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去伪存真——破析释万行“上师”之邪见/锡钦.祖古贝玛旺杰仁波切

去伪存真——破析释万行“上师”之邪见/锡钦.祖古贝玛旺杰仁波切

去伪存真——破析万行“上师”之邪见/锡钦.祖古贝玛旺杰去伪存真

锡钦.祖古贝玛旺杰 撰著


愚僧在最近几年经常听说一个法名叫万行的出家人,人们称他为万行‘上师’,至于其人到底具不具足上师的资格,我们暂且不论。在经过多次听说此人的一些观点时,愚僧心中对此人的佛法观点生起了浓重的疑惑,因其观点中有很多是于佛法相违的,在这种情况的促使下,我找到了一些万行的资料,以及他的著作。在经过详细研究他的著作后,我本人认为他很多的观点确实不符合佛陀的四法印义趣,而且其中一些观点确实与邪教‘青海无’的光音瑜伽一样。

在去年七月愚僧很荣幸见到了来自四川省理塘县德萨寺的住持活佛,格绒其扎仁波切。见到仁波切后倍感亲切,后来应呼和浩特市居士的邀请,陪同仁波切去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在呼市和很多居士们结下了很好的法缘。期间,有几个居士拿着释万行的书籍来向愚及仁波切询问,格绒其扎仁波切在听了万行的书中观点后,很坚定地说:“这是邪说!”并对愚说:“法师,你应当写书,对万行的观点进行驳斥,只有这样才能使在家佛弟子们不被邪说迷惑。”在听闻仁波切所说之后,愚就发心对释万行的邪说进行驳斥,然因种种琐事因缘之故,一直拖到今日才付诸行动,实在是惭愧!汗颜!

愚僧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有必要把他不正确的观点指出来,以便于同修道友们斟酌。同时,也祈望诸位同修道友不要盲从盲信,当以佛陀四法印的方式抉择佛法正见,不要‘依人不依法’!

第一节:有关释万行传承的问题

释万行在他的《三次闭关纪实》中说自己的上师是喜马拉雅山的‘拉蒙上师’,而在他的描述中‘拉蒙上师’是一位隐世的修行者,一直住在喜马拉雅山的湖心岛中。如果万行所说的是真实的话,那么其中就有几个疑点没有办法解释:


(一)若拉蒙从来没有离开过所住之地,那么拉蒙必然没有学习汉语的机会,也必然不会汉语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藏族人若是没有与汉族人接触的机会不可能学会汉语,乃至于藏地的一些高僧大德若不是经常来汉地,显现上也不会汉语。如果拉蒙不会汉语的话,那么如何与释万行交流乃至于传法呢?众所周知,万行本人并不会藏语,既然他‘师父’与他自己没有语言的因缘,那么万行是如何获得教法传承的呢?如他在《三次闭关纪实》中说:“每天和上师一起静坐讨论佛法。”没有语言的因缘,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讨论佛法的?


(二)若万行与他的上师是通过深层次的精神交流而受法的,那么请问万行在九五年去喜马拉雅山时,是否就获得了成就呢?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中也并没有说自己那时就已经获得了‘语言自在三昧’及深层次的禅定。再者,密乘上师为弟子传阿阇梨灌顶时,是要在现实中摆设坛城等种种条件下进行的,而不是单一的以精神层面的交流就可以的。


(三)从他《三次闭关纪实》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他的拉蒙上师是莲师弟子中一位叫‘佳斯达德’的后裔。当愚僧看到万行这样的说法后,感觉真的不可思议,因为莲师的传记中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弟子,不知道万行是从哪里找来的这样一个名字?莲花生大士对自己重要的弟子及未来住持密法的大德都有相关的授记,可是在莲师的授记中并没有这位拉蒙上师,不知道万行对此如何解释?


(四)若万行真的有一个叫拉蒙的上师,为什么在万行升座及寺庙开光时,不请他的上师来呢?从《三次闭关纪实》中来看,他的上师对他视为心子。那么拉蒙为什么在他的心子饱受怀疑猜测时,不出面为他证明呢?


由以上四点可显而易见,万行所说自己得法的过程有很多可疑之处。




第二节:万行根本就不懂密法


(一)万行自称自己获得了密法的传承,即金刚阿阇梨的灌顶,但从其《三次闭关纪实》中所说来看,其人对密法事实上是外行。如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中说:“我采用宇宙根本音三字明:嗡、嘎、吽,召回你的魂魄。”这句话是他在描述拉蒙为他招魂时,告诉他的。但凡是稍有密法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一切音声根本种子字及一切密咒之王、咒语之本是:“嗡啊吽。”这在《密集续》中及《八大法行续》中都有详细的叙述。不知道万行所说的‘嗡嘎吽’的教证在何处?即使是作为一个密乘普通的弟子都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万行自称为‘上师’还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而印度外道锡克教的光音瑜伽中却宣说宇宙根本音三字明:嗡嘎吽。不知道万行可否解释一下为什么宇宙根本音不是‘嗡啊吽’而却是‘嗡嘎吽’?


(二)密乘前弘期与后弘期最主要的教派是四大教派,即:宁玛、萨迦、噶举、格鲁四派。而除宁玛派之外的其它三大教派,虽然也有部分传承来源于旧派,但也有很多传承是从其他密教祖师传下来的,并不全部是莲师的传承。而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中说道:“听到上师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原来上师一直把这棵铁树当作莲花生大师来恭敬。铁树分成五个杈,象征着莲花生大师的法脉分成红、白、黄、花、黑五个教派——与达摩祖师法脉在中土‘一花开五叶’具有异曲同工之微妙。”此中所说‘红白黄花黑’五个教派的说法,有没有确凿的教证呢?其中‘黑教’又是如何成为佛法教派的呢?据愚僧所知‘黑教’是指藏地的苯教,并不是正统的佛教。

