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文钞选读】观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你要事先通知你的家人眷属,告诉他临终关怀的重要性!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说:「凡修净业者」,我们修行净土法门,求生阿弥陀佛国,要注意两件事:



    第一个「当成全人之正念」.



    你平常多多的帮助别人提起正念。



    他在那个地方拜佛,我不要干扰你;你在打坐,我不要干扰你,多多的去帮助别人正念。



    你今天要买一个经架,没有钱,我帮你出钱,没关系!你就是人家修行,多多帮助别人,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你要事先通知你的家人眷属,告诉他临终关怀的重要性、这个利害关系。



    临命终的时候要怎么处理,不要在我的面前哭泣,不要搬动我的身体,这个事先都要先讲清楚。



    这两件事都是平常就要做的。



    「俾各知所重在神识得所,不在世情场面好看,庶可无虞矣!」



    使令我们的眷属、同参道友知道,我临终的时候,不管我的身体是多么的脏,不要管,要紧的是「神识得所」,要尽量来使令我来提起正念往生善处,这个才是真实有利。



    不要在世间上的好看、不好看,这个是不重要。



    「庶可无虞矣」



    这样子才能够没有顾虑。就是多成全人的正念;第二个,好好的做准备。



    这一段是先说明临终关怀的重要性。

TOP

   能够医,我们尽量医,不能够医,就带回家!
                                        净界法师


    好,我们再看第二段,大家请合掌。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

                               —  临终三大要  —

    好,我们加以说明。前面一段是说明临终助念的重要性,应该怎么样达到临终助念呢?印光大师他讲出了一个方法。先看第一段。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

    假设我们有父母,或者是兄弟,或者其它的眷属、朋友得到了重病,得到重病,当然我们能够医,就尽量医。如果是不能医,「势难痊愈者」就不要医,就送回家。

    我们对于这个眷属的处理,假设已经没有办法,绝对不要进行急救,这个一定要注意。

    第一个,不要注射这种使令我们昏迷的镇定剂。

    第二,不要急救。因为那个急救的电压很高,几万伏特,你一电击,这个人的身体伤害太大,很容易生瞋恨心。

    所以我们一定要判断,这个人,医生已经说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就不要去动他的身体,不要增长他的痛苦了,就带回家,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我们自己处理。当然能够医,我们尽量医,不能够医,就带回家。

    带回家怎么办呢?

    「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

    就是一方面培养他的信愿,使令他能够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心,能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信愿。一方面为他助念,就是这两件事。

    「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

    使令这个亡者,今生的生命结束以后,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利益就太大,这个是帮助一个人成佛的意思了。

TOP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
                                                 净界法师


    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印光大师说: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

    印光大师就讲出三个要点,以为我们成就临终人往生的根据。

    虽然言词很鄙俚、很平淡,没有很玄妙,但是这个观念是有传承的,是佛陀亲口宣说的,出自佛经,不是我个人揣测的。「遇此因缘」,遇到临命终的因缘,都可以使用。

    我们看这个三要的内涵:

    「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

    这第一个。这个是个大学问,「开导安慰,令生正信」。

    我们临命终的人,内心是很复杂的,错综复杂的。

    在这个《西藏生死书》说,多分来说是两种的心情:

    第一个是一个恐怖的心情。

    怎么说呢?就是我们的心,我们凡夫的心,平常所住的境界,就是财色名食睡。我的财富,我要赚很多钱;我的眷属有妻子、儿女的眷属;你的声名,你要做总经理、董事长,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这一念心,就是住在这种境界上,一生就是为这些努力奔波。平常一天一天过去,也没什么特别感觉。但临命终的时候,这些完全要破坏,内心当中就恐惧。

    就好像我们人住在这个大地,大地是我们的依止处,这个大地要崩裂,我们就恐惧,要失掉这些境界,恐惧。

    第二个、忧虑。

    我们对未来的生命的前途,前途茫茫,不知道下辈子要去哪里?这个生命是断灭呢?是相续呢?是要到哪里去呢?内心不安,忧虑。

    当然也有很多的特殊的情况,《西藏生死书》说,有些人内心当中有恨,想到哪些人平常对他不起,一生当中,对他有种种的不合理的行为。临命终的时候,他心中的恨会出现,这个也是很危险的。他有罪业,他有内疚,这个都要引导他发露出来。就是他的心情有各式各样的。

    我们应该怎么样来为他灭恶、生善呢?

