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楞严八十分义》

文殊选音闻分第五十

法音自演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即时,天雨百宝莲花,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分义】二十五圣各述自证圆通法门,唯独耳根最胜。观音大士自陈所证功德不可思议,堪任此界当机最初方便。如来圆证诸圣圆通,故世尊五体同放宝光,灌十方微尘诸佛菩萨,而彼诸圣亦同放宝光来灌佛及诸大众顶,且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此正表自他不二,依正互融,有情无情同成佛道。所以是诸大众普获金刚三昧,故天雨百宝莲花,虚空成七宝色。根尘销尽,净秽情亡,法界圆成。是故娑婆隐而不现,十方合成一界。梵呗咏歌,法音自演。真实圆通,世事希有。



选择圆通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分义】二十五圣各证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差别,则门门皆可返妄归真。法无高下,契机则妙。但为合化此土众生之机,令其顺而易入,故须选择,令一门深入,易于成就,是故佛敕大智文殊选择圆通。



文殊偈颂

一 略示真妄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分义】文殊奉佛慈旨,拣择圆通。先示一真性体为迷悟之本。真性以知觉为体,深广为量,湛寂圆明为相,圆通妙明为用。觉性本自妙明,绝诸对待,不属迷悟。故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性体本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唯一真性了无能所之相。然而众生不达真性迷真起妄,一念妄动于元明性上妄生照用,而形成所相,所妄既立则生妄能,而元明真性隐覆。故曰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由无明晦昧覆蔽灵明妙空,变为虚妄顽空,依空结暗为四大妄色。故曰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由妄想凝结成无情国土,由妄识知觉成有情众生。故曰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此虚空世界众生皆因迷妄而有。虚空虽广大,然于大觉中,如海中一浮沤,若沤灭则虚空本无。经言: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何况依空所生之世界国土及三有众生而不震裂!今返妄归真,顿悟真性,本无有二。但入路多歧,方便有多门。圣性普融,旁通万法,或顺或逆,皆为入理方便。但以初心方便,以顺此方之机为易入,则收功速。若逆此方之机为难入,则取效迟。故须拣择,以便悟入。



二 拣非当机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  念性无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分义】此文殊拣选二十四圣初心方便,皆不堪任此方当机,憨山曰:若於六尘而入,六尘妄结不一。若於五根而入,五根隔越不通。若於六识而入,六识生灭宛然。若於五大而入,五大无知昏钝。若於识大而入,识性本非常住。若於见大而入,念性元是无常。是皆不合此方之机,难入圆通本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 选择音闻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分义】此文殊选择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速取三摩提,实从闻性而入。观音耳根圆通,最契此方娑婆世界众生之机。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在三科七大中最灵敏锐利。所以依耳根修行,最易成就。耳根闻法,即成闻慧;思惟所闻之法,即成思慧;依法修行,即成修慧。三慧具足,则即得入三摩地,永离众苦,成大解脱,获大自在。过去微尘诸佛,皆从此入成就;现在诸菩萨,亦从此中入圆明;未来修学者,必当依如是法门,反闻自性,成无上道。所谓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是故观音耳根圆通法门,确实是此方当机,真实圆通之门。末劫众生,但依此根修,则圆通实超余者。真实心要如此。



法会受益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分义】此明当机领悟,普会获益。当机阿难,请入华屋时所问诸佛成道最初方便。世尊开示初觉发心二义,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以及今闻圆通本根,身心了然。故于菩提涅槃,如人远游虽未归还,但已知归家道路。是则自信如法修行,当成妙果,决定无疑。普会大众皆得本心,获法净眼。性比丘尼得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菩提心。自从请入华屋至此,通示妙圆自利理行竟。

【天龙八部】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伽。




【得本心】得本心者,达此现前一念之本体。

【法眼净】即须陀洹道,始见道迹,故得法眼名。

【性比丘尼】即摩登伽女

【无等等】心之与理,具不可得,故曰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正遍知,亦言无上正等正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辩离魔业修证

三无漏学分第五十一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三决定义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分义】阿难今已妙悟成佛法门,心行圆明,谛信於中修行得无疑惑。已知众生同体悲仰,故发愿度生利他之菩萨行。虽自觉未圆,但愿度末劫一切众生。悬知末世邪师说法,趣菩提者难以得正法熏修。恳请世尊开示,如何摄心修行?如何辨离魔业安立道场?佛先示摄心轨则,以三决定义为修行之本。欲修定慧以戒为基本,心戒清净,定慧由之而生。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戒定慧三,是成佛之因,佛佛皆尔,决定须说,故为三决定义。以此三法,调御六根,伏断烦恼,故亦名为三无漏学。定慧二门,前已详说,此特宣以戒为重,故下令持四根本戒,以制断无明发业润生。

一【末劫】即未来时。

二【毗奈耶】此云律藏,又云善治。谓能自治淫怒痴,亦能治众生恶业,合兹定慧名三无漏学,摄尽万行,决定当依。是千经万论流出之本源,首楞严大定之所由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摄心轨则分第五十二



一 断 淫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分义】此经统摄一代时教修证理行因果,首楞严大定乃成佛真因,而大定以戒为本,戒心清净即入佛位。律中所犯,罪分轻重,而淫杀盗妄四为重戒。诸经以慈悲教化利生为先,故以戒杀为首,此经示真修以离欲为生死根本,故以断淫居先,是为如来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确教诲。《圆觉经》亦云:“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于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故此经云:众生相续,欲贪为本。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今愿出生死,必以断淫为第一。修禅定者,若不断淫,如以甘露灌溉毒树,灌溉益深而毒气愈盛,故必落魔道。亦如蒸砂作饭,终不能成,以非饭本故。以淫心而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滋淫根,生死转剧,何以得出三途而登涅槃哉!故修三摩地者,必须先断淫心。断淫之法,先执身不行,次执心不起,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方可希冀。如不痛心刻骨,持净戒行,必成魔说。

