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

这两句名为“庄严性功德成就”。所成就的是国土体性方面的功德。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以攀厌禅定故,则有色无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悕出。是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

这是说佛兴起国土性功德庄严的因缘。佛在因地为什么发起这一庄严呢?是见到有的国土,众生以爱欲的缘故,就有欲界;以攀上厌下的心修习禅定的缘故,就有色界和无色界。由于见到三界都是有漏邪道所生,众生就像在做长夜大梦,不知道寻求出离,因此发起广大的悲心,发愿说: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之道,起清净刹土,超出三界。

注意“见有国土”以下到“莫知悕出”是讲以智慧见到集谛和苦谛。“是故兴大悲心”是由智慧见苦集为因缘,发起大悲,也就是“由智起悲”。“愿我”一句是由悲心而发愿。

什么叫五欲?就是五种欲求的尘境,也就是外在的色声香味触五种欲尘。按“以爱欲故,则有欲界”这一句细致观察,就知道欲界的真相以及它的由来。现代人追求物质享受,实际就是追求外在五种欲尘,比如,屋子里要有好的灯光、家具、地板,贴上好看的壁纸,再摆上几盆花,这就是贪求色尘;房间里常常喷一些香水,这是追求香尘;放放音乐,欣赏一下,就是贪求声尘;喜欢坐沙发、睡在柔软、舒适的床铺上,就是贪求触尘;还要吃一点水果、糕点,品尝美味,就是贪求味尘。

这样贪著求取外在的五种欲尘,以这种爱欲的缘故,就出现了欲界。当然欲界贪染最重的是异性,这是一大根本,所贪的也是这五样欲尘。异性身体的形象、肤色、容貌,是色尘;发出的声音,是声尘;身上喷的香水,是香尘;身体的接触,是触尘。所谓的贪著异性,就是贪这几样东西。没有这五尘,贪什么呢?欲界中其它任何东西,也无非是这几样。如果追求现世的物质享受,造各种恶业,就堕在欲界中的恶趣;不贪求现世,求来世享受外在的五欲乐,做布施等善行,就生在欲界人天。所以说由贪爱外在五种欲尘引生的乐受,心向外求取欲尘,造种种业,就出现了欲界。

再讲上界的色界和无色界。“攀厌禅定”是说色界、无色界的由来。“攀厌”就是观察到五欲享受的利益微小、过患极大,享受一下很快就消失,而且重新落入苦受中,这样就厌舍外在五欲所生的乐受而攀求内在禅定引生的喜乐,为此精进修持世间的禅定,以不动业转生于上界。其中,又有厌舍初禅、攀求二禅,修定生在二禅天;或者厌舍三禅乐受,攀求四禅舍受,生在四禅天等等。

“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这一句是说由因而明见果的体性。由于因是有漏的邪道,所生的三界就是苦的体性。“有漏邪道”这四字点明了三界的起因不正,也一语道破了三界的体性鄙劣。为什么说是有漏邪道呢?总的说一句,就是随我见和贪爱而转。具体分成三类来说:第一类、为“我”求取现世外在五欲的乐受而造作非福业,由此感召三恶趣果;第二类、为“我”求取来世外在五欲的乐受而造作福业,由此感召欲界人天的果;第三类、为“我”求取内在禅定的乐受或舍受而造作不动业,由此感召色界和无色界的果。像这些道都是受我执和贪爱的驱使,起烦恼造有漏业,因此都是有漏的邪道。说它邪,关键就是两点:一、不明无我,妄执有我;二、不明三界是苦的自性,对欲、色、无色具有贪爱。以这我执和对三界的贪爱不能舍离,因此就“长寝大梦,莫知悕出”。也就是由厚重的无明而长劫做轮回的大梦,不知道寻求出离。“长”,是指在不见边际的劫数里。“大梦”,是指三界唯一由虚妄分别变现,虚妄不实。众生在迷而不知迷,在苦而不知苦,因此都不寻求出离。以上是法藏菩萨以大智慧明见三界因果的体性,彻见到三界唯一是苦的自性,是杂染的自性。

“是故兴大悲心”:“是故”就是由于见到众生常行有漏邪道,旷劫沦落于三界。“兴大悲”就是油然生起誓欲把无量众生救出三界的大悲心。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就是誓愿成就佛果,以无上正见之道现起净土,使众生一生到这样的净土中,就顿时超出三界。

“无上正见”就是真正见到真如平等法性。“道”就是由此发起的无缘大悲。“果”是现起他受用净土(“他受用净土”就是一切众生能托生其中、得到殊胜受用的清净国土。区别于“自受用”。)。众生只要生到这样的净土中,就必定远离杂染,超出三界,这就是法藏立愿的所求。

由此也就看出弥陀因地建立净土的大慈悲心,看出弥陀本愿他力救苦的特性。芸芸众生单凭自力解脱生死有很大的难度,比如很少有人了达苦谛和空性,由于不了达苦谛,就生不起出离心;不了达空性,就生不起无我观慧,因此就只有长劫转生死轮。法藏菩萨见到众生有长劫生死的大苦,因此兴起广大悲愿,立誓以福慧庄严净土,使无量众生都能仗佛力往生净土,顿超三界。以上就是佛因地庄严国土性功德的因缘。




以下解释“庄严性功德”中的“性”字。依次从体、因、用三方面解释。




第一、从体的方面解释性。

【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

“性”就是本性、法性或本源。对它可以说如来藏、法界、真如、圆觉、心地等种种异名。从体上解释,“性功德成就”是说极乐净土随顺法性,不背离法性本源,和《华严经》的宝王如来性起义相同。

