脱死之后,再来度众生;而是在修道过程中,不断从度化众生中去完成自己。菩萨发心,是慈悲心的展现,当下就是佛心,当下就与诸佛菩萨同舟共济。所以,大乘佛教也可以说是慈悲的佛教。


  为什么要度众生?为什么要我来度呢?过去的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们,致力宣扬佛法,开示教义,建寺办道,译经度众,做了很多入佛的桥梁,我们不就在他们种种方便教化之中被引渡进佛门吗?我们已受度,更要度众生。



  我们应如何培养度众之慈呢?



  (一)念众生苦是度众之慈


  你能念众生苦,想到众生种种苦厄,自然就能生起度众的慈悲心。日本有一部《铁眼版大藏经》,是明朝的铁眼禅师到日本印的藏经。佛光山也有一部,是铁眼藏经图书馆送的。铁眼禅师为了刻行《大藏经》,在中国化缘了十二年,走遍城乡,节衣缩食,好不容易募化得差不多了,刚刚预备刻印《大藏经》,中国却爆发了洪汛水灾,他立刻把辛苦募化十二年的钱捐献救灾,半生的理想和希望刹那成空。没有关系,众生苦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诸佛菩萨的头颅性命都能布施给众生,我们这一点点度众的心力算什么?


  最近大陆发生洪涝,造成十几省千万同胞的水灾祸害,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人流离饥饿,眼看他们挣扎在生死一发间,我们能无动于衷吗?我们忍心不救度呻吟苦难的同胞吗?中华佛光协会立刻发动赈灾,从台湾到澳洲、纽西兰,从美国、加拿大到香港,佛光人纷纷解囊救济,迅速募捐了五十余万美金分送灾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捐钱?因为:众生有苦!
  过去,印光大师为了建道场,四处募化筹钱,每次筹到的钱都来不及用,先拿去救济旱涝灾民。印光大师没有寺庙住,没有关系,他心中有众生,心念众生苦,不忍独安乐。



  (二)念众生恩是度众之慈


  我们生活在世间,不论有情、无情,都与我们有因缘关系,所以佛教提倡报四重恩,其中之一就是:念众生之恩。


  我为什么要办教育呢?佛教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为什么老是苦苦的办教育?因为:过去人家办教育成就我,过去的老师教育了我,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我应回报啊!想到过去师父收我做徒弟,我才有因缘学佛得度,现在我怎么报师父的恩呢?我就多收徒弟,多多以众生慧命来报恩吧!


  我为什么要对别人好?因为:很多人待我好啊!我穿的、吃的、用的,种种方便都是受惠于人。我在世间上处处享受人家给我的笑容,给我的合掌,给我的赞美。这些我如何报答呢?对了!我只有‘发心度众生’。所以,你们大家想到父母有恩于你,师长有恩于你,你就发心度众吧!只要你念念不忘众生苦,念念不忘众生恩,自然就有慈悲心去度众生。



  (三)念因缘是度众之慈


  念因缘,也能有度众生的慈悲。因为:人不能单独存在,人仰赖各种因缘结合,互相依赖而生存。多少人煮饭、行堂,我才有饭吃;多少人净堂、打扫,我才能享受清净的环境;多少人成就我参加短期出家,我才有机会体验出家人的生活;多少人栉风沐雨奔波筹备,才有今晚你我师徒的接心。这都是很不容易的因缘。各位要有虚心求道的心,要感念因缘和合,不要嫌这个师父不好,怨那个不高明,他们是可以不做的,但是,谁来引导我们?


  在佛教里,常听人说:这个师父不好!那个师父不好!伟大的高僧大德们,难道统统是好师父调教出来的吗?他们的师父大多也是凡夫僧啊!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拿这次短期出家来说,一个修行讯息把大家引进佛光山,善根人修菩萨,利根人修福慧,接下来就是自己的事了。天堂地狱,都是你的因缘。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悟的是什么呢?就是宇宙的真理──因缘。假如我们懂得因缘,就应当广结善缘。怎么样广结善缘呢?要广度众生!现在有些大学毕业生要出家,要学道,要到深山里闭关,要一个清净地方坐禅,除了自己,不要有别人,不要烦扰,不要复杂,只要清修。这种方式,我深深不以为然。为什么呢?为了你要出家修道,常住大众多少的奔忙,父母师长多少的辛苦,十方信徒多少的供养,才满足你的欲望,成就你的清修。好了!你得道了,你了生脱死,你逍遥自在的清净安住,把我们留在烦恼红尘里挣扎、受苦,你何其残忍?这样的人是不会得道的,佛经上说:‘不可以少福德因缘得生净土’,孤因孤缘,怎么能成佛道?


  度生的因缘没有培养,就妄想成道,妄想了生死,这是没有因果观念。因果,要结缘啊!


  (四)念无我是度众之慈


  世间多少因缘成就你、帮助你,你才有‘我’的存在。我们不可以只为自己的利益苦求、强求,应想到大众:我是大众中的一个,没有大众就没有我的存在;要从‘无我’之中,想到别人,想到大众。你如果能‘无我’,就能生起人我一体的慈悲心。慈悲心为什么生不起来?因为你有分别识作祟。把你我的立场融合、消泯,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换你心为我心,你会不会慈悲?你会不会逼害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度众生?因为众生苦。佛教基本教理‘四圣谛’--苦、集、灭、道,可以说是一部藏经的精神。我们现实的人生,是苦集相成相残。苦从哪里来?从因,从集,从苦集的因果关系来。你要超脱这种苦集关系,必需修学出世法,也就是出家修道,证集灭,这是出世的因果。修道为因,证涅槃集灭为果,是小乘原始佛教思想。


  过去,有一个沙弥跟着师父赶路,这个师父是有神通的阿罗汉。沙弥背着包袱跟在师父后面,走得气喘吁吁的,想到众生沉沦苦海,心里非常哀悯,不觉发了广度众生的心。阿罗汉师父感应到了,立刻停步,回过头来亲切的说:


  “徒弟,我替你背包袱,你走前面吧!”


  小沙弥吃了一惊,不敢僭越,问:


  “师父,为什么要这样?”


  阿罗汉师父拍拍沙弥,笑着赞许他:


  “你刚才广度众生的慈悲心很强,师父惭愧不如你呀!”


  沙弥拗不过师父,只好交卸了包袱,走在前面引路。经过一个水塘的时候,发现很多蚂蚁被冲到水里,浮浮沉沉的挣扎,沙弥忍不住想:哎呀!这么多蚂蚁,要一一救起多么困难!世间众生千千万,哪有办法一一救度?太难了!太难了……。他正在怀想时,冷不防阿罗汉师父把包袱朝他肩上一挂,手一挥:


  “呔!你这假慈悲人,到后面去!”


  人,要有度生的慈悲和愿心,才真正受人尊敬。大家应该培养广大的慈心愿力,无我相,无人相,无分别相,不断的以‘念众生苦,念众生恩,念因缘,念无我’来激发自己度众的佛心。


  

三.有弘法之勇



  
  弘法要勇敢。出家人宣扬佛法,要无所畏惧退缩。


  什么是弘法?佛经上说:‘若有人受持四句偈,为人解说,即大功德’,做好佛教文化宣传工作,就是弘法,就是功德。


  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就是为了弘扬佛法。我们可以用口宣讲佛法,用文字传布佛法,用种种活动表现佛法,透过印经、建寺、办事业来弘扬佛法。


  弘法,没有四大皆空的勇敢,是行不通的。比方说:到监狱弘法,有的人不敢走进黑漆漆的监狱,害怕恶形恶状的囚犯,没有勇气,怎么走进监狱?到军中布教,有的人一见枪械武器就发抖,害怕全副武装的军士,怎么弘法?到穷乡僻壤弘法,需不需要无惧蛇蚁蚊兽的勇气?到异国边陲弘法,需不需要忍苦耐寒的勇气?


