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元音老人和徐恒志老人指导学人书信集---大音希声》

答温州宋智明居士


智明仁者:


来函悉。书十册亦妥收,请释念。我定本月15日赴黄岩,但船票尚未买到,能否成行,尚未可卜。或者再要耽搁一二日,令友张君祥春处,已复信,想已尘清览矣。


令正某某,我已委托陈文珍为之辅导,陈同志由参禅悟入,虽未习密,但既已归源,则一切法门皆了如指掌矣。令正宿根颇厚,但儿女情长,似为学道障碍。现隔日至陈处随其打坐一次,以便随时拨正、释疑。


阁下不畏艰难,决心向道,自是宿植善根所致,望持之以恒,勇猛精进。慎勿半途而废,有负此生!打坐时,要一切放下,既不可胡思乱想,也不可要求入定,更不可急望开悟,或求得神通;要如大死底人相似,百不思、百不理,只一心持咒,观听咒音,摄牢意、耳、二根,秉直念去,念至“若昏若昧”时,似睡非睡,而手印不倒不散,口持咒不停,心中了了分明,即得初步昏定,再坚持下去,念至无能念时(能念之心即妄心,妄心不行时,即无能念了)随势一放,则身心顿时化空,本来面目现前矣。


相反,咒虽不能念,而心中昏昧无知,手印散开或倒下,身体前俯后仰,此为昏睡,不是定。须要振作精神,张开双目,挺直身体,高声持咒,驱散睡魔,方能入定。阁下持咒,用默念方法,未始不可,但①易耗血,②易昏睡,如用之调剂金刚持,则较善矣。(即唇吻动与不动,互相调剂,不一味动和不动。)


又修法持咒,须持至不能持时——即妄心不行,无能着力而不能持时——俟其自脱,而不可自己中途停止。以自己停止,意识尚在,身心不能双脱。来信说:稍觉轻安,忘了持咒,提起咒,又不似前清静。此像习惯问题,因为你以前习过静坐,而不熟习持咒法门,稍加时日,自能入静,望勉力为之!


来函所列诸同仁,均请代为致候,恕不一一另笺问候。温州原本佛地,故信佛者众,当此末法时代,净土法门最为当机,以该法简洁易行,稳妥方便,又得佛力加持,接引生西,实成佛、了生脱死之最径捷法门,望诸同仁一门深入,一心念佛,发愿生西,则当收事半功倍之效矣。匆匆不尽,即祝进步不息。


                        
钟鼎致礼


     
3月17日


临发信,又接张君来信,说将与贵地道友三人于本月25、26日同去黄岩,俟此向道心切,钦佩何似!惟我25或26日恐尚未至黄岩。请稍缓,俟我先去,看该寺情况若何,如可安居者,当函请张君等来黄岩共话无生,否则,徒劳往返,则私心不安矣。


            
             钟鼎
又更



1990年


智明:


脚跟立不稳,听人左右,确未开悟;假如真开悟,活佛当前,亦不动摇。南怀瑾先生做的《楞伽大意》,我看了一点,(因为是人家的,人家急于拿走了)说得不错,某某能上本宣扬,也很好。因他各说和我们所讲并无差异,人有利钝,法无高下。究尽与否,全看修的人能否通身放下,丝毫无着。假如时时在计算得失,念念不忘名利,任你再高妙的无法法,也不究尽!何况心密还有印咒在修哩!你要真究尽,是无修、无得、无证,假如南先生还有法在修,也不究竟!


温州是要来的,但现在有很多事未办妥,不能来。等你们建筑工峻,我上海的事也办妥了就会通知你们,现在不要急,慢慢来。洪堂的事,让他自己去好了。我们一不为名闻利养,二不为分宗立派,有缘度人,无缘自度,不和人家纷争较量,望仁者深体之!


                        
中丁


3月24日



智明:


来函悉。功夫做到空沉死寂,讲课、写文章脑筋也动不出,这是你将有一个飞跃进步的前奏。不要害怕尽力和它磨拶过去,自然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美妙风光。


你说,令岳父和寺里几位同学要来上海看我,非常欢迎!但我就要到上虞卧龙山洽办寺庙开放和接班事宜,无暇接待你们,非常抱歉!还是等些时,俟我有暇,来广化寺看望你们大家吧。匆匆不尽,即祝康吉。


                       
中丁


5月30日



智明贤契:


关于“平常心是道”,本来即此知冷知暖、知饥知渴之灵知之心,是我人本来面目,既不用向外追取,更不可着半点神奇,寻常日用,随缘起倒,无取无舍,无嗔无爱,古人所说:“穿衣吃饭即是!”但稍一着境,有所留住,便又成“举心动念便非”矣!


来函说“目前可否暂居斯境,待力量充足再去之。”这岂不成了“有所留住”?心有所住,便成妄想,养妄想而成道,犹如煮沙而望成饭,何可得哉?


目前力量不充,可勤于观照。不令有所住着,镇日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切不可放逸,住于安适之境而沉于幽隐妄想,招致最终的败绩。


解悟为悟道之端,果能随解而力矫粘着物境之妄情,时时处处着力观照,才有念起,即便觉降,不只在口头、文字上用功,久久当能达到来函所说:“分别心歇,大道现前”之境。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法法皆是假法为宗,故说法本无法。又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而今人妄生分别,说此好彼坏,喜此厌彼,皆心不平等故,你处当然也不例外。宏法须视时节因缘,不可勉强。近有人和我接洽至香港宏法,如事有成,又须往香港一行。


你处需语文老师,但我所知之人,均已年迈,不愿再外出饱涉风霜,故无可推荐。祝你前进不懈。


                     
     中丁


10月21日


我现在暂时迁居至西藏北路96号,以后来信,迳寄此处。



智仁者:


来信收悉。学佛贵心悟,时时处处彻见自性,不为事、物、境所牵流,此是诞生王子,将来必定贵为天子(成佛)。其假法修者,皆落二落三的外围功勋位,任你神通再大,也不过是王、侯之位,不能升为天子。


因一切事、物、境皆我灵妙真心的妙用显现,故眼见一切事物时,只见本性而不为影像所扰。时时如是观照,此真用功者也。功夫纯熟时,脱去观照,而归家稳坐矣!


某某等人,不明此理,在功勋位上着眼,修什么法,任你怎样勤苦用功,因有法在,将来也不免俯首称臣,真是冤者枉也。悲夫!


观如小师根器很好,将来大有作为,望善自护持引导。你能找一工作以负担家庭开支也很好。匆复,顺祝迪吉。


中丁


9月11日



智明:


你怎么把地址搞错了,害得济群师走了好多冤枉路;你的二封信又被退了回去,足见做事粗心不得。济群师受法后,已由苏州探望他的父亲和兄长后回到福建,想你第三封信寄出后,已见到他了,一切详情就不多谈了。洪堂和悦林都是你多事,叫他们来求法的。其实这大圆满法,前半“彻却”,就是心中心法的见性。因“彻却”有很多修法,根性差者,须用有相过渡,反是,直下三空相应。无修、无证、无散乱,一切法不立,就是禅。是以心中心法彻见本性后,还用什么“彻却”法?至于“妥嘎”,乃宗下的向上法,果能于见性后,绵密保任,不多久,亦能大放光明,朗照十方。不过“妥嘎”多个方便接引,迅予圆成罢了。要修“妥嘎”,必须于见性后方能进行,因心不动方能用光导引;导出光后,方能不着相,住在光上,成为光妄。薛、周二人远来,不得已,已将观光法传授了他们。但我看他们,心并未空尽,观出光后,将着在光上,不得真实受用也。


你与某某年纪还轻,不必忙闭关。现在广化寺须你们教导初机学生,济群师也不会放你走,现在还是一面修法,一面教导学生再说。现将来问条答如下:


一、你们现在闭关的机缘不成熟,阿芷还要工作。


二、要闭关修妥嘎须朝南,以便看太阳、月亮,屋边须有大水,以便坐在水边看水光,还要有电灯看灯光,更要清静无吵杂声。


三、准备道粮充足,更要紧的是身心清净,毫无挂碍。否则,闭关要着魔的。


四、关于居士指导出家人的事例,世俗每多偏见。认为居士身份不及僧众高贵,应排在僧后,不能和大僧并驾齐驱,更何能教导僧众?殊不知僧宝者乃依佛法修持有得,戒律精严,堪为人师,即为僧室,非关出家与不出家也。再说僧有二种:一者出家剃发、染衣为小乘罗汉僧,二者依佛三学修持有得,不剃发,着俗人衣,为大乘菩萨僧(参看《佛学大辞典》1241页二种僧条)。所以你不必胆怯,尽管理直气壮的教导。假如你要出家,要取得某某的同意。你们夫妇同修佛法,不做世俗夫妇想,是最上的菩提眷属了。


五、心中心法顶好再多修些时,庶几脚跟稳健,不为境转。不然者,力量较差,虽有悟处,于顺逆境不得自在,终将沦为悟后迷也。


六、由光明一现不再现看来,可知静功尚差,应多多修法,修至身在光中不觉有光,浑化相忘,庶几可矣。


七、有厌烦即有喜悦,都是相对的妄相。我们应该既无喜悦,也无厌烦。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尚为诸禅德诃斥,何况厌烦文字耶!


八、某某与爱人感情有裂痕,不是修双身法能补救的。双身法不是夫妻行淫,而是有功夫的人作了生死的考验。双方都要能悬崖勒马的功夫,精不走漏才行。否则,便是行淫下地狱了。


九、广化寺有你们为初机学人作指南,已很够了,不必再要我前来为他们作辅导了。匆匆不尽,即祝


进步。


                    
           中丁


3月12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智明仁者:


来稿已代改妥,望重抄后再寄出。


关于净土修法问题的文稿,一般人看了,尤其是现代的净宗行人要吓得发抖的。难怪《广东佛教》不敢刊载,要盲付更改其中的辞句了。但我认为,要得真生西方净土,不如是用功,仅如现在依样画葫芦似的、轻描淡写的做做早晚功课,散心、有口无心的念念圣号,是不能往生的。


他们不敢发表,就请寄回来,不要使他们为难,另寻别处,或者有其他机遇时再行发表好了。你看如何?


                           
   中丁


8月31日




智明仁者:


我于本月五日从无锡回沪,见到你十月廿七日来信,知你对修法的过程有些模糊不清,兹就来问,条答如后:


一、未能透过着清闲的关。关于此点只要执着清闲亦是病,不去着它,目下虽不能一时除尽,但努力做去,久久自能相应,正不必急在一时。如不知是病,以为清妙,则曰守幽闲堕入迷网矣。昔药山坐石次,其师石头问曰:你做什么?药山曰:什么也不为。头曰:什么也不为,莫非闲坐么?山曰:闲坐即为也。头曰:如是,如是。你看他父子对语,可见落在清闲处,即非是矣。


二、记忆力忽好忽差。此用功人未翻身之通病,等你死后复苏,即无此病矣。


三、讲课紧张心跳。


1、未习惯。


2、爱面子,恐怕讲得不好。


3、背包袱上阵,有此数端,焉有不心跳之理。此皆着相,心未空尽之病。你但一切放下,如入无人之境,无讲与听讲者,则心平气和,妙义油然而生矣。


4、打坐昏沉,如睡着即无用。如似睡非睡,内里仍了了分明,乃昏定。此时不用提持,如投石水中,任其一沉到底,则豁然开朗,一提反而坏事。日间事务多,打坐不得力,乃定功不够也,所以要做事时,不作做事想,心空无住也。


5、“外境来时,感觉灵敏,念起即觉,但想去却难。”此语矛盾。果能念起即觉,还要去个什么?《圆觉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既然妄念起时,已经觉了,妄念即化于无形,根本无有东西了。还要除个什么。如果说,妄念起时,虽已知道,但还在头脑内盘旋不去,即你根本未觉,还是着在相上。那就要痛下禅锤,打死这着境的妄心。你如用“忘”字得法,大可用之。


6、授课应该备课,但不要执着。穿衣吃饭,无取无舍,一种平怀自尽,即是大道。遇不平不常处,凛觉而化之。此等功夫,原不是一蹴能就的,须经千锤百炼的。你还年轻,只努力向这个目标奋斗过去,自有水到渠成之日,望你好自努力。去香港事,现正申请办理中。不多说了,祝你自强不息。


                          
    中丁


11月8日


1992年


智明:


   
7月19日即返温,为何不多住些时?桂林一切情况还符理想否?来信讲“此次经历大有进步,超越了许多心理上的挂碍,于诸事缘上自在多了。”本来一切障碍,俱为“有心”,心若空净,即无挂碍,修法悟道,即为空却此“心”,不在得神通玄妙也。


今之学道者,都在求神通玄妙而不知空心,以致走人歧途,实可悲也。心不空净,即或发神通,非但不得自在,而且多一层障碍,于学佛有损无益,是又不可不知也。


初一去河北,对诸禅者,随宜谈话。当说禅者说禅,当谈密者谈密,不必拘于一格,因法无定法,因人而异,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而不为境与人所障也。


柯迪平夏季拟来温,现在已到否?


②心地法门是诞生王子,先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然后立定脚跟,勤除旧习,不为任何邪说动摇,将来一定成佛。若用法修什么神通,即是外围功勋位,任你怎么功勋高大,也只不过封王封侯,不能为帝(成佛)。暂时神通未发,心里不要自屈,以为不如人家而萎萎缩缩,要堂堂正正地称性而谈,因人而异地随宜施教。



智明仁者:


来函悉。冬季打七是最好的时机,你能抓紧时机邀约同仁打二个七是再好没有了。七后除你有相当收获外,文翔怎样,有点进步吗?希望他也象阿国一样,没有空入宝山一次。另有二姐妹拟来沪灌顶受法,我看不必了。因为我日内须赴无锡一次,不在上海。她们远道而来空跑一次,岂不徒劳往返?还是由你代传,较为适宜。如你实在不愿代传,可请阿国或祥春代传。她们拟在白云寺侧造闭关房一事,请代向她们婉言谢辞,不要大兴土木,为我造房,耗费钱财,还是节约,用功修行为要。


《碧岩录》如照磁带所讲原样抄录,很不成文,须整理后,重新写作,方象著作。因为讲话时,很多重复,而且有第一次讲得不甚合意,第二次重新复讲之处,如照样写出来,岂不成了小学生的作文?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关于《圆觉经抉隐》之事,上海请与小鲍联系,杭州请与黄洪章联系,我就不过问此事了。《论明心见性》一书随你怎样安排,我也不过问了。


大概在无锡过了春节再回上海。因无锡很多学生一再催我前去,至今未能成行,此次去了,不多住些时是无法回来的。


祥春、阿国、贻芳、学海、金龙等还有你家岳父、某某,均请代为问好!祝你光明自在。


                        
中丁


   
12月6日



智明仁者:


为人师表确实不易,既欲任劳任怨,又须受各方面的排挤、嫉妒,但这是好事,不这样,怎么能把自己的习气锻练光!所以在度众生的过程中,才能了尘沙惑,不是静坐不动能够办到的。经云:“依于众生方能成佛。”良有以也。


你不要灰心,古人闻过则喜,知有所改进也。各方来言,仔细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则德日进,道日增矣。你的事我并未对别人讲,此次金龙来信提到你,我将所听到的温州同仁和我讲你的话,归纳为三点,回信告诉金龙,金龙是你的好友,我想他会告诉你的,这就起了间接规劝的作用,并非任豪告诉人的。


某某的事,不值一谈。他本来执神通,后来信否定神通与气功,我因之鼓励他有正见,将来证胜果,并无夸耀他之处,他用什么向人炫耀呢?


