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

【(七)请佛住世:】请佛住世要做什么?我请佛住世请佛让我礼敬,所以【一请住】世,就能够【受】我【礼、】敬,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如此我就能【二赞德请住、】赞佛的德,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如此我就能【三请住受供、】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四请住受忏、】我向佛求忏悔,请佛住世要做什么?【五喜德请住、】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六请常住说、】好好地说法。再来,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八学佛请住、】再来,请佛住世,就是要【九顺生请住、】顺众生的意思,每个众生都喜欢佛住世。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十向性请住。】向着本性而请住,回向本性所以请住,这个向就是回向的意思。【

【(八)常随佛学:前七后二皆随佛学、】前七就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常随佛学,后二也是一样,【即回向菩提、除尘劳障。】所以我们今天冤枉受六道轮回。

【(九)恒顺众生:前八后一皆顺众生性修二善、】性善就是本有的善,修就是后天的努力,性修二善都是善,【即回向众生、除我执障。】

再来,【普皆回向:】普皆回向,【以前九愿功德回向三处、】回向三处,每一就是【菩提、】回向菩提,第二就是【众生、】回向众生,第三就更回向【真如实际也。】就是我们的法界本性,我们回向,回向三个地方,回向我们的菩提,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法界真如实际,除什么?【除狭劣障、】心胸狭窄之障碍,【成广大善。】

所以今天你要修行要成大福德,师父告诉你一句话:今天你马上就是一个很有福的人,你就是放大胸量,量大福大,今天你就是量不够大,所以你处处都是障碍,如果是量大,就要受得了赞叹和毁谤,你要记住!到你面前讲好话是善知识,到你面前讲坏话也是善知识,不过如果在你面前讲坏话,要赶紧跑,就是要远离,只要是会破坏你本性的清净心,你赶紧远离,所以你学习放大本性,房子住得那么大肚量却很小,对不对?能做什么?一间厕所是那么大,心却不放大一点,对不对?没有用的,像我的厕所大,我的肚量也大,肚量就大。

【一门皆摄十门、末三门未开、】未开就是不必讲的意思,【可以例知。】可以例知就是借着前面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后面的这三个不必讲,后面三个就是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和普皆回向,可以例知,可以借着前面的七个例子都知道每一门皆本门,例知,【皆本门为能摄、余为所摄。】就是一门皆具足十门,【八者、十门皆随佛学故。九者、顺众生性善、一切众生本性与佛、无二无别故、又者顺众生修善、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起修、同佛因行故。又者以自修功德、顺众生回向也。十者、通说回向三处、】三处就是菩提、众生、真如实际,回向三个地方,回向哪里?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回向真如实际,【别说回向真如实际、真如实际、遍十法界、回向真如、即亦不离菩提众生。

○戊三牒名列释二,己初总征

【经】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记】善财对普贤菩萨这样说:【“大圣”、乃善财尊称普贤菩萨、】“云何礼敬”,什么叫做礼敬诸佛?什么叫做普皆回向?此十大行愿是什么?【以下对上曰白、】善财白言,【此总征十大行愿也。

○己二别释十、庚初释礼敬诸佛三、辛初牒名

【经】普贤菩萨皆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记】普贤菩萨呼善财告言:善男子、汝问云何礼敬、乃至云何普皆回向、常为汝说也。

言礼敬者、别讲礼字、礼者体也、】这个体(不作本体解),这个体【即体谅、】体谅就是深深地了解普贤的心是什么,体谅人家体谅他的心境,【体贴也。】这个贴是接近的意思,用我们的心来体贴普贤的心,用普贤的心来体贴我们一切众生所要走的路线,【(不作本体解)云何体谅、拜佛时、要体谅佛境、体贴佛心。】佛的境界如虚空遍法界,体贴佛心,心即是佛,心即是大慈大悲,【佛境若何、】佛的境界是什么?佛境如何?【我即若何拜之、】佛的境界是什么?我即如何拜之?

【佛三身一际、】三身就是法、报、应身,一际就是一真法界,《华严经》讲的是一真法界,【竖穷横遍、】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我即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称性而拜。】合于本性,依照本性而拜,【又者“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十方三世一切佛都同一个法身,【拜一法身佛、】即是拜十方三世佛,【即是拜十方三世佛。如是拜者、必与佛感应道交、属圆教之感也。设非圆教机、无圆教之感、】就是说不够,不能圆融空、

有二法,不能遍十方三世这样拜,当然他没有圆教的根机,就没有办法圆教之感,【即无圆教之应。十方三世诸佛、非一而能一、】就是以事相来讲有千百万亿而能一就是同一法身,【非多而能多。】他虽然同一体,事相却是有无量无边,所以非多而能多,【能一者、同一法身故、】同一法身,就是同一个法界一个空性,那个觉性,那个智性圆满的觉性,【能多者、先后成佛故。】能多者就是说先后成佛,有先成佛有慢成佛,就事相来讲,所以,【多无多相、多即一故。】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多相,即一,【一无一相、】虽然一也没有一的相,所以,【一即多故。无能无所、】无能无所,【因真空理、不碍妙有事。】所以因为真空的理,所以没有妨碍到妙有的事,妙有的事。底下:

○辛二释相三、一所礼境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现在说礼敬诸佛,它的范围有多大,所有尽法界还有虚空界,还有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就是无法算的数目(的)诸佛世尊。底下:

【记】“所有”、】就是【拜者】拜的人【心性】本来就具足【所有、对能而言所也。】有能就有所,能礼,诸佛是所礼,所以说【“尽法界虚空界” 】尽法界这是法,虚空界这是一种比喻,【法喻双举、】一种是法,一种是比喻,比较能了解,【法界无边、其义难明、故以虚空为喻。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心无界限、随众生情执而有界限。】我们【写字时】眼睛只看那只笔,【心有笔头大、穿针时心有针孔大。】你如果放大它,放大它肚量就大很多,所以凡夫迷时他要藉着事相,这是谈到我们的心,因为众生不能自我观照,放大心量,所以他必须要藉着事相,如果悟道的人没有差别,大彻大悟的人就是在都市、城区都没有差别,因为他无相,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是等于零,他的心境连零都不可以形容,他没有一个起点,也没有一个终点,他直到哪里都是解脱,他哪里要藉什么境界不境界,他唯心无境,凡夫没有办法。底下,【迷悟有浅深、故心亦有大小、然大小皆法界、】是我们众生把它订为:这个是大,这个是小。大也是空性,小也是空性,【故曰法界、至极言之曰一真法界。心法为一切诸法所依故。遍于有情曰佛性、遍于无情曰法性。】

所有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佛性、法性同一性,佛性、法性同一性,【十方三世皆在法界之中、佛所住处通十方、所住时通三际。十方一切处、三世一切时、皆有佛刹。将此十方三世所有佛刹、磨为极小之微尘(一微尘分作七分名邻虚尘、再分即成虚空)】邻虚就是接近,接近虚空,【、一微尘一数、】一微尘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叫做一微尘一数,【以计佛数、佛多无量。】佛多无量。【若不体佛而拜、即不能尽拜如是诸佛。

○二能礼因

【经】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我以普贤行愿力来深心信解,如对目前。

【记】能礼之心、所礼之境、因缘和合、礼敬乃成。行者观行、愿通未来、】行者观行,愿通未来,【以行导愿、以愿填行、】填行就是补、弥补,填满这个行,以愿填满这个行,就是要使他究竟圆满,不能只有自利也要利他,【如车二轮、】二轮一定是【转动同时、】一轮不转就开不动了,所以,【愿礼过未诸佛、】过就是过去,未就是未来,希望顶礼过去、未来的诸佛,【当下即礼着过未之佛、以拜时有观想故、】以拜时有观想,【虽拜现前一佛、随观心通于三世、拜一释迦牟尼佛、或拜一阿弥陀佛、皆随观行而遍于三世十方、心能转境之力也。若转不动、即是凡夫、心无智力故。凡夫份上修法界观、】这个没有办法,【难以相应、】因为众生无法空性,你无法达到空,而且这个空要毕竟空,你修法界观才有用,而且空体有无量的妙有,所以法界观非空非有,绝对又圆融,非空非有,绝对又圆融,你想想看这个世间人哪有办法,

所以【因非常作之事故。】非常作就更从来就没有这样观照过,也不是常常做这种观照,我们众生常常做什么呢?【五欲六尘之境、是凡夫之常事、处处贪著、将无分限之心、】就是把虚空无量无尽无边的心【变为有分限。】变为有一个范围,所以,【欲广大心量、须生处转熟、熟处转生、】生处就是我们对法界观很陌生,我们把它转熟一点,就是要常作空观,以空观出有,建立一切法当体即空,空当下就妙有具足,所以生处转熟就是我们把不熟的法界观,把它转成熟。熟处转生,这个熟就是五欲六尘这个熟,我们把它变得很陌生,就是不去重视它,【及生处转熟后、即知观行不可思议、】

所以,【“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谓我普贤、依他普贤行愿法力、故能“深心信解”也。十方三世佛皆有普贤为长子、】也就是说十方三世佛旁边都有一位普贤菩萨,【后普贤学前普贤也。或我普贤人、以普贤法、人法不二、】人与法是同一个,所以【起“深心信解”、信深解深也。信得一切时一切处有十方三世佛、解得一切时一切处有十方三世佛。“如对目前”】就像在面前一样,【亲切至极、法力亦缘力也。】也藉着法,空观的力量,也藉着有,缘的力量,所以,【观行亲切、礼拜恰当、】恰当就是刚刚好,【故如亲见诸佛、现在其前、此普贤行愿因力、亦他普贤增上缘力也。

○三能礼相二、初总明

【经】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记】清净者、身业五体投地、】如果按照佛陀当时在世是跪右脚,跪右脚而已,长跪合掌右膝着地,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右膝着地就是只有右脚跪下去而已,这个五体投地是到我们中国后演变成要恭敬就要恭敬个彻底,就连头一起趴下,所以,这个五体投地礼是我们中国,你如果到泰国去,泰国他们不是这样子,泰国只有跪右脚而已,一只脚而已,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而向佛,所以五体投地是中国才有。【语业称扬赞叹、意业恭敬至诚、三业清净也。常修礼敬者、拜时礼敬双修、不拜时意业常敬。】这个很难,我们如果要顶礼,我们有办法,要顶礼下贱的人,譬如说清厕所的、农夫,杀猪的、杀狗的或者是清道夫,或者是……,这些都是未来佛,或者是全身很肮脏的人,我们没有办法,我们在恭敬都是一半,一半就是我们会恭敬善的人、圣贤的人、恭敬能人、伟人,一般的众生是这样子,我们没有办法像佛那样,所以佛自己在经典里面说:我供养持戒清净的比丘一碗饭,和我拿这碗饭来喂狗功德一样,功德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佛已经悟到自性的实相,所以他所施舍的东西,他都会入空性的法理,当体即空,所以他没有任何比较,佛所活的世界是绝对的世界,绝对的世界就是不起心也不动念,所以他所有的功德,施舍一点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因为他与空性会合。

我们世间人就没有办法这样子,所以佛就这样讲,在《佛遗教经》就这样讲:你布施一百个恶人,不如布施一个善人,布施一百个善人,不如布施一个持五戒的人,布施一千个持五戒的人不如布施一个沙弥,布施一万个沙弥不如布施一个比丘,布施一万个比丘不如布施一个持戒清净的人,布施持戒清净的人,不如布施一个发大菩提心的大修行人。因为我们众生由点所产生的三度究竟的交会,这个就演变成我们的业力、业识,佛不一样,佛布施给持戒清净的比丘和拿去喂狗都一样,他都不会起心也不会动念,他恢复本来的面目,但是我们凡夫当然要有选择,因为凡夫没办法这样子,所以我们众生没有办法做到像普贤菩萨这样子。人家如果对不起我们,我们要对他恭敬说真的很困难,很困难。在这个世间人家对不起我们,我们不一直不理他,这已经是圣贤的人才有办法做到这样子。在这个世间人家对不起我们,我们真的也不抱怨也不解释,也不报复,这个世间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子,不可能的,对不对?