  过去,我是用文字弘法,写了几本书,有人说我:


  “一整天到晚耍笔杆子,不做事,真会偷懒。”


  我就办佛学院,上课教书来弘扬佛法。有人看我终日与粉笔灰为伍,又说我:


  “这个大和尚只会耍嘴皮子,改作业,真会享受。”


  哎啊!教书也不行?好!我就巡回讲经、开山建寺:演讲、砌墙、糊水泥、煮菜、搬石砍柴……日夜奔波,废寝忘食,艰艰苦苦把一双手掌折磨得粗皮厚茧了,他又说:


  “只会讲经、建寺,有什么了不起?英文都不会说!”


  我不会英文,可是三十年来我走遍了世界多少国家?宣讲了多少经典?兴办了多少法会?我有没有把佛法带到世界各地,让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


  弘法要勇敢,要能行能忍,肯冒险犯难。


  如何具备弘法之勇呢?



  (一)不怕艰难是弘法之勇


  要弘法,就不能怕艰难;越艰难的困境,越能显出法的可贵。历史上的佛教盛世,若无高僧们的克难精神,佛法何能得以弘扬?最初《涅槃经》未传至中国时,道生大师倡导‘一阐提能成佛’,就被当时的人激烈抨击,将他逐出建业。他由北方被驱赶到南方的虎丘山,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相传他对石头说法,使石头为之点头。后来,《涅槃经》传入南京,才证明了道生的见解正确。‘一阐提成佛’之说,经过道生大师的艰难力争,才得以水落石出。


  中国的大翻译家鸠摩罗什,从龟兹来到中国,本是为弘扬圣教而来,却被逼与龟兹王的女儿结婚,引起当时很多的谣言与批评。罗什为了译经弘法,不辞耻辱,后以‘吞针’示众人,取莲花而不取污泥。圆寂之时,舌头焚烧不坏,证实他的说法无误。他所译的经典,对大乘佛教贡献很大,推动了中国佛学的发展,他忍辱负重的弘法精神,真是令人称叹!



  (二)不畏迫害是弘法之勇


  佛教的兴衰,总是依随着帝王及时代的变迁。中国佛教的四次DA法难,有多少的祖师大德殉道,又经过多少祖师的弘扬才得以复兴。像日本的亲鸾法师、日莲法师,为了宣传本宗教义,不断为异教徒追杀、迫害、毁谤。今天净土真宗、日莲宗绵衍为独立的正式宗派,实在是这两位法师的功劳。


  东晋时,太尉桓玄压迫佛教,认为佛教应隶属于国王权力之下。慧远大师本着佛教徒的立场,主张沙门不必礼拜帝王,着《沙门不敬王者论》,力争佛法之尊严,丝毫不让步。这种引颈待戮的勇气,终使僧众免于礼拜帝王之危机。


  民国三十九年的台湾,是ji 督教的天下,一般人都不敢自称佛教徒。伟大的煮云法师,竟然公开在公共场所、公园、台南体育场讲说<佛教与ji 督教的比较>,甘冒最高当局的忌讳。有人忧心忡忡的劝告他:


  “煮云法师,你不怕蒋****夫人逮捕你,杀你的头呀?”


  煮云法师手捻念珠,平平静静的说:


  “断头是以后的事,现在先让我把佛法讲完!”


  勇敢啊!现代僧伽谁有他这种不畏权势、不惧迫害的大无畏精神呢?



  (三)不拒繁忙是弘法之勇


  有人出家修行,就是要清修、闭关,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去清净。他怕忙,怕信徒多,怕烦恼事。有人说:佛光山太忙了,没有修行。我不知道他们的修行定义是什么?如果只有打坐、念佛、闭关才是修行,那么,佛陀成道后,四十九年间,讲经三百余会,他日夜奔忙,他也没有修行啰?


  忙?忙好呀!忙,才有修行啊!忙,才会忘掉烦恼啦!我看玄奘大师的传记,我发现玄奘大师每天都忙得忘形忘境,每天要口述译经,要润稿,要与帝王商讨国家大事,还要为王宫贵族讲经、消灾、诵念,他也很忙呀!他身为国师,如果不周旋于帝王将相之间,又如何护持佛教,如何能以国家力量支持佛教译经事业呢?


  年轻的学佛人哪!你们不要怕忙。你们要在忙碌中去奉献,在忙碌中普渡众生,从忙碌中完成自己。忙,有无限法乐;忙,有多少的成长;忙,有多少生命的充实。希望大家要为教忙,为众生忙,为自己忙,为千秋万世的昌隆佛法去忙!



  (四)不受恩宠是弘法之勇


  有人说:出家人三关难过--名关、利关、恭敬关,是有些道理。我个人弘法三、四十年,获得名声不少,名气大的烦恼也不少;十方信徒捐献佛光山的善财虽然多,佛光山为兴教利生而背负的债务也更多;我和心平、心定、慈庄、慈惠、慈容、慈嘉……几位长老到处弘法,以恭敬心对待十方大德,却还有人嫌我们不恭敬他。虽然不能让天下人尽满意,但我敢说:


  “名关、利关、恭敬关,通通与我无关!”


  不求名,不求利,恭敬十方,接引众生,出家人的义务本来就是‘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啊!有人景仰也要弘法,无人问津也要弘法,我们要继承如来家业啊!


  宋朝有一位道楷禅师,大阐禅门宗风,德行高超。皇帝颁赠紫衣袈裟,并赐号定照禅师,以褒扬他的功德。禅师上表坚持不受,皇帝特派亲王去封敕,他仍然拒绝,以致龙颜大怒,下令收押议罪。刑官知道禅师仁厚忠诚,见到禅师时,就借故暗示:


  “禅师面容憔悴,身体虚弱,是有病吧?”


  道楷立即挣扎着直身挺立:“没有!没有!”


  刑官一再用眼色暗示:


  “禅师身体有病,一时疏忽违逆了圣旨,并非蓄意。可以因病免罪呀!”


  道楷禅师大声说:


  “我没有病!怎可为了免罪而诈病呢?即使皇上恩宠我,我也不能说违心话,做违心事啊!”


  一般人遇到皇帝的恩宠、封赏,真是感激涕零,求之不得!道楷禅师却秉持修道之风范,无视于刀钺罪祸,这种不欺不瞒的勇敢行为令人敬佩,这种不受恩宠的清高道风令人景仰!


  如何具有弘法之勇呢?就是要不怕艰难,不畏迫害,不拒繁忙,不受恩宠。


       

四.有修道之恒



  
  我们要有修道的恒心。‘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离方寸’,你发心修行,道心有多久?露水道心,忽发忽失,太阳一出来就没有了。真正发心修道,‘要得滔天并盖地,胸襟流出有何难’,日修月修年年修,朝夕惕励不变心,这才是修道的恒心。


  过去,长老大德们的成就从哪里来呢?都是有恒啊!像唐朝有名的道宣律师,是南宗律宗的祖师,他听一部戒律,反覆千次,毫不厌倦。六祖慧能大师,为了等待佛法因缘,隐身猎人队伍十六年,日日面对猎杀的血光,他的道念日日长。南阳慧忠国师三十年不离寮房,南泉普愿禅师四十年不出寺院,他们的心胸充满菩提,脑海只有般若,‘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三、四十年如一日,这种恒心了不起啊!


  有些年轻人一入佛门,就希望证悟涅槃、了生脱死,佛法又不是变魔术,哪能拉丝巾、飞鸽子的唬人?学电脑,学驾驶,几个月就学会了。学佛,是学心地法门,学生命意义,是找心,找自己的本来面目,如何能轻易找到呢?一年生树木,可以当柴火烧;三年的树木,可以做棍棒使用;十年挺立的树木,可以做桌椅、板凳的材质;百年大树,才能做不朽的栋梁。我们在人间修道,要养深积厚,要为千古性命深深扎根,做佛教的栋梁!



  我们如何有修道之恒呢?



