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星云老法师演讲集》

续 30

我们应知的努力方向

 
 
时间:西元一九六六年
                               

地点:寿山佛学院
                               

听众:佛学院师生(学生道观记)
  


    各位同学:

  你们进入本院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一定会回答是为了求知识,好让大家将来养成对国家、对佛教、对大众服务的能力。各位同学如果想将来为佛教有所贡献,必须先在思想上建立自己,在言行上改正自己,才能成为有用之材。今天我以我们应知的努力方向,提出几点意见给大家参考:
  

一.入世重于出世



 
  在过去,我们中国佛教徒的思想,总以为逃避世间,到深山里修行才算清高。就算住在都市里,也以不问世事为尚。结果使大乘佛教救世的热情一点也提不起来,使人误解佛教为消极、厌世的宗教,因此佛教在社会上遂逐渐孤立起来。

  佛教最终的目的是出世,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佛教出世的思想并不离开世间。六祖惠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我也曾告诉过你们:‘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在今后工业时代里的佛教,一定要从入世重于出世做起。



二.生活重于生死



  
  不容否认的,在佛教里把了生脱死看做是学佛第一件大事,所以你问这个人为什么出家,他会回答你是为了超脱三界;你问那个人为什么学佛,他会告诉你是为了了脱生死,其实谁能轻易的超脱三界、了生脱死呢?

  在我的看法,生死没有了脱以前,解决现实生活是最为主要的问题。一个人没有衣穿没有饭吃,怎好去忙生死大事呢?所以你们将来弘法,要多着重解决大众现实的生活问题。比方说你没有能力解决徒众的教养生活,最好你不要收弟子。在佛法里你要有谋生的技能,或者有令人尊敬供养的道德,不能光靠化缘求乞为生,因为你不但要养活自己,而且要养活别人,生活问题解决了,才能谈到了生脱死的问题。



三.度生重于度死



  
  佛教衰微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度死重于度生。一般人家一死了人,就想到要请出家人念经,生子、过寿、结婚很少想到应依照佛教仪式来做。

  佛教的经忏制度,帮了多少佛教徒的忙,但也害苦了佛教。

  我们为什么不去做教师,到学校里度化青年?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医生,到医院里治疗苦难的病患者?我们为什么不到监狱里去说法?我们为什么不到乡下去布教?我们为什么不办孤儿院、养老院?放着多少活人不去度化,专度死人,佛教堕落到什么程度了!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应知道度生比度死重要。
  


四.事业重于寺院



  
  前面说的入世也好,生活也好,度生也好,总应有佛教的事业维持才行。佛教的慧命就建立在教育、慈善、文化等的事业上,甚至工厂、农场,又何尝不可做?异教徒兴办事业,赚了钱,别人还要说他好。

  我们佛教徒,一向都将寺院看做安乐窝,终日躲在寺院里自我陶醉,食住不愁,所以谁也不热心弘法利生,成为给人轻视的寄生虫。我们今后要把事业看做比寺院重要,把佛教的慧命,从寄生在寺院上而转移到事业上。佛教如能办很多事业,活动的范围就可宽广,信佛的人自然就会增加了。



五.大众重于个人



  
  佛教本来是无我相、无众生相的,但今日信了佛教的人,个人主义、自我作风比任何人都强。经里告诉我们说,佛道要在众生身上去求。一切利益,如果忽视了和大众共享共用,只图个人占有,这不但不能接近佛道,即连做普通人的资格都够不上。大陆丛林里选任住持,其先决条件就是看他有没有供养大众的心。僧团的意义本来叫做和合众,佛教只重大众的生命,不重个己的私益。同学们要养成重视大众,看淡自我的修养。



六.为教重于为己



  
  平时佛教给人批评、侮辱了,我们漠不关心;自己给人毁谤时,则气愤难忍,非拚命不可。却不知信仰才是我们的第一生命,佛教的荣辱才是我们的荣辱。我们信佛出家,已把自己身心交给佛教,我们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为了匡扶正法,复兴圣教,我们应做护法长城。



七.法乐重于欲乐



  
  什么是欲乐?饮食男女,凡物质身体上的享受都是欲乐。欲乐里包藏了染污性,不是学道的人所应妄求的,我们应该以法乐为乐。所谓法乐,诵经礼佛、说法度人,凡精神智慧上的开脱都是法乐。离一分欲染,才能增加一分法乐。同学们进入佛门,就是为了远离欲乐,追求法乐,如果仍向往世间五欲,这就与道相违。所以大家要时时记好,法乐重于欲乐。



八.教情重于亲情



  
  看同学们虽已出家,但对于亲族之情,仍然看得非常浓厚。我们应知道父母生养我们的色身,佛法长养我们的法身慧命。色身有灭亡之时,法身慧命才能永恒普遍。所以佛教的恩情,有胜于亲族之情。亲情淡了,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同学们的责任太大了,你们的肩膀上一边担了弘法,一边担了利生,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决定自己的方向,将来怎样才能达到我们学佛的目的?
  
    今天的周会时间有限,只有二十分钟给我讲话,所以简单的提出几点意见给同学参考。总之,希望同学们对自己的思想言行,孰轻孰重,应早有抉择!

TOP

续 31

浩浩乎!巍巍乎!

 

地点:东方佛教学院太虚大师八秩诞辰纪念大会
                                

听众:佛学院师生(学生性滢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是当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的八秩诞辰,在国内和海外有许多地方在为大师举行纪念会,本院同学刚于昨日考试完毕,今日能够以轻松而虔敬的心情为大师上供,并开会追思,意义实在深长。


  大师是我一向所敬仰而崇拜的长老,大师的人格与德业,慈心与悲愿,一向是我所倾慕而愿意效法的。记得大师还住世时,我常听到一些青年同学说:‘假如是太虚大师要我跳下火坑,我一定服从,不问什么原因。’


  当时这些僧青年的话,可以代表所有佛教青年对大师崇敬的心声,他们竟愿为大师的指示而赴汤蹈火,若非思想上受大师伟大崇高的人格所影响,何能臻此!


  老实说,在大师八十诞辰的今天,我并不够资格来讲说大师,因为我只见过大师两次慈容,听过一次开示,虽然我也读过大师的全书,可是凭这一点点的因缘,我哪里能够谈论大师呢?不过,为了让同学们多认识大师为教为人的精神,仅就记忆所及,说明大师为教为僧的苦心,以使大家都能追随大师,效法大师,为大师接棒,这才是我们纪念大师的意义。


  大师的成就,大师的值得给人怀念与崇拜,完全在于大师有一颗和常人不同的心,我现在仅就大师的心,提出五点来说明:


第一、大师有永不变易的信心!


第二、大师有永不后退的道心!


第三、大师有永不息灭的慧心!


第四、大师有永不冷却的热心!


第五、大师有永不失望的悲心!


现在,我就此五点,分别说明如下:
  


一.永不变易的信心



  
在这一段里,我所要讲的是大师的‘信仰’与‘人格’。


  大师一生的功业成就,难以计算。他的智慧,他的慈悲,他的所行所作,可以说比天还高,比海还深,但这一切完全建立在他的‘信心’上。对佛法的信心,这是大师的生命。他以一切佛法为他的信仰中心,他圆摄一切佛法庄严他的人格。尽管你批评某经某论,尽管你对大乘佛教发出疵议,尽管你打击‘真常唯心’的佛法,想动摇大师的信心根本,但大师对他自己所信奉的佛法,永远有不动的信念。大师八宗兼弘,大师的包容,在佛教史上,不作第二人想。泰山不辞土壤,大海不厌细流,一经一偈,在大师心中都是无比的尊贵。大师决不像有些人吃佛饭穿佛衣,而专欢喜疵议佛法,打着佛法的招牌,卖的是妄心邪见,矛盾的信仰,矛盾的人格。而大师的信仰是一贯的,大师的人格也是一贯的,因为大师对佛法的信心有本,所以在他一生中的花花叶叶,就会自然成长。


  因为说到大师对佛法的信心,所以我希望同学在求学的过程中,不要立志做学者,应该要立志做个像样的佛教徒。因为学者是以怀疑的态度做为他的研究中心,而一个宗教徒则以信仰作为他的修学中心。唯有坚定的信仰,才能产生无限的力量,才能培养完美的人格。我们要纪念大师,首先要学习大师圆摄佛法的信仰,学习大师对菩萨道的信心。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在我们修学的过程中,不管遭遇到如何的困难,如何的挫折,都不要轻易的改变我们的信心。不管异说纷纭,不管邪见颠倒,我们的信心,要和大师一样。


二.永不后退的道心



  
  在这一段里,我所要讲的是大师的‘修持’与‘证悟’。


  大师有了信心为本,而发道心修持。过去有人批评大师是洋和尚、政治和尚、学者,意思就是说大师没有修持,其实这些人对大师都不了解。中国佛教传统的修持法,不是参禅,就是念佛,或是朝暮二时课诵。这些形式上的修持,大师固然没有废止,而大师的修持,更从发心、智慧、讲说、著作上去净化自己。大师自己没有所求,唯一为他念念难忘的是世界和平、佛法兴隆。一个人去除了物欲,处处以众生和真理为念,这难道不算修持所得吗?这难道不是道心所成吗?


  大师童真入道,十六岁就披剃为僧,出家后发心阅藏,在西方寺阅藏,当阅读《般若经》快要完时,‘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身在无数尘刹中’。后来在普陀闭关,‘一夜,闻前寺晚间开大静的钟声时,忽然心断,再觉,则见光明无际,从泯无内外能所中,渐见能所内外,远近久暂,回复根身座舍的原状。’大师的修持与证悟,是从信解入手,既悟以后,他的文思如海,道心更增,对于《起信论》、《楞严经》所说,更符合他自己所信的佛法。


  世间的知识,都是心外求法,学医明医,学工懂工,而佛法则是向心中求,只要有所证悟,一通百通。今天,我们纪念大师,应该像大师的道心一样,修持佛法,证悟佛法,永不后退。唯有发道心,才能把佛法学好。道心不坚强,俗情俗念就无法淡泊。增一分道心,才能淡一分俗情。希望同学们纪念大师,要学大师不退的道心,永远精进,永远鼓起精神,向佛道迈进!


三.永不息灭的慧心



  在这一段里,我所要讲的是大师的‘讲说’与‘著作’。


  大师的智慧是向心中证悟的,所以大师的智慧像泉源般的滔滔不绝,流露不尽。


  二十七岁,大师在普陀关房中著作《佛法导论》,这是大师有组织有系统的著作佛法之始,三十一岁时发行《海潮音》月刊,从此《海潮音》成了大师智慧的园地。从小乘部派的研究,到大乘佛法的八宗兼弘;从整理僧伽制度的建议,到向政府的护法论争;从佛学问答到世法应酬;从佛史撰著到教义伟论,大师的智慧,精深而博大;大师的著作,瑰丽而丰富。


  说到大师的讲说,路不辞远近,人不分僧俗,只要有人请他讲说佛法,大江南北也好,海内海外也好,从学术演讲到通俗弘法,从教室黑板到随处开示,大师学不厌教不倦,大师的智慧宏深,大师的精神更是无与伦比!