世间人就是要人家一直对他好,对他比较不好就牢骚抱怨,他都不想自己对别人多好,我们付出去多少代价,所以说众生就是不知足,他只会抱怨而已,他不曾体谅我们的立场是什么?别人的立场是什么?如果交换我们有办法做到别人那样吗?没有办法体谅这样,所以我们要恭敬上辈的人,我们有办法,要你恭敬对不起我们的人,实在不太可能,所以我们要学到像普贤菩萨,十方又三世,三世就是现在、过去、未来,未来就是包括一切众生,这个没有办法做到这样子,这个要绝对的平等心,才有办法做到这样,所以说意业要常敬,这是讲一讲而已,实在很难。【既知诸佛遍一切处、尘刹身毛、】一个毛孔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皆有无尽佛身、安得不随时随处、常修礼敬。

○二别显

【经】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这个不是读作不可说不可说,这是这样读法,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这个要诗作不可说不可说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每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那么多,一一身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你看看每一个身体,又遍礼这么多叫做事事无碍,多身礼一佛,多身礼多佛,一身礼多佛,多身礼多佛,统统可以合用,不可说不可说这个要运用得当,运用不当会误解意思。有一位老菩萨来这里哭,她很痛苦,很痛苦。我说:老菩萨你哭什么?说:家境又不是很差,我女儿却待不住,我们又不是不帮她,奇怪怎么要走这条路。

我说:做什么工作?她就说:不可说不可说。我说:这句话不是用在这个地方,不可说是表示很多的意思,她的意思是不可以说不可以说。我说:意思弄错了,不可说用在这里。还真厉害,用得还稍微有点意思,不可说不可说,所以我们以后如果不好意思说,都说不可说不可说。底下看小字:

【记】“一一佛所”句、多身礼一佛、多身礼多佛也。“一一身”句、一身礼多佛、多身礼多佛也。】都是一跟多在交换而已,【多礼一、多礼多、一礼多、一礼一】就是都多加一个佛,一佛礼多佛,一佛礼一佛,这【四句、皆于一身礼一佛上显、】一身礼一佛上显现出来,【心能转境、将一切质碍境转为唯心、】所以,【棹子枱凳】这个念xǐ,欢喜的喜,一个木再一个台,这个是草,一种茅草,凳就是没有靠背的椅子,没有背的椅子,以前人家的圆板凳,枱凳就是说用草纺织的椅子,没有靠背的椅子,用草纺织的,后面没有靠背的椅子。

【一切皆心、心通故一切融通、转成大光明藏。】一切唯心光明所现,就唯识学来讲所有的相分都是由见分所产生的,所以我们的物质,皆因我们的精神强烈地执著,执著所以产生错觉,不是圣人唯心所造,【所礼佛身、能礼我身、随光明藏转多。】所以,【常修转境观行、】因此,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修行的,要转境观行,观照唯心所造,所以你的心就安住于清净里。譬如说你见到金钱,你会说这是唯心所造,你见到女色这是唯心所造,一切境界皆是虚妄,所以你慢慢观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什么境界现前你就不会被迷惑,你密密地观照,你二十四小时密密地观照。

前两天有一位比丘尼写信给我,她说:我住在茅蓬,我自己一个人修行比较好,还是两个人修行比较好,请法师帮我订早晚课,早晚课要怎么做?所以我就告诉她:如果遇到明师,明心见性,即心即佛,一人修也行,两人修也行,一百人修也行,一千人一起修行,乃至无人一起修行也行,因为本来面目,就没有寂寞这个名词,如果没有明心见性,顿明心地和无生法,就是十人修也没用,一百人修也没用,

所以说不遇出世大法明师,枉服大乘法药,你没有遇到出世间大彻大悟的明师,枉费你修大乘法,因为你究竟都在那里团团转而已,在相上打转不能会归到自性,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境变为唯心,就是唯心,【生处转熟、自然转动、】生处就是我们没有做过法界观,我们当然要转熟一点,所以自然转动,【而能现一身拜多佛、多身拜多佛。即或未转动、亦要信得诸佛境界、法尔如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底下。

○辛三总结二、壬初显无尽二、癸初别明虚空二、先反显

【经】虚空界尽、我礼乃尽。】我们没有办法,我们众生怎么说虚空尽,一个就不太受得了了,还说虚空尽,虚空界所有的众生他都尊重,你想想看吓死人了,虚空界尽,虚空界怎么尽,虚空界怎么尽?我的礼才尽,礼敬诸佛,就是说尊重每一个众生,包括猪、狗、羊,一切有能力的、没有能力的,赞叹的、毁谤的、有钱的、没钱的、贫穷的、男的、女的、孩子、残障、精神病的,统统尊重。菩萨这种是何等的胸量,要是我,我哪有办法做到这样,那个没有办法。一个对不起我们,我们就快受不了了,真的没有办法如此,我看不只是我而已,你们也是没办法。所以普贤菩萨修这种行,实在是不得了的。

【记】虚空界无尽、而言尽者、反显我礼无尽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后顺释

【经】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因为虚空界不可尽,所以我此礼敬无有穷尽,这个和地藏王菩萨所发愿一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大家都知道地藏菩萨的伟大,就是不知道普贤菩萨的伟大,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不得了的愿,我初学佛时看到这一句吓一跳,我说这个世间有人发这种愿,地狱的众生怎么度得完?活人都度不完了,都已经度得很懒,想跑到山上躲起来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但是我们如果再看普贤菩萨十大愿都是虚空界:虚空界尽,我礼乃尽,因为虚空界不可尽,所以礼敬无有穷尽,包括普皆回向都是这么说,吓死人了发这种愿,所以为什么说普贤菩萨他的伟大,伟大到说大行普贤菩萨,有人把他读作大xíng,大行是走路很大步,美国人那种走路很大步的,才叫做大xíng,大行就是走路很快很大步,大行hèng(有注音为héng)就是愿力很大,愿力很大。美国人叫作大行,我不就叫小行,读要读好,大行hèng普贤菩萨,所以大行普贤菩萨骑象,骑象,象有六只牙,六只牙,六只牙表示六度,六度,六只牙,表示六度,

所以普贤菩萨他骑象表示忍辱负重,他这种深责重任无怨无悔,发大菩提心,就是没有什么怨恨,所以说要伟大,就要像普贤菩萨这样的伟大,吓死人的伟大,那种忍辱,忍辱得……,所以普贤菩萨不曾有抱怨,不曾有不满,不曾有不满,他的心没有恨,无论别人如何对他,他都是礼敬,礼敬。我们比得上普贤菩萨的一根毛吗?连一根毛都比不上,无法可比。底下:

【记】顺释虚空无尽、发无尽之行愿、礼体俱到也。

○癸二总列余三

【经】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界也不可尽,众生的业怎么能尽呢?【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我的礼敬才尽。后面还有一句更伟大:【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记】如是者、以虚空一法、例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三法。此横说一一无尽、以显礼敬行愿无有穷尽。】底下看中间的黑字,这个才伟大。

○壬二彰无间

【经】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怎么得了,你怎么去形容他呢?念念相续,每一念出来都是礼敬诸佛,到普皆回向,还无有间断,就是不曾休息不曾停止,身语意,三业没有疲倦,不曾喊累,打哈欠也继续礼敬诸佛,他不曾喊累,说真的我们没有办法这样子,没有办法,这个实在是……。所以如果讲到这个,我们发菩提心算什么?菩萨这个算是什么心?这实在是不得了,无量无边,所以菩萨值得我们礼拜、礼敬,不是没有道理的,不是没有道理的。人家发这种愿,我们敢吗?你敢发……别说什么,别说发普贤菩萨尽虚空界、遍法界,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

不要发这样的愿,你就发:我今生碰到的一切众生,无论遇到哪一咱众生,我都不埋怨,我自己能有头脑有智慧安排事情能安排得恰到好处,不要被骗,不要被拐,而引发我们的恨,该处理的我们处理,不该处理的能处理妥当。你发这种愿,说:我一生一世不抱怨,而且精进不退,礼敬众生这样就好,这样就好。今生不要说虚空界、未来际,都不要说那一些,今生这样就好了。我看发愿的头三天,可能不会发脾气,三个月就很忍耐了,三年,依我看……孔子的弟子里面只有颜渊三月不违仁,只有颜渊(颜回)这个学生三个月没有违背仁慈,三个月,颜渊才三个月而已,而我们呢?没有办法。你们可能有办法。小字的。

【记】礼敬无间、乃普贤菩萨由大悲心故、代众生礼拜、而发无尽行愿、念念相续、】念念相续,【三业】身口意【无有疲厌、】就是没有疲倦,【竖说礼敬诸佛之行愿无有穷尽。此礼敬一行、既无间断之时、余九行愿、】九种行愿,【即不暇行矣、】有的人这样怀疑,他说做一个无间断,其他的就没有时间去做了,【况一一皆曰念念相续。云何通?】底下就有解释,他说一行就是礼敬诸佛,就是包括称赞如来、随喜功德,忏悔业障、普皆回向,

【盖以一行即一切行、】不只是礼敬诸佛而已,不是这样子,所以,【互摄互融故、如前一门具十中说。】十大愿,一个愿就具足十愿,所以十乘以十应该算是一百,【又者上至诸佛、下至蠕动含灵、】蠕动,就像蚯蚓在爬行那样蠕动,【同一法身、众生界无有尽故、念念中皆有拜佛之众生、同一法身故。】所以,【众生拜即是我拜、又是随喜功德之义、故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庚二释称赞如来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这个愿就非常重要了。有的人一张嘴巴就是不肯说几句好话,不说几句赞叹,所以他就常常说:我赞叹,赞叹在心里,我才不会在表面上赞叹你,赞叹人家都是虚伪的。他说赞叹人家都是虚伪的,我是在内心里面赞叹,在内心里面。我说:好,这样好。有一天他来我都默默地、默默地。

师父,你没有请我坐。我请你坐,我是内心里面请你坐,你不用请你坐,你就会知道,你境界够,境界够。你没有端茶。我没端就是端了,你无须用事相,没端就是端,没喝就是喝,我看你感想如何,对不对?哪有不用语言称赞如来,如果有优点就多少称赞人家,

【记】此牒第二行愿名也。

○辛二释相三、一所赞境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曾围绕。

【记】此所赞境、较上所礼境宽广、上云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佛、此云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非礼敬之佛少于称赞之佛、文有隐略耳。】【



○庚二释称赞如来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这个愿就非常重要了。有的人一张嘴巴就是不肯说几句好话,不说几句赞叹,所以他就常常说:我赞叹,赞叹在心里,我才不会在表面上赞叹你,赞叹人家都是虚伪的。他说赞叹人家都是虚伪的,我是在内心里面赞叹,在内心里面。我说:好,这样好。有一天他来我都默默地,默默地。师父,你没有请我坐。我请你坐,我是内心里面请你坐,你不用请你坐,你就会知道,你境界够,境界够。你没有端茶。我没端就是端了,你无须用事相,没端就是端,没喝就是喝,我看你感想如何,对不对?哪有不用语言称赞如来,如果有优点就多少称赞人家,事实上人家确实有优点,如果他贡高我慢,确实没有这种优点,我们就不要做这种举动,人家确实有这种优点,我们要赞叹一下,赞叹一下。

有的人认为赞叹好像很虚伪,不对,赞叹就是一种魔力,赞叹用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会起效用的,赞叹每一个人,包括小孩子他都很喜欢听赞叹,所以我们今生如果学到称赞如来口气就清香,来世不用刷牙他就会有香味,怎么不用刷牙他就会有香味呢?他口业清净用水漱一漱就可以了。以前没有牙膏的时候,我家隔壁有一个老奶奶,刷牙没有用牙膏,都用这一只(右手食指)这样刷,真的。看她没有用牙膏,没有用牙膏,有时候一边刷牙一边吹口哨,因为整排牙齿可以拿下来,拿下来,拿下来一边刷牙一边吹口哨,所以你如果听说人家一边刷牙一边吹口哨,拿下来,拿下来洗。

所以称赞如来有很大的好处,就是说赞叹佛或是赞叹众生,众生是未来佛,我们如果称赞诸佛三宝,能令众生起信心,反过来你毁谤三宝,能断众生慧命,当然同样一张嘴巴每一个都要说赞叹的话,谁愿说恶口的业还结了恶缘。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记】此牒第二行愿名也。

○辛二释相三,一所赞境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一一尘中就是极微细,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曾围绕。】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来娑婆世界示现,不过是虚空界,法界里面一粒沙这样的比喻一样,我们看佛来这个世间示现,众菩萨围绕,如果就尽虚空来讲,这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点而已。

【记】此所赞境,较上所礼境宽广,】上面的礼敬诸佛起境界,【上云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佛,此云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非礼敬之佛】不是礼敬的佛,【少于称赞之佛,文有隐略耳。

○二能赞因

【经】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记】前广此略,略去普贤行愿力数字,】军个就是说我当悉以普贤行愿力甚深胜解,所以就是少了这几个字,我当悉以普贤行愿力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当然亦有普贤行愿力,“甚深胜解”,约见理,即见法身之如理智也。“现前知见”,约见事,】见事相,【即见报化之如量智也。二而不二,甚深难思。】如量智,量和智慧都一样,虽然量和智慧是两种,但是就是同一个,如量如智,如量智,见事就是见到报身和化身佛,就是如量智。再来:

○三能赞相(四)一标能赞相

【经】各以出过】就是超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

【记】能赞相,即是舌根语言辩才,】也就是说我们能赞能赞叹的人,【“各”字指能赞人个个赞,】每一个都赞叹,【亦指所赞佛个个赞。天女舌根微妙,云“出过”者,以此能赞舌根,通情与无情故。】

出过简单就是很超越,能力很强,【“微妙”者,微细妙好,即妙有舌根,即一即多也。普贤菩萨之身,遍虚空等法界,故舌根亦充塞虚空,】这个舌根不是说舌头很大,不是这个意思,舌根亦充塞虚空就是说有众生的地方,就有普贤菩萨在普度众生赞叹的意思,【遍满法界,一切情与无情言声,皆普贤菩萨摄成赞叹诸佛之音也。】赞叹诸佛之音。

【如昔朱太祖】就是朱元璋,问什么?【闻杜鹃鸟鸣,问刘伯温曰:】朱太祖问刘伯温说:【“彼鸟对朕说甚?”】这只鸟对我说什么?

