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天台传法心印记注释要

丁四破古无择法眼

往人无择法眼。情理不分。药病不辨。纔闻空中名遮、一相不立。便作断灭而解。假观名照。三千宛然。定谓三千立法。若三谛但遮。又如何立法耶。

【注】情即迷情。理即本体。迷情为病。应以法药而破之。佛祖设药。内依理而立。依三谛境、立三观智、是也。亦外依病而施。依三种惑、立三观智、是也。是则药之与病。虽有权移。性之理体。毫无加损。

【释要】此破往古无有择法药之眼者。佛祖所说之法。谓之法药。法药为治法体之病。法体即是法界之三谛。法体之病。即是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之迷情。治此迷情之病者。必须空假中、三观之法药。见思惑、障空寂理。是真谛法体病。以空观法药治之。尘沙惑障化导事。是俗谛法体病。以假观法药治之。无明惑障法性理。是中谛法体病。以中观法药治之。

用法药虽权巧。有用空用假之不同。能移去见思病尘沙病之不等。然法性之三谛理体。无纤毫之加增损减。故去病而不去体。或问十法界、乃至百界千如、及三千性相。皆是真俗中三谛法体。纵能以空假中三种法药。治去法体上之见思尘沙无明三种迷惑。与吾人有何关系。曰、发此问端。足见我执未破。法执未除。须知佛证四德常乐我净。若不以全法界三千性相等各具之三谛理体。为一合相。复以何为法身之我。若不以三观智除去三惑之恶染。复如何能清净。是我净二德。乃破俱生我执也。若不观全法界之成住坏空即空假中。复以何为常。若不观全法界之生住异灭即空假中。复如何能究竟乐。是常乐二德。乃破俱生法执也。

【注】往人不解此意。闻天台三观空遮乎有、中遮乎边。便作断灭而解。假照乎有。定谓三千立法。此乃迷名而不知义也。今反问之。三观各分遮照。尔作此解。假使复疏显妙中有遮则三谛俱遮之旨。则不惟俗谛俱遮。即空中亦复俱遮。又如何立法。若例立照则三谛俱照。则不惟俗与二边俱照。即真谛亦照。又如何断灭耶。

【释要】往人下、谓不解天台之圆顿妙法。举一即三。举三即一。遮中有照。照中有遮之实相要旨。一闻空观遮有。原为除见思惑之迷情。而不能除此见思。反作断灭想。复加一层断灭见思迷情。一闻中观。遮空有两边。原为除无明迷情之所知障。而不能除此迷惑。亦反作断灭想。复加一层所知障。一闻假观照有。原为破凡外之断灭想。及除二乘之偏真理。而不能断此迷情。而反作三千立法。各不相融。此皆是执迷名言文字。而不知究竟义理。今反下。故设反问之辞。若三观各分遮照。不能互融互具。

尔作如是之解。假使重复真俗二谛。真中有俗。俗中有真。疏散空假二观。空亦非空。假亦非假。云何固定。真俗空假。然重复真俗。是显中道。疎散空假。不着二边。无非皆显不可思议之中道实相妙法耳。若显妙中有遮。则三谛俱遮。不惟俗谛。乃一遮一切遮。无真无中而不遮。是法不可说。又如何立法。若例下。谓按例假使复疏显妙中立照。则三谛俱照。不惟俗谛。乃一照一切照。无真无中而不照。是法法宛然。如何断灭耶。

丁五明破迷故用观

迷情须破。故用即空即假即中。达此一念修恶之心即是三千妙境。

【注】承上章。情可破法不可破。法不可破。故体本明净。不断纤毫。其如迷情难消。故宜用即空假中三观破之。虽曰破之。实无他法可破。祇以三观达此一念根尘对起之心即是三千妙境。则三谛三观修之与性自然成矣。

【释要】此明破迷故用观。所谓迷者、乃见思尘沙无明种种迷情也。观者、乃空假中三观也。此三观专为破三惑而立。非破除十法界之实法也。故曰情可破决不可破。唯凭此法不可破。故十法界全体。本自光明清净。不应断其纤毫。故曰法不可破。奈众生、迷惑执情。于此十法界自体。起分别好丑憎爱取舍之心。难以消化。由有憎爱取舍。遂轮回六道。受苦无休。故宜用观念法界即空。有何憎爱。法界即假。何须取舍。法界非空非假之中。本自不可思议。用何分别。其如迷情难消。故宜如是破之。

