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研究《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目的

修行的下手处是否从作意开始?

净界法师

    附:上课问答

  问:修行的下手处是否从作意开始?

  答:下手处应该是从欲,先要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那么你作意,你的心趣向什么境界就不一定了。所以说为什么修行要发菩提心?就是把目标确定下来。我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上求佛道、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你有这样的希望以后,才能够生起作意。哦,既然我有这样的目标,就尽量使令我这一念心安住在佛、法、僧的三宝境界。所以说作意会带动很多的业力,但是作意跟目标有关。你要先有善法欲,虽然不能马上做到,但是心中要有这样的欲。

  比方说我们以持戒来说,一定要先受戒,受戒的时候,你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三种广大的功德,不是你现在马上做得到,但是你有这样的希望,这时候你就得到了戒体。有这个戒体,以后遇境逢缘,因为心中有这样的希望、愿力摄持,就会产生一种作意,就是你跟烦恼的境界一接触,你的戒体就会活动,如理作意、对抗恶法,它就会引导你的心往三宝的境界去。所以这个作意是由戒体而来的,而这个戒体的本质也是一种愿力。所以欲─希望,跟我们的修行有很密切的关系。

  问:三摩地是不是止?

  答:三摩地翻成中文叫作等持或者翻成定。止一般来说是约因地,三摩地是果地功德。所谓等持就是明静不动,它能够平等持心,于一境转。什么叫平等呢?内心保持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宗喀巴大师对于止的定义,约修行人来说,它是无贪、无瞋、无痴,但是这里的三摩地是通善、通恶的,它没有强调与善相应。比如说你做恶事专注、你在五欲的境界里专注不散,也是三摩地所收摄。所以《百法》别境的三摩地,跟宗喀巴大师所说的三摩地不太一样,宗大师所说的三摩地完全是善的,那是修行人的事情,这里的心所三摩地是通善、通恶。

  问:要生起善法欲,是否要有因果观念?

  答:是的。你一开始必须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然后重复思惟恶法的过患,经常告诉你自己五欲的过患,五欲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你内心要稍微改造一下,就是呵责五欲、赞叹涅槃的功德,让自己对涅槃的佛道有好乐心,所以善法欲的产生,跟智慧还是有关系的。就像这个小孩子,一天到晚喜欢玩火,这时候他一玩火,你就打他一下,告诉他玩火有很多过患,你一一讲给他听,这个小孩子下次遇到火的时候,就不敢再去玩了,他心中对火已经有一种过患、危机的思想。所以善法欲要生起,先思惟恶法的过患、思惟善法的功德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善有十一

净界法师

    我们继续看下文:

  前面的遍行跟别境,性质都是通善、通恶,以下这十一个心所的体性都是善,决定是善。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这十一个心所,在我们内心的活动当中,都是属于善良的心所。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批注:

  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

  这种善良的心所,在我们心中活动,有什么好处呢?

  一、此世的顺益

  它能够使令我们今生顺─随顺、如意,其次,它有益,对我们的生命有利益。这种善心所活动一次,对我们今生的生命就会多一分的好处。

  二、他世的顺益

  如果你内心经常生起这十一个善心所,对你来生的生命也有顺益、也能够得到如意。所以安立作善,它的体性是决定的。

  换言之,这十一个心所,活动得愈多,你此世、他世的顺益就愈大,所以安立作善。这是解释善的意义,再看它的差别内容。

  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

  对于信,唯识的定义,必须依三种情况而生起:

  第一实:对三宝真实功德的存在性,随顺忍可。

  第二德:是说三宝不但真实存在,而且具足大功德。

  第三能:是说你相信三宝的功德,不是只有佛能够成就,经论里面所说的无量无边功德,只要我们肯努力,都可以成就。

  实、德、能,深忍乐欲,当内心与清净相应,没有任何的虚假,很真实、很清净的一种状态,这时候表现出来的深忍乐欲是很真实清净,那么就安立作信。

  信有什么作用呢?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它能对治我们的疑根─不信,有了信心之后,就会主动去追求善法,相信善法是真实的、有功德的,而且我能够做到的,所以就会乐求善法而为业用。这是总说,以下再看蕅益大师把实、德、能分别出来。