比较秽土和净土,在未转依时,背离法性,以虚妄分别为所依,就现起器世界的山河大地等种种不净的相,所以秽土以虚妄分别为体性,所谓“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就是这个意思。而转依时,依真如法性,现起净土妙相。也就是以圆证二无我的无分别智的妙力,获得究竟转依时,所有一切都现为圆觉或涅槃的自性,所以成就周遍虚空般的庄严净土。本论说的“依法性入清净相”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极乐净土的无量庄严,唯是一法句——清净智慧无为法身。《密严经》:“密严刹土是如来藏心所现”是说它。《金刚顶经》:“唯此佛刹,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也是说它。善导大师《法事赞》:“极乐无为涅槃界”也是说它。《辨法法性论》:“涅槃法由法性安立”也是说它。都是同一鼻孔出气的微妙章句。




第二、从因的方面解释性。

【又言积习成性,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

“性”又是说“积习成性”(习是修习)。指安乐净土是由法藏菩萨修集无量波罗蜜多的积习所成。

“波罗蜜”就是到彼岸,有从道上说,从果上说,道上说,是指能到涅槃彼岸的正因,果上说,是指已到涅槃彼岸的果德,这里是从“能到彼岸”上说,“诸”是指布施等六度所摄的万行。“集”是修集。“积习”就是在心中积集善业习气。

总之,这是指法藏菩萨在无数劫中恒时修集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等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多,以圆满积集善根习气,随所发誓愿而成就庄严国土。




【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

也可以把“性”说成是“圣种性”。初地以上的地位是“圣种性”。由于现见真如法性,已经生起决定趣入佛地的道,不再轮转生死,因此是入于圣者种性。结合极乐净土的起因来说,这要回溯到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如来处,悟得无生法忍,当时的地位称为“圣种性”。在圣种性中,发四十八大愿,由修习而现起的净土,就称为“安乐净土”。

无生法忍:《大智度论》说:“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悟无生法忍是在什么地位”有很多种说法,这里应当是指初地以上。

注解里“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这一句十分重要。是安住在照见实相的圣种性中发四十八愿,也是安住这样的圣种性中修起庄严净土。一切都以悟无生法忍为根本。上面说的“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无量寿经》说的“住真实慧,庄严佛刹”,以及弥陀开示成就净土的关键:“通达诸法门,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都是同一意味。通达一切空无我,就是住真实慧,也就是无上正见道,也就是悟无生法忍。是在这样的圣种性中发大愿,而且发愿之后庄严净土。这就点出了修起净土的根本因就是无分别智,大愿是助缘。所谓以愿力和智慧庄严净土,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弥陀因地证得无分别智,安住在无生无灭的实相中,在后得位发起四十八愿,先以妙慧抉择观察作为先导,如是如是加行誓愿庄严佛土,由先前学道加行誓愿的势力,果位中没有往昔的戏论分别,而从佛心中如是变现。这样修起的净土就是具足无量庄严的极乐刹土。




【是彼因所得。果中说因,故名为性。】

由于极乐净土是由这样的因所成就,对这个果从它的根本因——圣种性来赞叹它的庄严,就称为“性功德成就”。

也就是极乐净土是安住圣种性中发愿修起,是依现证实相的无分别智修习成就,因相极为殊胜圆满,因此说“性功德成就”。




第三、从作用的方面解释性。

【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性”又是必然的意思,不改的意思。(这个必然是指加持上的必然,转染成净的必然,像铁放入磁场就被磁化那样的必然。)注解讲道:就像大海的水性同一咸味,凡是水流入大海,就必定成为一味,大海不会随淡水流入而改变咸味。又像人的身体是不净的体性,种种妙好的色香美味入到体内都变成不净(身体是由血、肉、屎、尿等三十六种不净物积聚而成,任何色香美味进入体内,就变得污秽腥臭)。像这样,由于安乐国土成就了清净性,只要往生在里面,身心就无不清净,毕竟证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海性一味”,比喻安乐净土一味清净。“入海众流”,比喻往入净土的凡圣万流。“入海必为一味”,比喻入于净土,色、心就必然清净,最终必然证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任何众生进入极乐净土,身、心都转染成净。也就是,以往在娑婆等秽土,色、声等境不清净,眼等六根不清净,六识不清净,而一经往生,不清净的根、境、识顿时转为清净。初步是六根缘境,无不是缘清净相、起清净心。究竟是“都证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所以弥陀净土具有“一切皆成佛”的无上神力,赞叹弥陀愿海为一乘悲愿也是这个原因。

再逆序解释“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由于是过恒河沙数佛功德法的所依,因此称为“法身”。本来具足,不由造作而成,是“无为”。不偏在有、无等的任何戏论边,是“平等”。自性无染,以及远离虚妄分别垢染,是“清净”。消尽二取客尘,显出本具法身,是“得”。一切成佛,是“皆”。再解释“必然”:“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是现前必然义,“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是究竟必然义。“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是化染为净这一必然的原因。

总之,极乐净土能使往生者身心清净,这种加持是必然的。以安乐国土的清净性,必定使往生者身心转为清净,毕竟同证清净平等无为法身,同成佛道。

以上讲了极乐净土的性功德成就,就体来说,是如来藏心所现;就因来说是修习无量波罗蜜多所成,又是依于无分别智发愿修起。就作用说,能化染为净,毕竟清净,证得法身。这不同于秽土以虚妄分别为体,由杂业所感、依虚妄分别变现,以及辗转现起惑、业、苦三种杂染,因此具足性功德成就。




