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佛顶首楞严经文句

辛三、明藏性即水大性三。初破妄执。二显理性。三斥迷惑。壬、今初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入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十法界内水外水。总名水大。今且约现前外水辨之。水性不定。有时而流。有时而息。亦指妄性无体以破外计。如室罗城下。举因缘境。此水为复下。明其无性。先皆广破和合。后以不应水精无从自有一句。转破不和合也。月中之水。名太阴精。正当望夜。月轮中天。名白月昼。方诸。即取水珠名。余可知。
  
壬二、显理性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明性具十法界水。水之与空。皆性皆真。随缘常自不变。故能不变常自随缘。遂有十界水差别也。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惟其藏性即水大性。故月光童子悟之。一味流通。得无生忍。
  
辛四、明藏性即风大性三。初破妄执。二显理性。三斥迷惑。壬、今初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十法界内动外动。总名风大。今亦且就现前外动辨之。风性无体动静不常者。正显妄无自性。破外计也。汝常整衣下。重举因缘生法。僧伽梨。此云大衣。此风为复下。正明缘生无性。袈裟此云坏色。即三衣之都名。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者。能生是常。所生亦应常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者。所生无常。以例能生亦应无常也。风空性隔者。既不达同是藏性。则风性属动。空性属静。不相为用也。不应风性无从自有者。转破不和合计也。
  
壬二、显理性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明性具十法界风。风之与空。皆性皆真。是故随缘即不变。不变即随缘。而有十法界风差别也。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惟其藏性即风大性。故琉璃光法王子悟之。合十方佛传一妙心。
  
辛五、明藏性即空大性四。初破妄执。二明大均。三显理性。四斥迷惑。壬、今初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十法界内空外空。总名空大。今亦且就现前外空辨之。空性无形因色显发者。正明空无自性。破外计也。如室罗城下。重举因缘生法。此空为当下。广明缘生无性。刹利种。即王族。婆罗门。此云净裔。亦云梵志。如此方儒业之家。毗舍。即商贾。首陀。即农夫。颇罗堕。此云利根。即术士九流之类。旃陀罗。此云魁脍。即屠酤淫舍诸下贱家。虚空之浅深。随其出土之多少。所谓因缘生法也。次明因缘无性中。总征三句。

次先破无因。无因。即是自然。由众生于四大边多计因缘。于空大边多计自然。故先破之。次破因土出中。先破正计。次若无出入下。破其转计。谓若计空无出入。则未出土时先有虚空。虚空与土同住一处。同体相连。故出土时。空亦应出也。由其未达空土皆如来藏。别无自体。故得以此难之。次破若因凿出。亦先正破。次不因凿出下。更破转计。汝更审谛下。此理玄微。故更嘱云谛审谛观。欲其于此悟入妙性也。凿空虚实者。凿是实物。空体虚融。若未达藏性。则虚实迥殊。不相为用。故曰非和非合也。不应虚空无从自出者。又转破其不和合计。
  
壬二、明大均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此以空均四大而名五大。显其皆性皆真。无二无别也。盖九界众生。于此色空二法。总未能融通为一。凡夫计四大实色。与顽然虚空。敌体相对。二乘以生死妄色。与涅槃真空。敌体相对。禀通教人。以从假入空。与从空出假。亦敌体相对。禀别教人。以空有二谛。与但中第一义空。亦敌体相对。孰知四大即空。空即四大。空即藏性。四大亦即藏性。藏性即空。藏性亦即四大。是故十法界地水火风。即是十法界空。十法界空。即是十法界地水火风。今承上文拈出一井中空。即复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和非合。非不和合。四句咸离。百非俱遣。

始信十界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与彼现前地水火风。一一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彰彰明矣。由汝不悟四大元如来藏。遂以世间戏论妄想和合因缘而自缠绕。今当观此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若谓虚空有出入。是因缘戏论。破已如上。若谓虚空无出入。是自然戏论。破亦如上。若知藏性虚空随缘不变。则出入即非出入。若知藏性虚空不变随缘。则无出入不妨出入。若知藏性虚空离诸戏论。则知藏性四大。亦皆离诸戏论矣。
  