  实: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其为实有,而随顺忍可。

  是说对于诸法的真实事相──好比因果事相:持五戒十善得人天果报,修四谛十二因缘得二乘果报,修六波罗蜜成就佛菩萨的功德,这些因果事相,或者是二空的空性道理,能够深信其为实有。事实上,这些事相和道理,不是佛陀捏造的,都是诸法的真相,那么你能够随顺忍可,虽然没有看到,但是相信它的存在。

  相信三宝的存在,这件事情很重要!以净土宗为例,它所强调的是他力门、果地教,就是阿弥陀佛把无量无边的功德,摄持在这句名号当中─名以召德,阿弥陀佛的功德太大了,我们没办法观想,所以阿弥陀佛以方便力,把祂无量无边所积集的功德,都摄持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里面,当我们凡夫这一念心跟佛号接触时──即众生心,投佛觉海,就能够生起很多的功德,就像古德说的: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个清水珠跟污浊的水一接触,能够使令污浊的水变成清净,有这种力量。那么佛号亦复如是,万德洪名在我们散乱杂染的心中运转时,乱心不得不佛,它能够把我们杂乱的心,就像清水珠转成清净的。那么要生起这样的功德,首先一定要相信这个名号的功德是真实的。

  藏传佛教有一个本尊相应法,是说:看你跟哪一位本尊有缘,头顶一朵花,然后丢下去……哦,丢到本师释迦牟尼佛,你跟本师释迦牟尼佛有缘,你的本尊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丢到文殊菩萨,哦,文殊菩萨是你的本尊,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你的本尊……然后你就念祂的名号、修祂的法门。那么在这当中,你要观想本尊现前,然后放光照射你的心,最后你这念心跟本尊和合为一,有这三个次第。西藏上师强调这当中最重要的是:你的本尊一定要现前,什么叫本尊现前呢?就是你可以观想本尊的相貌,观祂的头部也可以,有些人观想力强,把头部观想的很微细清楚,乃至色身身体都观出来,有些人观想力差,那也可以,或是观想一道白光也可以。这当中上师提出一个很重要观念,说:上师的现前,不在于你观想的是不是很清楚,而是你认为你所观想的,就是上师的化身!

  好比你说:我只能观想祂是一道光。那也没关系,但是你内心很肯定地相信:那一道白光就是本尊的化身。诸佛菩萨是法界身,以一切法为身,所以你要相信你所观的境界就是本尊的化身。

  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不要说:啊唉,这只是一句佛号!你要相信这句名号就是弥陀的化身,它本质就是弥陀,这个观念很重要!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对你会产生多大的功德,跟你对这句名号的信心有关系。所以这里说: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其为实有,必须相信它是存在的,而且随顺忍可。

  德:复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而生喜乐。

  这就是喜乐,前面是深信三宝功德是真实有的,第二个是生起喜乐的心。假设我们对于三宝功德,你也知道阿弥陀佛有大功德,但是你觉得跟我没关系,不觉得这个功德对你有什么重要性,这样也不构成信心。换句话说:你要对这样的功德有欢喜心,这对你太重要了──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死。我是三界的生死凡夫,没有出离之缘,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阿弥陀佛决定能够救拔我,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对我太重要,是我唯一的出路!这时候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而生喜乐。你对这样的功德就有一种好乐心。

  能:又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乐果,能成圣道,而起希望之欲。

  意思是说:你相信你能够成就,有一种希望要去成就之心,对于世间的一切善法、五戒十善出世间的善法、六波罗蜜、信愿持名,你相信这些善法有广大的功德力,能够让我们得到世间乐果,也能够成就出世圣道,你发起希望成就之心。

  上面三个条件都具足了,才构成这个信,所以也是不简单。

  由斯对治不信实德能之恶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

  信能够对治我们对于三宝的存在、或者三宝的功德,以及我们的能力,这样的一种疑根的恶心,使令我们爱乐证修世出世善,这就是信心。

  其实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还没有入圣位,都是靠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一切功德都必须仰赖信心才能够生起。

  修学佛法是这样的:有些人比较重视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的思想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怀疑,于是他就把这一套方法,也拿到佛法来。但是这样的态度,刚好跟学佛的情况相反,佛法是强调信、解、行、证,要先相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见闻觉知有问题,如果你只相信你的见闻觉知,而三宝的功德,哪是我们凡夫的见闻觉知所能够理解的?比方我们讲眼识的见,一张纸就把你的眼睛给遮住了,我们不能说看不到就不相信,不能用这样的态度。

