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证悟

    第五金刚论题是关于证悟本质的彰显。因此,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染污完全净除时,完全彰显的证悟本质。

    证悟可分为第八点解释:

    •本性

    •因

    •果

    •作用

    •功德

    •示现

    •恒常

    •不可思议

    本性

    第一点叙述两种功德:

    •圆满离弃

    •圆满证知

    由于证悟本质的本性是明性或明觉,可比喻为太阳和天空。阴天时,天空显得蒙胧不清,连太阳都被遮住了;然而,乌云一消散,灿烂的太阳立即在无云的蓝天中太放光芒。同样的,虽然证悟本质一直存在,且已具有圆满离弃及圆满证知的一切功德,但这些功德被烦恼障和知识障所遮蔽,因此无法彰显,不仅如此,甚至证悟本质也因暂时被这些障碍遮止而无法被认知。但是,当我们进入“五道”,然后逐渐走过不清净的七地,再走过清净的三地,最后藉由金刚三昧地而净除最后的障碍时,证悟本质将完全展露,其功德也将立即显现,这就是完全开悟的成佛境界。

    证悟本质是恒常、持续不断及不变的,染污是暂时的,但被铲除之后,染污会再出现吗?不!永远不会再出现。先前,我们提到误以为绳子是蛇的比喻。起初,我们以为那条绳子是一条毒蛇,但是,仔细审察之后,发觉那条“蛇”其实只是一条绳子;之后,不论多常看到那条绳子,都再也不会误以为它是一条蛇。同样的,一旦我们真正得到洞悉法界的内证,将永不再误解万法的本性。

    因

    达到恒常、持续不断及不变之证悟境界的因是什么?

    证悟之因可分为两个层面:

    •无概念造作

    •辩识的智慧

    证知一切现象的空性本质之后,行者将不造作、不执着任何事物是这样或那样的概念。就证悟而论,这称为“无概念造作”;若缺少这项特质,行者将继续造作关于现象的概念,不断有“好”、“坏”、“不好不坏”之类的想法。由于这些概念,贪恋、厌恶或冷漠的情感将应运而生;再因为这些情感,烦恼也将应运而生,轮回的痛苦将永续不断。因此,当概念造作——轮回的主要原因——由于了知万法本性的内证而净除之后,行者将能在证悟道上不断地进展。所以,无概念造作是达到证悟的主因。

    第二个原因——辩识的智慧——和无概念造作是共存的。这是清晰地辩认及识别一切事物的智慧,这种智慧是非概念性的。无概念并不表示这是一种空无的状态,或如同沉睡、空洞的状态;我们并不应该认为无概念如同白痴一般是非不辩,只是脑筋一片空白、张大嘴巴、两眼茫然地呆坐着。

    果

    第三点叙述证悟之果;烦恼和知识二障的全然净除。

    当贪执的烦恼净除时,证悟本质如同撒满莲华的净水;当嗔恚的烦恼净除时,证悟本质如同又圆又满的月亮,一点儿残缺都没有;当愚痴的烦恼净除时,证悟本质如同无云遮蔽的太阳。

    当云层消散时,太阳的光明就全然绽放;同样的,一旦这三大烦恼净除时,圆满的功德就自然展现。

    作用

    第四点称为证悟的作用或功用。全然证悟有同时得到自利和利他两种成就的作用,即圆满离弃的成就利益自己,及圆满证知的成就利益他者。

    功德

    因免于生、老、病、死,证悟本质具有恒常、持续不断、平静及不变四种功德。

    示现

    证悟境界如何显现?证悟境界藉由法身、报身及化身等三身示现。因为已达到两种圆满,行者于是自然得到自利的法身,然后展现利他的两种相对形相或色身——报身及化身。这两种色身依度化对象的清净程度而显现,因此,为初地至十地的菩萨众说法时,佛陀以报身的形相示现。

    报身是什么?报身的藏文是“龙确佐(格)培库”(Longchodzogpeyke)“龙确”的字义是“喜悦”或“财富之丰沛”:“佐(格)培”的意思是“完整”或“无缺”,因此,这是全然的喜悦。合起来,报身一词的意思是圆满喜悦身。

    圆满喜悦身和证悟有何关联?我们必须了解佛陀度化众生的大愿。他计划先引导一切众生脱离轮回的迷惑及痛苦,把他们安置在清净的菩萨地;接着,圆满开悟的佛要引导所有住于菩萨地的菩萨契入完全证悟的境界。在引导菩萨成就圆满佛果的部分,佛陀以报身的形相示现,因此,报身的喜悦是圆满了达佛果大愿的喜悦。“圆满”表示愿望完全达成。

    一般而言,“库”的意思是“身”。就两种色身而言,“身”指能达成愿望的化现体;依此意义,化身是神奇的化现身。如果佛陀只以报身的形式化现,不清净的一般众生将无法有所进步,佛行事业因此将是有限的,于是,报身化现出化身。

    化身的显现形式非常多,可为殊胜化身,如释迦牟尼佛:可为受生化身,如转世化身;也可为事业化身,依不同众生的需要及性情而以不同的形相显现。

    简而言之,证悟是一种三重的显现,或称为三身;法身先化现为报身,然后再化现为化身。

    恒常

    从身为平凡众生直到完全开悟的整个过程中,佛性本身一直是绝对不变的,因此,法身的本质是恒常的。由于其化现是连续不断的,故报身具有恒常的连续性。报身不同于法身,其本质不是恒常的;但是,由于报身形相不间断地转动*轮,所以它是连续不断的。报身佛化现之后不会在消灭。由于这种不灭的存在,报身的连续性是恒常的。

    化身缺乏恒常的本质及连续性,但具有“无间的恒常性”。化身利益众生的事业活动从不间断,但是,化身在六道的任何一道都未保持连续性;当一化身形相完成利益某道众生之后,它在另一时间与地点重新出现,继续利益众生。化身的形相有生有灭,因此不具恒常的连续性。

    不可思议

    具有三身的佛果为何是不可思议的?一般众生无法理解全然证悟的境界,因为法身的彰显是由于证知一般众生尚未证知的究竟本性,因此,证悟是不可思议的。

    以上八点是第五金刚论题——证悟——的解释。

    问答:

    学员:为什么知识障不是轮回的因?