    这个《西藏生死书》提出了两大点:

    第一点,你要为他开导安慰之前,你要先修慈悲观。

    就是说,我们一般的心情,如果我们看到亡者,我们凡夫的心情呢,我的生命要离苦得乐,至于别人是不是离苦得乐,我们不在乎,这是没有慈悲心,这个不可以。

    第一个就修慈悲观,就是修七重因果,思惟躺在床上的人,是你最爱的亲人,或者是你的母亲,或者是你最大的恩人,你就这样子思惟,知母、念恩、报恩,他是你的母亲,他曾经以最大的恩惠来照顾你,你应该报答他的恩,这七重因果。

    或者是「自他交换」。你观想躺在床上的就是你自己,你现在需要帮助了,你就像帮助自己的心情去帮助别人,这个也可以。

    总之你一定要使令你对这个亡者的慈悲心生起来,这才可以,否则你以后的开示,就很难达到效果。因为你今天要帮助亡者,亡者要接受你的帮助,不但是你开示的法语,重要的是,你那个慈悲心要打动他,所以你要在开示之前,先把慈悲心的量生起来,这第一个。

TOP

               我们临终助念、关怀的三个方法!


                                                   净界法师



    第二个就是正式的开示。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个,先了解临终者的身心状况。



    问问看这个人平常是不是有学佛?对佛法的信心到什么程度?平常修什么法门?平常造什么善业?造什么恶业?先了解一下。他的个性怎么样?先了解一下。他内心有什么样的执着?都要了解。然后再抉择一个契理契机的法门,应该要先为他忏悔的,先让他发露;应该为他先解开心中的结,先解开心中的结;然后再赞叹净土法门。一定是要把他心中的结先解开,然后再告诉他净土法门的殊胜,先灭恶、再生善,这个就是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



    不过这个地方要注意,其实临终的助念,我们现在台湾的临终助念,都太晚做。一般人都是到了已经是昏迷状态了,才来找出家人,其实这样子都是不对的。



    我们看《西藏生死书》,它那个临终助念,头脑清楚的时候就要做。



    这个心理建设,就是医生宣布已经没有救,你的生命还有三个月、一个月,这个时候,就应该要做心理建设了,不应该等到已经昏迷了,这个都来不及了。



    所以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最好是在头脑清楚的时候,他还能够接受我们的引导,越早做越好,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



     这个事情是这样,假设你去到那个亡者的家,这个亡者已经昏迷不醒了,二句话不说,就开始念佛,先念一段再开示。假设你到那个地方去,他还很清楚,还不是马上临命终,我们就先开导安慰。开导安慰以后,就换班念佛。印光大师的意思说,这个佛号不要断,临命终以后,八个小时佛号不要断,八个小时不要断,分三班,每一班念两个小时,分三班。这个时候要打引磬,不要打木鱼,引磬的声音比较清亮,木鱼的声音太浊。所以这个要注意!使令他能够生起念佛的正念,帮助他生起正念。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



    这个时候不要搬动他的身体,他的姿势是怎么样,就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要管好不好看,要紧是内心要有正念。不要搬动、不要哭泣,你要控制不住,到外面去哭,不要在现场触动他的感情,以免误事,以免他生起贪烦恼、瞋烦恼,到三恶道去,这个要注意!



    这是三点:开导安慰;换班念佛;不要去搬动哭泣。这个就是临终三要。



    「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印光大师说,我们真的能够依止这三个法门去做,一定能够帮助亡者消除宿业而且增长净因。消除罪业是破恶, 增长净因是生善。 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仰赖我们临命终的信愿持名,跟弥陀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往生西方。



    往生西方有什么好处呢?