  (一)对三宝有信心,是修道之恒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我们进入佛道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对三宝的信心。我们要相信:‘佛’是生命的智者,能导引我们离垢断苦,提升自性中的佛性,谛观人生真理。我们要相信‘法’,通透人生的真理,可以度脱无明烦恼,让我们得到快乐解脱。要相信‘僧’,是我们的亲教师,是我们人生的导航。


  我们修道,要相信三宝的慈悲和智慧,从信仰中学佛的行仪,来健全自己;从信仰中学佛的心力,去度脱自己。净土法门的弥陀愿力,就是要我们相信念佛可以往生西方净土,相信弥陀的发愿真实不虚。大家来到佛光山,不知道有没有从短期出家的生活中,闻到佛的讯息,体会到法的智慧,感受到僧的慈悲?信心如手,能使我们获得无限智慧;没有信心,如同无手之人,入宝山也徒然空手而回了。



  (二)对修持有道心,是修道之恒


  佛门中真正的修行,是要发大心,要沉得住气,忍得住苦,耐得住劳,要对自己的修持有道心,才能成就法身。《华严经》云:‘初发心便成等正觉’,我最初入门所发的道心,能够持之以恒,便能成就正等正觉。常不轻菩萨所修法门:‘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能成佛’,虽然被路人投石、鞭打、厉骂,也不变初心,终于成就忍辱菩提。东晋的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社念佛,修持般舟三昧,三十年不出庐山一步,成为中国净土宗的祖师,也是靠坚忍不移的心力。


  藏传密教里,要当‘格西’,也要三十年的时间,就是****la ma,也不容易完成这个学位啊!要学密法,没有十年显教基础修‘四加行’(十万次供养,持咒十万遍,观想十万个,五体投地大礼拜十万拜),又如何能得法呢?饭没有煮熟,不要妄自掀开;蛋没有孵够,不要随便一啄。学打坐也好,学讲经也好,持咒修持也好,苦行服务也好,只要你有道心,一定会成功的。不要急于想出头,也不必羡慕别人,自己专心修持,只要有精进的道心,‘转身踏破虚空,一切是非莫顾’,念兹在兹,必有成就。



  (三)对众生有悲心,是修道之恒


  我们学佛,不是为名利而来,也不是逃避社会而来,大家共同的目标,为解除烦恼,为求快乐,为求解脱而来。自己要解脱痛苦,众生也希望消除zai 难。一切佛法,都是对治众生的贪嗔痴心病;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所以,大家来学佛,要为广度众生而来。


  学佛的心态,不能像一般的哲学家,只在文字、理论上分析,空口夸谈;或像一般历史学者,只在典籍史料上考据求证,大作统计文章。这些都脱离了佛法的本义。佛法重视众生的实际生活,重视解除众生的痛苦,并非一般的谈玄说妙。所以,学佛的人,对众生痛苦要有悲心去救度,要有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悲愿。他为了救度地狱众生,何尝休息、厌倦过?常常帮助大家消灾延寿的药师如来,不也为度众生而广发十二大愿吗?观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弥陀的四十八大愿,又何曾中止过?他们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不忍众生苦,才在娑婆世间不停地奔波呀!你发了广度众生的悲心,在佛道上就不会轻易退却,因为你不忍心众生六道轮回的痛苦啊!



  (四)对佛教有热心,是修道之恒


  要佛教复兴,要弘法利生,要净化社会,必须佛教徒对佛教事业热心参与。目前政府一再提倡寺院兴办公益事业,就是因为从宗教的立场提升社会道德,效益很大。几十年来,不论佛教会、佛教寺院、佛教徒,大家都热心济世,譬如:冬令救济、托钵济贫、建立医院、孤儿院、养老院等福利事业。


  一个佛教信徒,不管是拓展学术、护持文教、宣讲经义、社会服务……,佛光人都要以四句偈语,作为日常修持的目标:


  --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


  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我们要热心佛教事业,多多结缘,多多奉献,从结缘中获得快乐,从奉献中获得满足,这是悟觉的修持,这是成佛的资粮,我们能够安住在佛心佛境里,还怕不能修成佛道吗?


  

五.有正觉之慧



  
  智慧,每个人都有一些。如果智慧不正派,就会变成‘聪明反被聪明误’。有时是一般的世俗之见,世智辩聪;有时甚至堕入邪魔外道,不是不聪明,不是没有智慧,而是没有正觉的智慧。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称为‘佛陀’?因为他是‘觉者’啊!觉,觉悟了;觉,要大觉。佛陀就是‘大觉世尊’。我们凡夫是‘不觉’;二乘的声闻有‘正觉’,但不能‘正等正觉’;菩萨是‘正等正觉’,但不能‘无上正等正觉’;唯有佛才能‘无上正等正觉’,才能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正觉’,属于‘净觉’,清净的觉悟;属于‘满觉’,大圆满觉。这是指佛陀的福德、智慧圆满,自觉觉他,都是般若的慧觉。



  什么是正觉之慧呢?



  (一)四依止是正觉之慧


  所谓‘四依止’,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四依止’是佛陀临涅槃时,交代佛弟子的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法是指佛陀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我们要依佛所说的正法而行事,不要依靠他人。凡人有生老病死,有祸福无常,所以不应随人。


  依义不依语:要依佛法的意义,不依赖空洞的语言;要了解义理,不要执着语言。好像人以手指头指月,手指不等于明月;以文字解说真理佛法,文字并不等于真理本身。


  依智不依识:智,能筹量、分别善恶,即理性。识:常求欢乐,是对世间的感觉。所以,我们要依般若智慧作人生行为的模范,而不依顺一般世俗的知见看法。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不了义是方便假说,好像世间的一般道理。了义是真实说,是诸法实相的般若智慧,第一义谛的真理。我们要依持究竟宇宙的真理,不盲从方便之邪说。


  如果我们能以‘四依止’作学佛之方针,就能拥有正觉之慧。



  (二)四念住是正觉之慧


  四念住,又称为四念处,是把我们的心系念在‘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个法门上,从不净、苦、无常、无我中认识宇宙人生的实相。


  我们的生活中,每天常会为肉身而计较,要吃好,吃营养;穿好,穿漂亮……,不断为苦空无常的肉躯打扮、劳苦。观身不净,就是破除我们对身体的执着,了解色身的种种不净,种种虚幻不实,而追求真实永恒的慧命。


  观受是苦,让我们了解世间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我们自己的无明(不明事理)造作,是自作孽的痛苦。苦海无边,我们要自求多福利益他人。


  观心无常:我们的心念如猿猴跳跃,如瀑布湍流,念念不停。前念决定的事,后念又幡然反悔;前念初生善意,后念又起傲慢,不知小心庇护,任由心念在烦恼的五欲爱河中翻滚浮沉,轮回生死于六道之中。


  我们的思想观念常常执持‘有我’:我的东西,我的朋友,我的看法……因为有我执,痛苦就接踵而至。世间万法变化无常,人也有生命、青春的囿限,如果不能放下‘我’,就不能脱离‘束缚’而自在。所以,要观‘诸法无我’。


  能够以‘四念住’的法门,去认识、看透人生,我们的身心就能获得正觉之慧而清净自在。


  (三)三法印是正觉之慧


  三法印,是佛陀从生老病死诸苦的逼迫中,为追求安身立命的清净境界,而体悟出来的真理。法印,是印信、印可、证明的意思。‘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句真理,凡符合三法印的原则,便是佛的正法。


  从时间上看,一切现象界中任何物质,无时无刻不在生、住、异、灭中,不停地变化着,不停地成、住、坏、空。人有生必有死,有少年必终有老年,有盛必有衰,有功名必有烦恼,没有一样是固定不变的。世上哪有永远青春的人?哪有永远不死的生命?哪有永远不毁坏的事物?哪儿有不凋的青山绿水,这就是‘诸行无常’。


  从空间上看,一切世间的有为法(有所造作)、无为法(永恒不变而存在),都离不开缘生缘灭的法则。无我,是没有主宰、无从操控的意思。由五蕴和合的身体,因为无我,所以无法主宰身体不病、不老、不死。东西没有自主权,随时会变坏。一切财富、名利、感情,都不能永恒存在。万法包括人、事物、有情、无情,由因缘聚而生,由因缘灭而散。能了解世间诸法无我的道理,而将身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法身慧命出世间法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这就是‘诸法无我’。


