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湛山倓虚大师述

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这是解释如来藏,佛随跟着说随跟着解释,恐怕人不明白,怎么叫如来藏?如就是一个体、来就是一个用,这体用不相离的,有用就有体、有体就有用,这是怎么个理呢?我们这个人心里头一分别开了,哪一样就是哪一样,不能够参和在一块,其实一切事情都是互相抵用、互相借用,说如来藏,如里头就藏着来、来里头就藏着如,这两个字和在一块堆,就叫如来藏,互相隐藏,这是一个体、一个用,如是个不变的体、来是个随缘的用,在随缘的时候就不变、在不变的时候他就随缘,大家不常听,这个名词不好懂,在变的时候有个不变、在不变的时候有个变,大家一听这个话,就说变就是变、不变就是不变,怎么说?

变里有个不变、不变里有个变,哪里有这种事?这个道理一深研究,就了解是什么意思,说变就不变、不变就变,世间上一切事都是这个样子,人自己不考虑,任何地方都是变就不变、不变就变,以什么为凭据?世间上所有的一切,哪一样都可以做凭据,拿我们人说,不变的时候就变、变的时候就不变,这都是照人的本位说,不用上远处说,如是我们如如不动的身体、来就是变化。再比如一个铜香炉,你要造一尊铜佛像,就得让他变,他怎么不变呢?铜香炉变铜佛像,随缘不变,随着缘,缘就是人造作的因缘,这怎么叫不变?所以这叫不变随缘,随着人的手艺就造成佛像了,叫随缘,怎么还有不变呢?铜本身没有变吶!铜香炉变铜佛像,是变了;说不变,铜没变!说变里头有个不变、不变里头有个变,这是说物。我们这个人也是这样,你看我坐在这里,是变是没变?不变是个体、变是个用,他一天就变四样,行、住、坐、卧不离开这个身体,站就有个站相、坐就有个坐相、倒着就有个倒相,这个随缘!

行、住、坐、卧!这就是变化相,变化相里头有个不变的体,你没有身体拿什么当变化相?大海的水也是这样,随缘起波浪,这叫变,但是水体仍是不变,拿世间一切事情做样子,说这个话得先说如来这两个字,如没离开来、来没离开如,如就是本体、来就是作用,体用不相离,这叫如来藏,在这如来藏底下,佛恐怕人不明白,加上个解释说「常住妙明」,如来藏你说了这么一套,到底怎么讲呢?是什么样呢?哪个地方都叫如来藏啊!哪个地方都是全体全用,有体就有用,不是什么,你要不认识如来藏,你就体验体验,「常住妙明」就是照着人的知觉说,根本上是一个常住的,不改不变,怎么知道不改不变呢?你找不出形相来,拿什么变呢?你要说没有形相就没有,你这个人的见、闻、觉、知啊!不是还有灵魂嘛!所以,这个地方佛如如实实的解释,说什么叫如来藏?

由体显用、由用显体,体就藏着用、用就藏着体,互相包藏,这叫如来藏。说学这个如来藏,做什么?他没有生灭啊!他没有生、没有灭,我们这个人一生一灭,生下来,人就哭;一死,人又哭,哪个人脱得开生死?佛告诉我们的法,人都认错了,你就认有生死的,根本上有个没生死的,你不承认,自己不承认自己,这就自己自找苦恼,佛说的如来藏怎么讲呢?说「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不加解释还是不好懂,说如来藏对人有什么好处?说「常住妙明」!这个常是永不改变、住是不动,不变不动,是什么?妙明!就是人的这个明白,你看我给诸位研究这个、解释这个,心里就想明白了,这不是究竟明白,这叫所明白,我所说的话,你常听见这个话你就明白,不常听这个名词还是不明白,说这个地方打哪里找?就在这个明白、不明白;你在明白上加一个字,不是你随便的明白,是妙明!

是「常住妙明」,怎么叫妙呢?这妙字就是不可思议、不可分别,这个明白不就是人的心吗?就是如来藏不变之体,不变的就是个明白,说我这个心里老是动,怎么叫常住呢?所以这个地方是错处,我们心里动,听人说话,心里好像个大光明镜子,说过来道过去,就好比是个影子,是个无常的,有生有灭的,这个镜子的明是个不动的,叫妙明,不可思议、不可分别,这叫妙,往往有人说那件事太妙了没法讲,还有一种事情说不到,所以就叫妙;底下加一个明字,我一讲你们诸位就明白了,明白可是明白,不能加上分别的明白,我说的话是照在你的知觉的里头,是个影子,你们听我说法,说不错,你记得的影子都是尘劳,说到妙明,不是你随便乱明白,说什么你也明白、说好说坏都明白,根本上就有个明白,要不然你怎么知道是好是不好?这个地方得要注意,大家喜欢研究经,就要研究这个道理。这个地方说明,恐怕人用错了,拿着妄想,你说什么我就学什么,这就错了!

这都是影子,这叫缘影,拿着举缘的影子当自个儿的心,这都是影子,这不叫妙明,这个妙明是不起分别、不可思想、不可议论,明明白白的,诸位想想,为什么我说话你就明白,你那个明白是所明白的话或不是?这个道理要不把他研究开了,马马虎虎,你说我也说,这个道理要研究,你要知道这个道理,什么叫如来藏?底下加个解释,说「常住妙明」,如来藏是个全体大用,全体大用是常住不改变的,就是拿人的心里头明白做凭据,我说话你说明白了,这都是学来的影子,你把你学来的那些个话、那些个分别心都拿了去,你还有个明白吗?当然还有个明白,你根本上要没有个明白,我说话你怎么都明白,你把我的话记住了,你知道这个道理,常常会悟,你学了我的话,这是个影子,这不是你的天性,根本上他自己就有个明白,不是学的。

所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常常的住着,没有分别心,没有思想的心、没有议论的心,不思议、不分别,你这个明明白白的明白养成了,这是人的佛性,大家要知道,这个道理在这个地方常常地演习,常常地看看这个心,什么也不想,你能一分钟、二分钟维持心不动,你由少就会成多,经常如此,你就能常常地保持心不动,佛的心啊!能随便!他要想动就动、要不动就永远不动,人人都有个不动的体,人自己不认得自己,你从分别心上就能认得自己的不分别心,说「常住妙明」,这就是解释如来藏,什么叫全体大用?常住就是不分别、不思议的那个明白,底下就解释这个明白,是「不动周圆,妙真如性」,说不动不摇还是周遍圆满,说的这么严谨,这个道理在哪里有这个东西?你看我们这个屋子里有几十个人,再多了就容不下了,因什么?

有形相啊!有多有少,多了就拥挤,你看这个明白的这个明,无量无边的大,无量无边的世界都在里头,就是这么一个明白,这个叫「明心见性」吶!就这一个明白,人人都这一个明白,一个人使唤也是这么大的一个明白,多少万人使唤也是这么一个明白,要不怎么叫妙真如性,你别拿你的分别心心思,就这么大的力量,人人都如此,自个儿不承认,就使唤这么一点,大材小用!因什么大材小用呢?你只拿身体当我,其实靠不住,拿我来讲,跟大家在一起三年、五年还看不出老,你要是离开三年、五年,一旦见面,就不认识了,怎么个理呢?他变了,是随缘不变,不变就有个随缘,「常住妙明,不动周围」,人人都这一个天理,人人统统都是这一个天性,不论富贵贫贱,一点分别也没有,是周遍法界,不光是我们这个世界,在地球上五大洲,这在佛法比,还不如大海水毛头上那一滴水呢!我告诉你说吧!人的知觉的能力大得不得了,要不人人怎么必须要学佛呢?

佛者觉也,你把自己的知觉都忘了,人人都有个知觉,这个知觉是无量无边的大,自个儿不承认了,就认这个身体这是我,这就错了,这身体受冷受热就病,到时候不吃饭就饿得不得了,到了时候就要死、到了时候就生,生的时候就哭,谁家小孩生下来不哭?因什么呢?痛苦难过啊!人死的时候不好断气,也是难过,龇牙裂嘴的,你心思心思,哪个人也离不开!所以要想离开生死,你就得要学佛,佛见到世界上人的痛苦,特意示现人身说人的道理,慢慢引导人明白,人人都有成佛之分,你要是成神成仙,这都是妄想,这都靠不住,天上的人到时候也得死,他寿命长,一活几百万年、几百万劫。所以,根据佛经上说,我们人的寿命八万四千岁,因什么减了呢?一百年减一岁、一百年减一岁,你看减了多少一百年了?早先,我们人千八百丈高呢!这时候我们只有五呎上下高了,再四千年下去,我们人就一呎高了,那时世界就大变了,那时的三灾不是我们现在的三灾,更厉害了,水、火、风大三灾啊!

