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研究《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目的

心不相应行法——得

净界法师

   以上大致解释了名词的安立,下一段看它的总类差别。


  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十四个,来解释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先看第一个得,什么叫得呢?


  一、得者,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假立。


  所谓得,就是依止一切法的造作,当然一切法的造作,主要是以心王为主─八识心王。八识心王起善心,即成就善业,八识心王起恶心,那当然是成就恶业。但不管是善业的造作,或是恶业的造作,因缘成熟,自然就会成就可乐、或是不可乐的果报。而这个果报一出现,即安立做得。

比方像佛经上说:富贵从布施中来,你现在行布施,钱财依你的施心,透过身、口、意的种种造作,把它表现出来,但这时候富贵的果报还没有出现,所以不能讲得。等到下一期生命,你得到富贵了,那时候才叫得。又好比说:尊贵从持戒中来,虽然你现在持戒,但是你的色身还是人的果报体,还不是很尊贵,等下辈子得到天人的果报,就叫得,庄严从忍辱中来,你今生修忍辱波罗蜜,你现在还是很丑陋,等下辈子得到庄严的果报,也叫得。总之,就是依你的善业、恶业之造作,当这些可乐、不可乐果报出现时,即安立作得。


  关于这个得,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解释凡夫成就果报,有各式各样的差别,我们简单分成二种来说明:


  第一个是顺利跟不顺利的差别。


  有些人一出生,啥事都没做,生长在大富长者的家里,又是独生子,什么事都没做,就继承所有的家产,得来既轻松、又愉快。有些人想得到可乐果报,就不是很顺利,白天工作八个小时、晚上还要加班,必须劳心又劳力,才能获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二个人同样得到可乐果报,都有钱了,但是他那么轻松、你却这么辛苦啊?其实这跟因地有关。也就是:因地修福时,有些人心甘情愿,起欢喜心。修习福报,一定会牺牲自己的精神、体力、睡眠,还要牺牲很多的权利。假设我们修福的时候,内心从头到尾都起欢喜心──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既得到人的果报、又有机会为三宝做事,这件事情实在太殊胜了!别人不要做,我来做!你起欢喜心去做,以后得果报,就很自然。反之,有些人去造善业,他是心不甘、情不愿,反正这件事情不做也不行,只好去做,以后得果报会有障碍。就是因地心态不同,所以得果报有顺利、不顺利的差别。


  第二个是坚固跟不坚固的差别。


  有些人有钱,是小时候很有钱、长大的时候很有钱、死掉的时候还是很有钱,他这一生的财富──水不能淹,这八七水灾,别人的财产都破坏了,他的财产不被破坏,火不能烧,地震不能破坏,九二一大地震,旁边的房子都倒了,他的房子不能倒,盗贼不能抢,果报特别坚固,别人倒会,倒不到他的钱。有些人有钱是有钱,却是很脆弱,水灾一来,全完了,被水冲走了,今晚睡觉前,他的产业是十层楼高的屋主,晚上一地震,整个十层楼全毁了,他这个果报怎么样?很脆弱。


  有些人造善业的时候内心很坚定,绝对不后悔。修善的时候,方便时─还没有修善之前,内心充满着期待──啊呀,我这一千块要布施三宝,实在太好!期待那一天的来临,就是要造作善法之前,念念期待、起欢喜,希望善业的因缘能赶快成熟。第二根本时─正在造善业,把钱施给对方时,也起欢喜心。成已时─当这个布施完成之后,在回家的路程中,还是很欢喜,今天做的实在太好了。方便时、根本时、成已时,三个阶段都起大欢喜心,没有一念的后悔,以后得果报就特别的坚固,不可破坏。相反地,如果在造善业的时候,不管是造业之前、正造业时,或是造业之后,生起一念的悔心,以后得可乐果报就不坚固了。


