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湛山倓虚大师述

二、见浊

汝身现搏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这是第二重,「汝身现搏四大为体」,佛说汝身现在搏结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见、闻、觉、知,这是一个见性,这是一个清净的,是不浊的,这地方说浊,是见、闻、觉、知变成浊了、不清净了,「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拿什么壅令?就是四大: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参在见、闻、觉、知里头了,这个人见的也是四大、闻的也是四大、觉的也是四大、知的也是四大,把这个见、闻、觉、知都染污了、壅塞住了,使令留质障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这个地方是说见浊的意思,由身现搏四大为体,见、闻、觉、知也是四大,这四样本是清净的,怎么成了浊?拿四大地、水、火、风一参合就浊了,底下说烦恼浊。

三、烦恼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这第三说烦恼浊,心中「忆识诵习」,忆是想过去的事情、识是分别现在的、诵习是学将来的,这是说烦恼事就多了,「性发知见」,由这「忆识诵习」,在这个地方发出知见来,就复杂了,在复杂里头「容现六尘」,从这里头他能容纳现出这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参合在一块,现在的六尘混杂了,「离尘无相」,你要离开六尘,就没有形相了,「离觉无性」,离开觉就没有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由这两下里一块相织,虚妄的事一成,就叫烦恼浊,底下说众生浊。

四、众生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这是说众生浊,「又汝朝夕生灭不停」,又你早晚生灭不停,就是人的身体新陈代谢,变来变去的就老了,「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人的知见,每个人都愿欲留于世间,怎么叫众生浊?心里的知见都想在世间多活多少年才好,这就是众生浊,这世间谁也待不常、待不住,你就是待上几万年,完了也得离开,他本是个虚妄的,「知见每欲留于世间」,这个知见就染了,「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业运就是这里好那里好,总想往好地方迁移过去,为什么?水上好、有发展、衣食丰足,你就为这些,你怎么为也是有一定的限度,你哪能在世间上总活着?由这个「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由这里搬到那里、由那里搬到这里,「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这是第四重叫众生浊,众生都愿在世间上常住,谁也不愿意死,这就是说看不透看不清,底下第五是命浊。

五、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这个人的见、闻、觉、知,元来没有差别性,都是本有的,没有特别的参杂、没有异性参杂,「众尘隔越,无状异生」,这是说人的见、闻、觉、知清清净净,「众尘隔越」,由世间上许多尘劳给隔越了,「无状异生」,从这无状无形的就生出变化来了,生出特别的法子,「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见、闻、觉、知这就是性,在这众尘一隔越、一参杂,这就无故的异生了,「性中相知」,在性中完全都知道,「用中相背」,你要用起来就不相合了、就违背了,「同异失准」,有同有异,他失了准则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澄浊复湛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这一节文,以不生灭性,合虚空的第一义,在这里是去浊就清,好比水,把浑浊的水去了就是清净的水,这个比喻很恰当,人心如果不会修养就像浑水,要是会修养,慢慢地,净来净去,这浑泥就下去了,水就清了,再把泥倒出去,就永远清净了,佛对阿难说,「汝今欲令见闻觉知」,佛说你要欲使你的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那是距离很远,这地方你要认清了,佛的四德:见证在常德上、闻证到乐德上、觉证在我德上、知证在净德上,所以佛的见是常常的见,不是这个时候见那个时候不见,我们这个人也有常见,自己迷昧了,不知道,这道理由哪里显出来呢?你假定说,我们看见海里来了一只轮船,这叫看见,船一会儿就过去了、就不见了,这是说关于见,一个常、一个断,这个人看不见船,就心思没有见了,这个地方就把自己迷了,船过去是没有船,不是没有见,见是永远不灭的,船来了也有见、船去了也有见;世间上一切的事,无时不见,人迷惑在所见上,所以我们都叫凡人,不明白圣理,都迷在所见上,连能见也达不到,何况本见呢?更迷惑了!

这个地方一转个就知道了,这个见是常常的见,佛证常、乐、我、净,是从根本上解决的。我们人就疑惑是无常的,你知道无常的是常,世界上的不常,是事相不常,你的知觉还能不常了吗?自己不承认,这就是迷在事相上,所以人才有生死,其实人从来也没有生、也没有死,自己错认了!你这个人活着也有见、死了也有见,那个见是永远常在的,自己不承认,因此见着相了这才叫见,见不着相,那就没有见,你看人糊涂到哪里去了?所以佛说这个理,费了多少工夫、多少言语,就为的让人从根本上解决,由根本上求,

所以人以为见是不常,证到佛果就知道见是常在的,闻一切声音都是安乐的,所感觉的无量无边、形形色色都是我这一身,知觉一点也染不着,永远的清净。佛证常、乐、我、净四德就是由见、闻、觉、知上证的,以上是拿见说的,连闻、觉、知统统都是一样,说「一根返源,六根清净」,这是说这四样,把那两个略去了,意思都在里头含着,研究都是四个字一句。说见、闻、觉、知要和佛比较,佛证如来常、乐、我、净,距离得太远,其实也没有远近,就是这个迷糊劲离的太远了,这里说「远契如来常乐我净」,这是证了佛果了,就是拿见、闻、觉、知证的,哪个人没有见、闻、觉、知?哪个人不能成佛?就是用错了,佛说到这里。

你想拿见、闻、觉、知证常、乐、我、净,该怎么办呢?「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你应当先选择这个死生的根本,怎么为死?怎么为生?生死的根本在哪里?「依不生灭,圆湛性成」,得依着不生不灭、圆融无碍、湛然清净的这个性,才能成就,你若不这样不能成就,上哪里找这个圆湛性成去?怎么能修道?就是见、闻、觉、知!要知道这个见是无所不见、无时不在,闻、觉、知都是如此,因为人不理会,忽略过去了,要想修学佛法、明白佛法还是明白自已,佛法就是知觉的方法,这个见、闻、觉、知就是不生不灭的圆湛性成的,圆湛性成就是见、闻、觉、知成的,他把这个名字变了,就是在会用不会用,就为这个所以要契合如来的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的根本,把这个择清了,好依这个不生灭圆满湛然的性成,你听这话,上哪里找这个圆湛性去?