十天半月碰不到一个人,人就一呎来高,碰到就抱头相哭,我怕你死、你怕我死,死了就没有做伴的了,那时候比亲弟兄还亲,到那时候,你也不嫉妒我、我也不嫉妒你,我想要保护你、你想要保护我,我要死了你就没有做伴的了,人的良心一发现,人就长了,一百年长一吋,长到八万四千岁,你算算是多少丈高?几千丈高!释迦佛出世把这个话说明了,你问问哪个人能明白?佛说这个道理是让人自己认得自己,不在世间上吃这种亏了,生死离合,有多少的苦恼,衣、食、住压迫着你,这都是苦恼的事情,人要明白自己,都有成佛之份!

说「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因什么不动?他是个整个的,佛性就是这么的大,没有比他再大的,人人都是一个性,就是自己不认识自己,就是个无形无相的,「不动周圆」,周遍法界、圆融无碍叫妙真如性,这种道理是个真实不虚、不可分别的事情,告诉人不可分别,我们人离了分别,他疑惑没有心了,决不是这么回事,你心里不起分别的时候,仍然还有知觉在,你不分别这个事情了;你清早起来,静坐一坐,你心里没有事情,昨天事情办完了,也没有、也放下了,总也有个三、五分钟安安静静的,你有少就会成多,你说修行人在修什么?把发间上的事撂下,在养这个知觉、养这个心吶!

你这个心不再东用西用,你不胡思乱想,那就无量无边的常了,没有不知道的、没有看不见的、没有达不到的地方,这是人人都是现成的,我们人都污染了,自己不认得自己,就像大光明镜子被尘土遮盖住了,就是这么个道理。说是「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他都加个妙字,妙是不可思议的、真实不虚、如如不动,就是一个天性,「性真常中」,这个性是个真实的、常在的,在真常之中,你要求于去来、迷悟生死是了无所得,他是无形无相的,自己的知觉是找不到形相,世间上的事情,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样都能有形相表达,究竟的真心没有形相,就无量无边的大,人人都这么大,不是分开的,你一分我一分,都是这么大,都是这么的用,然而谁还不参杂、谁还碍不着谁,要不怎么说是妙法呢?如果一有分别、一有参杂,这就不妙了,

「妙真如性,性真常中」,就是人的天性,是真实不虚的、常在的,就在真常之中,没有来去生死,「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你求于去来、迷悟、生死是了无所得,你要说我求求吧!我去吧!来呀!他没有去来!我们这个身体有来有去,他也没有迷也没有悟,迷悟是人取的名字,是对待法,要没有生哪有死?没有死哪有生?这都是对待法,你要求这个,这都是对待,没有!真常之中,真如的性里头名字叫如来藏,互相包藏,「了无所得」,明明了了的、明明白白的,毫无所得,这都是自己的天性,不生不死,永远也不生不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五阴
一、色阴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是解释五阴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就在五阴的性上发明,与如来藏有什么相干呢?所以在性上论,他是一体,这是一个征起总名,佛对阿难说,这五阴本是世间上凡夫法,「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五阴常常讲,这地方还有初听的,所以不怕絮絮,听来听去听熟了,打这里就能开悟啊!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阴阳的阴,念阴(音映),阴就是一个遮盖之意,把他遮上了、盖上了,遮上什么、盖上什么呢?五阴就是五种遮盖之意,把人人本有之佛性遮住,我们人谁能认得自己的本性呢?

每天举动行为,无非都是一性所为,诸佛菩萨、三恶道众生连同我们世间上的人,统统都是一性所生,要分开这个相有五种执着,叫五阴,要把执着性撂下就都是佛性了,就在人的转念之间、认识不认识,你要不认识,你怎么转?转念什么?在这个总题目上必需要多说,不怕人听了烦,就怕你听的不熟,听来听去,听熟了,就在这个名相上就能开悟,耳朵常听、心里常想,不知哪时一触动,喔!原来这叫如来藏!这是叫佛性吶!自然就明白,这个地方不怕烦絮,如果讲到不要紧的文,当然是用不着重述,左说一回、右说一回,说了多少回,不怕多说,就怕少听。这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人的身上就有五阴,五样就把自己天然的自性就遮住了。色阴就是人的色身,有色身就要享受,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三种,从这里头就发生思想,又产生心和身的行动,究竟认定色、受、想、行、识是真的,这个认识其实也是佛性,色、受、想、行、识都是佛性所成,这是光认名相不认得具体,具体就是佛性。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上九法界有苦有乐、无量无边的众生,统统就是这一个性,这一个性多大呢?无量无边!

这个地方得要知道。佛叫一声阿难说,云何这个五阴是凡夫每天所行所用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是佛法体用的一个大题目,妙真如性是解释如来藏的意思,佛要分开讲二十五圆通都是从这五阴上来的,二十五种圆通这些名词,必得要记住,记住这个总名词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你没事的时候要常念,要常常悟这个理,时时念念之中在心里头,不知道哪时候忽然间就开悟了!你要以名词解名词,永远也不会开悟。说到这个要紧的地方,这个名词叫你们听熟了,心里想熟了,想着碰着一言半句就能够开悟!所以,这个地方说云何五阴是凡夫法,怎么就成了本如来藏?因什么叫如来藏?人明白了这个理,一切法都是如来藏,一举一动无处不是如来藏,我常讲如就是不变之体、来就是随缘之用,用里头藏着体、体里头藏着用,体用不二,名字就叫如来藏,就按这个意思立这个名词,让人依这个名词会悟这个理,底下说妙真如性,都在这个妙字上,妙怎么讲?常讲、常听,也不怕熟,妙者,就是不可思议,不是你心里头思想到的、不是拿嘴能议论出来的,所以,佛说法四十九年,他不是议论吗?他也是打思想上往外说,得贴乎人情,人的心理的思想,然而加一个妙字,这个妙字就是当不可思议讲,不是你心里能思想到的、也不是你拿嘴能议论到的,这个妙就归了真,真如!

当然是真实不虚,真实不虚也是假定的名词,这个义理在这个如字上,如是各如本位,这是最要紧的地方,要紧还都在这个如字,佛经一开头「如是我闻」,佛说了四十九年就说这个如字,如字让你常念、让你常想,你这个意思你怎么明白呢?你把这个如字讲开了,慢慢的就能明白了,如字是各如本位,怎么叫各如本位?拿世间上的名称,尊卑、老少、富贵、贫贱、善恶、好丑,一开口就是对待法,你们诸位说哪一种没有对待?高就对着低、来就对着去、好就对着坏、善就对着恶,这统统都不如啊!因什么不如呢?他是对待起来的,我说这些话不是都有对待吗?我说话不怕絮繁,我就恐怕人不明白,多听几回不要紧,你不听自己还得念,念熟了还得念,你得了然是怎么回事啊!所以,要紧的都在这个如字上,如者是各如本位,要如了本位,名字就没有、相也没有了,因什么立名字?有就对着无,是对待而来的,好就对着坏、善就对着恶,这是两面的,没有善怎么显出恶来?没有恶怎么显出善来?

没有好怎么显出坏?没有高怎么显出低?没有贫哪能显出富来?他是对待起来的,假藉!有借着无、无借着有,来借着去、去借着来,我说话不怕絮烦,就恐怕人不明白,要紧就在这个地方,如字更要紧,如是如于本位,什么就是什么,你不借着外面的名词就没有说的,佛经上说,你去哪里找佛法?如就是、不如就不是,佛经一开端就是如是这两个字,不论大乘经、小乘经都有如是这两个字,佛说法四十九年有什么用处?就为这一个如字,就怕你不如,世间法是对待起来的,这个如,就没有对待,说「一如一切如,如外无非如,无非如对如」,如也不可得,如字这个名字也没有了,说「一如一切如」,世间上法法皆通,各如本位,「如外无非如」,也没有非如对着如,你心思心思!这个如打不如而来,人往往责斥人说那个人太不如法,出家修行人不能破口骂人,说你不如法那就很可以了,如就是如法,法就当个样子讲,世界上种种样样各有本位,你如本位,名字也没有了、相也没有了,哪还有什么争夺?

