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发愿是成佛的关键一步!青年出家学僧日记系列

用 心 在 厨 房 下 功 夫 !  

                                北京龙泉寺贤兆法师
                              
    今天的日志比较可乐,是师父和典座师在车上的一段对话,现在想起来,还会偷偷乐一下,我发现,闻法也不见得一定要问自己的问题,听别人的问题同样有启发,而且,旁观者清,角度不同,觉受也不一样。

    我送师父去佛协,弟子们来送师父,典座师有问题请益,执事法师慈悲把他推上了车,典座师是负责寺院大寮的出家师傅,大寮就是厨房,一个寺院最复杂、最麻烦的地方就是大寮,天天要吃饭,一顿都不能耽误,柴米油盐的少了一样也不行。

    最头疼的肯定是人,寺院里没有工资和奖金,社会上激励人做事的方法都不灵,都要靠发心,人跟人的差距也很大,难管得要命。

    如果放到社会上去衡量,它涉及到财务、人事、物流、仓储、管理、统筹等等诸多学科,一个人如果在大寮里干的比较顺了,搞通了,这个人可了不得。

    师父好像是根据弟子的根器往大寮里放,干一段时间,觉得可以了,就调走,再换一个,我刚进寺院的时候就很想去大寮,所谓求不得苦,求什么就没什么。偏偏就没去成大寮。后来一想,就算了,何苦呢,在哪里干都一样。

    寺院里的厨房比社会上更复杂,因为把事情管好了,不算,把心管好了,才叫功夫,涉及心法。心法啊,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到的。

    新上任的典座师很年轻,工作事项千头万绪,有不少棘手的事情,在车上跟师父请法。师父和典座师的一段对话,非常有意思。作为旁听,受益匪浅,记下来并整理出来,让我们大家各有所得。

    典座师一上车,师父问他最近怎么样,典座师说不容易。师父说,这是荷担如来家业的事情,当然不容易。

    听得心里一动,斩断内心所有偷安的借口以及退路。

    典座师说,当自己觉得累的时候,就想到寺里的贤某师两年来一直很辛苦地坚持干,还有贤某法师五、六年了依然不知疲倦、不懈怠地干,自己跟他们比觉得很差。

    师父讲,我当方丈都二十多年了,也没有懈怠过。

    典座师说,最近一直在研究大寮的组织架构,希望搞出一个好的组织架构,照样就能更好地管好大寮,不那么乱了。

    师父说,你的鼻子、眼睛、耳朵的架构都挺好的,但心里乱的时候照样乱。

    典座师说,到了大寮才发现,人跟人有很大的差别,真的是不好管理,以为他是这么想的,应该是这样的,但却偏偏不是这样的,竟然是那样的。

    师父说,菩萨还有十地,何况凡夫。

    典座师说,我想任命某某做某某事情,这样做可不可以。

    师父说,你自己定。

    典座师说,有时候会思维,自己管理大寮的时候,要处理很多问题,任命人事,要考虑很多事情,师父也是如此,管理寺院要任命执事,考虑很多问题,面对很多困难,其实是一样的。

    师父说,怎么能一样?我们不一样。

    典座师不解,说,我做的事情小,师父做的大,但本质都是一样的。

    师父说,不一样,我们两个的功夫不一样,同样是做事,面对各种人和境界,你心里有障碍,我心里没有障碍。当然不一样。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因为你有障碍,就会有烦恼,我遇到问题的时候,心里没有障碍,所有没有烦恼。

    典座师说,我的表达能力不好,不会说话。

    师父说,那正好,不容易散乱,会说话的,表达能力好的人就容易散乱。

    我在开车,听的快要乐晕了。

    典座师说,最近我在看现代企业食堂管理的书,在里面找管好大寮的方法。

    师父说,我们管的是庙里的大寮,不是企业的食堂。

    典座师还有很多问题。

    师父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做事情尽心尽力就可以,不要计较结果。

    这是我第一次听师父跟典座师谈如何管理大寮,与其说谈如何做事,不如说谈如何修心,当然,修心是从做事的基础上开讲的,如果只听做事,那就学到了如何做事,如果听修心,就学到了如何修心,事就不在话下了。师父的随谈中,谈到了一些具体的指标,米啊、菜啊、柴啊、油啊都谈到了,细致到切完了的菜不要着急就炒,万一剩下了就可以腌起来,切忌浪费;法会期间可以考虑参照日本和韩国料理的做法让信众吃好,效率也高。