(三)莲师到藏地时,是藏王赤松德赞时期,也即是公元740-797年间。玄奘法师乃是公元602-664年间的人。此二者之间相差有一个世纪之多,可是万行却把二者混为一谈,实乃可笑之极,但却有人深信。如《三次闭关纪实》中说:“拉蒙上师告诉我:当时是公元八世纪,吐蕃王国(古代西藏的名字)国王赤松德赞邀请莲花生大师来为西藏地区降妖驱魔——因当地邪教巫师用咒语控制百姓和王公大臣,索取钱财和民女。以莲花生为首的三十多人便从天竺(古印度名)来到吐蕃,经过斗法降伏了当地的妖魔,但待这一行人回到天竺,妖魔又出来危害百姓,后来莲花生大师又来几次,把他从天竺带来的法宝分别放到八个方位,并留下八位大师永镇吐蕃保太平。在这八位大师中间,有位叫佳斯达德的上师,便是我的祖辈。这三十人中间,很多都在天竺国的那烂陀寺和中土去的玄装法师一起学习过经论。”作为一个佛法中的上师若连简单的历史年代都搞不明白,那么又如何是一个合格的弘法上师呢?

(四)在《三次闭关纪实》中,万行叙述了他和拉蒙上师的禅机对话,其中所用言语类似于禅宗的机锋语。如《三次闭关纪实》中说:“上师微笑表示认可,马上追问我一句:‘不栽桃树,如何会开桃花?’ 我答:‘寒冰日日结。’ 上师又问:‘花开以后又如何?’ 我答:‘夏穿汗衫,冬穿棉袄。’上师又问:‘夏穿棉袄,冬穿汗衫不行吗?’我答:‘何必夺走别人口中的糖果。’”

据愚僧所知藏传佛教的大德没有这样打禅机的习惯,如在很多大成就者的密传中,上师对弟子宣说心性教授之时,皆是以各种直指为方便的,并没有哪位上师是打机锋语的。不知道这位所谓的‘拉蒙上师’是否是学禅宗的呢?

(五)据万行《三次闭关纪实》中说:“上师把我念的六字真言、宝瓶气、拙火定……全部纠正一遍。首先带领我念‘嗡嘛呢叭咪吽’,上师这种念真言的音频振动律,与我十五岁在水濂寺时一个la ma亲口传给我的极其相似。全世界的人都会念这个咒语,我敢说念对的人少之又少。这个咒语我已经念十年了。该门派对这个咒语的念法,是用音念,而不是用声念。用音念最易和宇宙的音光之流沟通,振动的频率非常强大,等级低的妖魔鬼怪最怕这种音流,胆量小的人晚上采用这种音念法,很快使自身的精气神强壮起来,散发出去和宇宙沟通。”

此中所说的念六字大明咒的方法,在密乘中虽然有意诵、默诵、音诵的说法,但并没有‘声念’和‘音念’的区别。所说的音诵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有六种,而命名为音诵也只不过是名字而已,并非是区别‘声念’和‘音念’。而万行此中所说‘用音念最易和宇宙的音光之流沟通’,实乃是‘青海无’的光音瑜伽,密宗里并没有说用音念容易和宇宙的音光沟通,密咒的持诵是为了令行者与本尊相应等说法,并非如万行所说。

(六)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中说:“我当下豁然了悟,欢喜磕头致谢上师。由于一时高兴,我便说愿意把身口意供养给师父师母。……师母说:我相信你说的是真话,但是你做不到这句话哩。除非是无我的大菩萨才能做到这句话。‘我执’未除又如何能把身口意供养给上师呢?师母可以做到把身口意供养给你这位未来的菩萨。”

依他所说只有断除我执的人,才能把自己的身口意供养上师,这种所说也同样没有任何可依的教证。在《米勒日巴尊者传》中,米勒日巴在见到玛尔巴上师时,即发起了身口意供养上师的心,而当时米勒日巴还没有成就。又《阿琼堪布密传》里也曾说阿琼以身口意供养他的上师,但那时阿琼并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位。不知道万行这样的说法教证何在?

(七)《三次闭关纪实》中说:“有次我和上师在湖里洗澡,上师见到我的尾巴骨鼓起很多(后脊梁的最后一个骨节),便问我最近是不是在禅定中静不下心来。我说是的,最近精力充沛得使我快要发疯了,又无法转变它。上师微笑着说:恭喜你,你将很快进入二禅天的定生喜乐地。”

在禅定中心静不静下来,与尾巴骨有什么关系?再者,精力充沛也并不能说明禅定中静不下心来。如果精力充沛就使心静不下来,那么所有大禅师都是非常羸弱的了?可是事实上,我们并没有见到那些大禅师是非常羸弱而意志消沉的。还有,释迦世尊时时刻刻都在禅定中,那么是否可以说佛陀精力不充沛呢?

其次,万行所说,自己精力充沛得快要发疯了,而他的拉蒙上师说:“恭喜你,你将很快进入二禅天的定生喜乐地。”按照他上师的说法,入初禅的人就是精力充沛要疯的状况。但佛陀在《楞严经》中云:“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如果初禅是于清净心中,而诸漏不动,那么又怎么会是他所说的快要疯的状况呢?又《佛学大辞典》云:“【初禅】为四禅之一。清净心中,诸漏不动,是为初禅。具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等五支。即得八触、十功德,心能寂静审虑,感受到离开欲界之恶而生喜、乐,心感喜受,身感乐受,故称‘离生喜乐’,然仍有寻与伺之心理活动,称为初禅。”以此义来观察初禅的境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初禅是离粗重欲心而得,那么又怎么会是‘精力充沛得快要疯’的状况呢?

(八)万行又在《三次闭关纪实》中说:“一天早饭过后上师说:这就是禅定中的喜乐感,你不能长期停留在这种境界里,否则临终时必落畜生道里,枉自修炼一场。”


万行此处的说法若成立的话,就不会有初禅及初禅天的因果了。因为安住于初禅中执著初禅之喜乐者,其境界终止于初禅,故将来命终后往生在初禅天的: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如在《佛学大辞典》中说:“在现世中修初禅者,其果报可得生初禅天,其中又依劣、中、优而分生三处,修劣初禅定者可生梵众天,修中程度初禅定可生梵辅天,修优初禅定可生大梵天。”我不知道万行所说住著初禅之喜乐为何会堕落畜生道?