匆复,祝你全家康寿。


                       
钟鼎


5月31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 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浙江上虞卧龙山普净寺智正老法师

智正老法师


小锋仁者道席:


(此函一式二份,分呈智正老法师及小锋仁者各一份,一份请某居士代寄卧龙山,另附致卓哉舍侄一书,乞正师代转,谢谢!)


8月15日—8月20手书于8月31日收到。山川万里,恍如对面,欢欣无量!尤其此次正师率领下,组织有缘亲人,不畏险阻,前往成都和色达,参拜清定上师和晋美彭措大宝法王,求法、求戒、求加持,不但一切如愿以偿,而且亲临规模宏大的真修道场,顶礼威仪具足的有德高僧,不但是各位福德因缘所感召,亦是正师疏亲等度,报众生恩的具体行动,深信各位同行善信,必能珍惜这一无上殊胜因缘,悯自他苦,发菩提心,百千万劫永行佛道!


卧龙山在正师坚苦卓绝的奋斗、诸仁者始终不渝的护持下,赢得了统战部领导首肯,并在最近统一安排,行见佛光普照,众生蒙庇,正师开创宝殿之丰功伟绩,定将永垂千秋!敬祝龙天护持,一切顺利进行。闻舍侄卓哉居士,在山尚能相应,此皆正师慈悲加持所赐,尚乞继续呵护、点拨,使其不忘根本,则感同身受。


小锋年青灵敏,法缘殊胜,此次“西天取经,心满意足”,很好!“法门无量誓愿学”,以诸佛法药,济度众生,不但任重而道远,且明白根本,尤为修心要务。一切法门,都是救度含识之方便。《金刚经》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不是有为法)非非法(不是无为法。两边不著,也不取中道)”这是什么?会么?见性是根本,学佛而不求根本,即成外道。凡弘法利生者,尤为重要。


小妹在港必然十分忙碌,“举世尽从忙里老”,奈何!有便函去时,祈代致意问好!某仁者准备考工程师极好!很需要。《法华经》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祝她一切如意。


光阴飞奔,来美转眼三月,初来时颇不习惯,现在已能适应。洛杉矶是美国一大城市,各国人民移民来此者不少。洛市人少地大,故道路行人稀少,惟见汽车飞驰,道路整洁,天气晴多于雨,但今年亦如上海,温度高达38度左右。愚居此三月,以阅经、坐禅、礼拜为日课,过去忙于接待,被虚名所误,今则韬晦、忏悔而已。


在智正法师带领下,此次前后九天得法王灌顶、诸堪布、活佛传法及加持,并分别受了菩萨戒、五戒和金刚乘戒,法缘殊胜,敬向诸仁者表示衷心祝贺!今后亦将在正师领导下,使普净莲社成为广利有情的显密殊胜道场,盖可预卜也。


谨此奉复,顺祝法喜充满!某某居士等诸仁者前均此问好。
   
内人敬附笔向某居士致意,祝她六时吉祥,诸佛冥佑!                        


愚学人 徐恒志顶礼


1995年9月4日



智正老法师慈座:
   
日前由小锋附来2月1日尊书及市府批复文件,已时隔三月,据说由于邮局搁置,加上山川前里通讯不易!所知市府同意将莲社开放为佛教场所,此后正如来示所说担子更重,事情更繁,但辛苦十年,终算出头,虽道高魔重,任重道远,惟吾侪身为佛子,惟有“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想师必能以正知正见,起无住妙用,随缘应付,确保道躯康泰,万事如意也。至于今后接班之人,应请随时筹量,世缘如幻,无常相随,幸慧察焉。目前总宜趁热打铁,内外兼顾,促使莲社兴旺,广利苦恼有情也。尊意谅以为然。


敬以呈复,顺叩定慧圆明,道风远播!(卓哉舍侄多蒙加持,谢谢!)


愚学人
徐恒志顶礼


1996年4月29日



智正老法师慈座:
   
兹决定回沪。旅美二年,风前月下,弥增仰止!今后耹教有期,深可喜悦也。
  某居士来访,畅谈为快,顺此奉告,并恭祝法躯安和,智光圆照!


下愚
徐恒志顶礼


1997年5月27日



智正老法师垂慈:
   
此次内人逝世,蒙您老宠锡原仪,复承设置莲位,予以超荐,财法两施,感戴良深!内人逝世时,虽在医院,幸神志始终清明,举止亦复安祥,并无惊动、苦恼与哭泣之境象,此或许是平日念佛力量加持之故。现承某居士每七莅临、组织道友念经念佛回向,遗骨火化后已于十四日送往苏州灵岩山格子式墓穴内,并恭请寺内僧宝普佛追荐,一切吉祥如意,谨此汇报,并致由衷谢意!
   
刘志强仁者亦蒙赐赠花篮,高谊隆情,时时感动,均此一并致以感激之忱。
   
顺叩一切吉祥!


愚学人
徐恒志顶礼


1998年6月15日



智正老法师净席:
   
手示早悉。此次卧龙山之行,皆因缘所和合,亦吾师德行所感召,来示所述,弥增惶恐与惭愧!
   
在山几次讲话,本如粗茶淡饭,未足一提,今师欲以文字留作纪念,胜缘难再,敢不遵命,已以此意与某、某两居士商榷,彼等均愿分工成就其事,以满仁者之悲愿,惟因时间较紧,由他们逐步进行之。祈予垂谅。
   
致某、某两居士(均香港富商)之募化书,已打字后寄出,并附吾师所作《简介》以及《上虞普净寺》彩色宣传图书。万事不离因缘,一切且看机遇如何耳。
   
吾师孤军作战,以弘法为家业,祈珍摄道躬是祷!草草汇报,顺叩法喜充满!


下愚 恒志顶礼


1998年12月22日



智正老法师兹鉴:
   
久未函候,甚觉歉然!每念弘法利生,独力奋战,贤劳备至,时觉耿耿。尚祈顺序渐进,珍摄道躬,为盼!
   
闻诵经法会,时有开展,某居士亦已上山弘法利生,将日进无疆,不胜喜悦!愚朽居于老沪闵路新居三月,近因小女从国外回来,故将仍回黄河路。顺告,敬叩道健!并祝新年百益!众生易化!(今后若有手示,请寄黄河路)            


下愚 徐恒志拜启


2000年1月元旦



老法师垂慈:
  
顷某老师来新舍访谈,闻山上进展情况及新春的佛事安排,特别当地信众,已经发动起来,吾师及某老师为弘法利生事业,作出了不朽业绩,殊觉敬仰之至!但在巨细事务的忙碌中,千万保重法躬,劳逸结合,使名山事业,传之千秋!


顺叩法喜充满!


                        
愚学人 恒志拜启


2000年1月2日



智正老法师慈眼:
   
两次手谕,嘱为某法师及某居士传法,自当遵谕,前者已经授法,后者亦已约定于中旬完成,谨此奉向请释慈念。
   
转某老一函,知病愈已安居山上,对吾师苦心安排,面山背江,明窗净几,深感垂死获此十分庆幸,特复其一书,诚意告诫,促其憬悟,尚乞转交,不胜感荷!此叩得大自在!


