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讲记

三惭者,依于自身及法生于尊贵增上(这是生惭耻心的前提,出于尊重自身和尊重教法的两种力量),由斯崇尚敬重贤善,羞耻过恶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惭,通则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世间的语言很笼统,说到惭、愧是不怎么分的,其实,惭和愧是两种心所。
“惭”的体性是以尊重自身或尊重教法的增上的力量,由此崇尚、敬重贤善的行为,羞耻过恶而不敢做。比如对杀、盗、淫等恶行,认为这是做卑鄙、可耻的事,基于这种观念,耻于造罪而不敢做,就是有惭耻心理。


或者想:我是受了清净戒律的人,怎么能做这种破戒的事呢?我是已经发了菩提心的人,有誓愿要利益一切众生,怎么能做伤害众生的事呢?……像这样以尊重自身的力量、以自己要做一个高尚之人的自尊心,会自然崇尚贤善的行为,会以造恶为耻,而不敢去做。

或者想:我已经明白了法义,知道这样的心是烦恼,我怎么敢放纵呢?我已经知道做这种事是造生死的因,我怎么敢做呢?或者,我已经知道了包装自我、表现自我是像癌细胞一样的行为不能扩散,我怎么敢做呢?

或者,我已经知道奢侈浪费是消自己的福报,大量的消福只会折尽自己的寿命,我怎么敢做呢?……像这样出于尊重教法的一股力量,心里崇尚如法的行为,以违背教法为耻,而不敢去做,就是有惭耻的善心。

惭心所有通、别两种作用:特别的作用,是以尊重自身和法而崇尚贤善行为的心理,能对治掉无有惭耻、敢做下劣行为的心理。共通的作用,是以耻于造恶的心理,就能约束住自己而不去造恶,这样各种恶行都会止息。

四愧者,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由此羞耻过罪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愧,通亦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愧”的体性是依于世间人们的呵斥、唾弃这种舆论的力量,使得心里轻视和拒绝做暴恶的事,由此羞耻做罪恶的事而不敢做。

“轻拒”这两个字各有它的状态,“轻”就是看不起造恶的行为,“拒”就是拒绝做这种恶行。比如看不起吃喝玩乐、虚度光阴,心里拒绝这么做就叫“轻拒”。其它对于贪、嗔、痴、杀、盗、淫、欺名盗世、损人利己等等的恶行,有这种不推崇造恶、拒绝加入的心态,由此发生羞耻造恶而不敢做的心理,就是“有愧”。

“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这一句是发生愧心的前提。“增上”就是作用力的意思。“诃厌”指被人指责、被人厌弃,那样就没有脸面做人,就很不光彩,得不到大众的支持。这个心理状态是指自己心里认为:我做这样的事,会被大家批评、唾弃,会遭到舆论的谴责,如果我这样去做,正人君子不会喜欢我,佛菩萨、护法神会呵斥我,这样我还有什么脸面做人?由于害怕谴责、害怕失掉名誉,就不敢造恶。

比如想:如果我这样做,父母会不喜欢我,师长会不喜欢我,所以我不能做。或者诸佛菩萨和护法神都不喜欢造恶的人,如果我做这样的事,肯定没办法成就,而且一定会堕落,这样特别害怕而不敢去做,就是有愧对人的心理。

“愧”也有通、别两种作用:特别的作用,是能对治无愧。造恶不脸红、不羞耻,不害怕舆论的谴责,就叫“无愧”。有了愧的心理就会去掉无愧的心理。共通的作用,是指心里有愧就会停止做各种不好的行为。如果在做各种恶行时,毫无羞耻感,那就什么都敢做,会变得比禽兽还不如。

五无贪者,于三有及三有资具无所染著,而为体性。别则对治贪著,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五、无贪,它的体性是对三有的果以及三有的资具或因,无所染著。所以“无贪”这个善心的范围很广,一般说的“不贪财”只是其中的一个。无贪的善心包括对欲有、色有、无色有的任何一种果心里不染著,对于欲有、色有、无色有的任何一种因心里不染著。总之,无论三界哪一种因或者果,心里对它不染著,就是有一份无贪的善心。比较低的无贪,是对色、声、香、味、触五种欲尘不生染著。更高的无贪,是指不但不贪五欲,连有漏的色界定等也不贪。能够这样无贪、离欲,就很清净。

这里要检讨自己有没有无贪的善心。如果在面对惹人心醉的五欲时,心里非常贪婪,马上就染著在上面,那就是没有无贪的善心。可以一项一项地检查,比如对饮食、对衣服、对房子、对车子、对电器、对名誉、地位、权力、男女等,自己的心会不会染著在上面?心里要没有染著,就是有无贪的善心。比如:对一种电视娱乐节目,是不是心染著在上面?对一些零食、好吃的美味,是不是心染著在上面?

