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你要知道来如何判别降服五阴魔境

五十阴魔之十一:过抑生悲

净界法师

    庚二、别明发相

  各别的说明,当我们在正念真如的时候,受阴所引发的相状有十科。

  (分十:辛一、过抑生悲。辛二、感激生勇。辛三、智衰成忆。辛四、慧胜成劣。辛五、失守生忧。辛六、慧劣成喜。辛七、见胜成慢。辛八、轻安自足。辛九、空解成断。辛十、爱极成贪)

  十种的感受会出现,这十种感受每一个人不同,因为你过去在感受当中,所累积潜在的种子不同,所以当真妄交攻的时候,所显现的也就因人而不同。

  辛一、过抑生悲

  过抑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他对内心这种妄想的感受,他经常用念佛持咒来压抑它、来诃责它,他对这感受压抑、诃责是特别的过分,因为过分的压抑诃责,而生起非常强烈的悲愍之心,这悲愍之心,悲愍到没办法控制,已经影响到他修止观的相续,叫过抑生悲。

  发端现相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虻,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

  阿难!这修习止观的人,当在此中得大光耀,此中就是我们一再强调修行的所观境,你正念真如的所观境只有一个所观境,就是现前一念心性,无相的真如。

  你内心不断的在无相真如当中修止修观,这时候得大光耀,得大光耀是说你前面的色阴被破坏以后,你内心的智慧显现出来了,你能够知道,我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己心,心佛不二。

  这时候其心发明,内心当中因为过分的压抑这种内心的感受,就产生一种广大的慈悲心。广大慈悲心产生以后是怎么回事呢?内抑过分,由这个慈悲心你就不断的诃责自己,为什么我到现在才知道要修行呢?为什么我到这时候,才知道要去度化众生呢?为什么不早一点去发菩提心度化众生?你就会产生一种过分的诃责自己的一种心态,然后这个心态再相续下去……当然我们如果去对这个心态的这种感受,不断去攀缘执着,这个时候就增长广大了。

  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就在这一份慈悲的感受发起的时候,就产生一种无穷无尽的大悲心,而这种大悲心不只是看到人而已,乃至于看到微小的蚊虻,这种小虫你看到它的感觉就好像看到一个赤子,刚出生的小孩子,他完全没办法去照顾自己,你内心就有一种使命感,应该去保护他、照顾他,甚至于看到他会产生怜愍的心,而不知不觉流下眼泪。

  这地方跟我们一般大悲心的标准就是过分,慈悲心过分,这种情绪的力量太强大。

  指名教悟

  此名功用抑催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

  佛陀对这种相貌的解释:

  佛说:这是一种修行用功过分的压抑、诃责所造成的,假设我们能够回光返照,知道其实这样的一种慈悲心,这样的一种感受,它只是一种惟心所现的。你知道它是一种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在你的真如本性当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一种慈悲的感受,那你就能够没有过失。

  示迷必坠

  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个也不是一种真实的功德,只是一时的感觉而已,这跟真实圣道的功德是没有关系的。你能够觉了不为这样的一个妄想感受所迷惑,它自然就消失掉,但是如果你作圣道功德的理解,认为这是一种真实的功德而深深的好乐、深深的执着,就有一种慈悲魔入其心中来控制你的心态,那这个人不管看到谁就释放出无穷的慈悲,甚至于看到人就流出悲痛的眼泪而不能够停止,这个人的结果到最后就失去了禅定的三昧,而且轮回三界甚至于会堕落到邪魔外道去。

  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感受,当然这种感受是种情绪,一种慈悲的感受出现。我们会感同身受,看到众生的痛苦就特别的悲愍。这种情况就是我们过去有修慈悲心的种子,这时你正念真如的时候,把有相的种子逼出来,但是适可而止就好。所有的五阴魔境都是做的过分,因为放纵自己慈悲的情绪,很可能就会被这种慈悲魔所控制。

