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钞】前后如是功德庄严下。不各系论颂。以今颂一缺化作。二缺恶道。故特明之。言众鸟出音。若非佛作。焉能听者忘相一心也。不云恶道。以人中尚无女人。圣中尚无小圣。况复有恶道也。前后明显可知。故不繁系。又正报二功德。在如是庄严条外。故亦不系。  

【演】正报二功德。谓上首功德。大众功德。
  
【疏】称理。则自性般若周遍法界。是鸟树说法义。
  
【钞】首楞严钞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以心外无物。物即是心。但心离分别。即是正智般若。周遍法界。无有障碍。是故西方水鸟树林。悉皆说法。今不见鸟树说法。以未离念故。起信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是故虚空界中。普皆说法。
  
【演】若能转物二句。是楞严经文。文云。一切众生。迷己为物。为物所转。是故于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以心外无物六句。是钞中释辞。心外无物。物即是心。是明色心不二。但离分别。即是般若。无有障碍。是明离念相者。等虚空界。钞意谓经所云转物者。非是有物可转。盖以心外并无有物。一切物皆即是心。而所以见有物者。以心生分别故。但一念不生。全体即自显现。所以经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也。以此观之。可见自性般若周遍法界。而西方水鸟树林。自悉皆说法也。
  
起信离念相者。等虚空界者。论文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二正报二 初化主。二化伴
  
初化主二 初征名。二显德
  
初征
  
【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疏】上明依报之胜。而依从正生。故次明正报。于意云何。审其解否也。已知彼佛号阿弥陀。未知其义。以彼佛乃一经正主。故须审问。
  
【演】依从正生者。若据外教。则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清浊奠位。三才肇分。则正从依生。今内教则依从正生。一念无明。引生三细。境界为缘。引起六粗。山河大地。因无明而有。妄想而成。依从正生也。
  
【钞】正主者。报有依正。佛居其正故。正有主伴。佛为其主故。义须审者。以弥陀万德之号。其义深广。应为开阐。使人晓了。生向慕故。
  
【疏】称理。则自性正思惟。是于意云何义。
  
【钞】筹量名意。世人起于意识。念念逐外筹量。是邪思惟也。旋其意识。扣己而参。思之又思。思尽还源。思无所思。全身即寿即光。何论彼佛此佛。
  
【演】筹量名意者。相宗云。集起名心。集诸种子。起诸现行故。筹量名意。筹虑思量。自分境界故。了别名识。照了分别前境界故。
  
又意者。即第七识。筹量者。思惟筹量。第八见分是我故也。此正取第七心王自体思量名意。亦兼取遍行五所中思也。
  
意识谓意之识。即第六识也。论云。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著转深

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扳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是也。
  
念念逐外筹量者。念念随逐外尘。思量筹度。曾不暂离。日夜安于迷乱。而不觉也。唯生唯死。自若于纷扰之中。无古无今。相忘于散乱之内。可惧也。
  
旋其意识者。谓初心人。未能遽依业识修行。只可即就意识回光返照也。故诸修行人未得定者。皆散位独头意识为观体。得上定者。亦是定意识现量观察也。
  
扣己而参者。谓不逐外筹量。但向一句阿弥陀佛上著倒。念念体察。念念究审。鞫其根源也。
  
思尽还源者。即所谓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也。
  
思无所思者。即念而无念。是离念境界。所谓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也。又复此即不思之思。是任运清净之意。故佛果第七。亦名为意。
  
二显德二 初名含多义。二道成远劫
  
初名含多义二  初光明无量。二寿命无量。
  
初光明无量
  
【经】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疏】无量已如前释。然未知无量得名之故。今谓是光明寿命。二皆无量也。光明者有二。一者智光。二者身光。复有二义。一者常光。二者放光。又光所因。复有二义。一是万德所成。一是本愿所致。
  
【演】前释即众多无有数量。广大无有限量。
  
【钞】先释光明也。智光身光者。如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自受用身。照真法界。是名智光。他受用身。遍照大众。是名身光。又涅槃云。琉璃光菩萨。放身光明。文殊言。光明者。名为智慧。则事理圆融。身智不二也。
  
【演】自受用身照真法界者。乃无相之身。以功德智慧为体。故照一真法界。他受用身遍照大众者。乃有相之身。以色心为体。为十地菩萨现起。故遍照大众。此约身智分释。
  
光明名为智慧者。若身光不是智慧。则同土石木偶无情。若智慧不即身光。则智慧有所不遍。故身光之事。即智慧之理。圆融不二也。此约身智合释。
  
【钞】常光放光者。常所显光。无放不放。如圆光一寻等。是也。放光者。或于眉间。或于顶上。或口。或齿。或脐。或足之类。是也。今言光者。正意在常。而亦兼放。及与身智。如大本言。尔时阿弥陀佛。从其面门。放无量光。又云。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故。万德所成者。华严贤首品。开四十四门光明。各出其因。或归三宝。或发四弘。三学六度之所成就。一一结云。是故得成此光明。又般若经。佛言。我于一切法无所执。故得常光一寻。则知今佛光明。非一德所致也。
  
【演】四十四光者。始从善现照耀。终至触法清净。
  
我于一切无所执。得常光者。诸佛光明从智慧生。凡夫执重。智慧不生。智慧不生。光明何有。故荡一切执者。乃能发光明也。又有所执者识情。无所执者智慧。既有智光。岂无身光。
  
【钞】本愿所致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顶中光明。胜于日月百千万亿倍。又愿云。愿我作佛时。光明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及蜎蠕。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国。又愿前偈云。能使无量刹。光明悉照耀。故今成佛。得如所愿。
  
【疏】无量者。言所照之广也。十方者。不同他经照一方故。无障碍者。不同日光。犹有碍故。
  
【钞】不同他经者。如法华东照。则不说余方。万八千。则不该余国。义各有取故。今则四维上下。一切国土。无不照故。
  
【演】义各有取者。东方为震。震为群动之首。动即不动。表不动智也。万八千者。表翻破十八界无明。以一界有百界千如。成万八千故。
  
【钞】不同日光者。日虽有光。修罗掩之则碍。铁围两间则碍。覆盆之下则碍。又阎浮明。则单越碍。瞿耶明。则弗于碍。今则彻山透壁。通幽达冥。无能遮障。使光隐没。无能隔碍。使光断绝故。如大本云。彼佛光明。最为远著。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诸佛顶中光明。有照一里者。二里者。如是渐远。有照二百万里者。有照一世界者。二世界者。如是渐远。有照二百万世界者。唯阿弥陀佛光明。照千万世界。无有穷尽。故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乃至超日月光佛。皆光明无量义也。

观经云。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又云。彼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大本言。阿难头脑著地。称佛名号。礼未起际。佛放大光明。遍十方上下。皆光明无量义也。或难。日犹有碍。世所共知。佛光无碍。当有何据。答。须达老女。不愿见佛。避入深闺。佛光所及。垣壁俱彻。内外四方。恒与佛对。即无碍之征也。
  
【演】彼佛光明最为远者。以与众生缘深。被机普遍故。又经经必自赞。抑扬随时亦无碍。或难。佛光既远。今何不见。曰佛光本遍。众生自迷。以烦恼心障智慧眼故。如日光遍照。盲者不见。是盲者过。非日月咎也。
  
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者。或有难云。佛佛道同。则光明亦同。今佛光远近悬殊者。何也。曰佛光实同。因机现异。
  
二寿命无量
  
【经】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疏】光明无量。是无量之一义。今言寿命亦无量也。佛寿有三。法寿。报寿。应寿。如法华及观经疏中说。然佛寿无量。随机所见。今之无量。亦可即无量之无量。
  
【钞】寿命者。寿之所历。有短有长。今当灭劫。寿仅百年。彼增劫时。亦止八万。纵轮王天帝。诸佛住世。亦有限量。唯彼佛寿命。至为久远。不局常数。云无量也。三寿者。法华寿量品疏云。寿者受也。若法身。真如不隔诸法。故名为受。若报身。境智相应。故名为受。若应身。一期报得。百年不断。故名为受。法身以如理为命。报身以智慧为命。应身以因缘为命。
  
【演】三寿者以下十三句。佛有三身。寿亦有三。法身以如理为身。报身以智慧为身。应身以应机赴感为身。寿者受也。领纳义也。法身以真如领受诸法。故名为受。虽云领受。实无能所。以真如即诸法。诸法即真如。言领受者。不隔义也。真如无始无终。诸法亦无始无终。亘彻三际。无穷无尽者。法身寿也。报身则始觉之智。领受本觉之理名受。虽云领受。亦无能所。以无有智外如为智所证。无有如外智能证于如。如空合空。似水投水。言领受者。相应义也。始觉有始无终。本觉虽彻三际。今始出缠。亦有始无终。

从今至当。无穷无尽者。报身寿也。应身则慈悲领受当机。故名为受。虽云领受。亦无能所。以佛唯大悲大智。为众生作增上缘。令善根成熟众生。自己心中见佛说法。言领受者。机感相应义也。众生机熟。应则随现。众生机息。应则随亡。有始有终。一期不断者。此应身寿也。又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非阴界入之所摄持。强指法性为法身耳。真如不隔者。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一切法皆同如故。
  
又报身者。修行所感。法华云。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此身非身非不身。强名此智为报身耳。境智相应者。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与法性相应相冥也。相应者。如函盖相应。相冥者。如水乳相冥。又应身者。应同万物为身也。应同连持为寿也。智与体冥。能起大用。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然此应身。有胜有劣。胜即他受用。是业识所见者。此依中理而住。劣即生身。事识所见者。此依真理而住。一期报得百年不断者。如我世尊。王宫出家。苦行成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说法五旬。住世八十。双林树下。乃入涅槃。此即劣应生身也。
  