【刘伯温答曰:“对圣驾说独掌山河。”】刘伯温也是墙头草很会说话。

【又问:“对汝说何?”】对汝说何?

【答曰:“说辅弼山河。”】叫我要帮助你统理山河(,山河)就是国家。辅弼就更帮助皇帝。

【又问:“】鸟【对农人说何?”

答曰:“说麦黄快割。”】麦黄了要赶快收割。他很会吹牛,很会吹牛,刘伯温很会吹牛,哪有一只鸟同时说这么多话。

【赞佛人闻之,必成“称赞诸佛”,无非唯心所现耳。】所以我那一天告诉诸位:有一个人拿舍利子去问广钦老和尚,说:老和尚,老和尚,你看这颗舍利子真的还是假的,老和尚对他说:你看真的就是真的,你看假的就是假的,本来就是这样子。有的人说舍利子永远不会坏,没有永远不会坏的,这个山河大地成住坏空,宇宙当中众生的福报如果不够,舍利子自然就不见了,众生的福尽了,舍利子自然就不见了,有的人业障很重,拜、拜、拜到舍利子不见了,有的人拜、拜……,拜得舍利子一直长、一直长,拜得舍利子一直长,对不对?有的人拜一拜,功夫很不简单,拜到不见了也是很不简单,还拿放大镜来看,拿放大镜来看,不见了,不见了,趁他不注意拿几颗放在里面,他也不知道那个是不是?是真的舍利子还是假的,所以这种东西是唯心所造,因此有人在讨论。

有的人说:我爸爸往生烧出来的骨头,是真的舍利子还是假的。我都说:你就把它当成真的,把它当成真的。众生对相很执著,很执著,最重要的是临命终如果能安详,这个最重要,最重要就是他百年后,那个临命终刹那之间很安详,他决定往生,佛号一直不断,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烧出来有舍利没有舍利那个不重要,有的人一辈子吃药,吃药的时候他的钙质会被破坏,被破坏,所以他烧出来有时有色彩,有时候会有色彩,结果不是舍利子,是因为他药吃得太多,所以我认为不需要执著,火化以后是真的舍利,或是假的舍利这个不重要,安详最重要。【故修称赞如来行愿者,则风声雨声,车声马声,木鱼引罄声,皆是称赞如来之音声。】

称赞如来之音声,【如西方水鸟树林,皆演法音,亦是念佛心转境故。善学华严者,】如果对《华严经》有研究的人,【收三世间为一心。诸位如不善观,可观想一切语言音声之所从来处,皆是真空理体,】本来就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当体即空,当体即空,所以佛一直教我们回光返照,唯心所造,佛在《遗教经》里面说一句话,佛说:我们如果听到人家侮辱我们的音声,如果不能把它当成如饮甘露,不名入道之人。就是说我们如果听到侮辱我们的音声,毁谤的音声,如果不能把它当成甘露这样喝,还不是一个入道之人,

你要入道哪有那么简单,听到还不生气这个很少,几乎等于零,我都没办法做到这样子,【即宗门所谓话头。】参话头,【如是回光返照,则知一切声,皆是法身随缘。法身是体,随缘是用,虽是体用,然有显与不显之别。观想得力时是法身起用,称赞如来,否则法身隐没,不成普贤称赞行愿。】底下就很简单。

○二正辩称赞

【经】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海就是多,很多的意思,海就表示大,每一个舌根出无尽的音声那么多,【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

【记】“出无尽音声海”,谓音声多也。“出一切言辞海”,谓言辞多也。如来功德无尽,故以无尽音声言辞称赞。】所以我们要称赞如来令众生有信心,我们如果听到人家在毁谤三宝就赶快离开,就表示我们的业障到了,我们的业障到了,赶快跑……锵、锵……。以前我都跑去看歌仔戏,我都学会一招半式,见苗头不对就赶紧跑,赶紧跑,不然我们的业障现前,好话不听,听到这业障的话,所以听歌仔戏也是有佛法,歌仔戏也是赶紧跑,见苗头不对就赶紧跑,赶紧跑。没有办法只好避开不然怎么办?你去他就一直讲给你听,你不听他就是要讲给你听,对不对?就得赶紧跑要不然怎么办?只有这个办法而已。

○三赞所经时

【经】穷未来际,相续不断。

【记】普贤行愿力不断故,竖穷三际称赞不断。

○四明其周遍

【经】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记】不惟竖穷三际赞,而且又横遍十方赞也。

○辛三总结二,壬初无尽二,先反显。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我的赞叹才尽。

【记】虚空无尽而云尽者,反显称赞亦无尽而言尽也。

○后顺成

【经】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

【记】顺释可知。

○壬二彰无间

【经】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称赞是语业。云身语意业者,意业起时现之于口,口又身之一分,故通三业。无间如礼敬中说。】这个统统和前面一样,一样,伟大,菩萨真伟大,我们就没有办法无有疲厌,你不要说什么,就说今天尊重三宝,礼敬三宝就好了,无有疲厌,挡不了人家一支毒针就疲厌了,对三宝就没有信心了,这个没有那么简单的,没有那么简单的。

无有疲厌就是信心具足永不退道心,简单讲无有疲厌就是精进不退,人不退哪有那么简单。我们人平时……,出家以后不退也是很难,所以我常常说:这件衣服要不退转要穿到死,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那个就是要坚持到底,无论什么境界我绝对不倒,这样就没有话讲。休息一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庚三释广修供养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记】此牒名也。“广修供养”,观下文中,有种种供云,似非人力所能办到。然若运心修观,未尝不可转供养具,为唯心性具妙供,而为供养,】简单讲我们若开发我们的本性,一切的供养就具足,【纵不能观想,亦宜随力随分,以能办到之供,日日供养。皈依三宝,理应依赖于佛,】我们要念于佛,【系念于佛,每日随时皈依,即是将心系念于佛,纵不能系于法身佛上,】就是我们不能证得实相,无相、无不相,尽虚空遍法界的法界佛,法界身的佛就是地真法界的佛,我们没有办法证悟到法身佛,【亦应系于色身。故对佛像当如活佛尊敬,】对于佛像当如活佛供养,当如活佛尊敬。

【有事出外,应在佛前问讯告假,事毕回家,当向佛前问讯销假。】这是表示我们的一家之主是佛,都把他当做是佛,像我们在僧团要外出就要请假,回来要销假是相同的意思,【新制衣服,及新鲜食物,皆先供佛,而后食用。每日最少亦要长灯一盏,】长灯,古时候的人还没有发明电灯,所以他们就燃油灯,燃油灯有时候不小心打翻或是被老鼠打翻会酿成火灾,会酿成火灾,所以我并不赞成点油灯,油灯要有人看顾,油灯要有人看顾,所以要注意火灾。现在最好合用插电的,插电的顶多是灯泡烧坏而已,如果点油灯要很小心,油灯有时候会杀生,譬如飞蛾,飞、飞……掉到油里,所以点灯供佛有时候成了杀生,这个要注意。【长香一枝,清水一杯,而为供养。

○辛二释相二,壬初正明供行四,一所供境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记】文义同上。

○二能供因

【经】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记】能供因,与前能礼因同。行愿二字即是悲智双运,以愿属大悲,行属大智。】做大事第一要有大智慧,【能修供养云等,智也;利益众生供养等,悲也。

○三列供具

【经】悉以上妙】即是最好的,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发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记】“悉”字亦双指,能供人及所供佛,“以”字总标用一切供具也。“上妙”者,最上妙好,即真空中所现妙有也。“所谓”下别列,】一一列出。【“华云”即天然之花,天者,第一义天也,】就是中道,就是实相之意,实相之意。【自法界真空理现妙华,】所以妙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无,妙就是不可思议,你说有,它是由理性而出,你说没有,它又离不开事相,【此华云即是理法界随缘所成事花,而结为云也。“发云”,花贯穿而成鬘也。】

印度当时佛在世的时候,把花贯串起来,像要上飞机的时候献花,把花贯成一串的圆圈。花鬘在泰国现在还很流行,泰国,花鬘在泰国还很流行,你去泰国的时候,会跟你戴上花圈,一个人十铢,十铢就是台币十五元,那串花圈在台湾买差不多要八十元,差不多要八十元,那串花圈跟你戴上,他们没有办法,泰国人很可怜,开浏览车的、做工的一天差不多泰国钱一、二百元,乘以一点五,乘以一点五,是我们新台币的一倍半,差不多台币三百元左右,两、三百元,所以观光客去他们要赚一些外快,十元对我们台湾人来讲算什么?十元丢在路上小孩子也不捡,现在的小孩子你拿十元给他,他根本不拿。再来,

【“天音乐云”,八种音乐,天然不鼓自鸣。】你不必敲打它自然鸣响,【“天伞盖云”,以天然伞盖为供具也。】伞盖就像雨伞一样,结一个伞盖,【“天衣服云”,以天然微妙衣服为供具也。“天种种香”,是总。“涂香”即香油香水等。】香油香水等。【“烧香”即种种燃烧之香,“末香”即研香为末,】研就是磨,把香磨成粉末状叫做末香,就是香末的意思,香末。【或涂或烧亦有种种。】所以我们中国就有檀香、卧香炉,香末就是根据这些而来的,

【“一一量如须弥山王”,须弥山为诸山之王,此云妙高峰,】很不可思议又很高,【即财即法之妙有供养也。】供养财就是法,为什么?它通达实相没有所谓的财跟法,所谓通达实相就是各个事相存在,但是各个事相当体即空,即财即法,财当下悟到空性,财当下就是无,一切法当下就是无,所以通过空性的架构财就是法,所以如果悟到本性的人一切布施都是法施,法的布施,通过本性、空性的架构,一切布施统统叫做佛法的布施,佛法的布施。【燃种种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表愿力大也。一一灯油如大海水,表悲行大也。皆观行所成,非人力所能办到。

○四正供养

【经】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我们在家居士现在所能做的就是供养,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记】以上明供具,此明常为供养,即财供,即法供,即行供,即愿供,】大行和大愿,【世人修财供,不善观想,即不通于法,财法各别故。普贤菩萨财供即是法供。】供养,当然是我们在家居士的责任,我们在家居士施舍一定要通达三轮体空,它的功德才会大,你已经找对了对象,你知道这间道场是正知正见,这位法师是明因识果,你把钱布施来供养他,他当然善于处理,但是你本身一定要有空性的思想,就是没有布施的我,也没有布施的师父,也没有布施的金钱,如此你的功德就等同虚空,福报就等同虚空,这个财供养就是叫做法供养,因为它通达空性的实相。如果你供养一百万元,却常常挂在嘴巴上,