壬三、显理性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明性具十法界空。空之与觉。皆性皆真也。前文既以空均四大。则今举一空字。便是全举五大。人谓五大是无情法。名为不觉。根识是有情法。名之为觉。殊不知情与无情。皆性皆真。是故十法界若正若依。一一无非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此随缘不变之体也。随十界众生之心。应其所知大小之量。循于善恶诸业。发现而为十法界空。此不变随缘之用也。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凡外以析色归空为因缘。以顽空不动为自然。禀藏教不得意人。以灭色会空为因缘。以真空不动为自然。禀通教不得意人。以体色即空为因缘。以空理无生为自然。禀别教不得意人。以缘了二修显发真如为因缘。以真如佛性迥出二边为自然。皆由不了藏性。故终无实义可得耳。惟其藏性即空大性。故虚空藏菩萨悟之。妙力圆明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辛六、明藏性即根大性。然一切大小乘经。只明六大。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皆不别立此根大名。以一切诸法。色心收尽。地水火风空五大。同是色法。识大即是心法。此之前五浮胜二根。及浮尘肉团。还属前五大摄。胜义意根。即识大摄。所以不须立也。今经别立根大。须知于前五根。不取浮胜二种色法。但取任运照现量境一种功能。于第六根。不取浮尘肉团色法。但取胜义默容诸法一种功能。当知即是第八识之见分。寄在六根门头。缘彼现量六尘者也。立此根大。


凡有三意。一者为收前法故。二者为顺后文故。三者为立圆通境故。初为收前法。又有三意。一者前文十番辨见。皆借见精以显妙性。今更申明见闻等精。即是藏性。藏性如真月。见闻等精。与色空等尘。如二月。依真月有二月。指二月即真月。则见见非见之旨。至此愈明。二者前以五阴收一切法。罄无不尽。今开色阴为前五大。指受阴为根大。指想行识三阴为识大。一一大中。仍各具足十界五阴。以色心二法。决不相离故也。三者前以十八界收一切法。亦无不尽。今横开六尘为前五大。合六根为根大。合六识为识大。若合若开。咸成所观妙境。


初意竟。二为顺后文者。文云。生死轮转。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将欲说此法门。故先立此大也。三为立圆通境者。如六尘六根六识。皆为下文诸圣圆通而作张本。脱不立此根大。则势至念佛圆通。便为无据。故须别立此根大也。文分为四。初破妄执。二明大均。三显理性。四斥迷惑。壬、今初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只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与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十法界见闻觉知。一往皆是寄在六根。总名根大。旧称见大。得别遗总。今所不用。今但约见根一法辨之。以例余五根耳。见觉无知。因色空有者。此明缘生之见。无自体性。以例闻嗅觉知。无不皆尔也。则明暗等因见分析者。意显明暗亦无自性。还与见觉互为因缘。以例动静合离生灭等法。亦无不皆尔也。此是正举因缘生法。下乃广明无性。先征。次破。征中,共立六句。一者一体。二者非一体。三者或同。四者非同。五者或异。六者非异。若未达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妙性。假饶聪辨明了。断断不能出此六句戏论窠臼。故征起而一一破之。初从阿难此见至一云何成。先破一体。文相易知。二从若此见精至从何立见。破非一体。言明暗虚空三事俱异者。异字训作离字。

设三事一总俱离。则无从立见矣。三明暗相背。以破或同。或者不定之辞。今明暗决定相背。是故不可说或同也。四离三元无。超破或异。设令离于明暗空三。稍有见之自体可以指陈。可说或异。今既无可别指。是故不可说或异也。分空分见本无边畔。追破非同。非同即异。但是防转计者之变文耳。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以破非异。非异即同。亦是防转计者之变文耳。汝更细审下。嘱令更加精研。欲其悟入藏性。盖不达藏性。则见闻等根。是觉知性。空及四大。是顽碍性。故非和非合。此破其和合妄计也。不应见精无从自出一句。又破其转计不和合也。
  
壬二、明大均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此以见闻觉知均前五大。而名六大。显其皆性皆真。无二无别也。盖九界众生。于此见与见缘二法。总未能融通为一。凡夫计前五大为实法。计内六根为实我。敌体相对。二乘执五大为生灭外法。执六根为生灭内法。敌体相对。禀通教人。谓五大为如幻外法。谓六根为如幻内法。亦敌体相对。禀别教人。虽知前五大为相分。见闻觉知为见分。然必远离依他起性。方证圆成实性。今在妄中。则见相二分。亦复敌体相对。孰知五大即见闻觉知。见闻觉知即五大。见闻觉知即藏性。五大亦即藏性。

