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研究《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目的

心所有法——善有十一之无瞋

净界法师

    第十卷

  六、无瞋,这是第六个善心所。

  六、无瞋者,于三苦及三苦资具,无所憎恚,而为体性,别则对治瞋恚,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无瞋心所的体性,是面对三苦─苦苦、坏苦、行苦,是指正报所承受的种种苦恼,三苦资具,指能生三苦的因缘,好比外在环境寒冷、炎热、饥饿等等不如意的境界。面对这些人事、或者依报环境,种种不如意的境界刺激,我们内心是什么态度呢?无所憎恚,能够安忍,无所憎恶、瞋恚,这就是无瞋的体性。

  别则对治瞋恚,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由于这样的慈悲心现前,就能够把瞋恚心给消灭,而且还能够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因为众生对你刺激,你能够忍受,你度化他就比较容易。

  无瞋跟无贪这两个心所,一般初学者很难同时俱足。有些人无贪的心所,过去栽培的善根强,对于环境、财富、男女色看得很淡,但不一定有慈悲心。有些人慈悲心重,但是对于世间还有一些贪烦恼,所以无贪、无瞋很难同时俱足。如果从自利、解脱的角度来看,无贪就很重要了。因为小乘的戒律,强调自利的解脱,在二百五十条戒中,对于比丘的衣钵、饮食、男女众的距离,都有很严格的限制,小乘的戒律对于无贪是很强调的,内心要清净。

  大乘的戒法就不一样,因为必须跟众生接触、要摄受众生,慈悲心就很重要。所以大乘的菩萨戒,对于菩萨拥有多少衣服、多少钵、跟女众保持多大的距离,没有很严格的限制。但是众生对你有触恼的事情、向你忏悔,你一定要接受,而且你不能起瞋恨心去毁谤三宝、去毁谤说四众过,这些罪都制得很重。你看菩萨戒,菩萨要是以瞋恨心造罪,都是制得很重,你有点贪烦恼啊,制得比较轻,刚好跟小乘相反。为什么呢?因为众生要亲近你,你的修行功德是一回事,你的慈悲心最重要。

  像近代高僧上次来高雄演讲,他讲四圣谛非常深,都是一种专业实修的经验,一般人不容易听得懂。但是多少人参加呢?有五万多人参加,那时候还下雨。记者就问听众:你听懂不懂?他说:我一句都听不懂!既然听不懂,为什么还在这边听啊?他说:我感受上师慈悲的气氛!你看,虽然他听不懂,但是他从头到尾就坐在那个地方,无所谓,就是感受上师散发出来的那种慈悲。这表示什么呢?站在自利的角度,也就是解脱的角度,你的清净力量很重要,但是你想要摄受众生,你对他好一点,他就容易亲近你。

  《阿含经》也有这样明显的事情:舍利弗尊者是佛陀的第一上座,智慧第一,也是一个大阿罗汉。佛在世的时候,阿难尊者作佛陀的侍者,事情比较忙,也没有时间修行,只证得初果。但是舍利弗尊者这大阿罗汉跟阿难尊者,出去托钵的时候,遇到比丘尼,比丘尼有问题都是问阿难,不是问舍利弗尊者,为什么呢?舍利弗尊者,当然他的烦恼没有活动,阿罗汉是无我、无我所,但是他过去的瞋习还在,舍利弗尊者的身影,要是映在鸽子身上,鸽子还会颤抖,所以众生不太敢跟他接触。而阿难尊者只是一个初果,已经断了见惑,三界的思惑─爱取的烦恼还会活动,但是众生只要你对他好一点,他就亲近你。

  所以说:这两个善根作用上还是不一样,站在小乘自利的角度,无贪的心所很重要,但是你要摄受众生,慈悲心也很重要。不过这两个都很重要,因为真正的慈悲是没有爱着心,以佛法的高标准,是普及而平等的。当然凡夫行菩萨道,慈悲心里面,难免夹杂一点爱取的烦恼在活动,凡夫都是这样,但是真正的慈悲心不应该有爱着心,那是一种平等的境界。