     
            
徐恒志拜上


2000年7月5日



智正老法师道席:
   
久未修书问候,时念贤劳,谅山中建筑顺利,众生易化,遇难成祥,为颂。前几天某居士曾来访谈,多承吾师眷念,感不去怀!
  贱躯托庇平安,惟函电纷至,接待亦忙,惟有随缘度日,得过且过,吾师傥亦怜其衰朽也。
   
去年曾随感而发,写成随笔万余言,现应诸同仁之意,与《般若花》中《随笔》(上篇)合并出版《幻斋随笔》一小册。兹由邮局寄上200册,以供指正参考,尚祈吾师不吝赐正,幸甚幸甚!
   
闻某老师言,某居士往返城乡之间,得以熏习佛法,亦大好事,敬乞逢便代为致意问好,临书不胜依依!顺祝道绥。


           
   
愚朽
恒志拜叩


2002年4月清明



智正老法师慈鉴:
   
日前拙作七方绝句四首,乃骨鲠在喉,一吐为快。不料仁者卑以自牧,谦逊有加,实感惭愧!虽然菩提道上同路人,彼此神交,亦实难得。

《吃茶去》一书原件寄呈,书名题签及短序,写就寄上,未知可用否?祈钧裁!敬叩道安。


    
   
      
    愚朽 恒志叩上


   
2005年4月15日



答上海崇明三佛讲寺常济.乘一法师

乘一法师道席:

金山寺简介等已收到,知仁者发广大心,绍隆三宝,拟修建湖州金山寺,适应信众需求,开发旅游资源,甚为难得。但工程艰巨,愿仁者好自为之,利乐有情。


政府同意在原址上修建金山寺,必须取得批复文件,才算落实合法,祈仁者妥善行之。顺祝定慧圆明!


学人恒志和南


2001年12月1日



乘一法师道席:


手书拜悉。欣知棣溪金山寺已或政府批准登记,与五座寺观一起取得了合法手续,从此仁者可以安心办道,并弘法利生,敬致以虔诚祝贺!愿仁者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绍隆三宝利己利人。


兴办寺庙原非易事,只好慢慢行之,竭诚恭敬,在冥冥中三宝必加持之。


一年容易,春节又到,在新的一年中,尚祈自强不息,好自为之,是为企盼。此颂福慧庄严,皆大欢喜!


愚朽 徐恒志和南


2002年2月9日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26 14:20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登觉法师道席:


接手教,知近在般若密多寺,福建地区仁者有道缘,可以长住。我因年高体衰,种种不便,不能来福建讲法、利生,甚觉抱歉,请予谅解。


修心不外静中修(闭关)动中修(事上磨练)二途,一切人事皆我炼心之处,仁者既得此庙,弘法利生,乃是家业,既有因缘,传法何妨,请仁者好自为之。


目花,不能多写,祈保重。即颂一切吉祥。


                        
愚朽 恒志合十


2003年6月14日



乘一法师慈鉴:


《金刚经》诠释已收到,因目力关系,当大略阅之,并为之写序,以满仁者之愿,亦弘法利生所需要。节日甚忙,节后当抽时间写之,请勿念。顺祝行履安详,六时平安。


愚朽 徐恒志叩上


2003年2月20日



乘一法师:


您好!您发来的短信,我已收到。按您的要求我已转告徐老,他老人家非常认真、仔细看过后,让我也转发一则短信给您。内容如下:“短信已悉。自修与传法(心中心法)可同时进行,继续弘法,以满足众生求法之望,亦不负仁者出家之初衷,请三思!徐恒志”


                    
弟子 宣妙2005年8月29日


[经编者认真核对,“徐恒志”三字为徐恒志上师亲笔签名,编者注]



[url=]答浙江温州清凉寺觉融法师[/url]

觉融吾师道席:


案例纪实三则,已听读,(目力不行,叫别人代读。)宋某着相取境,害人不浅!阿国师随缘指点,自是禅者风貌,可佩!惜识者不多,可为深叹!


近来目力、脑力、体力逐渐衰败,虚度九十,老而无用,惭愧惭愧。


仁者用科学观点,阐明佛法,不胜敬佩!际此新年及新春佳节,敬祝


众生易度,少病少恼!一切吉祥!


弟子徐恒志顶礼


2005年1月9日



[url=]答牧牛老人(魏鸿勋老居士)[/url]

鸿老大德长者法座:


五月二十日手教拜悉。此次辱蒙枉顾寒舍畅叙所怀,深感您老人仁厚慈祥,虚怀若谷,令人有高山仰止之赞叹。所赐佳作《心经体会》[后由徐老定名《心经蠡测》,编者注]过去油印本上亦曾拜读重印本,启我茅塞,其乐何如。不料展阅未及一半,适有外地道友来访,欲得此书,不敢悭法乃送之。敬启长者逢便时,再赐寄一册,以便学习为感,总觉长者所发挥,是以心地法眼,洞察一切,融通儒佛,学有所本,诚修持之良导,度生之宝笩也。


仁者慈悲心切,承元音上人之嘱,结缘灌顶,已达二十余人,此实为无上胜缘,虽凡夫往往迷执较重,般若妙慧,闭而不启,但众生夙世善因,不可思议,安知其中无一闻千悟、触动夙种,而如无相法门者。仁者今承上师允许,又因夙根猛利,而豁开正眼,明悟心性,得以传授正法,济度群盲,以正畅佛本怀,无相功德,何可思议哉。


您老今夏于传授心密以外,另辟蹊径,教人以一句万德洪名,摄持自心,正是以妄破妄,达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实为一般人所容易接受,既有事亦有理,何以故?是心作佛(观佛、念佛),即是“始觉”,念念既久,自然任运进道,由有念入无念,从凡心转佛心。“始觉”有功,“本觉”方显,始本合一,则能所双忘,而寂照现前矣,至此禅净不二,即佛即净,而入非禅非净,心密所证,当亦不外乎斯。惜乎世人往往执指为月,门户见深,争论胜劣,舍本逐末,实可一慨。


此外凡修心密,已能由体启用,觉照现前,亦可觉照中,提起一句洪名,即观即念,观念合一,心佛一如,逐步可以做到“恰恰念佛时,恰恰无佛念,无佛恰恰念,当念恰恰无”也,即证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之境也。利根之人至此必能恍然,禅净无不圆融无碍,而证入自在之境。以上摸象之说,苏荛之呈,敬乞慈悲教正之,不胜企盼。草叩福德庄严。


后学徐恒志
顶礼


又凡不能承受二小时修持心密或般若根性尚未成熟者,也可先以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修法”接引之,以打好修心密之基础,时短印少(只做大莲花手印),一般人容易接受,谨呈长者参考。



[url=]答南通王居士[/url]


某某仁者:
  函悉。您能勇猛精进,虔修心中心大法,十分难得。现已修1300多座,而不明心地,其原因是只顾到修定,未用功修慧;虽用功证体,但未曾真正起用,故修心中心法必须上座修定,二小时中万缘放下,死心塌地,增加定力,但下座时,必须修慧,时时以观照力,(上座定后,自有慧照的力量)返观自己本性,于一切妄想、执着,要不取不舍,听其自然。一千座以后,对心中心法,可修、可不修。有时座下对境,定力不足,可以继续修持,增加定力;但如果执著于法,而不能起用观照,与习气斗争,则不必再修法,《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又修心中心法,当妄想由多到少,及至一念不生时,但又不同木石,灵知不昩,了了分明时,这一非空非有的光景,即是自心本来面目,只要认得准,咬得实,不难见性,所谓悟后起修,就指这了了灵知,又一念不生,即名曰悟,悟后处处勤除习气,即名“起修”,所以一千座后,重在明心除习,处处与自己过不去,除一分习气,证一分实相,定能有所成就。
  至于上来所说,若并不相应,自己感觉并不得力,亦可改修其他法门,但您已修心中心法一千多座,故仍应从现修法门上努力前进,当然也不排除净土念佛法门,因一句弥陀,正是自心实相的体现。
  名山道场,现都干经忏的多,欲求明师能指点的地方,确实不多。苏州灵岩山道风很好,但它是净土道场,扬州高旻寺是禅宗道场。主要还是随缘专修,不一定择清净修法道场,且境无好坏,烦忧处,也能练心,或损或益,全在当人。供您参考。
  “修千座未能悟性”,再修也无用,这是指与心中心法不相应的人而言,当然宜改修他法,或念佛或对参禅,法门不一,总在根机相当。即颂明悟本来,定慧双修!
          
