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定解宝灯论》达真堪布

《定解宝灯论》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开始讲解《定解宝灯论》。
   
    《定解宝灯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所著。全知麦彭仁波切是整个藏区最著名的一位大德高僧,也是我们旧译宁玛派的一位具德殊胜的上师,又是我们大圆满十八代传承上师之一。他的很多著作都是在藏区非常有影响力的,藏地各宗各派的大德高僧都异口同声地说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他所具有的智慧已经超越了很多著名的大德高僧,其《定解宝灯论》以简单易懂的方式阐述了大乘小乘、显宗密宗最关键、最难以解释的一些观点。这部论著是他七岁时在玩耍过程中唱出来的金刚歌。当时他年龄还小,示现上可能还不会写字,他身边一位叫仁钦滚波的老la ma把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年仅七岁的小孩子能够如此断定性地即时表达出这些最难以解释、最关键的义理,这是他的超凡之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正因为如此,他无可非议地被公认为文殊菩萨再来,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尽管在藏区各宗各派也出现过很多大德高僧,都做过很多论典,但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论典个个都是非常有影响力,非常有针对性的,对我们旧译宁玛派做出了不可思议的贡献。旧译宁玛派也出现过很多大德高僧,但如此精通显密经教且有很多这种著作的大德也不是很多。现在我们要学习自宗派,都依靠麦彭仁波切的这些论典、著作去解释或者去了解,这也是麦彭仁波切所做出的贡献。
   
    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从小就对麦彭仁波切具足信心,尤其在无上瑜伽大圆满法方面能够有所证悟,主要是靠麦彭仁波切的加持。上师如意宝虽然没有亲自见过麦彭仁波切,但是他经常边祈祷麦彭仁波切,尤其念麦彭仁波切的祈祷文,边看麦彭仁波切的《直指心性》一书,最后对大圆满法生起坚定的信解。他亲见了麦彭仁波切的智慧幻化身给自己传法,获得了殊胜的加持,领悟了真正的诸法实相、大圆满法的真理。
   
    上师老人家把麦彭仁波切视为自己的根本上师,经常称麦彭仁波切为“la ma麦彭”(la ma意为上师)。他老人家不止一次地对四众弟子讲过,他的后学者、追随者如果都能依止麦彭仁波切的教言,能修学麦彭仁波切的意藏法,会有格外的加持,能够真正地获得成就。我们能成为上师如意宝的传承弟子,能学修麦彭仁波切的这些著作、这些意藏法,也是宿世修来的福报,大家一定要珍惜。若是不懂珍惜,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
   
    麦彭仁波切有很多的著作,其中《定解宝灯论》是最精华的一部。它包涵了大乘、小乘、显宗、密宗中一切最至关、最重要的部分,包涵了显密一切经典的精髓与精华,是麦彭仁波切所有著作里最具特点、最具加持的一部殊胜的论典。如果我们这次能认真地学修《定解宝灯论》,并对《定解宝灯论》生起定解,就能对显密一切法通达无碍。麦彭仁波切讲过,后来他反复地看过几遍这部论典,因为当时年龄小,有些词句不太恰当,除此之外,其含义方面没有任何差错,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著者后来对这部论典也没有做太多的修改,这是给我们后学者留下的宝贝,大家一定要珍惜!珍惜人身,珍惜法宝,珍惜这样的机缘。
   
    全论分三:甲一、初善首义;甲二、中善论义;甲三、后善末义。
   
    甲一(初善首义)分四:一、名义;二、译礼;三、礼赞;四、缘起
   
    乙一、名义:
   
    名义,包括立名的意义、方式和含义。
   
    建立这样一个名称有非常大的意义。对上根者、中根者、下根者而言,意义都有所不同。上根者一见到、听到、想到《定解宝灯论》的名称,就能了知、理解整部论典的内容及其实质的含义。就如同一位名医给人看病,一摸脉立即就能知道病源。中根者一见到、听到、想到《定解宝灯论》的名称,虽然不能全然理解论典的全部内容,但也能大概地了解它所涵盖的内容。就如同我们看到军人服装上的标识,就能判断出他的身份。对于下根者而言,最起码也能够通过这部论著的名称,非常容易地找到这本书。如同医生依据药柜上的标签就能正确无误地取药一样。比如说我今天叫一个人去取《定解宝灯论》,他不用一页一页翻看,一看到《定解宝灯论》这个名称就能找到,就能拿过来,取舍都非常方便,最起码有这样的意义。否则若没有这个名称,取舍都非常困难。所以取名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有意义的,对上根者、中根者、下根者的意义都有所不同。
   
