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唯识最重要的佛经 解深密经讲记 济群法师讲述

 一、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不二现行”,“二”是指事物的两个方面,或指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如生死与涅盘称为二,凡夫众生有生死就没有涅盘,证得了涅盘的圣人就没有生死,这两种境界是对立的。凡夫住生死,二乘圣人住涅盘,名二现行。不二现行是不偏向某一个方面,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盘,这是佛陀及大菩萨的境界。如《维摩诘经》云:“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这就是一种不二现行的境界,因为有家眷必有执着,妻子与梵行又是对立的,而维摩诘居士却处居家而不执着三界,虽有妻子而不妨碍梵行。把两种对立的东西统一起来,这就是不二的表现。
  
二、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趣无相法”,“趣”是趣向,趣向无相法。“无相法”指真如,宇宙人生的真理,没有差别的相。无相法也指涅盘,佛经里讲涅盘离十种相。所谓十相即:色、声、香、味、触、老、病、死、男、女。证得涅盘境界之后,是没有十相差别的。《维摩诘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维摩诘生病了,舍利弗等奉佛陀之命去探病。当时维摩诘房间里有一位天女,她散花供养大家。奇怪的是,花掉到诸大菩萨身上时,纷纷落地,而掉到舍利弗、迦叶等声闻众身上时,就沾在身上不落到地上,尽管他们用力抖动也抖不掉。天女问他们为什么要把花抖落?他们说这花不如法。天女说因为你们有分别,所以说不如法,如果没有分别就如法了。当时舍利弗就说:你没有分别,那你为何不变成男的?当时天女就使了一下神通,把舍利弗变成女的,而自己变成舍利弗的样子。这时天女问舍利弗为什么会变成女的?舍利弗自己也莫名其妙。天女就开示说一切诸法无男无女相,有其相皆是假相,非真相,一切法在于分别而有,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三、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住于佛住”,“住”是居处。佛陀如何用心?他的心住哪里?这与前面讲到薄伽梵住最胜光耀七宝的住不同,那是指住处。关于住有四种:一、天住:指欲界天的人住于布施、持戒、善心,欲界的人若能继续修这三种善行就能保持人身或生天上,所以佛教五乘中的第一乘就是人天乘。圣言法师把修五戒十善称为人天乘的护照。佛说人身难得,得人身如爪上尘,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又说:得人身如盲龟钻木孔。人身如此难得,如果能修布施、持戒、善心三种善行就能保持人身。二、梵住:色、无色界天住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因为修禅定和四无量心就能生色、无色界天,在那里不停地继续修持才能保持原位。三、圣住:指声闻独觉等住三三昧。“三”指空、无相、无住三解脱门;“三昧”指正受,在定中的正确感受。二乘人能观一切法空、无相、无住而证阿罗汉,证果后仍旧住在三解脱门中。四、佛住:佛住在大悲心中,普度一切群生,对众生时时充满着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四、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逮得一切佛平等性”,逮是得到义,佛陀对一切佛的平等性都已得到。佛的一切平等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佛与佛所证之法身平等平等,无有差别。二、佛与佛的利他事业平等,他们共同做着利益众生的事业,也就是受用身和变化身。利他平等,并非是说佛与佛所做的利他事业一样多,因为有的佛早已成佛,有的刚刚成佛,所做事业的多少当然会有差别。
  
五、修一切障对治功德。“到无障处”,修我空慧,对治烦恼障;修法空慧,对治所知障,佛已彻底断除了这两种障,所以到达无障处,无障处是自由解脱的涅盘。障在佛教里的种类很多,有分别起之障,俱生起之障,有见惑、有思惑等。但总的说来是烦恼和所知二障。由上可知,成佛的道理很好理解,就是把我们人格缺陷的部分去掉就成佛了,因为佛是圆满的、没有缺陷的。
 
 六、外道诸魔不能退转功德。“不可转法”,不可转者,什么东西不可转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指佛所证的果位不会退转。佛教对成佛后转不转的问题争论很大。在真常唯心系中有“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之说,认为众生自性本来清净,只因一念不觉生三细、六粗而流转生死。因此有的人就怀疑,一个人成了佛是否还会一念不觉,而退为众生呢?其实成了佛是不会再退为众生的。因为真如无始,无明无始,我们既具有无始的真如,同时也具有无始的无明,真如与无明没有开始。为什么会一念不觉呢?因为有无始无明,有了无明,才会一念不觉。怎样理解一念不觉呢?现前一念没有开始,无始以来念念不觉,从来没有觉悟过。因为有无始无明,它就障碍了真如智慧,使之不得显现,所以生三细,长六粗。学人修行,就是要在修行的过程中把造成一念不觉的无始无明消除掉。所以真正成佛以后,是不会再退转的。
  
另一方面,佛所说的一切法胜过一切外道,佛教的真理能够破除外道的邪论,而外道的道理不能破除佛教的道理,不能转换和改变佛教的教义,所以说佛法是“不可转法”。
  
七、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所行无碍”,佛的行为已达到无所障碍的境界。佛教认为人的行为可分为三个方面,身行、口行、意行,也就是行动、语言、心理活动,总称为三业。佛与凡夫的区别在哪里?凡夫处处有障碍,而佛陀则处处无障碍。《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悟,执以本心,为物所转。若能转达物即成如来。”众生有执著、有住的缘故,所以心为物所转;如来没有执著,心无所住,所以心能转物。如来见一切法平等平等,虽然懂得事物的好坏,但不会执著、取舍。众生若能不执著取舍,反过来,物就能被我们的心所转。心能转物与心被物转的关键在于心是否有执著。众生与佛的区别就在这里。
  
怎么样才能做到不执著呢?取决于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念。把一切看淡、看空了,就不会执著,不为物所转。所以,学佛应该以佛教的世界观作为我们的世界观,用佛的观念去看待一切问题,这样才会看淡一切。否则,学了佛之后,依然故我,仍然用老观念、习惯去生活,这样的话,当然会有执著、有痛苦。凡夫处处有障碍,其原因是把一切执著为实有。相反的,佛陀把一切看透了、看淡了,又成就了种种神通、智慧、功德,所以能不为八风所动,不为魔境所转,所作所为,没有障碍。
  