  蕅益大师在这一段的开示,特别指示说,这个地方的对治只有四个字:觉了不迷。我们不能控制我们什么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因为这是种子,依他起性,但是你不能起颠倒。我们一再强调,一个人可以起烦恼,但是你不可以起颠倒,起颠倒你就全部完蛋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五十阴魔之十二:感激生勇

净界法师

    辛二、感激生勇

  感激就是说这个修正念真如三昧的人,他内心有少分的功德。前面说的破除色阴,能够见诸佛心即是己心,有这样坚定的理解。这时候对佛、法、僧三宝心生感激,由这种感激的心就引生一种勇猛精进的心,而这种勇猛精进的心是过分。

  发端现相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

  他修止观的相貌:这个人在修止观的过程当中,他已经是色阴穷尽,而受阴明白,这个明白是受阴清楚的显现出来。我们前面说过,五阴就像是一个人穿五件衣服一样,他第一件衣服脱掉了,第二件衣服显现出来。

  而受阴显现是什么相状呢?胜相现前,他的智慧能观照到,见诸佛心即是己心,己心就是佛心,这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胜解,依止这样的胜解,感激过分。他想,无量劫来,我都是在颠倒的妄想中度过去,好不容易遇到佛法僧三宝的启发,我才能够明白这样真实的道理。就对三宝产生非常的感激,由感激心而引生了无限的勇猛,这种勇猛是又猛又利。怎么说呢?它内心当中的志向是志齐诸佛,他志向要上齐于十方诸佛。他就经常认为,其实所谓的三大阿僧祇劫,在我来说,只要一念之间就能够超越,我不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我一念不生,当下就是如如佛。他有这样一种勇猛精进的决心,这种决心坏就坏在其心猛利,又猛又利,有一点过了头。

  指名教悟

  此名用功陵率过越,悟则无咎,非唯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

  佛陀对这种相貌的说明:

  佛陀说,这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陵率过越,心中产生过分的勇猛,总是觉得自己能够超越诸佛,这样的心态勇猛过分,如果能够回光返照,知道这一念勇猛的心,其实是觅之了不可得,不要随它而转,还是安住真如,以平常心观即空、即假、即中,不要把它当作一种真实的功德来看待。这样就能够觉了不迷,这样过分勇猛的心,自然就销亡歇息。

  示迷必坠

  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假设你把这样过分勇猛的心,把它当真实功德的理解,而不断的的去随顺它、执着它,那就有一类的狂妄之魔入其心中,见到人就夸赞自己修学禅定智慧的功德,总是认为自己是无与伦比,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怎么说呢?

  你的心态乃至上不见佛,连佛都看不起。说,佛陀尚且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而我只要一念的相应,当下就是如如佛。上也觉得自己能够超越诸佛,向下是看不起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不能够体悟自心的佛性而心随妄转。如此的高慢,最后的结果是自己失去禅定的正受,来生堕入到轮回生死,甚至于三恶道当中。

  这种勇猛问题就在于有一点执理废事。理可顿悟,但是事要渐修,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是约理观,但在事相上还是要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不能够执理废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五十阴魔之十三:智衰成忆

净界法师

    辛三、智衰成忆

  智衰,这个他的止观过程当中,他观照的智慧比较薄弱,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修念佛、持咒,多分都是在行门的定课用功的多,所以他观照的解门薄弱。会产生什么过失呢?形成一种经常专注的念头。这个专注的念头是什么念头呢?沉默孤寂的念头,他经常会产生好像很沉默,有孤寂的感觉出现。

  发端现相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

  这个修大乘止观的人,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前无新证就是说,他这时候虽然破整个色阴,但是他对于整个受阴还没有破除,还没有产生新的功德,往前,新的功德还没有出现,但是往后,他过去所熟悉的色阴已经破坏了。因为他过去很熟悉的朋友是外在的色声香味触这个五尘的境界,他已经没有感觉了,没有好乐心了。但是他新的功德还没有产生,这时在这中间的过渡时期,他自己又智力衰微,他不能够经常的去读经典,去思惟观察诸佛的功德,来给自己内心的好乐。

