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佛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你向他问疾,探病一下,富楼那是辩才第一,弟子当中是辩才第一。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大林中.在一树下.为诸新学比丘说法时。】当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

注意听!你应当要先了解,人心就是要了解根器,你要先入定观照众生的根器是什么根器,意思是说大根就说大法,小根就说小法,之后再说法,你乱说法,胡乱讲,对不对?大根器说小法,小根器说大法。

【无以秽食置于宝器.】
这个宝器就是大乘,秽食就是指小乘,你不要把佛法,这么宝贵的..,根器这么利的人,讲一些不清净、不究竟的法,无以秽食;肮脏的食物装在宝器,意思是说可惜,秽食充饥是小乘法,无上的法宝是指大乘的法器。你要先观察长者的根机,不要拉了就随便乱讲经。
我们度众生也是这样,有的人度众生也是这样,不管他的根机深、浅,一直讲下去,人家接受不接受是其次,一遇到人就要送录音带、念珠,念佛,你要念佛,待会人家丢出来,咻!飞出来!自己直摇头。

所以,度众生要先了解根器,所以,要有渴望求法的心才度他,人家若无心学佛,你度他做啥?我认为没什么意义。

【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
要知道比丘到底在念什么,他需要的是什么。

【无以瑠璃同于水精。】
注意听!瑠璃是很贵重的东西,就是无上的大乘法。瑠同于水精,水精是很贱、很便宜,是小乘人,将瑠璃当作水精,很糟糕!当知是比丘;你要先了解比丘,他到底要求什么法,你将贵重的瑠璃当作水精来看待,意思是说你要先了解我们念头的根本是什么,他是大乘或是小乘。

【汝不能知众生根源.】你不能了解众生的根机,【无得发起以小乘法。】你不可以用小乘法,你不了解这几个人是大乘根机,要说大乘法,而你对他说一些小乘法。

【彼自无疮.勿伤之也。】
彼自无疮就是说他本来就无疮,你为什么要为他开刀?
很厉害!很会讲话,他没有疮,你偏要为他开刀。
体慧法师很慈悲,我在南普陀,有一次生病,人不舒服,正中午,带我到顺天中药房看病,我很感谢他,他知道我生病,有时候我又好好的,他有空就问:慧律法师!走,我带你去看医生。我说:我没病,看医生?我想没事多少看一下也好,真糟糕!热心到连别人没病也要带他去医院,真糟糕!

彼自无疮,勿伤之也,意思是说他本来就无疮,你要为他开什么刀,不要伤害他,意思是说他是大乘人,你怎么可以用小乘法伤害他?这用意就是这样,彼自无疮,他是大乘法,他是大乘根器的人,你怎么可以用小乘法去伤害他,他不得力。

【欲行大道.莫示小径。】
小路叫做小径,你若要走大道,你就不须告诉他小道的方向让他走,你直接告诉他大道就好。

【无以大海内于牛迹。】
这个内当动词,是注满,把它注满,牛迹就是牛的脚印,这头牛踩下去,脚印也只是一点范围而已,你将一大片大海的水,灌入牛脚印,根本行不通,知道意思吗?无以大海内于牛脚印,你将大海的海水那么多,灌入牛的脚印里,牛的脚印一点点而已,意思是小乘根本一点点就足够,大乘法是尽虚空遍法界。

【无以日光等彼萤火。】
萤火就是晚上的萤火虫,一点点,一点点光,牠呼吸,吸气有一点亮度;你就说此光亮跟太阳一样,太阳就是表示无上的菩提之道,大乘,无量无边的华藏世界的法,而小乘人就跟萤火虫一样,跟萤火虫相同。所以,我们不能混在一起。

【富楼那。此比丘久发大乘心.】这些比丘长久都发大乘心,【中忘此意。】只是暂时没有提起正念,可惜!他忘掉了,你只要再对他提示一下,他就又能恢复。所以说,富楼那!这些比丘大家都发大乘心,但是,中间有隔阴之迷,有一点点忘记,【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导之。】如何,怎么可以用小乘法教他。

【我观小乘智慧微浅.】小乘人没什么智慧,【犹如盲人.】瞎眼的人,【不能分别】不能了解,分别就是不能了解,【一切众生根之利钝。】小乘人就像瞎子,不善于观察众生的根器。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入定,【令此比丘自识宿命.】让他了解自己宿世是修大乘根器,

【曾于五百佛所植众德本.】大家都回小向大,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得到本来的面目,就是明心见性,还得本心,本来就是佛。

【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
注意哦!现在看到这些比丘顶礼维摩诘居士,有一些在家居士也让出家人顶礼,有啊!也有人这样,也有比丘、比丘尼向在家人顶礼,少数。我是如此劝告诸位,你今天若是维摩诘居士,没有话讲,就一个而已,自古以来,到现在只有一个而已,包括台湾的高僧大德,我们所看到的,他虽然是一位大居士,他也很尊重法师,我有一次,七点多一点,跟广化老和尚到台中,本来要回南普陀,说:师父!不用!我们李老师正好在讲经,我们到慈光图书馆听他讲《华严经》,当时,老和尚身体不舒服,但是,他也很久没见到老居士,走吧!我说:好!我们走。他撑着拐杖,我就扶着他,进去之后,马上安排另外一张椅子、桌子,我们俩另外坐,老居士讲经以前先礼佛三拜之后,马上向老和尚顶礼,之后再上台,我才发现到,一位这么伟大的在家居士,原来就是很恭敬三宝,今天道业才会成就,论年纪是八、九十岁的人,论德行老居士是一位不得了的人,却因为他是在家居士。所以,我们在这里不要以维摩诘居士的例子来涵盖一切,讲经第一天我就跟你们说了,你要记得,你不是维摩诘,回去最好要写几个字:我不是维摩诘。挂在这里。

因此,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这就是尊重他的法,当然若遇到这种在家居士,我们也可以向他顶礼,很惊人!这人就是佛了。

【时维摩诘因为说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
因为维摩诘居士说法,所以,他得不退转。

【我念声闻,不观人根.】就是不观照众生的根机,【不应说法.是故不任诣彼问疾。】所以,我不够资格。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1-19 22:56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迦旃延能胜九十六种外道,所以,摩诃迦旃延是专门降伏外道的。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我不够资格,【诣彼问疾。所以者何。】

【忆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忆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简单说法,佛常常说有为法是无常、苦、空、无我,无为法是寂灭不动。

【我即于后敷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无常义就是无常的道理,苦义就是苦的道理,空义就是空的道理,无我就是无我的道理。寂灭:大乘寂灭的道理。之后,我就按照佛的意思为他们说法,讲无常、苦、空、无我、寂灭。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
这样不可以,意思是说你对实相法根本不了解,你用生灭心,实相法是不生不灭,你要证得不生不灭的实相,才来讲实相法。

所以说,心是什么?心是迷惑所感应来的,行者就是何也,行者是什么,造用之名,不可用生灭心的造作,生灭心行,这个行就是造作,你造作生灭法,怎么可以说实相的道?有形就有影子,有相就有生,无形就无影子,无相就无生。但是,心是随事相而转;行,他就会造作,见法是生灭,所以你的心有生灭。你若悟到法是不生灭,当然你的心就不生灭。
迦旃延听到佛的无相,以为法是有生灭之相,所以,影响你的心,你的心也是生灭,实相是很深奥,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法,你用生灭心来讲实相的不生灭法,这样不行。
所以说,如何以生灭心来说法,这样不对!

