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阿含经随身辑

男女间的情欲,是人们认为最美妙、最吸引人,而且最能有深刻、长远影响的了。经中说,其威力,甚且可以持续达好几个宇宙生灭的时间(动历劫数)呢!

64.尊者多耆奢,入城乞食,见一女人,极为端正,见已,心意错乱。

阿难报曰:「知欲颠倒法,心意极炽然;当除想象念,欲意便自休。」

尊者多耆奢,生此想念:汝今形体骨立皮缠,亦如画瓶,内盛不净,诳惑世人,令发乱想。观彼女人,从头至足,此形体中,有何可贪?三十六物皆悉不净。

今观他形,为不如自观身中,此欲为从何生?为从地种、水种、火种、风种生耶?

是时,尊者便作是念:此欲者,但从思想生。

欲我知如本,但以思想生;非我思想汝,则汝而不有。

色如聚沫,痛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最胜所说。

思惟此已,尽观诸行,皆悉空寂,无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所说。(增·三一六)

※尊者多耆奢,在乞食的途中,对异性起了情欲,为欲火所煎熬,虽经尊者

阿难的开导,仍然难以平息。于是,尊者多耆奢开始分析对方,到底是哪里吸引人呢?想以佛陀最常教导的不净观,来平息情欲。想着想着,突然警觉到,只是一味的向外观察,为什幺不追察自己的情欲,是怎样产生的呢?于是发现,欲,是从想产生的。

想,就是想象,是根据过去经验的比对,所形成的推测与认知,是五蕴中的想蕴了。

反省,如果能向内追察到自己的五蕴,可以说,已经是触及佛陀所证悟的精髓了。

聚沫与浮泡,从形成到消失,变化很快,让人觉得,它的存在很不实在,就像现代人形容暴起暴落,人为炒作的不扎实经济容景,称之为「泡沫经济」一样。

野马,也译为阳□,是在高温下,由空气急速对流,所产生的景像。这种景像,就好象是有许多野马奔腾一样,与沙漠中,常发生的「海市蜃楼」,情形相同。

芭蕉树的茎,看起来十分粗大,但是一层层的往内剥,却找不到一个实在的核心。

幻法,类似于现代的魔术,看起来好逼真,拆穿了,却都只是些掩人耳目的把戏。

以这些譬喻来形容五蕴,它们的共通点,就是让人感觉很真实,但是,现

象的背后,并不存在有任何实质的东西。

如果注意到五蕴,只是像这样不实在的组合,贪爱,就会开始泄气了吧!

65.今日为着何处?犹如痈疮,无一可贪:

眼如浮泡,亦不牢固,幻伪非真,诳惑世人;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诈不真。

口是唾器,出不净之物,纯含白骨。

身为苦器,为磨灭之法,恒盛臭处,诸虫所扰;亦如画瓶,内盛不净。

是故,当专其心,思惟此法幻伪不真。

思惟眼、色无常,所有着欲之想,自消灭。耳、鼻、口、身、意皆悉无常,思惟此已,所有欲意,自当消除。(增·三四一)

※传说在佛陀之前,一个久远的年代里,有一位外表英俊,名叫「善目」的「辟支佛」(无师自通的解脱圣者,但是没有很多学生追随)。有一回,来到一位长者家乞食时,被这位长者的女儿,所一见锺情。长者的女儿, 对这位辟支佛起了情欲,尤其是对他的眼晴,特别着迷。尊者善目知道了以后,就将自己的眼球挖出来,拿在手上,对长者女作了以上的开导。

无常,是尊者善目教导的重点。迷人的眼睛,突然间,就变成血淋淋的眼球,这是多幺大的震憾啊!无常,表示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人们是没有办法拥有什幺的,即使只是表面的现象,都没办法拥有,更何况,拥有与被

拥有之中,都没有任何实体性的存在呢!

66.当观此欲为从何生?复从何灭?