哪还有什么杀害?人不能如,无故的弄些是非、善恶、好丑,拼命的干,这是人自己不明白佛法,要都明白佛法,这世界就太平了,所以要紧就在这个如字上。说世间人都迷惑在五阴上,怎么就成了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这个真字就在这个如上,「一如一切如,如外无非如」,没有非如对着如,这个如就不可得了,不可得处也不可得,你要一有得处就有失,这是对待起的,勉强立个名字就叫性,这个性不好表示,本来没有名字,没有名字的话怎么说?你要知道说这个性的地方,你向那个无名无相处会,慢慢的你才能明心见性,你要尽在文字上讲的好、讲的快,没有用处!要紧就在这里,不在多少、不定何时,机缘成熟了,顿然间自个儿认得自个儿了!

「阿难,誉如有人,以清净目,观睛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佛陀恐怕阿难与法会大众不明白这个理,说五阴是世间法,怎么成了佛法呢?成了如来藏妙真如性?佛叫一声阿难,以下是佛给他解释色、受、想、行、识,一样一样解释。先解释这个色阴,这个色阴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佛是慈悲心耐着烦的分开讲,佛叫一声阿难!

我给你说个比喻,直接说怕你听不明白,比如有人以清净目-眼里头没有病、也没有云翳,「观晴明空」,观虚空里的晴天,明明亮亮的这个虚空,「唯一晴虚」,唯独的就是一样,一个晴天、一个虚空,什么也没有,是「迥无所有」,拿这个做比较,本是一念不生,要到这个样,你这个清净目,眼里也没有毛病,你对着环境就是个虚空,一个晴天别无所有,这因什么呢?底下说出毛病来了,人不能够守这个自性,这个自性本是无名无相,所以人不认识,在这五阴里头用的惯了,

所以得说比喻让他醒悟,「迥无所有」,其人什么事也没有,清清凉凉的,眼里也清净,对着环境也是「迥无所有」,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他这叫妙真如性,简单说叫真如,这个真如他不能守自性,这底下就说了一个比喻,「其人无故」,没有原就,什么事也没有,「不动目睛」,直直的向那里看,「瞪以发劳」,这是对着唯一的晴虚产生了劳苦,这一劳苦,「则于虚空别见狂华」,眼里生了劳相,本来空中什么也没有,因瞪劳见有狂花,不但这个,还有特别的,「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五阴之中,色阴是头一阴,这色阴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人心所造,妄自作劳,指九法界的众生都是病眼,不能保守自己清净的天性,这个性其实也是假名字,拿他代表无形无相,说是「狂乱非相」,说到这里,说是「色阴当知亦复如是」,色阴有形有相,人都被色相遮住了,这个相不容易离开,所以都着在六尘上。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佛又解释前头说的比喻,从哪里来的呢?向哪里去呢?佛叫一声阿难!说「是诸狂花」,是人妄自作劳,眼睛无故向空中瞪出花来,这个花是从哪里来的?「非从空来,非从目出」,也不是打虚空来的、也不是打眼睛里出来的,来无来处、去无去处,不然怎么叫虚妄呢?「如是阿难」,如是就是承着来无来处、去无去处说的,如是你按着这个道理研究,说「若空来者」,设若狂花打空中来的,「既从空来,还从空入」,他要从空中来,有来就有入处,有出处就有入处、有来处就有去处,「还从空入」,打空中来的还得入到空里去就对了,「若有出入」,这虚空根本是个空的,他不容一切物,有物就不叫虚空了,「若有出入,即非虚空」,他的名字不叫虚空了,当然是没有出入了,把这句话算是说完了,

「空若非空」,若知道空本来就是空的,他若是不是空,里头还有物,「自不容其华相起灭」,这个空若不是空就是有,若是有就不能容其华相在空里起灭了,怎么个理呢?他不空了,这底下随跟着说一个比喻,「如阿难体不容阿难」,如阿难你的身体不是空的,是实在的,不能再容阿难,虚空是空的,就能容狂花,虚空若有实体,哪能再容狂花?这么一说你就知道了,世界上除去佛法界,其余的九法界统统如同狂花。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底下说研究不是从空里来的,是从眼睛瞪花了出来的,从眼睛出来的也说不通,这个理也说不过去,「若目出者」,设若花从眼目中出来的,「既从目出」,既然是打眼目里头出来的狂花,「还从目入」,若有来就得有去、若有出必得有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又说此华性从眼目而出,这也说不通,「当合有见」,眼是有知见的,若是从眼目出应当有知见,「若有见者」,设若他是有知见,「去既华空」,从眼睛出去,这花在虚空里,「旋合见眼」,若他旋转回来,他得看见眼,他怎么看不见眼?足见不是从眼里出去的,「若无见者」,若说从眼里只可出花,他没有知见,这也说不通,「出既翳空」,他出去把这个虚空遮住了,「旋当翳眼」,旋转回来也应当把眼遮住,「又见华时」,你要看见花的时候,「目应无翳」,眼睛当然是没有云翳了,这花应当到虚空里去,「云何晴空,号清明眼?」这个理也说不通,为什么当晴的天,一个虚空,你的眼睛也没有云翳遮住,名字还叫清明的眼,还是清清净净,光明的眼,两下里没有花,你可知道是个虚妄不真的了。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你知道这个色阴本就是一个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根本上也不是因缘和合造成的、也不是自然就有的,这两句话,这是世间常说的,不是因缘自然,倒是什么?这句话就不能说了,要你自己醒悟,你这个心里头就没有章程了,你说从眼睛出的也不对、说空里有的也不对,那么这东西从哪里来的呢?在这个地方就对了,底下这句话应当说的,多说一句话,「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那么是什么性?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一句话的好处这个地方不说,要说了,又错了!开口便错,这把人又迷惑了,说如来藏妙真如性,人都着在如来藏妙真如性上了,这不是又把人迷惑了吗?说了个明字就是迷惑人,根本上什么也没有,就像晴虚的空,清明的眼看虚空,你要在这么着,这个地方才与佛法接近,你要说一定这么讲、那么讲,讲的天花乱坠有什么用处呢?

二、受阴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是五阴科中第二科,受阴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以上色阴已经解释完了,这个地方说受阴,就是享受,佛对阿难说,「譬如有人,手足宴安」,足也没走路、手也没做活,「百骸调适」,四肢百骸很调和、很和适,没有灾病、没有不如法的地方,「忽如妄生」,忽然间自己忘了自己,连生活的事情都忘了,也不知是生、是死,这时「性无违顺」,自己这个性情之中也没有违背的、也没有随顺的,这个地方算清净了,「其人无故」,这个人无故的就起了妄想,这是譬喻他「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两手一撮就发热了,

「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涩、滑、冷、热这四个字,比方世间的苦乐,涩好比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这都是受苦,这都是人的自心所造的;滑好比天人享福;冷是受清苦,好比二乘圣人:阿罗汉、缘觉圣人,他享受清苦,逃尘避世,不享世间的福,受清苦;热,好比菩萨度化众生不避生死、不怕劳苦,专享世间的热闹洪福,往往有帝王、天上的天王、大臣,他提倡佛法,这是属于热,这涩、滑、冷、热四类也是由虚妄里头生出来的,「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诸相都说全了,「受阴当知,亦复如是」,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叫平受,阴是遮覆之意,把自己的天性遮住了。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文是对受阴再说个比喻,「其人无故,以二手掌,撮摩虚空,妄生诸相」,阿难啊!「是诸幻触」,是说幻妄的触,用两个手掌一摩一撮,这就是幻化的一个触动,这触动从哪来的呢?这个触比如受,拿这个比喻受阴,你说诸幻触从哪来的?「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底下解释说,如是阿难,就照着这个触尘,两个手一摩,也不是从空中来、也不是从掌中出的,这得说个道理,说因什么不是从空来?说「若空来者」,两手一接触,感觉出来了,「既能触掌,何不触身?」若是从空来的,既然触在手掌上,何不触在身上?「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虚空不应该选择来触,触这个地方不触那个地方,这是说不是从空中来的,「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