    仁波切:仅只造作主体与客体的概念并不是轮回的因,起自概念的情绪——例如喜欢、不喜欢、不在乎等——才是轮回的因。知识障是烦恼障的基础,但是,有时我们仅有知识障,没有烦恼障,此时,知识障本身并不会导致轮回。

    学员:您能否解释“多样事业化身”是什么?

    仁波切:“多样事业化身”可能不是完美的翻译,它的意思是化身的形相不一定是人,例如,化身可能以狮子、兔子或山羊的形相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受生化身的例子包括未经受生而神奇地出现某一段时间的人。

    举个实例来说。佛陀有一位名为[日/阿]嘎(Rabga)的弟子,他是一位喜爱弹奏西塔琴(梵文sitar)的国王。[日/阿]嘎的琴艺相当杰出,常常一弹奏就是几小时,他的友伴也都是佛陀的弟子。虽然[日/阿]嘎对佛法有信心及兴趣,但是,当其他人去听法时,他却宁可在家弹琴,因此,他有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去听法,不过佛陀知道,收伏他的时机终于要到了。

    那时,佛陀化现为琴艺高超的乐师受生化身,此化身乐师前去皇宫,走入庭园,坐下来开始弹西塔琴。当国王听到这美妙的琴声时,他心想:“啊!这真是一位优秀的乐师。”于是,他召请这位应化的乐师,并问:“你是谁?”乐师回答:“我听说您是伟大的西塔琴乐师,所以我前来向您挑战。您愿意接受我的挑战吗?”国王同意和他较量琴艺。于是,他们走入国王的寝宫,开始演奏比赛;最后,化身乐师竟然得胜,这使国王非常讶异,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佳的西塔琴师。

    之后,两人又同意做更高难度的比赛。他们开始割断琴弦,每一回合都少一条琴弦,但化身乐师仍然技胜一筹;他们继续割断琴弦,直到一根弦都不剩,但是,化身乐师仍然每回必胜。由于具有证悟的大能力,佛陀的化身仍然弹奏出美妙的乐音——即使他的西塔琴已经没有琴弦了。(笑声)国王当然无法弹奏无弦琴,刹那间,他的傲慢及自尊全然瓦解了;于是,他终于诚心地前去接受佛陀的法教。这便是受生化身的例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学员:是否曾经有化身化现为非佛教上师?化身一定都是佛教上师吗?

    仁波切:化身可能以各类各样的形式化现,例如狮子、兔子,甚至其他宗教的追随者或上师,这完全取决于化身是否能藉由某种特定形式而利益众生,并引导他们步入正确的法道。其他宗教的上师有可能是佛陀的化身,但是,如果他们把众生引入不正之道,则必须不是化身。

    学员:如何藉由修持而了知自我本体不存在?了知外物没有自我本体是否比了知个人自我缺乏存在性容易?一旦了解一个层面之后,对其他层面的了解是否很快就会自然产生?

    仁波切:这得视修持而定。如果遵循的是达到阿罗汉果位的小乘道,则行者只能了悟个人缺乏自我存在性(人无我);如果修持的是大乘菩萨道,则行者只能了悟万法缺乏自我存在性(法无我);如果修持的是金刚乘的大手印或大圆满,那么行者将由决定“事物的真正本性是什么”开始。

    外物及心都有外显及内在的本性,但是,藉由大手印或大圆满的修持,行者可立即发觉心的本性。因此,行者可同时了解个人及事物都缺乏自我存在性。

    学员:请说明“迷惑”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仁波切:目前,由于无明的力量极其强大,因此我们误解事物的本性;由于心中的困惑,我们无法审察事物的本性到底是什么。例如,在睡眠中我们可能梦到自己在丛林里被一只老虎追赶,老虎愈来愈逼近,即将把我们吃掉;我们非常害怕,想逃得远远的。但梦中的我们无计可施,因为无法阻断梦中的感受;然而,只要能审察当时的情形,就会发觉丛林及老虎其实都不存在。事实上,我们所觉受到的事都不是真的,但是,由于受制于强烈的觉受,使我们无法停下来审察真正的情况。然而,如果一位具有天眼能通的人在旁边,看见我们身陷丛林、被野兽紧追的梦境,他可以把我们摇醒,并说:“嘿!醒来!不要害怕!这只是梦!”那么,我们就会醒来,令人迷惑的梦境也会随着消失。但是,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我们将忙于担忧如何逃离凶残的“梦中虎”,没有时间去了解真正的状况。同样的,众生须要依止全然证悟的佛陀告知我们真相。

    学员:“空”或“法界”的意思是什么?

    仁波切:在此处,“空”的藏文是“应”(ying),和法界的“界”是同一个字,指事物或现象发生的领域或“空间”。“空”被用于此,乃因法界如同虚空的空间一般,云、鸟及飞机等各种不同的事物,无碍地存在、优游于其中。这是因为虚空的本性是空性的,是非实质的;由于这种开放、广阔的特质,事物可发生于其中。同样的,法界是事物的本质——是空性及非具体的,是树木、房屋、山、众生、圣众、烦恼、智慧及其他一切经验觉受可自然发生的空间。

    一位名为羌迦若佩多杰(ChangkyaRolpeyDorje)的传承上师唱了一首关于一个小男孩坐在母亲腿上的歌。他背靠着母亲坐在她腿上,四处张望,突然间,他变得焦虑不安,因为他四处都看不到母亲,心中不断地问:“我妈妈在哪里?我妈妈在哪里?”(笑声)终于,他哥哥走过来,他赶紧问道:“妈妈在哪里?”他哥哥回答说:“就在你后面!”他转过头,发现妈妈果然在那里,他又找到妈妈了,这下子,他又可以安心了。(笑声)。

    学员:什么是“明性”或“明觉”?

    仁波切:当我们提到明性或明觉——藏文称为“萨(尔)瓦”(salwa)——时,指的并不是电灯泡或太阳光亮特质,其中的关系并不太;明性或明觉指的是觉醒状态所具有的“知”的能力——知识与智慧,或梵文所称的“般若”及“佳那”(jnana)。二转*轮的法教强调空性,“无我、无鼻、无眼、无舌”、“无存在性”及“如虚空般”等名词时常出现。如果我们以为空性是不具任何特质的空白、虚无状态,那么,我们就没有掌握住要点,因为法界并不是这种状态。在法界之中,相对的现象依因果定律或因缘而不断地化显,这绝对不是空洞或无知的空间,它具有“:”的功德特质,此明性是能“知”之觉醒状态的表现。如果你在禅修时观心,你将会发现我们所说的空性与明性是什么;之后,心是明空合一的信念会逐渐增长。

    学员:藏文中的“让当”(rangdang)和“让擦尔”(rangtsal)有什么不同?