  各位同学们要学大师,你们先要学习手能写口能说,唯有能写能说,才能把佛法普及于社会。


  大师的能写能说,是渊源于他的智慧之心,唯有智慧的讲说与写作,才能抉择是非善恶,才能判别好坏美丑,才能引导人步向真善美的世界。


  同学们!佛法的智慧,才是我们求学的目的,名利得失都不是我们所应计较的,是非人我也不是我们所应执着的,我们在佛法里要能薰陶出智慧,才能远离愚痴;我们有了智慧能写会说,才不会成为佛教的闲人。大师那永不息灭的慧心,像日月之光一样,我们要好好把它记在心上。

  

四.永不冷却的热心



       
在这一段里,我所要讲的是大师的‘护教’与‘护僧’。


  大师的信心、道心、慧心,激荡了大师的热心和悲心。当然年轻人也有为教的热心,但那是热得快也冷得快的心,唯有大师悲心所薰的热心,在护教护僧之前,你毁谤也好,你打击也好,他为教为人都一本初衷的热心。


  你批评大师,你破坏大师,到你向大师求助的时候,他一样给你帮助;你和大师意见相左,思想不同,到你要向大师接近的时候,他一样给你摄受。有人作文攻击佛教,大师一定与之辩难,在大师的著作里,很多著作是为了鞭辟邪说而作的;官府势力欺侮佛教,大师一定与之论争,在大师的全书里,很多伟论是为了护持佛法的利益而写的。


  在三十年前,政府未实施宪法,军阀割据地盘,贪官把持政权,有的地方在毁庙逐僧,大师挺身而出,但并不见有人感谢大师;有的地方闹庙产兴学,大师奔波疏解,但并不见有人怀念大师。这一切冷却不了大师护教护僧的热心。大师对佛教的热心,永远像热烘烘的太阳一样,只要温暖别人,从不计较报酬;永远像光亮亮的蜡烛一样,只要照亮别人,从不怕牺牲自己。


  我们皈投佛教,是为了信仰真理,所以我们要为信仰热心,为真理热心,人事上的冷嘲热讽,我们可以不必热着去争执;世间上的功名富贵,我们可以不必热着去争取。但在信仰和真理之前,我们不能不热心。大师永不冷却的热心,正好是我们的榜样!
  

五.永不失望的悲心



  
  在这一段里,我所要讲的是大师的‘兴学’与‘助人’。


  大师的悲心,在于兴隆佛教和服务众生。当然,要兴隆佛教,创办僧教育,造就人才,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说到僧教育,大师明知不容易办好,但他仍是办了又倒,倒了又办。佛教人士对大师都不谅解,但大师从不失望。能容数千人居住的丛林寺院,很少有人发心让出地方来供给僧教育之用,而大师的武昌佛学院的房舍,据说还是向民间租借的。甚至有时得不到董事会的支持,理想抱负都无法实现,但大师仍不失望。大师的悲心,浩浩乎,有如沧海;巍巍乎,有如山岳。


  大师除了兴学培植青年外,就是分批资送僧青年出国留学深造,印度、锡兰、日本、西藏,都有大师的学生前往求法,大师的希望是吸收彼邦佛教之长,而能助长中国佛教的复兴。出国求学的青年,有的中途变节,有的未成退心,有的人因此嘲笑大师,但大师仍不失望,一批批的留学生在大师的资助下,走向国外,一批批的少能成功;大师英文系、藏文系、日文系、巴利文系等世界佛学一家的理想建立,愈来愈渺茫,但大师为教助人的悲心仍不失望。因此,有人说,太虚大师是失败的,但我的意思,失败的是今日的佛教,是今日的佛教青年,而大师仍然是成功的,大师的伟大与崇高,大师的功德与成就,就在这些失败中庄严了。


  大师为教为人的悲心,不但不会失望,反而越来越积极,为了推动国际佛教,他倡导世界佛教联合会,曾在江西庐山开第一次会议,他又曾率领佛教访问团,在对日抗战期中,国际风云紧急之际,大师为了祖国的抗战而出国访问,以便增进国际人士对我国的了解。大师不但热爱佛教,而且更热爱国家。


  我们要纪念大师,我们就要学习大师永不失望的悲心!
  
    上面所讲的大师不变易的信心、不退后的道心、不息灭的慧心、不冷却的热心、不失望的悲心,是仅就记忆所及,提出一说。其实,大师的伟大行谊,又哪里是我所能说尽的呢?大师对佛教的影响是深远的,今日佛教能够苟延残喘的存在,可以说都是大师所赐。


  青年人应该以大师为偶像,以信仰为中心,依着大师的足迹向前迈进,发愿为大师接棒,你们在佛教中的慧命才能生根。唯有这样才是对大师最大的感恩,最大的怀念。

TOP

续 32

青年之病

 
 
时间:民国六十六年六月廿二日
                               

地点:佛光山
                               

对象:学生(弟子依空记)
  


      
  各位同学:

  刚刚下了一场大雨,新建的西来泉挡土墙工程有倒塌的危险,学院的老师们亲自率领同学们去出坡。出坡在佛教也是一种修行,一门功课,从出坡中可以使我们了解工作的神圣,服务的伟大,从出坡中可以体会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过去许多古德高僧都是从出坡作务中成就的,譬如六祖惠能,就是从舂米房中舂出他的真如佛性,法远禅师在汝州叶县广教院为饭头僧,受种种折磨而悟道,因此同学们不要害怕出坡。

  刚才由于大家在雨中工作,有的人淋了雨,衣服全湿了,在果乐斋服务的依静对我说:“师父!我们已经煮了一些姜汤要给同学们喝,以免感冒着凉。”听了这句话,我有一种感想:我们的人生岂仅只有感冒的毛病而已。维摩诘菩萨说:‘因为众生生病,所以我才生病。’众生究竟害了什么病呢?我们时下的佛教青年是否也有毛病?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青年的毛病’,青年有什么毛病呢?
  


一.不耐烦而无恒



  青年住在一个地方太久了就不耐烦,读书读太久了就不耐烦,做工作时间太久了也不耐烦。不耐烦几乎已成为今日青年们普遍的通病。现在的青年已经缺乏古人安止于一处的定力,身心浮动,好比滚动的石头,是无法长出苔藓,成为坚固不移的磐石。现在公司征求青年干部,董事长在面试的时候,必定会问:“曾经在哪些地方服务?”如果这位青年回答说:“曾经在某地方工作半年,在某地有三个月的经验,然后才到贵公司来应征。”这位青年自以为工作经验丰富,董事长一定会录取自己,但是相反的,董事长却不要这个人,因为这个人经常换工作,表示此人对工作不耐烦、无恒心,不能安于自己的岗位,公司的业务怎能交托给一个对工作没有耐性的人呢?不耐烦对从事事业是多么大的阻碍。

  不耐烦是属于什么毛病呢?就是‘无恒病’。俗话说:‘有恒为成功之本。’无论做什么事,没有恒心,休想把事情做好,求学也不易有成。古人为了功名有成就,十年寒窗用功夫,汉朝董仲舒,青年时代,立志向学,三年不窥园,终于成为一代名儒学者;晋朝王羲之,临池磨砚,写完一缸水,终于成为旷古书法大家。再看看我们佛教,有恒而成功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譬如有名的敦煌石刻,是经过多少朝代,上千上万艺术家们,穷尽一生的智慧与生命,而完成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奇伟杰作,其技巧之精美,真是巧夺天工,无与伦比。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家耐烦雕刻,今日哪有这么伟大的艺术品留传于后世?有恒对于成功立业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我的故乡,有一位年轻貌美的信女,因感于母亲重病是观音菩萨加被才痊愈的,发愿要用头发绣成一尊二丈高的观音圣像。这位信女把她的头发,每一根劈成四条,然后以如游丝似的发丝来绣菩萨圣像,从年轻貌美的小姐,一直绣到老态龙钟的老太婆,经过了六十年才把菩萨绣好,而小姐那一双如秋水似的眼睛也瞎了,但是神态庄严、面相慈祥的观音圣像已为人间留下了不朽的价值。这位信女的眼睛虽然瞎了,但是菩萨的慈眼却常常照视着人间。她为母恩而牺牲的精神令人钦佩,而她的耐烦有恒,更不是常人所能及的。

  你们大家平时有没有问问自己:读书耐烦吗?工作耐烦吗?修行耐烦吗?唐朝的道宣律师是有名的南山律宗祖师,而他听一部戒律就是反覆千次。台北有位法师,佛法造诣深厚,而他听《百法明门论》,听了十四次还要再听,难道他们还不够聪明利根吗?因为耐烦有恒,读书才会通晓;因为耐烦有恒,做人才能通达;因为耐烦有恒,修行才有成就;所以说‘耐烦做事好商量’。如果不耐烦没有恒心,即使掘井九仞,不再继续,仍然没有水喝,最后还是功亏一篑的,所以‘不耐烦而无恒’是非常不好的毛病,大家务必要改正。

  


二.不落实而幻想



  青年们往往充满热情不够冷静,青年们通常容易冲动不够踏实,青年们普遍流于虚浮不切实际。不落实仿佛建筑房子,地基不够巩固,稍微地震就倒塌了。好比堆砌石壁,工程不够坚固,大水来了就崩垮了,所以大家就要辛苦出坡抢救。

  青年们可贵的地方是青年们富有理想,但是有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去力行,否则建筑在海市蜃楼的理想,就变成‘幻想病’了。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摩天大厦也要从基础慢慢的建起,空中楼阁是不能成为事实的。在《百喻经》中有一则三层楼的故事,寓意良深。有一个富翁,朋友新厦落成,他前往道贺,这一座大楼共有三层,每一层的建筑都很瑰伟,装璜更是美轮美奂,尤其第三层楼,更是精美,雕梁画栋,山栉藻棁,极尽华丽之能事。

  这位富人看了很欢喜,尤其喜爱第三层楼,于是就把设计这栋大楼的建筑家请回去,请他如法泡制,建筑一栋一模一样的高楼,由于他特别喜好第三层楼,因此就请建筑家只要建筑第三层楼。

  一栋没有地基的高楼,不过是空中楼阁的痴想,这位富翁愚痴的行为,固然可笑,但我们往往犯此毛病而不自知!

  我们为学做事如果不落实,好比前面讲的没有地基的三层楼一样,到头来,一切空幻,什么也不能成为事实。

  青年们为什么会有不切实际的毛病呢?因为青年们喜好幻想。本来喜欢幻想并不是坏事,人类文明的许多产物,不少是出于人类的幻想,但是经过科学家们缜密的计划,精细的实验操作,幻想终于成为事实。譬如过去人类看到鸟飞,幻想自己也能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于是科学家们努力去发明创造,人类今天也能像小鸟儿一样,乘着飞机,穿梭于白云之中,鸟瞰火柴盒似的屋舍,豆腐块般的田畦。

  在古老的时代,月亮是嫦娥居住的广寒宫,要攀登它是幻想,苏东坡也慨叹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二十世纪的今天,人类乘着太空船,轻易地在月球表面上漫步。所以幻想往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有幻想比没有幻想好;但是如果空有幻想而不能踏踏实实地去实践,幻想就是空想、梦想。所以青年们有了幻想,接着就应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计划,然后身体力行,实际去工作,那么幻想就会成为理想。所以说有幻想好,有幻想而又落实更重要。

  那么,时下佛教青年有一些什么幻想呢?过去有些青年常常对我说:“我将来要办佛教大学,办佛教医院。”现在也有些青年说:“我将来要建图书馆,建讲堂。”满腔的抱负理想,可是没有踏实去做。甚至别人兴建好的医院、图书馆、讲堂,请他去协助发挥,青年们往往缺乏热忱,推托不前。譬如高雄寿山寺的讲堂,地毯、沙发椅、中央系统的冷气、隔音门窗等的一流设备,我把它送给你们要建讲堂的人,恐怕也没有人敢接,因为有些问题不易解决,如讲经的人不容易请,接待念佛的人非常麻烦,主要因为自己佛学基础不够深厚,自己不能上台演讲,所以请不到别人,讲堂也只好不办,多么可惜!因为缺乏踏实的工夫,一切美丽远大的理想,都成为泡影。

  所以,青年们有了理想之后,就要订出一套严密的计划,并且要以踏踏实实、稳扎稳打的态度,去充实自己,实现理想。今后大家要以脚踏实地的工夫去医治幻想的毛病,‘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多做少说,才是求学办道的要诀。

  


三.不回头而任性



  青年们像初升的太阳,充满朝气,富有冲劲,但是青年有一个通病,就是一味向前冲向前撞,错了,甚至走上歧途,也不知回头。前面已经是墙壁也不管,撞得鼻青眼肿也不知停止。你告诉他:‘这样不行’、‘那样不好’,可是青年就是不愿意回头,他们的理由是‘好马不吃回头草’,以为回头就是没有光彩的事,所以一意孤行,任性到底。

