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禅修要义

二、修行的四个层次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四句话,层次很多,内涵非常深,初学者和老参都能够受用,因此非常重要,可以作为我们修行的总路标,一直指导我们修行到最后。因为这四句话既是修行的方法,又代表了从凡夫一直到成佛所要经历的四个层次。

恰恰用心时是凡夫的层次,凡夫都着相,也都是有心可用的,凡夫的修行就是要把恶心转到善心,或者转到不思善、不思恶,所以凡夫修行都是需要用心的。如果我们用心时执着在善上,就没有做到恰恰;如果转到不思善、不思恶上,就是恰恰。只有做到恰恰了,我们才能进步,这是我们修行时要注意的地方。

恰恰无心用是二乘人的层次,在涅槃的世界里,一念不生,什么心也没有。因为我执被破掉了,建立在我执基础上的世界也就粉碎无痕了,解脱了一切痛苦烦恼,比如四果罗汉,也叫做无心道人,他的知见已经完全不在凡夫的境界里了,世界万相在他眼里就是空,又没有什么未了的愿望,所以就不会再生心动念,无心可用。

无心恰恰用,这就是菩萨乘的境界了。证得了真心的菩萨,见到了无相的真心,这个心就是无心;心是无的、空的,却是有灵性的,这样的无心正是可以起用的。所以菩萨乘的圣人都会再来救度众生,“外现凡夫相,内密菩萨行”,这就叫做无心恰恰用,心才恰恰用到好处。

因为菩萨还有习气,真正做到无心而用是非常不容易的,修行上有时会偏于空,有时又会偏于有,虽然都是无心,只要有所偏就不是恰恰,但随着功夫的长进,最终都能将心用得恰到好处。

因为无心,也没有分别了,所以菩萨的慈悲都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视天下众生与己无殊。但众生看菩萨却是用分别心看的,有时觉得怎么菩萨对他比对我好一些、亲切一些,其实这并不是菩萨内心有分别,而是过去生的缘分不同导致的。

就像古人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没有仁与不仁的分别心,看万物都如同刍狗,都是极其普通平常的生灵,所以才能滋润和生长万物。天地虽然对鲜花和野草都一视同仁,但鲜花和野草都能按照各自的需要,从天地取得不同的滋养,这就如同菩萨对待众生一样,菩萨是没有一丝分别心,没有一丝执着的,对一切众生完全平等,不但希望好人成佛,也希望坏人成佛,希望一切众生都成佛,这就叫做“无缘大慈”。

所以真正的大善是无心去做的,佛陀曾多次赞叹过无相的功德不可思议,修六度万行都要做到三轮体空,才是真正的菩萨行。比如布施时,既没有所布施的物,也没有布施的对象和布施的我,这就是三轮体空的无相布施,是所有布施中功德最大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要天天都记着自己布施了多少,做了多少功德了,还不如全部忘记掉,心就清净了。

如果做不到无心,你就没有办法做到恰恰用,那个“有”的心总会冒出来干扰你。因为怕你这个棵树苗受不了风霜严寒,护法神就会保护你,不让过多的业障来干扰你。如果你自己发大愿,想进步,修菩萨行,护法神自然不会拦着你,就看着你自己出去闯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帮你。如果你能够承受下来,那境界的提高就非常神速,可要是承受不了呢,你还是得回来继续培养定力、知见力,增加自己的智慧和福德。

有个学人以为自己空了,能做到无心了,就对我说,要发“代替一切众生受苦”的大愿。我当然很赞叹他,可也有点担心,因为他虽然智慧打开了,定力却还不够,不知他是否能承受得住。结果因为发心真诚,这个悲心就很灵了,他发愿的第二天就生了重病,非常痛苦,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心里非常矛盾,慢慢地又决定把这个愿退掉了,愿心一退,病就好了,所以做菩萨非常不容易。

常用恰恰无,这就是佛的境界了。《金刚经》里说,“度一切众生已,而实无众生可灭度者”,度一切众生就是常用,无一众生可灭度就是恰恰无,没有一切相,又不离一切相,这就是首楞严大定,没有出定也没有入定,行住坐卧、嬉笑怒骂都在定中,也都在度一切众生。这是佛才能证得的大自在境界,奢摩他指的就是这种定。