    论典取名的方式有很多种。佛经中大概讲了八种。有的以地点而得名,比如说《楞伽经》,是佛在楞伽山时所宣讲的;有的以时间而得名的,比如《父子相会经》,是当时释迦牟尼佛和他的父亲净饭王相会的时候所宣讲的,以这种特殊时间、时刻所取的名;也有以请法者而得名的,比如说《梵天请问经》,是当时佛根据梵天王的祈请而宣讲的;有的以所诠之义而得名,比如说《十地经》;也有以颂词、偈颂的数量取名的,如《般若十万颂》、《佛子行三十七颂》;有的以颂词的作用取名的,比如说《定解宝灯论》、《现观庄严论》、《中观庄严论》;有的以比喻得名的,比如《白莲花经》;有的以作者而得名的,比如《维摩诘所说经》。《定解宝灯论》这部论典采用的是论典的意义和比喻相结合的取名方式。“定解”是论典所诠释的真实意义,“宝灯”比喻定解。
   
    《定解宝灯论》名称中,“定解”是指对诸法的实相能够生起定解。轮涅一切法,无论属于轮回的法还是属于涅槃的法,都可以包含在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谛中。对二谛所摄持的一切法的实相真理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这种信解是遣除疑惑的、断定性的,这是定解。定解分很多种,有有漏的、无漏的,也有暂时的、究竟的。属于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定解是有漏的,属于见道和修道的定解是无漏的。凡夫相续中所具有的定解是有漏的,圣者相续中所具有的定解是无漏的。诸法有实相、有现相。对显现法的道理生起了定解,比如说“有漏皆苦,诸行无常”,“有漏”指三界轮回,“诸行”指一切现有的缘法,“无常”包括相续之无常和刹那之无常,此处指刹那之无常。三界轮回充满了痛苦,这些缘法都在刹那当中生灭,对这个道理生起了定解,这是现相上的定解,属于是世俗谛的,所以都是暂时的定解。什么是究竟的定解呢?究竟的定解是无我和空性,即对人无我、法无我,远离八边、远离四边的大空性生起定解,这是胜义谛的,是究竟的定解。生起定解的方法有闻思修三种,通过听闻得到的智慧是闻定解,通过进一步观察、思维得到的证悟、智慧是思定解,再进一步地入定并从中得到的定解、智慧是修定解。总而言之,通过闻思修,对属于世俗谛、胜义谛二谛所摄的一切法的实相和真理能够生起坚定的信解就是定解。
   
    论名中的“宝灯”是比喻。为什么用“宝灯”来比喻“定解”呢?过去印度的很多国王都有一些自然带光的宝珠,这些宝珠的光明可以照亮好多由旬。黑暗阻碍我们看见物质,无明阻碍我们看见真理。具有光明的宝灯能遣除黑暗,令我们现量见到物质。定解能遣除众生相续中的无明,令众生现量见到诸法的本性、自性。宝灯能赐予众生一些暂时的所求,定解能赐予众生究竟的所求——解脱或这些功德。如意宝异常珍贵、价值连城。对于渴望解脱的人来说,定解是无价之宝,异常重要,它犹如解脱道路上的双目!若是失去了双目,就不能到达彼岸。所以此处以宝灯来比喻定解。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全论分三:甲一、初善首义;甲二、中善论义;甲三、后善末义。
   
    甲一(初善首义)分四:一、名义;二、译礼;三、礼赞;四、缘起
   
    乙四(缘起)分三:一、远离定解之过患;二、具足定解之功德;三、真实的缘起
   
    丙一、远离定解的过患:
   
    若是我们的相续中没有生起定解,过患非常大,危害也非常严重。通过这样的讲解,让我们能够明白远离定解的过患,从而积极地在自己的相续中建立起定解。有这样一个意义和作用,所以首先讲远离定解的过患。
   
    我们这些三界轮回中的众生都因烦恼而痛苦。烦恼主要来自无明,无明主要是远离定解的缘故。若是相续中有定解,就不会有无明黑暗。若是没有无明,就不会去自寻烦恼,就不会遭受痛苦。
   
    世人烦恼痛苦时,经常会去找很多原因,也会去找各种解决的方法,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什么是烦恼痛苦真正的原因呢?主要就是无明愚痴,无论是属于名言谛的还是胜义谛的诸法实相,我们都没有了知,没有通达。不明真相,不明真理,所以叫无明。有了无明,就有烦恼;有了烦恼,就要遭受痛苦。这就是我们轮回于六道,烦恼痛苦,遭受这些果报的真实原因。那么,现在解决的方法就是要遣除无明。要遣除无明,就要了达诸法的实相和真理,包括名言谛的和胜义谛的实相和真理。对这些实相真理真正生起定解的时候,才能够遣除无明。无明是根,遣除了无明就从根上解决了问题,这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所找的原因,所采取的方法。
   
    佛是世界上唯一的量士夫(具有圆满智慧的人),我们做为佛门弟子,作为佛的后学者,也应该以智慧去寻找痛苦的原因,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唯一的就是定解。现在此处就是讲解远离定解的过患。
   