  不过我们要强调:这二个善根都是经过长时间的修止、修观,所生起的一种对治力量,并不是坐在那里,没人来干扰我、内心当中没有贪也没有瞋,这只是缘缺不生的情况,不能构成无贪、无瞋。你没有三有跟三有的资具来引诱你、没有三苦跟三苦的资具来刺激你,不起瞋烦恼是正常的。这个大家要注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善有十一之无痴

净界法师

    第七是无痴,简单说就是一种智慧。

  七、无痴者,于诸谛理及诸实事明解,而为体性,别则对治愚痴,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什么是无痴呢?就是对于二件事情,能够明白了解:

  一、谛理:所谓谛就是真实不虚。这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我空跟法空的真如──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是一种不颠倒的真理,所以叫做谛理。

  二、一切实事:即对于因果道理──造杀盗淫妄,到三恶道得果报,造五戒十善,得人天果报,修四谛十二因缘,成就二乘的涅槃,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就佛菩萨的功德。这十法界的因缘果报,都是真实的事情,能够明白、理解因果的事相,这是它的体性。

  对治愚痴,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一个有智慧的人,做善事就简单了,而智能的生起有二个层次:第一个是从谛理,一个是从实事。

  不过我们刚开始学佛,都是先相信因果,先从事相上去了解──哦,这宇宙人生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它有一个轨则,什么轨则呢?就是业力的观念,造善业,就到可乐的法界去得果报,造恶业,就到三恶道去得果报,世间之事,无论好坏,都是由业力主宰的。我们刚开始学佛,先了解这个道理─善业是功德的相貌、恶业是苦恼的相貌,由这样的因果道理,慢慢生起惭愧心,知道要去恶从善。

  之后,进一步去研究经典,就会发觉我空跟法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生命是由业力变现的,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生命的本质,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体叫我,这个我是不可得的,就更了解这是空性的道理。

  如果说我们学佛之后,智慧一直停留在因果的事相上,有什么缺点呢?我就认为生命中有一个我,由这个我来造善业、也由这个我来得果报,虽然说因果不断的变化,有时候造善、有时候造恶,但是这个我是不变的,这样的思想有一个问题:就是当你要对治烦恼的时候,你会有困难,使令你在整个菩提道中,生命的增上很慢,因为我是真实的,是不能改变的。

  如果你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空性的道理,你会发现过去一直在系缚我们的这些烦恼,并不是那么坚固、也不是那么有力量,因为本性是清净的,烦恼是因缘熏习而有的,当你知道烦恼如梦如幻的时候,要对治它就容易多了。换句话说:一个懂得空性道理的人,在佛法上想要进步,是非常快的,日劫相倍。就像我们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用走路的要走好几天,坐车一下子就到了,同样的,你有般若波罗蜜,就能够在短时间里面,使令你的生命产生很大的转变。

  不过,刚开始当然要先从因果上建立,慢慢、慢慢从缘起再看到空性,看到空性之后,你会更加相信因果──因为一切法空,所以一切法因缘有。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有人问他说:师父你是一个开悟的人,开悟之后是什么境界呢?蕅益大师回答说:一个开悟的人,了解一切法毕竟空,他会炽然修福!加上炽然,表示修福是主动积极的。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所以你创造的善业,就会炽然得果报。因此才说你看到空性,你对因果就更深信了,这个就是智慧。

  当然,智慧的生起,一定要依止圣教量,不是在那里静静打坐,从禅定当中自然生起,不是这样,必须透过闻、思、修,次第生起。无痴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所,前面的无贪、无瞋都要依止智慧。因为无贪的心所要生起,必须透过不净观、无常观,无瞋的心所,也一定要修慈悲观─观功念恩,观察一切众生都是我过去的母亲,他对我有很多的恩惠。而这样的观行,都是依止智慧做基础的,所以说无痴是无贪跟无瞋的基础。总之,无贪、无瞋跟无痴,在整个菩提道上,这三个心所都非常重要,无量善法都以此为根本。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善有十一之轻安