三、用心方法的指导

为了达到奢摩他的至静境界,必须先从自己的念头下手。古人讲“置心一处,无事不办”,佛法的修行,无论是禅宗、净土宗、密宗还是天台的止观,都无一例外地要训练我们先学会专注,让你去持咒、念佛、拜忏,数量要求都很多,十万遍、百万遍等等,都是让我们先把心专注一境,不受念头的影响。如果你不能专注,总想东想西的,这些数量你根本完成不了。只要心能够专注,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永嘉大师也是让我们先把心念停下来,这就是止。夫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这两句话解释的是心念和外境相生相存的依赖关系。尘就是外境,念就是我们的思想、心念,如果我们总想着某个外境,心念就停息不下来;如果心念总不停下来,那个外境也就忘不掉。

我们用功打坐时,总觉得妄想很多,就是因为你的心对这个世界的牵挂太多了,放舍不了,止不下来,那还怎么入定呢?其实打坐就是让我们把外面的尘境忘记一下,把心收回来,属于自己一会儿,休息一会儿。这个“息”字就是上面一个自,下面一个心,找到自己的心了,把自己放在心上,就是真正的休息;如果不忘记外界的尘境,心总牵挂在外境上,就永远也休息不了,也永远无法知道真心的模样。

其实心是无处可停的,因为任何相都不可能停下来。我们觉得心动起来了,要去停息,这是误认为外境是真实存在的,不明白它是虚妄本性所造成的。

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把外境忘记以后,妄想就停息下来了,其实把尘忘记以后,妄想自然就没有了,就并没有一个需要去息的妄想了。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如果把妄想停下来,那个尘自然就和你无关了,也就不存在忘与不忘了。忘无所忘,尘遗非对,遗是遗失、消失,到了忘无所忘的时候,外境也只是外境而已,没有心和它相对了,这就是舍识用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到了息无能息的时候,念头都灭了,对外境也就没有一种认知了。知灭对遗,一向冥寂。知是能知之心,灭是所知之境,对是一起、同时,遗是消失、寂灭,能知之心和所知之境同时消殒。一向是本来、从来的意思,冥是冥然,悄无声息的样子,寂是静寂,回归本来的寂灭,没有任何形象和把捉。阒尔无寄,妙性天然。阒尔也是极其安静、深远无边的意思,寄是依靠、寄生,极其静寂、辽阔。没有一丝可牵挂处,你就见到了所谓的天然妙性——佛性。

所以佛性是没有对待的,必须把能知和所知都消殒了,你才能见到佛性。见到了又没有办法说,因为只要一说就落入意识的范畴了,而意识的特点就是能所相对,矛盾相对的。比如说我,肯定是针对你;说天,是针对地;说长,是针对短,说空,是针对有……没有一个单独的东西存在,可是佛性阒尔无寄,和谁都不沾边,赤裸裸,净洒洒,毫无对待,根本说不出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性是天真寂然的,无量劫来一直是这样,从来没有改变过。正因为我们执着在某一点上,把本来圆融自在的心给掩盖住了,所以才一直见不到至亲至近的佛性。执着空、执着有、执着佛、执着法……也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赵州和尚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因为任何一丝执着,都能使我们偏离天然妙性。

我们遗失真心太久了,所以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又认外相为实,才会通过占有很多东西,来填充空虚的内心,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可当撒手人寰的时候,占有的一切都会弃你而去,你还是只能独自面对死亡和恐惧,这样的人生不是很悲惨吗?

如果我们修行了就会知道,其实把所有的执着都放下了,我们反而会心安了,而且一安就永远安了,再也不会流浪到外面去。如火得空,火则自灭,空喻妙性之非相,火比妄念之不生。我们把妄念停下来,见到非相的空性的过程,就如同火把有相的东西都烧干净了,火自然也就灭了一样。

比如场地里到处堆放的都是木料啊、垃圾啊等等杂物,堆得满满的,你自然就看不到场地原来的样子了。我们放一把火把这些全烧得干干净净,场地的本来面目就出现了,同时火没有杂物作燃料,自然也就熄灭了。

我们修行也一样,平常内心堆满了东西,家庭、子女、工作、佛法、贪嗔痴……什么心思都有,你就看不到心的本来面目。奢摩他就如同一把大火,能把内心的这些惦念全部烧干净,空空如也,你就见到了一向冥寂、阒尔无寄的天然妙性。