以下正释论文。先解“正道大慈悲”,再解“出世善根生”。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指的是平等大道。“正道”就是平等道。平等道称为正道的原因是:平等是诸法远离有无、高下、染净等差别相的实相。《入佛境界经》说:“菩提者,名为平等,平等者,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是入不二法门。”所以平等指的就是法性。平是不偏,等是不异(就是没有前后的不同,以及此者彼者的差别相。)。法性不偏在有、无、染、净等的戏论边上,而且常恒如是,所以是平等。

以诸法本来平等的缘故,照见实相之后,对一切事物没有偏执,就是发平等心。由发起平等心,就没有爱憎取舍,语默动静、顺境逆境,无不平等,这就是行正直平等的道。由于行道平等,慈悲心就平等,不分亲疏、高下,平等地对一切众生施与安乐、拔除苦难。这样的大慈悲就是佛道的正因,因此说“正道大慈悲”。




【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慈悲有三种缘:一、众生缘,比如缘父母、妻子等的人我相,生起拔除其苦的悲心,是小悲;二、法缘,就是不见人我,只见因缘生的五蕴在惑业苦中循环,这样生起拔除其苦的心,就是中悲;三、无缘,就是有情和法都无缘,但众生无而显现种种苦相,无缘而拔除其苦的心,就是大悲。这样的大悲是出世的善。安乐净土是从这样的无缘悲出生,因此说大悲是净土的根,所以说“出世善根生”。

再讲一下三种悲的差别。比如见到穷苦的人饥寒交迫,发心解除他的饥寒之苦,这样缘实有的众生起悲心,就是众生缘悲。见到实际没有“人我”,只是念念不断地由惑业生苦的蕴,见到这个在惑、业、苦中辗转循环的苦蕴而生悲心,就是法缘悲。再进一步,虽然万法本性空寂,但众生像梦幻一样在自相的迷乱中受苦,证得万法体性空寂之后,无缘的同时而能利益众生,这就是无缘的悲心。

所谓的出世,就是指无缘,凡是有所缘,都是世间。安乐净土是由出世的无缘悲所生,也就是建立极乐净土是源于悲心立愿普度众生超出苦海,速疾成佛。由此发起大愿并随愿力而现起,没有悲心,根本不可能以一切功德庄严净土,也不会最终现前极为胜妙的普度众生速成佛道的净土,因此说“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这两句名为“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庄严形相”指国土以光明为形相。极乐净土的一大庄严成就,就是光明周遍充满。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一仞”相当于七、八尺)。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佛因地发起这一庄严功德的因缘,是见到当日轮运行在四大部洲时,光明只照耀一洲,而不能照耀其它三洲。殿堂里的灯火,照明不满七、八十尺的范围。由于见到国土中的光明不满足,就发起誓欲成就国土满净光明的大愿。所谓满净光明,就是像日月光明遍满自体那样,虽然所成就的净土极其广大,无边无际,而清净光明无不充满,绝没有光明照耀不到的区域。因此说极乐国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明镜”也以光明为相,属于同类比喻。)。

当日轮绕须弥山运行到某一洲时,由于被须弥山挡住,光明照不到其它三方。日光和灯光不能遍照,显示了秽土有光明不满足的苦相。法藏菩萨见到这种苦相,就发愿当来成佛的国土,光明遍满一切处。总之,就像日月的一切处都是光明,在无边的极乐净土中周遍了光明。

再从细处解释,极乐万物,不论地水树花,宫殿楼阁,都以光明为体。不像此方除了少数日、月等的发光体之外,山河大地、房屋、器具等都不会发光,极乐国土中,大地光明,池水光明,宝树光明,楼观光明,一切无不光明。

所以这是光明的国度。万物的形相就是光明。光明中化现种种形、色,光明中显现无量稀奇,光明互相映照、严饰,总体以光明为相。

最后摄事入理。这一国土光明遍满的庄严,摄入一法句,也就是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遍界的光明唯一是如来藏心所现。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净土万物具足种种庄严妙相。第一句讲万物的体性是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是说万物不论形色、结构,不论局部或整体,不论单个或组合,都具足无量庄严。“种种事”就是种种现相,一叶一花,一池一楼,无不具足庄严,叫做“种种事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华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佛因地为什么兴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缺乏珍宝,只能用泥土筑成宫殿,用木石建造楼观;或者雕金镂玉,意愿不能充分实现(就是虽然精细制作,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能穷微极妙。);或者种种器具不是自然就有,需要制备,受种种辛苦。以此缘故,兴大悲心,发起大愿:愿我成佛时,国中万物具足珍宝性,也就是万物都由无量妙宝、无量妙香合成,庄严奇丽,自然而现,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注解中的“以此”是承上启下的词,具体是:观察到“国土缺少珍宝,泥土为宫饰,木石为华观”,因而发愿“国土珍宝具足”;又观察到“雕金镂玉,意愿不充”,因此发愿“万物庄严奇丽”;以及观察到“营备百千,具受辛苦”,因此发愿“自然而现”。“自然”,就是净土的宝性庄严不是由人工劳作,渐次制备而成,而是以佛本愿为缘,从法身智慧中任运流现。比如七宝林树是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并没有最初生起和渐次生长的相,起的时候是同时顿起,不是造作而成,叫做“自然而现”(“自然”是非造作的意思。)。

“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这是发愿使国人无争无求,自然得成佛道,这是种种事功德成就的作用。弥陀的悲愿有两点:一是愿国土具足妙相,无所缺乏,自然就忘掉竞争、求取的心,不起生死业因;二是愿净土万物具足庄严,在见色闻香的当下,自然修习菩提行,而成佛道。

《无量寿经》上说:假使我得成佛果,从地上到虚空,宫殿楼观,池流花树,国土所有万物,都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都修佛行。



【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

这是赞叹净土万物的庄严微妙绝伦。它的庄严只能这样说:即使帝释的工艺之臣、忉利天最杰出的建筑师——毗首羯磨,工艺称得上绝妙,但他用尽心思,反复思维,也无法画出极乐世界一件东西的图案,更不可能仿造出来。

如果把毗首羯磨带到极乐世界去观看,即使他长一千只眼睛,也看不透极乐世界一件东西的微妙庄严,即使有一千个心,也无法设计方案、安排工序,再仿造出一个来。到这里语言无法描述,分别心无法测度,鬼斧神工无可施展,更不用说人类的科技工艺。一切都无能为力了!