  涅槃,就是解脱,没有烦恼,是身心自在的境界。它是极乐净土的世界,只有安乐,没有痛苦烦恼,是证悟者所达到的境界。涅槃寂静,并非死后才证涅槃。佛陀成道时,就已证得涅槃解脱的境界;祖师大德们,在生前就已涅槃,以证得的智慧去弘法度众。如:六祖惠能、马祖道一……都是。涅槃的最高境界是无住涅槃,‘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由于菩萨们的悲智双运,恒以无住涅槃的智慧,常化众生永不休息。



  (四)四圣谛是正觉之慧


  四圣谛,乃佛陀住世时,对弟子所说的基本教法: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清净关系。


  苦谛:人生有八苦,其中的生、老、病、死,都脱离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父母生养我的肉体,何来人生?何来苦痛?所以,生苦是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表现。有生必有老,必有病,必有死,种种五蕴炽盛苦相续而生。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都点出了现实社会人生的真相,真是充满苦恼不安。


  集谛,说明苦的原因,引起烦恼的根源,及渴爱的真相,就是贪、嗔、痴的烦恼。人们常常贪恋某人某物,嗔恼他人的得意成功,痴迷于人或诸法的真相。这也是人与人间,依他缘所起的现相。


  道谛,提出了制止贪、嗔、痴的种种方法。一般是指八正道:


  正见:正确知见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如:相信有业有报,有因有果,有凡夫有圣人。


  正语:教我们说正当的言语,不说谎、不搬弄是非、不恶口、不绮语。


  正思惟:正确的思想,使心念归于正道上。


  正业:正当的行为,不做坏人之勾当。


  正命:正当的生活方式。不作害人、杀生、赌博的种种恶行职业。


  正精进:勤修正法不退转。如念佛、助人、服务、结缘。


  正念:正当的意念。时时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天、念戒。


  正定:清净的禅定。指清静不乱的理智、定力。


  灭谛,则是透过八正道的修持,灭却种种烦恼,达到安稳、解脱、清净的涅槃境界。


  上面所说的四依止、四念住、三法印、四圣谛,都是通往正觉智慧的道路,‘列祖传持只此心,洞然无古亦无今’,依此修行,可以得解脱,可以获智慧,可以成菩提,可以入涅槃。希望大家能从这四条大道中,学得一些正觉之慧。



六.有出世之性



 
 佛门里面,有出家弟子与在家弟子。出家弟子之成为僧众,不是因为能力、学问不同,主要是有‘出世的性格’。在家信徒没有出世的思想,只要有入世的信心,求入世的道德就可以了。所以,佛教有五乘佛法--□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个层次,就好像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所五个阶段,各有精进的深浅一样。


  五乘佛法中,人、天属于入世的思想,如中国儒家可看成人乘之佛教,ji 督教提倡‘升天’、‘博爱’,可归为天乘佛教。而道家讲‘无为、修性’,是类似声闻、缘觉的佛教。各个宗教,虽不同于佛教的人、天、声闻、缘觉层次,但佛教与他们最大的差别,是:菩萨道的思想。菩萨道,就是有人天乘的入世精神,也有声闻缘觉的出世思想;而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把入世出世统一调和起来。具有这种入世、出世的思想,就是大乘菩萨道。


  出世,不是要我们离开世间,而是对世间的一切,不贪不求,不计较执着。出家,不但要有出世的性格,更要有大众的性格、社会的性格,把佛法带进迷昧人间,而不是孤悬自己,隔绝自己。‘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不舍世间苦众生,仍然到处说法,把菩提清净的欢喜散播给大众,不求独乐,求众乐乐,这就是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也就是大众化、社会化的出世性格。


  过去,大迦叶具有头陀行的出家性格,目犍连、舍利弗具有真理的出家性格;近代的弘一大师,出家后全体放下,住处不嫌污秽,食物不择碱淡,任何五浊十恶的环境,他都能超脱,都能自在,都视同净土,这就是出世的性格。



  出世的性格是什么呢?



  (一)对感情不执不舍,是出世之性


  感情,不要执着,也不要无情;不要多,也不要少。


  我们在世间修道,早起早课习惯就好,素斋素食习惯就好,少衣少钱习惯就好,受苦受累习惯就好,一点都不介意,一切可以随缘。最难调伏的是什么?是感情!


  众生,是有情众生,因爱而有生命,很难勘破情爱。所以,佛法里面,要把感情升华成为慈悲。爱,是贪求的、占有的、自私的,一切烦恼挂碍、颠倒梦想都会出现,出家人要把私爱升华为慈悲。《维摩经》云:‘吾有法乐,不乐世间乐’,我们要有佛法的清净快乐,不一定要世俗的刺激快乐。憨山大师有诗云:‘百年世事空花里,一生身心水月间’,没有佛法的快乐,看不破空花水月,就会计较、贪求执着世俗的快乐。有些修道人堕落,做了半途的逃兵,就是没有法乐,没有佛法的体验。


  爱道,喜欢佛法,喜欢常住,喜欢事业,爱佛教,爱众生……,把爱开展来,不只爱一个人,更爱世间众生。最近有一位很美丽的小姐上山出家,很多人叹息,劝阻说:


  “你这么美丽的人才,出家好可惜哦!为什么不肯嫁人呢?”


  “嫁给一个人,太可惜了!”她说:“我珍惜自己,所以把自己奉献给佛教,奉献给大众!’


  舍弃一人之小爱,成就亿万人之大爱,这是多么聪明!


  有人为情爱所苦,有人将情爱升华,成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慈悲不容易:有相的慈悲,心中有人,心中有事,都不能解脱;无相的慈悲,天清地净,才是出世的性格。我退位以后,弘法的担子加重了,心境却渐渐空轻了,虽然是千万人跟随在我身边,我心中没有人,心中没有事。大家都说我‘忙、忙、忙、忙’,偶而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我会觉得心有余力不足;平常时候,我是个空无的人,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也不知道什么是来,什么是去。偶而坐着看书,忽然想到:‘哎呀!我现在哪里?佛光山?西来寺?澳洲?香港?……我现在是在哪里呀?’有时实在连自己都忘了,要经过一个动作,或者放下书,或者环顾左右稍作思考,那个分别心才会出来:‘哦!我现在……’,才慢慢把我带回人间来!所以,什么叫‘解脱’?像我修学佛法,身心都在佛法里,一切苦乐、得失、有无、来去,都不计较,对感情不去执着,也没有舍离,这就是出世的性格。



  (二)对五欲不拒不贪,是出世之性


  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有人说是‘地狱五条根’,太可怕了!一般人贪恋五欲,沉沦五欲漩涡里,无法自拔,颠倒覆心,贪着生相,固然可怜;有些修道人排斥五欲,不要钱,不要名,不要吃,不要睡,什么都不要,‘不要!不要!’,也是一种执着。这就像刀锋犀利,可以用来割草砍柴,也可以用来杀生害命,全看你如何运用。贪恋财色名食睡当然不好,可是,适当的财色名食睡,可以长养我们修道呀!对于五欲,最好不贪也不拒。


  金钱能带来烦恼,也能成为资粮,成为净财,为什么不要呢?你可以拿它去救灾、捐奖学金、济助贫苦、助印经书,有什么不好呢?所以,善财,要不拒不贪。


  什么是‘色’呢?比方说:住在高楼华厦里,又舒适又美观,是一个色相;人长得庄严,长得标致,也是色相;佛祖要金装,要三十二相示现,也没有什么不好。修道人不一定要衣衫褴褛,一付邋遢相,不一定非穿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饮食,才叫做‘修道’。修道成佛,都在心心念念上,‘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就像用拳头打你一拳,你可以到警察局告我;用拳头替你捶背,‘哎哟,好舒服!再用力一点,上面一点,旁边一点……’。同样一个拳头,为什么你要告状,他却称谢不止呢?‘法非善恶,善恶是法’,看你用在什么地方,用在善的地方就是善,用在恶的地方就是恶。色相也一样,不拒不贪,用得其法,色相也是助道的因缘。


  名誉,不好吗?现在佛教里面,有人刻意分别‘高僧’‘名僧’,高僧清高,名僧有名望而已,这是不合现代弘法环境的观念。现在的僧伽要入世,要度众,需要吸引力、号召力,只要心中无名,名声只为弘法用,也没有什么不好。千百年来,最有名的名僧就是释迦牟尼佛,大家念他的名,依他的名修行,他有名、出名,以一名而普渡众生,有什么不好?