……对这些心里无所染著,才是无贪的善心。这还是很低等的,进一步,对色界、无色界的果位和它的因——四禅八定等,心里没有染著,那就是上品的无贪。

无贪的善心也有通、别两种作用:“别”是能对治贪著,“通”是能积极地做很多善法。

心耽著在名利上,什么样的五欲享受都贪得无厌地追求,那就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善法。一个人太追求享受,欲望太重,整个心思都贪著在五欲上,就很难发起善心和善行,因为贪欲是完全自私的心理,一心想着这个好东西要占为己有,心思都放在享受上,没有不惜劳苦、利益众生的心,没有为佛法、为众生着想的心。贪享受的心越大,奉献的心就越薄。

欲心重一分,道心就减一分,离佛法就远一分。越是沉湎在享受里,就越不会去做善法。一旦没有了享受,或者稍微受一点辛苦,就简直没办法过。这样什么都讲条件、讲报酬、讲享受,完全是自私自利的心理,怎么修得了解脱道和大乘法呢?

所以,修道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要有无贪的善心,世间的名利享受放得下,才做得到安贫守道,才可能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行善、修法。

总之,如果心里有无贪的善心,身心就能从五欲尘劳里脱出来,也就可以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修善法上,能做很多有意义的好事,这就是它的作用。

六无瞋者,于三苦及三苦资具无所憎恚,而为体性。别则对治瞋恚,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六、无嗔,它的体性是对苦苦、坏苦、行苦和这三苦的资具或者因无所嗔恚。一般人受苦、身心不舒服的时候,很容易生起嗔恚。但是有无嗔的善心,就能忍耐刻苦。即使受到各种劳累、辛苦或者受到各种打击、压迫等时,没有嗔恚心,不会发脾气。像这样无论受哪种苦、遭什么难、受什么委屈,心里都不起嗔恚,就是很好的品德。

无嗔也有通、别两种作用:特别的作用是能对治嗔恚,共通的作用是能做很多善法。

七无痴者,于诸谛理及诸实事(“谛”和“实”都是真实的意思)明解(“明解”就是很清楚明白,一点不糊涂。),而为体性。别则对治愚痴,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七、无痴,是指对四谛等的真理,对轮回、解脱、三宝等的事实,心里很明白很了解,已经远离了愚痴、蒙昧的状态。无痴也有通、别两种作用:特别是能对治愚痴,共通是能积极地做各种善法。

如果对于实事、实理一点都不明白,心里愚痴糊涂,那就不可能积极投入各种善法的修行。但是具有无痴善根的人,心里明白事理,他会积极地做各种善法。有了无痴的善心,就像有了明亮的眼睛,心里能明辨善恶是非,对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有意义、做什么没意义等等,都是清清楚楚,所以主动地以自己的身口意投入做各种善法。

以上讲的无贪、无嗔、无痴,叫做“三善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八轻安者,远离粗重杂染法品,调畅身心,于善法中堪任修持,而为体性。对治昏沉,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而为业用。

八、轻安,就是指已经远离了身心上粗重的杂染法品类,身和心已经调好了、通畅无碍了,对于各种善法都有能力行持了,这就是轻安的体性。

“轻”是指远离了污浊、粗重的状态,身和心都轻松了;“安”是指身心安和、舒适,感觉很通畅。身心的状态没有修好,是一种很混浊、很沉重的状态。身心修好了、调好了、通畅了,就做什么事都很轻快、很有能力,从早到晚修行都能安住,不论做什么、念什么、修什么,都有堪能性。

如果生起了轻安,就有两大作用:一、对治昏沉,不会打瞌睡;二、能舍掉污浊、粗重的身心状态,转而得到清净的身心状态。这以后身心状态就转过来了,就会很安稳舒适。

九不放逸者,即精进及无贪无瞋无痴三种善根,于所断恶防令不生,于所修善修令增长,而为体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而为业用。