【迦旃延。诸法】;一切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
这句话很重要!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才是真正的无常义。
因为无常义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不生不灭,所以,你要了解无常就是不生不灭的涅磐,你一直误认为有生灭、生灭,这样不对。

意思是说迦旃延尊者!诸法是毕竟空性的不生不灭,这才是无常义,不是你用生灭心讲无常,这样不对,噢!不了解。

【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
五受阴就是色、受、想、行、识;洞达:如同空一样的清清楚楚了解。
什么是真正五受阴的色身?空无所起,五阴身当下就是空性,这才是真正的苦义。意思就是说苦无苦自性,这才能讲苦,如果苦有自性,永远不能成道。你讲这个苦不能透彻的显示实相的道理,你只说世间是苦,但是,你要了解苦无苦性,苦当体自性就是空,空就是空无所起。你若要对人讲苦的道理,你一定要让他了解,它是空性的五阴身,空性的五阴身当下就是实相,这才能讲苦。意思就是苦一定要会归不生不灭的无所起,才能显示苦,意思是说苦当下也可以究竟解脱,你若说苦有自性,苦一定是苦,不能洞达五阴本空,不能叫做说法,这不是真的苦义。

意思就是你开示苦,要让人了解苦是无着性,让人了解,破除五阴身是无着性,如此,内外毕竟皆空,这才能显示出佛所讲的真正苦的道理。你若对他说世间是苦,增加他的痛苦,本来他还不解世间这么痛苦,你跟他讲这世间很痛苦、很痛苦..,你不跟他讲实相、解脱的道理,让他有所了解,他就一味地认为很痛苦、很痛苦,来增加痛苦,说法者何以增加听法者心理的痛苦跟负担?不名说法。

善说法药当令一切众生解脱,不增其痛苦;不可以增加对方的痛苦,才是真正在说法。一般都是讲世间痛苦,怎样又怎样,不二法门不是这样讲。

【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小乘人是观诸法为缘起法,内没有一个真主,为空义,虽然能够观空,但是这个空都不能灭,所以不究竟。大乘是在有不有、在空是不空,用这种道理才是真正究竟。
所以,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不只是缘起,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空本来是要除掉有,也不是说「非有」去而存「空」,也不是说把「有」除掉,而存在「空」,不是这样,如果把「有」除掉,而存在「空」,那不是真正的空。
所以,大乘法是不二法门,有、空都是毕竟空。小乘因为是观缘起法,他内心没有一个真我,他就当作无我即是空义,虽然能够观空,但是还在空,法执的空还没有彻底究竟,不究竟。大乘不同,他在有不有、在空不空,所以他究竟无有,无所有的道理。

【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
小乘;因为执着有个我在痛苦,所以,他就修无我,无我既然修得不错,在我中再执着一个我,执着我在修无我。
所以,对我跟无我,全都不二,无二。大乘的我跟无我平等。

【法本不然.】
不然就是没有生起来,然就是生。
小乘,三界,以三界(三界写痛苦),所以灭之,以求无为,小乘是如此修。所以,灭已生,以灭为生。
大乘不同,大乘观一切法当体就是不生,不须要灭,所以,法本不生,不然就是不生。

【今则无灭.】连灭都不要,(因为)不生,没有任何人束缚你,这才【是】真正【寂灭义。】
法既然是无常、苦、空、无我,你若悟到之后你就进入涅磐,涅磐就不生不灭,所以,当体就是空性,不须灭。

【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脱。故我不任诣彼问疾。】我不够资格问维摩诘居士。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1-19 23:43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告阿那律。汝行诣维摩诘问疾。】你去向他探病。
阿那律是天眼第一,阿那律以前修行时很懒惰,被佛骂,阿那律就发个大愿修苦行,太过于精进都不睡,却成了瞎眼,瞎眼之后,佛教他天眼,半头天眼,整个头都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是用眼睛看,阿那律是用头盖骨看。
所以说,若是菩萨,全身到处都可以看,耳朵也可以看,他没差别,六根可以互用,在《楞严经》有讲,若是菩萨,六根可以互用。我们只是眼睛可以看,菩萨连眼睛都可以听,你若把耳朵堵起来,他用眼睛就可以听经,他看东西,你把眼睛遮起来,他用耳朵就可以看东西,六根互用才是菩萨,因为同一本性,他已经大彻大悟,见佛的本性,见佛的本性就六根能互用。因为,我们是意识分别,所以,眼睛变成只有眼睛的作用,耳朵变成只有耳朵的作用,佛不同,六根互用,不然,他如何救众生。只有一对耳朵怎么救众生,观世音菩萨整天光是被吵就会被吵死,大家都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所以,他无碍,六根互用无碍。

【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处经行。】
经行就是在绕佛,经行就是吃饱饭绕一绕。

【时有梵王.名曰严净.与】大梵天王【万梵俱.】很多梵王来,【放净光明.来诣我所.稽首作礼.】因为天王要顶礼比丘。

【问我言。几何.阿那律。天眼所见。】你到底可以看多远,

【我即答言。仁者。我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
庵摩勒果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芭乐,就是番石榴,客家人说芭乐,我对芭乐很有印象,因为,我在雷音寺腹泻,他们拿出芭乐来治病——客家人对中药也有一些认识,可是没效,吃下去愈会拉,一样,若被蜜蜂叮到就擦口水——那种治疗法看了会怕,若感冒,口水的份量可多了,蜜蜂叮到擦口水。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你天眼所见到的,【为作相耶.】你是有相还是【无作相耶。】有作还是无作,【假使】起心动念有【作相.】而见天眼,【则与外道五通等。】

【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
意思是三界的报身,被六尘诸根所束缚,众生都被业卡住,所以,一切都是有为法的造作。法身是超出三界,六根、六尘没有作用,他不造业,法身是无相,是无作相。
他就问:你是有作的天眼?还是有所不作的天眼?因为法身是无作,无所不作。外道修禅时得到五通,但是,还是不能跳出凡夫的见解,取有相,有作相欲等而乎。你若要修行,你要有相、无相平等,平等。

所以,我们今天讲维摩诘居士,简单讲,最重要是讲什么,就是讲平等法,不二法,不二法就是眼睛所见都平等,垢净一如、生灭不动、善恶平等、冤亲平等,修到这种境界,你看多好过日子,你看到什么事都不会生气,冤亲平等、好坏平等、毁誉平等,不得了。所以,我们只有进入平等法门,不二法门才是真正解脱,若修行修到每天吵架、打架,也不须怎么修了,也枉费来出家,说真的,枉费来出家剃度。

【世尊。我时默然。彼诸梵闻其言.得未曾有.即为作礼而问曰。世孰有真天眼者。】
这才是真正的天眼,他说阿那律你是色相,为作色相的天眼,不是真的天眼,要像维摩诘居士这样,才是真正的天眼,意思是这样。
「孰」就是谁,意思表示赞叹,唉!这世间像维摩诘居士这样,才是真正天眼。