  中国佛教祖师都很强调老实,这个经典我看不懂,不会说这部经典哪里错了、又讲错了,不要用自己的见闻觉知来看三宝。这部经典我看不懂,怎么办呢?去拜忏!忏悔自己的罪障。看不懂,不是法有问题,是我自身有罪障,佛法是这种态度,对三宝永远存着一种真实的信心。不断的忏悔、不断的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一次又一次栽培善根,慢慢就懂了。信、解之后,自然就会理解,而修行证入。如果你没有信心,你就永远没办法进入三宝的功德海。所以研究佛法不能用一种怀疑的眼光来看,不可以,信心是道源功德母,是成就一切功德的基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善有十一之信

净界法师

    第九卷

  请继续看: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在心所有法当中,前面二个遍行跟别境,总共有十个心所,就是作意、触、受、想、思,以及欲、胜解、念、定、慧,这十个心所它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假设跟善的心所相应,加强善心所的势力,就变成了善,假设跟烦恼相应,也能加强烦恼的势力,就变成了恶,所以遍行跟别境的心所,体性是不决定的。而这十一个善心所,它体性决定是善的。换句话说,这十一个心所在我们内心活动,能够产生二个功能:第一个、令我们今生得到安乐,第二个、令我们来世也得到安乐。它的体性是决定的,不管表现出来的身业、口业是什么情况,是寂静的相貌、或是粗暴的相貌,只要内心跟这十一个心所相应,就是属于善的。

  这十一个善心所:第一个信、第二个精进、第三个惭、第四个愧,刚开始先从这四个心所下手,因为这四个心所让我们建立因果的观念,深信因果而启发精进、惭、愧,进一步达到无贪、无瞋、无痴。无贪、无瞋、无痴必需要有一点止观的力量,内心有对治的力量,而轻安、不放逸、行舍,跟不害,这个多少要有一点禅定的力量,这四个心所要生起就比较不容易了,不是散乱心就能够生起的。

  上一堂课讲到蕅益大师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是说善心所的活动,能够带动此世顺益、或是来世顺益,所以说它的体性是善的,因为它能够成就可乐的果报。

  第一个信,昨天大致讲过了,我们再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信呢?

  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

  这个信,所信的对象,主要是对三宝的境界,假设是对外道的教法生起信心,那就不是这里讲的善。因为你对邪知邪见生起信心,不一定能够引生今生、来生可乐果报,所以不能讲善。而我们对于三宝境界,有三方面要生信:一、实:相信三宝的功德是真实存在的。二、德:相信三宝具有大功德,内心生欢喜心。三、能:相信三宝的功德,只要努力是可以成就的,这不是天方夜谭,是可以成就的事情。

  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于三宝的实、德、能,出自内心的真诚,没有一点虚假,是一种很清净、很真诚的皈依,这个就安立作信。信一活动,能够把我们不信的疑根给消灭,既然相信三宝,就会去修习一切善法,这是它的作用。

  我们对于三宝的信心,大乘跟小乘有点不同,好比一般我们讲皈依佛,小乘所谓的佛是指应化身,因为《阿含经》里面,并没有明显讲到佛陀的法身、报身。在《阿含经》里面是说:佛陀在迦毘罗卫国出生,之后出家修行,然后在菩提树下菩提迦耶成道、转法 lun,最后八十岁入涅槃。经中对于佛陀是这样描述的,其他的就一字不提了。所以小乘所皈依的佛,是二千五百多年、那一期应化的佛,应化身佛是有老病死的,所以佛陀就灭度了。你看《阿含经》的思想,强调自依止、法依止,不强调皈依佛,因为佛陀入灭了、入了无余依涅槃。所谓无余依涅槃是一种不生不灭的境界,以《大毘婆沙论》说,一切阿罗汉入涅槃之后,等于是一种无情境界,这时候你去忆念祂的名号,不能产生感应道交。