就是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遍满一切处、是圆融无碍,你以为眼睛看着物这就算见,没看物的时候也是遍满十方,哪个地方没有见?这个地了还是按我们没成佛的人说的,成了佛的境界,更是圆满一切。你得依着不生灭圆湛性成,圆是圆满一切,见,你别以有形有相的时候以为见;闻,别拿有声音的时候以为闻;觉,别拿有感觉的时候以为觉;知,没有事情来,那个知还常在着,一来就说不知道,哪个说不知道?你不知道还说个不知道,说不知道的是谁?就是你那个知!「一根返源,六根清净」,见、闻、齅、尝、觉、知,一根要清净了,六样都清净了。我们在这里研究多少年,连我也没清净,就是功夫不纯,并没有旁的毛病,应当先择死生的根本,你要想永生不死,得依着这个不生灭性,你别着在相上,随时都是圆湛,你上哪里去找圆湛性成去?看见的见,不着在相上,这不是圆满一切吗?你要着在事相上,好比清水变成浊水了,

所以我们见才能见多少,不能见十方,对着面算见着,脑后的事情就看不见,这就是没见着清水,好比清水加上泥土搅浑了,什么也照不进去了,怎么照呢?你别摇动,澄久了,水自然就清了,没旁的巧法子,大家要知道,这就在自己,「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这还是说依不生灭圆湛性成就,是指着见有见性、知有知性,他是圆满一切、不生不灭的,这个见、闻、觉、知永远也不灭,人不会使唤,你要想「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你就得见、闻、觉、知都得清净,你要眼睛乱看、耳朵乱听就浊了,你要见、闻、觉、知常常的清净,由这个湛然清净旋其虚妄灭生,你不用见、闻、觉、知清净,你不能旋转虚妄的生、虚妄的灭,转不过来,这个题目,佛先说这个见、闻、觉、知,

「远契如来常乐我净」,这地方你要能这样就「得元明觉」,元者当个根本讲,你就得根本的明觉,不是才生出来的,你自己迷昧了,这根本上的知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你若想证果必有因,有佛因才能证佛果,这是一定的道理,因地心就是见、闻、觉、知,到了无生灭的性上为因地心,你有佛因好结佛果,「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你先得着好因,然后才有好果,到了你结果的修证上。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拿这个譬喻上边那个法,「如澄浊水」,就如同见、闻、觉、知不会用,眼染色尘、耳染声尘、乃至心里发动染法尘,这都是染,好比清水掺上泥土就成为浊水,要想浊水治清了,还得用澄浊水的法子,浊水慢慢的不动,泥土就沉下去了,「贮于静器」,放在静的器皿里,这是告诉澄水的方法,「静深不动」,静的工夫深了,水就不动了,「沙土自沉」,自然的沙土就沉下去了,「清水现前」,这里有个比喻,「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先要制伏客尘的烦恼,烦恼为客尘,自己本来没有,从外边招来的就叫客,他不是本主人有的,自己由外招的,「清水现前」这是头一步,「名为初伏,客尘烦恼」,这个修行人头一步,就像澄清水似的,浑水慢慢的澄清了,「名为初伏,客尘烦恼」,第二步工夫就是「去泥纯水」,纯粹的都是清水,你就再动也不能浑了,

「名为永断根本无明」,这个地方把根本的无明就断了,根本无明一断,就是成佛的头一步十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是四十二个阶级,到了头一步,初住才把根本无明破一分,「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这个明相是说到了永断根本无明,这个明相得要精、得要纯,所以一切变现也不为烦恼了,就好比这个清水,你要把泥土除去了,这瓶子里都是清水,再摇动也不浑了,这个清水比如无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拿这个理做比喻就合涅槃了,到了究竟涅槃上就不生不灭,证到断德的果就叫涅槃、智德就叫菩提,涅槃是由修上得的,由修当然是有本有的,「皆合涅槃,清净妙德」,到这里就证到了不可思议的断德佛果。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解结从根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这段文是说应当详审烦恼的根本,人在世间上有痛苦就是烦恼,第一义说过了五浊世界,这第二义是佛对阿难说,「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上大勇猛」,你们大众必定欲想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成佛道的因,菩提是智德,人有智慧把烦恼断尽了,这里说大众发菩提心,就是发起成佛的道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佛说「楞严经」是七十岁左右,这是后来说「妙法莲华经」的前阵,先把这个路开通了,「法华经」的文浅义理太深,「楞严经」虽然文深,还容易解释,还可以由这个分别上得入,

「决定弃捐,诸有为相」,生大勇猛得有决定的心,决定什么?得弃舍了、得捐除了「诸有为相」,我们人在世间上都是有作有为的,佛法是无作无为,这个无作无为怎么能成就呢?要有作有为就不能成就,这是世间法,世间法越深,人的烦恼越重,前边佛说的五浊世界,就是烦恼重了,这个地方佛给人说出个方法,你要去烦恼得用什么方法?所以佛这才这么说,世间上有作有为的就有生有灭,有生有灭就有成有败,这是一定的规矩,「应当审详烦恼根本」,你当详详细细的审察审察烦恼的根本,这个人在世间上受苦的根就在烦恼上,佛告诉法会大众应当审察烦恼从哪里起?你得从根本上去,你从枝末上去,去了他还生出来,那是白用功,说这个烦恼根本怎么回事呢?怎么就不好呢?说「此无始来,发业润生」,此是指着烦恼说,这烦恼从无始劫来,无始就是由没有头的那个地方算,这个要不常看佛经的人一听,心里还感觉发闷,这没有头的事情该怎么办?讲的是有头有尾嘛!有头有尾是世间法,他这是独一无二的,无所谓头无所谓尾,你要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就有烦恼,说烦恼的根本是什么东西?

「此无始来,发业润生」,从那没有头的地方算,往往有人说从哪起头?这个话说的都不对,佛说法是从根本上解决,说从哪个地方起头?你说说!中古时三皇治世、五帝为君都承认这个,这是半截腰的事情,三皇以前是谁?再以前的又是谁?你从此往上推,推在多少万万倍,也是找不到头,没有头,头就是始,起初从没有头的地方算,「发业润生」,业是造作之义,发动这个造作,润生是滋润这个生死,人在世界上都有生死,万物都有生灭,这个事情是「谁作谁受!」哪个地方所做的罪,哪个地方就受苦,「谁作谁受」这四个字不可做普通的话讲,什么做善享福、做恶受罪…,这是普通的一个解释,佛是让人从根本上解决,根本上在人道上论善恶,这已经是到了枝末了,那根本上就是苦,这是一定的,这是个题目,底下解释。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阿难是大众代表,佛对他个人说,「汝修菩提」,菩提就是知觉的一条大道路,证果也证菩提果,因同果同,就像种庄稼一样,下什么种出什么苗,人也是如此,你要修菩提因证成佛的果,你得怎么办呢?「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设若你不审察审察、不观察观察烦恼的根本,烦恼的根本人人都有,有轻有重,轻的少受苦、重的多受苦,看你种什么因就受什么果报,这烦恼就是人受苦的根。若不审观烦恼的根本,你就不能知道这个虚妄的根尘,虚妄的根尘就是眼六根、色六尘,虚妄的根尘一转个就是真实的佛道,打哪儿修啊?从六根、六尘上修,这是人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谁也不缺,这是成佛的根本、也是下地狱的根本,所以佛从根本上解决。