藏性即见闻觉知。藏性亦即五大。是故十法界见闻觉知。即是十法界地水火风空。十法界地水火风空。即是十法界见闻觉知。今承上文拈出见根一种。即复非一非异。非同不同。四句咸离。百非俱遣。始信十界见闻觉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与彼虚空四大。一一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明矣。言无边不动虚空动摇地水火风者。仍是随他意语。既知藏性。则虚空非动非不动。双照动与不动。地水火风亦非动非不动。双照动与不动。随缘常不变故。

五大皆动而非动。不变常随缘故。五大皆非动而动。又随缘常不变故。十界五大皆非动非不动。不变常随缘故。九界五大皆非动而动。佛界五大皆动而非动。不达此致。则动与不动。皆为戏论耳。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等者。意显汝今现前见闻觉知。既不是生灭同异。又不是非生灭非同异。则非如来藏性而何。盖藏性随缘常不变故。所以不是生灭同异。不变常随缘故。所以不是非生灭非同异也。若迷此妙性。则说生说灭。说同说异。说非生灭。说非同异。俱是戏论。若达此妙性。则一切戏论。皆得除灭。亦可随四悉檀。巧作生灭同异非生灭非同异种种说矣。
  
壬三、显理性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周遍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明性具十法界见闻觉知。见之与识。皆性皆明也。觉明觉精。即初卷所谓识精元明。指自证分言之。前文既以见闻觉知均于五大。则今举一见字。便是全举六大。人谓六大之中。五是相分。根是见分。见相二分。不是自证。殊不知见相即是自证。自证即是见相。见相自证。无非妙性。无非真明。是故十法界若见若相。一一无非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谓随缘不变之体。

随十界众生之心。应其所知之量。如一见根。众生洞视不过分寸而非减。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而非增。听嗅尝等莫不皆然。各各性具一千二百功德。横遍竖穷。故曰妙德莹然。只由十界业异。故循业发现而为十界六根。于无差别性中。妄见种种差别。是为不变随缘之用也。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凡外计六根是我。从时方微尘大自在天等生为因缘。计神我遍满十方为自然。禀藏教不得意人。执名色缘六入为因缘。六入既灭。所证偏真为自然。禀通教不得意人。以如幻六入为因缘。六入体空为自然。禀别教不得意人。以依他起性成于六根为因缘。以六根消灭。所证圆成实性为自然。皆由不了藏性。故无实义也。惟其藏性即根大性。故大势至法王子悟之。成念佛三昧。
  
辛七、明藏性即识大性。然小乘惟言六识。大乘则言八识。或言九识。须知第九识名。乃就果地而立。实无别体。只约八识之性出障圆明。故更加以白净之号。唤作庵摩罗识耳。今经第八第七两识。总摄入于意根。前文所云思量兼了别性是也。此则已属根大中收。故今独约前六识言之。明其皆是性具。分文为四。初破妄执。二明大均。三显理性。四斥迷惑。壬、今初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十法界六种识心。总名识大。今且就阿难眼识辨之。以例其余五识。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者。正明识是缘生。破性计也。汝今遍观下。重举因缘生法。此识了知下。推其缘生无性。举因缘中。辨于根识不同之相。循历周视。先辨根相。即前文根大中所谓见大。此是第八识之见分。寄于浮胜二种眼根。任运了境。无别分析。故喻以但如镜中。然不同镜之无知也。汝识于中次第标指等。次辨识相。此中眼识与同时意识。亦复有别。佛虽不说。理合知之。若但亲缘文殊舍利等相。不带名言者。则是眼识功能。若起文殊舍利等名言。即是同时意识功能。又眼识所缘文殊舍利等相。但是托彼文殊舍利本质之境。变起眼识家自相分境而为所缘。非即缘彼文殊舍利实体。以文殊舍利实体。乃阿难第八识之相分。是彼见大之所缘缘故也。推无性中。先立四句。然后一一推破。