法身以如理三句。谓法身以理为身故即如理为命。报身以智慧为身故即智慧为命。应身以应机赴感为身故以因缘为命。因即众生能感之因。缘即诸佛能应之缘。因缘时至。感应道交。因缘别离。感应斯泯。
  
【钞】观经疏云。示同生灭。有始有终者。应身寿也。一得永得。有始无终者。报身寿也。非寿非不寿。无始无终者。法身寿也。
  
【演】观经疏云下十句。六道有生灭。法身起应。亦示有生灭。王宫降迹。双林涅槃。有始有终。应身寿也。三祇行满。无明断尽。般若现前。从自受用。现他受用。于色究竟天现最高大身。尽未来际说法教化。有始无终者。报身寿也。报应即法故非寿。法即报应故非不寿。竖穷三际。无始无终者。法身寿也。又非寿者。非应同连持之寿。非不寿者。非报智不连持寿。

双非二边。冥中法体。又此寿非长量。亦非短量。无延无促。云非寿非不寿也。然上三寿。亦是随宜机教。非圆顿义也。若据圆教性具法门。三身性具。三身融即。从性起修。性既三身。无始无终。修亦三身。无始无终。性既三身融即。修亦三身融即。毕一即三。言三即一。不可思议者。圆教寿也。
  
【钞】又谓彼佛寿命。实有期限。人天莫数。是有量之无量也。越溪解云。此经虽云无量。乃是二十二相常所见身。非观经胜应尊特之身。亦同上意。今谓随机所见者。此经佛身无定。前义理中已辩。况经文但言阿弥陀佛现在其前。未曾指定现何等身。越溪安得判属三十二相。必谓劣应。则劣机自见。非此经专以劣应而被劣机也。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假令十方众生。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欲计我年寿几千亿万劫。无能知者。岂亦常所见身之无量乎。是故入灭双林。或见灵山未散。舍那千丈。或见丈六金身。佛本不移。机自异故。则谓彼佛寿命。即无量之无量。亦何不可。
  
【演】是故下。引释迦例弥陀。入灭双林。乃应身。被凡小机。机薪既尽。应火则亡。灵山未散。乃报身。被菩萨机。机既常时。佛亦常在。舍那千丈。乃菩提场所现报身。丈六金身乃鹿野苑所现应身。二始同时。双垂两相也。佛本不移。机自异者。法身起用。如空谷传声。明镜写影。随声高下。随相妍媸。动若行云。止犹谷神。纭纭自彼。于我何为耶。
  
【疏】及其人民者。巧用倒语故。言人民者。佛如王故。阿僧祇。此云无数。倍之名无量无边。人寿有二。一佛本愿力故。二自功德力故。
  
【钞】倒语者。正语当云佛及人民。寿命无量。如波罗密。云彼岸到。当是到彼岸耳。以意会之。无以辞害。佛如王者。彼国虽无君臣父子。然佛为法王。有君主义。生彼国者。依佛学佛。有人民义。非如此土。版籍所统。实编氓也。僧祇者。入十大数之首。从百洛叉。倍倍积累而生。又僧祇僧祇为一无量。无量无量为一无边。今合言者。自有二义。一是实明其数。以僧祇计之。有无量无边僧祇也。二是极赞其多。无复边量。无复穷尽之僧祇也。
  
【演】僧祇入十大数之首者,始自阿僧祇。终至不可说不可说转。
  
从百洛叉倍倍积累者。数有三等。谓下中上。如黄帝算法。共有十三数。谓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也。此则十倍之下数也。中等数者。百倍倍之。经云。一百洛叉。为一俱胝。是也。上等数者。则倍倍倍之。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是也。
  
【钞】佛力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能计其数者。是承佛愿力。有此寿故。自力者。一心念佛。心清净故。莲华化生。清虚之身。不同质碍肉身。有老病死。是自精进力。有此寿故。
  
【疏】问云。此无量亦可即无量之无量者。还有证否。答。例如华严中说。
  
【钞】上引观疏云。此无量是有量之无量。而言亦可即无量之无量者。以今文正似华严故。彼经十回向文云。无量阿倍只。释云。此非数中之一。但是无数之言。若定是数。便当局限。今经亦云无量无边阿僧祇。二经文势。意极相类。故言彼佛寿命。亦可即是更无限量之无量也。问。华严寿量品。谓娑婆世界一劫。为极乐世界一昼夜。极乐世界一劫。为袈裟幢世界一昼夜。展转劫日相对。乃至百万阿僧祇世界。极于胜莲华。则极乐仅胜娑婆。劣后殊甚。安得为更无限量之无量乎。答。彼钞释云。三身既融。三寿无碍。即长能短。即短恒长。无长无短。长短存焉。一一圆融。言思斯绝。其义自明。不劳更辩。
  
【演】即长能短。即报即应也。即短恒长。即应即报也。无长无短。报应即法也。长短存焉。法即报应也。
  
一一圆融。言思斯绝者。即长能短。不可以报言。即短恒长。不可以应言。乃至长短存焉。不可以法言。以言例思。亦复如是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疏】又寿命光明者。约而言之。少摄多故。二部名题。止曰无量寿者。约之又约。体摄用故。若具说者。依报正报。悉皆无量。  

【钞】约言者。佛具万德。今止举寿命光明者。如华严八地。言身相无量。智慧无量。方便无量。光明无量。清净音声无量等。则知举二事者。以少摄多也。体摄用者。或难。既光寿双举。云何大本及观经题。皆止云无量寿。不言光者。复是何义。良以一真如心。无去无来。亘古亘今。其寿无量。其光亦尔。金体金光。不相离故。起信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周遍法界。不起。寿也。智慧。光也。言寿则光在其中。故单举也。依正无量者。自佛一身所有功德。及如下文声闻菩萨。乃至前之栏网行树等。种种庄严。悉无量故。
  
【疏】称理。则自性常照。是光明义。自性常寂。是寿命义。自性寂照不二。是阿弥陀义。
  
【钞】灵明洞彻。光绝涯涘。湛寂常恒。寿何筹算。常恒而复洞彻。故即寿而光。洞彻而亦常恒。故即光而寿。如是。则阿弥陀佛。虽过十万亿刹之外。而实于此娑婆世界众生心中。结跏趺坐。俨然不动。何乃佩长生之诀。枉自殇亡。负杲日之明。翻成黑暗。心本是佛。自昧自心。佛本是心。自迷自佛。
  
二道成远劫
  
【经】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疏】已知彼佛得名之义。未审彼佛成佛至今。经几何时。劫者。具云劫波。此云时分。十劫者。一云大劫。一云小劫。今谓明远。应是大劫。又十大劫。亦是一期赴机之说。究极而言。成佛以来。亦应无量。如法华中说。
  
【钞】一大劫者。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八十劫终。方成大劫。云十大劫。是八百小劫也。经意为明成佛久远。而曰小劫。未见其远。今依唐译。云十大劫。亦应无量者。如法华中。众疑世尊成佛未久。云何旷劫菩萨是所教化。佛言。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劫。则弥陀成佛。其可量乎。
  
【疏】若考阿弥陀佛。成佛以前因地。不但法藏一因。有多种因。如诸经中说。
  
【钞】法藏因者。大本云。定光佛前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法藏时为国王。舍位出家。发四十八愿。今阿弥陀佛。是法藏所成之佛也。多种因者。一。法华经。大通智胜如来时。十六王子。出家净修梵行。求无上菩提。佛灭度后。常乐说是妙法华经。后悉成佛。第九王子于西方成佛。彼王子者。今阿弥陀佛是。

二。悲华经云。无量劫前。有转轮王。名无诤念。供养宝藏如来。时王发愿。愿成佛时。国中种种清净庄严。佛与授记。过恒河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国名安乐。彼国王者。今阿弥陀佛是。三。大乘方等总持经云。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命比丘。总持诸经十四亿部。随众生愿乐。广为说法。彼比丘者。今阿弥陀佛是。四。贤劫经云。云雷吼如来时。有王子名净福报众音。供养彼佛。彼王子者。今阿弥陀佛是。五。彼经又云。金龙决光佛时。有法师名无限量宝音行。力弘经法。彼法师者。今阿弥陀佛是。六。观佛三昧第九经云。空王佛时。有四比丘。烦恼覆心。空中教令观佛。遂得念佛三昧。彼第三比丘。今阿弥陀佛是。

七。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云。狮子游戏金光如来时。有国王名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彼国王者。今阿弥陀佛是。八。一向出生菩萨经云。阿弥陀佛。昔为太子。闻此微妙法门。奉持精进。七千岁中。胁不至席。不念爱欲财宝。不问他事。常独处止。意不倾动。复教化八千亿万那由他人。得不退转。彼太子者。今阿弥陀佛是。以上略举数端。若其多劫多因。亦应无量。
  
【演】多种因者。一乐说。二发愿。三总持。四供养。五弘经。六念佛。七修禅。八行度。
  
阿弥陀佛昔为太子下一节。具足六度。七千岁中协不至席精进度。不念爱欲戒度。不念财宝施度。不问他事。常独处止禅度。意不倾动忍度。复教化他人智度。如上所引诸因。或为国王王子。或为轮王。或为比丘。或为法师。或供养佛。或说法利人。或发四宏誓。或行六度。

所谓根深果茂。源远流长。道不浪阶。随功涉位耳。今人一行不修。欲希胜果。其犹拳石未办。欲累七层宝塔。其可得乎。 微妙法门者。谓心法妙。佛法妙。众生法妙。
  
【疏】称理。则自性本来成佛。是十劫义。
  
【钞】华严举十。是表无尽。即今自性成佛以来。何止威音那边更那边。尘沙劫又尘沙劫也。若定执十劫。昔人道。犹是王老师儿孙。
  
【演】华严举十表无尽者。一者数之始。十者数之终。千为十百。万为十千。经中数事。必举十者。表无尽也。犹是王老师儿孙者。南泉姓王。常自称王老师。黄檗至南泉。一日斋时。捧钵向南泉位上坐。南泉来见便问。长老甚么年中行道。檗云威音那畔。泉云犹是王老师儿孙。
  
