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全集

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随见闻觉知而轮转也,菩萨转见闻觉知为佛性,故如如不动,是真知真见。

  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

  明心见性之人,疾病亦是佛性,何相之有?文殊故作是语,俾维摩发挥绝对之理。

  维摩诘言:‘我病无形。不可见。’

  病即佛性,无形相可见。

  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身心皆假,与佛性本体无干。

  又问:‘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如是。

  未见性时,四大乃脑筋感觉而得之物,一旦见性,则四大即是佛性,故曰‘非地大,亦不离地大’。

  而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明心见性者,四大变为佛性,则无四大,无四大则无此身,无此身则无疾患,众生未见佛性,故认四大为身,有身故有病,菩萨为度众生,愿与众生同病,藉以诲诱而度脱之。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

  有疾菩萨者,尚未明心见性之菩萨也。会中多有未明心见性者,故文殊作是问,使维摩得以发挥绝对妙理,以益大众。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

  明心见性之后,肉身即是如来本体,常与无常,其性不二,故无取舍,亦无厌离,能明此理,乃达常义,而说身无常者,为度众生耳。

  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

  苦与涅槃,其性不二,见性之后,皆归平等,故不舍苦而取涅槃,苦乐乃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苦乐,本来解脱,故无涅槃,而说身有苦者,为度众生耳。

  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

  为破众生之我执,故说无我,若能明心见性,则真我不生不灭,故涅槃经云:‘见无我而不见我。’

  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

  身虽空而佛性不空,本来无生故无灭,若说毕竟寂灭,则落于空矣。

  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

  明心见性时,无量劫罪福,皆归消陨,故菩萨教人悔过,超越三界,而不说三界之存在。

  以己之疾。愍于彼疾。

  不以法身无疾为幸,而愿众生皆能成佛,得无疾之法身。

  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

  众生是相对者,故有三世轮回之苦,菩萨常思所以度脱之。

  忆所修福。

  忆勿放舍所修大乘明心见性法门。

  念于净命。

  念念不离佛性,即常乐我净。

  勿生忧恼。

  知烦恼即是菩提,则无忧恼。

  常起精进。

  知佛性永不退转,则常精进。

  当作医王。疗治众病。

  发度生大心。

  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欲藉此问,使维摩发挥大乘调心之法。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

  尚未明心见性之行者,应如是思念。

  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

  众生所以不能见佛者,为有无始以来,无明遮障耳,无始无明,本无体性,一经打破,便归陨灭,本来佛性,不受薰染,故无受病者。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为主。身亦无我。

  此身乃四大合成,四大离散,则此身非有。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于我不应生著。

  我者,执一念无明以为我也。一切相对者,由一念无明而生,故应先破我执。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

  知一念无明之非我,则无我相及众生相。

  当起法想。

  以法执破我执,然法执亦病也。

  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

  五阴四大,内外合成,聚散无定,无有实性,亦无主宰,此十二因缘观也。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

  以法执破空执也,然空亦大病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云何为离?离我我所。

  我及我所,乃一念无明之化身,一念无明为相对之起源,因有我故有我所。

  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

  二法者,相对法也。

  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

  一切心法色法,皆起于一念无明,皆是相对者,如有无、生死、善恶等等,故名‘二法’。一念无明归于无始无明时,则二法亡,而现空洞平等之相,乃发于空执也,非佛性之平等。

  云何平等?谓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

  我是一念无明,涅槃是无始无明,我是一念无明是我执法执,而无始无明是空执,由一念无明入于无始无明,则一切皆空,状若平等矣。

  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

  破我执法执入空执,乃是放弃一念无明,入于无始无明,无始无明仍有微细气习种子存伏,一受刺激,便又生出一念无明,一生一灭,循环返复,便是轮回根源,故曰‘无决定性’,一切相对者,皆是名字,空无实性,故曰‘空’。

  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入无始无明平等境界之后,则无相对之病,而只有空病,空病乃最后最大最难破之病,若能打破无始无明,则空病除而佛性见矣。

