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观四百论讲记

设问:既然有漏诸行的自性就是苦,那还有什么必要去向众生演说苦呢?这不就像说阳光是温暖的一样,是多此一举的吗?

答:
当告异生说,汝苦不离染,
如来决定说,痴中最下者。

难词释义
染:被贪嗔痴等烦恼沾染。

颂文直解
凡夫由于愚痴,将苦执为乐,对于苦的有漏法不能离染。对于执苦为乐的一切凡夫,应该演说断除愚痴的方便,所以诸如来决定会说断除愚痴的方便,如经云:“长姊,诸障中之重障者,即彼无明障。”如是而宣说了痴为一切障中最下劣之障。

释义
虽然业报身的自性是苦,但是凡夫因为被无明障蒙蔽了,并没有认识到。因此就需要对凡夫进行引导。导师佛陀教导说,在一切障碍之中,最大的障碍即是无明障。

《四百论广释》中举了这样的例子:一位女仆拿到报酬后,只干了一半的活就离开了。她母亲告诉她说:无论抓到什么,都要紧紧地抓住。一天,她抓住了一头驴子的尾巴,尽管她母亲让她放开,还扇了她耳光,她仍然紧抓不放,因为她想:“我要牢牢地抓住一切”。同样地, 导师佛陀说凡夫也像这位女仆那样无知,将痛苦当作安乐,并牢牢地抓住,因此教导众生应该放下对乐的执著。

学了这一品,至少在道理上,已经知道了业报身的自性是纯苦无乐的众苦器,那么大家现在来反观自己一下,这么明显的事实,你活到现在这个岁数了,脑子也很聪明,为什么过去就一直没有认识清楚呢?

另外,现在学了后,接受了凡夫自他的身是众苦器了没有?如果还没有的话,那你的理由是什么呢?这些理由,在圣天菩萨说的教言面前,能站得住脚吗?还有,即使你已经接受了,那么现在你的习气,是在追求现世的乐呢?还是要去摆脱现世的苦?(你可以想想这两个中,哪个是你现在的希望,就能够看出你的习气了。)这样思考之后,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一直都没有隐瞒苦的真相,它没有蒙蔽、欺骗任何一个人,在蒙蔽、欺骗的,并不是别的,正是每个人自己心中认为业报身是快乐的这种邪见,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无明愚痴。因为这么明显的事实都看不到,并且这种愚痴让众生产生了完全颠倒的追求,所以说这是愚痴中最为愚痴的。

所以能彻底地放下,这就是智慧,就是自在,就是自在境界中真正的安乐。放下也要有方法,这就需要闻思。

设问:虽然身体是无常的,但是依然可以有乐吧?就是无常的身体,又是存在安乐的。

答:
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
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

颂文直解
总之,有漏无常之法必定会有损害,而有损害之法,必定无乐。所以说凡是无常,一切皆苦。如经云:“生为苦、老为苦、爱别离为苦、怨憎会为苦、所欲求不得亦为苦,总之五取蕴皆为苦性”等,以此而作了广说。

释义
“损”就是损害,那么无常的损害表现在哪里?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四法印·有漏皆苦》中说:“行苦者,一经成为有漏五取蕴之后,无论暂时是苦、是乐、是舍,在这期间的一切刹那都成为后蕴的近取因,以此成为未来诸苦之源,因此这如同有毒之食、痈将会成熟以及按照走向刑场的脚步数逐渐趋近死亡。”就是说,有漏五取蕴形成之后,在每一刹那,以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有苦乐舍,以不明显方式隐藏着的,即是未来苦、乐、舍的来源。这个就是“损”的具体含义。既然未来会导致苦,那么每一刹那的五取蕴,都像是有毒的食物、即将成熟的痈,和走向刑场的脚步。或者说,每一刹那的五蕴,就像是一颗颗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爆炸。


这说明凡夫在轮回之中,就如同处在一个十面埋伏、草木皆兵的世界里一样。认识到了“无常定有损”后,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转变?全知麦彭仁波切接着说:“因此若对这遍行苦思量的话,比如,‘虽针尖许乐,轮回恒时无’,轮回的一切如火坑、如罗刹洲,成为内心厌离之处。”试想,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对于一个现在充满了苦,未来更是有说不清的苦等着的地方,还会去贪执,想去拥有吗?绝对不会的。这样的地方,就像一个有熊熊烈火的火坑,一个充满了吃人罗刹女的罗刹洲,是一个人人都想逃离的地方。

那么出离了之后会不会继续遭受无常的损害呢?要知道证得了无漏境界的圣者,就不会再遭受无常的损害了。如《大智度论》中说:“问曰:若无常即是苦者,道亦是苦,云何以苦离苦?答曰:无常即是苦,为五受众故说,道虽作法故无常,不名为苦。所以者何?是能灭苦,不生诸着,与空无我等诸智和合故,但是无常而非苦。 ”这里的“五受众”即是苦乐优喜舍五种感受。圣道虽是无常,但没有贪着,具有智慧,所以不苦。

所以对于没有证悟功德,也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慈悲,但是又希望求得安乐的凡夫人来说,轮回真不是大家可以住下来的地方,因为过去遭受了苦,现在正在遭受苦,未来还将遭受更大的苦,一点真正的安乐也得不到。所以像我这样的凡夫,就应该出离轮回,到无漏的安乐境界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求乐的愿望。那么现在大家最容易去的,也是条件最好的地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好好修学佛法、弘扬佛法,让自己和更多的人都能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润,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里的“损”,是理解这个偈颂的关键,是学习整个第二品的关键,同样也是厌离轮回的关键,是修行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厌离轮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厌离五取蕴,厌离行苦,就是要厌离、舍弃、抛弃、脱离我们的有漏身心,才能获得没有任何损害的身心相续。否则抱着有漏的身心不放,就是在抱苦,这样永远不会得到自在安乐。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2 15:54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初学者要一步步走,首先就要从厌离眼前的生活做起。为什么世间人那么努力地追求生活?为什么很多学佛的人也都在努力赚钱,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甚至包括一些出家僧人,本来落了发,脱掉了俗服,穿上了袈裟,就应该不同于世间俗人,专心致志于闻思修行,但为什么这少部分的出家人,还是在买高档的手机、相机,谈论着世间的话题,向往着过更舒服的生活?

