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乘起信论讲义 慧律法师

寅四 简伪异真(分辨这个错误的、虚伪的不同于真的)

二 卯一 约邪正简 二 对理事简

卯一 约邪正简

【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外道不是我见就是我爱,要不然,就是我慢,认同自己而已,不谁认同别人)。贪著世间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不住见相就是所谓的六根里面所见的,也不住得相:也无可得)。乃至出定。


亦无懈慢(也不懈怠)。所有烦恼。渐渐微薄(为什么?观照心不断,每天都在观照,随念随遣、随念随遣……,哪有什么烦恼,烦恼根本没有,慢慢、慢慢地……,所以,善于用心便能入道,就是这个道理,要会用心,你不会用心,你不能入道,立于不败之地用心必能入道)。】

此文承上得定而来。虽有所得。毕竟非真。故示以应知。而外道之定。为邪定。以常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内著邪定。外贪名利。是谓错乱修习。都成魔业。

真如三昧者。正定也。湛然寂照。一切无著。不住能见之心相。不住所得之境相。能所双忘。心境不立。即出定亦不贪名利。故无懈。不著我见。故无慢。所有烦恼。皆由贪著。而得增长。


既无贪著。不期自遣矣(不期就是没有一定希望怎么样,自自然然就消掉,我希望什么时候除掉,可是,你不需要这样。期就是说约定某一种时刻,达到某一种理想叫做期。我并没有说我希望怎么样,你不要说我要除掉什么,自自然然就遣掉)。

正由此定。非强制识心之定。动静一如。无出无入。若强制之定。入之则有。出之则无。在定纵经多劫。必以静而碍动。出定稍涉须臾(你只要一点点就马上烦恼)。

必以动而碍静(动为碍静,静为碍动)。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所以,一般人不懂,有的人问一个法师:师父!我念佛怎么样才能够得定?这个法师讲:你要常常打坐才能得定。人家问师父,他说:您觉得这个法师回答得怎么样?我说:我打坐才能得定,那起坐怎么办?那你告诉我,释迦牟尼佛一生一世就常常坐在金刚菩提座下就好了,坐着才定,那起坐?起坐就乱了,这哪里是一行三昧、真如三昧,对不对?

入坐才定,那起坐怎么办?定本身是无所障碍的东西,是不是?入坐叫做寂灭涅槃,起坐叫做妙有现前,对不对?所有的妙有都是寂灭,所有的寂灭都不离动态的妙有,这就是真的功夫,未得谓得,未证谓证)。邪见密兴(恶知见就跑出来)。种智消灭(种智就是佛智,一切种智,种智就是佛的智慧就被消灭了)。则邪正不可不辨也。一约邪正简竟。

卯二 对理事简

【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为什么?)以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味著(味着就是执着那种法喜,执着那种禅定的喜悦,那也是一种执着,不想起坐,我坐得非常的舒服,不想起坐,那个也不是一个佛定)。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跟外道没有什么差别。共外道一处:一鼻孔出气)。若离善知识所护。


则起外道见故(我们修行人如果离开善知识,就很容易跑到外道之见,自己修学佛法修到最后变成外道还不晓得,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就是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又不晓得自己修行已经偏离了方向,人家讲他,他还要跟人家辩论,那没有救了,最可怕的就是这种人,有时候你外道的话,跟我们道理差别很大,他讲了他会信,马上就进来,尤其是佛道,佛道学得也不深,懂得了少,还是有限,可是,也看了几本书,然后,又邪知邪见,你讲他,他又不听,他自己认为很行,对不对?要叫他亲近善知识,他说:我就是佛,这就没有办法!起外道见)。】

先明理定。此三昧。即称真如理性。所修一行三昧也。大乘菩萨。依此法门。方登初住。不退位中。入于如来种性。上二界天人。不习此定。必不能入。故云无有是处。

下明事定。因彼天人。所修四禅四空八定。皆属(于)世间。增上有为果报(增上就是加强一种力量而已,果报)。未离六识(分别心)。多味著走境(都是去执着这个定境)。未离我见(还是不能离开这个我见)。故不出三界。与外道共者(就是不能出离三界,外道不能出离三界,所以,与外道共)。若得善知识。


护助之力(所以,善知识是诸佛的示现,善知识是明眼、是明灯,若得善知识,护助之力)。或可得入佛法。以免报尽还来(又来)。否则起外道邪见。天报既尽。五衰相现(天人的五衰:五衰就是头上的花冠萎靡,天人头上都老花,插了花马上就萎靡掉,插了花马上就萎靡掉,是不是?

我们人间是这样,插了花可以撑几天,不同,天人快要死的时候,那个花插起来,那个花马上就萎靡;腋下出汗,腋下就是胳肢窝;第三个是衣裳污秽,天人这个衣服弄干净以后,它显现还是肮脏的,衣裳污秽;第四就是身上的光明慢慢地失,失掉,身上还有臭气,天人生命要结束的时候,身上还有臭气,会不会有狐臭,不晓得?

第五、不乐幵本座,不乐于本座就是那个位置坐不起来,坐起来就烦恼,坐起来不烦恼,东跑跑、西跑跑;五衰现相)。谤阿罗汉。身遭后有(诽谤以为没有阿罗汉可得,诽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入恶趣(所谓诽谤阿罗汉就是说佛骗人的,以为这样叫做阿罗汉果,其实是错的,起外道的邪见,比如说修到四禅,以为,我现在就是什么?

阿罗汉,后来,定力尽了,我现在本来应该是证阿罗汉,诽谤佛,谤阿罗汉就是谤佛的意思,谤佛,本来我修到这个地方应该是证阿罗汉果,结果,没有,烦恼还是会起来,还是会动念,结果,不是阿罗汉,你谤阿罗汉就是谤佛,以为没有阿罗汉可得,根本就不是阿罗汉,身遭后有,堕入恶趣)。则理事二定。辨之不可不慎也。

庶免蒸沙作饭(蒸沙作饭就是非因计因,这不是成道的因,他把它当作是修行的因)。尘劫无成(尘劫也是不可成就。经过尘点劫也是没有办法,有一种人很容易入道,你告诉他,他很虔诚,谦冲自牧的人能够接受,有一种人,你讲死他,他也没有办法,叫他无相,他也拼命地执着、烦恼,没有办法!这个就是需要时间,因为每一个人无量亿劫来所修的道力不一样,有的人是从佛道来的,有的人是从畜生道来的,有的人是从烦恼的阿修罗来的,