  在一般人的感觉里,人生是向前进取的,退后的人生是失败的。但是在佛教里,向前的人生是半个世界,退后的人生也是半个世界,向前的世界是个窄门,向后的世界更宽广。我们看看农夫们弯腰插秧,当他们向后退把秧苗一棵棵插下去的时候,退到最后,终于把全部的田亩都插满绿油油的秧苗。因为农夫懂得退后,以退为进,因此才能有丰硕的收成,所以禅师们说:‘退步原来是向前。’

  我们的人生也像插秧一样,要知道退步回头,知道退步回头的人生才会圆满。好比骑马走到悬崖峭壁,如果不知道勒紧缰绳,回头是岸,必定会跌得粉身碎骨。知道回头的人生才有药可救,知道回头的人生是至珍至贵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头的浪子,大家仍然伸着双手欢迎他,因为浪子能够在失败中记取教训,卷土重来,过去的失败,是未来言行的借镜,是推动成功的力量,所以失败对他而言不是羞耻,而是一种考验。人生好像月球的表面,崎岖不平,坎坷难行,什么人没有跌倒的时候,跌倒并不可耻,不知道爬起来才是可悲,所以青年们对于失败应该采取的态度是:记取失败的教训,培养回头的勇气,转失败为成功。

  古人比喻一个人沉迷不悟,不知回头时说:‘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古时候的人到了黄河能够死心,看到棺材知道落泪。现在的青年有过之无不及,甚至到了黄河也不死心,见到棺材还是不落泪,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顽强任性。顽强不讲道理,任性不听劝告。在你们求知过程中,谁敢保证没有说错话,下错判断?有的青年会说:‘这句话我已经说了,我一定要这样去实践它!’‘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我一定要这样去完成它!’你告诉他错了,他会以‘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为理由,坚持己见,蛮干下去。平时我们常说:‘君子重然诺’,说出来的话总要去兑现,但是我们守信更要重实,重实就要讲理,讲出来的话不合理就要改,做错的事就要即时回头。人生应该是苦干、肯干,而不是蛮干。不合理而固执蛮干,只有一错再错,离正道更远。我们看看车子碰到了红灯也要刹车,不知刹车横冲直撞,一定会发生车祸。在我们的人生之中,碰到红灯的时候,也要停车,左右观看,必要的时候,更要回头是岸。

  这种顽强任性、不知道回头的毛病要用什么药来治疗呢?要用佛法的随缘、随喜、随众来医治。泯除个人的意见,随顺大众,以大众利益为前题,对善知识的指示,要能依教奉行,好比上了轨道的火车,才能跑得迅速,到达目标。

  


四.不认错而执着



  常人最大的毛病莫过于不肯认错,我们的青年对于自己的过错,不仅没有勇气承认,并且执着不肯承认。譬如吩咐的事情没有做好,你纠正他,青年就推说‘别人没有讲清楚’,或者推托‘时间不够充分,来不及做好’。比如行堂打破了碗,不检讨自己鲁莽冒失,却责怪‘地下太滑了’、‘磨石子太硬,不好走路’、‘碗太不结实了’,始终别人不好,东西不好,自己永远是对的。古人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每个人,不像佛陀,已经自觉觉他,德行圆满无瑕。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缺点,但是有了缺点而不肯承认,不肯认错就不能改正,如何能够进步呢?平常我们穿衣戴帽,衣冠不正,照着镜子,就能重新穿戴整齐,仪表堂堂。我们有了过失,接受别人的指正,也能够如无瑕的白璧一般,人格高洁。所以青年凡是肯认错的,进步就快速,不肯认错的,进步就缓慢。

  青年们为什么不肯认错呢?那就是我执在作祟,执着自己最好、最对,犯了‘执着病’。我们常人总有一种习惯:看得见别人身后的影子,却看不见自己身后的影子。对别人的缺点了若指掌,对自己的疵弊却执着护短。譬如说,告诉你们训导处本学期规定不准吃零食,但你还是吃了,训导处怪下来,你反而怨恨训导处太过份认真。教务处要检阅笔记,同学们的作业仍不按时交出,教务处查问,反而怪老师没有再三提醒催促。年轻人永远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有时我批阅大家的周记,本来周记应该是检讨自己一周来的功过得失,但是大家的周记却变成了评论,不是责怪训导处管教太严,就是埋怨同学们不友善、功课太繁重等,始终批评别人,责备别人不好,而不知道自我检讨,自我批判。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像曾子那么有道德的贤人,每天还兢兢业业地,一而再、再而三的反省自己,同学们自问是否也做到这种工夫?先秦的廉颇将军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为后世立下勇于认错的楷模,以廉颇当时的名望尚肯屈就自己向后辈谢罪,不愧为大勇者。同学们自省是否具有这种勇气?我们生病需要找医生,才能去除疾病,获得健康。我们也要当自己的医生,勇于向自己的毛病开刀。医生在治疗的时候,先要了解病况,才能对症下药,我们对自己的毛病也要了解清楚,生活习惯不好要改进,思想偏差要改正,说话错误要改过,一个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如何重获健康?所以我们要从佛法中,去忏悔反省平日言行,放弃执着,努力改过。

  我们穿衣带帽需要镜子,我们修持也需要明镜,同学们今后要常行忏悔,从佛法这面镜子中,学习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学习认错不执着,做到古人承认往愆,不犯二过的美德。

  


五.不着意而无心



  《阿含经》说明‘非人’的情形,其中有一条是:‘闻善言不着意’。同学们对自己的意见执着不放,但是对于好话却漫不经心而不着意,普遍害了‘无心’的毛病,对于善言漠不关心。老师告诉他:“你们要把握少年时光,好好读书!”青年就在心中嘀咕:‘嗯!老生常谈!’“你们要惜福喔,要发愿立志呀!”“哼!讨厌!”青年对于好话不仅不接受,甚至厌弃,岂不可悲?我们听到金玉良言应该喜欢,牢牢记住,把它吸收,付诸行为。我记得幼小时候,那是岁尽冬残的晚上,大家围着火炉讲故事,长辈说:“在一个深山里,有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生病了,没有人照顾他……”故事还没说完,大人找不到我,老半天才发现我躲在桌底下啜泣,细问之下,才知道故事感人的情节深入小孩子童稚的心灵,激发了慈悲心,联想到‘远在他方的外公好可怜哟!’非得连夜冒着风雪去探望才能安心。我从小到现在,很容易被一句话所感动,别人讲的话,尤其是至理名言,总是那么深深打动我。同学中有人喜欢看电影的,你们看电影有没有感动过?你们看书是否被书中的道理所吸引?大家看什么东西,只是用眼睛,不用脑筋,不用心去留意事物,因此事情过眼即忘,一片空白。能够被善言所感动,表示这句话已经深深印在脑海里,引起共鸣。所以同学们虽然常常在听话,并且听了那么多年的话,有几个是真正懂得听话的人呢?今后同学们要用心听话,听好话,闻善言,长养信心,增加善行。

  闻善言而着意是长养善心精进的力量。我们的身体有毛病了,需要打针、吃药,我们的精神也需要善言来滋养,好吃的东西给我们吃却不要,实在太可惜了!这种不着意的毛病就是不用心、不留心。做什么事总是得过且过,心不在焉,当然不会成功。譬如有人出家许多年了,早晚五堂功课还不会背念。以前有一位同学,《楞严咒》背得滚瓜烂熟,因为他花了二个月的时间,每天早课用心听来的。但你们大家听了几年还不会,关键就在是不是肯用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决心去做一件事,事情没有不成功的。今后大家要一心一意,处处留心,时时注意,除了用眼睛更要用心去观察每一件事事物物,去细思每一项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这样,无所不及,无所不成。

  


六.不立愿而无志



  
  大家在小学时代,老师出作文题目:‘我的志向’,有的人立志做工程师,有的人立志做教育家、医生、飞行员、科学家等,现在我问大家:你们进入了佛门,发了愿没有?立了志没有?立了愿完成了吗?我们射箭的时候,需要鹄的;赛跑的时候,需要目标;人生也需要发愿立志,愿力好比上了燃料的汽车,风驰电掣,奔跑迅速,是推动我们到达成功的力量。古来的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往往立下恢宏的大愿,像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音菩萨的十二悲愿……佛菩萨发了愿,好比学生订了功课表,愿力激发了慈悲心,就会产生无比的力量,逐一的去实现行慈济众的工作。过去的佛菩萨如果不发愿,好比没有方向的船只,随波逐流,能够成为圣贤吗?有愿才有力量,以愿心来庄严国土,普济群伦。

  同学们或许会说:‘我们每天早晚课不是都唱四弘誓愿吗?愿度众生,愿断烦恼,愿学法门,愿成佛道,怎说我们不发愿呢?’同学们!那四弘誓愿,我承认你们会唱,而且唱得非常好听,但是你们不敢讲啊!你们也没有做啊!你们真的有度无边的众生,断无尽的烦恼,学无量的法门,成无上的佛果吗?

  现在的青年懒洋洋的,做事提不起干劲,打不起精神,读书引发不起兴趣。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发愿,没有发愿,所以就没有力量。譬如有一位青年发了一个心愿:要把毕业特刊编排得很好,有了这一个心愿,给自己加上了一项责任,好比上了发条的时钟,力量就产生了,废寝忘食,绞尽脑汁,要把这本刊物编得尽善尽美。这时候,心无旁骛,一心一意要实现愿望,一定能够如愿以偿。过去的祖师们在一个地方一住就是十年、二十年,即使受到任何的磨难,也不轻易离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发了愿,立了志,为了将来能够成为法器,所以甘受一切磨练。同学们是否也有这种愿心呢?没有发愿,就害了‘无志病’。佛陀在年轻的少年,看到受苦的众生,就有救济众生出离苦海的悲愿。玄奘大师幼小的年纪,就有光大佛教的志愿,同学们要希圣成贤,首先要先学习发愿。


  同学们也许会说:‘佛菩萨的愿心太伟大了,我们无法望其项背。’这是因为同学们不立志的缘故。譬如出家众立志要把出家人做好,出家人应该具备的条件:守戒修定,求慧学法,发四无量心,行六波罗蜜,你只要有愿力,何患无力做到?譬如大家立志把学生做好,那么就会发愿:尊敬师长,用功读书。《劝发菩提心文》中省庵大师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为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怎样发各种的愿呢?譬如典座的时候,发愿烹调得很好,让大众享受甘美羹肴;扫地的时候,发愿打扫清净,让大众拥有清洁的环境。时时发愿,从各种的愿心中,去培养成佛作祖的功行。
 



七.不行慈而自私



 
 我们佛教最注重慈悲精神,可是现代的青年却缺乏慈悲心,做事不与慈悲心相应。看到众生的苦难,没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切肤之痛;看到佛法的衰微,没有复兴佛教、舍我其谁的慨然之志。一切好像都与我没有关系,不行慈悲的事,不做有意义的善行,可以说普遍的害了‘自私病’。

  过去有的青年富有悲心的,开口闭口要到养老院和孤儿院去服务,把温暖布施给无依无怙的老人小孩。或者以‘弘法利生’为己任,充满热诚。但是现在没有青年敢如此说了,因为只要青年有这种意向,学院马上会完成你的心愿,送你去本山所附设的这些单位服务。过去因为没有慈善机构,所以青年常发慈悲口号,等到真正有机会让你们去实践慈悲,却畏缩胆怯,不敢前进,所以慈悲不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身体力行,实地去完成的。青年们求佛法,行佛法,如果不行慈悲,要与佛法相应是不可能的。没有慈悲心的知识,只是邪知邪见。

