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研究《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目的

本质境与影像境的不同之处

净界法师



 再看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造业。但是第六识能明了、造业,要有一个所依,也就是它的根——六根,依止六根在六尘境界了别,得到所缘的六尘。


  其实,我们所缘的六尘,刚开始第八识变现的六尘叫本质相分,这是众生共业所变现出来的。譬如说佛桌的莲华灯,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出现呢?是我们共业把它变现出来的。但是共业变现出来的莲华灯,我们不能受用,我们受用什么呢?只是看到影像相分,每个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莲华灯,取到自己的影像。也就是莲华灯是共业──大家的业力把它变现出来,这是本质相分,我们看不到。之后我们去看莲华灯,取到自己眼识里面的影像相分,福报大的人,看莲华灯特别的庄严,福报差的人,看莲华灯比较丑,这是个人的业力关系。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本质相分跟影像相分,好比水,以人的业力,大家看到的都是水,不管是中国人、美国人、印度人、男人、女人看到都是水,但是饿鬼道看到水是火,鬼道的十八界特别粗重,是苦恼的。虽然水是一个本质境,是人的共业把水变现出来的,但是每个人跟水接触的感觉不一样,有些人喝水,觉得特别的甘美,业障重的人,喝这个水就是苦苦的,这是什么呢?影像相分,都是自心所变现起的影子而已,所以说如镜中之影子。

又好比有一尊佛像,万德庄严坐在佛堂中,每个人拿一面镜子去照祂,如果你的镜子是黑的,那佛像印在你的镜子里,是黑黑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镜子有问题,本质境并没问题。那么另外一个人,把镜子擦的特别亮,佛像在他的镜子里,又清净又庄严。为什么呢?因为二个镜子不一样。本质相分是众生共业所变现出来的,那为什么每个人看到的未必是一样?是因为眼识之见分,借着第八识所共变之境相(佛像)作本质,然后再变现自己眼识之相分(影像)而攀缘之。


  在《维摩诘经》佛国品里,有讲到一首偈颂,解释天人的境界说: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欲界天跟我们人道一样,有男女、饮食、睡眠的欲望,同一桌吃饭,福报大的人,看到饭菜特别香美,福报少一点的人,就差一点。就像当初行布施,之后你升天,他也升天,大家同在一个法界,但是随各人施心之大小,所感得的饭菜却不一样——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为什么?福德力不一样,也就是各人的影像相分不一样。所以世间事的确是万般皆是业,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境界。这是说明本质境与影像境的不同之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这个在唯识学叫自变自缘!


净界法师

    下面讲到自变自缘,是说境界的本质,是从我们第八识变现出来的,然后前六转识又去攀缘,所以才说万法唯识,一切法不离开识。第八识变现根身和器界出来之后,第六意识去攀缘它,取到自己的影像相分,有时候我们看到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也不好,会接触到这些恶境界,实在不能怪别人,都是自己内心的活动──自己的业力把它变现出来、自己去攀缘它。这个在唯识学叫自变自缘。


  再看这个图──识、根、尘,主要是以识为主,识是了别,但是识要了别,必须依止根,有所依的六根和所缘的六尘。也就是第八识把根尘变现出来之后,前六识依止六根、攀缘六尘,形成各种不同的生命现象。福报大的人根好,看到的六尘也好;福报差的人根不好,看到的尘也不好,十八界很粗重。但是不管是好、是坏,就像是束芦——芦苇一样,本性都是空的,完全是因缘业力的显现而已,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体。因此福报大的人根尘好,不是永远是好,当福报享尽了,就变成不好,福报差的人,也不是永远不好,只要肯努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根尘也能够变好。


    所以一切法自性空,随着你所积集的善恶业力不断变化。有些人虽然福报大,一破戒以后,算命术叫破格,生命就会不一样,虽然福报差一点,多积阴德,也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根、尘、识十八界自性空,都是由因缘来决定。这是讲到生命现象,不论是能了别、所了别,其实都是个人心识活动而显现的现象。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八识变现的方式有两种——因缘变

净界法师

再看第二段种类差别。


    一切有情,各有八识,而一切识,皆为能变。


    八识变现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因缘变,一是分别变。


  一、因缘变:


    谓随因缘势力故变。即五八识随增上异熟因,即先业为缘,名言实种为因之势力,故变现境相。此境不借能缘之分别力,唯从自种因缘任运而生,有色心之实体实用,即性境摄。


  这一段是从《成唯识论》里面摘录出来的。所谓因缘变,是随着我们善恶业力的因缘变现者,这是总说。再看别释:什么是善恶的因缘呢?即前五识、第八识的相分,都是因缘变,随着增上异熟因,即先业为缘,增上是指强大的势力,我们造了很多业,有一个业的势力最强。什么是异熟因?指过去的善恶业力,是我们得苦、乐果报的助缘,而名言实种为因,我们的思想名言是主因,由因与缘的势力变现者——名言和业力的和合,就把境界变现出来,称为因缘变。


