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菩提心述要』

印光大师他把吃素当作根本重戒!

净界法师


    问:又食物当中常常不自觉吃了鸡蛋,又吃肉边菜。


  答:哦,吃肉边菜不好喔,吃久了,吃菜就变成肉。吃肉是很严重的,这个要小心哦。所有的业,净土宗,杀业最可怕,它不会放过你的。你看印光大师说,他说你不管有没有受菩萨戒,吃素,他把吃素当作根本重戒。如果你希望你临终的时候,不要太多人来障碍你,我建议你真的吃素,如果你真的愿我临终无障碍。尤其咱们中国人什么都吃,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四只脚的,都吃。这个吃素更重要,我觉得中国人吃素更重要。所以你不吃素,你吃众生的肉,在《楞严经》说,它觉得你吃众生肉有两种情况,两种情况。


  你会说不是我杀的,如果是你杀的,那你两个问题:命债、肉债,两个都有。如果不是你杀的,你欠它肉债。即便它不是因你而死,它也没有说把肉给你吃了,对不对?所以你杀它,再吃它的肉,你欠它两个东西,命债、肉债,你就很难跑掉了。那么你如果没有杀它,你起码欠它肉债。


  为什么吃素那么重要?


  因为你一天要吃三餐,这个累积的业力太强,这个业一天要造三次。所以我希望你想一想,你有需要把自己临终弄得这么多复杂的障碍吗?所以这个众生肉不能吃啊,不能吃喔。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这样算自杀行为吗?

净界法师


    问:如果已知道身体已经败坏严重,虽不是立即会死亡,但想求往生,开始不进食,不看医生,算自杀行为吗?


  答:这个不构成自杀。当然有一个条件,就是说,医生判定已经医疗无效了。你可以选择不吃东西,你也可以选择不插管,因为我可以不救拔我自己,但是这个不算杀生,这个叫做顺其自然。杀生就是说你用一个外力,比方说你吃药,比方说你打什么针,让身体提前结束,这叫做杀生,但是我什么都没有做,这个不能讲杀生,而净土宗本来也是这样子,你本来也就不能够。当然你要看情况了,你得小病就在那个地方等死也不行了。就是说医生的判定,已经医疗无效了,这个要做好准备了,医生说的,不是我们说的,医生说医疗无效了。


  问:请问师父,忏悔不要在临终那一刻,那么阿阇世王的忏悔在临终之前的那一刻,怎么解释?


  答:阿阇世王是在临终之前忏悔,但不是在临终那一剎那。他在死亡之前来忏悔的。因为阿阇世王不是跟那个提婆达多吗,两个结合起来嘛。阿阇世王谋害父亲做新王,提婆达多谋害佛陀做新佛,两个人都造了五逆罪。临终的时候,临终关怀是这样,如果你是修净土的,那我们就让你忆念佛陀;如果他不是修净土的,就忆念善业,随善业往生善处。让他把他的善的这一块调动起来,因为他忆念他的善业,他就容易产生善念。


  所以临终开导就是说,他如果修净土的,那你二话不说,让他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把佛号提起来;如果他根本不想求生净土,那你就把他过去所造的善事,重复告诉他一下,让他忆念善业也可以。但临终的时候,不能忆念自己的罪业,这样子容易堕落。所以临终的时候,要做正面的思考,很重要哦。


  好,我们今天上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观察因缘的时候,一定要把人生分成内外的差别!

净界法师


    第五卷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2面,甲四、菩提心之退失。


  佛法的修学啊,当我们开始从教理的学习而生起一种智慧的观照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你在观察因缘的时候,一定要把人生分成内外的差别,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你一个人内外的因缘混淆不清,你今生就不可能成就了,因为内外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外在的因缘是由过去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这一部分能够改造的力量非常有限,所以外在的因缘,佛陀只有讲一句话而已: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所以我们对于已经成就的果报,比方说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比方说我们的金钱是不是富足,比方说我们人际关系如何,这个地方能够改变的相当有限了,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一个果实。所以外在的因缘你能够不碰最好是不碰,轻轻的走过去就好,因为你浪费时间是没有用的。