九、不放逸,它的体性是以精进的心和无贪、无嗔、无痴三种善根综合起来,在要断的身口意三种恶业上,能够防护而使它不生起,在要修的身口意三种善业上能够勤修而使它增长。

学了这一条也要懂得:怎么来做到不放逸?不放逸的状态如何?不放逸能起到什么作用?自身上要有四个内涵才能做到不放逸,就是要有精进的善心,还要有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这样就自然做到在断恶上战战兢兢,时时小心翼翼地防护自己的身口意,不让它造恶业、说恶语、起恶念。而在修善法上,乃至很微小的善行也会做到圆满,无论加行、正行、结行都能做得很好,身口意时时都在修善法,有这样的心态和行动,就叫“不放逸”。

那么我们有没有不放逸的善心呢?如果平时放任自己,口里说很多恶语,心里起很多恶念,身体又做很多不如法的行为,那就是放逸烦恼在严重地发作,完全是放纵自己造恶。就像对野马一点不管束它,放任它不断地践踏庄稼,这一种心理状况,叫做“放逸烦恼”。相反的不放逸是说,自己既有精进的善心,又有无贪、无嗔、无痴这三种善心,以四种善心合作的力量,就能把猴子般的狂心管住。这时候,对于要断的恶心、恶语、恶行就能防护而不使它产生,对于要修的善心、善语、善行也能保证做到而使它增长。

所以要做到不放逸,就是精进的心要很强,还要有坚固的无贪、无嗔、无痴这样三种善根,这四种心的综合效果,就是能有力地控制住自己的心,丝毫不往恶的方面放逸,而且能做到从始至终安住在善法上,使得善法昼夜不断地增长。

不放逸的作用是能对治放逸和完成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事。修行要日日夜夜不放逸才会有所成就。有个大家熟知的老公案是这样讲的:一个国王对一个罪犯说:“现在你头上顶一个装满油的碗,如果油能不滴出来,就免你死罪;只要滴出了一滴油,就当即处斩。结果这个罪犯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身体和碗上,他从始至终战战兢兢地防护,不让一滴油滴出来。虽然道路两旁有很多美丽的宫女在轻歌曼舞,他根本不会去瞟一眼,分一下神。像这样,时时小心翼翼地防护自己的心,不让它做一点恶法,只允许它在善法上运转,这样的状态就叫“不放逸”。它的作用是能完成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善事。

十行舍者,亦即精进及三善根,能令其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而为体性。对治掉举,寂静而住,以为业用。

十、行舍,这是指你心里如果有精进和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能使心达到平等、正直、无功用而安住,这一种内心的状态就叫“行舍”。

就像一架天平,既不向东倒,也不向西倒,正好平衡的状态,自己心里远离了昏沉和掉举,有

一个不沉、不掉的状态,就叫“平等”(当然佛法里“平等”有很多深深浅浅的解释,这里就按这样来讲)。这是初步会达到平等,之后就有心正直,就是指进一步会做到不需要用力、任运就这样流下去,这就是使心成了正直性。最后是得到心无功用,就是完全纯熟了,没有功用,自自然然就能这么保持住了。

它的作用是对治掉举,能够一直住在寂静状态。

此与五受中之舍受不同,故名行舍。

这个舍跟五受中的舍受不同。五受是指苦、乐、忧、喜、舍,其中舍受是不苦不乐的受,为了区别舍受,所以叫做“行舍”。也是于五蕴门属于行蕴,故称为行舍。

十一不害者,于诸有情,不为侵损逼恼,即以无瞋而为体性。能对治害,悲伤怜愍,以为业用。

十一、不害,指对有情不做侵损他、逼恼他的事,这种心是以无嗔为体性。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能对治害人的心理和行为;二是会发起慈悲怜愍有情的心态和行为。
不害的反面就是害心,如果我们心里树了一个敌人,有想伤害他、惩罚他、想给他一点难看、让他倒霉等的心理,就都是由嗔恚引发出来的。这是必须消灭的恶心。

如果修好了不害这个善心,就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原则,绝对不做伤害别人的事。这个不害的善心一旦坚固了,就能有力地制止害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能生起慈悲怜愍的心理和行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无瞋名慈,不害名悲。与乐拔苦,度生胜用。故体虽一,约用分二。