如来所说:夫去欲者,以不净观除之。欲从想生,以兴想念,便生欲意,或能自害,复害他人,起若干灾患之变,于现法中受其苦患,复于后世受苦无量。

是故,当除想念,以无想念,便无欲心,以无欲心,便无乱想。(增·二九一)

※如果能从炽盛的情欲中,稍稍挪出一点注意力,来思考自己的欲念,是从

哪里来的,应当怎样消除,那幺,对情欲的平息,就已经跨出重要的第一步了。

情欲的平息,在外,可以应用「不净观」,尽量将注意力,摆在实际上不

美好的地方,并且,扩大这样的注意力。在内,由于这样的转移注意力,还可以中断内心美丽而不实在的想象与编织。

欲念,主要是起源于想,应当从消除想念下手,来作舒解。

67.何因何缘,新学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修持梵行纯一清净?

⑴若见宿人,当作母想,见中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

⑵此身从足至顶,骨干肉涂,覆以薄皮,种种不净充满其中,周遍观察。

⑶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色相,莫取随形好,增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敛住,则世间贪觉恶不善法,则漏其心。是故,此等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杂·二五九)

※国王优陀那,对那些跟随佛陀出家不久,就能断除性欲(梵行纯一清净)的年轻比丘,感到很好奇,因而来请教尊者宾头卢。尊者宾头卢,于是就为他说明,在佛陀教团中,断除性欲的三种不同教导方法:

第一:对情欲比较轻的,以带有「假想观」色彩的方法,将年长的,当成母亲;年纪相仿的,当成姐妹;年纪小很多的,当成女儿,来消除欲念。

第二:如果,用这个方法行不通时,再进一步教导他,使用不净观。以不净观的扩大想象,来消除情欲。不净观,也带有「假想观」的应用技巧。

第三:当使用不净观,仍然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时,那幺,就得罩起时时刻刻守护根门的防护网,随时随地提醒自己,如实地处理从六根接收进来的资讯,不要渗入欲贪,去执取那些自己觉得愉悦的林林总总,以避免因此而增加自己的回味与想象。

这就是佛陀教导出家比丘们,消除情欲的三种技巧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68.当舍净想,思惟不净想;舍有常想,思惟无常想;舍有我想,思惟无我想;舍可乐想,思惟不可乐想。所以然者,若思惟净想,欲心便炽盛;若思惟不净想,便无欲心。

欲为不净,如彼屎聚;欲如蘖鹆,饶诸音响;欲无返复,如彼毒蛇;

欲如幻化,如日消雪;当念舍欲,如弃家间;欲还自害,如蛇怀毒;

欲无厌患,如饮咸水;欲难可满,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罗刹村;

欲犹怨家,恒当远离;欲犹少味,如蜜涂刀;欲不可爱,如路白骨;

欲现外形,如厕生华;欲为不真,如彼画瓶,内盛丑物,外见殊特;

欲无牢固,亦如聚沫。

是故,当念远离贪欲之想,思惟不净之想。(增·四一七)

69.作是观察,解了淫坑之火,犹如骨锁、肉聚、蜜涂利刀、果繁折枝、假借不久。亦如剑树、毒树,如毒害药,悉观了知,便能得度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此事必然。(增·一二O)

※欲如骨锁,就像狗啃骨头,伤了嘴还止不了饥;欲如肉脔,就像众鸟争食的小肉块,瞬间就没了(《中阿含·二O三·晡多利经》);也像沾在利刀口上的一点点甜蜜,如果想要尝它,就有伤到舌头的危险;又像过于繁茂的果实,让树枝不堪负荷而折断一样。这些比喻,都在告诉我们:淫欲,乐少苦多,多有灾患,会让我们:得、不、偿、失,应当远离。

情调,总是在朦胧中,眯着眼的想象编织里。只要您睁亮眼晴,抽丝剥茧地,想要知道它的真实面貌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所以平息情欲的有效方法,就是去分析:到底美在哪里呢?我的欲念,又

从何而生呢?