说:我供养师父一百万元,我供养师父一百万元,如此一百万除以一百万就等于一的功德,一的功德,对不对?如果你布施一百万,但是却无所著,说:师父,这个供养你。如果有人问起你有没有供养?说:没有,我都随缘随喜。说:没有,都是小事情。他一点都不在意这个,一百万除了零,他不执著与空性相应,不得了,这个功德还得了?所以我常常讲通达般若思想的叫做出世间净善,不通达实相的般若思想,叫做人天善而已,你若不通达实相的般若思想,你布施再多,

顶多来世会很富有而已,你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有法,你没有实相的法,你有执著,所以世间人布施一些钱,他就要在柱子上留名了:林大头。因为他得了大头病,他就留下林大头。得了好大喜功的毛病没办法,他就是要一个名,虎死留皮,人留名,他不知道一切法性当体即空,如此福报才大,所以通达般若财供养就是法供养,不通达实相,一切的供养都是人天的善而已。底下:世人修财供,不善观想,即不通于法,财法各别故。普贤菩萨财供即是法供。

○壬二校量显胜二,癸, 初校量二,子初举所校量二,一总指

【经】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有的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所以你们供养我的比较少,我供养你们的比较多,等一下你就会知道法的布施到底有多少?是不能比的。

【记】校量财法供养,法供最上也。“供养”即是上供。下施有三种,曰财施,法施,无畏施。】“无畏施”就是令众生没有恐惧,而不是不怕布施,这个有很多人搞错意思,无畏施就是我不怕布施,不是这个意思,是令众生没有恐惧。譬如一条狗,你要把狗活活地打死,那就是令它恐惧,我们疼爱动物,爱护动物就是无畏施,令众生不要有恐惧叫做无畏施。【上无怖畏故。唯财与法,故祇校量财法。“诸”者,财供法供,皆有种种。

○二别明

【经】所谓如说修行供养,】这个就是依照佛所说的,如说就是依照佛所说的修行来供养佛。如说修行,如法修行,一定会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再来,第二,【利益众生供养,】发菩提心一直帮助众生。第三,【摄受众生供养,】这个摄受众生和威仪、律仪是连在一起的,你要摄受众生,你没有持戒律、没有威仪就免谈。没有律仪的思想,所以摄受众生除了智慧和辩才,还要有威仪,威仪就是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第四,【代众生苦供养,】代众生的痛苦,意思是说我们能够帮助众生的就代。

再来,【勤修善根供养,】勤修善根供养。第六,【不舍菩萨业供养,】不舍就是永远不退菩萨的……,菩萨当然就是利益众生。再来,最后最重要的【不离菩提心供养。】发起菩提心,道业绝对不退,顺境、逆境、善恶境、是非境、对错境,统统不退转。

【记】如上种种供具而为供养,即“如说修行供养”。又“如说修行”,不外止持二法。】止持跟作持,止持还有作。止持就是消极地止恶,作持就是积极地行善。一切的经典三藏十二部就是讲这两个,止持、作持,止恶作善的意思。止、作二法。【佛教诸恶不作即应止,】这个就是止持,要停止,【佛教众善奉行即应行。教作者】就是作持,【不作即无功德。如小儿不能作大人事,故亦无过,但不得超出世间。教止者不止,】该停你不停就是教你持戒你不持,

【即有罪过。故欲上升者,常众善奉行。惧下堕者,当诸恶不作。佛以利生为事业,视大地众生犹如一子,故利益众生得佛欢心,以四摄法】四摄法,我们中就讲过了,(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摄受众生得佛欢心,勤修善根得佛欢心,不舍菩萨业得佛欢心,不离菩提心得佛欢心,】这些都能令佛欢喜,

【皆法供养也。普贤菩萨财供即是法供,平等平等,何用校量,】因为通达空性是无法比较的,【为无观行无愿力之人,财供非供法者,而较量之,财供实不及法供功德之大。佛赞叹供养如来,故修供养,即是如说修行。须以义消文,切勿以文害义,谓普贤财供非法供。】如此是误解经典的意思,意思就是普贤菩萨财供即是法供。

○子三,正明校量

【经】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我现在就是在供养你们法,你们现在听师父讲经,以前你们都供养师父三餐,现在我在供养你们法,【百分不及一,】你们布施给我的不及百分之一,【千分不及一,】不及千分之一,【百千俱胝】俱胝叫做万亿,意思就是百千万亿【那由他分,】百千万亿分之一。

再来,【迦罗分,】迦罗分就是人毛的百分之一,把这根毛分成百分之一,【算分,数分,喻分,】用任何譬喻,【优波尼沙陀分,】就是极微,优波尼沙陀分就是极微,【亦不及一。】因为你所有的钱财就是供养几百亿也不能了生死,一句话就能够使你了生死,你若听师父的话,好好地持戒、念佛,老实念佛、老实持戒、老实用功,当下这一生你就能够了生死。

【记】如前供养,若非普贤行愿,纵有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是以法供一念功德,分为百分,以一分与无量财供功德较量,不及其一也。“千分”又将法供一念功德分为千分,以一分与财供功德较量也。向下亦是将一念法供功德,分为百千俱胝之一分,乃至优彼尼沙陀分,与财供功德较量亦不及一。“迦罗分”竖析人身毫毛为百分也。】就是像针孔那么大的毛端,【“优波尼沙陀分”此云近少分,与微尘分为七分名邻虚分义同。】就是接受虚空,【言极微少也。

○癸二征释

【经】何以故?】为什么?【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记】征:何以法供胜过财供?

释:以尊重行愿因法故,出生诸佛果法故。

○辛三总结

【经】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此亦同前,先以有尽反显,而后顺释供养无尽。

○庚四释忏悔业障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我们人都会犯错,犯错要求忏悔,忏悔最大的意义是改过,而不是习惯的应付。我们常说惭愧,惭愧,忏悔、忏悔,忏悔就包括改过,这是最大的意义。最大的意义就是要改过,这才是真正的叫做忏除,你有忏有悔却没改过,这样没有用。

【记】此牒名也。忏者忏其前愆,】以前的过失。【悔者悔其后过。】将来如果犯错。【身口意三业有过,皆障菩提涅槃,故须忏悔,不敢复作。】说忏悔要有两种力量,第一要有定力。你脾气不好或是没有办法控制欲望的引诱,第一要有定力,定力先伏住烦恼,譬如说你脾气很坏,我们现在学定力,先学如如不动,然后再用般若智慧来观照的力量再断掉烦恼,所以,忏悔一定要通过定跟慧的阶段,他才有办法完全说:他是真在求忏悔。我们一般来讲平常都是口头上忏悔、忏悔,忏悔、忏悔,这个大家都会讲,谁不会讲这些?就像现在的人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打扰你。

电话都不挂断,就开始讲:慧律法师,我讲给你听,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打电话吵你。说一句不好意思差不多三分钟,经过三分钟以后,他又说一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最后要挂断:不好意思现在这么晚还吵你。他这句不好意思就是要延续他说话的时间,所以这种不是真的不好意思,真的不好意思的人不会那么晚打电话给师父,不会这样子,不会把人家吵起来,不听又不行。这是做个比喻。所以这个忏除,忏悔一定要包括改过,这才是真正的所谓的忏悔,只是流眼泪那有什么用,对不对?流眼泪、流眼泪。有一位妇人脾气很坏,儿子不听话,联考没考中差点把他打死,后来她来拜忏摩,唱得很大声,忏摩时把电灯关掉又很庄严,哭得很伤心,哭得很伤心,但脾气还是控制不住,还是控制不住。

所以人只有肤浅的意识状态并没有真正的生命,人只有肤浅的意识状态,在应付这个世间种种的reaction,就是一种反射而已,并没有真正的透彻到生命的核心,生命的核心就是绝对的安详,那份宁静不需要借重任何的立场,宁静、安详没有任何条件,是绝对的,如果你一定要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心情都会爽快,有一天因为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一定会痛苦,简单讲这个世间你只要借重某一种东西快乐,你就会因为那一种东西后悔和痛苦。譬如说你因为钱而快乐,有一天你就会因钱而痛苦。譬如说我整天都冀望我的先生,有一天你地因为你的先生痛苦又烦恼,你如果把你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妻儿,有一天你就会为了你的妻儿痛心疾首,因为这是无常法变化的世间,你对他十年好,有时候因为一句话两个人就分开了,这个娑婆世界,这个叫做娑婆世界,

你要先认识你的立场是什么?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叫做娑婆世界,不是叫极乐世界,是绝对让你事事不如意,所以你要用什么心来活在这个世界呢?你如果事事不如意,你要把它当成这才是正常,人家对我们好,使我们觉得很快乐,这个不正常,这个不是正常的世间,这叫做娑婆世界,堪忍就是叫你要忍耐,忍耐,对,他也讲,不对,他也要讲,这个世间不可能他不讲话的余地,他不讲会贬低他的身份。有一种狂人他不贬低你,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他是一定要嫌弃你,好也讲,坏也讲,好也毁谤,坏也毁谤,他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状况是什么?他不曾认识他自己的生命是什么?

他好也讲,坏也讲,他不攻击跟伤害别人,他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他为了要显示他高高在上,他就必须把别人看低,弄错了。记住!底下师父要讲一句:真正伟大的人是让别人统统伟大,而不是只有自己伟大,这才是伟大的人,真正伟大的人是让每一人统统伟大,做圣人,那才是真正伟大的人。如果愚笨的人就是说:你们都很傻只有我最行。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子。所以要学菩萨的心肠,学佛,我们众生的哲学,这是最基本上的观念,你一定要弄清楚,所以来这个世间你就要先接受一切不如意的痛苦:这个世间本来就是这样,本来就是这样,没有办法!你要很平淡地接受这种事实。譬如说当老师,当老师,当老师,每天老师去:小朋友,小朋友,早!

老师好!你们回家要孝顺父母,你要孝顺爸爸、妈妈。老师都很会讲,回家跟她的公公、婆婆吵翻天。明天去,老师来笑笑的:小朋友,好!教书,教书,因为她要教书,对不对?她拿薪水她不教他孝顺父母做什么?她一定要教他孝顺父母,对不对?教是这样教,所以老师最会讲,老师最不会做,她没有办法,气起来也是歇斯底里,一直抖、一直抖……。所以你不要说为人师表,当老师的就……。在学校是一种脸回到家气起来,你如果照几张照片:老师、老师,这就是你的嘴脸。

(师父从上至下摩自己脸一下)羞死了。老师,因为老师也是一个无明的产物,他虽然知道道理,但是他没有大智慧的空性,他没有办法,压不过,他要忍,忍不住,他感性跟理性不能调和,他没有佛教的观念,对不对?他硬要压,所以老师也会得到精神分裂症,歇斯底里症,受不了,受不了,对不对?所以在这个世间的人,只要他没有碰到佛法,他就是不幸,他办法,他不晓得怎么办?书读二十几年读到博士,到最后变成博土,底下那一划比较长,像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台大土木工程系的博士,来到这里很痛苦、很痛苦,我还要跟他上课,我们两个好朋友还要跟他上课,好好地跟他讲,对不对?

这个人家的私事,他老婆的事情这不可以讲,这种没有道德我不会造口业的,我是不会这样子,所以一个读到台湾大学的博士,我说:你也好了,读到三十七、八岁,拿到台大博士,我说:你再来呢?他说要再到美国拿超博士,读一读,我说:你太太不在了。 一个女众她没有学佛,你一直读硕士读博士,读一读,整天都在做研究这样子,你太太要怎么办?脑袋坏了,对不对?