这个虚妄的根本你得知道,把他去了才行,你要不把他去了,则不能知虚妄的根本打什么地方颠倒?佛常说人的颠倒是舍本求末,要说本来的来历,后文说的很明白,你要知道哪个地方是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烦恼根本的地方都不知道,还说什么降伏?烦恼你不能降伏,你怎么还能取如来的果位?底下佛让他们审察,这地方直接说怕他不明白,这说出一个譬喻,对阿难说。

六贼劫宝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有结有解就是有作有为、无结无解就是无为的大法,说这个道理先立一个比喻,让阿难观察,「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世间解结之人或是解开了罪业、或是结成了罪业,解结的这个人要从根本上解决,「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你不知道所结的地方,你从哪里去解?这个人都被烦恼把心拴上了,人烦恼的时候多,安乐的时候少,人人都是如此,这里说一个比喻,没有结没有解就好了,人结什么业就受什么苦,底下说「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你没闻见虚空被你破坏了这回事吧,虚空你能打破吗?这是先说一个比喻,你要知道这个,你就知道修行了,底下怕他不懂,说「何以故?」说这话是什么缘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就是这么八个字,这就拿虚空做个比喻,你有作有为,你把他结成了,然后你再解,有结有解这就是人的一生一死、一苦一乐的事情,这都是无常的。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佛对阿难说出所以然来,怎么可以去邪归正呢?接着上边「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的比喻,这里又总起来指示所结的六根是为贼媒,「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人在世间上受苦,就因脚步走错了,心里头不明白,糊涂了!这地方佛遂跟着总起来指示结业的根本,从根本上给阿难说虚空也没看见结、也没看见解,要想修行得认识自己,不是特别还有什么法,说人人都知道是自己,这个地方就是错的地方,这个身体是在世界上的一个物,人就以这个真,因这个身体具足六根,佛给他指明了,怎么颠倒的。怎么败坏的?人在世间上怎么有这些个烦恼?不因旁的,就是你现前的眼、耳、鼻、舌及与身心,这是人人都在身上带着的,这六样要会用就是成佛的根本,不会用就是家里的贼媒,自己家里的宝物是见性、闻性、齅性、尝性、觉性、知性,修行人讲明心见性,就是要明白自己的心、见着自己的性,

所以,要不明白自己的心、见不着自己的性,永远是瞎修盲炼,要时时观念自性,分开说就见性、闻性、齅性、尝性、觉性、知性,这地方一定要弄清楚了,六根不会用成为六贼媒,内六根勾引外六尘,把自家的宝物六种根性都毁坏了,「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和众生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就是一个世界,身体比虚空大地小,说到身上的性,和诸佛菩萨都一般大,都是遍满虚空,这个地方是最要紧的,佛给他讲开了,「自劫家宝」,这是从哪里来的?「由此无始」,从没有头的那个地方算,因什么没有头?

这道理是个圆的,所以不能说有头有尾,有头有尾是世间法,「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众生普通说六道众生: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这说「生缠缚故」,家贼引外贼,把家宝盗去了,所以就不能脱离这个世界上的痛苦了,因什么不能脱离?「生缠缚故」,拿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缠上了,「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我们众生世间,一个人身好比一个世间,凡圣同居的国土,这叫器世间,人身就是在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我们这个众生世间都在器世间里,超越不出去,生了死、死了生,生死轮回脱不开,底下佛又详细指示。

众生世界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具中贸迁。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祇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迭。一十百千。总括始终。

这一科文分别指示世界之相,这是佛对法会大众由浅入深、由凡入圣,约众生世界以明妄数,什么叫众生世界?我们人的身体,这就是一个世界,所以佛把这个意思都说明了,一层一层的上前进步,由凡大众生达到佛的果位,先明这个世界发明虚妄的数目,佛对阿难说,「云何名为众生世界?」这众生世界不是说普通的世界,说一个人的身体就是一个世界,是这么个道理,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这个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迁流不息,「界为方位」,界就是各有各的界限,有形相的边际,这有一定的方位,方位是不动的,世是流动的,「汝今当知」,先把这两样说出来:一个流动的、一个不动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这叫界,有了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要不怎么叫世界?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还不是一定说我们身体外边,这就说人身上就是一个世界,让人知道,天地是一大天地、人身是一小天地,说「方位有十」:东西南北四正,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还有上下,这就是十方,过去、未来、现在这是流动的,「方位有十,流数有三」,方位有十样,流动的位置是三样,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这说一个人身上就叫众生世界,就是妄作妄为,这都是从妄想来的,「身中贸迁」,在人身上,贸易迁流、新陈代谢,你一个劲的活动,「世界相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界是方位,往一块一交涉,这都指着人身上说,「而此界性设虽十方」,界的这个性设立的十个方位,「定位可明,世间祇目东西南北」,世间祇可以名目,判为东、西、南、北四方,「上下无位」,上下没有定位,「中无定方」,当中也没有一定的方位,把这个没有方位的都去净了,「四数必明」,为的显明这四个数,东、南、西、北人都可以明白,说这是方位,「与世相涉」,与过去、未来、现在世,这么一交涉,一个不动的方位、一个流动的世,「三四四三」,三个四就是十二个数、四个三也是十二个数,是「宛转十二」,无论怎么算,转过来、转过去,你说三四也是十二、你说四个三也是十二,「流变三迭」,流动变化重迭三次。

「一十百千,总括始终」,佛说人身就是一个小世界,先由方向的浅处入深,由粗入到微细,这是一步一步的引导人的意思,这是十二数流动三迭,流动变化重迭三次,「一十百千」,十个一为十、十个十为百、十个百为千,这是由少数往多数上论,「总括始终」,从始到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六根功德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这是说人身上是个小世界,说这个世界的功德,这是先说总数,底下再发明优劣,「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佛又让阿难在人身的六根之中,各有功德的利用,「克定优劣」,你在一千二百之中,克定了,你把他指真了,优是具足、劣是不具足。