除了没有认识到死亡无常等之外,就是没有认识到生活实际是有损的,反而还认为生活中有乐,生活对自己有利,自己能够从生活中得到幸福、受用,得到好处。这样就颠倒了苦乐,完全违背了事实,是最为愚痴的想法了。可见认识到轮回与当前生活的“损”非常重要。

所以啊,一个人修行的好坏,就取决于他的见解。如果一个人品行不错,各方面都很如法,但是没有串习过诸行无常、有漏皆苦等正见的话,那他就不大可能厌离轮回,不大可能精进修行。而如果一个人品行不端,但是他听闻了这样的无常、苦的教言后,认真地思维了,自动去串习了,那么他的行为将发生巨大的转变。

在别人眼里,他之后的所作所为,就如同高僧大德一样,处处表现出难行能行、精进、慈悲、智慧等特点,因此大家会觉得非常了不起。但是在他自己看来,这又有什么难的,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他只是转变了见解,认清了道理,为了不让自己以后吃更大的苦,不让自己一直堕入在危险的境地,而自自然然地做的行为而已,这是每个有理智的人,都会做的事情。而别人的放逸和散乱,在他看来,反倒对自己一点也不爱惜,一点也不负责任,是一种非常不可理喻,非常愚笨的行为。

第二品小结

第一品“破常执品”在最后开示随念无常的殊胜利益时说:“若谁有此念,思我定当死,彼已舍贪故,于死更何畏。” 真正修好了无常观的人,不会再对有漏身体以及欲尘产生贪执。但是众生的三有习气非常地深,不容易一下子修好无常观,断除贪执,所以本品就进一步引导大家修行直接断除乐颠倒执著的瑜伽修法。

真正进入到名言真实谛的时候,可以发现将纯是苦器的有漏业报身执著为乐,是完全颠倒的执著。这和将无常执著为常、不净执著为净、无我执著为我一样,都是需要对治的颠倒执著。但是众生以坚固的习气,把第六意识的这种颠倒执著当成正量,以此把自己的见解判断为是正确的,所以如果不通过深入的闻思修行,是不大有希望对治掉这种颠倒执著的。

学习这一品时,最重要的是观察自己身上的三苦和八苦,同时也要仔细观察别人,乃至于旁生的痛苦。世间人见到了苦,不去观察苦的因因果果,仅仅简单、幼稚地认为“那是别人的事,我不会这样受苦”。这采取的是鸵鸟政策。就像一个五脏六腑都出了问题,有的已经非常严重了的病人,他怕见到医生、怕去医院、怕别人提到生病这个词,这样他就能够让这些病好起来了吗?这样的人,过不了多久,心脏病、胃溃疡、肝腹水、肾结石、癌症等等的各种严重病症都会一个个出现,等到那时,不但没有了救治的希望,而且还会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大家都知道,有病就要治,而且还要治疗得越早越好,不但要治,而且还要早预防,要经常体检。同样地,凡夫每天都活在苦因、苦缘、苦果之中,不去认识苦、了解苦、对治苦,并不等于苦就不会伤害你了,恰恰相反,这样的人反而会受到苦的更大伤害。

有的人也知道自己苦,但是他们没有去观察苦,而只是去到处抱怨、诉说自己的苦楚。在那些人看来,自己是无辜的,是不幸的,是别人伤害了自己,这个世界对自己是非常不公平的。这样的人首先就没有认识到,以自己的烦恼、业力所感得的有漏业报身,就是一个众苦之器,没有认识到“苦因缘众多,众病及外事,不见于人类,有尔许乐因。”因此,抱怨的人,只是不愿意接受这个苦果,而没有去观察苦因苦缘。这样不但无法断除他已有的痛苦,反而还因为顺从并串习了我执,增长了烦恼和非理作意,因此将会招来更多的痛苦。

有的人想要减肥,但是又不从减肥的因缘法上去努力,还继续贪吃,所以就减不下来,因此心里很苦恼。已经减下来的人呢,要努力保持不反弹,又带来了很多的苦恼。这就是没有认识到“已得安乐身,反成众苦器,重身与重怨,二者实相同。”身体本来就是很难照顾好的,想通了这一点之后,体重重一点也好,轻一点也好,都不去管它,而把更重要的厌弃身体,为解脱修行这件事情做好,就回到了正道上了。

别人的痛苦,是对自己的警醒,是对自己难得的教训,所以也应该好好观察。有的人虽说也关心别人的苦,但仅仅是停留在简单地悲伤、难受上。就像地震发生后,电视台里播出的房屋倒塌、人被压在房子下面的惨状时,或者播出人们为死去的亲人悲痛哭泣的凄凉镜头,也都会受感染而悲伤流泪,有的人甚至也会哭得很伤心。但是伤心过后,第二天就和没发生过什么事一样,什么都忘掉了。这样的伤心,就很肤浅,只看到了苦的现象,没有进一步去思维苦的因缘,对减少苦没有一点帮助。

那么如何正确来观察他人的苦呢?看到他人在受乐,要观察到为什么那是坏苦,要具体观察到这种坏苦的后患。当那样的后患发生时,他人能否承受得起?自己又能否承受得起?既然要付出那样的代价,那是否还值得去追求这样的坏苦?

看到他人在受苦,首先要观察,为什么会发生这么难忍的苦?然后要去问问自己,这些痛苦之因,自己是否也同样具有?如果这些苦果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是否能够承受?为了不受这样的苦,又应该如何提早预防和避免?