  青年们为什么缺乏慈悲行呢?因为自私。自私而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自私只有个己,而没有佛教、众生。因为有‘自我’为中心的念头,无众无教,所以慈悲兴不起来。我们来分析‘我’字的构造,‘我’旁边为‘戈’字,因为自私,人人为谋图己利,所以就容易动干戈,有我就有纠纷。佛教很伟大,佛法很了不起,佛陀开示我们三法印中说:‘诸法无我’,早就为我们揭橥了千古不变的真理,唯有去除自我,才能和平。但是惭愧的是,我们佛教徒太自私,没有把自己奉献给佛教和奉献给众生的观念,什么事只要对自己不利,即使对大众有利益的事,也吝于布施慈悲。我们常常批评耶稣教不好,可是我们看耶稣教徒把自己奉献给孤儿院、麻疯院,多少耶教徒在孤儿院、麻疯院中度过了一生的岁月。而我们佛教徒,一个微笑,一句好话,有时都不愿意布施给人。我们佛教本来是‘大慈大悲’的宗教,但是今天的佛教界,不但青年,甚至长老们都自私不行慈,背道而驰,好比缘木求鱼,只有离佛法愈远了。所以我们要去除自私的观念,常行慈悲。
  


八.不求深而肤浅



  
  前不久印顺法师到山上来演讲,曾经和我讨论有关青年们缺乏养深积厚的问题。我对他说:“现在的青年,在佛学院读了几年书,就急急忙忙想回去寺庙当住持,没有过去大丛林中求深求厚的精神。”他对我说:“过去的人,生活艰难,要成为一位法师,非得经过十年以上的积养不可。现在的人,生活太容易,太富裕了。学了几年佛法,马上成为法师,可以收徒弟,掌管寺院,受人供养了。况且过去的佛学院少,要有成就,非得一番潜修不可,现在做法师容易,做住持也容易,为什么要花十年以上的时间来学习呢?”我们看一看:台湾的佛学院如雨后春笋,为数不算少,而历来毕业的人,更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有几个人有成就?像会性法师这种求深求精的人太少了。

  会性法师本来住在狮头山,闭关六年,狮头山元光寺非要他担任住持不可,但他寺庙不要,跑到乡下隐居阅藏,今日成为本省年轻一辈中有成就的青年楷模。大部分的青年都太肤浅,不愿求深,所以成不了大器。在高寒地带的树木,成长的非常缓慢,年轮非常的密集,所以质地很坚硬,为建屋造桥的好栋材。同学们将来希望有成就,出人头地,现在就需要培养这种积深的态度,做学问不比学技术,二、三年就技艺超伦。譬如有人学幼教,不必多久,就学会弹风琴。但是学佛法二、三年了,还是没有成就,因为佛法是人生的学问,是生生世世的大事。菩萨尚有十地精进,何况我们?所以同学们学佛法要下工夫,求深求厚,不能操之过急。
  
   上面列举了青年们的八项毛病,尚有许许多多无法细数的毛病,不再赘叙。一个医生知道病人的疾病,并不是真正的目的,如何使病人百病消除,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的毛病,接着就要用心去改正。去除毛病的方法,就是把‘不’字改为‘要’字去努力:‘要耐烦’、‘要落实’、‘要回头’、‘要认错’、‘要着意’、‘要发愿’、‘要行慈’、‘要求深’,以佛法这面镜子来端正我们的举止,以佛法做我们的导师,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我们身体上的毛病,只要对症下药,容易治疗,而精神上的毛病不容易根治,佛法八万四千个法门,就是最好的药方,大家今后好好把握这剂良药,检讨奋发,使自己成为健康的人。

TOP

续 33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一)

  

时间:民国六十五年六月
                          

地点: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
                                  

对象:同学
  


    各位同学:

  大家都是佛教的青年,一个佛教青年就应该有无限的希望,无限的未来。大家对未来的成功立业都很关心,因此,我想和各位谈一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分下列几点来说明:
  
     

一.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我们希望未来的前途能够成功,首先要养成一种观念:从奉献中获得快乐,我们跟社会上一般青年不一样,一般社会人士,是从贪欲心中去追求快乐,从个己自私中去占有快乐,从物质享受中去寻找快乐;而我们佛教青年追求快乐的方法,应该是从奉献中去获得快乐。

  今天早晨,我去巡视全山,走到朝山会馆,遇到柜台小姐曾淑芳,她是从天主教办的文藻外语学校毕业的。我问她:‘你在这里服务,对佛教有没有信念?因为你在天主教里受教育的时间很长,现在接触了佛教你有什么感想?’

  她说:‘我没有信天主教,相反的,我很喜欢佛教。不过,我在天主教里面得到一种启示,就是神父修女们都很重视奉献,他们对人生充满着乐观,而他们的乐观是从奉献中获得的。’

  这段话可以引起我们一些联想,使我们知道‘奉献’的观念在各种宗教中的地位。想获得内心真正的平衡,一定要扫除自私自利的观念,净化自己的身心,变化自己的气质,庄严自己的思想,使我们从奉献中获得快乐。今日的佛教徒,讲究个己私利的人太多,为教奉献的人太少,因此,我们进入佛门,就应该抱有:‘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付予众生’的观念,把自己奉献给佛教,奉献给一切众生。奉献不是没有所获,奉献以后,在无私、无我、无执的情况下,所能获得的,将会更多。

  佛光山的道风,主要的一点就是讲究奉献,从我们所办的一切事业说起,如养老、育幼、大专夏令营、老年夏令会、佛学讲座、仁爱救济院、佛光诊所、僧伽福利基金……,我们无不是抱著「但愿众生获得安乐,不为自己贪求利益’的精神来做的。同时,奉献,更有助于佛法的推展,有助于大家心灵的升华。

  青年守则中说‘助人为快乐之本’。在佛教里,‘奉献也是快乐之本’,一个宗教徒若不懂得奉献,根本不够资格与宗教接近。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以牺牲为主义’,牺牲就是奉献。如果我们想把握住佛教的基本精神,就要从奉献着手。

  各位同学!你们现在有什么东西可以奉献给别人?或说:‘我有能力为大众服务’、‘我有智慧贡献给大家’,这固然很好;假如你说我没有能力,也没有智慧,怎么办呢?其实还有一样可以奉献的,至少你看到别人成功了,能生起随喜之心,给人一句赞美的话,那怕是给人一个笑容,点一个头,布施给人快乐,这些都可以算是奉献。

  所以,奉献不一定讲究物质上的给予,而是在付出一片真诚的心。我们对于救度众生的事,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气魄,对待朋友、师长、父母,也要有一片至诚恳切的真心,对于所信仰的宗教,更是要有一片智慧的信心;所谓奉献,不外奉献我们一颗真诚清净的悲心,这是最宝贵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奉献的精神,不要放纵自己的私欲,应该克制贪求,发心为众,随时奉献。

  


二.从勤奋中打发时间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岁月。在这一段漫长的人生里,如何去打发时间,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上的一般人,用吃、喝、玩乐去打发时间,打牌、赌博,做无聊的事,来消磨岁月,这实在是非常没有意义。各位都是有为的青年,当然不会如此,那么,该如何打发时间呢?我认为应该从勤劳奋发中去打发时间。

  前几天,高雄一位公司的董事长和我讲了几句话。他说:‘以我现有的财产,即使我一天用十万元,我活了一百年,也用不完。我有很多钱,可是我还在工作,我是贪求无厌吗?不是的,我是以做事业来打发时间的。’

  他这段话,使我们了解一个人,唯有在工作里,生命才有办法安住,人也活得才有意义。没有工作是很无聊,也很乏味的。

  那位先生又说:‘我的钱虽然很多,但是自奉甚俭,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去娱乐场所。下班回家,就是一杯清茶,看看报纸,如此而已,一天过去,第二天又带着饱满的精神开始工作。’

  这些话,使我领悟到社会上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绝不是从安逸享受中得来,而是从不停的勤劳奋斗中获得的。

  佛教本来就是讲求奋斗,讲求进取的。六波罗蜜中,有精进波罗蜜,是菩萨成佛的六种重要法门之一,佛经里有关勉励精进的故事相当多。我们的教主佛陀成道的经历,就是精进的最佳事例。据说,本来弥勒菩萨是比佛陀早学佛的,但是由于佛陀的精进力与勇猛心,超过弥勒的境界,终于先而成佛。佛陀的这个事例,实在是我们佛子的最佳典范。

  在佛光山佛学院的学生,每个人都要轮流打扫、典座、出坡、劳动服务,我们这样的安排,并不是非要大家为佛光山担当,而是具有另一层意义,我们要使学生们的生活,用工作来充实,从工作中去修道、去体会,作生命的力量与发挥生命的意义,对于这一点,凡是对教育有认识的人,看到这样的教育方式,没有一个不称赞的。反而有很多人说:‘这样的教育,才契合新生活教育’。不过,学院教育方针虽然如此,但是,如果各位不带着欢喜心去从事工作,不带着认真的态度去奋发图强,也就枉然了。

  俗语说:‘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因此,你们必需要自己从勤劳奋斗中去创造光明,从勤劳奋发中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发愿庄严的,凄苦的地狱,也是地藏菩萨教化的道场。我们也可以把一切工作,当作磨练自己身心的机会,让我们的生命能作最有意义的发挥,让我们的生命能有最充实的内容,虽然人一生的时间才几十年,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短暂的生命,来完成具有无限价值的事业。

  


三.从忍辱中培养品德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能讲究人格道德,品格是道德的基础,一个人若对于品格、德行都不讲究的话,那和禽兽又有何差别?当然,培养我们品格道德的方法很多,比方说,我们可以奉持戒律,从戒律中培养我们的品格;我们可以实践佛教的修行方法念佛、参禅,从念佛参禅中培养我们的道德,佛教讲慈悲喜舍,我们也可以从慈悲喜舍中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但是要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最有力最有帮助的,还是‘忍辱’。

  据《菩萨戒经》所载,佛陀在过去世修行的时候,曾经被五百个‘健骂丈夫’追逐恶骂,不论佛陀走到那里,他们就跟着骂到那里,而佛陀的态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兴慈救而用观察。’这种忍辱、精进的修持,终于使佛陀证得无上菩提。可见忍辱不只可以培养世人的品格,而且也是成佛的重要法门。

  现在的青年,逞一时匹夫之勇,可为一件小事,而拔刀相向;为一句闲话,往往放在心里久久不能消除;学佛学到最后,还是像苏东坡一样,被‘一屁打过江’。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修持,无论做事都不能达到理想。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折磨,就受不了,这种没有力量应付环境的佛教青年,是不能担当任务和创造事业的。

  佛陀说:‘学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毁骂,对恶毒攻击不能如饮甘露,即不能算是学道的人。’我们看‘忍’这个字是心上一把刀,从这个字的构造,也可以看出忍耐的意义。一个人,平时生活里面,若不培养忍耐的力量,没有很好的修养,则不要说一把刀插在心上受不了,就是一块刀片把你的脚皮割破一点,也就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假如,我们要想为未来的佛教、未来的众生担当重责的话,就要先学忍耐,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事实上,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反之,忍是勇敢的、是有力量的。忍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你能培养这种定力、牺牲的精神,对于修养品德才会增长,对于未来的事业才能成功。

  我们看近代的太虚大师,一生遭受到别人不断的打击、毁谤与压制,甚至于被讥斥为政治和尚,但是他从不与那些骂他的人计较,只是一心一意为复兴中国佛教而努力。大家想想,如果太虚大师对每次的外来侮辱都计较的话,他还会成就那么大的佛教事业吗?不只是太虚大师,连大肚能容的慈航大师,与世无争的印顺大师,他们的一生也都曾受到不少的侮辱与误解,但是他们都默默地承受下来。这些事例,都可以做我们佛教青年的榜样。

  我们要把一切外来的横逆与侮辱,都看做学法途中的增上缘,顺境固然可以成就我们,而逆境也可以考验我们,各位不要只求在顺境里一帆风顺。有勇气、有能力的人,应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吹打,应该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击破坏。荣辱毁誉来时要忍得住,耐得下,这样,才合乎一个佛教青年的标准。
  


四.从苦行中激励精神



 
 在佛法中,对极端的苦行虽不苟同,但对于适度的勤苦,也认为是袪除烦恼、舍离贪着的方便法门。因此,佛陀对某些弟子们的头陀行,不但没有呵止,反而加以鼓励。现代的我国佛教界,肯吃苦的人实在太少,这也就是佛教不能兴盛的原因之一。从前太虚大师在四川汉藏教理院的时候,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先生曾建议大师找一个深山名刹,集合一群佛教青年,从事苦行的实践,以便为佛教建立万年的根基。戴先生的这种建议,确是有感而发的。

  当然,我们体认佛法,并不一定要从苦行中去求得,可是,我们可以从苦行里磨练、激励自己的精神,一个人,恒处在安逸幸福的环境中,从未经过风吹雨打,和波浪的冲击,这样的人生是经不起考验的。养深积厚,成就必高。现代的佛教青年,更应该用吃苦来磨练自己。不过,你们也不必要求学院来提倡苦行,比如:

  ‘我们一天吃一餐吧!’