见到之后,你就发现,原来这个空是本来就有的,并不是因为妄想停下来才是空,妄想本来就是空的,空从来没有动摇过。就如同场地的本来面目本来就是存在的,并不是因为火,才生出一个场地来,而是因为我们只看见堆放的杂物了,没有发现还有个场地而已。其实如果没有场地,那些杂物又如何能摆放得下呢?同样,如果没有佛性,妄想和尘境从哪里来呢?身心世界的一切都是佛性的妙用,当下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诸位认得不认得呢?其实说认得已成两个,不说认得又须领三百禅杖了也!

所以《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一心开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我们这颗真心有两个门,你要是通达了,就进出无碍,空、有都奈何不了你了。真如就是如如不动的本体,生灭就是一切万相,生灭的当下就是真如,真如显现生灭万相,真如与生灭不二,这就是佛性,也就是我们的真心。

就如同镜子现影一样,镜面如同真如,影子如同生灭,都是镜子本有的状态,镜子就是真心、佛性。有影子又有镜面才是镜子,如果只见影子,不见镜面,就是凡夫见;只见镜面,不见影子,就是小乘见;只有既见到镜面,又见到影子,才是镜子的本来面目。

所以我们用心时,就要明白,妄想虽然生生灭灭,但从来没有离开真如本体。我们只要从妄想下手,先把妄念停下来,回归真如的本体,见到本体后时时保护,不再丢失,渐渐就趣入中道了。

四、禅定境界

通过奢摩他把妄念停下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境界。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契本真空的的。忘缘,就是把攀缘的心忘记掉,停下来,没有妄想了,内心非常安静,永嘉大师用寂寂来形容;历历就是明明白白,能知之性却非常清楚,一点也不糊涂,也没有睡着。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就是寂寂,了了分明就是历历,对身心世界都非常清楚。

禅宗讲“明历历,露堂堂。”万法的当下就是佛性,禅者已经很明白、很清楚地看到了。佛性就像君子一样明明白白、坦坦荡荡,从来没有藏着、掖着,可我们总是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就永远也搞不明白。

无记昏昧昭昭,无记是没有念头,没有善念也没有恶念,却什么也不知道,昏昧是昏沉了,昭昭是明白的意思。真用功的时候,外表就像无记昏昧的傻子一样,内心却是清清楚楚,就像镜子能现影,却不会攀缘外物一样。这样去用功,就肯定能契入真心佛性,这叫契本真空的的。

我们在用功,开始清醒的时候,能做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不会出现无记、昏昧的状态,睡着了就不行了。功夫再深入下去,睡着了也能“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外表看他是睡着了,其实和醒着一样,所有事情都知道,但睡眠质量又很好,说几点起就会几点醒来,也不用闹钟。如果功夫再深入,生死也没有区别了,死的时候一样能了了分明,这就完全契入我们的真空本觉。

但用功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相似的境界出现,我们要善于分别,不要被错误的境界所迷惑。永嘉大师告诉我们: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这四句话对实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几乎整个佛教界都知道。

这四句话是我们修行所要把握的尺度。惺惺就是清醒、清楚,就是智慧,就是观。寂寂就是一念不生,就是定力,就是止。惺惺寂寂和寂寂惺惺是一样的,这样交换位置只是为了文学上对仗的工整,都是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或者说止观双运、定慧等持的意思。无记寂寂非,虽然一念不生,却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这就落入了无记,修行上就错了,应该尽快提起觉照。无记的人虽然可以一下子打坐入定很长时间,但没有智慧觉照,所以并不是正定,既不增加智慧,也不增加定力,只是不会造恶业而已。乱想惺惺非,乱想就没有止,没有止的时候虽然也觉得自己很清醒,但这个清醒并不是智慧觉照,而是世智辩聪,所以这个修行状态也是错的,要靠止法来对治。

真用功的人,无论有没有念头,都会非常警觉,保持了了分明的觉照,不随念转,再去做事情。做事情的时候也不失去觉照,保持寂静;如果做事情时,又随事情转了,失去了觉照,就马上叫一声“断”、“停”或者“不妄想”,立刻回到惺惺寂寂,然后再去做事情……每天都要这样不断地锻炼自己,久而久之,无论做事不做事,都能够惺惺寂寂,动脑不动心,妄想和我执不勾连,说话办事都很清晰到位,但不会再随着贪嗔痴起心动念,就有希望破掉我执、证见自性了。