【维摩诘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
佛世尊是真正得到天眼。

【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
意思是说不为色作精粗二相,也不作色也非不作色,就是不二法门。因为如来天眼在佛眼中,离缘与无缘,所以不二相,真正天眼就是如来的法身,无相的眼睛,无论多微细他都清清楚楚,不曾有事情被佛漏掉,所以说无缘色之二相,才是真正的天眼。
二乘人是入定才看得到,出定就看不到,如来未尝不定,未尝不见,佛常常在定中,没有入定跟出定,那伽常在定,无一不定时,所以,佛不在色相里作有为法的天眼,他是法身的天眼,所以无相,随时都见得清清楚楚。

【于是.严净梵王及其眷属五百梵天.】听到开示之后,【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礼维摩诘足已.忽然不现。】忽然梵王眷属都消失,因为他是天人,一剎那之间就消失,所以,遇到维摩诘我没办法。【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1-19 23:42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告优波离。汝行诣维摩诘问疾。】你去探望一下。

【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所以者何。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
这二位比丘,第一个,一个是犯淫戒,第二,另外一个是犯杀戒。

【以为耻.不敢问佛。】
因为尊重佛,自己觉得很羞耻、很恐惧,怕被赶出清净的僧团,永远断绝这条路,所以,不敢问。

【来问我言。唯.优波离。】喂!优波离!【我等犯律.】犯了戒律,【诚以为耻.】很可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
能够放下过失好好修行,不要变成一种负担。

【我即为其如法解说。】
如法,优波离是了解戒律的人,能裁决轻跟重,那两个人这么说,他说:你们这样犯重戒。没救了,凄惨了!麻烦了,没救了!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他们两个犯戒已经很难过了,你还跟他讲:你犯的罪很重,你会堕阿鼻地狱,你没救了,这样不但不能解决他的痛苦,反而更增加他的负担。戒叫做解脱,戒叫做自在。你要直接除灭他的痛苦,你不要增加他内心的痛苦,不要干扰他的心,他的心跟佛的心相同,对不对?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
他虽然犯戒律,但是这个罪,这个业,你找找看!你说他犯戒,他犯在哪里,是犯在里面、犯在外面或是犯在中间,业是由于心迷所造成的。

【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
若有一天他回光返照,罪就没了,是不是这样呢?如佛所说,心若肮脏众生就烦恼,心若清净,众生就净。

【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你说他有罪,罪是在内?在外?还是在中间?罪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心也一样,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你说他的罪在哪里?如其心然,也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罪垢亦然。意思是说众生的罪,垢、净都从心起,求心之根本,不在三处,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心既然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罪过也是无。这不是断灭,意思是说心动个念头,回向菩提马上解脱,你的罪都是从你的烦恼而起,而自悟之,你若有一天悟道,你就除掉了。

【诸法亦然.不出于如。】
一切法都相同,当下就是不生不灭,皆由心所造作。
所以,一切心的垢净,不离于如,如其本相,本相就是不生不灭,这个如就是本来面目,众生本来面目就是不生灭,不生灭就不招果报、业报,虽然他有业报,但他是解脱的人。
所以说,诸法也同样如此,既然不在内、外、中间,当下就是如,不出于如。就是本来面目,不出就是离不开,离不开不生灭的本来面目。

【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
要注意听!
以:就是当你有一天心相用大智慧打破无明得到解脱时,你能见到心的污秽吗?
宁有垢不:你难道还看到不清净的、肮脏的,所谓罪垢的烦恼吗?

再讲一遍,以心相得解脱时:就是说如果有一天,你的心用大智慧来打破无明,得到解脱时,烦恼转作菩提、转作智慧就打破无明;宁有垢不:难道还有烦恼、不清净的污垢吗?
没有!意思是说罪性本空,你污秽的这颗心,到有一天你解脱也是这颗心,同样是这颗心,不离当处,你今天烦恼,烦恼的是这颗心,以后成佛做祖也是这颗心,无二心,罪性本来就没有,所以妄想束缚在无明,束缚在智慧之外,产生痛若,智慧一观照,心相解脱,用心相看,心相就是智慧之心,解脱时,难道还有污垢?

【我言。不也。】
当然是没有,了解,当然是无相,佛解脱时心哪有什么相。

【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
因为他也有佛性,道理是相同的,只是见跟不见而已。
所以,我才告诉诸位!我们的本心,若自己觉得一切不好或是恶,这都是我们的心。

今天有一些比丘尼来,问很多律学,在家时她是受菩萨戒,,她犯了邪淫,将来是否可以出家?请法师开示。

我就说:看她发什么心?说不定她这份感情是夙世所结的因缘要了断,如果说,她这份感情是无可奈何,过去就已经很好,她并无恶心要伤害对方,虽犯戒,但是可以忏。
她又说:在出家前,戒师问:你在家时是不是有犯,若有犯就不能出家;但是大乘菩萨戒不同,它有无相忏;无生忏法,大乘菩萨戒里忏能见佛、见光、见花,同此理。

所以,我跟她讲个故事:过去,有一个在家人强暴比丘尼,罪过很重,这是发恶心,是破坏比丘尼的净行,罪一定是阿鼻地狱,发恶心,之后,他也觉得这样不对,发个心出家,出家之后又开赌场,开赌场之后,后来看到佛法因果可怕,忏悔,忏到七孔流血,忏到眼睛流出来有血丝,自己觉得很惭愧。

这位比丘尼被强暴之后自杀,自杀之后,他一直念佛回向给她,自己觉得做错了。这个比丘尼后来示现在虚空对他讲,因缘到此了断,她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他的功德力。后来,他也是往生极乐世界,这要如何解释?

这种事在我的观念是说,五逆十恶罪佛都要救了,怎么说你在家犯了五戒就没救,我认为佛教不是断灭的,讲佛法要给人无穷的希望才叫做佛法,对不对?讲佛法,你若跟他讲:你惨了!你就等下地狱,你没救了,等着下地狱。讲佛法不可以这样子,你要给人家无穷的希望,你赶快断除,赶快回光返照,若像强暴比丘尼这位,若有人跟他讲,一般人不善于说法,你不能出家,你强暴比丘尼,你稳死,你要下地狱,你破根本大戒,他绝望了,绝望就一不作二不休,更严重,佛法讲一阐提都可以救。所以,戒有分小乘戒跟大乘戒的看法,小乘戒是讲你什么都没救,非常严格,讲得让他很难过,他会受不了,他完全没有希望,我没希望、我没希望..,不可以这样,佛法给人家没有希望,这哪里是法?哪里是大慈大悲?

不然,《无量寿经》五逆十恶还可以救,他才犯淫戒,还没有十恶,傻瓜蛋!对不对?若一听之下,认为这下好了,那我继续造恶,那不同了,那又不同了,那是无知愚痴去犯到,赶快转过来,怎么认为妥当,变成佛陀包庇坏人,听得懂意思吗?噢!法师讲这样,我听了很舒服,因为我也有犯戒,人是凡夫难免的,对不对?所以,我们要了解律,讲经、讲戒律都是要让众生引起无穷的希望,不要讲断灭法,讲断灭法完全没有希望,谁敢修行,对不对?