若说从手掌出来的,这道理当然对了,但是,设若从掌出,「应非待合」,不需要两个手向一块交触,这是说一种不对,还有个理,「又掌出故」,说手掌里出来的,「合则掌知」,合二手掌在一块才知道触,「离则触入」,合则出来、离则入去,有出就有入,入到哪里去?这得追究这个道理,「臂腕骨髓应亦觉知」,要说合在一块就知道,两手离开触就入进去,若有出入,入到哪里去呢?「臂腕骨髓应亦觉知」,两条腿、两个胳臂得感觉出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若入时,这个踪影形迹在身子里头,必得有个感觉的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如果入时有踪迹,必定有个感觉的心,知道出入,当然有一物在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何须两只手合时才知道,必要等待两手合起来,才名之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受是两个接触,各有所受,这个受阴也是虚妄的,何必被受阴所转呢?「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两个手触,这么说触也不对、那么说触也不对,要说对了,就是因着这个、因着那个,因缘就是连络一块,根本上说也不是因缘有的、也不是自然有的,经里的究竟真义,破处就是成处、无处就是有处,有这么两句成语-「经从疑处反成悟,说到无言自明心。」

所以你在疑惑的地方才能够开悟,说来说去没有可说的,自然明心见性,向哪儿见性?向哪儿明心?夺处就是与处!破处就是成处!也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都给你破了,你说哪儿也不对,哪儿算对呢?要有对就是不对,都推倒了、推FAN了,在这个地方你想想还有什么?把因缘、自然都给夺过去了,这就是给你了!教你了!谁能接受?你要说再给你个什么、再教你几句话,那就错了!所以这个经文统统都是这么个样子,要看经就得在疑处见出精神来,要说到没有可说的,这是给你转身吐气,你把身体转过来,就把这口气就吐出来了,不然这个经你怎么能明白?这是佛所以尘说剎说、多说少说,说了多少年,就是为的这个,

所以这个经文里头要用心就在这个地方用心,不是说我一看就明白了,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什么性?本经题目上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说到这儿就是让人醒一醒、悟一悟,你要说一个如来藏妙真如性就对了,这就把人害了,你心思心思,哪还有日子明白?永远也没有日子明白,「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那么是什么呢?这个地方全不是!说全不是的地方就是!这就没有开口处,禅宗也说,「蚊子叮铁牛,无有下口处」,开口便错!举念即乖!这全凭说到无说处,要你自己认得,告诉你就不是,要认当下就是!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想阴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此段文说明想阴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佛又对阿难说个比喻,「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有人谈话说到酢梅,这个人嘴里酸水就出来,拿这个表示想阴,人的思想就把人的佛性遮障住,拿这个做个比喻说,「思蹋悬崖,足心酸涩」,说你要上立蹋悬崖,登到高山几十丈高,掉下去就摔死,你一心思脚就发酸,这是一定的理,拿这个比喻人的思想,一想心就动,把真如性遮住了,说「想阴当知亦复如是」,也就是这么一个理。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这个酢说既不是从梅生出,亦不是从口进入,说到这儿,这是指难的地方,指难问疑,「如是阿难」,照这个说,阿难啊!你把他研究研究,「若梅生者」,若是这酢说是梅出生的,「梅合自谈」,梅应该自己说,「何待人说?」何必让人代他说呢?「若从口入」,若果从口进入的话,「自合口闻」,应该用口去听,「何须待耳?」何必靠耳朵去听?「若独耳闻」,若只是耳朵得听酢说,「此水何不耳中而出?」这水为什么不从耳中流出?

「想蹋悬崖,与说相类」,这想蹋悬崖和前面的道理是一样的,「是故当知」,是所以的原故应当要知道,「想阴虚妄」,人这一想,阴就是遮住,人这个一想就把自己的天性遮盖住了,它是一个虚妄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它也不是因缘和合有的、也不是自然有的,表示想阴没有实在的,一说到酸梅,酸水就来了,你说从哪来的?上边佛说的就不用重复了,完全不相合,怎么说也不对,你要说出个对来,那就不成想阴是虚妄的了,想阴就是真的,全不对呀!

这全不对的地方,这是说到虚妄上了,不是真实的,根本上也不是因缘和合生的、也不是自然有的,这地方无话可说,让人醒悟这个理,你要知道想阴是虚妄的,它当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你上哪找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地方就是不可说之处,说如来藏妙真如性,是不得不说,你别着在这上面了!

四、行阴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是说行阴,行在心里,在外边做事情也叫行,这地方是对着心说的,心里头的行总不休息,也找不出所以然来,因什么呢?你要找不出所以然,没有究竟的理,那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勉强的立这么个名字,佛对阿难说,「譬如暴流,波浪相续」,比如瀑流水,波浪相续不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前头流的、后边来的,挨着向下流,前后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这个行阴也是像瀑布流水一样,前念后念无有歇止,拿这个瀑流水,比如人心不歇。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阿难,「如是流性」,你说瀑流水的流动性是怎么回事情呢?「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也不是从虚空里生出来的,你别看它是水,还不是水有的,「亦非水性」,它根本上还不是水性,「非离空水」,还不离开虚空、还不离开水,说这好几个问题,全不是!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佛问阿难,「若因空生」,若瀑流水是从虚空生的,也说不通,怎么个理呢?「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说水从虚空生的,全虚空都成了水,「世界自然,俱受沦溺」,就把世界淹没了,当然不是由空生的,「若因水有」,若说瀑流因水有的,应当是有水,水有水相、流有流相,「则此暴流,性应非水」,这个瀑流水,是水生出来的,「性应非水」,瀑流之性应当不是水了,怎么个理呢?「有所有相」,有能生的水、有所流的相,要分别开了,就可以说因水有的,这地方也说不过去,

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现在都应当指出来,水与流分不开,绝不是因水有的,「苦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说瀑流水一定是水性,就永远是瀑流水性,要澄清不动的时候,就应当不是水性,不是水的本体了,它是瀑流水,当然不是水的本体,它总是两样,「若离空水,空非有外」,若离开空、离开水有的,空以外再没有空,「水外无流」,水外边不能有流,水与流是分不开的,「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所以这个缘故,你应当要知道,还是归到这个虚妄上,怎么说也不合,行阴也就比如人的心之流动,虚妄不实,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这还是显出这个不可说、不可见、不可名的这个本性。

五、识阴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一科文是发明识阴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佛先说一个譬喻对阿难说,「譬如有人取频伽瓶」,有一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本来一个瓶子一个孔,这个频伽瓶是按照印度频伽鸟做的,中国意思叫双头鸟,也叫共命鸟,正式的名字叫伽陵频伽,一个鸟两个生命,它叫出来的声音特别的好听,因这种鸟最高贵,所以人做瓶子也这样做,好像花瓶一对一对的摆着,所以佛说到识阴拿它做比喻,「塞其两孔」,一个瓶有两个孔,是表示人的一个法执、一个我执,两个执着性,这个频伽瓶是空,再把两个口塞住,拿它做个比喻,

「满中擎空」,空就是比喻知识的识,「千里远行,用饷他国」,拿瓶子里的空走出一千里地,把瓶子盛的虚空送到其他国里,「识阴当知亦复如是」,识阴也是这样,什么我法二执?我执比如瓶内的空是我、法执比如瓶外之空非我,执着住了,用饷到他国去,比如人的知识,变化无常,生了死、死了生,就是识阴的关系,要不执着,统统都是一体,一执着就各有个体。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如是虚空是比喻瓶里装的知识,自己执住了我有一个体,说你用饷他国,这里装的虚空,也不是彼方来的、也不是从此方入的,它根本是个空的,拿这个做个比喻。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说这个空不是彼方来的,这就是说人的识性,「如是阿难」,就照这个道理,阿难,你想一想,「若彼方来」,若是彼方来的,「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彼方应少一些虚空,没有这种道理,当然虚空不能少一块,「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若把瓶口打开,把瓶里的虚空倒出来,应当看见虚空由瓶子出来,也没有这个道理。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大家知道,这个诚阴本来是没有彼此,是一体,好比拿频伽瓶子,一个我执、一个法执,就分开了,人人都是一个佛性,佛性都是一体,我执、法执都没有了,都成了一体了,所以成佛是一体成佛。这个佛性分而不分、不分而分,我们人就执住了,你是你、我是我,一个人一个知识,所以好比拿频伽瓶,一个我执、一个法执,就塞住了,你虽然塞住,虚空是一样的,成佛了就把瓶子打碎了,就不要了!