  ‘每天打坐以外不必关心他事吧!’

  ‘每天劳动服务出坡应该要有十六小时以上!’

  你们不要寄望学院用命令驱使你们,各人的根基不同,因为苦行的意义,主要在训练自己的精神。所以,自我鞭策,自我发心才能符合苦行的真义。如果被逼迫、被约束才去做,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至于发心以后,如何去实践的问题,我且举例来说明。

  比方说,最近同学有吃点心的风气,你就想‘古代修道者日中一食都能过,我现在每日三餐还要吃点心吗?’于是你就可以在饮食上节制自己。还有,在物质上我们要力求淡泊,譬如买卫生纸,不要学人家买那种最细软的,能用就可以了,何必非买‘名品’不可呢?如果对于物质的欲望不能克制,而不时的增长自己的物欲的话,那么任何苦修,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能够做到不为物欲所驱使,那么你已经具备有苦行的心理基础了。

  我以前说过,闽南佛学院有一位智藏法师,十六岁,进入闽南佛学院时,字都不认识,但是到二十二岁时却成为《海潮音》的主编。只有六年的时间,他的智慧从那里来的?事实上,他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只是念书。他打扫厕所,不用扫帚,用手去擦去抠,凡是阴沟没有人通的,苦事没有人做的,他都自己来,并不需要叫他,他本性中就希望自己刻苦勤劳。养成了这种吃苦的习性之后,再去读书,那么当然是会比别人更快收到成果的。耐得起岁寒的是松柏,耐得起苦行的人,将来才能成为栋梁之才。
  


五.从随缘中处理生活



  
  太虚大师在他的自传里曾说,他并不是从小就计划要开创什么佛教大事业的,他的一切事业,只是随缘地发心为佛教奋斗,随缘地办佛教教育,随缘地写文章、出版杂志,他也是在随缘当中认识了党政各界中护持佛法的人。他说:‘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革命燃起了奉献的热情,……偶然与若干信徒相遇,遂组觉社,以著书讲学的又一姿态出现。’太虚大师的事业,一切都是随缘而成功的。

  我讲的‘随缘’,并不是叫大家没有原则,没有个性,没有立场,今天跟随这个,明天跟随那个,拿不定主意。所谓‘随缘’,是指在佛法上、道业上、修行上、工作上,只要有好的事,我们都应随心随力去做。合乎我的理想,就想到这件事情,是我曾经计划过的,我便随缘去做。生活上的一切都是为了佛教、为了众生,只要好的事,我怎能不为佛教不为大众而随缘呢?‘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从随缘中建立新的修行,从随缘中去处理新的事情,这才叫做随缘。

  大家对于生活,有时候养成一些习惯,一定要睡高广大床,一定要热水才能洗澡,要吃牛奶才能滋补身体,吃水果才能消除火气,这样就不叫做随缘。随缘是‘随喜他人而克制自己,是随善随好的。’在生活里面,我们应该提倡一种随缘的生活,也就是合群的生活,这才是佛法正觉的生活。弘一大师很随缘,世间上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但是他生活却很严谨,所以说随缘中有严谨。随缘而不失去自己的原则,不随俗浮靡,才是随缘的真义。
  


六.从信愿中增进道念



  
  过去有一个人,对佛学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世俗的学问也没有十分的精通,但是一接触到唯物主义的书,就认为佛教一文不值,非得全盘革除不可,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太虚大师,大谈佛教改革。我们知道,太虚大师是提倡改革佛教最有力的一代大师,我们看太虚大师如何批评这个人。他说:‘我之所以提倡革新佛教,是从我对佛法的信愿中体验出来的,是我钻研过中西哲学、社会世学之后,觉得佛学最好而极力倡导的,绝对不是盲目改革的。’

  太虚大师所以有改革佛教的意向,是因为他认为佛教很好,还要再求更好,从他对佛法的信愿中,培养坚定的道念,因此奋身而起,要为佛法创一番事业。唯有对佛法充满信愿的人,才够资格谈革新佛教。
  
   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你们要培养对佛法的信心,增进自己对佛教的愿力,要学习过去的诸佛菩萨,发下种种的大愿,从对三宝、对众生的信心中来增强自己的道念,道念是我们的根本,好比一棵树有了根,将来枝枝叶叶才能茂盛起来。有了信愿,才能以佛法来化导世界,教化众生;有了道念,才能转化外道和世间,而不会被外道世间所转。今日的佛教青年,要从信愿中来增进道念,为佛教创造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TOP

续 34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二)

  

时间:民国六十五年六月
                             

地点: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
                             

对象:同学


      

    各位同学:


  记得上周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曾提出六点意见贡献大家,今天仍然提出几点意见,供各位参考:

一.从发心中担当责任


 
  我们佛教青年经常会说要‘发心’,但是很少听说要担当‘责任’,更不知道责任的重要。因此,‘发心’往往只有五分钟的热度,而不能坚持自己的发心,贯彻自己的发心;我们应该把发心所做的一切,看做是自己理所当然、必需担当的一种责任。


  我们知道‘发心’的重要之后,进一步要了解‘责任’的重要;比方说船只遇到海难的时候,船就要沉没了,船上的人开始逃生,但是最后一个离开船只的必定是船长。这是为什么?因为维护船法师员生命的安全,就是他的责任。所以当船长的人,甚至于必须与其所负责的船只共存亡。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他的责任。


  我们平常认为发心是一种义务,于是,高兴就发心,不高兴就不发心,这是有流弊的,现在,我要在‘发心’后面加上两个字‘责任’,因为发心就蕴含着责任。


  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为什么?他不爱家吗?他不爱老母妻儿吗?是因为责任不容许他放弃自己的职守,为了要完成责任,只有牺牲小我。


  《梵网经》说:‘菩萨见外道及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为什么听见人家谤佛会觉得像三百矛刺心那么痛切?因为佛法不能兴隆,遭受外来的毁谤,就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心理怎么能不痛苦?常听人说:‘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家务也好,事业也好,都是我们的责任,所以,弘法利生是我们理所当然应该负担的责任。什么叫做责任?我为它下三个定义:



  (一)责任是利他的行为


  因为除了我以外,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我是人群中的一份子,我要为更多人负起责任来。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责任是利他的行为,是勇者的担当,是有为青年的抱负;不肯负责任的人是弱者,唯有肯负责任的人,才是强者;不负责任是懦夫,肯负责的人才是勇者;好比船长重视其责任更甚于生命一样。



  (二)责任是菩萨的本份


  我们应该为佛教、为社会、为众生负担责任。为什么呢?谁叫我们是普利人群的圣者之徒?谁叫我们是佛教的信仰者?谁叫我们要学菩萨道?我们走上这条道路,就不容许我们推卸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佛教的存亡继绝,也是佛弟子的责任。



  (三)责任是能者的义务


  负责任的人,都是能者;不负责任的人,不管他学问多好,都是庸才。为国为民,固然要担当责任;守卫看门,也是担当责任。负责任不是你愿意不愿意,而是做人的义务。


  父母生儿育女,养之教之,因为这是父母的责任,有些父母把恩爱给儿女,并不希望儿女回报,因为他把教养儿女的责任看做是义务,所谓义务,尽了义务才会心安。


  我们要发心,我们更要尽义务来担任责任。


  今天的佛教青年责任感真是太缺乏了!希望今后大家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担当起这时代应负的责任。同时更要把我们的精神勇气提起,修养道德,把我们的佛法学好,为什么?为了担当未来更大的责任。
  


二.从拥有中养成节俭



 
 平时讲到节俭,大家都会说,我根本就没有什么钱财,还要节俭什么?其实,节俭不光是钱财的节俭,所有拥有的东西都应该节俭。你拥有什么?你拥有了生命、时间,因此,你要好好的利用你的生命和时间,对于你的生命、时间更要节俭。俗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说:‘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节俭时间就是爱惜生命。我们浪费多少宝贵的时光在懈怠、放逸、散漫上面?有多少宝贵的时间在颓唐、随便、马虎中而消逝?我们把大好的年华、青春、生命虚度浪掷过去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浪费的事吗?


  除了时间要节俭外,对于感情也要节俭,我们每人都拥有感情,假如你不节俭,把感情滥用了,那会招受多少烦恼?把感情用在不当不正之处,这不是一个学道者所应有的行为。


  佛教并不是不重感情,而是要净化感情,是要以智化情,我们要转化自己的私情私爱而来爱佛教、爱国家、爱人群,以及爱自己未来的前途;儿女情长,那是社会上一般未成熟男女幼稚的行为,我们已经进入佛门,我们的感情已经经过一番磨练与净化,应该是成熟的。有成熟感情的人,应该要知道节俭感情,把节省下来的感情,用在一切众生的身上。


  物品要节俭,弘一大师为什么一条毛巾用了几十年?为什么一件破衲衣穿了三十几年?他没有钱吗?不是的。他是在节俭物品,佛教常说‘惜福’,惜福能给我们什么好处呢?这就如银行存款,有一定的数目,若不节制用度,随便支付,到头来,终会有取尽存款的时候,这时生活就艰难了。所以,我们应该‘有时当思无时’、‘有’的时候应该节省,好好珍惜自己的东西,时时记住一针一线,来处不易,一米一饭,得之维艰。


  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来到世间上二三十年了,所有的一切是仰赖社会、国家、师长、父母、常住而有的,你们日常所需,都是社会大众成就你们的,你对他们有贡献吗?你能这样浪费吗?印光大师吃饭时仅吃一样菜,弘一大师也一样,你拿二样来他也仅吃一样,为什么呢?他想到:我对社会贡献的有限,我不能享受丰富的物品。


  我们佛教青年,不能养成节俭的美德,将来不但不能贡献社会,反而会成为社会的消耗者,大家都知道一文钱逼死英雄汉的这句话,不可以拿不劳而获的金钱充阔老,或者做人情,应该在有限的金钱之下,去学习无限的知识,在很少的金钱之下,完成自己永恒的事业。


  在这里,我也为节俭下三个定义:



  (一)节俭是储蓄之法


  节俭就能储蓄,感情如果不滥用,感情就能一天一天的净化,这样自然能把感情化为大慈悲、大仁爱与大道德;时间如果能节俭,就是储蓄生命,将会使我们的人生延长许多;物品如果能爱惜,将使我们的东西,更能发挥效用;金钱如果能储蓄,则可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未来的一切,往往是因现在一点一滴而成就的,正如大海是由一点一滴的水所汇成的一样。



  (二)节俭是致富之道


  我们养成节俭的习惯,将来就会富有,平常我们只看到人家有钱,一帆风顺,而不去探究那许多富有者,他们之所以致富成功的原因。如果我们将来想成为一个富有者不但是在金钱上的富者,拥有大感情的圣者,拥有无量时间的寿者,那就必须遵守致富之道养成节俭的美德不可。