  这一点也是大乘跟小乘不一样的地方,大乘所皈依的佛,主要是佛的法身、报身,就是天台宗所说的迹本二门。天台宗的思想是认为:虽然佛陀的应化身有老病死,但是佛陀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积功累劫、所成就的清净法身跟报身,是没有老病死的──深信诸佛皆充满。所以大乘里面讲到他力门,有净土宗跟密宗,很强调与本尊相应。就是说:我们一个念佛人,你要相信阿弥陀佛没有灭度,这件事情很重要。虽然说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耳朵也听不到,见闻觉知都感觉不出阿弥陀佛的存在,但是我们从大乘经典─佛陀的圣教量,可以确定阿弥陀佛没有灭度,祂无量功德庄严的法身、报身,存在法界当中。

  天台圆教宗也说:佛陀那一念清净心是有明了性的,不像阿罗汉的涅槃,是空空荡荡的,大乘的涅槃有明了性,那就可以感应道交,你忆念祂的名号,能够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跟弥陀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所以这地方大乘、小乘对于佛的定义是有点不一样。虽然我们皈依佛的应化身,但是我们更要皈依佛的法身、报身,就是所谓的感应道交。

  在《阿弥陀经》讲到往生的条件,临命终时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个正念分明,以唯识来说,起码有三个心所要现前:第一个,你的信心要现前。第二个,你的愿力要现前。第三个,名号,名号那个声相要现前。三者合起来说就是:信、愿、持名。

  也就是:当佛号现前时,你一定要相信这句名号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祂一定能够救拔你,然后你对这句名号通身靠倒、一心皈命。如果信心的力量没有生起,那这句名号就不能帮助你。所以说弥陀的功德,对你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加持力,完全决定于我们的信心,你一分的信心、一分的加持,十分的信心、十分的加持!

  当然,临命终的信心,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你平常的栽培,不断的去串习这样的法义,一次又一次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把道理弄懂。对于佛陀的皈依,先把无始的疑根拔除,相信弥陀是存在的,存在于法界,这时候你才能够对祂生起皈依,这是信的范围。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善有十一之精进

净界法师

    再看第二个善心所:精进。

  二、精进者,于断恶修善事中,勇猛强悍,而为体性,对治懈怠,成满善事,而为业用。

  精进的对象有二件事情:第一个断恶,第二个修善。我们对于这二件事情,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勇猛强悍,而为体性。不是畏畏缩缩的,是一种勇猛的、强悍的,任何逆境现前都不能够障碍,这是精进的体性。对治懈怠,成满善事,而为业用。当精进心生起时,懈怠的心就消灭了,能够快速的、乃至在一生当中,成就圆满善事。所以说精进能够使令我们快速成就功德。

  精进的对象有二个:断恶和修善。就着断恶来说,有二件事情要做:

  第一、已生的恶法令断。这是说我们一个修行人,要经常保持觉照的功夫,就是不要老是看别人的缺点,多反观自己的身业、口业、意业,有没有出现恶法。假设这三业有出现恶法,马上就要让它停下来。为什么?因为恶法的出现,表示它会引生你未来痛苦的果报,假设你不停止的话,你就要为现前的恶法,付出痛苦的代价。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强调说: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就是当下这二个字,你马上要转念念佛,如果你让内心的烦恼相续下去,表示你未来会出现痛苦。所以断恶的第一个态度,就是在你身口意里面,已生的恶法,要赶快令它断灭。

  第二、未生的恶法令不生。讲实话,我们都是烦恼众生,有时候处在清净的环境,身口意不出现恶法,但不表示我们内心就是清净的。所以随时要注意,尽量不要跟恶因缘接触,修行就是要戒慎恐惧,小心一点,不要太过于大胆。我们看忏公师父的修行,他老人家一生都很谨慎小心,我听说忏公师父五十岁之前,不正眼看女众,亲近他再久的女众信徒,他跟妳讲话,眼睛是看地下的,当然他老人家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他要做给后辈看。像这样一个修行人,尚且要战战兢兢,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出家几十年来,我发觉很多人在菩提道上栽跟斗,栽在女色境界的,多数都是艺高人胆大的人,所以说修行人要保守一点,烦恼没有断,它随时会活动的,古人讲: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直到临命终为止。要是你已经入了法身境界,那是无障碍境界,那是可以的,现在不是啊。总之,在往生极乐世界之前,都要小心,一步走错,很可能你这十几年来,努力的积功累德,完全破坏掉,多可惜啊,一切还得重新开始。所以这个未生的恶法令不生,很重要,要注意外在的恶因缘,不要让它生起。

