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菩萨宝鬘论》讲记 达真堪布

时时莫出无义词,恒时言说谛实语。

    如果真正能够用佛法来对照自己,你会发现自己到处都在造口业。我们的历代祖师们经常讲这个问题,尤其是华智仁波切有一句话:“嘴是一切恶趣之门”。嘴是个门,从这里出来的都是恶。现在科技发达了,有各种各样的锁,但是却不能在嘴上安个锁。如果能安一个锁就好了,平时锁上,到吃饭的时候才打开,抓紧吃,吃完再锁上。几十年前就有这样的愿望,到现在还没实现。作为修行人,口业很容易犯啊!

    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好把握,一般的修行人都不会犯杀盗淫妄酒这些戒。但是绮语、恶语、离间语不好把握。意业更不好把握,意念上的事更难。

    口业不容易把握。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犯错,好多都是以这个嘴巴犯的。很多的不利,很多的伤害,都是从嘴巴招来的。所以在这里说,“时时莫出无义词。”无意义的话,别多说。

    有一句法语: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也是个标准。但是好话不是花言巧语,好话是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帮助,都有利益的话。“大菩萨,老居士……”“哎呀,功德无量。”“哎呀,随喜。”花言巧语嘛。什么是随喜?随喜是用心来随喜,是随之喜欢,是一种心态,不是一句话,不是口头上随喜。是真随喜还是假随喜,有没有真正随喜你自己最清楚。

    什么叫功德无量?无量是能够尽虚空遍法界的,是法身,是佛性。明心见性了才是功德无量,之前没有功德无量。没有无量的功德,哪有功德无量?什么老居士,大菩萨,连登地的菩萨都谈不上!八地、九地、十地,这三地的菩萨都属于是大菩萨。到八地的时候烦恼障彻底断了,这是断障的功德。证的功德是,证悟了和佛差不多一样的境界,弘法利生有像佛那样的力量,基本上就是无作意,不用刻意;是无勤的,无勤是不通过勤奋。都是自自然然的。没有这些功德,还说是大菩萨。老居士这个含义我也不太明白。老居士肯定是有修有证的,有定有慧的。都是这样的吗?如果不是这样的,就是花言巧语。这些花言巧语不叫好话。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话好是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帮助,这样的话你可以说,可以到处说,说得越多越好。为什么呢?因为说的越多彼此的利益越多,帮助越大。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那就少说。这里讲的无义词,就是没有意义的话。这样的话尽量别说,说多了容易犯错、犯戒。我们讲“恶语”的时候也讲过,若是你故意说让对方不开心,扰乱对方的相续的话,让对方烦恼了,就是恶语。现在有的人觉得自己直来直去,很实在,然后就什么都说。这是造业啊!

    老实也要有戒律的基础,根本没有戒律,怎么能谈得上老实呢?世间有世间的戒律,佛法有佛法的戒律,戒律是基础。如果你破戒了,犯错了,造恶了,还说“我这个人很老实,我这个人直来直去。”拉倒吧!是心要直来直去,不是话要直来直去。你话直来直去的同时,心是直来直去的吗?你说这些老实话的时候,你的心老实吗?心是主宰,要是心不老实的话,你就是不老实;若是你心不是直来直去的话,你的话也不是直来直去的。都是你自己认为的。没有必要去伤害对方吧,没有必要去害他害己吧。所以这里讲“时时莫出无义词”。你说这些长短、是非、邪正、善恶,有意义吗?对你有帮助,对他人有帮助吗?对今生有好处,对来世有好处吗?没有吧?所以叫做无意义。

    不仅是在此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教言。三世一切诸佛、具德的上师善知识都这样说。因为这是一种觉悟,一种真理。觉悟的人都会这样说,懂得真理的人都会这样说,除了你。

    恒时言说谛实语,要说实话。为众生,为修行,暂时说一些假话也可以,这叫方便语。方便语完全是善意的,不能有丝毫的恶意。在形相上是恶,但实际上是善;相上是恶,但性上是善;表面上是恶,但心里是善。需要方便的时候,说一些方便语可以。

    但是一些人的方便语有点太夸张了。“我现在是方便语啊”,“方便嘛,为了修行,为了大家嘛。”真的是为了大家,为了修行,为了众生吗?这里有个空间,有时候留个空间是对的。小乘和大乘之间是有差别的,以前我认为讲法要圆融,不能完全按照小乘的观点讲,也不能完全按照大乘的观点讲,应该站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介绍佛法。但我现在发现不能轻易留这个空间,因为留多了容易让某些人找借口、钻空子,容易让某些人犯戒、犯错。借口为众生,然后造业。

    若见上师堪布时,当发恭敬侍奉心。

    侍奉三宝是消业,也是积福。这里讲的恭敬侍奉,首先应该有恭敬心,然后再去侍奉。恭敬什么呢?恭敬上师、善知识具有的这些功德,而不是要恭敬这个人。你为什么要恭敬他呢?因为他有很多无漏的,值得学修的功德。好比你为什么爱惜这个东西?因为它有价值。

    但是现在有些恭敬不是这样的。不看功德,只看形象,看身份,看面子。有身份,有面子的人就恭敬,没有身份,没有面子的人就不恭敬了。如果街上的一个乞丐有好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功德,戒律清净,非常慈悲,有智慧,但是我们都不会去恭敬。因为他是乞丐啊,街上要饭的,要给他磕头,多丢脸啊!

    现在人只看人的形象,不看人内心的功德。若是你们想恭敬的话,就要看功德。不看功德的恭敬,我是不接受的。为什么看功德呢?因为这本身是一种信心。所谓的清净信心,是一种欢喜。你喜欢这些无漏的功德,清净的戒律,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真的喜欢了,自然就会学,学了自然就会得到,这样才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一切成就的根本。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胜解信心,恭敬心里都有。

    “若见上师堪布时”,在有些地方,上师和堪布的含义不完全一样,这里是分开说的。若见到了上师或堪布的时候,应当发恭敬心,应该对他们的功德生起欢喜、欲乐之心。欲是想得到,是希望自己也能变成那样,希望自己也有这些功德,这是恭敬心。恭敬心应该具有三种信心: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胜解信心。清净信心是喜欢他所具有的这些功德;欲乐信心,想得到,希望自己也能得到这些功德;胜解信心,对自己特别有信心,自己一定能变成他那样,一定能得到他的那些功德。

    有恭敬心、有信心就有加持。若是你能够去尽心侍奉的话,就能得到加持。侍奉本身是一种消业,也是一种积福。因为你是在奉献,在付出,在做功德,你在种善根,这都是给自己做的。