净界法师

    第八个轻安,这就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得到的。

  八、轻安者,远离粗重杂染法品,调畅身心,于善法中,堪任修持,而为体性,对治昏沉,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而为业用。

  轻安是什么样的性质呢?远离粗重杂染法品,所谓粗重是指欲界的身心是粗重的,跟色界、无色界不一样,色界、无色界的色身是一种精妙的境界,没有什么负担。而我们欲界的色身有负担,你坐在那个地方太久,不是脚痛就是腰痛、脖子酸痛。其次,就约内心来说,攀缘心东去西去,躁动的境界也是粗重的。这个轻安,就是调伏、远离欲界这种粗重身心的压迫,使人感觉身心调畅,所谓调畅是指轻安乐,一种调和顺畅的身心。那么于善法中,堪任修持,这时候堪任心加强,于一切善法,即能好好的修持。

  关于调畅身心,是这样:我们欲界的身心粗重,身体粗重、内心烦恼也粗重。但是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厌恶这种粗重的身心,可以找一个根本所缘,假设你是选择佛号,你就一句弥陀念、诵、听,心于佛号专一安住,乃至于相续安住,慢慢慢慢这句佛号把心给摄持住了,这时候就从欲界定进入到未到地定,到了未到地定,你的内心就寂静下来,无量无边躁动的烦恼,被这个定摄持住不动了,如石压草,不动了,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寂静的力量。所以调畅身心的出现,是先生起调畅,你的内心特别的调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内心寂静,色身会产生一种风大,这是一个气息,周遍身心,有时候是从脚部生起,有时候从头部生起,总之最后这个气在身体流动,身体感到很调畅。我们刚开始打坐,总是觉得色身坐在那个地方,有很沉重的负担,但是现在这个色身感到很调畅,这就是与定相应,起码是未到地定,就有一种轻安的三昧乐。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于善法中,堪任修持,这时候你的堪能性就加强了。简单来说,就是你内心的造业功能加强了。好比一只羊、一匹马,马比羊的堪能性大,马能够拖很重的东西,羊只能够拖轻的东西,但是牛的堪能性又比马大,牛拖得东西更重、力量更大。当轻安出现时,心想要造善、造恶,力量都很大,你说你要背《法华经》,七卷《法华经》六万多个字,要背很久,有禅定的人一下就可以全部背下来,一个散乱心的人持大悲咒,持很久,没有什么力量,一个有禅定的人,他持大悲咒,一遍力量就很大,堪任性很强。当然这样的禅定力量,要是起瞋心造恶业,那也是不得了,毁灭性很强。当然,相信佛法的人,会把这种力量用在佛法上,这时候修止、修观,力量都很大,这就是轻安的体性。

  对治昏沉,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而为业用。得到轻安以后,昏沉的心所就调伏了,内心完全明了、不会昏沉,明了性很强。

  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这时候若身若心,都比较清净。就是说:我们今天是一个人的果报,人的色身是很脏的,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但是你得到色界与无色界的定,欲界的果报没有轻安乐,只有色界、无色界的四大才有轻安乐,所以你一入定,你的色身就有少分的色界、无色界四大出现,而色界、无色界的四大特别精妙,它有轻安乐。那么你一出定之后,这个色界、无色界的四大,就会慢慢消失掉,又会回到欲界的四大。所以得到禅定的人要经常入定,久不入定,你的身心还是会照样粗重,但是你一入定,那种粗重的身心就消失,会变成色界、无色界调畅的身心。在定中能够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而为业用。当然这样的轻安,没有得到未到地定之前是不会出现的,就算你坐在那个地方感到很轻松,也只是一种轻松,而不是轻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善有十一之不放逸

净界法师

    九、不放逸者,即精进及无贪无瞋无痴三种善根,于所断恶,防令不生,于所修善,修令增长,而为体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而为业用。