没有嗔恚别人的心,叫做“慈”;没有伤害别人的心,叫做“悲”。慈心与乐、悲心拔苦,都是救度众生的很好的作用。这里无嗔和不害两种心所虽然在体上是一个心,但是从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就可以分为无嗔和不害两种心所。

以上学习之后,关键是要检点自己:我有没有这十一种善心?如果这十一种当中大部分都有,那就是很好的修行人。如果大部分都没有,那是很危险的,证明自己的德行有很大缺陷,如果不能改过自新,就不会有修行的功德。所以平常要拿这个作标准,一一对照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看到自己有哪些不足,想方设法去弥补和充实。这十一种善心一一都修到很圆满,无论修什么法都决定有成就。

总而言之,修好了这十一种善心所,才是真正利益自己、保护自己,这是无量利益安乐的根源。

四烦恼六者: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六位心所中的第四位是烦恼心所。包括贪、嗔、慢、无明、疑和不正见这六种根本烦恼。从不正见里再开出五种邪见,总的也叫“十根本烦恼”。

烦躁扰动,恼乱身心,故名烦恼。

烦恼的总相用四个字来说,就是“不寂静相”。“烦躁扰动,恼乱身心”是不寂静的具体描写,前一句解释“烦”,后一句解释“恼”。“烦”指心里头烦躁扰动,“恼”指它的作用是恼乱身心。总之,烦动恼乱就叫“烦恼”,这是按心的状态来取名字。

很多人都不认识烦恼,比如,“我很兴奋”是不是烦恼呢?当时你的心已经不寂静了,已经在妄动了,就是烦恼。比如大家看过颁奖晚会,那些获奖者一个个显得特别兴奋激动,心扬得非常高,那时就是慢烦恼现行了。他们捧着奖杯过瘾地亲吻,又是贪烦恼在现行。他们认为现在有个光芒四射的“我”,又是我见烦恼现行起来。然后对着观众献殷勤,或者做各种迷人的表情、说很多诱惑观众的话,又是谄烦恼在现行。所以,实际上凡夫时时处处都是烦恼心态,心里稍微以我执而波动,就已经是烦恼了。

所以对于烦恼一定要认得它,凡是心里烦动恼乱,哪怕是很轻微的状况,也都叫烦恼。比如自己喜爱的人来了,心里就开始有一点动了,这就叫烦恼,叫贪烦恼;或者说某个人来了,觉得有点讨厌他,不愿意接受他,就是起了嗔烦恼。总之,烦恼共同的相状就是指当某个心一生起的时候,是一种不寂静的相,这就是生烦恼了。

然后我们要从各种具体的烦动恼乱上去认识这是烦恼。要这样反问自己:我生气骂人的时候心里寂静吗?恨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寂静吗?爱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寂静吗?我在看春晚、看世界杯兴奋狂热的时候心里寂静吗?在上网左缘右缘散乱的时候心里寂静吗?在狼吞虎咽的时候心里寂静吗?在昏沉迷糊的时候心里寂静吗?在虚伪假装的时候心里寂静吗?……这样就看出烦恼的心态有无量无数。而这些心不能调伏对治,它就是造成一切轮回苦的根源。

想想看,任何一种烦恼都有它真实不虚的作用。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烦恼起恶劣的作用,才搞得身心不宁、家庭不宁,人和人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社会和国家出现种种动乱。其实,世界上任何一种纠纷、任何一种斗争、任何一场悲剧,都是以烦恼现行而搞出来的。无量劫来持续不断的生死、一生又一生地受业报,无量无数的苦难也全是由烦恼一手造成的。现在大家能对几十种烦恼,一个一个地认识它的相状和作用,才会了解自己心里充满了烦恼,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里面任何一种烦恼发动起来,就足以把人抛入恶趣深渊。

所以,不是凭着悠悠忽忽、轻轻率率就能调伏自己的心而得到解脱的。无始以来养成的烦恼恶习,在每个凡夫身上都具体存在,而且数量极多,这个叫心病,叫烦恼病。它是发起一切业和造成一切苦的根源。