    为什么对上师、堪布要恭敬侍奉呢?所依是清净的,对境是清净的,靠所依清净,对境清净的这些善根、功德、福德也是完全清净的。所依上有区别,所以也是个机会。但人都不懂,不会给自己积福。其实三宝是福田,出家人穿的法衣,是当时佛祖释迦牟尼佛设计的,也是他老人家亲自裁缝的。为什么是一块一块的呢?出家人为什么穿这样的法衣呢?这是有代表性的,代表福田,是人天的福田。以后想种福就在那里种。但是人都不会做。

    不是谁都能成为上师三宝,在真正的上师三宝的境界里,黄金和牛粪没有区别。对上师三宝来说,你做再大的供养,再大的侍奉,又有什么呢?对他来说什么也不是。这都是给自己种福田,给自己做功德,给自己积福德。我们是深信因果的,这不是什么迷信,这些不可能浪费,将来会在自己的相续中成熟,还是自己的。现在的人邪思邪见重,没有多少正知正见。

    若见具有法眼者,或遇初业众生时,则当生起本师想。

    “若见具有法眼者”,法眼者是什么呢?就是开悟者,见性的人,也可以说是登地以上的菩萨。什么叫法眼?法不是用眼睛来看的,这里说的眼睛是我们的心,法是法性,就是自性。具有法眼就是见性了,见道和修道的人是法眼者。

    “或遇初业众生时”,业指的是学业,初业是初学的意思。初学就是刚学佛的人,一地以下的,处在资粮道、加行道的这些人。

    “则当生起本师想”,不管是遇到有修无修,有证无证的人,都要生起本师想,像恭敬上师一样恭敬他们。如果你有智慧的话,不管是批评你还是表扬你,不管是诽谤你还是赞叹你,不管是骂你还是对你说好话,都是你的善友、善知识,都在帮助你,让你见性。就像法语里说的,都在给你机会,都在给你表法啊!不管是微笑的面孔还是仇恨的面孔,都是在给你表法啊!微笑的面容是让你生起欢喜,仇恨的面容是让你修忍辱,让你生起出离心。若是没有人来折磨你、伤害你,你怎么能生起出离心,怎么修忍辱啊?这是在给你修忍辱的对境。对一个真正修行人来说,这都是求之不得的。

    事情也是,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不管是伤害你还是帮助你,若是你都能接受,都能转为道用的话,都是机会——解脱的机会,进步的机会。那当然了,来伤害你,那是给你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没有这样,你业怎么消,债怎么还啊?若是给你帮助,给你好处,若是你能转为道用,也是让你提高,给你增加助缘,也是好事。那这样的话,不管是有修有证的人,还是没修没证的人,都这样平等的对待,平等地接受,才能成就啊!

    在逆境中我们容易发现,在顺境中根本无法发现。我们处处都在失败。遇到顺境了,又执着了,高兴了,快乐了,正在失败,但是没有发现。在逆境中还好一些,知道自己太差了,知道自己不行。这也是有一点点修行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分辨能力,一般的人连这个能力都没有,根本不知道在对境中的失败。我们现在稍微有一点点的修行,知道在逆境当中自己太差了,遇到事情就不行了,但也只是在逆境中能发现,在顺境中很难发现。我今天挨个问了,没有一个是在顺境中能发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顺境诱惑力强啊!顺境和逆境有差别,逆境直接伤害我们,顺境间接伤害我们,所以当时很难发现。

    逆境可怕,但是顺境更可怕。当时很难发现,过后才会知道,那才是真正的魔王波旬的工具。魔王波旬每天给我们发的这些箭都是花箭,当时发现不了,觉得很美、很好、很得意,过后知道都是毒箭啊!看是花,实际上是毒。不能让他百发百中,若是中了就完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TOP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菩萨宝鬘论》。《菩萨宝鬘论》是阿底峡尊者的著作,句句都是窍诀,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若见一切众生时,当起父母兄弟想。

    见到一些众生的时候,应该把他们当成父母、兄弟。其实应该把一切众生都当成父母,当成儿女,但是现在我们觉得这样做有一定的困难,觉得这个要求有点过分。其实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这样做一点都不难。现在我们为什么觉得难呢?因为我们不明理,佛讲的因果和轮回这些道理我们没有弄清楚。

    我处处都在强调加行,强调基础,就是强调佛讲的最基本的理念:六道轮回、三世因果。若是你没有弄明白、没有深信这些道理,就没法修行了。六道轮回和三世因果是基础,佛教的理念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建立的。

    我们现在学佛修行精进不起来,没有什么突破,也没有什么成绩,就卡在这里。基本的道理都没有弄明白,还谈什么空性和大光明,不可能。所以首先要把基础打好,把六道轮回、三世因果这些道理弄清楚,然后再进一步地学修,一点都不难。

    见到任何一切众生,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很难啊!世上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这种理念,包括我们这些学佛人也很难接受。现在信佛、学佛了,嘴上不敢说不接受,但是心里很难接受,就是因为基础没有打好。如果基础打好了,懂得轮回、深信轮回了,有什么难的?本来就是这样嘛。现世的父母和过去世的父母有什么区别?现世的儿女和过去世的儿女有什么区别?

    现在很多人都把慈悲心挂在嘴上,你慈悲,我慈悲,大家都慈悲。实际上真要有慈悲心非常困难。为什么呢?如果要生起慈悲心,就要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父母,或者看成是儿女。现在我们对现世的父母和儿女——尤其是对儿女,都特别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快乐,特别希望他们能够远离痛苦。这种对儿女的慈心和悲心谁都有,包括蚂蚁等小含生都有。这虽然也是一种慈悲,但这不是佛讲的慈悲。佛讲的慈悲是平等的,对一切众生都有这样的发心,那才是真正的慈悲心。

    舍无量心是慈悲心的基础,要舍掉两种分别念,保持平等的心态。就是舍掉对怨敌的仇恨,舍掉对亲朋好友的贪恋。一切都要平等地对待,修一个平等之心,在这个基础上所发的慈悲心才是佛讲的慈悲心。要把一切众生都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或者儿女,知道一切众生和现世的父母、儿女没有任何区别,慈心和悲心就自然在相续中产生了。

    首先要明白六道轮回,要深信六道轮回。轮回是无始无终的,无始劫以来我们流转在轮回中,都是靠父母而生的,这个父母不是一两个,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而且不止一次地做过,无数次地做过。这个道理你明白了,深信了,那就不难了。

    “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的父母,做我们父母的时候和现世的父母一样;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们的儿女,做我们儿女的时候和现世的儿女一样。”你这样想,就知道现世的父母和过去世的父母没有什么区别,现世的儿女和过去世的儿女没有什么区别了。若是有区别,只是时间上的差别。