我们修行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死定,就是死用功的人,容易把念头压死了,种下了无情的因,将来就会得无情的果,而变成土木金石。所以《楞严经》说,土木金石也是十二类生的一种。第二个是无记,和睡着差不多,糊里糊涂的,将来得的就是一个糊涂身的果报。第三个就是最常见的,心随妄念转,我们修行时最怕妄念,其实妄念本身是不可怕的,怕就是心动了。妄念和外境一样,当妄念产生时,就是法尘在我们心性的天空中显现出来了,如同外境在眼前显现一样。外境显现了,用眼睛可以看到;法尘显现时,就必须靠心眼才能看到,心眼就是心的觉照力。如果我们没有心的觉照,妄念起了,就看不见,妄念就会被我执抓住,演化成贪嗔痴妄想。我们看不到妄念,却总觉得自己浮想联翩,这就是心随念转,是没有用上功的缘故。

如果我们心定下来,有智慧的觉照,心眼开了,妄念一起,我们就能看住它。妄念来也清清楚楚,妄念去也清清楚楚,大脑里的逻辑、推理、演绎这些功能也运转得非常清晰明了,但没有贪嗔痴与妄念相应,没有产生妄想的这个过程,这就是最佳的修行状态。

所以有句话说,“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无他秘密。”寂就是寂静,就是止,就是定;照就是清楚、明了,就是观,就是慧。但不能用力,用力就是有为,就不是恰恰了。修行就要保持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状态,这样子就可以成就佛果。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经》也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是心本具的智慧光明,所以能见到五蕴皆空的真相,不和外境纠缠粘着。就像阳光一样,普照万物,不会因为喜欢谁就多照它一会儿,不喜欢就少照一会儿,对待厕所、对待佛像都是同样的一个照,这个照就是无相的、清净的智慧。我们凡夫的心,就不像日光,而像闪光灯了,喜欢的就啪啪啪猛闪,还会把影像留在胶片上,不喜欢的就看也不看一眼,这就是没有智慧,心随念转了。

永嘉大师又用了几个比喻来说明真心与万相之间的关系,如手执如意,非无如意手。手比喻自性,如意比喻自性随缘显现万物的能力。非无如意手,自性如同拿着如意的手,不是没有拿着如意的手。如意是如意手本来就有的,不是手产生的,也不是随缘才有的,如同《楞严经》所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又比如手自己就可以握成拳,不能成拳的就不叫手了。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定慧是自性本具的,并不是因为不知才寂灭,也不是自己有个知才能知,自性本来就是寂灭、智慧的,不假他物,就像手本来就可以成拳一样。不可为无知,自性了然故,不同于木石。因为自性本具了然的智慧,所以不像木石一样无知。手不执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为无手。执如意和作拳都是手的表现形式,即使手没有执如意,也不握成拳,也不可以说就没有手存在。以手安然故,不同于兔角。手是本来就在的,并不和兔子的角一样。所以自性是不能在相上会的,但离相又无自性可得,这个恰恰就只好行人自己去体悟了。

五、修心的次第

心的层面比较多,而且都无相可寻,很容易走入迷途,所以修心是有渐次的,不是一下就能体悟到心性的。

第一、凡夫的心意识

夫以知知物,物在知亦在。这是凡夫的意识范畴,意识是外界的反映,凡夫都是以觉知去了解万物的。比如听觉,了解声音,耳是根,声是尘,听到了声音就有了知;味觉,了解味道,舌是根,味是尘,感受的味道也就有了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对,产生了六识,六识都是凡夫的知,也就是意识。

所以只要万物在,知就在,六尘没有了,六根、六识也就没有了。六根对六尘的觉知,就是凡夫觉知的状态,属于凡夫心的层面。

第二、舍识用根

若以知知知,知知则离物。这就深入一步了,这三个知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第一个知是觉知的本身,即意识,是名词,作主语;第二个知是知道、了解,是动词,作谓语;第三个知是觉知的能力,即意根,作宾语。如果行人能反观自照,意识到自己有个能知之心、觉知外物的能力,比如我们都有听觉、视觉、味觉……有个所觉之物,必然有能觉之心,所以我们对外物有知以后,从知反观回来,就能找到能知之心,也就是觉知外物的能力。观察到能知之意根,即离开了外物的影像。