有一次,有一个人要来出家,逢甲大学的,我就拿一本《沙弥律仪》给他看,他看到《沙弥律仪》盗僧物数粒、几块饼干,就下地狱,他说:还是不剃也罢,剃度下去每条戒都犯。所以,我现在对要出家的,不要一开始,要等剃度完后再拿《沙弥律仪》给他看,先度他入门才对。否则他看了就退却,不敢来,他说:哇!每条戒都犯,没几条戒不犯。所以,我告诉他:小乘戒是一定要这样讲,大乘戒是无碍,看你到底发什么心,我是认为一切法无碍,不须执着这些。所以,小乘,才几颗水果就堕地狱。所以,以后我就做僧羯磨,很简单,凡是吃不完的菜,吃不完的水果,在家人来,可以送人,佛有讲,净人可以吃三宝物,净人就是亲近三宝,这不用再做羯磨。我看完戒律之后,佛有一套戒律,我也有一套戒律,佛一套戒律就是说吃水果的钱就不能拿来吃米,造佛像就不能造地藏王菩萨,非常严格,大殿的那支拖把,不能拿去拖观世音菩萨的殿,我们这是整栋,大殿的抹布,戒律讲得很严格,大殿的抹布在这里擦,就是不能拿去擦自己的寮房,擦你的寮房,盗佛的法身,很严格,非常严格。看一看,没人敢出家。

所以,在家居士:师父!这给您喝豆浆。惨了!供养一万元,你得喝一万元的豆浆。你会喝死,我不骗你!我说:你多讲那句做啥?供养我就供养我,多讲那句:喝豆浆,喝豆浆要喝一万元吗?他若讲喝豆浆,你就不能买馒头。上次,庄建文带队来,拿十几万元说:师父!这让你们造地藏王菩萨。我说:地藏王菩萨地下室已经有了,要造什么。他说:我们规定一定要造地藏王菩萨,要造在山上。将来山上一定要造地藏王菩萨,会不会造地藏王菩萨,我也不知道,对不起!退回去,十几万元不收,庄建文说:唉!你不要讲这样,现在是在跟在家居士讲,让师父处理就好。又拿来,说:不然,让师父处理。我就眉开眼笑,太好了!我处理,那有什么话讲,可以买太阳饼,可以买榴莲,这没关系,我处理嘛!佛制戒律很严格,但是我也有一套,没办法!戒制得那么严格,谁敢出家,大家都晕倒,大家都盗僧物,我这里徒弟得到我的真传,他以后不会犯戒了,我师父教我一招不犯戒的,买砖就不可以买瓦,买瓦就不可以买砖,这是非常之严格,对不对?难道说你一个在家居士来布施,难道要让出家比丘堕地狱,为何你要多句:让你买香蕉。你明知道我有胃肠病,还指定我买香蕉,你为何要讲那句?还有一个更奇怪的,师父!这让您泡茶。一下要泡茶二万元,很惊人!

所以说,了解戒律要有善巧、要有方便。上次,有一个很可爱,雷音寺下面建一个鱼池,准备放生,当时是要准备放生,师父!这一万让您放生,我说:这样啊!每个月还要缴五千。啊!他想不通,啊!一万元放生,每个月还要缴五千元,要啊!我说:鱼要吃吗?要啊!你拿一万只拿鱼来,没有食物牠会饿死,你这样是放死,不是放生,这样有理,我若放生一万元,我每月再缴五千元,不然,不是放生是放死,放在这里不养牠,牠会死,你难道不继续养?这倒是真的,再缴五千,很倒霉!没办法!

有一位在家居士到雷音寺,他说炒姜片吃了比较不会感冒,他就到那里,师父!姜给您,我买很多姜来,在常住炒,我说:还要贴补瓦斯费。他说:怎么了!那是常住物,对不对?你说要供养。本来是你在家里炒好,再拿来供养,现在用常住的锅子,炒一炒要瓦斯费。常住的瓦斯费。这样有理,嗯!..他说:常住每样都要钱,对啊!繁琐得很,持戒律就是这样,要持戒清净就是这样,一角一分都逃不掉,对不对?所以,我现在不这样,凡是卫生纸、自来水、洗衣粉或是电话,,你很护法,对讲堂很有信心,打完电话之后,你若要供养,当然这是你的福,你若不要,我不要让你堕地狱,因为这是常住物,免得你盗僧物,由我慧律法师付费,我观想:六千元统统由我负担,对不对?不然你会堕地狱,一块钱你就受不了,一块钱就盗僧物,一块就受不了,所以大家来打电话不投钱,大家都堕地狱,这样行不通,干脆我观想:我替你付好了,因为,你供养我的钱,让我缴银行打电话,下面就:妥当的,现在打电话都由师父付费,所以,律学的开遮持犯都要懂,法律有定法也能避开,所以,你若要交给师父,你可要记得,安静!师父!这给您...,安静!拿来就是了,我帮你种福田,才可以印经或做什么,才能做事,你一定要做什么,无法做事,师父!这给您买内衣。二万元买内衣,穿到死也穿不完,不可以!买内衣还能看,若买..,你就得穿..,看得穿多久。

所以,我们要了解,律学本身是要我们解脱,大乘法是无碍,小乘当然是讲得很严格,讲得很严格,难免哪个不犯戒,不犯戒的举手,不曾犯戒的举手,你举手,大戒、小戒都没关系,不可能,不犯戒是后面那尊,释迦牟尼佛不犯戒,不然,你们这些法师不曾犯戒的举手,不可能!你动一念瞋恨心,贪、瞋、痴不除,犯菩萨戒,每天都犯戒,一定犯的,只是大戒、小戒而已,哪个不犯戒?过午吃饭也犯戒,比丘站着拉尿也犯戒,做比丘不得立大、小便应当学,比丘不能站着拉尿,要蹲着拉尿,你想想看!所以,新加坡来的都知道,每天都犯戒,这是说要看情形,在中国,比丘不能蹲着拉尿,我若有一天蹲着拉尿,嗯!慧律法师!您有问题,您怎么蹲着拉尿,实在是他在持戒,照理讲人家在持戒,人家照佛陀:不得立大、小便,你持戒,人家把你当作女的,您是不是..,法师!您要检查一下吗?不然,你怎么蹲着拉尿,事实上他在持比丘戒,现在行不通,这条戒律在台湾根本行不通,比丘蹲着拉尿能看吗?你想象:一个男众蹲着小便,对不对?也没办法,泰国比丘就是这样,泰国比丘都蹲着拉尿,真的,所以,我们大乘佛法有它慈悲的一面,有它开缘的一面,我们不能死执一定要怎么做,但是,根本精神我们一定要持。
维摩诘,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