所以,因为来的道不一样,不一样,有从佛道来,一讲,他马上就入无相,那个从畜生道来的,他从前世就是咬人家、伤害人家,对不对?他到今生今世虽然有听到佛法,可是,心不容易调伏,畜生道就是愚痴,愚痴怎么调伏都调伏不了,所以,这个情有可原,所以,你看那个人烦恼很重就是畜生道来的,这个人听闻佛法,在三年以内,讲堂建造三年,他马上就能会归真如、无相的自性,这不得了了,这真的是佛道来的,所以,因为根器的不一样,根器的不一样,所以,我们今天所感受的也不一样)。四简伪异真竟。

卯五 示益劝修(就是开示我们多少的利益,劝导我们要好好地修行) 二 辰一 总标 二 别列

辰一 总标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云何为十。】

修学正定。即成佛之正因。未来利益。不可思议。现世精专。略陈十益。

辰二 别列

【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

此得护念益。以真如三昧。妙契圣心故(合圣人的心)。

【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

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为什么讲九十五种?因为,每一师,我们说六师,每一师有十五个徒弟,那么每一师有十五个徒弟,加上自己所讲的跟十五个徒弟都不一样,比如说,我教出十五个徒弟,十五个徒弟的思想都跟师父不一样,加上我就是十六个,那么六师底下有九十个徒弟,加上六师,思想都不一样,所以是九十六个,


但是,最后有一种外道,与佛道的思想很相近,这称为内教,称为内教,所以说,才称为叫九十五,九十六种外道里面有一种外道,它的思想跟佛道相接近,所以,称为内教,因此,扣掉一个就是九十五,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

四者。远离诽谤(这个诽谤的罪是很重的,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

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恶觉观就是不信,错误的)。】

此得灭障益。前二(种)外恶缘障(外面的恶缘障,第一个就是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第二个是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所以说,灭璋益就是前面两种是外恶缘障,外面的种种的恶缘的障碍,诸佛会守护,也不会着魔)。


由修学三昧。正念观察。诸法本空。无外境界(没有外境界)。故不为魔鬼恐怖。外道惑乱。后二(后面两种就是第四、第五,也就是说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后二,这两种是)内惑业障。

谤法乃(是)极重罪业(罪恶)。疑心邪观。俱属(于)深惑。以深信唯心之理。正念现前。自可离诸疑谤。灭其惑业(在这里前二跟后二,你不要把它当作后面第九、第十,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一到五这个地方,从二、三、四、五,就是四个,前二就是二、三,后二就是四跟五)。

【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

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

此得信进益。如来境界者。诸法平等。生佛一如。性相不二。深信此理。故曰增长(所以叫增长)。由信如来境界。生死即涅槃(生死就是涅槃)。故离忧悔。勇猛精进。心不怯弱。

【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有修行的人无相,当然就没有什么执着,没有什么,久了就不执着了,当然心就柔和了,对人家就慈悲,你有所着你当然就对人家有所敌视,对不对?常常敌对于对方,就是表示没有调伏自己,这很容易看得出来,把对方当作敌人,那当然就是没有调伏自己,所以,其心柔和就是表示已经调整了,就舍离了憍慢)。不为他人所恼。

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

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此得安忍益(安忍益:把心安住)。八心柔离慢(心柔软离开憍慢)。既无我人之相。岂有顺逆之境。故不为恼。九虽未得定。了知诸法无性。一切时处。不起惑染(不会迷惑也不会染污)。故能损恼(损就是破除,可以破除这个烦恼)。


不著世欲(不着世间的五欲六尘)。十得定忘缘。外缘实该六尘(外缘讲起来都包括在六尘里面,色、声、香、昧、触、法)。独标音声者(为什么讲这个音声?)。以入定时。五根俱闭(不起作用)。唯耳根虚通(你如果关起来的话,你说耳朵把它关起来,怎么关起来呢!)。声尘易动。今言不动。所谓入流亡所也。一修止竟。

子二 修观二(怎么观照?) 丑一 明修观意 二 辨修观相

丑一 明修观意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修止的话容易昏沉)。或起懈怠。(为什么?)不乐众善(他不喜欢做这个众善。就是不积极,修止的人容易消极,不积极的做众善)。远离大悲(大悲就是拔度众生,不可一刻停止)。是故修观(单单修止不可以的,止是自利,观的话是要利他)。】

若有止无观。唯向真如。专于趣寂。心易沉没(不想动)。便起懈怠。则有二失。一不乐众善。失于自利。故下法相观以治之。精进观以成之。二远离大悲。失于利他。故下大悲观以治之。大愿观以成之。一明修观意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丑二 辨修观相 四

寅一 法相观 二 大悲观 三 大愿观 四 精进观

寅一 法相观

(法相观又分成四种,分成无常观、苦观、无我观、不净观)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这是法相观里面的第一个无常观)。】

此无常观也。横观十方一切世间。即情器二世间(情世间跟器世间两种世间)。皆是有为生灭之法。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死病死。非常住法。故曰须臾变坏(会开悟的人,这几句话就开悟了,不可得,不可得你执着什么,什么东西值得我们这么伤心在那边哭泣呢?在那里死执放不下呢,挑起这个执着的重担,你不觉得这个是一种负担吗?)。

【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只要你的心起心动念,每一念都是生灭的,有生灭就是苦,所以,观心无常)。】

此苦观也。心行。即行阴。念念生灭。新新不住。如暴流水。波浪相续。是谓行苦(行苦就是刹那生灭)。

【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看到这个不开悟那才奇怪,那就是什么都没有,一切随缘)。】

此无我观也。竖观三际。过去无体如梦。现在不住如电。未来忽起如云。本来无我。

【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我们的色身没有一种是快乐的,你想想看!诸位!观照外境的人比较多,观照内心这个色身的人比较少,你内心想想看!这个哪里值得我们这样执着,执着一个人,执着到凌晨两、三点都还在文殊讲堂里面绕来绕去的,为什么这样子呢?你说你执着师父,你欣赏,欣赏不是什么罪恶,可是,为什么弄到两、三点,她还在那里起动呢?何必这样,我也是不净,你也是不净嘛!何必要这样执着这种东西呢?我很同情你,可是,我救不了你,不会形容,所以说,这个众生相,他宿世的根器不一样,有的人实在是利根,非常地利,他一下子,生死重要,他什么都放下,哪里会一直执着这个臭皮囊,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此不净观也。身为革囊盛粪。从头至足。三十六物。种种不净(三十六种物就是说外相有十二种物,身器有十二种物,内含十二物等等,这个加起来就是三十六种,三十六种,什么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脂肪等等,外面的什么毛、发、爪、齿、泪、尿、垢、汗,等等三十六种就是不净,统统不清净,你讲到哪里统统不清净。就像昨天华视报导的:定员的绽容,是不是?先被强暴,然后呢?被勒死,用那个袜子勒死,才二十几岁,勒死,长得很漂亮,是不是?