物离犹知在,起知知于知。就算所觉之外物消失了,这个知还在。比如椅子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觉知到了椅子;椅子消失了,椅子的样子还在心中,我们不知道它存在哪里,可只要一想它就出来了。这就说明除了椅子,还有一个能觉之心存在,这个能觉之心并不因外物的消失而消失。比如听觉,并不因为声音的消失而消失,我们听不到声音了,但能听的这个觉知能力还在。起知知于知,比如我一想椅子,椅子就出现了,想就是第一个知,缘于椅子就是第二个知,这两个知都是从能觉之心生出来的,能觉之心就是第三个知。也就是听觉、视觉等都是起源于“觉知”,能见的色尘和不可见的法尘也是起源于“觉知”,没有“觉知”,六根就无从生起,六识也就不存在了,即《楞严经》所谓“原本一精明,分作六和合”,人的六种觉知都是起源于本觉的。

后知若生时,前知早已灭,二知既不并。这个知是念头的意思,如果后念有了,前念肯定就已经灭了;并是并排、同时的意思,念头和念头之间前后勾连形成成串的妄想,前后两个念头并不能同时存在。但得前知灭,灭处为知境。前知就是前念,只要能把前念灭掉、止住,后念还没有生起来,这个灭处就是知的境界,也就是第六意识妄想心停下来后,显现的意根——第七识的境界。如果你智慧上打开了,这就是第八识的境界了,在禅宗里叫做“根尘脱落”,既无能知,也无所知,根尘之间紧紧的勾连一下子消失了,能所也就消失了。到了这里,行人就明白了能所俱非真,能见之心和所见之物全都是假象。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这个根尘脱落之处就是我们凡夫用心的恰恰处,就是凡夫的“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境界,既是破掉我执的关键一步,也是进入无门关的重要路径。所以用功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的心随时安到这里,不要随便跑掉,但安在这里是为了离开这里,等养得脚跟硬了,就像禅宗说的“脚跟能点地”了,就要进一步学会飞起来,一飞就能到空中去,从此就能练习在空中自由翱翔了。

前则灭灭引知,后则知知续灭,生灭相续,自是轮回之道。前念灭了,灭了又引起新的念头,新的念头又会灭掉,又会引起新的念,这样生灭不已,相似相续,就构成了轮回。

第三、破除我执——意根

今言知者,不须知知。这里所说的知,指的不是六识,但知而已,而是知本身。这在禅宗里称作“舍识用根”,从六根皆可以入手,比如观音法门就是以耳根入手的,而永嘉大师是从意根入手的。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念灭了以后,后面的念头不让它跟着起来,前后断续,前后的勾连就断了,中间自孤,中间自有一历历孤明之觉性。因为能觉、所觉已空,所以叫自孤,这就是第七识,修行奢摩他到了第七识意根境界后,就需要智慧的观照了。如果能于此“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之时,当体不顾,起一个认识,把这个境界照破掉。我们到了这里就如同用身份证证明我们是人,其实人本来就是人,并不需要身份证来证明,明白了这一点,身份证——第七识就会应时消灭。

第四、真心境界

知体既已灭,知体就是知的体——意根、第七识,也就是我执,我执灭了以后,则豁然如托空,就像本来手托着的重物一下子空了一样,豁然开朗。寂尔少时间,唯觉无所得。非常寂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失,只感觉无所得,这个无所得的感觉就是即觉无觉。无觉之觉,即觉即空,即空即觉,异乎木石,此是初心处。虽然无所得,但又非同木石,这就是初心处,初步见到真心了。

永嘉大师又用了八句话形容了真心的境界,叫做冥然绝虑,乍同死人。能所顿忘,纤缘尽净。阒尔虚寂,似觉无知。无知之性,异乎木石。”冥然是极其宁静的样子,绝虑是念头都断绝了,所以和死人差不多,能、所都消失了,一丝不挂,清净非常。宁定虚净,好像什么也不知道,其实无知的自性无所不知,和冥顽不化的木石完全不同。此是初心处,领会难为。这个初心处,虽然可以心领神会,但却很难证到。