    你前几年生的儿女和现在生的儿女有没有区别?没有,都是你亲生的,都是你们家的。一样,过去世的父母和现在世的父母,过去世的儿女和现在世的儿女没有任何区别。从道理上能讲得通。其实佛讲的都是事实真相、真理。所以我们首先要懂得轮回,深信轮回;要懂得因果,深信因果。有了这个基础,慈悲心自然就有。这都是有程序的。

    现在,人们都非常重视菩提心。中国弘扬的是大乘佛法,我们这些人修的都是大乘佛法。但是难啊!有些人根本没有进入大乘佛法的门!大乘佛法里,慈悲心是基础。佛教和外道的区别是皈依三宝,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若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就是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菩提心有胜义谛的和世俗谛的,胜义谛的菩提心是佛菩萨的境界;世俗谛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我们这些凡夫也可以有的。菩提心是在慈悲心的基础上建立的。慈悲心的基础就是刚才讲的知母、知恩、报恩。最重要的是知母。

    什么叫知母呢?就是要知道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说父母还不如说儿女呢,因为现在的人都执着儿女,执着父母的少了。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现世的儿女,就能产生慈悲心。你对现世的儿女自然就有慈悲心,晚上做梦的时候都希望他们能得到快乐,远离痛苦。现在很多人学佛求的都是这些:“希望我的儿子、女儿顺利,有成就。”

    但是所有的众生都做过你的儿女,有的是前世、过去世的儿女,有的是现在世的儿女,你过去世的儿女和现在世的儿女,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能这样想,生起慈悲心就不难了。有了慈悲心,菩提心自然就能生起了。若是你真心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你肯定会努力去做的。

    你现在没有能力拔除他们的痛苦,给予他们安乐,只有修持成佛了,才能做得到!这个选择也是有智慧的选择。因为只有我们成佛了,辗转法 lun了,有自己的教法了,才能帮助众生,才能解决众生根本的问题。给他们吃的、穿的,给他们再多的钱财,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们条件再好,再有钱,还是有烦恼,有痛苦。只有佛法才能帮助他们。用佛法帮助他们,首先自己要成佛,若是自己不成佛、不觉悟的话,无法能够让别人成佛。

    自觉觉他,自度度他是有程序的。先度自己,然后再度众生;先自己觉悟,然后再让众生觉悟。若是你没有觉悟,没有智慧,你再有实力,再有权力,再有文化,再明白道理,也度化不了众生。世间的千言万语不如开悟者的一句话。

    开悟者、成就者所说的这些话,所讲的这些道理,里面有一个摸不到、看不见的东西,这个叫加持。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清净心中来的。由清净的发心,清净的愿力所做、所说的一切,都是有力量的,它才能感化众生。我们现在选择好好学修,让自己解脱、成佛,然后就能转法 lun,有自己的教法了。

    现在我们是在弘法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不是弘扬我们自己的教法。以后应该有自己的教法。这样心量就不一样了。有了一定的修证,你也可以帮助一些众生,但是你不满足,要彻底帮助众生。若是自己能转法 lun,有自己的教法,自己就成为教主了。你现在再觉悟,再有能力,你也是给释迦牟尼佛打工,给那些诸佛菩萨打工。

    现在世间有能力的人也是先给别人打工,然后慢慢有自己的公司。我们也一样,先给释迦牟尼佛打工,然后慢慢地有自己的教法,我们自己也是教主,这样直接利益众生。这样的发心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要成佛,这叫愿菩提心;成佛需要资粮,为了成佛,我要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这种决心叫行菩提心。这两个心自然就产生了。现在有的人刻意发菩提心,根本发不出来。“众生都是父母,都是儿女,我要慈悲他们。”你在座上是这样想的,但是下座了,心态还和以前一模一样。

    刻意发是发不出来的。明理以后自然就能生起这些心,所以明理很重要。学佛首先要明白佛讲的这些道理,然后才能产生菩提心。这是有程序、有次第的。我一直在强调次第。

    学佛修行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想一步登天。现在有的人总想走捷径。我们现在修的净土与大圆满,是最捷径的了。若是你再去找捷径,就不是捷径了,就是“超径”了,那就不是这个范围,可能是外道的了。若是你们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就,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的来。

    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什么都不重要,先反省一下,观察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就、成佛的。其实很多人都不是真心的,只是在嘴上说:“我要解脱,我要成佛。”根本没明白什么叫解脱,什么叫成佛。别人一说解脱好,成佛好,就跟着别人跑。其实都没有修行,没有见解,没有定力,没有自己的知见,都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现在越来越发现,因果、轮回这些都是学佛、修行的根。我们现在要发菩提心,或是要修什么法,根都在这里。我们修行,却没有深信轮回,深信因果,所以修行的过程中总是出问题。就像是一台车子总出问题,经过检查才会发现,问题都出在那些不可或缺的零件上。

    我们的人身就像是通向彼岸的一艘船。但是有各种情况:有的船虽然还没有到达彼岸,但是正在航行;有的根本没有启动,只是在那边漂浮;有的在使用,但是经常出问题,检查的时候发现,毛病都出在最基本的配件上。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但是最根本的都在基础里。

    现在有些人觉得,自己应该直接修高深的法,直接修大圆满正行。其实我早就给大家讲过,我们现在修的五内加行比正行难,四外加行比五内加行难。为什么这样讲呢?佛说过,学佛修行人就像初一的月亮,刚开始不是特别明亮,缺失很多,难就难在这个时候。但是从初一开始,初二,初三,初四……越往后越圆满,越光明,到十五的时候,完全是圆满的,光明的。

    世间也有这样的说法:“万事开头难。”修行也不例外,刚开始的时候难。因为找不到门!现在好多人虽然信佛学佛,但是根本没有找到门,这样难。找到门了,找到路了,可以不停地往前走了,就不难了。现在修加行,尤其是修外加行非常难,要深信轮回,深信因果是非常难的。

    你们现在没有仔细地学佛,也没有认真地修行,所以根本不知道难度在哪里。若是四外加行修好了,对轮回、对因果有一定的胜解心、一定的认识、一定的信念了,在这个基础上再修其它的法,就一点都不难了。发菩提心有什么难的?应该啊!众生本来就是儿女,本来就是父母嘛!你有这样的认识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自然就能生起了,业障也自然消除了,修行就不难了,成就也是自然的。

    我现在不好说你们是不是真心想解脱、成佛的。佛讲过修行人有三种根基:有求人天福报的,也有光求自己解脱的,也有求佛果的。每个人的根基、福德、因缘都不一样,所以我不敢说,你们自己最清楚自己。若是你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佛的话,就一定要按次第来,脚踏实地、死心塌地地修,最后才能成就。