(九)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中说:“一个明朗的夜晚,岛上寂静得出奇,彼此的呼吸声都能听见,我与师父师母对面坐在石板上。师父为我讲解了如何使用摩尼珠,以及法印的用途与来历。该教派的最大的一个特色,便是历来都是上师找徒弟,凡是本教派的弟子的额头上都盖有一法印,并有上师用真言把摩尼珠打入弟子的额头上的迹象。这样,即便是弟子这一世没有修成功,或是做了坏事下地狱,本门的历代上师都有责任来救渡,除非弟子一直到成佛才能用自性中的三昧真火把摩尼珠及法印的光痕融为一体。上师转世也依额头上的摩尼珠及法印来鉴别。”

此中万行所说的‘把摩尼珠打入弟子的额头’的说法,在密乘诸派中并未有此类说法。还有‘三昧真火把摩尼珠及法印的光痕融为一体’的说法,在显密二宗的教法中也没有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却有些像神话小说的说法。


(十)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中多次提起他的师母教他‘伢崽’,愚僧看到这里感觉很是奇怪,因为‘伢崽’这个词是汉地一些地区的方言,怎么会出现在他师母的口里呢?他师母和师父都没有来过汉地,怎么会这个方言呢?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一)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的<佛学启蒙>中说:“女人在佛教里视为下贱的人,而且不能成佛,女人不能坐在男人上面讲经说法,男人不许给女人磕头。佛性是没有男女之分的,法华经上讲,龙女八岁成佛,而且还不是人的身体呢,善才童子五十三参,而万行才参访了六位,善才参拜过妓女,参拜过理发师(理发师在古代视为下贱的人),相比而言,万行逊色得多了。”

作为一个佛弟子连佛陀净戒都不守持,如何还敢说自己是证悟的人?虽然《华严经》中宣说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事迹,善财童子也确实向一些外道求过法。但善财童子所拜之外道乃是大菩萨示现的,再者善财童子的境界岂是你释万行可比拟的。如果人人都可以像善财童子一样去拜外道,那么佛陀为何还要在三皈依中明确禁止呢?所以,向外道参学不是一个初学凡夫可以做到的,最起码也要是菩萨十信位的行者才能如此行持。因为,达十信位的行者不在会退失信心,虽参外道却不会为其所迷,如此方不会破失皈依戒。

万行说:“女人在佛教里视为下贱的人,而且不能成佛……,龙女八岁成佛,而且还不是人的身体呢。”佛法中视一切众生平等,佛陀什么时候说‘女人下贱’了?佛陀说女人业障深重,乃是就其本身业力事实而说的,并不是视‘女人下贱’。作为一个出家僧众怎么可以这样歪曲佛法的义趣呢?视‘女人下贱’和就因果业力事实而说‘业重’,此二者之间差别非常的大。还有,佛陀在教义中从来都没有说过女人不能成佛,而是说女人欲现成佛之教主形象,当转为男身方可,因十方诸佛现教主形象时皆是现男身的。释迦世尊并没有说女人决定性不能成佛,如果女人决定性不能成佛的话,是否就意味着‘女人相’为实有呢?若有决定性的女人不能成佛,那么男人也不能成佛,因为若女相实有,那么男相及凡夫相皆是实有,如此又有谁能成佛呢?万行既然标榜自己是继六祖慧能禅师之后少有的成就者,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又,此段中前面说‘女人下贱,不能成佛’而后面却又举出‘龙女八岁成佛’,此本来就自语相违,佛陀岂会有如此漏说呢?若女人决定性不能成佛又岂会有龙女成佛之说?

(十二)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绝尘忘我>中说:“闭关百日后,性能量彻底激活。在白天静坐中,精液直往外涌。使尽所有方法,也不能控制住精液不往外淌。当时心里非常恐惧,心想这下要把小命流死掉了。在进关前,我已拜过一位修道家功的师父,曾传过我“宝剑插在三江口”的闭精法,然而也不管用。”

关于他所说的‘性能量彻底激活’的观点,愚僧感觉很是好笑,无论是禅密任何禅法都没有这么一说,乃至于四禅八定的修持中也无有如此说法,不知道万行的说法来自于何处?有很多高僧大德曾多次闭过关,也没有‘性能量彻底激活’之说,愚亦曾闭过关,说来很惭愧!也未有万行所说‘性能量彻底激活’的现象。万行所说的这种现象倒是有些像神话小说中,被女鬼缠身的状况,不知道是不是他神话小说看多了?

(十三)《三次闭关纪实》<绝尘忘我>中说:“子时,空有师父在空中显现,骂我贪功心切,急于求成,‘宝瓶气’修得太猛,叫我停止宝瓶气,把身体倒立过来,并在空中为我做示范。”

这一段是万行说他在闭关百日 ‘性能量彻底激活’后,遗精遗得快要死了的时候,他九华山的‘空有师父’,骂他急于求成,而‘宝瓶气’修得太猛。这里所说的‘宝瓶气’乃是密乘无上瑜伽中的练气法,此法有练气四个步骤:引息、满息、均息、射息。此法的修持虽然涉及到生理及迁识,但也并没有说修此法就会‘性能量彻底激活’。再者,修持此法最起码也要获得密宗‘宝瓶灌顶’及相关窍诀指导后,方能修学。然万行也没有说他获得了这方面的灌顶及传承,他也没有说‘空有师父’给他传过灌顶及宝瓶气的修法。那么他是依什么修‘宝瓶气’的?若无有灌顶及传承而私自修学密法,则属于犯盗法罪。

(十四)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绝尘忘我>中说:“由于长时间盘腿静坐,每天高达十八个小时,两条腿肿疼的下坐后不能行走,有时累得身体象是散了架似的。但头脑异常活跃,因为不再接触外面的新鲜事物,也不能再吸收新的信息,如是头脑便自动倒转,过去的事情全部浮现,二十二岁,二十一岁,二十岁……,一直倒溯到母亲生我时的场合。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天还没亮,一道白光飞进一间小屋子里,一个女人以为是天已大亮,如是打开窗户发现外面还是一片漆黑,女人一惊,肚子便痛起来,一直痛到上午八点钟,便生下一男婴。当我1997年回家看望母亲时,问及母亲我出生的情况,母亲很惊讶。头脑倒溯了好几遍后,象是也厌倦了,停止了过去的倒溯,也不再考虑未来了,第一次感觉到时空的消失。”