    奇哉趋入深实相,犹如宝灯之定解,
    若无汝则于此世,愚众困于幻网中。
   
    悲叹无明愚痴众生困于幻化迷乱之网中无法自拔。若是具有犹如宝灯般的定解,就能趋入诸法的甚深实相,就能明了、证得世俗谛、胜义谛诸法的实相与真理。否则,众生就会继续陷入迷网中,无法解脱。
   
    “奇哉”是“呜呼”的意思,是一种悲叹。他悲叹什么呢?主要是这些无明愚痴众生困于幻化迷乱之网当中。
   
    “趋入深实相,犹如宝灯之定解”:若是有犹如宝灯般的定解,才能够趋入诸法的甚深实相。若是有犹如宝灯般的定解的话,对世俗谛、胜义谛诸法的实相、真理就可以明了,可以正量。
   
     “若无汝则于此世,愚众困于幻网中”:为什么说这些缘法都是幻化呢?因为它们都是显而无自性的,犹如幻相。“汝”是指定解。若是没有定解,远离了定解,就无法能够了知诸法的实相。若不了知诸法的实相,就会愚痴颠倒、不知去向、不知取舍、不知进退,困在幻化迷乱的网中,自寻烦恼,自找痛苦,无法能够自拔,无法能够解脱。这是远离定解的过患。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奔波忙碌,不择手段,都是为了摆脱烦恼和痛苦,别无其他。但是所行与所愿背道而驰,越来越迷乱,越弄越复杂,无法自拔,无法能够得到解脱,无法从烦恼和痛苦获得解脱,这是我们远离定解的缘故。因为定解才是唯一通达诸法的实相、真理的方法。只有对因果、轮回,对无我、空性这些道理生起定解,才能真正通达无碍。之前,不会通达,心里一定会有障碍。这边想通了但那边却想不通,这次想通了但下次却想不通了,最终还是困于迷乱的罗网当中,无法能够自拔。
   
    丙二(具足定解之功德)分三:一、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的差别;二、真实定解之来源;三、真实定解之利益。
   
    丁一、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的差别:
   
    定解分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通过观察思维所证量的、生起的定解是真实的定解;通过看书或听他人宣说所产生的定解是相似的定解,是相似正量,不是真正的正量。这二者是有差别的。
   
    从立名、礼赞到讲解远离定解的过患,著者始终强调的是定解。建立论典的名称《定解宝灯论》时,强调的是定解。礼赞时,著者没有礼拜佛、菩萨或上师等其他任何一个值得崇拜或礼拜的,而是唯一选择了定解。接着讲解远离定解的过患。现在讲解定解有相似定解和真实定解之差别。大家要明确取舍,你认为这是定解或是“我有定解”, 你认为自己明白了,生起定解了,其实不是真正明白,不是定解。定解有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
   
    于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真实之定解。
    听闻生信此二者,犹如道与彼影像。
   
    对基道果一切法的实相、真理生起稳固的、坚定的信解,就是真实定解。通过看书、听他人宣说而产生的定解,这是相似定解。这二者犹如真正的道和道的影像。真正的道能让我们到达解脱的彼岸,道的影像却不起作用。
   
    “基道果”包括了轮涅一切法,无论属于轮回的还是属于涅槃的一切法,都包括在基道果里。小乘和大乘、显宗和密宗对此都有不同的定义,我们在这里讲的是大乘,尤其是中观讲的“基道果”的定义。“基”指本性,即世俗谛、胜义谛二谛双运。属于见闻觉知的对境的是世俗谛;超越这些见闻觉知的对境的就是胜义谛。“道”指修道——修行的道路,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二资双运。没有空性智慧摄持的一切善法为福德资粮,有空性智慧摄持的一切善法属于智慧资粮。“果”指修行的结果,即法身和色身二身双运。法身是诸法的本性、空性,色身是以悲心而显现的度化众生的色法的相,色身分为报身和化身。
   
    “于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真实之定解”:基道果包括了一切法,于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真实之定解,对基道果一切法的实相、真理生起了稳固的定解,生起了坚定的信解,就是胜解信。
   
    “听闻生信此二者,犹如道与彼影像”:真实的定解是通过观察和思维产生的定解;相似的定解是通过书中所写或者他人所言而生起的信解。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在听闻的基础上,通过名言量、胜义量的这些智慧,真正明了、证量,在相续中产生的;后者是仅仅听他人说而产生的信心、定解。前者是真实定解,后者是相似定解。前者是真正的道,后者是道的影像,不是真正的道。前者能让我们到达彼岸,后者无法能够让我们到达彼岸。
   