在深入闻思法义的基础上,再经过这样的实际观察,那么对于有漏业报身和有漏世间的厌离就会与日俱增,对于获得解脱、求生极乐世界的愿望也会更加迫切。这样就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修行人,能够早日为闻思修方便生的胜义修法做好准备。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品 断净执品

第二品教导了断除乐颠倒执著的瑜伽方便。就是说,只要有有漏业报身,那么就不可能感受真正的安乐,只能感受苦苦、坏苦和行苦。而要获得真正的安乐,就必须厌弃这个业报身,厌弃轮回。接下来要学习的第三品,是把重点放在对欲尘及贪欲的观察上,引导大家认识到五欲六尘是不清净的,不能带来安乐,根本不值得去生起贪欲。

那么这里所说的不清净,是有杂染的意思,比如被烦恼杂染的法,以及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的身体等,本质都是不清净的。因为有漏法是不清净的,所以它们也并不美好、并不圆满,不能带来百分之百的享受,是有害的,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等等。这里所说的欲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它们是世间凡夫追求的目标。因为这六境本身像灰尘一样,具有染污性,会染污身心,具有不清净相,所以被称为欲尘。世间人之所以追逐色声香味触法,就是由于误认为它们是清净的。

比如在色中,有俊男美女、美丽的风景、豪华汽车、高档别墅、新潮手机、高档钻戒、高档服饰、高档的鞋帽等等;在声中,有流行歌曲、古典音乐、女孩子清脆的笑声、男低音浑厚的嗓音等等;在香中,有檀香、气味高雅的高档香水等等;在味中,有川菜、粤菜等各式美味菜肴等等; 在触中,有夏天的凉风吹来的清爽,或者高档的沙发、席梦思等带来的舒适等等。
世间人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们觉得上面说的这些欲尘,自性就是清净的,是美好的,圆满的,所以趋之若鹜。很多所谓清净的事物,因为众人的追捧,甚至都变成了奢侈和昂贵的消费品,成了现代人追逐的目标,和用来炫耀的资本。

但是圣天菩萨接下来要告诉我们,这些所谓的清净,完全是世间人的一种错觉,在这个有漏的轮回世间,它们的世俗真相,其实是不清净的,不美好的,追求它们,不会给大家带来真正的安乐。而且这些被妄执为清净的不净法,就像毒品一样,越是贪著,就越会上瘾,难以摆脱。因此,这些欲尘,对于一个希求真正安乐的众生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是恰恰应该放弃,而不是应该去追逐的。

对于欲界众生来说,最贪爱的是男女间的情欲,这是修行人着重应该对治的。这个情欲,从狭义角度来说,就是世间人的性欲,从广义角度来说,也包括世间人追求的所谓爱情。在当年导师佛陀座下的弟子中,以比丘居多,比丘尼比较少等等的原因,所以佛陀着重传授了观女身不净的教授。后代祖师的讲法,也都遵循这样的教授。

所以本品也着重以女身为代表,通过揭示人身不净,来帮助众生断除男女间的情欲。那么大家在学的时候,应该对照偈颂,同样地来观察男身的不净。对于其他像珠宝、时装等等的事物,凡是大家有贪爱的,也都应该一样来作如理的观察。另外,大家也都应该观察到凡夫自身的不净,这样可以断除缘自己身体而产生的我慢等烦恼。

对于凡夫修行者来说,如果过不了男女之欲这一关,也就是放不下“情”与“性”这两个方面,还耽著于爱情、xing 爱的话,那么这对他来说,就是修行路上很大的一个障碍,因此不可能产生对今世的厌离、对轮回的厌离、对众生的真正慈悲心、菩提心等等后续的修行功德。对治这个“情”和“性”,当然可以通过修习寿命无常、有漏皆苦等各种方便来实现,但是最契机的,就是通过正确无误地认识到人身的不净真相,断除掉第六意识中颠倒的作意,从而来对治掉贪欲烦恼。因此大家要深入闻思修这一品的修行教言,对人身不净,对非理作意的过患产生确定无疑的认识。

丙三、断净倒方便之瑜伽分三:一、略明其体;二、广明自性;三、障治摄义。

略明其体,略说了欲尘与贪欲的体性;广明自性,就是根据这两个体性,详说了欲尘的不净真相,以及有境贪欲过患,最后引导了对治的方便;障治摄义,说明了在同一个事物上,就有无常、不净、苦、无我四种自性。

丁一、略明其体

这一科有两个偈颂,第一颂说明了境的体性,揭示了享受欲尘不会产生有意义的结果,第二颂说明了贪欲的体性,揭示了享乐会增上贪欲烦恼。
下面先来看第一颂,这一颂,是根据第二品中所说的有漏皆苦而进一步展开的。
有人想:虽然如是,一切有漏的有为法自性确实是苦,但是享受悦意境还是可以得到满足,因此,应当亲近五欲六尘之境。

答:
虽经久受用,境无穷尽际,
如恶医治病,汝身劳无果。

难词释义
恶医:指庸医,也就是医术低劣的医生。
无果:此处指毫无实际的意义。

颂文直解
虽然经过极为漫长的受用,然而于境知足的边际是无有穷尽的。如同请庸医治病,治疗时间再长,病也不可能痊愈。你对于所希望五欲的境或自己的身,再怎么受用,除了增长贪爱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意义。

释义
有的人这样想,年轻的时候,应该去追求男女的情欲,中年的时候,应该去积累财富,老年的时候,自然就会去学佛修行了。
那么问题是,追求情欲、财富等欲尘永远不会有到头的时候,到了中年、老年,只要没有对治掉非理作意,这些贪欲烦恼还是会存在。就像庸医来治病,他因为医术很低劣,不能对症,所以花再长的时间也治不好病。