【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
因为罪本性本来就无相,我们连续产生执着、妄想,所以,我们一直自认为罪过很重,那是我们的妄想一直起来、一直起来..产生一种痛苦的执着。
所以,优波离因为有分别,有分别的罪相,想治疗肮脏,但是,罪本性是无相,你是妄生罪相,所以,他们来请教戒律,你应当让他解脱,你不能对他讲:你这样会堕地狱,你犯了根本大戒,他们一个犯淫戒,一个犯杀戒。这两位比丘就自认为没救,维摩诘居士就说,这样开示不应该,罪性本来就是空性,他只要一念回光返照,菩提照常是本来的面目,他的意思是说垢是没有实体,它是妄想中执着,你若没有妄想,垢就清净,若妄想就有分别心,当然这是污染,因此,告诉诸位!注意!持戒、犯戒都是对立法,真正实相是持犯一如,以个人而言,我们好好持,心能得解脱,对于犯戒的,我们不看,持戒、犯戒都不影响我们,持戒无持戒相,犯戒我们也不要侮辱对方,这才是真正持戒的人,戒是持自己、约束自己,不是打别人的皮鞭。

【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
心若颠倒就肮脏,心若不颠倒就清净,【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

【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剎那间、剎那间不住。

【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诸法当下就是不生不灭,没有对待,对待法,对待法是生灭法、是外道法,我佛法是绝待法,一念不住就是无所住。

把笔拿起来,这是最重要的,【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太棒了!太棒了!一切法都是妄见,都是虚妄执着的,像做梦一样,你今天做很多功德是在做梦,你犯戒也是在做梦,但是,我们要尽早一念觉观,一念觉观,如焰;像火在烧般,剎那不住,如水中月;水中的月是虚妄的,水中捞月永远捞不到,意思是说罪性本空,功德亦无,善恶也都是虚妄的执着,如镜中的像,虽然有照到,但是你取不到,以妄想产生。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1-19 23:25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你若能了解这道理,这才是真正在持戒。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这才是真正为人解除内心的烦恼,动不动就说人家犯戒,动不动就说人家下地狱,光是听就会吓死,还有谁敢出家,对不对?

【于是二比丘言。上智哉.】太有智慧的人,【是优波离所不能及.】佛弟子持戒第一,遇到维摩诘居士这么行,摇头自叹不如,是优波离所不能及,

【持律之上而不能说。】
持律之上;持戒律这么了不起的优波离,一样说不出这个法,还是没有办法讲出这么伟大的法。

【我答言。】我就回答。【自舍如来.】除了佛以外,自舍如来就是除了佛以外,自舍如来,

【未有声闻及菩萨】没有一位,没有一位声闻跟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喜欢怎么说,他就怎么说,控制,我能够控制,能制就是说能制伏,维摩诘居士的辩才,没办法!自舍如来;除了佛以外,没有一位声闻跟菩萨,没办法!都无法抵挡维摩诘居士,能够制其乐说之辩,乐说就是不疲倦、无碍地说,他一说法就不停,乐说;他很喜欢对人说法,所以,这些比丘遇到他,每个都碰钉子。【其智慧明达为若此也。】他智慧高超到这种程度。

【时二】犯根本大戒,【比丘疑悔即除.】马上就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作是愿言.令一切众生皆得是辩。】希望一切众生能得这种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罗睺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你去探望维摩诘居士的病苦。
罗睺罗译成中文叫做覆障,覆:一个西再一个光复路的复,一个西再一个复兴中华的复。障:障碍的障。

罗睺罗前世拿东西堵住老鼠洞,老鼠六天无法出来,所以,在母胎中六年,也就是怀胎六年,书是这么记载,不知是否真实?六年在母胎不知如何活,经典是这么记载。罗睺罗是佛陀的儿子,密行第一,密行就是他在修行只有自己知道,密行第一就是说这个人修行都不会吹嘘,都不会讲出来让人知道,只有自己知道,也是持戒第一。所以,在《法华经》中,“罗睺罗密行,唯我能证之”,只有佛知道他的境界。

【罗睺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我不够资格,我为什么不够资格?

【所以者何。忆念昔时.毘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睺罗。汝佛之子.舍转轮王位.出家为道。】
舍转轮王位,出家为道。佛若没有出家,能做大转lun圣王,大转lun王,他能够统领四天下,罗睺罗若没有出家,也能统治整个阎浮提,所以说,你是佛的儿子,你舍转lun王位,罗睺罗若没出家也能做转lun王位,出家为道。

【其出家者.有何等利。】
人家问他:出家有什么利益?

【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
这段是说罗睺罗不了解众生的根机,他就说法,出家的功德是无量。但是,罗睺罗说法,变成有量的功德;接着,出家本身是实相,但是,罗睺罗用出家的外相说法,出家法本来是实相涅磐,才是真正出家。

所以,罗睺罗讲出家的功德之利,讲得不恰当,不善知众生的根机而讲功德,所以,被维摩诘居士训示。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罗睺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
这句话意思是说本来一切法是无所执着,你现在执着出家有利益,这是执着清净法之利益,变成凡夫法;真正出家是涅磐、是实相的道理,内心解脱才是真正出家。你现在就外相剃度出家而论断,是失去根本的道理,不了解。

所以者何,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无利就是一切利,因为出家的本意,是为了证无为法,无为法哪有功德可言,才是大功德,出家就是为了证得无为之果,无为之果一定要有无为的因,果、因是相同,是自然的道理。

【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为无为法。】
无为法是不二,无功德可言。

所以,罗睺罗说法,变成说贪乐法,变成出家有功德,不对!
维摩诘居士说出家是无利无功德,当下就是涅磐无为法,不生不灭的实相法,罗睺罗讲的是现外相的出家法。

所以,现代人都这样,就是说他在死之前,一定要现出家相,有的到七、八十岁才要剃度。这就是众生的观念,我不能出家,不然,我老了,孩子也长大成人了,快往生了,才现出家相,认为有功德;维摩诘居士的看法不是这样。所以,你告诉人家出家有功德,这是有为法。

【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
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才是真正出家,所以,你若告诉人家出家有很大功德,变成一种贪着,也是有为法,没有实在功德之利。

【罗睺罗。夫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
出家,家就是束缚,出家就是脱离束缚叫做出家,家就是不净,不净叫做家,像一个盖子盖住一只猪,一个盖子盖住一个豕,豕就是猪,猪在里面,拉屎在里面,吃也在里面,出家是离开污染之处。

既然出家是实相法,那什么叫做最清净?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无彼无此,因为彼是对此讲,此是对彼讲,对立性的,所以,当下就是涅磐,不生不灭法才是真正出家。所以说,出家者,无彼无此,不可以有对立法,也不可以有所谓中间。

出家是【离六十二见.】所以是无利,因为认为有利,所以会执着,所以,离一切过失,要离六十二见。

【处于涅磐.】就是说我们离开六十二见,向着涅磐而去,这个处于涅磐,出家本来的位置就是不生不灭,就是趋向于涅磐,出家法名为此,既然无彼无此,离一切邪见就是涅磐,这才是出家真正的意思。

哪里是自己剃了头,就说是出家,年纪大了,不现出家相不行,有的人出家很庄严,剃发后,有的人是臭头,头扁扁的,剃了不好看,有因缘出家,当然是比较好修行。不过,要知道出家的本意,就是解脱、不生不灭的涅磐。
所以,这部《维摩诘经》非常之好,我觉得这部经实在讲得太好了,若有像维摩诘居士这样,以现在来讲,我也会去向他顶礼,在家,以目前而言,不曾见过,自从有历史到现在,就只有这位而已。