    仁波切:我不确定是否了解你的问题。藏文中有三个相关的字:“习”(shi)、“当”(dang)及“擦尔”(tsal)。“习”的意思是本质是空性,“当”的意思是任何化现都是毫无阻碍的,第三个字“擦尔”则表示能化现多重事物。

    学员:无量光佛和明性有关吗?

    仁波切:虽然无量光佛和明性的字根都含有“光”,但两者有相当大的差异。当我们谈到无量光佛——阿弥陀佛——时,谈论的并不是他的心,而是他的身的功德,亦即他身体的每一毛细孔都散发出无量的明光,照亮全世界。就此而言,这和太阳或电灯泡有些类似;但是,明性就不是如此,明性和光线无关,它是“知道”的能力:智力、觉醒、认知。

    学员:法界和法身有什么不同?

    仁波切:如同我们刚才解释过的,法界是事物的空性,是空之界。法身的一般意义是:证悟者的身体在达到全然证悟时转化成的证悟功德之身;此时,证悟者之身不是具体的,不是用手触摸得到的,它和事物的本性是不可分的。在此,“身”只是指出这个事件的方式。“法”(梵文dharma)这个字有许多涵义,但是,在此它表示事物无误的本性。

    学员:为什么众生无法觉知事物的本性?

    仁波切:这就像若佩多杰的那首歌,我们已经在母亲的腿上坐很久了;虽然佛陀已经给予我们法教,但因某种理由,我们还没转过头来发觉自己的母亲。

    学员:为什么?是什么理由?

    仁波切:因为我们还没去找!(笑声)我们一直不感兴趣!

    学员:为什么我们一直不感兴趣?

    仁波切:我们一直在忙其他事情,还没空认识自己的母亲。(笑声)小孩有很多种,有些小孩很喜欢到处玩耍,做各种不同的事,他们让母亲很担忧;另外一种小孩则很珍爱母亲,很喜欢亲近她。我们可能属于喜欢到处玩耍的那一种,(笑声)如果不警惕自己,玩得太离谱,未来我们将会继续失去我们的母亲。

    学员:法身的“法”指的是什么?

    仁波切:法身的“法”指恒常、连续不断及不变的证悟本质,这三种功德化现为三身。你可以这样去了解。

    学员:智慧怎么可能是非概念性的呢?

    仁波切:智慧是藉由证知非概念状态而生起的。非概念状态并不是空白或虚无的,它往往被比喻为平静无波的湖面,星星及天体清晰、分明地映射在上面,因为湖没有干扰映射的自我概念,湖不会想:“这是金星、那是火星、那是土……。”但是,所有的星光及星球仍然鲜明地映射在湖面上。

    学员:什么是化身?

    仁波切:化身的藏文是“图古”,意为化现之身。为什么要化现化身?这唯一的目的是利益众生,而不是为了作弄人,或伤害任何众生,或赚钱图利。

    学员:若没有自我、没有人格、没有可指认的特质,那是什么在区别佛和众生?

    仁波切:佛仍然有心,但没有我执。例如在密勒日巴上师瑜伽法中,向密勒日巴祈请时,我们应该了解密勒日巴的心与法界不可分,他的心赋有圆满证悟的一切功德。虽然我们尚未了知证悟本质,但我们的心共存于法界之中,因此,我们能藉由祈请而得授密勒日巴证悟功德的加持。

    得授加持称为“将自心与上师的心融合为一”,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已经成为密勒日巴。

    学员:佛教似乎很强调忠诚。

    仁波切:你说对了。关于国王及平民的故事很多,但是有一个理由说明为什么有关国王的故事比较多。过去已有佛出现,例如燃灯佛(Diparmkara)、迦叶佛(Kashyapa)及释迦牟尼佛:弥勒尊者将于未来出现,成为贤劫的第五佛。在出世之前,诸佛总是先了解人道中哪一阶层的地位最高。

    例如,在燃灯佛的时代,祭司阶层的地位最高,因此,他出生为祭司的儿子,如此一来,他备受敬重,比较容易赢得大众的信心;同时,由于身为祭司,他自然拥有信徒。但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最高阶层是皇室,所以,他出生为国王之子,因为这最能吸引人心,使他能影响及引导极多数的人。他述说的故事也大都和国王及贵族有关,因为大多数人喜欢听闻关于此阶层的故事,并乐于接受这类的寓言。据说弥勒佛将出世为比较平凡的人,但是佛如何示现,通常取决于时代背景及当代众生的性情与需要。在过去,有些人被佛陀的言说所吸引,有些人被他的行为举止所感召,有些人则被他的神通力所折服。但是,现代人相当不同,现代人的思想比较复杂,神通力不足以折服他们,他们往往认为神通只是魔术,因此,神通无法使他们生起真正的信心。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如果你们进一步思索这个问题,或许会有更深的体会。

    学员:由于世界上充满致力于度化众生的佛与菩萨,您认为我们可能说服其中几位任职于五角大厦这类一个错误就足以毁灭地球的重要机构吗?