  其实,我们会在三界内、或者在三界外得果报,主要的因素有二个:第一个资粮要够,譬如说我希望升天,如果善业力不够,也是不可能,其次心中的愿力——你的名言、思想。虽然你造了很多善业,但是你发愿不升天,下辈子还要来做人,也可以,就像西藏的仁波切,他们的资粮可以升天,但是他们发愿再来人间,继续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为什么?愿力是主要因素,也就是希望。

佛法修学有圣道门跟净土门,以圣道门的角度来说,菩萨的行愿很重要,也就是你的愿力、菩提心、六波罗蜜资粮很重要。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批注,可以很清楚看到一个消息──净土法门是一种特别法门,蕅益大师说: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往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意思是说:我们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在莲华里化生,必须具足信、愿、持名三资粮,重点是─净土法门是他力门、果地教,强调感应道交,所以佛号念多少,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如果没有信愿,对阿弥陀佛没有皈依的心、没有真实的通身靠倒,三心两意,一下子念佛、一下子又修其他法门,修了半天,内心还存着想要在三界得可乐果报,那么就算你佛号念到什么程度呢?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力量有这么大啊,还是不能产生感应道交、不能往生。


  相反地,一个人信愿具足,临终十念乃至一念,就算资粮很少,只是一句佛号而已,但是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还是可以跟阿弥陀佛大悲心相应。为什么?因为有真切信愿。这个法门不是一般能理解的,因为全仗佛力,如印光大师说的,它是佛力加被法门。佛陀的功德,本来就存在法界,你要跟佛陀的功德感应,就必须不断串习──对弥陀的皈依和往生的愿力。所以站在往生净土来说,名言实种就比较重要,必须要有愿力。总之,我们会在三界得果报、或是往生净土,就有这二个因缘:一个是业力,一个是愿力。

第三小段总结:


    此境不借能缘之分别力,唯从自种因缘任运而生,有色心之实体实用,即性境摄。


    这种境界的出现(因缘变),完全没有掺杂个人的分别心,过去的业力是什么、就出现什么,这时候分别心还没有生起,只是自己的善恶种子,加上过去的愿力,显现出来,有色心之实体实用,为性境所收摄,这叫做因缘变。换句话说,我们的六识依止六根攀缘六尘,第一剎那叫因缘变,这时候所受用的果报,原原本本完全是个人过去的业力。第二念之后就不是了,就跟个人的分别心有关,这时候境界又会有变化。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八识变现的方式有两种——分别变

净界法师


    二、分别变:


    谓随分别势力故变。即六七识随自计度分别之势力故,变现境相。此有二类:一、偏随能缘之分别力,既无能生种子,亦无所托本质即独影境。二、带本质亦有能生种子,然借能缘之分别力故,不称境之自相,无色心之实用,即带质境。


  前面说到:六识依止六根去攀缘六尘,第一个念头所接触到的境界,完全是过去的业力,福报大,境界会好一点,福报少,境界就差一点,这时候还没有分别心。但是到了第二念之后,就随着第六识跟第七识的分别势力而改变──即六七识随自计度分别之势力故,变现境相。这境相就不完全是过去业力所变现,是由分别作意而生,非由实种子所生的,称为分别变,这当中有二种:


  第一:偏随能缘的分别力,既无能生的种子,亦无所托的本质即独影境。


  所谓独影境,是指境界的出现,没有依托本质,不是过去业力所变现者,是由第六识所独自变现出来的影像。举个例子来说:好比我在打坐中思惟死无常──思惟生与死,世间真相就是这样,有生就会有死,而死亡是随时到来的,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是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当你在思惟这件事情的时候,事情根本还没出现、没有本质让你依托,纯属第六意识独头意识思惟观察而起的,但是对你来说,是如此真实,就像真的发生过一样,这就是独影境,也就是分别变。

第二:带本质亦有能生的种子,然借能缘之分别力故,不称境之自相,无色心之实用,即带质境。


  所谓带质境是自心所现之相分,带本质之实体─已经有夹带物体的本质。物体的本质是过去业力所变现的,但是也借着个人的分别心,把境界变得更好、或是变得不好,所以是不称合境的自相,没有色心的实用,即是带质境。


  换言之,带质境不像前面的独影境完全不依托本质,它是依托本质,又加上个人的分别。就像我常说的譬喻:这个母亲有二个儿子,既然生下这二个儿子,表示跟他们都有缘。但是因为她的分别心,所以对小儿子特别好,对大儿子就不怎么好。有一天,她看到二个儿子在寮房看书──大儿子打瞌睡,手上还拿着书,小儿子也打瞌睡,手上也拿着书。晚上她丈夫回来,问说:二个儿子怎么样呢?母亲说:大儿子实在是放逸!怎么说呢?一拿到书就睡觉,没拿书没事,拿到书就睡觉。那么小儿子呢?小儿子,不简单,真精进!怎么知道呢?睡觉的时候还拿着书,已经那么疲惫了,还不肯把书本放下来。


  首先我们把分别心去掉,以客观的角度,来看这二个人,其实情况完全一样,就是睡觉时,还拿着书,但是当这个母亲有了分别心之后,这个境界在她心中,所出现的影像就不一样了──大儿子是一种放逸的境界,让她很生气,小儿子是一种精进的相貌,让她很赞赏。其实这位妇人受用这二个境界,有二个因素:首先是业力变现出这二个儿子,让她看到这个情境。这还不是主要的。其次是她心中的名言,一个安立为精进、一个安立为放逸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如何改变我们的名言!