为什么受用欲尘,不可能使贪欲止息下来呢?这是因为,产生贪欲烦恼的因素最重要的有三个:烦恼随眠、非理作意和所缘。烦恼随眠,意思就是烦恼种子,而之所以叫随眠,有着很深的道理,因为它们随逐于人,眠伏于阿赖耶识中,所以叫随眠。就像睡着的猛兽,随时都可能醒过来害人一样,这些沉睡在阿赖耶识中的烦恼种子,也随时都可能会因缘成熟而损害众生。但是在未生起空性智慧之前,烦恼种子是无法根除的。另外由于因缘力,也无法避免出现所缘境,而非理作意,会将这些所缘境,执著为清净,因此去追求的贪欲,无法止息。所以圣天菩萨说“境无穷尽际”,就是说,对于有贪心的人,对所缘境是会一再地追求。

凡夫要对治贪欲,一是要尽量远离所缘境,这是暂时的办法;二是要断除非理作意,这是根本的办法。本品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到所缘境的不清净,来断除第六意识所妄生出来的执不净为净的非理作意。

在轮回中,大家都已经享受过无数次的欲尘,欲界天人的胜妙欲乐,色界天人的胜妙禅乐,无色界天人的无念境界,都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可以说,什么好吃的都吃过了,什么好穿的都穿过了,不单是人间的五欲六尘,就连天上的欲尘,大家也都享受过很多很多次了。天上的美食,比人间的美食要好上千千万万倍,天上的天衣,比人间的衣服要漂亮上千千万万倍,天上的宫殿,比人间的别墅要好上千千万万倍,天上的车辇,比人间的好车要好上千千万万倍。

那么大家在享受了这些欲尘之后,满足了吗?现在还留有印象吗?应该是什么都已经忘记了吧!天人看人间的饮食,就像人看猪吃的猪食一样地不净,那么大家现在吃饭时候,还会有以前做天人时的眼光,觉得这些饭菜不清净吗?实际上大家还是吃得很开心啊。这说明以前做天人的享受都已经忘记了,没有了结果。还有,从年轻人执著的爱情上说,你们前世,已经经历过很多很多次,那么从中得到了满足了吗,没有,这辈子还是会像一次也没有经历过一样,去生起贪爱。

佛法中将世间人所谓的性生活称为不净行,在轮回之中,大家也已经做过无数次的不净行了,那么做了那么多之后,你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吗?除了造下业,增长了习气外,其他什么都没有留下来,也根本没有得到满足。这样一看,大家现在再继续去贪美食、贪时装、贪别墅、贪好车、贪爱情、贪不净行等等的欲尘,结果也都是一样,就是没有任何真实结果,不会满足的。所以把圣天菩萨说的“如恶医治病,汝身劳无果”这个道理,想深了,想透了,全然接受了的人,就会很轻松地放下这些没有结果、没有意义的欲尘,不会再找借口说等以后老了再去学佛,现在就会去闻思修行佛法,因为这才是真正有意义,会产生巨大殊胜果报的事情。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只猴子,披上了一张豹子皮,扮成了豹子,因此吓住了其他猴子。这以后,无论过了多长的时间,无论这只猴子出现在什么地方,这些猴子总能被吓唬住。这里的猴子,代表凡夫;猴子披了豹子皮,表示凡夫的不净身有了人皮的包装;披了豹子皮的猴子无论出现多少次,都能够吓住其他猴子,表示有人皮包装的虚假清净身相,总是能够迷惑住凡夫,只不过猴子们生起的是恐惧,而凡夫们生起的是贪欲心,在这点上不同而已。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又有人认为:虽然如是,但是从贪欲本身来说,它只要满足了,就不会再生起,就像人喝够了水、满足了后,就不再想喝水了一样,所以还是可以去贪著欲尘吧。

答:
如有依土虫,爱土终不息,
如是爱欲人,欲望增亦尔。

难词释义
依土虫:依靠泥土而生存的虫,如蚯蚓等。
爱欲:贪爱欲尘。

颂文直解
譬如,某些依土而住、以土为食的虫,它们对土的贪爱,根本不会停止下来,同样贪爱欲尘的人,他们依于欲尘而生起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增长。

释义
一个人如果不放下贪欲的话,那他的贪欲就会没完没了地辗转增长,会变得根深蒂固,最后会变成一个全身都充满贪欲烦恼的人,好像贪欲已经装不下,都要爆炸出来了一样。再笨的人,也不能让自己得到痛苦,远离安乐,这是倒霉的做法。所以如果一个人相信因果、相信依智慧的圣道可以离苦得乐的话,何必去抓住这样一个像毒品一样的杂染不清净的东西呢?

这里圣天菩萨用蚯蚓等在土里生活的虫来作比喻,蚯蚓生来就贪爱土壤,它每天都在吃土,从生到死,从没有厌倦的时候。同样,世间人的享受,只会使得欲望增加,不会减少。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像苍蝇逐臭,苍蝇很贪爱臭烘烘的地方,原因是它觉得那地方很香,因此去了还要去;还有像平时说的狗改不了吃屎,也是因为狗觉得屎很香,因此吃了还想吃。另外还有像饮用海水来止渴,或者如同用油去灭火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享受欲乐,只会使得贪欲越来越增强。

在非理作意没有对治掉的情况下,遇到心里贪爱的美女、好车、手机、相机等的所缘境时,每生一次贪爱,就是一次对贪爱的串习,就会更加陷入贪欲之中,下次再次遇到时,将会引发出力量更大的贪欲。所以,贪欲等的烦恼,可以通过消除非理作意、树立正见对治掉,但从来不可能通过满足贪欲而对治掉。