初破生于见中。二破生于相中。文皆可知。三破生于空者。夫空则既非是相。亦非是见。非见则无所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则灭前缘。何处可用见闻知觉。既是处此二非。为一总俱空耶。为除见相之外。别有一法耶。若一总俱空。则同于无。若别有一法。亦非同于见相之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乎。四破无因生者。眼识与同时意识。皆惟缘现量境。决无日中别识明月之理。因见日故。方了别日。则非无因明矣。此以因见因相因空同属因缘。以无因为自然而并破之。

汝更细详下。劝令更加审究。并破和合不和合也。见精托在汝睛。形相推于前境。但有可状。则方成有。既不是相。则便成无。如是识缘。既非见非相非空。亦非无因。毕竟因何所出。况未达藏性。则识属动摇。见属澄静。理必非和非合。闻听觉知皆属澄静。余五种识亦皆动摇。亦必非和非合。此破其计和合也。不应识缘无从自出一句。破其转计不和合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壬二、明大均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此以六种识心。均前六大而名七大。显其皆性皆真。无二无别也。盖九界众生。于此识与根尘。总未能融通为一。凡外计识中所现缘影为心。计根为身。计尘为物。敌体相对。二乘执根尘为能生。执识心为所生。亦敌体相对。禀通教人。虽知能生之根尘如幻。所生之识亦复如幻。终非一体。禀别教人。虽知一切唯识。而见相二分。不说即妄恒真。乃于见相二分之外。别立自证及证自证。仍复相对。孰知见相即自证。自证即见相。自证即藏性。见相亦即藏性。藏性即自证。藏性亦即见相。是故十法界识。即是十法界地水火风空根。十法界地水火风空根。即是十法界识。

今承上文。拈出眼识一种。如此离过绝非。始信十法界之六识六根。皆悉圆满湛然。性非从所。与彼虚空地水火风。一一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无生灭矣。此中了别二字。即指六识。见闻觉知四字。仍指六根。汝心粗浮下。责其不悟识心本如来藏。而敕令更加观察也。六处识心为同为异等者。若言其同。则眼识胡不别声。耳识胡不辨色。若言其异。则耳自听法。何故身起钦承。口来问义。

若言其空。何故了了明明。不可断灭。若言其有。何故内外中间。俱无所在。若言非同。何故性中相知。若言非异。何故用中相背。若言非空。何故觅不可得。若言非有。何故应用无尽。既此六处识心。不是同异空有。亦不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谓非如来藏性而何。盖藏性随缘常不变故。所以不是同异空有。藏性不变常随缘故。所以不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也。若迷此妙性。则说同说异。说空说有。说非同异。说非空有。俱为戏论。若达此妙性。则戏论自灭。亦可随四悉檀。作同异等种种说矣。
  
壬三、显理性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明性具十法界六识。识与本觉。皆性皆真也。明知觉明。即下文所谓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指真如理性言之。前文既以识心均于六大。则今举一识字。便是全举七大。人谓七大只是根尘识三。全体虚妄。不是妙明明妙真体。殊不知性识即是明知。觉明即是真识。是故十法界识心。一一无非妙觉湛然。遍周法界。是谓随缘不变之体。由此故有不变随缘之用。含吐十虚。何方何所。皆是循于十法界业。而发现为十法界识也。含吐二字。通于迷悟。且约佛界言之。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微尘刹土。自他不隔毫端。

义之如含。一念普观无量劫。一光普照十方界。义之如吐。然含亦非含。吐亦非吐。故云宁有方所。次约迷情言之。取频伽瓶。满中盛空。名之为含。用饷他国。开孔倒瓶。名之为吐。亦复含无所含。吐无所吐。故云宁有方所。以要言之。无不还归此法界。故含遍十虚。无不从此法界流。故吐遍十虚。相宗所谓集起名心。集则是含。起则是吐也。不言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者。此识即是众生之心。即是能知之量。前之六大。恐迷情谓是心外实法。故须一一皆云随心应量。今之识大。既是直指众生现前之心。但不知其全体即是藏性。故以含吐十虚宁有方所而名状之。方知向日所认缘影。不惟不是真心。断断乎亦不是六识矣。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凡外计识心是我。或是我所。计断灭者。属邪因缘。计常住者。属于自然。二乘执此六识是因缘生法。无我我所。若惑业俱尽。不复生识。譬如薪尽火灭。火无去处。爱尽涅槃。亦复如是。涅槃之界。无生无灭。名为自然。禀通教人。以识心即空为因缘。空理无生为自然。禀别教人。以唯识之相。四分皆属依他起性。名为因缘。唯识之性。即是真如无为。名为自然。此皆不达藏性。终无实义也。惟其藏性即六识性。故弥勒菩萨悟之。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已上明性本具相竟。从初卷佛告阿难汝我同气至此。是正明理性中第三如来答示已竟。
  