70.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

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杂·一O四)

※五蕴的组合,展现着一个生命,即使是解脱的圣者,在入灭前,也还是展现着五蕴和合的。只不过,不同的是:解脱的圣者,不会执着于五蕴,贪爱着五蕴。带着执着与贪爱的五蕴,这是平常凡夫的五蕴了,经中特别以「五受阴」之,表示了带着杂染的意思。

所以,显然地,五蕴本身,并不是问题之所在。修行人真正应该努力的,是欲贪的「离」,而不是五蕴的「离」。

71.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

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轭鞅缚系,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于中间,若轭、若系鞅者,是彼系缚。(杂·二五二)

※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贪、镇、疑等染着烦恼,这是因为,其中有了欲爱这根绳子绑着。就像因为有牛轭套着,皮带绑着,才能让黑牛与白牛并肩拉车一样,而不是六根一接触到六尘,就必然要产生染着与烦恼的,否则,就无从修起了。

修行,就是在说服自己,决心做到:离开欲爱这根绳子的系缚与支配。

72.释提桓因白世尊曰:云何断于爱欲,心得解脱?世尊告曰:若闻此空法,解无所有,亦无所着,则得解了一切诸法,如实知之。身所觉知:苦、乐、不苦不乐之法,即于此身观悉无常,皆归于空。彼已观此,已都无所着,已不起世间想,复无恐怖,便般涅槃。(增·一五三)

※欲爱,还是执着的一环。解决之道,仍然是在观察周遭,尤其是观察自己的身心「悉皆无常」,体会没有什幺可以拥有的,才能保持不执着。观察,应当以如其事实,不带成见的求真态度(如实知之)。这是修行上,最必要培养与锻练的能力。

73.世尊告曰:摩诃男!汝因一法不灭故,住在家,不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摩诃男!有五欲功德,可爱、可念、欢喜,欲相应而使人乐:谓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展转共诤,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是谓现法苦阴。摩诃男!我知欲无乐,有无量苦患。我知如真已,不为欲所覆,亦不为恶不善法所缠,便得舍乐及无上息。是故,我不因欲退转。(中·一OO)(苦阴经)

※五欲功德,是指眼、耳、鼻、舌、身等五官,感受到所喜欢的色、声、香、味、触(触觉),而令人产生欢喜、爱乐的。

为了要满足这样的欲望,人与人之间,便经常发生着数不清的摩擦:从个人、家族、乃至于国家,造成了人生无穷的苦难。只有知道欲的真相,不被欲冲昏了头(不为欲所覆),舍得抛弃五欲之乐,才不会常被烦恼所纠缠,而得到内心最高的宁静(无上息)。

74.见五欲犹如火坑,如是观察五欲已,于五欲贪、欲爱、欲念、欲着,不永覆心;知其欲心行处、住处,而自防闭。

譬如恒河,长夜流注东方,多众断截,欲令流注西方,宁能得不?(杂·二六七)

※知道五欲所能带来的苦难,对五欲,就应该随时保有一份,像接近火坑般的警觉。这样,才不会被五欲所淹没(覆)。

假如随时能够知所警惕,勤于觉察,明白心中的欲念,是从哪里升起,在哪里停留,这样,就能够有所防范。长时间下来,必然能养成离于贪染五欲功德的习性。这样的习性一旦养成了,那幺,就像挡不住的东流江水,再怎样也不会流回西方了。

75.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夫行,是说一边。

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是说二边。

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觉,趣于涅槃。

(中·一六九)(拘楼瘦无诤经)

※追求欲乐,是欲贪的表现,不值得鼓励。苦行,不是解脱的关键,追求苦行,与解脱不相呼应,也就没有意义了。正确的作法,是扬弃欲乐与苦行,处于不执着的正确道路,佛陀称之为「中道」。中道,有八个指导规范,也称为「八正道」(请参考本《剪辑》第一四九条经文)。

中道,带领人们走向光明与智能(成眼成智),自在与觉悟,是人们趣向涅槃的唯一道路。

76.以依信故,乐于无欲者;以贪利称誉求供养故,乐于远离者;以依戒故,乐于无诤者,不应如是观。

但欲尽、恚尽、疑尽,是乐于无欲;乐于远离;乐于无诤;乐于爱尽;乐于受尽;乐心不移动。(中·一二三)(沙门二十亿经)

※不是因为信仰,也不是为了赢得敬仰,而乐于无欲的。实在是因为:已经如实地了解了欲贪的祸患,而努力于贪欲的去除,乐于安住无欲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八、对治

在导向身心净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或技巧,广义地来说,都可以视之为对治法了。因为,种种的修行方法,都是为了导正人们种种错误习性的需要,而安立的。

77.极盛欲心,要当观不净之想,然后乃除。

若镇恚盛者,以慈心除之。

愚疑之□,以十二缘法,然后除尽。(增·二六六)