  你能不吃饭吗?你能不睡觉吗?饮食不调,健康不良,你怎么弘法?四肢困倦,睡眠不足,你怎么精进?只要不暴饮暴食,不贪睡贪懒,适当的食,如法的睡,没有什么不好啊!


  对五欲不贪不拒,也是出世应有的性格。



  (三)对世间不厌不求,是出世之性


  有的人厌恶世间,一心只想逃避世间,巴不得深山幽谷里有个米仓饭库,好让他一生一世遁隐修行,做个小乘自了汉。现在佛门里,有一个错误的现象:二十岁的年轻人出家学佛了,你问他为什么学佛?他说:


  “我要了生脱死!”


  十几岁就落发出家的小沙弥,你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也圆睁着天真的眼睛说:


  “我要念佛,要赶快了生脱死!”


  我觉得很悲哀,这不是现代沙门的正常态度。才生下来没多久,就忙忙想死,实在好愚痴!‘生’还没有安顿好,求‘死’有什么意义?父母生养你、师长教导你,朋友温渥你,社会栽培你,你都不回馈、不报恩?春暖春寒,秋风秋雨,依季节而更替;《金刚》《圆觉》,《维摩》《法华》,经解各有深浅;世间上,无论什么法、什么道,都是有程序的。我们出家,要先了生后脱死,先入世后出世。□出世,出厌离心,发出离心,不是逃避世间,只是不求世俗名利,不在世间执着贪求,以清净无染之身心修行。



  (四)对生死不怕不离,是出世之性


  有的人害怕死亡,离弃生活,这就是不了解生死。


  佛门中,好谈‘了生脱死’,什么叫‘了生脱死’?谁‘了生脱死’了?释迦牟尼佛也没有了生脱死!释迦牟尼佛成道后,虽已断除三界之生死,不也一样要说法度众吗?我们的‘了生脱死’,一是精神上的清净无染,一是形躯上的无畏生死。生生死死,都不在我们心中,都不怕不离,才是了生脱死。


  最近,在偶然的机会下,我忽然对‘了生脱死’有另一种了解──台北有一位信仰多年的信徒去世了,为了回馈他的护持,我带领许多法师到殡仪馆替他诵经。回到普门寺后,我就挂念这群刚出家的弟子会多心:


  “师父,您出家了,还不是跑到殡仪馆替人诵经、做经忏?”


  我就集合大家,说明:


  “我们刚才到殡仪馆做了一场佛事回来,我们是做什么?请想一想:他的家人、亲友在悲恸中看到我们,像看到救星;我们诵一场经,抚慰了他们的哀伤,让他们无限感激,我们这是‘了生’啊!亡者虽死,未必安心,会希望家人节哀,希望自己往生净土。我们替他超度,解决了死的问题,这不是‘脱死’吗?我们发心抚慰生者、利益亡者,这不是做经忏,这是做‘了生脱死’的事业啊!”


  各位来到这里,‘短期出家’本身就已经了生脱死了--十天的修道日子里,你们有挂念金钱财利吗?有忧虑工作职业吗?有世俗烦恼吗?有贪欲炽燃吗?你们心地清净,通通不想人间是非了,通通不管生活问题了,这不是‘了生’吗?学道完成以后,你们对人生有新的观念、新的方向,不再醉生梦死,就更没有什么好顾虑害怕了,这不就‘脱死’了吗?


  ‘了生脱死’不是以后的事,当下、现在就能‘了生脱死’!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悟了生死解脱之道,叫做‘涅槃’,就是‘了生脱死’。现在很多人说什么‘人死了就称为涅槃’,连自杀的人也是涅槃,枪毙的人也涅槃,这太侮辱‘涅槃’了。‘涅槃’,是新生命的开始,不是旧生命的结束啊!生与死,有何可怕?有何可惧?


  对于生死,要不怕不离,看透,放下,才是出世的性格。


  

七.有护教之忱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佛法的薪传过程中,卫教护法之事不胜枚举。


  我个人出家几十年,百感交集,最担心佛门的冷淡、冷清、冷漠。佛门中不是没有热忱的人,多少信徒热忱护持佛教,多少法师热忱弘传佛法,但是,出家众彼此之间,有时缺乏道侣的热忱;要长老大德交棒给年轻人,又往往当头一棒打压下来。


  我有一个亲身体验:二十几年前,我为了培养佛教人才,不畏种种艰困,开办了‘东方佛教学院’。当时有一位长老,为了这件事召开会议,不谈佛教如何薪传,佛法如何弘扬,竟然研究如何**‘东方佛教学院’。幸好有人发出正义之声,说:‘ji 督教的书院,天主教的神学院,我们都没有动念要**他们,何况是佛教的佛学院,为什么一定要**东方佛教学院呢?’,由于这番仗义之言,东方佛教学院才得以幸存。二十几年来,我仍然不明白:我办佛教学院有什么不对?他们为什么要**东方佛教学院?


  各位菩萨啊!你们短期出家圆满,回到社会后,要不忘发心护法啊!学佛道上,求法、弘法、护法都一样重要。有人认为:出家人以弘法为重,在家人以护法为主,其实不完全如此。弘法就能护法,护法就能弘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依相待的。所以,不论出家,在家,都要负起弘法的责任,承担护法的家业。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护法呢?如何对佛教有一片关心、一片热忱呢?



  (一)发心护持是护教之忱


  有佛陀讲说佛法,也要有弟子结集整理,后世才有经典可以流传。有人出家修行弘法,也要有人发心供养、护持啊!原始佛教时期,给孤独长者和只陀太子,建造祇树给孤独园,供养佛陀和弟子们弘法的身心。迦兰陀长者奉献竹林,由频婆娑罗王建造寺庙,成为竹园精舍,也是供给佛陀及佛弟子生活所居,及说法教化的道场。佛灭度后,大护法阿育王为佛教建寺塔庙、石柱、碑文无数,更派遣大批传教师,分赴各地弘传佛法。其中的摩哂陀,就是到现在的锡兰弘法。


  泰国、锡兰成为佛教国家,佛教徒有自己的佛诞日,都是信众护持的结果。佛教推动的事业,都是有益于社会、大众的,希望大家发心护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慧贡献智慧,佛法才能流传。


  (二)不畏权势是护教之忱


  护持佛法,要有不畏权势的卫教之心。


  唐太宗一世雄主,崇奉李耳道教,一改历朝‘佛先道后’的地位,斋僧设筵时,把道士列在僧伽的前面。智实大师不仅上表抗议,奉诏赴宴时也坚不就座,为了护持僧团的崇高地位,受杖责于朝廷,又被流放边疆。有人讥笑他不自量力:


  “真是不识时务,自取其辱!”


  智实大师微笑回答:


  “我这样做,是要让后世知道:大唐朝还有不受辱的佛教尊严!还有不怕死的护法僧!”


  我们学佛的人,一旦面临邪说暴行,面临佛法慧命横遭戕害的时候,能不能凛然护持,使后世亦知民国有义僧?


  当初我在宜兰成立佛教歌咏队,提倡佛教音乐时,台北有个居士很惊慌,认为是末法时代的歪风,会毁灭佛教,就派人暗杀我。有人劝我停止,不要得罪权贵,我不肯,回答说:


  “就杀了我,我也要提倡佛教歌咏!”