  这是我们对于恶法的二个态度─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其次,对于善法也有二个态度:

  第一、未生的善法令生:我们每个人的善根不一样,这个人欢喜打坐、他打坐很好,这个人欢喜持戒,这个欢喜拜佛,每个人善根不一样。对于别人的优点,我们都要赞叹,看到别人修行我都要随喜,这种随喜的心,能够使令我们没有生起的善根,容易生起。为什么呢?先结个善缘。我们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嫉妒心──你一天拜一千拜,有什么了不起!他是没什么了不起,我们是起不了,你就是不能拜啊。所以说我们对一切善法的态度要随喜,先跟这样的善法结善缘,这个善法在你的身心要出现,就会比较容易。这是未生的善法,要使令它赶快生起。

  第二、已生善法令增长:如果你已经能够打坐一个小时了,不要得少为足,不要说能够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十五分钟都坐不下去!你这样想就障道了。修行善法的态度,应该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们对于善法的追求,是没有满足的、愈多愈好,一个小时成就以后,再往一个半小时努力。已生的善法要使令它相续增长,善法是愈多愈好。这是对善法的两个态度:未生的善法令生,已生的善法令增长。

  总之,精进的相貌,是对断恶、修善能够勇猛强悍而为体性。透过精进,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成就大功德,这是精进的作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善有十一之惭、愧

净界法师

    再看第三个惭,第四个愧,这两个一般都是合起来用的。

  三、惭者,依于自身及法,生于尊贵增上,由斯崇尚,敬重贤善,羞耻过恶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惭,通则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惭,主要是依止两种力量:第一个是自身增上;第二个是法增长。

  所谓自身增上,就是一种自我的期许,有二个层次:比如说我得到一个天人的果报,这不是修道的法器,因为这种身心的快乐绵延不断,使人静不下来,所以没有出离心。而三恶道虽然有出离心,但是太苦恼了,苦恼的逼迫太厉害了,想要修学佛法没办法专注。只有得到人的果报,才是修道的法器,所以得到暇满人身要知道珍惜,这就是自增上,珍惜自己的一种自我期许。

  另外,思惟得更深一点: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阿弥陀佛具足大功德,祂是已成之佛,虽然我是苦恼凡夫,但是我是未成之佛,从佛性的角度来说,是无差别的,只要经过努力,我们有成佛的可能。如果说我们没有成佛的可能,那大家就自暴自弃了,再怎么努力都不能成佛,但事实上不然,只要我们努力,都有成佛的可能,这个也是自增上,一种对自己的期许。

  第二个是法增上:这是思惟佛法的功德。佛法是黑暗中的明灯,我们能够遇到佛法,一定要好好尊崇佛法,不要违背佛法,要随顺佛法而行,这是法增上。

  虽然说我是一个生死凡夫,依止自增上、法增上的一种尊贵心,这时候崇尚敬重贤善,对于一切贤善的事情崇尚敬重,那么羞耻自己身口意的过恶,不敢作。这个不敢作是带一点勉强,那么本来是想做,因为自增上、法增上的关系,也不敢做了。这样的一种体性,能够对治我们的无惭,普通来说它能够息灭我们身口意的恶行,以为业用,这就是惭。

  四、愧者,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由此羞耻过罪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愧,通亦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前面的惭是依止自增上、法增上,而产生尊贵增上的力量,崇重贤善,因为这样的力量,使令我们不敢去造恶业。而这个愧是依止世间增上,就是我们去思惟,不能去做一些身业、口业、意业的恶法。为什么不能做呢?因为我是一个出家人,或是一位五戒优婆塞,我做了错事,世间人会讥嫌我。其实,这无量无边的鬼神啊,像山神、树神,他们也都有神通,虽然是在自己房里造恶事,他们也都知道啊──你看,出家人起这个念头,根本不像一个出家人,护法神会讥嫌我,还有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在大般涅槃、光明的境界,我们的起心动念,如来悉知、如来悉见,也看得到我们起恶念。