    将一切众生当成自己的父母,这是大乘的理念,也是显宗的境界。密宗的境界更高。密宗里处处都要观为净土,人人都要观为佛。五种圆满是基础,住处圆满,处处都是净土,都是西方极乐世界,人人都是阿弥陀佛。

    现在有的人学佛,分别心太重了。都看成是佛,不可能;都看成是父母,也不可能,甚至连一般的相处都做不到。互相帮助理解、圆融容纳是做人的基础,根本都做不到。一切众生都要当成儿女、当成父母,再高境界里,把众生都要当成是佛菩萨,我们都做不到。没有把众生当成佛菩萨,也没有把众生看成是儿女或者是父母。

    一般的待人接物,都是做人的基础。《弟子规》里也讲了,人与人之间要有礼貌,互相尊重,搞好团结,这是仁义道德。你们现在跋山涉水来到雪域,来到朗措玛寺,就是为了修行嘛,但是一点都不圆融。不用说学佛人,连人都没有做到。若是真心想学佛、修行,我们非常欢迎。你们这样来,我也非常感动,非常高兴。但若是你一点都不改变,一点都没有进步,还不如不来。这里是道场,只有正法,不能有别的;这里只有道友,不能有恶友。你可以在家里,在外面造业,但是不要到这里来造业。

    你在这里挑这挑那,说这说那,第一个害自己,第二个害他人。你是来修行的、来做功德的还是来造业的?你为什么要到朗措玛寺?首先要弄清楚自己上山的目的。这里只有佛法,到这里只能学法修行,没有别的;若是你真心想学佛修行,真心想依止上师或道友,那你就尽量做到这些。

TOP

远离一切恶友伴,依止殊胜善知识。

    作为修行人,要行善不能造恶,因此就要远离恶友,远离造恶业的伴侣。怎么远离呢?是不是要离开单位,离开家庭?不是。境是为心转的,首先转心,然后境自然就转了。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要转变心态,做任何事情都要为众生做,为对方做,为他人做。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有任何的矛盾与冲突都要化解。怎样化解呢?就是从心上下功夫。

    发一颗慈悲心、菩提心、饶益他人之心,自然就能感化他人,解决问题,和任何人不会有冲突,也不会有矛盾。所以这里讲,要远离邪恶的朋友,依止殊胜的善知识。若是能转变心态,你的家人,你所接触的这些人也是你的善知识。都在给你表法,让你开悟;都在给你机会,让你解脱!只是自己没有把握住而已。

    我们既要远离外在的恶友,依止外在的善知识,也要远离内在的恶友,依止内在的善知识。这些恶念以及不好的想法,都是恶友——心灵上的恶友,不能让它做你的伴侣,这些恶念、恶业和自己的相续要分开。我们总说要忏悔,到底要忏悔什么呢?就是要忏悔内心中的这些恶念、邪思邪见。若是能让这些邪思邪见、恶念和自己的相续分离,这叫真正的忏悔。

    内在的善知识是什么呢?就是正知正念。内在的恶友是什么呢?就是邪思邪见。要远离邪思邪见,依止正知正见。人人都有条件,人人都有这个机会,主要是自己肯不肯。其实,做到这些都不难,但是这里讲的这些,却句句难倒了我们。听这个难,听那个也难,句句都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开悟、觉悟。开悟了,觉悟了,一点都不难,真的不难。

    佛讲过,众生是愚痴、颠倒的,若是不愚痴、不颠倒的话,一点都不难。诸法的本性是通达无碍的,若是我们开悟、觉悟了,回归当初了,都是通达无碍的。但是我们没有开悟,没有觉悟,都在迷惑、愚痴,所以都是颠倒的。

    我们有一句法语:“你真正放下了,不用放弃一个人,不要放弃一件事。”放下是一种心态、一种智慧,和任何人都可以相处,事事都能圆满。你觉悟了,事事都是好事;你觉悟了,人人都是好人;你觉悟了,处处都是好处。对你来说,都在帮助你,都在让你成长,都在让你成熟。

    现在的我们是颠倒的,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平安顺利,特别希望生活中没有坎坷,工作中没有挫折。错了!其实这些对一个修行人来说,都是好事;对于正在修炼自己的人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因为你只有经过磨难和坎坷,才能成长,才能成熟。但是我们现在都特别实际,求平安、求工作不要有挫折,生活不要有坎坷,特别患得患失。包括到山上、到庙里去礼佛,去拜见上师的时候,唯一的愿望就是这些。难道不是颠倒吗?

    每天在家里对着佛菩萨求:“不要有挫折,不要有坎坷,我要一切顺利、平安、健康……”这就是人的颠倒。作为修行人,要勇敢地面对一切,勇敢地接受一切,把心门打开,心量放开,没有事,稳稳当当,如如不动。大难来临时,心还是屹然不动。你明白道理了,心里是不会有困惑的。解脱是要心解脱。

    远离嗔心不悦意,处处恒具欢喜心。

    “远离嗔心不悦意”,主要是远离不悦意的事情。“处处恒具欢喜心”,在哪里都开心快乐。你真正明白道理了,真正有修行了,就是这样的。怎么都是好事,都是快乐。有钱也快乐,没钱也快乐;有病也快乐,没病也快乐;死也快乐,活也快乐,像《快乐之歌》里讲的一样。

    有钱也快乐,可以去做更多利益众生的事情;没钱也快乐,没有那么多的忧虑与挂碍,心里轻松自在。没病也快乐,身体健康更方便弘法利生;有病也快乐,可以消业还债。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这样的心态。所以他心灵上没有痛苦,没有烦恼:“这是宿世的业,现在在消;这是宿世的债,现在在还。”然后开心、快乐。真的是这样。

    以前有一句话:身受心不受。虽然在表面上看是有病,很不好,但是心在开心、快乐,有病也快乐。没病,身体健康更能精进学修佛法,利益众生,也是好事。暂时不死,活着也行,也是快乐,因为能学佛、能修行。每天法喜充满,还能弘法利生,更多的利益众生,做对社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要死了也快乐,因为要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然后再回来,继续利益众生,也好啊!真正的修行人是不会怕死的,也不会把死亡当成一种痛苦。

    所以我给大家讲,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有那么多的顾虑或计划,差不多就行了。过一天快乐一天;过一天开心一天。这样过日子才是有价值的。你应该过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真正的学佛人、修行人就是这样的,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秒过的都是有意义的,不是混,而是过,有意义的过。开心,快乐啊!这就是修行。

    我们有几句法语,非常经典:“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没有完美,别追求完美,想开、想通本身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活在当下就是快乐。其实人人都活在快乐当中,但是却没有认识到。你认识到了,感觉到了,这叫知足,当下就是快乐。知足是知道自己活在当下,知道自己活在快乐当中。“世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放下就都得到了,随缘就都顺利了。这样还能不快乐,不开心吗?