    仁波切:核子弹已经发明好几年了,是不是?但使用的次数并不多,这有可能是几位身居高职的菩萨的功劳。(笑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功德

    自利圆满的法身和利他圆满的报身与化身,是证悟功德生起的基础。报身和化身都是有形的“色身”(梵文rupakaya)。就二谛而论,自利圆满的法身是由胜义谛决定的胜义身,利他圆满的色身则是由世俗谛所决定的世俗身。

    一般而言,法身及色身都各赋有三十二项功德,共计六十四项功德。

    自在的功德法身赋有多种自在的功德,这些功德并不是在达到证悟时才得到的,它是证悟本质原有的特质,但是,当证悟本质为二障遮止时,它们无法显现;然而,当二障净除时,这些功德会立即显现。

    圆熟的功德色身——报身及化身——赋有圆熟或全然成熟的功德。当果实尚未成熟时,它的味道并不是很好,形状也不够完美;但是,随着时光的流转,它不断地成熟,直到它的颜色、形状及味道终于臻至完美。同样的,色身的功德是已臻至成熟的特质。

    自在的功德是藉由直接了知真相(法性)——或如同先前解释过的,圆满离弃及圆满证知的功德——而生起。圆熟的功德则是藉由实践六波罗蜜多(六度)等善行的功德累积而生起。

    自在的功德共有三十二项,包括十种圆满智慧的力量(十力)、四种无畏(四无畏),及十八种不共的功德(十八不共法)。

    圆满智慧的十力

    知道真实与虚构的分别、知道行为将如何成熟、知道众生的根器、知道众生的性情、知道众生的意向、知道各道的导向、知道各种定境、知道过去、具天眼的卓见、知道染污的灭绝。

    前两种力量往往被比喻为金刚,因为此二力铲除一切犹豫、怀疑、不定、无明及邪见。

    十力中的第一力称为“知道真相与虚构之分别的力量”(知处非处智力)。真相是合理、真实的,虚构的事物既不合理也不真实。一切错误都起自无法分辩什么是真相、什么是虚构;但是,达到完全证悟时,我们将彻底了解真与不真的差别。

    第二力称为“知道行为将如何成熟的力量”(知业异熟智力)。当一项行为发生时,证悟者直接知道此行为将于未来如何成熟,例如,他知道某一特定的恶行将会导致何种特定的苦,某一善行终将造成某种快乐。

    第三力称为“知道众生根器的力量”(知诸根器智力、知根胜劣智力)。这指能明确了解众生根器不同的圆满智慧。众生的能力有各种微妙的差异,有些人具有极大的信心,但是才智不高;有些人非常聪明,但是缺乏虔信及精进力;有些人至为精进,但信心及才智都不足。有些众生具有上上的根器,拥有极大的信心、才智、慈悲心、精进力……等,因此,全然证悟的佛能依据此特性,给予他们广博和深奥的法教,他们也能充分了解这些法教,并确实付诸实修;但是,有些众生的根器比较差,他们的信心、精进力、才智及慈悲心都不足,所以如来没有必要给予他们深广的修持方法。

    由于全然证悟者具有如实了解众生根器的能力,故他传予众生的法教永远都是最适合的;而众生的根器各有不同,佛陀的教法也因而有所不同,并在不同的时期转动*轮。了义与不了义的法教是传授给根器不同众生的法教,然而,这两种法教都是非常深奥、有意义及有益的。

    第四种力量是“知道众生性情的力量”(知种种界智力)。在此,“性情”一词亦指某一众生的特殊心态。有些人喜欢非常广博与深奥的法教,有些人则偏爱比较简单的法教,因此,佛陀的法教由非常深奥到非常简单,涵盖极广。

    仅知众生的根器和性情,仍不足以真正利益他们,证悟者必须了解他们的喜好及兴趣,因此,第五种力量是“知道众生意向的力量”(知种种信解智力、知种种胜解智力)。有些人认为实修必较重要,而不想花时间研读经典或哲学典籍;有些人则认为研读典籍及开展知识性了解至为重要,远甚于实修;有些人则认为他们必须为自己达到某种成就,其他众生并不是很重要。众生有许多不同的意向,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意向,佛可能会给予某人他不感兴趣的法教,如此一来,他就无法受益了。所以,全然证悟的佛能辩明不同众生的兴趣,并依此给予他们最受用的法教。

    第六种力量称为“知道各道导向的力量”(知一切至处道智、知遍趣行智力)。一般而言,法道可分为小乘、大乘及金刚乘等三种修持道。金刚乘修持道则有作(Kriya)、行(Charya)、瑜伽(Yoga)及无上(Anuttara)等四瑜伽密续的分别。无上密续又可分为父续、母续及无二续。全然证悟的佛知道一切修持方法、各种不同的修持法的导向及成果、应该如何传授何种法……等;藉由佛法的传授,佛为众生指出解脱之道。

    我们也应该了解不同法道的导向。如果我们只知道一条道路,例如,由这里到加德满都,可由这条道路抵达目的地;可是,如果糊里糊涂地走到另外一条路,可就遇到麻烦了。粗浅地来说,佛陀可说像是计程车司机,他必须知道附近的每一条路。如果计程车司机只知道一条路,他就必须告诉他的乘客:“我只能载你到某某地方,如果你想到其他地方,我就爱莫能助了。”专业的司机必须知道所有的道路,因为有些乘客喜欢在狭窄的巷弄中穿梭,有些则宁可走平坦、宽敞的道路。

    第七种力量称为“知道各种定境的力量”(知诸禅定智力、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染净智力)。定境或禅定境界通常称为“迪雅那”(梵文dhyana)及“三摩地”,每一种定境都有不同的层次及类别。例如,某些禅定境界可能参差着概念,但具有辩识作用;某些定境虽然不具概念,但亦不具辩识;某些定境则不具概念也不具辩识。由于全然证悟者全然了解各种层次及类别的定境,所以他能教示圆满的解脱道。

    第八种力量称为“知道过去的力量”(知宿命智力、知宿住随念智力)。知道众生的根器、性情、意向及了解各种修持道的导向,仍不足以真正利益众生,全然证悟的佛也必须知道过去与未来,他应该全然了知过去——众生在过去每一世的事物及活动,何时出生于何地、造作了何种行为……等。

    第九种力量和未来有关,称为“具有天眼的卓见”(天眼无碍和生死智、知生死智力)。由于具有这种知识,佛可看见或预知某一众生将于何时死于何地、将于何时转世于何处,及转世之后将享有何种快乐及遭受何种痛苦。

    第十种力量称为“知道染污灭绝的力量”(知漏尽智力)。“染污”指二障——烦恼障及二元知识障。全然证悟是全然的自由,因为一切染污都已灭绝。在达到证悟之前,即使佛陀也为此二障所束缚;但是,达到证悟之后,他完全自二障解脱,因为他已如实证知无染污的境界,知道成就佛果的各种方法。