             
恒志


2000年9月1日



某某仁者慧眼:


   
您好,来信收到。某老太已有信来,她年龄太高,来沪不便,远道来看我,实不敢当。知道她亦是修心中心大法,每天都坐,真是精进,有碰到时,代我问好。
  知您在坐中见到通体透明的小人,当知您不修道家功夫而出现“走阳神”,这是魔境。但亦不必怕,功夫越深,魔邪和习气种子翻出越多,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幸而在分离之际,一切消殒,出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一凛觉,就了知这是本来面目,这点非常重要,必需认识它,古德所谓“识得不为冤”,若于此种境界,不加认识肯定,便永无明心见性的日子。六祖说:“汝等自性是佛,更莫狐疑!”可见明心见性,说易不易,说难不难,毫厘之隔,失之千里。望仁者注意及之。(总之,要不住不著)
  但这只是初步见性,古人有“大悟一十八,小悟无数次”之说,希望继续努力,由妄想脱落,至打成一片、能所双亡,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证道歌语)”!生死大事,非同小可,请仁者不可顾虑,也勿得少为足。
  贱躯尚好,比较健康,请勿挂念。并颂夏健。


                  
愚朽
恒志合十


2003年7月31日
   
某老师处我寄去8套书,如不够当再寄去。



答南通钱居士


某某同学:


10月3日来信收到。你是一个很有品德和智慧的人,所以对于一门学问的研究,很专心用功,非常难得。现将问题简复如下:
   
1、在静坐中呼吸较粗,这是一定的过程,随着呼吸的逐步调和以及妄念的逐步减少,呼吸也便渐渐细微,渐渐不知不觉。但这是自然地进行的,不要强制。(可细看《静坐入门》14页“静坐时的调息功夫”。)
   
2、静坐过程中的定心功夫,也是逐步由粗到细的。由于各人的杂念有多有少,凡杂念少的或静坐功夫渐深的人,每能上座不久,便寂然安定。一般的人,可以在呼吸调顺安适后,便返观自己的心念。其法有二种:一是先系心于一处法,如专心存想脐间(或脐下2寸左右处,一般做气功的,叫“意守丹田”,就是这个地方),因此也可意想佛菩萨像,因这样就可使万念归于一念,使心念逐步安静。第二种方法,是“返照内观”(详细办法,可参看《静坐》第16页)。在坐中观照成习惯,以后在行、住、卧等都要时时刻刻提起观照,这是最根本的办法,是比“意想佛像”要进一步,因凡系心于一处,仍是一种方便办法,是有为、有相之法,而观心是无为、无相之法,是彻底的办法,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即是现象,这句的意思是说,凡一切现象,都是生灭变化、虚幻不实的)。懂得这个道理,以后便能渐渐与自己真实的灵觉之性相应,学佛的关键就是要亲自证悟到这个觉性。(可参看《静坐》第32页,“关于观心”这一节。以及《学佛是怎么一回事》中“观心”一节)
   
3、如果能在静坐中观照纯熟,就可移用于住、行、卧中,即随时随地可以起照,这时与静坐的要领便完全一致了。不过初学必先从坐中练习,才能逐步安定下来。否则平时不易觉照。
   
4、功夫成熟,与人讲话时,照样可以不失觉照。初学的人,与人谈话过后,马上顾到觉照,也是一样的。
   
5、天帝、城隍、土地等,都没有了脱生死,仍在轮回之中,他们虽也是惩恶劝善,但不一定能按佛法行事,所以应相信佛说的话。
  就答复到这里,希望你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恒志


   
10月7日



某某同学:


首先祝全家春节好!2月16日的信前几天收到,因节日里人事多,迟复了,为歉!所问各点,现逐一答复如下:
   
1、开始学静坐,很好。坐中出现的各种景象,都是虚幻不实的,这是因过去曾有各种各样景象,熏成种子,含藏在第八识中,现在静中便显现出来,如户缝中阳光射入,便见尘埃纷飞一样。故不要惊怪,别当作实事,当念《金刚经》中一句偈:“凡所有相(各种现象)皆是虚妄”,不去理它,便自然消灭,逐步由乱入定,由动入静,坐中“妄念变多”也是同样道理,是好处,不是坏处,因你能觉得妄念变多,这个“觉”,就是好。一般人终日妄想,还不觉得哩。
   
2、初学静坐用随息念佛或数息念佛方法均可,看自己的方便,初学定的一般下手时离不开“数”、或“随”,所以智者大师的“六妙门”,就是数、随、止、观、还、净六种修定方法,逐步由粗入细。只要明白一切“妄念执着”本来是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就不至随妄念流转,要逐步训练,不能心急,也不必担心。
   
3、今另由邮局寄上《阿弥陀经旁解》(尚有其他经咒,咒的解释不一定要注意它)、《观无量寿佛经》及《四十二章经》等共三册,请收下,收到函复。《无量寿经》,也名《大阿弥陀经》,我处没有,故未寄上。《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是观想念佛,从有相下手,归入无相,理解不清者,易执相成病,其重点在第十六观,其中说明“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等,宜注意之。总之,信愿念佛是手段,一心不乱是要求,往生极乐是目的。故“一心不乱”很重要。(经书收到,望复一信。《净土五经》在苏州木渎灵岩山寺佛经流通处,闻即将出版,可去函联系一下。)
   
4、《佛法导论》P34所说“宇宙万有之实事实理”,实事实理即是指本具的真实理性,此理性也即我们本具的真心,此真心含融一切,宇宙万有不离此而有,《心经》叫做“诸法空相”,也即“实相”,故说“本无始终,普遍常住”,为一切诸佛所证明的。我们一旦证到了此实相,才知这是宇宙万有的实事和实理。其余都是运动变化的一时现象。又佛所说的都是“事实”和“真理”,故叫实事实理。
   
5、佛有三身,佛之报身是因地功德所显得,回向偈中的“尽此一报身”,这是指我们凡夫的报身,即父母所生的身体。是因业受报故也叫报身。名同实异。
   
6、P5所说,即整个宇宙从时间说是无始无终的,从空间说是无量无边的,这已为现代科学所证明。中与边是相对而立的,实际上是无中无边,而也可说即中即边(从相对说)的。当自性融彻无碍时,与宇宙万有相契合,便成为圆融法界(也是实相的异名)。
   
7、P41所说的理事,就象一物的二面,理是理性,事是事相,有些人专谈理性,而废弃事相,则理性也不全;同样,有些人只顾事相,而不顾到理性,则所修也不能得益,所以必须理事圆融、不可执事昧理,也不可执理废事。若修持名法门,尤须从事入理,因事能带理,理难独立。当然明白理性,也是很重要的,从明理性开智慧,一切就好办。
   
8、皈依自性三宝,即说要明白自己的心性,自性本来明觉,即自性佛宝;自性本具智慧,即自性法宝;自性本来清净,即自性僧宝,学佛不仅要归依住持三宝(事相),也要归依自性三宝(理性),向内而求,处处回光返照自性,才能得益。
   
9、“心”与“性”是一,故说“自性”即心本具,即众生的心与佛的心,同样具足此灵明觉性,不过佛已明觉,众生尚迷。(“心”有时作真心解,有时作妄心、识心解,看用处有不同,具体细看《学佛是怎么一回事》释心、释性二节)。
   