  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

  佛性无不受后有,若已打破无始无明,见本来自性,则一切法皆转为佛性,故虽受诸受而无有挂碍,同于无受。

  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

  若未明心见性,则亦不必断六根、断一念无明,以求证涅槃,良因断六根或断一念无明已后,虽行平等,而落于空执,不能得真正之涅槃。

  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

  自己身受病苦,应念六道众生亦同此苦,而起同体大悲之心,以救渡之。

  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

  我能明心见性,超越苦海,亦望众生皆能明心见性,同登彼岸。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诸法起于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不可破,若能破空执无始无明(病),则一切法皆变为绝对佛性妙用,故一念无明(法)不必除。

  为断病本而教导之。

  无始无明为病之根本,故应断之。

  何谓病本?谓有攀缘。

  无始无明虽状若平等,而有无始以来之相对种子,存于其中,一受薰染刺激,即能发作,故名‘攀缘’。

  从有攀缘。则为病本。

  无始无明既受刺激,则一念无明生,而相对之二物起,故名‘病本’。

  何所攀缘?谓之三界。

  一念无明既生,即有时间空间,有过现未三界,而整个相对宇宙完成矣。

  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故欲断攀缘,须先明白凡系一念无明所生之心法、色法,皆是相对者,无决定性,无有可得,应加否定。

  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

  二见是相对之根源,应加否定。

  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

  心物二法,皆虚假不实,非最后之存在。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

  为明心见性之法。

  为断老病死苦。

  若明心见性,入于绝对,则超出老病死苦等相对之病。

  是菩萨菩提。

  此乃大乘菩萨所修。

  若不如是。己所修治。为无慧利。

  若非如此修法,则不能明心见性。

  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

  一切病皆起于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如幻梦空花,本无体性,一经打破,便归乌有,故一切病亦非真非有。

  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若于众生起爱见大悲,则未离四相,未见自性,应即舍离此见。

  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

  爱见大悲,不离七情,是相对。此人(菩萨)已破无明,明心见性,然后起大悲心,则是绝对者。

  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

  由爱见大悲出发,是相对者,故于生死有厌离之心,若由绝对佛性出发,则无生死,亦无厌离,故无疲厌,在在皆为绝对,无有偏见,大公无私。

  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

  明心见性,则无所缚,而能为众生解缚。

  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

  自己未脱生死,则不能度众生。一般未明心见性大德,登座说法,依文解义,使众生益增迷闷,就是因为自己未解缚之故。

  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

  自己已明心见性,然后能教导众生,于佛理无所滞碍。

  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贪著禅味。是菩萨缚。

  禅味者,法执、空执也。二执未除,不能见性。

  以方便生。是菩萨解。

  方便法门,譬以筏喻,既登彼岸,法便应舍,方不为法所缚。十八不共法,佛有十八种之功德,不与二乘共同,故云不共法,又二乘菩萨所不具,故又云不具也,一诸佛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心,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智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十七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十八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为‘无不知己舍心’便是此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又无方便慧缚。

  如将法看成真实,不知其是方便法门,则名无方便慧,故为法缚。

  有方便慧解。

  懂得方便之理,则智慧正有用处,可解一切缚也。

  无慧方便缚。

  尚无智慧,只靠方便,方便反足为缚,如小乘落我执,中乘落法执,皆智慧根浅薄之故也。

  有慧方便解。

  慧根深厚,则法执可除,空执可破,如大乘菩萨所修是也。

  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

  由一念无明而发之爱见,乃相对者。

  庄严佛土。

  用脑筋想像去庄严佛土,非真佛土。

  成就众生。

  用脑筋思想去度众生,是相对的成就,不是绝对的成就。

  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

  佛性本来圆满,无修无证,不必调伏,今欲于本来‘空、无相、无作’之三脱门中,而作不空、有相、有作之调伏,则为法所缚,不能解脱矣,故名无方便慧缚。

  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

  能知佛性之无取无得,故不生爱见,不以爱见自度度人,我与众生本自解脱,故不疲厌,名有方便慧解。

  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

  二乘住于贪欲等见而求涅槃,终不能得涅槃。

  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佛性本来清净,贪欲等见本离,故菩萨于此回向正等正觉,明心见性,万德圆满。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观身空,则我执除,观法空,则法执除,是名为慧。