从这一段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万行描述自己未曾住胎,而是在母亲出生时,才化作一道白光入体的,这是在标榜自己不住胎。一般来说,在佛教中只有大菩萨投胎转世才不住母胎,以夺舍的方式降生。而万行这样的说法,显然在说明自己出生时的不凡。若是一个真正的大菩萨又岂会行如此标榜自己的行为呢?纵观佛教史上的大菩萨都没有自己标榜自己的。

(十五)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叁圣洞无佛>中说:“当他临终时,是我亲自在禅定中接引他往生的。他算是我修行以来第一个接引的众生。在荷花岛上,我的灵体就能轻易地脱离躯壳,只是那时还不能做主(也即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进出出)。这位仁兄死后,他并不认为自己死了,仍然又来到山上为我做饭,所做的饭菜皆是一团光放在窗口。对灵体的众生来讲,一团光就是实实在在的实体,拿碗,拿的是一个光碗,盛饭,盛的也是一团光。后来我告诉他:你的肉身已经死了。但这位仁兄不相信。如是我便打一盆水让他往里面看,他才相信自己的肉身的确死亡了。这位仁兄生前是不相信宗教的……。如是我便坐禅……。我说,三界二十八重天,我们还没走到一半,这一层天还没脱离六道轮回,凭我的禅定功力,还可以升几层天没问题。这个时候他已经哭着哀求我:‘赶快带我下去,我快要融化了,我快要死了。’刹那间我们又回到叁圣洞前了。这个时候他才相信果真有天堂,有佛国,并要求我传他法,他也想修炼。我说:‘你没有经过肉体的修炼做基础,灵体直接修炼是很困难的,肉身才是最可贵的,只有修炼到可以脱离肉身后,灵体才有能力独立修行。若生前修炼到见过光,归天的时候则轻而易举。’如是我给他灌顶,并把法印及摩尼珠打入他的头脑,以防他来世忘了修行,本门的历代上师还可以找到他。就这样,他去投胎了。我在禅定中一直看着他投胎,哇哇地出世才撒手的。”

此一大段,乃万行描述自己在定中接引为他护关的湖北男子的一段故事。从他的描述中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来,万行直接告诉我们他已经具备了接引众生往生极乐的能力了。而且这段里也明确地表示出,只要万行愿意,就无需观待念不念佛等因缘,直接就可以令他人往生极乐世界,这种接引真是闻所未闻。阿弥陀佛接引众生还得需要众生念佛求生,才能接引,而万行却不需要这些因缘,这岂不是说他比阿弥陀佛都厉害吗?即使是藏密的大成就者恰美仁波切以梦瑜伽进入中阴度化他兄弟时,也需要劝其祈祷阿弥陀佛而发愿往生。真不知道,万行这样的境界是如何来的?

又,他所说的‘法印’及‘摩尼珠’指的是有形事物,还是众生本具佛性法印之摩尼呢?若是有形的事物,那与将来修法又会有什么关系呢?再者,有形的事物,又如何能打入中阴身中呢?若是众生自性摩尼,则无需万行打入。

(十六)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叁圣洞无佛>中说:“1999年秋季的一次高烧是最严重的一次,也是三年闭关的最后一次高烧。当时烧得浑身出现了水疱,痉挛(俗称抽筋)得整个人直不起腰,腿也伸不直了,眼睛也模糊。尽管是在高烧,但给自己规定的静坐时间——每天十八个小时,还是照样坚持完成。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万行生病是可以,“我”是绝不能再跟着万行一起生病的。有几天把万行折磨得实在受不了,只好将“我”(灵体)离开身体,跳到一边看万行难受,这样搞了几次,好过一点儿,但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此段中他把‘万行’这个名字相归为身体,而‘我’则归类为灵体。但凡稍有佛教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佛教认为:众生以五蕴合集之生命体为我的概念。既然是五蕴合集,其中就有色受想行识,不会是以单一的色法或心法为我。而万行则认为离色法外别有灵体之我,这显然已经不符合佛理了。佛教中认为‘我’这个概念只是五蕴等合集的假法,乃是属于名言方便所立的名称,并非是离色蕴外别有灵我,如《佛地论》云:“我谓诸蕴世俗假者。”《大智度论》亦云:“佛弟子辈等,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也。”《八大人觉经》云:“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佛学大辞典》中云:“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因释尊对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即无记),亦即否定灵魂与肉体可截然划分为二之想法。佛教系由实践之主体而重视心的存在;此一存在论,系彻底立于心、物二者相关之立场,并不视一方为不灭之实体,另一方为生灭之假相,而认为心、物二者皆空,无自性可得。”而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对‘灵魂’一词的解释则为:“以为肉体之外,别有精神的实体者。然佛教不立灵魂。”而从万行所说的灵体即是世俗上所说的灵魂,在世俗上也有的把鬼、神等称为灵体。在所引用的《三次闭关纪实》的文章中,我们都很明显地看出,万行在身体假我之外建立了一个灵我,这样的观点在佛教中从未有过,也不知道他的教证在何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七)万行所著的《三次闭关纪实》之<雪域探源>中说:“我又问:圣人多情吗?上师答道:圣人首先是一个凡人,只要是有肉身存在就有喜怒哀乐,就有生老病死。”及《降伏其心》中说:“只要有这个身体存在,就不可能完全解脱和自由,总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一段的文意中,万行表达出一个意思,那就是他上师所说‘圣人即凡人’。我们佛教的教义中明确表示‘凡圣非一非异’,之所以说‘凡圣非一非异’,是从胜义、世俗二谛的概念上说的。从诸法究竟的胜义谛来说,一切众生即诸佛圣者,其自性本空,皆无生无实无相,故二者是一不是二;然从世俗名言中观待,则凡人未离生死烦恼,而诸佛圣人已超越生死轮回,非凡人所能及,故二者是二不是一。而万行所说的‘拉蒙’却完全将圣人和凡人划为等号,这样不负责任的言说,将会误导众生。