那个坏人也不晓得从哪里进去,勒死,那么漂亮,你看,演员化妆起来很漂亮,结果,死的时候,然后,放火再烧,淹灭证据,烧得都不是人,那么漂亮的一个小姐,烧一烧就什么都没有,我们常常说,你怎么看不开呢,我就弄不清楚,你哪一点看不开,为什么死了那么多人,火葬场烧了那么多,美的美女,那为什么你不会觉悟?有一次,我去火葬场,殡仪馆那个地方加持,结果,那个尸体很多,结果说:师父!您慈悲!帮我加持一下。

我不认识他,硬拉着:师父!我跟您顶礼,您帮我女儿加持一下。我说:好!好!看一下,好、好,加持、加持……,那就过去了,因为,那个停尸间太多的尸体,都满了,爆满了,爆满的时候:师父!慧律法师!帮我女儿加持一下。我说:你女儿为什么……。我女儿难产,难产死掉,太慢看医生,去看,哇!她好漂亮!好漂亮!

好漂亮也一样死,加持的时候:哇!你好漂亮,你真的很漂亮,我在加持的时候,我就告诉她:哇!你好漂亮!真的,你怎么长那么漂亮,噢!她女儿真的是够漂亮的,躺着,还是要死,没有办法,生产,叫你不要结婚你偏要,一直靠过去、一直靠过去,很奇怪!叫你不要生硬要生,很奇怪!三十六种,种种不净,是不是?)。

又经云。当观此身。犹如毒蛇。故无可乐(这个色身就是没有什么可乐的,不是可口可乐那个可乐,没有什么一点快乐的,都没有)。上四观为除凡夫四(种颠)倒(凡夫四种颠倒就是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不净为净,以无我为我)。一法相观竟(所以,法相观就是无常观、苦观、无我观、不净观)。

寅二 大悲观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世(以)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我们生生世世已经苦得不堪言,已经苦不堪言)。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也不晓得有多少,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亦无分齐,分齐这里当多少,不知道要多少,要受多少的苦)。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为什么还不觉悟?呜……,菩萨就会哭了,呜……,你为什么还不觉悟?呜……,我要哭了,你为什么还不觉悟?为什么?哭给你觉悟,是不是?而不觉知,是不是?)。众生如是。甚为可愍(还在这个错误的世间里面拼命地打转,还不赶快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去)。】

此观众生。自有无明以来。惑业苦三。相续不断。备受三世重苦。不得舍离。久处长夜。尚不知起厌求心。盖众生本具佛性。枉受如是生死之苦。甚可怜愍。故动菩萨。同体大悲(动菩萨的同体大悲)。

寅三 大愿观

【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离开分别,用无相才能离分别)。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所以,讲经说法要懂得要善巧、要方便,最好要有幽默,幽默,但是,不下流,有的人听师父讲课以后,也满欢喜的,白天上班上得很累了,听听晚上讲讲笑话,是不是?这堂课没有来听课的时候,他下一堂课就问同参道友:喂!师父上个礼拜讲什么笑话?竟然不是问佛法,还赶快问有什么笑话。)。】

此因悲立愿。思惟众生。与我同体。故当发愿救拔。离分别者。不颠倒心也。视大地众生。犹如一己(就像自己的色身,自己一样)。无我人众生寿者之相。遍于下。分身尘刹。万行繁兴。尽未来劫。长时心也(就是时间很长)。救拔一切。广大心也(就是发广大的心,发长时的心)。令得涅槃乐。第一心也(要发长远心,要发广大心,要发第一义谛心)。

寅四 精进观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你有多少能力,你要贡献多少的能力,所以,我们是个出家或者是在家,如果,我们外面有善可得,我们随自己的能力,看到有人要伤害佛教,我们应当随自力劝劝他,劝告他:不要这样子)。】

此依愿精进。众善奉行。多方济度。竭尽心力。而不懈退。二修观竟。

子三 双运 三 丑一 总标 二 别辨 三 总结

丑一 总标

【唯除坐时。专念于止(就是当专门在坐的时候,因为他是静态,所以观照于止)。若余一切(若其他的动态)。悉当观察(应当观察)。应作不应作(应作就是顺真如理,应该作,顺善应该做。不应作:不顺真如理,或者不顺善行,那不应该做)。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统统止观双运)。】

此约四威仪。唯坐时专修止行。余威仪中(其他的威仪当中)。悉当止观双运。顺理者应作。违理者不应作。止观如车两轮。如鸟两翼(就像鸟的双翼)。单轮易覆。孤翼难飞。未可偏废也。一总标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丑二 别辨二 寅一 约法 二 治障

寅一 约法

【所谓虽念诸法。(但是)自性(本空,一切法)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因为不昧因果,事相还是存在,虽存在,但是,它本体就是空)。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此中二“虽”字“即”字(这两个字)。即含不偏双运之意。文有二段。交互发明。前(面)虽念诸法自性不生。当体即空。止也。而即念因缘业果。纤毫无差(造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得恶果,一点都逃不掉)。


(那么就要)广修众善(广修众善这个意思,就是止之善,止之善就是定中有慧,修定是主,修慧是附带的)。即止之观也。次虽念善恶业报。依他似有(依他似有就是缘起)。(似有:)观也(在有相观照)。而即念诸法。随缘显现。性不可得(本来就是空)。即观之止也(主修慧,但是附带有定)。此居空不舍万行。涉有不染一尘。寂照双流。空有不滞。一心双运。实圆顿妙修之旨矣。一约法竟。

寅二 治障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著世间(凡夫就是妄想多而且不定,对治凡夫住着世间,凡夫众生都是执着这个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为什么二乘见?他没有大悲)。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所以,修止是对治凡夫等等,若修观对治二乘)。】

初修即观之止。知幻有本属真空。除(掉)凡夫人法二执(着)。乐著世间五欲之境。除二乘心外有法。怖畏生死。怯弱之见。次修即止之观。知(道)真空不碍幻有。除二乘不起大悲。愿行狭劣心过(就是小悲小愿,所以说,愿行狭劣之过)。除(了)凡夫不修诸善功德(除去凡夫不修诸善)。


