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研究《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目的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谄、憍

净界法师

    第十四卷

  第六、谄,这是随烦恼的第六个心所,先看它的体性跟业用。

  六、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谄,就是为罔他故,罔是欺骗的意思。就是这件事情的出现,是想要欺骗他人,为了欺骗他人而矫设异仪,矫我们前面说过伪装,现出一种异仪、很特别的威仪。这地方说特别的威仪,是指很谦卑的态度、很柔和的言词,谦卑的身业、柔和的口业。这种谦卑跟柔和,本来都是佛陀所赞叹的,但是这样的一种异仪,感觉上很不自然,已经超过原有的状态。他的内心是险曲为性,险是邪恶,曲是不正直,弯曲不正直,就是不老实。

  前面的诳,是说本来没有功德,却想要把功德表现出来,所以装成有功德的样子,所面对的对象,多数都是对于下辈,或是出家众面对信徒,为了得到对方的供养,表现出一种很特别的功德样子。而谄,所面对的境界,多数是对同参或者师长。《瑜伽师地论》上说,谄是由覆引生的。好比这个人身口意,多少有一些过失,因为害怕同参跟师长知道,故意现出巧言令色、不自然的威仪,来讨好对方,所以是险曲为性。

  这样有什么业用呢?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由于表现很谄媚的样子,希望同参道友、师长不要指责他,所以不堪任师长跟同参道友真正的教诲,这也是贪跟痴一分为体。谄就是谄媚,大多跟覆藏过失有关,表现出一种谄媚的样子,而这种谦卑、柔和的相貌,感觉上不是很自然,这叫做谄。

  七、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憍是于自盛事,盛是指殊胜。内心有一些殊胜的功德,大多是自己很精进,拜佛、诵经很多、善事也做很多,有一点资粮了。深生染着,对于这样的福德资粮,或者智慧资粮,内心染着。醉傲为性,整个人迷迷糊糊,像喝醉酒一样,觉得全世界你的功德最大,看不到真相,醉了,傲是凌驾他人,有一点类似高举的意思,跟前面慢的性质很接近。我们一般讲傲慢,其实傲也有高举的意思,凌驾他人之上,这就是憍的体性。

  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憍的这种醉傲体性,使令我们很难看到自己的过失,身口意的杂染法,就在我们醉傲的体性保护之下,一天一天的增长、一天一天的增长。

  这个憍,通常一个初学者,刚来到僧团,罪障深重,福德智慧资粮都没有,还不容易生起憍慢,会很谦卑。但是三宝有大功德,你在三宝当中,又是忏悔业障、又是积集资粮,一年、二年、三年,或者出家、或者没出家,世间的事情就是因缘所生,苦恼的人不是永远苦恼,快乐的人也不是永远快乐。因为不断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你的生命开始改变、功德慢慢增长了,这时候就会有问题,就是你会生起憍慢心,因此而引生放逸!憍慢以后就放逸,放逸以后就栽跟斗,就是这样子。所以为什么很多修行人,慢慢进步、慢慢进步,进步到一个程度,摔下来,就是这个问题──憍慢──骄兵必败,当你进步到一个程度,一憍慢,眼睛长到头顶上,很快就摔下来了。

  记得民国七十九年,我从佛学院刚要毕业,那时候我们净律学佛院第一届,有六位同学毕业,印象很深刻,我带着同学一起去向我们的恩师上果下清律师礼座。到了果清律师的寮房,向他顶礼后,果清律师要我们全部坐到地上,他就坐在我们的正对面,说:讲讲你们毕业之后的理想,每个人都讲出自己的抱负!那时候大家都很天真,不知天高地厚,大谈未来要怎样自利利他。清和尚听完之后,没有任何评语,只讲一句话说:不管你们以后有什么抱负,要记住一句话:常居学地!

