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菩提心述要』

什么是悲增上菩萨、智增上菩萨呢?

净界法师


    好,我们看下一段。那么,发菩提心有总相发心跟别相发心,这两个部分。先看总相,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众生无边誓愿度,依苦谛而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依集谛而发,悲增上菩萨;法门无量誓愿学,依道谛而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依灭谛而发,智增上菩萨。


  发菩提心,他所缘的真理是根据四弘誓愿,四弘誓愿的配对正好是苦集道灭。那么,一般来说,依止众生来发心的,他是属于悲增上菩萨,依止佛道的功德而发的,就是说你为什么发菩提心呢?因为我好乐佛道的功德,这种人偏重在智增上菩萨。


  悲增上菩萨,如果他是因为众生的苦而发心的人,他会花很多时间去跟众生接触,做义工了,帮助众生了,但是他相对呢,在佛堂做的功课相对少,因为他对佛道的所缘境相对好乐心薄弱。那么这种人一般来说,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但是这种人有一个问题,容易退转。佛陀说容易退转就是讲悲增上菩萨,容易退转,他生命容易出现问题。那么,智增上菩萨是相对理智,他是在生命当中,他认为要先完成上求佛道,然后有本事了,再度化众生。智增上菩萨他会在生命当中先花很多时间在佛堂用功,跟佛道结缘,他会把度化众生放在后半段。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不说谁好谁坏,这个是人生的选择。


  不过净土宗是智增上菩萨,你可以看得出来,他是先到净土去成就佛道,再回入娑婆度有情。所以你看看净土宗的祖师你会发觉,尤其是越后面的祖师,蕅益大师、彻悟禅师、省庵大师乃至于印光大师,他们都告诉净土宗人四个字——少管闲事,有没有?因为你智增上菩萨你管闲事你就没有时间,悲增上菩萨他会比较入世,因为他的目的就是求增上生。悲增上菩萨很重视环保,你别把我地球搞脏了,我来生还要用的了,对不对?你们净土宗的人都要走了,我们还要留下来打拼。所以,这个没有对错,没有对错。但是净土宗人的确比较少事,因为他要处理生死问题,他相对摄心。你不能说他不发心,他把度化众生安排在下一个阶段,也没有错嘛!你先度化众生再成就佛道也是你的选择嘛。


  我认为佛教徒,悲增上菩萨、智增上菩萨,都要互相尊重,因为这难道不是你的选择,你自己选择的吗?那么净土宗也是我们选择的嘛。这两个都是佛说的了,你先完成上求佛道再度化众生,还是你先下化众生再圆成佛道,这个没有对错嘛,是不是?但是你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嘛,他做好本分,他智增上,他就先都摄六根,先拼往生,再回入娑婆,他的功能就大了。就好像说,你看,有些人他读完大学就想入社会,他慈悲心太重;有些人说不着急,我把博士拿到以后,我虽然这段时间去读书没有度化众生,但是我以后的功能更大。


  所以,这个就是菩提心,如果你的所缘境是以众生相为所缘境的,你是属于悲增上,你是以佛道为所缘境的,就是智增上,就如此而已。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依止慈悲心产生一种增上意乐

净界法师


    我们再看第二个,别相发心,前面是总相,缘众生、缘佛道,这是一个大纲,那么细节,我们看这个七重因果,跟自他交换,这两个都是从悲增上开出来的,我们也应该随学,我们心态上要随学。


  依阿底峡尊者七重因果,那么这个菩萨的菩提心是有七个次第:


  第一个,知母。如实的了知一切的有情众生都做过我的母亲,所以我们跟众生的定位是母子的关系。那么我们忆念这个众生过去做我母亲的时候给我种种的恩惠,等同我现在的母亲,我现在有这个资粮我应该有报恩的心理,那我怎么报恩呢?


  我应该与乐拔苦。


  我以慈心来给她种种的安乐,包括五欲乐,还有涅槃乐。那么悲心拔一切的色身跟内心的痛苦,依止这个慈悲心产生一种增上意乐,这个增上意乐就是一种坚定的使命感。那么为了完成我所有的帮助众生的使命,我必须要为利有情愿成佛。


  那么这个七重因果里面最为关键的、成败的关键,就在这个增上意乐了。就是说,很多人对众生都有慈悲心,很多慈善机构都有慈悲心,但是,你菩萨呢,你必须把它当作一种使命感,舍我其谁,这是坚定的一种愿力。