虽曰如是破之。而多是误会误用。将为有可破之法。故舍一而必执一。何以故、所谓破者。乃破除舍去之意。既知是空。当体即破。何须再执一可破之法耶。如是牵缠。则取舍之心如何消化。是不能反观自心之憎爱为障为病。而更以取舍之功为修为行。故曰多是误会误用。其实本无他法可破。祇以此三种观念。了达此现前一念。六根对六尘所起之第六识心。即是所观百界千如三千性相之妙境也。则三谛之性德。全性起修。三观之修德。全修在性。而此修德。观此性德。当体即性修不二。故曰修之与性自然成就矣。或问破此迷惑情执。何必用此空假中三观破之。答实无他法可破。祇以此观空观假观中。达此现前因缘所起之一念者何。即是现前见闻嗅尝觉知之胜义根。对于环境。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所起之心。即是三千妙境。何以故。以见闻等。虽寄托于眼耳等之浮尘根。而本无形质可表。

必假色声等。而见闻等方显。于未假色声显时谓之真空。已假色声显时谓之妙有真空。然此显时。不假了别。本无名相可分。故谓之妙。若假了别。即成现前一念识心。则失其妙。而分我及非我也。于我执起憎爱。成见思惑。故用空观破之。于非我起取舍。成尘沙惑。故用假观破之。于一念识心不识原起之妙。成无明惑。故用不思议之中观破之。若此识心。自识原起。而此识心即是妙有真空所现。岂不当体即空假中。成此三观妙境乎。何有一法可破。但破情执耳。故曰祇以三观达此一念根尘对起之心。即是三千妙境。虽曰三千妙境。总不出根尘识三大原则之变化名相而有也。此识心即吾人之烦恼心。即诸佛之菩提心。故曰烦恼即菩提。又曰万法唯识。

三界唯心。又曰诸佛智慧。由众生妄想心中求。众生无妄想。诸佛无智慧。诸佛无智慧。众生无妄想。祇在当人荐取。而生佛之差别与无差别。祇在有无情执耳。若不执此情。而情亦佛心。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之具。若情执不起。则世法皆是佛法。情执一起。则佛法皆是世法。破此情执之法。不可作此不执之想。若作是想。即成不执之执。故只以三观达此一念。根尘对起之识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者。以本无识心之体。因根缘尘。而生此心法。故曰因缘所生法、即空。虽空而不无因缘。彼此假借而有。故曰因缘所生法、即假。虽假借而根尘真实。则根中有尘。尘中有根。空在假中。假在空中。故曰因缘所生法、即中。观此一念识心如是。而百界千如三千性相。法法无一不过如是。体会妙观如是。则知无起执之必要。亦无起执之价值。自无起执之可能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丁六明情破故法显

修恶既即性恶。是理具三千。而此修恶便是妙事三千。

【注】若修恶定是恶。则善妙而恶粗。定须翻破。今修恶既即性恶。是则修恶是理具三千。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当体圆成。而此修恶岂不便是妙事三千。

【释要】此明迷情若破。法性即显。所谓修恶修善者、是事造也。性恶性善者是理具也。谓事造者、乃分别心是。理具者、乃不思议事是。若一念分别。则全理具而成事造。若对境无心。则全事造即是理具。而于一念分别为境。则全事即理。于对境无心为心。则全理即事。只在当人善会善调。以适其事理之宜也。于是方论到修恶即是性恶。性恶即是理具。若明理具乃无善恶可说。而说善说恶者。乃无说之说。若修下。乃反显修恶即是性恶。而恶即非恶也。若修恶不是性具之恶。而定是修恶。则善恶划为两橛。善即是善。方为妙法。而恶即是恶。乃定是麤法。设若如是。则定须破恶存善。翻粗为妙也。今留辨清。修恶既即性恶。是则修恶即是理具百界千如三千性相。皆是清净法身。朗照般若。无碍解脱。三德秘藏。当体圆成。而此修恶岂非妙事三千乎。如是迷网顿破。法性顿彰。

【注】故大师明众生理即佛云。此是圆智圆觉诸法。遍一切处。无不明了。此言性恶即是法身也。又云虽五无间皆解脱相。此言修恶即是解脱也。又云虽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此言修染即是般若也。故云便是妙事三千。

丁七明观理能摄事

但观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自然摄得事用三千。

【注】或问。诸佛果成。有事用三千。今但观修即性。其如事用何。故释之曰。但观理具。而巧用三观。以空而三惑俱破之。以假而三谛俱立之。以中而即惑即谛法界而等观之。功至自至不久自显。何患果位事用三千乎。