  意思是说:不管我们将来能够成就多大的功德、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内心始终都要保持谦卑学习的态度。这句话我发觉非常重要!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功德,随着修行不断的增长,这正是个关键──能够谦虚把头低下来!我发觉一个人不要把自己抬得太高,位置站低一点啊,人跟人相处,你站低一点,就容易进步,站太高,摔下来,就很严重了。

  古人说: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这句话,我们不容易了解,我初学佛的时候,我在格言联璧也读过,但就是不懂。刚学佛意气风发的时候,聪明就聪明,为什么要表现出很厚道的样子呢?刚开始不了解。但是慢慢在人事中,经过一段历练之后,再看看那些大德、老和尚的修持,正是中国佛教的特色,原来忏公师父强调老实厚道、谦卑恭敬,这两个性格太重要了!

  虽然你的观察力很敏锐─聪明睿智,但是为人要厚道一点。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这个愚,不是愚笨,是说在是非分明当中,应该加一点厚道。那么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虽然你这几年的确很精进,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福德智慧资粮都广大了,但是守之以谦,谦卑一点,你的资粮才会不断增长。

  我们中国文化很重视愚跟谦,这两个字我们年轻一辈比较不容易体会出来,前一辈的老法师,如果经常跟他们相处,就会发觉这些老法师的身口意,都有这二种功德:一个愚、一个谦。这两个非常重要!中国五千年文化,真的是不可思议,那些大智慧的圣贤,像孔子也是不得了,这两句话让我们终身受用,让我们与人相处时,减少很多障碍。我们讲以谦来对治憍,由于谦卑的缘故,让功德一天一天的增长,乃至于圆满,才不会从得意中摔下来,这就是谦的重要性。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害

净界法师

 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害,是对于有情众生(不是对境界),心无悲愍,完全没有一种想要去利益他的心,或者是为他拔苦的心。你对有情做什么事呢?损恼为性,你用身业、口业来损恼他。能障不害,逼恼为业,你这样去损恼他,你自己是不是很快乐呢?不是,你损恼他,结果你自己也很苦恼,你自己也是逼迫、也是苦恼。因为这个法,从你内心发动出来,一定先伤到自己再伤到对方。所以你损恼他,事实上你也不快乐,你内心也是逼迫苦恼,两个都受伤,这就是害。

  前面讲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聪明的人不要太刻薄。就以修行人来说,在团体当中,很少人会用身体去伤害对方,世间人就有可能,出家人还不至于,但是我们会去损恼对方,有时候一句话讲出来,就像拿刀子割伤人一样,而且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生气,自己还不知道。

  律上有讲到独角牛的公案:是说劫初的时候,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独角牛,这只牛出生的时候,力气特别大,很有力量,但是有一个缺陷,就是头上只长一只角。虽然只有一只角,但牠很争气,工作勤勉,力量也大,从白天做到晚上,为主人做很多事情。主人对牠也非常感恩,给牠施设很好的房子、打扫得很干净,也提供牠很好的食物。

  有一天,隔壁村庄要举办一场斗牛比赛,就是两只牛的主人各交一千金,然后两只牛的头绑一条绳子,往左右拉,把它拉过去就得胜。这一天独角牛就跟主人说:主人,隔壁村庄斗牛比赛我应该去参加,我从小力量就很大,我为你争取一千两黄金。主人说:你有把握吗?牠说:我啥事没什么把握,这力量我是有把握的!主人说:好,可以!那我们去参加吧!就带着这只独角牛去参加斗牛比赛。