    「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



    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当下的利益就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了,就超越三界。你在那个地方渐渐的修行,一定能够圆成佛果而后已!无量无边的寿命,一定能够在一期的生命成佛,这个是究竟的利益。我们能够帮助一个人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帮助一个人成佛,等于是这样讲,这功德是很大、很大的。这个是讲到我们临终助念、关怀的三个方法。



    这个临终关怀,我看过很多书,它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去的时候,这个亡者还没有临命终,就是头脑很清楚,还有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你修慈悲观以后,你去,你尽量不要表达你个人的意见,刚开始多听他讲。因为我们没有他心通,你问他现在的心里情况怎么样,使令他发露出来,把他心中的话讲出来。讲出来以后,第一个他心情好一点;第二个我们根据他讲话的内涵,我们知道他现在的问题在哪里,他的结在哪里,再为他疏通。



    所以一开始不要批哩啪拉都讲你的话,他心中的想法,跟你讲得话就不相应,先多听他讲。当然我们可以摸摸他的手,为他按摩一下,表示我们对他的关怀,我们的慈悲心先感动他,就是我这么想帮助你,没关系!你有什么话讲出来。甚至于我们就是陪他聊天,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先了解他的状况,所以这个也是要注意!



    当然这也是要有一些经验。索甲仁波切说,我们临终关怀有一个地方要注意!就是你不要抱太大期望,乃至于我能够帮助你一点都好。因为你得失心太重,有时候反而坏事,我们只要以慈悲心,尽人事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大的得失心。还有一点就是,索甲仁波切也说,不要强迫他改变平常的修行方法,假设这个人平常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你不要去变动他的法门,不要去强迫他改变平常的修行,他平常念观世音菩萨,我们助念就念观世音菩萨,帮助他的串习,这个都要契他的根机的。

TOP

                          给人家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净界法师

    甲三、结劝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

    【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好,我们加以说明。「无论在家在庵」,就是印光大师说,这以下的法门所加被的根机,包括在家跟出家都可以修行。
      
    这以下就讲到修因跟证果,先讲因地的修行,「必须」就是以下有三件事。第一个先讲助行。助行就是我们讲改过跟积善这两件是助行,「必须要敬上和下」。
      
    我们内心的态度,对于「上」,就是上辈、长辈,就是三宝、父母、师长要有恭敬心。对于下辈要有柔和的慈悲心。这两种心态一个是敬」,一个是「和」。

    怎么做到敬跟和呢?这以下有三个方法:

    第一个「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个是约自利来说。
     

    「忍人所不能忍」是约着断恶,「行人所不能行」是约修善。

    就是说,人的一生当中, 不是完全都是顺境,没有一个人一生都是顺境,再大的富贵,他都有一些恶的因缘。

    这个恶的因缘,当然世间人要是遇到恶因缘,那就是你对我不起,我就对你不起,就是这样子的。但是我们学佛人不是,忍人所不能忍。我们要相信因果,这个事情会在我的生命出现,过去一定有它的因果,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安忍不动,把这个罪业消掉就算了。

    不过这个地方,「安忍不动」最好是能够修「无我观」,观察在整个过程当中,没有一个「我」的存在,这个很好用。你能够观察在整个事件当中,没有一个承受业力的「我」,没有我,你很容易安忍不动。

    我们面对烦恼的时候,要能够安忍不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当然这最好有一点般若波罗蜜。

    第二个「行人所不能行」,对一切的善法,我们实在是没有能力做到,但是勉强自己做到,能够拜三百拜、拜五百拜、诵经种种的善法,我们那个行力要提起来,不但是安忍不动,还要能够对这个善法主动积极的去追求,这个是就着自利来说。

    就着利他来说呢,「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别人有什么事情要我们帮忙, 我们尽量帮助别人。

