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楞严经明心见性修学重点之十番显见

你要是看外面的一切万象——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如如不动啊,不生分别执著,不起种种发明,所以妄想脱掉了。妄想脱掉之后,起的作用是什么?起的作用是本性起的作用,那就是楞严经里面讲的见性起的作用,六根根性起作用,而不是识起作用。八识与五十一个心所都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六根的根性。六根的根性起作用叫真见,见的外面相叫实相。八识五十一心所去见呢,那个叫妄见,见的外面相是妄相。不相同啊。
在这个地方,我们只要记住,妄想就是分别、计度、执著。离开妄想,那个是与非是超出了。刚才我跟诸位说相对的世界超越了,你入了一真法界了。再看下面一段经文,这个意思都相当之深:
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这个四句话大意是说,如果,果然由是一念纯真,这个一念纯真就是把妄想断尽了。这个在功夫上讲,禅宗上说坐断两头,中间不立。这是超越了。坐断两头就跟前面讲的出是非是是一个道理,就脱离了相对的,相对的是两头,脱离相对的。脱离相对就是中间也不能分别,我现在两边不立了,那还是落在两边,这一念都不可以有。
先头我说过,寂照同时,寂照同时这个心不能有,不能有这一念。换言之,决定不生分别心,这个时候你的心就是佛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绝对平等。到这个境界时候呢,上与十方诸佛,下与六道众生,感应道交,心通了,当中障碍没有了,完全相通了,智慧福德通通圆满了。
在我们净土宗里面也有这个说法。说什么呢?得一心不乱。很短暂地得个一心,只是时间很短,得到之后又失掉了。是不是有这个事情?有。就是在极短一刹那当中,你在一切法里头不生不灭,真性现前。这一刹那之中,虽然是极短的时间,真性现前。
也是金刚经所讲的一念净信,十方诸佛都知道。为什么都晓得?这个时候你的心通的,一点障碍没有,完全相通的,那十方诸佛怎么不晓得?虽然是极其短暂,这个时候的心跟十方诸佛的心是一样的,完全平等的。所以感应道交啊。所以净土里面讲这个一心呢,有短暂地得到一心,失掉了,有这个情形。
那么这个是酒精怎么回事情呢?这叫善根发现,不是功夫。功夫成熟了,得到之后,不会失掉,一得永远得,那是功夫。这个偶尔来这么一下,象那个闪电一样,亮了一下的时候,那是一秒钟不晓得多少分之一啦,这连一秒钟也不会到的,也不会有的。一刹那之间呢,是无始劫以来的善根现前,是属于善根。虽然是在一刹那,这一念,跟诸位说,在我们这个凡夫来说呢,确实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为什么呢?我们无始劫以来,好象那个千年暗室,从来没有见过光明,虽闪电一刹那照一下,那也很稀奇呀,也很不容易呀。何况就是你有这一次闪,一定有第二次。以后这个时间越来越长,这个次数越来越接近,这就是好现象。
可是有这个境界之后不能著相。确实有,我也曾经遇到过,有人跟我说过,我曾经读了一些经,时间太短,这么多年再也得不到了,后悔得不得了,这就错了。为什么呢?不用分别的时候才回现前啊。现了那么一下,要是念念不忘,这怎么行呢?尽打妄想。啊,还希望来个第二次。
没有这个希望的心,那第二次就来了。一有这个希望的心,天天希望着什么时候再有一次,什么时候再有一次,那永远得不到了。自己给自己做了障碍了。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真心的显现,清净心的光明。这个地方,那么我们刚才讲了一念纯真啊,坐断两头,中间不立的时候。
在这个境界里面,整个的法界,尽虚空遍法界,唯一真性。精而不杂,真而不妄。这时候叫什呢?在净土里面叫常寂光净土。还在实报土之上啊。这个真是纯真无妄啊,这就是华严讲的一真法界啊。
一真里面,诸位想想,哪里还会有相对的呢?一真里面没有人我,人我是相对的。一真里面没有凡圣。凡圣是相对的。一真就是一真,动念就是妄想,一真就没有了。
而我们现在求得呢,一真境界到底怎么样啊?这就槽糕了嘛,这就把一真的路堵死了嘛,起心动念嘛。起心动念,这一真就失掉了。我们现在最难最难的就是这个迷关不能破。迷关是什么呢?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起心动念。读经,这个经怎么讲法儿啦?佛是什么意思呢?糟啦。
佛没讲过,佛也没这意思,你操什么心呢?你在这里打什么妄想呢?佛这一切方法都是叫我们开悟的,决不是叫我们在里面打妄想的,不是叫我们在里面分别的,它是叫我们开悟的。知见多了把悟门堵死了,那不是佛讲经的意思,也不懂得佛讲经。
所以这个讲经之念,是迷呀,迷的人没见性。性在哪里呢?性常在。性不会灭的。性就在妄见之中。所以楞严前面,在这里还是如此呀,叫带妄之真啊。
我们的见性跟眼识混合在一起的呀。合在一起的呀。不但跟眼识合在一起的呀,跟八个识、五十一个心所里面的见分统统合在一起。统统合在一起,换言之,它就起种种妄想分别。诸位想想,这怎么能够超越相对呢?怎么能够超出是见非见呢?
那么悟了的人,就是见性的人,刚才说过了,
由是真精呢,
虽是带着这个妄,知道那个妄了,妄没妨碍,妄不碍真。因此也无需去妄再见真。
诸位要晓得,去了妄,真的也没有啦。古人所谓是,以金做器,器器皆金啊。譬如说你带个金手镯,那手镯是器,不要那手镯了,手镯不要了,金呢?金也没有了。因为手镯就是金做的嘛。
好!我们现在要见性,那个八识、五十一心所的见分呢,通通不要了,这不要,见性也没有啦。悟了的人他不会断妄见真,也不会在真里头把妄剔掉,不需要。
象永嘉大师证道歌说得好,证道啊。禅宗即是讲修道,证道歌是讲证道的境界。你看证道的人怎以么讲?他第一句话就说,宗旨就说出来了,
绝学无为闲道人。
绝学是怎么?不要学啦。无为是也不必做啦。真是清闲自在啊。
不除妄想不求真呢。为什么呢?没有妄想也没有真。我们讲一真法界为什么呢?因为有个妄想,所以才说个一真。妄想没有了,你再搞个一真,一真又是妄想啊。
凡是说得出的,全是相对的。凡是能够想得到的,也是相对的。所以到这个时候,叫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才是真正的契入一真。
那么我们读经要怎么读呢?