  两个人一上场,根据规矩,双方主人要先介绍自己的牛,对方主人说:我这牛是怎么怎么的好……那么独角牛主人上去也是赞叹,我这只牛也是怎么怎么的好……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天生只有一只角。讲完之后就开始比赛,结果独角牛一下子就输掉、被对方拉过去了,一千金就输掉啦。在回家的路上,二个闷闷不乐,垂头丧气,主人就说:你看,都是你,好端端的就要去参加比赛,输掉我一千金。独角牛牠也很委屈牠说:主人啊,你不能怪我,你在介绍我的时候,就讲我的优点,我出生一只角,这是我天生的缺陷,你讲到我的缺陷,我就没有信心了,所以一上去就输掉了,怎么能够赢呢?主人说:那怎么办呢?说:我们明天再比一场,这次你不要介绍我的缺点,专讲优点就好了啊!第二天再去比赛,主人都不讲牠的缺点,果然这只独角牛信心大增,一下子就把对方拉过来。所以佛陀说,自今以后比丘应该讲柔软语,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待人处事,讲话要留意,不是你想什么就讲什么,说我这个人很正直,不是这样的。我看一本医学报导说,要是母亲脾气不好,动不动发脾气、经常呵斥子女,子女长大后,对自己比较没有信心,这件事情他本来可以做好,但是他不敢做,从小被骂怕了。我们有因缘收徒弟、或摄受信徒,也是这样,除非他的根性非常利,不要一开始就去触动他的伤处。同参道友更是这样子,言词不要太刻薄,厚道一点,话讲得圆融一点,多带一点鼓励性质、少一点责备性质,多一分摄受、少一分责备,对其成长非常重要,有好处。如果一下子就把他伤害了,那他以后就自暴自弃了!反正也没希望,干脆一天混一天算了。他会这样也是我们口业引起的,以后我们修行也会有障碍。所以讲话要厚道一点、留一点口德,人跟人之间相处,多赞叹对方的优点,要讲缺点也是私下讲、私下劝谏,这个很重要。就是要有悲愍心,留意这句话讲出来,会不会伤到对方,要注意这件事情。以这种厚道的性格来对治这个害心,就不会去损恼众生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嫉

净界法师

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所谓殉,就是追求,不是为了团体,而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闻或是利养。不耐他荣,耐是忍受,不能够忍受他人有荣耀的事情,内心生起一种妒忌为性。

  多数有妒忌心的人,都是我执、我见比较重的人。我们的生命体─色、心二法都是因缘所生,剎那剎那变化,但是他不这么认为,认为生命体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所以觉得世间荣耀之事,都应该归于我,假设有某方面的荣耀归于别人,内心当中就不能忍耐,生起嫉妒心了,严重一点就会去障碍、破坏别人。

  能障不嫉,忧戚为业,因为经常去嫉妒别人,心中老是忧戚、不快乐──这个功德怎么会被他得去呢?应该是我的!心中充满着忧戚。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这种相貌。这是它表现出来的业用,忧戚是由于嫉妒而来的。

  我们在僧团里面,人与人之间相处,会发觉啊,我们对于上一辈跟下一辈比较好相处,对于上一辈的老法师会很恭敬,他有什么功德,我们不会嫉妒,只会仰慕,对于下一辈的,当然他的功德比不上我们,就是慈悲摄受,但是平辈之间,你的资粮跟他的资粮差不多,就不容易相处了。

  其实,每个人的善根不一样,你持戒这方面的善根强、他的禅定善根强、他的般若波罗蜜善根强,假设我们没有更宽广的胸量,我嫉妒你、你也嫉妒我,那么严重一点,就是我破坏你、你也破坏我,结果两个人都受伤。所以在大乘佛法当中,很强调随喜功德。你看普贤十大愿王,菩萨修行十种功德,疾速成就佛道,其中一个就是随喜功德。

  随喜功德有二个好处:

  一、如果他是一个初学者,刚开始栽培善根,去诵经、或者拜佛、或者学习打坐,你随喜赞叹他、给他鼓励──啊呀,有人鼓励我、赞叹我,我应该要更努力!如果你一下子就泼他冷水,他就自暴自弃了。所以我们去随喜别人的功德,使令他的善法更精进,这也是一种利他行。

  其次,你赞叹他的功德,你跟这个善法就结下善的因缘,以后这个善法在你身心要出现,会比较顺利一点。跟善法结善缘很重要!你要是嫉妒他、伤害他,以后你要修这个善法就会有困难,因为你曾经对这个善法,有嫉妒的心所在里面,除非你忏悔,否则这个烦恼也会障碍你。你说:奇怪,这个善根我怎么都栽培不起来?就是你过去曾嫉妒别人。

  对于修行──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佛法讲法门无量誓愿学,在五乘功德当中,十方一切诸众生:好比慈济修习这些慈善事业,我们内心深深随喜,虽然我们在深山里用功,但是有人做慈善事业,我们也随喜,纵然只是人天事业,人天法也是善法,人天也是菩萨道所要修习的善法。二乘有学及无学,泰国比丘修禅定,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我们也随喜,菩萨也随喜二乘功德。一切如来与菩萨,当然十方诸佛菩萨显现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六波罗蜜、菩提心,那更是要随喜了!