【释要】此明明理即是观理。观理即能摄事。以事由理发。造由具作。事者三观也。理者三谛也。若不明了三谛之理。如何能起三观之行。以明真泯俗立中统之理具者。方起空观假观中观之事造。以泯时即空。何惑不破。立时即假。何理不显。统起泯立。而空假皆在其中。破处即是显处。显处即是破处。故泯立同时。空假不二。同时即中。不二亦中。故中谛名中。而中观亦名中也。以智境不二。中中无分。事理安异。以此名相。会到不可分时。即是明理。明理即是观理。观理即能摄事。若事若理。本来不可思议。何须理外问事。或问下。以防误会圆理。作为偏真二乘。以理废事解之。诸佛果体成就。非有特法造成。由明了法界众生三千性相。若修若性。若善若恶。无非理具。而亦非以理具而遮事造。以明了此义。故释之曰。但观此理具。而具者即具事造。岂非巧用三观者乎。如明众波。既由海水而起。可知海水具足众波。观水即是观波。何须离水而另行观波。乃天然之巧也。故曰巧用三观。噫。众生之积习太深。取一而必舍一。若舍一而必取一。岂知观空时。全空即假。何须取空而舍假。全波即水。何必舍波方取水。若明全波即水。则喻破见思惑。若明全水即波。则喻破尘沙惑。若明波水即湿。则喻破无明惑。故曰以空而三惑俱破之。岂知观假时。而全假即空。何须取假而舍空。全水即波。何可舍水而取波。若明全水即波。则喻立俗谛理。若明全波即水。则喻立真谛理。若明波水即湿。则喻立中谛理。故曰以假而三谛俱立之。岂知观中时。而全中即空假。何须取中而舍空假。波水全湿。何可舍波水而取湿。若明全波水即湿。则喻三惑即是三谛。故曰以中而即惑即谛法界而等观之。或问断惑方能证谛。云何即惑即谛。答若明即惑即谛。方是真实证谛。若以断尽方证。即属舍取之无明。云何法界而等观之。以此平等为功。以此平等为至。非由他而自至。乃无自无他无往而至。故曰功至自至。岂是别教菩萨。经多劫而始证。今圆教乃不久而自显。则世事之全体。即三千性相之全用。故曰何患果位事用三千乎。

丁八明理与事融通

三千皆实。相相宛然。事理本融。非头数法。

【注】经云诸法实相。诸法、三千事也。实相、真如理也。即诸法而实相。则即事而理。即实相而诸法。则即理而事。即事而理。则三千真实。即理而事。则相相宛然。岂不事之与理、其体本融。岂比世间头数之法、此彼相隔、一多不融乎。下文云。一切即一。方能同居一念。派之弥合。故如众珠咸趣一珠。此之谓也。

丁九明是显非所致

不属所破。宁非所显。

【注】谓虽用三观破其迷情。而情消理显。情消非所破。理显是所立。大师不云乎。譬如蛇虺。但消其毒。不殒其命。尚可乘驭。矧螫虿乎。

丁十结成涅槃性恶

故曰诸佛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点此一意。众滞自消。

【注】点此一意者。三千皆实相相宛然。不属听破宁非所显也。惟其三千皆实相相宛然。在事用三千。则惟佛与佛究尽诸法实相。而九界性恶何尝断。在理具三千。则一切众生本来即佛。而佛界性善何尝断。所以天台归宗法华。深悟涅槃。只此两义。囊括大旨。有以也夫。

丁十一引问答以发明 三 戊一明提佛但断修中善恶

问曰。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答。阐提断修善尽。修恶满足。诸佛断修恶尽。修善满足。

【注】此中问答。文出观音玄义。今虎溪大师略引发明。未必全同。学者第知中大略而已。

戊二明修善恶妙不属所破

问。修善修恶。既是妙事。乃属所显。何名所破。答。修善恶即性善恶。无修善恶可论。斯是断义。故诸佛断修恶尽。阐提断修善尽。修善恶既即性善恶。修善恶何尝断。斯不断义。断与不断。妙在其中。

【注】答中全要紧处。在修善恶即性善恶无修善恶可论斯是断义。盖若有修善恶可论。便是不知即义。苟不知即。则善恶吴楚。诤论纷然。便不是断义。惟其了知修善恶既即性善恶。修善恶何尝断。即不断而为之断。是故妙在其中。恐后学未悟。复立二句明之。一须先悟无修性之殊。二须悟无善恶之异。谓之无修善恶可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戊三明提佛不断善恶同否

问。阐提不断性善。修善得起。诸佛不断性恶。还起修恶否。答。阐提不达性善。为善所染。故修善得起。广治诸恶。诸佛能达于恶。故于恶自在。恶不复起。广用诸恶。化度众生。妙用无染。名恶法门。虽无染碍之相。而有性具之用。