读而无读,无读而读。
一天到晚决不废读诵,这是真用功。虽然一天到晚不废读诵,决不著相。
不著文字相,不著音声相,也不起分别,
这个起分别就是不著心缘相。
每一天在读诵,这是不著空啊。心不著相,这是不著有啊。空有两边都不著,这是中道第一义谛。唯有悟的人才能够做得到。悟了必然是一切分别都无。
这个时候,才真正证实佛所讲的,见精与身心万物元是一个真性。见到这个真理了,才彻悟万法确实没有自他的分别。道家所讲的天地与万物齐,华严所讲的情与无情同源种智。这个是宇宙人生的真实相,才能彻底地见到啊。这样的境界,这是如来果地上圆满的境界。
我跟诸位说,诸位果真是认真地修学,这一生不是办不到,可以办到的。佛法所讲确实是讲一生成佛的。故然也讲三大阿僧祗劫,也讲无量劫。诸位要晓得念劫圆融,时间是不定法,你要是不相信,你要还是分别,还怀疑,还是生活在妄想当中,就给你讲三大阿僧祗劫,给你讲无量劫。
你要当下分别都无,好,无量劫就变成一念,一刹那,那么这个时间可以拉长,可以缩短,自自在在的,都不得了啊。当你一念不生的时候,时间缩短了,无量劫缩成一刹那了。你在里头起个分别,动个念头的时候,这一刹那就拉长了无量劫了。连时间长短也操之在我,不在境界啊。境界里头没有时间啊,没有长短啊。
那么这些言语,诸位听了很有趣味。呵呵,有趣味不行啊,要入进去,要把这个境界证实,成为自己的现量境界,这才有受用。那么如果说是智慧没有开,我们又会感觉到,象阿难前面所说的种种疑难,见性是大是小?是在身体里面还是在身体外面?还是能够指陈还是不能指陈?全是妄想迷惑。经上只举出一个例子啊。一切法,一切迷,一切现象,如果诸位在里头起心动念,就是前面这个例子所引申的呀。
我们不要读经的时候,哦,看到十番显见里面,阿难尊者有这几种迷惑,大概就这么多了,那就错了。这是把无量无边的迷惑举出几个例子来说,那要一桩一桩来说,说不尽啊。我们要懂得归纳,演绎。
总而言之,一切万象当中,无论是物象,无论是心相,心里的现象,就是讲的见分和相分,才起一念早就迷惑了。这个一迷怎么样呢?越迷越深,越迷越远,怎么能够回过头来见性呢?悟了的人就不一样了,悟了的人晓得万法是一,这里面从来就没有二,所以他的心里是定的。他在万法上决不起一念分别。为什么呢?就跟前面讲的,唯一文殊啊,于中哪有是文殊?非文殊?这一真法界,那是只一真呢,法界是一嘛,这个里面怎么能说是能说非呢?
那个一文殊当中,我们在这个里头,分是文殊非文殊,好懂啊。在法界里面的时候,因为我们现在不知道法界是一呀,所以难懂。
我们在这个法界里头,分佛法界、分菩萨、分六道,诸位要晓得,通是妄想啊。那佛为什么这样讲呢?佛要不这么讲,我们不能接受。因为我们活在妄想里面,佛就随顺众生来说。虽然随顺众生说,还是给我们诱导到一真,慈悲至极啦。
如果佛要不能把我们引到一真上去,那么佛所说的四十九年,或者是无量劫来生生世世跟我们说,那佛都对不起我们。佛说出来了,不但最后说出来了,一开端就说出来了。华严一开端,法华是最后,而在当中怎么样呢?当中时时点醒我们。你看楞严经里头点醒我们啦,金刚经也点醒啊,处处在唤醒啊。一觉悟就回头了。回头是岸啊。
所以悟了的人晓得,六根、六尘、六识,这是我们佛法里面常将心、色,这个一切万法归纳为十八界,这十八类呀。界就是类的意思。这个十八类是一。一就是十八,十八就是一。一个体啊。十八种相,十八种作用,体是一个。
真相大白之后,根、尘、识才成了一种圆融清净报觉。证得这个妙觉了,你再不会起一念头,心里再不会起一个念头。如果心里还有一念起来的时候,没有证得。证得之后决不起念。那么证得之后是不是功德圆满呢?还没有到圆满。
为什么呢?证得时候,是圆教初住菩萨,后面路子还很长,初住菩萨证得了,证得之后怎么样呢?起修。起修就是锻炼啊。在哪里呀?在境界里面锻炼。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境界里面锻炼。炼什么呢?炼一真。以事炼心,在一切事象里面,他只修一个东西。修什么?修这个一真。什么叫一真呢?在一切境界相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样样明了,如如不动啊。
所以四十华严,那就是修一真法界呀。那一真法界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我们一天到晚所接触的事物。各行各业,有善人有恶人,有顺境有逆境,有菩萨有外道。在这里面学什么呢?学一个看法,这是见呢,见什么?通是一真,不起分别。
行是什么呢?行也是在一心,如如不动。样样事情圆满,样样事情都是止于至善呢。这个止于至善是念念止于至善;行行止于至善;天天止于至善。不是说到某一个程度了再止于至善。不是的。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不是至善。可是你在里面生心动念就不善了。要拿六祖的话来说就是,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就是止于至善。悟了才行啊。都做不到啊。
可是诸位要晓得,你要这样练习,这样做呢,就会悟了。悟了之后,这个境界更真实了,解与行是相辅相成的。知能帮助行,行能帮助知,知行是一,不是二呀。
所以我们读论语,论语上:
夫子之道是一以贯之,
那个就是一真法界啊。实在是了不起。那个夫子论语里面所见的,那就是华严经五十三参嘛。实在是没什么两样。读论语就跟读华严一样的味道。那个法味一样浓厚。希望诸位细细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意思。
总而言之,这段经文里面,佛给我们讲的义趣,是在迷悟。迷,一切是妄见,悟,一切是真见。而迷悟唯在一念。一念妄动就是迷;一念纯真就是悟。纯真里面,哪里还有二三呢?那个是见非见就是二啦。没有二啊。妄见里面不只二啊,无量无边呢,何止是二啊。
那么诸位要是明了这个意思呀,这几句经文,到这里也是一段,后头讲的是:
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出是讲超出,指呢,就是指是见与非见,这才能够超出。也就是说得相对,能够超出相对的境界,而契入一真法界。
今天到这里,我们把第八段讲完了。下面意思比这里又要进一步了,显见超情。那么今天时间到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今天我们开始讲到十番显见的第九大段:显见超情。这个经文可以说是愈讲愈深了,愈讲愈接近真性。请看经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
那么这个底下要讨论的是自然、因缘。这个问题,可以说每一个人无论学佛与不学佛,总会有这样的见解,这些自然万物是自然而有,还是因缘而有的?追根究底啊,宇宙人生从哪里来的呀?这一段就是要讨论这个问题。
凡是有追根究底这个念头,这个叫情见。一切万法可以这样追究,是怎么有的?可是讲到本性,我们讲的见性,见性不是自然也不是因缘,自然、因缘通通都谈不上,这个才是纯真呢。但是从自然与因缘两方面来说呢,最重要的是破因缘,因为佛常常讲万法因缘生。所认学佛的人不大执著万法自然的,不太注重。常听到佛这样讲,万法因缘生,所以学佛的人呀,容易执著因缘。这个因缘生法它这个真实义是当体皆空,生即无生。
可是这一层意思,深一层的意思,我们不大容易体会。而往往我们听了因缘生法呢,就是从表面上体会,哦,一切法是从因缘聚会而有的,缘散就无了,缘聚就有了,我们总是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最肤浅的概念。
对于我们浅学的人来说呢,这个说法我们就满足了。可是再要向深处去研究的时候,这个讲解不能满足啊。所以这是属于情见。那么有这种情见,对于明心见性是障碍。因此这种情见必须要把它打破。所以这个题就是显见超情。