二化伴二 初见在。二往生。
  
初见在三 初声闻。二菩萨。三总结。
  
初声闻
  
【经】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疏】主必有伴。先声闻。次菩萨。明皆贤圣之侣也。今初声闻。声闻者。闻四谛声教而得证果。阿罗汉者。拣非前三也。不言缘觉。摄声闻中故。非算数者。甚言其多也。
  
【演】四谛声教者。一苦谛。二十五有依正二报是。别则二十五有。总则六道生死。一地狱道。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身。二畜生道。作中品恶逆者。感此道身。三饿鬼道。作下品恶逆者。感此道身。四修罗道。作下品十善。感此道身。五人道。四洲不同。皆苦乐相间。在因之时。行五常五戒。及中品十善。感此道身。六天道。二十八天不同。修上品十善。及禅定为因。感此道身。上来所释。从地狱至非想天。虽苦乐不同。未免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此是藏教实有苦谛。二集谛者。即见思惑。又云四住。又云枝末无明。又云通惑。又云界内惑。

虽名不同。但见思耳。见惑有八十八使。以五钝五利十使。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成八十八。思惑有八十一品。谓三界分为九地。欲界合为一地。四禅四空为八。共为九地。欲界一地中。有九品贪嗔痴慢。上八地各有九品。除嗔使。故成八十一也。上来见思不同。总是藏教。实有集谛。三灭谛者。灭前苦集。显偏真理。因灭会真。灭非真谛。四道谛者。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道品。此三十七合为七科。

一。四念处。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七。八正道。已上七科。即是藏教生灭道谛。然四谛之中分世出世。前二谛为世间因果。后二谛为出世间因果。皆前果后因者。令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也。阿罗汉拣非前三者。一须陀洹。此云预流。此位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见真谛。故名为见道。二斯陀含。此云一来。此位断欲界九品思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故更一来。三阿那含。此云不来。此位断欲残思尽。进断上八地思。四阿罗汉。此云无学。又云无生。又云杀贼。又云应供。此位断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犹存。名有余涅槃。
  
【钞】闻四谛者。世尊为憍陈如等五人。转苦集灭道法錀。初示。二劝。至三则证。诸漏已尽。成阿罗汉。因闻声教以得开明。故名声闻。声闻之号。通前三果。今四果也。
  
【演】世尊为憍陈如五人者。佛初出家入山修道。父王思念。命陈如马胜等五人随侍。五人不胜其苦。退居鹿苑。佛成道已。观五人宜最先得度。故佛至鹿苑。说法度之。
  
三转法錀者。一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劝修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钞】缘觉摄者。缘觉观十二因缘而得开悟。虽十二支。而束之不出四谛。虽有利生之心。而亦未广。故摄声闻中也。
  
【演】缘觉观十二因缘者。一无明。谓烦恼障烦恼道。二行。业障业道。此二支属过去。三识。托胎一分气息。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质。五六入。六根成。此胎中。六触。此出胎。七受。领纳前境好恶等事。从识至受。名现在五果。八爱。爱男女金银等事。九取。凡见一切境界生取著心。此二未来因。皆属烦恼。如过去无明。十有。业已成就。是未来因属业道。

如过去行。十一生。未来受生事。十二老死。此即是四谛。所以重开者。以缘觉之人。先观集谛。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此则生起。若灭观者。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因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言缘觉。此人断三界见思。与声闻同。更侵习气。故居声闻上。
  
束之不出四谛者。若流转门。无明爱取三支是烦恼道。行有二支是业道。此五支为集谛。识名色等七支为苦谛。若还灭门。灭前十二因缘之智为道谛。证寂灭理为灭谛。
  
【钞】算数者。世间算数。尽于九章。佛说算数。如阿僧祇品。则非世人心力所计。今云算数。通世出世间而言也。以其多多无尽。超出算数之外。虽洛闳一行。无所施其巧者也。上言无量无边。十大数中当其二三。是有算数。而今言非是算数所知。故知无量。乃赞叹极多之语。未可以常数泥也。如大本云。假使此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皆如目连神通。欲共计算彼佛初会声闻。尽其神力。百分中不能知一。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能知一。又云佛告阿难。假使有人。出一身毛。碎为微尘。以一一尘。投海出水。毛尘水多。海中水多。阿难答言。毛尘出水。不及半合。海水无量。佛言。彼佛刹中声闻弟子。有知数者。如毛尘水。数未尽者。如海中水。
  
【演】算数九章者。一方田。二粟布。三差分。四少广。五商功。六均输。七方程。八盈朒。九勾股。
  
洛闳一行者。洛闳汉武帝时人。精于历数。汉时改正朔。其所定也。算周天数云。后几百年。当有差讹。必有圣人出而正之。唐玄宗时。僧一行果出。复定历数。邬波泥杀昙。此云微尘。
  
【疏】论言二乘不生。今言声闻者。以惯习小。不久证大。终无小故。如观疏说。若据变化。小亦无碍。
  
【钞】终无小者。观经疏谓习小之人。本不得生。繇彼临终。发大乘心。亦乃得生。以惯习小。才闻苦空无常等法。顺其先习。遂证小果。而向大之心已成。况得近佛。自当不久证大。安在其为声闻乎。是则经举声闻。以暂有故。论明二乘不生者。以终无故。小亦无碍者。净土尚容众鸟。声闻岂不鸟如。鸟既变化所成。声闻宁独实有。纵使彼国久有声闻。亦复何碍。
  
二菩萨
  
【经】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疏】承上不独小乘。诸大乘菩萨无不生故。亦复者。亦无量无边不可算数也。又复具无量无边功德。如大本中说。
  
【钞】菩萨者。自初心以至地尽。前如教起中辩。后如补处文中所引。甚多无量。何可数计。功德者。大本佛赞彼国菩萨种种功德。为二十三喻。一。坚固不动。如须弥山。二。智慧明了。如明日月。三。广大如海。出功德宝故。四。炽盛如火。烧烦恼薪故。五。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故。六。清净如水。洗诸尘垢故。乃至二十三。如慈氏观。等法界故。末复结云。今为汝等举要言之。若广说者。一劫不尽。则知菩萨之数。无量无边。菩萨功德。亦无量无边也。
  
【演】二十三喻下。一禅定坚固。如须弥山。定力持身。不为境风所动故。二实智照理。如明日月。亲证真如。远离一切障故。三愿力广大。犹如大海。万行功德。皆由愿力出生故。四权智炽盛。犹如猛火。断诸烦恼。如火能烧诸薪故。五忍辱如地。不分贵贱。任其践踏。一切悉平等故。乃至二十三慈悲广大。犹如慈氏。唯心识观。遍缘法界诸众生故。又等法界者。慈氏修唯心识定。观法界依正。皆从识心流出。上而诸佛不增。下而蜎蠕不减。唯识所现。故云等也。
  
【疏】如华严云。如来所都。诸清净众。于中止住。正同此义。十回相品无尽功德藏及善根回向初分法门。
  
【钞】华严二十五经云。一切诸佛国土庄严。如来所都。不可思议。同行宿缘诸清净众。于中止住。未来世中。当成正觉。如来所都。即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清净众者。即诸菩萨。未来成佛。即下文一生补处。
  
【演】华严二十五经下九句。有三圆满。一切诸佛国土庄严。指所依功德。依报圆满也。如来所都。主圆满也。不可思议至当成正觉。辅翼圆满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疏】称理。则自性即空即假。是佛有声闻菩萨义。  

【演】自性即空即假。是佛有菩萨义者。声闻堕空。菩萨出假。佛即自性法身不堕二边。而双即二边也。
  
【钞】性空。则一真凝寂。性假。则万用恒沙。凝寂。则杳莫边涯。恒恒沙。则广无际限。曾何算数可得评量者哉。是则贤圣三乘。共宗一佛。真俗二谛。同出一心。一心了然。福足慧足。
  
三总结
  
【经】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疏】结上声闻菩萨弟子庄严。皆彼佛宿因愿行功德之所成就也。论云。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是也。
  
【演】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者。净华即七净花也。如来因中修七净化。果上成佛。故正觉化生。正觉华指三乘贤圣。以三乘贤圣。将来成等正觉。称正觉之花也。经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等。正此意也。
  
【钞】愿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神通智慧辩才。相好威神。悉皆如佛。今来成佛。得遂所愿也。行者。大本言尔时法藏教化众生。修行六度。广行教化。致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行今成就。有斯庄严也。净华众者。如净名经。七种净华。一者戒净。三业净故。二者心净。烦恼结漏尽故。三者见净。见法真性。不起妄想故。四者度疑净。见深疑断故。五者分别道净。是道宜行。非道宜舍故。六者行断知见净。所行所断通达故。七者涅槃净。以无学故。海东谓论颂声闻。今谓亦可兼通菩萨。如道品亦通大小乘故。自栏网行树至此。依正共五番庄严。极乐之义。略尽于是。下文众生生者。及补处等。亦正报中摄。
  
【演】戒净。谓身口意始终清净。即正语正业正命也。心净。谓三乘制烦恼。断结漏尽。即正精进正念正定也。见净。谓见一切法之真性不起妄想。即正见正思惟也。度疑净者。若见未深。当时虽了。后或生疑。若见深疑断。名度疑净。行断知见净者。行谓苦难。苦易。乐难。乐易。四行也。断谓断诸结也。学地中八智。未能自知所行所断。既得无学。尽智无生智悉自知见。所行所断。通达分明。是名行断知见净。
  