又,万行说‘拉蒙’告诉他:“只要有肉身存在就有喜怒哀乐。”这种言说严重违背了佛陀的教义。在佛经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佛陀的弟子们在证得阿罗汉及菩萨果位后,虽然肉身没有入寂灭,但却远离了一切烦恼痛苦。而万行的书中却兴如是谬说,不知其真的懂不懂教义?若按照他书中所言,即使是世尊在色身未显现寂灭时,也有喜怒哀乐的烦恼。若阿罗汉、菩萨及佛陀于肉身未寂灭时,还有喜怒哀乐的烦恼,那么也说明这些圣者并未有断除我执、法执了?若圣者未有断除这些相应的执著,那么他们又何以可称为圣者?再者,若依万行所言来推理,只要肉身存在就不可能断除喜怒哀乐等烦恼,那么是否也说明万行认为烦恼是来源于色身,而不是心?如果将万行的理论认为是正理的话,那么佛陀所有的教言都成了歪理邪说了。因为,佛陀一直都对我们说,一切烦恼的根源是来源于心的颠倒。如《八大人觉经》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若依万行的观点来说,那么无色界的天人无有色身,是否就断尽了一切烦恼呢?或者是,可否说无色界的天人超越了色身未入寂灭的阿罗汉、菩萨及佛陀呢?

再者,一切色法本来无生,也包括我们的色身。一切众生之所以为色身束缚障碍,乃是因为内心不能照了诸法实相,而妄生执著,故而成为了障碍。色身无实无生,之所以成为障碍非色身之过,乃内心之颠倒故。如莲花生大士在《直指觉性赤见自解》中云:“一切外境及色法本身并无过患,因执著而成错谬。”

(十八)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雪域探源>中说:“我又问:释佛的‘慈悲’与耶稣的‘博爱’是情吗?上师答:从本质上来讲,这两者都是情。此情又非世间上的小儿女之情,乃是天地父母之情怀,无有分别的圣情。”

从这一点来观察,万行根本就不通达教义。佛陀的慈悲是以空智为根本而自然生起的,而世间通常所说的的‘博爱’乃属于世俗有为的爱心,二者有本质上的差别。佛陀之慈悲有三种,《大智度论》中云:“众生缘慈︰非但缘一切众生而起慈悲,也是缘众生相而起,故云众生缘。即缘某甲某乙等众生之姿而起,故云众生缘慈悲。法缘慈︰诸圣者破吾我相,灭一异相,观众生但为五阴假和合而起慈悲。亦即此等众生,不知法空,妄起欲念,故圣者怜之,令随意得乐。无缘慈︰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住过去、未来、现在世,知诸法不实、颠倒虚诳之相,心无所缘,故以其无缘佛心,愍念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执着诸法,分别取舍,为此,令众生得诸法实相之智慧。”真正大乘佛教中所提倡之‘慈悲’即是无缘慈悲,这种慈悲是以空性智慧为体而发起的。我们再来看看‘博爱’的本义是什么?博爱一词最早出自于唐朝韩愈《原道》“博爱之为仁。”根据著名语言大师吕叔湘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博爱,是对全人类广泛的爱。”ji 督教中的‘博爱’也是仅局限于人类众生,而不是所有众生,如:畜生、魔鬼等就不是博爱所爱的范畴。而‘博爱’的体是分别心,依分别心所发起对人类的爱,叫博爱。而我们佛教的慈悲是对所有众生的,此中包括了六道中所有的众生,乃至于一切魔众皆是慈悲之对境。慈悲之体乃是无分别的空智真心,博爱之体乃分别妄心,前者周遍所有众生,而后者局限于人类。此二者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不知道这位自认为是六祖后唯一依禅成就者的万行,何以会犯如是低级的错误?

(十九)万行《三次闭关纪实》<叁圣洞无佛>中说:“要不是在这紧要关头收到这位大姐的来信,险些酿成终生遗恨。万行要是死了,万行的外婆岂不也会痛苦得要死?马上生起一个念头:放弃修炼不成佛,万行也要活下来,绝不能让外婆伤心,也不能让关心爱护万行的朋友们失望难过。”

万行在此段中最后一句话,已充分表明万行自己根本就没有成就无上菩提道的发心,为了世俗亲情宁可放弃修学佛法,这种状态连皈依都没有修好,又如何是一个合格的出家僧众呢?遥想世尊当初出家之时,若也眷恋世俗亲情,怕净饭王伤心的话,那么释尊又如何能成就无上佛道?又如何能利益无量劫中的六亲眷属?佛教出家的修行者舍世俗亲人眷属,为的是成就道业而利益无始以来的六亲眷属,正所谓:“舍小孝而行大孝。”万行在此前说自己欲‘舍寿’而往生,这本就是颠倒的行为(因提前舍寿等于自杀),然后又说‘为不令世俗亲朋伤心’而宁可不修行,这前后的言说已经明确地说明其根本没有了解佛法的义趣。在前面他自己说已经获得了‘开悟’的印证,而一个真正开悟的修行者会有这些颠倒的行为吗?