  如果当时没有歌咏队,慈惠法师恐怕就不会出家,今天佛门龙象中,也就不会有慈惠法师这么优秀、有担当的人才了。



  (三)欢喜赞叹是护教之忱


  ‘若要佛法兴,只有僧赞僧’,僧团和谐,僧团相赞,是佛教复兴的力量。只要是利益众生的,只要是兴教的好事,我们都要有随喜赞叹的心:某某法师很会讲经,很好!赞美他!某某法师建了很多医院,慈济众生,太好了!赞叹他!某某法师致力僧伽教育,培养佛门龙象,好极了!礼赞他!


  前些日子,中国佛教会的昭慧法师,为了思凡事件,准备走上街头抗议时,我特别从美国致电给她,表示绝对的支持与支援。一个法师为了护教卫法,义无反顾走上街头抗争,实在是很了不起的!


  在教团中,常常彼此批评攻讦。佛陀降服了魔王波旬,魔王波旬还不死心,狞笑着对佛陀说:


  “我要穿你的袈裟,做你的弟子,来破坏你的僧团!”


  佛陀为僧团的前途忧伤,流下了泪来。‘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肉’,我们现代的僧伽和僧团们,彼此要好好团结啊!你支持我,我协助你,大家共济同襄,彼此欢喜赞叹!佛教才有光明灿烂的未来。



  (四)服务奉献是护教之忱


  我们佛光人的信条中,有四句话:


  ‘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这四种信条,都是‘给人服务’。所谓‘欲为诸佛龙象,先作众生马牛’,你没有服务的性格,如何能成为佛门龙象?没有广结善缘,又如何具足福德因缘?‘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观世音不是有求必应,处处为苦难众生服务吗?


  禅宗的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二位高僧,各以洞察先机的睿智,因应中国文化与时代背景,一创丛林,一立清规,改变僧侣的生活方式,建立了自食其力的僧团,安心办道,这也是护教卫法啊!


  兰阳仁爱之家的依融、绍觉法师,在老人群中服务了二十多年了,替老人洗脚、净身、侍病、洒扫,不嫌肮脏,不怕腌臜,没有怨叹,没有苦恼,这种服务奉献,也是佛教的一种形象,是卫教的表征。


  我们身为佛弟子,有没有发心护持?有没有不畏权势?有没有欢喜赞叹?有没有服务奉献?我们有没有护教的热忱?佛教二千多年来的慧命,不就是多少高僧大德经年累月护法,才绵衍薪传的吗?我们身为佛教的僧伽,更应有护持佛教的热忱,庄严光大佛教!




八.有容人之量



  
  古人说:‘有容乃大’,‘容人之量’就是人的心量。我们的心,要像泰山、大海一样,无所不包容,无所不接纳,才可以大到无边无际。佛法常讲‘万法唯心’,世界是我心里的世界,众生是我心中的众生。既然是‘三界唯心’,我们的心量能包容多少,我们就能拥有多少;我们心中容得下天,容得下地,我们就拥有天,拥有地,乃至扩大到无边无际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可惜的是:我们凡人的心量,有时候竟比眼睛还敏感,一粒砂都不能见容,还谈什么上容天,下容地呢?


  有些学佛的人心胸狭窄,容不下家人,容不下亲戚朋友,有时候连师兄弟也不能宽容。既不能包容大众,自己又怎能‘心怀众生,胸怀宇宙’呢?



  什么是‘客人之量’?



  (一)包容是容人之量


  学佛的人,顺境的好因好缘能接受,逆境的逆增上缘也能增益道行。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虽然三番二次遭受提婆达多的毁谤、中伤、迫害,却从来没有恨过他,反而赞叹说:‘啊!提婆达多是我们的善知识、逆增上缘,他屡次费尽心机忤逆我,却能令我道念增上啊!’没有罪恶,哪有善美?没有黑暗,哪有光明?没有恶毒,哪里有慈悲?没有提婆达多,哪里会有佛陀?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被人欺负了,被人陷害了,不要难过,不要气忿,真正输赢的关键,要看你道行如何。你能包容他,你就比他伟大。


  如同《四十二章经》所说:‘恶人害贤人,如人仰天吐痰,唾不至天,还从己堕。又像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用恶言语骂人,恶因种恶果,灾祸还是归于自己。再多的毁谤、陷害,都打不倒有包容心的人,只怕你不能包容。



  (二)忍耐是容人之量


  忍耐,是遇到困苦、zai 难时的耐烦力,自制力。有时不是你的脾气好,而是没有让你生气的因缘。


  西藏密勒日巴尊者,年轻时持习咒术,造了一些罪业,后来悔改知错,不远千里皈依马尔巴法师学道。法师因为他的根习未净,为拔除往昔所造罪业,就再三应机度化,在生活里锤炼他忍辱的心性。密勒日巴做任何事情,都是受到法师无情的喝斥、咒骂:要他建房子,拆了又建,建了又拆,如是数十回,终于激发了他的大忍耐、大精进,修得无上正法。


  在我们生活中,人我不如意要忍耐,事情不顺意要忍耐,人大我小也要忍耐,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更是我们学佛者忍耐的目标。



  (三)平等是容人之量


  众生都有佛性,人人能成佛。佛陀说:‘我是大众中的一个’。佛是成佛的凡夫,凡夫是未证道的佛。我们如果平等视众生,又有什么众生不能包容?


  《金刚经》说:‘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真正行菩萨道的人,对于一切众生,不能有分别心,要以平等心去度化。


  我们要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人事,你我是一如,自己与他人平等,自然能去除贡高我慢心,又有什么事不能包容呢?有平等心的容人之量,你自然会受到尊重,获得帮助。



  (四)吃亏是容人之量


  人与人之间,常常争自己的好,争自己的大,希望拥有和快乐,所以人与人间,常常不能和谐容忍,这是千百年功利心态的‘所知障’。吃点亏,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法喜;吃亏,就是容人之量。我们要奉行下面四句:


  你好我坏: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我们都会责怪人家,指摘对方不小心。如果我打破杯子,马上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太不小心了!”而你也立刻引咎自责:“不怪你!不怪你!我不该把杯子放在那儿!”每个人都不要互相攻击指摘,人人认自己错、自己坏,自然就和谐无争了。


  你大我小:人人有优越感,希望自己比别人伟大、高强,当然会有争执。如果‘人人让你伟大,我来渺小’,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其实,渺小者又岂真渺小?反而是‘能容为大’、‘能忍为大’呀!


  你有我无:有是有限、有量,无才是无限、无尽。拥有的人生是有穷、有尽的,享有的人生则是无限宽广。我们不要从世相上去贪求,应从佛法、精神内涵上去追求。


  你乐我苦:一般人总是好逸恶劳,只求一己之乐,不顾他人苦楚,这是世间争执的根源。我们要把欢喜给别人,把希望给别人。别人快乐了,我们也感染快乐。先天下忧,后天下乐,才是修行人的大气度!


  有容人的无限心量,就是一种禅。永嘉玄觉禅师有一首歌: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纵遇刀锋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刀锋毒药,都伤害不了宽容、包涵的心胸。修行人不怕没有容人之量,只怕不肯包容,不肯忍耐,不肯平等,不肯吃亏。没有容人之量,怎能算是佛弟子?


  

九.有忍辱之力



  
  忍辱,忍受侮辱,含有宽容、耐性、坚毅的意思,是大乘六度佛法中的一种,即忍辱波罗蜜。忍辱波罗蜜,除了有忍辱、忍让、耐力、坚毅、宽恕等意义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含意,就是‘充分的认识’或‘认可’。菩萨行者,从最初的生法到证无生法忍,必须充分认识法性,才能践行真正的忍辱波罗蜜。


  经典里说:一个人持戒的功德、布施的功德,都不及忍辱的功德。释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相好的福报,都是由‘忍’来的。过去长老大德们的成就,从哪里来?因为能‘忍’呀!慈航菩萨告诉我:他能那么福相,就是忍受他人的污辱啊!发了菩提心的人,因为要成就菩提,要利乐众生,就必须制服难忍的嗔烦恼,升华自己的佛性。三业中,口业最难忍。有人口上隐忍不讲,心中仍计较、怀恨,会说:‘我心中在滴血!’忍,不止忍于口,更要忍于心,这才是真正的‘忍’。佛陀曾说:‘一个修道人,不能忍受侮辱、毁谤、辱骂如饮甘露,不名修道人。’


  ‘忍’这个字,上面是刃,下面是心,像一把刀刃插在心中,是很痛苦不易做到的事。有的人能够忍苦耐劳,但不能忍受侮辱诬蔑;有的人能够忍气耐劳,但不能忍苦耐烦;有的人对环境能逆来顺受,爱伤害也不肯报复,但心中怨恨的种子却在潜意识里酝酿,移形变性。佛经说:


  ──佛前多劫兴供养,所积广大之福德


  一念嗔心才兴起,尽焚彼福成灰烬


  这首箴言,给我们很大的警惕作用。我们如何才能有忍辱之力呢?