  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

  身虽有疾,而法身无疾,入生死而无碍,故饶益众生而不厌倦。

  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

  所以有病者,为有身耳,若观身本空,则病亦非有,故曰‘非新非故’。

  设身有疾而不永灭。是名方便。

  肉体虽有疾,而法身永不坏灭。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

  以方便法调伏其心,二乘也。不以方便调伏其心,愚人也。二俱舍离,方能无缚。

  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

  住于不调伏心,任其放逸,愚人也,亦名任病,亦名‘自我’。

  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

  认调伏心为实法,为小乘法也,亦名作病,亦名‘法执’。

  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

  菩萨离此二病,方能无缚。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

  若菩萨为度众生故,行于六道中而不污损,入于涅槃而不灭度。

  非凡夫行。

  凡夫入生死便为生死所缚。

  非贤圣行。

  小乘果贤圣入涅槃,便为涅槃所缚。

  是菩萨行。

  菩萨不为生死涅槃所缚,无有挂碍。

  非垢行。

  垢行是相对的,出自脑筋感觉,是阿赖耶识中之染缘。

  非净行。

  净行亦是相对的,出自脑筋感觉,是阿赖耶识中之净缘。

  是菩萨行。

  明心见性,自性本来圆满完全,离于净垢,净垢是相对的,佛性是绝对的,两不相干。

  虽过魔行而现降伏众魔。是菩萨行。

  一切相对行,皆是魔行,佛性绝对,本超过一切魔行,无须降伏,然菩萨为度众生故,而现降伏众魔。

  求一切智。无非时求。是菩萨行。

  打破无始无明,始得一切智。其余断六根求证、断一念无明求证,未得谓得,皆非时求。

  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

  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涅槃,超过地位阶级。

  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是菩萨行。

  虽观十二因缘而不破邪见,明心见性之后,邪见皆变为佛性矣。

  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是菩萨行。

  由佛性本体发出度众生之愿行,故非爱著。

  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

  虽乐涅槃而不断六根及一念无明,不使身心入于断灭。

  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

  虽在三界时间之中而佛性不受薰染。

  虽行于空而殖众德本。是菩萨行。

  虽行于空而不为空缚,故能殖众德本。

  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

  虽行无相解脱境界而不舍度生之行。

  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

  虽行于无作解脱境界而现五蕴身,受同无受。

  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

  佛性无起,故起一切善行而无碍。

  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

  菩萨自己虽修六度而能知众生种种根性,导以三乘之法。

  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

  虽具六通而不舍有漏之身。

  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著生于梵世。是菩萨行。

  虽行慈悲喜舍而不愿生于梵天,愿在世间度众生。

  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

  虽行四禅、四空定八解脱及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而不随禅生天。

  虽行四念处而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

  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也。

  肇曰:‘小乘观身受心法,离而取证,菩萨虽观此四,不永离而取证也。’

  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

  四正勤,即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肇曰:‘小乘法,四正勤也,功就则舍入无为,菩萨虽同其行,而不同其舍也。’

  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

  虽行小乘欲、念、进、慧四如意足而得明心见性大自在。

  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

  虽行信、进、念、定、慧五根而能分别众生诸根利钝,随宜诲诱之。

  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

  虽行信、进、念、定、慧五力而乐行佛之十力。

  十力者,佛有十种能力,即知是处非处智、知三世业报智、知诸禅解脱三昧智、知诸根胜劣智、知种种解智、知种种界智、知一切至处道智、知天眼无碍智、知宿命无漏智、知永断习气智是也。

  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

  七觉分,即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是也。

  虽行有为法而不离绝对佛性。

  虽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

  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皆声闻法也,然不离绝对佛性。

  虽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

  止观及三十七助道品皆声闻行也,菩萨虽行此行而不如二乘人之堕于寂灭。

  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

  虽知法身无生无灭而不舍此有漏之躯,以相好庄严肉身也。

  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

  虽威仪同于二乘而修一佛乘之法。

  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

  虽不离真如净相本体而能随应现身,发挥妙用。

  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

  常寂光净土永寂如空而能使秽土及十方世界皆变为清净佛土。

  虽得佛道、转于法錀、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虽明心见性而不入涅槃,以救众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疏曰:‘问疾品乃托疾以说法,诸菩萨中,文殊师利德行最为第一,亦是法身大士,故堪与维摩诘酬对,文殊所发诸问,皆极肯要,盖欲藉此使维摩诘得发挥绝对妙理,使同行之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于问答中,得启示开悟也。维摩知文殊来,先空其室,乃先以佛性真空本体相呈也。其次乃阐明佛性本体无病,因众生病故病,众生不病则病灭。又次阐明调心之法,最为重要,乃佛家修行之体系也,其法先以法执破我执,我执既破,落于法执,又以空执破法执,法执既破,又落于空执,再破空执,便见佛性。见性之后,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欲以此调伏之法,调伏一切众生,使各除病也。’