  对于得,我们是要留意的,得有各式各样,其实跟你的因地有关,顺利、不顺利的得,坚固、不坚固的得,这样的果报差别很大,但都不是上帝创造,也不是自然而有,是跟因地的心态有关系──万法唯识。生命的苦乐,的确掌握在自己心中。研究《唯识》就会清楚,内心的状态、每一个念头,都会影响到未来的果报。这是得,依止一切法的造作,而成就果报,安立作得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不相应行法——命根

净界法师


再看第二个命根。


  二、命根者,依于色心连持不断假立。


  命根是怎么安立的呢?是就着我们色法跟心法连持不断。我们的生命─命根的存在,你的心法就要在,色法没有生命,必须有心法的摄持,一旦八识离开了色身,这个人的命根就没有了,如果色、心不能够连持不断,色法跟心法一分开,这个人的命就断了。这里说:依于色心连持不断,我们讲杀生、杀业,什么叫杀生呢?律上有这样定义说:断有情命叫杀生,断绝有情众生的生命。什么是有情命呢?这地方要特别注意。


  有一位居士,前几年来找我,他曾参加过我们寺里短期出家,之后他太太怀孕了,他们不想要这个小孩,听人家说:怀孕的胎儿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前,还没有成就人形,堕掉是不犯杀罪的。他听了以后信以为真,就把这个胎儿给破坏掉。当然,一个人造了恶业就不一样了,内心经常感到不安,白天心不安、晚上睡觉也不安。他心想:奇怪,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根本罪,为什么那么严重呢?后来有因缘就来问我,我跟他说:你犯了根本戒了!


  律上说:有情命是从初世到后世,有情众生第八识投胎的那一剎那,便是有情。我们看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从最初一念无明,我执、法执的遍计执一活动,造了有漏业力,不管是善业或是恶业,由这个业力去熏习阿赖耶识,然后第八识与父精、母血三事结合,就是一期生死之开端。所谓名是指精神─心法,就是受想行识,色是指父精母血。虽然这个名色还没有六入─六根还没有成熟,胞胎还没有头的形状、手脚的形状,但是已经是一个有情了,不一定要六根长出来,现出人的形状才叫有情。以律上的定义,神识一入胎就是有情,你把他破坏掉,就犯了根本重戒。


  这地方我们要特别留意。我们讲法要特别注意,讲错一句话,他就依止这样颠倒的知见去造业,还好遇到了正法,然后开始忏悔,否则这个知见在内心当中,不但去造恶业,还以为是对的,以后就更麻烦了。依止颠倒的知见去造业,罪最重,因为没有惭愧心。所以说依于色心连持不断假立,当我们的色法跟心法连持起来,不断绝、不分开,这种状态下,我们说这个人命根还在。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不相应行法——众同分者、异生性者

净界法师


三、众同分者,如人与人同,天与天同,依于彼此相似假立。


  所谓众同分,即众多有情具有共同之性质。好比这世界有各式各样不同人种,但是拢总来说,毕竟还是个人,所以人跟人之间就是众同分,又如天人跟天人也有共同的性质,因为过去有相同的业力。那么依于彼此有相似的性质,假立作众同分。


  四、异生性者,妄计我法,不与圣人二空智性相同,依于圣凡相对假立。


  异是差异的意思,生就是生命,指各式各样差别、差异的生命。这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泛指一切有情众生─凡夫,都叫异生性。


  我们看妄计我法,有情众生的特色,就是内心当中,执着生命体有一个我,一切外在境界也都有独立自主的体性,都不是因缘生。就是依止我执跟法执,来做生命的本体,这样跟圣人二空的智慧,就不相应了,依于圣人跟凡夫的相对,而安立异生性。另外一个名词叫同生性,这是指法身大士,初地以上的菩萨都叫同生性,初地以前叫异生性。