  再看不放逸,这个心所,要有四个心所做基础:首先要有精进的力量,来断恶修善,勇悍为性,其次,要有无贪、无瞋、无痴的心所帮忙,你内心当中这样的精进,而且没有贪着心、无瞋心、无痴心,以这四个心所来做基础。这四个心所在活动时,对于所断的恶法─防令不生,对于所修的善法─修令增长,不断的忏除罪障、积集资粮,这就是它的体性。

  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而为业用。这个不放逸,对我们出家人的确是修行的一个问题。你说世间的在家人,平常就是活在五欲境界里,偶尔来僧团打个佛七,这七天当中,睡得少、吃的也少,拚个七天,短时间不放逸并不难,回去以后,就继续在五欲境界里打滚。但是我们出家人就不一样了,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尽形寿要在菩提道上,长时间的减少饮食、减少睡眠、断除五欲的境界,这件事情就不容易了!

  所谓勇猛心易发,恒常心难持,我相信每个修行人都知道,在菩提道上,我们还没有见到法性、证到空性,都是带业修行,所以有时正念强、有时正念薄弱,诸多烦恼缠缚着我们。我们内心当中,就是依止一份的信心跟惭愧在支持着,但是长时间要不放逸,并不容易,那怎么办呢?忏公师父有一个办法,他说依众靠众。

  你想想看,无明烦恼在你内心活动,不是一生一世,它是多生多劫就控制你的内心。你现在皈依三宝,要全把它给推FAN掉──我现在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不皈依无明了。虽然我们有这样的希望,但是无明烦恼在我们内心是一种熟境界,三宝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生疏的境界,想要转变整个内心,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不容易。所以末法时代,依止一个有制度的僧团,每天跟着大众运作,就非常重要──依众靠众,你就不敢放逸,一打板,你一定要去。所以这个不放逸有时候还要靠外在的因素,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尤其重要。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心所有法——善有十一之行舍

净界法师

    十、行舍者,亦即精进及三善根,能令其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而为体性,对治掉举,寂静而住,以为业用,此与五受中之舍受不同,故名行舍。

  行舍跟前面的轻安一样,都是与定相应,不是散乱心能够出现的。

  亦即精进及三善根,它的出现,也是要依止精进力跟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一起运转,使令我们在所缘境、或者是佛号当中,达到三种境界:

  第一平等:就是心于所缘能够平等而住,也就是内心不昏沉,内心昏沉就是心太沉了。也不掉举,掉举就是太高举、太浮了。能够调到中庸,不太高、也不太低。换句话说,内心是明静而住。

  第二正直:这样的平等状态要相续安住。就是前一念明静而住,下一念也明静而住,中间没有任何的邪曲、任何的妄想出现,这种状态要相续,不是短时间的,要正直。

  第三无功用住:就是前面的─心于所缘明静而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必须是任运现前,不假作意,就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涌出来。

  具足这三个条件,就是行舍。它有什么好处呢?对治掉举,寂静而住,以为业用。这时候你掉举的心就消灭了,内心就能寂静、明了、安住。

  一般我们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得到禅定,就是以行舍这个心所来作判断。比方说你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佛号一句接一句,内心没有昏沉、没有掉举,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明静而住,你的佛号也能够维持很长时间,那么你的佛号到底是成片,还是一心不乱呢?就看你内心是不是有行舍的心所出现。如果你对佛号明静而住,是一种平等的、正直的、无功用住的,那么就是一心不乱,得定了。如果还要假借如理作意,那就只是功夫成片而已。所以一般判断你是不是与定相应,就看你的内心是不是有行舍的心所在活动,这是主要关键。

  此与五受中之舍受不同,故名行舍,为什么舍,前面加一个行字呢?这地方解释,因为它跟五受苦、乐、忧、喜、舍的舍受不同。舍受是受蕴中,不苦不乐的一种感受,行舍它是一种修持的功德,不一样,所以前面加一个行字,来拣别五受中的舍受。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善有十一之不害