丁四、大众圆悟二。初经家叙益。二当机偈赞。戊初、中二。初叙益。二叙仪。
  
己初、又二。初略叙。二广叙。庚、今初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
  
⊙微妙开示者。由此即性具相之文。方知前来就事显理之文。一一皆是了义极谈也。不复妄认四大为自身相。顿悟清净法身。故身荡然。不复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顿悟常住真心。故心荡然。知此妄身妄心。不离法身妙心。如沤不离海。尘不离空。沤之与尘。岂能为碍于空海。故得无挂碍也。此略叙悟门。亦是总叙。下之广叙。即别叙耳。
  
庚二、广叙又二。初圆悟三大。二结属真因。辛初、又三。初悟性量。即是相大。二悟性体。即是体大。三悟性具。即是用大。壬、今初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此翻前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之迷情也。既领七大文中。周遍法界之义。亦领阴入处界文中。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之义。亦领辨见文中。离一切相等义。亦领征心文中。七处咸非之义矣。
  
壬二、悟性体。即是体大。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此翻前迷己为物。故于是中观大观小之迷情也。且如举一毛端。便即菩提妙明元心。所以遍能含受十方国土。盖既领七大文中。清净本然之义。亦领阴入处界文中。其性真为妙觉明体等义。亦领辨见文中。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等义。亦领征心文中。密显大佛顶义矣。
  
壬三、悟性具。即是用大。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此翻前以动为身以动为境。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之迷情也。惟心所现。故云若存。心外无体。故云若亡。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故其起无所从来。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故其灭无所从去。盖既领七大文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循业发现等义。亦领阴入处界文中。幻妄称相等义。亦领辨见文中。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等义。亦领征心文中。眼不能见义矣。以此为性具并用大者。虚空具足众尘。尘尘之性。元即空性。巨海具足众沤。沤沤之性。无非海性故也。
  
辛二、结属真因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指彼十界依正色心等法。总不离我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此心体本离过绝非。相本竖穷横遍。用本具足恒沙。总三义而惟是一心。即一心而宛然三义。的是人人本有之妙心。从来常住不灭。所谓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依此修行。乃能得成无上菩提者也。如来最初即语阿难。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今乃了然知之。虽是故物。义如新获矣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5-10 21:41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己二、叙仪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从来未悟。今日始悟。故曰得未曾有。受益既深。感恩自切。故赞佛发愿。所以报佛恩也。
  
戊二、当机偈赞二。初赞叹述益。二誓愿请加。己初、中二。初赞圆常人法。二述所证浅深。庚、今初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此中初一句。指能说人。次四字。述所说法。后三字。总赞人法皆希有也。由阿难彻悟自己心性。方知佛所证极。与我之所本具。毫无差别。故矢口而赞。只须妙湛总持不动六字。收尽三卷经文妙旨。亦收一题妙旨。亦便吸取下文妙旨。亦能该摄一代时教。乃至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妙旨。今当一一点示。不与旧解同也。言妙湛者。即是随缘常不变义。言总持者。即是不变常随缘义。言不动者。即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二体义。叙悟中云。心遍十方。空如叶物。即妙湛也。父母生身。如尘如沤。即总持也。物即妙心。心精含里。即不动也。又三义惟是一心。故名妙湛。一心宛具三义。故名总持。

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故名不动。一切众生。是理即妙湛总持不动。闻名生解。是名字即妙湛总持不动。起圆止观。是观行即妙湛总持不动。六根清净。是相似即妙湛总持不动。无明初破。是分证即妙湛总持不动。圆满彻证。是究竟即妙湛总持不动。今称究竟证者。故名为尊。所谓十号具足。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九法界世间所共尊也。收前七大妙旨者。周遍法界。故名妙湛。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循业发现等。故名总持。清净本然。故名不动。又三即一。故妙湛。一即三。故总持。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故不动。约究竟。故称尊也。收前阴入处界妙旨者。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故妙湛。幻妄称相。故总持。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故不动。一三三一。乃至究竟称尊。