  (三)节俭是事业之基


  无论你将来发展什么事业,要办图书馆、托儿所、育幼院、或建讲堂弘法利生,你必需由基础做好,那就是从今天起开始节俭,唯有节俭的人,才能使时间长久,才能使情感丰富,才能使物品增加,才能使金钱富足;我们从现在起将已拥有的时间、感情、物品、金钱节俭下来,才是青年的将来成功立业之道。
  


三.从物欲中有力自制



 
 从世间物欲的诱huo当中,我们要有力量约束自己,克制自己。一个人伟大与否,倒不是看他的钱财多少,地位大小,而是看他有没有自制的力量。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君子能自制而小人不能自制;快乐与烦恼从那里分别?快乐幸福的人生是由于能自制,烦恼痛苦的人生是由于不能自制。


  佛教为什么要讲布施?就是要我们对于金钱物品不要贪着;为什么要讲持戒?也是要我们在生活里面要有自制的力量;为什么要我们忍辱?就是在人事上我们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当然,现在的青年,血气方刚,一切行动往往凭着一时的血气冲动,这样的人并不是勇者,真正有力量的人,是能自制的人,能自己要求自己的人。


  我们看唐朝玄奘大师的传记:‘言无名利,行绝虚浮。’玄奘大师说出来的话,没有一句为了名或为了利;他的行为绝没有一点轻浮暴躁的样子。我过去曾经认识一位法师,他一见到人,就说:‘啊!那位张先生很有钱。’‘呀!好久不见了,在那里发财?’‘喔!那个人有地位啊!’他始终把金钱名利看得那么重,说出来的话,都是钱呀!名呀!利呀!不客气说,我那个时候就对他不屑一顾,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视名利如浮云,是没有资格做出家人的。


  玄奘大师,难道不知道世间的名利重要吗?他有自我克制的力量,到了名位之前,他更加的虚心,更加的谨慎。但他并不因此而没有‘名’,唐太宗每次要驾幸各地,第一个邀请的就是玄奘大师,他的生活都是国家供养的,朝中文武大臣谁不恭敬他?不过他在这种名利之前,也并不是绝对的拒绝,有名利没有关系,但是在名利丛中,他知道自我约束。


  我们要培养自制的力量,我们的生活才能快乐,我们有了自制,今后面临任何诱huo,才有力量对付;关于‘自制’,我也为它下了三个定义:



  (一)自制是人类的本能


  虽然追求欲望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但是节制欲望也是我们的本能。有的人说:社会讲究纵欲,佛教提倡节欲,难免贻曲高和寡之讥;但是,佛教所提倡的节欲,并不是绝对的禁欲;因为欲望是本能的,而我们另外有一种本能的节制力量,来对治欲望,使他平衡。如果你节制的力量小,物欲的力量强,不能自我克制,那么你就是人间道德的失败者,如果你要在道德人格中完成自己,你必需把自制的本能发挥出来。



  (二)自制是君子的要务


  自古的圣贤君子,没有一个不克己利人,佛教中所以有那么多戒律,也就是要我们知道自制的方法,具有自制的力量。



  (三)自制是修行的条件


  大家都知道,佛陀在即将成道之前,曾经遭受到恶魔波旬及数以万计的天魔来扰乱,但是佛陀完全不为所动,终于能证得无上菩提。佛陀所以能不受天魔所扰的主要原因,便是他具有强大的定力与自制力的缘故。因此,我们从事修行学道的人,也必需要学习佛陀,培养一种自我克制的力量,能够自制的人,才是修行可能成功人。
  

四.从谦卑中长养自尊



 
  我们人要有自尊自重的心,但是自尊自重,并不是傲慢与贡高,我们的自尊自重要从谦卑中去陶冶。古人说:江海所以能成百川之王,是因为它居卑处下,不拒多少。


  与人相处,最得众望的人,就是懂得谦卑的人。我们做为一个佛教徒,所从事的是教义的传播,不但要有自尊自信的意念,而且更须要培养谦卑的美德。


  过去的出家人,‘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能够上与君王同坐,那是因为他具有尊贵的德行,得到君王的爱戴;肯与低贱的乞丐并行,那是因为他明白‘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虽然是乞丐,人格并没有欠缺,所以能够本着谦卑的态度去纳受他们;一个伟大的人物,一定是谦卑的,唯有不成熟的人,才会趾高气昂,贡高我慢。


  谦虚不是要我们畏怯退缩,不是要我们卑劣懦弱,也不是要我们对一切事情推诿而不负责任,谦卑更不是要我们自暴自弃。孟子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一个自暴的人,不可和他讲话;一个自弃的人,不可与他共事,儒家说培养浩然之气,主要在从谦卑中养成自尊,佛法也是一样。


  大家都知道,印度的比丘是以乞食为生的,为什么要比丘像乞丐一样挨户乞食呢?为的是要出家人在与众生接近之中,以培养谦卑的美德。平常我们至诚礼佛,把尊贵的头匍伏在地上,以双手接近佛陀的脚,就是要我们袪除我慢贡高,养成谦卑的习性。


  为什么我们要谦卑?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为什么要自尊?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懦怯的。


  西方有一位哲学家说:‘一个人如果骄傲,即使是身为天使,也会沦为魔鬼;如果谦卑,虽是凡人,也会成为圣贤。’所以我常说成熟的稻穗一定要低垂下来,‘宇宙有四尺五寸高’,我们六尺之躯的人,要生存在宇宙中,大家都必须要低一低头。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上,我们要学习常不轻菩萨的德行,过那低头而向前的人生。


  关于自尊,我也为它下了三个定义:



  (一)自尊是自信的基石


  自信心要建立在自尊的上面,没有自尊,那有自信呢?有了自尊才能培养自信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自尊,‘三旬九遇食,十载着一冠’,他对自己的人格有无比的自信。佛教里多少古德们深山苦修,甚至三餐无以为继,但他们不肯放弃僧侣的尊严,随俗浮沉,他们对自己能体解大道有无限的信心。因为有信心,最后终有所成,所以自尊是自信的基石。



  (二)自尊是节操的根本


  社会人士有社会人士的节操,佛教徒也有佛教徒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不管什么人,他的节操必须建立在自尊的上面,唯有自尊的人才会尊敬人,自尊的人才不会冒犯人,自尊,是人类高贵的节操。隋朝的道悦禅师,居住在荆州的时候,正遇到朱粲造反,朱粲强搜寺中道粮后,命令禅师引路出城,如果不从,即欲杀害,禅师坐于地上说:‘吾沙门也,非引路之人,浮幻形骸,任从白刃!’这种从自尊而产生的节操,虽是盗贼,也不得不肃然起敬。



  (三)自尊是人格的标准


  一个人有没有人格,主要须看他的自尊程度如何?我们人格的标准,人格的方向,完全在有没有自尊心上决定。出家人应该庄严,不能和俗人一样,一个出家人终日讨好世俗,向权贵奉承,或者只为了一点小利,甘心出卖人格。有人公然抽烟喝酒,不以为耻;有人出入游乐场所,不以为羞;这都是由于不具备自尊心,因而可定出他的人格标准。
  

五.从笨拙中启发灵巧



  
  我们一向把笨拙与灵巧看做两回事,现在我告诉各位,真正的笨拙就是灵巧的根基,聪明智巧不是从投机取巧中得来的,真工的灵巧是从笨拙中增长的。很多老和尚自称老拙,‘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由他自干了,你也省力气,我也少烦恼。’老拙真的这样糊涂吗?这是老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看起来好像很笨拙,这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


  三十年前,杭州武林佛学院院长会觉法师(太虚大师的弟子)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一生最讨厌的是聪明的人。’为什么聪明的人他讨厌呢?因为多少人聪明反被聪明误,笨拙,可以脚踏实地的慢慢做,所谓慢工出细活,不从笨拙中启发灵巧的聪明是靠不住的。所谓笨拙者,为学不求急取,做人不想取巧,一板一眼,稳稳当当,你笑我傻瓜也好,你笑我笨拙也好,我就是本本份份的做人做事。


  我们中国人常笑日本人很笨,呆板不懂取巧。有一次,我在日本一家饭店的楼上,看到一辆卡车开到十字路口,刚好红灯亮了。这时候四周静静的,正是清晨两点的时光,一点声音、一个行人也没有,那辆卡车停在那里等了一分多钟,等到缘灯亮了才开车。有人一定会觉得他很笨,这时深更半夜的,那里有行人?尽管往前开车就是了。是的,这时候没有行人,我通过去,养成闯红灯的习惯,下次就要出车祸了。他就是守着规矩,虽然笨,但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终身可以安全。现在日本的社会很进步,是世界第三个经济强国,如果说日本人不聪明,为什么他们会富强呢?因为他们的国民从笨拙、守法之中,养成不取巧、守本份的习惯,所以社会就有秩序,国家就会强盛。


  我常看到有些同学念书,正楷还不会写,就先学草字,龙飞凤舞,写到最后乱七八糟,不成字样。如果能够承认自己笨,慢慢一笔一划的写,自然而然的就会运用灵巧了。


  在这儿,我对灵巧也下三个定义:



  (一)灵巧是贯通的慧解


  灵巧,是闻一知十、闻十知百的能力;灵巧,不是凭空捏造,虚造的假聪明,而是贯通的智慧。因为有了灵巧,可以举一反三,可以无事不知,无理不明。禅宗大德们,有的看到桃花开放而悟道了,有的听到婴儿的啼声而明心见性了。但这种大道一以贯之的灵巧,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这是从多少经历中,多少笨拙里才能贯通的。



  (二)灵巧是敏捷的反应


  有了灵巧的心思,对事情才会有敏捷的反应。过去学子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没头没脑的说话,这并不是善知识不长于语言善巧,实在说他是在考验你的灵巧,能不能有敏捷的反应。快川禅师被织田信长军阀放火烧寺逼得无路可走时,快川禅师要求随他的寺众参‘大火中如何大宣法音’的话头,并且不时的摧着快!快!快!假如有灵巧的禅者,在敏捷的反应下,就应该开悟了。



  (三)灵巧是活用的经验


  灵巧,是从经验中去多做、多说、多看、多用心想,从经验中去灵活运用。俱胝的一指,可以使许多学子契悟佛法;黄檗和临济的棒喝,可以让多少人接触到禅机;高明的医师,砒霜、毒药,都可以治病。要灵巧才能活用,若无灵巧,好事好话,有时也会惹来麻烦。


  灵巧,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学道,要先有灵巧。
  


六.从理想中实践抱负



  
  说到理想,我不禁感慨万分,今日的佛教青年最缺少的是什么?没有理想,没有抱负。你问他将来的理想抱负是什么?没有几个人能够回答?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可以说这就是没有未来,没有未来性的青年人,这会有什么成就呢?


  有人把人分成上根、中根、下根的三种等级,上根的人凭着崇高的理想而行事,为理想而辛苦工作,为理想而牺牲奉献;能否达到目的是另外一回事,我就是为我的理想而贡献一切;中根的人,凭经验行事,做到那里说到那里,认为理想太空幻了;下根的人,凭需要而生活,我有面包才会不死,我有老婆儿子才满足,所以下根的人能努力做事,是只讲需要不谈理想经验;禽兽凭本能,如牛马除了寻找水草作为食物以外,就不会有其他的要求。


  我们青年,尤其我们佛教青年,可以只求满足生活上的欲望,而抛弃一切理想吗?如果这样,又与禽兽有何分别?佛陀告诉我们,众生是无边的,烦恼是无尽的,法门是无量的,佛道是无上的,人生有那么多的无边、无尽、无量、无上,等着我们去追求,我们还能做一个没有理想的行尸走肉吗?人要是有了理想,工作就不会觉得辛苦;有了理想,吃点亏也不会去计较;有了理想,生活中就有好多力量。所以大家要有志愿,要有抱负,要有理想。


  关于理想,我也为它下三个定义:



  (一)理想是正当的希望


  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很多的希望,而崇高的理想,则是我们正当的希望。希望,可以引导我们走上正途,哀莫大于心死,人生最悲哀的事,就是没有希望,没有希望的人生,眼前一片灰色,暗淡无光。就算猫狗,也希望有美好的三餐;就算花草,也希望朝露的滋润;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怎能没有正当的希望,怎么没有崇高的理想?