《四百论广释》中说:耽著睡觉的人,就会越来越增上他的睡眠心所,耽著散乱的人,也会越来越增强散乱心所,耽著于不净行的人,也会越来越增加他行不净行的欲望心。

《四百论广释》中还说:在酷暑天,大地一片干旱的时候,一头鹿被正午的炎热所折磨,很想喝水。它见到远处的阳焰,以为是一条在流动的河,于是高兴地跑过去喝,但是到了后,却发现根本没有水,口渴根本没法消除。世间的欲尘,也像这个阳焰:阳焰是虚幻的,欲尘也是虚幻的;阳焰会让鹿飞奔前去,欲尘也每次都会让世间人前去追逐;鹿每次都扑空,世间人也并没有从追逐欲望中获得什么;鹿再次见到阳焰的时候,依然会抱有很大希望跑过去,同样,世间人再次生起贪欲时,会更加贪求,前去追逐。

在这两颂中,略说了受用欲尘的过患、有境贪欲的过患。下面的广说,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地引导,并在最后引导了断除贪欲的方便。

丁二、广明自性分三:一、明于境女断贪;二、明有境贪欲过患;三、明了达不净而对治之方便。

广明自性的三个分科,首先是引导以女性为代表的所缘境,本不清净,没有任何真实可贪之处,以此来断除贪欲;其次引导了贪欲带来的不是利益,而是损害;最后是教导具体断除非理作意的瑜伽方便。

戊一、明于境女断贪分三:一、断于境女色之贪著;二、断分别彼功德之贪著;三、断计彼为乐因之贪著。
己一、断于境女色之贪著

有的人想,有的女人确实很美,看到后赏心悦目,她们的纤细的手、修长的腿,都会让人迷恋,对于她们的贪爱,是不可能被断除的吧?

答:
一切诸妇女,稠密无差异,
色亦为他用,美女汝何为。

难词释义
稠密:指私处。

颂文直解

一切的妇女,无论漂亮与否,她们行不净行的私处却是一点也没有差异。而且她的色身美貌,其他人也都能一样看得到,那么将美女执为是你的我所,又有什么用呢?

释义

有贪心的男人,在生起贪心之后,以我执心的驱使,就想把漂亮的女人占为己有,认为以此就找到了永远的幸福,满足了一生的追求。这一颂告诫,即使你所贪爱的女人美丽无比,实际上你也无法对她独占。

偈颂中说,对于有贪心的男人,漂亮的女人能满足他两个需求,一是行不净行,二是欣赏她的美貌。至于行不净行的工具,就是她的私处,但无论女人漂亮与否,私处都能满足行不净行的需要,没有差别,所以这并不专门需要漂亮的女人;女人的美貌,则是走在大路上,人人都能见到,并不只是专属于她的丈夫。这样来说,即使娶了不漂亮的女人,他想行不净行的贪心,一样可以满足,他对女人美貌的贪心,可以在其他女人那里实现。因此有没有娶到漂亮的女人为妻,其实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这样来说,世间男人对于漂亮女人的耽著,想对其占有,就纯粹是他们第六意识的颠倒执著,是非常愚笨的想法了。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位丈夫嫌弃他的妻子长得难看,他的妻子回答说:男人行不净行的时候,是根本分不出漂亮和难看的。这位丈夫不以为然。于是妻子将豆汤盛在好几个碗里,丈夫吃饭时看见了,问这些是什么。妻子回答说:这些都是豆汤,我只是把它们装到了不同的碗里,有的碗好看一点,有的碗难看一点。丈夫问:那它们不都一样是豆汤嘛。妻子说:女人不论美丑,对于行不净行来说,也是一样的。这个譬喻中,对于喝豆汤来说,碗虽然不同,但是喝起来的豆汤都是一样的味道,同样,对于行不净行来说,女人的外貌,也没有关系。而认为有关系,只是男人心里的颠倒作意而已。

还有,一个男人见到了他人的妻子,心里生起了贪欲,想和她作不净行。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已经和那位妻子联络好了,但是她家教很好,人很羞涩,因此不要和她说话。然后,在一个黑夜,他们行了不净行,但是他朋友安排的那位女人,其实是他自己的妻子。但是这个男人并不知道,就觉得很满足,认为没有女人能比得上她。这个公案说明,尽管作不净行的实际上还是自己的妻子,但是因为他误认为是那位他贪爱的女人,所以就获得了满足,由此可见,只要人的心态改变,就会得到了满足,这说明人们非理作意的力量非常大,而美貌并没有产生真正的作用。

下面圣天菩萨进一步讲生起贪欲心的因是愚痴。

谁于谁悦意,彼由彼生喜,
犬等亦所共,恶慧汝何贪。

难词释义
第一个谁:指世间男人。第二个谁:指世间女人。
第一个彼:指世间男人。第二个彼:指世间女人。
恶慧:指固执低劣的见解。

颂文直解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认为某个女人很美,就会对她生起耽著,这是因为男人当时具有贪欲,所以觉得这个女人很漂亮。但这仅仅是他一种自我满足而已,并不是女人本身真的就很漂亮。犬及驴子等动物,在见到悦意境的时候,也都共同有如是的贪著,与这样的恶慧相同,你为什么还要贪著美貌呢?

释义
世间男人只会对漂亮的女人生起贪心吗?不是的,其实只要他们看顺眼了,无论美丑,对谁都能生起贪心。并且,同性恋对异性根本就没有兴趣,反倒对同性会产生贪心。只要一个人的非理作意强,那么只要稍微有一些相似的所缘境,就能引起他的贪欲心,如果周围没有漂亮女人,他就会对长得普通的女人生起贪心,如果连普通的女人也没有,他甚至会对母猴、母猪、母象等所缘境生起贪心。

当外境中什么所缘境也找不到的时候,他甚至会在心中浮现出法尘,也就是在心中想象出女人,以此作为所缘境,来满足他的贪欲心。这种很低劣的事情,狗、驴子、猪等动物也都会做,它们在发情的时候,就会对它们同类中的异性生起极大的贪心。

相反,一个人如果正见强,非理作意很少产生的话,那么即使面对大家普遍认为漂亮的女人,他也不会生起贪欲心。所以,这些证据充分说明,能引起世间男人贪心的,并不是女人的美貌,而是他们自己的愚痴和非理作意。

《四百论广释》中说:两个罗刹都觉得自己的妻子最漂亮,争执不下。他们前去一位出家人那里,请出家人判断谁更漂亮。出家人回答说:她们只在生起了贪爱的人那里,才是漂亮的。这是说,愚痴是贪心的因,而女人的美貌并不是贪心的因,女人即使再不好看,也会被愚痴、贪爱的男人执著为好看。因此人的美丑,完全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一个愚痴心重的男人,就可能会对其他很多女人都生起贪心。
设问:虽然如此,但面容、身材等各方面都迷人的女人确实很稀有,这样的女人,谁见了都会惊为天人!难道不应该被她吸引吗?