    我们为什么想不开,想不通呢?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不会换角度思维,不会换位思考。诸法的本性是通达无碍的。不要只站在一个角度里想,换个位置思考,换个角度想都是通的,没有障碍,这就是快乐。人都不会活。

    在座的各位要好好地过日子,这样不会有错。以后不能再混日子了,马马虎虎的今天又过去了,糊里糊涂的明天又过去了,这叫混日子。明明白白地活在当下,这叫过日子。学佛人要会过日子,不能混日子。其实什么事情都没有,都是我们自找的,自寻烦恼,自找痛苦。但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理念要求别人,这是错误的。

    其实每个人都没有错。佛讲众生有不同的九乘根基:下等根基、中等根基、上等根基。下等的下等、下等的中等、下等的上等;中等的下等、中等的中等、中等的上等;上等的下等、上等的中等、上等的上等。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福报不一样,缘分不一样,这样看,都没有错。他有烦恼是很正常的,他就在那个境界里。这样一想,就没有想不开,想不通的了。

    要开心快乐,就把这些都当成好事。一会出去,外面下雨了,不小心摔到了,好事:“肯定是上师加持我,帮我消除了宿世的很多业障,多好啊。”内心就开心、快乐了。就这样想,转外境。修行应该是这样的,不要想别的:“是不是护法不高兴了?是不是有什么不清净的东西了?让我摔倒了?”老琢磨这些,心里就乱了。这样就不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TOP

我今天在这里接着给大家讲《菩萨宝鬘论》。我们在这几天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都感觉到了,它句句都是窍诀,确实是一针见血,非常有针对性,对我们每个人都特别有帮助,所以大家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学修。

    不贪内外一切法,当于无贪中安住。

    内就是内情众生,外就是外器世界,不贪内外所有的法,在不贪欲中安住。这点一般人很难做到,因为很多道理我们还没有明白,尤其是佛讲的一些最基本的道理还没搞清楚。所以我们现在要不贪内外一切法,难度非常大,基本上不可能。但是我们作为修行人,一定要努力做到。如果还贪恋世间一些暂时的利益,我们不能解脱,更不能成就佛果。

    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自己的相续,自己到底是不是在追求解脱?是不是真心想成就?现在好多人都是说说而已,都是假的,都不是真心的——不是真心想解脱,也不是真心想成就。不知道解脱是什么状态,更不知道成佛是什么状态。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怎么能真心地希求解脱呢?我经常给大家讲,不要盲目的信佛,也不要盲目的学佛。学佛修行,首先应该有个目标。

    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就佛果,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若是目标没有确定下来,你再努力也没有用,白费!

    我们学佛修行应该有希求解脱、希求成就的欲望,发自内心的。然后要做到不贪恋世间,不贪恋内外一切法,真心的希求解脱,这叫出离心。这是学佛人最初的一个发心,我们必须要做到!

    若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出离心,没有断除世间的贪念,没有真心希求解脱的这种欲望,无论你学修任何法,学修得即使再精进,所学的法再殊胜,也没有用,都超不出三界,都是世间法,都是属于轮回的。

    “不是啊,我修的是大圆满、大中观。”法是大圆满、大中观,但你不是这些法的法器。一定要将法融入到相续。你的相续变成大圆满了,你所修的法才是大圆满;你的相续变成大中观了,你所修的法才是大中观。之前这个法和你没有关系,因为你还没有和它相融合,还没有和它联系在一起,法是法,人是人,还是两回事,这样你修的法再殊胜也没有用。

    其实大圆满、大中观,都是最高深、最殊胜的法,但是你的相续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境界。若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出离心,你修任何法都一样,都是世间法,都超不出三界,超不出轮回。所以我们首先要在相续中建立出离心,这个出离心就是“不贪内外一切法,当于无贪中安住。”

    我们现在还做不到不贪。什么时候才能做到呢?开悟以后,明白这些道理了,自然就不贪了,就轻松了。佛讲:“诸行无常,有漏皆苦。”四法印中,这两个是最重要的。“诸行无常”,只要是因缘和合的东西,都是无常的;“有漏皆苦”,属于轮回的东西,都是苦的。应该明白这些道理。但我们没有明白,没有看破,还在贪着世间这些名闻利养。

    我们现在越追求快乐,心里就越痛苦;越追求幸福,就越不幸福;越去寻找轻松自在的状态,就越不轻松,越不自在。世间的凡夫都是无明、愚痴、颠倒。因为贪心,看不到诸法的真相、真理,把假当成真,把苦当成乐,然后去追求。但越追求,越得不到;越追求,这些会离你越远。你不追求的时候,才会有,才会来;你不追求的时候,才能得到。

    以前我也跟大家说过,我们要远离世间八法,但不是身要远离,而是心要远离。比如说快乐和痛苦,我们现在执着快乐,追求快乐;我们执着痛苦,想远离痛苦。然而这是错误的,我们颠倒了。你不去执着、不去追求的时候,快乐自然就来了,这本身是一种大快乐。你不去执着痛苦,没有远离痛苦的心态,痛苦自然就会离开你。其实快乐也好,痛苦也好,都是心——心快乐才是真快乐,心痛苦才是真痛苦。心看破了,放下了,快乐自然就有了,痛苦自然就会离开了。

    现在一说要远离世间八法,都觉得难:“我远离了世间八法,是不是不生活、不工作啊?是不是不去赚钱啊?”不是身要远离,而是心要远离。不去执着,不去追求的时候,快乐自然就有了。不去执着痛苦,就不会有痛苦;没有远离痛苦的想法,痛苦自然就会离开你。这叫心远离。

    以此类推,所有的世间八法都是这样的。你能放下这些,你要的东西自然就来了。怎么才能放下呢?要知道属于轮回的一切都是苦,属于世间的一切都是假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虚假的,都是痛苦的。六道轮回只有痛苦,没有安乐。“不净室中无妙香,五趣之中无安乐。”不净室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共厕所。公共厕所里是闻不到香味的。“五趣之中无安乐”,五趣指的是轮回。五趣是指地狱、饿鬼、傍生、人、天(阿修罗算在天界里)。五趣之中没有安乐,只有痛苦。但我们没有看透,都觉得有快乐,都觉得有值得追求的东西,放不下。

