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阿含经菁华节录

贰、无常 [1]

一、四梵志 [2]皆得五通[3],修行善法。


尔时,一梵志飞在空中,第二梵志复入大海水底,第三梵志入须弥山 [4]中,第四梵志入地至金刚际[5],欲得免死,复即彼而命终。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欲得免死者,当思惟四法 [6]本: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7]无我、灭[8]尽为涅槃(增.二六八)

[1]无常:为‘常住'的对称,即变化不止的意思。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不停,无有常住。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1、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的刹那生灭。2、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终必坏灭,如人命的终了、灯火的熄灭。

[2]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出家人。

[3]五通:又名五神通,或五神变,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能得见;天耳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有了天耳通的人,一切声音都可以听得到;他心通是能够知道他人一切心想的神通,有了他心通的人,便不愁遭受他人的暗算;宿命通就是能够知道自己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并知道六道众生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有了宿命通的人,过去生中的事,都能回忆,了如指掌;如意通又名神境通,或神足通,有了如意通的人,凡事都能随心所欲,诸如钻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都不成问题。

[4]须弥山:华译妙高山,因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相比,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碱海的四方。

[5]‘金刚际':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五轮'指世界之成立为五轮。依俱舍等之说则最下为虚空轮,其上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刚轮(即金刚际,地轮也),此上载九山八海。即于五大中除火大之一,而为四轮所成。‘金刚'是金刚石,其性坚利,坚故不为他物所坏,利故能损坏他物,故佛经常以之比喻坚利。‘金刚定'又名金刚三昧,即菩萨于最后位时,断除最后一切最细微之烦恼而得的禅定。‘金刚山'是环绕世界的铁围山或指须弥山。

[6]四法:1.指法宝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诠的义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证的觉果。 2.指菩萨修行的四法,即不舍菩提心、不舍善知识、不舍堪忍爱乐、不舍阿练若(即阿兰若,华译远离处,或空闭处,即住于远离人家的空闭处)。3.指信、解、行、证。

[7]一切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论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

[8]灭:涅槃,华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参见第31页般涅槃条与第32页灭条。

※神通不是修行者所应追求的目标。

二、一切行无常,生者当有死;不生不复灭,此灭最第一。(增.二三三)

三、文荼王第一夫人而取命终 [1],王闻夫人逝丧,极怀愁忧,不饮不食,不理王事。尊者那罗陀告王曰:夫物应尽[2],欲使不尽者[3];夫物应灭,欲使不灭者;老法,欲使不老者;病法,欲使不病者;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此五事,最不可得,是如来之所说。


我今所失、所灭、所老、所病、死者,非独一已,余人 [4]亦有此法。我设于中起愁忧者,或能使亲族起愁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5],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脱生、老、病、死,无复灾患苦恼之法。(增.二八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1]而取命终:指文荼王夫人的世寿已尽,命终逝世。

[2]夫物应尽:凡世间的事物,有生就有灭。

[3]欲使不尽者:想要使它永恒不灭。‘者'是语气词。

[4]余人:其他人。

[5]缘本:皆由于这个缘故。

四、一切众生归于死,一切变易之法,欲令不变易者,终不有此事。


人身之法,犹如雪揣 [1],当要归坏;亦如土坏[2],不可久保;亦如野马幻化[3],虚伪不真;亦如空拳,以诳小儿。是故,莫怀愁忧,恃怙[4]此身。


有四大恐怖,来至此身,不可障护 [5],亦不可以言语、咒术、药草、符书[6]所可除。云何为四?老、病、死、无常。(增.二三一)

[1]雪揣:雪积聚成团。揣,与‘团'古字相通,音团。

[2]土坏:土器尚未烧时的名称。坏,音胚。

[3]野马幻化: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热时炎'(杂语)阳炎也。炎热时,远望旷野,则风尘映日光,生一种之幻影。谓之阳炎。亦曰野马。渴鹿或无智之人,见之为水。以喻一切有为法之虚假不实。

[4]恃怙:依赖、倚靠。

[5]障护:提防保护。

[6]符书:道士用来驱邪、治病、护身的秘密文书。

五、云何?世尊!诸佛形体,皆金刚 [1]数,亦当有老、病、死乎?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语,如来亦当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数,父名真净,母名摩耶,出转轮圣王 [2]种。(增 .二三0)

[1]金刚:比喻坚固不败坏。参见第39页金刚际条。

[2]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

六、生死长远,多诸畏难,无有救者。有此之难,谁堪代者 [1]?