  换句话说,我们知道有很多眼睛在看着我们,不能做错啊,虽然我很想做错事,但是我不敢,为什么?会招来世间的讥嫌、诃厌。这个增上不是我自己的力量,而是顾虑世间的诃厌,使令我增上。这样的增上缘故,轻拒暴恶,一切暴恶的事情,我们就能够轻视、抗拒,羞耻过罪而不敢为,以为体性。而它的作用是别则对治无愧,通亦息诸恶行,以为业用。有了愧这种羞耻心,就能够消灭我们的恶行。

  惭愧啊,对一个凡夫来说相当重要,印光大师自称为常惭愧僧。意思是说,他心中经常保持惭愧心。有时候世间人看到我们佛教徒──都已经吃素几十年了、出家几年了,还做这种错事啊!就是诃责我们。其实诃责我们是应该的,这样才会进步。

  我们从缘起的角度来看,一个佛教徒,虽然吃素也懂很多道理、深信因果,但毕竟还是烦恼众生,有时控制不了,就会造作一些恶业。但是一个有正见的佛教徒,跟一般世间人去造恶业,还是不同。世间人没有因果观念,反正人死如灯灭,所以世间人造恶业,是什么境界呢?尽情的造恶!反正人死如灯灭嘛,就是及时行乐,所以造恶的时候,内心没有惭、也没有愧心所活动,完全没有,造完之后也没有任何感觉。而佛教徒多少有一些因果观念,虽然有时候控制不住也造恶业,但内心有惭愧,当这个惭愧一活动──息诸恶行,以为业用,就能够把身口意恶业的势力,削减掉一大部份。

  所以我们看这个因果,在得果报的时候,有坚固跟不坚固的差别。好比有些人业障一现前,特别坚固,拜忏也不行、求上师加行也不可以,这八十八佛拜了三年、五年,还是不能转变,就是那个业障特别坚固,有些人的业障不是很坚固,业障一现前,至诚忏悔,拜了一百零八部的八十八佛,诶,消除了。为什么呢?就是因地的时候有惭愧心。

  对于这个惭愧心,《南山律》说有三种情况:

  最好的惭愧心,是在方便时:就是在造罪之前,你要去造罪,马上起惭愧心──啊呀,我不能起这个念头,这件事情是不能作的啊!我应该要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我是一个深信因果的人,对于一切善法要尊重、对一切恶法要诃责,我怎么能够去随顺恶法呢?在方便时就起惭愧心,那是最好的。

  第二等人是根本时:就是正造恶业的时候,惭愧心活动了,那么把恶业的势力给削减了,这是第二等人。

  第三种人是方便时、根本时都没有惭愧心,造完以后成已时──啊呀,我刚刚不应该作这件事情,依此惭愧心而诃责自己,这个是下品,但至少还有惭愧心。

  假设你造一个恶业,方便时没惭愧心、根本时没惭愧心、成已时也没惭愧心,那这个就是一个定业,很难转变,果报特别坚固。所以律上说,我们平常就要注意,当一个恶的行为出现时──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这个业就要小心了!不管是大业、小业经常出现,你已经习惯了,内心已经没有惭愧心在活动了,将来得果报时,必定坚固,难以转变,所以惭愧心是我们断恶修善的一个基础。

  当然,除了惭愧心,还要深信因果,以这个作为前提,如果你不深信因果,不相信世间上有善业、有恶业,你就不可能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所以这惭与愧是从正见来的,这二个心所对我们修行太重要了,一旦失去了惭愧心,那你的恶法就很容易出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善有十一之无贪

净界法师

    再看:第五无贪。前面的四个善心所信、精进、惭、愧,大都是在初学的阶段,依止佛法的正见,由正见而生起信心,这个信心还不是很深,就是仰信─仰信因果,之后,生起惭、生起愧,将恶法降低一点,就是这样子而已。第五个无贪就不一样了,内心有法的力量、有一种对治的力量,多少能够作得了主。

  五、无贪者,于三有及三有资具,无所染着,而为体性,别则对治贪着,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无贪的境界,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清净心,内心没有贪烦恼的活动,这样的境界是针对三有,就是三界的正报─男众、女众,或是三有的资具,一切的依报如山河大地、房子、财物、动产、不动产,都是属于三有的资具。那么面对这样的境界,内心是什么状态呢?无所染着,没有染着,这个就是无贪,没有染着的体性。这样有什么作用呢?别则对治贪着,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它能对治贪着心,当你内心清净了,再做善法就容易了,不论是去布施,或是持戒等等,很容易去做,这是它的作用。