答:
汝得端正女,原为众人共,
获彼汝觉奇,此奇实非有。

颂文直解
你觉得惊艳的女人,以前并不专属于你,而是大家都共同有份。现在得到了她,并耽著为我所,觉得得到她非常幸运、稀奇,但其实这就像得到一个众人共用的尿盆一样,实际上并无有稀奇之处。

释义

世间男人见到特别漂亮的女人,或者世间女人见到特别潇洒优雅的男人,都可能会产生很强烈的贪心,产生和对方永远在一起的愿望,甚至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为了能和对方在一起。因此为能够得到对方,他们不惜付出全部代价,并为最终能够得到对方而庆幸不已。世间人也会把那些非常般配的人,说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被特别喜爱的人,在遇到之前,是自由的。也就是说,谁都有可能和他(她)确立起男女关系。并且在现在的社会,受媒体等影响,小学生都已经开始在谈恋爱了。在正式结婚之前,一般人早就谈过好几次恋爱了。那么你现在所心仪的,正是之前被别人所舍弃的。因此得到对方,又有什么值得庆幸和惊喜的呢?

这一科的三颂,介绍了观察事物是否清净的三个步骤。第一颂从女人行不净行和美色的功能上,说明根本不需要去追求漂亮的女人;第二颂指出,所谓的漂亮不漂亮,是自己愚痴心作意出来的,其实并不一定漂亮;第三颂指出,即使是很漂亮的女人,在娶到她之前,是很多人都可以去谈情说爱的,因此就是一个大众的、普通的人,得到她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大家对于男人、别墅、汽车等等认为是清净美好的人或事物,也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观察。

下面以高档轿车为例子,来用这三个步骤进行观察:

第一、汽车的实际功能,就是提供一个代步的工具,这个功能,是普通的汽车都能够提供的。从是否好看的角度来说,汽车的美观,是所有路人都能看到的,这不属于主人所独有。

第二、汽车是否好,各人的想法都不相同,尤其很多女性,对汽车并不好奇。某些人眼里非常高档的汽车,在那些女性那里,只是一个会移动的铁壳子而已,所以所谓汽车的好坏,都是各人愚痴心和非理作意的作用的结果。

第三、汽车也不是自己能独自受用,比如造车的时候,工人要装配、测试,修车时,工人要检验、修理,以及使用时要载客,因此得到它并不是稀奇的事。

这样观察之后,对于汽车的贪爱就可以被对治掉。对于其他凡是执著为清净、美好的人或事,大家都应该像这样运用偈颂所提供的观察方法,进行具体、详细的观察,以此来消除自己把它们的不清净执为清净的颠倒执著。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己二、断分别彼功德之贪著

这是“戊一、明于境女断贪”中的第二分科。前一科“己一、断于境女色之贪著”引导了修行者从总体上断除对女性美貌的贪爱,这一科,是断除对美貌之外的其他功德的贪著。这个功德,是指优点,也就是女人除美貌外其他让人觉得悦意的地方。

若思:虽然美貌不值得贪,但是有些女人谈吐得体、举止优雅,很有魅力,这实在让人难以断除贪心。

答:
具德则觉爱,相违则生嗔,
不决定住故,前后何者实。

颂文直解
对一个女人,有时见到她的优点,心里感觉很悦意,就生起了贪爱,但有时见到缺点,心里不悦意,则会生起嗔心。女人不可能一直保持住一个样子不改变,刚刚有了优点,接着就出现了缺点,这样哪个是她真实的样子呢?因此对于不断在变化的女人,不应该认为她一直会具有优点,应对她断除贪著。

释义

有贪心的人,会在女性身上找到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如果他们多观察一会,就又会找到很多让人厌离的地方。比如,街上走着一位美女,仪态万方,那些贪心大的人呢,目光就被她吸引了,但是当她走近了后,闻到了她身上的狐臭,于是就生起了厌离,对她的贪心就消失了。另外,一个女人,再怎么漂亮、优雅,但是如果她道德水平低、自私自利、脾气古怪、小肚鸡肠、缺乏善心、不敬老人等等,如果有诸如此类的缺点的话,那么她就是人们厌恶的对象了。
既然同一个女人身上,综合了很多的优点和缺点,见到了她的优点,就对她生起贪心,过一会见到了她的缺点,又对她生了嗔心,那么,哪个是真正的她呢?而且她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在无常变易的。


比如,随着年纪的增大,美貌就会衰退,体型会改变、疾病会增多,身上也会散发出难忍的体味,走路呢不再有款款身姿,嗓音也不再甜美,这些身体上的缺点,就逐渐增多了。但是她有可能增加了阅历、增加了对世间苦难的体悟,如果有机会闻思修佛法,那么就更加具有了深入的观察能力,可能变得成熟、变得善良。

世间人习惯于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物,比如看一个女人,只看她长得好不好看,不去看她相貌之外其他的特点,而且因为常执的原因,只看她现在长得好不好看,而不会考虑到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衰老的模样。但是,在世俗中,要认清一个人的真实样子,都应该全方位、大视野地去看。不应该只看他的外貌,还要看看他的性格、脾气、能力、志趣等等特点;不应该只看到他的现在,还要看到他的未来,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

不管是男是女,当这样全面地、大视野地去观察一个人的时候,随着观察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大家就会发现,他的形象、内涵丰富起来了。比如一个人五官很端正,但是皮肤可能很粗糙;外表很斯文,但是内心可能很阴暗;对朋友很和善,但是对家人可能很粗暴;或者他的脾气很好,但是做事可能很懒;他嗔心很少,但是内心可能很固执;对钱财不贪,但是对名声可能很贪爱;他这件事上伤害了你,但是另外的事情上却可能会对你有恩等等。

这已经很难用简单的好看、不好看,好人、坏人等等的概念去评价了。世间人都是这样复杂的蕴聚,如果将人的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会得出前后矛盾的结论,那么哪个才是真实的他呢?