    管理大寮即要节约,又要让大家用好斋。

    总结一下,听法时,似乎更需要保持跟师父想要表达的那个东西尽可能地接近一些,最好连汗毛都竖起来,不能只是陷在自己的烦恼和想法中,仔细听师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样似乎更便于领悟,尽管师父的境界我们够不着,但还是尽可能地往高里够,使劲地告诉自己不要粘着事项,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根本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我们的心。

    心这个东西搞定了,事情就是手里的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心搞不好,我们就是事情的泥,被事情捏来捏去,苦不堪言。

    最后,师父还给了我一个教授。他说,你开车的时候不要老是回头看我,看前面,不然会撞车。

TOP

以福养慧 身体力行 !  


                             北京龙泉寺贤兆法师

    以前,我从来也没有想过一个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改变自己的气质,读书可以改变,但大多数不愿意读书,愿意读的不用催,他自己就读,其实,很多东西是天生的。有的人,不让他读书,他会难过的要死;有的人,强迫他读书,跟要他命一样。而且,读书也不见得就真的能长智慧,读成书呆子一点也不奇怪。

    我第一次听说以福养慧的概念,心里一亮,但并不怎么相信。想不通怎么个养慧法。

    但是,反正是在寺院里,相不相信的,先试着再说,我特意观察了一个负责工程的沙弥师傅,他平时不怎么上课,天天在工地里泡着,真的是极负责任,极难得的人。

    我就观察他的智慧在哪里。

    盖一个楼,涉及的事项极多,水、暖、强电、弱电、甲方、乙方、人、钱、物仓储、管理、统筹,工程进度、安全、材料、意外情况等等,人在这些境界中,想搞顺溜,那可不是一般的功夫,在世间,能把这些事情都搞定的人,地位都很高了,一般脾气都挺大,但在寺院里,事情要做成,还要没脾气。

    光没脾气还不行,还要有世间人没有的智慧。

    我们都有一个习惯,在一个事情当中,如果提了一个建议,别人没有采纳,心里就会难过,我就是这样,我说了,应该这样做,别人采纳了,会觉得,你看,还是我的意见正确,别人要是没采纳,就会想,不听我的意见,你们就等着倒霉吧。

    就这么个心态。

    出家了,这个心态要改,在干活当中改,改的方法也挺简单,在工地干活的时候,遇到事情,自己有主意,有想法,提出来,别人采纳了,就采纳,没采纳,就听别人的呗,次数多了,就改过来了,不执着了。

    回头看一看,凡是拧不过这个劲的,都还在苦海里泡着,庆幸自己拧了过来。不然,还得受苦。一般情况是这样,我提了一个意见,可是大家都不采纳,都去按另外一个方法去干了,我就很难过,脾气一上来,站在那里大发牢骚,抱怨大家没有采纳我的意见,然后撸起袖子,独自一个人干,意思是,你们不按我的方法干,我自己干出来,给你们看看。

    我真的就那么干了。

    寺院里干活,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级下级,我想那么干,别人也没法拦,只能任我在那里起烦恼,苦苦地干。

    有一次回填土,别人都从坑里上来了,我忽然有了一个主意,想继续砸夯,跳进坑里,说,应该这么干。大家一看,都觉得不靠谱,没响应,这下,我急了,脾气上来,好,你们不响应,我自己干。

    可是,那么老重的砸夯机,一个人是不可能抬得动的,恰好管工程的沙弥师在坑边。我一看,说,喂,某某师,他们都不干,咱们两个干。

    这个沙弥师要是跟大家一样不响应的话,就不合适,因为他管工程,这样就容易挫伤别人的积极性,响应的话,无疑就帮助我坚固了我的执着,也不利于工程进度。

    这个沙弥师很有智慧,蹲在坑边,慢悠悠地说,哎呀,你看,大家都不这么干了,如果就我们两个人干,肯定干不动,你说呢?