懈怠心过(因为有观的话,他才会要去行善,这个都是对治凡夫跟二乘的毛病,修止的时候对治凡夫的执着以及二乘之见,修观的话对治二乘不发大悲心,对治凡夫不修这个善根,这个都是对凡夫跟二乘人的对治)。二别辨竟。

丑三 总结

【以此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止观不具就是缺一不全)。则无能入菩提之道(只修止不入观也不行,只修观没有止也不行)。】

初句承上。先二门双具(二门又具就是止观双具)。互助不离。定爱慧策。慧狂定制(如果定,起了爱的执着,简单讲如果起了定的一种执着,那么要用这个慧来策励、鼓励,因为这几个字你们看不懂,定爱慧策就是当你起修定修得变成一种定的爱,执着定那么就要赶快用慧来鞭策叫做定爱慧策,起了定的执着就用慧来鞭策勉励自己,那么慧狂定制,如果般若的智慧比较有了,但是,狂的意思的就是说已经超越了只在那边谈论理论,只论理论不重修行,那不行,要赶快用这个修行的定,赶快把它制止下来,事相的修行,所以,狂慧就是你只在理念上知道,那不行,要赶快在事相里面,把它制定下来,停止下来)。


凡夫厌世无常。勤修众善。二乘不怖生死。能起大悲(意思就是能够让众生依愿离这个世间的无常,赶快修这个众善,也能够让二乘人不怖生死,能回小向大起这个大悲)。不滞(滞就是不通。不会停滞在不通的)空有二边(里面。落入空也不对,落入有也不对。滞就是不通。不会停止在空、有二边)。自可直趣菩提之道。后二句显止观不具。如单轮不能远运。只翼安得高飞(单一只翅膀是不能飞的,没有办法)。二约法广辨竟。



丁三 防退方便

戊一 明畏退之机 二 明防退之法

戊一 明畏退之机(防退就是叫你救生极乐世界)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哇!要那么长,是不是?很难!)。以住于此。娑婆世界。(怎么样?怕!怕什么?)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不能常常碰到佛法)。(也没有办法)亲承供养(世尊)。惧谓信心。难可成就(信心没有办法成就,没有办法做到不退转,难可成就)。意欲退者(怕会退掉)。】

此约劣机。初学是法者。谓修行信心。欲求正信。速得成满。因(为)机劣难成。心怀怯弱。下明怯弱所以。因住此娑婆(世界)五浊恶世(里面。五浊恶世里面,我们都讲过好几次了,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劫浊就是无自相,就是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综合;见浊就是我见炽盛;烦恼就贪爱炽盛;众生浊的话,一切众生都是互相杀、盗、淫:不畏恶果,拨无因果:众生浊;命浊就是世间的寿命太短,世间的寿命太短。五浊恶世)。

释迦已去。弥勒未来(弥勒还没有来到)。不能值佛。外缺胜缘(外面缺乏这个殊胜的缘)。故惧退失(所以怕退掉,退掉这个道,恐怕退掉这个道)。

戊二 明防退之(办)法

【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你的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就是指极乐世界,所以,都摄六根)。】

胜方便。即念佛法门。可以横超三界。乃为修行捷径。如来以此方便。摄受护持。劣机众生。令其信心不退。专意念佛者。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因缘。乃本觉内熏为因。能发信佛之心。依信起行为缘。转得资熏之益。信行既笃。更加愿求。三种资粮既具(就是信、愿、行)。故得往生见佛。永离恶道。

如《楞严•势至圆通章》(《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里面)云(说)。十方(的)如来。(都是)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佛想我们众生,而我们众生不想佛,那你有什么用呢?)。若子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乃至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此亦念佛因缘。感应道交也。

【如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典,如《阿弥陀经》里面)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此引证专念阿弥陀佛。得生西方。居不退地。盖往生不退。约有三位(大概有三位: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种)。一者如莲花未开(的时候)。信行未满(信行未满:十信位还没有满)。此但处无退缘。故名不退(只是还没有退缩而已,因为,外缘都是极乐世界清净的地方,你不会退到凡夫来)。


二者花开见佛。当信位满足。分见法身。住正定聚(正定聚就是决定成佛)。乃真不退。三者三贤位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满)。初地已去。证遍满法身。生无边(的)佛土。如佛记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佛灭度以后六百年来人间降生的,所以,这个龙树菩萨在佛经里面就有授记了,六百年后有一个菩萨降生,这龙树菩萨八宗共祖。

八宗共祖:八个宗派的始祖,都要尊他为祖师,这个龙树菩萨死在外道,死在外道,因为,他太会讲话了,太会讲话,外道碰到他就受不了,但是,死的时候死得很惨,外道害死他,剁成肉酱害死他,龙树菩萨太会讲话,太有智慧了,太有智慧了,没有一个能够跟他辩论,所以,当时的外道恨他,就让他死掉,太有智慧还是不好,还是不好,所以,躲在讲堂里面平安无事,睡觉,是不是?

现在,以后讲话要客气一点,不管是对qing hai的、卢胜彦,或者对这个一贯道的师兄,或者是对#*,都要客气一点,要我赞叹当然是很难,客气一点,彼此不伤害就好了,你们信你们的,我信我的,看到龙树菩萨这个情形,稍微自己还是不要,把他们当作也是菩萨,也是菩萨,但是,我们不敢领教)。住初地。生净土等也。此中即得往生。常见佛故。又云毕竟得生。住正定故。似当后二不退也(后二就是住正定聚真不退转,行不退或者是念不退等等)。四修行信心分竟。

丙五 劝修利益分 三

丁一 总结前说 二 备陈损益 三 极劝修学

丁一 总结前说

【已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摩诃衍就是大乘,我们这个大乘的道理,我已经总说诸佛的秘藏,就集中在这一本《大乘起信论》,所以,这本《大乘起信论》非常重要的一部论文,非常重要的,宗百部的论的思想就是《大乘起信论》,你研究这部就等于你看过一百部的论典)。】

如是指正宗三分。总摄如来广大深法。为诸佛秘密之藏。浅智莫识(浅智慧的人不能了解)。我为利生故。今已总说。意在流通遐迩(遐迩就是远近,还好我们有一个马鸣菩萨出来造论,让我们容易看到这一本)。除疑舍执。是以劝修。即流通分也。

丁二 备陈损益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所谓思量是方便讲,其实是无相真如叫做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佛)道。】