一、眼根缺劣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先说眼根,人身上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先说眼根功德的优劣:功德就是利用,力量还有用到了、还有用不到的,就是这么一句话,这功德就作力用讲,「如眼观见」,这是眼的功用能力,后边看不到,人的眼睛见明不能见暗,「后暗前明」,前边就是明明亮亮的,后暗就不知道,人人都如此,「前方全明,后方全暗」,看前方全明后方全暗,这一个人是四面:前、后、左、右,前后方面大一点、左右方面小一点,「前方全明」,眼睛都看见了,「后方全暗」,眼睛用不上,都看不见,克定功德就不够一千二百,「左右旁观,三分之二」,向左右一看能看三分之二,一边二分,这是四分,前边四分,后边全看不见,一共这是八百功德,「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一千二百功德,剩八百功德,当然是不全了,「三分言功,一分无德」,说眼的力量能可以有八百功德,三分缺少一分,一分没有功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这说眼根正合有这个数,这是佛由浅处向深处论能转凡成圣成佛,无故的怎么能成佛呢?这都有个来历,一步一步的让你转凡成圣人,眼说完了再说耳的功德。

二、耳根具优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这段文说耳根的名相是从凡夫的地方说这个利用,「如耳周听,十方无遗」,人的耳朵周听十方无遗,这眼睛只能看前不能看后,让人知道这个利用,这耳朵的利用就大了,哪一方也遗漏不了,「动若迩遥」,外边有动就有声音,迩是近、遥是远,在动上声音有近有远,「静无边际」,你若静下来,耳的闻性没有边际,这是佛告诉人实地练习,真实的证据,你要用功得选择超近的方法,佛说的这种道理让人自己择选,论到耳根的功德,「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比眼根的功德多四百功德。

三、鼻根缺劣

如鼻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鼻子就不行了,用功别打鼻子上用,要用功要拣择,「如鼻齅闻」,与耳闻的利用就不用了,「通出入息」,这是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这个气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当中缺少了,「验于鼻根,三分阙一」,考验这个鼻根性三分缺一分,「当知鼻唯八百功德」,这段文容易明白,不用细说。

四、舌根具优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舌宣扬」,这个舌根宣扬佛法的力量就大了,「尽诸世间」,世间上的智慧,「出世间智」,出世间的智慧都能宣扬,你看舌根的本事多大,「言有方分」,言语还有方分、还有限度,可以说多说少,「理无穷尽」,拿舌头说出话来显出理来,可就无穷无尽了,「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这不是有偏相,舌根是有这种能力。

五、身根缺劣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身觉触」,或是冷风热风触在身上,这是身根的形相,「识于违顺」,触在身上的冷热风,我身上冷,又来一分冷风触在身上,这就违背了,冷时用个棉袄加在身上这就顺了,这是拿这个做比例,触的违顺地方很多不能细说,「合时能觉」,这地方就分开了,冷风合在身上,他能知觉,「离中不知」,离开了就不知道了,离开有一个不知道、身上还有个知道的,这是两个,「离一合双」,离开是一样离开了,光风离开了,风合上就是双的,「验于身根,三分阙一」,离开就成单的、合上就是双的,所以这个地方三分缺一分,「当知身唯八百功德」,这身体只有八百功德,不够一千二百,底下说意,意是人的心所发为意,心一发动就叫意,意也就是心,这是说意根的相。

六、意根具优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默容就是默默之中能容纳十方的世界、十方的方向,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都能容纳,默默之中容纳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都在心里,「唯圣与凡,无不包容」,连圣人的法、凡夫的事情都能包得过来,「尽其涯际」,尽其边际都包含无余,「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把六根说完了,底下是劝简略明。

悟圆通根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佛对阿难说,「汝今欲逆生死欲流」,你要离开生死的苦恼,「返穷流根,至不生灭」,你得返过来穷研生死的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六个受用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种受用的地方,「谁合?谁离?」哪个可以相合?哪个可以离开?你用功夫要拣择,「谁深?谁浅?」哪个地方深?哪个地方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哪个地方算圆通?哪个地方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你要悟了圆通的根,一样也不缺,「逆彼无始织妄业流」,你不要顺着那个无始以来织妄的业流,「得循圆通」,你才能得随顺圆通的道理,「与不圆根,日劫相倍」,这个圆通的理抓住一样都能通达,与那不圆满不圆通的一比较,这就是一个巧、一个拙,「日劫相倍」,一日是十二小时,一劫是八万四千年,一增一减,佛告诉人修行一定要拣择,不要走远路,白费工夫。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我现今给你预备齐了,给你显出来六种湛然清净、圆满无碍的明了,明白你本来所有的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我给你都说过了,你自己详细选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这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三六一十八界都在人身上长着,「一一修行」,哪一样都可以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在这十八界里头,也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但汝下劣」,这个事情单单的对你说,你这个根性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你不能在这六根、六尘、六识里头,圆满自己的本有的自在智慧,「故我宣扬」,所以我把这个道理宣扬出来让你选择,「令汝但于一门深入」,你看这六根、六尘、六识从哪个地方都能入手,只要一门深入,「入一无妄」,真实无妄的方法,「彼六知根」,眼、耳、鼻、舌、身、意,「一时清净」,你从一根上用功,「一根返源,六根清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修断虚习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上边说「令汝但于一门深入」,身上的六根这就是六个门径,眼、耳、鼻、舌、身、意,就说一根就行,「一根返源,六根清净」,他问逆流,我们这六根都是顺流,六根顺着六尘转,这就是凡夫的境界,人人都如此,逆流就是不顺着境界转,怎么能不顺境转?用返观的功夫,人都是眼观色、耳闻声,都是顺流,你要修行不能顺世间法起观念,你要逆流转过来观,不观外边的形形色色,逆回来观自观,观就代表见,你观见自己的见,这就叫逆流,这有什么好处呢?这么就清净啰,你向外观随着眼睛看什么就忙乱了,就不清净了,这是一定的理,阿难问逆流,不是一时半时可以做得到,你得转过来,得有功夫,怎么个理呢?你得任运转过来而成于自然,就同寻常向外观,不用费劲,慢慢就行了,你见色、闻声这都容易,你要观自观这就为难,怎么观自观?在这地方要研究要注意,这个地方明白了就会用功了,观自观是观无相的,不观外面,不顺着流,转过来,观这个无形无相的,