【智者所受.圣所行处.】
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他才了解出家的意义,因为,不执、不妄想,没有所谓的出家,才是真正出家,所以,一切贤圣、一切诸佛菩萨,都赞叹出家法,为什么?因为出家当下就是涅磐、就是实相。圣所行处:贤圣、智慧者所通达之处,圣贤所行之处叫做圣所行处,这才是真正出家。

【降伏众魔.度五道.】
降伏众魔我们以前曾讲过,讲四魔,正道若兴盛,众魔就降伏。度五道,五道就是天、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度五道。

【净五眼.】净五眼,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得五力.立五根.】
信、进、念、定、慧,在三十七道品都已讲过。

【不恼于彼.】
什么才是真正出家法?
不恼于彼表示什么才是真正出家。在座诸位!我们若能修不恼害众生,不要带给众生烦恼,我们所到之处,要带给众生欢喜才对,带给众生欢喜,不要恼害众生,这才是真正出家,简单讲,出家就是不恼害众生。

【离众杂恶.】
这个杂恶要注意!包括世间的善事都叫做恶,这点要注意!意思是说世间的善虽然是善,不过,离不开六道轮回的生灭法,所以,到最后借着善的福,他会造业,所以,虽善,但是名为恶,所以离众杂恶。
简单讲,就是说你只要有妄想,执着世间的善跟恶,你就不是真正在修善,所以,真正离众杂恶,最重要的意思是说要灭除妄想,才能真正离众杂恶,这要注意听!
因为,现在是在讲出家法,你现在所讲的离众杂恶是否就是不杀人、不放火,像昨天电视报导的,陈兴发,很吓人!跟警察枪战,射数千颗子弹,最后引火自 fen,不是这样,包括我们现在在修善,若动个念头:我在护持三宝、我在做善事,当然这比造恶好,不过,变成有为法,还是无法离众杂恶,还是不究竟。

【摧诸外道.】
出家不用摧伏外道,你只要一直弘扬正法,诸外道的恶自然会消失,所以,最主要是没有法师弘扬正法,若有法师弘扬正法,不断兴盛,外道的道理跟佛教不能相比,自自然然会降伏、会归顺,犹如日出,众冥自灭,而摧诸外道。

【超越假名.】
因为所有的外相名字,外相都是由执着而来,所以,去除执着,一切假名就无碍,所以,假名当下就是实相,因为,因缘生、因缘灭是不实在的,这是假名,我们若能得到真相,在假名中不迷失,当然,我们就能超越。
所以,万事万名都以虚假为生,道最主要是让我们悟,我们若能超越假名,我们才能悟到真实的实相。

【出淤泥.无系着.】
淤泥最主要是指爱、见,要注意!什么叫做淤泥?就是说我们的爱,跟我们执着自己的看法,这是最大的..,如果一个出家人执着爱跟见,那不能称为出家人。
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最主要是说爱跟执着的见;我见跟我爱,这就像烂泥巴,这二件是最难断的,爱就是执着男女的感情,见就是认为自己的看法一定对,人家的劝告不听,这二件就无法修行,你想想看!世间是不是这二件让我们最痛苦,不然,依你之见世间哪件让我们最痛苦,第一、男女之爱;贪,接着,就是见;我的看法、我的见地,你拥有自己的见地,就无法接受别人,跟掉进烂泥巴里一样爬不起来,死在自己的知见里,本身又没有智慧,跳不出来,这就是死在自己的我见里面。
所以,出淤泥就无束缚,束缚不了我们。

【无我所.】
因为若以无我来讲,就是无我所,我所就是我所拥有的一切,叫做无我所。

【无所受.】
无所受才是真正出家。
因为,我们有四种受,第一个,欲受;欲望的感受。我们真的出家,不要有欲望的享受的感受;
第二个我受,真正出家没有一个真正的我在感受任何事情,欲受是世间的一般凡夫,我受是包括一切出家;
第三戒受,自认为持戒清净,这也是持戒不清净的人,戒是戒自己,修持戒律是持自己的戒律,每天回光返照,拿一面镜子照自己,这才是真正持戒的人,不要持了戒,却一直攻击别人,认为别人破戒、别人不清净,自认为自己才是清净,这就是戒受,持戒的戒受,所以,出家不能有这种戒受;
第四个叫做见受,我见的见;见受,你所有一切看法,你都接受他,这叫做见受。
出家没有这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因为出家是无我,离开一切执着。所以诸受都没有才是无受。

【无扰乱.】
无扰乱才是真正出家,心有所住,我们方便不受,停不下来,无法停止动乱,这叫做扰乱。出家是无事,一切远离,虽然出家人外表很忙,但是内心很平静,无扰乱,才是真正出家。

【内怀喜.】
我最欣赏这句话,内心充满欢喜心,不要讲起话像抽筋似的,讲起话就讽刺人、批评人,讲起话像带针带刺,刺进人家的骨髓,很没有口德,很没有口德的人,我非常不欣赏这种人,我常跟诸位、在家居士讲,你要学佛修行,你先持第一条戒律:口业清净,从我们的口说出来,每句都是鼓励、赞叹,你讲人家的坏话一定对自己不利,你要记得师父的话。
过去,我跟女众徒弟劝告,人不要造口业,人一定要造善业,不要造恶口,对不对?你恶口,你今天逞一时之快,你对佛教徒这个也得罪,那个也得罪,包括法师也讽刺,你无中生有攻讦、诽谤,看起来你好像很行,若人家想求证,你就说:没有,又没有,还打妄语说没有,不然,你就要到佛祖面前发誓,你虽然,在你看来,你非常之聪明,前两天,父亲一往生,一往生就没外缘,因为,得罪太多人,没有外缘,我所认识的人,都没有人去(助念),何必这样呢?我常在内心这么说,为什么要讲人家的坏话?为什么我们不多讲几句鼓励的话、赞叹的话,口业怎么守不紧,你今天看起来,你伤害别人自认为很行,但是,事实上你输了,因为,你断一切善因缘,父亲一往生没人去助念,没人敢靠过去,人家靠过去,不知又要被你讲什么,人家会害怕,人家会惭愧,我不够资格为你父亲加持,我们会自己惭愧,我们不够资格,因为过去一直攻击别人,诽谤。

所以,这种事我已告诉过诸位,人一定要老实才有福,内心充满欢喜心讲话,不要讲起话像抽筋似的,唉!不要这样,多讲几句鼓励的话,多讲几句让人欢喜的话,对自己又没损失,也不是虚伪,内怀喜,佛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维摩诘居士也是教我们内心要用欢喜心过日子,才是一位出家。