  我们说过,慈善机构它不一定有愿力,它不一定有一种智慧的引导,但是菩萨道他是一定要有愿力的,因为他求增上意乐,他有一种坚定的决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他之求乐亦如我,自他等视求加持。

净界法师


    我们看丁二的自他交换。自他交换就理观的成份多了,七重因果比较偏重事相的,感性的,自他交换就比较理性了,就把自己的心跟众生的心两个对调一下。

  我们这个地方有三段,先看第一小段:

  自他于苦皆不欲,愿得安乐此心同,他之求乐亦如我,自他等视求加持。

  那么这个地方,我们在修慈悲心之前,首先要消除一个重大的盲点,就是我们跟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我们一般人总是觉得我是与众不同的,一般人。你看你,你跟人家合照的时候,你第一个会看谁?先看自己,对不对?这就是盲点了。所以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其实,你跟众生没有什么差别的,你是众生,他也是众生啊。所以自他与苦皆不欲,就是说我们自己不喜欢痛苦,由此类推,众生也不喜欢痛苦。所以每一个有情众生,上至天上的飞鸟,下至地上的蚂蚁,想要追求安乐,这个是相同的。所以他想追求快乐的心情,跟我是一样的,这个首先我们要得到第一个认识,一切有情都想离苦得乐,不管他是现出什么样的相状,心情没有差别。这第一个,再看第二个。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交换求加持。

净界法师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交换求加持。


  好,这个地方说明我们开始这个是关键了,我们改变我们过去的想法。


  前面是平等观,这个地方就不平等了,我们生命会有很多的付出,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选择为我自己付出,我把精神体力用来让自己快乐,因为我想追求快乐嘛;第二个,我让无量无边的有情快乐,这是第二个选择。就是说,我想快乐,每一个有情都想快乐,每一个人对快乐的需求是没有差别的。那身为一个菩萨呢,我有两个选择,我到底是要把生命的所有的付出是追求自己的快乐呢,还是为了追求众生的快乐?


  这个地方就做出选择了,我们看:假设我们今天把所有的生命的付出用来追求自己的快乐,就创造了一切的痛苦,因为这个就是增长我执,我们会把自己的自我意识抬高了。那么假设我们把生命的付出,我们用来利益有情,那么这样子呢,就创造了无量无边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种种的善根。所以身为一个有情众生跟佛陀,最大的差别就是从这个地方差别出来了,所以自他交换求加持。也就是说,无量劫来我们曾经做了很多的善事,我们也曾经布施,也曾经持戒,但是我们现在还是这副德性,那么佛陀也曾经布施,也曾经持戒,他成佛了,那么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心态跟我们的心态不一样,他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布施,他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持戒,所以他成佛了。所以,我们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结果我们真的受益吗?也没有啊,对不对?你看我们,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保护自己,对不对?当你变成一只蚂蚁的时候,你也保护自己。当我们变成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也保护自己,但是,结果我们真的保护自己了吗?没有,我们把自己弄得越来越卑贱,越来越痛苦,这个概念很重要。我们越保护自己,把我们弄得越痛苦。如果我们改变一个心态,我们是不是有可能向佛陀学习?佛陀为了保护一切有情去做事情,结果他变成了大自在的万德庄严的佛陀。


  所以我们过去的思考模式是不是出错了?


  你看我们无量劫来哪一个生命我们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活,结果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佛陀牺牲了自己,成就了众生,结果他成佛了。所以我们的思考模式出错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这个善业进入到我们的心中转化成一种痛苦的果报,为什么佛陀的善业进入心中变成万德庄严,这就是所谓的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交换求加持,希望佛菩萨给我加持,让我改变我的心态。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净界法师


    好,看第三段。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那么我希望把我的善业跟我的快乐,种种的因,善业是因,快乐是果,把我这种可爱的因果使令一切众生的痛苦消失,那么我接受众生的痛苦,我释放我的快乐,就好像风来取舍,我们取众生的苦,来自己承当,那么让众生得到快乐,由此发心求加持。

  所以他这个菩提心的思想正如忏公师父一再强调的,就是这个菩提心的修学,他说出了一个下手处,就是学吃亏。

  这个是很重要的思想。我们一般人都喜欢占便宜,我希望付出得少,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说我今生我的工作量越少越好,但是我得到的快乐是很多的。但是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就是说,你想想看,如果你今生付出很少,你快乐很多,那这快乐从哪里来?