【注】诸佛与众生真如妙性之中。本然具足百界千如。犹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谓之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故华严云。能随染净缘遂分十法界。当其众生迷而随染缘造九界时。则佛隐而九显。染用当情。而妙用不彰。虽曰不彰。而佛性堂堂。未尝不显。但众生自迷。当面错过耳。诸佛悟而随净缘造佛界时。则佛显而九隐。虽曰九隐。而九界体性。既同究竟。则舍用自在。方其舍之则藏、故佛显而九隐。若其用之则行。则十界而同彰。故曰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九界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谓之普门示现。盖实证乎此也。故曰广用诸恶化度众生妙用无染名恶法门。以其不得已而为之。强名为恶。故无染碍之相。而有性具之用。

丁十二约六即以判位 二 戊一法

博地但理。名字初闻。观行未显。验体仍迷。六根似发。初往分见。妙觉果成。究竟明显。

【注】博地但理。理即三千也。名字初闻。闻性具十界名、知性具三千字也。观行未显。修三观智。观三千境。虽伏五住。惑未破故。验三千之体、仍迷而不显也。相似似发。破见思惑。获六根清净位。相似三千显发也。初住分真。此至等觉。分破无明。分证三千也。妙觉果成究竟明显。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三千诸法实相也。

戊二譬 二 己一三人譬

是则理须亲证。其相方彰。如曹公相隐。解衣方见。事可比知。如孙刘相显。了然在目。

【注】昔汉末刘孙曹三人俱往相肆。相士先许孙刘位皆至于天子。独曹公不蒙许可。乃解衣以示。相士见之。放声大哭曰。天下从此纷纷鼎沸矣。后果应谶。各各雄据一方。以称帝号。时人或有恶二人者。以为之目。谓曹操奸雄。刘备枭雄。若曹操之奸雄。信奸雄也。刘备枭雄。亦似是而非耳。独孙权未有其目。余为之补曰骁雄。曹孟德尝亦有云。生儿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诸子皆豚犬耳。则孙权之雄。真骁雄也。文中曹喻理即。一切众生即是佛也。须解五阴之衣。方现成佛之相。孙刘喻后三即。故曰事可比知了然在目。

己二波湿譬

又如全波为湿。全湿为波。波相易识。湿性难彰。

【注】全波为湿。喻全十界之事在三千之理。全湿为波。喻全三千之理起十界之事。波相易识。喻一界之事现起。如了然在目。湿性难彰。喻三千之性冥伏难晓。如解衣方见。

丙二明三谛三观微妙 二 丁一明圆融三谛 六 戊一明三谛之由

如此事理宛有三用。只一事理三千。即空性了因。即假性缘因。即中性正因。

【注】前章所明性具三千三因。乃三谛三观之性体。今文欲明三谛三观之相貌。乃又发明立谛立观之所以。所以祇是迷情须破。故用即空即假即中。此去正明谛观微妙。故又明三谛之由。故曰如此事理三千宛有三用云云。今家之言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者。此之谓也。

戊二明相即之由

三谛若不性具。即义何由可成。非但三千即三谛。亦乃三谛即三千。

【注】今家所立三谛而言真俗中相即者。正由皆性具故也。苟非性具。则即义不成。然而即义又有横竖二论。适言三谛相即。乃约横论耳。若竖论者。则又非但三千即三谛。此言全三千之事即三谛之理也。亦乃三谛即三千。此言全三谛之理即三千之事也。以其皆一体故。本不二故。

戊三证理事相即

故云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

【注】语载荆溪大师始终心要。其略云。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永嘉从义师注云。中者不偏二边也。谛者审而无虚也。统者总也。一切法者二边之法也。真者无虚伪也。泯者亡泯也。一切法者三千之法也。俗者世俗也。立者建立也。一切法者百界之法也。当知此约三谛别明。若从通说。应云一中一切中。无真无俗而不中。则三谛皆总理而绝待也。一真一切真。无中无俗而不真。则三谛俱亡泯而无相也。一俗一切俗。无中无真而不俗。则三谛并建立而宛然也。熟玩此注。而三千三谛相即之旨得矣。

戊四明互为宾主 三 己一中谛为主

三千即中。以中为主。即一而三。名为本有所观妙境。以空假即中。三皆属性。中即空假。还归二修。

【注】下去三谛皆以三千为事境。三谛为理境。事无所移。而义有攸归。故以中以空以假而论主论宾。其实事理即毫无加损者也。今论以中为主。故以三千为中言之。则空假为宾。方其以中为主。名为即一。共实一不定一。而一必具三。而中性正因之中。即空性了因即假性缘因三因具足。名为本有所观妙境。以空假之宾即中。宾来归主。则空假皆属于主。故皆属性。然中不定中。则主不定主。是故中即空假。主从于宾。则还归空假缘了二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此之谓也。须知此就性中论本有之修。非曰已涉修中空假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己二真谛为主

