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当然得到福报很多,又广又多,又是七宝,这怎么得了,布施这么大!
      
佛陀说:【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如来”上面加几个字:只要是生灭妄想心,如来不说得福德多,只要是生灭妄想心,如来绝对不说福德多,要明心见性,了解福德同时不著相。【以福德无故。】“无”底下加两个字:住著。以福德,修无量的福德,同时不执著。无住著故,一点都不执著。【如来说得福德多。】世尊才说:这个才是真正的福德啊!
      
所以,诸位!你今天来听《金刚经》,不得了啊。You are lucky old women. 你们是幸运的老女人。You are lucky old men. 幸运的老男人,(众笑)真幸运!所以,我要来讲《金刚经》的时候,我就跟卢医师说:只要来这里听《金刚经》,有一百个人,讲到最后,因为这是超博士班的,这个要听得懂,还是要有一点功夫,我是真的很认真在讲,然后,有的人很认真听:师父啊!听不懂怎么办?听不懂就去跳楼啊(师很诙谐的语气神态)!我已经讲得快跳楼了,怕你听不懂,一而再,再而三,重复一直这样讲,听不懂?哎呀,(日语wakaran搞不懂诶!)“以福德无故”,修无量的福德,一点都不住着,“如来说得福德多”。
        
【凡夫住相布施。七宝。希求福利。此是妄心。】
      
【所得福德。不足为多。不如净妙无住之福。】清净不可思议,不执著之福。【无得之德。同于虚空。无有边际。】无所得,心没有这个得到的观念,这个福德最大,跟虚空一样。你不著相,胸量就跟虚空一样。所以,修学佛道,不在无相上下功夫,统统不叫作修行。我告诉你:不听经、不闻法,不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不开大智慧,头撞破了,你都不叫作修行,我告诉你,你不相信是不是?有的人拜佛头撞破了…以前我们文殊讲堂,有一个法师来出家,很认真拜佛,我劝他听经闻法,他就不要。听经闻法,不要!猛拜佛…拜到一个额头硬块,我跟他讲:没有般若智慧,头撞破了,还是不开悟啊!要弄清楚啊,法在无相当中下功夫,彻底的放下,在你的平常烦恼当中,你就知道掌握你的生命、念头,你就不会有种种的情绪化,可是这个需要时间的,真的不是三、五年功夫的。
         
        底下,就叫你离相了(见【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我们不生不灭的这个佛性,能不能从三十二相看到呢?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释迦牟尼佛那个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每一个人都有。你看到佛的三十二相,虽然具足清净庄严相;可是,那人是相,你要见到如来,是绝对不能用表相来看的,不能看说佛有三十二相庄严,这个叫作佛。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具足”就是庄严的意思,就是三十二相具足。你要看到佛陀,能不能以庄严的三十二相看到释迦牟尼佛?能不能看到?不能!【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注意听!如来说:真正的具足庄严相,必须体悟到当体即空,即非具足庄严,就是具足色身,当体即空,你要体悟到空、无相,叫作: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这才是真正的庄严,你一定要体悟,相不可得,当下彻底放下,不执著,那一颗清净自性,才是真正的庄严色身、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就更清楚地问了:须菩提,你要体悟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能不能从相上看得到?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你要见到清净自性,你绝对不能用相上去衡量、去执著、去看得到,绝对没办法。所以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如来所说的真相,真正的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就不是三十二相的庄严,只要你看到相,就不是真正的具足,因为不是心性,心性才是真正的庄严,无相清净心,【是名诸相具足。】简单讲:大彻大悟的人叫作诸相具足,明心见性的人就是庄严相,你今天不大彻大悟,不管你怎么化妆,还是一样。

      
【心既空寂。湛然清净。岂有色身诸相可得。】哪有这些种种的相呢?【凡夫既不着有。】不执著一个有,【即着于空。】要不然就落空,没有法,就空。【有此断常二见。】什么叫断常二见?“断”:断灭见,就没有因果,否定因果叫断灭见。常见就是做人永远做人,做猪永远做猪,做狗永远做狗。这是外道,断常二见就是外道见。【谓观空莫非见色。】观空,你要观空可以,当下还是看到这些种种的相,观空底下加两个字:“当下”,更清楚。观空当下,莫非见色。【见色莫不皆空。】见色底下如果加一个:“当下”,更清楚。见色当下,莫不皆空。加两个字,(意思)清清楚楚。【即是具足色身。具足诸相。非具足也。】“非具足”就是当下皆空,非就是空。
      