我执、法执都没有了,都成了一体了,成佛是一体成佛,一体成佛还不废个体,个体就是一体、一体就是个体,这地方就是这么一个比喻。佛告诉人,知识就是一个分别,一有分别就叫识,要没有分别就叫佛性,成佛怎么成啊?就这么个意思,成佛就是成了你的知觉,知觉就像虚空一样无形无相,你要一有执着就分开了,你是你、我是我,是故当知这个识阴也是虚妄的,你要把这个虚妄去了,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唐清河房融笔受

六入
一、眼入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一段文是发明六入的性,怎么叫六入的性?这是人人都具足的有六入,入就是收入的意思,入有六种: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根吸收六尘。眼根收入色尘,色分形色-长、短、方、圆,显色有青、黄、赤、白;耳根收入声音叫声尘;鼻根收入香臭;舌根收入滋味;身根收入感觉-冷、热、涩、滑;意根收入前面这六尘的影子,色、声、香、味、触收入到意根里,所以叫法尘,法者叫样子,这五样的样子都收入。只知道六根收入六尘,不知道有全体大用的作用,所以我们都叫凡夫,就是普通的人,没有这个见识,只知道六根收入六尘,干一辈子顶多的岁数活七、八十岁,死了之后不失人身,回头来再这么干,要是做了恶事,人身就保不住了。要做众善奉行之事,可以上天享福,仍然是逃不出六道轮回。六道是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是天道、人道、修罗道,天道有二十八层,人道有富、贵、贫、贱,阿修罗道指天阿修罗说,阿修罗是个什么名字呢?

他也是一类众生,天不天、人不人,分胎、卵、湿、化四生,四生里面化生最高,叫天修罗,他有天人的福,没有天人的德行,也没有天人的权,这种根性是好斗争,天修罗也是讲好打仗,畜生里也有修罗,那就是虎狠之辈的,力大降力弱,湿生里也有阿修罗,最高的是化生,这是说天阿修罗!这是三善道。三恶道都是片善不为,专知道做恶事,由身、口、意造贪、瞋、痴,受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报,畜生报还算轻,受驴、骡、牛、马、鸡、羊、猫、狗等报;第二层就是饿鬼,由奸吝片善不为之业,受饿鬼之报,多少万年不闻浆水之名,没有东西吃,饿得死去活来;第三层就是地狱,由瞋恨心造业,受地狱、刀山剑树、油锅火池等苦,一日万死万生,受苦无有间断。三善道、三恶道受苦受乐,这都是不明白佛法,这都关乎六入的事情,六根收入有善有恶,这就分开有三善道、三恶道,吾人闻到佛法,比三善道就高了,他知道六入的观行,他明白佛法,有佛法的观念,这佛法的观念是什么?

就是这部经的本体,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体是性体,,究竟的地方是在性上,这个性不好表示,人人都有性,人人都知道这个名字,然而自已不会用,也不知道这个性是怎么回事,你要研究佛法,当然佛就告诉这个道理,说到如来藏妙真如性,其体之大,大而无边,四圣六凡、十法界都是这一个性,有会用的、有不会用的,所以会用的到了究竟就成佛,不会用的就下地狱,说用这个性,怎么个用法?你上哪里找如来藏去?向何处找妙真如性去?什么叫妙真如性?什么叫如来藏?

这上边说到六入,你要想明白如来藏妙真如性,全凭从六入上入手,人人皆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在这上头用功夫,你不用说是
佛法,就是孔教也是如此,也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这都是观乎六入的事情,非礼的事不看、非礼的事不听。佛说六入,都合乎真理,你就收入,不合乎理你就不要收入,眼根应当看的看、不应当看的不看,能可以做得了主吗?若能做得了主,这就叫修行,大家要知道,你向哪里找如来藏妙真如性?

就全凭在六入上用,就是如来藏,如是不变之体、来是随缘之用,成佛的法都在这里包藏着,就叫如来藏。要是解释这个意思,就是妙真如性,如是各如本位,要能如本位,心就不妄动,这就是真,心不在本位上,就不如、就不真,说如就真,名字就叫真如,各如本位名字就叫真,世间上哪狸去找真理?如在本位上就是真、不如本位就不真,他因什么呢?如本位就是真?他怎么不叫如真?怎么叫真如呢?

说这个地方就得多说几句话,各如本位不妄动,这就是如在本位上,怎么叫如在本位上呢?不借着旁的比较,你要一借着旁的比较就不如了,这就有高低、善恶、好丑,如在本上不起对待,这个名字叫如,如就真、不如就不真。因如真这个名字一转个就叫真如,就好比这个人叫好人,因什么叫好人呢?因这个人好,所以就叫好人,所以如就真,就叫真如,就是言语变动的意思,这个地方说真如是指性,这个性是不分别,如在本位上就不起分别。这个性是广大无边,人要一起思想就有限度,想多大、想多高,是有限度的,你能如本位,其性广大无边,所以叫真如妙性,不可思议啊,佛性有多大,人性与佛性是一样的,六入要是各如本位,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这里是说眼入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以上说的六入是一个总题,总题说完了,六入再一入一入的挨着说。先说眼入,佛对阿难说,「即彼目睛瞪发劳者」,目睛就是指着眼睛说,你瞪着两眼发生劳相,就成了病夫,失了本有的见性,现发劳相,「兼目与劳」,兼着你的眼睛,目是清净目,与你劳碌的这个眼,这两样一个劳眼、一个清净眼,这两样比,有劳有不劳,这两样搁在一块,「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这向哪里比?劳病眼和清净眼比,当然是病眼不好,你要是向究竟根本上比,清净目与病眼「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就是知觉,就是本知觉,这个本觉是从哪里来的?

就是从妙真如性来的,说「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是正知、正见、正觉,从这里头发出来的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先说菩提瞪发劳相的因由,这里受病的因,是由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从这二种见尘里头见明见暗,这是二种妄尘,这当然是有了知见,见着明暗,发出这个见明见暗的这个见来,「吸此尘象,名为见性」,这是由眼睛看见明暗二相都是尘相,以这个就当见性,这就错了,怎么错的呢?「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说这个见是从哪里来的呢?说从明暗上来,见着明暗,那明暗就不真了,明暗是个妄尘,你起了明暗的知见,那叫能见之性,够不上本见的性,此见是因着明暗有的,「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他没有自体,这个见不足为见,这哪能够上究竟的菩提知见呢?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说这个见怎么就不好呢?打根本上把他推倒,你指着这个见明见暗的相,这个见不成,如是阿难就依着见明见暗的理,说不通,「当知是见」,你应当知道这个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这个见也不是打明暗上来的,也不是打眼根上出的,也不是打空中生的,「何以故?」是怎么个缘故呢?不是从这四样而有,这是什么缘故呢?「若从明来」,若说这个见从明来的,也说不通,此见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当然黑暗的时候,见就随着黑暗就得灭了,有明的时候没有黑暗,「应非见暗」,你怎么还见着暗呢?「若从暗来」,你要说他从黑暗来的,若说从黑暗来的,「明即随灭」,到光明的时候,暗就得销灭啰,「应无见明」,应当别见着明就对了,怎么还见着明呢?这不都是不对吗?

「若从根生」,若说是从眼根生出来的,「必无明暗」,必定没有明相、也没有暗相,怎么还有明暗呢?这也说不通,「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要如是这个见精,说从哪里来的都不对,「本无自性」,他自己没有个自性了,「若于空出」,若这样说是从虚空来的,「前瞩尘象」,往前一看这个前尘之相,前边有形相的尘相都看见了,「归当见根」,他要归回来,应当得见根,怎么见不着眼根呢?这也说不通,「又空自观」,若说从空生出的见,他自己观,「何关汝入?」与你的眼入有什么相关?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是所以的原故应当知道,这眼入是虚妄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缘和合生的、也不是自然有的,是怎么有的呢?这个地方就不说了,无形中说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缘之用,由这个体用里头不可思议的真如性,你要拿世间法说,怎么说也说不通。

二、耳入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文发明耳入-耳根收入的声音,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是这么个意思。佛对阿难说,「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譬如有人用两个手指塞住两个耳朵,「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塞久了耳根发生疲劳,头里有响声,从这一来,「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耳朵与疲劳之相,二者都是菩提不守本位,从这里头发生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不是因旁的,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境界,「发闻居中」,我们在其中发生闻听作用,「吸此尘象,名听闻性」,吸收动静尘相,我们称之为听闻性,

「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这个听闻作用,离开动静二尘,毕竟没有自体,是个虚妄的,「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如是阿难,你应当知道,这闻听的性,也不是打动里头来的、也不是打静里头来的,「非于根出」,也不是打耳朵而出,「不于空生」,也不是打虚空所生,「何以故?」什么缘故呢?「若从静来」,设若说从静来的,  「动即随灭」,动就没有了,闻性随着静销灭,「应非闻动」,怎么还闻见动呢?「若从动来」,如果说从动而来,「静即随灭」,当静的时候,声音就灭了,应该没有感觉静,「应无觉静」,何以又觉着静呢?