三千即空。以空为主。名全性起修。是为因中能观妙观。以假中皆空。三皆属观。空即假中。还归用境。

【注】此以三千事境即真谛理境明之。则以空为主。中假为宾。修现而性用隐。是故全性起修。名为因中能观妙观。以假中皆空。宾来归主。故三皆属观。第空不定空。而空即中假。主不定主。而主就于宾。是以还归用境。

己三俗谛为主

三千即假。以假为主。名为果上解脱大用。以中空即假。三皆属用。假即中空。还归境观。

【注】此以三千事境即俗谛理境明之。则以俗为主。中空为宾。用现而观境隐。是故妙有彰。以为果上解脱大用。以中空皆俗。宾来归主。故三皆属用。第俗不定俗。而俗即中空。主不定主。而主就于宾。是以还归境观。

戊五约对明妙绝

只一三法。各对二明。论乎三境三观三用。不即不离。不纵不横。即遮即照。二义同时。玄妙深绝。

【注】各对二明者。约主宾而对说也。如三千即中以中为主。空假之宾来归中谛之主。即一而三。名为本有所观妙境。以空假即中三皆属性。是为一境。此对一明之也。然而中即空假。主就于宾。还归空假二修。虽曰二修。乃为性中之修。是三境矣。此对二明之也。又如三千即空以空为主。中假之宾来归真谛之主。名为全性起修。是为因中能观妙观。以假中皆空三皆属观。是为一观。此对一明之也。然而空即中假。主就于宾。还归中假。虽曰境用。乃为修中之二。是为三观。此对二明之也。又如三千即假以假为主。中空之宾来归于俗谛之主。名为果上解脱大用。以中空即假三皆属用。是为一用。此对一明之也。然而假即中空。主就于宾。还归境观。是三用矣。此对二明之也。三各为主为境为观为用故不即。一必具三故不离。同居一性故不纵。修二性一故不横。假即中空故即遮。中空即假故即照。三皆本于一性。故二义同时。远讨其源、本于真如妙性。故称之玄。本自圆成、无三惑之矗。故赞之妙。甚深无底。故叹之深。离诸对待。故美之绝。

戊六结成大涅槃

如三点伊。一不相混。三不相离。名大涅槃。

【注】此之法喻本出大涅槃经。经云。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伊。如摩酰首罗面上三目乃成伊。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文  今释其义。秘密之藏者。即经题称摩诃般涅槃那。此云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般若。度即解脱。如是三德。名秘密藏。生佛等有。难可了知。称之为秘。举一即三。言三即一。称之为密。含藏众德。似无实有。称之为藏。犹如伊字者。譬喻也。西天梵书有伊字。如此方草书下字。 一点在上。不同点水之纵。 二点在下。不同烈火之横。 盖上一点喻法身德。 虽是一点。一不孤立。以有下之二点在也。 故曰若纵亦不成伊。下之二点喻般若解脱二德。虽二点在下。以有上之一点在。故不同烈火之横。 故曰若并亦不成伊。要当如摩酰首罗面上三目乃成伊。 此又以喻复释于喻也。摩酰首罗。色界天主。三头六臂。身骑白牛。面上三目。一目在上。二目在下。形类伊字。我亦如是。合法也。解脱之法亦非涅槃等者所谓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法身解脱。直解脱非解脱。解脱必具法身般若。若直有一法。性不具三。则非真涅槃也。然而理虽各具。苟三法各异。如三人各称帝王各不相攻。亦非大涅槃也。此大般涅槃与今文合者。在性体三千。则三千即中、正因佛性、属法身德。三千即空、了因佛性、属般若德。三千即假、缘因佛性。属解脱德。转为所观妙境。则正因法身为中谛。了因般若为真谛。缘因解脱为俗谛。若起为能观妙观。则正因法身为中观。了因般若为空观。缘因解脱为假观。在三性三谛。则全性以起修。是为性中具修。在三观。则全修而在性。是为修中具性。莫不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等。夫三观源流根本。厥妙若此。天台以此而为传心妙印。岂无故哉。

丁二明圆融三观 二 戊一结前生后

今就能观论乎三观。所观即是三谛。

【注】上之所论圆融三谛。约三因言性中有修修中有性。则知修性本自圆成。但此心印未传。一切众生。终日在性。亦终日起修。以其迷故。不觉不知。今佛如来出兴于世。开而示之。使之悟入。既悟之后。即称性而观。绝待而照。于无能所中。不妨立乎能观所观。盖就一性之中。所具正因三千即中本有所观妙境者立乎三谛。所具了因三千即空名为能观妙观者立乎三观。观成惑破之后三千即假者名为果上解脱大用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戊二正明三观 四 已一约不次而次明三观 三 庚一空观