二往生二 初大众。二上首。
  
初大众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疏】承上不独见在彼国。无非贤圣。但有生者。悉皆不退也。众生者。统摄一切。阿鞞跋致者。此云不退转地。如大本及论所明。复有多种因缘。故得不退。如十疑五种。通赞十胜。群疑三十益等。
  
【钞】生皆不退者。恐疑彼国固多贤圣。然是久修上士。其新生者。未必不退。故言不论圣凡。但往生者。即不退转。以决其志也。大本所明者。如云。生彼国者。处仁迁义。不妄动作。终无淫怒之心。愚痴之态。又云。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诸根明利。乃至成佛。不受恶趣。又论颂云。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不动即不退也。良繇念佛之力。得依如来智海含润而生。有进无退故。
  
【演】依如来智海含润而生者。如来智。即湛圆真心法界海慧也。念佛众生得成三昧。虽不能游戏如来大寂灭海。已沾一滴之润。菩提之焦芽。正觉之枯种。乃得含润而生也。
  
【钞】五种者。十疑论云。有五因缘。故得不退。一者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今释。谓如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闻我名号。皈依精进。即得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于诸佛法。永不退转。譬如涉海。得乘巨航。不沉溺故。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增进不退。今释。谓如大本言。见佛光明。而生慈心。又念佛之人。佛放光明。摄受此人。譬如日月。照烛阍途。不堕坑堑故。

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法僧之心。故不退。今释。谓如此经。及二部中说。譬之亡者。闻钟磬声。增其正念故。四者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今释。谓如此经言。诸上善人。同会一处。譬之置子庄岳。不复楚语故。五者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今释。谓如经言。佛及人民。寿命无边。譬之涉万里途。假以时曰。终至宝所故。十胜三十益。大约同此。恐繁不引。
  
【演】见佛光明而生慈心者。是见光自进。佛放光明摄受此人。是佛摄令进。
  
庄岳齐街里名。
  
【疏】又不退三义。大乘不退。已得不退。未得不退。例如弥勒问经说。
  
【钞】大乘不退者。往生彼国。趋入大乘。更不退转。复作二乘故。已得不退者。但生彼国。凡所已得。更不退转。丧失本有故。未得不退者。但生彼国。凡所未得。更不退转。阻其前进故。又弥勒问经云。自分坚固名不退。胜进不坏名不转。今以大乘已得未得三义参之。则前二同乎自分。后一同乎胜进也。
  
【演】大乘不退等者。谓既往生。已亲大乘人。闻大乘法。发大心。修大行。趣大果。不同此土。六心堕落。尘劫声闻故。
  
已得不退者。凡所已得神通三昧。智慧辩才。更不丧失。不同此土。神仙遭跨下。罗汉坠云端。一动欲尘。皆丧失故。
  
未得不退者。凡所未得之神通三昧等。种种功德更无阻滞。任运能得。不同此土。魔障现前。不能前进故。
  
【疏】又同名不退。而有浅深。如起信。妙宗。及慈照所说等。
  
【钞】起信论云。生彼国者。常见佛故。终得不退。疏明不退有三位。一者信行未备。未得不退。以无退缘。名不退。三者信位满。入十住。得少分法身。名不退。三者贤位满。入初地以去。证遍满法身。名不退。
  
【演】信行未备者。十信菩萨。如空中毛。可上可下。上之则入圣流。下之则入凡流。未得不退转位。以无退缘者。如前十疑论。五种不退等。得少分法身者。见相似法身入正定聚也。证遍满法身者。分断无明。分证法身也。
  
【钞】又妙宗钞云。不退有三。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失超凡之位。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之行。若破无明。名念不退。则永不失中道正念。
  
【演】妙宗三不退者。台教云。惑有三种。见思尘沙无明。见思阻乎空寂。尘沙障乎化导。无明翳乎法性。若破见思证空寂理。名位不退。永不失超凡之位。以见思烦恼六道之因。因亡果丧。不来三界故。若断尘沙。能行化导。名行不退。永不失菩萨之行。以二乘不断尘沙。不知众生种种机。不知对治种种法。不能度生。此若断者。知法知机。任运度生故。若破无明。亲证法性。名念不退。永不失中道正念。以小教权乘。无明未断。堕空有二边。无明若断。不堕二边。常居中道故。
  
【钞】又慈照宗主。四土图说。以未断烦恼。生同居土。为愿不退。破见思。生方便土。为行不退。破尘沙。分破无明。生实报土。为智不退。破三惑尽。生寂光土。为位不退。则不退名同。而浅深自别。如九品义。
  
【演】生同居为愿不退者。以若据三惑未断。似应退转。但以初发大愿。愿力持心。不致退转故。生方便为行不退者。以若据未破尘沙。未能度生。未得行不退。以七方便人。生彼土中。有余佛说法。即断尘沙。从空出假。即行化导故。生实报为智不退者。以证中道妙理。永不失中道妙智故。生寂光为位不退者。以究竟穷源。永不退妙觉果位故。
  
【疏】又四教不退。非今经义。
  
【钞】四教各明不退。谓藏教别相念不退。通教性地不退。别教七住不退。圆教七信不退。则知自此以前。进退未定。今念佛者。但生彼国。虽恶人畜生。即得不退。岂不胜妙直捷。异乎诸教。
  
【演】四教各明不退者。藏教有七贤圣位。自五停心。至不时解脱。别相念者。七贤之第二位也。此位能伏见思故不退。又别者。谓各别身受心法不同故。相谓行相。观此四法。作不净等行相故。通教三乘共有十地。自初干慧以至佛地。性地者。第二地也。谓之性地者。以相似得法性水故。此位亦伏见思故不退。别教自十信至妙觉。有五十二位。七住不退者。此位菩萨断见思惑尽。与藏通极果相齐故不退。圆教自五品至妙觉。有五十三位。七信回向心也。此位菩萨见解。与别教迥异。断惑与别教七住相齐故不退。
  
【疏】称理。则自性常住。是不退转义。
  
【钞】譬如虚空。自古及今。不曾退转。纵欲退转。退至何所。
  
二上首
  
【经】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疏】承上言生彼国者。岂惟不退。复有补处菩萨不可胜纪。深劝求生也。补处者。止此一生。次补佛位。即等觉菩萨也。
  
【钞】深劝求生者。生皆不退。已超余国。复多补处。可谓超越殊胜。极其至也。止此一生者。此土修行。舍身受身。千生万生。未有穷已。乃至证三果者。犹尚有生。阿罗汉地。方断后有。虽断后有。不得成佛。今此唯余一生。次即补佛。

前如护明。后如慈氏。菩萨之极位也。又大本云。生彼国者。皆具三十二相。究竟深入妙法要义。皆当一生遂补佛处。据此。则如储君暂在东 GONG。必绍南面。非余百官展转升进。止是位极人臣之比也。此等菩萨。咸皆往生。薄劣西方。不揣甚矣。
  
【演】前如护明者。释迦未降王宫。居兜率天。号护明菩萨。
  
【疏】问。彼处观音。次当补佛。次乃势至。势至之后。不闻补者。今言补处甚多。何日当补。又补处者。菩萨地尽。住等觉位。如星中月。何得甚多。而在彼国。答。补处不必定补弥陀之处。十方世界无尽。诸佛涅槃无尽。补处菩萨亦无尽。住彼国中。而待补处。奚为不可。又诸佛尚如微尘。无有穷尽。况复菩萨。其数甚多。无足疑也。如大本中说。
  
【演】何日当补。是疑时。又补处者下。是疑数。
  
【钞】大本云。佛告弥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亿菩萨生彼。一一已曾供养无央数佛。如弥勒者。诸小菩萨。不可胜纪。他方世界。第一光远照佛所。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二宝藏佛所。有九十亿。第三无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亿。展转至十四佛刹。以及无量佛刹。往生者不可复计。但说佛名。穷劫不尽。况其菩萨当往生者。言如弥勒。则甚多补处。益可为证。
  
【疏】如上依正二报。或经文中有。本愿中无。或本愿中有。经文中无。互见无碍。
  
【钞】若据慕佛发愿。满愿成佛。则彼方种种所有。皆彼佛愿愿所成。悉应契合。今明互为有无者。以文虽小殊。而意则具足也。又如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刹中诸天人民。一切万物。皆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者。虽得天眼。不能辨其名数。观此。则正报依报。摄无不尽。不可拘文而限义也。
  
【演】又如法藏愿云下。言不但互见。而亦且总摄也。
  
【疏】称理。则自性决定成佛。是一生补处义。
  
【钞】圭峰云。今知心是佛心。定当作佛。然而本来成佛。非作得故。则但见始觉新来。不知本觉固有。可谓补则决定补。成则实不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正示愿行令知修证四 初发愿。二起行。三感果。四结劝。  初发愿二 初劝发愿心。二出其所以。
  

初劝发愿心
  
【经】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疏】上陈依正二报。今言众生得闻此者。应当发起大愿。愿生彼国。是为第一重劝。后乃反覆申明。
  
【钞】第一重劝者。经中反复劝闻。劝信。劝愿。约有四重。今当最初。是闻依正庄严胜妙功德之说而发愿也。二言闻是说者。是闻一心持名决定往生之说而发愿也。三言闻是经者。是闻持名佛护不退菩提之说而信受也。不言愿者。信受即愿故。四言若有信者。是总结闻已深信。信有愿者无一不生之说而发愿也。闻闻转深。愿愿倍切。语虽反覆。义不雷重。悯物情深。诲人不倦。
  