此总显三慧之益(三慧就是闻、思、修,闻慧、思慧、修慧之益)。甚深境界。即一心之大总相法门(我们说戒、定、慧,戒、定、慧三学,戒、定、慧是戒学、定学、慧学,慧学底下分三个:闻慧、思慧、修慧,所以,这个三慧是从戒、定、慧开出来的,也就是一心之大总相法门)。


唯佛能证。故冠以如来。若众生欲于此大乘(的)境界。生信远谤(产生信心远离诽谤)。而得契入者。应以三慧为能入故。持者闻持。即闻慧。思量即思慧。修习即修慧。三慧具足。复本心源(恢复到我们本来的面目)。究竟得至。如来无上觉道。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这个人一定继承佛的深责重任: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摩顶授记)。】

下别显三慧。此闻慧益。闻大乘一心真如之理。为成佛之本。谛信不疑。心不怯弱。定得信心满足。入于初住。堪绍佛种。为佛授记。()

【假使有人(如果有一个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如果有一种人可以度化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怎么样?叫他们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此法就是真如、实相,就是无相、无念,无相、无念、真如、实相,就是这八个字,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当然超过了,一个是生灭福德,一个是自性的福德,那完全当然不一样)。】

此别显思慧益。以十善有漏。教令修行。不出轮回。此法无比。食顷暂思。便成佛种。从因克果。必绍佛位。故不可喻(没有办法比喻)。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所以,就是要弘法,受持这个《大乘起信论》,按照这个论去观照,一日一夜所受的功德,那不能称叹的,没有办法尽的)。】

此别显修慧益。若能观察大乘正理。称理起修。是谓圆修。较之权渐。日劫相倍(用《大乘起信论》一日一夜,超过众生一劫的修行,叫做日劫相倍)。故为时虽少。功德甚多。非但凡小尽思度量。不可得说。即诸佛穷劫称叹。亦不能尽。

【何以故(为什么?)。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法性是无相,当然是不得了)。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此征释无尽所以(没有办法,无尽)。谓真如法性。具足恒沙性功德。故此称性所修。一一离相。虽一日夜。其功德亦无有尽。上(面)陈信者之益(就是描写有信心的人,陈就是描写,有信心的人就可以得到利益,要相信)。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毁谤《大乘起信论》,哇!那罪很重)。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所以,这个诽,所有的罪就是诽谤的罪最重,其他的罪你不能断众生的慧命,你这个罪就会断众生的慧命,这个罪非常地重,因此!告诉诸位!若不想下地狱,莫谤如来的正*轮,就是这个道理)。】

下陈谤者之损(描述这个诽谤的人的损害)。以此论。乃(是)诸佛法身。大乘(的)正理。出生十方(的)圣贤。若有谤者。获无量罪。受极大苦。故论主叮咛诰诫。以免自害害人。断绝三宝种性。

【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转释断三宝义。如来佛宝。依之得涅槃。菩萨僧宝。依之成菩提。此法即大乘一心。得成菩提涅槃之法。即法宝。谤此法者。即断三宝种。二备陈损益竟。


丁三 极劝修学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大乘起信论》)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大乘)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他一定要按照《大乘起信论》来修行)。】

结劝此法。为三世不易之轨。诸圣共由之路。故应勤修学。得成净信。得证菩提。五正立论体竟。

甲六 总结回向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分总持说。回此功德如法性(回向这个功德就像法性的无量无边)。普利一切众生界(还是一样没有自私的,利益一切的众生,你看!诸佛菩萨!这些大菩萨、祖师大德,没有自私,没有一个人自私可以成就佛道的)。】

初句结义。即一心二门三大之义。竖穷三际。曰甚深。横遍十方。曰广大。一切诸佛之所同证。次句结文。乃随顺机宜。于深广法义。以少分文字。


总持而说。提纲揭要。正为乐略之机(乐略之机的意思就是喜欢简单的,可以得到很多的道理,乐略之机就是说喜欢讲简单一点的,但是,道理具足很多,叫做乐略之机,欢喜那种简略的,那是应付那些根器)。以一万一千余言。少文而摄多义也。后二句结回向。即回向三处。一实际(实际就是法界,回向法界的意思)。二菩提(就是我们的究竟涅槃)。


三众生。回显示正义功德。如真如法性。平等周遍。此回向实际也(简单讲就是法界)。回对治邪执功德。普利众生。令起大乘正信。此回向众生也。回分别发趣道相功德。普利众生。信解修证(修就是行,学佛的四个过程:信、解、行、证)。同成正觉。此回向菩提也。造论始终。因缘回向。遥遥相对。无非欲令众生。离一切苦。

得究竟乐也(得究竟乐,是不是?所以说,看看这个我们最后的回向,你看书皮黄 se的,回向发愿偈:印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法界沉溺诸有情,出资读诵流通者,消除业障尽无余,身心轻安无病苦,唯愿舍报无障碍,身在华中佛现前(华就是花,身在华,这就是悟到无生,你身就在花中,你心净与佛相应,身在华中佛现前),亲随弥陀往生去,无去无来事宛然)。

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下终

最后,再劝告你两句话,记住!修行要抓住根本,底下要讲两(三)个关键:

第一个,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句话你要永远背起来,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大乘起信论》讲的到最后就是真如,真如就是离一切相,没什么好讲的。

第二,如果你深信念佛,深信净土法门,有一个极乐世界,有一尊阿弥陀佛,你深信不移,你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等同看完了《大藏经》,你就等于把《大藏经》全部看完,看过《大藏经》的人,没有一个放弃念佛法门,绝对不敢放弃念佛法门,你要记住师父的话。

第三点,要定早、晚二课,不要自欺欺人,不要空谈理论,一定要定早、晚课,不要自欺欺人,凡夫不能讲圣人的话。

我师父,我把我的肺腑之言全部讲完了,该讲的统统讲完了,对不对?