【性者,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备诸珍宝性”中的性是本性的意思。按这样解释很深,直指“珍宝”是自性中的珍宝性。《佛地经论》上有一段话说:净土的果相如何呢?以最极自在的清净识为相。也就是大宫殿最极自在,以佛的无漏心为体相。只是这清净心的缘故,不是离心之外有珍宝等,是佛的清净心如是变现众宝等。所以这里说的“能生”是指本性,从能流现的角度说。“所生”指国土的万物庄严。“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意思是本性既然是清净,从本性所现的国土万物怎么不清净呢?所以经上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是故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娑婆秽土是众生的杂业所感,所以万物以微尘为体。极乐净土唯一是无漏清净心所现,所以万物是珍宝性,具足一切微妙庄严。注意,这里说的“珍宝”只是以世间的珍宝权且作个比喻,实际不是世间金、银、琉璃等宝,而是无法想象、无以言表的庄严妙相。



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



【此二句,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

这两句是说佛国万物的妙色功德成就。色有形色和显色两种,长短方圆是形色,青黄赤白是显色,这里说极乐万物有无垢、炽盛的光辉,因此是显色。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优劣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

佛因地为什么兴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有优劣的差别,既有优劣的差别,就现起高下的相;既现起高下的相,就生起是非之心;既生起是非之心,就长劫沉沦三有。因此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不像人天的金色能被上上所夺。(“夺”是映夺、映蔽的意思。比如灯光在炽盛的日光下显不出来,就是被日光蔽住,叫“映蔽”。两者对比时,灯光的明亮被日光夺去,叫“映夺”。)

这一段“是故”以前是见苦集,后面是起悲愿。佛在因地观察以国土的差别会造成哪种心行,引起哪些过患。从分别心的起因和感果两方面看,分别心是取相的心,国土有优劣的差别,心就自然分别这里高等,那里低下。由分判高下就有是非之心,接下来对高者贪爱、求取,对下者厌恶、舍离,以爱憎之心集起有漏业,就沦落在三有中。像这样没有在根源上遮止,就长劫轮转在三有中。

人心就是如此,不见优劣,就不生比较;不生比较,就不起是非;不起是非,就没有求取的造作。比如人长年住在山里,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没有比较,心里就很单纯。但出门去了大城市,以环境的差异,自然现起高下的相,接着就会起是非之心,认为大城市是天堂,自己生活的是穷乡僻壤,这时已经在计较好坏,对好的环境贪求,厌恶落后的家乡,接下来就想方设法去大城市打工,种种的烦恼、业和果报就这样辗转而来。这些就是长沦三有的业因。

法藏菩萨见到这些就起悲心,要遮止众生造苦因感苦果。这怎么实现呢?就是使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众生往生在这样的国土中,没有更好的国土,也就不起舍离此处、高攀其他处的心,这样止息了是非之心,就不造有漏业,不沦落三有。



以下解释光明如何相夺以及极乐国土不被映夺的原因。

【若为相夺,如明镜在金边则不现。(“若为”是怎样的意思。“若为相夺”就是一者怎么被另一者映夺呢?“明镜”指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今日时中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王道中金沙则不现。转轮王道中金沙,比金山则不现。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须弥山金,比三十三天璎珞金则不现。三十三天璎珞金,比焰摩天金则不现。焰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则不现。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他化自在天金,比安乐国中光明则不现。】

(“阎浮那金”,也叫“阎浮檀金”,《大智度论》上说:此洲上有树林,树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名阎浮檀金。“金山”指须弥山周围的七重金山,山体由金子合成。“须弥山金”,就是须弥山东南西北四面分别由白银、琉璃、红宝石、黄金合成,其中北面的金子就是须弥山金。)

这一段是说明人天的金色怎么被上上映夺。比如铜镜放在金子边上就显不出光亮,现在的金子放在佛在世时的金子边上也黯然无光,佛在世时的金子放在阎浮那金边上也不见光耀,阎浮那金放在大海转轮王道的金沙边上也显不出来,转轮王道的金沙放在金山边上又不显现。再往上比,金山被须弥山的金映夺,须弥山的金被三十三天的璎珞金映夺,璎珞金被焰摩天的金映夺,乃至化乐天的金被他化自在天的金映夺。最后,他化自在天的金放在佛国的光明中又完全黯然不现。



【所以者何。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

“所以者何”是问极乐的金光以什么原因无可映夺?底下连说三个“故”出示原因。第一个“故”,是从因上说,彼土的金光是从离垢的清净业所生,因最为圆满,因此所生的金光无可映夺。也就是说人天的金光是有漏业所生,当业变得更清净时,业报的光明就更殊胜,因此被上上所夺;极乐的金光是从离垢的净业出生,因上不会有更殊胜,因此无可映夺。