  这句话怎么解释呢?意思是说我们凡夫众生,你跟我是不一样的。众生所依止的是阿赖耶识,但是阿赖耶识受熏,每个人的惑业苦以及出现的果报,都不一样,烦恼不一样、善恶业缘不一样、果报也不一样,而且今天的惑业苦跟明天的惑业苦也会不一样,好比你今天拜了八十八佛,烦恼又淡薄一分、善业又增长一分,果报又有一点变化,所以众生的见惑烦恼种子,有无量的差别。以一个修行人来说,你前一剎那的异生性跟下一剎那的异生性,也是不一样。因为阿赖耶识受熏,所以我们的生命不断在变化,可能是增上,也可能是堕落,这个安立作异生性。


但是圣人的生命跟我们凡夫不一样,圣人不是依止阿赖耶,是依止无我、无我所清净法身──一切法毕竟空。好比有些圣人喜欢行堂,就发心作行堂,欢喜作香灯,就发心作香灯。《楞严经》里就是这样,有一位圣人名叫持地菩萨,他行菩萨道是做什么事呢?他不讲经说法,整天就在马路上,看到那些地不平,就把它弄平,生生世世就作整地的工作,让大家走起来顺畅一点。所以菩萨道的修法,可以说各式各样都有。不过,虽然圣人所表现出来─利他的行业不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所作所为都是从空性而出来,就是他的心是如,跟佛的境界是一致的,都有一个固定的家,就是从空出假。智者大师这句话是说:一切圣人,皆已见到真空之理,他们的一切假(俗谛),都是从空性发动出来,而这种空性是没有差别的,一如无二如,这个叫作同生性。换言之﹕圣人是同入清净的法性。当然这是圣人,我们凡夫的话,是安立为异生性,有差别的,因为凡夫有我、法二执,我、法二执就是有阿赖耶,阿赖耶识有各式各样的差别相、各式各样的惑业苦,形成差异的生命现象,所以名为异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不相应行法——无想定

净界法师


    再看第五无想定。前面的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通一切凡夫境界,第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那就不是散乱心凡夫所能够达到的境界,而是禅定跟般若波罗蜜相应的一种境界了。


  五、无想定者,外道厌恶想心,作意求灭,功用淳熟,令前六识心及心所一切不行,惟第七识俱生我执与第八识仍在,不离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


  无想定,这个境界是怎么安立的呢?乃外道厌恶想心,这不是佛弟子修的,而是外道人士,外道没有佛法知见,只能够依止自己的分别心,去体验生命的真相,是在禅定当中去体验的。这种禅定的境界,心很微细,他发觉五遍行中,这个想有问题──于境取像以为体性,施设种种名言,以为业用。


  我们说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其中作意、触、受都不是外道所能够发现的,因为这三个心所活动非常微细,到了想,开始安立名言,这时候内心的状态比较明显,就被外道发现──喔,原来我们内心会不安,是因为有这个想─于境取像,有各式各样的境相,然后在这些境相安立了很多的名言,你是好人、他是坏人,你是佛弟子、他不是佛弟子,这是佛、这是众生……外道认为是这个想有问题,根本不知道问题是出在遍计执。


  这时候怎么办呢?作意求灭,既然内心的问题是在想,因此就要把它给消灭掉。虽然他想消灭这个想,但是没有智慧修无常、无我,观察它是无常、是无我,只是思惟想的过患──这个想实在有很多过患,如病、如痈、如疮,就像一个人生病一样,生病就不健康了,我内心当中有这个想,就像内心长疮、长病毒一样,我要赶快把这个疮给割掉。一次又一次思惟内心这个想的过患,作意求灭,就让自己进入无想的状态。当然,刚开始修习并不容易,因为这个想已经串习了很久,但是他一次又一次,常常生起这种厌患之心来对治想,慢慢慢慢地,这个想五遍行的心所就不活动了。