八、安立正法功德。“其所安立,不可思议”,指佛陀所弘传的三藏十二部教理,这些教理是不可思议的。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思”即思维,“议”即以语言文字去议论。佛陀所说的真理,是佛出世以后告诉我们的,假如佛不出世,凡夫和外道对这些真理是无法思议的。二、佛陀言教所显示的真理,像真如、实相、法界等都不是凡夫众生的思维所能思想的,也不是我们的语言所能议论的,所以佛经说道“诸法实相”的时候,就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说不可思议。
  
九、授记功德。“游于三世,平等法性”,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平等法性也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三世的理体就是平等法性、真如实相,这些,佛陀已经如实证得了。第二,佛陀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法事相,已彻底地了如指掌,对过去无量劫以前发生过什么、未来无量劫之后又将发生什么、现在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都能知道。这也就是佛教中所讲的天眼通、宿命通等神通。
  
十、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其身流布,一切世界”,身指变化身、受用身。佛与众生不一样,凡夫众生在这里受生,就不能同时在天上受生,也不能同时到地狱里受生。佛陀就不同了,他可以同时在很多不同的世界里受生、转法錀、度众生,所以说其身流布,一切世界。各个世界都有佛陀示现的色身,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哪一个江里有水哪一个江里就能现出月亮,月亮只有一个,却能映现于所有的江水之中。佛菩萨的神通也是这样,只要众生有求,他们就能随类应身。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一、断疑功德。“于一切法,智无疑滞”,佛教把一切法分成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五位百法等,这些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一切法进行归纳,根据哲学的概念可以分为精神、物质、动物、植物以及宇宙的现象和本体。佛对这一切法皆了如指掌,毫无疑惑。世出世间的诸法,如有一法不能决了,就有疑滞,而佛已成就一切智智,所以对一切法善能决了,无有疑滞。
  
十二、令入种种行功德。“于一切行,成就大觉”,一切行指佛陀的一切行为。佛陀出世说法,转法錀、度众生,都是为了使众生成就佛果。一代时教虽有三乘、五乘之分,但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众生成就佛乘。《法华经》说:诸佛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为了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十三、当来法生妙智功德。“于诸法智,无有疑惑”,这句话的意思从表面看来似乎与“于一切法,智无疑滞”的意思一样,其实并不一样。前句“于一切法,智无疑滞”的“法”字是对法的种类归纳而说,即佛陀对所有的法都能了如指掌。这里所说的“法”是针对众生的根机来说的。佛陀针对众生的根机,设立不同的教法,这样才能度生。经中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一天,一个乞丐到祗园精舍出家,那天碰巧佛陀不在,舍利弗、目犍莲等大弟子运用神通观察之后,说他没有善根,不能出家,因为没有善根而出家是证不到阿罗汉果位的,因此叫他回去不要出家。这个人觉得很委曲、很痛苦,伤心得痛哭流涕。

这时,正好佛陀回来,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佛陀运用神通观察后说他有善根,可以出家。于是佛就为他说法,他听法之后立刻证得阿罗汉果。舍利弗等见到这种情况都很纳闷,就问佛陀:您不是说没有善根的人不能证果,为什么他却能证果呢?佛陀说:你们只知道五百劫以内的事情,我观察他八万劫以前已种了善根。八万劫前,有一樵夫上山砍柴,遇到一只老虎,危急之中,念了一句“南无佛”,因此种下了善根。那个樵夫就是这位乞丐,现在他的善根成熟了,所以他一听到佛法就能开悟证果。佛陀是一切智者,所以能善于观察众生的根机,以种种方便善巧广度众生而无疑虑。
  
十四、随类现身不可分别功德。“凡所现身,不可分别”,佛陀示现的身相,凡夫乃至二乘的菩萨都不能测量,这可从两方面去理解:第一,身相显现不必通过分别,就能自然而然的随众生根机,示众生需要而现,如镜子映现万象一切,无心而现。如《普门品》中所说:“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第二,佛陀所现之身,有时是外道身,有的时候是国王身或菩萨身,有的时候还现坏人身干种种坏事,这些都不是凡夫所能推测出来的。
  
菩萨度生方式有两种:一摄二折。菩萨尽量给众生好处,赋予众生一切利益,如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都属于摄的范畴。菩萨对我慢心重的众生,用种种方法令他折服。有些有点专长、有点技术的人,我慢心特别重,如搞文学的认为自己是个文学家很了不起;搞艺术的个性更强,他们的权威观念很重,高高在上,我慢十足,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不起的人,因此老是瞧不起别人。对这些人就应该采取折的办法。怎么样折服对方呢?就是要用你的智慧,用你的长处,使他觉得自己不行,觉得你确实比他好、比他能干、比他强,对你心服口服之后,再给他讲佛法的道理,这样他才容易接受,这种办法就叫做折。
  
一般寺院的天王殿,中间的弥勒菩萨哈哈大笑,皆大欢喜,任谁来都表示欢迎;两旁的四大天王却是威风凛凛,尽管也表示欢迎,但是让人看了,自然要老老实实,不敢调皮捣蛋。这就包涵了摄和折两种意义。虽然说佛法无边,对任何人都可以包容,但是为了让刚强的众生同样受法益,还是必须用善巧的方法令刚强众生折服。所以说佛菩萨的行为不是凡夫所能测量的。不必说佛菩萨的行为,就是古来的祖师大德们的行为凡夫也是无法测量的。永嘉禅师在《证道歌》中说:“顺行逆行天莫测。”意思是说,佛、菩萨乃至祖师们的行为甭说凡夫不可测,就是天人也无法测量。
  
十五、成就佛种不断功德。“一切菩萨证所求智”,佛所成就的智慧就是无上菩提,无上菩提的智慧是一切菩萨所追求、所必须得到的。这种智慧佛陀已经证得了,而菩萨还没有得到,所以说“一切菩萨证所求智”。
  
十六、自性身分殊胜功德。“得佛无二,住胜彼岸”,“无二”就是一,指真理、法身,真理、法身是绝对的一。佛成就了法身之后就住最胜彼岸。彼岸有两种:第一,声闻乘的彼岸,证得阿罗汉果叫做彼岸;第二,佛之彼岸,成佛了名到彼岸。声闻乘所证的彼岸是解脱身,这种解脱身由烦恼断尽之后所显现,但缺乏功德和智慧;佛所证的彼岸是法身,不但断尽了烦恼,同时亦具足一切智慧和功德,故佛所证的法身被称为最胜彼岸,声闻乘所证的解脱身是一般的彼岸,而众生有生死所以称为此岸。最胜彼岸就是针对声闻乘的解脱身来说的。
  