【疏】又闻摄信义。愿摄行义。三事资粮。悉备于此。
  
【钞】闻然后信。匪闻则信自何生。愿然后行。无愿则行何繇起。下文信行。此为本原。信行愿三。净土资粮。充足无欠。
  
【疏】又愿之为力。不可思议。彼佛净土。亦繇愿故。临终往生。椎仗愿故。三界因果。悉随愿故。诸大菩萨。皆愿生故。
  
【钞】彼佛净土者。法藏以因中四十八愿。今成佛道。广度众生。则如来无尽功德。皆从愿生。故云不可思议。临终往生者。行愿品言。是人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以至亲属威势。象马珍宝等。悉皆散灭。惟有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云不可思议。三界因果者。愿受天乐。则贫母上生。愿作冥王。则狱神治鬼。种种随愿。莫为而为。故云不可思议。
  
【演】愿受天乐者。昔有贫女处于粪聚。以人民所弃残汁为食。迦叶从乞。以汁供养。尊者问其所愿。云欲生天。数日命终生忉利。福胜余天。
  
愿作冥王者。毗沙国王。与维陀如生王共战不胜。因立誓愿。愿我来世为地狱主。治此罪人。十八大臣愿亦如是。今地狱主毗沙王是。十八狱主十八大臣是。
  
【钞】菩萨愿生者。普贤颂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乃至愿蒙授记。广利众生等。至如文殊发愿往生所说之偈。亦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与普贤若合符节。他如天亲龙树等。多难悉陈。故云不可思议。
  
【演】若合符节者。孟子谓舜与文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注云符节以玉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至则左右相合为信也。若合符节。言其同也。
  
【疏】称理。则自性还归本体。是愿生彼国义。
  
【演】自性还归本体者。若不明本体。唯厌此娑婆忻极乐。则随境迁移 逐物流转。非真生彼国故云也。
  
又还归者。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从一心中流出四圣六凡。则四圣六凡仍旧还归一心。又自性即是本体。而云还归者。以自性一向不守自性。五道随缘故今应当还归也。
  
【钞】若知本体不离当处。则非生彼国。乃生此国耳。虽云十万亿程。何曾咫尺动步。故谓不劳弹指到西方也。如其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随缘。则是穷子旅泊他乡。应归故里。
  
【演】不离当处者。古云。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又云。沤生沤灭无非水。云去云来不离空。若能了此。则生彼国者。非生彼国。生此自性安乐国也。何曾咫尺动步者。前云。乃知匪离跬步。宝池涌四色之花等。
  
如其下结劝。若果能了知本体不离当处。则高山平地总西方。何须愿生彼国。如古云。正念阿弥陀佛时。宝池树影日迟迟。更驰心念生西土。又是重栽眼上眉。是也。如其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随缘。则是穷子舍父逃逝。流落他乡。则应厌此五浊。欣彼西方。发愿往生不可缓也。
  
二出其所以
  
【经】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疏】此蹑前征起。何故教人发愿生彼。以彼国是诸上善人同会之处。得生彼国。则入如是胜会。故当求生。
  
【演】入如是胜会。故当求生者。上乃详陈依正种种庄严。故劝发愿求生。今出其所以中。但云得与诸上善人。同会一处。不言得受种种妙乐。唯举正而不及依者。以乐事非珍。善友为珍。大学云。楚国无以为宝。世人尚不宝珠玉。而宝善人。何况出世之教。故举正而不及依也。
  
【钞】征有二义。一者娑婆亦是佛邦。何必远离故国。二者十方无尽佛刹。若为偏向西方。故征其繇。今融而答之。复有三义。一者。或有国土。人畜鬼狱之所共居。未必皆人故。二者。或有国土。虽纯人所居。未必皆善故。三者。或有国土。虽纯善人所居。未必皆上善故。今曰诸上善人。则不独为人中之善。亦复善中之善也。如上所列声闻菩萨。乃至补处。此等诸上善人。今得往生。即与俱会一处。所谓观音势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贤。亲为胜友。喻如登龙与瀛。世所希故。是以大士求登莲录。况复凡夫。卜居犹择里仁。矧云学道。如斯胜会。可勿愿欤。
  
【演】登龙者。东汉李膺。尚气节孤高峻白。少所交游。人被其容接者。以为登龙门云。
  
与瀛者。唐太宗开宏文馆。以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人羡其荣。以为瀛洲之选。
  
大士求登莲录者。长芦赜禅师建莲社。一夕梦一人乌巾白衣。风貌清美。揖而曰。愿入莲社乞书一名。赜问何名。曰普慧。又云家兄普贤。亦乞书名。觉而思华严有二菩萨名。遂以为莲录之首。
  
卜居犹择里仁者。孔子云。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疏】问。生极乐者。其类不一。何得概称上善。答。以皆得不退转故。
  
【钞】类不一者。谓有圣有凡。有大有小。上中下品。分位秩然。乃略其中下。概曰上善。故为此难。今明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则究竟皆成无上正觉。是佛境界。故无别也。
  
【疏】称理。则自性万善同归。是同会一处义。
  
【演】万善同归者。恒沙性德不离真如。是性善同归也。从性起修。全修即性。则修善亦同归矣。不达此理。舍此恶聚。趋彼善聚。可谓弃真逐妄。东西驰走也。
  
【钞】百川会于一海。众景会于一空。诸上善人。不会此之一处。而将奚会。
  
二起行二 初拣余行。二示正行
  
初拣余行
  
【经】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疏】承上言凡群易就。善聚难亲。何况最上善人之会。岂可以少善少福而得生也。于中。灵芝以善根为正行。属之持名。以福德为助行。属之净业三福。海东。则总以多善多福为正行。云是发菩提心。以少善少福为助行。云是执持名号。二义相违。今双为和会。谓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谓发菩提心。而为
  
生彼国之大因缘也。
  
【钞】相违者。一以持名属正。一以持名属助。二说矛盾。而此经大旨。正重持名。若持名为助行。则下文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义云何通。助行持名。断无此理。又灵芝以观经三福配此福德。则第三福发菩提心。乃成助行。与海东菩提心为正行。二亦矛盾。而观经以三福为净业正因。则助行菩提。亦无此理。今双为和会者。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则双取两家。而和会其义也。
  
【演】矛盾者。矛是枪戈之属。盾干也。排也。昔人双卖二物。各叹其胜。谓盾云。矛刺不入。谓矛能穿十重之盾。智者谓曰。我买汝矛还刺汝盾。入与不入俱无词矣。
  
而此经大旨下。先破海东许灵芝。又灵下。次破灵芝与海东。
  
观经三福。为净业正因者。文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种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还以持名为正行。是取灵芝一半。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是取海东一半。同归执持名号。则和会其义也。
  
【钞】善根者。观经。则如上第三福发菩提心。大本。则三辈往生。皆言发菩提心。据此。则发凡夫心。是谓无善根。发声闻心。不发菩提心者。是谓少善根也。
  
【演】善根者下。是先释善根。引二经发菩提心者。证菩提心为善根也。发凡夫心者。修五戒十善求生人道天中等。是谓无善根者。以十善等。是三界有漏因果。不出轮回故。发声闻心者。厌四生如桎梏。弃三界如牢狱。求趋涅槃等。是谓少善根者。但念空无相无作三昧。不肯庄严佛土。教化众生故。
  
【钞】福德者。观经。则孝养父母等。大本。则修诸功德等。据此。则施戒等。乃至立寺造像禅诵苦行一切福业。舍置不作。是谓无福德。但作此福。种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是谓少福德也。
  
【演】福德者下。是次释福德。引二经。孝养父母。修诸功德。证福德也。一切不作。是谓无福德者。所谓生不修福。死归苦趣也。但作此福种有漏因。是谓少福德者。所谓修福不修慧。福尽还沉沦。是也。
  
【钞】善中善者。自有五义。以具智论五菩提心故。一。发心菩提。谓于无量生死中。发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于凡夫生死心中。起大觉故。二。伏心菩提。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则正念才彰。烦恼自灭故。三。明心菩提。谓了达诸法实相也。而持名。正即此一心。明了一切诸法实相故。四出到菩提。谓得无生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趋一切智故。五无上菩提。谓坐道场。成最正觉也。而持名。则得不退转地。直至成佛故。
  
【演】善中善下。是释持名。乃善中善。
  
发心菩提。即是圆教五品位。此所发之心。即是随喜心。妙心体具如如意珠。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初心知此庆己庆人。所谓于生死中发大菩提心也。
  
伏心菩提。即是圆教初信至七信位。以初信断见惑。从二信至七信断思惑尽。所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
  
明心菩提。即是圆教十信满心入初住位。此位证一心三智。以双亡之力知寂灭相。以双照之力知种种相貌。所谓了达诸法实相也。
  
出到菩提。即是圆教初地至八地位。以初地始得法忍光明。至八地方名真得无生法忍。为深行菩萨。难可知。无差别。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著。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离诸喧诤。寂灭现前。所谓出三界到萨婆若也。
 
 无上菩提。是圆教妙觉位。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顶。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为圆教佛相。所谓坐道场成最正觉也。
  
【钞】又海东疏引菩萨心地品云。诸菩萨初发心。能摄一切菩提分法。殊胜善根。瑜伽第三十七云。菩萨所集善根。以纯一净妙信心。回向无上
  
菩提。梁摄第十云。所作善根。悉以回向无上菩提。则皆以菩提为善根。而今经持名。正回向无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弥陀佛。即无上菩提故。是则善中之善。名多善也。
  
【演】又海东疏下。引证菩提即善根。阿弥陀。即无上菩提者。以阿弥陀佛。即当人觉体也。
  
【钞】福中福者。亦有二义。一者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故。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则福中之福。名多福也。
  
【演】福中福者下。释持名乃福中福。亦有二义者。一约持名。即修幅义。二约持名。易集福义。
  
一名才举万德齐圆者。如前云。持名即持此一心。一心之中。常乐我净义。清凉不变义等。何德不具耶。以之修福。福易集者。即一心持名。则万善普会众恶尽消。以此无恶具善之心修福。则众福皆趋。不劳功用故。
  