    我想执着也没有机会执着了,只好不情愿地放下了自己的意见。但心里依然很苦。心想,定是某某人跟我作对,大家都不听我的意见。

    唉,其实,放下了,就舒服了呗。如果当下就能放下,何苦不当时就放下。何苦要坚持到最后。

    第二次,需要把木头吊到楼顶上,先用卷扬机,后来发现不安全,需要用人传,我又想出了个不靠谱的主意,就想用卷扬机,偏偏大家都不按我的方法干,我就急了,一急,老毛病就又犯了,先抱怨一番,指责大家一番,然后撸起袖子,把地上的木头打捆,可气的是,大家各干各的,根本就不搭理我的烦恼和痛苦。

    于是我就更加烦恼和痛苦,觉得大家都对不起我。觉得大家都不对,就我对。

    我就埋头跟那堆木头较劲,跟卷扬机较劲,偏偏开卷扬机的沙弥也放下卷扬机去递木头去了。

    大家为什么不按照我的意见去做呢,一定是对我有看法,一定是某某人从中捣鬼,一定是……

    这时,管工程的沙弥师出现在楼顶上,救星来了,我就喊,某某师啊,咱们两个干吧。

    沙弥师蹲在楼顶上,一眼就看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整个局面,慢悠悠地说,喂,某某啊,大家都那么干,你要这么干,我觉得也挺好,可是,就咱们两个人干,干不成啊。

    这个沙弥师实在是有智慧。话简单,但确实可以做到不在事项里解决掉问题。

    一个人打理一大堆复杂的事项,但绝不能掉进事项中,掉进去,人的智慧就被事项淹没了,培养自己的这个能力,我觉得就需要从手头的一件小事情上去学会放下,放下自己的意见。

    否则,很苦,而且根本就无法成事。能不能修上去,也很可疑。

    我觉得,修行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它就在那一念之间,放下了,就好了,放不下就苦。

    我们死攥着砸夯机和木头的时候,我相信,菩萨就在我们的头顶上,他看到我们的烦恼,他也没办法,他也不能金光闪闪地从虚空中涌出,对我们说,某某啊,你要放下啊,跟大家一起从坑里出来吧,把手里的破木头放下吧。或者干脆夺下我们手的东西,再给我一棒子,说,笨蛋,放下,不放下就打死你。

    他只能通过经典,通过种种教授,告诉我们,要放下,放下自己的意见和执着。人就自在了。

    放不放的下,就看我们自己了啊。不然,如此执着的状态和心性,能不能在干活中开启智慧都很可疑。

    我相信,边干活边学会放下,确实可以快速地增长智慧。

TOP

与  侄  书 : 幸  福  指  数   


                                       北京龙泉寺贤兆法师

    侄子大德:

    出家前说是留给了你一个公司,其实是留了一个烂摊子,没办法,我这代人没有受过好的经营教育,都是自己摸爬着干的,干成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奇怪,尽管这样,已经坚持了近十年。

    我的经营经验、信心一方面是天生的,一方面来自我的老板,一个家产巨大的民营企业家,有一年我陪他去当年他练摊的地方办事,有一个出租车司机说,他啊,他有什么了不起,当年他的摊位就在我的摊位旁边,卖货卖得还不如我。

    后来,我和我的老板议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的老板说,哈哈,我有了不起的地方,那就是,每天,那条街上最后一个收摊的肯定是我。

    把这个公案送给你。希望你能有所受益。

    我相信,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情,勤奋都是第一位的。

    但光靠勤奋肯定不够,我一直想找到经营和人生的窍门,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是存在秘诀的。我想,现在能给你写这封“与侄书”,那是我觉得自己似乎捕捉到了一点。

    毕竟,出家了,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观察人生的终极意义。

    如果你确定自己是一个勤奋的人,那么还要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人,你要搞清楚你的工作的真正意义就是通过经营活动把银行里那些表示金钱的数字换名字,今天换成张富贵,明天换成李有财,换啊换的,很多人就这样换一辈子,误以为自己有钱,其实,钱是数字而已。

    当然,确实有人把钱提现成现金,放在床底下,每天睡在上面,以前,咱家有个发达了的邻居,早年,他在北京的大宅的床下就放了很多钱。

    即便这样,他只是睡在纸币上而已。只要我们仔细一想,好像也没多大意思。

    我离开公司后,和我预想的一样,公司会有一些波折,事实证明把企业交给你是正确的,因为你确实比我强的多,虽然有很多人做事情比你强,比你会说,比你会来事,但人品、聪慧、善良都远远不如你,所以,波折很快就过去,比以前经营的更好。