刚才说过了,大主意是破因缘,破了因缘之后,才能把妙净明体给显现出来。佛门里面常说,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呢。那么这是这一大段宗旨的所在。
世尊可以说是一向都是发明,犹其是在这个楞严会上,发明的常住真心呢。那么我们看看阿难尊者的态度,一直到现在还不肯承当,不敢当啊,还是不敢当。所以佛讲见性就是真性,见性就是真如,还不敢完全承认,阿难如此,我们更不敢当,更是不能承认。这个凡圣关键就在此地。
如果我们要认见性,就是六根根性是真心,才能成得了佛。用六根根性做本修因,与无上菩提才相应。为什么呢?无上菩提是不生不灭的。我们六根根性是不生不灭的。那么我们用意识心来修无上菩提,决定做不到。那个意识心是生灭心,生灭心的因,去修不生不灭的果,那怎么会相应呢?所以是决定办不到的。
你要是想修成无上菩提呀,这是第一个条件。所以楞严会上这个十翻显见,是最初方便啊。是属于智慧,就是智慧的选择。认识真、妄,六根根性是真;八识是妄,八识所变的那个境界更是妄。我们第一步的工作,舍妄趣真。以这个真的来做本修因。一切的修为都要与真因相应,这个才是真正的修行啊。
那么如何修法呢?在般若里面讲,诸位就更容易明了。般若讲是用观照般若啊。观照是六根根性起作用,眼见色是观照,耳闻声也是观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是观照。观照生智慧。所以是以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这才能证得了实相般若。
昨天,我们在法华经里面讲的教理浅深,法华经里完全讲实相。我们要能够亲证实相,没有观照的功夫怎么能行呢?文字般若也叫作方便般若,所以我们不要看到是依文字,哦,那一定是依经本的时候,那又错了。
六尘都是文字,所以也称之为方便。六根接触六尘,六尘就是方便般若。为什么六尘叫方便般若?因为你用观照般若去观六尘,六尘就叫作方便般若。
那么什么叫实相般若呢?再给诸位说,能观照的与所观照的不二了,就是实相般若。能、所不二啊,能所一如,这是实相。因为在华严经里面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才是实相。一不是一,多不是一呀,还没有证到实相,观照的功夫还不到家啦。到家,万法是一如啊,万法是一体呀。到你亲证到一切万法跟自己是一体,是一如。这个时候才见实相。所以这个见实相就是明心见性啊,见性成佛啊。
我们感觉得这个难,太难了。难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总是有一个人我的分别,有人我的界线。只要这个界线存在,永远不能叫万物一如。这就是我们这个功夫没有办法用到力,没有办法证得这个实相,原因就在这个地方啊,过失就在此地呀。这也就和我们治病一样,这个大夫对病人这个病怎么生的?那个病是什么性质,他要一无所知的话,诸位想想,他怎么用药呢?得这个病的时候,前因后果完全都了然,这才药到病除啊。对症下药,才有这个能力啊。
我们现在众生都是病人呢。不要以为,我现在身体很健康,很正常。我没有病啊。满脑袋的是非人我,这是见病,非常严重的见病。一餐饭不吃,肚子饿病。怎么会没有病呢?不吃饭,就吃药啊。到时候吃一点药,哎,这个病暂时止住一下。心是不健康,身体也是不健康啊。不要以为自己是个好人啊。佛就是一个好的大夫啊,佛法就是药啊。我们遇到这个好大夫了,拿到他这个药,那也得要药到病除。
那么我们要认识这个药,我们要肯服这个药。许多众生,接触到了,看到这个药了,他也拿到手了,他不肯服。不能依教奉行啊。或者我们说是不如理不如法地奉行。修行不如法,这个是吃尽了苦头都没有成就。那么见性的那个功德利益、受用,怎么说法,那个味道,我们也想象不到。那为什想象不到呢?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尝过嘛。
譬如说我们这个饮食,这个南洋,听说留莲很好吃,那个味道很好,我也见过,人家也供养我过,我不敢吃。里面是什么味道,我都不晓得。为什么?我没尝过嘛。你尝过的,跟你一提,那个味道你能够体会得到。你从来没有尝过,你怎么提,没有经验。
这个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都没有这个经验,所以怎么说法的时候,不止隔一层啊,不晓得隔多少层,那个味道,你怎么能尝得到呢?必得自己入这个境界,你才能真正尝到。你要是真正尝到之后,你才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法舍得干干净净。确确实实认定,这是真正的利益。真正觉悟,离苦得乐啊。而我们现在就是不敢认定,那是真乐啊。所以这边明知道是苦,明知道是烦恼,也不肯舍弃。还是在这个里面留连忘返,不肯回头。这个就是迷惑颠倒的众生。
那么阿难尊者示现的是为佛弟子,又是佛的侍者,他都如此,何况我们呢?这是亲身追随释迦牟尼佛的,你看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劝了这么多次了,到现在还不敢承认。可见得这个东西承认难呢,真不是个容易事情。
你今天要是能承认了,见性是你的真性,依这个真性做本修因,跟诸位说,你比阿难就超过太多啦。阿难不如你。这个确确实实是在我们这个一念之间啊,也是确实的。阿难之所以不承认,当然是代表我们凡夫。凡夫一向用惯了妄心,以为这个第六意识能够思维,能够想象,有无量无边的功用啊。
这个见性,唯性,好象起不了什么作用啊。又不能分别,也不能够执著,好象起不了作用一样。所以才不敢承认。
那么经过佛前面八番开示,大致上差不多明了,这个真性的性质了。那么在上面讲到,这个见性周遍,又疑到这个问题,起了个疑惑了。
见性从哪里来的呢?这一念怀疑心一起来,把这个见又当作相啦,把相当作见啦。
至此发明见精色空,说: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这个时候才悟入见性周遍这一句话的意思。
所以此地阿难白佛言,一开头说:
诚如法王,这个诚如,自己是相信了,诚然如佛所说,这个法王就是称佛的。佛,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这是我们在金刚经上读到的,佛是如语者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所说的觉缘,觉就是真性,缘就是万法。觉缘是以觉性能够见明见暗,见通见塞,遍缘一切,所以叫它作:
觉缘遍十方界啊。湛然常住,性非生灭。
就是指这个觉缘。要是果然它是周遍,是湛然常住,常住就是不生不灭,性非生灭啊。那么这个三句,是把前面的八番意思全都包含在其中了。因为湛然有常住的意思,有不生不灭的意思,又有前面这个周遍的意思。不变不迁,所以前面八番这个意思都总含了,都包括在其中了。那么阿难下面一句又来了。请看经文:
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
佛法是这么说,外道也讲冥谛呀。
冥谛是什么?讲不生不灭。也有讲周遍常住。那么外道讲的跟佛讲的有什么不同呢?如果说相同,那为什么叫外道呢?所以这个里头,确确实实是要鉴别清楚的。
梵志是印度当时这个外道的总称。这两个字翻成中国意思叫净行。梵就是清净的意思,是一个修清净行的,一般都是指波罗门,波罗门教。这个先梵志是波罗门教古代的这些圣者,被称为先梵志。拿我们现在好象佛门叫古德,是这个意思。那是波罗门教里面的古德,这称之为先梵志。那么这是在里面举出一种。