懂了这些,才知道集谛是怎么回事,就是当这些烦恼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就以它集起各种业,发起各种轮回的行动。如果这一切烦恼都彻底息灭了,那就再没有兴风作浪的作者,而停止了造有漏的业,不再制造生死。但如果烦恼没有调伏,也是最大的隐患,因为烦恼潜伏在心里,只要境缘、非理作意等一凑合,就会现行出来,而酿成苦果。所以只要烦恼还没有止息,我们就永远没有安宁。

所以现在我们学“根本烦恼和随烦恼”这部分的法相,根本的目的是要认识集谛。只有把这二十六个烦恼全部都认清楚,你才知道是哪些坏东西在制造轮回,你就把轮回的作者给找到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一贪者,于有有具染著为性。

一、贪:它的体性是对三有和三有的因染著。“染著”就是缘着内法和外法当中合你心意的好的境界,紧跟着心就耽著在上面,就像油著在布上面,已经和布粘在一起,难以脱开。我们的心也是这样,耽著在所缘境上面,跟这个所缘难舍难分,这个就叫做“贪”。

内的可意境包括自己的容貌、身份、见解、思想,方方面面。比如说,一个人贪著自己的形象,在照镜子时觉得自己很好看,就很喜欢欣赏自己的容貌,这就是贪著自己的形象;或者说我口才好,我很喜欢演讲,发表言论,我很沉浸在这个感觉里面,这是贪著我的口才;或者说,我得到的名誉很大,很多人赞叹我,报刊上登载我的事迹等等,我的心就会著在这上面。别人夸我时,我的心会很专注,吸收这些话,而且听完之后,我自己还会乐,还会有意识地回味这些。这个就是耽著不舍。

对于内法是如此,外法呢?外面的除了我之外的法呢?对我的眷属、事业、受用的资具等等,或者五欲的方面,凡是满足你心意的境界一现前,你的心会紧跟着粘著上去,不愿舍离。这都是贪著。

小到一包瓜子放在这,吃起来口味好,我的贪就起来了,我的心就著在上面,不断地吃,这就是贪。或者我有一件衣服好看,我很喜欢穿这件衣服,穿了之后,心时时耽著在穿的这件衣服上,穿起来在镜子面前照来照去,一出门的时候很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如果自己感觉形象良好,心就著在这上面。

这个好看的电视、电影,节目很好,你马上就把频道调到这上面,这个时间眼睛就盯在荧屏上,耳朵就著在那些声音上,这是非常喜欢的节目,你的心就著在上面,一直不愿意离开。这时候,别人叫你去办什么事,你会特别不愿意,就是心粘著在好看的节目上,不愿意离开。男女间缠缠绵绵,那更是贪著,对于对方的容貌、姿态、语言、触觉等方面有很强的贪著。母亲执著儿子,母子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最幸福、很欢喜,心就整个耽著在上面,就喜欢儿子在身边不离开,这也是贪心。诸如此类,都是贪烦恼。

凡是有一样东西合乎你心意,当它出现的时候,你的心紧跟着著在上面,不愿意舍开,这就是贪烦恼。知道这一点,你才不会对集谛无知。我们处处都在贪里面,很快就有了。不必要说别人,今天饭菜好一点,马上贪就出来了,或者各种色声香味的享受好一点,心马上沉浸在里面,完全是贪心。对人、对事、对五欲六尘、对名誉、对恭敬、对地位,处处都是贪,马上就起。

我们凡夫有多少种贪心,仔细检查,数量太多了。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这个贪心的习气实在太深、太多,如果不精进修行,可以肯定地说,绝对不可能解脱。怎么说呢?不必说其他,比如一见异性你就喜欢,眼睛就控制不住地瞟来瞟去,这样耽著在他(她)的形象上。而其他任何色、声、香、味、触,只要是诱人的对境,我们的心就会不自在地贪著在上面而不肯离开。平常在衣服、饮食、影视、金钱、名誉、地位、男女等上,样样都有贪心。

知道自己有多少种贪心烦恼,才见到自己心里有那么强的贪著三界的一股迷乱力量,知道这个轮回的“万有引力”有多强大,也才知道解脱的阻力有多大。如果没有努力地修出离心,就会整个心力都被贪烦恼拉向轮回。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的状况,目前是有无数根绳子都在往轮回里拉,这意味着不求解脱的话,还会有无数次的轮回受生。