「若从根生」,设若说从耳根出的,「必无动静」,耳朵他自己会生,也用不着动静了,「如是闻体」,这个听闻声音的体,「本无自性」,本来就没有自性了,「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若说是虚空所生,虚空既有闻听的性,就不叫虚空了,「又空自闻」,再者虚空若是自己能闻,「何关汝入?」与耳朵听闻有什么相关?「是故当知,耳入虚妄」,耳朵闻听外边的动静,都是虚妄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缘有的、也不是自然有的,到这个地方一切皆非,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说这些全都不对,说到究竟不说的地方就对了,这个不可说之处含着如来藏妙真如性,说的这个全不对,都给推倒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鼻入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段文以发明鼻入即成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六入哪一入都要成佛性,你明白这个理,你好成佛,这六种,你一种明白了,哪一种都明白了,人的根性不一样,不一定打哪一层明白,佛都说到了,现在说到六入的第三入,佛叫一声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先说个譬喻,有一个人用力急急的向鼻子里头抽冷风,「畜久成劳」,久了发生疲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有冷气抽入,因为有此触感,便分别出鼻子的通塞与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以至香臭等气味,「兼鼻与劳」,相兼着有形相的鼻子与劳相,「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这二者都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是大知觉海,菩提这两个字翻知觉,这个知觉是无量无边的知觉,比大海还要大,无量无边的大,我们都把知觉缩小了,都说知觉在心里头、在身体上,外国人还研究说在脑筋里头,这个不能说不是,都有那么一点对,是少份子,怎么个理呢?这知觉太大了,所以称为知觉海,无量无边的大,人人都如此,自己不承认、不知道,你要不明白这个理,你怎么能成佛呢?怎么能开佛的知见呢?大材小用!

自己有这么大的气量、这么大的知觉不用,拘泥在这个身体上,拿这个身体把自己拘住了,就像个监牢狱一样,这个监牢狱住完又找个监牢狱住,又住上了,你心思心思,这个地方都是人吃亏的门子,佛若不出世说明,人永远得受苦,「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自己不知道,错了!不守自己本体的大知觉海,妄自作劳,向空中瞪眼,眼发劳相现空中花,拿花当真!这个地方是说鼻根,比喻还是这么比喻,「因于通塞二种妄尘」,鼻子有通塞二种虚妄的尘,「发闻居中」,我们在其中起了齅觉的作用,「吸此尘相,名齅闻性」,名之为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这个齅闻性离开通塞二种妄尘,「毕竟无体」,就没有自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当知道这个齅闻性,也不是从通塞来的,「非于根出」,也不是从鼻根而来,「不于空生」,也不是打虚空来的,「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如果从通而来,鼻子塞住的时候,齅闻性应该随着通而销灭了,何以又感受堵塞呢?

「如因塞有」,如果是从堵塞而来,「通则无闻」,当通之时,应该随堵塞销灭,「云何发明香臭等触?」怎么又能知道香、齅等味呢?「若从根生」,如果是从鼻子而生,「必无通塞」,鼻子并无通塞等现象,「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这么说,这个齅闻性本来就没有自性了,「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齅汝鼻」,如果是从虚空所生,虚空里的齅闻,应当齅到你的鼻子,「空自有闻」,并且虚空既然有齅闻的作用,「何关汝入?」哪里是你的鼻入呢?「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所以当知鼻入都是虚妄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不是因缘而有,也不是自然有的,说到这里就不说了,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研究,这个地方说鼻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善于说法,大家一听,还有什么?法本无说,一说就错!

没有说还要说,说到无说上,还让你心服口服,除非佛能说法,谁能说的这么彻底?一说就错,刚才念的这段文,再稍加解释,大家都听见了,他说哪句话对呀?哪句话是佛法?统统没有,怎么叫鼻入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这话怎么向下交待?说「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怎么说都不是,什么是呢?要说出是来就得打嘴巴子。这佛法无说,说到无言自明心,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你单单的有一点言说,那不是真实义啊!佛就把无言说的道理说到这儿,说鼻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让你自己认得自己,在这个地方要回光返照,要照一照,你心里什么也没有了,这就是自己的本心,你心思心思,你还想个什么、记着什么、把这个东西背下来,你自己把自己染了嘛!把自己就害了嘛!大乘经说到这里,这个难信之法,不容易信啊!

佛在十二年前都没敢说这个法,十二年以后,等小乘都成就了,这才敢说方等部,方等部后,才说般若经。所以,这种道理,大家要在心里头会,说到无说自明心,说到没说,你这个心里头什么也没有,再说出什么,把你的心又污染了,是自性清净心!你那个自性就是一个清清净净的心,什么也没有!

你要再以世间的有就把自己这个心给染了,我们人都讲就学,学的愈多愈染,讲「一尘不染,万法皆空」,这就是佛法里的成语,在这个地方,大家要悟一悟,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一路上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统统都推FAN了、统统都不是,这个地方随处都是,你要是一沾到就错了,但有言说都无实义,鼻入说到这里为止。以下说舌入即藏性,言语又不一样了,十八界统统都是,除了佛,谁有这个智慧能把这个无说说出来,还得要你信,还得要心服口服,非佛不可!

四、舌入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拿这个舌头舐这个嘴唇,「熟舐令劳」,舐来舐去,久了就发生劳相,「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有病的人感觉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无病的人舐出微微的甜味,「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苦味甜味都是显出人的舌根的作用,「不动之时」,不动的时候,「淡性常在」,就表示极淡的性是常在的,「兼舌与劳」,兼着你的舌头与舐的劳相从哪里来的呢?「同是菩提瞪发劳相」,都是因在菩提正觉中,不守本分而有劳相,就是这么个意思。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甜苦代表苦、辣、酸、甜、咸,这算一边,淡味是对着苦、辣、酸、甜、咸,这也算是一边,这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发出知觉来,居在觉性之中,妄作妄为在大觉海内,无故的不守本份,发出劳相来,就有世界十二类众生,「吸此尘象,名知味性」,吸收这五味之尘相,名字就叫知味的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这个知味之性也是虚妄的,他离开甜苦淡二尘究竟没有自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就打这儿论,阿难!尝苦淡的知,也不是因甜苦味来,「非因淡有」,也不是因淡味有的,「又非根出」,也不是从舌根上出来的,「不于空生」,也不是虚空生的,「何以故?」什么缘故呢?「若甜苦来」,如果由甜苦而来,「淡则知灭」,尝到淡时,这个知味的性应该随着甜苦灭了,「云何知淡?」怎么又知道淡味?

「若从淡出」,如果是由淡出的,「甜即知亡」,尝到甜味时,知性应该销灭了,「复云何知甜苦二相?」怎么又知道甜苦二相呢?「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若说打舌而生,舌头没有甜苦味与淡味,「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说知道味的这个根,本来他自己没有个性,「若于空出」,若从虚空出的,「虚空自味」,虚空自己有味,「非汝口知」,不是你的口入,「又空自知」,虚空自己知道,「何关汝入?」与你的舌入有什么相干?「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故当知舌入也是虚妄的,也不是因缘有的、也不是自然有的,说到这里显出这个不可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五、身入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一段文是第五科,明身入即藏性,身上所入的无非是冷热等相,这身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个题目。佛叫一声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这个身体对于触尘是对待的,以冷手触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若热的这边胜,冷者就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将两手合在一块,合觉了就「显于离知」,显出了离开也知道,「涉势若成」,所涉的这个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说这两只手冷热的触尘,随着哪边胜,他向哪边转,「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这地方要留意,就是这个合觉之触显于离知,一个合、一个离,合与离是反对的,合就不离、离就不合,这个知觉里头统统都有关系,说「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离开了还有个知,这表示离开一切相,离开一切分别这个知,这是最要紧的,若离开一切分别还有个知在,这就是一尘不染了,「显于离知」,这种情势若不成呢?