    其实世间的名闻利养也一样,你放下了才会有。属于轮回中的一切都是痛苦的,都是无常的。亲和仇是无常的:上辈子的亲人会变成这辈子的仇人,这辈子的恩人会变成下辈子的仇人,昨天的朋友会变成今天的敌人。现在更明显,昨天爱的不得了,跟他结婚,成为亲人;今天就闹矛盾,闹离婚,恨的不得了,变成仇人了。这叫无常。

    亲和仇都是无常的,没有永远的亲,也没有永远的仇,所以心里不能有恨,也不能有爱。这里说的爱是小爱,只爱身边的几个人。小爱是贪。要爱就要培养大爱,无边的爱,无量的爱,那是快乐的因。小爱是痛苦的因,因为它是无常的,会变的。现在好的不得了,但很快就会变的,那个时候你会痛苦的不得了。都是无常的,无常的东西都是痛苦的。

    贫富是无常的,昨天有钱,今天就会没钱,昨天的百万富翁也许今天会变成穷光蛋。权力也是无常的,昨天有权,今天就会没权,这些现象我们避免不了。不管来临的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心里要明白,自己在修行,面对任何对境,心中都要做好准备。这样,即使对境变了,也不会影响我们。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一定会变化,心中已经有数了。对境变的时候,我们的心不变,看这些对境的变化就像看电影一样。这叫开悟,叫觉悟。

    我们不是身要远离这些对境,也不是要逃避现实。不管对境如何变化,富了还是穷了,今天好了还是明天不好了,是顺境来了还是逆境来了,心里都要有所准备,心都不受外境变化的影响。对外境的变化心里有数,心不随之变,不受外境的影响,这叫如如不动。心如如不动不是没有念头,而是一种觉,也是一种智慧。

    你懂得了六道轮回、诸法无常的道理,自然就不贪恋了。但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有智慧、觉悟的人才能做到。不贪不是一种控制,是心里自然没有。

    佛还讲,六道轮回就像苦海,像火炕。若是你真懂了,真明白了,你是不会贪恋的。不可能贪恋!你愿意留在火炕里吗?不可能吧?你一定会千方百计地逃脱。我们现在学佛一拖再拖,懈怠得不得了,懒惰得不得了,就是没有弄明白佛讲的这些最基本的道理!如果你明白了,自然就会精进了,自然就不贪了,自然就能放下了。

    想不贪,然后去控制,这样不行。“我不能贪,不能贪人,不能贪物,不能贪这些事情。”你是控制不了的!即使暂时控制住了,一会又跑了;这几天控制住了,过几天又不行了。首先要明白道理。佛讲的六道轮、诸法无常的道理,是从相上讲的;无我和空性,是从性上讲的。相上的一切法都是苦与无常的;性上都是无我与空性的。你彻底弄明白了这些,贪念自然就没有了。

    你不贪恋这些的时候,世间的名闻利养自然就来了,想躲也躲不开,想拦也拦不住。我们如法修行,就像点火,世间的福报就像灰,即使你不要灰,但火点上了,灰自然就有了。

    其实追求这些世间法也没有错,但是你这种心态,这种做法,采用的方法是错误的,你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邪的,不是正的。思路不正确,做法不正确。佛讲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净而不染,这叫解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属于世间的都在掌握之中,都在意料之中,应有尽有,都能获得,这叫福慧圆满。

    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改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先以佛法改正思想,然后以佛法改变行为。现在我们的思想不正,行为不正,要纠正过来。行为要正,心更要正,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由心主宰,由心带动。所以主要功夫下到心上,心正一切正。我们就是心态不正,修行就是修一个正确的心态,将心态放平。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态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这叫不可思议。

TOP

贪欲不得善趣乐,亦能断尽解脱命。

    “贪欲不得善趣乐”,这里没有说解脱,讲的不是出世间的。善趣乐是人天的福报。若是你贪了,连人天的福报都得不到。“我怎么得不到呢?我有贪心,好多人也有贪心,但是他们有名又有利。”这不叫得到!没有压力,没有痛苦,才是真正修来的人天福报。

    我们没有得到这些福报,如果真得到了,身心都会受益。很多人连身都没有受益,更不用说心受益了。既然你说自己有世间的名闻利养,可是你却什么也舍不得——舍不得花,舍不得用,这些没有给你带来真正的轻松自在、快乐幸福,身心都没有受益。所以你拥有的这些名闻利养都是痛苦,是祸不是福。

    这些世间的财富、名利、地位,是祸还是福,就看你的心态了。我觉得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祸不是福。身体不健康,心灵也不健康;身体快要垮了,心灵快要崩溃了。

    “贪欲不得善趣乐”,什么是善趣乐?就是世间的福报。若是你贪着的话,连世间的福报都得不到。龙树菩萨也讲过,积财、守财、失财都是苦。你现在拼命的追求财富,赚钱、积财的过程是苦。钱越多,压力越大,心越不得安宁:“这些钱怎么花啊?怎么存啊?我突然死了怎么办?谁会拿走呢?”就琢磨这些,守财的过程是痛苦的。有的人像小品里讲的一样:人没死,钱却没了,也是痛苦。

    你现在可能很有钱,但是有一天,在你没死之前,钱就没有了,也是痛苦。虽然这些钱财没有离开你,但是你不得不离开钱财了,因为到时候了,阎罗王来接你了,你不走不行,那时你必须要离开钱财,也是一种痛苦。自己一生积累的财富都要通通失去,一分钱也拿不走,你心里会怎么想?你能放下吗?放不下呀!于是就痛苦。积财的过程是苦,守财的过程是苦,失财更是苦,始终是苦。财只能给你带来痛苦,带来烦恼。所以我说这不是福,是祸,是最大的祸害,因为这些对你的伤害最大。现在好多有钱人都是,心一刹那也得不到安宁。

    真有钱的那天,你要放放不下,非常的难啊!但是人都颠倒了,老想赚钱,老想发财。有的人还稍微有一点好的发心:“等我有钱了,帮上师三宝弘法,上供下施,捐好多钱。”这是你现在想的,到时候你肯定做不到!“要是我解脱了,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然后再回来度化众生。”想得多容易啊!“我现在去买彩票,如果中了500万,100万捐给寺院,100万捐给贫穷人……”这是你现在想象的,真正做起来很难。

    如果真有了钱,你又变成另外一个人了,那时又不一样了。没有钱时的境界和有钱时的境界不一样,没钱时的心态和有钱时的心态不一样。你真有了五百万,想法就多了:“这500万怎么用都不够,我还要赚。”这样的念就来了,你根本不会满足。所以不要求这些。

    我不是给大家讲了吗?作为一个修行人,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的福报,别去求这些。你现在都精进不起来,忙得不得了,这都是由贪心导致的,都是贪!精进不起来,你就不能解脱。被贪心牵引着去做这些事情,会造很多很多业,会断掉解脱之命。好多人都没有明白解脱的重要性。

    佛一共转了三次fa 轮,第一次是四谛:苦、集、灭、道。第一个就是苦。首先要找到苦,认识苦,然后才能生起解脱之心,不然怎么能生起希求解脱的心呢?