娑毗加罗,这个前面我们念过,那个摩登伽女的这个母亲就是信这个教的。所以用这个娑毗加罗咒来去迷惑阿难尊者。那么这个翻成中国意思叫金头外道,金头,前面说过,是金色的头发,叫金头外道。
这个冥谛就是娑毗加罗外道他们的理论,他们解释宇宙人生立二十五谛,这个谛就是真理,就是有二十五种真理。二十五种第一个那个是原始谛。原始谛就叫作冥谛。其次的就叫神我。这是它最重要的,其余的那都是小问题。这这两个是它中心的教义。冥谛是什么呢?跟我们古人那个《幼学琼林》里面所念的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就是混沌。
这种外道,跟诸位说,他们修行的功夫也真正是了不起。他的功夫能够到四空天,四空天属于无色界了,什么都没有了。他入到那个境界了,他认为那就是宇宙的开端了。建立什么呢?圆圆沌沌的,一片黑暗,没有光明了,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就叫冥谛。这是第一个。
从这个里面生神我。神我是什么东西呀?我们俗话叫灵魂,叫神识。那么由此可知他没有出三界,在三界的最高峰。那比起现在ji 督教、天主教,实在是高明,他们没有到这个功夫,没有到这个境界。这个是世间的四禅八定,才能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他们亲证的,所以他们就把冥谛当作涅槃。
诸位要晓得,涅槃这两字,这个名词,在印度所有宗教里面通用的。涅槃翻作不生不灭。他们认为那个境界就是不生不灭了。就到了最高的境界了。而不晓得那个冥谛是什么呢?是无明啊。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呀。
所以他们证得那个境界,八万大劫之后都要堕落下来。他定功失去了,他那个定力只能支持那个久嘛。定力失去了又要轮回。这一轮回呀,麻烦大的,破坏圣教了。说圣人有这个真的不生不灭,我证到不生不灭,现在还要轮回,可见得那个不生不灭是假的。所以大妄语成了,所谓是爬得高摔得重啊。
四禅天人,四空天人这个一落下来,绝对落不到人天两道,都是落到三恶道。原因就在此地,对于这个圣教怀疑,生这个毁谤的心,怨天尤人的心,这个造极重的罪业,那么将来到楞严经后面,我们会读到。
佛跟我们说外道所讲的冥谛,是法尘当中的灭法尘,四空天的境界,非色非空的境界啊。比起阿罗汉还要差一著。阿罗汉也是这个境界,但是比他深,用的方法正确。前面我们读过,阿罗汉,佛说过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阿罗汉的涅槃。
外道他不到,他不到这个功夫,但是他已经接触到灭法尘了,没有阿罗汉这个功夫。阿罗汉那个守,他能守得住,所以他不再堕落到三界来了,真超出了三界了。虽然超出三界,还是守在灭法尘,那个守就是定,他的定力比四空天的定力还要深,所以叫第九定。我们前面读过九次第定,第八定是非想非非想天,这是三界最高的了,到第九定超越了,不会到三界来了,超越三界了。
所以大乘佛法讲小乘也讲外道,门内外,我们佛门里面的外道,小乘人。佛门以外的那个外道,那是我们一般讲的外道,这外我们都得要晓得。那个外与内从哪里分呢?从人心分。凡是不知道一切法唯心所造的,统统叫外道,在心外求法叫作外道啊。
佛在华严经里面,这是初成道,示现成道,第一部所讲的经,他老人家就讲得很清楚,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外道不明这个道理。所以他误会这个是冥性常住。看到这个境界是常住的,当中没有变异的,又是遍满十方的,又看到好象是不生不灭的,没有改变的,认为这个就是真理了,这个就是宇宙万物最原始的,是这么一个境界。
那么讲到功夫,外道定力深的,穷理深者,他的功夫只做到伏六识的现行,第六识的现行,他全控制住了,可以要它不起作用,心定了。
可是第六意识的种子,完全是迷不是觉。那个末那的执著那个作用啊,完全存在,完全起作用。
而这个阿罗汉的功夫啊,这个末那识也能够控制一半,所以比他高。他是末那识执著冥谛啊。所以跟佛所讲的不一样,不是一个境界。这些外道们,连第八识都没有消息,怎么能够象佛所讲的妙觉常住真心呢?一个是光明遍十方界;一个是黑暗遍十方界,那不一样啊。光明遍十方界是真的呀,黑暗遍十方界靠不住。
为什么呢?我们把这灯通通息灭了,这黑暗遍十方界,实际上这墙,见性在此地的时候,也只就这个小范围,我们误认为是十方界。为什么呢?外面都看不清楚嘛。误以为是遍十方界,实际不然。那么这是讲到娑毗加罗他们讲的这个冥谛。
下面第二个讲投灰等,这个投灰呀是一种苦行外道,他们这个修行的方法是很特别,我们看起来也非常的残忍。投灰那个灰是什么呢?热灰,烧的那个热灰,把自己身体躺在执灰里头,修这些苦行。还有什么拨头发的,用这个火、烟熏自己身体的。还有象印度这些瑜伽,现在世界上这些表演的瑜伽魔术师就是这一类的,他们所留传下来的。把这个铁烧得红红的,烫自己身体,或者在这个上面走路,这一类苦行外道。都是属于投灰这一类的。
那么这些外道所讲的神我,也有三种不同。一种讲有大、小我,还有一种是说微细我,第三种说有广大我,全都说的神识。怎么是大、小我呢?比如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得的这个人身,这个外道他晓得,神识投胎来的呀,我们现在人有这么大的一个身体,这个我就显得很大。如果死了之后,造作罪业,那个人投到蚂蚁胎,那个蚂蚁的时,也是个我,有小我了。神识有大有小。投到身体大的,他就大,投到那个身体小的,他就小。所以他们对于这些六道轮回的这些情形,这些事,这些象,他们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示现在印度,而不示现在我们中国,你想真有道理。示现在我们中国,我们中国人这个修行功夫没有这么高,至少六道轮回的时候,知道的太少了,不很普遍。
那么印度人有这种功夫,见到六道轮回的人太多太多了,他们是只见其然,不见其所以然。所以才产生这许许多多的误会。而这些个误会是必然发生的。事,他见到了,理不明。再加上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推想,大概是这样的,才建立这样一个学说、理论依据。象这些情形,我们都应该要晓得。
末后这一句是说明,世尊平常常常说,这个神我是虚妄的计度分别。今天佛讲觉:
缘遍十方界,
跟那个外道所执著的冥谛、神我遍十方界,差别在什么地方?这是阿难怀疑佛所说的教法里面好象多少还带着外道的色彩,还带着有外道的这些理论。阿难是要佛把个问题澄清,使我们这个疑惑断除。那么我们一看这个发问,当然阿难也是利乐有情问,他哪里不晓得?明知故问呢。我们是真不晓得啊,他是装糊涂而已呀。是代我们请法,求佛为我们决疑。
佛所讲的,前头有一段经文,只有四句话,我记得,我们也用一个半小时讲下来的。特别提醒诸位,前面都说过,佛讲的是:
本是净元真心,妄为色空,及与见闻。
这不是说得清清楚楚的吗?这一句是把世出世间的真相,说得清清楚楚,只有四句。楞严的好处啊。佛菩萨是什么境界?六道凡夫是怎么回事情?全都讲明白了。
这是说,真如不变之性,举全体而随缘,随缘不是局部的事情,一随一切随呀。那么我们今天一听,一随一切随,是不是我们说,每一个人,我们都得随他缘呢?我们都得应付啦?这个把意思全都讲扭了。
在我们面前的这一切境界,是我们真性随缘而现的,不在我们面前,我们看不到,听不到,接触不到的,在地球的那一边,那个里头依正庄严,也是我们随缘变现的。
性是一个嘛。再离开娑婆世界,我们讲,好,十万亿佛国土那边的阿弥陀佛的佛国土,那个依正庄严,也是我们真如不变随缘而现的。所以跟你说,万法一如啊。这个是真相啊,可是我们现在怎么样?不相信。我是我,你是你,我跟你不一样,这有什么办法呢?