  不思议品第六

  不思议者,佛性绝对,非思想感觉所及也。此品发挥绝对与相对之界限。

  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

  佛性绝对,行住坐卧,皆不离佛性,无二无别,于佛性中求坐相不可得,况床座乎?舍利弗未明心见性,故有此想。

  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为床座耶?’舍利弗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

  佛性绝对,觅法不可得,何况躯命?躯命尚舍,何况床座?故有求者,皆有为之法,不能明心见性。

  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

  五蕴本空,无可求,亦不须断除,五蕴即一念无明化身,明心见性之后,变为佛性。

  非有界入之求。

  十八界十二入本空,无可求,亦不须断除,皆是一念无明化身,明心见性之后,变为佛性。

  非有欲、色、无色之求。

  欲界、色界、无色界本空,无可求,亦无须断除,皆是一念无明化身,明心见性之后,变为佛性。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

  佛性绝对,本来圆满,非求而得,诸法相对者,本来空寂,故应舍去,由是观之,无有可求,有求皆相对也。

  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

  苦集灭道,有修有证,皆有求也,有求皆病。

  所以者何?法无戏论。

  凡不究竟之相对道理,皆名戏论。

  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修四谛不能脱离相对境界,故非求真法者。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

  佛性本来无生故无灭,小乘求断灭众苦,则有生有灭,乃相对之生灭法,非能见不生不灭之佛性也。

  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著。非求法也。

  佛性绝对,本来无垢,故无所谓净,亦不受薰染,若受薰染,则有垢有净,便是相对,不是绝对,故佛性中不著一字,乃至涅槃二字,亦是染著,何则?脑筋作用,言我涅槃也,故非绝对佛性中所有。

  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

  佛性绝对,超越空间三界,故无行处,若有行处,便在空间时间范围之内,是相对的、有限的,不是绝对的了。

  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

  取舍是相对者,因有取,才有舍,皆思想感觉作用,佛性绝对,不能取亦不能舍,本来圆满完全。

  法无处所。若著处所。是则著处。非求法也。

  佛性超过空间时间,故无上下内外中边,亦无过现未三世,乃无所不在,无所不遍,故名绝对。

  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

  相是相对者,乃脑筋感觉作用,无有一定标准,故非绝对。

  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

  佛性如如不动,住与不住,乃相对者。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见闻觉知,就是一念无明作用,乃相对者。

  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佛性空、无相、无作,故名无为,若行有为便是相对,非绝对者。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佛性乃绝对之全完,非求而得,故应无所求。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法眼净者,明白绝对之理,不为一切相对所缚也。

  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

  法身净土也。

  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

  什曰:‘自知而问者,欲令众会取信也。借座彼国,其义有二:一者欲现诸佛严净功德,致殊胜之座,令始行菩萨,深其志愿也。二者欲因往返之迹,使化流一国也。’师子之座即绝对本体。

  文殊师利言:‘居士。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

  超过三界时间。

  有世界名须弥相。

  法界实相。

  其佛号须弥灯王。今现在。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

  超过空间。

  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

  超过八万四千陀罗尼门。肇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

  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之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座。无所妨碍。于毗耶离城及阎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

  佛性无所不包,变秽土为净土。

  尔时。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就师子座。与诸菩萨上人俱座。当自立身。如彼座像。’

  入于绝对本体,与本体合而为一。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其得神通菩萨。

  已明心见性,得六通者。

  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

  得法身妙用。

  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

  未明心见性,故未得法身妙用。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就师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广。吾不能升。’