十七、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这是从如来的智慧和功用方面来讲。一方面佛陀所示现的自受用身、变化身与其它佛所示现的自受用身、变化身等不会混杂在一起,无有障碍。彼佛在此世界示现,此佛亦在此世界示现,但彼此的佛土不会混乱,这叫不相间杂。这是因为如来具备了解脱妙智。另一方面是佛陀对各种不同根机的众生演说不同妙法,能因机设教,因此称为“妙智究竟”。
 
 十八、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证无中边,佛地平等”,佛所证得的法性、变化、受用三种身,一味平等,没有中,也没有边,而且每一佛都是如此,佛佛平等。
  
十九、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功德。“极于法界”,法界指法性。诸法实相在经中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如:法界、法性、法身、实相等。极于法界,指最极清净的法界,佛彻底地证得了法性。如《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意即只有佛与佛才能彻底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相。
  
二十、无尽功德。“尽虚空性”,虚空充满整个宇宙,无所不在。佛的智慧和法身就像虚空一样,无所不在,所以说尽虚空性。虚空比喻佛所证得的实相、悲智、愿力,无穷无尽,平等一味。
  
二十一、究竟功德。“穷未来际”,佛的智慧像虚空一样无所不在,所以佛的利生事业也是穷未来际,没有间断;佛的智慧功德无尽,所以利乐有情的度生事业也没有穷尽。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甲五、法会听众
  
乙一、声闻众
  
与无量大声闻众俱:一切调顺,皆是佛子,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戒善清净、趣求法乐;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捷慧、速慧、利慧、出慧、胜抉择慧、大慧、广慧、及无等慧,慧宝成就。具足三明,逮得一切现法,乐住,大净福田,威仪寂静,无不圆满;大忍柔和、成就无灭,已善奉行,如来圣教。
 
 序品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前四种已经讲完,现在讲第五个方面的内容。这部分主要是介绍听众,这次法会的听众有二类,声闻众和菩萨众。为什么经中先说声闻,后说菩萨呢?

根据《大智度论》讲有四个理由:一、常随佛:声闻众经常跟随在佛陀身边,通常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些人是佛陀的常随众。菩萨则不同,他们不一定常随佛陀。二、形同佛:在形象上声闻与佛一样,剃除须发,身披袈裟。菩萨众的身份多样,有的当国王,有的为长者,不一而足。声闻众形同佛,坐在佛的面前,在法会上显得很整齐。三、烦恼尽:声闻众的烦恼已经断尽成为罗汉,而一般菩萨则没有断尽烦恼。四、欲令亲受佛法,舍小向大:声闻众的智慧没有菩萨众强,让他们坐的时候靠近佛陀,佛直接给他们灌输大乘经典,令他们听闻大乘法之后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就佛果。因为以上四个理由,所以在经文中先讲声闻众后讲菩萨众。
  
“与无量大声闻众俱”,“无量”,指数量之多,参加法会的大声闻众有无量之多。“大”,声闻众中有大声闻与小声闻之分,证前三果的名小声闻,证四果阿罗汉的名大声闻,“大声闻众”就是指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他们听闻佛说四谛法而悟道,所以称为声闻。“众”是僧义,一人不能称僧,三人以上才能称为僧。“僧”,确切翻译应该是和合众,有高度团结和谐的和合众称为僧团,这可以从六和精神体现。六和就是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利和。
 
 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行动一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参加。寺院中每天过堂、上殿、布萨、结夏安居、自恣等,不参加就犯别众过,就是不和合的表现。这叫身和同住。
 
 口和无诤。“诤”就是吵架。在一个僧团里共同生活,大家不能吵架,如果在佛法的理解上各有不同的观点或建议,可以提出来讨论,可以各抒已见,而不能为了一些枝末小事吵骂不休。
  
意和同悦。“意”指精神、思想。大家同住在一起,在思想上必须以善意的精神彼此相持,不能有敌意或恶意。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的,共同修行,共同了生脱死,共同弘扬佛法,共同广度众生。有这么多的共同理想和目的,应该把个人的得失统统抛开,这就是意和同悦。
 
 所谓出家,一般人认为离开家庭就叫出家。所以很多人出家后,宗派观念、家庭观念都很强,师兄弟、师伯、叔、徒、侄等观念很严重。而真正出家,这些观念都不能有,不但要远离世俗的观念,同时还要远离世俗的习惯,要不然与在家人没有两样。假如出家之后照样有这样的世俗观念和习惯,那么僧团只能四分五裂,各拉帮派,谁也不买谁的账,这就不是意和同悦了。
  
戒和同修。戒指戒律,是僧人言行的准则。僧团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即使佛陀在世时的原始僧团也没有说谁是领袖,大家都依戒律而生活。如果有人犯戒,僧团就集会,为他做羯磨法,集中大众一起来为犯戒者忏悔,对犯戒者进行批评,忏悔之后就清净安乐了。一个人做错事犯戒之后,心里就不会安宁,而忏悔以后心里没有了负担,就会活得很自在、快活。
  
僧团中大家都要持戒,根据佛陀在戒律中的规定,出家要五年学戒,不离依止。何谓五年学戒,不离依止呢?就是出家受戒后的五年之内,要跟着师父好好地学习、研究、修持戒律。师父是自己的依止师,一天到晚跟在师父的身边学戒,从行为上、思想上训练自己,通过五年的训练,才能够在僧团中独立生活,才会知道戒律中的开遮持犯,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所以在戒律中规定,一个僧人倘若不先学戒律,是不能学习经论的。因为戒是学佛修行最根本的基础,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这是一种修行的次第。
  
见和同解。见是知见、思想、观念。一个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在认识上有新的体会或觉悟,就要讲出来给大家听,和大家共同讨论,让大家都能得到这种新的体会和认识,和大家同受法乐,这样大家才能进步得更快。还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知道的佛法让别人也知道,让别人也能得到快乐,这就是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利指利益、好处。僧团中有什么好处、利益时应该大家均分,共同享受,如施主布施财物时,要平均分享。由上所说的六和精神可知,僧团是一个很民主、很和谐的团体。经中所讲的大声闻众,在六和上都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俱”,指诸大声闻聚集在一起。声闻众的人格特点有十三种功德。如下文所说。
  