    四种无畏

    在此,“无畏”的象征是强壮勇猛、不须畏惧其他野兽的狮子,它的心非常笃定,永远都不害怕老虎或大象会攻击它,它具有绝对的自信与无畏。同样的,全然证悟的佛不畏惧攻击。

    第一种无畏称为“宣称离弃圆满无畏”(漏永尽无畏)。由于佛已经完全离弃一切必须离弃的,故他不畏惧作此声明。假设某人宣称自己已达到圆满离弃的成就,即使没有人表示怀疑,但如果这不是真的,作此宣称时,他自己必然缺乏绝对的信心。但是,就佛的情形而言,没有人能怀疑他说:“这不是真的!你仍然必须净除这项或那项染污。”他毫不畏惧这种怀疑或有关的抗议与挑战。

    第二种无畏为“宣称证知圆满无畏”(正等觉无畏)。同样的,由于佛已圆满证知一切,因此没有人会抗议:“你尚未证知某法。虽然你已有许多证知,但你仍然有待修学某法。”圆满证悟者已百分之百地证知一切必须证知的。

    前两种无畏指证悟者对自己的无畏,而后两者无畏则是关于他人的。

    第三种无畏称为“示道无畏”(说出道无畏)。对应于何时及如何为众生指示法道,证悟者从不具任何怀疑,他对自己引导众生的能力没有丝毫的怀疑。

    第四种无畏称为“揭显道上障碍无畏”(说障法无畏)。佛从不犹豫:“此人的修持障碍是否真是如此?我给予他的法教是否真的能净除此障碍?是否会反而增加他的困惑并成为一种障碍?……。”佛从不畏惧揭显障碍,从不须怀疑自己指出修持障碍的能力。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八种不共功德

    在此,“不共”意指唯有全然证悟者具有的独特功德,菩萨及独觉者(亦称缘觉者或辟支佛)皆尚未具有此等功德。这些功德如同虚空,虚空之空可与土、水、火、风任一元素相混共存,但是,其中任一元素皆不具有空的开放与广阔。同样的,全然证悟的功德是连十地菩萨都尚未具有的,因此是“不共”的。

    这十八种不共功德可分为四类别:第一类和证悟者的身、语、意行为有关,第二类和证知圆满智慧有关,第三类和事业有关,第四类和智慧有关。总而言之,十八种不共功德可分成行为、证知、事业及智慧四种。

    像我们这样的众生时常犯下身体行为方面的错误,即使是阿罗汉也可能会有无心之过,例如踩到蛇;但是,佛的身行绝不会有任何错误或闪失,全然证悟的佛连一丝身行的错误都绝对不可能犯取(身无失)。此外,佛的身行绝对不会是无义的,且永远都是有益的。我们凡夫会东张西望,这种行为并没有真正的意义,也不会带来任何利益;但是,当佛把头转向某个方向时,这个简单的行为必定有特定的目的,且必会产生一定的利益。这是第一种不共功德。

    第二,佛语全无任何无义及无益之谈(语无失)。有时我们会说一此完全没有意义及利益的话,事实上,我们的无心之谈可能直接伤害他人,因为提及的事物也可能会引起他人的贪念、怒意或迷惑;但是,当佛开口说话,即使只是一个字,也必然有特定的理由,且必定会带来极大的利益。

    第三,佛心永远都是无碍的(念无失)。有时我们会说:“啊,我忘了!”但是,全然证悟的佛绝对不可能说:“我忘了利益众生!”他利益众生的时机及方法圆满无瑕。且与佛心永远不分。

    第四,佛心永远都是全然平和的,永远都安住于无分别的定境(无不定心)。我们凡夫的心不断被念头所涣散,一刻也无法安住。菩萨的经验仍然有禅定中与禅定后两个时期的分别;菩萨在禅定期间无法利益众生,在禅定后则无法安住于定境。但是,全然证悟的佛已完全融合禅定与禅定后的境界,不论他在宣说佛法或走在街上,他的心都完全安住于法性,都是完全平和的,他的心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第五,佛已超越种种意想。此处所谓的“意想”,是指不同的考量,例如,当某种情况发生时,通常我们的心识会不断地转动,忙着考量各种可能的行动或对策。但是,佛已经超越这种现象,因为佛具有掌握任何情况的无上理解力,他的行动或对策永远都恰到好处,他不须要考虑或斟酌应该怎么办(无种种想)。

    第六,佛具有免于疏忽或不关切的自由(无不择舍)。有时我们花很长的时间和朋友谈论许多事物,虽然原本打算说一些有益的事,并引导对方步入佛法,但大部分时间都在谈论不相干的琐事;事后,我们心想:“我应该告诉他这个或那个,但是我忘记了,我没想到要这么做。”或者我们打算造访某人,因为这对他多少都有益,但是却因为某种理由而没去成——我们也许只是在拖延,或变得漠不关心。然而,佛绝对不会受到疏忽或不关心的影响,他的行动从不会有所拖延,且永远都如同海洋一般精确、可靠、——海水涨潮及退潮的时间永远都是固定的、规则的,从不拖延。

    以上这六种功德是佛的行为写照。他的证知也具有六种功德,前三种和度化众生的愿心、精进及觉念有关,后三种和了知一切智慧有关;度化众生的愿心永远厌足(欲无减)、度化众生的方便行恒常不息(精进无灭)、度化众生的觉性及意念永不退转(念无减);具一切智慧且三世智慧无碍(慧无减)、一切执着与烦恼之习性悉皆解脱无尽(解脱无减)、了知解脱之相(解脱知见无减)。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佛的三种事业功德。第一种功德是,佛的身行永远都基于智慧,且必定有相继的智慧(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例如,当我们凡夫从桌上拿起某样东西时,我们不会细加考量,只是把东西拿起来;由于我们有许多行动都是在心思不细密的情形下进行,这经常造成未来的问题。但是,佛永远都不可能犯这种错误,他的一切行动都基于智慧,这表示在行动之前,他已经审察行动的理由及将产生的利益,因此,当他执行这项行动时,他知道结果是什么;同样的,他的行为必定有智慧相继,因为他知道他做了什么、目的及利益为何。

    第二种事业功德是关于语。证悟者的语也是基于智慧、以智慧为继(一切语业随智慧行)。有时我们事后会后悔先前所说的话,我们会想:“我不应该说那些话,现在麻烦来了。”佛语则绝对不会有这种过失。