※贪、镇、疑,是人们最主要的问题了,贪、镇、疑的对治法门,就相当于含盖了佛法的所有修行方法。间接地,也涉及了整个佛法的思惟与价值判断了。

所谓对治,当含有个别个别,依不同的因缘,而有所不同的意思。以不净治贪,以慈心治镇,以智能、十二缘起法治疑,这是古代,佛陀多数圣弟子们的成功经验,虽不必然百分之百地适合每个人,但却值得每一个修行人,都来尝试看看。

78.譬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焦炭,云何,非为增炭令火灭耶?如是,微劣犹豫,若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者,此则非时,增懈怠故。

譬如炽火,欲令其灭,足其干薪,于意云何?岂不令火增炽燃耶?如是,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增其掉心。(杂·七二六)

※如果要让小火烧得旺盛,就不可以一下子加入许多焦炭,因为焦炭一开始并不容易着火,加多了反而阻碍通风,并且吸走了热量,使原来的小火,因温度降低,得不到足够的空气而息灭。反之,如果要息灭烧得很旺盛的火,而加入许多干材,岂不是会让火烧得更旺盛吗?

所以,情绪低落、懒洋洋时,应当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提神醒脑,示教照喜。情绪高亢、得失心重时,应当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使情绪平稳,令内住一心摄持。

修行,就像照料炉火一样,应当随着自己身心的变化,而作适当的调整,这也是「知时」的含义之一吧!

79.此鹿子母堂空,无象、马、牛、羊、财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众。若此中无者,以此故我见是空,若此有余者,我见真实有。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若欲多行空者:

莫念村想、人想,当数念一无事想。彼如是知:空于村想、人想,然有不空,唯一无事想。唯有疲劳,因一无事想故。莫念人想、无事想,当数念一地想。唯有疲劳,因一地想故。

莫念无事想、地想,当数念一无量空处想。唯有疲劳,因一无量空处想故。

莫念地想、无量空处想,当数念一无量识处想。唯有疲劳,因一无量识处想故。

莫念无量空处想、无量识处想,当数念一无所有处想。唯有疲劳,因一无所有处想。

莫念无量识处想、无所有处想,当数念一无想心定。唯有疲劳,因一无想心定。

彼作是念:我本无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乐彼(无想心定),不求彼,不应住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空欲漏、有漏、无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处命存。唯有疲劳,因此我身六处命存故。(中·一九O)(小空经)

80.若不欲哗说、不乐哗说、不合会哗说,不欲于众、不乐于众、不合会于众,欲离众,常乐独住远离处者,得时爱乐心解脱,及不时不移动心解脱者,必有是处。所以者何?我不见有一色令我欲乐,彼色败坏变易,异时愁戚啼哭,忧苦懊恼。以是故,我此异住处正觉尽觉,谓度一切色想,行于外空。

我行此住处(度一切色想,行于外空)已,生欢悦,一切身觉正念正智,生喜、生止、生乐、生定。如我此定,一切身觉正念正智。若欲多行空者,彼当持内心,住止令一定:此身离生喜、乐,渍、尽润渍,普遍充满,无处不遍。彼当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彼念内空已,其心移动,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者,当念外空。彼念外空已,其心移动,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者,当念内外空。彼念内外空已,其心移动,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外空者,当念不移动。

彼念不移动已,其心移动,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不移动者,彼彼心于彼彼定,御复御,习复习,软复软,善快柔和,摄乐远离已,当以内空、外空、内外空、不移动成就游。(中·一九一)(大空经)

※这是两种不同的修行方法,前面一经,名为∧小空经∨;后面一经,名为∧大空经∨。∧小空经∨里所描述的方法,是以渐进地转移替代方式,一直以进入比较深程度的禅定(所可能引起的烦恼比较轻),来取代目前程度较浅的禅定(所可能引起的烦恼比较重)。像这样,逐步地减轻烦恼,体认空义。一直到进入最深的无想定。尔后,再更进一步地警觉到,连无想定的境界,也不可以贪恋执着。能够这样,就离开了最后的执着,而成为解脱的圣者了。这时候,只剩下五蕴、六处(六根)和合的存在,以及五蕴、六处无常衰败的侵扰而已。