大乘起信论补充资料


轮回心

兹再详细要解所谓“心动念变境”:

1. 不觉心动,名为无明业相(动心)——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

2. 依心动,故生能见相(变念)——若不动则不起能见。

3. 依能见,故现境界相(化境)——若离见者,则无境界。

4. 依境界,故能行智相(生意)——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不爱。

5. 依智相,故生相续相(显思)——依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

6. 依相续相,故起执取相(现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相。

7. 依执取,故计名字相(成计)——依于妄执,分别假名字相。

8. 依计名字,故起业相(作业)——依计名字,取着不休,造种业故。

9. 依起业,故业系苦相(受感)——依业受果,不自在故皆依不觉本来一心,性净明体,恶业无尽。(故惑、业、苦三道,无始无终流转生死无尽)。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一切染法,皆不觉相。无明不觉生三细(八识——动心、变念、化境)。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起信论法数配当图


起信论五分一览图


元晓大师

元晓大师在韩国是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对韩国的佛教有着深远的影响,且其一生种种的奇闻异事,更为人所津津乐道。

他毕生致力将王室贵族佛教转为生活化、大众化,而普及于民间。他不但是一位宗教实践家,更是会通经、律、论三藏,学术造诣深厚的思想家,计有百余部,共二百四十余卷的著作留传于世。


异象出生悟道冢坟

元晓大师(西元六一七——六八六),俗姓薛,名誓幢,又名新幢。祖父仍皮公,父亲谈捺乃末。于新罗国二十六代,真平王三十九年,即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出生于押梁郡佛地村(今庆山郡慈仁县)。

传说薛母因梦流星落怀而孕,怀胎十月后的某日,经过谷栗树下,忽觉胎儿即将出生,仓惶间无法回家,以夫婿的衣衫悬挂树林间,作为临时产房,天空同时出现五色云彩覆盖其间,元晓大师就在这树下诞生了,这树也因此而被称为“娑罗树”。

元晓自幼禀异聪颖,二十九岁于新罗皇龙寺出家,随师受业,四方参学,精研教义,博通三藏。因其文辞纵横,辩难风发,被号称为“万人之敌”。三十四岁,元晓听说中国大唐玄奘唯识教派兴隆,于是邀约同学义湘一同入唐求法。不料,途经陆路至高句丽(辽东地区)时,竟被误认是新罗国派来的间谍,在囚禁数十日后,终于无罪获释,东行计画因此作罢。

十年后,元晓已四十五岁,新罗文武王元年,即唐高宗龙朔元年(西元六六一),再次邀约义湘改采海路入唐。二人到了海门唐州边界,寻了船,预备渡海时,竟然遇上一阵风雨,加上天色已昏暗,不利前行,便借宿于路旁土龛。翌日清晨,环顾四周,只见古坟骸骨四散,但由于雨势未歇,道路泥泞难行,只好再宿一晚。到了半夜,就觉得有鬼作怪,辗转难眠。元晓大师因而有所感悟:“前晚以为是土龛,因此安心,不见有怪。今夜知道是寄居鬼乡,所以心生鬼业。可知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则龛坟不二。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别无心外之法可求!”因而决定携囊返国,不再前行。


行径不羁德行莫测

开悟后的元晓,言行羁狂,浪迹尘俗。有时随兴入于酒肆,有时于祠中抚琴;或讲经论道,或参禅念佛。偶而留宿闾阎,或随性寄于山水,任运随机,优游自在。

元晓一生异行,颇受非议。当时,新罗王曾设百座《仁王经》大会,遍请有德僧人,元晓亦在推举之列,却因其他大德嫌恶而遭排斥。不久,王妃罹患痈肿,群医束手,国王听从巫师的话,遣使到国外求医。渡海到唐途中,使者遇见一位老翁,邀请他进入龙宫。龙王(名钤海)告诉使者:“王妃是青帝的第三女儿,今龙宫有《金刚三昧经》,欲借王妃之病为缘,使此经在新罗国流布。”于是龙王交代使者将经本带回,交由大安圣者诠释,并请元晓大师造疏宣说,王后即可不药而愈。

使者如实禀报,国王大喜,立即召请大安入宫,并命元晓造疏,于黄龙寺开讲。王医道俗一时云集,称扬之声四起。元晓唱言:“昔日采百椽时,虽不预会;今朝横一栋处,唯我独能。”在座大德闻言自愧,深悔当时失察。

后来这部疏传入中国,即是著名的《金刚三昧论》。

元晓尚有另一异行闻名遐迩:一次驻锡于庆南梁山郡长安面佛光山的“掷板庵”,药石时间,他以天眼见到中国有一古刹,即将倾塌,连忙放下碗筷,拿起盘子便朝中国古刹方向掷去。当时在古刹中用餐的大众,听见空中传来阵阵怪声,纷纷走出查看,只见一奇异之物在庭院中旋转不停。说时迟,那时快,轰然一声巨响,大地震动,寺院在刹那间化为断垣残壁。险遭不测的大众,受惊之余,往前探看,只见一陶制盘碟,上面写着“海东元晓掷盘救大众”。众人啧啧称奇,一起朝东礼谢。至今,梁山通度寺属于比丘尼道场的千圣山内院寺,仍有文献记载此一异行。


广弘佛法深入民心

朝鲜半岛的文化背景特殊,佛教自始即与国家王权相结合,各宗各派的发展并未进入庶民阶层。当时有一位富于德望的老翁,曾对圆珍法师说:“佛法是王法之治具,佛法若衰,则王法衰。”

另在真平王时代,圆光法师为贵王、帚项二贤士说五戒:一、事君以忠;二、事亲以孝;三、交友有信;四、临战不退;五、杀生有择。

这些戒法,可说是贵族佛教的伦理规范,一般大众并未接触。然而可贵的是,当时有一批僧人甘冒被指责为堕落、破戒的罪名,仍孜孜矻矻,努力地将佛法广布于民间,打破新罗佛教的贵族意识,元晓大师就是其中的特出者。

元晓悟机超妙,当时,太宗为培育优秀人才,遂敕令元晓住于公主的瑶石宫。其后,公主生了一子,名叫薛聪,天资颖悟,敏睿异常,博通经史,是新罗十大贤人之一。他能以地方语音通晓华夷各地民风,并能训解六经文学。海东明经者,至今传受不绝,薛聪实功不可没。

薛聪出生后,元晓改换俗服,以俗家生活从事各种佛教活动,自号小性居士,于舞伶技者处,取大瓢瓜作道具,唱着《华严经》中“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的无碍歌,吟咏讽诵。就这么又歌又舞,走遍千家万户、大小村落,使得“桑枢瓮牖玃猴之辈,皆识佛陀之号,咸作南无之称”。元晓躬亲教化下层庶民,影响深广,可见一斑。

由于元晓等人的努力,使朝鲜佛教从此得以人间化、大众化,而元晓教导念佛的法门,更是影响至今。

元晓出生在佛地村,出家后捐献家宅作为寺院,名“初开寺”。“元晓”原是方言——“佛日初辉”之意,这层因缘似乎也巧合地说明他将佛法普济庶民的悲愿,是其来有自的。

博通经藏和诤贯通

元晓大师教化的作风,突破了新罗当时的宗教形态,他深入经藏,研究教理,兴起新的学风,对《华严经》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说:“释尊说法岂有优劣哉?《华严》与他经虽有总别差异,并无胜劣之分。”这是他与义湘观点最大不同的地方。