「云何逆流,深入一门?」头一门就是眼,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根门头,就拿眼睛说,逆着眼根的流,「返观观自性」,返观观自观就是观自己那个观性,他因什么叫性呢?他没有形相,能把性观熟了,这就是圣贤的道理,一门要返源,六根都返源,一根成六根都成,一根清净六根都清净,就有这样的好处,不是六根都得用功,这里说一根入门,怎么「能令六根,一时清净」?阿难问的意思,一是一、六是六,深入一门怎么能令六根一时清净?这是他的问词,佛就回答他。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

佛对阿难说,「汝今已得须陀洹果」,你现今已经证到初果圣人,怎么证得的呢?就因为「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这是说他已断的事情,后面还有很多,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二十八层天都叫凡夫,你已证须陀洹果,在小乘里觉得很轻微,拿三界来说就是超过二十八天的圣人,佛又一转个说,「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你虽然证到初果圣位,你仍然不知道六根上积的习气,什么叫无始的虚习?从无始劫来积下的虚妄习气,就是思惑,证须陀洹果,见惑已断,这个思惑就不容易,思惑深微,这个习气,不是六根不贪六尘就算了,不是这么容易,

「彼习要因修所断得」,这得真正的修行才行,只在理上悟,你说六根不贪六尘,只要有决定的心,谁也做得到,谁都能证初果,谁肯?连我也这么说,连我也没做到。可有一宗,你假比我得着一点,我就依着这个做,谁做谁成,这都是人人自己身上有的,也不用求这个求那个,求自己就行了,可得有恒心,「彼习要因修所断得」,思惑不能这么痛快,你要断思想上的迷惑得要真正的修行,不从修上,不能证果,见惑你破了,思惑你还没破,余者还有尘沙惑、无明惑你都没破。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今汝目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何况就是一比较,「此中生住异灭」,这是说断无明惑,生相无明、住相无明、异相无明、灭相无明,共四十个阶级,这一个位子里有十个位子,这是生、住、异、灭,各有分齐,各有一分子,齐是分开了,各有头数,这是一定的数目,「今汝且观」,这是先给他说有断的惑、有没断的惑,前头你断的是见惑,「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你观察观察现前的这六根,算是一个还是做为六个呢?旁的先不用问,阿难,佛让他拣择了,「若言一者」,这就是说六根设若是言一者,说不通,「耳何不见?」若是一就是一样了,耳朵怎么不能看见?「目何不闻?」眼睛怎么不能闻声?你要说一个,

「头奚不履?」脑袋怎么不能走路?「足奚无语?」你这个脚怎么不会说话?你要说一个都不对,就得说是六了,「若此六根决定成六」,若这么说一定就是六个,说六个也说不通,「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现在我说法的法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我给你们宣扬微细奥妙的这种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我给你们宣说微妙的法门,你的六根是哪个来接受?你要说是六样,哪一根来接受?说到这里,「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说法,问我们用哪一根接受,我用耳根来听,阿难觉着很有理,「佛言,汝耳自闻」,你要说六根决定成六,也说不通,「汝耳自闻,何关身口?」既然耳闻,与你的身口有什么相关?

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口来问义,身起钦承」,用口来问义理,身起恭敬,钦佩承受,「是故应知,非一终六」,你要说一也不行,不是一,终归还是六,「非六终一」,一中就有六、六中就有一,佛就破这个妄数,「终不汝根,元一元六」,说到根上,究竟归宗,你怎么说也不对,说一也不对、说六也不对,根本上就是虚妄的,你哪能说得出来,不研究可以,你要一研究,就说不通了,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说这个根元来也不是一、也不是六,都是虚假的,「由无始来,颠倒沦替」,不是现在糊涂的,从无始劫来就是这么颠倒、沉沦替落,「故于圆湛,一六义生」,在这里一颠倒、一沦替,「故于圆湛」,圆湛就是人人本具的天性,是圆融无碍、湛然清净的,这里头弄出一个一六的义生出来,哪有个一?哪有个六?「汝须陀洹」,你证了初果,「虽得六销」,你虽然把六根都销了,「犹未亡一」,你这一样还没有完,这都是虚妄的。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处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佛给他说一个比喻,借这个比喻,好显这个理,「如太虚空」,佛法好比是太虚空,太虚空好比是人人的天性,「参合群器」,太虚空他根本上什么也没有,就是个空,若有就不叫空,「参合群器」,这个器皿是什么?房廊屋舍、有形有相的统统都叫器皿,大地山河,这都叫器皿,如太虚空参合一切器世间,不是众生世间、不是动物,这都是矿物植物,「由器形异」,有这个器世间,才有不同的种种样样在虚空出现,若没有器世间这些物,虚空哪有这些名字?他也没有高低、也没有大小、也没有长短圆方,这是拿物比的,拿虚空比人的天性、器世间比世间上所有,「由器形异」,由器皿的形相不同,「名之异空」,这空也就有了别样了,这个空是个方的、那个空是个圆的,空本来没有方的圆的、长的短的,这是因器皿才显出长短方圆来,这就是籍着器世间弄出这些名词来,

「除器观空」,你除了器世间,观观这个空,把有形有相的都去了,你观察观察空,「说空为一」,你把各式各样的都销灭了,你一定说空为一,这一也不对,因为空也没有个一、也没有个多,「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这个太虚空真冤枉啊!你给他起的名字,怎么你起的名字成了同异的分别?「何况更名是一非一」,更不对了,你说他是一个是六个,这统统都错,「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受用根也没有一也没有六,自己把自己迷惑了,你说有一有六,让眼睛看可以,说话就不行。

六受用根

一、因色成见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这一段文,说六受用根从这里起手,发明由真实的性理上起了虚妄的六种偏用,先说眼根,怎么叫偏用?就是偏用在形色上,着在相上,眼只可以看相,不能够闻声、也不能说话,只可以用在一样上,我们人习惯了,你也这样、我也这样,都承认了,其实这是偏用了,大材小用。说一根要返源,六根一齐都清净,我们人的六根都偏在一面上,不能六根互用,成佛是六根互用,这先说眼根是怎么结成的?为的在哪个地方结,好从哪个地方解,就像结扣似的,怎么结得怎么解,「由明暗等二种相形」,眼根由明暗二种形相表现出来的,明借着暗形容、暗籍着明形容,「于妙圆中,粘湛发见」,于妙性圆理之中,「粘湛发见」,粘就是沾上了、湛是清净的根性,湛就当清净的意思,由明暗的二种相,把湛然清净的性粘上了,这一粘由明暗发出见来,这就起了偏执了,所以着在明上就厌烦暗。佛眼是六根互用,天眼也比我们人眼强,这个地方不必一样一样的说,照文一销也就容易明白。