【空色一如。有无不异。】有跟无是没有两样的,【方可能观无身。而见一切身。无相而见一切相。是名色身具足。诸相具足也。】
      
【僧问赵州晕。狗子有佛性么。州云。狗子无佛性。】狗没有佛性。【僧云。蠢动含灵。】这些在地上爬的,蠕动的这些,【皆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州云。为他有业识在。】业识就是生灭的意识心,【夫有业识之人。】你只要有生灭的意识心,就麻烦了,【种种着于有。起诸妄想者,此名颠倒知见。】因为我们要除掉这个业识很困难,所以世尊知道:众生执著得很可怕,力量太可怕了!用功了十年、二十年,实在是没办法见性,世尊叫你好好的念佛,先求生极乐世界去。要不然,像讲到这个大彻大悟的法门,真的很困难,一刹那之间,如果不了生死,下辈子来,又麻烦了,先到极乐世界去,这大家都容易修,执著,没关系,你就执著阿弥陀佛,久了,念阿弥陀佛…妄念慢慢少,听经闻法,慢慢放下…这句佛号抓得紧,临命终了生死。世尊大慈悲,知道这个业识太难了,众生这个执著,实在是到极点了。因为有业识的人,就会著于种种的有,起种种的妄想,这叫颠倒知见,【种种落于空。都无所悟者。此名断灭知见。】落于空,就没有因果的观念,人死了也是空,狗死了也是空,都无所悟,就是断灭知见。【宿有善根之人。无此颠倒断灭二病。能洞晓空有。此名正真知见。若悟此理。乃会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经文:【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有所说法”旁边写三个字:生灭心。你认为如来有所说法,那就是生灭,一切法不可得,说法无法可说,没有这个人;听法的人无法可听,也没有这个人;中间声尘、声音,刹那生灭,寻遍不到,来无来相,去无去相,找不到声音之相。说法的人空,听法的也空,中间的音声缘起幻化,也空。诸位啊!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你只要体悟,我们现在讲经说法,统统是幻化不实在的,你就体悟了真正的清净自性。我们现在讲经说法是什么?幻化,对不对?有没有永恒?没有。是不是无常?是,就是这样子。虽然是没有永恒,就是演一出戏嘛!能不能增进大家的道业,彼此是互相勉励。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毁谤佛,因为他不了解真理,不了解如来是不生不灭的,叫作如来。【不能解我所说故。】对啊!世尊在那边说法啊!怎么会没有?明明在那边说法,世尊是叫你看自性,不是看那个音声啊!看好那个清净自性,释迦牟尼佛在说法,清净自性不动的呀!注意看那个本性,不是看相的声音。
        
【心既清净语默皆如。】如果心清净了,你讲话也是空,不讲话还是空。【遇缘即施。】碰到了因缘就运作。【缘散即寂。】
        
【张无尽云。非法无以谈空。非人无以说法。】非法,就是如果没有正法,如果没有正知正见的正法,是不能谈空的。非人无以说法,如果没有真正弘法利生的人,是没有办法说法的。没有人类也没有办法说的。
        
【此谓不同生灭之心。有法可说也。】是绝对不同于众生的生灭之心,认为有法可得。【若有生灭心在而说法者。是教一切人。不能得见自性。】你认为世尊有所说法,这个就是生灭心,弄错了,目标、方向弄错了,你看到的是生灭心,这个是叫人不能开悟啊!【谓之谤佛。】所以,底下说:【但无生灭心。方可说法。】要真正的明心见性,彻悟,才能说法;没开悟的人说法,会像隔靴搔痒,抓不到,搔不到痒处,讲一讲,好像这样,讲一讲,好象也那样,因为自己没开悟,没把握,你知道吗?大彻大悟说话,单刀直入,直入,你百问不倒,你问什么,他都有办法答,这是真正悟嘛!那没开悟的:师父!是不是这样?也可以啦!

师父!我这样开悟吗?大概吧,你自己看着办!为什么?因为我也没开悟啊!(笑)你问他,他也不知道啊!开悟就像什么?就像回到故乡,我家的故乡,哪里放着、摆设什么,我回到故乡,我的家里,哪里摆设桌子、椅子、茶几、冰箱、炉灶,都很清楚,已经回到故乡了,他怎么讲,统统是自己的东西。没有开悟说法,就像隔靴搔痒一样,在名相里面打转,你听他讲经,好像在说法,不过那个味道就是不出来,没见性,味道就讲不出来。开悟就是那么一点点儿味道,有那个味道,听法听出味道出来。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不生不灭,说什么法呢?【是名说法。 】
       【谢灵运曰。教传者。】“教”就是说教,“传”就是传法者。这些说教传法的人,【说法之意也。向言无说。】“向”就是刚刚。刚刚说一切法无说无示,无来无去,无说,【非杜默而不语。】“杜默”就是沉默。并不是说:沉默不说叫作无说。并不是说:这个人静静地不说话,他叫作无说,不是这个意思,“说”当体即空,就是无说。【但无存而说。】“无存”就是无着,是不执著而说法,【则说满天下。】底下画x,无乖法理之过无存,这句不要看,你看了也不能开悟,只要困扰你的思虑的,师父统统叫你画掉,【谓不著诸相心无所住也。】不著诸相心无所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听说是毕竟空寂的见性大法,【生信心不。】加两个字更清楚:生“真实”信心,“生”下加“真实”, 生真实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这里要注意听!全神贯注的听,很多人诵《金刚经》诵到这个地方,看不懂。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第一句是懂佛法的人,懂一些佛法的人,学圣贤之道的人,“非”底下加两个字:一般。非一般的众生,就是学佛的,这个就是专指学佛的。第一句话是指学佛的。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懂佛法,学圣贤之道,已经不是一般众生了,但是,著一个学佛、学圣贤之道知见。
      