其一生着述百余部,二百四十余卷,无论质、量,均受后人所推崇。作品内容含括大、小二乘:华严、般若、唯识、法华,乃至净土、戒律等,无所不包,贯通了经、律、论三藏。

元晓的思想重心在于“和会”与“和诤”——会通诸宗风,和诤诸宗门。把全部佛教“和会归一”。他不偏某一宗、某一派,或受一经一论的拘束。如此总摄一佛乘的思想,于其着述中可以明白得见。如《涅槃经宗要》里说:“统众典之部分,归万流之一味,开佛意之至公,和百家之异诤。”

《法华经宗要》说:“三世诸佛初成佛时,直至涅槃,为成就一切法门,达一切智地,一言一句皆为一佛乘。”

又《金刚三昧经论》中提到:“如来所说一切教法,无不令人入一味觉故,皆从如来一味之说,无不终归一心之源,故言一念即是一乘。”

如此宏阔、融和的思想是当时所未曾见的。

新罗神文王六年(西元六八六),元晓大师于芬皇寺著作《华严经疏》至四十回<回向品>绝笔。是年三月三十日,在庆州南山的穴寺圆寂,世寿七十。薛聪将其遗骸和土塑像,安奉于芬皇寺中,以表追慕之意。据说当薛聪立在塑像旁礼敬时,塑像忽然回头,此像至今还留存着。

元晓大师穷毕生精力将佛法平民化,加上不断努力研究与整理着述,开创了韩国佛教界与学术界的新纪元。高丽肃宗六年(西元一一○一),追諡为“和诤国师”,并建立“和诤国师塔碑”以兹纪念。

千年以来,元晓大师在韩国受欢迎的程度,有如“观世音菩萨”一般地普遍,时至今日,韩国学者专家撰着专论研究元晓思想者有之,歌颂追慕者有之,原因无他,只因元晓大师以一生岁月奉献佛教,关怀全民,有以致之耳!


元晓法师(617—?)新罗僧人。俗姓薛,新罗真平王三十九年,即我国隋大业十三年(617)出生。29岁于皇龙寺出家,受业,随后列游诸方,精研教理。唐永徽初,拟偕义湘入唐,抵辽东,因有所感而返国。住皇龙寺,注解诸经论。后奉王命讲授教义,自称居士,以俗家生活从事各种佛教活动。晚年崇信净土,年寿不详,据其《游心安乐道》等书中,引用菩提流志于唐神龙三年(707)译的《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以及神龙二年至先天二年(713)之间译出的《大宝积经》,可推知先天年间,元晓尚健在。其净土著作有《无量寿经宗要》2卷,《阿弥陀经疏》、《游心安乐道》、《弥勒上生经宗要》各1卷,《大乘起信论疏》2卷等。

【《简明净土宗词典》(林克智编着)】(617~?)朝鲜新罗之华严宗学僧。俗姓薛。二十九岁于皇龙寺出家。与义湘于新罗武烈王七年(660)欲渡海来唐(一说唐永徽元年,650,或谓总章年顷668~669),然师于途中忽感悟:“心外无法,胡用别求?”遂折回。后奉王命讲授教义,自称居士,以俗家生活从事各种佛教活动。又被称为海东(朝鲜)师。晚年崇信净土宗,寂年不详。后高丽肃宗六年(1101)谥号“大圣和静国师”。着有华严经疏、阿弥陀经疏、金刚三昧经论、大乘起信论疏、十门和诤论、法华宗要、二障义、判比量论等书。其中二障义、判比量论二书佚失一千三百余年后,至二十世纪始分别别为日本学者横超慧日、神田喜一郎所发现。(宋高僧传卷四、三国遗事卷三、卷四、高丽史卷十一、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东域传灯目录)p1229

【佛光大辞典】(人名)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从湘法师入唐游往处处,华严唯识,最其所达。后还,化振海东。所着起信论疏,弥陀经疏等盛行于世。世称其人为海东师,疏曰海东疏。见宋僧传四。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朝鲜新罗华严宗僧。俗姓薛,幼名誓幢。二十九岁出家于皇龙寺,后遍游诸方,精研教义。以文辞纵横、辩难风发,故人称万人敌。新罗•真德王四年(650),与义湘入唐求法,途中,悟及‘万法皆由心起,毋须外求’之义,遂独自携囊而返。又,据载师尝留宿瑶石宫,与公主生下一子薛聪(博通经史,为新罗十贤之一),乃还俗,自称卜姓居士。又作歌行世,且持乐器至各村落,以载歌载舞之方式教化民众,使庸夫黄髫皆识佛陀之号,咸念南无。后住芬皇寺,纂辑《华严经疏》,未完即命终,年寿不详。谥号‘和诤国师’。

师言行狂悖,晦迹尘中,或入酒肆娼家,或持金刀铁锡,或作疏讲华严,或抚琴乐祠宇,或宿闾阊,或坐禅山水,恣意随缘,放浪优游。当新罗王设百座仁王经大会,遍请硕德时,师虽为州所荐举,但诸德皆恶其为人,故谏王勿纳。其后,王夫人病,医药无效,广求灵法,得《金刚三昧经》,然无人能解,遂命师作疏;师成疏五卷,但为宵小所窃,因此重录略疏三卷,延迟三日于黄龙寺敷演。王臣道俗云集,此法遂广行于国内,王夫人亦因而不药而愈。其著作除上述一疏之外,另有《璎珞本业经疏》二卷、《无量寿经宗要》、《阿弥陀经疏》、《游心安乐道》、《弥勒上生经宗要》、《大乘起信论疏》、《般舟三昧经略记》、《十门和诤论》、《法华宗要》、《二障义》、《判比量论》等书。其中《二障义》、《判比量论》二书佚失已久,近年始为日本学者横超慧日、神田喜一郎所发现。


(散心:梵语viks!ipta-citta。指散乱之心;即心驰骋六尘,散动而不能止住一处。为“定心”之对称。《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七中):“夫散心者,恶中之恶。如无钩醉象,踏坏华池;穴鼻骆驼,翻倒负驮。疾于掣电,毒逾蛇舌。”又相对于“聚心”而言,《俱舍论》卷二十六(大二九•一三五下):“毗婆沙师作如是说:聚心者谓善心,此于所缘不驰散故;散心者谓染心,此与散动相应起故。西方诸师作如是说:眠相应者名为聚心,余染污心说名为散。”此外,以不住于定心而念佛诵经,称为散心念佛、散心称名、散心诵法华。《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九○、《成唯识论》卷三、卷四]见《佛光大辞典》)