如上说。收前辨见妙旨者。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故妙湛。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故总持。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故不动。又离一切相。故妙湛。即一切法。故总持。无是非是。故不动。又面皱变而见不皱变。为妙湛。无生灭而舍生趣生。为总持。生灭与不生灭。惟是一心。为不动。又主空。为妙湛。主必有客。空必具尘。为总持。主之与客。空之与尘。实无二性。为不动也。收前征心妙旨者。正显七处咸非。为妙湛。旁显七处皆是。为总持。理实无非无是。即非即是。为不动也。悟妙湛故。即奢摩他最初方便。

悟总持故。即三摩钵提最初方便。悟不动故。即禅那最初方便。又悟妙湛总持不动言三即一。是奢摩他最初方便。悟妙湛总持不动举一即三。是三摩钵提最初方便。悟妙湛总持不动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是禅那最初方便。又悟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言三即一。成今妙湛。悟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举一即三。成今总持。悟妙奢摩他三摩禅那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成今不动也。收一题妙旨者。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名妙湛。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名总持。大佛顶。名不动。又二修全在一性。名妙湛。一性具足二修。名总持。性修不二。名不动。

又首楞严者。名一切事毕竟坚固。谓阴入处界七大毕竟空。故称妙湛。毕竟假。故称总持。毕竟中。故称不动。乃至三一一三。究竟名尊。具如上说。又具足万行者。该具名妙湛。积具名总持。性具名不动。乃至三一一三等如上说。又密因者。了因佛性名妙湛。缘因佛性名总持。正因佛性名不动。性具三因名不动。修中三因名妙湛。证发三因名总持。乃至三一一三等如上说。又不动故称大。妙湛故称佛。总持故称顶。又妙湛故相大。总持故用大。不动故体大。又妙湛故自觉。总持故觉他。不动故觉满。又妙湛故顶不可见。总持故从顶发辉。不动故顶相最尊。乃至各各三一一三如上说。究竟称为世尊亦如上说。吸取下文妙旨者。如来藏本妙圆心十界俱非故妙湛。

如来藏元明心妙十界俱即故总持。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故不动。乃至三一一三如上说。又圆真实故妙湛。通真实故总持。常真实故不动。三一一三等亦如上说。该摄一代时教乃至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妙旨者。佛法虽多。不出权实。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一切如来说法仪式。总不出此。今知九界性即佛界性故妙湛。佛界性即九界性故总持。一性一切性。一切性一性。故不动也。开权显实。故称妙湛。为实施权。故号总持。权实不二。故名不动。以要言之。报身智慧名妙湛。应身功德名总持。法身理体名不动。又一切智名妙湛。

道种智名总持。一切种智名不动。该具功德名妙湛。积具功德名总持。性具功德名不动。真谛之理名妙湛。俗谛之理名总持。中谛之理名不动。是故三身皆妙湛。三即一故。三身皆总持。一即三故。三身皆不动。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故。今阿难一语便即赞尽。自非圆悟。安得有此。旧谓妙湛领显见义。总持领阴入处界义。不动领七大义。失于妙旨甚矣。首楞严王。即全性成修三昧之名。具如玄义及初卷释。今知征心辨见四科七大等文。无非显此三昧之体性也。希有者。九界众生。未悟藏性。未具佛德。不能说此三昧。亦未尝闻此三昧。故为希有。今始得闻之耳。
  
庚二、述所证浅深
  
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亿劫颠倒想者。即无始以来认悟中迷之妄想也。依此妄想。故有九法界中因缘自然和合不和合等种种戏论。今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妙性。故戏论妄想顿消。而本有法身斯获也。既言法身。必具般若解脱。与别教所明素法身不同。若欲点示。则倒想消处。即是解脱。能消之智。即是般若。然此法身三德。向本无减。但在迷不觉。仅有其理。义之如失。今从迷得悟。始觉有功。名之为获。而有五位浅深不同。所谓名字获。观行获。相似获。分证获。究竟获也。