10、“有情”指一切众生,因一切众生、动物都有情识,故叫“有情”。植物无情识,故不能叫“有情”。
   
11、要造飞机、汽车必先有个动机、计划,这是“因”,材料、人工……等等,都是“缘”,因缘和合,乃生一切“果”,故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叫做“因缘所生法”。此颂近好。


恒志


1985年2月23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某某同学: 来函悉。兹复如下:
   
1、您是学无线电工业的,那求学无线电基础知识等有关知识是必要的,即使其它科学知识,能有选择地学一点,也是必要的。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为众生服务。所以佛经上说,菩萨要学习五明:一、声明(言语文字学)二、工巧明(工艺技术)三、医方明(医学)四、因明(逻辑伦理学)五、内明(佛学)。《法华经》上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能尽力完成本科课程,很好。学佛的人,必须是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处处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才是。
   
2、静坐中发生障碍,能否:一、暂时休息一下,待痛处稍好再坐,二、减少时间,坐20分钟或半小时。三、坐的前后,加强活动,如做些广播操等,使气血流通,可减少疼痛。
   
静坐如果结合调息(做腹式呼吸,即一般所谓气功锻炼)能流通气血,健身袪病。特别由于我们杂念分别很多,故借静坐之法,来逐步观照收摄,因静中做功夫,比平时容易得力,容易入定。所以静坐是手段,不是目的。
   
3、修持的目的,主要在于澄清妄想杂念,使自己常觉不迷,(你在这方面已有体会)所以在日常行住坐卧中,(除专心学习外)必须常常放下万念,使自己常处于空空寂寂的地位;但同时又是明明了了。这种空而明,寂而照,正是自己的“本来境界”,(也叫本来面目)常常这样做,正是心经上“照见五蕴皆空”的观照方法,这方法是简要、实用和彻底的。其他方法,也可借用,如念佛号,不过都要归到心空智朗的地步。可见修持在刻刻用心提照,不仅是在静坐中。如能逐步做到随时心空智朗,这正是高级的静坐功夫。(具体可参考《静坐入门》中的“调心”和“观心”二节)(所以禅宗六祖以“见性”为主,并不主张人们呆坐,总之不可执定。)
   
4、睡眠不充足易疲乏,太多易做梦、昏沉,使心不明了,所以“睡”,称为五盖之一。能盖住人的智慧。做到适当调节,便好。不但是睡,其他也是一样,都宜调和适当,可保健康、明快。顺祝康乐。
            
             
恒志


4月10日


某某同学:


9月4日函悉。知已返校学习,很好。所询各点,简复如下:
   
一、“习静时,一念生起,即看念头来向,妄念顿消”。此即“观心”。能于一念起时,常作如是观,定力便逐渐增长。
   
二、初学人动眼球与“止”有矛盾,因见色闻声,不免随境流转,影响入静。待今后定力增强,便不会有矛盾。
   
三、平时待人接物,要做到“和光同俗”、“和而不流”,即虽不戏论,也不孤僻;虽与人和通,也不随之流浪。若一味“孤高自赏”,也会生障碍。
   
四、“ 暇莫暇于不失时”,“不失时”即爱惜光阴,能爱惜光阴,抓紧时间的人,便会充分利用时间,时间便能够用,而成为最有暇的人了。三句总的意义是:知足的人最富,精进的人最强,不浪费时间的人最暇。
   
五、贪、嗔、痴烦恼,人人都有,不过有深浅不同。久久修习,自可渐薄。在方法上,调息念与观心结合,很好。但须有主有助,或先以观为主,以念为助,今后或以念为主,以观为助。至纯熟后,即念即观,观念便合一了。
   
六、观身不净等四句,名四念处,对治四种颠倒(以不净为净,以受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可常随境观察:人我身根都不净(九想观);凡所感受, 易生苦感;心念刹那生灭无常;五蕴和合,我不可得。随时观察,贪痴渐薄;而生明慧。祝康乐、学业进步。


恒志


9月9日


某某同学:


4月17日函已悉。迟复,甚歉!
   
所说修持境界,都从实践中所体会,想见
仁者用功甚勤。静坐只是一种方法,为初步下手方便,以后在行住坐卧都不离觉照,才能打成一片。故昔有禅师终日静坐,以求明心,被大德所呵,但有时必须以坐定心,总在自己调摄得宜。《金刚经》讲义甚好,功夫全在离相离念,由觉照而住,进而由觉照而了了见性,此即由“照住”而进到“照见”,《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即般若观照也。“我”指“自性”,“如来”也指“自性”“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自性),能了了见性,即得佛法要领。
  “染”与“净”乃对待法,必心离染净之见,乃为真净,但不能又立“真净”之境,总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清凉境界”现前时,也不要取著,此亦是对待、比较境界,尚非真清凉境,一切不著,则寂光真境,便自现前。
  总之,在修持中,寂然不动,而又明明了了,这是什么?常参此境,则了了见性矣。此复,即颂康乐。
                         
恒志


4月29日


某某仁者:


8月31日之信,早收。迟复甚歉! 仁者一心用功,看了大量经书,作为一个年青佛弟子,读诵大乘经典,打好教理基础,十分需要。至于理解“心体”和“自性”,则是更为重要,否则读经虽多,仍不得要领。所谓“心体”,也叫真如、实相、圆觉,等等,学佛就要证悟这个“本来面目”。你只要能于日常行住坐卧之际,时刻回念返看自己心念,此时但见妄念生灭迁流,如幻不可得,正在此不可得时,却是灵明空寂,非空非有,不生不灭,这一境界,正是自性的本地风光,但贵认得真,咬得实,常常与此真实相应,这便是见性。大乘经中处处指示,时时透露。如《心经》说:“是诸法(的真)空(实)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此不生不灭的,正是“心体”。《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息妄,生其心是显真,所生之心,即是无念心体。《坛经》中六祖教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也即指点无念心体。仁者于此等处,能细心参究,则知大乘经典,处处以实相为印,不离实相。如此看经,方有受用处。年迈体衰,故目前尚在调养,四大苦空、五阴无我,请仁者勿以为念。力乏,不能多写,惟祝精进。
                  
恒志和南


9月27日


某某仁者:


2月9日函悉。奉复如下:
  1、“知念是妄,其性不实,即空,非灭后空”,不错!此“知”字很重要,知念是妄,乃是经过实践而“证知”,非依稀仿佛之“解知”也。妄性不实,其体本空,譬如明镜蒙尘,镜体光明不失,非尘灭后才有光;又如水本是湿性,非波息后才是湿,故曰“非灭后空”。
  2、上求佛道(自利)下化众生(利他),名发菩提心。(不限于出家人)
  3、以无量法门,自学自修,并为他人分别解说,广利有情,名法供养。
  4、消除业障后,便能悟证本来面目。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目的与手段不二。故曰:不用求真,但需息妄。
  5、法门无量,适应不同根性。一般说来,般若与净土二门,消业最为迅速,般若即真空,净土即妙有,空有不二,会入中道实相。
  魏鸿勋老居士[编者注:魏老即牧牛老人],深入教海,乃是大德长者,前一月我曾有一函托郑老转给他,谅已收到。有便晤面,请代我向魏老请安问好。复祝新年进步。
       
             
恒志 和南


2月15日



某某仁者慧鉴:


  4月10日来信已收到,因曾往天台山国清寺朝礼,近日方回,以致迟复,为歉!