唯有布施 [2]、持戒[3]、语常和悦[4],不伤人意,作众功德[5],行诸善本[6]。(增.四七一)

[1]谁堪代者:有谁能够替代?堪,音刊。

[2]布施: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3]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

[4]语常和悦:言语经常是温和喜悦的。

[5]作众功德:广植福田,作种种功德。

[6]善本:(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

七、随人所作业 [1],则受其报。


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 [2]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能令少水碱叵[3]饮。


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不能令恒水碱叵饮。(中.一一)(盐喻经)

[1]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却叫做恶业。‘业力'指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业风'是恶业所感之猛风,指劫末所起的大风灾及地狱所吹的风。或(喻)业力如风,吹诸众生轮回三界。‘业因'是故善恶果报的原因。善业是乐果的因,恶业是苦果的因。‘业果'是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业感'是善恶业因能招感苦乐的果报。‘业海'指像大海一样的种种恶因。‘业识'是有业凡夫的识;凡夫有业,所以智就变成了识,圣人没有业,所以识就转成了智。‘业通'又名报通,即依宿业自然而得的神通。‘业障'是由前生所作的种种罪恶而生今生的种种障碍,如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业轮'比喻善恶业能使人轮转于六趣。‘业缘'是善恶果报的因缘。善业是招感乐果的因缘,恶业是招感苦果的因缘。一切众生,都是由业缘而生的。维摩经说:‘是身如影,从业缘生。'‘业系'(喻)业好像绳子能将众生系缚在三界之牢狱中。‘业报'是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果报。

[2]地狱:1.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狱。分为三类:一名根本地狱,有八热及八寒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名近边地狱,即八热四门的十六游增地狱。三名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无定,为各人别业所惑,因此苦报及寿命,亦各不同,若论受苦,根本最甚,近边次之,孤独又次之。2.凡所处的地方,只有苦受而没有喜乐的环境,皆可比喻为地狱。

[3]叵:‘不可'二字的合音。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八、阿难:如世尊说三受 [1]—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世尊: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以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杂.四七三)

[1]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见第30页三受条。

九、色、痛(受)、想、行、识皆悉无常,此无常义即是苦;苦者即无我,无我者即是空也。我非彼有,彼非我有。(增.三一七)

十、当观色、受、想、行、识无常、苦、空、非我。


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 [1];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心解脱者,若欲自证 [2],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3]。(杂.一)

[1]厌离:厌倦世俗的欲望,远离世间的杂染。

[2]自证:指由自力证悟究竟的真理。

[3]后有:1.未来的果报。2.后世的心身。

十一、于无常、变易、不安隐 [1]色、受、想、行、识言:我胜、我等、我劣,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


色、受、想、行、识为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不见是我、异我、相在。当知色、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


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 [2]、离欲[3]、解脱,解脱知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4]。(杂.三0)

[1]安隐:即安稳。

[2]生厌:生起不执著五蕴为实有的心。

[3]离欲:远离一切贪爱的欲求。

[4]‘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四句成道':(杂语)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诵下四句偈。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谓之四句成道。

※‘我胜我等我劣'是指比较高下的执著意图。学佛者,不当把五蕴当成‘是我'、‘异我'、‘相在'。

十二、若无常色有常者,彼色不应有病、有苦;亦不应于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无常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杂.七七)

※五蕴无常,人们不应当想要五蕴,这样变,那样变的。

十三、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 [1]、慢、无明。


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 [2]想。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杂.四七)

[1]掉:(术语)掉举也。令心高举,不安静之烦恼也。

[2]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

十四、过去、未来五蕴无常、苦、空、非我,况现在五蕴。


如是观者,不顾过去五蕴,不欣未来五蕴,于现在五蕴厌 [1]、离欲、正向灭尽[2]。(杂.八)

[1]五蕴‘厌':不执著。

[2]正向灭尽:度脱生死烦恼,进入寂静无为的境地。

十五、过去、未来眼无常,况现在眼!


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眼,不欣未来眼,于现在眼厌、不乐、离欲、向厌(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二一0)

十六、跋地罗帝偈 [1]:


慎莫念过去,亦勿愿将来;

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

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

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

若作圣人行,孰知愁于死?