  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情是:不管自己修习什么善法,那是个人今生的因缘,但是面对五乘善法,只要它的性质是善的,我们是所有功德皆随喜,只要是善法我都随喜,这样才合乎自利跟利他的菩萨道。这是以随喜功德来对治我们的嫉妒。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悭

净界法师

    第十、悭者,耽着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

  耽,是爱的意思。不过耽比爱的势力更强大,是爱得很厉害了,才叫耽。耽着财法,内心当中对于自己的财物、或者所摄持的法门,非常的爱着,不能惠舍,不愿意把你的财富以及所学到的佛法,适当的布施出去,秘吝为性,秘是把它隐藏,不让人家知道你有财富、你有佛法,吝是吝惜不舍,吝惜不给别人。一个是隐藏、一个是吝惜。它的相貌是: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涩就是不流通、阻碍住了,鄙恶的一种不流通。也就是这些财物、佛法,不能从你的身口意流到其他众生身上去,无法流通,畜积为业,把它聚积起来,不肯施舍。

  在蕅益大师的《成唯识论观心法要》上说:悭财者,世世贫穷,悭法者,世世愚痴。不可不戒也!对财物悭贪,有什么过失呢?世世贫穷。对法的悭贪呢?这个法有很清净的传承、很殊胜啊,但我不随便给别人,那有什么过失呢?世世愚痴。所以不可不戒也!这件事情要注意啊,这样的因地是不好的!会使令我们贫穷、愚痴。财跟法就像流水一样,要流通才能够增长广大!

  以佛法的意思,要舍才能够得,舍得出去才能够得到更多,你把它保存起来,死水不藏龙,下辈子就糟糕了,会贫穷、愚痴。所以要用施波罗蜜来对治悭贪。

  这是讲到前面十个随烦恼。我们看最后一段总结。

  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

  小随烦恼它的生起是各别的,不是一起生起,所以名为小随烦恼。

  关于小随、中随、大随,我再解释一下。随烦恼分成三类: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所谓小、中、大,不是约着势力的强弱,而是约着活动范围。就是前面的这十个小随烦恼,它的活动范围,不能够普遍于一切不善心所,而且各别而起,有这个、就没有那个,所以叫小随。

  中随烦恼,下面讲到无惭、无愧,能够普遍的在一切不善心所,换句话说只要你起的是不善,一定有无惭、无愧。这就是中随,活动范围比前面更广,但较后面小,所以叫中随。

  大随烦恼的活动范围就更大了,它不但普遍在不善心所,而且也在有覆无记的心所活动。有覆无记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在色界、无色界高深的禅定中,他不思善、也不思恶,内心没有善、也没有恶,就是无记。但这个无记是有覆的,还有一个我存在,覆就是障道的意思,能障碍我们真如法性的显现。

  总之,小随、中随、大随是约活动范围安立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无惭、无愧

淨界法師

    再看下面中随烦恼有二种:

  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无惭的定义有二:一是不顾自,就是不尊重自己,没有一种自我期许的要求,所谓人身难得,你也不在乎,没有希圣希贤的心念,就是自暴自弃、不顾自身。其次,不顾法,佛陀所说的教法很尊贵,也不想去随顺,还是照自己的思想去做事,不顾佛法的尊贵,不想要增上。轻拒贤善,因为自暴自弃、对佛法也没有尊重心,这些贤善─功德的境界,本来是应该要让它增长的,但是你轻拒─轻视拒绝。因此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既然你对成贤成善之事,没有希求心,那你的生命就是生长恶行,增长一切恶法为它的业用。没有生命目标,怎么办呢?只好跟着习气走──现在心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这种境界。

  第十二,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无愧是说你不尊重世间人的讥嫌,你做错事,世间人会指点你──你看啊,这个比丘、沙弥做这种事情,还说他心中有正法,结果做这种事情。护法神也会讥嫌你:唉呀!我护这个比丘的法,实在是倒霉啊,这种行为,我都护持不下去啊!你对于世间的种种讥嫌也不在乎,崇重暴恶,本来这种暴恶的事情,我们应该要去对治、消灭,结果你对暴恶的事情,还特别欢喜。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你有这样的心情─崇重暴恶,一切过犯当然就很容易生起。