一、心善调顺功德。“一切调顺”,调顺有二义。由断除一切烦恼,心得自在,所以名调顺;能随佛语回小向大,发菩提心,也叫调顺。想要得自在,先要调节好我们的心。凡夫众生无始以来之所以流转生死,就是因为心没有调伏好,所以有那么多的妄想执著,活得很痛苦。可以说,整个学佛修行的过程就是调伏心的过程。在《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这个道理。大声闻众已把心调好,把烦恼断尽,所以过得安详、自在;历代的祖师大德也是这样。所以对他们来说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过得特别地安详、宁静、自在。
  
二、绍隆佛种功德。“皆是佛子”,“佛子”指佛陀的弟子,包括两种人:一是随佛出家、闻法得道、从佛口生、从法化生的声闻众。大声闻众成就的业道称为圣道,圣道从佛陀的教法--四谛、三法印的力量中产生,所以说他们是佛子。二是菩萨,因为菩萨将来也能成佛,继承如来家业,弘扬佛法,转大法錀,所以也称为佛子。经中所讲的佛子虽然指声闻,但他们已回小向大,将来能继承如来家业,而且已经证得圣道,所以说他们是佛子。
  
三、心慧解脱功德。“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什么叫心善解脱呢?这是相对心不解脱来说的。凡夫的心没有得解脱,因为凡夫有种种烦恼。烦恼是扰乱义,能扰乱内心的宁静就叫烦恼。烦恼一词在经文有多种名。一名盖,众生的心性本来清净光明,但被烦恼所覆盖,清净失去了,光明也显不也来,所以烦恼就名盖;二名垢,垢即不净,心性本来干净,但被不净的烦恼掺杂进去,心性就混浊了,所以烦恼也叫垢;三名缠,众生的心性被烦恼缠缚,如同被绳索缠住一样,不能解脱,所以烦恼也叫缠;此外,烦恼还有障、缚等名。烦恼使我们内心失去宁静、清净、安详、自在,从而造业感果,流转生死。大声闻众则彻底断除了烦恼,解脱了烦恼的系缚,不为烦恼所缠,心里安详、自在,得善解脱,所以名心善解脱。
  
什么叫慧善解脱呢?慧指知见、思想。一个人在没有学佛前的思想往往是不正确的。知见有五类:1、身见:执身为我。过去中国佛学院明真法师写过一篇《身非我论》的文章,专门讨论色身不是我的问题。一个人最亲近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身体只是五蕴和合的假体,并不能代表我。但是一般人却执着身体是我,是我所有,所以人的一生都在为这个身体而奋斗,劳碌奔波,做五蕴和合色身的奴才。2、边见:执断执常称为边见。认为一切都是实在的,永恒不变的,这是常见;认为人死如灯灭,属于断见。

外道执有个实在不变的真我也属于常见。3、邪见:拔无因果属于邪见。有人认为为善为恶没有因果报应,不管是好事、坏事,做了就算了,这就是邪见。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丝毫不爽。4、见取见:把前面几种错误的见解认为是正确的,这种见解就叫见取见。5、戒禁取见:持不正确的戒律。如有的外道持牛戒,学牛吃草,认为做到像牛一样就能得到解脱;还有的外道持狗戒,狗吃大便他们也吃,认为这样就能解脱,就能升天。其实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些观念纯粹是错误的思想观念,所以学佛的人首先要树立正见。在八正道中第一个就是正见。所有的修行都要在正见的指导下,才能成就正果。
  
大声闻众在智慧见解上已经很正确了,已经没有任何错误的观念和见解,所以说慧善解脱。
  
四、戒善清净功德。“戒善清净”,要想了脱生死,就必须严持净戒,不去犯戒,就是戒善清净。或者说犯了能忏悔,忏悔则清净。大声闻众持戒清净,就是最微细的小戒也不会犯,所以名戒善清净。
  
五、求法乐功德。“趣求法乐”,“趣”指趣向,“求”即追求,“法乐”是对真理、禅定的体验。大声闻众所追求的是佛法的快乐。佛法的快乐包括对真理的体验,对禅定的体验。平常人追求外在身心刺激的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大声闻已经认识到五欲之乐是不彻底、不究竟的,所以他们不去追求五欲之乐,而去追求法乐。
  
出家人应该追求的是出世间的法乐,远离红尘世间的五欲之乐。法乐不容易得到,因为它们的功效无法立竿见影,必须经过长时间好好地用功修行,慢慢地就能或多或少体会到一些法乐。假如不好好修行,出世间的法乐得不到,世间的五欲之乐也享受不到,岂不是两头俱失?
  
六、闻持积集功德。“多闻闻持,其闻积集”,“闻”,听闻佛法,不止听一次、二次,而是经常听,乃至佛陀每次法会都去参加,这叫多闻。“闻持”,经常听,听了之后不会忘记,这就是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对听闻到的佛理,越听得多,积累越多,乃至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力量,把佛法的世界观变成自己的世界观,把佛法的人生观变成自己的人生观,以佛法指导自己的行为。再进一步佛法是我,我就是佛法,佛法与我融洽成一体。假若学习佛法之后,佛法还是佛法,自己还是自己,烦恼、习气、毛病,一点也不改,我行我素,那么佛法就没有起到作用。所以,学习佛法就是要多闻积集,多闻熏习,让佛法的种子深深的种在阿赖耶识中,让佛法在生命中形成具大的力量。
  
整个学佛的过程就是心理革命的过程,就是有漏和无漏斗争的过程。学习佛法开发无漏种子,灭除有漏种子。凡夫流转生死有种种痛苦,经过佛法的多闻熏习,开发无漏种子,一旦无漏种子现行之后,那么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有漏种子彻底地铲除掉,这样才能出离生死苦海。处在凡夫阶段,无漏种子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比如一般人生活在感情和理智的矛盾之中,如果一个人的感情力量大,那么他的理智很难支配感情。平时我们也知道发脾气很不好,但是事到临头,依然故我,脾气照发,这就是理智薄弱的表现。

为什么会理智薄弱呢?因为理智的本身就是慧,慧力薄弱是由于缺乏定的力量。如果有了定和慧的力量就可以把感情净化,把感情升华。假如仅仅有慧而没有定,那么这种慧就变成狂慧了。像有的人经教虽然学得很通,但烦恼仍然非常重,这是没有定力的原因。感情是由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情绪所形成的,已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根深蒂固,所以当感情产生作用时,其影响力非常大,因此我们要用定慧的力量加以排除。而定慧之力来源于学修佛法。
  
七、三业随智功德。“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思”即思维,“善思所思”即是如理作意思维。学了佛法就要按照佛法如理作意思维,这在修学佛法中非常重要。八正道之二就是正思维,即根据正确的知见去思考,而不是胡思乱想,这就是如理思维。
  