  小乘人未能达于绝对。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

  参绝对本体。

  于是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即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便得坐师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舍利弗仍未明佛性无所不包、无所不遍之真正体用,故以为异,维摩为说解脱不可思议法门。不可思议者,不可用脑筋测度,即绝对本体是也。六祖云:‘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

  明心见性,得大自在。

  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明心见性后,得八解六通,四大皆变为佛性体用。

  ‘须弥’者,代表地大也,小至芥子,大至须弥,皆是佛性本体,无二无别,惟明心见性者知之,大与小平等,乃否定空间体积。

  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

  水大亦是佛性体用。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与此同旨,其法身也。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往来平等,乃否定往来,往来皆不离佛性,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性如如不动也。

  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

  否定时间也,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为一劫,一劫与七日无别,皆不离佛性,其别者,乃众生脑筋作用耳,佛性超过时间,本无别也。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相对变为绝对。

  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

  又菩萨以一切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

  一切现象虽变幻无常,而不离佛性,佛性始终如如不动,动与静之对立统一,故否定动静。

  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一毛孔普使见之。

  否定空间也,明心见性之后,尘尘‘空间’、刹刹‘时间’无非佛性,无能逃于法眼者。

  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著口中而身无损。外诸树木亦不摧折。

  风大不离佛性,即法身妙用。

  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

  火大不离佛性,世界坏,佛性不坏,疏山问大随曰:‘劫火洞燃,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大随曰:‘坏。’,疏山问:‘怎么会坏?’大随曰:‘随他去。’疏山不肯,后又问一大德曰:‘劫火洞燃,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大德曰:‘不坏。’疏山问:‘怎么不坏?’大德云:‘随他去。’疏山言下大悟。

  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著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

  地大不离佛性,此土与彼土无异无别。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世主身、或现转轮圣王身。

  化身应身,皆不离法身,无别无二。

  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又十方世界所有众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之音。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闻。

  声音变为佛性,马祖云:‘我此一喝,百千三昧无量妙义俱全。’

  舍利弗。我今略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之力。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佛性绝对妙义,本不可说,今略为譬喻,若欲广说,则虽穷劫亦不可尽也。

  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

  小乘人闻此发挥绝对妙论,不能领会,如盲者之于相也。

  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

  智者闻大乘则欢喜赞叹,而发大乘心,故小乘者应回小向大,方有明心见性希望,不致如焦芽败种之无用也。

  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

  感极而泣,三千大千世界无不感动。

  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若有菩萨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

  内能破无始无明,外能破外道邪说。

  大迦叶说是语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

  佛性中无佛无魔,魔王乃相对界之雄,为众生所信仰或畏惧,故菩萨现作魔王,以试众生之慧力,魔益强则众生之反抗力亦益增,卒能克魔而成佛,故魔为助众生成佛之力量,倘无魔则众生将萎靡不振,不能产生否定之力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又迦叶。十方无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马车乘、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贝、衣服饮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

  布施乃否定力之源泉,故欲令舍其所不忍舍,然后能作坚决之否定,否定‘我执’‘法执’及‘空执’,以达于绝对完全之国土。

  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

  欲使众生增加其否定之力,故变为魔王逼迫之,凡夫则不能也。

  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

  菩萨乃于困难艰苦中磨炼出来,环境益苦,则道力益坚。

  疏曰:‘不思议者,绝对本体,不可以思惟感觉而达到,惟有用智慧方便打破相对之根源(无始无明),然后能达到也。故此解脱法门,名为不思议,绝对中无相对,故一切相对皆应否定,于是否定四大、否定空间、否定时间、否定来去、否定一多、否定动静、否定世界、否定变化身、否定声音……最后否定此种种相对之根源(无始无明),于是否定终止,肯定开始,相对终止,绝对开始,一切相对皆还源为绝对,此时四大是绝对,空间、时间亦是绝对,来去、一多、动静、世界、三身、声音等,皆是绝对,皆是佛性本体之妙用,故芥子与须弥不二、毛孔与大海不二、七日与一劫不二、动与静不二、变化身与法身不异,一切已超越相对之局限,而入于绝对不二之土,一切皆还源为绝对,自己便是自己的原因,故不为以外其他原因之所转,如如不动,无欠无余,故一切其他原因皆归消灭,入于此一绝对之原因矣。菩萨既证绝对,为度众生故,仍入相对界中,现作魔王,以教化众生,用种种逼迫,以增加众生之智慧,并加强其否定之力量,成就解脱,普使进入绝对清净平等之国土,故名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此品属于方法论。