总之,对具有优点女人生贪不应理,离贪才非常应理。月称菩萨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譬喻,对此作了开导:人在享受美食时很快乐,但是对于之后要上厕所,却觉得很烦。其实人吃饱了,以此为因,就会有要上厕所这个果,这是必然要发生的。

因此综合来看,如果对上厕所生厌烦,那就不应该去享用美食。同样,对于世间男人来说,美女既有可以生贪的地方,也有可以生嗔的地方,如果你受不了女人的那些缺点,那就不应该去贪爱她们。

设问:世间人不会去欣赏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不会对她生起贪欲心,但是对于一个有各种优点的女人,会很欣赏,因此贪欲心肯定是只对有优点的女人而生起的吧?

答:
愚夫起贪欲,非唯具德者,
无因而转趣,其灭岂从因。

难词释义
因:这里是指见到具德的女人。

颂文直解
从另一角度而言,女人的优点也不一定是贪欲之因。即愚人生起贪欲,并非仅仅是因为见到了那些具有优点的女人。既然没有见到女人的优点这个因,也可以生起贪欲心这个果,那么贪欲心的消退,岂有可能是因为见到女人优点这个因的消失呢?因为即使没有见到女人的功德,仍可以见到贪欲的生起。

 释义
世间男人的贪欲,粗看起来,似乎确实是因为见到女人的各种优点、魅力而生起的。但是,就像前面的“谁于谁悦意,彼由彼生喜”所说的那样,无论美丑,都完全是各人主观的判断,对于很多人都觉得满身是缺点的女人,也会有人生起贪心。这些生起了贪心的人,对那些缺点视而不见,甚至还会把那些缺点当成优点。世间人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愚夫起贪欲,非唯具德者”。

而且,真实去观察的话,人身都是不净的,真正的漂亮、优雅等是不存在的。既然这样,那么贪心的生起,就和境的关系不是很密切了,也就“无因”也能“转趣”了,那么贪心的消退,同样也与所缘境关系不大了,就是说,境虽然还存在,但是贪心可能已经没有了。

比如,在谈恋爱的时候,两人充满了贪爱,这时他们觉得离开对方生活都不会幸福,一心要结婚,但是结婚之后,原先那些优点还存在,但是在他们各自的眼中,已经被忽视,或者甚至被当成了缺点,因此他们的贪爱开始减弱,厌弃与争吵却开始升温,这时就一心要离婚,觉得离开了对方才会有幸福。这就是“其灭岂从因”的最好例子。

由此可见,认为贪心是作为所缘境的漂亮女人而引起,是一种颠倒的说法,贪心的生起,和女人是否漂亮没多少的关系,甚至和女人是否出现都没有多少关系。

那么贪心到底是由什么生起的呢?贪心主要是非理作意所生起的。从非理作意这个词就可以看出,这种作意是违背正理的,也就是没有根据,是妄生的、颠三倒四的,这和精神病人的作意没有本质的差别。如果一个人的非理作意很轻,那么他的理智就很强,即使所缘境在别人看来美若天仙,也不会引起他的贪心。相反,一个人非理作意越强,他内心就越迷乱,这时甚至没有所缘境,也照样能引生他的贪欲。那就更加说明,生起贪心,就是由于非理作意在搞鬼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从“其灭岂从因”中,大家也可以再一次认识到,想要通过所缘境来满足欲望,来达到消除欲望的目的,这是行不通的,因为欲望的消失,只和对治非理作意有关系,和所缘境是没有关系的。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位婆罗门黄门被村里人要求到深林里去。走在路上,他哭了起来。有人问他:你是因为要与人远离而哭吗?他回答说:不是的,而是因为作为黄门,没有感受过其他女人那种交合的乐受,所以哭泣。别人怎么也劝他不住,他就这样一直哭泣着。

黄门因为生理上的缺陷,所以他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那么他对男人生起贪心不合理,对女人生起贪心也同样不合理。但是他却很奇怪地还是生起了贪欲,要享受其他女人那种交合的乐受,这就是“无因而转趣”了。

那么在他这种非理作意没有断除之前,他就不可能消除这样的痛苦,所以他就一直不停地哭泣着。同样,世间愚人的贪心,也是没有真实根据的,并不是由作为所缘境的欲尘引起的,其实只是非理作意引起的,因此如果不扭转非理作意,那么贪心和贪心导致的种种痛苦也就很难消除掉。

设问:一个女人在丈夫死后,会伤心得寻死觅活,但是男人就不会了。既然女人这样有情义,为什么不应去耽著呢?