第二个“故”,是从体性上说,按上面所说“能生的本性既是清净,所生的国土焉能不净”,佛国的金光既是从佛心流现,光明的清净妙德就最极圆满,因此无可映夺。

第三个“故”当中有三层意思,前两层是上面两条的补充。第一层说: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无漏净业所起,就是说,法藏菩萨在证入法性后开始摄取自分净土,到八地时获得净土自在,最终成佛离一切垢染,现起净土,因此“国土的金光是从绝垢业生”。第二层、佛国的无量庄严是由阿弥陀如来法王统领,意思是说无量的净土庄严是从佛的妙心流现,因此都是佛心,都是法身智慧,“清净无不成就”。结合在妙色上说,国土的金光既是佛心所现,清净无不成就,因此无可映夺。以上这两项都是针对佛说的。第三项从净土圣贤的方面说。不像人天的金光是有漏业所现,佛国的金光是以如来的神力为增上缘显现的,也就是以阿弥陀佛大愿神力的增上作用,在极乐圣众的心前变现金光等的妙相。由于显现金光的增上缘最为殊胜,因此无可映夺。



【是故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者,曜二种世间也。】

由于极乐国土成就了妙色庄严,因此说“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就是照耀净土器情二种世间。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此四句,名庄严触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宝重金玉,不得为衣服。珍玩明镜,无议于敷具。斯缘悦于目,不便于身也。身眼二情,岂弗矛盾乎。是故愿言,使我国土,人天六情,和于水乳,卒去楚越之劳。所以七宝柔软,悦目便身。】

这四句是说佛国万物触的功德成就。佛在因地为什么兴起这种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贵重的金玉不能用来作衣服,珍宝明镜也谈不上作敷具。这些宝物虽然能使眼根愉悦,却不便利身根,身眼两根岂不是矛盾?见有这样的缺憾时,法藏菩萨就发大愿:假使我成佛,要使人天六根在接触万物的六尘时,如同水乳融和,毕竟免除调和的劳苦。因此净土的七宝非常柔软,既适悦眼根,又便利身根。

“楚越之劳”说的是古代楚越两个国家发生矛盾,调和双方很辛苦。偏向楚国,越国就不高兴;取悦越国,楚国又不满意。这比喻万物取悦了某一根时,不取悦其它的根。极乐国土完全消除了这样的矛盾,任何宝物都适合天人的一切根,色适悦眼根,香适悦鼻根,触适悦身根等,六根缘取时无不适合,因此说“人天六情,和于水乳”。



以下解释“迦旃邻陀”、“草”和“触者生胜乐”。

【迦旃邻陀者,天竺柔软草名也,触之者能生乐受,故以为喻。】

“迦旃邻陀”是印度一种柔软草的名字,接触它能生乐受,因此用来和极乐宝物作对比。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注者言,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译者何缘目彼宝为草耶。当以其葻(lán)茸𦾵(yíng)𦳥(miǎo),故以草目之耳。余若参译,当别有途。】

注者昙公说:此方的土石草木各有自己决定的体相(比如是土就不是石,是草就不是木,彼此不混杂),译师为什么把极乐宝物看成是草呢?当是因为宝物有和草类似的相状,因此看成是草。我如果参与翻译,会有另外的译法。

草很柔软,能随风左右旋转,草又很微细。用草来比喻极乐宝物,就知道这些宝物细软、柔顺,能随意地旋转、变动。



【生胜乐者,触迦旃邻陀,生染著乐。触彼软宝,生法喜乐。二事相悬,非胜如何。】

“生胜乐”是对比迦旃邻陀所生的乐受说的。接触迦旃邻陀,生染著乐;接触净土柔软宝,生法喜乐,就是远离染爱的乐。这两种乐相差悬殊,可见后者是殊胜的乐。

在比较乐的胜劣时,关键要看在生乐受时起不起染著。世间的情况是:有乐的感受,心就染著在上面;有苦的感受,就想尽快脱离。所以十二缘起上说:以乐受为缘,生不离爱;以苦受为缘,生乖离爱。生爱的原因是有我执等的无明。

接触迦旃邻陀生乐受时,内心有贪染,因此是染著乐。接触净土软宝生妙乐时,心里不起贪染,因此是法喜乐。可以想一想:用自己的手接触由如来妙心化现的宝物,会不会起贪染?这是佛心化现的加持物,接触时佛力的加持就进入自心,当即生起法喜乐,因此胜过接触迦旃邻陀生的有漏乐。这就是“胜乐”的意思。

《注维摩诘经》里说:世俗的智慧中不能生胜妙乐,要得到无漏慧,远离尘垢,自然生起胜妙乐。(肇公《注维摩诘经》:“世俗慧中不能生乐,要得无漏慧,离尘垢,则至乐自生也。”)这里说的法喜乐就是无漏乐。触到净土宝物唯一生无漏乐,这就是极胜妙的触功德庄严。弥陀愿海中说:“国中人天所受快乐,如得漏尽比丘”,在这条愿真实成就时,就会自然流现,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佛力境界。



【是故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佛国的泉池中,有千万种宝花布满水面,微风徐徐吹动花叶,莲花的光明徐徐旋转,交错地映照在水上。



【此四句,名庄严水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国土,或沄溺洪涛,滓沫惊人。或凝凘浃渫,蹙(zú)枷怀𢘋(tè)。向无安悦之情。背有恐值之虑。菩萨见此,兴大悲心。愿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与宫殿相称。种种宝华,布为水饰。微风徐扇,映发有序。开神悦体,无一不可。】

这四句是说佛国的水功德成就。佛在因地为什么要发这一愿呢?这是因为见到有的国土波涛汹涌,大浪惊人,又有解冻期大块的冰随着急流而下,冲击两岸,使人惊恐失色。这样浊恶的水,面对它时没有安和愉悦的心情,背向它时,又有恐怕大水到来的忧虑。

菩萨见此情景,油然兴起悲心:愿我成佛的国土,所有流泉、池沼都和四岸的宫殿相称,种种宝花散布水面作为严饰,微风徐徐扇动花叶,莲花放光,有序地映照在水上。池水能开悟心神、愉悦身体,能像如意宝一样随人心愿,无不满足。