    继续保持,希望你能过上很好的人生,我走过的弯路就不要再走了。

    当然,作为出家人,你的叔叔,你的同参道友,除了勤奋,还有一些秘诀要告诉你。

    切忌吝啬。具体的做法是,万以下单位的钱不要去考虑,交给你的助手去办,彻底信任别人,宁可付出代价,这样可以培养你的心胸;

    不要轻易拒绝求助,你对他人的关怀,真诚,都可以使别人获得帮助,金钱只是帮助的一种方式。

    跟亲人一定要相处好,满足他们的需求,教育他们,影响他们,这个确实很难,但是作为一个男人活在世界上,这是你的责任,做到这一点,你自己要做好。

    真是不好意思,我在世间没有做好的事情,期待你能做好。

    有钱的时候要想过去我们是穷光蛋的时候是怎么过来的,还要想未来的某天是分文没有了,该怎么过,这是个很现实的事情,钱财这个东西,流来流去,其实都是福报,过一过而已。没有谁敢肯定总是走运。

    赚钱,但不能成为钱的奴隶,我在寺院里学佛法,尚且不能成为佛法的奴隶,何况钱财。

    具体的做法是,不要让钱在账上总趴着,依法纳税、正当投资、助人为乐、善待你的同事、客户、供应商,要有能吃亏的心量,实在吃不下去的时候,想想咱家以前,那么穷,你大叔叔出生的那年,一九六零年,鼻屎都不舍得扔掉的年代,不也就这么过来了吗。

    对同事要如对亲人一样,我知道做起来很难,但可以是个目标,做到几分,你就有几分收成。

    千万不能让钱财成为人生的包袱,布施,施光了最好,只要不是为自己,用光了,自有新财进来,公司不怕人多,人多势众,而且,现在就业困难,你每留下一个年轻人,就给社会留下一个希望,记住啊,你的心有多宽,财路就有多宽。

    再想不过去的时候,就想想我们还能活多少天,两、三万天吧,还是指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就来不及去跟钱玩命了。钱,烟雾和尘埃而已。

    能拿的起来,也能放的下。

    幸福不是对金钱的追逐,不是期待的明天,不是明天会更好,幸福就是你的现在,现在你没有还不清的贷款,没有坏账,没有税务局、法院、检察院找你的麻烦,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境界。

    但这个境界不是你苟且偷安的借口,作为一个居士,把事业做的大一点,好一点,也是有价值的,前提是绝对不能走歪路,不义之财绝不可取。

    这一点,相信你一定能做的到。

    出家前,我曾经和一个搞了半辈子企业的老板彻夜长谈,那人你也认识,他当夜和我说的话,你一定要记住,他感慨地跟我说,管企业,无非是管好三个东西,人、钱、物,钱跟物好办,最难的就是他*的人,搞了半辈子也没搞明白。

    这是他的原话。

    当时,我年轻气盛,不服气,赤膊上阵干了多年,结果你是看到的,其实是很失败的,都是失败在人的管理上,现在轮到你了,你一上手,也是在人上栽了大跟头的。

    好在,我是一个一定要搞清楚所以然的人,出家后,经过仔细的观察、闻思、学修,摸到了一点眉目,现在告诉你,敬请牢记。

    管理人的根子,其实是管好自己,管好自己就是管好自己的心,佛教寺院造像中有罗汉踩着猴子的像,猴子就是我们的心,要把这个东西管住,一切就好办了。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宗教体验,现在你先听进去,相信,以后慢慢再去体会。

    儒家讲,修身、齐家、平天下。

    这和我们以前的经验恰好是相反的,以前是要把人、财、物都管好,现在是要管好自己,以前是向外,现在是向内。你理解了吗?