六、入初心处的心态拣择

修行奢摩他的时候,如何进入真心呢?永嘉大师又告诉我们如何去分别和拣择修行时的心态,所谓入初心时,三不应有。正修止观的时候,要想达到初心,有三种情况需要避免。

一恶,谓思惟世间五欲等因缘。恶是坏念头,比如思维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这些事情,对于修行人来讲,这些都属于恶念,不是正念。如果你一边打坐,一边考虑怎么去挣钱,如何去追女人、获得名声,如何吃得好、睡得舒服等等五欲因缘,就绝对无法入定,更无法见到真心。

二善,谓思惟世间杂善等事。不但恶的念头要消除掉,世间的杂善思维也妨碍我们正修止观。杂善就是世间有求的善法,比如布施求福报,修法为了身体好等等。因为有所求,所以心地不清净,夹杂名利心行善,这种善行就称为杂善,属于资粮位和加行位的修行,为的是打牢修行的基础。一个品德很好的佛弟子,才能具备正修佛法的资格,所以杂善是初修者必须进行的修行。

但蕅益大师也说过,“广收徒众如无相好佛,广盖禅林如给孤独园,解得千七百公案,精通三藏十二部经典,无明业习未断,都是自欺自诳。”只要无明未断,生死未了,真心未证,无论做多大的善事,都是自己欺骗自己。因为只要不解脱,转生依旧轮回,现在做的善事甚至可以成为你来生堕落的资本,要想再得人身、再闻佛法,就比登天还难了。

所以基础修好了以后,我们开始正修止观了,就要把世间杂善的事业心放下。如果总想着世间的事情,哪怕是善事,也会阻碍我们见到佛性,因为佛性根本和善恶不沾边,你却总向善恶上去会,哪有得见的机会呢?

三无记,谓善恶不思阒尔昏住。这个状态我们前面讲过,善恶不思是对的,但阒尔昏住却错了,虽然定力很好,但却是邪定,不开智慧,不能解脱,所以无法由此见证真心的境界。善、恶和无记都是我们修行奢摩他时所要避免的。只有“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才是正修天台止观的状态。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第九章  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是梵文, 翻译过来就是观、智、照、看的意思。和其它所有大乘佛法的宗派一样,永嘉禅在实修方面也倡导止观双运、定慧等持,在用奢摩他把妄想杂念停下来后,行者欲不落入昏沉和无记,必须提起观照,观照的方法就是毗婆舍那。

佛法是以智慧为先导的,修行奢摩他就是为了进入正观,所以毗婆舍那在佛法里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将佛教的修行总称为“教观”。天台宗蕅益大师在《教观纲宗》的开头就说,“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佛法的内容,一个是教理,一个就是观行,教理就是佛陀修行的经验和对真理的描述,观行就是用教理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只学教理而没有观行,就会茫然而不知所措;如果只去观行而没有教理做指导,那修行起来就会非常危险。

我们学习完教理之后,在实修止观的过程中,先要通过奢摩他,把我们原来的贪嗔痴念头慢慢地止下来,同时也不能死在这里,还要以正确的智慧来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所以毗婆舍那又翻译成“看”。这在修行当中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是境,就是外在的境界,所观之境,毗婆舍那对境是有要求的,不能随便去观;第二是观,观就是能观的心,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看什么样的事情,这也是有规矩的;第三叫行,就是我们让观在生活中起到作用。境、观、行就是毗婆舍那的主要修行内容。

奢摩他让我们把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停下来,让心比较听话,起到改恶的作用,但不能起到向善的作用。但毗婆舍那就不一样了,我们要看这颗止下来的心,在对待外境时是否有所改善,如果改善了,就是进入毗婆舍那的修行了;如果打坐入定很好,生活中却我行我素,那你这个定肯定还有问题。所以对于所观的境,我们要有选择。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境、观、行三方面内容:

第一、观生死轮回之苦

我们要观想生死轮回的苦果,不要去观名利财色,比如如何去赚钱,赚来以后如何去用等等,这样的观想只能增加你的贪嗔痴烦恼,越观就越有问题了。所以我们要把平时对五欲的观想停下来,转为对生死轮回之苦的观想,观想人生从生到死究竟意义何在?观想痛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观想无常的真实和可怕,观想死时的凄凉和孤独等等。