  令前六识心及心所一切不行,虽然五遍行遍一切心王,但是他观察不到第七识跟第八识的想,他是观察第六意识,这时候把想心所停下来,五遍行就全部停下来,五遍行一停下来,心王也就停下来了。这时候,整个第六意识的心王跟心所都不活动,内心只有维持在第七识的俱生我执,当然有我执一定有法执,还有第八识存在。第七、第八识摄持他的根身,使令他的生命还能够相续,但是第六意识完全是在一种无想状态,依止这样的身心、这样的一种境界,我们安立作无想定。


  就是说:外道他们也欢喜寂静,也知道内心这样波动,令弟子心不安,而这种不安的因素,来自于想,有很多的妄想。怎么办呢?要把这些妄想停下来,就是经常呵责这些妄想,一次又一次加行,就把想给停下来,想停下来,前六识也完全停下来,内心一片寂静,这时候就安立作无想定,这是无想定的情况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不相应行法——灭尽定

净界法师


    再看第六、灭尽定。


  六、灭尽定者,三果以上圣人,欲暂止息受想劳虑,依于非想非非想定,游观无漏以为加行,乃得趣入。入此定已,前六识心及心所一切不行,第七识俱生我执及彼心所亦皆不行,惟第七识俱生法执与第八识仍在,不离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


  前面的无想定,是外道所修的,这个灭尽定是圣人的境界,凡夫不能入灭尽定,谁能够入灭尽定呢?三果以上的圣人。三果以上的圣人,内心当中有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这个圣人是指还没有入涅槃,人的果报体还在,可能是出家、也可能是在家,假设他是出家人,也不可能整天都在佛堂,必须去托钵、吃饭,生命的相续就是靠饮食。到城市去托钵,要越山涉水、晒太阳,劳累一天,有时又要为信众说法,回到寮房,想让内心休息一下,欲暂止息受想劳虑,怎么办呢?


  依于非想非非想定,游观无漏,他就依止四禅八定的第八个定非想非非想定,但是他在这个定当中,更深一层游观无漏以为加行,这个无漏是指智慧,也就是无常、无我的智慧,这是不共于外道的。由于在禅定当中,有光明的智慧在观照,悠游法性三昧,在我空的真如里面游荡,那么他所依止的定是非想非非想定,依止这样的定,在我空的智慧里作加行,因此而契入灭尽定。


  这是什么样的状态?入此定已,前六识心及心所一切不行。因为他的心情是想要暂止息受想劳虑,而劳虑的根源,当然是第六意识,他也是发现不到第七跟第八识,所以就把第六识给停下来、一切的心所都停下来。第七识俱生我执及彼心所亦皆不行,这时候第七识的俱生我执跟心所也停下来,因为我空智慧一现前,俱生我执是不能活动的。

惟第七识俱生法执与第八识仍在,只有微细的第七意识的俱生法执─就是他的内心在寂静─无我无我所的状态当中,认为这样的法是真实的,我是不可得,但这个法是真实的,这是俱生的一种清净微细法执。当然这时候第八识还在,第八识不是你能够断灭的,我们要知道,不管你用禅定、用智慧观它,第八识只能够转变,它的本性就是真如,你想把第八识停下来,不可能。你把第六识停下来有可能,但是你想把第七、第八停下来,不可能,第七意识的俱生法执,跟第八识的明了性都还在。


  不离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灭尽定跟无想定的相同点,都是第六意识不活动,不过灭尽定在禅定当中,我空的智慧有现前,无想定没有我空智慧,完全是如石压草,二者有差别。


  但是《大毘婆沙论》上说,一个三果以上的圣人,生命还在的时候,经常可以入灭尽定,但是有二件事要注意:


  一、入定的时候要咒愿,以保护他的色身不被破坏。


  因为有时入定的时间很长,而且第六识跟外境都不接触,任何境界现前,他都没有办法保护色身。经上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阿罗汉入定前咒愿──当我入定以后,水不能淹、火不能烧、老鼠不能咬我、大水不能漂我、地震也不能破坏我,然后入定了。就在这个山上一棵大树下,一个三果圣人在那边入了灭尽定。有一位樵夫白天上山来砍材,看到这个比丘在那边打坐,晚上回去他还在打坐,今天打坐、明天打坐,三天、四天、五天……还在打坐。樵夫看这位比丘一直坐在那个地方,好几天都不动,过去看他的呼吸(入灭尽定呼吸是停下来的),看他没有呼吸,啊呀,糟糕!这个人可怜啊,死掉了,没有人照顾。这个樵夫很慈悲,就捡了很多的木柴把他烧了。由于火烧得很烈,把阿罗汉的衣服都烧成灰他的色身却完全没事。为什么?因为他有咒愿力!要知道阿罗汉那一念心,他讲话算数,他说火不能烧,火就不能烧。我们跟外境接触,必须靠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而前五识要靠第六识的推动,一个阿罗汉入灭尽定以后,他的第六识停下来,整个生命就很危险,任何动物、一条蛇等靠过来,都能够伤害他的色身,所以他必须先咒愿,来保护他的色身。


  二、其次,他要咒愿出定的时间。


  阿罗汉入灭尽定后,一切法皆不受,你打引磬他也听不到。所谓眼耳身三二地居,一个初禅的人,你打引磬他还听得到,入初禅耳识还在,入二禅打引磬就听不到了,那入灭尽定更是听不到,一个圣人入灭尽定,用任何方式都不能使他出定。那谁能够使他出定呢?他入定之前要先有一个咒愿。


  《大毗婆沙论》上说,有一个比丘肚子饿,吃饭时间到了,要去托钵,走到一半的时候下起雨来,他想:啊呀,下雨了,身体淋湿也是很麻烦,干脆不吃饭,就回到寮房去。但是不吃饭,肚子饿怎么办呢?我们凡夫那就没办法,圣人不是,他能够一切法不受,肚子饿他就入灭尽定。他想:我咒愿雨停的时候,就要出定出来吃饭。结果这场雨下得很久,一下子大雨、一下子小雨,连下好几天都没停,等他出定的时候,身体败坏了,就死了。


  所以,在入定之前要先咒愿,咒愿出定的时间,就是我们讲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要先作意─雨停的时候要出定,等雨一停,作意就活动,警觉运起心种,把第六意识心王叫起来──诶,现在赶快出定!作意一活动,第六意识心王就活动,出定。所以要入灭尽定,一般阿罗汉都有这样的咒愿,来保护他的色身不受伤害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不相应行法——无想报

净界法师


    第二十卷


  接着看下一个心不相应行法─无想报。


  无想报,是属于色界第四禅─无想天的果报。前面无想定跟灭尽定,一个是外道人士、一个是三果以上的圣人,都是以人的果报体而入此定的。而无想报不是人的果报,它是修得天的果报,我们看解释:


  七、无想报者:外道修无想定,既得成就,舍此身后,生在第四禅天,五百劫中,前六识心及彼心所长时不行,惟有第七识俱生我执与第八识仍在,揽彼第四禅中,微细色质为身,彼微细色,即是第八识所变相分。依此色心分位假立。


  这段文,我们分成因跟果来解释,先讲因─外道修无想定,既得成就,是说外道不知道空性的真理,只知道修习禅定,修什么定呢?修无想定,就是修习前面的无想定,使令第六意识不思善、也不思恶,内心保持无想,慢慢地这个无想的功德成就了,这是他的因地,也就是他还在人间的时候,已经成就了无想定。等他命终之后,生到第四禅天,第四禅天里面有九层天,其中有一天叫无想天,他的寿命是五百劫,在这五百劫当中,四百九十九劫保持一种无想的状态,完全没有任何的分别,没有六转识。剩下的一劫呢?就是前半劫,他刚生到无想天,还有想、还能够回忆──喔,为什么能够生到无想天?原来我是生长在什么地方、什么因缘成就无想定、什么因缘死了、最后生到此天,前半劫想的心所还有活动,以及最后要死亡的后半劫,想心又开始活动,知道下辈子要投生到哪里,如果下辈子是要堕到三恶道去,他就会很苦恼。