知近做离尘功夫,主要靠般若观照,很好!观照功夫,即是自性起用,由始觉达到本觉,始本合一,则体用如如,到此才能不观而观,观即非观。但初下手时,都是“强作之观”,所谓“如理作意,观我本来面貌,久久定慧互资,则寂照现前矣。
  又直下观我本来面目,名真如实观;也有从观生灭妄心下手,名唯心识观,实则观无明妄心,即是观自性清净心,久久妄息真显,融成一片矣。
  六祖惠能大师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祈细细领会之。
  魏老居士[编者注:即牧牛老人]大作,直剖心地,明心见性,且融通儒佛,说理透彻,然非慧眼人不知其妙也。顺祝法喜。
     
          愚
恒志合十


4月26日



某某仁者慧鉴:
  来信收悉。知您已看到《法藏碎金》,甚好,佛祖重要指示,基本上都已包含。您善根深厚,久而愈坚,难得!人生无常、无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学佛法,我们都没有出路,长劫生死流转,痛苦实深!您时常追忆过去,考虑未来,这也难免,但只要想过快丢,过而不留,逐步做到离相、无住,与习气奋斗,自能不断增长定慧。现寄上《般若花》一册,前三篇都讲到观心看念,第9篇讲念佛法门,请依之修持,久久自能把握自己,妄念渐少,渐歇,则空寂灵明之性体,自然现前了。又观心念佛下手方法不同,但念寂心空、一心不乱时,归源都是一样。即祝自强不息!
      
            
恒志手拜


10月28日


某某仁者:


   5月8日函昨日才收到,知仁者获得护法神感应的事,这是精进用功、发心真切所致,十分可喜。
  一、《圆觉经》说:“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这里:“彼知觉者”,此“者”字是指被智所照的境—即“清净觉相”。此觉体犹如虚空,广大无边。
  下面“知虚空者”,此“者”字是指能照的智光,即是说,此能照见如虚空的智,也是空华幻相,不可去执取它。虽不执取,但并不是没有“知觉性”;虽能所两忘,但智照之体(寂)用(照)依然明明了了,所谓“体用不二,寂照同时”,这正是“净妙圆觉”的境界,故说:“名为净觉随顺”。——即人人本具之佛性。
  二、“心静”,只是一种定的境界,但不一定认识“自性”。当妄念息落,眼前明明了了,悟知这正是“本来面目”, 这便是“见性”(本来面目)境界,与前只是静而不悟,相差很远。我们必须常参这“空空寂寂”而又“灵灵明明”的是什么?如果明悟,便是“见性”。六祖说:“不见自性,学法无益”。祈珍重。祝安吉。
     
             
恒志合十


  5月19日


某某居士慧眼:


来信收悉。知贵处已有学佛小组,互相交流学习,在此末法,甚为希有。您能积极发言,知多少、讲多少,这很好,己未得度而能利人者,正是菩萨的发心。魏老居士研究心地法门,颇有成就,有机会时,宜常亲近。能遇善知识,是大因缘。
  由于众生根性不同,因缘也异,故佛法也无有定法,随机施教,其中般若、净土二门,则是普利人天之二大法门,因佛所说法都是以般若为先导,又多以净土为归宿。仁者修观心法门,即是修般若法门,能观自心,决可见性,所以佛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又凡学佛,总以见性为主,所谓“不识自心,学法无益”。而观心正是见性的方便。至于密法是以三密相应的善巧法门,使人于重厚习染中,迅速获得解脱,因凡夫多生积习,正如重病之人,非下重药,实难挽救,故以手印、密咒相助,意念上或先观有相法,如《显密圆通成佛心要》所说观想顶上有一 [徐恒志上师手书梵文,编者注]字,犹如明珠,遍有光明,用以转化一切染垢,然后知心不可得,直入无相门,即能渐证“空空寂寂,灵灵明明”之自性,便与禅宗合拍。仁者若欲加修密法,以资精进,则可修《六字大明咒》。口持此六字真言,手则结大莲华手印,即二手掌根相拄,二小指、二拇指也分别相拄,其余头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相对(三指第一、第二节略弯曲),中间各距离一寸光景,作莲花开敷状,意则一切不顾,只注意到持咒,每次坐一小时,可得定开慧,并可治病强身、消灾免难。此法《成佛心要》上也有介绍,今附上修法一册,作参考。密法手印本应灌顶传授,但上师慈悲心切,对一般较简单众所周知的法门,可以公开传授,不须灌顶,只要恭敬、供养、礼拜本尊,亦可修习。
   
(兹附手印示意图,以便学用。)
[手印图略,编者注]
  修此法重在无相,妄念起一切勿理,一小时内咒不停,印不散,到时提至头顶上散印,最好用黄布将手印遮盖,以资恭敬。
  问题解答如下,供参考:
  一、平等不二心,即是无分别智,久修自得。证此平等智(体)、同时也有差别智(用),观众生苦恼而发愿救度,故二者是圆融一体的,总以得定、开慧、证性为重要。故要下大功夫。
  二、投众生所好而方便接引,此即是观机说法。故佛法以契机为主要。
  三、所谓见地,主要是见性——先见到自己本来面目,便有办法打扫习气烦恼,未见性前,难免盲修瞎练,故见道而后修道,十分重要。至于先度自己,而后度人,这是常途,但以三法印(无常、无我、寂静)或实相印为标准,随分随力引导别人,并无不可,功德亦不可思议!
  气功可以强身、治病,但与佛法不同。它只是一种方便,并非究竟,至于说某气功大师是菩萨化身等,他本人不说,别人何以知道?这些切勿听信,标新立异、装模作样,都是佛法所大忌,仁者须心中有数,亦不必与之诤论,多惹是非。若真正见道,决不随口胡说。且看印光、弘一、虚云等大师哪一个自说是菩萨化身,只是平平实实、一味谦虚。祝精进。
                 
    
恒志


5月23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某某仁者:


   5月29日手书已收到,因我前一时期,曾到外地一行,于昨日方回,故复信不及时,谅在等候复信吧!所谈各点,颇有见地,再说明如下:
  一、业性虽空,但有如幻业力,率众生入六道。悟性、见性之人,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不被业力牵动,而能“随缘观性空,不再造新殃”,则幻化之力便能逐步转化,而证入真空、妙有之实相境界。故永嘉大师证道歌说:“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故关健在“了”,“了”即悟也。
  二、有情五蕴身心本是性空,无有自性,故《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此有二层意义,一、是说五蕴自性空,这是浅义;二、是说五蕴全体即是真空,故《楞严经》说:“五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深义。五蕴自性虽空,但能随缘起用,充满生机,用而不著,当下即是不生不灭之自性。
  三、诸“识”本是一体,就其一体中之不同作用,而分为八个识。只要知诸识性空,便转识而成智。若证入无分别智,自知“识神”原非“主人”。
  四、众生幻业,由心所造,今借自心三密加持之力,以转化之,即是以幻除幻,最后便如《圆觉经》所说:“诸幻灭尽(心空、法空、空空),觉心不动”矣。
  知仁者现正向“悟性”功夫上着力,很好!当念寂心空,现前却明明了了的便是。但转瞬又逝,故要多观、多修,做到常寂常照。此复祝精进。
                    
恒志


6月13日



某某仁者如见:


3月27日手书已悉。所说皆用功中境界,已体会到古德所说:“平常心是道”,祈继续用功,埋头前闯,自能到达彼岸。古人说:“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法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幸自珍重!
  附上在上海居士林讲经照片一帧,以作纪念,祈惠收。不一一,即颂道乐。
                   
恒志手书


4月3日


某某仁者:


6月12日函悉。知与魏老[牧牛老人,编者注]曾去亲近,能敬事大德善知识,即是自性功德,但因缘各有不同,一切随缘,自在无碍即可。
  所说:“随缘应物而无所住,虽一切不住,却了了分明,非断灭相”此是见性景象,宜继续用功,增进定慧力,打好坚实基础,并从体起用,在一切顺逆境界上消磨习气,使定慧交资,体用合一,达到寂照不二境界。一切言语文字正如指月之指,要离指见月,勿执指为月,为要。能在种种境界上奋斗,进步就快,否则说时则有,用时则无,浪费光阴。修法时,由于心理上变化,会引起各种反应,汗毛竖,或脑部震动,或身上起冷热变化,都是。修世间禅定也有“动八触”现象,对见性并无妨碍,勿必惊疑。