要是我,我不会这样子,我读博士叫我太太来坐在我旁边,叫她帮我查资料,要不然她会乱来,要不然她会乱来,她会跑出去……你就知道。如果先生只注意这一点,你就没有办法注意这一点,人是欲望的动物,先生一攻读博士,外面的男人,如果对他太太好一点就完蛋了,完蛋了,就完蛋了,这个我很了解,很了解,他说:你没结婚怎么什么都懂,懂,当然懂,听也听得很多、很多,所以说只有忏悔,只有一直求忏悔,或是像世间人这样,那个没有用,一定要有大智慧。底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辛二释相二,壬初举所忏二,一正举

【经】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贫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

【记】“菩萨自念”是发菩提心能知痛痒,】观照自己,【起觉照之人也。】觉悟,觉照的人,【自念者,自用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自觉、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的心叫做菩提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叫做菩提心,来【观念也。】我们的念头是不是符合菩提心,只要你动到恨,动到嫉妒,你不能起欢喜心,你不是菩萨也不是菩提心,【念今生以知过去,观他人以知自己。故知过去由贪嗔痴发身口意,而作诸恶业,恶业无量,】恶业无量,

【束广为略,】广,简单来讲,当然是【不出十恶业,以身口意为造业具。意起贪嗔痴三,身造杀盗淫三,口出妄言绮语等四。】所以加起来刚好是十,所以,【能自念恶业,即智慧心现前。】我们要有智慧心现前,【有觉心观行者,】觉悟的心来观照,【方能自念,否则终日造恶,不知有过。人或举其过,则耳不乐闻。】不听自己的过错。这一点我可以说在这个世间上的人,这是我活了今年三十九岁,我有个很大的体悟,在这个世间没有几个人能够接受别人的劝告,没有,很乐意地接受这更不可能,勉为其难的听听你对他的建议,这个也许有,勉为其难,你在说我了不好意思,你在跟我说我不听又不行,有这种人,如果很快乐、高兴来接受的,有,有两种,高兴有两种,第一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圣贤,他确确实实很想听听别人对他怎么的建议;

第二种叫做虚伪的君子,他高兴,嘿、嘿……,我现在接受你的……,本来我不知道你知道我这么多缺点,你现在建议我,对不对?我就了解你现在知道我这么多缺点,有一天,哼、哼……给你死,我这个人很聪明我很有智慧,我常常称赞我自己,要叫我说:师父,你说我的缺点。没有,没有,绝对没有,你自己慢慢地看,不可能,我从小活到大到今天为止,我没有发现两个人或者是一个人,他真的很欢喜心接受人家的劝告,没有,因为每一个人自尊心都非常地强,所以他一直要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就愈脆弱,因为愈敏感,这颗脓疮肿得很大,你稍微摸到很痛、很痛,很痛,很痛这样子,碰不得的。

自尊心强就是一个脓烂、脓疮,疮长脓包起来,隐藏自己缺点,因为他的自尊心太强,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覆藏自己的过失,所以他受不了人家说他,说他就像脓疮肿得很大,一摸就很痛,很痛……这样子,要等到有师父有能力帮他开刀,当头棒喝,而且要有东西给他开大智慧,这样他都会感激,他才会感激,要不然在这个世间,我认为除了自己有观照的能力,要不然要接受人家劝告的,这个很难、很难、很难。每一个每天都养尊处优,每一天都活在自我天下里,观念又不同,所以因为认同性的不同,你说他不对嘛,他有他一套的哲学,你说你对,你也你一套的哲学,你对跟他对这个差距是那么大,小学有小学的看法,高中有高中的看法,三十岁有三十岁的看法,四十岁有四十岁的看法,四十岁说对的人,五十岁说他不对,对不对?

国中的小孩子他认为他这样对,大小看起来看幼稚,所以因为认同性的不同,对跟错,你是站在哪一个角度看,对不对?三年前我们自己决定的事情,认为这个正确,三年后我们自己后悔,我们自己后悔,因为你不是悟到永恒的真理,因为你是用意识活在这个世间,你当然有高低起伏,会随境而转,所以今天你只能藉由读书和你所有的经验来裁决一件事情,这种事情也是来自于无明,如果你累积的经验如果是错误呢?对不对?所以说从小如果被欺负的,他就会说这个世间没有好人,他就会说这个世间没有好人,从小如果都碰到好人,每一个都帮忙他、援助他,他就会认为:这个世间大家都对我很好。对不对?同样是一个人,因为境界不同,从小所感受的不同,譬如说她是一个童养媳,从小岳母就虐待她,她内心充满了恨,小时候拿她没辄,到最后长大嫁人的时候,对不对?

变成打她的孩子,打她的孩子,她的孩子不乖就打,因为,她从小就是被她妈妈打长大的,挨打长大的,她这种恨会带动到对下一代的恨,她认为这个世间没有好人,我被我妈妈打,对不对?今天是我生你的可以打,对不对?养你,要不然每天打也好,又不用利息,所以我们人因为没有智慧心现前,没有无相、空性,所以他的慈悲发不出来,他所运用的所活的都是在肤浅的意识状态里面,表层意识状态里面,所以,底下有觉心观行者,方能自念,有觉悟的人,观行就是观照,观照自己才能自念,否则终日造恶,不知有过,人或举其过,则耳不乐闻,【况业不重不生娑婆,】就是说出生在这个娑婆世界都是业很重的,听了这句话,你有开悟吗?

表示别人对我们不对,这个很正常,斗争,这个也很正常,嫉妒也很正常,我们学佛不正常、不正常,因为我们要解脱,我们是要解脱的人,所以我读大学的时候,我如果走过去……。因为我读大学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剪五分头而已,五分头而已。老实说不是我喜欢剪五分头,因为我的头皮屑很多,我的头皮屑很多,剪成这样比较好洗、好洗,不必每天这样甩,不必这样,所以剪这种头很简单,自己理一理而已,很好洗。我如果走过去,人家就跟我比这样子(师父学他人用食指点脑壳的动作),说我脑袋坏了,这么年轻就在念佛,就在念佛,我如果坐公车眼睛都闭起来,坐公车眼睛都闭起来,闭起来,但是如果我要下车,我都会和他们结缘,阿弥陀佛,再下车,下车、下车。他一直在看我,我知道,阿弥陀佛,再下车,他说我是疯子,没有关系,不知道谁是疯子,不知道谁是疯子,不知道。他常常说:这么年轻就学佛这么虔诚,人家是年纪大了伴青灯木鱼,伴青灯木鱼。他都把佛教当成老人的宗教,老人的宗教,就是快要死的那一些、那一些要抬往火葬场的,那一些才开始来拜佛,子孙都长大了鸡肉啃不动了,鸡肉啃不动了,可以一边拿牙齿起来洗,一边吹口哨的那种情形,到没有半颗牙齿的时候,才要来拜佛、念佛,都是这种观念。不可以,佛教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有这种观念。

所以现在大家都了解人生生死的可怕,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大家都要走出家这一条路,所以我明天、后天有十一个要剃度,再一年不知道要离开几个,不知道,不知道。一边剃度一边离开,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只要进来的比出去的不多,这样就算不错了,不要说出去的比进来的还多,这样连我都没有……。如果出去的比进来还多,连我都要离开了,进来的比出去的还多,就没有关系,没有关系,我辛苦一点,所以这些靠背如果懂得的人,看师父找地,这么积极在保护徒弟,徒弟会很感动,徒弟会很感动。今天穿长统鞋(雨鞋)去看地,这真的是辛酸史,到现在已经看二、三十块地了,没有那么简单,实在不简单。所以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子,我当师父的人本来就是我的责任,这个就是我的责任,找一个好道场,前人种树,一定要牺牲,菩萨就是牺牲的代名词,一定的道理。菩萨没有讲牺牲这两个字,就免谈。我是师父我发过菩提心,我牺牲让徒弟好好用功,就是牺牲我的生命我也是很高兴,能够为这三十几个比丘能够找一个很清净的道场,我死算得了什么,太好了,对不对?

我们人如果有这种共识,我们的生命就不只是一个个体,我们的生命的伟大就是把一,容纳成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他的生命就会活在无量无边的众生的心中,我们人的伟大不是钱,不是你死后留多少钱,不是这样子,我们人的伟大是他死后留德,留慈悲的德,留这个喜舍的大慈大悲的德,让给下一代的人看,我身边那么多钱做什么?有用吗?像我看到六点多回来,洗好澡七点,吃什么?没吃,我晚上没有吃,对不对?照样上课,对不对?发过菩提心,我没有觉得这是辛苦的,你们觉得很伟大,没有什么,娑婆世界本来就是应该这样子的,造福人群,对不对?要做菩萨你就是要牺牲,牺牲,我没有这种牺牲的观念,我现在是表达告诉你,师父的心就是要学习发菩提心,做徒弟的人要体谅师父,所以我常常告诉徒弟:师父不是圣人一定有缺点,但是你看师父找道场找了好几十个地方,刮风下雨都出去,做徒弟的人你也会感动。我常常告诉徒弟:人既然不是圣人一定会有缺点,你看我的优点就好了,我做事情绝对很积极,我绝对很积极,所以说业不重不生娑婆,业不重,不会生长在这个娑婆世界,所以这个娑婆世界本来就是这样,要受苦的。

【果无业系,何不超出三界。】果无业系,为什么不超出三界?【故知生此娑婆,必是业重之人,理宜诚心忏悔,】所以我们在座诸位,包括出家、在家要好好求忏悔,无始劫以来,【誓不复造。】这一句才是重要,不要再造。所以,【自以无业不肯修忏者,】那就惨了,我们如果自己认为:我没有业我不修忏悔,不得了,等觉菩萨,普贤和文殊师利菩萨,他们还在修等觉菩萨,修忏悔法门,他们是等觉菩萨,照样在修忏悔法门,所以,【愚昧孰甚。】就是非常地深。愚昧孰甚就是谁比较深呢?谁比较愚昧呢?就是自认为无业的人愚昧,孰就是谁。什么人比较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样子,愚昧孰甚,谁愚痴得比较深呢?底下:

○二显多

【经】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如果这种恶业有体相,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意思是说我们的业无量无边,所以这个恶业如果有体,有有形的体和有形的相,尽虚空遍法界不能容受。

【记】所以,【忏有理】忏和【事,】忏,【先明理忏,恶业原本无体。】空性叫做无体,无体就是没有永恒的东西,没有实在的东西,因为每一种体,每一种有形相的东西都是生灭,刹那变化的,所以无体,就是没有固定永恒的东西,恶业原本无体,因为,【虚妄之相,幻化不实,】底下说,【有何罪过可忏?】他就问我们:既然是虚妄的有何罪过呢?【然而无体相之境,众生已迷,】众生被迷了,所以因为众生被迷了,【欲悟罪无体相,】是空性的,

【须修实相忏,】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意思是说所有相皆是无相,所有无相当体就是具足一切法,简单讲于缘起当中悟到空性,但是于缘起当中立一切事相,不坏事相,所以这个叫做实相忏,【如念法身佛,】就是空性佛,【或修真空观,观念成就,亲证实相,】亲证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所以【妄我即空,】就是说这个虚妄的我,当体就是空性,性业本来就是空,空【罪】就是这个空性,业里面所幻化出来的罪,是【无所附,】的,不能够加上去的,妄我即空罪无所附,这个妄我,虚妄的我当下就是空性,所以这个罪你不能够加上去,因为本来就是没有的,【故罪性亦空。倘】就是假若,倘就是假若,

假若你【不明真空,】假若你不了解真空的道理,【我相不空,】就是说地水火风这个假体,这个身体是假的,是肮脏的、是臭的,是无常的,是随时会死亡的,我相不空,这个假相使你不空,【故有身心世界,业由我造,】就是你的确有一个真我,真我,你就痛苦了,所以这个身心世界业由我造,【谁代我受。云忏悔业障,】因此我告诉诸位,你所造的业是自己业,别人不能替你受苦,我告诉诸位,譬如你毁谤别人,你一直想要伤害别人,你造的不是别人的业,是自己的业,我恨你,我就一直要置你于死地,没有的事情一直把你要讲成……,到最后不是被你讲的人死,是我们自己要先死,因为你的内心一直烂,充满了恨,充满了爆炸性,充满了嫉妒,你还没伤害到别人,一定先伤到自己,但是我们要发好的心,好的心,慈悲喜舍,令众生快乐,他对不起我没有关系,我原谅他,如此别人快乐,我们也有办法快乐,我们如果没有办法忍耐就远离,没有办法忍耐,

我们就远离这种人,你受不了这种人,你就跟他保持一个距离,所以说忏悔业障是有必要的,【亦可谓为忏悔我见,】我见在旁边写一个:“一切斗争的开始都是我见”,一切烦恼的开始,你看我见,有身见、有边见,有戒取见、见取见、邪见,这些都是由见来的,见惑八十八品都是这个见,见就是主观意识作祟,简单讲就是这样子,主观意识就是被无明所支配,简单讲就是我们本来,清净的本性被迷了变无明,无明就有我执和法执,我执和法执就是产生我见和法见,法的执著叫做法见,我见和诸法之见就变成一种我见于主观意识,简单讲主观的意识来自于我执,我执来自于无明,所以,无明就是痛苦、烦恼的核心,所以说【我见一空,无始所造恶业,悉皆空矣。