言三观者。以即空故。破染碍情。一相不立。显此三千同一性故。一切即一。方能同居一念。派之弥合。故如众珠咸趣一珠。毕竟清净。非断无空。

【注】言以即空故破染碍情等者。且指何境为即空耶。须知今家三观所观之境最宽。有佛法焉。众生法焉。心法焉。大师云。佛法太高。众生太广。初心为难。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观心则易。故前引摩诃止观。初心修观。必先内心。故于三科拣却界入。复于五阴又除前四。的取识阴为所观境。今云以即空故破染碍情者。正指现前日用根尘相对一念心起。即第六识心。此之识心。名为人心。虽是人心。能随染净缘。具造十法界。故前约此论乎三千即空假中。大师于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见性者。见此三千即空假中之性也。成佛者。成此三千即空假中佛也。若异此而求。早又曲之了矣。今文所指即空。盖约次第。且就一隅而说。言即空者。盖此一念三千即是真谛。泯一切法。方其观此真谛之时。犹如杲日当天。无幽不烛。亦如红炉点雪。触着销镕。诚能如此照了。则向之能随染缘造九法界者。豁然消殒。故即空故破染碍情。盖众生理即之佛。法尔如斯。大师云虽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此之谓也。世人若欲自了生死、成无相佛。只须于此一观截断。更不必又谈假中。世间称为空宗。未必能了。不过即以此而当之可也。下去又云一相不立等。空观显发。空观中微妙义理。亦释以明之。盖既以不立为主。则空现而三千隐。故一相不立。而云一性。即非若断无。祇显此三千同一性故。而三千一一即性。方能同居一念。亦祇一念为空。既一切即一。岂不即之派之三千者弥散弥合。因立喻云。故如因陀罗网之众珠。以一珠当情。而众珠之光咸趣一珠。此谓之一净一切净。毕竟清净。岂与夫寻常之言、以归于断灭之空者为空、同日而语哉。

庚二假观

以即假故。互具互摄。诸相宛然。显此三千不失自体。一即一切。虽复同居一念。即之弥分。故如一珠影入众珠。不可思议。非赖缘假。

【注】亦且即以一念识心为所观境。观此一念性具诸法。以法法互具互摄。非直十界百如。亦乃百界千如。亦乃千界万如。非直十界三百如。亦乃百界三千如。亦乃千界三万如。充而扩之。不能枚举。既是一一互具。亦乃一一互摄。不以具摄故混然无绪。而一一诸相。界界分明。如如不昧。盖假观者。能立一切法。显此三千不失自体。元一念中法。乃一即一切。是故虽复同居一念。而即之弥分。故如一珠之光。影入众珠之中。如此妙法。惟独自明了。众人所不见。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岂别教赖众缘所成之假可企及哉。

戊三中观

以即中故。显此三千非一非一切。非分非合。双遮二边。无有二相。双照二谛。空假宛然。岂同但中不具诸法。

【注】亦即且以一念识心为所观境。观此一念性是中道。显此性具三千非一念非三千。非一念故非一。非三千故非一切。非一念则遮空。非三千则遮假。空假双遮。则无有二相。然而中非但中。故又能双照二谛。空假宛然。如此之中。称万法之都。为法性之王。统御自在。无量甚深。岂与别教但中、如云外月、迥出二边、不具诸法者可比议哉。

己二约次而不次明三观

一空一切空。三观皆空总空观。一假一切假。三观皆假总假观。一中一切中。三观皆中总中观。

【注】前明三观。既约不次而次以明。则此三观一一皆可称总。惟随其所用处不同。谓之空谓之假谓之中。故用空观时。不独但能破情。亦复而能立法统法。言一空一切空三观皆空总空观者。如以空观空真谛时。则见思染碍情破。空俗谛时。则尘沙染碍情破。空中谛时。则无明染碍情破。见思破而真谛理显。尘沙破而俗谛理显。无明破而中道理显。是为一空一切空总名空观也。一假一切假三观皆假总假观者。如以假观观真谛理时。而见思染碍情破。假观观俗谛理时。而尘沙染碍情破。假观立中道时。而无明染碍情破。是名一假一切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三观皆中总中观者。如以中观统真谛时。不惟中谛能统法称王。即真谛亦复称王。方其见思染情空则遮有。真谛理空则遮空。真谛理显则照空。三千明净则照俗。以中观观俗谛时。尘沙染情破。是为遮俗。三千理显。是为遮空。即遮俗时而即照空。即遮空时而即照有。以中观观中谛。双遮双照。自在称王。自不必言。是名一中一切中三观皆中总中观也。