这里以智慧观察秽土的水有两层,一层是见到水有恶浊的相状,比如“波涛汹涌、浪花惊人、水流湍急”等等;一层是见到由此会造成身心苦恼,比如恐惧、担忧等等。以见到苦相为因缘,就引发大悲心,誓愿成就水的功德庄严。这也有两层,一是显现水的庄严相,比如“种种宝华,严饰池水;微风徐扇,映发有序”等等。二是以水作佛事,使人开神悦体。

“无一不可”显示了水圆明具德。水是以佛的智慧为体,因此在水一个法中就圆满具足一切法的功德,也就能随人所愿,要深就深,要浅就浅,要温就温,要凉就凉,要急流就急流,要缓流就缓流,最妙的是愿意听什么法,水就出什么法音。比如佛法僧声、波罗蜜声、十力四无畏声、无生无灭声、大慈大悲声、灌顶受位声等等。



【是故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这两句名为“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庄严形相”指国土以光明为形相。极乐净土的一大庄严成就,就是光明周遍充满。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一仞”相当于七、八尺)。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佛因地发起这一庄严功德的因缘,是见到当日轮运行在四大部洲时,光明只照耀一洲,而不能照耀其它三洲。殿堂里的灯火,照明不满七、八十尺的范围。由于见到国土中的光明不满足,就发起誓欲成就国土满净光明的大愿。所谓满净光明,就是像日月光明遍满自体那样,虽然所成就的净土极其广大,无边无际,而清净光明无不充满,绝没有光明照耀不到的区域。因此说极乐国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明镜”也以光明为相,属于同类比喻。)。

当日轮绕须弥山运行到某一洲时,由于被须弥山挡住,光明照不到其它三方。日光和灯光不能遍照,显示了秽土有光明不满足的苦相。法藏菩萨见到这种苦相,就发愿当来成佛的国土,光明遍满一切处。总之,就像日月的一切处都是光明,在无边的极乐净土中周遍了光明。

再从细处解释,极乐万物,不论地水树花,宫殿楼阁,都以光明为体。不像此方除了少数日、月等的发光体之外,山河大地、房屋、器具等都不会发光,极乐国土中,大地光明,池水光明,宝树光明,楼观光明,一切无不光明。

所以这是光明的国度。万物的形相就是光明。光明中化现种种形、色,光明中显现无量稀奇,光明互相映照、严饰,总体以光明为相。

最后摄事入理。这一国土光明遍满的庄严,摄入一法句,也就是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遍界的光明唯一是如来藏心所现。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净土万物具足种种庄严妙相。第一句讲万物的体性是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是说万物不论形色、结构,不论局部或整体,不论单个或组合,都具足无量庄严。“种种事”就是种种现相,一叶一花,一池一楼,无不具足庄严,叫做“种种事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华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佛因地为什么兴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缺乏珍宝,只能用泥土筑成宫殿,用木石建造楼观;或者雕金镂玉,意愿不能充分实现(就是虽然精细制作,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能穷微极妙。);或者种种器具不是自然就有,需要制备,受种种辛苦。以此缘故,兴大悲心,发起大愿:愿我成佛时,国中万物具足珍宝性,也就是万物都由无量妙宝、无量妙香合成,庄严奇丽,自然而现,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注解中的“以此”是承上启下的词,具体是:观察到“国土缺少珍宝,泥土为宫饰,木石为华观”,因而发愿“国土珍宝具足”;又观察到“雕金镂玉,意愿不充”,因此发愿“万物庄严奇丽”;以及观察到“营备百千,具受辛苦”,因此发愿“自然而现”。“自然”,就是净土的宝性庄严不是由人工劳作,渐次制备而成,而是以佛本愿为缘,从法身智慧中任运流现。比如七宝林树是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并没有最初生起和渐次生长的相,起的时候是同时顿起,不是造作而成,叫做“自然而现”(“自然”是非造作的意思。)。

“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这是发愿使国人无争无求,自然得成佛道,这是种种事功德成就的作用。弥陀的悲愿有两点:一是愿国土具足妙相,无所缺乏,自然就忘掉竞争、求取的心,不起生死业因;二是愿净土万物具足庄严,在见色闻香的当下,自然修习菩提行,而成佛道。

《无量寿经》上说:假使我得成佛果,从地上到虚空,宫殿楼观,池流花树,国土所有万物,都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都修佛行。



【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

这是赞叹净土万物的庄严微妙绝伦。它的庄严只能这样说:即使帝释的工艺之臣、忉利天最杰出的建筑师——毗首羯磨,工艺称得上绝妙,但他用尽心思,反复思维,也无法画出极乐世界一件东西的图案,更不可能仿造出来。

如果把毗首羯磨带到极乐世界去观看,即使他长一千只眼睛,也看不透极乐世界一件东西的微妙庄严,即使有一千个心,也无法设计方案、安排工序,再仿造出一个来。到这里语言无法描述,分别心无法测度,鬼斧神工无可施展,更不用说人类的科技工艺。一切都无能为力了!