  你前生修来的。所以你今生是在耗损你的福报,你今生一路走来是在耗损福报。那么学吃亏就不同了,你在集积福报,你付出的很多,你得到的很少,你人生是在进步了。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说,他为什么是自他交换呢?就是培养一种学吃亏的心态。我们付出很多,那么我们得到的少,那么这个落差呢,就把它保存起来了,我们的功德增上就在这里增上了。

  好,那么这个地方当然是偏重在悲增上菩萨,他缘众生的苦,那么产生一种交换,讲究一种珍惜的心情。所以,他的菩提心,他是先处理我们的地雷,先观察苦谛,拔出我们对三界的贪爱。所以,他菩提心先修出离心,拔出我们无量劫来对三界生死的贪爱,这是第一件事情,然后把这种烦恼调伏以后再生大悲心。

  这两个工作,一个出离心,一个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好,我们课程先上到这,回答几个问题。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这样的念佛方法是否正确?

净界法师


    问:在念佛的时候一直用法师所教授的方法,创造念佛的音声再听回去,但是我每一句佛号都必须要观想阿弥陀佛的容貌,观想佛陀的眼睛、鼻子、嘴巴,这样我才能专注,否则的话我的心就会想别的事情,请法师开示这样念佛方法是否正确?


  答:这方法不正确!你要听声音,而不是观想。你刚开始你不要怕妄想,你不要因为妄想多,而改变你的方法,你应该面对妄想。当然你最好有点理观了,你观想妄想本来就没有,这个妄想啊,它势力很大,你先把它那个根拔掉。诸位你们知道妄想为什么那么大的势力,你知道吗?为什么它告诉你说,你要去吃什么东西,你就一定要听它的,你知道妄想势力为什么那么大,诸位知道吗?


  对啊!因为你给它力量,对啊!


  妄想是没有根的,妄想的力量是你给它的呢,你说了算,你现在搞得自己很被动啊。你看看,你不随顺它,你看它一次两次就没有势力了,你试试看。我们现在本来是主人,弄到自己变成好像是快要被妄想赶出去一样,我们现在被妄想逼得都走投无路了。其实你现在就站稳脚步,我真如本性说了算,我不随它转。


  所以妄想,你要观想,妄想最怕你回光返照,它只会用假相来欺骗我们。妄想在《楞严经》里面,你只要问一句话就好: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它没有根嘛,要不然怎么叫虚妄的想象呢,它是一种虚妄的想象啊。所以,你对治妄想你要用正确的方法,你不要自已创造一个不正确的方法去对治妄想,这样不对哦。


  你观想佛陀的嘴巴,你就创造一个妄想出来,不对哦。听声音就只有声音,如果你觉得听声音不够,你可以做理观。你可以观想一下:我本来没有妄想,我干嘛跟着你走,然后,妄想的势力就慢慢薄弱了,然后,你再坚持佛号,观想我是业障凡夫,我离开这个佛号我就完了,假想你跟他皈依,慢慢慢慢的,妄想就凋零了。


  妄想它最怕的是第一个理观的思惟,第二个你的坚持。你坚持佛号,你一定要坚持,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所以你的方法要正确。


  问:怎样去控制打坐时候的气动?


  答:你要告诉你自己,不要动,不要太随顺它。这个你如果说,你能控制得住就控制,控制不住就别管它,别管它,让它自己去动,它会自我调整。它这个气脉啊,在调整你的身体。


  问:弟子已经念佛多年,已能无念而念。犹有人对我说,他梦见我生在天道里,弟子很害怕,因为弟子只想求生净土而不是天道,怎么办?


  答:其实你不用害怕了,你看你的心情啊,他梦到什么是他的事情,人生是你说的算呀。那他如果梦到你到净土去,你就到净土去了?你如果有生天的想法,你就自己调整了;如果你没有生天的想法,别人梦到什么跟你没关系了。所以你自己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问:请问师父,修净土的行者做禅修以佛号对所观境以外,是否有也应该以身、受、心、法当所缘境?如果可以,那么跟小乘的四念处的行者有什么区别?


  答:小乘修四念处,他是以它为究竟,我们是拿它当作工具,一时的对治。这样讲好了,目标不一样。他修四念处他是要趋向偏空涅槃,我们修四念处我们是想往生净土,动机不同,结果不同。同样的方法,那么因为心态、目标的不同,操作起来结果就不一样。


  问:弟子刚受了菩萨戒,不小心在无意中说了妄语,请师父给我作重受或者忏悔。


  答:如果你讲的是小妄语,那就不一定要重受了,忏悔就好,应该有忏悔方法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