    真实的定解和相似的定解,前者才真正起作用,后者不起作用。二者犹如灯和灯的图案,灯能遣除黑暗,但灯的图案不能。犹如公路和公路的图案,我们沿着公路走就能够到达目的地,公路图案却不能起到作用,有这个区别。所以自己要观察思维,然后去明了、证量,真正生起定解了,真正有智慧,那才是真正的定解,才是真正的智慧,否则仅听他人说,不是真正的明白、明了,也不是真正的正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真实的定解是不容易动摇的,相似的定解是容易动摇的。比如一个人亲自到空房子里,通过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屋里没人,没有东西。另外一位盲人只是通过他人所说而得知:屋里没人,没有东西。虽然他们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并且都是正确的,但是他们二人所生起的定解不同。一个是自己通过亲自观察真正知道没有人,这个结论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的,是非常坚定的;而盲人因为没有观察的能力,只是人云亦云,一旦遇到有人干扰他的这种断定时,内心就会动摇,对这个结论也生起疑心。动摇的就不是真正的定解,不动摇的才是真正的定解。
   
    真实的定解是远离疑惑的,具有断定性。刚才所讲的例子中,屋里是没有人的,那位有眼睛的人说没有人,没有眼睛的盲人也说没有人,他们二个都说得对,但是心里所明了、证量的定解不一样。前者是远离疑惑的,具有断定性的。而后者不是远离疑惑的,不具有断定性。别人说屋里没有人和物,盲人自己觉得没有,也相信没有,但是这个信解不是定解。他当时虽然没有明显的怀疑心,但是后来通过观察或者有人来打乱的时候,他就动摇了,就生起疑心了,可见他生起的不是定解,若是定解,就不会生起疑心。
   
    对诸法实相的认识也是如此,通过自己观察思维以后所明白的和听别人说而了解到的,二者不一样,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假的。这就是真正的定解和相似定解的差别。为什么要强调这些,因为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真实的定解,什么是相似的定解。我们要在相续中生起真实的定解,而不是相似的定解。任何时候自己要去观察、思维,自己去体会和证悟,这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只是听别人说,总是跟别人跑,这种是没有定解的。虽然明白了一些、证悟了一些,但这都不是真正的明白,也不是真正的证悟,不是真正的定解,这一点要明白。
   
    定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相似定解不起作用。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犹如灯和灯的图案,我们要遣除黑暗,就要去找灯,不能去找灯的图案。同样,我们要去除无明愚痴,要到达解脱的彼岸,就要生起真实定解,不能去依靠相似定解。
   
    丁二、真实定解之来源:
   
    稀有法称月称尊,善说日光同现于,
    佛教广阔虚空中,摧毁疑惑重重暗。
   
    要依靠什么才能在相续中产生真实的定解?以法称论师的善说能够对世俗谛的真理产生定解,以月称论师的善说能够对胜义谛的真理产生定解。从而遣除众生心灵中的无明与黑暗。
   
    月称论师和法称论师的善说犹如虚空中日月的光芒。佛教界所讲的诸法的实相真理甚深广阔,犹如虚空般无边无际。虚空中唯一的装饰是日轮、月轮,佛教界唯一的装饰是法称论师和月称论师。日月发出的光芒能够遣除世间的黑暗。法称论师和月称论师的教言能够正确地描述佛所讲的诸法的实相和真理,能够遣除众生心中的无明愚痴,赐予智慧之光明。此处以虚空比喻佛教界,以日轮和月轮比喻佛教界的法称论师和月称论师,以日光和月光来比喻他们的善说。
   
    为什么说“稀有”?法称论师、月称论师都具有广大的神通和智慧,稀有难得。法称论师抉择了世俗谛的究竟真理,月称论师抉择了胜义谛的究竟真理,所以稀有。“善说”就是月称论师和法称论师的教言。法称论师的《释量论》是因明派论典的代表作,月称论师的《入中论》是中观派论典的代表作,这两部论典在一切论述因明和中观的论典中非常有影响力,非常全面、究竟。印藏很多大德高僧都著有因明和中观方面的论典,但是都逊色于法称论师的《释量论》和月称论师的《入中论》。这两部论典确实无与伦比,真正继承了陈那论师和龙树菩萨的观点。
   
    陈那论师的观点主要是由法称论师继承并广泛弘扬的。中观派主要是龙树菩萨建立的,他有很多继承者,其中月称论师继承并广泛弘扬了龙树菩萨的观点。中观的观点也有暂时的和究竟的之分,究竟的观点就是应成派所抉择的。我们要通达世俗谛真理,就要依靠法称论师《释量论》等善说;要通达胜义谛真理,就要依靠月称论师《入中论》等善说。我们要生起定解,就要靠这些教言。
   
    丁三、真实定解之利益:
   
    依靠名言观察量,无有错谬行取舍,
    尤其于教与本师,获得诚信唯一门。
    即是因明之论典。
   
    唯有依靠法称论师的《释量论》等因明学的论典,才能具有观察名言谛的智慧,继而无有错谬地取舍善恶、了义不了义、现相与实相等,尤其是对“佛法是唯一的正法”,“佛陀是世界上唯一的量士夫”生起定解。
   