“善说所说,善作所作”,在说话、语言等方面要符合佛法,要说利益众生的话,这才叫善说。凭着个人的感情、个人的私心所说的话就不叫善说了。“作”指行为。在行为上要依照佛法如理如法地去做。儒家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作”。学习佛法也是这样,不符合佛法的东西不要去看,不符合佛法的话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符合佛法的事不要去做,这样,我们的行为才会做到如理如法,这就是修行。
  
说到修行的问题,什么叫修行?行指行为,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业。所谓修行,并非仅仅把自己关在房间打打坐、拜拜佛,上两堂殿、过过堂就叫修行了。真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怎样约束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净化自己,所以禅宗的修行是“道在日常生活中”,让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真理,因为真理遍一切处。
  
八、诸慧差别功德。“捷慧速慧、利慧出慧、胜抉择慧、大慧广慧、及无等慧、慧宝成就”,这是介绍声闻乘智慧特征。“捷慧速慧”,捷即敏捷,速即快速。声闻乘的智慧在判断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马上知道好坏、是非;别人提出问题时能立刻回答对方的提问,这种智慧就叫做捷慧速慧。“利慧出慧”,“利”即锋利,“出慧”指出世间的智慧,即无漏智慧。

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声闻乘能够以出世间的无漏智慧很锋利、很仔细、恰到好处地分析出来,而不是马马虎虎、粗心大意、似是而非。“胜抉择慧”,胜即殊胜,抉择是一种判断,是对无漏法的一种体证。无漏智亲证真如的智慧名胜抉择慧。“大慧广慧”,大指所了解的范围很大,广指所了解的面积很广。阿罗汉的智慧又大又广。“无等慧”,阿罗汉的智慧超过前三果的智慧,这种智慧在声闻乘中是最高的,故称无等慧。“慧宝成就”,声闻乘已成就了种种智慧,所以称为慧宝成就。
  
九、具足三明功德。“具足三明”,声闻众已具足三明,讲三明之前首先要知道六通,因为三明与六通有关系。六通是:一神足通。足就是脚,神足非一般的脚,神足就是走路特别快,非一般的凡夫众生的脚程可比。比如从厦门到北京,有神足通的人只一念间就到了,这就是神足通的功用。二天耳通。耳指耳朵,能听到很远的音声,比如说,人在中国,而美国人在讲话他都能听到。

三他心通,能知他人心里的所想所思。四天眼通,眼就是眼睛,天眼能见到远方的事,人在房间里,虽然隔着墙,但是他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而不受墙的限制。五宿命通,能知道自己以及他人前生后世的因缘事迹。六漏尽通,漏即烦恼,漏尽即烦恼断尽了。六通中的前五通是佛教和世间共有的,佛教所特有的是漏尽通。许多人说到神通总是不屑一顾,其实佛教徒有点神通还是很好的,有了神通度众生就更容易,更方便。比如佛陀每次说法前都是放光动地,显显神通,这么一来信徒一下就信服了。
  
六通的后三通--天眼、宿命、漏尽三种又称三明。具足三通就是具足宿命、天眼、漏尽三通。明与通有什么区别呢?“明”不但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明”不但要知道某种现象,而且还要知道这种现象的来龙去脉。如果仅仅知道事情的表相,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叫通。明比通来得更彻底。
  
十、现法乐住功德。“逮得一切现法乐住”,“逮”是到,“现”即现在、现生、现世,“法”指佛法,“乐”即快乐。这句的意思是说大阿罗汉在现世中已经得到佛法的快乐,因为他们已经亲证真理,断尽了所有的烦恼,又从禅定中得到快乐,从佛法中体验到真理的快乐。所以,真正学佛所得的受用并不是只论来生,而是现生就能从佛法中得到受用,得到佛法的快乐。
  
十一、胜净福田功德。“大净福田”,“大净”即彻底地清净,因为阿罗汉已经断尽烦恼;“福田”,大声闻人是人世间最好的福田。田是种植谷物的埸所,农民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就能收到丰硕的果实。同样,世间上的人如果要培植福报,只要供养大声闻乘人,就能获得很大的福报,所以说阿罗汉是人世间的福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太婆,家里非常穷,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所以她很痛苦,就想去投水自杀。临自杀时觉得很伤心,就痛哭起来。这时,碰巧大目犍连尊者路过,就问她为什么哭,老太婆把事情的原因告诉了尊者。尊者说:那没有关系,可以把你的贫穷卖给我。老太婆惊奇地问:贫穷还可以卖吗?尊者说可以卖,并告诉老太婆,供养三宝就是一种卖贫穷的方法。老太婆说我现在一贫如洗,拿什么供养三宝呢?尊者说这好办,你拿我的钵到河里装一钵水供养我就行了。老太婆依尊者之言而行,改变了贫穷的命运。
  
众生供养三宝的功德是很大的,好比播种之后必有收获。但田园有的很肥沃,庄稼种下去长得很好,有的穷乡避壤,土地贫嵴,没有肥料,种子播下去也得不到好收成。供养也是这样的,供养阿罗汉就像在肥沃的土地里播种一样,能得大福报。而供养别人所得的福报之大小就要看受供养的人是否有道德、有修行。供养有道德的人功德就大,否则,就小。总之,供养所得之福报会因为受供的对象不同而不同。《四十二章经》中说:“佛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持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
  
当然,这只是从供养的对象而论,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供养。《大智度论》中记载有一个故事:有人供养佛陀一钵饭,佛把饭给饿极了的狗吃。谁的功德大呢?当然是佛陀的功德大。因为佛陀没有分别,而且佛陀的发心没有限量。而那人的发心有限量,又有分别心。所以,大凡做任何一件事,无分别地发大心去做,所得的功德将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四十二章经》说:“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一个人发心供养时能做到三轮体空,平等而无分别,那么,不管供养什么人,所得的功德不可限量。佛法的深奥之处就在这里,学得好处处圆融无碍,学得不好处处都是障碍。
 
 十二、威仪寂静功德。“威仪寂静,无不圆满”,“威仪”指外在的行为、形象,阿罗汉把烦恼的因素都断除了,所以表现在外的行为显得很宁静、安详、自在,没有缺陷,行住坐卧看不出有任何缺点,所以说威仪寂静,无不圆满。
  