几时才能叫你相信,一切万法同一个根源,就是自己,谁能相信?为什么不能相信呢?因为你有分别心,你有执著心。就是你第六识起作用,第七识起作用。你就永远不会相信。没有第六识的分别,没有第七识的执著,你就相信了。是一不是二了。所以在当中作祟的就是六、七呀。心没有分别,万法是一啊。才起一念,那就千差万殊了,真相就失掉了。
那个外道小有功夫,第六意识不起现行了,他就看到神我遍十方界了,就能看到冥谛遍十方界了。这个是小功夫啊。所以我们晓得那个病根就是在六识,在七识。
前五识跟阿赖耶识那个病不大,那是什么呢?那是那个病产生的付作用。六、七治好了,那个八跟前五不必治就好了。那个是附带的,好象这个发烧之类的,那个是附带的情形,病治好了,烧也退掉了。
那么会修行的,就是要抓到根本呢,在根本上修啊。根本上修什么呢?修不起分别,在一切境界里面,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心里面没有分别心。心里面要没有分别心就不变,不变的心。外面是随缘。不变随缘呢,随缘不变呢。这就跟那些大菩萨啦,古大德所谓是同一鼻孔出气呀,一个修行法。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如如不动啊,不生分别执著。那么我们现在这个大定在哪里啊?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用第六识,诸位想想,到什么时候才能相应呢?古大德所说的,如果要相应呢,只有等驴年。你们仔细去想一想,有没有属驴的?等到驴年你才能开悟,这就说明没有指望了。那就是说明是错用了心啊。真正要想开悟,在念佛里面要念到理一心不乱。
要离心意识啊。离心意识就是说,自己离心意识,自己不用。
对别人呢,对别人用(心意识),对别人用是随缘嘛。对自己不用,就是不变嘛。
要是对自己不用,对别人也不用(心意识),就变成小乘阿罗汉了,变成小乘了。
说对别人也用,对自己也用(心意识),那是凡夫。
对自己不用,对别人用(心意识)是菩萨。大家晓得这个道理啊,那是真功夫啊。
外面用(心意识),里面不用(心意识),就跟唱戏一样的,在戏台上扮演一个角色,扮演得很象,很逼真,到了后台,另外一桩事情,完全不相干。人生就跟唱戏一样,一定要知道哪是真的?哪是假的?人生这个舞台上是假的,真的是什么呢?不变之性是真的,万法一如是真的。晓得万法就是自己。这个是真的。
可是在用的时候呢,人家不承认万法是一如啊。你得随他缘。不一,好,你是你,我是我,咱们清清楚楚,那是外表,不是真的。所以真的心是清净的,是光明的。
不但你的心遍十方界,你的身也遍十方界。你的慈、悲、喜、舍,没有一样不遍十方界,智慧德能样样遍十方界。那个慈悲心不但遍一切有情众生心,连这些桌椅板凳,那些尘土、微尘,全都遍满,平等平等,无二无别,它怎么不遍十方界呢?那么象这种情形绝不是外道所能见到的,他见不到。
见性的人能见到。诸位想想在这个境界里头有生灭吗?没有生灭啦。不生不灭啊,不来不去的呀,不垢不净啊。才见到一真。这个时候所谓是生活在一真法界里面。
没有见到这个理,自己起分别心,用心意识,生活在十法界里头。见到这个理之后,他生活在一真法界里头。生活在一真法界里,是佛与大菩萨。连小乘圣者,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还不格,还没有到这个境界。那么这是我们要晓得的。
理明白了,怎么个修行,自己还不晓得吗?一天到晚的生活行为就是随缘,恒顺众生。虽然随缘,在里头修什么呢?修不变的心。就是修清净心。在一切境界里面修平等心,修慈悲心。我这么说的是很浅。那么这些心怎么修法呢?跟诸位说,你那个心才动念了,就要觉啊。觉就是真性起作用;动了念了而不觉就是识起作用了。识与性作用的时候,确实是不容易辨别。你看这个玄装大师八识规矩颂里面说的,愚者难分识与根呢。那个愚者是指小乘阿罗汉呢。不容易辨别。
我们在运用的时候不是说不起心动念。因为行为有三种嘛,身体的造作,身的行为。口的言语,口的行为。意里面的念头是意业的行为。诸佛菩萨意业里面有没有行为呢?这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身的行为,我们晓得,有。口的行为也有。释加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有。那么再问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是有心呢?还是无心呢?这是问题目关键的所在。
如果是说释迦牟尼佛有心,错了。有心是凡夫。说释迦牟尼佛无心也错了,无心是泥塑木雕,没有心,无心,它不起作用啊。真相是非有心非无心。这样一说又太玄了,非有心非无心,倒底是有心还是无心呢?有无两边都离开。没有感的时候无心,感应道交的时候有心。这就亦有心亦无心。佛起心动念是感应道交啊。这个道理前面也讲过不少次啊。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那么我们要学佛也是如此。有感就有应,没有感就没有应。感应清清楚楚,决不迷惑,这个就是不变啊。三业之所造,叫作无作而作,作而无作。作了没有呢?作了,样样都在作,天天都在作。怎么说没有作呢?从真性讲没作。真性如如不动,哪有造作呢?没有造作啊。真性变成了净识,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在里面造作。
变成了这个净识,净识是什么?四智。四智是真性变出来的。大圆镜智,平等性知,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迷的时候叫八识,觉的时候叫四智。八识跟四智都是依真性而起的,它怎么不是一呢?所以说一如嘛。凡圣一如啊。
所以明了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修什么?就是修一个转识成智。修转识成智第一步,这是我们讲初方便里面的最初方便,最初方便的最初方便。跟诸位说,一切为众生,决不要为我的念头,这才能相应。无论做什么事,先想一个我,障碍就来了。
起心动念,做一切事情的时候,想到的是什么?众生。这个障碍就没有了,心地就光明了。为众生。一切为众生,如果说念念常能够提起这一个正念,决定没有我这个念头,你要训练个三年五载,跟诸位说啊,那个我执啊,不破自然没有了。这个法子高啊。
小乘人破我执,那吃尽了苦头啊,才把这我执打掉啊。要证得阿罗汉果,见思烦恼断尽了,诸位想想吃多少苦头,才把这我执破掉了。大乘菩萨妙极了,根本就不要破我执,念念为一切众生,把那个小我化为大我,小我没有了,我没有了。所以这个法子妙,比小乘实在是高明太多了。
破我执的关键,要能把一切众生看作自己,这个样子,你就更快了。对待人跟对待自己一样。一定是平等的,是以平等心。那个对方能接受多少,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就好象那个天下雨一样,雨水下来是平等的。那个大树吸收的水份多,小草吸收的水份少,那是它的事情。它能够接受多少,是它的事情。那个雨水落下来一定是平等的。
所以只要自己的心是平等的,对待一切人,一切人他接受多少,是他的事情。这就是讲理上讲是平等的,事上讲是不平等的。事上有接受多有接受少啊。理上平等,事上也平等。那接受多少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所以理事都是平等的。这个是修行关键的所在啊。
佛常给我们讲,等运冤亲呢,冤亲是不平等,那是境界上,就是小草跟大树。我们自己象雨水一样,象雨露一样,绝对是平等的。那个清净人,他愿意亲近,他多得一些利益,那是他肯亲近。那个冤家看到后掉头而去,他不肯亲近,那是他的事情。学佛确实是如此。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就很感概地对我说,因为什么呢?亲近他的人不多。所以我到他那去的时候,时间很多。他常常感慨:“我对待哪一个人都一样,可是人家看到我好象地位很高,不敢接近我,好象我架子很大,不容易见到。他说其实呢,我一天到晚都有时间,谁来找我,我都接见。”他的心是平等。那么亲近他的那些人的心不平等。确实有人认为他的地位太高了。还有人误会的,政治和尚,不愿意亲近他。到他老人死了以后一烧,烧出一万多颗舍利了,好多人后悔,唉呀,这个大善知识啊,后悔没有去亲近他,那来不及啦。