    第三种事业功德是关于意。不论任何念头在心中生起,佛都全然觉知,且在生起的当下就知道它的缘起(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这和我们起落无章的念头迥然不同。

    接下来是构成智慧功德的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如实了知过去的智慧(智慧知见过去无阂无障),第二是如实了知现在的智慧(智慧知见现在无阂无障),第三是如实了知未来的智慧(智慧知见未来无阂无障)。

    以上是三十二项自在的功德。这三十二项自在的功德如同空中的月亮,三十二项圆熟的功德则如同投映在水面的月影——存在空中的正是投映在水中的。报身或化身三十二种主要的优美完好外相(大士相),是三十二项自在功德的投射影像,是自在功德的自然形相。三十二大士相相当容易了解,我们可以直接参照译文:

    1、足下平满相

    2、千幅轮相

    3、手指纤长相

    4、手足柔软相

    5、手足缦纲相

    6、足跟满足相

    7、足趺高好相

    8、[左月右上山右下而]如鹿王相

    9、手过膝相

    10、马阴藏相

    11、身纵广相

    12、毛孔生青色相

    13、身毛上靡相

    14、身金色相

    15、常光一丈相

    16、皮肤细滑相

    17、七处平满相(七处:二足底、二手掌、二肩及顶门)

    18、两腋满相

    19、身如狮子相

    20、身端直相

    21、肩圆满相

    22、四十齿相

    23、齿白齐密相

    24、四牙白净相

    25、颊车如狮子相

    26、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27、广长舌相

    28、梵音深远相

    29、眼色如绀青相

    30、眼睫如牛王相

    31、眉间白毫相

    32、顶成肉髻相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问答

    学员:我不了解“涅槃”的意思。

    仁波切:佛学名词“涅槃”(梵文nirvana)有三种涵义;根据小乘,涅槃是“阿罗汉的境界”;根据缘觉乘,涅槃是“缘觉的境界”;根据菩萨道或大乘,涅槃是“全然且真正开悟的境界”。

    学员:仁波切是否能解释大乘的五道、金刚乘的五道及大手印的四瑜伽之间的对应关系?它们是不一样的吗?

    仁波切:五道本身,不论是大乘或金刚乘,都没有太大的不同,都是逐渐进步的原则:但是,由于大手印只是安住于自然本性。因此实际上并没有道或层次的类别,可是,这三个系统仍然互有关系。

    “四瑜伽”中的每一瑜伽都有下、中、上三个渐进阶段。四瑜伽中的第一瑜伽是“专一瑜伽”。专一瑜伽的下、中阶段,相对于五道中的资粮道;其上等阶段,相对于加行道。第二瑜伽“离戏瑜伽”,相对于见道。第三瑜伽“一味瑜伽”的三个阶段及第四瑜伽“无修瑜伽”的前两个阶段,相对于修道。无修瑜伽的最高阶段,相对于五道的无修道或无学道——全然证悟。

    学员:能不能请仁波切就“无明是五毒之一”的角度来定义什么是无明?

    仁波切:无明本身并非五毒之中的任何一个,但它是五毒生起的基础。无明的意思是“不知道”(不知、不觉)——不了解真正的本性;由于不知道缘故,五毒才可能生起。

    学员:无明不是根本的三毒之一吗?

    仁波切:这种迷惑是因翻译而起的,因为英文翻译往往使用同一字——ignorance——表达两个不同的藏文字。在藏文中,“玛瑞(格)巴”(marigpa)指不了解真正本性的无明,“提木(格)(timug)指愚痴或愚钝、愚昧。

    学员:“提木(格)”产生难道不需要心有某种昏钝或黑暗的状态吗?

    仁波切:五毒当中的“痴”是“提木(格)”。“提”的字义是“完全停顿”,“木(格)”的意思是“被遮蔽”、“昏钝”、“不清”。由于这种昏钝,我们无法了解事物的如实本性。这和“玛瑞(格)巴”颇为类似,但意思比较接近“愚痴”。

    学员:为什么会有无明?

    仁波切:因为证悟本质的本质与本性是空性及明性,它是化显的自然能力,任何现象都可自其化现。当显相升起时,我们经验到它们的存在,但并不了解它们是自心本性的显现——一切都是自心本性的显现。由于这种迷惑,我们误解自己的经验,无明于是应运而生。

    例如,电影院里有一个空白的银幕,放映室里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灯泡,其光线透过影片投射而出;由于这两种条件——放映机灯泡的明光及影片的影像——的聚合,各种影像投射在空白的银幕上。环顾四周时,我们看到电影剧场里只有一片空白的银幕、一架放映机,而且知道我们只是在看一场电影;但是,当沉迷在电影的情节中时,我们完全忘记真正的周围环境,误以为在银幕上晃动的影像是真人及真事——我们的根本无明就如同这种“以假为真”的混淆与迷惑。

    学员:您能否解释各种不同的烦恼?

    仁波切:烦恼可分为两种:明显的及潜在的。“明显的嗔恚”是我们实际经验到的怒气,“潜在的嗔恚”指变愤怒的潜在状态。

    “潜在”的藏文是“巴(格)恰(克)”(bagchak)。“巴(格)恰(克)的状态如同被浆得很硬的哈达或藏式礼巾,它含有使其浆硬化的物质,但我们看不到这个物质到底是什么。

    现在,我并没有生气,此时此刻,我非常放松,没有任何愤怒或激动的感觉;然而,如果有人对我说一些很难听的话,我将会被激怒,变得很生气,这就是“潜在的”嗔恚,是嗔恚生起的“潜能”。“明显的”嗔恚则是“实际”升起或彰显时的嗔恚。

    学员:在菩萨的阶段,烦恼的净化是否有一定的顺序?

    仁波切:净化是行于法道的一种过程。当我们达到初地菩萨的果位时,粗略的明显烦恼将已完全净除,因此,微细的潜在烦恼将比较容易净除。虽然微细的潜在烦恼实际上相当浓密,但是,一旦我们契入菩萨地、开展甚深的三摩地之后,它们并不难净除。

    学员:先前您提到习性,并以残留的麝香气味为比喻;今天您谈到本具或俱生的烦恼,则习性和俱生的烦恼是否一样?