在妙性圆理之中,明暗二相粘上湛然清净的性,从这里发出见、闻、觉、知的见来,见的精华映着色,映是对映,对着形色,形色有长、短、方、圆,显色有青、黄、赤、白,这都在形相里头,着在形相上,「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由这个见精映于形色,这就浑浊了,这个见性一浑浊,所以「结色成根」了,结的色凝结住了,就成了人的眼根了,「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根的元始起头,这名目就为「清净四大」,什么叫清净四大呢?人的眼根就是清净四大所成,四大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人的皮肉筋骨是地大成的、血脉津液就是水大、温热燥暖就是火大、气力动转就是风大,地、水、火、风这叫四大,世界上有形有相的、感觉出来的都叫大,世间上就是这四样大,前边说过总起来有七大,把二十八天一起说,让人好明白的,一了一切了,都让他明明了了的。说见精对着这个形色成了眼根,为清净四大,这清净四大有质,可是无形无相,他所以为清净四大;我们这四大都是浑浊的,都有形有相,根元名目就做为清净四大,清净四大这个形相「因名眼体,如蒲萄朵」,你看人的眼珠,像蒲萄粒,这就是清净四大成的,这底下由清而浊,

「浮根四尘,流逸奔色」,浮根四尘就是浊的,有形有相,浮根四尘还是地、水、火、风,这是我们眼见、耳闻的事情,浮根就如同水里参上土搅混了,成了浊水,所以人的眼只可以看也看不多远,没有挡着的物顶多看几十里地,佛眼尽虚空、遍法界,一见如故都能见着,这种事情人人都能做得到,人人还都能行,就是人错用了,道理就在这里。这是佛可怜我们世间人不知道,佛才示现人间,十九岁出家、二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圆寂,也和人一样,为的是让人好照着这个学,你要示现个旁的样子,人不能学,说那是神,我们人办不到;佛特意的示现,和我们的人情事故一样,为的引导我们,他现出个佛身来,我们人没办法学,所以他由十九岁出家、二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所以这是一定的,佛是大慈大悲,想办法让我们人相信,信了好认得自己,自己都不认得自己了。

我说这个也是一时还做不到,这是染的太深了,多少万万劫糊里糊涂的总这么干,说这个眼睛是清净四大成的,「如蒲萄朵」,有这么个样子,这是简单说,「浮根四尘,流逸奔色」,我们当下是浮尘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虚浮的六根,因什么叫虚浮?都是世间上尘相所成的,不是清净所成的,浑浊成的,就有这种习性,「流逸奔色」,我们的眼睛旁的不能用,无论什么事情,他非要拿眼睛看看不可,这是天然的,说这些话干什么?

让人知道这六根是怎么结合的,就像结扣似的,在哪里结在哪里解,头一个是眼根,最容易从眼根上入手,一根返元,六根都清净。浮根四尘,他流速奔色,没有歇着的时候,你看我们的眼睛,哪有歇着的时候?你要修行这个神气就定了,不能东看西看,所以说从哪里结的从哪里解开,这就是流逸不歇,奔走这个形色,哪儿有特别的形色,上哪里奔走,这是说眼根,六样挨着,都是这么个意思,眼根说完了,又说耳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因声成闻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这耳根的作用从哪里来的?由动才显静,由动就能发声,由发声就显出静来,「由动静等二种相击」,由这动静互相击动,耳朵就有声音,有声音耳朵好听,必须要击动,说话这也是击动性,喉咙里有个膜元,拿气一击动,这音声就出来了,外边也是如此,矿物对矿物,铜铁这些东西一碰他就响了,就是这么个意思,这是大略说,让人知道从哪里结成的,从哪里解开,就是这么个道理,这个好明白,「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一动一静,向一块一碰,就出声音了,「于妙圆中」,在这个妙圆的性理之中,妙性圆理不可思议之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听的这个精了、精粹的这个地方,「卷声成根」,一卷这个声卷回来了,这是无形中的一句话,卷声就成了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个地方还算是天眼天耳,「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这浮根四尘必得听听,这叫流逸奔声,以下说鼻根。

三、因香成齅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齅。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这个鼻根由于通塞二种互相发动,「于妙圆中」,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妙圆之中,「粘湛发齅」,由这通塞二种粘着圆妙和发,产生鼻子的齅闻性,「齅精映香」,齅气精微,他对着香气,「纳香成根」,他收纳的香气就成了鼻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个鼻根起始的名目就叫清净四大,这个意思是不与我们浑浊的四大相同,修行人得到天眼通、天耳通,什么事情都能看见、多少万里都能听见,这还是说开天上的事情,还没到究竟的事情,根元名目就为清净四大,比浑浊的四大那还高一层,因相立名,

「因名鼻体,如双垂爪」,鼻子的体相如双垂爪,我们人的鼻孔头上,像龙爪往里头收着,「如双垂爪」,就像两个龙爪垂下来,向里头勾着,这是按着经文说的,鼻子的形相是清净四大所成的,「浮根四尘」是浑浊了,我们现在所承认的浮根四尘,也是地、水、火、风四尘,有形有相就为尘了,「流逸奔香」,鼻子能闻香味,拿他代表香、臭、腥、辣,这都是气味,有好闻的、有不好闻的,这是一种,底下指舌根结相。

四、因味成尝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这说舌根结的形相,「由恬变等」,舌的性是淡,不算甜性,就是清淡的这么一个性,没有苦、辣、酸、甜、咸,这叫恬,变就变成苦、辣、酸、甜、咸了,由淡味变成有味,「由恬变等二种相参」,这两样向一块一参杂,「于妙圆中」,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圆理之中,这就发现「粘湛发尝」,湛清的本性发出尝来,这是「尝精映味」,拿舌头尝的这个精粹,「尝精映味」,对照着这个味,「绞味成根」,绞就是拧在一块,拧合一块,绞味就成了舌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根在起始的时候,名目算是清净四大,「因名古体」,这舌的本体「如初偃月」,这舌根的形相就像初二、三那个月亮似的,是个半圆形,「浮根四尘」就不净了,舌头贪滋味就叫「流逸奔味」,奔走五味,人各有所好,贪求奔逸,底下指示身根结相。