    “依靠明言观察量”:名言观察量主要是世俗谛、名言上的真理,是法称论师所着重讲的。
   
    “无有错谬行取舍”:通达了名言,就能够如实地取舍善恶、了义和不了义、世俗和胜义,还有现相和实相等。
   
    “尤其于教与本师,获得诚信唯一门”:“教”是指佛教,佛教是正确的,佛法是唯一的正法。“本师”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佛是唯一的量士夫,即具有圆满智慧的人。尤其对佛教、佛陀要生起定解,佛教是正确的,佛法是正法,佛是世界上唯一的量士夫,对这个道理要生起定解,就要靠名言量,靠观察名言的智慧。若是有观察名言谛的智慧,能够通达名言的实相和真理,就能够无有错谬地取舍善恶,取舍了义不了义等,尤其是对佛法是正法,佛陀是唯一的量士夫生起定解。观察名言的智慧主要是法称论师所着重讲述的,他的《释量论》主要讲的是这些,尤其是佛陀是唯一的量士夫,若是要对这个产生定解就要靠因明,也可以说是要靠名言观察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即是因明之论典”:因明的论典有很多,其中法称论师造的《释量论》是最有影响力,最根本的一部论典。我们主要是要靠他的教理,对名言谛的真理生起定解。
   
    开显抉择实相义,无垢智慧胜义量,
    即是胜乘中观论。
   
    若是要通达胜义谛,获得观察胜义谛的智慧,尤其要抉择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唯一要靠中观,尤其要靠月称菩萨的《入中论》。
   
    “实相义”,即无我、空性等胜义谛的真理,尤其是将诸法抉择为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胜义量”就是观察胜义谛的智慧,这里“量”就是指智慧。“胜乘中观论”,是指中观应成派,它所承许的是中观最究竟的观点。中观的论著也很多,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要依靠月称论师的《入中论》等。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里主要抉择的是应成派的观点、宗规。我们主要要了悟、证悟诸法的本性空性,抉择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主要是靠应成派的宗规、观点。靠《入中论》才能够通达胜义谛,才能够真正地了知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
   
    睁开此二之慧眼,不随他转而真入,
    佛陀所示之正道,高度赞叹入道者。
   
    具有了名言量和胜义量的智慧之眼,才能真正进入佛所宣说的正道,才是真正的入道者,这种人才值得赞叹,一切佛菩萨大德高僧都会异口同声高度地赞叹他们。
   
    “此二之慧眼”在此处是指世俗谛的定解和胜义谛的定解,也就是名言观察量和胜义观察量,这两种定解犹如智慧之眼。睁开这两个智慧之眼,通过因明尤其是通过法称论师的《释量论》通达名言谛的实相真理,以《中观论》尤其是月称论师的《入中论》通达胜义谛的真理,据此才能步入正道。
   
    “正道”是指能到达解脱的彼岸、获得佛果的方法。“入道者” 是指对世俗谛和胜义谛的真理、真相生起真实定解的人。我们主要依靠因明论典和中观的论典获得真实定解。真正通过学习因明,尤其是法称论师《释量论》的内容,通达了名言谛;通过学习中观,以月称论师的《入中论》等通达了胜义谛,这两种智慧就犹如双眼,能够找到佛所宣说的正道,才能够真正地进入正道,这是值得赞叹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入道者,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学佛人,佛菩萨、一切大德高僧都会异口同声地赞叹。
   
    此处讲的主要是真实定解。真实定解有对世俗谛的定解和对胜义谛的定解,这两个是依靠因明和中观的论典,尤其是法称菩萨的《释量论》和月称菩萨的《入中论》,才能够真正地通达和生起定解,才是真正进入佛所宣说的正道,才是真正的学佛人,之前都是盲修瞎炼。现在信佛的人多,学佛的人少,即使学了也是盲修瞎炼。这种人不是入道者,也不是学佛人,根本不值得赞叹,只能成为佛教的油子。正法能够调伏一切人,包括再恶劣、再刚强难化的人,但是却无法调伏佛教油子。正法不能调伏的唯有佛教油子,到处瞎跑、盲修瞎炼的就是佛教油子,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成就的,因为他没有真正地进入正道,相续中没有真实的定解。
   
    这部论典主要讲的就是定解。因为定解对我们这些众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解脱成佛一定要靠定解。若是我们远离了定解,就一定会落入迷乱的幻网中,无法解脱。定解分为真实定解和相似定解两种,要具有真实定解就要依靠因明和中观这些论典,尤其是依靠法称论师和月称论师的善说。因为月称论师广泛弘扬的是应成派的观点,若是没有应成派的观点或教理,就无法将诸法抉择为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所以要依靠月称论师的教言通达胜义谛的真理;法称论师主要讲的是名言谛,他最终讲的是唯识宗的一些观点,但是这在世俗谛上是最究竟的,所以我们要依靠法称论师的教言最后才能够通达名言谛的究竟真理。大家要明白,这些对我们修行都是至关重要的,是非常必要的,希望大家都认真仔细地去了知,去领悟。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今天继续讲解《定解宝灯论》。
   