    忏公师父说: 给人家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这的确!我们能够多帮助别人,我们自己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就有因缘,有人会帮助我们。

    这「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多多成就别人的美事,别人要做什么事情,他有障碍,我们尽量帮助别人,这个是约利他来说。前面是约自利,我们要求自己「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要求自己。

    但是待一切众生呢?待人接物呢?「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多帮助别人。这是说明自利跟利他的情况。

    这以下总结。把自利、利他做总结。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我们在静坐的时候,经常反省、思惟自己的过失,「闲谈」,处世不要去谈论别人的过非。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面对自己,多看自己的缺点,不要什么事情都把过错归咎给别人。你看别人的事情看得很清楚,自己的缺点都不知道。这两个眼睛多看看自己的缺点,面对别人多包容、宽恕。

    「静坐」,我们内心当中所思惟的环境,就是我自己身口意三业的过患,我今天身业有什么过患?口业什么过患?意业什么过患?诃责自己、 忏悔自己。看到一切众生有错误,多包容宽恕,不要去讲别人。

    这个「闲谈不论人非」,不但是口业,要紧就是内心要有包容的心最重要,这是我们平常的待人处事,怎么样能够改过、积善,这个助行。

TOP

                    我们平常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净界法师



     第二个看正行。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



    这是我们平常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就是「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就空间上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空间,不管是穿衣吃饭、或者是行住坐卧;从时间上来说呢「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不管白天、不管晚上。



    修行有静中修跟历缘对境修。



    从静中修的角度, 「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就是平常要有个定课,把我们这一句佛,这个本命元辰,在我们要求的定课当中,不令间断,或者是小声念,或者是默念都可以。
      
   「除念佛外,不起别念」,心中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十句成片三三四,就是心在佛号专一安住、相续安住。



    但是我们总有事情要做,历缘对境的时候,「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有时候我们待人处事,有一些不如意的境界出现,怎么办呢?



    就是你在念佛堂栽培的念佛的力量,那个法宝就要现出来。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你平常在止静的时候,栽培那个佛号的力量,就是烦恼现行要用的。



    就是 「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这个「当下」这两句话是很重要,因为烦恼你让它相续,它的势力越来越大。就像这个火,火要烧山,它刚开始要烧的时候,势力薄弱,你一下子就把它给破灭了,你不管它,就森林大火,你就要很多时间才能扑灭它。



    所以要紧就是「当下」,你烦恼一点点波动的时候,佛号就马上现出来,转念念佛,折伏现行烦恼。



    当然这个地方,就是你平常对烦恼罪业的过患,要有很深入的了解,你知道烦恼的造作,所创造出来的罪业,会使令你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决定不能相续的。



    所以你对烦恼的过患,要很深刻的去思惟,你才能够快刀斩乱麻的,这个是我们的正行。



    有改过、积善的助行跟正行还不够,还要「谦卑」。



    「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



    我们经常的改过、经常的积善,也经常的信愿持名,我们内心当中的功德不断增长,罪业不断的消灭。但是我们不要产生骄慢,经常产生「惭愧心」跟「忏悔心」。



    怎么做呢?



    「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



    即使我们平常能够积功累德、信愿持名,我们觉得还是很浅,不要自己去「矜夸」,矜就是骄慢,夸就是夸大,夸大自己。



    这件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讲「谦受益,满招损」 。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有些人的功德能够不断的增长;有些人的功德修到一个程度停下来,甚至于开始退步了,没办法增长,他的功德没办法一直增长。



    为什么呢?



    就是这个谦虚跟骄慢的问题。有些人经常保持一个谦卑的心,他这整个过程当中,他的功德能够无穷尽的增长,谦受益;有些人他这个「我」很大,他做一点善事,一定要把事情给讲出来的。



    你这样子即使能够修功德,你不能成就大功德的,不可以的,满招损,你折损你的功德,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不要去夸赞自己的功德。



    这是一个总说,「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这是谦卑的总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