【疏】因缘者。清凉以亲能发起为因。假之助发为缘。今此复有二义。一者善根为因。福德为缘。二者善福各有因缘。
  
【演】亲能发起为因二句。此约亲疏释因缘也。亲能发起为因。如种子生芽。觌体生起故曰亲。假之助发为缘。如雨露生芽。从傍助发故曰竦。
  
【钞】善因福缘者。菩提善根。入道正因。如诸经言。不发正觉菩提之心。
  
虽行六度万行。经恒沙劫。终不成佛。故知万善之所根本。是之谓因。然须一切福德。助成菩提。以福济慧。以事实理。辅翼入道。是之谓缘。
  
【演】不发正觉菩提。乃至不得成佛者。如经云。以生灭心为本修因。欲契如来不生灭果。无有是处。又经云。不发菩提心。勤修诸善根。魔所摄持。是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忘心体极。一念顿契佛家。故知菩提乃万善之根本也。
  
然须一切福德助成者。以有慧无福。如鸟一翼。如车一轮。不能飞空致远。故须修一切福以助成之。如起信论云。了知自性本无悭贪。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乃至了知自性本无愚痴。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
  
以福济慧。以事实理者。有慧无福。慧乃偏枯。有理无事。理惟空解。枯慧不资妙性。空解何益真修。如前理事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然后名为大智也。
  
【钞】各有因缘者。善根福德。其所繇来。从何发心。均名曰因。而善根发起。必有种种善缘为助。福德发起。必有种种福缘为助。是各有其缘也。
  
【疏】问。何故观经发菩提心在第三福。答。以福有事理。不专事故。
  
【钞】观经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演】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敬上也。慈心不杀接下也。修十善业。身除三邪。口离四过。意断三恶也。此共凡夫行。三皈者。佛法僧也。具足众戒者。道俗备受微细。不犯威仪者。三千悉皆不缺也。此共二乘行。
  
发菩提心者。依无作境起无缘誓。名发菩提心。实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终理一。信此因果方名为深。读诵大乘。修三智解。运圆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为劝进。此大乘不共行业也。
  
【钞】难谓云何发菩提心。而与上之二者同名曰福。今明福有事理。此菩提心。是般若中如虚空不可思量之福。非达摩所斥人天有漏之福也。故前二福犹共凡小。此独擅大乘耳。然今疏不以配福。而属之善根者何。良以善之与福。别之则二。总之则一。别而言之。则菩提心偏属善根。总而言之。则菩提心亦可云福。观经总举言福无碍。
  
【演】云何发菩提心。而与上二同为福者。谓发菩提心既是善根。则观经前二应名为福。第三发心。何亦名福耶。 今明福有事理下。以福有人天小果有漏有为之事福。有称性无漏无为之理福。今菩提心。正是般若经中。不住相。如虚空不可思议之福。非有为事相之福。故无碍也。
  
然今疏下。又问云。既菩提心。是如虚空之理福。今经不判归福德。而判归善根者何也。良以善之与福。可分可合。分则菩提偏属善根。合则菩提亦可云福故。
  
【钞】问。宝积大本云。欲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复当专念彼国。积集善根。则菩提善根。似为二事。今何直以善根属菩提心。答。彼但言善根。此乃云多善根。多之一字。非菩提心。何以当此。
  
【疏】问。即持名为多善根福德。此经之外。别有证据否。答。历历可证。如大悲大品等说。
  
【钞】证善根者。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又云。我灭度后。北天竺国。有比丘名祈婆伽。修习无量最胜善根。已而命终。生于西方过百千亿世界。无量寿佛国。以后成佛。号无垢光如来。又大庄严经论。佛世一老人来求出家。舍利弗等诸大弟子俱不肯度。以观彼多劫无善根故。佛自度之。即证道果。因告大众。此人无量劫前。为采薪人。猛虎逼极。大怖上树。称南无佛。以是善根。遇我得度。华严第十回向云。愿忆念无量无边世界。去来现在一切诸佛。而次云。以此念佛善根。凡此。皆持名为多善根之明证也。
  
【演】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者。以称名善根。不与一切有为相应。乃增长无为。随顺无为之善根也。故入涅槃不可穷尽。譬如有人食少金刚。终竟不消。要当穿骨而出。称名功德直至涅槃。亦复如是。
  
修习无量最胜善根者。无量言其广大。最胜言其微妙。以称性之修。一修一切修。广无涯畔。妙不可测故。愿忆念无量无边世界。是横遍一切处。去来现在一切诸佛。是竖遍一切时。所谓一念一切念。一切念一念也。
  
【钞】证福德者。大品般若经云。若人散心念佛。亦得离苦。其福不尽。况定意念。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刹。智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满一千岁。七宝奉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增一阿含经云。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彀乳顷。功德过上。不可思议。凡此。皆持名为多福德之明证也。
  
【演】散心念佛。是著实忆持。著实体究。未入一心者。非如今人全不著意。徒事唇舌也。定意念佛。是既得事一心。而复于定心中。念念忆持。心心研究者。若是理一心。则是离念境界。既已无意。兼亦不止是定也。
  
一心信乐。是信愿二资。持讽诵念是行资。持而讽。诵而念。正用心之极。所谓口与心。声声相应。心与佛。步步不离也。此不往生谁复往生。
  
一声称念。其福胜彼者。此一声乃甚深之声,此一念乃最后之念。所谓知声相空。呼响不实。能称所称。皆不可得也。故云其福胜彼。
  
称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者。正以称名。无能称所称。不可思议故。若称名之心属藏通别者。便可思识矣。彀音遘。取牛乳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钞】又宝积十九经云。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功德。心生贪著。而念生彼。佛言。不以爱恋之心。遂得往生。惟有植诸善本。修诸梵行。得生彼刹。善本即善根。梵行即福德。此又双显持名。为多善多福之明证也。诸经交赞。可弗信受。  

【演】不以爱恋之心。遂得往生者。以爱恋之心是情识。不是智慧故。是但知取相。不知妙理故。是徒生好乐。未起真行故。
  
【疏】问。此土单修圆顿。不愿往生者。宁可谓之少善根耶。答。圆顿行人。虽悟一心。尚余后有。正宜求生彼国。亲近弥陀。拮老青公。皎然覆辙。若其自负圆人。不愿往生。当知亦是善根薄故。如华严中说。
  
【演】单修圆顿。不愿往生者。是宗门师德。直明真性不带纤尘。佛来也杀。魔来也杀。念佛一声。漱口三日者。宁可谓之少善根者。谓以持名为多善根。则此等师德。皆夙具般若灵根乃能尔也。宁可谓之少善根耶。
  
虽悟一心。尚余后有者。谓若悟而即证无生。是真善根深厚。任渠横说竖说。无所不可。教渠往东往西。真如说梦。若未得无生。而自负圆人。钝置净土。亦是善根浅鲜也。
  
拮老住京师四十年。常坐不卧。化后。只袄亦烧出舍利。以不修西方。生大富贵处。
  
青公即青草堂。年九十余。感曾家女人送供。即为其子。后官至宰相。覆辙者。汉贾谊云。前车既覆。后车当戒。
  
【钞】后有者。后阴也。即来生也。圆人见地。虽与佛齐。然而粗细无明。犹未尽除。恒沙性德。犹未悉备。有惑润生。宁无后有。既存后有。则有生方。不离六道。除彼已登实报。余或未免人天。而天上多欲。
  
人间杂苦。堕落者众。解脱者希。不生净土。而将焉往。
  
【演】粗细无明犹未尽者。细即根本。粗即枝末。圆人见与佛齐。惑全未破。以理虽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故。
  
恒沙性德犹未悉备者。德有性德修德。性德本具。修德修成。今云性德未备。以性从修也。以全性起修全修成性。修德未圆性德未备故。
  
除彼已登实报。余或未免人天者。能断无明证法身。生实报土。则超六道。若不然者。纵不堕恶趣。亦堕人天。焉无后有耶。或问曰。断无明证法身菩萨生实报者。迥超六道不必言矣。生方便有余者。亦超三界不受轮回。何但言除实报能免人天。不言除方便亦免人天耶。

答。此章问答。单论圆人。圆人断无明者。即生实报。如未断无明。造至七信。虽生方便。所见之境与实报同。不同藏通二教体析之人。实生方便。故略而不言也。
  
【钞】拮老青公。俱称有悟。而拮老后身。耽恋富贵。青公后身。多历苦忧。皆繇不慕往生。自失善利。致使淹滞多生。旷菩提路。岂非善根凉薄。乃致如斯。言华严者。入法界品云。遮那会上。诸大声闻。不见佛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故知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
  
【演】以善根不同者。谓诸声闻悉觉真谛。未成就普贤行愿故。
  
修习见佛自在善根者。即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普见法门。所谓于念念中悉能供养一切如来智波罗蜜。念念中知一切佛不可思议大神通事智波罗蜜等。今诸大声闻。本不修习。故不见佛也。
  
【疏】称理。则自性出生一切法。是善根义。自性富有一切法。是福德义。
  
【演】自性出生一切法。是善根义者。根有出生义。今四圣六凡。色心依正。从自性生。以从理具起事造故。
  
自性富有一切。是福德者。福德有富有义。今四圣六凡。依正色心。自性本具。以彼事造。由理具故。
  
【钞】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二示正行
  
【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疏】承上多善多福。乃生彼国。而善根难植。福德难修。况复云多。累劫劬劳。莫之能办。如宝积十心。华严十愿等。今有一法。直捷简易。即为多善多福。故显持名功德殊胜。
  
【钞】善根难植者。如前身子发大乘心。因婆罗门乞眼退失等。福德难修者。如涅槃三十四经云。五品心修十善。谓下。中。上。上中。上上。各十善而成五十。始修终修。方成百福。则福之不易修明矣。宝积十心者。一。于众生起大慈。无损害心。二。于众生起大悲。无逼恼心。三。于佛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乃至十。于诸佛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具此十心。往生净土。
  