    世上的方法分道和术,术低级,道高级,术是枝叶,道是根本,有道,才有枝叶。所以,以前我们总结的那些经验全都是垃圾,要作废的,比如,无法一一审核厚厚的报销单据,但依然认真地检查,翻翻眼皮,说下次注意,这样的嘴脸其实很不好。

    知道你们已经组织了学佛小组,替你们高兴,坚持下去,自己学,同事们都要学,媳妇也要学,这个很重要,不然将来会有麻烦。

    你自己一定要坚持定课,该读的书要读,该修的心要修,就这么干下去,都学佛了,大家就都清净了。

    常来寺里,不见得一定要看见我,到寺里,环境会逐渐地改变人。慢慢地一切都会好起来。马上你就三十了,你走过的道路和未来要走的路就是这个社会走过和将来也走的路。万万不要看轻自己,不要胡乱对付自己的一生。慢慢我会把学来的如何管理自己内心的方法、次第、体验一一告诉你。

    常坐电脑前不起来,颈椎会有毛病,还会长痔疮,颈椎可以面对墙坐蹲起动作,让颈椎直立,多做有奇效。痔疮我也没有经验。自己琢磨吧。

    好自珍重。阿弥陀佛。

TOP

如 何 用 心 是 第 一 位 的 !  


                                  北京龙泉寺贤兆法师

    寺院里有教室,这是常住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学修条件而设立的,而且也有理论基础,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

    但是,我还是很警觉,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为之所累,不能被这个东西搞坏了心地和大脑。

    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然后走进社会,我可以老老实实地追问一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至少我可以确定,我过的是竞争的、充满压力的学习生活,周围的一切都告诉我,我要通过努力学习,把别人都踩在脚下,自己爬上去。否则,别人就踩在我的头上,爬上去。

    家长、老师几乎都说过,你这个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去扫大街,当工人。

    初中毕业的时候,我按照父亲的意愿报了职业高中,我的教导主任叹息地看着我,仿佛我去的是地狱。当然,我理解他的好意,他认为,不上大学的人生是很可怜的人生。

    家长、老师常常还会跟我说,你看看某某都上大学了,某某都出国,去美国了哎,美国哎。

    那时候,我小,没有辨别能力。但是,已经得到了一个这样的人生观,要通过学习成为人上人,别的都是次要的。

    这个人生观是从教室里一天天地累积起来的。所以,出家后,到了僧团里学习佛法的时候,即便学习的是经论,即便翻开经论之前,我们要念诵“为利众生愿成佛”这样的偈诵,但是我的内心里还是会被勾起这样的习惯思维,要学好,超过别人。

    没有一点点成人之美的想法,更没有一点点去成就别人的想法,只想着,只要我自己学好就行,把经论读懂就行,考试考到好,背书背得过。

    这个该死的价值观,幸亏被及早发觉,否则我该是个多么可怜的人啊。

    僧团里安排轮流值班,轮到自己值班的时候,可能会错过一堂精彩的讲座、一个很好看的教学影片,一堂重要的开示学习等等。

    前一段时间,每到这个时候,先起一个念头,哎呀,真倒霉,又轮到我值班了,不能学佛法了,不行,我不能吃这个亏,我要把它给补回来。

    于是就去找这堂课的录音,资料、电子文件等等,找时间学一遍。开始觉得这个没什么问题啊,这样正好是精进啊,因为值班而耽误了上课,一定要补上啊。但是,慢慢发现不对,这个念头和想法很恶毒,恰恰是背离了佛法的精神。

    因为我在那一刻起的是怕吃亏的心,是贪婪的心,贪着在课堂里别人学到的佛法知识,而我没有学到,最为要命的是,我害怕别人超过自己。

    有恐惧感,所以,我要自己给自己补课。

    我带着这个心去补课,也许会增长一些佛法知识,但是我的内心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恐惧,越来越畏惧别人的进步。

    所以,我必须要对教室有警觉。

    我想印证一下自己这些想法到底对还是不对,再去经论上去找,再去找那些资料、开示,补课和学习,这样,我就心安理得了,因为,同样是补课,但用心已经不一样了。

    而且,我判断这次我可能是对的,因为我认为佛法是为了让我快乐的,是为了让我不再畏惧的,是为了让我放下痛苦的,是为了让我具有帮助别人获得解脱的能力的。倘使,我抛家舍业出家在僧团的教室里学习佛法,反而增长和巩固了自己的贪欲和恐惧。

    那我岂不是天下第一冤大头了吗?