五、因触成觉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这是说身根的结相,「由离合等」,由离合等一离一合发动触尘,冷风热风触在身上,发冷发热,「二种相摩」,这个摩比触动表示轻的意思,「于妙圆中,粘湛发觉」,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圆理之中,他粘上湛然清净的这个性,就发出这个知觉来了,这就是指着身根说,「觉精映触」,知觉的精粹,对照着这个触尘「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从根本上起头的时候,名目是为清净四大成的身体,「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怎么叫腰鼓颡?古时的乐器拿皮做的鼓,它是个细腰,时下的鼓做成大圆肚,古时的鼓两头是粗的,当中是个细腰,所以这个身体的形相就和腰鼓似的,「浮根四尘」,就是有形有相的地、水、火、风,浮根指着身体说,四尘是指的地、水、火、风说,「流逸奔触」,流动奔走这个触尘,身体受触尘的迷惑,底下是意根。

六、因法成知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由生灭等」,这是指着我们知觉的心,一会儿这个妄想就生出来了、一会儿又灭了,生灭是对待的,「二种相续」,灭了又生、生了又灭,生灭的变化无穷,不定思想什么,有善思想、有恶思想,有静坐的思想、有动作的思想,这思想就不同了,「于妙圆中,粘湛发知」,于妙性圆理之中,粘上湛然清净的性,发出知觉来了,痛、痒、酸、麻都是身上的知觉,「知精映法」,知道的精粹精华对着法尘,怎么叫法尘?法尘就是前五尘谢落的影子,前五根对色、声、香、味、触前五尘,心里再分别前五根对前五尘法,这叫法尘,「知精映法」,这个知觉的精了,对照着这个法尘,「揽法成根」,在这里一收揽法尘,成了一个意根,意根有知觉,也可以说有形相,在肺下有个心房,就指肉团心,其实心的知能遍满一切处,可是有近的地方、有远的地方,有灵动快的、有灵动慢的地方,那就不同了,「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是指意根的根本发起的这个名目,他叫清净四大,「因名意思」,一发动就为意,

「如幽室见」,如同幽暗黑屋子里,你看不见我什么样、我也看不见你什么样,但是知道有这么个样子、有这么个人,这是拿这个表示。就拿我们人的思想来讲,飞禽动植、苦乐悲欢统统都可以知觉,看相貌看不出来,这个地方是触尘,「因名意思」,意是心之所发、思是意之所发,「如幽室见」,就像在幽暗的屋子里能见着,但分不出什么样子,这是说清净四大,「浮根四尘」,还是有形有相的这个心,「流逸奔法」,流动放逸奔驰种种的法尘。

脱粘尘妄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这一段文是,总结偏局之相,把他总起来结成偏局之相,怎么叫偏局之相?偏在一边了、局在形相上了,是什么局在形相上?佛对阿难说「如是六根」,就由这个六根各局一面,见、闻、觉、知都偏在这一面上了,偏在这一面就不能全体大用,只可以用在片面上,怎么个理呢?眼只可以见明暗,若没有明暗,就没有见体;苦离开动静,就没有听的本质;若没有通塞,这个齅性就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离开恬变,舌的尝性就没有,「不离不合」,这是指着身根,「觉触本无」,知觉的这个基础本来就没有,「无灭无生,了知安寄」,这是指的意根,这是说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偏局了,眼只能见、耳只能闻,余者不用说了;六根若是正用,这一根可以做六根的事情,眼根不但只能见,也能闻、也能齅、也能尝,六根互用就是圣人,就是修得有程度了,佛先对着凡夫上说,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由六根的本知本觉上,这是性觉妙明,性里头有个知觉,从妙里头发出一种光明,「由彼觉明」,这是个根本,「性觉妙明」能普遍十方都能知道、都能见着,这是说这个根,要说枝末上这就分开了,不能普遍了,只可以一根有一种用处,「由彼觉明,有明明觉」,从这个性觉妙明才有这个能明、所明之觉,「由被觉明」的这个明分三种,觉明就是本有的光明,心里头本有的明白,「有明明觉」,就有能明、所明的知觉,从本明上生出能明、所明,这三种一分就把性觉妙明违背了,光用这个能明、所明,「失彼精了」,失去了他本有的精了的知见,由这一失「粘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由这里就偏用,不能具足,怎么叫「粘妄发光」?眼睛粘在形相上,这是虚妄的,从这里发出光来,所以就是片面的作用,不能具体的作用,粘妄一发光,「是以汝今」,佛对着阿难说,以是虚妄的,不应粘向一块就粘,这就叫虚妄,不是真的,粘妄一发光,是发出知觉来了,也有一点光明,不具足!

因此这个「离暗离明,无有见体」,你外边离开明相、暗相,你就没有见了,大家想想,人人都如此,你离开明、离开暗哪还有见?这个见全仗着外边的明与暗,我们的眼睛才有这个见;若离开明暗就没有见的本体了,见的能力全在明暗上,这个地方就是错用;「离动离静,元无听质」,耳朵离开动静就没有听性的原质了;「无通无塞,齅性不生」,鼻子离开通塞,齅闻性就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变是舌头上的苦辣酸甜咸五味、甜是淡味,若离开淡味及苦、辣、酸、甜、咸五味,你的尝性就没有了,这都是偏局在一面、大材小用的地方,

「不离不合,觉触本无」,要不能离开、不能合上,这是指着身体,拿凉风合上又离开了、热风合上又离开了,有离有合就有知觉,要不离不合呢?感觉的基础本来就没有了,他触动的知觉性就在离合出来的,「无灭无生」,是指着心说,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没有闲着的时候,这都是错用的地方,「无灭无生,了知安寄?」你这个明了知觉在哪里寄托?要寄托,就寄托在生灭上,心里有生灭相,我就知道了,其实大材小用偏局在一面了,这是前面这六根说完了。底下发明返妄圆拔,你要返回妄用,得着这个圆理,就把这些毛病都拔出去了,说的六根都是虚妄不实,刚才说的六根都不实在,这就是我们普通凡夫用的,佛说这个法让人转凡成圣,底下说返妄圆拔。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

「汝但不循」,佛对着阿难说,没有旁的法子,你单单的不要循顺着普通人用的那个法子,这是说返妄圆拔,返妄归真,你把这些虚妄都拔去了,没有二种法子,你单单的不随顺,「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这三对六样对着六尘,就是十二样,「汝但不循」,你不随着,动静对耳说、合离对身说、恬变对舌说、通塞对鼻说、生灭对心说、明暗对眼说,「如是十二」,这是说六根对六尘,「诸有为相」,这是有作有为的,你这有作有为的形相怎么个作法呢?你从有为作到无为,「如是十二诸有为相」,这是说众多数,就是这些有作有为的相,这都是凡夫法,你要转凡成圣,「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不用这六根挨着拔,极简单,你可得实作,「随拔一根」,随着你拔出这一根来,眼根拔出色尘、耳根拔出声尘,六根离开六尘,不用这六样都离开,要是一样离开这六样都脱离了,这道理是说这个意思,