    乙四(缘起)分三:一、远离定解之过患;二、具足定解之功德;三、真实的缘起
   
    丙三、真实的缘起:
   
    如是思维仙人前,顿现一位流浪者,
    为观察其智慧力,如此提出七问题。
   
    在一个寂静的深山处,一位貌似很有修行的老仙人正在思察佛教的义理。这时突然来了一位四处游荡的流浪者,他很想考证一下老仙人修行的境界到底有多高,内心的智慧到底有多深,于是就到老仙人面前提出了七个难题请他回答。
   
    此论中,麦彭仁波切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抉择了大小乘、显密宗最深奥的法义,阐述了各宗各派难以了知、难以辨别的教理。
   
    麦彭仁波切以拟人的手法,用“老仙人”和“流浪者”来分别形容他自己原有的分别念和后来突然生起的分别念。“如是思维”意指他正在思维真实定解的重要性,思维远离定解的过患、具足定解的功德等。这个定解主要是依靠法称论师和月称论师的因明和中观。法称论师所造《释量论》里主要讲的是因明的教义,月称论师所造《入中论》里主要讲的是中观最究竟的教义,以这些善说才能够通达胜义谛和世俗谛二谛的义理。通达了二谛的义理以后,实际上就是通达了一切万法的实相真理。他正在这样思维的时候,突然就生起了一个分别念,即想问问题的想法。这就是老仙人和年轻的流浪者。老仙人是指麦彭仁波切他自己原有的分别念,流浪者在这里指后来突然起来的念头。
   
    在一个寂静的深山处,有一个老仙人,看似很有修行,很有境界,突然来了一位四处游荡的流浪者,他想观察一下老仙人的境界到底有多高,内心的智慧到底有多深,就到仙人的面前跟他展开辩论。流浪者就向仙人提了七个问题,这七个问题都是非常难以解答、难以辨别的。
   
    若是在字面上理解,麦彭仁波切在这里是要通过这七个问题来观察自己的智慧到底有多高。但是实际上,麦彭仁波切是文殊菩萨再来,他修行的境界、智慧不需要观察和衡量,是非常究竟圆满的。这是为了我们这些众生,尤其是与他有缘的众生而提的问题。此论中,麦彭仁波切以问答的方式阐述了显密所有最关键、最难以解释的教理和问题,涵盖了大小乘、显密宗的观点。对以前印藏各宗各派互相都有辩论之处,很多印藏的大德高僧在示现上都没能解释清楚的难题进行了阐述。
   
    人云亦云岂智者?凭自智力而分析,
    立即回答此提问,明了内智如见色。
   
    流浪者接着又向老仙人提出要求:你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要以自己的观察力、智慧力去分析,再立即回答我提出的这些问题。这样,我就能够凭你的回答衡量出你内心的智慧与境界。
   
    在此处也讲定解。前面颂词中所讲的那个老仙人原有的分别念,也是麦彭仁波切自己具有的定解。在这里也是,流浪者要求老仙人不要仅以佛的一些教理、教言,以一些大德高僧的教言,跟别人鹦鹉学舌的方式来回答。要以自己的观察力、智慧力去分析,真正明了、了知了,真正有定解,再立即回答这些问题。
   
    “人云亦云岂智者?凭自智力而分析”:看多听多了,跟着别人这样说,也许能讲出一些,但这不是你自己的智慧,不是你自己明白的,我不要这样的回答。你若是真有修证,就凭你的智慧回答。
   
    “立即回答此提问,明了内智如见色”:流浪者是四处流浪的,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要求老仙人尽快回答。他要求老仙人不能仅凭别人所说的而作答,主要凭自己的智慧回答。“如见色”是比喻的手法,就像以眼识能将外景、色法看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一样。我可以凭借你的回答而明了你内在的修证境界。
   
    此处,著者也强调了真实定解的重要性。纸上谈兵、鹦鹉学舌,这都不是真正明白,不是真正的定解,不是真正的智慧,只是相似的定解、相似的智慧。只有依靠自己的观察、思维,真正得到了稳固的胜解,才是真正明白,才是真正的定解,才是真正的智慧。我们平常学习佛法不能只听一听、看一看就可以了,还要去观察、思维、体会,最好去证悟,才能生起真实的定解。我们现在也学了很多佛理,对轮回、因果、无我、空性的道理明白了一些,但这都是非常不稳固的。一旦有位貌似权威的人说了一些相违的理论,就开始动心,一遇到对境的时候就容易动摇。就是因为自己生起的不是真正的定解,不是真正的胜解信,所以容易动摇。真正的定解是不会动摇的。当你真正地生起了定解,,谁也动摇不了你。哪怕是佛祖释迦牟尼佛亲自降临劝说,你也不会动摇的。因为你明白了一个真理。比如,你亲自尝到了糖的味道,知道这是甜的,这是自己亲自尝到的,尽管他人说是辣的、酸的,你也不会动摇的。谁说也不会动摇,这才是真正的定解。
   