  无惭、无愧这两个心所,大都是同时生起的,一个是轻拒贤善、一个是崇重暴恶。这两个心所,此恶遍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它能够普遍地在不善心所当中活动,故名中随烦恼。换句话说,只要是不善的心所,前面的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十种小随烦恼,任何一心所活动,一定是夹带无惭、无愧。所以叫做中随烦恼。

  其实惭愧心,在没有入圣位之前,对我们非常重要!没有入圣位、没有断烦恼之前,从信心引生惭愧心,它是断除恶法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关于惭、愧的运用,我们可以从造恶之前跟造恶之后,两方面来说明:如果说惭愧的心所,是在造恶之前,好比你造了一个恶业,虽然造了恶业,但是内心当中──崇重贤善、轻拒暴恶,并不是你愿意做这种恶事,你就是一时控制不住习气,还是有惭愧心,这时候你造这个恶业,在律上叫做不定业。就像在高速公路,车开得很快,之后你踩了煞车,虽然车子还在继续行驶,但是速度已经慢下来了。一个没有惭愧心的人,造恶业是完全不踩煞车的,那就叫定业,一定要得果报。

  一般来说,真正深信因果的佛弟子,因为有惭愧心的缘故,所造的业都比较不坚固,你要是不学习佛法、不相信因果,所造的恶业大都是定业,很难忏悔的。所以惭愧心的生起,如果是发生在造业之前,也会影响到这个业的坚固性。

  其次,是在造业之后。我们说造业,主要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造杀盗淫妄的恶业,这个恶业就算全世界没人知道,但是阿赖耶受熏,它会把这样的功能,保存到我们微细的阿赖耶识里面去。当我们冷静下来,啊呀!不得了,发现这些恶的业力已经被第八识保存下来了。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消除掉呢?在《瑜伽师地论》上说,有二种方法可以对治已经进入阿赖耶识的业力:

  第一、忏悔所损业。这就是指忏悔,你可以面对一位比丘,或者面对佛菩萨,修忏。请一位比丘、或者找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当忏悔主,或是以本尊阿弥陀佛当忏悔主。写一篇忏悔文,把你整个造业的因缘,至诚的表达出来,表达你的忏悔心,并立定誓愿,从今以后宁舍生命誓不再犯!然后要有很多的方便,礼拜、或者持咒、念佛。由于惭愧心的缘故,念念之间就把第八识罪业的势力、慢慢破坏掉,这是忏悔所损业,第一种方法。

  第二、对治所损业。通常我们造恶业,一定有一个烦恼,可能是贪烦恼、或者瞋烦恼、或者是痴、慢、疑、不正见……各式各样的烦恼。当这个烦恼现前时,你要对治它,就是不能随顺这个烦恼。因为你造恶业的时候,这个烦恼有等流性,它下次还会再出现,而且出现的力量,会比上次更厉害。应该怎么办呢?对治所损业。不再随顺这个烦恼,虽然烦恼还有等流势力,但是你已经在抗拒它,心中开始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时候,这方面的业力也会慢慢的消失掉。

  总之,面对这些不好的业力,当它已经进入到第八识之后,有二个处理方法:第一忏悔,第二对治。如果已经得果报,那就不容易忏悔了。这个恶业一旦得果报、已经现前了,好比已经变成一只畜牲了,那你说要把牠忏成人的相状,就不容易了,但是没有得果报之前,都还有办法,就是靠这二个方法,可以把我们阿赖耶识恶业的势力给破坏掉。