十三、忍辱柔和功德。“大忍柔和,成就无减”,“忍”就是忍辱,证得阿罗汉的圣人能成就忍辱。比如说在修道过程中,不论是来自生活上的艰苦,还是环境上的恶劣,乃至人为的谩骂、毁谤等,都能泰然处之。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假名不实在,把逆境不当作一回事。不要说阿罗汉,儒家的颜回也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对坚苦的环境充满着快乐,觉得很愉快。不像凡夫稍遇逆境就烦恼重重,满腹委屈。所以一个人失意时,如果不能改变外在的环境就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环境,一旦思想境界提高了,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活得很自在。所以阿罗汉的忍辱是大忍柔和,做到对一切人不发脾气,很柔顺、祥和,不给人难堪,在忍辱方面的成就很高,所以称为“大忍柔和,成就无减”。
 
 “已善奉行,如来圣教”,“善”就是很好。大阿罗汉们已经能够很好地、如实如法地根据佛陀所说的言教去行持,他们真不愧为佛的好弟子。
  
乙二、菩萨众
  
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众,从种种佛土而来集会。皆住大乘,游大乘法,于诸众生,其心平等,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摧伏一切众魔怨敌,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广大法味,喜乐所持,超五怖畏,一向趣入,不退转地,息一切众生一切灾横地,而现在前。其名曰: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法涌菩萨摩诃萨,善清净慧菩萨摩诃萨,广慧菩萨摩诃萨,德本菩萨摩诃萨,胜义生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等,而为上首。
  
这一段介绍参加大会的大乘菩萨。“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众,从种种佛土而来集会”,又有很多的大菩萨从各个佛土来到净土参加这次释迦佛所开的深密大会。菩萨具有十种大德,据亲光菩萨的解释有四种:以十大释十句经、依十地释十句经、以十度释十句经、以十愿释十句经。本文中用十大释十句,以此说明菩萨的德行。
  
一、精进大。“皆住大乘”,大菩萨发大乘心、发菩提心,以精进力上求诸佛妙理以自利,救度苦恼众生,令出离生老病死等苦海以利他。
  
二、因大。“游大乘法”,“游”是行的意思,行大乘法指行六度四摄等法。修大乘六度之因,大乘四摄之行,于因地中广集福慧资粮,待因缘果满,瓜熟蒂落,自然成就佛果。
  
三、所缘大。“于诸众生,其心平等”,大菩萨对一切众生皆以平等心对待,不对众生起分别。菩萨有两个特点:一、同体大悲:把众生与自己看成一体,众生有病就是我有病,众生有难就是我有难,同时尽力帮助众生解除种种苦厄。二、无缘大慈:无条件、无代价地帮助需要帮助、需要解救的人。
  
四、时大。“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菩萨们不仅远离了分别,同时又远离了不分别,但又能够做到种种分别。这就说明了大菩萨们能够做到,虽然分别又不分别,虽不分别但是又能够做到时时分别,这就是菩萨不住不着的境界。
  
凡夫、声闻、菩萨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凡夫分别执著,在分别的同时又有执著,分别之后对好的东西就想得到,坏的东西就厌恶,因而产生种种烦恼,造种种业、流转生死,这是凡夫的特点。二乘不分别不执着,为自己能证得涅盘,对一切法相都不分别,因为不分别,所以也没有执着。菩萨分别而不执着。

因为菩萨要度众生,所以不但要精通佛法,而且还要精通世间法,所以菩萨要从五明处学,但又不能执着所懂得的东西,假如分别之后又执着那就成为凡夫了。所以菩萨有分别而又不执着是一种不住的表现,分别之后又不住于分别。佛、菩萨、众生皆有分别,其不同点就在于是否执着。《维摩诘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菩萨能分别事情的好坏,但不会产生一丝半点的动摇。这就是菩萨“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的微妙境界。
  
五、无染大。“摧伏一切众魔怨敌”,“摧”即摧毁,“伏”即降伏,“魔”指四魔,即死魔、五蕴魔、天魔、烦恼魔,“怨”就是怨家,“敌”就是敌人。菩萨对众魔、怨家、敌人都能摧毁他们,降伏他们。菩萨摧伏众魔怨敌的方法是用无量道德和智慧去感化他们、降伏他们。
  
六、作意大。“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这是说明菩萨的思想观念。声闻的观念是证涅盘、了脱生死、修苦、空、无常、无我,这些是声闻的作意。独觉观十二因缘悟得真理。而菩萨的作意与声闻、独觉的作意不一样,菩萨的作意要成佛度众生,利乐有情。作为菩萨,不会再有声闻独觉的作意了。
  
七、住持大。“广大法味,喜乐所持”,“法”就是佛法;“味”就是体验真如之后所产生的感受;“喜乐”就是欢喜快乐。指菩萨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极大的快乐。菩萨体验真理所得到的法味,时时刻刻都是欢喜快乐的。
  
八、清净大。“超五怖畏”,怖畏即害怕。五怖畏即:一、不活畏。活就是生存,一个人在世间上生活得怎么样,是否富足?是否快乐?是否顺利?这些是人们所担心的。年纪大的人担心是否有人赡养,衣食是否有着落?年轻的人又要为学业、为工作、为家庭、为人情世故而操劳奔波。世俗之人总是为了衣食住行而奔忙,总在想如何改造自己的环境,为了活得更好想尽办法拼命地追求,怕自己活得不如他人。二、恶名畏。怕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名誉。人往往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以致身败名裂。

有云:君子好名,小人好利。一个人的名声好坏对一个人的利益很重要,因为名和利相辅相成。一个人如果名声好,利自然随之而来,这叫名利双收,若名声不好,谁会供养你呢?自然就无利可言。三、死畏。对死的畏惧,大多数的人都怕死,因为对生死没有把握,对生死没有透彻的认识,不知道死了以后会下堕到哪里受苦,所以就特别怕死。四、恶趣畏。

出家人相信因果,往往担心自己死后会堕落在三恶道,因而不敢胡作非为,造诸恶业。事实上,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确实很可怕,如果一个人因造恶业而堕在三途,则不知何时才能再复人身,正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这难道不可怕吗?五、怯众畏。怯即害怕。一个人初次到公共场所露面,初次登台演讲,都会感到害怕,这就是怯众畏。菩萨没有上述五种怖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泰然自若,无所畏惧,所以说“超五怖畏”。
 
 九、证得大。“一向趣入,不退转地”,这句说明菩萨的果位境界。“趣入”即证入;“不退转地”指菩萨修到八地之后就不会再退转了。八地以后的菩萨无漏智慧相续不断,有漏种子不再现行。大菩萨证果后不再退转,所以称为“不退转”。
  