哪里说出家是出烦恼家,出家后,整天都是是是非非,这样不好,我告诉她:因果真的很厉害。她父亲往生时,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去助念,她以前是在佛门里支持佛教,因为,口业造得太重,得罪非常、非常多的人,不计其数,结果无外缘,你当时自认为很行,但是,以今天来讲,谁最行?因果最行,你不要逞一时之快,造地狱的恶因,我们都是逞一时之快,造地狱的恶因不好,你一直骂人、诅咒人,你得到什么?无中生有、制造事端、挑拨离间,哪有得到什么,我说我们不聪明,佛祖是最聪明的人,要做佛祖,一定不能造口业。
因此就是说我们内心怀着欢喜心,诚于衷就形于外,一定是如此,至于我,我相信,我百年之后往生,至少有一百位为我助念,至少,说真的,比如有一个,比如说煮云老和尚,我的上人,他一往生,围着他,出家徒弟一整群,在家人也..,往生时貌相多庄严,真的是菩萨的脸,火化出来有一千多粒舍利子,很惊人!听说他还没往生,花莲就有人看到他坐在莲花上,他一辈子举办精进佛七,看他度多少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也是他度化的,同此理,对不对?我的上人很伟大,他的嘴不曾讲人家坏话,我们的老和尚,上人真的没有话讲,从来不曾讲,若有人到他面前讲人家坏话会被他骂,口业真的很清净,结果,他一往生,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为他助念。

自认为很聪明的人,事实上是最傻的,自认为最傻的人就是最聪明,我最傻,反正我都不懂,都没事,让一个团体能够团结,让一个团体能够和好,让一个团体能够欢喜,你想想看这功德有多大,你不是,你乱搞,把一个团体搞得东家长西家短,唉!你哪有聪明?我问你,你哪有聪明?你哪里有聪明?在佛教里要学习三分呆,呆呆的、呆..,所以,你不要学得太聪明,我告诉你!在佛门里不要学得太聪明,要学智慧,内怀喜就是欢喜,令自己欢喜、令一切众生欢喜,诸佛就欢喜。

所以,在《楞严经》里,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确确实实是如此,一位法师,一位比丘所讲的法,一定要让众生欢喜。有一次,有一个人来,来求忏悔,过去..,师父,我怎么坏,我犯了什么戒,杀、盗、淫全都犯,我说:没关系!没关系,你好好求忏悔就好,大乘佛法可以求忏悔、改过自新,听完之后他就回去了。隔壁那位听了说:嗯!师父!您怎么这么说?您自己是讲戒律的人,他犯了杀、盗、淫,您说没关系,那您不是违背了吗?不然,我要跟他说:你稳死!你下地狱,你不用忏了,你没救了,你饱食终日,回去就等下地狱,哪有人这样说法,讲这样,哦!说得也有理,本来就是这样,他已经做了,不然,你怎么办?不然,告诉他:你一定下地狱,你没救了,你不用念佛也不用吃素,反正饱食终日,回去等下地狱就好,有人这样说法吗?岂有此理,讲经说法要给人家希望,对不对?他做都已经做了,你当然要勉励他不要再做了,没关系!我们可以忏悔,再好好修行,对不对?哦!原来如此!本来就是这样,不然,哪有像你这样说法,像你这样说法,大家都会跑光,对不对?要勉励人才对。

【护彼意.】
护彼意,意思就是随顺众生,护彼意就是说这个人明明不讲理,不要跟他太过于..,不让他生气,顺他的意思,这也是菩萨。

【随禅定.离众过.】
真正出家有三法,能够降伏我们的烦恼。
第一、 一定要持戒,第二、你要学习放下,有禅定的功夫,第三、要多听经闻法。
持戒、禅定、智慧,你才能离众过,持戒能制伏我们的烦恼,让我们对五欲六尘的追求会比较少,因为戒的力量,制戒,戒就像划一条线,线的那边是地雷,跳过这个界限就被炸死,所以,持戒,八宗共修,每一宗都要修持戒;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心,禅定你才能伏住烦恼,智慧你才能与佛性相应。

所以,随着禅定离众过。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若能这样才是真正出家法。

【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就是修清净法。

【所以者何。佛世难值。】
难值:很难遇到,遇到佛陀还不出家,很可惜。所以,维摩诘居士知道他们不得出家,所以,劝大家发大心出家,走出家这条路。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1-19 23:24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没办法!不可能!我问你,哪个人出家,父母亲会允许,除非他父母亲学佛,就像法照师,孙先生、孙太太都学佛,没话讲,一下子就让孩子出家。像我,不可能!我父亲一开始不了解,回到台北就大声骂,现在就了解,因为,我出家之后..,现在稍微有点钱,有孝顺有差别,他不知道出家会有这么多钱,他不知道,世间法,一开始,兄弟也不能接受,想不通我为何要出家,不可能,我们这里三十几位,到现在三、四十位,哪个同意出家,对不对?有的不是父母亲,有的是女朋友不让他出家,还到这里谈判,谈判喔!没几个父母亲愿意让孩子出家,可以这么说,非常之少,我告诉你!别说我,后面那尊也偷跑出家,一样,不然,你问他,问他是否用偷跑的?他做模范给我看,我不偷跑,哪有可能在那里等,等、等、等..,等一辈子,等到何时?上次,我要出家,师妈不同意,我就告诉她:你若不同意,不然,我等你百年之后,我还是要出家,幸好!我没等她百年之后,我若等百年之后,师妈到今天还活着,我到今天还不能出家,说真的,话说回来就是这样,等师爷、师妈往生,我才剃度,哇!万一换我先往生,那怎么办?这不稳当。

所以,我告诉诸位!若听佛陀的戒,这条戒律不要听他的,这条戒律听我的,无论父母亲是否允许,全都要出家,因为..,我告诉你!比丘二百五十条戒律,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律,还没有一条父母不听,不得出家,不用烦恼,有因果我替你担,不用烦恼,说真的,除非很严重。像我们这里有一位,他父亲告他,告他出家,抛弃他,现在接到通缉单,变成通缉犯,全世界只遇到这个父亲而已,我不曾遇过父亲告儿子,告他抛弃,我第一次听到,还是我的徒弟,实在真是的,他还得出庭,知道吗?现在在通缉,说起来实在很凄惨!父母不听,我的意思是说若熬得过就尽量熬,听得懂吗?你若真的有心出家,不必管那么多,能赖皮尽量赖皮,赖皮,若等父母亲答应出家,我告诉你!你没希望!稳死的,我不骗你!不可能的事,哪一个..,我们这里三十几位哪个是等父母亲点头才来的,没有,我都教他偷跑,说真的,你调查看看,不可能!