    三藏十二部经典,佛法多了去了,名相概念多学一点少学一点,都没所谓的,当下值好班,观察好自己的内心相对来说更重要。最关键的是,我有没有自在,有没有被贪欲和恐惧束缚住。

    如果这个贪欲和恐惧是对钱财的忧虑,我觉得还情有可原,要是为了本意是为了让我们解脱的佛法而心生贪婪和恐惧,那也太那个什么了吧……

    拿教室说事,不是真的认为是教室的错,一切都是我们用心用错了而已,也不是过去的家长和老师的错,没有责怪和挖苦谁的意思,而是在表达一种领悟,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佛法告诉我们痛苦的根源是烦恼遮蔽了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看不到无我的真相,去除烦恼的方法可以通过善行、利他、成人之美而达到。

    那么我在值班,同修们在上课,学习佛法知识,以后弘法利生,功德很大,自然也有我一份,岂不是很好很好的事情吗,我为什么会恐惧和忧虑呢?
愚痴呗。

    想通了,同修们在我值班的时候把三藏十二部都学完了,才好,都成佛了才好。

    哪里来的苦恼呢?庸人自扰之而已。

    我想,以后无论如何,在什么境界下,一定要让自己想开点,快乐起来,把过去在世间熏习的错误的价值观和心地扭转过来,否则对不起出家人的这身衣服。不管是教室还是出坡场地,学院还是丛林。

    如何用心是第一位的。

TOP

练      心  

                                  北京龙泉寺贤兆法师


    目前,我可以观察到的僧团内比较练心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值班室,一个是某执事法师的工作。

    出坡劳动看起来比较辛苦,但感觉练的更多的是肌肉,肉体上的耐力,人跟物之间在时间和体力上的较劲。在值班室是直接面对人、声尘,直接观察自己和各种人的内心变化,观察内心的起伏。

    是起烦恼最多的地方。

    值班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学修,替别人看门,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内心,当然值班的时候可以看书、背书,平时来不及看的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但,从来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让自己把某段书看完,电话就来了,或者有人找来了……

    人情冷暖,各种心相,一幕幕地,见了很多。

    以前,有居士打进电话,可能是电话故障,断了,再接起来的时候,居士急眼了,厉声道,凭什么撂我的电话!

    赶紧解释,是电话故障,居士这才罢休。但,我的内心却不安静了,心想,学了这么多年了,怎么还这么个坏脾气,还这么随便猜忌别人。气愤片刻,才平静下来。

    刚看了一会书,正在兴头上,电话来了,找人,僧团里的出家人,要么在上殿、要么在过堂、要么在用功,也不是随便就找的,而且,找人要去教室、寮房、承担处去找,告诉对方,能不能您先把电话撂下,对方就是不撂,一定要等。这时候,我的心头火就起来了,压都压不住,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理解别人。

    但表面上还过得去,心里已然有了波澜。

    有法师的亲属打来电话,不知道法名,只说俗名,暂时找不到,告诉对方,找不到,过一会儿。亲属不断地打来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接着一个,一定要跟法师通上电话……

    还有,早课结束,电话准响,居士们找某法师,五个以上,十个也不稀奇,或者请假,或者汇报工作。某法师要么在开会,要么在忙。

    在值班室,久了,形成一套工作模式,找法师,寮房、教室没有,直接就在电话里说,寮房、教室都没有。

    然后就等对方失望地说,哦。

    立刻就挂电话,长吁一口气。终于把对方打发了。赶紧腾出时间看自己的书。

    或者看时间,生硬地告诉对方,现在是午休、上殿、过堂等等时间,不能找。待对方语塞的时候,就把电话挂掉。

    有的时候,对方会抬杠,反问,这个时间不让找,那个时间找不到,那我的事情怎么办呢?

    对方已经起烦恼了,我已经想好了对策,立刻把僧团作息表念一遍,对方也得勉强听着,听完了,我说,您可以根据这个作息时间打来电话(现在想,其实纯粹就是使坏,应当使劲地忏悔)。

    现在回想起来,我也在烦恼当中,而且很糟糕的烦恼。什么事情,一旦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方法,就已经离修行很远了。因为,我在逃避,用熟练的工作方法来回避掉这些境界。而不是勇敢地去面对、观察、辨析。

    其实,已经跟世间人上班没什么区别了,而且还没有工资,实在是冤枉。貌似修行,其实在混日子。想赶紧混掉这一天。

    当然,这是我这个阶段的想法,我觉得出坡就是练心,在各种境界中磨练自己的内心,而不仅仅是肉体,但是,也有法师告诉我,出坡培植福报,只要干了,就有福报,不一定非要练心,福报大了,智慧慢慢就有了。等于练心了。