那么这是缘份的问题呀。我也跟他老人家在一起三年,一直到他圆寂,每一个星期星期天到他那里去,两个钟点,有的时候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也跟我吃饭。我每一次去,几几乎乎都是我一个人。很少遇到他别外有客人在那个地方,很少。这样一位善知识真是可惜啊,没有人去亲近他。所以我们看出老人家那个心真正是平等心,清净心。
以后我亲近这个李老师,问李老师的时候,他跟章嘉大师也很熟悉,我就请教他章嘉大师修行功夫如何?他说,功夫我们不敢讲,但是他心地的清凉自在呀,我们能够想象而知。这是李老师对他的评语,清凉自在。那么我们亲近他那么多年的时候,确实体会到是清凉自在。那么学佛的时候要这样学,功夫才得力。
别人对我划界线,那是他的事情,他是迷而不觉啊。我们自己对别人划界线,就完了,也是迷而不觉。
这两天有个日本人,到我们这里来了,大概明天后天恐怕还要住在我们这里。他今天来跟我说一桩事情,说得我都好笑了。他不但到台湾来了二十七次,二十八次啊,次次都受人家骗,他在日本也常受人家骗。他那个师父心地也很软,好多人向他借钱,借去之后就不回来了,就没有了。那借去之后上了当晓得被骗了,下次来了他还借给人家,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啊,他的师父是道安法师。那个老兄也是跟道安法师出家的,道安法师就是常常受人骗。那个骗走了,有一次我在那里,他对我说:“你看到没有,这个骗子今天又骗去我多少了,他很聪明,他会骗我的钱,不是骗一次,骗好多次呀”。他还是给他:“很聪明,他会骗我的钱。他还得给他。”他这个徒弟也很难得,他知道人家来骗他,他还是给他。所以我就跟他说了,我说你有福报啊,你是好人啊。好人后头一定有好报啊。被人骗不要紧,不能骗人。
被人骗两个情形,一个是还债,过去欠他的,还完了,他就不会再来骗了。另外一种情形呢,放利息,你借不要紧,尽量给你,这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人能懂这个道理呀,得失心没有了。是你的福报丢得掉吗?丢不掉的。骗去了,将来还加倍的奉还的。这一生不还,还有来生来世。所以心是清净的。不会说:哎呀!我被人骗了,要难过多少天,那难过的话有什么用呢?一难过就还钱了,这个难过有用啊。这难过多少天,人家还是不还,那自己不是冤枉受苦吗?得失不关心啊,这是福报。所以老实看看这个父子两个都不错,他来我招待他的,他诚实,老实,在今天这个社会很不容易。老实人难得啦,他是个老实人,所以我愿意帮助他。这些说起来都是修行的例子。
那个被人骗的时候,糊里糊涂地被人骗,这个不行,那是愚痴啊。被人骗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被人骗的,这个可以,觉而不迷。那是修的是觉而不迷。事上能够做到没有得失,就是修一个心啊,念念明觉啊,清净光明。那个事上怎么变怎么变,那就跟法华经里面讲,如是啊,如是如是啊。样样事情皆是如是啊。
孔老夫子说的,命也命也。那个命也就是佛所讲的如是如是,一个意思。命里就是这样的嘛,所以理明了,心就安了。安就是定啊,定能生虑,那个虑是什么?就是知慧。定能生慧。
我们同学讲的真正修学要懂这个道理,要把这个道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日常生活就是修大行。明大理,修大行。这样才能证大果啊。理论不通,是盲修瞎练。说他盲修瞎练,他还一肚子不高兴。真的是盲修瞎练,不是假的。那么这是讲到这个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修行就是修的这个。
我用这个四句话,这是好多年前,我讲十四讲的时候,讲到第三讲这个万法归一的时候,我就用这个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开做四句,来解释这个道理。
不变随缘是佛,佛已经不变了,随一切众生的缘是佛。
随缘不变是菩萨,我们现在随缘学不变,就是菩萨。
不变不随缘是小乘阿罗汉,他入偏真涅槃他不变了,他也不随缘。
随缘随着变是凡夫,我们现在随缘随着变。诸位想想这个道理,我们该怎么修行法?这个宗旨也能抓到了。
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就是在随缘里头学不变啊。不变就是清净心,不变就是慈悲心,就是平等心,那么这个就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是要修得的,不是口头念念我发菩提心了,这就行啦。这不行,那没用处的。菩提心是要真修的。
这个外道他们所计校的冥谛、神我,以为这个能生万法。冥谛、神我是能生,万法为我所生。能生的是常,所生的是无常。他们所计校的,跟佛所说的第一个所不同之处。佛又说过: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那么这个就是真如随缘,是真如随缘之相。也是全体不变呢。所以性相一如啊。好象前面所讲的捏指所见的二月,二月全体就是一个真月,真月之外并无二月。这个道理很浅显的,一说,我们很容易懂的。
那么外道的计校,万物各个有体相,而推究到冥谛神我,是万法的生因。那么能生跟所生体相不同,这个不能相应,这跟佛法讲的二不同源。
佛法讲到万法一如,是一,体如如,相也如如。你看那个法华经里十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X如是,到最后究竟本末,如是究竟本末啊。没有不如啊。
性是真常的,不生不变的。相也是真常的,不生不灭的。如果说是这个相是生灭的,那与那个不变的不生不灭的真性就不相应啦。所以这个是跟外道讲法截然不同啊。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看这个万象是生灭的呢?我告诉你,是你的妄心,生灭心看外面境界相是生灭相。生灭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啊。你要用不生不灭的真心看外面境界相呢,境界相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法华里说是法住法位,一切法常住。外道他还是用的生灭心,看到外面那个境界相是生灭的。不生灭的生因,怎么会生出一个生灭的万相呢?理论上就讲不通啊。
佛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这些外道对于这个道理,可以说完全不通。他们认为这个冥谛里面一切都无,非色非空的境界。纵然他们有一点那个知觉,也属自心一种相分。而这些人迷失真相,误以为是冥谛,误以为是神我。
神我,我们晓得,就是第七识,阿赖耶见分的一分呢。这是迷,是执著,所以完全不了解唯心的道理。在唯识学里头不讲唯心讲唯识。万法唯识。万法即唯识了,也是一如无二如啊。能所是一不是二啊。
那么这个在唯识学里头也特别提出过,所以佛法不同于世间的哲学。为什么呢?世间哲学有能所,我是能研究的,一切理论、事相是我所研究的,有能有所。
而佛法唯识里头是没有能所,能研究的是自己,所研究的还是自己。无为法是自己,有为法还是自己。是自己研究自己啊,并没有对象啊。这是跟世间所有宗教、哲学不相同的所在。所以拿世间的那些方法来研究佛法,来研究唯识,怎么能得到真相呢?路全都走歪啦。读了百法就能证得人无我、法无我。为什么呢?他是自己研究研究自己呀。我们现在是呢,不是这样的,实在是用世间的方法,我是能研究,百法是所研究。
百法念完了,不但人我没有去掉,法我没有去掉。人我也增长了,法我也增长了。所以起的作用是反作用,反效果。大不同啊。唯识学如是,一切大乘佛法无不如是。这是我们要明了的。