就不用说了,「涉势若成」,这种情势成啦,「因于劳触」,这两个手妄自作劳,往一块接触,这不就成了吗?成是成什么?成就这个接触,「兼身与劳」,兼身与这个劳触,「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同都是一个菩提的大知觉海,不守自性、妄自作劳,就如同人的清净眼,往虚空里瞪,眼上发花,虚空里没有花而出了花,这是无中生有、这是妄自作劳,这比喻无故的妄自作劳。一个人到了清净的地方,世界万象都泯灭了,这是由有入空的头一步,到了入中道就不容易了,那就成究竟的佛果,说「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兼这个身与这个劳,菩提是个大知觉海,他不守本分,就像人无故的拿眼睛向虚空瞪,瞪出花来,无中生有,本来就没有,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这就是一个妄尘,就是一个冷、一个热,向一块一接触,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这个知觉性,是所知所觉的性,不是本知本觉,「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

底下解释这是怎么个缘故呢?当然得说个道理,「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你离开时,觉应当就灭了,「云何觉离?」为什么又有离的感觉?当时就给他破了,「违顺二相,亦复如是」,到这里是一段,说这个违顺二相也是这么一样的比较,「若从根出」,若是从身根上出的,你身上自己出感觉,「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必定是没有离合违顺等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你身上这个知觉,根本没有自己这个知觉性,就如眼不见眼一样,所以这当然也不是从身上出的,「必于空出,空自知觉」,说由空出的,空自己知觉,「何关汝入?」与你这个身入有什么关系?「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是所以的缘故,应当要知道,身入就是虚妄,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六、意入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

此一段文是第六小科,发明意入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一共是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能入形色,耳朵入声音,鼻子入香臭,舌头入滋味,身体入触(冷、热、涩、滑),心里头入是非、善恶、好丑,六根入六尘,人在世间上统统是如此。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就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根吸收六尘,眼能入色尘-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之形色,耳根能入各种声音,鼻根入香臭,舌根入苦、辣、酸、甜、咸等五味,身入冷热、涩滑,意根入是非、邪正、善恶、好丑,能入的是六根、所入的是六尘,这地方但说六入的第六科意入,意是令发动思想,他入前五尘的法尘,外边的色、声、香、味、触,统统都叫法,法就当样子讲,把外边的五根所入的东西,都纳在意根里头,这总名叫法尘。说这个干什么?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道理可常说,有新来的、没听过的,再略说一说,这是佛法的一个具体-如来藏,如是不变之体、来是随缘之用,随缘里头藏着不变、不变里头藏着随缘,这就叫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就是佛法的一个根本,正式的根本就叫真如,这上边还加一个妙字,底下还加一个性字,叫妙真如性,

这个名相的究竟就叫真如,怎么叫真如呢?世间人都讲求真,说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若要求真,到如的本位上才叫真,你要各如本位,那就归真了,人都不认得。怎么叫各如本位呢?就说世间上这些形相,从眼睛说,对着长、短、方、圆的形色,青、黄、赤、白是颜色,照着形色上说,这是一个方便,说是个圆的,你若在本位上论就没有名字。真如,因什么叫真如?因如就真,世人求真,什么东西是真的?各如本位,就是到了真的地方,怎么叫如、叫真?怎么不叫如真呢?怎么叫真如?就像平常人说话方便,好比这个人是好人,因什么他叫好人?因为这个人好,名字就叫好人,因如就真,就叫真如,是这么一个口音,说如真,就叫真如,叫真如也罢、如真也罢,如怎么就真呢?世间人求真,各如本位,这是到了真实的地方,说如能真、不如就是假,这个话怎么讲呢?

这个假者借也,假借的!怎么叫假借的?假比说长短方圆,说这个东西是方的,因什么叫方?他是借着圆才叫方,方借着圆、长借着短、大借着小,都是借来的,本身上没有名宇,这个道理就在这里,所以你要是借的,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若在本位上,本位上没有名字,他因什么叫方?

借着圆才说方,佛法是说真理,这地方说叫假的,方的借着圆的,互相假借,所以高的借着低的、大的借着小的,你一开口就是假借的。这个地方不假借,如于本位,我不向外边去假借,不去假借这个地方就没有名字了,如在这个本位上,所以这就叫归真了,归了真,名字就叫真如,在本位上如字就是各如本位,这个名字就解释开了,所以说世间上要想求真,就是各如本位,就是真的,如在本位上名字就没法起了,这个如字是如本位。

第六段说意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什么叫意入呢?就是心意的意能入法尘,就是外边一切法的尘相,色、声、香、味、触,这都叫尘,修行讲一尘不染,我们哪里不染尘呢?这就不用细说了,这个地方说意入就是佛法的具体,这话怎么讲呢?佛法具足的大体是什么呢?从哪里起?从哪里见呢?怎么讲呢?前面已经解释过了眼、耳、鼻、舌、身五层,这个地方是说意,

意里入的法就是色、声、香、味、触的影子,都在人的心意里收摄着,眼睛早先看见过的,耳朵早先听见过的,现在一想还想得起来,都在心意里头收着,想是想,可不是事实,都是心里头的影子,这个地方说意入,就是说到第六,意入本是世间上的凡夫法,人人都明白的,人人都具足的,怎么就成了究竟的佛法呢?问题就在这里,意入就是究竟的佛法,如来藏妙真如性!这都是佛法的一个具体,这底下才可以解释正文。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这得要解释了,得详详细细的说清楚了,不说清楚人不信啊,意入怎么就成了佛法?所以得要详细的说,佛对当机阿难说,先说个譬喻,好让你明白,「譬如有人」,比如一个人,「劳倦则眠」,一天做工劳苦了,身体就疲倦,就得睡觉,「睡熟便寤」,睡够了就醒啦,醒了该怎么样?「览尘斯忆」,他这时候拿根览尘,什么叫根览尘?眼、耳、鼻、舌、身是外五根,意是内根,这地方先说外边的,眼、耳、鼻、舌、身是浏览,浏览就是随便看,看什么?看外边的五尘,眼着色、耳着声、鼻着香、舌着味、身着触,这是五根着五尘,

所以说「睡熟便寤」,寤就是醒啦,醒了就不能闲着,拿五根览这个五尘,览上什么就想着什么,忆是记住,「览尘斯忆」,就是把他记住,不能长记,久了失忆,一会儿旁的事情来了,把这个亿就失了,为忘,把这个事情就忘了,所以拿这个地方做比例,光比例颠倒,「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这就是人的颠倒,这颠倒是什么?生住异灭这四层,什么叫生住异灭?就是人劳倦了则眠,劳倦了他就生起睡觉的这个眠来了,所以这地方拿这个做比例,劳倦则眠这叫生,睡醒了叫住,「览尘斯忆」,第三就是异,异就不能一样,览尘是浏览,眼看完色相,耳朵就要听声音,鼻子要闻香臭,舌头要分别说话、吃东西-苦辣酸甜,就是浏览这个,览尘-览这五尘,斯忆-心就想住了、记住了,你要功夫长了,或有旁的事情一打闲岔,就把这个丢失了-「失忆为忘」,

「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说「劳倦则眠」叫生、「睡熟便寤」叫住、「览尘斯忆」叫异、「失忆为忘」叫灭,这四样要一起心思是很有意思的,所以说「眠寤忆忘」这四个字就是生住异灭,这个地方再加上「是其颠倒」,这就是人颠倒的地方,这一颠倒失于正常,把正当的正义就失了,就说这四个字「眠寤忆忘」,这就「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这怎么叫颠倒呢?人一天来回的转,这就是个颠倒,大家想想,哪个人不如此?拿这个就范围住了,范围住都在意根里头,都在这个心意之中,让他就范围住了,就是这一昼夜,无非就是「生住异灭」,哪个人逃得出去呢?