(二十)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叁圣洞无佛>中说:“天道是在人道的基础上修炼成功的,欲修天道,先行人道;天道修成后,又是在人道中发挥天道的力量。”

此一段中所言的‘天道’,不知道万行是修佛道的还是修‘天道’的呢?佛教所修是菩提道,而非是天道。万行在这里将佛道和天道混为一谈不知其目的何在?若此处万行所说的‘天道’是指六道轮回中的天道,那么显然万行非是修出世间法的行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一)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叁圣洞无佛>中说:“生命的本质就是一团光,六道众生皆是不同程度的光能量体。只要是保留个体的能量光体,就永远有轮回。若不想轮回,惟有通过修炼,提高自己的光能量体。当把自身的光能量体修炼到和宇宙之光的振动频率能够吻合时,自体之光便和宇宙之光合二为一,你将永远不再会轮回。”

佛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皆因缘所生,而因缘生法无有自性,皆毕竟空无所有。万行却在此处弄出一团光来,还说:“六道众生皆是不同程度的光能量体。”这种说法严重地违背了佛陀四法印[1]的义趣。再者,他这段中说‘提高自己的能量光体’,这就意味着他所说‘能量光体’是可增减之法,既然是可增减之法,那么必然不会是我们佛教中所说的不生灭的空性。我们佛教中所说的佛性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而再观万行的言论中,却安立了一个可得可增减的光体,这完全不符合佛法的教义。如六祖慧能大师云:“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二十二)万行的《三次闭关纪实》<叁圣洞无佛>中最后还说:“生命借助光流和音流的振动而下降——也即投胎。生命回归的时候也必须借助光流和音流的振动而上升,打破无明——也即复原。”

他这种‘光流’和‘音流’的说法即使是找遍佛经,也无有类似这样的说法,而恰恰是邪教‘青海无’的光音瑜伽中,常常提到这种理念。而‘青海无’的光音瑜伽是来自于印度锡克教的传承,万行此处所说完全和‘青海无’所说一样,这不禁让我想到网络上的一些资料说‘万行是青海无的弟子’。如果万行不是‘青海无’的弟子,那么他们二者的观点为何会如此的一样呢?

(二十三)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叁圣洞无佛>中说:“生命从哪里来的?从光音里面来的。为何从光音里面来的?因无明存在,如是有了妄念有了觉知,便从光音里面脱体出来。”

佛法中虽然说南瞻部洲的人,最初是由光音天移民而来的,但这并不是说生命就是‘从光音里面来的’,如《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云:“比丘当知︰或有是时,水灭地复还生。是时,地上自然有地肥,极为香美,胜于甘露。欲知彼地肥气味,犹如甜蒲桃酒。比丘当知︰或有此时,光音天自相谓言︰‘我等欲至阎浮提,观看彼地形还复之时。’光音天子来下世间,见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尝着口中而取食之。是时,天子食地肥多者,转无威神,又无光明,身体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复能飞。又彼天子食地肥少者,身体不重,亦复不失神足,亦能在虚空中飞行。是时,天子失神足者,皆共号哭自相谓言︰‘我等今日极为穷厄,复失神足,即住世间,不能复还天上,遂食此地肥。’各各相视颜色。彼时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娱乐。是谓比丘!初世成时,有此淫法,流布世间,是旧常之法,女人必出于世;亦复旧法非适今也。是时,余光音天见此天子以堕落,皆来呵骂而告之曰︰‘汝等何为行此不净之行?’是时,众生复作是念︰我等当作方便,宜共止宿,使人不见。转转作屋舍,自覆形体。是谓比丘!有此因缘,今有屋舍。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地肥自然入地,后转生粳米,极为鲜净;亦无皮表,极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生。是谓比丘!尔时始有此粳米之名生。比丘!或有是时,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便作是念︰我今何为日日收此粳米?应当二日一收。是时,彼人二日一收粳米。尔时,人民展转怀妊,由此转有生分。”此光音天乃色界天之一,即第二禅之第三天,位于无量光天之上,少净天之下。此界众生无有音声,而由定心所发之光明,以替代语言传达彼此之意,故称光音天。造有二禅天相应业之众生投生此界,得最胜之色,身长八由旬,寿八大劫,以喜悦为食,住于安乐,自然光明,具有神通,可乘空而行。光音天虽然名字为光音天,但并无音声,乃是以定心所发光明而代替音声。万行说生命都是‘从光音里面来的’,因为众生有无明,所以从光音中脱体出来。从他的言说中显然表达出一种意思,那就是光音不在无明中,光音是超脱于无明的存在。如果光音是超脱于无明的,那么众生又是如何因无明而从光音中脱体而出的呢?请问万行光音和无明是‘一’还是‘异’的关系?如果二者是一,光音是有相之法,而无明却是无相的,显然二者本质不同,如何是一呢?若承认二者是异的关系,那么又如何能以无明而从光音中脱出呢?因为相异之法必然不会存在能所关系。若说二者是不一不异的关系,这显然也不能成立,因为万行已将光音能量安立为绝对的存在,如此又如何能与无明是不一不异的关系?因绝对存在的光音能量必然为实有,而绝对实有的常法又如何能生无明?

佛法中,即使是众生本有心性亦只是安立的一个假名,并不认为是绝对实有的。而万行却安立一个光音能量体的存在,这显然违背了佛法的四法印。万行的观点和印度声论派外道相似,认为声音是实有的常法。佛教中从来都未有这样的说法,万行在论述这样的观点时,却从未有提出佛陀的圣言量而作为教证,只是自己任意胡说。佛陀在《楞严经》中也宣说了众生及世界生起的因缘,但却并非是如万行所说。《楞严经》云:“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又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各位同修道友请仔细斟酌,经中有没有万行所说的‘生命从光音中脱体而出’?他的这种说法在佛经里找不到教证,不过在邪教‘青海无’的教义中却能常常看到这种说法,不知道万行是否可以解释一下自己与‘青海无’是什么关系?

(二十四)万行在《降伏其心》中的 2003年1月15日的开示中说:“北方人学佛的多,南方人信佛的多。我想这可能与南、北的经济状况有一点关系。南方经济发达,失业人员少,而北方失业的人多。所以学佛修道的时间也多。”

依万行的观点来说,凡是真心学佛的人就是因为失业的缘故了?凡是迷信式信佛的人都是因为没有时间学佛的缘故了?这种说法很是荒谬,凡稍有智慧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在历史上我国佛法最辉煌时期,是在大唐时期,那时候无论是工业、商业和农业都非常发达,那么相对来说,人们也比较忙。可那时候却是佛法最辉煌的时期。学佛和信佛不能简单的用忙与不忙而来划分,而是应当观察各自业力因缘,及对佛法的认识等差别。

(二十五)万行在《降伏其心》中又说:“都说学佛的人要‘放下’。请问一下,你放下了什么?他又放下了什么?就像万行常说自己,我什么也不用放下!因为我从小出家,既无妻子、儿女,又无家产。放下个什么?所以当一个人喊‘放下’,他得有这个东西,如果原本就没有这个东西,他又放下什么呢?”