我要不会彼,大苦zai 难终。

如是行精勤,昼夜无懈怠;

是故常当说,跋地罗帝偈。


云何不念过去?眼知色可喜,意所念,爱色,欲相应,心乐,扪摸 [2]本,本即过去也。彼为过去识不欲染著,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念过去,如是眼、耳、鼻、舌、身、意。


云何不愿未来?若眼、色、眼识未来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愿,因心不愿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愿未来,如是耳、鼻、舌、身、意。


云何不受现在法?若有眼、色、眼识现在者,彼于现在识 [3]不欲染著[4],因识不欲染著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受现在法,如是耳、鼻、舌、身、意。(中.一六五)(温泉林经)

[1]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偈他'同偈。

[2]扪摸:抚摸。

[3]现在识:当下现前的眼识。

[4]染著:由于贪爱等烦恼,心中有所染污与执著。

※跋地罗帝:译为贤善一夜,即日日夜夜。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参、护心 [1]

一、不调御 [2]六根[3],不密守护[4]而不修者,必受苦报。(中·一五三须闲经)

[1]护心:为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应修的十种心之一。梵网经、仁王经作‘护心'菩萨璎珞本愿经、楞严经则作‘护法心',意指防护己心,不起烦恼。

[2]调御:调伏控制。

[3]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详见第24页根门条。

[4]守护:即防护之意。

二、弊魔波旬 [1],恒在汝后,求其方便,坏败善根[2]:化极妙奇异色、声、香、味、细滑(触)之法,欲迷乱(汝)。(增·四三)

[1]波旬:六欲天魔王的名字,波旬是佛典内,专门和修行者作对的魔王。详见第15页魔条

[2]善根:好的根性。

三、凡夫 [1]之人,若眼见色,便起染著之心,不能舍离;彼已见色,极起爱著[2],流转生死,无有解时;六情[3]亦复如是。世尊贤圣弟子,眼见色已,不起染著,无有污心,即能分别此眼是无常之法,苦、空、非身之法;六情亦复如是。(增·三四四)

[1]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2]极起爱著:产生极大的贪爱染著。

[3]六情:(名数)旧译经论多谓六根曰六情,以根有情识故也。

四、宁常眠床,不于觉寤 [1]之中思惟乱想;宁以烧铁烙[2]眼,不以视色兴起乱想;宁以锥刺坏耳,不以听声兴起乱想;宁以热钳[3]坏鼻,不以闻香兴起乱想;宁以利剑截舌[4],不以恶言粗(粗)语堕三恶趣。


是故,当将护六情,无令漏失。(增·四五九)

[1]觉寤:清醒的状态。寤,睡醒,音物。

[2]烙:烧灼。烙,音劳(四声)。

[3]钳:夹东西的用具。通‘钳'。

[4]截舌:割断舌头。

※不起乱想,不实的想像,自编自导。

五、守诸根,常念闭塞,念欲明达,守护念 [1]心,而得成就,恒欲起意:


若眼见色 [2],然不受相[3],亦不味色[4],守护眼根,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5],趣向彼故,守护眼根;如是,耳、鼻、舌、身、意。


行住坐卧,眠寤语默 [6],皆正知[7]之。(中·一八七说智经)

[1]护念:保护和忆念。

[2]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详见第24页色条。

[3]不受相:不受外相的染著。

[4]味色 :品味、咀嚼、滋味、回味。

[5]恶不善法:厌恶排斥各种不好的外境。

[6]眠寤语默:指睡眠、醒觉、说话、沉默不语等各种状态。

[7]正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是佛十号之一。

六、若专念分别六入 [1],终不堕恶道[2]。眼观此色,见好则喜,见恶不喜,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犹如狗、狐、猴、鱼、蛇、鸟六种之虫,性行各异,所行不同。设复有人取此六种之虫,系著一处,而不得东、西、南、北。是时,六种之虫虽复转动,亦不离故处。是故,当念专精,意不错乱。是时,弊魔波旬,终不得其便,诸善功德皆悉成就。(增·三四0)

[1]六入: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2]恶道:顺著恶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是。‘恶业'是恶劣的行为或作业。‘恶趣'是种恶因得恶果所趣向之处,与恶道同义。‘恶缘'是引诱人们做坏事的外界事物。

※心念专注分明,意不错乱,好比将狗、狐、猴、鱼、蛇、鸟(比喻六根)等,六种不同习性之动物,同系于安全处,(即:专一不乱的心意),任它们怎么动,也不会走失受伤。

七、郁多罗白佛言:我师波罗奢那说,眼不见色,耳不听声,是名修根。


佛告郁多罗:若如汝波罗奢那说,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见色。


眼、色缘 [1],生眼识:可意[2]、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3]、不厌俱离[4],舍心住[5],正念[6]、正智[7]。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杂·二八一)