【性者,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备诸珍宝性”中的性是本性的意思。按这样解释很深,直指“珍宝”是自性中的珍宝性。《佛地经论》上有一段话说:净土的果相如何呢?以最极自在的清净识为相。也就是大宫殿最极自在,以佛的无漏心为体相。只是这清净心的缘故,不是离心之外有珍宝等,是佛的清净心如是变现众宝等。所以这里说的“能生”是指本性,从能流现的角度说。“所生”指国土的万物庄严。“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意思是本性既然是清净,从本性所现的国土万物怎么不清净呢?所以经上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是故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娑婆秽土是众生的杂业所感,所以万物以微尘为体。极乐净土唯一是无漏清净心所现,所以万物是珍宝性,具足一切微妙庄严。注意,这里说的“珍宝”只是以世间的珍宝权且作个比喻,实际不是世间金、银、琉璃等宝,而是无法想象、无以言表的庄严妙相。



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



【此二句,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

这两句是说佛国万物的妙色功德成就。色有形色和显色两种,长短方圆是形色,青黄赤白是显色,这里说极乐万物有无垢、炽盛的光辉,因此是显色。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优劣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

佛因地为什么兴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有优劣的差别,既有优劣的差别,就现起高下的相;既现起高下的相,就生起是非之心;既生起是非之心,就长劫沉沦三有。因此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不像人天的金色能被上上所夺。(“夺”是映夺、映蔽的意思。比如灯光在炽盛的日光下显不出来,就是被日光蔽住,叫“映蔽”。两者对比时,灯光的明亮被日光夺去,叫“映夺”。)

这一段“是故”以前是见苦集,后面是起悲愿。佛在因地观察以国土的差别会造成哪种心行,引起哪些过患。从分别心的起因和感果两方面看,分别心是取相的心,国土有优劣的差别,心就自然分别这里高等,那里低下。由分判高下就有是非之心,接下来对高者贪爱、求取,对下者厌恶、舍离,以爱憎之心集起有漏业,就沦落在三有中。像这样没有在根源上遮止,就长劫轮转在三有中。

人心就是如此,不见优劣,就不生比较;不生比较,就不起是非;不起是非,就没有求取的造作。比如人长年住在山里,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没有比较,心里就很单纯。但出门去了大城市,以环境的差异,自然现起高下的相,接着就会起是非之心,认为大城市是天堂,自己生活的是穷乡僻壤,这时已经在计较好坏,对好的环境贪求,厌恶落后的家乡,接下来就想方设法去大城市打工,种种的烦恼、业和果报就这样辗转而来。这些就是长沦三有的业因。

法藏菩萨见到这些就起悲心,要遮止众生造苦因感苦果。这怎么实现呢?就是使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众生往生在这样的国土中,没有更好的国土,也就不起舍离此处、高攀其他处的心,这样止息了是非之心,就不造有漏业,不沦落三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以下解释光明如何相夺以及极乐国土不被映夺的原因。

【若为相夺,如明镜在金边则不现。(“若为”是怎样的意思。“若为相夺”就是一者怎么被另一者映夺呢?“明镜”指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今日时中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王道中金沙则不现。转轮王道中金沙,比金山则不现。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须弥山金,比三十三天璎珞金则不现。三十三天璎珞金,比焰摩天金则不现。焰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则不现。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他化自在天金,比安乐国中光明则不现。】

(“阎浮那金”,也叫“阎浮檀金”,《大智度论》上说:此洲上有树林,树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名阎浮檀金。“金山”指须弥山周围的七重金山,山体由金子合成。“须弥山金”,就是须弥山东南西北四面分别由白银、琉璃、红宝石、黄金合成,其中北面的金子就是须弥山金。)

这一段是说明人天的金色怎么被上上映夺。比如铜镜放在金子边上就显不出光亮,现在的金子放在佛在世时的金子边上也黯然无光,佛在世时的金子放在阎浮那金边上也不见光耀,阎浮那金放在大海转轮王道的金沙边上也显不出来,转轮王道的金沙放在金山边上又不显现。再往上比,金山被须弥山的金映夺,须弥山的金被三十三天的璎珞金映夺,璎珞金被焰摩天的金映夺,乃至化乐天的金被他化自在天的金映夺。最后,他化自在天的金放在佛国的光明中又完全黯然不现。



【所以者何。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

“所以者何”是问极乐的金光以什么原因无可映夺?底下连说三个“故”出示原因。第一个“故”,是从因上说,彼土的金光是从离垢的清净业所生,因最为圆满,因此所生的金光无可映夺。也就是说人天的金光是有漏业所生,当业变得更清净时,业报的光明就更殊胜,因此被上上所夺;极乐的金光是从离垢的净业出生,因上不会有更殊胜,因此无可映夺。

第二个“故”,是从体性上说,按上面所说“能生的本性既是清净,所生的国土焉能不净”,佛国的金光既是从佛心流现,光明的清净妙德就最极圆满,因此无可映夺。

第三个“故”当中有三层意思,前两层是上面两条的补充。第一层说: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无漏净业所起,就是说,法藏菩萨在证入法性后开始摄取自分净土,到八地时获得净土自在,最终成佛离一切垢染,现起净土,因此“国土的金光是从绝垢业生”。第二层、佛国的无量庄严是由阿弥陀如来法王统领,意思是说无量的净土庄严是从佛的妙心流现,因此都是佛心,都是法身智慧,“清净无不成就”。结合在妙色上说,国土的金光既是佛心所现,清净无不成就,因此无可映夺。以上这两项都是针对佛说的。第三项从净土圣贤的方面说。不像人天的金光是有漏业所现,佛国的金光是以如来的神力为增上缘显现的,也就是以阿弥陀佛大愿神力的增上作用,在极乐圣众的心前变现金光等的妙相。由于显现金光的增上缘最为殊胜,因此无可映夺。



【是故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者,曜二种世间也。】

由于极乐国土成就了妙色庄严,因此说“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就是照耀净土器情二种世间。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此四句,名庄严触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宝重金玉,不得为衣服。珍玩明镜,无议于敷具。斯缘悦于目,不便于身也。身眼二情,岂弗矛盾乎。是故愿言,使我国土,人天六情,和于水乳,卒去楚越之劳。所以七宝柔软,悦目便身。】