答:
若时未知他,尔时爱其夫,
妇女如恶症,常应防外缘。

颂文直解
如果加以观察,女人很难具足功德。在女人对其他男人没有了解,或者说没有发展起亲密关系之前,她会很贪爱丈夫,因此在丈夫心中,似乎具有功德。但是,当她尝到其他男人的味道的时候,心就开始动摇了。这就像为了不让恶病加剧病情,应该防止与恶缘的接触。同样,也应该防止女人与其他男人的接触。所以说,女人是具有过失的。

释义
世间男人对于感情普遍不可靠,所以做妻子的都会很警惕,用很多方法防止丈夫去找别的女人。而女人在结婚后,比丈夫更加顾家,很多女人会过很安稳的相夫教子的生活,很少听说有女人主动去出轨的。而且如果男人去世,女人会哭得特别伤心。因此在众人看来,女人就很有情义,非常可靠了。

这些都是从表面上看的结果,但是实际上,即使女人,也同样是不可靠的。因为,如果女人和其他男人有了亲密接触后,她同样也会移情别恋的。这个原因是,女人找丈夫,就像男人找妻子一样,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我执和贪爱的需求。

而所谓的丈夫或者妻子,仅仅是一个所缘境,或者说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因此如果遇到了其他的男人,更能够满足女人的我执和贪爱的需求,那么这个女人就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了。

因此,在世间的家庭中,不但要防止丈夫去和别的女人有亲密的接触,也需要防止妻子去和别的男人有亲密接触。无论男人、女人,都像重病一样。人生了重病之后,为了防止病情的恶化,需要好好地保护起来,不能被冷风吹到,不能被太阳暴晒,有的严重的病,为了防止细菌等的感染,甚至还要住到特殊的病房去。

《四百论广释》中举了一个婆罗门女的公案。一个男人对一个婆罗门女生起了贪爱。婆罗门女告诉丈夫,有一个人经常出现在她的面前,她因此很害怕,并说下次那个人再次出现时,就告诉丈夫。但是,当那人再次出现的时候,她就已经被他迷住了,没有告诉丈夫。因为女人很容易动心,所以应该对女人作防护。

这个偈颂,年轻的道友尤其要多多思维。年轻的时候,因为四大还比较调和等的原因,所以情欲表现得比较明显,喜欢去追求世间所谓的“爱情”,甚至把“爱情”想成是神圣的、伟大的、完美的。但是你要想清楚,这个所谓的爱情,其实是不稳定、不可靠的,是在对其他的异性没有深入接触之前才会有的。

如果接触到了一个新的、更好的异性,那么你们就不会再想要现在这个爱情了,而且会把这个所谓的爱情,当作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了。因此不要把爱情想得太神圣、太伟大、太完美,这仅仅是两人暂时的贪爱和愚痴造成的。而且在结婚后,为了防止对方出轨,双方都会忙于防止对方与异性接触的机会,这是一件很累、很紧张、很苦恼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甜蜜。

下面圣天菩萨指出,贪欲是到了老年后所不乐于做的事,更是解脱者们所呵斥的事情。

壮年自所作,老时不乐彼,
如何解脱者,于彼不忧恼。

难词释义
彼:指贪欲
忧恼:此处是指不喜、厌离的意思。
解脱者:这里指解脱轮回束缚的圣者阿罗汉。

颂文直解
首先在壮年时,以无惭无愧所做的事,到了老年后,就不乐于做,并且心里会后悔,产生了忧恼。既然人到了老年都会对贪欲忧恼,那么解脱了烦恼束缚的圣者们,了知了贪欲的过患,并且已经彻底断除了贪欲,那他们怎么不会对贪欲忧恼呢?他们会更加对此呵斥和厌离的。

释义
有的人想,按照世间习俗,年轻人就应该成家,应该去追求贪欲,可以做不净行。但是世间习俗不一定正确。对于做不净行等事情来说,世间习俗是颠倒的、错误的。就像前面“犬等亦所共,恶慧汝何贪”所说的,这些因非理作意而产生的贪心烦恼,是猪、狗等旁生也一样会产生的,是非常愚蠢的。一个有理智的人,就不应该对于不清净的身体,产生那么大的贪著。

那么等到这个人进入到老年,他的心智比较成熟,色身的四大已经衰减,那时他已经没有了对不净行的贪欲,他就会反省他过去的行为,这样他就会对年轻时这些愚蠢的行为感到后悔。

不但人到了老年,会对不净行后悔,而且圣者阿罗汉们,因为深刻了知了贪欲的过患,已经断除了贪欲,所以对于凡夫所做的不净行,更加会觉得这是愚昧和荒唐的事情了。就像一个特别爱干净的人见到衣服上沾染了不净粪,而特别厌离,要赶紧清洗一样,圣者们对不净行也感到极其厌恶,并对做这样事情的凡夫感到极其伤心,会呵斥这样的颠倒行为。

既然到了老年后会后悔,那么即使不学佛的凡夫也应该远离不净行等贪欲导致的颠倒行为。那么对于修道者来说, 阿罗汉是大家的归依处,归依处那么厌离、呵斥的事情,大家就应该完全进行积极对治,而不应该去放任自流了。

《四百论广释》中举了这样一个公案:

节庆的时间到了,一户人家的儿媳着急去看热闹,忙乱中把牛绳系在了她公公的脖子上了。公公很生气,责问她:“你在做什么?”她这才回过神来,非常尴尬。就像这位儿媳,因为忙乱而出错,做出了尴尬的事情。同样,年轻人因为无知,而错误地去耽著于不净行,等到了老年后,才会发现不净行其实并无乐趣,等到以后获得解脱时,更加会对这些不净行产生忧恼。这种因无明愚痴引起的行为,应该受到很严厉的呵斥,而不应该以世间习俗等不正确的理由来行持。

这一科的四个偈颂讲完了。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第一颂是有人觉得女性除了漂亮之外,还有很多迷人的优点,因此难以断除贪心。于是圣天菩萨提醒说,你看一看她是否也有缺点,看到了她的缺点,那么她的形象还会那么完美吗?这又让人贪又让人嗔的各个方面,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呢?

第二颂指出,这些优点,也不是凡夫生起贪心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凡夫自己的非理作意。

第三颂指出,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即使你对女人有贪爱,但是她仍可能会转而投向别的男人,因此女人不值得信赖、不值得贪爱。

第四颂指出,贪心引起的不净行等等行为,不但到老年后会后悔,也是圣者所呵斥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