[1]缘:1.事物的相涉关系,如因缘。2.攀附的意思,如攀缘。

[2]可意:(杂语)适意也。

[3]厌:是与贪爱之好乐狂喜相反之情绪,用以对峙贪喜的爱乐。‘厌世'是厌恶世间而求出离。‘厌求'是厌苦求乐。

[4]不厌俱离:不起厌恶之低潮,也不起不厌恶之爱喜,两种心情皆远离。

[5]舍心住:舍离种种贪取、攀缘、爱见附著住在心中。

[6]正念:正确的念头,亦即时常忆念正道,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是八正道之一。

[7]正智:又名正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

※舍离执著贪爱,正念正智,方名‘修根'。

八、缘眼、色,眼识生,三事和合触 [1],缘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若于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2]者,种贪欲身触、种嗔恚身触、种戒取[3]身触、种我见[4]身触;亦种殖增长诸恶不善法。如是,纯大苦聚,皆从集生。


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广如上说。(杂·二一五)

[1]和合触:六根、六识、六境因缘聚合就是‘触'。

[2]如实知:如实知是指所知极符合真如实相。参见第30页如实知条。

[3]戒取:同‘戒禁取见',(术语)如确取牛戒狗戒等非理之戒法,而思为生天之因,解脱之道。迷取非理戒禁之邪见也:或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

[4]我见:又名我执,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妄执为我,叫做我见。

※对合己意的,警惕于贪爱(修习厌离)。不合己意的,警惕于嗔恚(修习不厌离)。

九、有六触入处: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于此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当知去我法、律远,如虚空与地。


于此眼、耳、鼻、舌、身、意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脱。是名六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 [1]头,于未来世,欲不复生。(杂·二一一)

[1]多罗树:树名。译曰岸树,高竦树。此树干中断,则不再生芽。

十、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若诸眼根增不律仪,无明闇障 [1],世间贪爱(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诸律仪,防护[2]于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诸律仪,是名关闭根门。


于食系数,不自高,不放逸 [3],不著色[4],不著庄严,支身而已。任其所得,为止饥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觉令息灭,未起苦觉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气力安乐,无闻(间)独住故。如人乘车,涂以膏油,不为自高,乃至庄严,为载运故。又如涂疮,不贪其味,为息苦[5]故,是名知量而食。(杂·二七四)

[1]闇障:无明的障碍。

[2]防护:守护六根使它不受外境的污染。

[3]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

[4]著色:执著于外相。

[5]息苦:止息痛苦。

十一、云何诸根寂静?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不起想著 [1],无有识念[2],于眼(耳、鼻、舌、身、意)根而得清净。。因彼求于解脱,恒护眼(耳、鼻、舌、身、意)根。


云何饮食知节?思惟饮食所从来处,不求肥白,趣欲支形 [3],得全四大[4]。我今当除故痛,使新者不生,令身有力,得修行道,使梵行不绝。犹如脂膏涂疮[5],欲使时愈[6]故;重载之车,所以膏毂者[7],欲致重有所至。


云何不失经行 [8]?昼日、初夜、后夜,若行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阴[9]盖。中夜右胁[10]而卧,思惟系意在明。


若诸根寂静、饮食知节、不失经行,常念系意在道品 [11]之中,便成二果[12],于现法中得阿那含[13]。(增·一八0)

[1]想著:妄想贪著。

[2]识念:指分别心而言。

[3]趣欲支形:目的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

[4]得全四大:使身体的四大能获得调和与保全。‘四大'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四大种'四大是指地水火风,因它们周遍于一切色法,所以叫做大,又能生出一切的色法,所以叫做种。

[5]脂膏涂疮:用膏药涂抹伤口。疮,音窗。

[6]时愈:及时痊愈。愈,病好,音欲。

[7]‘重载之车 所以膏毂者':载重物的车辆,用膏油来涂抹轮轴。毂,车辆中心点可以穿轴的圆圈,车轮中心的圆木,音股。

[8]经行:在一定的地方兜圈子,其目的在于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或睡眠。

[9]阴盖:(术语)谓色声等之有为法也。其解释诸师各异。天台谓阴有二义:一阴者荫覆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也。二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也。

[10]胁: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亦指肋骨。

[11]道品:道法的品类。佛典内常提到‘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

[12]二果: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13]阿那含: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

※‘关闭根门'义含关闭贪爱的好恶著染,好比涂疮,不贪享好味,可息灭苦故。

‘诸根寂静'义含不起攀缘、想著,得到生命的清净、无扰和宁定。

十二、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 [1]禅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