【演】起大慈无损害心者。谓于法界众生。与自性众生。咸欲与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槃寂静乐。是无损害心。
  
起大悲无逼恼心者。谓于有情世间。及五阴世间。皆欲拔境界逼迫之苦。烦恼缠缚之苦。是无逼恼心。
  
不惜身命乐守护者。约理则备修德而圆性德。约事则求半偈而舍全身。自利则如善财不避火坑。利他则如不轻甘受打掷。
  
舍离诸相者。是念诸佛实相身。即所谓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起随念心者。随。顺也。谓顺理之念。即天台所谓安住中道。不为二边所动。名之为念也。
  
【钞】华严十愿者。一者礼敬诸佛。乃至十普皆回向。亦以此十生彼国土。以上皆菩萨广大智行。非可易植易修。今持名功德。就使十心未备。十愿未齐。净业一成。便生彼国。既得往生。此心此愿。自然成就。岂非多善根福德乎。不经迂曲。是谓直捷。无诸烦琐。是谓简易。直捷而深造。简易而广获。诸余法门之所不及。是谓殊胜。
  
【演】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悉以清净三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微尘数佛。
  
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一切众生。愿令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亦以此十生彼国土者。临命终时。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疏】善男子女人者。善有二义。一是宿生善因。一是今生善类。男女者。通指缁素利钝。及六道一切有缘众生也。
  
【钞】宿生善因者。大本云。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闻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一闻佛名。慈心喜悦。志意清净。毛发耸然。泪即出者。或宿世曾行佛道。或他方佛所菩萨。固非凡人。则信心念佛者。皆宿修善本者也。
  
【演】一闻佛名慈心喜悦五句。以佛乃旷劫修慈为体故。佛乃断尽无明最清净故。佛乃迥出常流。万劫难闻故。今闻佛名即生慈心。乃至泪即出者。耳闻佛名心契佛心。如须达长者。因闻佛字。通身毛竖是也。今人闻佛名。泛尔寻常者。不知佛义。善根浅故。
  
【钞】今生善类者。如华严云。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不欲生善道。暂时不闻佛。夫不以人天为善。而以得闻佛名为善。则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之俦类也。
  
【演】宁受诸恶趣四句。恶趣热恼。善趣清凉。今宁受热恼。不欲清凉者。以有闻佛不闻佛之得失。而分损益故。恶道闻佛。如人涉坑坎险道。得现日月光明。善趣不闻佛。如人履平坦康庄。不见日月之光故。
  
【钞】缁素利钝者。净土法门。一切收摄。如大本云。其上辈者。舍家离俗而作沙门。亦有不舍家离俗者。即出家五众。在家二众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缁素。又莲分九品。上该盛德菩萨。下及悠悠凡夫。乃至恶人等。但念佛者。亦得往生。是通利钝。又鬼畜地狱。雌雄牝牡。亦可均名男女。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一切众生也。往生集中。稽古验今。颇载一二。愿详览焉。
  
【演】上该盛德菩萨。下及悠悠凡夫者。观经疏云。上品之人。始从习种。终至解行菩萨。中品者。从外凡十信以下。下品。即是今时悠悠凡夫。释云。十住名习种性。十行名性种性。十回向名道种性。此三十位总名解行。是别教内凡。十信即是外凡。悠悠凡夫是名字人。尚未伏惑。修行不精进者。
  
【疏】次文有三。谓弥陀名号。是标念境。执持一心。是明念法。一日七日。是克念期。
  
【演】念境者。即所观之理。念法。即能观之智。
  
【钞】非境。则法无所施。非法。则境为虚立。非期。则虽境胜法强。懈怠因循。功不速建。三事具故。能令净业决定成就。
  
【疏】标念境者。彼佛万德成就净土摄生。故以阿弥陀佛四字洪名。为所念之境。依之修行。有所诣故。
  
【演】万德成就净土摄生者。因修万行。果成万德。加以四十八愿。庄严净土。摄化众生。不同余故。
  
依之修行者。众生未能了悟自心。未得脱体无依。必须依境发心趣向有地。今依佛名。如龙得水。如虎靠山。有所诣故。
  
【钞】极乐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亦言名便周。故以四字名号为境。依于此境。而加执持。然后向往有地。诣。至也。谓至于彼国也。或谓心外无境。观心即足。何以境为。不知心境一如。亦复互发。先德谓有三昧直观三道。显本性佛。有三昧兼持咒。有三昧兼诵经。有三昧兼念佛等。今标念境。即是兼念佛三昧。皆助显本性之佛也。或直显。或助显。其致一也。况初学凡夫。障染浓厚。全资胜境。发我妙心。实为修行要术。不可忽也。
  
【演】言名便周者。以世间之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名实不能相称。今佛名者。名外无实。实外无名。名实不二。故言名便周。
  
或谓下难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外无境。然则行人止应观心。何为观境乎。答云。汝但知心外无境。不知境外无心。心者全境之心。境者全心之境。既无心外之境。为心所照。亦无境外之心。能照于境。心境一如也。不独心境一如。亦复心境互发。先借西方假想之境。发我灵明妙心。以我灵明妙心。复发西方真境。以境发心。以心发境。重重互发互显。喻如磨镜。愈磨愈净。愈净愈磨也。又互发者。即妙宗所谓据乎心性。观彼依正。依正可彰。托彼依正。观于心性。心性易发也。
  
直观三道显本性佛者。三道即众生惑业苦也。本性乃三德秘藏。即法身般若解脱。众生迷三德秘藏。为惑业苦三道。诸佛悟惑业苦三道。为三德秘藏。故圆顿行人。不必离此三道。别观三德。观苦道即法身。幻化空身即法身故。观惑道即般若。贪嗔痴即诸佛不动智故。观业道即解脱。身口所作即法性之大用故。有三昧兼持咒者。谓不能直观本性者。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如方等三昧兼持咒。法华三昧兼诵经。十六观。般舟三昧。及与此经。则兼念佛。谓之兼者。以理观为正。事行为助故。
  
或直显下或问云。直观助显功行不同。证果之时得无深浅。故云直观助显。虽云不同。直至成功无二无别。方便多门。归元无二故。
  
况初学下。谓所云助显皆久修上士。理观精纯。但假事为助。若初学凡夫障染浓厚。理观荒芜。全资弥陀胜境。发我灵明妙心。须于四字洪名。全身著倒。故知持名实为修行要术。不可忽也。
  
【疏】明念法者。谓既闻圣号。要在执持。执者。闻斯受之。勇猛果决。不摇夺故。持者。受斯守之。常永贞固。不遗忘故。
  
【演】闻斯受之者。谓闻斯殊胜法门。通身领荷。直下承当。勇往直前。不为他岐所动。
  
受斯守之者。谓领斯殊胜法门。终身依附。念念不离。与生俱生。不至中道而废也。
  
【钞】执持分释如上。单言持。则摄执。总之为专念不忘意也。又持复有数种。一者明持。谓出声称念。二者默持。谓无声密念。三者半明半默持。谓微动唇舌念。咒家名金刚持是也。又或记数持。或不记数持。具如密教中说。随便皆可。而各分事理。忆念无间。是谓事持。体究无间。是谓理持。下当详辩。以是为因。后一心不乱。亦有事理。其不解此意者。以念佛是被钝根。参禅乃能悟道。初机闻此。莫能自决。不知体究念佛。与前代尊宿教人举话头。下疑情。意极相似。故谓参禅不须别举话头。只消向一句阿弥陀佛上著倒。妙哉言乎。
  
【演】只消向一句弥陀著倒者。古云。南无阿弥陀佛。宗门头则公案等。是也。
  
【疏】又执持。即归命义。
  
【钞】归命者。梵语南无。解见前序。若不委身归命。焉能一心执持。故义同也。归复二义。亦如前序中说。一者归投义。执持名号。一心向往。即事一心。二者归元义。执持名号。还归一心。即理一心也。
  
【演】若不委身二句。谓若彻见念佛之妙。则自然不惜形骸。不顾身命。少有爱恋之心。则不能一心执持也。古云。假使筋断骨枯。我此工夫。决不退转。又云。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一者归投义下。谓前皈命有投义。今执持名号。一心向往。如鸟投林。如客投主。如游子伶仃。唯有思归一念。此但事相精勤。犹未明理。即事一心。二者归元义。谓执持名号。还归一心。则背尘合觉。返本还源。念念还归自心。即名归元。此则不唯事行。兼修理观。为理一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疏】以上境法二中。复有三义。一者闻说佛名。是为闻慧。二者执受在怀。是为思慧。三者持守不忘。是为修慧。
  

【钞】闻慧者。阿弥陀佛。虽有无量功德。而此功德。非闻不知。非说不闻。故华严云。得无生慧。先赖多闻。又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或闻经论之所宣扬。或闻知识之所开示。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是之谓闻。而言慧者。闻即是慧。对木石说。顽不闻故。对愚人说。闻不餐采。如不闻故。故曰闻慧。
  
【演】非闻不知者。此界众生。于六根中耳根偏利。耳根闻声。意识了别方始得知故。非说不闻者。此土说法。唯释迦如来。如来演说。方始得闻故。
  
得无生慧二句。引证非闻不知。佛法无人说二句。引证非说不闻。
  
【钞】思慧者。既入乎耳。须存乎心。谛审谛观。是何法门。是何义理。是之谓思。而言慧者。思即是慧。禽畜虽闻。不解思故。愚人虽闻。入耳出口。不忆想故。故曰思慧。修慧者。既深思之。宜力行之。是之谓修。而言慧者。修即是慧。狂人虽思。敝精役神。不实践故。问。此指三慧。有何证据。答。佛地论云。菩萨履三妙慧。净土往还。释云。以闻思修。得入净土。故知念佛必有三慧。
  