    在此处,流浪者要求老仙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要靠自己的观察力、智慧力,依靠自己的定解来回答。这样才能够据此观察或衡量其内心的智慧。
   
    多闻如鼻虽长伸,仅饮井水未能品,
    深法水者求名声,如劣种者贪王妃。
   
    流浪者对老仙人说,你广闻博学,各宗各派的教义应该都涉猎过,但是不好判断你是否真正明白。若仅仅靠广闻佛法,也许只是在字面上明白了一些,能讲出一些道理,但是还没有真正明白义理,没有通达诸法的真相,没有生起真正的定解。这种人往往贡高傲慢地以“智者”之名自诩,这就犹如出身低贱却妄想和国王的妃子生活在一起,简直是痴心妄想,也会遭人耻笑的。
   
    “多闻如鼻虽长伸,仅饮井水未能品”:“多闻”就是所谓的广闻博学,字面上明白一些。此处以大象做比喻,这种人字面上明白一些,也能讲一些,大张旗鼓地讲各种道理,但是他并没有真正证悟诸法的真理,如同大象的鼻子,即使象鼻伸得再长,也无法品尝到井底甘甜清凉的水。因为井口小,底宽,而且非常深,大象鼻子伸得再长也够不到井底的水,还是尝不到甘甜的水。他闻的多,学的东西多,明白的多,但是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和证得诸法的真理,没有真正明白法义。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的方法,即大象的鼻子即使伸得再长,也只能取到井里的水,不能品尝到大海的水。这方面的讲记、著述很多,解释也有所不同。
   
    著者此处强调的依然是真实定解的重要性。一个人若仅仅靠广闻博学,即使闻得再多,明白的再多,若没有真正地去领悟和证得,还是不能生起定解。只听一听、看一看,字面上去理解、去解释,还是不会真正明白,不会真正生起定解。生起的只是相似定解,不是真实定解,不是断定性的,是容易动摇的一种明理,还不是真正的智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深法水者求名声,如劣种者贪王妃” “劣种者”是指出生在屠夫家、渔夫家、卖酒卖烟等家族的人,以前印度非常重视种性,这些都是非常低劣、没有地位的种姓。这种人还没有真正明白佛的教理,没有真正明白诸法的真相,还想自己成为智者。没有生起真正的定解,只是字面上明白了一些,字面上能讲出一些道理,但是挺贡高傲慢的,自诩为智者,有这样的欲望,这就如一个劣种者妄想和国王的王妃在一起,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也会被别人所耻笑。
   
    如是七种难解题:见解无遮或非遮?
    声缘证二无我耶?入定有无执着相?
    观察修或安置修?二谛何者为主要?
    异境何为共所见?中观有无承认否?
   
    流浪者一共提出了七道非常难以解答的问题。
   
    “见解无遮或非遮?”第一个是见解,见有邪见、正见,正见有世间的见和出世间的见,出世间的见又分为暂时的见和究竟的见。这里指的是究竟的见。这个问题意指:将万法抉择为空性的时候,最终见解是无遮的还是非遮的?各宗各派对此有很多争论,有的说最终的见解是无遮的,有的说最终的见解是非遮的。“非遮” 即破除万法的时候,间接引出他法。“无遮”即破除万法的时候,没有间接引出他法。流浪者就问老仙人:你们宁玛派的见解是无遮的还是非遮的,还是二者都不是,你回答一下。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很多种。比如藏地觉囊派的许多大德认为最究竟的见解是非遮的。世间法都是空的、无实有的,但是最终抉择的时候,如来藏是不空的。所以他们认为最终的见解是非遮的。如来藏有,在如来藏上面,其他世间法都是空的,这是他空派的见解,觉囊派主要是承许他空派的,“他”指世间法,世间法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是实有的。他们认为最终的见解是非遮的。格鲁派的一些大德则认为最终的见解是无遮的。万法皆空,无论是属于轮回的还是属于涅槃的,无论是属于世间的还是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无实有的,都是空的。他们主要抉择的是释迦牟尼佛第二转法 lun的教理。佛第二转法 lun的时候,就是将万法抉择为空,涅槃也是空的,如果有比涅槃还高、还究竟的法也是空的。所以他们认为万法皆空,无论属于世间的还是属于出世间的都是空的,最终是无,所以最终的见解是无遮。
   
    流浪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宁玛派最终见解是无遮还是非遮?或二者都不是,自己另有其他的宗规?
   