己三约双即破立明三观

是则终日破相。诸法皆成。终日立法。纤尘必尽。终日绝待。二边炽然。是为即破即立。即立即破、非破非立、而破而立。亦名即遮即照。即照即遮、非遮非照、而遮而照。说虽次第。行在一时。

【注】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三观皆空总空观。是以终日破相而诸法皆成。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三观皆假总假观。是以终日立法而纤尘必尽。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三观皆中总中观。是以终日绝待而二边炽然。是故谓之即破时即立,即立时即破,非破非立时而破而立。此约三观有三观破立之功。圆融说之如此。若以遮代破。以照代立。亦可名为即遮即照,即照即遮,非遮非照,而遮而照。寄言说之。不无次第。至于圆修。空有同时。遮照一念。实无如此次第也。夫观因谛立。谛由观显。是故非圆融之三谛。莫成圆融之三观。圆顿至教。法尔如此。他宗闻之。多有不信。以其创自天台故也。不知此旨远承之于释迦。亲禀之于龙树。若三智实一心中得。祇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犹言义宏略。或难取信。惟有佛顶尊经。金口亲宣。圣言娓娓。如曰我以妙名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乃至而如来藏妙明元心、非色声香味触法。乃至非如来三号常乐我净。此正一真一切真。无俗无中而不真。总真谛与空观也。又曰而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色声香味触法、乃至即如来三号四德。此正一假一切假。无真无中而不假。总俗谛与假观也。又曰而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正一中一切中。无真无俗而不中。总中谛与中观也。故知天台所立。深得佛心。以此而为传佛心印。真所谓超过众说、抗折百家者也。

己四约立是拣非明三观

若尔。无理不立。无情不破。岂与断无之空、赖缘之假、出二边中、同日而语耶。

【注】无理不立者。三观皆能立法也。无情不破者。三观皆能破惑也。空观破三惑。而三千三谛显。非断无之空。假观立三谛。而百界实相彰。非赖缘之假。中观双遮双照。而法性之妙境现。非出二边之中。又复应知。法门大体。在立法而不在破法。有破法者。皆不得已而为之也。立法犹如宣文。破法犹如用武。如仁王王世。志在宣文。国乱民离。又须先武。如三观皆有破立之功。至于三惑破而三千之理显。则身为妙色身。土为寂光土。惟佛与佛究尽诸法。能事方毕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丙三明惟佛与佛能知

故曰惟佛与佛乃能究尽。稻麻二乘。恒沙菩萨。并不能知斯义少分。

【注】法华经云。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云云。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应知诸佛所究尽诸法实相。正今家所传心印三观所观十界三谛之境。能究尽者。正今家所传心印能观之一心三观。此之三观。在因总名一心。派之在六根圆通。在果名为佛之知见。然有开示悟入四位之不同。若欲究尽。惟在诸佛。故曰惟佛与佛乃能究尽。又曰。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正使满十方。皆如舍利弗。及余诸弟子。亦满十方剎。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此言声闻之智若舍利弗者。既惟得一偏空之智。以灰身灭智为究竟。于一心三观一空一切空者了无交涉。故不能知少分也。又曰。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斯等共一心。于亿无量劫。

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此亦以偏空之智、虽正习俱断、胜于声闻。亦于一心三观一空一切空者了无交涉。故曰稻麻二乘不知斯义也。又曰。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了达诸义趣。又能善说法。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界。一心以妙智。于恒河沙劫。咸皆共思惟。不能知佛智。此言新法意菩萨。以出假之智。了达义趣。善说法要。虽胜二乘。既不能了达三观之智一假一切假。故不能知一心三观权实相即之佛智也。又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此以别教菩萨修但中之智。虽登三种不退之位。既不能知圆融三观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一中一切中无真无假而不中之旨。故虽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也。此皆约心之胜劣知与不知为言。初不以地位高下为论。譬如朝廷设官分职。则诸生但步后尘。至于战胜棘围。则宿仕亦谦先辈。所以圆人初心。佛赞以为频伽在鷇、声逾众鸟。太子处胎、贵压群臣者。益得悟乎此也。