∧大空经∨里所描述的方法,是以各种不同的角度,如六外入处、六内入处,尝试直接契入空性,去除烦恼。印顺法师在《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七节∨中说,∧小空经∨「是由下而上的,竖的层层超越」,∧大空经∨「却是由外而内,横举四种空观,修习成就而得究竟」。正是一竖一横的不同修习方式。

空,本来是指空旷安静之处,这是利用外在环境的安宁,来协助内心进入平静安祥的常用方法,所以∧大空经∨中说外空、内空。因为两者之间,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后来,人们就逐渐地借用「空」,来表达解脱者的境界了(请参考印顺法师着《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一节∨)。如果想比较这两种方法,孰胜孰劣,孰钝孰利,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重要的是,两种方法都能引导不同需要的修行者,趣向解脱。

81.以知以见故,诸漏得尽。云何?正思惟。有七断漏、烦恼、忧戚法:①有漏从见断、②有漏从护断、③有漏从离断、④有漏从用断、⑤有漏从忍断、⑥有漏从除断、⑦有漏从思惟断。(中·一O)(漏尽经)

※正确的见解(正见,尤其是离「我见」);守护六根;远离常为恶的人;有正当而能维持修行的生活资源(用);维持精进的安忍力;断除恶念、恶习的决心;常思惟佛法,这是经中所说的七个对治烦恼(漏)的方法。①念相善相应、②观念恶患、③不念此念、④以思行渐减念、⑤以心修心,受持降伏。(中·一O一)(增上心经)

※让心中常常想着好人好事,那幺就比较没有余暇升起恶念,就如同木匠,先用墨绳作好记号,就能够把木料切得笔直一样。这是不让心中,起恶念的第一个方法,与「近朱者赤」的含义相近。

如果在用这个方法时,还会有恶念出现,那幺,可以尝试推想,如果真的依所升起的恶念去做,会发生怎样的祸患,让自己知道,应当打消这样的恶念。这是消除恶念的第二个方法。

如果用第二个方法时,还会有恶念出现,那幺,应当暂停去想这些,就像把眼睛闭起来,或者避开离去,就看不到了一样。这是第三个方法,类似于暂时转移注意力的技巧。

如果上面的方法都用了,还有恶念出现时,那幺,就应当下定决心,让自己的念头平息下来。怎幺平息呢?就像走路很急的人,自问:不能走慢点吗?能这样想,脚步就缓得下来了。再想,不能停下来吗?能这样想,就停得下来了。依此类推,坐下来、躺下来,也都做得到了。像这样,再粗重急躁的举动,在自我的质问(反省)中,都会有可能渐渐地平息下来。这是第四个方法。

如果这样做,还有恶念出现时,最后的方法,就是进入□定了。□定的威力,就像二位大力士,可以轻易地压制住一个弱小的人一样,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治标良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83.当为说自通之法: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

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侵我妻、为人所欺、离我亲友、加唣言、作绮语,他亦如是。

是故,持不盗戒、不他淫戒、不妄语戒,不行两舌、恶口、绮饰。(杂·一O三二)

※这是佛陀为婆罗门、长者等在家众,所说的法。内容与现代所说的「同理心」相同。同理心,实在是守戒的最具说服力者。

84.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我今为汝说五除恼(镇恨)法:

①或有身不净行,口净行,莫念彼身不净行,但当念其口净行;

②或有口不净行,身净行,莫念彼口不净行,但当念彼身净行;

③或有身、口不净行,心少有净行,莫念彼身、口不净行,但当念彼心少有净;

④或有身、口、意不净行,哀愍慈念于此病人,莫令此贤因身、口、意不净,身坏命终,趣至恶处,生地狱中;

⑤或有身、口、意净行,常当念彼身、口、意净行;若慧者见,设生恚恼,应如是除。(中·二五)(水喻经)

※起镇心的动机,还是在要求「顺从己意」,就是「我执」的表现了。看到不合理的情况,最容易失去自制力,而起愤怒了。尊者舍梨子(舍利弗),所教导的方法,就是要我们尽量看到别人的优点,来化解自己的镇心。如果,对方真的是一无是处,那幺,就以怜愍心,来取代镇心吧。