  第二个是你内在的因缘,就是无穷无尽的土地跟无穷无尽的种子。这个是我们应该花很多时间去经营的,因为它影响我们未来生命的方向。那么,从无量劫的生死流转当中,我们内心当中,从唯识学的解释啊,我们内心有很多很多的杂染的种子,也有很多清净的种子。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地雷,也有无量无边的宝藏。所以你的修行,就是改变你的内心的思想,就是内因缘。所以佛教都是讲内观,观心法门。这个观呢,其实它有观照义,也有调整的意思,你要自己调整自己,跟自己沟通。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心态的调整有三个方向!

净界法师


    那么从大乘的角度呢,它主要的调整啊,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是出离心。我们开始修学大乘佛法的时候,第一个要调整我们的贪恋娑婆的心态,这个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我们在三界当中,流转已久,我们跟每一个人每一块土地非常熟悉,所以,首先我们一定要透过无常的思想,诸行无常,人生是变化的,我们是没办法去掌控的,慢慢的调伏我们对三界的爱取,一个人一旦贪恋三界的果报,你的格局就不大了,你就成不了大功德了,就像《楞严经》说的,你贪恋一个小水泡,你就得不到大海了。

  所以这个出离心,主要的切入点就是无常,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贪世间的财富?我们为什么不贪人天的果报?理由很简单,因为它会变化,它会让我们失望。我们一个人,如果从来都没有,我们可以接受。你看,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拥有过,我可以接受,但是得到以后的失去,那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们无量劫来,都是在这种无常当中得到很大的伤害,不管是感情的伤害,或者物质的伤害。所以我们睁开我们眼睛以后,看到我们生命当中,没有一个安稳的东西,没有一个常态的东西,所以你慢慢慢慢的从无常观,我们开始产生对三界的出离,这第一个善根先种下去,出离心。

  第二个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有两块,一个是上求佛道,一个是下化众生。一个思惟佛道的功德庄严,生起好乐;一个思惟众生的苦,生起悲悯。当然每一个人有所偏重。那么这个就是先从出离心当中生起菩提心。

  第三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谈到的空正见,太重要了。当我们建立出离心、菩提心善根的时候,我们要避免妄想的干扰,这个就是空正见啊。观照我们一念心本来清净,本来没有妄想。

  那么这个就是我们在大乘佛法当中的三种根本,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这三个柱子先种下去,然后再修其它的波罗蜜。这个是大乘佛法主要的根本,三种根本。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你不能他增上,只有自增上!

净界法师


    好,我们看甲四的菩提心之退失。


  那么当我们生起菩提心以后,我们要注意那些因缘会退失的,这个是整个修菩提心的禁忌。我们分成两段:第一个,约本质明退失;第二个,约作用明退失。


  什么叫约本质呢?就是你这个菩提心,刚开始种的时候呀,就种的不好,这个种子本身就不坚固,怎么回事呢?我们看这段的论文:


  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以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好,我们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就是说啊,他这个人发了菩提心啊,但是他本身的内在的善根薄弱,内因力薄弱,怎么说呢?有一类众生善根微少。这个菩萨有两种,一种是钝根菩萨,一个是利根菩萨。


  什么叫钝根菩萨呢?就是这个人偏重修福报,智慧薄弱,就是钝根菩萨;那么利根菩萨呢?就是他花很多时间去修智慧,福报相对薄弱。一个人如果智慧太差,有什么缺点呢?我们解释一下: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必须要靠自己的自觉自省自调来不断进步。如果你智慧够,你会创造一个自我调整的能力,这个很重要。现在的人很难劝谏你了,就是说,现在人跟人之间,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人都很喜欢保护自己,所以,没有一个人会冒死劝谏,向你劝谏,不可能了,不可能了。他冒着跟你绝交的危险跟你劝谏,因为人,现在的人谁讲的听,你想。


  所以当正法时代过去,像法时代过去,大善知识、大威德善知识时代过去以后,末法时代最难的就是说,我的过失谁来告诉我,几乎没有了。你看你儿子不听话,你讲他听吗?他不听,你再讲下去,可能子女的关系就被破坏了。所以只好呢,只好怎么呢?佛陀说的合掌令欢喜,这个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互相合掌令欢喜,有什么缺点呢?