    你要解脱痛苦,就要找到痛苦的根。痛苦的根是集。集指的是烦恼与我执。佛的思路多明了啊!怎么才能断烦恼,断我执呢?这时佛就讲道。道是正法,你要靠正法——空性无我的智慧,才能断除这些我执和烦恼。因为无我的智慧和我执是冲突的,这两者不能同时存在相续中。有无我的智慧就不会有我执,要靠无我的智慧和空性的智慧去对治我执和烦恼。佛最后讲的是灭。灭指的是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断尽了烦恼,解脱了痛苦。这也是最终的果位。这叫四谛法。

    不要糊里糊涂地学佛,一定要明明白白地学。我们现在要依教奉行,依法就是按佛的要求,按佛的教导,首先要知道苦。如果你还在追求这些福报,还在贪恋这些福报,就说明你还没有认识到苦。“轮回太苦了,人生太苦了,我太苦了!”只是说说而已。你所感觉到的苦只是小小的一部分,你还没有认识全面的苦。

    你要全面认识苦,不只是你苦,六道里的所有的众生都苦。有钱的苦,没钱的也苦;有权的苦,没权的也苦。太有钱了苦,太没钱了也苦。都苦,只是苦法不一样。大家用心去思维,别再盲目。

    我不止一次的给大家讲,大家到山上来,不能白来!多听开示,多思维。这里没有别的,只有法。我现在给大家洒佛法的甘露,大家尽量把心门打开,接受这些甘露,不要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的回去。我希望大家法喜充满,都有收获,都有进步,都有改变,满载而归!

    今天就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TOP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菩萨宝鬘论》。这里句句都是窍诀,对我们的启发、帮助非常大,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个缘分,以一颗恭敬之心来谛听。

    何处若见胜法乐,对此应当常精勤。

    “何处若见胜法乐”,意思是我们遇到佛法的时候,在修行中得到一些感受、法喜的时候,应该更精进、更勤奋地学修。我们现在虽然遇到了正法,遇到了大圆满法,但是很多人都不珍惜,总是精进不起来,一拖再拖——拖到晚上,拖到明天,拖到下个月,拖到明年,拖到退休……虽然有时候也念一念、修一修,但是没有兴趣,都是勉强地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到现在也没有真正认识佛法,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利益及对我们的帮助。

    我们有时候也懂一些道理,也了解诵经、持咒的功德和利益,但是并没有深信。学佛不能糊涂。我们现在选择学佛修行,首先要知道什么叫佛法,佛法到底能利益我们什么,能给予我们什么。你真正了解了佛法、体悟了佛法,不用勉强自己,自然而然就学修了,觉得不学不行,不修不行。

    我们现在的状态是,为了世间这些暂时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比如说,为了几十万、几百万块钱,从早到晚,连性命都不要了,连仁义道德都不要了,什么都可以舍弃。其实钱不过是一张纸,可我们为什么拼命地想得到呢?因为我们知道钱的作用,它能解决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能帮助、利益我们。

    但是钱与佛法能比吗?钱给予我们的是世间有漏的福报、暂时的利益,帮助我们解决的是眼前的问题。再多的钱也清除不掉我们内心的烦恼与痛苦。佛法就不一样了,佛法能给我们暂时与究竟的利益,能解决生活中、心灵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佛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修行改变不了的事情。

    我不止一次地给大家讲过,有佛法就有办法,有佛法就有活法,有佛法什么也不用怕,一切都能解决。但是我们没有深信,因为没有懂得佛法的真正价值,没有深信佛法带给我们的真实利益,所以我们对佛法、对正法没有希求之心,对修行没有兴趣,因而精进不起来,于是就解脱不了,成就不了。没有别的原因。

    通过佛法、通过修行,能解决心灵上所有的烦恼、痛苦,能得到究竟与暂时的利益,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精进不起来,对修法没有兴趣,连早晚课都不愿意上。若是你真正懂得了佛法的价值和给自己带来的真实利益,不可能是这样的状态。我们为了钱财,为了暂时的利益,付出了那么多。为了修行我们这样努力过、拼命过吗?没有吧!

    就像华智仁波切讲过的一样,都是偶尔性、空闲性、暂时性的修行。我们现在主要忙的都是世间的琐事。学佛修行是在茶余饭后,闲了,没什么事做了,才学一学、念一念,一有事情就忘了,就把佛法放一边了。这样的修行不会有任何成就。我们没有明白修行是最重要的,应该把修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经常说:“好好学,好好修,世间的一切琐事都随缘。”有人问:“我现在只学佛、修行就行了?”是,这样就行了!但是你要知道什么叫学佛修行啊。学佛修行就是尽责任,尽义务,无私地奉献、付出。修行不是坐在一个地方念一部经、诵一个咒。修行是了缘、了债、了生死。了缘,就是尽责任、尽义务,而且要心甘情愿、心平气和地。

    我们现在也在生活,也在工作,但不叫尽责任、尽义务。做事情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怨恨,不是真心地为他人付出。我们现在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为自己,都是私心!没有真正地为对方、为他人、为众生。我们现在即使奉献、付出了,也是有要求、求回报的,这不算是尽责任、尽义务。

    你要尽责任、尽义务,就要放下自我,完全为众生、为他人付出,包括为父母、为儿女付出。比如说,我们现在也为父母、为儿女做一些事情,但都是有私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做这些事情最大的动力是“我”——“我”的儿女,“我”的父母,“我”的家人……你不是要奉献、要付出吗?先把这个“我”去掉,不要这个“我”了。你能有这样的精神吗?

    父母有的是,天下的众生都是父母;儿女有的是,天下的孩子都是儿女;家人有的是,天下的众生都是家人。你会这样关心所有的众生吗?你会这样为所有的众生付出吗?不可能!所以佛讲,你若真心想了缘、了债,真心想为众生、为他人付出、奉献的话,首先放下自我,把“我”去掉。

    天下的父母、儿女都是你所关心、照顾、爱护的对境。这叫大爱无边,这叫大慈大悲!你想做善,就做一个纯善,要做纯善,首先要去掉自我。当你不为自己,只为众生的时候,才真正放下了自我。小乘可以说是最低的一个层次,也首先讲要破除人我执。什么是破除人我执?就是放下自我。不然你不能了缘、了债。如果你不了缘、不了债的话,你无法了生死啊!