○壬二辩忏相二,一明忏业具

【经】我今悉以清净三业。】清净三业。

【记】身口意三为造业具。修忏亦以三业修,如人倒地,还从地起。】就是相同的意思,意思是说人倒地就是人不好的意思,我们人造恶,忏悔还能站起来,转恶为善,我们人倒在地表示恶,还从地起,再爬起来,【“口业忏”称扬诸佛功德,发露罪过。】赞叹诸佛的功德,自己来发露罪过。【“身业忏”尽此寿命,作诸佛事。】这个佛事的意思包括所有利益众生、自己修行,统统叫做佛事,这个佛事不是念经的意思。【“意业忏” 】意业忏,【缘想诸佛无量功德,】想到诸佛有这么大的功德,【化除无量罪过。身作佛事身清净,口说佛法口清净,意正思惟意清净,如是对治,】就是对治悉檀,【如应病服药也。】应病服药,你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

○二明所对境

【经】遍放法界极微尘刹,】微尘刹就是无量无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诚心地求忏悔不要再造了,【恒使净戒一切功德。

【记】此下明事忏。】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地求忏悔不要再造了,安住于清净的戒律里面,一切的功德就具足。底下说忏,事相的忏,【又二,一取相,二作法。】取相,相就是相,【取,求也,相,妙有也,所对之境,传妙有之相也。普贤菩萨能现多身,故能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妙有相前忏悔。其次修观行即菩萨,或能观此境界,】能观此境界,【我辈名字即菩萨,】就是说我们众生名字当下就是菩萨,只是名字菩萨而已,【观行】就是观照,【达不到此广大妙有之境,岂即不对法界极微尘刹诸佛菩萨前求忏悔乎?】所以我们一定要求忏悔,【不修广大之忏,安能忏除广大恶业?】

所以,【要知对一比丘忏悔,或对四人】四个人叫做僧团,僧团要四个人以上。所以四个人【成众比丘作法忏悔,】作法忏就是举办一个仪式,所以取相忏,取相忏就是我拜佛拜到见到光、看到花,或是闻到香味,你点的香不算。取相就是我拜佛求忏悔,佛现花、现光,或是见佛、见菩萨,这叫取相忏。作法忏就是请人现前作法,所以作法忏比较有办法,如果说取相,很难,要拜到见佛,哪有办法,【亦即是对十方诸佛菩萨忏悔。何以故?作法身观,与诸佛菩萨同一法身故。】

所以,【“诚心忏悔”者,要忏除恶业,须发至诚心,发不起诚心宜抚心自问,】抚就是扪心,摸摸你的良心自己问,【造恶业是否要堕地狱,如是一问,诚心自油然而生矣,诚心乃从天理良心发出也。“后不复造”即悔其后过也。对诸佛前诚心忏悔,即是取相忏义,感应道交,得佛摩顶,或放异香见光见华,即为取得妙相,忏已不得再造。】忏悔以后不要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即是作法忏义,僧作羯摩法。】羯磨就是我们所讲的会议、裁决,裁决的意思。要经过讨论会,【故曰作法,忏罪即持戒,故曰住戒,翻过成德,】本来是罪恶现在变成德,【何得不为。】怎么能不去做呢?

○辛三总结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此亦初反显次顺释以障无尽无间也。

人人皆应忏悔业障,若自以为无业障者,即是愚痴人。因普贤菩萨尚自念所造恶业,设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凡夫业重障深,讵】(“讵”)就是岂、难道。难道【可不忏。】悔。难道可以不忏悔?岂可不忏,【又者忏悔有能忏十心,所忏十心。佛法救度众生,为令众生知病服药也。今生纵未造业,而过去之业,已无量无边,何况今生,难免不造,】难免不造业,【故应诚心忏悔。兹先讲所忏十心,次讲能忏十心,所忏即所治顺生死十心,此心如厕虫乐厕,不觉不知。】

厕所的虫每天吃大便,每天吃大便。所以我们去乡下的人才能够享受到这种气氛,都市卫生好的人没有办法享受,乡下铺两块木板,那两块木板踩下去,重量比较重的人稍微有弹性,弹性。底下的大便有红的,腹泻是黄的,便秘是硬的,便秘是硬的……,综合的色彩。里面闻起来有阿摩尼亚的味道,阿摩尼亚,打火机点起来会,轰,阿摩尼亚。然后蟑螂爬在厕所上,爬在厕所上。接着你要脱下来的地方,光着屁股,那个阿根廷的战斗机(蚊子),这样嗡、嗡……叮下去,叮下去。那个门又扣不上,

所以还要一手抓门,要一手抓门。这个要有感受过才讲得出来,要不然讲不出来,讲不出来。然后弟弟跑来门边刚好一个洞。夭寿死囝仔,你偷看人家拉大便。偷看人家大便说会长针眼,以前的人不要人家偷看拉大便,说偷看人家大便会长针眼,其实不会这样,哪有这样,哪有这样,不会这样,哪有这样说,所以说这种你感受得出来吗?感受得出来吗?

所以说,以前乡下的厕所都做在外面,没在里面,以前没有化粪池,所以在里面会臭,一定要走到外面。所以世间什么人最勇敢?内急的人最勇敢,因为不怕鬼,不怕鬼,不去不行,所以乡下有一句俗语,内急不怕鬼,以前没有胆量的,为了拉大便训练得很有胆量,很有胆量,他不去不行,不去不行,一去就一泻千里都不用出力,一泻千里,所以乡下的厕所我体会很多,体会很多。

我们现在的人福报薄享受不到,享受不到。那个很臭,臭氧薰天,吃下去的是香的,拉出来怎么会这么臭,真的实在是……,尤其吃荤食的人更臭,所以说我们如果了解不净观,我们如果对女色看不开的人,或者是对这个世间看不开,有贪心的人、贪吃的人,你对食物食欲很好很贪的人,走,我们到乡下去,坐在厕所旁边观照、观照,坐着坐在那里观照一阵子,这样子很快就大彻大悟,很快就大彻大悟,你不必怕不开悟,你就不会对女众的身体,觉得有一点迷人,要有,他也有,她也有,统统有,统统一样,他有的,她也有,没有说他有的她没有,统统一样的,你就不会觉得稀奇,所以要观照厕所是一个好地方,还有一种,是什么?

火葬场。火葬场还不刺激,还不够刺激,你要埋下去三个月没烂光的,挖起来就这样马上在那里看,人死后三个月没烂光的,烂会流尸水,流尸水从旁边流出来这样子,你坐在旁边看:你画眉毛、画睫毛或是画口红,你看活着的时候美极了,死后浮肿、烂、胀、坏,所以我们中国人没有这么残忍,你如果要观照要觉悟,就这样埋下去三个月、半年,挖起来要烂不烂要死不死的,整个身体都是虫在啃噬时,所以说用土葬的是愚痴人,不聪明,用土葬的是不聪明,

用土葬的会被虫啃好几个月,用火化的简单明了,剩下这个肉体没有什么功用。那一天我去看地,有一位在家居士,他是县政府的人,他问:师父,听说尸体如果火化后灵魂就不见了,不晓得烧到哪里去了,变成碎掉了,世间人都乱讲,连当到课长已经算很大了,活到五十几岁,孩子二、三十岁了,对生死半点都不懂,可怜,为了名、为了利,为了生活、为了增产报国,整天都忙得不可开交的,说起来也是很可怜,所以我就告诉他,我就告诉他,在半路上跟他开示,说:法师,你懂很多,懂很多,当然懂很多才会做法师,傻傻的,懂不多怎么当法师,是不是?所以要赶紧觉悟,要赶紧觉悟。

【一】看第一,【妄计人我,起于身见:】人我、有我、你起斗争的身见,【人我之义粗显,依身见而起,以有我身故造业,设不计妄身妄我即显法身真我。真我即大方广,亦即菩提涅槃。妄计人我,故成斗争之本,增长无尽生死,此是所治第一身见心。】身见,所以你如果执著,身见就是你第一个要破除你这个身体不是真的,

当然你了解这个身体不是真的,你就了解一切的斗争是假的,这是会死会烂的,你画得很漂亮它也是要死的,你养得胖胖的,它也是要死,你也不能把它养得很瘦,留着让它痛苦也不行,身安而后道隆,身体健康才有办法修行,所以藉假要修真,虽然说这个肉体是假的,你也不能虐待它,你如果使它很痛苦,它也没有办法修行,你不相信,整天都头痛看他怎么修行,整天都牙痛,对不对?所以身体健康比较好修行。

【二具足烦恼,外遇恶缘,我心增盛:】就表示以我为中心,心中常常说我,我,我,一切斗争就开始了,如果无我,你和人斗争什么?就无我,对不对?【心中虽具足烦恼,若不遇外缘,业不能起,内因外缘和合,恶业成矣。外缘即依正二报也。“依报”六尘之境,“正报”恶知识,恶眷属(生死眷属,】这个生死的眷属就是从生到死都陪伴在你的身旁,

我们还没有出嫁以前,就是兄弟姐妹、父母,嫁了以后就是先生和孩子,这就是我们的眷属,生死的眷属。【无论强软,皆恶眷属),】软就是对你好,强就是对你不好,对你不好你的日子难过,对你很好用软的来变成情的执著,【皆为增长我见之缘,】增长我见之缘,所以,【使我见增盛,即第二我见心。

三内外既具,灭善心事,不喜他善:】这个很糟糕,灭善心事,把善灭掉,不喜他善,自己没有善心没有关系,不喜他善,还不高兴别人做善事。举个例子讲,一个居士说:假设他要拿一百万来布施。师父已经筹钱筹得团团转了,他说:来,师父布施给你。假设说他看到很不高兴,很不高兴。呆瓜,一百万可以做多少事拿去那里,对不对?布施出去看不见,出家人都说布施有功德,对不对?好吃懒做,就说布施给他有功德,他就唠唠叨叨地,人家要施舍他又……。就是不喜欢人家做善事,不喜欢人家做善事。世间就是有这种人,有!【内具烦恼,外遇恶缘,自之善心善事灭矣。】灭就是没有。

【故见人善行,与己不同故,如冰炭不同炉,】冰就是冰炉整个都是冷冰冰的,炭就是热,冷热不同,简单讲就是两个人角度不同,这样他就不爽,不爽快,不爽,对不对?我们人都是这样子,【而生嫉妒,】所以要安住自己的立场,这个嫉妒心要怎么样才能破?要安住自己的立场,享受自己的生命。所以有一个人来告诉我,说:师父,我很羡慕你,你能够出家。我跟他讲:我比你更羡慕我自己。他说:你怎么这样讲?对,我很认定、肯定,我是一个出家人,

所以我很羡慕我自己,今天能够清净的出家修行,对不对?如果对别人我绝对不会嫉妒,就是全台湾省包括只要对佛教有贡献的法师,我每一个人都是非常赞叹,在我的心中没有门户、没有派系之见,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群山矗立绵延不尽,你那个山,我这个山没有关系,你、我遥遥相对,佛教都兴盛,都很好没有关系,因此我没有嫉妒心,我不会去嫉妒,贫、富都无所谓,只要你肯学就好了。

所以说这个嫉妒实在是很难修,很难修,很难修,很难修,尤其是我们男众,我们男众,我们要检讨,我们男众业障重,是非多,嫉妒心重,我们要检讨、要检讨。所以女众,因为最近在盖道场需要钱,所以我不敢讲得太重,不敢讲得太重,一讲下去钱拿不出来,【不喜他人之善,是为第三嫉妒心。】嫉妒心。

【四纵恣三业,无恶不为:】放纵自己的三业,身口意无所不造,【作恶由三业起,既纵恣三业,故无恶不为。所谓君子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什么意思呢?君子是有智慧能抉择是非、善恶,所以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做,君子很清楚,叫做君子有所不为。【小人无所不为也,】无所不为就是纵欲,放纵自己的欲望,什么坏事都干尽了,为了一、两万元,杀人也没有关系,爱不着人家,分尸,分尸、绑票,众生就是这样子,【是为第四为恶心。