    我觉得也有道理,但是也会存疑,僧团里的挖掘机天天干,干的活谁也没它多,它的福报最大,但一点智慧也没有。

    当然,我这么想也有抬杠的意思。

    我觉得要是既能培福,又能练心,岂不是一举两得。既然有了这样的念头,就想重新尝试一下拿值班室的境界练练心。

    早上,进值班室以前,先吸一口气,勉励自己,接好每一个电话,观察好每一个内心的起伏。用心,用心。

    跟以前一样,有居士打进电话,找某法师,按例,不太好找。但是,这次学乖了,没有如以前那样,某法师在开会,就着急地把电话挂掉。而是仔细地告诉他,这时候不方便找某法师,他在开会,但我可以转告他。

    我没有立刻撂下电话,听见电流的声音,对方也没有放电话。这一刻,我想我感受到对方失望的感受。我想,我也体会到对方需要安慰的那个感觉。

    我又强调一遍说,我一定会把您的事情及时告诉某法师。我已经在黑板上留言了,法师开完会,就能看到。对方的语气明显地不那么紧绷了,也不像刚开始那样焦虑了。对方说,好吧。

    忽然,我意识到,以前,这样的电话,第一次找不到,一定会找第二次、第三次。最后是生气,或者强忍着火气。

    接电话,也可以感受到别人的内心,安慰别人。生硬地拒绝别人,不仅是对别人的伤害,也是对自己的伤害,很后悔过去因接电话所起的烦恼和对他人的伤害。

    而现在,接这样的电话,努力通过自己的语气,将自己内心里理解对方心情的那个意思传递给对方,将自己的积极、热情传递对方,就能感受到对方的感受。

    当天,还有法师的亲人打进电话,告知有亲属过世,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仔细用心,可以感受到对方的痛苦、悲伤、茫然,确实是感同身受。

    但是,我想,一定还不够细,如果更深细的话,定会有更多的感觉。

    首先,内心还是要细致,要有真的关切对方的那个心地。不管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电话与要求,只要静下心来,替他着想,自己的内心的变化起伏就可以读的比较清晰。

    就能够理解到对方为什么会这么着急,为什么不合理,理解到了,就不会责怪、抱怨别人,不会起烦恼,更不会有火气。因为自己事先已经明确了要以此来练心。电话铃一响,不仅不会像以前那样马上起个念头,倒霉,又来事了,反而会想,好啊,又来一个练心的机会。

    有点类似小时候玩电子游戏,刚才那局玩的不够好,赶紧再来一局。

    当然,这还只是把理路清理了出来,小试了一下,剩下的就是使劲地练,使劲地在接每一个电话的时候,静下自己的心,缓和自己的语气,没有意外情况,绝不在对方放下电话之前撂下电话,想对方之所想,把对方的事情看的比自己的读书、背书更加重要。

    内心就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比较有意思。

    而且,这个练心的方法在僧团可以用,在家里,社会上,都可以用。

TOP

练不生气,练尊重别人,一次不成功,就再来!

                                         
                                北京龙泉寺贤兆法师

    佛门里有“上座法师”的称呼,过去以为是出家年头长的就可以这么称呼,后来师父特意嘱咐出家二十年才能称为上座。

    但大家好像就约定俗成了,口头称呼时,常把寺院里几位出家年头长的叫“上座”。

    我们寺院里除了师父,还没有二十年以上的,最长的有十年的。有一位执事法师,出家不到七、八年,我一直在观察他的修行,平时不见他打坐,也不见他有什么特殊的功课和行持。

    但是,他的气质是很让人景仰的,很多法师、沙弥、净人都愿意亲近他。只要是他的课,基本上,都会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欢喜心。

    他带两个班的课,有的时候也带三个班,平时事项非常多,但从不耽误正常上殿、过堂。上殿的时候念诵声很大,用斋的时候比较慢,很专注,我曾经特意问过他用斋应该如何用心,他说,什么都不想,就观照自己咀嚼的动作。

    我问,不思维吗?