  (二)理想是力量的源泉


  人生有了理想才有奋斗的力量;没有理想的人生,好比干涸的泉水,就不会长养生机,有了理想,才有力量。人类征服埃弗勒斯峰,因为人类从理想中能够产生出登高的力量;人类能够登陆月球,因为人类有上天的理想,所以就有力量上天。世界上多少伟大的事业,都是靠理想所产生的力量。



  (三)理想是快乐的国土


  有了理想生命才有意义,人生才有希望,理想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有了理想,你就拥有了一个理想国度;人间的世界,你不容易拥有,你要有一百坪的土地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其他的了。可是你如果拥有理想的国度,则谁也没有办法奈何你。你为何不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度呢?可怜的佛教青年,没有崇高的理想,他们顶多希望有一间小庙就好了,根本不敢想成大功、立大业。拥有一间小庙的理想太不值一道了,靠一些小庙怎么能复兴我们的佛教呢?
  
   大家要想成功立业,就必须具备理想,我今天贡献各位以上六点,希望大家不要把它当作是讲演,这不同于对世俗青年的演讲,因为我们是佛教学院,不是单纯为了做学问而来的。我们是学人间菩萨道而来的,主要是实践人间菩萨的理想,希望大家确实去力行,不要辜负我对大家的希望。

TOP

续 35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三)

 
 
时间:民国六十五年六月
                             

地点: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
                             

对象:同学
  


    各位同学:

  我今天第三次来和各位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的问题,记得三年前学院招考新生的时候,曾经出过一个作文题目:‘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当时有些青年连题目都不懂,就是懂的人也把握不到要紧的地方,可见青年对自己未来何去何从,自己将来成功立业的道路究竟在那里都茫然无知。所以,我有感于此,很想把这个问题好好告诉大家。

  政府正在提倡一件事,希望各个学校能够经常请社会上工商界事业成功的人士对青年们现身说法,告诉青年他们是如何成功立业的。比方我们举办大专佛学夏令营的时候,有人建议我请吴修齐先生、潘孝锐先生等来讲演,希望他们代表在家佛教徒向大家说明其成功立业的方法。一个已经上了年纪有经验的事业家,他的成功立业之道可以说都是经验之谈,都是金玉良言。我与各位比较,我在佛门的时间比各位长久,对于佛教中的人与事,我知道的比较多,所以,由我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相信对你们会有帮助,至于你们能否成功就要看你们将来是不是真的能够心领神会,能有所得。今天仍然提出六点来和各位说明。

  


一.从工作中发挥热忱



  
  一个没有工作的人是世间上最苦的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寂寞无聊。有些年轻人成天闲荡,无所事事,像孤魂一样,不知道在那里安定身心;像浮萍一样,不知道将飘向何方?那是何等的不幸!可知工作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工作的益处很多,我只简单地举出三点告诉各位:


  (一)工作中才有生命

  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等于行尸走肉,没有精神,没有灵魂;一旦有了工作,才能发挥生命的潜力,表现出生命的价值,所以说工作才有生命。


  (二)工作中才有人缘

  在一个团体中,最不得人缘的人,就是最懒惰、最不发心、最不肯工作的人。在许多小动物中,大家常常赞美蚂蚁,因为蚂蚁工作勤奋,储蓄粮食;大家也赞美蜜蜂,因为蜜蜂勤劳操作,采花酿蜜,它们都活得很有意义。因此,一个人要发心工作,从工作中获得人缘;要勤奋工作,群众才能接受你。所以,我常常勉励大家:‘工作无贵贱,服务最神圣’。因为在神圣的工作里面,我们才能广结人缘。国父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可见有工作的人生才有意义。


  (三)工作中才有财富

  世间上有很多人都想拥有万贯家财,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呢?致富之道是什么呢?就是工作再工作。世界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即使有一笔横财到了你的手边,如果你没有继续努力工作,坐吃山空,再多的横财也不长久;再说,不劳而获的财物,是不可贵的。唯有掺和自己的汗,发挥精神、用尽力气去赚取的财富,那才是最可贵。俗语说:金砂随潮水流来,也要你动手去淘洗,才能得到黄金。这说明一切的收获都要靠自己去从事工作。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位父亲,临将去世前,召集儿女们到床前来,告诉他们说:“我有不少的财产留给你们,那是一些黄金,就埋藏在葡萄架下。”父亲去世后,儿女们于是在葡萄架下面挖掘土地,希望取得父亲的遗产。葡萄架下有黄金吗?没有。但是因为经常去挖掘,翻松泥土,土壤肥沃,架上的葡萄遂长满了累累的、甜美的果实,终于让这些儿女们获得很多钱财。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唯有工作才能获益,工作中自然有精神有力量,也唯有工作才能安定我们的身心,因为工作能给我们乐趣。人生有了工作,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

  佛教常讲发心,这个发心,主要就是告诉我们要发心工作,要奉献自己的力量。一部机器,如果长久不发动、不使用,它也会生锈;人的身体如果不经常磨练,也会衰弱;不经常工作,意志会消沉,心思也会枯竭。再说,一个人不经常工作,好比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设下了障碍,使自己寸步难行。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想要活得轰轰烈烈,那他就要工作,不但要工作,并且要竭诚的去工作,从工作中发挥青年的热忱,那么他的人生定能辉煌腾达。

  现代的佛教,形同老迈的枯藤,毫无生气,主要是因为我们佛教徒缺乏热忱。记得曾经有人感叹的说:‘我进入佛门之后,所感受到的是“冷”的气氛!’这个‘冷’,不是气候寒冷的冷,而是气氛的消极,令人感受到处处一片寒意,因为大家缺乏热忱,工作没有热忱,修行没有热忱,待人没有热忱,卫教没有热忱,因此给人一种‘冷’的感觉。

  翻开历史,每一个朝代里救国救民的事业,莫不是仁人志士们奉献出他们的力量与热忱所创造出来的。所以,工作要有热忱才有力量;工作要有热忱才有内]容,也才能支持长久。一个宗教家,对于救人救世的事业,必须要具有高度的热忱。因此,我们佛教青年,更应该本著「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志愿,鼓舞起热忱去担负我们弘法利生的工作。
  


二.从反省中检讨功过



  
  一个人要天天反省自己。自古以来的圣贤,他们能够变化自己的气质,修身立德,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反省的功夫。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袁了凡以‘功过格’记录自己的功过,以反省自己举止的得失。所以一个人要时时反省自己。有些人,眼睛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嘴巴只讲别人的过失,却从不检讨自己;因此,养成抱怨不满、怨天尤人的坏习惯。其实,人与人相处,要能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时时反躬自问,检讨得失,方能增进道德,升华人格。

  反省究竟有什么益处呢?益处很多,仅提出下列三点说明:


  (一)反省是悔过的勇气

  有些人犯了过错,却不肯悔过,因为他没有反省,他不能自知,如果他能够仔细反省,就会生起悔过自新的勇气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青年人在修学的时候,应该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痛痛快快、切切实实地把它表露出来。譬如:害了盲肠炎的人,一定要把盲肠割掉,去除后患。一个人的过失也要用反省忏悔的快刀把它切除。

  一般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护短,覆藏自己的过失。面对自己的过失,不肯改进。因此,出了学院之门,真正去负责一方时,便显出自己处处都是毛病,而无法立足。大家今后不应该掩护自己的短处,要有反省过失、努力改进的勇气。


  (二)反省是自知的镜子

  古语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长相,必须照镜子;若要了解自己行为的得失,则必须用‘反省’的镜子来看。反省]如同一面镜子,在反省的镜子中,自己的本来面目,将能显现无余。

  有时候,我看一些青年同学们写日记,凡是品德较好的学生,他的日记,通常重在检讨自己的功过,总认为自己缺点很多;凡是品德不好的学生,大都在批评别人的好坏,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是,似乎天下的人都不能令他满意。事实上,这是他不认识自己,他所看的是别人的缺点,他所想的也是别人的过失。一个人到了连自己都不认识时,那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可怜。所以一个人不必忙着去认识别人,重要的是要先认识自己,从反省中去认识自己,从反省的镜子中去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


  (三)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贤君之一,他所以能成就千秋万世的伟业,主要的原因乃在于他能谦冲自牧,肯虚心反省。专门记载唐太宗言行的《贞观政要》一书,即曾记录一段他的自述。他说:“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可见一个伟人之所以成功,确有其为常人所不及的地方,今天有了过错,如果没有反省,明天还是一样的犯错;如果能够时常反省,那么,今天错了,经过反省,知道犯错的缘由,随即改正过来,那下一次就不会再有过错。所以说,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譬如甲乙两个人相处,甲得罪了乙,经过反省后,知道自己错了,翌日,随即向乙道歉,两个人前嫌尽弃,和好如初,这不是由于反省得来的好处吗?大家都知道,佛教最重视戒律,犯了戒的人必须忏悔,才能消除罪业。所谓忏悔,其实也就是赤诚的反省。

  佛经上记载:“有一比丘,名曰欣庆,犯四重禁,来至僧中,忏悔自责,罪业即灭,戒根即生,如初受戒时,无有异也。”一个犯了四大重戒的人,经过反省忏悔之后,居然能够与初受戒时相同,可见赤诚反省的功用,几可谓能使人获得‘新生’。所以说‘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反省的利益很多,譬如:反省是智慧的果实,反省是进德的阶梯,反省是青年们修学中重要的功课。一个人不要随便责备别人,要能以责备人之心来责备自己;也不要任意批评别人,要能以批评人之心来批评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时时反省自己,只要觉得是有利于大众的事,那么就要热心去做;时时反省,知道自己言行不合乎道德标准,那就要赶快改正过来。一个青年人,想要成功立业,首先必须健全自己;那么如何健全自己呢?就是要不断的反省、再反省。
  


三.从宽容中扬弃嫉妒



  同学们现在正在求学的时候,大家要学习把自己扩大,尤其是要把心量放大。记得《释迦传》中有一段记载:有一位犯了五逆十恶的坏人,最后想回头忏悔,但是他有恐惧心。心想:我过去那样冒犯佛陀,如果现在向佛陀忏悔,他能宽宥我吗?有人了解了他的心意,便告诉他说:‘佛陀的心量尚且能包含天地,怎么会包容不下你一个人呢?’他终于去忏悔了。

  佛世时,摩揭陀国阿阇世王,忤逆父母,大行不孝,最后知道自己错了,想求忏悔,可是父亲已经去世了,忏悔已经来不及了,谁能原谅他呢?他很悲伤,因此自暴自弃。他的母亲很了解他,对他说道:‘诸佛心量,等同虚空,你父亲是学佛的,你虽然忤逆了他,但是,我能了解,他一定会宽恕你的罪过的。’

  所以,要做一个伟大的人物,先要养成宽宏大量的气度。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一个人要养成海阔天空的胸襟,要有宰相肚内能撑船的器量,不但能够容纳好人善人,甚至于我们的仇人敌人、看不惯的人,也都要能宽容。唯有宽容才能去除嫉妒,唯有宽容才能够成就一切。一个人若不欢喜别人好,不欢喜别人快乐,常常令自己活在怒火之中,那是多么痛苦的事啊!至于如何宽容别人,如何去除嫉妒呢?要能够做到下列三点:


  (一)不念旧恶

  一个小孩子,如果和玩伴吵架了,他总欢喜算旧帐,譬如:‘你过去拿过我一张纸啦!‘你过去吃过我一块糖啦!’大家现在都不是小孩子了,都不会那么幼稚了,所以不应该再算旧帐。但是一个愚痴的人,他就喜欢算旧帐,喜欢把过去芝麻绿豆大的事情提出来讲。佛法有一句很好的话说:‘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是告诉我们,既往不究,我们要讲的是现在,要重视的是未来。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误会或磨擦的事情产生,只要我们有宽大的度量容人,不念旧恶,犹如大海之深广,能容任何污秽之物,且不失去大海的清净;又如虚空之宽大,任何美丑之物,皆能包容无余。所以一个人与人相处,不论任何的讥嫌、误会、过失都要以宽宏的心量来包容,如大海之容纳百川,如泰山之不辞土壤。

  在佛教里,有人犯了过失,经过至诚忏悔之后,罪业就可以消除。佛法中说:一个肯悔过的人,比没有犯过的人更好,对于忏悔之后的人,如果你还要攻击他过去的过失,那么你的过失会比他更严重。僧团中最忌讳的事就是算旧帐,希望大家今后不要再翻陈帐,不要再念旧恶,和谐相处才是佛弟子应有的态度。


  (二)以德报怨

  先总统蒋公一生不但受中国人的崇拜,甚至于共产党都崇拜他,就是毛泽东也非常崇拜他。曾经有这么一段故事:日本的田中首相到大陆去访问,他想拍毛的马屁讨好毛,就在毛面前大肆批评先总统蒋公。毛拍拍田中的肩膀说:“小老弟!你不可以这样讲,蒋总统是中国伟大的民族英雄,我与他有战争,那是我们的事,他对你们日本以德报怨,对你们有恩,你怎么可以批评他呢?”田中首相听后莫知如何。

  先总统蒋公过去不但看儒书也听佛经,接受中华文化的薰陶,养成他的圣贤胸怀,以及伟大政治家的风范。虽然经过八年的流血流汗,艰苦的作战,多少的牺牲,但到最后他还是‘以德报怨’,接受日本的投降。这是一件丰功伟业,唯有心胸宽广,不念旧恶的人才能做得出来。

  现在我们在台湾,不管日本政治如何急功好利,日本人士仍然知道感恩图报,经常组团来台为蒋公追思祭悼,由此可知唯有以德报怨的人,才能真正令人怀念。经中说:以怨报怨,永远不能息怨;唯有以德报怨,才能结束一切冤怨的根本。你有仇敌吗?假如有的话,以后更应该用道德去感化他,不要生起怨恨心,因为以怨报怨,永远不能化敌为友。


  (三)与人为善

  一般人对于犯过的人,往往不肯给予改过向善的机会,也不肯给予一条方便的道路;我们是个学佛的人,学佛的人应该有责任将欢喜布满人间,把善良的风气传遍各处;应该予人方便,予人好处;应该不舍弃任何一个改过自新的人,不拒绝任何一个心向佛道的人。

  有一些人,往往缺乏助人为善的心量,甚至于嫉妒他人的善举。这种态度不只障碍了他人,也障碍了自己,我们应该学习用宽容来扬弃嫉妒。‘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泰山所以能高大,是由于它不舍弃任何一块小泥土;大海之所以能深远,是因为它能容纳任何细小的溪流。一个人生存于世间,待人处世,也应该具有泰山、大海的气度,不嫉妒好人,不排挤异己,因为唯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四.从讥谤中庄严福慧



  
  一个伟大的人物所以成其伟大,一定要能忍受很多的讥嘲毁谤。因为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处在人群中,也难免会遭遇到讥讽诋毁。那么,处此情形,一个人如何给予自己力量?如何使自己不消极?那就要从讥谤中学习庄严福慧。

  经上说:一个修道者,如果不能忍受恶骂毁谤,则不能名之为修道的人。一个真正修道的人,听到别人对他的讥讽毁谤,不但不会觉得气愤,反而觉得如饮甘露。布袋和尚曾经说过:‘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由他自干了;你也省力气,我也少烦恼。’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布袋和尚对于别人的毁谤打骂,他处理得多么洒脱自在。

  昔时有位宰相,气度宽宏,行忍工夫到家。有一天,弟弟要到外地去做官,来向哥哥告辞,哥哥说:‘你脾气不好,此行我担心你的事业不能顺利。’弟弟说:‘不会啦!这次我听哥哥的教导,别人给我的讥讽毁谤我都不会计较!’‘真的吗?假使有一个人在你脸上吐一口口水,那你怎么办?’‘我一定照哥哥的指示去做,不和他计较,把口水擦干就算了!’哥哥听了以后,顿了一下,又说:‘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是这样做。别人所以对你唾面,就是因为不高兴你,你把他擦了,那么他会更不高兴。这种情形之下该怎么办呢?让它自己干了,不必用手去擦,这才算是到达忍耐的上乘功夫。’

  一个人,从他懂得人事开始,所遭遇的讥讽毁谤,不知凡几。譬如倍受社会大众所崇拜的胡适博士,也是‘誉之所至,谤亦随之’。有人赞美他,也有人毁谤他。试观世界上伟大的圣贤,那一个不是从讥讽毁谤中成就出来的?讥讽毁谤会**一个人,但是,它只能**一个庸懦无能的人;讥讽毁谤打不倒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的人。对于讥毁,我们要把它看做庄严我们福德智慧的逆增上缘,千万不要让它激起你的嗔恨心。《成实论》曾记载几句有意义的话:‘恶口辱骂小人,不堪如石雨鸟;恶口骂詈大人,如华雨象。’小人物与大人物的区别,从应付外来讥毁的态度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台中李炳南居士,初到台湾弘扬佛法的时候,也遭受到很多麻烦。当时李炳南居士总是效法常不轻菩萨的行持,谦和地说:‘善知识,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做佛!’甚至于又说:‘善知识!谢谢你,你给我的这种难堪,是在消除我的罪业,谢谢你给我消除罪业的机会。’由此看来,讥讽毁谤不但对人没有坏处,甚至于对一个真正有作为的人而言,反而成为庄严自己,增长福德智慧的助缘。佛陀在世时,提婆达多以及许多外道经常蓄意陷害佛陀,但是,却都不能伤到佛陀,尤其佛陀每一次遭到外道的陷害以后,佛陀不但没有减损什么,反而声望更加提高,佛教的弘化也更形顺利,更为普及。所以,黑暗就是光明的预兆;外来的拂逆,更是行善的逆增上缘。也可以说:没有讥讽毁谤,就显不出伟大的人格,显不出圣贤的节操。

  至于如何忍耐讥讽毁谤,我提出下列三点来说明:


  (一)不说讥谤

  讥讽别人的话不说,毁谤别人的话不说。一个人如果发觉自己平时好说别人的闲话,那么,从现在起,绝口不说,这就是不恶口。


  (二)不听讥谤

  不要理会外传的讥讽毁谤。一个人如果经常注意外传的谣言,则心里会愈难过,一难过,就愈没有力量、没有心情去做其他事情。要知道‘是非之言止于智者’,一个有智慧的人,绝不会乱传谣言,当然他更不会轻易听信谣言。


  (三)不怕讥谤

  因为讥讽可以消除我们的罪业,是我们修道人的逆增上缘。所以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修道的人,不但不必惧怕讥讽,更可以把讥讽转变成激励身心的力量。
  


五.从听闻中确实奉行



  经上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学佛要多闻薰习,听闻佛法是学佛必经的过程。任何一部经,开头必是‘如是我闻’,最后是‘信受奉行’,经典的这种形式,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同学们在学院求学,多闻是做到了,但是在‘确实奉行’方面却还嫌不够。我常常有一种感觉,同学们往往只学到半部经,也就是只学到前面的‘如是我闻’,但却没有学到后面的‘信受奉行’。

  佛经说:‘虽有多闻,不制烦恼,不能自利,徒无所用。譬如死人,着金璎珞。’一个多闻而不能奉行的人,确实就像死人穿上华丽的衣服一样,一点用处也没有。因此,一个人想成功立业,必须要从多闻做到确实奉行。关于这一点,我也告诉大家一些切实的办法。


  (一)闻是要说好

  听到好的道理,要赞美,要随喜赞同。现在的青年朋友,常常在听到别人说了很多道理后,也不表示赞同,反而还说:‘你讲的道理固然很好,不过,我的意思是……’、‘你讲的话虽然不错,但是,我以为……’、‘你的意思虽然很好,不过,……’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教导,他总是一开口就把它否决,甚至于你的话还没说清楚,而他的意思本来也与你一样,但是他却一开口就表示他不完全同意,他总觉得赞同别人的意见,会使自己矮了一截,因此,总不肯爽爽快快地承认别人的正确,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二)闻善要奉行

  经上曾经记载:三恶道中有一类众生常有‘闻善不着意’的坏习惯,就是说听到了好的话,丝毫不加以留心,更谈不上切实去奉行。因此,终于使他们在三恶道中流转。人为万物之灵,具有辨别善恶的能力,如果能闻善奉行,则道业自能快速增进。


  (三)闻理要相应

  听到了符合真理的话,就要设法与它相应。有人说:你的话打动了我的心坎,你这话好像是为我说的。这就是听话的人,能与对方的话相应。我们常常称赞佛陀为‘如理师’,说他是真理的体验者,是真理的证悟者,是真理的榜样。因为一个与真理相应的人,一定是一个真正慈悲的人。这时,即使他骂你,或者打你,其出发点也都是慈悲的。诸位若想与真理相应,则必须从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去体验,养成事事都‘如理作意’的习惯。

  同学们!你们不是有人常写日记,或写周记吗?希望大家在日记上、周记上,要常写些如何与真理相应,如何与真理结合在一起的话;因为一个烦恼无明炽盛,怨天尤人,处处不满现实的人,他是不可能与真理相应的,他的言语举动更不可能与真理结合在一起。

  


六.从克难中创造明天



 
 自从政府播迁台湾以后,最早发起的一个运动叫做‘克难运动’;组织的乐队,叫做‘克难乐队’。当时,全国上下,一致推行克难活动,由于大家推行活动,而使台湾从克难中慢慢成长,所以说克难的精神,就是奋斗的精神。能够克难,才能从克难中孕育明日的果实;从克难中,期待明日的光辉。

  ‘克难’,顾名思义,是克服困难。一个修学佛法的人,有什么困难需要克服的呢?譬如:有人觉得‘话难说’。如果你觉得说话很难,国语不容易说得正确,那么,你就要克服说不好的困难,就得努力去学习;有人以为写文章很难,那你就要去克服文字的困难;思想不能畅达,语言文字不能流利,就要先找出困难的所在,然后再去设法克服它。

  也有人觉得‘事难做’。所谓‘事难做’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事情本身的条件困难,一种是人事关系的困难。一个人不论在什么情形之下,绝不可因为事情难做就不去做,也不必因为人事关系困难而灰心。佛法说:‘佛道难成誓愿成’,世间上的事情没有一件会比学佛更困难,成佛的困难我们都不怕了,那还怕世俗成功立业的小困难吗?

  法国英雄拿破仑曾经说:我的字典里没有一个‘难’字。自古的豪杰英雄也常常自夸说:我不知道什么事情叫做困难。‘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则虽移山填海,也终有成功的一天。希望青年朋友们,要把难字从口边、从心里去除,脚踏实地,切实地去做,相信不会有什么困难的。

  此外,有人会觉得‘道难修’。修道有什么困难呢?为了修道,我们就要淡泊名利,忍受寂寞,委屈吃亏,忍耐压迫;为了要修道,亲情要放下,故乡要远离,朋友要少来往,一切功名富贵的念头都要舍离。有的人修道,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到头来反而背道而驰。所谓‘修道一年,佛在眼前;修道三年,佛在西天;修道十年,无影无边。’这种人因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能耐烦,经不起挫折,终于半途而废。像这种自暴自弃的人,能完成人生吗?能成就道业吗?所以,一个修道的人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毅力,不只要具备‘勇猛心’,而且要具有‘恒常心’,这样,菩提大道才有展现在眼前的可能。
  
    今天提出六点来勉励大家,希望今后大家要努力去奉行,确实去实践,以开创自己未来的前程,走向成功立业之大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