五事虽不广,】事相虽然不是很广,【恶心遍布:作一小恶,事虽不广,而心即法界,故业亦遍满法界。如彼好淫之人,其心决无际限,】整天都起心动念,好淫,他虽然和一个人在一起,【只淫一人,故淫业遍满法界。】淫心重的人,心就是虚空,虚空就是我们的心,淫心重的人整天都在想那档事,就是无量无边的罪。【好杀者,杀一生命,其心决无际限,】恨嘛,恨你,我要让你死,画一个心,心就是等于虚空,虚空就是包括一切恶业,所以你【只杀一生,故杀业遍满法界,是为第五广大恶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六恶心相续,昼夜不断:如贪淫好杀者,随其所好,恶心相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昼夜不断,是为相续恶心。】就是继续。

【七覆讳过失,不欲人知:】隐藏自己的缺点,覆讳过失,【作恶事者,苟发露于人,决不再为。以被恶心所障故,覆藏过失,不欲人知,是为覆罪恶心。】这个大家都会犯,不好的大家都不讲,人家的优点都不讲,人家的缺点讲一大堆,自己的优点都讲很多,缺点都不曾讲。

【八虏扈抵突,不畏恶道:虏扈】就是【不受规谏,】个【性刚强也。抵突即与人抵抗也。】抵突,就是抵抗,不畏恶道,【即或告以汝所作非,将堕地狱,亦复不惊不怖,】他也不怕,你如果说:你这样做不好,伤天害理。

他就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发的愿刚好和地藏王菩萨一样,很厉害、很厉害,我不敢这样发愿,他凶成这个样子杀人又放火,他就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为不怖恶道心。

九无惭无愧,不惧凡圣:】无惭无愧,不惧凡圣,【惭则己心不安,愧则羞难对人。不信因果,】不信因果,他就敢乱做,相信因果的人哪敢乱做,对不对?我今天杀人,来世我就要被你所杀,我今天偷拿你的东西,来世我还是要被你偷拿,这样就苦了,

【不畏恶道,不惧凡圣,故无惭无愧。凡即阎王鬼神,天龙八部,有他心通,及赏善罚恶之权,乃至掌国法者是也。圣乃出世四圣,】声闻、缘觉、菩萨跟佛,四圣六凡,【有威可畏,以无惭无愧,故不畏惧也,是为无惧恶心。

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这个最严重。拨无因果就是否认因果:哪有什么因果,我又不曾见到。像法师常说我,你看度了这么多众生,你看老是你看……,哪是真的,做善也没有做好报,他也是吃药吃得叫苦连天,对不对?今天美国来的,说听到我的录音带,美国的南部Houston,休士顿读作Houston,不是休斯顿,Houston有很多人在听录音带,如果说因果,在全世界讲经说法,世间人不了解就说我还生病,生病是我个人的因果,度众生,度众生,将来我们会有好的果报,是不是?要不然我以前所做的恶业就不要报了,也是要报。所以一边生病一边讲经,没有关系,恶业也是要报的。

再来,【不信堕地狱之语,以为死了即了,只见活人受罪,谁见死人带枷,始终作一阐提。】作一阐提,断善根叫做一阐提,断了善根叫做一阐提,【梵语阐提,此云信不具,】就是信心不具足,这句话你要注意听,只要失去信心的人包括对师父,包括对因果,你就会堕落,这句话要听清楚,阐提就是信心不具足,所以如果在你师父的身旁,不管你亲近哪一位法师,你做徒弟的人,一定要对他百分之百的信心,而且把你师父当做是圣贤,这样你具足信心,而且不要看你师父的缺点,

要看你师父的优点。因为我们今天打八关斋三、四百人来自十方,因为你亲近全台湾的很多法师,所以我必须这样告诉你,你如果要亲近你的师父,你一定要认为你师父是圣人,永远不看师父的过失,这样你信心具足,你才不会断掉善根,要不然对你师父没有信心要谈什么?什么都不要谈,要谈什么?所以你如果起一个念头对师父有恶念、不满,你就要注意了,你内心里面就要赶快调整自己,【是为断善恶心。】

再来,【既知所治之病,宜知能治之药。修行人要有智慧心,智慧心即是了生死之心。故再讲能治十心。

能治逆】我们现在叫做顺生死,逆生死就更解脱生死的意思,逆生死,我们生生世世这样顺着河流流下来,生死的六道轮回,我们现在逆回去,回光返照叫做逆,简单讲就是走回源头,【生死十心。

【能治逆】我们现在叫做顺生死,逆生死就是解脱生死的意思,逆生死。我们生生世世这样顺着河流流下来,生死的六道轮回,我们现在逆回去,回光返照叫做逆,简单讲就是走向源头,【生死十心。

一明信因果:以治前第十心。有信因果之心、即可忏不信因果之罪、切实明白、知因果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

二自愧克责:以治前第九心。既信因果、迷时即当自责、克者胜也、】自愧自责就是胜,【谓能自责、则善心胜过恶心也。】简单讲要常常起惭愧心,自己责备自己。

【三怖畏恶道:】因为经典讲三途是很痛苦的,所以,【对治第八不畏恶道之心。】你如果不怕恶道要赶快观想,你如果堕入三恶道没有智慧、愚痴就不得了了,百千万劫不得解脱。

【四不覆瑕疵:以治前第七心。】第七就是覆藏自己的过失,所以,【怖畏恶道、故不覆瑕疵。】没有覆藏自己的缺点,【清净心如完好白玉、道人造恶业、】修行的人造恶业,【如白玉有瑕疵、】瑕疵就是玉上的黑点,一块玉很漂亮里面有黑点,瑕疵【发露罪过、如生疮者除去脓血、覆藏罪过、如畜脓养疖子、】疖子就是我们所说脓疮,脓疮,脓疮叫做疖子,【自受其苦。】自己受这个痛苦。

【五断相续心:发露罪过、誓不再造、即断第六】第六就是第六意识,【相续心。

六发菩提心:】我一直常常告诉诸位,一定要发菩提心,这是很重要的,你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很可惜,而且学佛很容易退道心,我们如果发无穷无尽的菩提心,什么境界来都不会倒,【心灵活而非呆板之物、不造恶必修善、故翻恶心而为善心、发菩提心者、以广大善心、对治第五广大恶心也。】发菩提心。

【七修功补过:发菩提心须起行、】起什么?起【以持戒修福功德山、填罪过之河、】修功德山来补罪过之河,【对治第四为恶心。】

【八守护正法:对治第三不随喜心、欲修功补过、须持净戒。不持戒者、皆是罪人、以不学戒故、不知持戒功德大、犯戒罪过大。能持微细戒、方可护重成、轻重等持、使佛法常住、而为人所尊敬、守护佛之正法、即是守护自己正法。

能受持以上八条、即成就作法忏。】作法忏就是有一个仪式,作法就是有一个定位。

【九念十方佛:治第二恶知识缘。】第二叫做恶知识,恶知识会害我们,【一方面作法忏、一方面还要取相、以忏宿现二业、念佛属取相忏也。但十方佛甚多、如何能尽念之。会念者、念一佛即是念十方佛、“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念成感应道交、取得好相、不惟现业消灭、过去之业一并忏除。以十方佛为护符、】保护的符的意思。所以【倾心恭敬、消灭增盛之我心、我心既灭、无我之我、即是真我、自然能与佛合而成一矣。

十观罪性空:以治第一身见。】每一身见就是不空,因为你有所著,你认为这个世间是真的,其实连这个身体都是假的,【观罪性空、即实相忏。】实相忏,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无相之相、即实相。故实相无相、罪无所系、】实相本来就是无相,是空性,所以罪无所系,系就捆绑,绑不住你,罪无所系,因为是空性要怎么绑,说来说去还是以我们的心,所以我们的心,

【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我们的心如果有般若的如如,迢迢就是不动,不起心不动念,不高不下,没有对立这个叫智。契如如理就是这么样子的,所以如如不动的智慧,合如如不动的理,【一如无二如、了无一物故。罪山惑起、惑业无性、不能自立。无性之性、即是实性、实性随无明之缘、虽随缘而不变为无明、】不变为无明,

【如如还自如如也。若知无明无性、】无明无性就是没有根,如果你知道无明无性,这个无性不是本性的性,是没有根,知道你这个无明是没有根的,虚妄的存在,【本明即显、】本来的心性就显现出来,所以,【一切罪过、不能加于本明之上。众生观不到、故证不到、以观不到故、妙明真心似成无明。返妄归真、始知惑业无性、】所以,【无非翳眼见空华。】翳就是眼睛有毛病,眼睛有病,这个眼睛因为有毛病,所以看上去空中变成有花,其实不是空中有花,是因为你眼睛有毛病,意思就是说:虚妄的东西本来是没有,是你看错了,是你妄想颠倒,所以虚空本来就没有花,是因为你眼睛痛,眼睛痛比喻作无明,因为我们无明,

所以我们虚妄生、虚妄死,虚妄有、虚妄过一生,所以都是虚妄的,这是无明卡住,就像我们眼睛痛,眼睛一痛就看到空中有花,其实空中没有花,所以一切都是错觉,如果你了解这个世间就是无常,生老病死一切都是错觉,你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修行。如果你知道世间每一种事情都是错觉,你每一分每一秒就是在观照,既然是错觉你就如如不动,那就本来面目,这样你就找到自己了,所以讲什么都是多余的,但是不讲也不行。所以【迷法身故认色身之假我为我、认得真我、即无假我、色身假我既空、地狱畜生等身亦空、罪性亦空矣。若不恳切忏悔、何能感应道交。亲证实相者、尽未来际、亦不造罪、证不澈底者、不在此例。娑婆世界犯缘过多、】娑婆世界犯缘过多,【故须常修忏悔。普贤菩萨劝大众虚空界等尽、忏悔乃尽、而虚空界等不可尽故、忏悔亦无有尽。】因此真正想修行的人,修这个忏悔法门一定是最好的。

○庚五释随喜功德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

【记】此牒起随喜功德而解释之。

○辛二释相四、一喜如来善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就是佛,诸佛如来,如就是不动,来就是随缘,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叫做如来。我们不能如,因为我们会动,我们叫做乱来,如就是你什么因缘他都不乱,所以不是众生,众生都乱、乱来,来就乱。所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福聚就是聚一切福,【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舍头目手足就是说只要他做得到能够利益众生的,就是头、眼睛、手脚,他都能够施舍,这个没有那么简单,【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很难修的苦行,

【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这个般就是大,大涅槃就是每一个众生都可以成佛,所以简单讲大般涅槃就是说四个字“常、乐、我、净”,大般涅槃就是承认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所以《涅槃经》说:奇哉,奇哉,众生都有如来的德性,但因为妄想、执著、颠倒所以他就分别,所以佛到究竟说,到究竟要入涅槃,他就说每一个都能成佛,包括一切众生、畜生、蚂蚁等等,但是小乘的二乘人承认有的能成佛有的不能成佛,所以小乘的就是判有的众生能成佛,有的众生不能成佛,所以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大涅槃,【分布舍利。】佛入涅槃以后,把舍利分开让人供养,

【所有善根、我皆随喜。】从初发心认真修智慧、修福,不惜身命,经过不可说不可说的佛刹劫,很久很久和无量无边的世界,施舍他的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到最后圆满一切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到究竟的彼岸,证入种种菩萨智地,种种菩萨的信住行向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到最后究竟的大涅槃,到最后入涅槃就分布舍利,所有的善根统统随喜。底下:

【记】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约所喜之人也。从初发心下、约所喜之善也、谓诸佛最初遇三宝之缘而发心、】就像我们今天遇三宝之缘而发心,【为成佛而修福聚也。发菩提心即是智慧心、智慧心即始觉智。】开始有在觉悟的智慧,【始觉者始觉惑业生死本空、】始觉,才开始觉惑业生死本来就是空性,

【始觉菩提涅槃本有、即知真本有、达妄本空本有要假修显、故曰“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为一切智、即为成佛也。修福聚即修功德藏也。要修福德、对于身心世界不可爱惜、先修施度、】布施,【以难舍之头目手足而行布施、况财物乎。又非施一次两次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经尔许劫、行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不惟施彼罗密行圆满、其余诸波罗蜜、一一悉应行圆满也。施度中亦具足戒、忍、进、禅、慧、诸波罗蜜、为持戒故、有来乞内财外财】内财就是我们的身体,骨、肉、眼睛一切叫做内财,外财就是身外之物,就是表示钱财,