我们佛教中所说的‘放下’,不是放弃外在的什么,而是放下我们内心对事物颠倒的执著。而万行却用‘无妻子、儿女、又无家产’来说明放下。世间上有很多人比较贫穷,也没有家庭儿女及财产,但是他却有很多执著。正所谓:不拥有物质的人,未必没有执著。而拥有的人也未必没有放下。用拥有不拥有来解说放不放下是非常荒谬的。如:佛陀时代的维摩诘居士虽然拥有很多,但却无有挂碍;中国古代的庞居士,虽有家庭等,但却并无执著……类似这样的人很多。真正做到放得下,不是舍弃外在事物就能够办到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万行在《降伏其心》2003年1月29日的开示中说:“如果现在把灯关掉,你们眼前是一片漆黑,这就是所说的‘漆黑桶底’。修行就是要打破眼前的无明,也就是首先要打破这个桶底。”



[漆黑桶]是禅林用语。(一)以黑色漆桶譬喻无明之胶固难破。又称作漆桶,众生累劫之无明,结习胶固,以致隐覆本具之佛性;恰如贮漆之桶,黑洞洞地不明一物。如北宋.圆悟克勤所编之《碧岩录》第一则中说:“一等是打葛藤,不妨与他打破漆桶。” (二)谓黑漆漆不见一物。以之譬喻超越一切差别对立之绝对境界。《如净和尚语录》卷下云:“平地起骨堆,虚空剜窟笼;蓦透两重关,拈却黑漆桶。”又禅家所用‘漆桶不会’一词,亦有二义。一指分别妄想心重,不解事理;或指超绝思虑分别之宇宙尽法界。《碧岩录》第五则中云:“举雪峰示众云:‘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



在上面的解释中,大家也很容易看出,所谓的‘漆黑桶’是指无明痴暗,及超绝思虑分别之宇宙尽法界。祖师大德们并没有说‘漆黑桶底’就是闭眼所见之黑暗。而万行将闭眼所见黑暗指为‘漆黑桶底’,这简直是指鹿为马。无明是不见真理之痴暗,而不是闭眼之黑暗。若以闭眼所见黑暗为无明,那么是否睁眼所见之‘明’即是见性成佛境界呢?若此理成立,那么世间凡夫众生只要是睁眼的都是见性成佛之人了?如此荒谬绝伦的言说却明目张胆地说出来狂惑众生,真是稀奇!



其实,见明、见暗皆是见精功用,凡夫不了真心,于此见精明性中妄起分别执取,故为无明覆蔽真心。若未了悟心性无论见明见暗皆是无明境界,若是见性人无论明暗皆是觉性境界。



(二十八)万行在《降伏其心》中2003年1月29日的开示中又说:“就像刚才讲的一不留神就著在念佛机上,被声音转了。但是‘知’像一把宝剑,把外境与内在一下子砍开了。又回到了心态上,就象把人骂了打了又后悔了,这是‘事后觉知’。真正有觉知功夫的人,是念头随之而起,随之即觉。”



此中所言:“知像一把宝剑,把外境内在一下子砍开了。”就事实而言,外境与内心本来是一如不二的,因外境及心识皆真心妙明中所现幻相。万行却说‘知像一把宝剑将外境与内在一下子砍开’,这样的言说实在是有趣。内外本来虚妄无生,为何还要一个更虚妄的‘知’来砍开呢?本来虚妄之法如何能‘砍开’?而这个‘知’更是虚妄分别,如《楞严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又云:“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又云:“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花。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此经中明确地表示‘知’与‘见’及‘觉’皆是于真心中头上安头而起的妄识分别,如云:“由尘发知,因有根相。”知乃由尘而引发,由势营万行所言‘知’及‘觉知’功夫者实乃是妄心分别。此万行以为分别是觉性功夫,可见此人并没有开悟。如《楞严经》中又说:“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二十九)万行在此开示中又说:“我刚出家时,一位法师对我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天天什么都不做,(不看、不听、不讲、六根不去工作,不去追逐)又不感到寂寞,这种人去用功修道就比较快。”



我们之所以因迷而成为凡夫,并不是因为六根之故,而是因为我们在六根现境之时,心生迷妄而起六识,进而执取外境,迷失了本有真心。若能根对境时,不起妄识执取,则不离根尘即脱根尘。如六祖惠能大师云:“五根来往于五尘境中,而不染著即是真心大用。”如果像万行所说‘六根不去工作’,这无疑是一个死人而已。记得《坛经》中记载了六祖应答卧轮禅师的一个公案:“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  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而后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如万行所言‘六根不去工作’这和卧轮禅师所说‘对境心不起’是一样的意思,可见万行自诩为开悟之人,实际上还是一个分别颠倒的凡夫而已。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万行在《降伏其心》的2003年1月31日的开示中说:“翁源县新上任的陈书记,大家可能未见过,长得像位菩萨。”



真正的菩萨随类化现,无论男女、好丑、老少都有,万行说‘长得像位菩萨’,不知道什么样的长相是像菩萨?难道菩萨化现度化众生还有一个特定的相吗?这个问题看上去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此中却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万行将菩萨特定化’,而且主要还有溜须拍马的嫌疑。一个自称开悟或证悟的人,却连‘菩萨随类化现’都不知道,反而将菩萨形象特定化,岂不让人觉得可笑?