所以,法道师姓何,他的女朋友姓许?姓许吧!谈一谈,我说:你何苦呢?真的啊!何苦谈恋爱,怎么那么巧,一个姓何,一个姓许,何苦,真是的,这句我老是记着,上次,我被法道师笑得合不拢嘴,何苦谈恋爱?真的,所以这很辛苦,因此,你不用烦恼,父母亲不允许,照常要出家,有因果我来担,不然,你问后面那尊,后面那尊也是偷跑,我们的模范生:释迦牟尼佛,听录音带的人不知道我后面那尊是谁,所以,要讲出名字,我们的模范生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就是偷跑,不然,你看经典是否写得很清楚,半夜离城,对不对?他用偷跑的,自己偷跑,却教人不要偷跑,哪有那回事,要跑,跑,不要被抓到就好,还是要跑。

【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
你若发无上道心,心就超越三界,在形相上虽然有束缚,外相虽然现在家身,但是,这才是真正出家。

【是即具足。】
你若能发大心,虽然是白衣而言,虽然是俗家人,能发无上道心就是出家,具足戒行,出家本来就是要离开恶道,若在家能发大心,你就具足,这就是一切道。

【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阿难是持佛的法藏,所以,他是多闻第一。
在经典里讲,讲阿难的俊美,在历史上来讲,除了佛,在经典记载,除了佛的庄严,没有一个比阿难还英俊,所以,佛当时在世,这些女众看到阿难,如痴如醉如狂,一面倒,阿难走到哪里,人家爱到哪里,没有办法,也是业障深重的人,他又不毁容一半,一半变成黑白郎君,长太美难修行。所以,阿难有梵行难,就是有女色的zai 难。

【阿难白佛言。】
读a  nan还比较好听,过去有一位法师他说我读a不对,他说一定要读o,他说读a没有根据,我告诉你!读a才是有根据,日本翻译一定翻译a,没有人翻译o,所以,他在讲经当中,他一定会读o  nan白佛言,不太好听,读o  nan,回到他家:o  ba,称他父亲为:o  ba,称母亲为:o  mu,o  mu他妈妈听了说:你现在在喊什么?他哥哥称o  ge,妹妹:o  mei,o  mei,弟弟:o  di,o  di,能听吗?o  nan白佛言,读起来不太文雅。

【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想起过去,【世尊身小有疾.】佛陀示现生病,【当用牛乳。】佛须喝一点牛奶。【我即持钵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因为还没化缘到牛奶,在他家门下站着。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就对我说,【唯.阿难。何为晨朝持钵住此。】住此就是站着,你为何这么早站在这里做啥?一定有原因。

【我言。】阿难就说,【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

【维摩诘言。止止。】不可以这样,【阿难。莫作是语。】不可这样讲。

【如来身者.金刚之体.】
经典记载,小乘人是金刚骨,全身的骨头都是舍利,小乘人骨头是舍利,但是肉不是舍利;大乘,佛内、外全都金刚不坏身,所以,佛陀全身是舍利子。你若到佛陀之处,我要供养佛的舍利,佛只要伸入鼻孔,随便绕一下,顺手就给你。不用讲佛,过去有一位密宗的金刚上师,是活佛,他就修到这种境界,唉!活佛!活佛!我要供养舍利,我没有舍利子,他说:你稍等一下,拿一颗给他。那种修行,修得很惊人,那种功夫,我没有,我没办法!这实在是菩萨示现,所以,凡夫之体没办法!如来身者金刚之体,为什么?

【诸恶已断.】佛是断一切恶,【众善普会.】佛是修一切善,普会就是一切统统集合在佛的身上,众善普会;普就是一切,会就是集中,一切善都集中在佛的身上,他都做,什么善都做。

当有何疾.】哪有说佛会生病?佛生病是示现的,【当有何恼。】佛怎么会烦恼。

【默往.阿难。勿谤如来。】
默然而往,阿难,勿谤如来,你说佛陀生病,这是不了解,佛陀是不会生病的人,他是金刚不坏之身,你说佛陀生病,等于是诽谤如来。默往就是安静,默然而往。

【莫使异人闻此麤言。】
这个麤跟粗恶的粗一样,不可让异人——所谓异人就是不信道的人,或者是没有信心的人,或者是信心不够强的人,听到不同的话,这个异人专指没有信心、没有信仰的人,唉!不要被没信仰的人听到,没信仰的人说:啊!佛自己也生病,那怎么可以。闻此麤言,麤言就是说佛在生病。

【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
人家会当笑话,阿难,你不了解佛是示现的,而认为他在生病,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听到佛在生病,会被当笑话。

【阿难。转lun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病。】这样他都还不会生病,【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无量福会就是集一切福,【普胜者哉。】普胜就是超过一切,意思是说转lun圣王一点点福,就感应不生病,哪里说佛陀修无量善还会生病?无量善,超过一切最殊胜的人。

【行矣.阿难。勿使我等受斯恥也。】
你应该了解,你应该回去,你不要一直执着不离开,这样会增加对佛的诽谤,不可使我等受到恥辱。

【外道梵志】外道的梵志,凡是修行的同伴叫做梵志,外道统统称为梵志,不要被外道梵志听到,【若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为师.自疾不能救】若被外道听到,嗯!连自己的病苦都救不了,【而能救诸疾人。】哪有可能..,【可密速去.】你要静静地赶快离开,你不要再说,不要被人听到,【勿使人闻。】不要被人听到。

【当知.阿难。诸如来身,即是法身.】
因为法身是无相,是金刚不坏之身,如虚空般,它是实相法,本自不生,本自不灭,如来身就是法身,阿难,你难道不了解吗?

【非思欲身。】
思欲身就是说人有欲望,动到念头的欲望,佛没有欲望的烦恼,他是无漏身,他是超出六道轮回,他不是众生的肉身,非三界有形相,他是不生不灭的涅磐,他不是凡夫的思欲身,众生都会动念头,有欲望,佛不是这样。

【佛为世尊.过于三界。佛身无漏.诸漏已尽。】
因为法身是微妙的,妙觉上境,世间的欲望不能污染他,心也猜测不到佛的境界如何,超出三界,所以,三界之内都是有漏,佛是无漏,漏就是烦恼,所以,佛身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没有起心动念,当下如虚空般,法身清净,诸漏已尽。

【佛身无为.不堕诸数。】
因为法身是无为,而无不为,他示现病苦也是无为。不堕诸数,诸数就是众生相,他不落入众生的数量观,佛身是等如虚空,怎能如同数量去衡量他,有了数量,你才会衡量他,没有数量犹如虚空,所以,不堕诸数。

【如此之身.当有何疾。】像这种身体有什么好生病的。

【时我.世尊。实怀惭愧。】自觉得很惭愧。

【得无近佛而谬听耶。】
意思是说我亲近佛还听错法,实在很惭愧!意思是说,得无近佛,难道我亲近佛还有可能听错?得无是很诚恳地,实在是太惭愧,可能是我听错了,难道是自己听错了吗?难道我自己亲近佛还听错话吗?这是得无近佛。

【即闻空中声曰。阿难。如居士言。】维摩诘居士如此说法。

【但为佛出五浊恶世.】
这只是佛示现出五浊恶世,在《弥陀经》中有五浊,劫浊、众生浊、见浊、命浊等等,五浊恶世。

【现行斯法.度脱众生。】
意思是说佛示现生病,阿难要化缘牛奶给世尊喝,这是一种示现,为了度脱众生。

【行矣.阿难。取乳勿惭。】
去吧!你取牛奶不用觉得惭愧,不用觉得惭愧。

【世尊。维摩诘智慧辩才为若此也。】这么行!【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说其本缘.】
五百位弟子都被他训示过,没人有办法,这不只是声闻、缘觉没办法而已,下一篇那些菩萨照样没人有办法,后面叫做菩萨品,现在这里是弟子品,这些声闻..,后面那些菩萨都没办法,更何况这些证阿罗汉果的哪有办法,待会儿会讲到菩萨,照样没办法,所以,维摩诘居士就是佛再来的,各各向佛说其本缘。

【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大家都说不够资格,这是一位很难缠的居士。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1-19 23:22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