十、业大。“息一切众生,一切灾横地,而现在前”,这句说明菩萨的事业。菩萨以利乐有情为事业,断除众生的种种苦恼、种种zai 难、横病、痛苦,令离苦得乐。
  
以上依十大解释经文中的十句,亲光又依十地、十度、十愿解释菩萨十德,文字太过繁琐,这里不再详录,有深研者,可细读圆测《解深密经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其名曰: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等,而为上首”,这十位菩萨是这次法会的代表。参加这次深密法会的菩萨有无量无数,在众多菩萨里,这十位最著名。他们代表大众向佛陀请法,因为佛陀说法要有人请问,然后佛陀才给予作答。这十位菩萨是大会的当机者,扮演提问的角色。十位菩萨名字的意义,这里暂不一一解释,后面每一品都有一位菩萨向佛陀提问,到时于每品中再分别解释其名之意义。
  
胜义谛相品第二
  
上面讲完的序品,在全经的三分中只是序分部分。序分仅仅拉开了解深密法会的序幕,还没有涉及到法会的正式内容。胜义谛相品是本经的第二品,正宗分从这一品开始,才开始进入正文的内容,所要讨论的是佛教的尖端问题--胜义谛相。
  
胜义谛与世俗谛合称为二谛。二谛在佛法中很重要,佛陀一生说法都是根据二谛而施设一切言教。《中论·四谛品》中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者世俗谛,二者胜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佛陀法,不知真实义。”十方诸佛都是依二谛为众生说法。如果不了解二谛的内涵,以及二谛之间的关系,那就无法认识佛法的真实含义。可知二谛在学习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谛者,一是世俗谛,二是胜义谛。先说世俗谛。世,迁流变化义;俗,粗显覆障义,为凡夫众生所认识的境界。凡夫众生以粗躁的妄识,只能缘虚妄颠倒的境界,这种虚妄的境界对胜义谛具有覆障义。比如所缘的桌子、椅子等一切六尘,桌子、椅子等尘境是因缘和合的假相,但在世人的认识中,却非常实在,甚至误以为,它们具有独存性、恒常性、不变性。并根据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妄生美丑等分别。桌子、椅子等六尘,是世人普遍公认的客观真实,所以叫世俗谛。
  
再说胜义谛。胜义有几重意思:一、胜即胜智,义即境界。胜智是殊胜智慧的简称。胜智的境界,也就是真如。有情所缘的境界虽然千差万别,但凡夫众生依妄识所缘的境界,大体是虚妄的。唯依胜智才能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即真如境界。二、胜即殊胜,义即义利,利是好处,殊胜的义利指涅槃。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以得到什么为最大的好处呢?得到钱或者官位也算是得到了好处。然而,根据佛法来讲,名利的好处只是暂时的,并不能彻底地解决人的生老病死、轮回等诸大苦。只有证得涅槃,才能解除人生诸苦的逼迫,才是人生最完美的结局,最无比的快乐。因为钱再多有用完的时候,官做得再大终究难免一死;

所以,只有证得涅槃才堪称为最大、最殊胜的好处。修行者之所以追求涅槃,就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最殊胜的义利。三、胜义即圣道。圣道,指通往涅槃城的无漏智慧。从以上三点可知,胜义一名包括无漏智、真实境、及涅槃果三义。佛教中讲胜义,有时指真如,有时指涅槃。但在此品中偏指真如境界。无论真如或涅槃,都是圣人以胜智证得真实不虚的境界。而胜义谛与世俗谛的特征截然不同,胜义谛是圣人的境界,世俗谛是凡夫的境界。
  
胜义谛相品,是佛陀为我们凡夫众生开示胜义谛的内容。本品从四个方面说明胜义谛相:一、离言无二相。离言,超越语言概念;无二,二指相待的二边,胜义谛相超越二边的相待性。二、超寻思所行相。胜义谛超越思维的领域。三、离一异性相。说明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关系,非一非异。四、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谛具有普遍、平等、无差别的特征。
  
甲一、离言无二相
  
乙一、如理请问
  
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即于佛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言:“最胜子!言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二?”
  
如理请问菩萨是这次法会中的一位大菩萨。菩萨的名称有着深刻的含义,读经时,对菩萨的名字不可以忽略过去。比如说观世音菩萨,云何名观世音?因为观世音菩萨能在世间观众生的音声,寻声救苦,所以名观世音;另外,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而悟道,因此名观世音。现在,在法会提问的菩萨名字叫作如理请问。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如理请问菩萨擅长于提问。提的问题,恰到好处;提的问题,很有水平。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如理请问菩萨于佛前请教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而不是请问佛陀呢?这有两个原因。第一,解甚深义密意菩萨通达甚深秘密的道理,向他请教就能得到圆满的解答,不必再请教佛陀;第二,胜义谛是离言的。佛陀不说,正显示胜义谛的离言的道理,正好象《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说到不二法门时,默然无言。
  
“言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的道理,佛陀在其它经典中曾经讲过,这是把佛陀以前所说的话拿出来,引用经文发问。如《百法明门论》开头也是这种体裁:“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一切法无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二?”这是宗旨、命题的提出,把“一切法无二”的命题变为两个问题,一、什么是一切法?二、无二又是什么意思?在佛教中,“法”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凡是有情的、无情的,精神的、物质的,本体的、现象的等等,所有一切的一切无不可以称为法。
  
“云何为无二?”“二”就是对立法、相待法、二边法。比如:有无、常断、来去、生灭等等都是“二”的表现。如果把一切法看成是绝对有,属于常见;看成是绝对没有,就属于断见。乃至把一切法看成绝对的一或异、来或去、生或灭等都是边见。
 
 “不二”,能如实地通达一切法,不落于常见、断见,有见、无见,一见、异见等错误的认识中,这就是“不二”。因为只有远离了错误的认识,才能如实通达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通达不二的真理。《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云:“此真实义相,当知由无二所显。”这是说,无二就是为了显示真实义。
  
乙二、正显胜义离言说相待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种:所谓有为、无为。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
 
 针对前面如理请问菩萨提出的问题,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回答说:“善男子!一切法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归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为法;一种是无为法。”
  