85.不恶语言者,便不镇恚,亦不憎嫉,不忧缠住,不憎镇恚,不发露恶。有五言道:①或时或非时、②或真或非真、③或软或坚、④或慈或恚、⑤或有义或无义。汝等当学,若他说时,心不变易,口无恶言。犹如唾溺污之,不能令大地作非地;草炬不能令恒伽水热作沸汤;画师不能于虚空画作形像,以彩庄染;猫皮囊,柔治极软,以手拳□、石掷、杖打,或以刀斫,或扑着地于,除唿唿声,无复有唿唿声。汝等若为他人拳□石掷,杖打刀斫,以利锯刀节节解截,心不变易,口无恶言,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其广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当学如是。(中·一九三)(牟犁破群那经)

※如果能和悦地说话,就不会起镇心了。不起镇心,那幺,也就不会有憎恨嫉妒、忧愁烦恼,也不用常常忏悔(发露恶)了。

不管别人对自己的指责,时机合不合适、真实性如何、态度好不好、慈悲或镇恚、对自己有没有益处,都不要起镇心而口出恶言。就如同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唾溺的污染,就成不了大地;也像恒河的水,不会被草把的火烧沸;画师不能于虚空作画;而摔打柔软的猫皮,除了噗噗的声响外,再也不会有其它的了。

慈悲,出现在《阿含经》中,是以作为对治镇心为主的修行方法。这与后来,将慈悲作进一步提升,与信愿、智能并列为学佛的三大要素,或者说是佛教的三大特色,似乎是有所不同的。

86.犹如缚作□筏,乘之而度,安隐至彼。彼便以筏着右肩上,或头戴去。于意云何?彼作如是竟,能为筏有所益耶?

如是,我为汝等长夜说筏喻法,欲令弃舍,不欲令受。若汝等知我长夜说

筏喻法者:当以舍是法,况非法耶?(中·二OO)(阿梨咤经)

※对治,是修行上常需要用的手段,也可以看作是修行方法。如果使用某种对治法,奏效了,却转而深爱(执)着这个对治法,无法舍离,那幺,问题(执着)解决了没?岂不像为了过河而造筏,等过了河,又舍不得已经用不上的筏,还要扛着筏走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益的「正法」(筏)都不可以执取了,更何况是有害的「非法」呢!

87.念欲恶;恶念欲亦恶。彼断念欲,亦断恶念欲。

如是,恚、怨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慢、最上慢、贡高、放逸、豪贵、憎诤,贪亦恶,着亦恶,彼断贪,亦断着。(中·八八)(求法经)

※贪欲、镇恚、怨恨、悭嫉、欺诳、谀谄::等,都是造成烦恼的根源,心中如果升起这些念头,当然是不好的,应当设法平息。然而,如果发现自己,或是别人,心中起了这些恶念,自己也跟着起了情绪,对这些恶念,感到厌恶懊恼,那幺,这也是另一种执着,同样的是不好。

贪,制造了烦恼,是不好的。执着,也制造了烦恼,同样是不好的。

贪,应当断除,执着,也应当断除。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九、止诤

因见解、利益的相冲突,争执,就经常在我们的周围,不断地发生者。争执中的主角,就是人们的主宰欲。

其实,每个人的因缘,千差万别,要取得完全的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容忍着个别的差异,考虑着不同的因缘,将有助于平息争执、镇心、怨恨与敌意。

面对着不同法门的提倡,也应当以不同的因缘,不同的需求,来理解与容忍。如不如法,就只有留待选择该法门的实践者,去辨异与抉择了。

88.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

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中·七二)(长寿王本起经)

※对执着的人们来说,「理愈辩愈明」是一件做不到的事。

能平息纷争的最可贵的方法,就只有忍耐了。

89.莫见长,莫见短,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无怨能胜怨,此法终不朽。

无斗无有诤,慈心愍一切;无患于一切,诸佛所叹誉。是故,当修行忍辱。(增·二一二)

※怨怨相报,累积愈来愈多的新仇与旧恨,这样,哪有停止的时侯呢?