「随拔一根,脱粘内伏」,随你拔哪一根,就说眼根,你别粘上这个色相,眼看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种种的形色,你别粘在这里头,人的眼睛都粘在形色上,都离不开,一举一动眼睛就着在形色上,你不信大家就试验试验,佛把这个理说透了,「脱粘内伏」,脱了眼睛粘这个形色,你别沾上,内里头你把他制伏住就容易了,「伏归元真」,你一制伏他就归到根本上的真理,你要说返妄不难,迷惑是六样迷惑,一样不迷惑,五样都不迷惑了,「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你要是能制伏住归到根本上的真性真理,真正的理性,「发本明耀」,发出了根本的光明照耀,「耀性发明」,这光耀之性一发明,「诸余五粘」都得解脱,六根去了一根,余下五根粘五尘,这不用一样一样的说了,一共是六根、六尘,这一根拔出来,发出根本上光明照耀,光耀之性一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下余的五根,一块都脱了,应这一根一拔,六根圆圆满满的都脱离了,六根脱开六尘修的这个法,还是简便了,很容易了。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这个地方说把虚妄之相拔出来就是真实的,真实的该怎么样呢?底下说真实,「不由前尘所起知见」,这个见不由前尘的明相、暗相,不由那上头起知见,我们的眼睛总对着形相,六根总是一个理,名相可不同,什么叫「不由前尘」?我们的眼睛看见色尘就染了尘相,不由前尘上所起知见,在这上头不起知见,自己守住本位,「明不循根」,这个光明不随着眼根,「寄根明发」,这句话怎么讲呢?我们人的眼没修行的时候,不用这个法子,非明不能见,这眼上的明对着外边的明,这才可以见,你要修行用功,返妄归真,这个眼就互用,眼不是光能看见,也能闻、也能说话,这六相互用,一样就做六样用,这叫「明不循根」,这个明白不是随着一根对一根说,所以这个地方不随着根,你看光明不随着眼根,我们平常的人光明随顺眼根,眼根随着光明,修行要明白了这个理,就不循根,底下又说,「寄根明发」,眼上的光明性寄在眼根上,从这上头发出来,寄在眼根上,明可不循眼根;随着眼根就有限制,随着眼根,你只能看色,不能闻声,寄在眼根发明,寄在这上头,「由是六根,互相为用」,由这六根上头互相起用。

六根互用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这个地方是证明六根互用,不是一定眼能看,耳才能听,就拿现在的事情做个证明,举出这六样来,让法会中人好信,佛对阿难说,就是现在的这个事情可以证实了六根互用的意思,「汝岂不知」,你岂不知道吗?现在你亲眼见着的,「今此会中」,今此法会之中,「阿耶律陀无目而见」,阿那律陀翻无贫尊者,他是佛的堂兄弟,因用功太紧,把眼用瞎了,得开天眼,没有眼睛什么都能看见,拿这个证明不是非眼不能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龙本来是没有耳朵,他也能听,这都是证明不用耳还能听,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殑伽河里的河神,是一个女神,没有鼻子能闻着香味,「骄梵钵提异舌知味」,他的舌头与旁人的舌头不同,他吃饭,能知道天上的美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他是风神也叫虚空神,他没有身体可以感觉出痛、痒、冷、热,「如来光中,映令暂现」,他没有身怎么还知道触呢?他得借着如来的光明一对照,令他暂时现一现,「既为风质」,现一现已经做为风质,「其体元无」,他这个本体根本就是没有,「诸灭尽定得寂声闻」,这是说到意根上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是个久用功的,「久灭意根」,久远地就把意根不发动了,不像我们人的意根胡思乱想,他这个意根不动,「圆明了知」,圆明就是没有不知道的,圆满普遍的都明白了,都能了知,「不因心念」,他心里不起念就能都明了。

根尘并销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锁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这一段文是指示六根互用的,所以由这个总题又分三段,一是指示妄体本真,就是这段经文,浮尘诸变化相,本来就是无上知觉,所谓「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随无明染缘,如水成冰,因智慧净缘,如冰化水,言说「如汤销冰」,当如汤与冰同一水性,但智慧火能融无明坚执,喻之如汤,这是约修德而言,显示返迷归悟,若约性德,本来无增无减,更非二物,「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这是第二段指现量为证,以上虽指示六根互用的例证,又恐执迷之人,以为所引证是圣人的事或异类果报的事,非常有之事,不关性具,所以今举世人现量境界为证明六根互用的事实,「如彼世人,聚见于眼」,世人所有妄见,仅仅聚在眼根,「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仍然相类,以手循他人体外绕,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这即是互用之理性,「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当知寻常缘尘之见,必须因明而有,暗时便成无见,今不缘尘而发本明耀,不惜明缘而能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由根尘之妄既销,云何觉明之体不成圆妙极果呢?这是第三段以示修显性。

误疑断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这一段经文是决通疑滞,由这一总名又分二大段:一明因果俱常,决通初义,二明结解无二,决通次义,先解释第一段明因果俱常决通初义,又分二:一疑问、二答示,一疑问又二,一疑因果相违,以上这段经文,就是阿难对佛说迭以前所说的话来问佛,佛在第一义中说过,「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灭果,无有是处,据此则知,从因地之觉心欲求常住不生不灭,要与果位之名目相应才可以。以下是标七果名,言「菩提」者,是以五住究竟无有见思、尘沙、无明诸惑;言「涅槃」者,是分段、变易二种生死永亡;言「真如」者是相性不二,皆无虚妄曰真,其体不动曰如;言「佛性」者,是永不改变义;

言「庵摩罗识」,是白净无染,永不被尘垢染污;言「空如来藏」者,不是前三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这是说空前三种如来藏之空如来藏,别九界众生之身相未空;言「大圆镜智」者,是洞照万法向无分别义,「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此七种名虽别,其体性无殊、其相清净无染、其用圆满具足,其体性本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这是正式陈说他所疑,「若此见听」等六根「离于明暗动静通塞」等六尘,「毕竟无体」的话,「犹如念心」,岂不是如同前七番所破之念虑妄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吗?果体坚凝,究是常住,根尘无体即是断灭,「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之六根以为本修之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欲获如来七种常住之果,岂不是因果有所相违吗?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