  (一)思惟是忍辱之力


  忍辱,不容易,需要正心,正思惟,来加强我们忍辱之堪忍性。


  我受害时,我要想:


  1.那些伤害我的人,他是不由自主的,是被环境、烦恼指使,才会如此。要对他起悲愍心,不起怨恨或报复之心。


  2.我现在受伤害,可能是过去世自己作恶的果报;我若报复,则冤冤相报永无休止,惟有彻底宽恕,以德报怨,才能解脱恶缘。


  3.我能忍辱,则能动心忍性,增益所不能,加强修道的能力,成就菩萨的庄严。


  4.思惟一切法,须臾变灭,苦、乐、怨、爱也是昙花暂现,如梦、幻、泡、影无有实体。对于空虚假相,何必起嗔忿之念呢?


  5.我为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誓作利益救护,摄受一切有情。只应利益众生,何能怨害众生?


  有一次,罗喉罗跟随师父舍利弗去托钵,路上遇到恶少年,把沙石倒进舍利弗的钵中,又用棍棒殴打罗瞷罗,一面挥棒一面挑衅:


  “你们沙门口口声声讲忍辱,行慈悲,我打破你的头,你忍辱慈悲给我看!叫呀!叫呀!”


  罗喉罗被打得血流满面,把衣襟都染红了。他没有回手,只是默默走到水边,掬起清水洗去斑斑血迹,这样忍辱包容的力量,折服了恶少的骄蛮,从此敬重出家人。



  (二)耐苦是忍辱之力


  一般环境中,忍饥忍饿,忍冷忍热、忍苦忍乐容易。经典中,描述修行人的痛苦,十分感人,这些苦行都不是普通人能忍受的。如:


  1.威仪处苦:出家人要保持一定的威仪,使人尊敬,行、住、坐、卧、斋食都有一定的规矩。例如:坐时不能跷腿、颤腿,走路不能左顾右盼、大声哗笑,连平时胁着床座也不可以,这是一种苦行。


  2.摄法处苦:修行佛法,有时勇猛精进不能得,有时寻师不遇,有时遇而不传,有时资粮匮乏,有时说法而人不信受,这些求法、修法、说法的痛苦,也鲜为人知。


  3.利他处苦:我们在利益众生时,有时会受到误解、妒忌、毁谤,以及种种烦扰身心的纠纷,这都是逆增上缘,要以慈悲、容忍去利他,坚毅的克服逆障。


  4.修持处苦:因修持善法、弘法时,身心发生的疲劳现象,菩萨皆应忍受克服。一个出家人,纵然生病、痛苦,只要站在信徒面前,也要精神奕奕;信徒要求开示,你就给他欢喜,连吃饭、如厕都要延后,一切先人后己,需要忍耐。


  修行人要有忍辱之力,就要耐苦。要忍耐世俗变幻无常的苦恼,追求生命真实永恒的净土,‘直须密契心心地,休苦劳生睡梦中’,世间诸苦算什么?不都是泡沫云烟吗?忍它一时又何难!


  (三)坚毅是忍辱之力


  梅花在寒冬里坚毅茁放,才有盈天地的扑鼻香;石灰经过千锤百炼、烈火焚烧,才留得清白在人间;释迦牟尼佛如果没有坚毅的耐力,如何能降魔而证道?玄奘大师‘宁向西天一步走,不回东土一步生’的愿力,使他屡仆屡起渡过八百里流沙,成就了一代佛法!鉴真大师以七十高龄之身宏传戒法,七次出海,远渡日本受阻,双眼尽瞎,仍然不惜身命赴日本传戒,绍隆佛法。这些都是靠坚毅忍耐之力,方能成就。


  坚忍,就是力量。《维摩经》说:‘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珠宝,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在人生的烦恼大海里,佛法是救生筏,坚毅忍辱是泅越苦海登上如来舟筏的力量。


  有名的浮山法远禅师,一生得力之处,就是坚忍求法。他和天衣义怀等八人,在寒冬凛烈的气候下,千里跋涉向归省禅师求法,走了几天几夜,磨穿了鞋,冻伤了脚,想不到一见面就被呵骂驱逐。八个人累得瘫痪地上,不肯走,归省禅师就提了桶水来,兜头一泼,把八人的衣褥都泼湿了。寒风如刀,湿衣贴在身上结了冰,八人冻得牙关发抖,痛苦难当,六个人愤恨离去,唯有法远与义怀整衣敷具,长跪祈请不退。归省禅师将手中禅杖一顿,厉声喝斥:


  “还不走,难道要我棍棒打走?”


  法远禅师浑身寒颤,咬紧了牙恳求:


  “千……千里……参学……不是一杓水能泼走的。您……就是用棍棒打……我们也不离去。”


  归省禅师点点头,伸手把他们扶起来:


  “好!真正有心参禅,可以留下来了!”


  在横逆挫折中,不动如山,就是一种力量。



  (四)宽恕是忍辱之力


  经典上说:‘怀怒难入菩提道,故应修恕及慈悲;大觉不由别处寻,惟依忍耐能获致’,心怀愤怒的人,怨毒钻入身心,像中了毒箭一样,会感到种种精神焦忧和逼恼,难以进入菩提道。只有勤修慈悲及宽恕,才能在忍辱中获得正觉,获得智慧。佛陀是‘容忍的大海’,能忍受一切伤害他、侮辱他的人,宽恕一切毁谤他、诬蔑他的人。佛陀在大众前,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佛陀永远容忍、宽恕伤害他的人,毫无报复、怨恨的意念。


  提婆菩萨学识渊博,才辩敏捷,降服了很多外道,让他们剃除鬓发,皈投佛门成为释子。有一个外道弟子,看见自己的师父被提婆降服,改信佛教,就发恶誓要杀害提婆。有一天,趁提婆独自一人在菩提树下禅坐经行,就悄悄持刀向尊者靠近,恶狠狠地一刀刺向尊者胸腹,喟喟狂笑:


  “哈哈!你以利口破我师父,我就以锐刀破你胸腹;你以佛法的空刀挫败我,我就用锋利的锐刀杀害你,看看谁的威力大!”


  提婆五脏委地,气绝如丝,掩着满胸鲜血,提起最后的真气,气喘吁吁的慈悲嘱咐:


  “快!快逃!禅座上有三衣一钵,你快拿去,逃往深山,不要回来。我的弟子中,尚未证得无生法忍的,会怀恨你杀害我,把你治罪,你赶快逃命吧!”


  外道弟子听了,惭愧得无地自容,匆匆抓起衣钵,向提婆顶礼三拜逃去。弟子们闻风赶来,看见师父被刺杀的惨状,忍不住惊布号泣,捶胸顿足,要捉拿凶手治罪。提婆菩萨喝止他们:


  “诸法实相,本无怨亲,本无贼害。他加害的是因果业报,不能损我一丝一毫。你们不要妄起愚痴,以狂追狂,以嗔止嗔,冤冤相报,何时了尽?”


  提婆菩萨以身殉道,以宽恕的心胸慈愍一切众生,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忍辱之力啊!