净界法师

    十一、不害者,于诸有情,不为侵损逼恼,即以无瞋,而为体性,能对治害,悲伤怜愍,以为业用。

  所谓不害是我们对一切众生,不要有任何的侵损、任何的逼恼,身业不去侵损逼恼他,口业讲话要注意,不要讲话伤人,乃至于意业也不去侵损逼恼,这就是以无瞋为体性。能对治害,悲伤怜愍一切众生,以为业用。

  我们再看这一段,蕅祖把无瞋跟不害的体性,做一个拣别:

  无瞋名慈,不害名悲,与乐拔苦,度生胜用,故体虽一,约用分二。

  前面的无瞋是慈,就是与乐,经常想要给众生种种方便、随时想要帮助众生,祈愿众生能得乐。而不害名为悲,就是拔苦,尽量不要给众生制造苦恼,所以走路的时候留意不要踩到蚂蚁,讲话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口气,不要像刀子一样伤人,内心也是这样想─不给众生添麻烦、添痛苦,这就是悲。

  与乐拔苦,度生胜用,故体虽一,约用分二。与乐和拔苦,是大乘度化众生最重要的根本,你想要利益众生:第一个,为众生拔苦,最起码不要给众生增加痛苦;其次,就是给众生种种方便、种种快乐,这是度化众生最殊胜的作用。因为这二个心所太重要了,各有各的作用,所以在《百法》当中,把这二个分别出来。

  关于这个不害,我们上学期研究小止观时,有谈到:有些人修行从最粗重的散乱心,到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帆风顺,什么事都没有,身体没有病痛、鬼神也不干扰他,很自然就这样一路修上去。有些人不是这样,身体也病、鬼神也干扰、人我是非一大堆,什么事情都出现。这是不是上帝的安排?不是啊,这跟你的因地有关系!

  上次我们有讲过关于释迦牟尼佛成道的因缘,释迦牟尼佛要成道的时候,他在菩提树下先观察──三世诸佛成道之前都要先降魔,我也应该遵循三世诸佛的轨则,就放光通知魔王,魔宫都震动了。魔王一看,啊呀,不得了!悉达多太子要成佛了,这件事情不可以。魔王就下来,问说你在这边干什么?太子都不动,魔王就很生气的离开,准备要找军队来伤害他。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入定,观察二件事:

  第一件事情,看看谁的福报大。观察他怎么会作魔王:第一个,持守一日一夜八关斋戒,第二个,办了一次无遮供僧大会,第三个,盖了一间寺庙。因为三件善业,爱着五欲,感得魔王的福乐。

  然后,释迦牟尼佛看看自己的因地,那不得了的啊,祂观察三千大千世界,每一片土地,都是祂行六波罗蜜、舍生命的地方!这福报哪能比啊?当然完全看福报,还不能决定,再看看有没有罪业,有些人有福报还有罪业。释迦牟尼佛从今生一直看到过去──啊,我多生多劫,从来没有恼害众生,别人在那地方打坐,我不敢干扰他,你在修行,我不敢破坏你,从来没有去障碍别人修行,没有这样的罪业。所以释迦佛知道,魔王不能干扰他。果然,魔王带着军队来,拿箭去射释迦牟尼佛,结果箭射到佛陀身上,都变成莲花掉落下来。

  这是在说什么事情?是说:世间种种事情,都有它的因果关系。如果你现在有事没事,就去刺激人家,人家修行好好的,你讲一句话来刺激他,让他退道心、离开了道场,那你以后修行就会有问题。所以我们要留意,在道场里面,身口意不恼害众生──他在打坐,我走路、讲话就小声一点,他在诵经,我也小声一点。不要只看到自己,看看别人在干什么,多去护念别人,内心经常保持这种不害的心情,虽然不能帮助他,起码不要去干扰他。你有这样的因地,以后修行就没有障碍,我们讲如是因,如是果,这个大家要注意!

  讲到这里,十一个善心所都解释完了,这十一个善心所,在我们内心当中经常活动,能够使令我们今生、来生成就可乐的果报,所以没有生起的要赶快让它生起,已经生起的要使令它增长广大,这个心所是愈多愈好,对日后的修行有很大好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