这四句是说佛国万物触的功德成就。佛在因地为什么兴起这种庄严?是见到有的国土,贵重的金玉不能用来作衣服,珍宝明镜也谈不上作敷具。这些宝物虽然能使眼根愉悦,却不便利身根,身眼两根岂不是矛盾?见有这样的缺憾时,法藏菩萨就发大愿:假使我成佛,要使人天六根在接触万物的六尘时,如同水乳融和,毕竟免除调和的劳苦。因此净土的七宝非常柔软,既适悦眼根,又便利身根。

“楚越之劳”说的是古代楚越两个国家发生矛盾,调和双方很辛苦。偏向楚国,越国就不高兴;取悦越国,楚国又不满意。这比喻万物取悦了某一根时,不取悦其它的根。极乐国土完全消除了这样的矛盾,任何宝物都适合天人的一切根,色适悦眼根,香适悦鼻根,触适悦身根等,六根缘取时无不适合,因此说“人天六情,和于水乳”。



以下解释“迦旃邻陀”、“草”和“触者生胜乐”。

【迦旃邻陀者,天竺柔软草名也,触之者能生乐受,故以为喻。】

“迦旃邻陀”是印度一种柔软草的名字,接触它能生乐受,因此用来和极乐宝物作对比。



【注者言,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译者何缘目彼宝为草耶。当以其葻(lán)茸𦾵(yíng)𦳥(miǎo),故以草目之耳。余若参译,当别有途。】

注者昙公说:此方的土石草木各有自己决定的体相(比如是土就不是石,是草就不是木,彼此不混杂),译师为什么把极乐宝物看成是草呢?当是因为宝物有和草类似的相状,因此看成是草。我如果参与翻译,会有另外的译法。

草很柔软,能随风左右旋转,草又很微细。用草来比喻极乐宝物,就知道这些宝物细软、柔顺,能随意地旋转、变动。



【生胜乐者,触迦旃邻陀,生染著乐。触彼软宝,生法喜乐。二事相悬,非胜如何。】

“生胜乐”是对比迦旃邻陀所生的乐受说的。接触迦旃邻陀,生染著乐;接触净土柔软宝,生法喜乐,就是远离染爱的乐。这两种乐相差悬殊,可见后者是殊胜的乐。

在比较乐的胜劣时,关键要看在生乐受时起不起染著。世间的情况是:有乐的感受,心就染著在上面;有苦的感受,就想尽快脱离。所以十二缘起上说:以乐受为缘,生不离爱;以苦受为缘,生乖离爱。生爱的原因是有我执等的无明。

接触迦旃邻陀生乐受时,内心有贪染,因此是染著乐。接触净土软宝生妙乐时,心里不起贪染,因此是法喜乐。可以想一想:用自己的手接触由如来妙心化现的宝物,会不会起贪染?这是佛心化现的加持物,接触时佛力的加持就进入自心,当即生起法喜乐,因此胜过接触迦旃邻陀生的有漏乐。这就是“胜乐”的意思。

《注维摩诘经》里说:世俗的智慧中不能生胜妙乐,要得到无漏慧,远离尘垢,自然生起胜妙乐。(肇公《注维摩诘经》:“世俗慧中不能生乐,要得无漏慧,离尘垢,则至乐自生也。”)这里说的法喜乐就是无漏乐。触到净土宝物唯一生无漏乐,这就是极胜妙的触功德庄严。弥陀愿海中说:“国中人天所受快乐,如得漏尽比丘”,在这条愿真实成就时,就会自然流现,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佛力境界。



【是故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佛国的泉池中,有千万种宝花布满水面,微风徐徐吹动花叶,莲花的光明徐徐旋转,交错地映照在水上。



【此四句,名庄严水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国土,或沄溺洪涛,滓沫惊人。或凝凘浃渫,蹙(zú)枷怀𢘋(tè)。向无安悦之情。背有恐值之虑。菩萨见此,兴大悲心。愿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与宫殿相称。种种宝华,布为水饰。微风徐扇,映发有序。开神悦体,无一不可。】

这四句是说佛国的水功德成就。佛在因地为什么要发这一愿呢?这是因为见到有的国土波涛汹涌,大浪惊人,又有解冻期大块的冰随着急流而下,冲击两岸,使人惊恐失色。这样浊恶的水,面对它时没有安和愉悦的心情,背向它时,又有恐怕大水到来的忧虑。

菩萨见此情景,油然兴起悲心:愿我成佛的国土,所有流泉、池沼都和四岸的宫殿相称,种种宝花散布水面作为严饰,微风徐徐扇动花叶,莲花放光,有序地映照在水上。池水能开悟心神、愉悦身体,能像如意宝一样随人心愿,无不满足。

这里以智慧观察秽土的水有两层,一层是见到水有恶浊的相状,比如“波涛汹涌、浪花惊人、水流湍急”等等;一层是见到由此会造成身心苦恼,比如恐惧、担忧等等。以见到苦相为因缘,就引发大悲心,誓愿成就水的功德庄严。这也有两层,一是显现水的庄严相,比如“种种宝华,严饰池水;微风徐扇,映发有序”等等。二是以水作佛事,使人开神悦体。

“无一不可”显示了水圆明具德。水是以佛的智慧为体,因此在水一个法中就圆满具足一切法的功德,也就能随人所愿,要深就深,要浅就浅,要温就温,要凉就凉,要急流就急流,要缓流就缓流,最妙的是愿意听什么法,水就出什么法音。比如佛法僧声、波罗蜜声、十力四无畏声、无生无灭声、大慈大悲声、灌顶受位声等等。



【是故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