爱是很具体的。有的人爱吃,对好的饮食,不用说吃到嘴里,一闻到就流口水,这就是贪心。一碰到美食就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两只眼睛直直地盯着美味,手里的筷子不停地夹,这就是贪著在上面了。人爱搞吃的,就是因为贪吃,所以有了爱,就一定有行动,一天到晚都喜欢搞吃。喜欢看的人,什么球赛、韩剧、小品、歌舞,只要好节目一来,眼睛就盯在上面,死也不肯离开。所以,人对色、声、香、味、触的贪欲有多强?只举生活上平常的事,就能看到处处有贪。

能障无贪善根,生苦为业。

它的作用是能障住无贪善根,以生苦为业。

这个贪心一起来,就障碍了无贪的善根,所以一直在养这个贪心的贼子。

现在人的贪心特别大,它的作用是会障住无贪的善心。对比一下就很清楚,以前生活是苦一点,物质没现在这么丰富,人反而有一种无贪的善心。比如在我们的父辈、祖辈当中,确实他们生活上不怎么贪求,比如穿什么都可以,就是对衣服无贪;吃的是青菜、豆腐,怎么都可以,不挑剔、不讲究,就是对饮食无贪;住房也是怎么样都能过,并不需要豪宅、多少种的家具、电器、小车。这样贪欲少,随缘而过,反而生活过得非常快乐自在。

但假如放纵自己的贪心使它增长,无贪的善根就会被埋没掉。像现在年轻一代贪欲很重,样样要求高,这就很难看到具有无贪善根的德相,这样样样都是高标准,稍微减少、降低一点都不愿意,可怜自己已经成了贪欲的奴隶还浑然不知。他不知道贪心越重,苦就越深,他的心被很多的贪欲烦恼控制住了,将来就免不了会有无数的恐惧、追求、攀比、无所适从等等的苦降临在他身上,而且有未来无数种受生饿鬼等恶趣的业因。人要是太贪婪,就成了饿鬼相。

这个时代的人,对物质的贪求是越来越大了,内心的忧苦、烦躁和空虚也就越来越重了,种种追求的苦、维持的苦、患得患失的苦堆积在心头,也就难得有“开心一笑”了!

贪欲变得很深重的时候,也就是坏苦已经增强到势力很大的时候,坏苦的可怕之处是以一种欢乐、兴奋、狂热、陶醉等的假相而置人于死地,这是一种迷人的自杀,它让无数愚人深陷在苦海中难以自拔。坏苦一旦加重,就有十分明显而强烈的症状。这是指人的欲望越来越高,只要见到有更好的五欲享乐时,就会无法抑制地生起特别强的求取冲动。到了求不到的那一刻,心会一下子陷下来,要饱受难言的失落之苦。所以要记得“少欲才心安,才幸福”,就像一个皮球在很低的地面上滚,无论这个球滚到哪里,都不会跌倒。这样无贪无求,无论在哪里,心都是安的,就可以让你一生幸福。如果贪心太大,那就处处都苦了!

对物质的贪已经把人折磨透了,对名誉的贪更是恼乱人。人要是贪名誉的心太强,得不到名誉的时候,心里就会翻腾起来,那种渴望得到、又得不到的滋味有多么难受;那曾经一度的耀眼风光,现在属于别人时,又有多么不甘心。还有贪恋权力的人,一直都想抓住权力不放,一旦权力落在别人手上,内心就无法接受。这些都是由贪心造成的苦。

所以,经上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一切苦的来源就是贪欲。有一样贪,就有一样苦。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瞋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

二、嗔:就是对于种种苦和种种造成苦的资具或者因,有一种厌恶忿怒的心理(憎是厌恶,恚是忿怒)。

这是跟贪相反的一种烦恼。就是凡是你不喜欢的东西、让你受苦的事,你就对它发很粗猛的心,发气恼的心,就想着对于这个境作损害,这个就是嗔恚。

不光是这个,还有缘苦和苦具。苦就是自己身体、心里的苦。你苦的时候就生气了。我们苦,一个是指身体很劳累或者受病苦折磨、受到伤害等的时候会生气。还有苦具,就是制造苦的东西,比如说有刀杖砍了你,你气的把刀杖扔掉、砸毁。或者你的脚一下子给刺到荆棘上去了,结果你被刺得很痛,就会对这个荆棘发脾气等等。还有比如某个人你觉得很讨厌,或者是冤家对头,或者跟他呆在一起有很强的怨憎会苦。当他一出现的时候,就巴不得他赶快走。或者他有意来损恼自己,心里会一下子特别生气,这些都是起了嗔恚烦恼。