“善男子”是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对如理请问菩萨的尊称,正如前面如理请问菩萨尊称他为最胜子一样。善男子的称谓,在佛经中是有标准的:三业清净,乐于助人,不说他过,不著世乐,心贵实法,轻贱世法;能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无染,不打人、不骂人,喜欢帮助别人,行菩萨道,不说别人的是非,不执著世间的五欲之乐,内心欢喜真如实法,淡泊世俗五欲之乐,这样才能称为善男子。女子能做到这些就是善女人。反过来说,倘若做不到这些要求,就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这一句话里出现两次有为,前面说的有为和后面说的有为不一样。前面的有为指事实上的有为,即依他起相;后面的有为、无为是人为假设的名称概念。这就告诉我们,凡事都存在名与实两个方面,名与实并不是一个东西。比如说桌子,有桌子的名称,有实物上的桌子。又如口渴了要喝水,说“水”只是水的名称,说了再多次也不能达到解渴的效果,因为它不是实物上的水。又比如说“火”,火的名称,不是真正的火,假如是的话,说火恐怕会烧嘴。事物的名称概念是人为假设的,它只是某种事物的代号,但并不是某种实物。
  
这种道理,只要让那些掌握了一定知识的人,稍微理性的分析一下,恐怕就会明白。但是,事实上大多数的人,似乎都习惯于把名称当做实物。因此,在讨论胜义离言无二相之前,先有必要明确名与实关系。就如说到有为、无为,事实上的有为不是概念上的有为,也不是概念上的无为;事实上的无为,同样不是概念上的无为、有为。
 
 佛说有为、无为的意义在于遣除遍计所执,了依他起,显圆成实。因此,应该知道有为、无为与三性的关系。凡夫所执的有为、无为(名言概念)是遍计执性;由妄识显现的有为是依他起性;实证上的无为才是圆成实性。依他起性是因缘和合的有为法,如果从依他起上遣除遍计所执,那么有为无为所显示的就是真如本性──圆成实性,也就是胜义谛。
  
如理请问菩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最胜子!如何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
  
如理请问菩萨又请教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说:“最胜子!您刚才讲的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还是弄不懂,请您再详细地给我们解释一下吧!其实,并非如理请问菩萨不懂,而是菩萨慈悲,考虑到后来学人愚钝,不容易懂得其中的深意,因此再作一次请问,真不愧为如理请问菩萨。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言有为者,乃是本师假施设句。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若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即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辞所说,不成实故,非是有为。善男子!言无为者,亦堕言辞。设离有为、无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然非无事而有所说,何等为事?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相谓之有为。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因为如理请问菩萨的再问,于是耐心地为他解说离言无二相的道理。这段经文就是解说有为的无二相,于有为无二相中,依次遣除凡人所执的有为、无为、非有为非无为的三相。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回答如理请问菩萨说:善男子!说到有为,有为只是一种名称,不是事实。有为的名称,是佛陀为度化众生方便安立的。经中的“遍计所集”,不同于凡夫的遍计所执,凡夫的遍计所执,立足于无知、颠倒的前提上,产生种种错误执著。凡夫说到某个名称的同时,必然执著在某个名称上。佛陀说法则不然。佛陀的教法,是佛陀依智慧证得宇宙人生真相之后说出来的,是智慧的流露。三藏十二部典籍,都是假名安立。“不成实故,非是有为。”说到有为的名称,既然假名安立,就不是事实上的有为。
  
“善男子!言无为者,亦堕言辞”。既然概念上所说的有为不足以表达事实上的有为,那么不叫有为,叫它无为行不行?不行!因为名称上的无为本身也是一种概念,它仍然不是事实上的无为,说无为这一名称,同样也会堕入言辞概念之中。
  
“设离有为、无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既然言辞概念的有为、无为不是事实上的有为、无为,那么就称为非有为非无为?也不可以,因为讲说的非有为非无为也是名言概念,还是不足以表达真实。停顿在概念上,无论怎么讲,有为、无为、非有为非无为,都不是现量所证。概念是概念,实证是实证,一切法的真实相离名言概念。如来为了说法的方便,为了教化众生的缘故,不得不于离言名相中,假立名相,说有为无为。
  
凡夫往往犯这样的错误,把概念当作实证,并对概念产生许多想象,越想越多,越想越复杂,结果,思想认识与事物的真相越来越远。宛如《楞严经》中执指为月的典故,说凡人把指头当成了月亮,到最后既看不见月亮,也看不见指头了。一切经典都是为了显示真理,然而经典的本身并不是真理。《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陀说的法如过河的船一般,众生借助于船的力量,渡过生死的瀑流,登上涅盘的彼岸。假如有人过分在意这条船,留恋这条船,舍不得离开这条船,他能奔到岸上吗?
 
 “然非无事而有所说,何等为事?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相谓之有为。”前面已经强调过,真理是离开名言概念的。既然概念不是真理,为何还要说有为、无为、真如、法性、实相、般若、圆成实性、一实相印、佛性、真心、不二法门、胜义谛等这些概念呢?讲这么多真理的概念做什么用呢?正如经文所言:“然非无事而有所说。”佛陀并不是毫无缘由地说这么多名相,而是有目的才说的。
  
所谓“圣者”,《俱舍论》中说“已经证得无漏圣道,远离诸恶”,已经见道了,以根本智亲证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所以名圣者。地前修暖、顶、忍、世第一等四加行,然后经过资粮位、加行位的修习,到这个位次就可以称为贤者;通过资粮位、加行位的修行,进入见道位就称为圣者。一切圣者以圣人的知见、智慧证得了离开名言的宇宙人生的实相之后,为了让那些没有证得实相的众生,也能够觉悟,才安立名言概念说有为、说无为。
  
圣人已经证得离言法性,凡夫却还不知道,佛陀为了让凡夫也能证得它,只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不能用语言概念表达的真理,勉强的假立名言概念,目的无非是为了让众生都能证得离言法性。《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云:“何因缘故,于一切法离言法性而起言说?若不言说,则不能为他说一切法离言法性,他亦不能闻知是义;若无有闻,则不能知此一切法离言自性。为欲令他闻知诸法离言法性,故于此离言自性而起言说。”离言法性虽然不可言说,但是必须借助语言的说明,才能认识离言法性。因为这个缘故,佛陀才在这种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情况下而起言说。
  
比如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必须通过导游图才能到达风景区。尽管导游图的本身不是风景区,但是可以通过它的指示到达目的地。假如把导游图看成是实质上的风景区,那就永远也到达不了要去的风景区。佛陀用语言表达离言法性的目的,也是这样。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