  观慧力薄弱,他只是一昧的修止,这时他内心很可能会入中隳地,迥无所见,过去熟悉的老朋友,他已经不感兴趣了,但是新的朋友还没有出现。就在这色阴已破,受阴未证的中间的过程,是进退两难,叫入中隳地。他可以说是心中一无所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心中总是觉得闷闷不乐,没有一个安住处。所以心中突然生起一个广大的枯渴之心,好像一棵枯木很久没有水的滋养,经常会有沉默孤寂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还不是一时之间,是一切时,沉忆不散,白天打坐也是这样,晚上也是这样,经常就是安住在中隳地,安住在沉默孤寂,总是闷闷不乐的感觉。而且他自己还把这一种感觉当作是精进用功之相,还不知道怎么去对治,还不想要去出离。

  修行有这样的问题,这是禅定过深,止的功课过多,观慧薄弱。

  指名教悟

  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佛陀对这样相貌的批评说:这是修心无慧自失,修习止观的心过程当中,没有智慧的引导而引生的一种沉默孤寂的过失。假设你能够体悟到,赶快加以对治,不要守在这种沉默孤寂,赶快走出来,这样子就没有过失,而且他也不是一个真实的功德。

  示迷必坠

  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如果你把沉默孤寂的这种专注忆念之心,如果你把它当作真实功德想,就有一种忆魔,一种专忆之魔侵入我们的心中,控制我们的心态。结果是旦夕撮心,早晚那一念心,经常的摄心专注。专注在哪里呢?悬挂在沉默孤寂的处所上,当然就失去了正定的三昧,也就沦落于生死轮回。

  这种情况就是他的定课止太强。弘一大师有说一句话,他说:我们一个人心志要苦,但是意趣要乐,你修行要带一点法喜。你要思惟诸佛菩萨的功德庄严,心生好乐,你经常都没有诵经,一路安住在无分别住的止,时间久了就很沉默。很沉默,如果你又把它当作功德想,那就容易跟专忆之魔感应道交,他就趁你在执着这沉默境的时候,因为你好乐这种沉默境,他就有隙可乘,就入其心腑,就控制你的心态。这时候你要多诵经,多看祖师的开示,把心走出来,走出沉默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五十阴魔之十四:慧胜成劣

净界法师

    辛四、慧胜成劣。

  前面的一科是止的成分比较多,这一科是观慧力太强而定课太少,就产生一种卑劣之心。什么叫卑劣之心呢?得少为足,不思进取,有这样的心态出现。

  发端现相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

  这个修止观的人,他色阴已经穷尽了,而受阴现前。但是他在修止观的过程当中,他的止跟观并不是均等的,而是慧力过定,他看书的时间比较多,观想极乐世界的功德,观想诸佛菩萨的功德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拜佛、静坐修止的时间相对比较少。这时候会产生一种智慧过分猛利的一种狂慧的过失。

  什么叫狂慧?以诸胜性怀于心中。

  胜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前面我们说的,他在破色阴以后,他不是得到一个胜解吗?见诸佛心即是己心。他经常就是忆念我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己心,我的心跟佛的心是没有差别的。

  当然这理论上是对,但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合乎中道,适可而止。他却把这样的心态,过分的执着,而经常的怀在心中。

  经常的执着就会产生一个什么过失呢?

  他怀疑自己,他也不敢完全肯定,但是有这么一点想法,自己就是卢舍那佛。卢舍那佛叫净满,恶无不尽,善无不满,所以他已是功德圆满了,功德圆满当然就不用再去修证,也就不用再进取了,就有一种得少为足的观念出现。

  这种观念的产生,我们看佛陀对这种相貌的说明,如果他不对治的结果:

  指名教悟

  此名用心忘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佛陀说,这是在修观的过程当中,忘失恒审。他虽然在理观很强,他一念心正念真如,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在他入理观的时候,他入一种无相分别的时候,他觉得他一念不生即如如佛。这个理论上对,但是他没有从空出假,以假观来自我反省自己的阶位,没有反省在事相上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自己的定位在哪里,而一昧的沉溺在一种佛心即是己心,己心即是佛心,这样的一种自他不二的胜解当中。如果能够觉悟回光返照,而放弃这样的执着,他是没有过失的,而这样的一种胜解,也不是真实的圣道,他只是一时的理解而已。