  这是我们用惭愧的心,来对治无惭无愧。当然要让惭愧心生起,必须深信因果才行,不只是表面的理解,而是很深刻的了解,才能够生起惭愧心,以对治无惭、无愧这二个中随烦恼。

  附:课堂提问,关于忏悔。

  答:律上有一句话叫做伏业易夺,是说你因为忏悔的力量,超过前面造恶业的力量,你的惭愧心已经超过你当初发动烦恼的势力了,这时候你以善业取代恶业,易就是变易。但是这个恶业不是消失掉,是将我们的业伏住,暂时不受,所以叫伏业易夺。怎么夺呢?以善业夺恶业,以我们的善心夺恶心。这个对我们往生净土就很重要了!因为临命终时,可能恶业的势力要出来、信愿持名的善业也要出来,这时候以唯识学的思想──强者先牵,就看哪一个势力强。假设我们一口气还在的时候,就把这些恶业的势力给消减了,那个时候信愿持名,就没有任何障碍。就是有业,也没关系啊,带业往生嘛!对不对,带业往生横超三界。

  所谓带业,是带什么业?当然是带恶业呀!古德说,这个带业是带恶业,而且是带业种,不能带现行。临终的时候,所有的烦恼、所有恶的业力,都要在种子位,内心保持在一种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寂静的状态,就能够跟弥陀感应道交了─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

  虽然忏悔不能把恶业完全消除掉,但是能折损恶业的势力,使令它临终不起现行,这件事情对于临终非常重要!使令恶的势力折损,让信愿持名的势力增长,然后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以后乘愿再来。当然,这个时候不会堕到三恶道去,三界总报没有了,但是人跟人之间的恶因缘,那没关系,你能够自在的随缘消旧业。成就圣道以后,还债等于是不还,因为你的内心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没有所谓还债这件事情啊!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随烦恼有二十之不信

净界法师

     第十五卷

  这一科,我们讲到随烦恼。所谓随,随顺的意思,它是随顺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是根本烦恼的一种等流性,可见二者只是开合不同,性质一样,合起来是六根本烦恼,开展出来是二十个随烦恼,这是开跟合之间的差别。从烦恼的体性来观察,不论是根本烦恼、或是随烦恼活动,都会使令我们身心扰动,让我们今生、来生感得不安乐的果报,所以安立作烦恼。

  这二十个随烦恼法,本论将它分成三类:第一个小随烦恼有十,第二个中随烦恼有二,第三个大随烦恼有八,这是根据烦恼活动的范围大小安立的。

  以下第十三个开始是属于大随烦恼,因为它的活动范围普遍于不善以及有覆无记两种染污的心所,所以比较微细,不像前面的烦恼比较粗猛。在色界、无色界高深的禅定─有覆无记的情况下,有些烦恼是不能活动的,一活动就会破坏禅定,而以下这八条大随烦恼,可以在禅定当中出现,所以叫做大随烦恼,活动范围特别大。

  第十三、不信。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懈怠所依为业。

  不信心所,它的体性是对实、德、能,不忍乐欲。实是指三宝的存在性,本论特别是指对于法─四圣谛实事、实理的存在性,不能够忍可随顺。其次,对于三宝的功德,不能够乐─不欢喜、不好乐。看到三宝的境界,没有欢喜心、没有好乐心。第三个能,前面的实跟德是约三宝的境界,能是约自己的能力,对于自己是不是能成就三宝功德,心不存希望,所以说不忍乐欲。

  这种情况,拢总来说,内心是什么状态呢?心秽为性,是一种染污之心。心秽是说:佛、法、僧三宝,是一种清净庄严功德,如果我们用怀疑的心来听闻、受持,因为内心有疑根,就会把三宝的功德给染污了,使令三宝的功德不能在我们内心生起。举个譬喻:好比有一颗宝珠,宝珠有种种庄严,清净、光明、庄严,但是你把它丢到厕所里面,跟大小便溺一接触以后,宝物清净庄严的功德,也就失去了。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对佛法没有信心,即使我们在佛法中不断闻思,三宝的功德:信、进、念、定、慧种种功德,也都不能生起。它不能使令我们生命增上,无法达到宝的作用、也无法达到乘的作用。本来宝能令我们离苦得乐,乘能令我们到达彼岸,现在这些功德都不能生起,因为我们内心有染污,就是有疑根。