(三十一)万行在03年1月31日的开示中还说:“对于建闭关中心,我还是信心十足的!这个地方建起来以后,能不能长期存在?如果不能存在一千年,一、二百年就倒掉了,对不起十方的信众!钱都是信众省吃俭用拿来的。”



一切万法皆因缘所生,凡因缘生法必然会毁灭。龙树菩萨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一个大彻大悟的修行者必然对此法义通达无碍,又怎么会对此因缘生法而心生冀望?还冀望其‘长期存在’?这样的冀望执著实是凡夫的行为,不是悟道圣者所行。又,万行在《三次闭关纪实》中说:拉蒙上师给他把摩尼珠[2]打入了额头。既然自己拥有了摩尼珠,为什么还需要信众拿钱来建闭关中心?如果说这所谓的‘摩尼珠’只是觉性的代表,那么请问:觉性又岂是别人能打入额头的呢?觉性本自圆成还需要别人打入额头?觉性无形无相无有处所,又怎么会打入额头呢?



(三十一)万行在03年1月31日的开示中又说:“贪、嗔、痴重的人做出饭来,大众吃了,灵性上会下降,也会中毒。修行层次高的人做出来的饭菜,大众吃了会受到加持。过去丛林里派去做饭的,都是修行层次较高的人。”



万行在这里所说的‘灵性’,愚僧将其言说前前后后的观察后,确定他所说的‘灵性’即是指佛性。众所周知,佛性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而万行却说‘灵性上会下降’,这样荒谬的言论竟然有很多居士相信,甚至于有些人将其言说奉若至宝一样,真是可悲!可叹!



(三十二)万行在《降伏其心》的03年2月10日开示中说:“但有的见性后,没有继续修炼下去,时间一久,‘头脑’又出现了,又把佛性的力量给挤到一边了。”



修行者若是见性后,没有精进禅修保任,则见性的境界会退失,这是由于久而久之没有以禅定稳固见性境界,而导致妄心炽盛覆蔽真心的结果。佛性时时刻刻任运自现,即使是妄心最粗重者,佛性亦是无碍的自现。万行在这里用‘头脑’代表妄心也无可厚非,但他却说:“又把佛性的力量给挤到一边了。”这样的说法实在是有些误导众生。因佛性是无生无实的,无有任何形象,非因缘生法。无形无相的佛性如何能被‘挤到一边’呢?《心经》中说‘不垢不净’即是表明:佛性在凡无染,在圣亦无更净。无论妄心如何造作真心佛性时时刻刻显现,众生之所以不能认知,乃因只知随尘逐境,故不见佛性。万行所说的‘挤到一边’会让初学者误认为佛性是一个有实体的事物,否则如何能‘挤到一边’呢?



(三十三)万行在《降伏其心》中03年2月12日的开示中说:“纵然你把加行修完,勉强进入‘见道位’,这不是明心见性,只是破除了我执。当把我执破除了以后,才能产生坚定的信心。”



修完加行的行者只不过是成就了资粮道中的基本修法而已,如何说是‘勉强进入见道位’?又如何说是破除了‘我执’?因完全破除我执的人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超越了三界生死。凡夫我执深重故有见思烦恼,由见思烦恼妄造种种业因,因此而牵转于六道之中。二乘圣者由于获得人无我智,从而破除我执,灭尽见思烦恼,故方能超越生死。万行却在这里颠倒妄说‘修完加行的人勉强进入见道位,……破除了我执’。而事实上见性的人,只破除了我执中的‘分别我执’,并未破除‘俱生我执’。因‘分别我执’乃第六意识所起,而‘俱生我执’乃第七意识所生。明心见性的人彻底了知了真我面目,故分别我执灭尽;但由于真如三昧未有成就,故未有破除俱生我执。又,大乘见道位乃是菩萨十地中的初地境界,若修完加行的人已经勉强进入见道位,那么是否就意味着证悟初地呢?如果万行所说的‘见道位’是属于大乘见道位,那么也就是说修完加行的人已经是初地菩萨了,但若是这样的话,又怎么可能未有明心见性呢?因初地菩萨已经证悟心性,如何还说未有明心见性呢?若万行所说的‘见道位’是小乘见道位,那么即是表明修完加行的人已属于初果罗汉了?若是这样的话,又如何能说是破除了‘我执’呢?因为初果罗汉只是破除了见惑及分别我执,而思惑与俱生我执未有破除。如此观来万行的说法无论从大小乘任何角度看都是说不通的。



(三十四)万行在《降伏其心》的03年2月19日的开示中说:“道家也讲‘食、色、性也’,饮食、性欲,谁都难免。”



这句话本身对于佛教的教义来说没有什么危害,但这句话本身非是道家所讲,而是儒家孟子门生告子所说。此语出《孟子》中云:“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是孟子与告子的辩论中,告子提及‘食色性也’的观点。所以这句话是告子所说而非是道家所讲。之所以要纠正这句话的出处,是因为道家亦是一个提倡清心寡欲的宗教,如果这句话是出自于道家,那么就必然与老庄的思想有所违背了。而万行自称博通佛、道、儒三家,却在开示中张冠李戴,这明显与自称博通三家不符。



(三十五)万行在《降伏其心》的03年2月19日开示中说:“什么叫‘正知、正见’?存有一颗学佛的心,没有其它的心存在,叫做正知。只向佛看齐,这就为正见。”



这里所说的“存有一颗学佛的心,没有其他心存在,叫做正知。只向佛看齐,这就为正见。”这句话本身将‘正知正见’的本义曲解了。



存有一个学佛的心,这是一种信心,并不是‘正知’。因‘正知’的本义为:正确了知己所学处,不毁犯所毁犯。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云:“言正知者:能不毁犯所毁犯故。”又‘正知’有正确了知善恶因果差别,及能时时刻刻正观知自己身心之意。如《集异门论》卷二云:“正知云何?答:若依出离远离善法,于法拣择,极拣择,最极拣择,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谓正知。”



【正见】本义为:离诸邪倒错误之见的正观,是为正见。如《华严经》云:“正见牢固,离诸妄见。”又《胜鬘经》中亦云:“非颠倒见是名正见。”又,能正确通达诸法实相亦为正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云:“又正见者:能善通达真实法故。”



万行所说的‘只向佛看齐’,只是一个修行者将佛视为榜样而已,并非是正见。因将佛陀视为自己的榜样并非是就获得了正见,这二者之间有很大差别。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