附上《般若花》一册,作为参考,其中“关于佛性答问”一文,可先看,对仁者目前修持有帮助,但勿死在句下,为要。即颂精进。
               愚
恒志手啟


6月17日


某某仁者:


2月24日信已收。愚已迁居“上海密云路....”以后来信,请改寄此地址。
  所说学佛体会,显然很有进步,理解来自事证,理事不二,十分难得!一切佛法皆是方便,莫非是除凡夫执著之病,病愈药废,恢复本来天真佛性,才知一切诸法,不论物质和精神,都不离自性而有,都是法身的体现,色空不二,动静一如,虽起心动念,而不粘不滞,即是自心的妙用,所以说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也。仁者所说:“寂而不断,了了分明,照而不动,一无所得”,若实证此境界,即是明自本心,见自本性。
  真如之法,无时间、空间相,但诸法和合,虽性空而缘起;有相皆妄,虽缘起而性空,故说幻则一切皆幻;说真则一切皆真,毕竟真妄皆不可得,而不可得处,却无尽藏也。古人所谓“万世古今不离当念,十方刹土不隔毫端”,实证者,自能理会。仁者所说多是正论,但须常观“言语道断”时是什么?
  心中心法,并非人人可修,因各人因缘、环境有所不同。沈洪同学不知其情况如何?且愚蛰居市郊,外地来人找寻不易,劳神费时,是否就近请 魏老居士慈悲摄受灌顶,以资方便。某某母女既已修法,似亦可就近方便办事,以免远道跋涉。如修法中有何问题,除请教魏老外,也可来函共同商讨。


谨复顺颂一切安祥。便请代向魏老道长顶礼请安。
              

恒志手啟


  
1992年3月2日



[url=]答南通秦居士[/url]

某某仁者:
  来信收到,信中说,一看便了,观心很好,但不能执相,不管什么现象现前,一概不理,反反复复总是有的。都要看作是进步现象。当妄想断处,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不执一物,自然有个好消息。但此时“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也不可执,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连虚空也粉碎,还要这两句话作什么?总之,刻苦用功,努力保任,时时注意改习气,必有打成一片之日。
  我年时太高,今年虚度九十,不能详细多写。请举一反三,必有受用之日。此祝吉祥。
             
徐恒志 合十(学生代笔)


2004年9月24日



某某仁者:
  您好!谢谢您的关心。我现在精神还不错。“生、老、病、死”大自然的法则。一切随缘吧!
  读了仁者的信,很受感动,仁者的诗文是悲心的发露,修持佛法的学人不能没有悲心,悲心是勇猛精进的动力。悲心亦是救度众生的愿力!
  从仁者的信中得知仁者在修持中,时常因腿痛而于座中不得静心,仁者要记住的是:佛法是心法,功夫不在色身上,而在修心上。至于座上的坐姿,当然能够双跏趺或单跏趺更好,这都是夙世因缘,应一切随缘,千万不可勉强,尤其对年岁大的学人而言。关键的是座上要“心念耳闻”,于妄念不取不舍;座下不忘观照。请记住:观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法门,若要见性,必持观心!
  另外,不论任何学人,修持中都有业障翻腾的现象,还有就是学人本身体内隐含的病症,在修持中都会发露出来。无论是业障翻腾,还是病根显露亦都是好事,望仁者不必惊恐和担心,仁者于座中只管“心念耳闻”如法的修持。由学生代笔,敬请原谅!顺颂安康吉祥。


              
徐恒志(学生代笔)


2005年10月5日



[url=]答烟台范业信居士[/url]


业信仁者:手书敬悉
   
仁者已臻“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分明”的境界,即是认识本来面目,也即明悟自心,见到本性。但此光景正是由禅宗破初关,进入悟后起修的破重关境界,故有时能觉照得住,有时则事后才觉照,必须勤于照顾,不断在事上磨炼,处处与自己奋斗,才能上上升进,到佛地位,才是常寂常照。此阶段很长,希仁者不得少为足,继续前进由解悟(大开圆解)到证悟,彻证本源心性,明悟自性实相,得大受用。
   
三首偈颂,道彻本来,依此前进,方向端直不至有错!可喜可贺!顺颂年喜!
                        
愚朽 徐恒志合十


2001年12月30日



业信仁者道席: 来函已悉。
  仁者对“简捷法”充满信心,悲心救度一切众生,只要至诚恭敬,严持净戒,必蒙
诸佛垂慈有感斯应也。
  下将删改意见提呈,请予考虑:
   
一、“前言”中加上愚手书中所说的话,问题不大,佛法本是善巧方便,救度众生。但“我的恩师徐恒志师父”及“大德”“徐老”等字样请不要放上去,因如此写法将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于弘法不利。在别人问起是“谁”时,不妨口头说明。因学道的人绝不能搞名闻利养,如此欲益反损,并不妥当。
   
二、“佛法本是善行方便”,“善行”应改“善巧”。
   
三、“之极至切”宜改“至极恳切”。
   
四、“金银财宝、珍珠玛瑙遍满世界”,此句不妥,易生贪著心。
   
其余请看原稿,不再一一。原件附还,请收。顺祝定慧庄严!
                     
愚朽 徐恒志合十


2002年3月18日



业信仁者慧鉴:
   
磁带收下,挚诚恳切,十分感动。按愚近年来之修持,除以寂照伏妄外,概以四字名号为主课,行住坐卧以念佛为日课,盖法界一体,真如无二,一门深入,必有奇应,千佛万佛理无二致。《文殊所说般若经》云:“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且《观无量寿佛经》云:“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故愚将坚持到底,以持佛名号,消除诸病,有感则通,仁者之磁带,正当头棒喝,治病良药也。
   
贱体目前情况颇好,眠食如常,仁者及嫂夫人可请勿念,但愿天热之后,更趋健旺。
   
新春已至,敬祝两位万病消除,健康长寿,为弘法利生,多做功德,因必有果,后报必丰。草草不尽欲言,即颂吉祥如意,健康愉快!
                        
愚朽
徐恒志合十


2004年1月21日



业信、秀琴仁者:
   
来信收到。六祖曰:“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总的来说,一念不生(空)了了分明(有),正空即是有,正有即是空,当一念空处,回光反照,空有双融,即是妙境。仁者有悟于此,受用不浅矣。此颂合家平安。
   
              愚
徐恒志合十(学生代笔)


2004年6月10日



业信仁者道席:
   
来函均悉。前信知并未收到,当是遗失。此次驾临上海,非常难得,但愿发菩提心,了脱生死,弘法利生,共了此一番大事因缘。今后在弘法过程中,除注意政治影响外,必须观机施教,对症下药。心中心法是无相大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理烦恼,自然息下;但又须知性相不二,古人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诸法性空,无非实相,故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说。祈仁者奋发图强,务使宗教兼通,才能济多人于苦海也。
  目力不行,草草致意,顺祝全府吉祥!
                     
      
恒志合十


2004年12月24日



业信仁者道鉴:
   
来信及塔相、“实施法要”均收到,大愿不尽,普利众生,实为难得!我已普寄亲友,勿负仁者一片悲心;我自己也备带身上。寄来许多实例很生动。
   
要写“心得体会”主要是:①实事求是;②注意政治影响。
   
不多写了,抱歉!望仁者谦虚谨慎,完成度生大业。祝合府吉祥。
                        
愚朽
徐恒志拜启


2005年10月17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