    他说,不思维,那样反而会乱。

    这个教授我一直在照着做,时间太短的缘故吧,还没有什么效果。

    后来,我终于发现了他有一个别人都没有的功课,很重要、很厉害的功课,这个功课别的出家人学不来,反倒是在家的居士比较方便学。

    由于他在寺院里有执事和书记这样的职务,性格温和,从不生气,所以,渐渐地很多僧众的公事、私事都找他。

    乃至出家人的亲属也来找他,也常有居士来找他。

    我所在的班有师兄弟心里有过不去的事情,就去找他,我所了解的这些事项包括票据签字、心理倾诉、工作安排、学修难题等等。

    有的专门找他去哭诉,那是有了烦恼实在过不去了;还有的就是找他,按我的判断,似乎没有什么正事,就是觉得跟他说说话,心里就踏实了;还有的拿着小本子跟着他后面追问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问来了,赶紧记在本子上。

    最离谱的一次,忽然听到走廊里有一个声音哭喊,我要找某某法师,我只找某某法师……

    那是一个净人的母亲找来寺里,为儿子到底出不出家一直在痛苦抉择的母亲,大概当时是受了一些刺激,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就要找这位法师谈。

    法师持戒很严谨,与居士谈话,尤其是和女众谈话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位净人、沙弥在场,护戒。因此,我有机会不少观察和听他跟别人谈话。

    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不生气,你说什么他都能耐心倾听,无论有的事情听起来是多么的不靠谱,多么的不合理,多么的糟糕,多么的荒唐,最多,他就是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哎呀,是这样啊。

    然后就是认真地倾听。他越这样,你就越想讲给他听。

    出家做法师,以后肯定要讲法,在这位法师身上,我获得一个重要的经验,那就是讲法不一定要用嘴讲,对我们这些一边学习一边向别人宣讲真理的行者来说,用威仪讲法,有时候比嘴更有效果,更能够利益到别人,用倾听讲法,用目光讲法,用文字讲法,用绘画讲法,用心,等等。

    一切的手段都可能比语言要厉害。

    修行者的身上有一种力量是很不可思议的。我想,用技巧很难解释为什么大家为什么都愿意找这位法师谈心。

    肯定不是职务的原因,也不是他有什么三年不吃饭之类的奇特功夫。我觉得可以表达成“懂得感受、体察、尊重、信任谈话对象”来表达可能更为贴切。

    我能意识到这种看似不是修行的修行对改变我们的内心是多么的重要和有效,长期以来,在与别人谈话的时候,我的状态就是猜忌、疑虑别人说的有没有什么恶意、有没有藏着什么坏门,有没有什么漏洞,靠不靠谱,和我的观点是否一致等等。

    我怀疑别人的理想,轻蔑别人在生活中的所有得意和闪失,随时准备好用语言来保护自己,寻找别人话语中的漏洞,准备去攻击他,挖苦他,伤害他。

    这个人顺眼,那就罢了,如果不顺眼,就一定要设法压倒他,击败他。

    其实,这是我内心深处存在着的一些真实起心动念。无论外在的语言和举止上多么温文尔雅,表情多么真诚,但长期混在社会上所形成的思维习惯和用心习气绝难在短时间内改掉。

    我想,如果我要是有这样跟各种人谈话的机会,可能会快速地对治掉自己的很多习气,但是,也可能快速地就崩溃掉,因为这些境界太猛、太强烈,烦恼一起,伏不住的话,可能适得其反。

    而且,修行确实应该是有一定的次第,先使劲干粗活,性情温和了,粗猛的性子磨的差不多了,然后学戒,然后学教理,然后调烦恼、历事练心等等。

    我想,将来吧,有机会也应该用这种方法练自己的心。通过尊重、理解、信任他人来清除内心怀疑、傲慢的污垢,最终达到开启智慧的目的。

    只是,这应该还是以后的事情,但是,对居士来说,可以拿起来就用,如果没有时间打坐,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做很多的功课,就可以拿寺里的这位法师的修行方法这么练,跟那些貌似刻薄的老板谈话时,可以练,跟看似斤斤计较的同事谈话时可以练,跟调皮不听话的儿子谈话时,可以练,跟那些与自己有过节的亲人、朋友谈话时,都可以这么练。

    练不生气,练尊重别人,一次不成功,就再来,不停地来,总会有进步的。

    在寺院里,就跟周围的那些同修,彼此磕磕碰碰地,高兴不高兴地,有机会了就练一练。

    久了,应该就有收益。言有次第,行无先后,先练着再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