90.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杂·一一二三)

※不管是胜还是败,争执,是不会有赢家的。败者固然受打击,就是胜者,也难免于被报复的心里压力。

91.五法得举他罪:①实;非不实、②时;不非时、③义饶益;非非义饶益、④柔软;不唣涩、⑤慈心;不镇恚。(杂·四九六)

※要忍辱,不报怨,不争执。但这并不是意谓着,在团体中,修行者都得成为乡愿。修行人应当以①「确定是事实」、②「选择适当的时机」、③「是对他有助益的」、④「态度温和的」、⑤「内心不带镇恨的」等五个原则,彼此协助,无争地相互纠正缺失,发掘缺点,以求进步。

92.譬如一器,有一处人,名为□茨,有名荨,有名匕匕罗。如彼所知,我亦如是说。所以者何?莫令我异于世人故。 如是,有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知见而说。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我其如何?(杂·八四)

※什幺是佛陀的「自知自觉」?经中说是「色、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

对于世间的人文习俗,团体的共同约定,修行者当以随顺、无诤的态度,柔软地应对。然而,对于佛法的价值观,则应当是以坚定、严格的态度,来自我要求。如果,遇上了无法理解,或不认同佛法价值观的「盲无目」者,也只能无诤地对以「我其如何」了。

93.若使此贤者:一向论不一向(决定)答者、分别论不分别答者、诘论不诘答者、止论不止答(不必回答)者、处非处(理、非理)不住(确立)者、所知不住者、说喻不住者、道迹(行)不住者,如是,此贤者不可共说,亦不可共论。(中·一一九)(说处经)

※知了适不适合共同讨论、切磋的对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论辩与争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次第

修行的内容,在宏观上,有一定的次第可以分别,但要断然地划开各个次第的分界,恐怕并不适当。因为,在修学的过程中,各次第间,常常会有相互交错重迭,需要相辅相成的反复强化、辗转增上的情形。

戒、定、慧,是解脱道上的主要修学内容,而被称为「三学」的了。依《瑜伽师地论》对《杂阿含经》∧(三)学相应∨的解说:「如是,最初修习净戒,渐次进趣,后证无作究竟涅槃。是故,三学如是次第。」但是,次一段又说:「又,或有增上心(定)学,能引发增上慧学;或有增上慧学,能引发增上心学。」(《杂阿含经会编》中册第四百三十页,印顺法师编)这和「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的经义相符(本《剪辑》第九九条)。也就是说,注意力的集中,有助于进行深刻的观察;敏锐的观察力,能尽早地察觉到游散的思绪,而迅速地予以导正,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增上。依此来看,定与慧;止与观,就不必然绝对是谁先孰后了。

闻、思、修、证,是另一个常被论及的修学次第,其中的前后交错,也可能是这样的:先闻然后思,思惟后,也有可能才知道又有所不足,然后又回到闻的。闻、思之间,可能会有这样的交错,思与修的情况,也相类似,都可能有这样相辅相成,相互增上的情形。修行,是可以选择,从自己容易做到的先下手,以增加自己信心的。也可以选择,从自己的最常犯,最困扰处下手,以寻求获得比较大的突破。如何选择,就看自己的习性与因缘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应当要常借着检讨自己的贪、镇、疑、我执是否在改善中,对法的清析度,是否在增强中,来对所选择的方法与次第,作检证、评估与修正。

94.我不说一切诸比丘得究竟智,亦复不说一切诸比丘初得究竟智。然渐渐习学趣迹,受教受诃,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或有信者,便往诣、奉习、一心听法、持法、思惟、评量、观察、身谛作证、慧增上观。彼做是念:此谛我未曾身作证,亦非慧增上观,此谛令身作证,以慧增上观。

如是渐渐习学趣迹,受教受诃,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中·一九五)(阿湿贝经)

※修行,是不可能一蹴即成的,必然是依着善知识的指引,渐渐的学习,接受教导与指正,才能获得究竟智能的。

听来,或是阅读来的法,都需要经历思惟、评量、观察、实践的过程,然后才能成为自己深刻的智能。这是闻、思、修、证的次第。

95.譬如以四阶道,升于殿堂,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升殿堂。

如是,若言:于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后次第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应作是说。(杂·四三五)

96.于色、受、想、行、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杂·二七)