  能障净信,懈怠所依为业。疑根若生起,这时候对于善法的修学,就懈怠了,不像过去那么精进,会产生懈怠的作用。

  我几年前到竹山,有一个卖水果的儿子是外道人士,阶位很高,那天他的儿子跟我谈说他是某某道的,他欢喜打佛七,也参加过几次佛七,还告诉我,他一念佛,心就静下来,能够寂静住。我问他相信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吗?他完全不相信,他只是把佛号拿来当作摄心的方便,如此而已。

  以净土法门来说,主要是强调本尊相应,也就是:净土法门很强调弥陀名号的功德,它总持阿弥陀佛所有功德─名以召德。我们忆念这句名号──它就等于弥陀依正庄严的化身,所谓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在这一句名号里面。这时候,我们苦恼的身心,对弥陀名号生起一种大皈依。这个大皈依,印光大师讲出一个量,就是把名号当做本命元辰,通身靠倒,是这种境界,整个身心完全依止、投入这句名号,已分不出能皈依的烦恼心,以及所皈依的万德庄严。所谓通身靠倒就是:你在皈依的当下,已经没有能、所的分别,这样才叫做大皈依。

  我们修弥陀本尊相应法─净土法门的整个根本,第一个功德就是信心,如果这个信心,你建立不起来,虽然你的念力──饶你把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亦无得生之理,也没有往生的道理。这句名号不能救拔你,并不是它的功德丧失了,而是因为你内心有疑。

  换句话说,阿弥陀佛把祂的功德,布施给一切众生,阿弥陀佛本身并没有分别心,平等的布施给一切众生。但是有些人佛号在心中一活动、运转,能够生起大功德──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就有这样的功德出现,能够把无始劫的罪障──念念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把一个苦恼的心识,带到阿弥陀佛国去,现生业障消除,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名号在他心中就能发挥这么大的功德来。有些人佛号在他心中运转,只是让心暂时寂静下来而己,其他功德都无法显现,这就关系到信心的问题。

  这里,我们讲到一心皈命,通身靠倒的力量,我们自己可以试试看。譬如说:到了夜晚,当我们走在黑暗的地方,山上经常有小蛇、大蛇,也有一些无形的鬼神,只要过人高的草木,都有一些鬼神。这时候,来到黑暗的地方,一个不可知的世界,因为爱着生命,就会生起恐惧心,所以赶快皈依我们的本尊─阿弥陀佛。那么,假设你心中生起佛号、你在念佛的时候,还有恐惧心,这表示什么?表示我们皈依的力量不够!很明显的,你内心还存怀疑──弥陀名号是不是能救拔我?是不是能保护我?反之,如果你在黑暗当中,之前是恐惧的,佛号一现前,你马上安定下来,这表示你对弥陀的名号,已经有皈依的力量了,你很清楚有阿弥陀佛的名号在,你就没事。这个大家都可以试验一下,我们说一定要皈依啊,在平静、没有任何zai 难的情况下,你很难去觉察,你对名号是不是有真实的皈依?但是当危险的情况出现时,就可以察觉出来了。

  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是不是能够往生,由你的信心跟愿力来决定,所以要成就净土的善根功德,第一个就是信心,这个很重要。当然信心,从刚开始的一念仰信,之后透过对净土经论的学习,才能闻经达理,断疑生信。一定要把净土法门的道理──缘起的道理,彻底的弄清楚,观察到一切法的空性,就在无我、无我所的平等法性当中,这一念烦恼心跟阿弥陀佛的清净心,感应道交是有可能的,正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所以彼此间没有任何障碍。这必须靠平常的闻思,才能够建立真实的信心、断除疑惑。

  不信在佛法修学中,是一种很严重的障碍!当不信的心所生起来,如果你又相信日本学者说大乘非佛说,那你所有功德都会被破坏掉。就算你能够打坐、念佛四、五个小时,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你的信心全丧失掉了,这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最重要的条件!

  我们修净土法门,这地方要特别注意,往生不在于把佛号念的多不多,这是其次,当然你念的好、品位更高,你能够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品位更高,但是往生与否的关键,在于你对弥陀的皈依。而你能够对弥陀生起大皈依,就要有一个圣教量的基础,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那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对于不信,我们的确有需要加以对治。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