  这个无贪心所,是普遍于三界的一切正报、依报环境,不过这当中有轻重的差别。在道宣律祖的《净心戒观法》说:我们出家人有二关很难过关,一个是财关、一个是色关。这财色二关,年轻的出家人,血气方刚,多数是贪色,年纪大的人,内心对自己没有安全感,多数贪财,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财富能给他安全感。事实上这二种思想都是颠倒的、不正确的,都是要对治的。

  先从贪色来说,我们之所以会贪着女色,就是贪烦恼它是依止净的颠倒。好比说:诶,我见到这个女众就起欢喜心,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心中有一种颠倒想,认为女众很清净,外相清净、内相也清净,但事实上不是这样。我们看《智度论》上说: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龙树菩萨有大智慧,他告诉我们事实真相:从内相来说,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是说我们看到欢喜的女众,你把她这层皮剥掉,看她的内在啊,有种种不净物──脓血屎尿,大小便利,充满于身内,而且不是很少,是很多很多。虽然说外表看起来很好看,其实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这些不净物不是只留在身体里面,它有九个孔:二个眼睛、二个鼻孔、二个耳朵、一个嘴巴、大便处、小便处,经常没有停止地流出不净物来。举出一个譬喻:如漏囊盛粪,就像一个皮囊装满了大便,破了九个洞,今天流出、明天也流出……

  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方法,认真去思惟这件事情,就会知道:原来色身是这样子的啊,我过去的思想是颠倒的──不净为净。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佛者,觉也,就是觉悟了,这时候贪烦恼就停下来,无贪的心所就现前了。

  至于对于财富的对治,就需要修无常观。为什么我们会贪着财富呢?因为我们觉得财富能带来安乐、各式各样的保障。但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大师讲一个偈颂,说: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饶利有情所惠施,诸财无坚亦有实。诸未施财无常灭,如果我们把这些钱财,放在身边不肯布施,总有一天会被无常破坏,也会失去它,钱财你对它没有所有权,当无常发生时,一块钱也带不走。假设我们趁这口气还在的时候,把这些钱财布施出去,那就不一样了,由施反成有财库,由于布施的善业,在我们的第八识当中,积集了一种财富的资粮,饶利有情所惠施,我们饶利有情所作的这些布施,使令诸财无坚亦有实,虽然钱财是属于无常、不坚固的,但是你把这些不坚固的钱财布施出去,反而能够使令你得到真实的功德。

  在《智度论》里,讲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栋房子起火,火烧得非常厉害,一个愚痴的人,就拿水去救火,结果救了半天,房子全被烧掉,里面的财富也被烧掉了。而隔壁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看大火不能救了,怎么办呢?跑到房子里面,把珍贵的财宝全拿出来,虽然房子烧掉了,没关系,他拿这些财宝,就在其他空旷的地方,又盖了一间新房子。

  意思是说:房子起火表示生命是无常的,无常大火会烧尽我们的寿命,一天一天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色身是不能够常住的。但是你把这些珍宝拿去布施,哦,你能够创造一种善业,下辈子又盖一个新房子,又得到一个可乐果报。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如果你能经常去思惟这个道理,就会明白:原来财富对我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是善业才能够帮助我。所以说:我们不要去积蓄财富,应该多留一些善的业力,因为财富你带不走,但是布施所累积的善业,能够跟着你的生命到下辈子,又创造一个可乐果报。透过这样的无常观,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会把钱财布施出去。这是以无常观,来对治我们对财富的执着,成为一种无贪的心所。

  附:上课问答

  问:何谓三有?

  答:三有是指欲有、色有跟无色有,有是存在的意思。有在佛法上有二层意义:一个是约因地,就是指业力──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个有是指你所造的业力,经过爱取的滋润之后,能够得果报的业力,而我们这里的有是指果报──三界的果报,就是存在的意思。本无今有,世间上本来是没有的,你动了一个念头就是一个业力,这个叫有,你得了一个果报也叫有。不过这个有多分来说,是指三界杂染的有,因为佛菩萨的功德,是加一个妙字,妙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