    所以要放下自我,破除我执,就要修无我的智慧。“我”没有了,剩下的就是众生了。真心地为他人、为众生,才能了缘、了债。要不然的话,今天我欠你,明天我还你,后天你欠我,大后天你再还我。互相欠,互相还,还了欠,欠了还……这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没有尽头,这叫轮回。

    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欠呢?放下自我,真心地为众生、为他人,才不会再欠。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为儿女操心得不得了,活该!真的,都是互相欠、互相还,冤亲债主来讨债的。没办法,得还啊!人若是没有修行、没有智慧的话,还是解脱不了烦恼。

    以前的家庭都很困难,吃不饱,穿不暧,居住条件也差,但是内心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与压力;现在虽然家庭条件好了,生活水平上来了,但是人们的内心越来越不自在了,越来越烦恼、痛苦了。这都是自己的业,躲不了的。现在在表面上看都不错,但心里还是烦恼、痛苦;虽然在表面上看,我们没有那么重的负担了,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实际上压力更大了,负担更重了。业是躲不开的,业力现前的时候,谁也逃避不了。

    很多人说:“现在科技发达了,物质丰富了,都达到小康了,多好啊。”但我们的内心有真正的快乐吗?有真正的幸福吗?越来越没有了。物质越发达,精神越落后,因为物质变成精神上的压力了。现在的条件和以前相比是翻天覆地,应该开心、快乐、满足了。但是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开心、不快乐呢?这就是业。

    所以真想消业、还债,就要破除我执,放下自我,真心地去爱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奉献、付出,这样你就没有负担,没有压力,也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了。你的心门打开了,心量就大了,你就能圆融、能容纳了。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小的笼子里。我们现在的范围都很小:一说“这是我的家”,就执着几十平方的空间;为了暂时的利益和精神的寄托,将周围的几个人执着为亲人。

    心门要打开:只有家,没有“我”的家;只有父母,没有“我”的父母;只有儿女,没有“我”的儿女……把这个“我”去掉,这样你的范围就大了,整个法界都是你的家,到哪里都舒服!现在,你就以一个小小的空间为自己的家,在那里你就舒服,就安心,到别的地方你就不行了:“这不是我的家,这是别人的家。”

    到处都是家!包括外面的草地都是家。那是众生的家——苍蝇的家,蚊子的家,蝴蝶的家……整个宇宙、虚空、法界都是家。只有家,没有“我”的家。法界就是你的家,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家人。去掉了“我”,就是这个境界。你到哪里都舒服,到哪都可以,多自在啊!这叫解脱。除此之外没有解脱。

    我不知道你追求的解脱是什么,但是我认为佛讲的解脱是这个。你到哪里都舒服、都安心,和在自己的小屋里一样。父母、儿女也是一样,没有“我”的父母,“我”的儿女,天下所有的众生都是父母,都是儿女。这样,你见谁都像见到父母、见到儿女一样。见到父母了,能不高兴吗?都是自己的儿女,儿女对自己怎样都行,对自己再不好,再伤害,也不会记恨。虽然有时候跟儿女也会有一些磨擦,但是自己心里也不会有怨恨。这叫解脱。

    解脱不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而是要去除小范围的界限。不是身要解脱,而是心要解脱。心解脱了,身自然就解脱了;身在轮回,心不在轮回。身不可能不在轮回,因为我们还要救度众生。大家要明白,修行就是修一颗心。讲轮回、讲痛苦,也是讲一颗心——心在轮回,心在痛苦;解脱、涅槃也是心——心解脱,心涅槃。

    其实你真正放下了“我”,能够真心地为他人、为众生的时候,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利益自然都有了。我们真正明白了佛法能够带给我们的真实的利益,希求正法的心自然就有了,自然就强烈了。现在有的人总是勉强自己:“我怎么精进不起来呢?我怎么对法没有太大的兴趣呢?我怎么没有信心呢?”就是因为不明理。所以我处处强调闻思,就是先要明白佛理。这些真的非常重要!

    如果你不明白佛理,学佛修行就会变成一种迷信或者恶业,不可能带给我们真实的利益。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地学,要明明白白地学。真正明理了,自然就有希求正法的心了;有了希求正法的心,自然就精进了。其实精进也是对佛法的一种欢喜心。

    最初无论办何事,起始若能成办彼,
    则令一切皆圆满,否则彼二均不成。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程序、有次第的,这里讲要按程序,按次第修行。我们学佛修行了,为什么没有多少进步、没有多少改变、没有多少成就呢?就是没有按次第,没有按程序。东学西学,东抓西抓,这样不可能成就。

    三主要道第一个是出离心,第二个是菩提心,第三个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般若智慧。要仔细观察自相续,有没有出离心?若是没有,先修出离心,接下来修菩提心,然后再修般若空性智慧。若是没有出离心,就去修菩提心,无法能够成就;若是没有出离心,没有菩提心,就去修般若空性智慧,也不可能修成。

    所以都要按次第来。首先修四外加行,它是生起出离心的方法。四外加行修好了,出离心就能产生。四外加行就是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现在我们也在学、也在修,但是我感觉修得还不扎实、不到位,对轮回、对因果不是很深信,出离心还没有生起来。

    对这些道理有甚深的体会和感受了,才能产生出离心。有出离心的基础,然后再去修菩提心。菩提心主要是通过四无量心而生起的。四无量心修好了,菩提心自然就能产生。有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基础,再去修空性智慧。我们现在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也能明白空性智慧,但是不能真正领悟。要想真正领悟,就要消业、积福,得到上师的窍诀。这是次第,也叫程序。修行是有次第的,先迈第一步,接着迈第二步,然后再迈第三步……一步一步的来。

    大家若是真心想解脱的话,要深思熟虑,仔细地想一想,自己现在修得如何?是不是真心想解脱轮回?是不是真心想成就佛果?现在很多人都是嘴上说说而已,心里并不是这样想的。我的意思是先给自己打个问号,然后再回答“是”还是“不是”,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若是真心想解脱、想成就,那就按次第、按程序,脚踏实地地好好修。

    我们现在做世间的事情也是这样,前一件事没有做好,就开始做另一件事,这是错误的。“我这个单位不行,我这个工作不行,我想换一个……”“我现在没有工作了,没有什么可做的了。”怎么会没有可做的呢?我们讲了缘、了债,讲大事、小事,家里、家外的事都要做,而且要用心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