【疏】复有三义。闻说佛名。心不疑贰。是之谓信。信已而执。心起乐欲。是之谓愿。愿已而持。心勤精进。是之谓行。
  
【钞】信。愿。行。下文中当辩。
  
【疏】名号者。阿弥陀佛四字洪名。不兼色像等。如文殊般若。及毗婆沙论中说。以色像等摄名中故。
  
【钞】不兼色像等者。正明此经专主执持名号也。文殊般若经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阿难所闻佛法。犹住量数。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昼夜宣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龙树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易行疾至。应当念佛。称其名号。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演】一行三昧者。经云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论云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欲入是三昧者。应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也。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也。诸佛法身。与众生心同体无二。今但见众生心。不见佛法身者。以未能离念故。修一行三昧者。念空真念。获自本心。则诸佛法身于中显现。如镜中像。古云。诸佛犹如净明镜。我心亦似摩尼珠。诸佛常来入我身。我身遍入诸佛躯。是也。
  
【钞】摄名中者二义。一者名必有相故。二者名相皆不离一心故。则一举佛名。正报依报摄无不尽。何疑色像。
  
【演】名必有相者。名为能召。相为所召。既称能召之名。必有所召之体故。
  
名相不离一心者。心为能现。名相为所现。既一心称名。得能现体。所现名相。无不摄故。
  
【疏】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执持。乃至一心故。
  
【钞】障者。遮也。以此四种。遮障念心。不肯执持。故须破除。四障者。一谓即心是佛。何必舍己念彼。不知即佛是心。不妨念佛故。良繇即心是佛。岂不即佛是心。但执念心。不许念佛。则心佛是二。即义不成。是以念佛念心。

两不碍故。二谓何不遍念诸佛。而唯念一佛。不知心专志一。乃成三昧故。良繇众生智浅。繁则不胜。故用志不分者神凝。役心多岐者功丧。如普广大士问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独赞西方。佛言阎浮提人。心多杂乱。令其专心一境。乃得往生。以诸佛
  
同一法性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三谓佛佛可念。何不随念一佛。而必念阿弥陀佛。不知彼佛与诸众生。偏有因缘故。良繇彼佛名号。人所乐称。就令恶人。有时不觉失声念佛。乃至人逢善事。不觉念佛。欢喜赞叹。人逢恶事。及与苦难。不觉念佛。伤悲痛切。机感因缘。莫或使之而自然故。

四谓何不念佛功德智慧。相好光明。而但念名号。不知持名。于末法中最逗机故。不思议故。逗机者。文殊般若经云。众生愚钝。观不能解。但令念声相续。自得往生。不思议者。如前所明一行三昧。则不但逗乎钝机。神用不测故。如遗教经言。心
  
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今制心佛号。而至一心。何可思议。
  
【疏】克念期者。一日至七日。是所克定之期要也。七日者。世出世问。重其事者。恒以七故。七日称佛。免地狱故。又七日之期。复有二义。各分利钝。又多则大本十日。声王十日。大集七七日。般舟九十日等。少则大本一日。观经十念等。言日者。以经天道晦明之一周故。
  
【演】复有二义各分利钝者。一者从散入定义。二者从定入散义。从散入定。则利者日少。钝者日多。从定入散。则利者日多。钝者日少。
  
【钞】期要者。若据如来得菩提。实不系于日。则非日非劫。焉有七日。若据菩萨修行。动经尘劫。则无穷无尽。何止七日。今立期要者。以末法众生修诸功德。精进恒难。废弛恒易。应须克限。乃发胜心也。
  
【演】如来得菩提。不系于日者。经云众生各自谓佛某日成道。如来得菩提。实不系于日。以日者时也。依色心分位假立。无有自体故。百法中时。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摄。今如来得菩提。坐断三际何有于时。时者皆众生妄想分别也。故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佛。超诸方便成十力。
  
【钞】七为世重者。如礼忏曰七夜。持咒曰七遍。此经栏网行树曰七重。乃至国家祀祖曰七庙。教民曰七年。竭诚曰七日斋戒之类。是也。
  
【演】七庙者。礼记云。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共为七。
  
【钞】免地狱者。经律异相云。有王害父。七日当堕地狱。一尊者教其称南无佛。王便一心称佛。七日不懈。命终。至地狱门。称南无佛。遍狱罪人。皆得解脱。利钝者。有谓利根一日。钝或至七。今谓利钝二根。各一至七。利根者。性敏捷故。一日功成。即得一心。便无所乱。其稍钝者。或二或三。乃至七日。方得纯一。亦有利根。经于七日。端然一心。终不少乱。其稍钝者。仅六仅五。乃至一日。或便散乱。是故各有利钝。不应偏属。
  
【演】利钝二根。各一至七者。若从散至定。则利根一日。钝或至七。若从定归散。则钝根一日。利或至七。利根者性敏下。正是从散入定。亦有利根经于下。正是从定入散。此两段申明利钝二根。各一至七也。
  
【钞】十日者。大本云。斋戒清净。一心常念。十昼夜不绝者。命终必生我刹。又鼓音王经云。若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必得见彼阿弥陀佛。七七日者。大集经云。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现身见佛。即得往生。九十日者。般舟三昧经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陀佛。又文殊般若云。九十日中。端坐西向。专念于佛。即成三昧。一日者。大本法藏愿云。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夜不绝。必生我刹。十念者。观经下下品云。其人苦迫。不遑念佛。十声称佛等。则知一日至七。随日多少。皆往生期。顾力行何如耳。晦明一周者。从子至午。乃自晦而明。从午至子。乃自明而晦。是为天道一昼夜。夫心固刹那生灭。况昼夜乎。于此一心。所谓二六时中。念念无间者也。
  
【疏】又此七日。不必定是临终七日。以平时有如是定力者。必生彼国。
  
【钞】平时者。恐人执七日之文。谓必一日至七而使命终。方名七日。故言或临终。或平时。但有一日或七日之定力者。皆得往生也。所谓闲时办。忙时用。后至命终。因果相符。必生彼国。
  
【疏】一心不乱。言执持之极也。是为一经要旨。
  
【钞】心者。拣口诵而心不念也。一者。拣心虽念而念不一也。不乱者。拣念虽一而有时乎不一也。一心不乱。净业之能事毕矣。
  
【演】口诵而心不念者。口诵佛名。心驰万境。是为读佛。非念佛也。以念从心故。心虽念而念不一者。虽心念佛。净秽交驰。是虽念佛。非一心也。以一心者纯净故。念虽一而有时不一者。虽少时一心。后复还乱。所谓朝则勤。而暮则怠。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虽一心还复乱也。以不乱在无间故。皆非净业之能事也。
  
【疏】释此四字。先总明大意。次乃详陈事理。大意谓一乱是正反语。正语一心。反语不乱。
  
【钞】一则不乱。乱则不一。有其一心。无其乱心。故云正反。如言纯一不杂。精一无二之类。是也。华严十回向第四文云。所谓不乱回向。一心回向。释云一心者。专注正境也。不乱者。不生妄念也。专注不妄。即正反意。
  
【疏】次明事理者。如来一语。事理双备。故同名一心。有事有理。如大本云。一心系念。正所谓一心不乱也。而事理各别。初事一心者。如前忆念。念念相续。无有二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属定门摄。未有慧故。
  
【演】事理双备者。如来以权实二智。证真俗二谛之理。凡说法时不离二谛。依俗谛说法故有事。依真谛说法故有理。所依之谛。真俗不二。故一字一语。事理双备也。
  
信力成就者。事一心人。不修理观。唯凭信力。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古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念投于散心。散心不得不一。
  
属定门摄者。定有世出世。与大小乘。及事理诸禅定不同。而要之定者无散之谓。今念念相续。无有二念。则心不散乱。故属定摄。然彼体究无间。至如静夜钟声。澄潭月影。若未得冷灰豆爆。囫地一声。亦属定摄。亦即是事一心。而疏钞专以事一属忆念。亦一乱言耳。
  
未有慧故者。以即就忆念无间。念到连念脱落。顿入无念即属慧门。古云。只一直念去。亦有悟日是也。今工夫始成片段。尚未契入本心。故止属定门也。
  
【钞】前执持中。以忆念体究。略分二种。忆念者。闻佛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嗔烦恼诸念之所杂乱。如成具光明定意经所谓。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褒讪利失。善恶等处。皆一其心者。是也。事上即得。理上未彻。惟得信力。未见道故。名事一心也。言定者。以伏妄故。无慧者。以未能破妄故。
  
【演】以心缘历。字字分明者。此是心念。不同前口念而心不念也。前句后句相续不断。乃至无第二念者。此是一心念。不同前心虽念。而念不一也。不为贪嗔烦恼之所杂乱。此是一心不乱。不同前念虽一。而有时不一也。
  
又以心缘历。字字分明。是一句不乱。前句后句相续不断。是多句不乱。不为贪嗔等杂乱。是对境不乱也。成具下。引证不乱。
  
言定者四句。定能伏妄。慧能破妄。伏则如石压草。如绳缚贼。暂时不动。根犹在故。破则如锄斩草。如刀杀贼。究竟不动以无根故。
  
【疏】理一心者。如前体究。获自本心。故名一心。于中复二。一者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二者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离于四句。唯一心故。此纯理观。不专事相。观力成就。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
  
【演】能念所念更非二物者。以所念者佛。是即本觉之理。能念者心。是即始觉之智。若能始本合一。方了能所不二。天台云。谛观名别。其体不殊。性三为谛。修三为观。修性既融。能所莫得。是也。
  
离于四句。唯是一心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所谓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非无相。非有无俱相。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无心无念空慧相应。故属慧门。诸妄消亡。故兼得定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