    仁波切:不!这两者相当不同,主要的差异在于明显及潜在的习性。在藏文中,“潜在”和“习性”的意思是一样的。“造作”和“本具”或俱生的染污都属于明显的类别。造作的层面是我们在成长中学得的,例如,相信我们所信仰的宗教是对的,其他宗教是错的,我们被约制相信某些特定的观念是真实的。俱生的层面指幼儿的自然行为,是幼儿原本就具有的。两者都属于有显的类别。

    学员:因为它们是暂时的,所以造作的粗重障碍实际上并不是证悟本持本具的。仁波切能否说明它们到底是什么?

    仁波切:这种障碍属于幻惑或迷乱。根据经典系统,证悟本质如同被泥土或破布覆盖的珠宝。根据金刚乘系统,得受直指心性的法教时,我们能当下认知自己的本质,在那一刹那,障碍暂时不复存在;然而,当我们忘却自己的本质,再度将注意力转向外物时,我们的心再度变得涣散,障碍也随即回复。

    学员:障碍本身是否是证悟本质的一部分,但被错误地觉知?

    仁波切:是的!你可以这么说。但是,未正确地觉知证悟本质,是迷惑及障碍生起的原因。

    学员:是否所有的众生都具有障碍,或是取决于业力?

    仁波切:所有的众生都有这些障碍,并非取决于业力;障碍是俱生的,因为这是众生与生俱来的,且会自动升起。在微细的障碍被离弃之前,业力就已被离弃了,因此,微细的障碍不可能取决于业力。以玉蜀黍为例:玉蜀黍被数层外叶包住,剥去层层的外叶之后,就可以看到里面的玉蜀黍;但是,里面的玉蜀黍一直都在那里。

    学员:在见道之前,障碍尚未被离弃、净除,是吗?在此之前,我们做的是什么?如果粗重的障碍在见道之前并未净除,那么,初机者做的是什么?

    译者:九地所净除的是潜在的障碍。

    仁波切:当我们提及“五道”时,前两道指资粮道和加行道,这两道并不包括于菩萨地。

    初地起于第三道——见道;第二地起于第四道——修道,第二地至第十地都包括在修道中;第五道已经不是菩萨地,菩萨地已经圆满了,故第五道称为无修道,亦即行者已达到完全圆满的证悟。菩萨地的十地全都包括于第三及第四道——见道及修道。

    学员:我们以天空中的云为例,说明障碍无本具的存在性吗?

    仁波切:障碍的确是暂时的,如同空中的云,除非其他某种状况发生,例如刮大风,否则云不会消散。同样的,障碍虽然是暂时的,除非我们运用某种对治法,否则障碍并不会自行消失。本具的障碍是再生于轮回的主要引发因素,但是,这并不足够,仅有本俱的障碍并不表示我们会立即再度受生于轮回。再生是由于业力,业力决定我们如何受生、生于何处、何道、是贫或富、聪明惑愚昧……。然而,继续轮回的主要基础是微细的本具障碍。

    学员:仁波切能否给我们一些微细障碍的例子?

    仁波切:先前提到的例子是瓶子的麝香:拿出麝香并用肥皂清洗瓶子之后,仍然有一些麝香的气味残留在瓶中。同样的,达到相当高的菩萨地之后,虽然粗重的烦恼障已被铲除,可是一些习性的微妙痕迹仍会再度重现。在我们目前的状态,它们一点儿也不明显,非常细微,只是潜伏着。

    契入菩萨地之后,行者先由清净粗重的障碍开始,使其逐渐淡薄、消失;行者先使用温和的对治法,然后慢慢改用愈来愈强烈的方法,相对的,障碍升起的频率将愈来愈低。搓揉、清洗一大块布料是很容易的事,但清洗一小块布则比较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及较多的专注。同样的,至为微细的障碍需要极为坚定有力的修持——极为强烈的对治法——才能净除;最后的知识障须要对治力至为强大的“金刚三摩地”才能净除,唯有此境界的三摩地才能净除最后一丝至为微细的本具障碍。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佛行事业

    达到证悟之后,证悟功德有开展佛行事业的作用,这是第七金刚论题。佛行事业有两个层面:

    •任运自然

    •无间

    任运自然的佛行事业

    任运自然是什么意思?这表示佛行事业是“不费力”的活动。当一个政治系统试图宣传其哲理时,这往往需要极大的努力及奋斗,或动用庞大的财源以宜导其目的,甚至动员大批军队强行实施该系统。但是,佛行事业并不是如此。佛陀并未花费许多金钱去宣导佛法,也不需要庞大的军队去执行他的法教;然而,虽然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入涅槃,他的法教仍广传至许多国家及文化,这是因为佛行事业活动是任运自然的缘故。

    当佛陀住世时,他总共给予八万四千种法门。当时有二千五百位阿罗汉达到相当高的证悟,然而他们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佛陀的努力,而是由于佛行事业任运自然的力量。

    当弘扬小乘法教的利生时机成熟时,佛行事业任运自然地满足这个需要;后来,广传大乘法教的利生时机成熟;再往后,广传金刚乘法教的时机成熟。然而,佛陀从不须刻意考量:“现在,我应该传播小乘法教”,或“现在,众生需要的是大乘法教”,“现在,我应该给予金刚乘法教。”实际情形并非这样,而是佛行事业的任运自然及持续不断,使不同的法教在不同的时机呈现。

    当有待驯服的众生是小乘弟子时,小乘法教自然盛行;当有待驯服的众生是大乘弟子时,大乘法教自然盛行;金刚乘法教也是如此。这些活动自然、不费力、不着意地生起。

    就地理而言,小乘法教由菩提迦耶(Bodhgaya)往南传至印度南方、锡兰、缅甸、泰国……等;小乘则主要由印度往北传至中国,然后由中国传至韩国及日本;金刚乘则由印度传至临近的尼泊尔,然后传至西藏,再由西藏渗入蒙古等地。这完全不是依循某一特定的计划而发生的,这是一种自然、不费力、不着意的发展,随时随地,只要众生成为适合这些法教的领受者,佛法就会自动传播至此,满足此需要。