能障无瞋善根,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

嗔恚的作用:

(一)是障碍无嗔善根。有的人说,我现在怎么脾气这么不好,火气这么大?他就是没有对治嗔烦恼,不断地放任它生起,这样生一次嗔就增长一次,等到嗔的势力变得强大时,就完全障碍了无嗔善根。以前他觉得自己脾气很好,从来不发火,现在变了一个人,碰到什么就发火,这就是嗔心增长了,善根被压制住了。

(二)以起嗔心会造成“不安稳性”。比如生了一次嗔心,就像翻江倒海那样,这个心动荡得太凶,短的会一整天使身心不安稳,长的会达到好几天、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一年,心都不能安定下来。

像我们生一次气,脸色就变得发青,心跳加速,没办法平静;而气脉的状态也产生很多混乱。就是因为嗔心发动的是一股恼乱、破坏的力量,所以一起嗔心,整个身心就失去平衡。现在人说话好听,会说“我的心已经不平衡了”,其实是他烦恼动了,已经不安稳了。

(三)是“恶行所依”,就是一发了嗔心,身口意就没有什么好的态度和行为,发出的都是恶劣的行为,轻的会口里说粗恶语,严重的就要拿棒子、拿刀等伤害对方。

三慢者,恃己所长,于他有情心生高举为性。

三、慢:就是仗着自己有一些长处,在跟别人比较时心会高高地扬起来,如果出现了这样的心态,就是慢烦恼已经现行了。

“恃己所长”就是仗着感觉自豪的那些长处。比如说,我们长得美貌、有聪明才智或者很有能力、很有财富、很有身份、很有修行等等,反正依仗这些自己引以为豪的地方,心会高高地扬起。其实,这都是以爱重自我的心理所派生出来的心理妄动。我们凡夫最看重的还是自己,只要自己某方面胜过了别人,马上就仗着这个优点,生起自我优越感,其实是慢烦恼已经出现了。
总之,这个慢烦恼是由对比而生出来的,根源就是我执,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形象、身份、地位、能力等格外重视,对于自己所处的位置特别执著。

这样既然有一个我,就有与我相对的他,也就有自他的对比。这个对比又有内和外的对比两方面。内的方面,比如说我长得很好看,她虽然好看但不如我,我和她走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一种自豪感、优越感。“你看我多漂亮,她没我漂亮”。这样的话,我的心就会扬得很高,就会头抬得高高的,眼睛看得高高的,自以为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像这样就是慢烦恼现行出来了。

其次,缘着在自己之外的法或者身外之物,也会时时生起慢心。比如我开的是宝马车,他开的是奥迪车,我的车比他的好得多,我开起来就很神气,走出来也得意洋洋。这就是缘着车而起慢心。就因为它是我的财富,是我身份高贵的象征。这样的话,就使得心高昂起来。这是缘于外法起慢心。实际上这个外法也是在表现自我,它表明我很有身份,我开得起“宝马”。自己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样就是慢烦恼起来了。

还有一种是:虽然我不如你,但我根本不承认比你低,心还是高高地扬起,这也是慢烦恼。比如说事实上我没有你长得好看,但我绝不承认比你差,在我心里还是认为自己最美,这也是慢。或者说,本来我就比你差,但我不服气,我哪里比你差呢?这也是慢烦恼。就是自己不甘于低下,心要抬起来,要高尊自己,像这样的心态全是慢烦恼。

慢有很多种,我们不能一一介绍。慢有七种,仔细讲来,我们一个凡夫心里装得全是烦恼,这还有待于大家仔细地反省、观察。

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慢心的作用是能障碍不慢、能够生苦。慢心越来越膨胀了,就做不到谦下。圣贤都教导人要学谦让,就因为凡夫的心态是以“我”为主。以人为先、以己为后,叫做“让”;以人为上、以己为下,叫做“谦”。按这样实际去做,才能对治慢烦恼,而避免因为我慢膨胀而受苦。如果倒行逆施,处处维护自己的慢烦恼,把它当儿子一样养,这样养大了,一个个傲气凌人,以后就会吃大苦头。像现在都是颠倒了,鼓励人要张扬自我、显示自我,这样就不得了啦,一个个都变得烦恼深重。