  好!再讲一遍:彼非众生,我们这些学佛的人,已经不是一般的众生了,叫作彼非众生。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一般的众生了,我们知道要了生死、要学圣、要学贤人、要开悟;但是,就清净的自性来讲,有东西可以学,还是执著;有圣人可以学,还是著见;有贤有圣,还是著相。
      
这个“非不众生”,是著凡夫知见。上面这一句(彼非众生)是著圣贤知见,认为有圣贤可学,底下是著凡夫知见,“非不众生”就是众生,你不能说这些不学佛的,这些不懂佛法的人,他不是众生,他的确是众生,集五蕴身而生,集烦恼而生,众生每天都在烦恼,统统叫作众生。这个“众”就是五蕴。“非不众生”就是:你也不能说他不是众生,你也不能说他不是凡夫的众生,他的确就是凡夫,但是这种观念,还是著凡夫知见,所以,彼非众生,前面一句是指学佛的,后面一句是指不学佛。学佛,就是不是一般众生,学圣贤之道,著了圣贤知见。底下是著凡夫知见,不学佛的叫作凡夫,可是我们也不能说他是凡夫,因为他当体即空,也没有这个凡夫知见。不能著圣见,不能著凡夫知见。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加几个字,这一句你看不懂的,“众生”前面加三个字:“佛所说”的众生。众生者,打一个问号,在旁边注解,什么叫作众生呢?世尊就是这个意思,“众生众生者”意思就是说:佛所说的众生,什么叫作众生呢?再问你一句:佛所说的众生,那什么叫作众生呢?【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如来,释迦牟尼佛,说:众生当体即空,根本没有这个五蕴身,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如来说没有一个众生,方便,是名众生,方便说:这个叫作众生。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一切相,没有这个东西,你这样不能体会的时候,在座诸位!一百年以后,今天是二零零四,我们到二一零四年的时候,我们在哪里?统统不存在了!好!我的骨灰,火化以后摆这里(讲台所在的地方),你们每一个人的骨灰,火化以后,摆在你们的椅子,注意听喔!一百年以后,有没有说法的?没有。有没有听经闻法的?有没有中间的音声?没有!现在有,每一分、每一秒刹那变化,不存在、不实在,没有永恒。对,就是这样子。佛所说的众生,什么叫作众生呢?众生就是不可得,如来说非众生,不可得,是名众生,缘起的假相,方便说:这个有众生。
   
      
【此则魏译偈也。长庆中。僧灵幽入冥。所指魏译。则存。秦译则无也。谓言若敬信佛法。即着圣见。非众生也。】就是非普通的众生,学佛了。【若不信佛法。即着凡夫见。非不众生。】非,第一个字当作:也不能说不是众生,这样你才看得懂。非不众生这个“非”,也不能说不是众生,就是众生。也不能说他不是众生,他集五蕴而生,他当然是众生;可是,众生遍寻不可得,找不到这个众生。【若起此二见者。是不了中道也。】著佛见,不是中道,著众生见、凡夫见,还不是中道。【须是令教凡圣皆尽。不生两头。方是真正见解。故云。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也。】诸位啊!这个没有善知识开导,我告诉你,看一百年,诵《金刚经》诵到死,你都弄不清楚这个在讲什么。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经文:【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须菩提现在悟性很高了,见性了。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注意“乃至”,乃至就是毕竟无法可得,“乃至”就是究竟。怎么样说,无有少法可得,毕竟是【无有少法可得。】没有参考的余地,没有思维的余地,就是不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若有少法得。亦是著相。志公云。但有纤毫。即是尘。】“纤毫”底下写两个字:“动念”,没有一点点的动念。“尘”旁边写两个字:“染污”。你只要有动念,就是染污你的清净自性,“举意”旁边写个:动念,【举意便遭魔所扰。】你动念,只要著相,魔就跑来了,困扰你了。
        
【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这一句话太重要了,要画双黄线,如果有人要了解佛的境界吗?你想要进入佛的领域吗?很简单,当净其意如虚空。“虚空”就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也不增不减,就是这样。
        