【即舍之、能舍即能忍也。说舍便舍、即是精进、难舍能舍、而心不动、即是禅定。施戒忍进禅设无智慧、不能成办、不惟施波罗蜜具足诸波罗蜜、一一波罗蜜皆互摄互融。证入种种菩萨智地下、谓从初发心、至三贤十地、一位一位证入成就诸佛所证之无上菩提、又成就诸佛所证之大般涅槃。涅槃即灭度也、】说灭度一般比较会误解,要说圆寂。我们现在对名词都已经错误的运用,譬如说涅槃,因为佛要入涅槃,所以诸佛入涅槃到我们现在都把涅槃当作是死亡的事情,和圆寂,圆寂,都认为他往生了,错误,这个涅槃是证悟到空性不来不去、不生不灭,金刚不坏,如如不动的道理,这个叫做涅槃,

所以我们把涅槃当成死亡,这是差距很大很大的错误和误解。涅槃,不生不灭,说是圆寂,圆满,就是说他达到像月亮一样光明圆满,寂就是心非常寂静,不受一切的动摇,翻译成中文叫圆寂,圆满又寂静,因此对这些名词都是后代的人依照自己的意思产生的错觉。说佛要入涅槃,其实佛早就在涅槃了,他也没有涅槃可得,菩提、涅槃等同空花水月,于幻化做水月道场,所以佛就这样说菩提、涅槃等同空花,菩提和涅槃本来就没有,这是对立性的,菩提当下不生不灭,就是涅槃,涅槃当下就是菩提,说佛有死亡,这是愚痴的人才这样讲,所以佛要入涅槃,简单讲是众生的福报已经尽,佛已经留不住,留不住在这个世间,要不然佛证悟到法身,他哪有可能灭度?不可能,

所以灭度是【灭度生死苦而不生不灭、】因为我们有生死,所以感受不出涅槃的法喜,我们因为有生死,所以感受不出涅槃的法喜。一个人如果能够进入感受到涅槃的法喜,你不用唱歌、跳舞、不用喝酒、打麻将,不用打电动玩具,都不用,无所得,空一切无所有,【分布舍利于人间天上、利益一切众生、为众生生善之根。佛未成佛时、生自成佛之善根、佛已成佛、为一切众生生善之根、我皆随喜者、非只心随喜而已、行佛之行、是真随喜。

○二喜诸趣善

【经】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四生是胎、湿、卵、化,胎生、湿生、卵生、化生。胎生,譬如说我们人就是胎生。湿,湿生,藉着湿气而生,譬如说臭水沟的水有湿气而生,湿生。再来,卵生,鱼就是卵生。化生,譬如说地狱、鬼,鬼道这个都是化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记】诸趣即六趣、谓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四生即胎卵湿化。】胎生、湿生、卵生、化生。【天趣地狱趣皆化生。】天道、地狱这些都是化生,【人与修罗畜生皆通四生。】这句话有很多人看不懂。我们人和修罗为什么有四生,这个意思不是这样,是说我们人当下就有具足四生的条件。譬如说我们人的意识见到父母行不清净,我们的意识来,那一念叫做化生,那一念叫做化生,父精母血有湿叫做湿生,受精卵在妈妈子宫里面,那个叫做卵生,最后在子宫里面增长变成人出来叫做胎生,所以我们人从父母的结合一直到出生,四生皆具足,所以这句话就是这种意思。不是说我们人有卵生、有胎生、有湿生、有化生。我们人岂有突然蹦出来的,不是这个意思。所以经典要有善知识来解答,我们都能了解原来是这种意思,

【鬼有化生胎生、】这个有。化生、胎生,【罗刹鬼子母属胎生。】像我们这样要生孩子。【六趣四生又各有种种类类。所有功德、乃至极少之一尘、我普贤悉皆随喜。人天修罗有种种功德者、鬼道容或亦有功德。畜生中马不欺母、】马不欺母这个要知道,马不欺母这个典故要知道,我们如果身为人父,对女儿有野心就比马还不如,母亲如果和儿子有染,这个比畜生还不如。马,从以前到现在有人测试过,说母马生子,马子是它所生就在它的身旁,等到要长大的时候把它所生的马子分开,分开就是关隔壁,分开,然后再故意把马子牵来和马母住一起,这只马子就是它的孩子,马母会用后脚踢它(马子),就是要它(马子)离开,它(马子)离开。也就是说连马都有伦理的观念,连马都有伦理的观念,就是说儿子不敢去碰母亲,母亲也不会和儿子做这种不清净的事情。这个表示清净,就是畜生还有五伦的观念,这个比我们有些人还可取,

【麒麟不踏生草、】麒麟,从以前到现在我们都没有见过,所以这个典故只是讲一讲而已,简单讲麒麟对初生的东西,麒麟据说以前有修慈悲心,生草就是刚长出来的草,它不忍心去踏它,就表示它的慈悲心连刚长出来的草,它都不敢摧残它,不敢摧残这个幼苗,所以你看连麒麟它都有慈悲心,不敢踏刚刚生出来的秧苗。我们人却那么残忍把自己的女儿送入火坑,反正有钱就好了。【鸦有反哺之义、】乌鸦,乌鸦反哺,乌鸦的孩子都会叼东西回来给它妈妈吃,乌鸦会张开嘴巴让它嘴对嘴吃里面的东西,反哺。

【羊有跪乳之恩、】羊如果要喝母亲的奶要跪着,要跪着。我们人也是很不可思议的,我们人比羊更了解人情义理,以医学来讲我们人一岁到五岁,这个叫做可塑性,可塑性。尤其是美国,现在很重视刚出生的孩子,刚出生的孩子身体都没有洗,简单擦拭一下,就赶紧给他妈妈抱,那个第一眼母子的心,第一眼,所以他们很重视这种事情,抱这个孩子,那一天我们看这个录影带,讲得很有道理,他说:我们母亲抱孩子都抱错了,抱错了,我们抱小孩,如果抱在左边这样不对,或者是抱在右边这样不对,抱在左边让他吃奶这样抱着,他说这样母亲和孩子的视线斜一边看这样不对,抱小孩要这样子,要抱这样子,抱正对着脸这样才对,抱小孩要抱这样子,这样就是说,母亲和小孩的眼神正面相视,母子就会很有感情,妈妈的爱心灌输,小孩以后比较不会不孝顺,从小就培养,培养,

我们现在的人不一样,不一样,她就抱这样子,抱这样子,抱这样子吃奶,现在也没吃母奶,现在的孩子哪有吃那个,现在也都是喝牛奶,她违背大自然,叫做违背大自然,大自然就是说女人,讲得直接一点就是我们要哺育孩子,要不然生孩子干什么,这个常常挂在这里也没有作用,这个要有作用,就是人要生小孩喂孩子,生小孩喂孩子,所以女人生产之后马上会涨奶,马上就有乳水,有乳水,对不对?现在的人不是这样,她把它吸出来丢掉,用像卖冰棒的那个把它吸出来丢掉,把它吸出来丢掉,她就是不让孩子吃奶没有办法。如果依照医学来讲这样不对,

所以这方面我也很有研究,我们真正最尊贵的东西就是妈妈的奶水,这是母子连心,我们现在没有了,冲泡牛奶,她宁愿用那个吸乳器,吸一吸丢掉,吸一吸丢掉,涨得整个吸出来馊掉了,你知道吗?留在里面留到馊掉,不愿让小孩吃,真的,那个会馊掉,你们知道吗?这个你们知道,生过小孩的每个都知道,没吃会馊掉,所以一定要常常吸,要常常吸,所以我们违背自然,现在怎么样?好看,好看,常常穿着内衣,好看、好看,她就是她的身材愈好看愈好,这个却是违背自然,我们笑非洲或者原始民族,这样喂小孩很难看,事实上那个就是本来面目,那个就是我们人的本来面目,牛在吃奶也是这样子,羊吃奶也是这样子,孩子本来就是要吃母亲的奶,这个本来就这样子,

因为我们现在文明,文明的定义叫做作茧自缚,文明就是自己一直觉得很行,一直要使自己愈漂亮,愈漂亮的时候她就违背了自然,就用牛奶给他喝,用牛奶,所以现在的小孩每个脾气都很坏像牛一样,现在的小孩每个脾气都很坏,你讲他,他不听,像头牛似的,很拗,不讲道理的,他是喝牛奶的不是吃人奶,对不对?教育才厉害,那一天那个医学上的录影带才厉害,他说我们人从出生教育就错误,从出生教育就错误。他说你怀孕有小孩就要开始教育,母亲就要开始学什么?

学好脾气,为了孩子不要吃太烫、不要吃太冷、不要吃太辣,所以要开始教育,妈妈的频率会感应到孩子,所以我觉得很好,这个讲得太有道理了,怀孕就要开始教育了,所以你们这些怀孕的人回去要学不生气,不要生气,尽量不要生气。接着我去听邱医师,因为那一天去他也讲,台风天或者是季节,夫妻不要睡在一起,要分开,要不然出生的孩子会变台风脸(师父从上至下从脸上摩过。笑),所以要有节制,要节制,这个真不可思议,这个看起来好像迷信,但是说起来很有道理,你如果看到脸长得歪七扭八的,那个都是……台风天……。所以说教育,要从这个最彻底的教育,彻底的教育。所以说羊有跪乳之恩,我们人也要了解一下,【亦有功德、可说随喜。至若地狱众生、一日一夜、万生万死方受苦之不暇、】方受苦之不暇,受苦都来不及了,

【有何功德而可喜?普贤大智、知彼地狱中极苦众生、自性功德未失、即本具大方广与佛无二、】他与佛无二,【虽无修德、而有性德故。“乃至一尘”、一尘约理、理微细也。】不是实实在在有的东西,【如云一尘中】如云就是经典有这样讲,一尘中【剖出大千经卷、】一尘就是说在理体里面幻化出无量无边的经典,就是建立一切法的存在,一尘就是表示理,大千经卷表示事,一理通万事,一个理性、理体,就通达一切一切的事相,【岂非微细至极乎。亦约事言、虽极恶之人、择其所长不无微小之善、】一点小善,【行人皆当随喜。】皆当随喜,【故以佛眼视众生、众生无不是佛、以善眼视众生、众生无有不善、此是佛菩萨之慈悲心。学佛法人亦应学佛、只见众生之善、不见众生之恶、即转烦恼成菩提矣。

○三喜二乘善

【经】十方三世一切声闻】修四谛而证果位的叫做声闻。声闻就是听到佛的音声,修四谛法而证果位叫做声闻,【及辟支佛】翻译成中文叫做因缘觉简称缘觉,我们说缘觉这个是简称,要说因缘觉,所以辟支佛要称为因缘觉,就是修十二因缘而证得辟支佛,声闻跟辟支佛有什么不同?声闻叫做断惑,辟支佛叫做断习气,这个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功夫就差很多了。所以【有学】就是三界内,四果以前都叫做有学,【无学、】就是三界外,三界内如果统统学完了,没有一件事情他要无学,他都已经通达了,所以叫做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这个随喜就是没有半点嫉妒。

【记】所以【声闻有学约因、即三果四向。】三果就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向就是说趋向于什么,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所以叫做三果四向,因为到四果就是无学位了,四果就是无学位了,也就是三果四向,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以前都有一个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无学约果、即阿罗汉、有七因四果。】七因就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这样就有六个了,这里加一个四果向,这都是成四果罗汉的因,都是四果罗汉的因,

所以叫做七因,七个因。四果,所以说四果,七因四果,【辟支佛、正修十二因缘观时、是有学位、证道是无学位但有一因一果。约大乘法门、应弹偏】弱偏,这个弱就是弹劾、喝斥的意思,偏就是说只修空观叫做偏,弱偏就是像我们弹,你不应该这样子,你不应该这样子,我们人……。以前乡下有玩一种……,你知道吗?乡下玩一种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猜拳,一个耳朵被弱得又红又肿,以前常常玩这种猜拳,弹得肿起来都不须美容,弹,弹就是喝斥的意思,排斥修空性的小乘人,【斥小、】小就是发心太小的人,【叹大】赞叹大乘法,【褒圆。】就是赞叹、叹大褒,褒就是褒奖、表扬的意思。【此经是华严圆教法门、何以随喜小乘?乃有二义。一者就权说、】仅说叫做方便说,【虽是声闻缘觉、胜世间故。二就实说、声闻辟支佛、将来必定成佛、岂可不随喜耶?】怎么可以不随喜功德?底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