十.有菩提之愿



 
 ‘入道之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为什么诸佛菩萨能成佛作菩萨?就是依愿力而成。学佛的人,不发菩提心,不立大誓愿,纵然修行了累劫累世,依然会在天道中轮回。所以《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各种善法,是名魔业’。我们学菩萨道,就是要发愿,发大誓愿。


  释迦牟尼佛有‘若不成佛,誓不起座’的大愿,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药师佛有十二大愿。四大菩萨中,观音菩萨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文殊菩萨也是十二大愿,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更是震撼人心。这些都是诸佛菩萨成就佛道的悲愿啊!汐止的慈航菩萨,肉身至今不坏,也是他的愿力效应啊!因为过去有人想借用他的道场,供养青年僧伽住宿,感发他立了肉身不坏之愿,来成就这些青年僧伽。


  现在佛教徒最缺乏的,就是:菩提之愿。如果佛教徒每天都决心‘我愿努力护法,我愿常修忍辱,我要戒去贪嗔痴,我发愿……’佛教必定很有力量,社会净化工作也会做得很好。我们天天‘自皈依佛,当愿众生……’的三皈依三愿,就是发愿啊!现代人的发愿却是敢唱不敢做,能说不能行,比方说: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唱得很庄严,很慈悲,可是真正受持、实践的有几人?



  什么是菩提之愿?我提出四点给大家参考:



  (一)四弘誓愿是菩提之愿


  四弘誓愿,是修学菩萨道者的通愿。也是菩萨道的根本。


  菩萨,就是成全一切;一切圆满。有一众生未度,他不放弃;有一分别心未除,不算菩提。《华严经》云:‘大海之水可饮尽,刹尘心念可数知,虚空有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境界’,菩萨境界,又高广,又深远,我只能简略说明:


  ‘众生无边誓愿度’:人间有情、无情的众生要度,自己内心贪嗔、烦恼的众生也要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贪求世俗欲乐的烦恼要断,好名闻利养的欲心要除,喜欢怨骂批评的习气要改,一切惭耻不安的罪业不要造作。


  ‘法门无量誓愿学’: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要广学、净学、博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度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要发这种大心,才是真正发菩提心。


  透过四弘誓愿,我们可依自己的性向、职业、环境,与我们的愿心相应,与佛法相应,与慈悲相应,与智慧相应。例如:自己有贪吃、挑食的坏习惯,就依弘愿日渐消除;自己有偷懒懈怠的习气,就依弘愿矫正求精进;自己是医生,就依愿力帮助众生解脱痛苦,以医道慈悲济世,不就是现代的药师如来?



  (二)悲智愿行是菩提之愿


  佛教的四大精神‘悲、智、愿、行’,四种精神由观音、文殊、地藏、普贤四大菩萨代表。每一精神中,也涵盖了其他三种精神,像:地藏菩萨怜悯地狱众生的煎熬,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悲心,这种大愿就包含大悲、大智、大行的精神。


  我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性向,去学习他们的精神:我生性慈悲,就学观音的精神,给人慈悲的微笑,给人慈悲的语言,给人慈悲帮助的手。


  我们也可以学普贤菩萨的十大愿:


  1.虔诚礼敬诸佛,养成对众生人格的尊重。


  2.时时称赞如来,作语言的布施。


  3.随心随力供养,广结善缘。


  4.时时忏悔业障,在生活上自我反省。


  5.常常随喜功德,达到心意的净化。


  6.多请法师开示,传播佛陀真理。


  7.供养僧伽,崇敬礼遇,以效法圣贤。


  8.常随佛学,以增进智慧。


  9.恒顺众生,来重视民主、民意。


  10.普皆回向,祈望世界和平。


  也可以学习文殊菩萨的精神,广修智慧利益人天。只要你发菩提之心,实践‘悲、智、愿、行’四大菩萨精神,人生就会清净圆满。



  (三)六度万行是菩提之愿


  六度波罗蜜,是行菩萨道者必须修持的法门。佛陀在往昔修菩萨行时,就常于畜生道中,广学六度法门。我们如何依六度作为我们的大愿呢?


  1.以布施来度化人群:布施是给予,把自己的所有给那些需要的人。我们可以布施钱财;可以布施佛法的道理和修行的方法,来利益他人;可以布施无畏的精神,去保护他人。舍利弗曾以神通眼作布施;佛陀在过去世时,曾为一句真理,而以身布施;亦曾听闻《法华经》而舍弃王位、妻儿,以身侍奉阿私仙人。这些都是布施的典范。


  2.以持戒来节欲守法:社会上,那么多人犯法,都是因为他们犯了五戒,伤害别人的生命、财产、贞节、名誉、身体。我们人人持戒守法,社会就会安和乐利;自己持戒守法,也推己及人守法节欲,这也是行菩萨道。


  3.以忍辱来修持己行:有忍辱心的人,就有修持。能忍不平,才能与人和平相处;能忍一时意气,才会海阔天空,能忍无情的辱骂、毁谤,才能成就一切功德。


  4.以精进来降伏魔怨:有精进心,必能成就道业;有精进心,必能获得正法;有精进心,必能去除烦恼;有精进心,才能荷担一切。菩提大道也唯有精进,才能长驱直入无挂碍。


  5.以禅定来安住身心:禅定,是菩萨度化众生的原动力。有定才能生慧,有慧才能破除烦恼魔。禅定境界‘微、密、深、妙’,有世俗难以觇知,语言不易诠释的清安法乐。禅定,能安住我们的身心,证入自在无碍的境地。


  6.以般若来启发愚蒙:般若智慧,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命脉,也可说是大乘佛法的全体。般若智慧,使我们由迷转悟;般若智慧,使我们由痛苦的此岸度过彼岸;般若智慧,让我们断除三界生死;般若智慧,也让我们与诸佛菩萨同在。


  我们修持菩萨道,就是要以六度波罗蜜,作为渡过生死苦海的筏,它是我们的菩提之愿。


  (四)发心精进是菩提之愿


  我们虽然没有高僧大德的大悲大愿,但可以广发小愿汇集成大愿,来成就佛道。例如:


  发愿典座一星期,行堂一个月,柴头一年,库头二年……


  发愿每天念佛一万声,礼佛一千次,诵经几十遍……


  发心打扫厕所,替大众扫地、拭窗……


  发愿每天说十句好话,每天与人结十个善缘,给人十个欢喜,救度十个愁苦人……


  只要肯发愿,真实践履,无事不能胜任。<劝发菩提心文>云:


  ‘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


  凭着坚强的愿力,由小及大,日积月累,所有的苦难都可以纾解,可以精进成就菩提。


  有一次,佛陀讲经时,阿那律尊者打瞌睡,佛陀就警示他:


  ‘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佛陀问他:


  “出家,所为何事?”


  阿那律羞愧不已,立刻跪地忏悔,发愿尽形寿不再睡眠。阿那律发愿之后,朝夕精进不懈,竟使眼睛瞎盲了。佛陀怜愍他,教他修习金刚照明三昧,阿那律因此证得天眼通。这固然是佛陀慈悲威力的加被,也是阿那律发坚定愿力,精进修行才成就自己的。


  慈航菩萨曾有一首偈语,劝人广发菩提愿,我特别收录在佛光协会的十二礼拜法中: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心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发菩提心,不为自己,不要人天福报,不要声闻缘觉菩萨,我只要依最上乘佛法发心,愿与天下苦难众生同生死,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我们佛光人的理想,也是我们学佛修道的目标,期望大家依此发愿,共同努力。


  各位虽然是短期出家,未来仍是与佛法有缘。虽现在家身,心却是出家相;心既已出家,就要有佛教僧伽的十有思想:


第一,有宇宙之心,
  

第二,有度众之慈,
  

第三,有弘法之勇,
  

第四,有修道之恒,
  

第五,有正觉之慧,
  

第六,有出世之性,
  

第七,有卫教之忱,
  

第八,有容人之量,
  

第九,有忍辱之力,
  

第十,有菩提之愿。


  希望大家能把十有思想融会,注入自己的身心里,把佛教的十有真谛带回家去,共同证悟人生的生死涅槃。祝福各位平安吉祥!



------全文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