阿难内秘外现。则其本地密获。不可妄测。但据迹中显获。的在圆教初信。对彼藏教。位齐初果。故下文云。汝今已得须陀洹果。明文在兹。惟其方证初信。是故还须定境修观。以为证入初住华屋之门。当知堕淫室时。尚是凡夫。所以无无漏戒。但有律仪。须佛拯救。而七处计心之文。全是见惑所摄耳。旧注纷纷。不惟罔识如来所说药相。亦复不知阿难所示病相矣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己二、誓愿请加三。初发大愿。二请佛加。三喻不退。庚、今初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初一偈。是四弘誓愿。次一偈。是增上誓愿。愿今得果成宝王者。期心妙觉极果。是欲证十界道灭。所谓佛道无上誓愿成。兼摄法门无量誓愿知也。还度如是恒沙众。是欲灭十界苦集。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兼摄烦恼无尽誓愿断也。此四弘誓。

依无作四谛而发。故名深心。次增上誓中。五浊恶世誓先入。是勇猛增上。盖五浊众生刚强难化。今达藏性平等无二。方无所畏。又同体大悲。如父母于子。病者加怜故也。如一众生未成佛二句。是弘毅增上。由达藏性竖穷横遍。故不遗一众生。亦不惮尽未来际。又同体大悲。如父母于子。等生爱念故也。泥洹。亦云涅槃。此翻灭度。
  
庚二、请佛加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证法体故称大雄。具智断故称大力。能与拔名大慈悲。大力是妙湛德。大慈悲是总持德。大雄是不动德。又此三即一故妙湛。此一即三故总持。此三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故不动。又证妙湛总持不动理体。故名大雄。具妙湛总持不动智照。故名大力。起妙湛总持不动妙用。名大慈悲也。

微细惑者。据下文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即上文所谓消我亿劫颠倒想也。又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此指三界思惑。又云。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此指界外别惑。即今所谓微细惑也。无上觉。即究竟觉。由细惑除。便登妙觉。所谓明极即如来也。十方界。即寂光实报方便同居一切国土。所谓一人成佛时。法界皆为一佛之依正也。
  
庚三、喻不退
  
舜若多性可销亡。铄迦罗心无动转。
  
⊙舜若多。此云空。空无可销。但沤灭空本无。犹可云销。铄迦罗。此云金刚。以喻称性所发坚固誓愿之心。同于藏性。故终无动转也。大科正明理性已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卷第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卷第四】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

  


丙二、广破余疑。上文就事显理。即性具相。圆顿妙理。昭揭无余。所以当机圆悟。永断疑情。今则别为二乘之人。法执重者。双腾二疑。以求答示。兼穷起妄之元。俾知迷悟无性。从此便可称性起修。修非性外矣。分文为二。初明事理性相本融。二明迷悟因缘无性。丁初、中三。初疑请。二许宣。三正说。戊初、又二。初叙敬。二叹述。己、今初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偏袒右肩者。正坐听法。本皆通肩披衣。今起座问法。故偏袒以表敬顺也。右膝著地。名为胡跪。亦表敬顺之意。合掌以表一心。以上总是恭敬之仪。
  
己二、叹述又二。初叹教。二述请。庚、今初
  
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智能断惑。故名大威。悲能利生。故名大德。又折伏众生故言威。摄受众生故言德。折摄并用。如父如母。故言大威德世尊也。如来第一义谛者。叹前所说就事显理。即性具相。皆第一义。惟有如来能谛了之。故称如来第一义谛。
  
庚二、述请又三。初总述疑情。二别述二难。三请佛开示。辛、今初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此先述其疑状。并出其致疑之由也。聋人。喻声闻无中道智慧。百步外。喻佛境界去己甚远。蚊蚋。喻中道微妙法音。本所不见。喻声闻慧眼。不见佛中道境。何况得闻。喻无明聋障。不闻所诠实义。此述其疑状也。阿难一辈。所知障轻。故先开悟。烦恼障重。故习漏未除。我等罗汉烦恼障轻。故尽诸漏。所知障重。故尚缠疑悔。此出其致疑之由。由于所知障重也。
  
辛二、别述二难又二。初从阴入处界文中起理违事难。二从七大文中起相违性难。
  
壬、今初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意谓阴入处界。既皆藏性真理。真不容妄。云何现见种种妄相。此妄从何而生。盖不达如来指妄即真。无妄可拨之旨故也。
  