  示迷必坠

  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假设我们把它当作真实功德想,就有一类的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中。见到别人就说,我已经成就无上第一义谛了,我已经真实的证得自他不二真空的平等之理了,我也就不必再作任何的定课,也不必增上了。这种情况,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种情况是观慧过强,但是禅定薄弱,而产生一种得少为足的心态。

  观,我们一再强调,你修空观的时候,在大乘佛法要修假观,观一切法空,你不能坏假。你同时在理观,正念真如的时候,观照自他平等不二之理,但是在事相上你还得清楚你的阶位在哪里,你内心当中哪一方面的烦恼比较重,你内心的功德哪一方面比较殊胜,假观也是要加强的。当然这个地方,你禅定的止你要加强,否则没有禅定的支持,产生狂慧就容易得少为足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五十阴魔之十五:失守生忧

净界法师

    第122卷 讲义270面

  这一科是讲到,我们在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已经把色阴的执着慢慢的调伏了,取而代之的,是六根的感受就清楚的显现出来,我们对于六根苦乐忧喜舍的感受就现前。当然现前就要对治,你要用无相真如的理去破坏对感受执取的时候,这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很多状态的出现。

  辛五、失守生忧

  失守就是我们在修止观的过程当中是进退失守,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就是有时候我们用功不得力,我们要退到昨天的妄想已经不可能,妄想的那种执着已经被破坏了,但是要进求新的功德又没有成就。在这进退失守的过程当中,这个修行人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有忧愁恐惧的心情出现,这种忧愁恐惧一旦心态出现的时候,没有好好的控制可能就会着魔。

  发端现相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

一个修习禅定智慧的修止观之人,所出现的相貌,这个人色阴已经穷尽了,而受阴正式的现前。这个人在佛堂用功的时候出现什么相貌呢?新证未获,故心已亡。他过去的妄想执着已经被破坏了,但是他所追求的目标,那种调伏受阴的功德却还没有成就。这时他的内心经历到过去心已破,新的功德还未成就,这样的一个中间的过程,自生艰险,突然间感到一种不知如何是好,莫名恐怖的心出现,而且这恐怖中夹带了一种无穷无尽的忧愁。

  这恐怖跟忧愁加起来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佛陀讲一个譬喻:如坐铁床,如饮毒药。一个人坐在火烧的铁床一样,他是非常的痛苦,又好像一个人吃到毒药,毒发以后那种痛苦,当然这个痛苦不是色身的痛苦,是内心的痛苦,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前途茫茫,但是他又不能往后退,退也不是,进也不是,这时候有无穷无尽的忧愁跟恐怖生起。

  如果他对这样的心态加以放纵,加以随顺,他就会有以下的相貌出现……

  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

  他因为忧愁恐惧的关系,对整个生命完全失去了希望,因为他已经被忧愁恐惧之所控制,而且他经常希望别人来夺取他的生命,因为在他的观念当中,他认为早死就能早解脱。

当然这是错误的,因为你死亡不能解决问题,解脱是内心的问题跟色身没有关系,他产生这样错误的理解。这一个进退失守,产生忧愁恐惧的人,佛陀是怎么个解释法:

  指名教悟

  此名修心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佛陀说:这一个人是很用功没有错,但是他缺乏智慧的善巧方便,这个人假观不够,他老是用对治、用诃责的心态、用比较悲观的心态来调伏烦恼,对诸佛的甚深功德庄严没有适当的观想好乐,所以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示迷必坠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假设他把它当作一种真实的功德理解,就有一种常忧愁魔,入其心中。这会产生二个结果,比较严重的他会亲手拿着刀剑来割他身上的肉,他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把他的生命结束掉,比较轻微的,就经常保持忧愁的心,走入深山林园当中,不喜欢见到任何人。