丙四明此旨的在法华

如此三千。通依诸部。的在法华。盖由昔经一有兼带之过。二有隔偏之失。今经非但纯一无杂。复能开粗即妙。题称妙法。良在兹焉。

【注】通依诸部者。如前所说。在诸大乘。立名不同。一依华严能随染净缘遂分十法界。二依法华诸法实相。三依涅槃阐提善人二人俱有性善性恶三因。四依请观音单名毒害。通依虽然如此。若论正意。则的在法华。盖由昔经所谈虽妙。奈何堕于二偏。即一有兼带之过。二有隔偏之失。正以华严不惟有兼别教三观以明圆顿三观之过。兼有圆顿永与别教相隔之失。方等诸经。则对偏观以明圆观。般若诸经。则带偏观以明圆观。如是二时。亦莫不圆与偏隔。具在维摩等诸经中说。兹不繁引。令经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三乘同会一佛乘。九界咸归一佛界。无前兼带过失。复能开前三乘九界兼带之粗。令成一乘幽微之妙。犹如神仙九转还丹。非惟服之使人还元复本。兼能使人蜕骨升仙。故经题称为妙法者。具兹二妙。一相待妙。即无复前兼带之粗。二绝待妙。即开前诸粗悉皆成妙。如舍利弗尊者之领解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言得分者。即以自证偏空之智。而能了悟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虽无不空。乃即分之空。故曰得佛法分也。此领即相待为绝待之妙也。迦叶等四大尊者亦云。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此领即绝待为相待之妙也。

丙五约譬喻显观微妙

是知用此绝待妙法为观体者。方譬日光不与暗共。

【注】绝待妙法为观体者。如前文明三观理体。通依诸部。的在法华。三千三谛性善恶三因三德。皆绝待之观体也。何则。盖他宗虽知性具善也。不知性具恶故。是则要须待九界之修恶显佛界之修善。以观三谛成乎三观。或偏修空假中。如此修之。名为以相待之妙而为观体。安如今家观九界修恶缘了、即性恶缘了、性恶融通、无法不趣、任运摄得佛界性善。是为绝待观体。无可形待。故曰犹如日光不与暗共。此引大师法华玄义教相文中演华严三譬以为五譬。华严三譬。即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三照平地。大师演平地之譬以为三。共譬五时。一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此如华严。次照幽谷。此如三藏。次照平地。此如净名方等。次照禺中。此如大品。广如彼说。次日轮停午。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土圭测影。不缩不盈。若低头。若小音。若散乱。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具如今经。故曰譬如日光不与暗共。

丙六约极谈结成心印

此乃终穷究竟极说。是为佛祖正传心印。

【注】终穷究竟极说者。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兴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所言欲令众生者。十法界众生也。若有一界不成佛道。则谓之不畅如来本怀。如华严虽曰先照高山不从渐来。然但令菩萨成乎佛道。终不能令声闻在座如聋如哑者成乎佛道。此乃始说。亦是分说。不足以当终穷究竟极说佛祖正传心印。又如阿含十二年。纯说乎小。无足以当。自不必言。又如方等八年。虽对小明大。对偏明圆。然而示土有净秽。现身有巨细。说法随解。神力不共。是故见有净秽。闻有褒贬。嗅有檐卜不檐卜。华有着身不着身。慧有若干不若干。此乃渐中。亦是分说。不足以当终穷究竟极说佛祖正传心印。又如般若。虽带通别二正说圆教。然而但为菩萨说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斯真要。亦不足以当终穷究竟极说佛祖正传心印。惟至法华。既经向之多方调停。根性既纯。可传心印。权实二种智慧。会归一体。十界一切诸法。究竟实相。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世间诸相。无非常住。昔之芽焦种败者。莫不皆萌道芽。高原陆地不生莲华者。一一授佛莲华。身子受华光王佛之记于先。迦叶受光明佛之记于次。故曰此乃终穷究竟极说是为佛祖正传心印也。

甲二明传佛心印之迹 二 乙一明自行之迹 四 丙一正明祖承 二 丁一明金口祖承 五 戊一传迦叶

佛以是传之于迦叶。

【注】佛传迦叶。有通有别。通则法华。别则涅槃。通则法华者。世尊于法华会上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法如来。时乃说之。时舍利弗于此法说领解。世尊授记。未来作佛。号曰华光。复告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遂说有一大宅。欻然火起。长者方便诱谕诸子。以羊鹿牛三车玩好之具。引之令出。然后等赐高广大白牛车。如来亦复如是。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时大迦叶等四大声闻。于此领解。遂说穷子之譬。谓如穷子舍父逃逝。五十余年。后虽遇会。志意下劣。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过是以后。心相体信。结会父子。正领家业。自言我等昔来但乐小法。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今我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于是世尊复告迦叶。说药草喻。述成其解而语之曰。汝于未来当得作佛。名曰光明。别则涅槃者。经云。佛告诸比丘。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迦叶。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是则迦叶得悟的传。已在法华。涅槃会上。不过为如来所化机缘将灭、迦叶之缘当兴、别付嘱之、令四众知机缘有在也。盖法华诸法实相。即涅槃三德妙心。是知传佛心印。不独一人。法华会上同受记者。人人皆得也。若论三根。则舍利弗最居其上。然而所悟之法相同。所投之记不异。岂因悟之先后、令法而有差殊耶。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