  就是说,就是没有一个人看到自己的缺点就糟糕了,因为本来当局者迷嘛,所以这个时代只好靠自觉,就是你的智慧水平不能太差,因为你不能他增上,只有自增上。你如果不看经典,你会有什么问题,诸位知道吗?就像佛陀说的,就好像一个人没有在照镜子了,你脸上有黑点、有什么,你都不知道了。你不能自我反省自我调整,那就很糟糕了。


  你看,一个人,他的方向错了以后,他已经不知道怎么调整自己的方向,他一定错到底。所以这种人就是善根薄弱。善根薄弱,他一定要到罪业满盈,到业成熟了得果报了,他看到果报了,才知道怕了。


  一个利根人他犯错的时候,他可能会有一时的糊涂,但他随时会醒过来,而那个醒过来的力量,调整的力量,就是他平常智慧够,他观照力强,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


  就是说,这个人智慧薄弱,而且呢,烦恼又深重,那么他曾经在三宝当中,虽然值遇佛法,也曾经供养三宝,也跟三宝结缘,但是呢,他生起人天的种子,就是贪求人天的果报,或者呢,生起二乘的种子,欢喜偏空的涅槃,都是偏一边,一个偏于有相,一个偏于无相。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缘外境而发心,这种善根是靠不住的!

净界法师


    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其实说实在,大乘的根器是很难栽培的,真的。你看佛陀度大乘很难,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佛陀要你无住,又要你生心,要生心又要无住。我们一般人就是,你要么要我追求,要么我就完全放弃。我们一般凡夫是比较偏激的。说实在,末法时代,真正能够掌握大乘中道思想的这种根机的,就非常少了。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人因为智慧不够,所以他就很难去掌握到这种中道的思想,他可能会采取比较偏激的,就是说要嘛我就贪求,要么我就完全放弃。那么这个是讲这个人大乘的佛法熏习不够,所以他会产生一种偏激的思想。

  若有供养诸佛,但是时间太短没有达到一万劫,那么遇到恶因缘的刺激呀,遇到恶因缘也可能有发心的情况,这以下讲出四种:

  第一个,见佛色相而发心。阿难尊者就是这样,见佛相好。佛陀说你为什么出家呢?我看到佛陀相好而发心。佛陀呵责他,他说你看我相好而出家,哪一天我变老了、变丑了,你的道心是不是没了呢?所以这个缘相发心是有问题的。或者,缘众生而发心。说你为什么学佛呢?我看到僧宝的相状庄严而学佛。这个发心也不对,那么要是僧团腐败了,你的道心也就受到伤害。或因二乘人的教授而发心,二乘人当然就是比较偏重在苦谛呀,无常的思想,比较悲观。或者是随他人而发心,随顺众生而发心。如是等发心呢,因为他本身不是发自内心对真理的觉悟,悉皆不定,遇到恶因缘的刺激,就退失大乘而堕落二乘之地。

  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说啊,发了菩提心以后它的坚固的问题。《楞严经》讲到生灭跟不生灭心,就是说啊,如果你建立一个心态,或者说一个善根,这个善根是外相的刺激,你开始修行,这种善根临终的时候都靠不住。就是《楞严经》说啊,说我一生当中,我在三宝当中栽培很多的善根,我怎么知道哪些善根我临终的时候用得到?我怎么知道我临终的时候,那些善根是不现前的?

  我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比方说,你来参加佛七,要有人打电话,跟你说某某人啊,这个佛七很重要啊,你一定要来参加,你不好意思,只好来参加,那么你的发心是缘朋友的感情而发心,你这个力量是外面给你的,这个临终就不算了,因为《楞严经》说,你是借来的,那个善知识跟他借的,借来的要怎么样?对!要还,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