  所以无想天的果报,在五百劫的四百九十九劫当中─前六识心及彼心所长时不行,这时候他的生命体,第六识跟心所完全不活动,只有第七识微细的俱生我执,及第八识的明了性仍在。这是讲内心的状态,只有第七识跟第八识,前六识都不活动。


  那他的色法呢?揽彼第四禅中,微细色质为身,因为他的心法非常的微细,所以色法也特别的精妙而且有光明,能现出光明。这种微细的色法,当然不是清净法身所变现,因为他的我执、法执并没有破坏。这种微细的色法是怎么有的呢?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一种杂染的情识所变现的,依此色心分位假立叫无想报。


  无想报,在四禅八定当中,它的果报是很特别的,在四禅八定中,不管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于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他们的第六意识都还在,虽然第六意识随着禅定的转深—当第六意识跟定心所(欲、胜解、念、定、慧─五别境中的定心所)相应时,如是定次第的转深,第六意识都还在,只是愈来愈微细、愈来愈寂静,唯有无想天的果报,第六意识不活动。换言之,四禅八定当中,只有无想天第六意识不活动,其它的四禅八定,第六意识跟定心所相应都还在,所以特别把它安立作无想报。当然这个无想报是因地修无想定所成就的果报。


  这地方作意、触、受、想、思,对于想─于境取像以为体性,施设种种名言,以为业用,我们很容易对它错认消息。一个人出家之后,如果不依止善知识、也不研究佛法,就自己一个人修,内心一次又一次修习寂静法。然后观察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就是因为有想,而且你又发觉到想的波动,就想让想停下来。停下来之后,内心寂静觉得很舒服。但是这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经常修无想,修久了以后,人会很愚钝,很难领悟真理,讲道理也听不懂,跟你说这是善业、这是恶业,完全不懂如何去分别。

所谓佛者觉也,修学佛法是为了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要把想灭掉。我们看经典,佛陀呵责想─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那是因为你在五欲当中,施设种种名言,所以佛陀才呵责你──于境取像的这个想。但是佛陀也赞叹在三宝境界活动的想,好比佛陀在《观经》里,赞叹这个想: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假设我们不研究经典,认为佛陀一下子呵责这个想,一下子又赞叹这个想,怎么来取舍呢?


  其实,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当中,佛陀呵责你在五欲境界─于境取像以为体性,施设种种名言,这样的想是呵责的。但是你观想阿弥陀佛依正庄严、观想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佛法甚深法义,佛陀是赞叹的,因为光明智慧,也是从想生起。诸佛正遍知海,诸佛的智慧是正、遍、知,正是一切法的根本,就是一切法如,遍是普遍观察诸法的差别相。总之,佛陀的根本智、后得智,也是依止想生起的。假设我们不修学佛法,自己打坐,内心寂静住就好,是的,心寂静了,但是很难把问题给彻底解决,因为根本没看清楚问题的根源。生命的问题在于无明,不是在这个想,我执和法执才是最根本的错误。


  关于遍计执还有真如,后面会讲到。你内心对于外境的自性、执着不破坏掉,想保持寂静住,无法保持太久,如石压草,你压不了这个想,这样的寂静状态很容易失掉。虽然你的妄想没有了,但是你的菩提心、六波罗蜜、无量无边功德也没了,问题在这里。所以对于想,佛陀的意思是要转识成智,应该把五欲中的想,转念念佛、念法、念僧,不是把它消灭,而是换一个所缘境。佛法讲不二法门,这句话讲的妙──不二,是谁造五逆十恶呢?是想,成就诸佛万德庄严也是想,就是一念之间的迷、悟而已,所以这地方我们要注意。我们从这个无想定、无想报,可以看出来,外道确实是错认消息。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