这地方就叫轮回,轮过来转回去,转完了几十年一死,死了再转个人还是这么干,这还不是颠倒吗?他是范围住了,就出不去了!所以这个地方就给解释了,意思很长,一个人不容易回转过来,把这个迷惑醒寤过来,很不容易!佛是耐着烦,详详细细的给说,「吸习中归,不相逾越」,这不相逾越就是轮过来回过去,挨着来!一个挨一个,生完了就住、住完了就异、异完了就灭、灭完了又生,这还有个完吗?你心思心思!你说这地方是颠倒不是颠倒?谁逃的出去呢?佛要不把这个法说明白了,你逃不出去呀!拿这个就承认了,人人都承认,连我也如此,谁都是如此。所以这个地方才告诉人,「不相逾越」,谁也不能超过谁去,你得挨着来-生、住、异、灭,就是眠、寤、忆、忘,一辈子活几十年,就是这一套,弄得喘不过气了,人人都如此,「称意知根」,说这就称为意知根,意知根收摄世间上这些事,他就是个根,这地方把这个毛病说完了,这就要上佛法里头说啦。

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意还没妄自作劳,你这个意若劳动的时候和没劳动的时候,这两样搁在一块叫「兼意与劳」,这统统都是菩提,菩提翻觉道,也称觉海,这人的知觉无量无边的大,佛证到菩提的果位,那个知觉是遍满一切处,处处是佛的知觉,我们人的知觉才多大?你就把这五大洲都游过来,这要照着佛法比,还不够海水里头毛头一滴,那不是与佛差得远了,说「兼意与劳」,把他搁在一块,「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就是一个大知觉海,他不守本位,妄自作劳,就生了劳相,怎么叫妄自作劳呢?怎么叫「菩提瞪发劳相」?

这都关乎前文,在前文有这么一个比喻,一个人没病的清净眼,向虚空里瞪,空中看见花,这比喻人的清净眼好比就是菩提,菩提就是大知觉海,大材小用,人不承认自己,就认得这么一点,这里佛说,「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就像人的清净眼,清清净净那有多么自在,他无故一个劲的瞪,瞪来瞪去的,眼里发花了,就拿花当真的了,还不舍得,你看这个冤枉不冤枉呢?就是这么个意思,世界上我们眼睛看见的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都是眼睛瞪的花,向佛法一比,大材小用了,你还有什么希奇的事情,又是做了官又是露了脸,一转眼就完了,你心思心思!所以这底下慢慢的就解释了,这一解释就啰嗦了,「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底下又说-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

这是佛先把这个给他说开了,因由就在生灭二种妄尘,生灭就是生住异灭,「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说「因于生灭,二种妄尘」,说生住异灭也就算是两种,生灭是两头说,这两种妄尘,生了灭、灭了生,「集知居中」,集是招集,眼、耳、鼻、舌、身招集来了,他就记住了,人都说心在身内,人都这么承认,「吸撮内尘」,这意根染尘叫内尘,因什么呢?对着外说内,眼、耳、鼻、舌、身对外五尘,意知根在身内,前五根吸收完了,意根收纳起来,这叫「吸撮内尘」,文就这么讲,撮是抓一把来撮这一点,「见闻逆流」,逆流是怎么的?人的眼看色、耳闻声,都是向外流,这意根在里头,向里面流,所以叫逆流,就是流也没流到个究竟的地方,说「流不及地」,他没有一个究竟的地方,流到哪里算数,流到意里头,到这里就算了,「流不及地」,没有一定的地方,这地方名什么呢?

「名觉知性」,就是人觉知的根性,人的这个意大材小用,就用这么一点,「此觉知性」是个虚妄的,从外边染的,「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寤是醒了、寐是睡着了;寤就生了、寐就灭了,寤寐、生灭这都是对待法-生住异灭,寤寐、忆、妄统统都是这个,「毕竟无体」,这是一个虚妄所成的,没有究竟的体,就是习惯性、就是习气。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如是是承上边说,对阿难说,当知底下又一个如是,就是这个没有分的,「当知如是觉知之根」,就是你当下意根里头觉知的这个根,这叫意根,这是你的知觉,这个知觉不是真的,是假定的、假借的,这个打哪来的?「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你听听这个事情,离开这四样,再怎么说他是假的、是无常的、靠不住的,「非寤寐来」,也不是你醒着来的、也不是你睡着了来的,「非生灭有」,不是才把他生下来,一会儿就销灭了才有的,「不于根出」,也不是打你意根里出来的,这都是一种的习气,「亦非空生」,也不是虚空生的,说这四样全不是,底下得解释说,不是得说出个不是的道理来,「何以故?」什么缘故?怎么不从寤来?

「若从寤来,寐即随灭」,这东西不是打你醒着来的,怎么知道不是?设若从醒着来的,这个知觉,「寐即随灭」,寐是睡着了,睡着了他就灭了,完全不是,若灭了,一灭一切灭,究竟灭了,寤一定是寤,就不是灭,「若从寤来」,这是寤,「寐即随灭」,若睡着就灭了,一灭到底,你这个知觉的根,寐的时候他就应当灭了,有生必有灭,若果然灭了,「将何为寐?」寐这还有个睡觉的,可知道这不是从寤里头来的,这是说一层,说「必生时有」,一生的时候就有,有生必有灭,「灭即同无」,灭的时候一块销灭了,就算从生处来的,有生就有灭,「灭即同无」,一灭到底了,这怎么还有一个受灭的呢?「令谁受灭?」令哪个还有个受灭的?受灭时这个地方他没究竟灭呀,「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若从灭有的,生当时就没有了,「谁知生者?」

还有谁知道生的呢?「若从根出」,这意根与前五根连着,身根应该说是意根了,这身根的觉,前边已经说完了,这地方「若从根出」,这个根就是意根,就是人的血肉疙瘩,肺底下盖着的叫心房,「寤寐二相,随身开合」,人的这个肉疙瘩更没有什么作用,他随身开合,身体醒他就开了,要睡着了他就合上,就是这么个意思,「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你这个知觉性你别疑惑,拿他当做真的,你这个觉知「离斯二体」,一个寤、一个寐,这个身体离开这个,「此觉知者,同于空华」,就同于看花了眼睛,见空中有花,根本上就没有,「毕竟无性」,没有究竟的性体。

「若从空生」,若说从虚空生的知觉性更不对,「自是空知」,虚空生的知觉性与你有什么相关?虚空生的虚空有知,「何关汝入?」与你的身入有什么相干?「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所以的原故,应当你要知道,意入虚而不实、妄而不真,也不是世间上因缘帮助成的、也不是自然有的,完全都不是。这佛法要义大家要知道,破处就是显处,按前边这个意思说的,我们人所执着的,佛都给破了,这破的地方就是显的地方,夺处就是与处,你执着这个,佛给你夺过来,夺过来就是给了你,夺处就是与处,怎么个理呢?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你但但地有点言说,是一点真实的道理也没有,佛是随说随扫,说完了也扫光了,这种道理说到这里,我再略说几句,这段经文将收的时候,「是故当知,意入虚妄」,说意根入的法尘,这都是虚妄的,这虚妄「本非因缘」,

也不是世间上的因由所起的、也不是因哪样帮助成的、也不是自然有的,到底是个什么呢?这不成了个闷葫庐吗?是你说的都给你破了、是你执着的都给你破了,你说的都给你夺过来,夺处就是与处,这个道理说到这儿,就打这个绝言绝想的地方注意,还有什么呢?言语已经说绝了,所以在这个地方,就分出有三谛之理,我先略略说说。这三谛理:真谛、俗谛、中谛,悟了真谛理就是超凡入圣,就是圣人,悟了俗谛理就是菩萨,悟了中谛理就是佛,这是三个阶级,怎么叫中谛理?怎么叫俗谛理?怎么叫真谛理?这个真谛理还容易一点,俗谛理要九炼十磨,中谛理那就是功夫到了,头一步就是真谛理,明白真谛理,你就入了圣境了,说真谛理还容易一点,怎么个容易法呢?我给大家说这么一个入处,就是见、闻、觉、知,眼睛见、耳朵闻、身上感觉、心里头知道,六样舍去两样,不必全说,就是这四样,怎么个办法入手呢?见自见、闻自闻、觉自觉、知自知,这是个入处,你见,你看见的是外边的形色,种种形相你看见啦,

你见着你自己的自见,你看见见了,你见着自己的见,这个地方明白这个理,这就是见真谛理;闻自闻,说话我闻听见了,你别听这个声音,你闻自己这个闻,这是个入处;觉自觉,这个身体感觉是冷是热,你觉你自己这个觉,这就对啦,这个地方还有个抓手,要不没有入手处;知自知,你知道自己这个知,你不要还有我知道这个事对不对?合理不合理?那个地方就错了,你知道自己这个知,什么事你都知道,你知道的是事,你着在事上,你把自己忘了,你那个知是什么样?你自个儿不知道,要能见自见、闻自闻、觉自觉、知自知,要能把这四样弄清楚,这是超凡入圣的一个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