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生活那么美好,为什么佛教会描绘得那么可怕?其实你去细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佛教说的是非常客观的,人生的本质确实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是我执。我们以前没有发现是因为缺乏智慧,也缺乏面对真实的勇气。只有这样观察明白了之后,我们才有机会超越痛苦和烦恼,生活才能变得美好。

所以学习佛法以后,看清了世间的真相,我们不但不会消极,而且会更有智慧和勇气,对待任何境界都不会失去理智。这样有智慧观照地去生活,就会消除所有的烦恼和痛苦,生活才会永远充满希望和阳光。

第二、观增长善根智慧的方法

善根和善行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去庙里布施,这是善行,如果行善的时候很开心,那说明你善根很好;如果你布施的时候感觉像割肉一样,那说明你善根不够深。所以善根是善在我们内心的稳定程度,是一切生命现象的真正命根,比如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环境和生活是好是坏,都是起源于这个命根。善根深厚的人不但福德好,也非常聪明智慧。善根是可以培养的,行善时命根就向善的方面发展了,所以即使没有善根也能通过行善培养起来。

对于凡夫来讲,有两个方法可以增加我们的善根和智慧,首先就是行善积德,对人对己都能增加正面的快乐,不会有任何副作用;还有一个就是增长禅定功夫,也就是心稳定的能力,不随外境转换的能力。外境是永远在变化的,我们增加了禅定功夫,心就不会随着外境的变化而乍喜乍悲了。用这种安定的心去生活,生命就会朝着健康和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就会给周围的人和自己带来非常愉快的感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第三、观破诸烦恼之法

观察破除烦恼的方法,这个观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因为修观能够增长智慧。

烦恼包括世间凡夫的烦恼和出世间阿罗汉的烦恼,前者叫分段生死,后者叫变异生死。烦恼的来源就是生死,我们想要破除烦恼,就要把生死斩断。斩断生死只有靠两个办法:禅定和智慧,也就是止和观。

凡夫的能所相对就是生死的根源,我们平常就生活在善恶相对、苦乐参半的生死轮回里,了断生死就是要把能所相对的状态打破,从相对的世界中超越出来,不思善不思恶,才能解脱凡夫的分段生死。

但“金屑虽贵,入眼成瞎”,如果把解脱分段生死后的境界再留下,就如同用洗衣粉把衣服上的污垢洗去之后,却把洗衣粉留在衣服上,照样也是污染了衣服。所以禅宗有句话叫做“好事不如无”,把阿罗汉所执着的体空再破除掉,消除了变异生死的缠缚,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和大自在。

这三种观法是非常重要的,详细说来,佛教根据众生着相程度的不同,分为藏、通、别、圆四种教法,在具体的观法上都有所不同,以便适应众生不同的根基。比如藏教根基的人,首先就要观察世间是苦的,苦是有原因的,再通过修行把苦的原因消灭,进入无生死的涅槃,这叫做生灭四谛的观法。通教根基的人,就可以直接观察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本体就是空的,再通过修习止观禅定,从有相中超离出来,空掉五蕴就证体了,叫做无生四谛。别教根基的人,就可以观察到生死轮回是空的、假的,世间的一切只有名称,并无真实的存在,所谓生死也根本没有生死存在,只是人生的幻象,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再到生活中去实践,所有的烦恼、我执等等,也就全都空了。永嘉大师的这篇毗婆舍那颂所讲的并不是以上三种的观法,而是圆教的观法,就是直接见到一切法当体即空的圆顿止观。包括以下三段内容:

一、有无双遮双照

圆教的观法是中道实相观,《大智度论》云:“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于中道。”这句话就是中道实相观,我们听起来好像是把一条路分成左、中、右三部分,既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只走中间就是中道了,就像有些人讲的中庸、不过激之类,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中道并不是中间。

常见和断见是两种外道,常见的人认为灵魂永远不死,所以也称为有见。断见的人认为人死如灯灭,所以也称为断灭见。藏教、通教根基的人,一般就要用析空观、体空观,观察这些万有的本质是苦的、是空的,才能让他们把凡夫执着的我见放弃,烦恼就解决了。别教根基的人,认为一切皆空,但这个空是与假相对立而存在的,所以就要用“有”把这个空破掉;这样空、有都破掉以后,中间也无你停留处,一切法了不可得,这就是圆教的中道观了。