慢心的作用就是产生各种苦。就是说,你这个“我”鼓起来了、高高地抬起来了,那在这个“我”鼓不起来、不得伸张、没有被抬高的时候,就会让你苦不堪言。到时候掉了架子,就会狼狈不堪。就像世间伟人的那个“我”,特别高,它的慢心势力也格外的大。一旦这个“我”稍微压低一点,那就会觉得无脸见人。这是正反相成的道理,正面让这个“我”不断地膨胀,不断地高大,反面这个“我”稍微受到一点贬低,就会无法忍受。

所以要小心,慢心变大了,就一定会吃苦头,到时候不能接受批评、不能接受“我”小一点、低一点,一旦落下来,就苦不堪言了。

四无明者,亦名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

四、无明:也叫做痴,它的体性是对万法的事相和原理迷惑、痴暗。就是对于万法的事相和原理非常愚痴、愚昧,这样的心就叫“无明”。

比如对于四谛、业果和三宝的体性,根本不明了。无论你问它什么,都是“不知道”。
这里有三个不知道:

第一、四谛的自性不知道。你问他:世间的果是苦的自性吗?他说:不知道!再问他:造成轮回里身心世界无量诸苦的原因是什么?也是不知道。再问他:有没有寂灭了苦的涅槃?还是不知道。又问他:怎么修道才能得涅槃?更是不知道。总之,对于苦、集、灭、道四种真谛他是一团无明,这样就是不明了四谛的烦恼相。

第二、业果的自性不知道。比如问他:十恶业是怎么样的?不知道!十善业是怎么样的?不知道!果有哪些?不知道!怎么造业感果?不知道!像这样就是不明了业果的烦恼相。

第三、三宝的自性不知道。问他:佛宝的体性如何?不知道!法宝的体性如何?不知道!僧宝的体性如何?不知道!为什么要归依三宝?归依得什么利益?不归依有什么过患?归依后要怎么学佛?统统不知道!像这样,心里一点儿不明了,这就是无明的烦恼相。一般人不知道这也是烦恼。他会说:这叫什么烦恼?我们都是过的好好的,脾气也很好,也不怎么闹事,我还有烦恼吗?其实他整天都在烦恼中。

能障无痴善根,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以这样糊涂、愚痴的烦恼心,会障住无痴的善根,而成为发起一切杂染的所依。
有人说,他很老实,只是痴心重一点,问题不大。其实人如果心里愚痴了,不但自己会做出各种不如理的行为,而且会诽谤正确的行为,会误导别人做同等愚痴的事。

这个无明的作用分两种来讲:一是以不明了业果的无明,导致造一切非福业和感召恶趣果报;二是以不明了无我的无明,导致造一切有漏业和感召生死果报。这样就知道,无明是一切惑、业、苦的根源,所以无明的作用就是成为一切杂染的所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五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

疑惑也是烦恼。你心里疑惑、犹豫不定,比如:到底是吗?不是吗?有吗?没有吗?决定不下来。


好像是有,又好像没有,没有一种能断定下来的心,这个叫疑心。因为有疑的烦恼存在,心里就不能寂静。疑一起来,就障住了心,没办法缘着真实的法去修持。

这个疑就是对于四谛、业果、三宝等的道理决定不下来,内心处在犹豫不定的状态里,既没有承认决定是这样子,也没有否认,是一种不能决定的心。

比如说到“轮回周遍是苦”,到底是不是这样?心里并没有断定,就是还有疑惑。好像是这样,又好像不一定全是苦,应该还是有乐,这就是有疑心。然后,有没有解脱或涅槃呢?有没有佛菩萨呢?也断定不了。三宝能救护我吗?有这样的功能吗?也还是断定不了。像这一类,都叫做疑烦恼。

能障不疑及诸善品为业。

如果心里有怀疑,就会起两种障碍:一是障碍不疑,就是心里始终都是犹豫不决,就障碍了生信心,使心里无法生起胜解;二是障碍诸善品,就是心里还在犹豫,就生不起善法。比如对做某一个善法,心里怀疑:真的有这些利益吗?这些怀疑就不会去做,这个善法就生不起来。
以上贪、嗔、慢、无明、疑这五种是非见方面的烦恼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