净界法师


    《唯识学》特别强调分别变的重要,因为我们的第六意识活动势力很强大,一天当中,几乎都在分别变,让这些境界产生变化,已经不完全是个人的业力,而是有你个人的思想、名言在里面了。厚道一点的人,会把这些境界,往好的方向去想,比较刻薄的人,看到境界,处处不满意。事实上,这世间的确有这种人,明明他的情况已经很不错了,还是老是觉得不满意、很苦恼。如果把他个人的名言、分别心去掉之后,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他受用的境界已经很好,就是分别心有问题,因为你老是往刻薄、缺点的角度去观察思惟。有些人懂得去观察别人的优点、赞叹别人,即使过去的业力稍微差一点,善的分别,也能弥补过去的恶业。


  我们说万法唯识,第八识所变现的是原原本本─本质相分,但是第六意识会再变化一次,第六意识的重点,就是你心中的名言,看是厚道、还是刻薄,感受到的境界就会不同。当然,以佛法的角度来说,刚开始最好什么名言都没有──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完全放下名言,内心是无分别的,就像一面镜子,一切法都是如──他赞叹我,是如,他毁谤我,也是如,因为我不可得。所以佛法讲生命的增上,不是要我们去改变环境,由于过去的业力创造了各种环境,只能随缘尽份,要改变的是我们心中的名言。


  想要改变名言,以佛法的意思,刚开始应该从假入空──先把名言完全去掉,统统不要,慢慢的内心跟空性的无我、无我所相应之后,再生起另外一种名言,才会是好的名言。在《四十二章经》中也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刚开始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名言──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都是你的分别名言、过去的习气。如果我们对人能够厚道包容,虽然有人我的对立、善恶的名言,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以佛法来说,应该要有更深的体会: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将名言全都放下,大死之后再大活,那就是一种大悲心的活动,都是好的名言。简单说,佛法对于分别变的态度,一开始是: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站在空性、大悲心的角度来发动名言,能这样看一切事情,心境就会完全不一样。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色法——六尘的相貌(二)

净界法师


    再看:此色即是眼识相分,乃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未尝亲缘本质色也。


  在我们眼识所出现的相分─色尘,是眼识的相分。为什么我们能够取到眼识的相分呢?不是上帝创造的,是有二个次第:


  第一个:托第八识相分以为本质,这是由业力所变现的,是本质境。其次: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之后,因为第六意识的分别,又再变现一次。当然它会剎那剎那变化,如果第六意识是跟惭愧心相应,看到的色法、所安立的名言都是好的,如果第六意识是跟无惭、无愧相应,那就生起不好的名言,看到的东西都是不好的。所以这个影像相分──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未尝亲缘本质色也。其实没有一个人亲缘到本质色,因为色法是由过去的业力本质,加上现前的分别心,二个和合所产生的。那么其他的声、香、味、触,情况都是一样。


  依正二报动则有声,耳识缘之,自变声相。


依、正二报,皆为过去业力之果报,两件东西一接触就有声音,这是过去业力的本质相分,但是每个人听到的又不一样──耳识,福报大听到的是好声音,福报差听到的是吵杂声,这也是各人耳识不同的缘故。


  依正二报具香臭气,鼻识缘之,自变香相。


依、正二报本来就具足香气、臭气,但是个人的鼻识去攀缘香尘,福报大闻到的比较香,福报差的就是臭。那么第八识所变现之境相是本质,后面是影像。


  依正二报具甜淡等六味,舌识缘之,自变味相。


依报、正报,本来就具足甜淡的味道,这是本质境。但是每个人的舌识去攀缘,就产生个人舌头里面的相分,就是影像相分,福报大吃东西都是香的,舌识所依止的根比较好,分别味道就特别美妙。


  依正二报具冷暖坚润等触,身识缘之自变触相。


这和前面一样,依、正二报,冷暖坚润这是本质境,每个人的身识去攀缘,又变成各人的影像境─触相。所以世间一切事情,都是各人的业力、分别心问题。


  再看法尘,就比较复杂了,它是第六意识所攀缘的境界。


  五尘落谢影子,并及表无表色,定果色等,惟是意识所缘相分,名法处所摄色。


  关于法处所摄色,通常说名法尘,大致可分成二类:


  第一种是五尘落谢的影子:是说第六意识取得这个境界─法尘,是跟前五识同时生起活动的,叫做五俱意识,眼睛得到色尘、耳朵听到声音,然后把这样的讯息传给第六意识,这就是五尘落谢的影子,也就是前五识取到尘境,再把尘境传送给第六意识去分别,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是独头意识:是说第六意识不必假借前五识,在止观当中,也能够创造它的境相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