所以千万要记住,决不是只有禅宗提倡离心意识参,一切大乘佛法都要离心意识。而离心意识的方法里面非常巧妙的。念佛是巧妙,诵经是巧妙,但是这个妙法门,我们现在不善用。我们也念经也念佛,没收到效果。这是什么?用得不恰当。用得恰当了,确实能收效果。而且能在最短时间收到最好的效果,最大的效果。那么是有这个三种不同啊。
所以一切大乘经、小乘经,佛常说,因缘生法,而因缘生法的义理非常之深。佛说因缘生法主要的就是破外道。因为外道认为神我,这个冥谛是自然的。佛是用因缘来破自然。换言之,因缘并不是究竟义,是方便说。外道有这个病,佛用这个药治他的病的。
那么今天阿难怀疑的,是怀疑我们这个自然的问题。阿难实在是大慈大悲,为什么呢?貌似流弊,必然有这种见解,会提出这个问题来。他先给我们提出了。那么佛在楞严会上给我们解释,说到真实的,自然、因缘两边都说不上。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经文:
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
那么这一段文呢,是阿难尊者听了世尊前面八番开示之后,这又怀疑到世尊前几科所说的好象是自然,但是佛说到万法,总是跟我们说的是因缘生法。主张一切法自然而有的,是印度当时那些外道们。那么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讲的这些道理,是不是违背了过去所说的宗旨呢?那么我们晓得,佛是真实语者,佛决定没有妄语。
那么佛既然不妄语,何以前后所说互相抵触呢?这一个问题,如果要不能圆满解决,当然这会于法生起怀疑(阿难疑情:)。疑必定成为障碍,明心见性的障碍。所以阿难就引起过去佛在楞伽山,为大慧菩萨们那一些人说法的时候。那么这一桩事情就是楞伽经,楞伽经就是因地名所起的,在楞伽山所说的。
楞伽是印度话,中国的意思是不可住。这个地方太险要了,不是凡夫能够上得去的。在古书记载的就是现在的锡兰岛。那么锡兰岛也是佛教的圣地,楞伽山在锡兰岛。这个地方是些峭壁。现在要上去,容易了,有办法上去了。
在从前这个峭壁是非常险的道路,尤其这个峭壁很高,要从底下爬上去,确实是相当困难,所以当时说得有神通能够飞行,才能够上得去。普通一般凡夫上不去的,那个地方是佛菩萨的道场。那么这个不可住的意思,凡夫没有法子上去,那个地方都是圣人。
那么佛曾经在这个山顶说楞伽经,而楞伽会上那一些当机者,是以大慧菩萨做班长,所以他是楞伽经里面的代表人物。那么楞伽也是唯识里头一部重要的经典。它那个重要性仅次于《解深密经》,六经十一论里头,楞伽经是相当重要的。这一部经不但是在唯识里头是一部重要经典,在禅宗也是一部重要经典。因为早期禅宗里面以楞伽印心。五祖以后才改用金刚般若,以这个金刚经印心。
那么大慧即然是楞伽会上的当机菩萨,所以阿难就特别提出来,引据——这确确实实是有据的,不是随便说的,是有证据的。
斯义就是差别之义。就是佛讲因缘,外道讲自然。自然与因缘当然是有差别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所以在此地要辨别佛法与外道,于其教义所不相同的地方。一定要辨别清楚。下面这个四句就是叙述外道的立义,他们所建立的大意:
彼外道等,常说自然。
外道所说的自然,大意是说,内而心性,外而万物,都是自然而有的。这个自然,诸位要记住,就是没有因缘的,无因的,自然而然,换言之,不必修啦。这是一种拨无因果,废弃修证。这一类的外道。
末后这两句,这是说楞伽经,佛在楞伽会上讲的这个楞伽经,《楞伽经》里面就是破外道的。所以佛广说因缘。一切法有因有果。不但世间一切法有因有果;出世间一切法也有因有果。诸位虽然法华经还没有读到经文,法华玄义里面,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坛经里面六祖大师也讲得很清楚,法华经是一乘教义啊。它的宗旨是什么?因缘为种啊。一大事因缘,这是法华经的宗旨。可见得究竟了义一乘法还是因缘为种。
那么我们也可以这么说,世尊示现成佛,四十九年所讲的就是一大事因缘而已。佛是广说因缘来破外道自然的邪见。因就是佛法一般所讲的亲因,也叫作种子习气。缘是讲助缘,凡是能够帮助这个种子起现行的,都叫作缘。
因与缘,跟诸位说并不单纯,非常非常的复杂。如果我们冷静一点,仔细仔细去观察,这个道理不难体会。为什么呢?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果啊,一个因不能生这么多果啊。一个果一定有一个因。那个果是无量无边,你因缘当然也是无量无边。所以这个法界是无量因缘而成就的啊,不是那么很简单的呀。
可是佛说法呢,这个无量因缘就难说了。无从说起了。所以把无量因缘归纳为四大类,四缘生法:
就是新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
这是归类为了说法方便起见。这个里面不单单是那个增上缘很复杂,就是亲因缘也相当复杂。那么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晓得。
在佛法来看,我们从内说,三乘根性,这是举例来说,小乘、中乘、大乘。必须有过去世所种的种子,根性,这个是因啊。
过去生要不修三乘的因,我们这一生遇到三乘佛法也不会接受的。这一世遇到三乘佛法,也不反对,还能听得进去,那可见得过去生中,你一定有三乘佛法的种子。现在遇到三宝,遇到经典,遇到说法,这就是外缘呢,遇到外缘啊,把你里面三乘种子又给引发起来,起现行了,你现在归依三宝来学佛了,这就是现行。
那么我们的种子,也就是所谓我们的善根,跟诸位说,非常深厚啊。若没有深厚的善根种子,在现前这一个时代,可以说是邪知邪见充满了世间的这么一个时代,你还能闻正法,对正法听得还很有兴趣,这是实在不简单。那正象佛在金刚经里给我们授记的,我们的善根确确实实,是过去生中千万亿佛所处,种下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一生才能遇到。
那么三乘根性如是,六道依正庄严无有一法不如是,法法如是啊。就拿植物来说,植物的种子是它的亲因缘,土壤、肥料、阳光、人工都是它的增上缘。它要一切增上缘都俱足了,才能够生芽,茁壮、开花、结果。那么这就是证明了,内、外法必须有众缘合和,才能够现相,才能够结果。
那么这个道理,阿难记得很清楚。楞伽会上,佛说的很透彻。今天他的疑问是在,往常这些外道们讲自然,佛是用因缘来破他们,破这个外道自然的学说。当然以阿难自己所证的境界,就是佛子所证的境界,决定不是外道他们所证的境界。
你比如讲,这个外道自然之说从哪里来的呢?二十五谛里冥谛来的,神我来的。他认为这是自然的。所以外道的实证只能够证到四禅天、四空天。误以那个境界就是大涅槃的境界。大涅槃就是不生不灭,永远就是这个样子了,那是他的误会。我们再看看底下,阿难疑问的地方说出来了:
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
佛今天在楞严会上畅谈觉性,真如本性,这个地方讲的觉性,也就是我们所谓十番显见的见性。确确实实,见性不属于因缘。阿难的毛病在哪里呢?弄个自然出来了,见性也不属于自然呢。观察出它不属因缘是对的呀,没错啊。他弄到自然去,好象是自然的,这就错了。
那么在这个地方,我们得先把这个因缘、自然的定义给诸位说说。何为因缘呢?因缘是随缘随变的。
你看看,拿植物来说吧,种子这是因,种下去之后,过了几天,它发芽了,那个种子变了,变成芽了,那芽又生根了,种子看不见了,它会变的。随缘随变的是因缘。
自然是什么呢?自然是不变不随缘的。
比如我们看一块石头,石头是自然,它永远是石头,它不会变成别的花样了,那是不会变的。
那么我们的觉性呢,它随缘又不变,它不变又能随缘。这个妙啦。
因此从不变随缘上来说,那不变是自然,自然不变不随缘,它随缘,所以这个自然定义按不上去。随缘,随缘随变,这是因缘。它随缘又不变,所以因缘之说也按不上去。
诸位必须要晓得,佛说法是无法可说啊,佛无有定法可说。佛无法可说,而是众生有病。佛所说的法是治众生的病。因为当时外道普遍执著万法是自然的,这个病很深。
因为这个病,是外道他们修定,是他们亲证的境界。佛说因缘生法是一付药啊,对治他那个毛病的,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那个药到病除了,果然有效了,病除了之后,药也不要啦。好,一听有道理,这个是自然是错误的,那再执著个因缘,又错了。病好了,药也不能要啦。这样才对呀。