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诸经论广用此语,各处用例所诠指之旨趣虽有出入,然皆本其“正直无虚假”之意,而随各处经文大旨广申弘义。如维摩经中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菩萨净土”,即指其不虚假;另如大乘起信论,以直心为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之一,即视之为正念真如妙法之心,而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含意相同;六十华严卷二十三以之为清净纯一、专心企求佛道之“菩提心”;六祖坛经以之为自性显露之心;日本净土真宗则视之为“他力之信心”,即对弥陀本愿救度力的真实信赖、毫无犹豫疑滞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

深心:梵语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着。《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

大悲心:指欲拔一切众生苦之心。

三心:指三种心。(一)为往生净土而发之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相当于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之“至心、信乐心、欲生心”。有关三心之解释,异说殊多。净影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谓,诚心者,起行不虚,实心求去;深心者,信乐殷至,欲生彼国;回向发愿心者,直尔趣求,说之为愿,挟善趣求,说为回向。善导之往生礼赞偈则谓,至诚心者,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此三业必须真实;深心者,即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之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回向发愿心者,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此外,迦才之净土论卷上、智光之往生论疏、知礼之观经疏妙宗钞卷六等,均以此三心等同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直心、深心、大悲心,均系于十信之终心所发者。《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翻译名义集卷十一、念佛三心要集、念佛名义集卷中》 (二)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之直心、深心、大悲心。


(一)直心,指正念真如之心。(二)深心,指乐集一切诸善行之心。(三)大悲心,指欲拔一切众生苦之心。系大乘起信论所立,与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所说之直心、深心、大乘心同。《净土论卷上(迦才)、华严经疏卷十八》 (三)初地以上菩萨所发之真心、方便心、业识心。(一)真心,又作超越心,即根本无分别智之心。(二)方便心,即以后得智利益众生之心。(三)业识心,即生起根本、后得二智时,尚留之微细生灭之心。

《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下》 (四)凡夫所未能祛除之起事心、依根本心、根本心。(一)起事心,四住地所起烦恼粗强,能起业事,障蔽佛之化身之心。菩萨修习伏结之道,伏除此心,故得化身。(二)依根本心,依无明之根本而起四住地惑之心。此心障蔽佛之报身,菩萨修习断结之道,断除此心,故得报身。(三)根本心,以四住烦恼为本之无明地之心。此心障蔽佛之法身,菩萨修习胜拔道,灭除此心,故得法身。宗镜录卷八十九将此三心依次配于前六识、第七识、第八识。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大乘义章卷十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 (五)圣者必须断灭之假名心、法心、空心。(一)假名心,执着实我之心,乃外道之见。 (二)法心,执着实法之心,乃小乘有部之见。(三)空心,执着我法二空之心,谓此心灭时,诸业烦恼即永不起而得入涅槃。《成实论卷十一假名品》 (六)十地之每一地各有入、住、出等三心。(一)入心,入地未久住时之心。(二)住心,久住而住地盛时之心。(三)出心,临久住之末,渐近后胜位之心。《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

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


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菩提心依种种缘而发,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发菩提心有四种缘,以如是四种缘为增上缘,欣乐佛之大智而发心,即:(一)见闻诸佛菩萨之不可思议神通变化。

(二)虽未见神变,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三)虽不闻法,但自见法灭之相,故护持正法。(四)不见法灭之相,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扰,而难得发心。另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发心品载有四缘:(一)思惟诸佛,(二)观身之过患,(三)慈愍众生,(四)求最胜之果。无量寿经宗要以“四弘誓愿”作菩提心,且将之分为随事发心(由具体之事项而发)与顺理发心(由普通之真理而发)二种。大乘义章卷九对发心立三种之别:(一)相发心,见生死与涅槃之相,遂厌生死,发心求涅槃。

(二)息相发心,知生死之本性寂灭,与涅槃无异;离差别相,始起平等之心。(三)真发心,知菩提之本性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归于自己之本心。摩诃止观卷一上谓,藏教、通教、别教,乃至圆教之菩萨各因推量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之四谛理而发心,故称推理发心。

大乘起信论则说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等三种发心,于信成就发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种发心。密宗主张,发心为阿字五转之一,复基于“菩提心论”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菩提心,而说四种发心:(一)信心,指对于求无上菩提毫无疑惑之心。以其为万行之基础,故又称白净信心。

(二)大悲心,发白净信心后更立四弘誓愿。亦作行愿心、行愿菩提心。(三)胜义心,于诸教中选择殊胜之真实。亦作深般若心、胜义菩提心。(四)大菩提心,决定舍劣择胜之际,十方诸佛即现眼前证知,诸魔见此则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以上四心虽一度区分,但本为一体,以至佛果间无须臾或离,此是为自行化他、世间出世间修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称有相菩提心;然以本来有相即无相,如虚空离一切相,故与无相菩提心相契。 于日本净土宗,源空着选择本愿念佛集,以为菩提心是杂行,而加以废斥。

基于此理,净土宗镇西派区分为圣道门与净土门之菩提心,且谓菩提心为总安心、三心为别安心,而主张不应排斥发菩提心。另外,净土宗西山派区分为行门与观门之菩提心,主张废前者,后者即是“三心”。

净土真宗则分为自力菩提心与他力菩提心,其中佛以本愿誓与众生信乐,即真实之信心为愿作佛心(愿成佛之自利之心)、度众生心(济度一切众生之利他之心),故称他力菩提心、净土大菩提心。《大品般若经卷九、旧华严经卷九、优婆塞戒经卷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大日经疏卷一、卷十四、摩诃止观卷一下》

三十六物:指构成人身之三十六种要素。然关于数目,多有异说。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四十八所举,三十六物分为外相、身器、内含三类:(一)外相十二物,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


(二)身器十二物,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三)内含十二物,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脏、熟脏、赤痰、白痰。《杂阿含经》卷四十三则列:发、毛、爪、齿、尘垢、流涎、皮、肉、白骨、筋、脉、心、肝、肺、脾、肾、肠、肚、生脏、熟脏、胞、泪、汗、涕、沫、肪、脂、髓、痰、阴、脓、血、脑、汁、屎、溺等三十六种。

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二(大一二•七四九中):“见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故“不净观”,即是观三十六物不净(自体不净)。【《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五、《坐禅三昧经》卷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