壬二、从七大文中起相违性难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处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意谓地水火风等。一若周遍。更不容他。盖不达如来全性即相。全相即性之旨。而妄以坚碍为地性。润湿为水性等故也。
  
辛三、请佛开示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攸往。犹言所归。开我迷云及诸大众。犹言开我及大众之迷云。
  
戊二、许宣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有学已悟。故独告无学人也。前文就事显理。即性具相。无非胜义。今更破尽事理性相余疑。名胜义中真胜义性。非于前胜义外别有所加。但令真性倍昭明耳。定性声闻。偏指不回心者。未得二空。谓但证人空。未证法空。然肯回心向大。非定性也。一乘寂灭场地者。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唯一佛乘。本来寂灭。依此为本修因地。方是真正无喧杂处。而为全性起修之正行也。今说此法。无论回心与不回心。皆令得悟。正可为法华前阵。若至法华。则已开佛知见。更无不回心者。亦不劳重开示矣。
  
戊三、正说二。初答迷真起妄。以释理违事难。二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己初、中二。初总辨真觉。二别明迷悟。庚初、又二。初直指觉性本来寂照。二双破觉非明与不明。辛、今初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此先指出本来觉性。不属迷悟。以为迷悟之所依也。性觉本觉。只有二名。终无二体。不改名性。固有名本。妙明明妙。不过交互言之。显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迷之所不能减。悟之所不能增也。满慈虽曰常闻。实未达其旨趣。故佛得以两关勘之。
  
辛二、双破觉非明与不明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此文三节。初佛言下。是以明与不明双征。次富楼下。是单领明边而以不明为非。三佛言下。是双破明与不明皆非也。旧解纷纷。伤文失旨。今不暇辨。但直释出。令义昭然。初文不必穿凿令深。但浅浅问云。汝所称觉明者。为复性有所明。而称名为觉。为觉乃不明者。而称为明觉乎。此故立明与不明两关以勘验之。富楼那即便答云。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意显必有所明。方可称觉。是竟堕在明之一关矣。佛遂双破之云。

汝谓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意必取有所明。不知有所便非觉性矣。既破其所领之非。恐彼转计无明。故又牒破之曰。无所又复非明。而无明又非觉湛明性也。有所非觉句。显此觉性不堕明之一关。无所非明二句。显此觉性不堕不明一关。惟其非明不明。故本来不属迷悟。而得为迷悟作本也。
  
庚二、别明迷悟二。初明众生迷真成妄。二明诸佛悟妄惟真。辛初、中又三。初明所起妄因。二明所感妄果。三结果归因。壬、今初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此正显一念无明心中。顿具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之因也。性觉必明一句。即前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之义。谓性觉必具真明。此明不是有所之妄明。亦不是冥然不觉之无明也。但真如本有随缘之用。由其无始以来曾未悟故。不觉念起而妄为明觉。是故觉性元非所明。由此妄明。遂立妄所。所既妄立。随即生汝妄能。于是本无同异法性之中。炽然遂成能所二法之异矣。此非世界相续之张本乎。又复异于彼之所异。因异复立妄同。此非十方虚空之张本乎。又既有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岂非众生相续之张本乎。夫一念无明不起则已。起则必成能所之异。有异则必有同。有异有同。则必有无同无异。如此诸法。森然顿起。扰乱性真。两两相待。安得不生劳虑。劳虑既久。安得不发妄尘。

既有妄尘。安得不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岂非业果相续之张本乎。是知三相续因。总不离于一念无明也。此文旧以三细六粗释之。义亦可然。但令文势断续。经旨难明。今故不用。设欲配之。亦无不可。妄为明觉。即无明业相。立所。即境界相。妄能。即能见相。境界是相分。能见是见分。此之二分。起必同时。故起信论先能后所。此中先所后能。各从语便。实不相违。已上是三细也。次相待生劳。

即六粗中智相。劳久。即相续相。发尘。即执取相。自相浑浊。即计名字相。尘劳烦恼。即业相及业系苦相也。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不依本觉。安有无明。不依无明。安有境界。不缘境界。安有六粗。摄六粗。只归见相。摄见相。只属无明。摄无明。不离本觉。可谓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矣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