【学道之人。但于一切诸法。无取无舍。】执著不得,抛弃不得,见一切相,当下就是离相。【见如不见。】看到了,就跟没有看到一样,因为无相可得嘛!你看到这个人,用X光照一下,没这个人。【闻如不闻。】清净自性闻一切音声,如如不动,跟没听到一样。【心如木石。刮削并当。】刮,用剃刀剃;削,小刀;“刮”就是剃刀;“削”就是小刀。“刮削”比喻顺逆二境,刮是顺,削是逆境。不管是顺境,不管是逆境,并当,“当”旁边写四个字,如如不动。这个是表法的,任何的顺境、逆境,统统如如不动。【令内外清净方是逍遥自在底人。】
      
【琪禅师云。念念释迦出世。】你只要毕竟空,每一念统统是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嘛!【步步弥勒下生。】每一步统统叫作弥勒下生,你不必等到弥勒佛降生,你现在就见性了,为什么要等那么久?现在我们有《金刚经》作依据,有师父开示,你直下承担,现在就是释迦,就是弥勒。【分别现文殊之心。运用动普贤之行。】用大智慧分别,注意喔!这个不是分别心,一定要弄清楚。用大智慧善于分别,这个就是文殊大智慧的心;运用动普贤之行。【门门而皆出甘露。】门门就是,只要你明心见性,不管你修什么,你哪里统统是甘露。【味味而尽是醍醐。】醍醐就是:乳去提炼的最好味道,乳、酪、生酥、熟酥、最后就是醍醐。每一个味就是醍醐。我们说:醍醐灌顶,醍醐就是最上味。【不出旃檀之林。】“不出”就是不能离开,旃檀就是香。旃檀林哪里都是香,你只要明心风性,那你修各种法门,你统统是解脱。【长处华藏之境。】事事无碍叫作华藏之境。在“华藏之境”旁边写:事事无碍。每一件事情碰到了,统统没有罣碍,统统没有障碍。【若如此也。行住坐卧。触目遇缘。虽应用千差。且湛然清净。】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经文:【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就是《金刚经》整部的精神,《金刚经》整部的精神要你怎么样?活在这个世间,要用什么心态,来跟人家面对这个世间?就是这一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你今天,不管王公贵族,不管是大富豪、大企业,一律平等;乃至见到一条狗、一只蚂蚁,心都是这样子。佛法是真了不起,究竟解脱,究竟平等,你有这个平等心,日子就好过了。看到乞丐,你不会瞧不起他;看到一条狗,你知道它有佛性。【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因为没有这一些事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这一句的意思就是:不著相而修一切善法,以清净心就是佛。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者。凡夫不见自性。妄识分别。自生高下。诸佛是高。众生是下。菩萨了悟人法二空。上至诸佛。下至蝼蚁。】连一只蚂蚁,【皆有佛性。无所分别。故一切法皆平等。岂有高下也。】哪有什么高下呢?
        
黄蘗断际禅师这么说:【黄蘗云。欲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把佛观想成光明解脱之相,如果你要修禅的,是不能这样子的,如果是修净土的,是方便可以这样子做,【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注意底下这一句:【历恒河沙劫。终不能得阿耨菩提。】佛是无相的。那我们为什么要观想西方三圣,观想那个光呢?记住!那是使你的心专注,方便。为什么要观落日观、月轮观?因为你烦恼刹那起伏,观一个相,让你在那边,心才能够集中,方便。【又云。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遍照也。】
        
【百丈云。若人于一切事。无染无著。】如果有人在一切事相、事情,不染也不执著,【于一切境。不动不摇。】在一切境界,也不动也不摇;【于一切法。无取无舍。】对一切法,也无取也无舍,【于一切时。常行方便。】常行种种的方便,【随顺众生。令皆欢喜。】要让众生欢喜,你才有功德喔!【而为说法。令悟菩提真性。】一定要明心见性,【此即名为修善法也。】这才是名为修善法也。讲得好,祖师的一句话真是好!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须菩提,如来所说的善法,其实就是这个清净心,如来说即非善法,因为没有善法之相,清净心就是善法,无相就是善,也没有一个善法之相,所以,方便说这是善法。
        【不住相故。】不执著这个相。【即非善法。】非善就是空,不但行善,当体即空,还不执著,这个叫作非善,非善法。非善不是恶喔!不住著于善叫作非善。【无漏福故。是名善法。】
        【法华经云。初善中善后善者。初。谓发善心时。须是念念精进。不生疑惑懈怠之心。中。谓常修一切善法。令悟真性。不著诸法相也。后。谓即破善法。直教一切善恶凡圣。无取憎之心。】没有恨之心。【平常无事。】就是平常心,无事就是一切没有罣碍,没有一切罣碍的事。如果你能平常心,那么一切就没有罣碍。【故云。即非、是名、善法也。】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即非,一个顿点,是名,一个顿点,所以要念两次: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