    传法时,佛陀并不须要评估所要驯服的众生的性情,然后决定该用何种方法教导他们;对佛陀而言,选择适合时机、地点及闻法者的适当法教是自然、不费力、不着意的。例如,当佛陀在瓦拉那西初转*轮,为五比丘开示西圣谛时,他不须要强迫任何人围聚在旁听法,他并未筹划此开示,心想:“我将教导他们四圣谛。”这并不是刻意的行动,而是不费力、任运自发的。二转及三转*轮也一样是任运自然的。

    无间的佛行事业

    无间的佛行事业显示佛陀坚定、无量的慈悲心。什么是慈悲心?慈悲心是希望一切众生都从痛苦中解脱、并达到得获永恒快乐的诚挚大愿,因为诸佛无时不关切众生的福祉,他们满足众生愿望的活动是无止境的。简而言之,由于佛陀的慈悲心是不间断、无止境的,故证悟的事业活动也是恒常无间的。

    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中国人,死亡之后往生地狱道,他所到的这个地狱像一间中国餐厅,许多人围着一张庞大的桌子而坐,桌子中间摆着好几盘中国菜;虽然桌上的食物看起来极为可口美味,但这些人却苦不堪言。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筷子有六尺长,他们可设法用筷子夹起盘中的菜,但却怎么样也无法把筷子上的食物送入自己口中。

    这位新到地狱的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番奇异的景象,突然间,有人出现在他面前,并说:“你不应该到这里,你应该去的的是‘另’一个地方。”刹那间,他发现自己到了天堂。他又看到许多人围绕着一张大餐桌而座,桌上同样摆着许多美味的中国菜,他们的筷子也一样是六尺长,但却没有人在受苦;围着桌子而坐的这些人在互相喂食,每个人都用长筷夹菜喂坐在对面的人,因此每个人都吃到美味的食物,都很快乐。当然,这不是真实的故事,但是,却是一则很好的寓言。佛陀说过:痛苦起于自私,快乐起于利他的意愿。

    《宝性论》引用许多例子阐明证悟的无间活动。这些比喻阐述佛陀的色身如何不费力地示现、佛法如何永久及不费力地传给众生,及佛陀的证悟境界如何永续无间地存地。这些例子主要是用以表达真相的比喻,不要完全按字面的意义去了解它们。

    传说中天神之王——天帝释(Indra)——住在名为全胜宫的宫殿、他与众多的天神、天女生活在完美的欲乐与无限的快乐之中。如果地球上的人拥有一大块极其平滑、光亮如镜的青金石(帝青宝),天帝释及其天界的一切情景将反映在其中;如果凡夫看到天界的一切享乐及天帝所拥有的财宝及荣华,并了解这一切完全都是善行的果报,他们将会充满行善的决心与毅力。

    这是一种比喻,根据这个比喻,天帝释无意把他的影像映射在某处的青金石镜子中,这并不是他刻意营造的;虽然如此,这项行为也并非没有意义,它具有鼓励行善的效应。同样的,佛陀的心并未刻意生起在某时某地开示佛法的意义,佛在世间的示现完全是任运自然的,法教的传播也是如此。

    另一个例子是回声响遍天界的大鼓。由于广大的功德,天神有一个大鼓,安置在全胜宫的中央。大鼓任运自然地发出“四法印”的声音:

    •一切和合皆无常(一切行无常印)

    •一切因缘皆是苦(一切行苦印)

    •万法皆空无自性(一切法无我印)

    •涅槃是寂灭之境(涅槃寂灭印)

    大鼓并未造作所发之音,这个活动并非刻意计划而成,是自然生起的。这个例子象征佛陀“语”的事业。佛陀从未思索:“现在,我必须给予某人大乘法教,给予另人一小乘法教。”佛的言说是任运而起的,不同的众生有的把它了解成小乘法教、有的把它了解成大乘法教。佛陀任运自在的言说,任运自然地利益无量无边众生。

    第三个例子是雨云。雨云时而出现在空中,并造成雨;由于所下的雨,花、草、树丛及林木得以生长,但是,云并未想:“我应该降一些雨,好让花生长。”佛陀的意也是如此,他从未想:“现在,我应该生起慈悲的感觉,因为这对众生有益。”

    这三个例子描述佛陀的身、语、意具有任运自然的功德。

    佛的化身像什么?第一个例子是梵天王(brahma)。虽然他住在梵天,他仍然能化现其他化身到较低的天界;他不须要离开所住的梵天宫,这些化身自然能同时在各处执行他的各种愿望。同样的,佛陀不须离开法身本性,即能同时以报身及殊胜化身利益众生。

    如同太阳不须刻意发光,而自然、不费力、不着意地将光芒散发至各处,佛陀的一切智慧化身不断散发出全知、慈悲及力量的璀灿功德。

    如同满愿宝,佛心奥秘不可思议。在此,“奥秘”表示凡夫不可能实际了解佛心的境界。佛心如同满愿宝,因为满愿宝以无数的方式满足众生的愿望。同样的,或利用了义、或利用不了义,佛心藉由授与众生适合其兴趣及需要的法教而满足他们的愿望。

    另一个例子是回声,这象征佛陀言说的奥秘,自然、不费力地回响,如同回声自然、毫不着意地出现。

    虚空自然地遍及各处。如同虚空,佛的化身自然、不费力地化现,在任何需要之处显现。这个例子叙述佛身及化身奥秘不可思议。

    最后,佛陀的事业如同大地般蕴涵一切清净的现象,例如美丽的花朵、珍贵的宝石及深埋在土中的宝藏,及一切不清净的现象。大地无分别地蕴涵这一切。同样的,遍及一切的佛行事业涵盖一切众生,不论他们是清净的菩萨、阿罗汉、独觉者,或只是平凡、不清净的众生。诸佛不会想:“他们已经是菩萨,不需要我们的慈悲心了。”即使是十地菩萨,诸佛仍然一样以大慈悲心看待他们。

    诸佛也以同样的大慈悲心看待沉迷于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的平凡众生,他们从来不会想:“我们无法帮助这些众生,对他们生起慈悲心并没有用,因为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感动他们。”因为慈悲的佛行事业涵盖一切,如同大地一般,无分别是其根本功德。

    前三个例子——天帝释、天鼓及雨云——代表佛陀身、语、意的奥秘,它们说明佛行事业任运自在、不费力、不着意的功德特质;梵天王、回声及满意宝的例子,则说明佛行事业不可思议的本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