    “声缘证二无我耶?”这是第二道难题。“声缘”是指声闻和缘觉。“二无我”指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个问题意指:声闻和缘觉是否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尤其是法无我?这方面的问题也是有辩论的,非常难以解释。
   
    清辨论师和月称论师二人对此也有辩论。清辨论师认为声闻缘觉没有证悟法无我;月称论师认为声闻缘觉也证悟了法无我。藏地荣敦巴班智达、格鲁派的夏瓦秋桑等很多大德高僧认为,声闻和缘觉只证悟了人无我,没有证悟法无我。藏地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克主杰和其他的后学者们认为,声闻缘觉不仅证悟了人无我,还证悟了法无我。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三乘的见地是同样的。三乘的见地是什么?就是见道,见道就是同样的,在见解和智慧上没有高低之分。不用说菩萨乘,就是声闻和缘觉乘也是证悟了二无我,所以他们的见道都是同一的,这是他们的观点。
   
    这些大德们所做出的判断或设立的宗规都是有依据的,都是经过长期研究后,依靠教证理证最后才立下的,不是轻易跟着别人说的,所以很难破立。比如说宗喀巴大师仅中观研究了几十年,最后才立下了宗规,所以不是容易破除的。我们现在这样大概一听,觉得很容易似的。其实这都不是很容易破立的,各个都是有依据的。若不是这样,是不会在这里提问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声闻和缘觉是否证悟了二无我?对此,宁玛派持哪种观点?
   
    “入定有无执著相?”这是第三道难题。“入定”有相似入定和真实入定之分,此处指真实入定。资粮道、加行道时的入定是相似入定,见道和修道时的入定是真实入定。这个问题意指:真实入定时,有执着相还是没有执着相?
   
    有的大德高僧认为是有执着相的。比如格鲁派的一些高僧大德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思察力,否则,即使入定也如同睡觉一样,不会起任何作用,不能断除轮回的根。所以必须有观察力,入定的状态也是有执着相的一种状态。
   
    藏地前中观的一些论师认为,真实入定时是无执着相的。入定时不需要观察,观察还是个分别念,会遮盖诸法的实相、本性、空性,因此不能着相。
   
    第三个问题就是:最终真实入定的时候,是否有执着相。宁玛派对此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观察修或安置修?”这是第四道难题。藏地噶举派和宁玛派修大圆满法的一些大德认为,任何时候都直接安住就可以了。不用观察,一开始就直接安住。一切分别念都放下,直接安住,这是安置修的观点。汉地禅宗的一些大德也持这样的观点,一开始就要安住,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都会障碍实相,所以必须要放下。他们有一个比喻:无论是白狗还是黑狗,咬出来的血都是红的。所以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一切都要放下,若是不放下,都会影响真理。
   
    而格鲁派的一些大德持观察修的观点,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观察。若是离开了观察,就如同入眠一样。安住时也许心能够定下来,也能达到一定境界,但这些都是世间的禅,如四禅八定等,不是出世间的禅定。只有寂止,没有胜观,不能遣除轮回的根,对解脱、成佛不起作用。所以他们认为任何时候都不离开观察,即观察修。
   
    第四个问题就是:宁玛派认为是安置修还是观察修?
   
    “二谛何者为主要?”这是第五道难题。“二谛”即世俗谛和胜义谛。前中观的一些大德认为最终是胜义谛为主,后中观的一些大德认为最终是世俗谛为主。
   
    第五个问题就是:宁玛派认为胜义谛和世俗谛哪个主要?二者都不主要或者都主要?或者有另外的观点?
   
    “异境何为共所见?”这是第六道难题。此处以水为例,佛菩萨和六道众生同看一杯水,地狱众生看到的是铁汁,饿鬼众生看到的是脓血,人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甘露,佛菩萨看到的就是一尊佛或者本尊。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所见?有的大德认为有共同的所见,有的大德认为没有共同的所见。
   
    第六个问题就是:宁玛派认为是有共同所见还是无共同所见?若有共同所见,那是什么?
   
    “中观有无承认否?”这是第七道难题。中观分自续派和应成派,这里指的是应成派。应成派所抉择的是中观最究竟的胜义谛。这个问题就是:中观应成派将万法抉择为大空性的时候,有承许还是无承许?有的大德高僧说他们有承许的,有的大德高僧说他们无承许的,到底是有承许还是无承许的?你们宁玛派怎样解释?
   
    这是流浪者向老仙人提出的七道难题,下面论义里有详细的回答,在此处我们就不展开讲解了。七个问题都是非常难解释、非常敏感、非常有辩论性的。
   
    于此依靠空性理,所提七种疑难题,
    不违教证之同时,以理成立而作答。
   
    流浪者说,我围绕着空性给你提出了七个难以解释的问题,你要在不违教证和理证的条件下做出回答,这样才能承认你是个智者。
   
    此处“教证”是指佛的教言,也包括像宁玛派的龙钦巴大师、荣敦巴班智达等自宗最有影响力的祖师们的教言。回答这七个问题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不违教理、教证;第二、不违理证。你的回答要不相违佛经的内容、佛的教言,也不能相违如宁玛派的龙钦巴大师、荣索巴班智达等祖师的教言,否则就不正确了。同时,也不能违背理证。若不是以理证成立你这个观点、宗规,那还是不行。 你这样做个答复,我才能够心服口服,才承认你是个智者。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