所以中道的境界在语言上很难讲明白,但永嘉大师的文笔非常好,这篇毗婆舍那将圆教观法写得非常圆融。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无所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生无能生,虽智而非有;了无所了,虽境而非无。无即不无。有即非有,有无双照。这段文字讲的就是圆教的观法——有无双遮双照,双遮就是体,中道实相不承认空和有的真实存在,把空、有两边都否定掉,有是空的,空也是空的;双照是用,中道并不否认体有空、有之用,所以在实修中不会落入空有两边,又能同时见到两边,不被任何一边所瞒,这叫做双照。双遮双照才是行于中道。

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境是尘、外在的万法,这里的智特指出世间的智慧,外境需要智慧才能明了其空的本质,智慧在我们对境时才能生起,如果我们对外境不迷惑,也就不需要智慧来照破它了。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明了外境本空的真相,智慧就产生了。智慧产生了,我们也就明了外境的真相了。

智生而了,了无所了。因有智慧而认识到外境本空的真相,外境本来就是空的,所以并不需要去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明了外境而产生智慧,外境本来是空的,所以智慧也了不可得。生无能生,虽智而非有;了无所了,虽境而非无。因为生无能生,所以智慧并不是实有;因为了无所了,所以外境也并非实无。无即不无,有即非有,有无双照。看不到的智慧并不是真的没有,看得到的外境也不是真的存在,外境了了分明,却无一相可得,这就是中道实相——有无双照。

所以双遮就是空有都不可得,双照就是空有都是妙用,既不否定空有,也不执着空有,内心完全打破了世间法的缠缚,无所住着,以这样的心态去生活,就是圆教的观法。

所以圆教根基的人,虽然通过佛法的学习,明白了万法皆空的真相,但不会因此废掉世间有相的万法,照样随缘地生活,只是不为万法的得到和失去烦恼了而已。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写道“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万法都是缘起性空,并非真实的存在,只有假名安立,所以取不得,取就是执着的意思;也舍不得,因为万法本来就是空的,你去舍什么呢?有个“舍”还是把万法看成真实的了,同样也是执着万法的表现。所以也不取,也不舍,随缘做事,心中无一事可得,了无牵挂,这就是双遮双照的表现。

一般凡夫很难理解圆教的思想,所以常常不是执有就是执空。执有的人会觉得生活很充实,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辈子兢兢业业地去占有和获取,学了佛法又会去积极地积善修福;执空的人分两种,悲观的人感觉很空虚,无所事事,甚至会选择结束生命,乐观的人会更乐观,很豁达,吃喝玩乐过得很快活,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种人就危险了,果报往往会很惨。这两种都是错误的观法,无论执空还是执有,都不明白万法的真相。

如果修行了奢摩他,把凡夫杂乱无章的妄想停下来,心澄静之后,就会出现种种空境,比如四禅八定、无想定、无记的境界,教理不通达的人,体会到了这里,常常会误认为这个空就是真理了,很容易偏于空境而不能自拔,那就完全错了。

所以永嘉大师告诉我们,一定要境、智双亡才是真空,所观之境、能观之心同时消灭,也不执着于这个心境双亡的空上。这个境界不在凡夫的意识范畴里面,只有证到才会明白,还没有证到的时候,我们就要修毗婆舍那,起正确的观照,从境、观、行三方面去落实,看对境和空两方面能不能空尽、看透,还有没有执着。

比如看到钱财、地位、名利乃至饮食男女这些境时,就要正确地去“观”,看到这些相都是缘起的,它们的本质是不受有相的无常事物影响的真如本体。比如我们看到杯子,从相上说它是无常的缘起法,而它的本质却是不生不灭的。看到它是缘起的,就不落于空;看到它是不生不灭的,就不落于有,空有两者双遮双照,这就是智慧生起来了。

智慧就是我们看到每一件事情,都能看到它们缘起法的前因后果。比如杯子是不锈钢做的,不锈钢就是因,杯子是果,世间的一切都有因缘果报,由因成果,没有一件事情是无因的,而因果本身也是性空的。我们观察到这样的事实以后,行为上就会有所表现,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没有智慧,待人接物或者遇到烦恼的时候,我们也会这样去观照,这些烦恼就干扰不了我们了,这就是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