这也就是众生无始劫来的坚固习气,总是有执著,他不执著这一头,就要执著那一头,这是大毛病啊。那么阿难在此地就示现的这个样子。所以他提出来问题来了:
我今观此觉性。
说我今观此觉性,这个我是阿难自称。他今天微细揣摩,观察这个觉缘见性,好象跟外道所主张的自然是一样嘛,本来不假修证嘛,乃至染净、依正、生灭通通都没有啊。一切都离嘛,正是信手拈来无不皆是啊。所以他误会觉性自然。这是从体上观察,是这样的。
但是这又有作用啊,作用随缘啊。能现万象,能随众缘。文里面讲非生非灭。非生,真如本性原本就俱足,万法俱足啊。那我们讲到华严经里面,原本就是圆满的呀。没有一丝毫欠缺,这是不生的意思。非灭,是究竟不坏。就是楞严经这一段里面所讲的常义。
远离一切,
一真,一体,所以能够远离一切。
虚妄颠倒,
虚妄是说在真性里面无自无他。所以能够远离一切颠倒。这个意思就是遍满的意思。可见得阿难这一句里头含的,真如本性有恒常之义,永远不变的意思。有遍满,圆圆满满,而没有欠缺,有这点意思在。所以他说似非因缘呢。
佛常说因缘,这个似非就是怀疑呀,好象真如本性不是因缘所生的呀,不是因缘生法啦。诸位要记住,佛讲因缘生法,没有讲因缘生真如,没有讲因缘生本性,没有。你查遍一切经,看看有没有看到佛讲因缘生见性,你看看有没有?没有这个。因缘生一切法,因缘不会生一切性的。
涅槃,每以不变为无常之因呢。足见变才是常因。那么此地是把变与常合成一个意思。所以阿难在这里迷了,以为是自然。他自己所说的这个意思,所说的这几句话,我们乍听,好象他说得很有道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实际上,阿难是只学会佛的言语,没有透彻佛的义趣。佛讲道理,他没有透彻,言语是学会了。象这种情形,前面我们见到好多啦,他也是引经据典跟佛去辩驳,引的话都不错,意思都搞走样子了。
那么诸位想想,阿难尊者当年在世尊会下,为佛侍者,一天到晚跟在佛的旁边,还执著佛的言语,没有搞清佛的意思。现在佛灭度三千年,我们拿着翻译的经本,说是不把佛的意思搞错,诸位想想,那不是容易事情啊,太难太难了啦。在佛的身边都把佛的话听错了,意思都听错了。
那么我们要问了,如何才能不错啊?这是大问题,这才是学佛最紧要的问题。怎么样才不错?实际上佛在一切经论里头,尢其是大乘经典,常常教给我们,舍识用根就不错了。阿难跟在佛身边发生这样的错误,全用的是第六意识、第七识。所以跟在佛边,也是常常犯错。
你看我们六祖大师去佛一千多年,人家心里面干干净净,本来无一物。他没有一处是错误的,这是我们要晓得的呀。能够把这个道理认清楚了,别说我们今天去佛三千年,去佛三万年,三十万年,三百万年,还跟如来把手同行,没有一丝毫的隔碍啊,没有隔阂,没有障碍啊。心里面才有一物,那就千里万里了,就去佛远矣了。
阿难在此地示现的,他心里有物啊。一天听说佛在这里讲的这个,哎,立刻就想到佛过去在哪里讲的,怎么跟今天不一样啊?阿难的毛病就是满肚皮的佛法。释迦牟尼佛无心说出来的,他全都有心收藏了,都入了他的仓库了。六祖大师是本来无一物啊,他那个仓库的东西是太多了,法法俱足啊,样样俱全啊,病就生在这里。我们读经要懂这个意思啊。
那么尊者是不是真的如是呢?那不能说。那个本,我们姑且不论他,他不是在表演嘛,表演,我们就单就事相来说,单就他表演上来说,他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在此地是论迹不论本,他表演的是凡夫,是用心意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离心意识。所以才有这些问题呀。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代我们问的。示现薄地凡夫,不能舍心意识,在如来面前闻法就有这么多疑惑。会有这么多障碍。
那么这是从因缘那一部分又回到自然了。表面上过错是在此地,而阿难的意思,在此地,我们必须要做一个简单的表明。
他的意思是说,佛在楞严会上所讲的义趣,与世尊过去所讲的因缘生法,乍看起来好象是相违背的。那么此地所讲的这个义趣,想一想反而与那个外道自然所讲的道理很接近。所以末后提出来的他这个疑惑:
是似非因缘。
那么时至今日,不要说是外教了,佛教本身法师大德们对于佛的经论,疑惑的地方就不少。甚至于有怀疑佛经里面讲的大日如来,是太阳神。这差到哪里去啦。类似这种情形,我们可以时常听到啊,时常见到啊。我们心里要明了。
见到了,诸位要记住,这要观机,可以给他解释则给他解释,不可以给他解释,则一笑了之。什么叫可以解释呢?解释他能接受。这样的人能够解释。换言之,他还能虚心向学。不过他的见解错误了,这样的人可教啊。
如果他有坚固的执著,认为他那是对的,或者是故意歪曲的,来破坏佛教的,那你跟他争论是枉然的。愈争愈不好,不如不跟他争。那么不跟他争,也许诸位要怀疑了,任凭他发展,那将来不是迷惑大众了吗?我们不跟他去争,不给他去讲解,你在大众当中弘扬正法,大家眼睛都亮了,都有智慧了,自然能辨别邪正,这个才对的。
譬如说现在这个一贯道盛行,不必借一贯道这个目标跟它攻击,正面发生冲突,这样不好。佛法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与人争。一贯道教化的是大众,我们也以正知正法来教化大众,这就行了嘛。
就好象美国两党竞选,老百姓自由选举嘛,你说你的好,他说他的好,大家看看究竟是哪个好,让他去选择。这个是对的。
佛当年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攻击这个外道那个外道,没有跟人家打架,没有。如果要攻击呀,那佛教这一场战争比那个ji 督教百年战争,恐怕还打得还要激烈啊。佛法里头没有斗争,没有战争,可见得佛不与人争啊。
经里面也有看到外道的首领到最后归依佛了,看看,可教啦。他虽然是外道,他相信真理,只要你讲的确确实实是有道理,比我的高明,他就来皈依。
还有一些是意气用事的,虽然晓得我不如你,我还是反对你,我还是说我的好,那就随他去吧,佛不需要相争嘛。那么象这种的气度,这样的雅量,我们要学啊。
所以千万不可以象世人所讲的疾恶如仇,佛法里头没有仇敌。外道、魔王,佛眼睛里看到,迷惑颠倒的佛,是一不是二啊。他跟我划界线,我不跟他划界线,就是没有界线。就不会有争执。凡是有争执的,两个都是一般高的呀,一样的。
所以诸位想想,你小的时候在学校念书,你跟你的同学打架了,老师一处分,两个人一样处分,现在学校没体罚了,我念书的时候还有罚跪、罚站。你两个人吵架了,打架了。老师叫过来,两个人一起跪、一起站。没有什么哪个先动手,哪个后动手的,一样。为什么呢?两个人都不好。两个有一个好的,就打不起来。很有道理呀。我们小的时候不服气呀,明明是我有理,他没有理,为什么我也要处罚?还对老师不服气。现在晓得老师处罚有道理,真的两个人都没有理。那么在看最后这一段:
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那么这一句非常之好。阿难,可见得他自己怀疑,虽然怀疑,知道佛所说的一定是正确的。佛没有妄语,佛绝对不会前后颠倒,当然是自己建立不真啊。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求佛开示,不让我们自己误入歧途。
第一句这是承前面的文,似乎与外道自然的说法相同。那么又不象是佛所讲的因缘这个道理,就是与因缘道理似乎不大相合,反而与外道自然的有一点相同。那么这样一来,佛法所建立万法因缘生的宗旨,究竟与外道这个自然比较比较,哪个对呢哪个不对呢?所以说:
云何开示啊。,

我们要怎样来说明来讨论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是大问题不是小问题,怕的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那就不堪设想了。所以阿难才说:
不入群邪啊。
这样才能够真正保护真实心妙觉明性。阿难请法之辞都讲完了,把他的意思都说出来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