※苦(现象)、集(原因)、灭(解除)、道(方法);向厌、离欲、灭尽,都有其因缘上,前后相关的次第性,也就是所谓的「法、次(下一个)法,向(趣向)」了。

无间等,就是现证;澈底完成的意思。在学习的过程中,各次第间,有可能交相重迭,然而,如果各阶段要到澈底完成的程度,就得如同上阶梯一样了。

厌于欲、离于欲,这是每一个解脱(灭尽)圣者的来时路。

97.持戒者不应思:令我不悔。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

有不悔者不应思:令我欢悦。但法自然,不悔者便得欢悦。

有欢悦者不应思:令我喜。但法自然,有欢悦者便得喜。

有喜者不应思:令我止。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

有止者不应思:令我乐。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觉乐。

有乐者不应思:令我定心。但法自然,有乐者便得定心。

有定者不应思:令我见如实、知如真。但法自然,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

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不应思:令我厌。但法自然,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便得厌。

有厌者不应思:令我无欲。但法自然,有厌者便得无欲。

有无欲不应思:令我解脱。但法自然,有无欲便得解脱一切淫(贪)、怒、疑。(中·四三)(伤歌逻经)

※这是从持戒↓不悔↓欢悦↓喜↓止↓觉乐↓定心↓知如真↓厌↓无欲,最后解脱贪、镇、疑的过程,是戒、定、慧,修学次第的更进一步细分了。过程中,强调「但法自然」;也就是强调「因果相应;水到渠成」的作用:但依着正确的方法去做,就能随顺法的特性,自自然然,毫不勉强地,一步步自我提升了。

98.若以戒净、心净、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净、道迹断智净故,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槃者,则以有余称说无余。

若离此法世尊施设无余涅槃者,则凡夫亦当般涅槃,以凡夫亦离此法故。但以戒净故,得心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以见净故,得疑盖净;以疑盖净故,得道、非道知见净;以道、非道知见净故,得道迹知见净;以道迹知见净故,得道迹断智净;以道迹断智净故,世尊沙门瞿昙施设无余涅槃也。

昔拘萨罗王波斯匿,在舍卫国,于婆鸡帝有事,彼作是念:以何方便,令一日行,从舍卫国至婆鸡帝?复作是念:我今宁可从舍卫国至婆鸡帝,于其中间布置七车。从舍卫国出,乘初车至第二车,舍初车,乘第二车至第三车,乘第三、四、五、六车,舍第六车,乘第七车,于一日中至婆鸡帝。(中·九)(七车经)

※中阿含七车经的譬喻,常被用来作为佛法修学,必要有一定次第的诠释。然而,经中也表现着另一层讯息:那就是解脱修学的完整性──从舍卫国,必要走完每一寸距离,才能到达婆鸡帝城。

修行也是这样的,需要点点滴滴地去完成,是水到渠成;聚沙成塔的整体性功夫。经中说戒净、心净、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净、道迹断智净,简要地来说,就是戒、定、慧、解脱了。解脱(无余涅槃),是对①戒净、②心净、③见净、④疑盖净、⑤道非道知见净、⑥道迹知见净、⑦道迹断智净等内容的完成而说的,缺了这七个内容的任何一个,就无法完成解脱了。

99.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杂·四六三)

※注意力的集中(止),有助于进行深刻的观察(观);敏锐的观察力,能尽早地察觉到游散的思绪,而迅速地予以导正,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增上。

100.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杂·三四六)

※什幺是法住智?《瑜伽师地论》归纳成「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杂阿含经会编》中册第六十五页,印顺法师编);杨郁文先生注解为「知晓一切世间因果道理」(《佛光大藏经阿含藏杂阿含经》第二册第六十五页注一);印顺法师解释为「缘起被称为法性、法住」(《空之探究》第一五一页,《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十四及二十八页)。而涅槃智,则是契入涅槃的体验。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是早期佛教僧团中,对修行次第的一贯主张。而后来的龙树菩萨,提出「不由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谛」的主张,正是这种精神的重现。

缘起的世间,有着千差万别。修行者,并不是在要求自己忽略这个千差万别,而是在清除内心,因为这个千差万别,所引起的贪、镇、疑。另外,从经中故事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知道,在佛陀时代,也有不会初禅以上禅定技巧的阿罗汉解脱圣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