  当然一个菩萨不喜欢见人,这跟菩提心相违背的。最后的结果,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佛陀说:这是一个比较没有善巧方便的一个修行者。

  在小止观有提到一个观念说:我们修行人就像调弦一样,你要急缓适当,你绷的太紧,你不能对这个心一路的诃责。这个心态就像小孩子一样,你一天到晚骂它说,你是不净、苦、无常、无我……你看小乘人他修到最后,他就是完全出离、完全的断灭。因为你的药完全用诃责的,那小孩子被你骂,骂到最后他就没有信心了,当然你也不能一昧的宠它、随顺它,它就无法无天了。所以你在调心当中,你要适当的。有时候我们觉得心太浮动,压抑它一下,太沉默,你要把那大乘经典拿来诵一诵,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莲华庄严,五种神通……你想想来生的愿景,启发自己一下。

  总而言之,修行之道,取其中道,太高亢了你要压抑下来,太沉默了拉它一把。这个修行人一昧的诃责自己,过分的用功,到最后对生命完全产生了失望,这种失望如果他不能警觉的话,就被忧愁魔所控制,到最后求生反坠,那就太可惜了!所以这地方的调心是很重要的。

  到前五的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这个人基本上禅定是没有成就的,都没有成就禅定,所以他会有沉默的感觉、孤寂的感觉、忧愁的感觉,这都在没有成就禅定的过程生起。到了六七八九十就不一样了,他禅定生起了,但是他不小心的话,也会有过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五十阴魔之十六:慧劣成喜

净界法师

    辛六、慧劣成喜。

  这个人他已经成就了禅定,但他对禅定所产生的功德,那种殊胜的轻安乐,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的照了,而产生过分的欢喜,过分的好乐,那当然这会有过失。

  发端现相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稳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

  慧劣成喜的相貌:

  这个修止修观的人他已经把色阴穷尽了,而受阴现前的时候,他是处清净中,心安稳后。清净就是他安住在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一念清净心当中,智慧现前,心安稳后是指他的禅定转深。

  看这意思他成就了初禅,从后面的经文看的出来,成就离生喜乐地的初禅。

  在身心安稳成就禅定以后,他突然间有无量无边欢喜的心生起,而这样欢喜的心,他自己实在克制不了自己,他放纵自己对这种欢喜的心态去受用。因为你禅定一现前,它有离生喜乐地,这种喜乐的心、三昧乐、轻安乐现前。轻安乐现前,他生起的时候我们不能过分的去受用,但是这个修行人当然他经过前面一段很长的时间修禅定,经过沉默期、忧愁期都过去了,他轻安乐现前的时候,他可能就放松自己去受用,受用的结果,今天受用那种法喜、那种轻安,明天也受用,到最后克制不了自己,心随这种快乐欢喜的感受而转。

  那这怎么办呢?

  指名教悟

  此名轻安无慧自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佛陀对治方法:

  佛陀说,从轻安当中可以看到这个人的禅定已经成就了,身心世界身轻安、心轻安现前。一个大乘的修行人轻安现前的时候,我们应该观察它是唯心所现,他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只是一个梦幻的小水泡,你应该不要去执着,你要去追求的是后面的摩尼宝珠,你要继续的往前走。但是他因为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来调伏他心中的执取,一昧的放纵自己去受用这种轻安。

  示迷必坠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假设能够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就没有过失,假设当作真实功德的理解,就有一分好喜乐魔,侵入他的心中,控制他的心,所以他就会出现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什么状态呢?见人则笑,看到别人就笑,一看就知道这不正常。乃至于衢路傍,自歌自舞,在人群众多的街道当中,自己自得其乐,口业就自己唱歌,身业自己舞蹈,总而言之,再也不克制自己,就放纵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别人对他讥嫌的时候,他就说:我已经成就无碍解脱了,我已经功德圆满了,我做的一切都是跟圣道相应。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个人他经过前面的修止、修观的苦闷期、沉默期、忧愁期,禅定现前的时候没有注意,结果为三昧酒所醉,结果前功尽弃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