  观众生品第七

  乃属于人生观方面。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明心见性菩萨,自己造得主,故如幻师。众生在一念无明支配之下,变幻无主,故如幻人。

  如智者见水中月。

  知其非真月,乃相对之月。

  如镜中见其面像。

  知其非真面,乃相对之面。

  如热时焰。

  燃烧时有焰,烧尽则焰灭。

  如呼声响。

  呼时有声,呼停声灭。

  如空中云。

  来去无定。

  如水聚沫。如水上泡。

  聚现无定,旋生旋灭。

  如芭蕉坚。

  芭蕉不坚。

  如电久住。

  电无法久住。

  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

  皆有名无实者,如第五大,根本无此大。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众生:其身乃四大合成,其智识乃五蕴合成,其人生乃十二因缘之过程,生惟法生,灭惟法灭,诸法既空,人生亦空,故如水月镜像,因像而现,如幻化人。

  如无色界色。如燋谷芽。

  无色界中,根本无色之可言,故知有名无实,众生亦然。

  如须陀洹身见。

  须陀洹无身见,故知有名无实。

  如阿那含入胎。

  阿那含不入胎,故知有名无实。

  如阿罗汉三毒。

  阿罗汉已断三毒,故知无中生有,众生亦然。

  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

  得无生忍菩萨,已绝贪恚,故知非实。

  如佛烦恼习。

  佛无烦恼习,故知非实有。

  如盲者见色。

  盲者决不见色,故知非实。

  如入灭尽定出入息。

  入灭尽定,则无出入息,故知非实。

  如空中鸟迹。

  鸟过空中,不留迹象,谓空中有鸟迹,乃决非实在之事。

  如石女儿。

  石女不生儿,故知非实。

  如化人烦恼。

  化人无烦恼,故知非实。

  如梦所见已寤。

  梦寤,其所见皆灭,故知非实。

  如灭度者受身。

  已证涅槃则不受身,故知非实。

  如无烟之火。

  火必有烟,无烟之火非实。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既将众生看成虚假幻化,则何能对之发慈悲救度之心乎?

  肇曰:‘慈以众生为缘,若无众生,慈心何寄乎?将明真慈无缘而不离缘,成上无相真慈义也。’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

  真实慈者,由绝对佛性本体发挥出来者。佛性绝对,故慈悲亦是绝对,绝对本体无缘起,故此真实慈是无缘慈,非缘于爱见而生也。世俗之慈乃由同情心或爱见而起,是相对的,故非真实慈,真实慈是绝对的,与佛性同体,故非攀缘,是不受他物影响,而本来存在者,故是真实慈。至若孔子之‘仁’,耶稣之‘爱’,皆有所攀缘,以众生为对象,乃相对者,故非真实慈。

  行寂灭慈。无所生故。

  真实慈与佛性同体,佛性绝对,无生无灭,故真实慈亦无生无灭,金刚经所谓‘不住相布施’是也。

  行不热慈。无烦恼故。

  世俗热心慈善事业者,乃出于爱见也,爱见未离,仍有烦恼,故其热心不能持久,或仅‘五分钟’热度,便归冷淡,故行真实慈者,不热不冷,永不厌怠,亦非烦恼所能阻止也。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真实慈与绝对佛性无二,故能超越三世,绝对平等,因为超越时间,故任何时代皆能适应,出自爱见之慈,则不能如此,譬如ji 督教之爱、人道主义者之爱,皆是相对者,故其慈悲乃对人,而不能对一切众生皆平等看待也。

  行无诤慈。无所起故。

  无诤者,无名字也。绝对佛性中,名字妄想不起,故行真实慈者,不住名字相,不为博美名而行慈善。

  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

  佛性绝对不二,非心法也非色法,乃自主自行,不是被动者,故名‘不二慈’。譬如世俗行善事者,不是为因果祸福所动,便是想使自己心中喜悦,此乃被动,非不二慈。

  行不坏慈。毕竟尽故。

  佛性绝对,无有成坏,诸漏已尽,本来圆满,故金刚经云:‘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