【魔王】指掌云:魔王者,欲顶天主,禅智胜于淫心所感。魔民者,魔王所属,禅智与淫欲正等所摄。魔女者,王民所御,淫心胜于禅智所感。

【三途】一火途,二血途,三刀途。即地狱,饿鬼,畜生。

【波旬】魔之异称,此云杀者,谓恼乱正修,杀法身,伤慧命。



二 断 杀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尚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分义】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为如来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确教诲。修禅定者,若杀心不断,杀生冤债相牵相偿,结怨连祸,生死尘劳不可出,必堕鬼神罗刹。此言五净肉者,谓除人蛇象马等外,以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自死、鸟残为五净肉。因西方地处沙漠草菜不生,故未制戒前,佛以神力所化,本无命根,暂许比丘食此五净肉。后制戒永断,则不得复食。我今学佛,以慈悲为怀,愿令众生离苦得乐。若杀生食肉,即为欺佛负生,何慈悲可言!是故修禅必以断杀为本。服其皮毛恐为彼缘,况食其肉乎。必使身不服行,心断杀食,断性亦无,方能自得解脱。不如是说即为魔说。

【神道】神道血食,以杀业为堕缘;神通福德,以禅智为生因。今以禅智助杀,故必堕神道。上中下品,则以其禅智福德,与杀业等次而比排。



三 断 盗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萨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骂,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已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分义】修三摩地,须断偷盗,是为如来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确教诲。不与而取,起心即犯,名为偷心。偷心不断,贪求施利,潜行奸欺,诈现有德,称善知识。本无道德,假佛形服,裨贩如来,令彼无知,倾其家财,尽命供给。诳惑而取与盗窃等,而酬债亦等。信众之心难消,必尝宿债。是故生死不能出离,必落邪道,不成菩提。故佛教比丘依法循方乞食,为舍贪过。五蕴虚假,深厌自生,不恋三界,如旅泊人,一往不返。今纵未能实行乞食,亦当离于贪著,衣食随众,不求殊异。衣钵之余,分寸不蓄,乞食之余,施饿众生,平等无贪。于大集会,合掌礼众,虚心无慢。有人捶骂,同于称赞,无我无嗔。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已解,以误初学。如是之人,身住世间,心出尘劳,虽居凡地,已入圣流。燃灯烧指,以舍正报之身而酬尝宿债,以微小因而酬尝多欠,翻破无始盗业。如是行者,身心俱舍,执对俱亡,宿债已酬,世间永脱。马麦即马粮之麦,昔佛曾受阿耆达婆罗门王请,安居彼国,与五百比丘,食三月马麦。此言业报不昧。纵已成佛,犹须酬业,况凡众乎!不如此说即为魔说。

藕益云:盗有八种:或灼然劫取,或潜行窃取,或诈术骗取,或势力强取,或词讼取,或抵谩取,或受寄托而不还,或应输税而不纳,皆名为盗。盗用三宝,僧物最重。随损一毫,则十方凡圣,一一结罪。五逆四重,佛犹能救,盗僧物者,佛所不救。必生遭王难,死堕地狱。今举一实事鉴明,我住湖州金山寺时,山东、上海、广东诸居士,缘助万余元给寺院安装电线。长兴蔡某潜寺窃取,月内即被文成公安局抓获,并判处死刑。现报如此,后报可知。

【邪道】邪道潜取,以偷心为堕缘。上品精灵,附山托水惑人祭祀,邪神之类。中品妖魅,盗人物之精华,窃山川之气润,伺便作祟,邪鬼之类。下品邪人,赋性险曲,居心邪僻,妄言欺世,外道之类。

【马麦】释迦文佛于过去劫中,为梵志时,曾骂一病比丘,应食马麦,今世果成,于毗阑邑乞食不得,食马麦八十四日,自言受宿报。



四 断 妄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直,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分义】修三摩地,断大妄语,是为如来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确教诲。大妄语者,谓未证言证,未得言得,自称已得三乘贤圣果证。以贪求世人名闻利养,欲他重己,由愚痴起增上慢,故成爱见魔,由爱见惑,起大妄语。一颠迦即断善根者,断灭佛种。若真是佛菩萨及阿罗汉,以四摄法现同类身教化利生,不贪名利,不妄自称圣,终不自言,我是圣人。只有邪魔,妄称作佛,作大妄语,惑乱众生。如刻粪为旃檀形,只增其臭秽。故教世人修禅定者,必断妄语,直心作道场,四威仪中,一一真实。心真实故,速入三摩地,直至成佛,永无魔事。佛所印许,违越诚言即是魔说。

【多罗木】南印度建那补罗国北,有多罗林,树叶长广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其树若以刀断,即不复再生。用喻断善根人,自灭佛种。

【噬脐】自噬其脐,终不相及。用喻悔无所及。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

万行首楞严经分义卷七



五 断宿习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花,所说心咒。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燃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分义】若发心求三摩地得无生忍者,必须严持四重根本戒,皎如冰霜,即可制断发业润生二种无明,则一切枝末无明自然不生。心尚不缘六尘,则一切魔事何从发生。身心清净,则诸恶永绝现行。然唯俱生宿习最难断除,以无量劫来邪思宿习,淫杀盗妄习气种子,染於藏识之中,极为深固。单凭自力一时难以尽除,必借佛心印秘密神咒之力,冀可熏断破除。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意为大白伞盖,即如来藏心。故持此神咒,即是持如来藏心。是故一切邪思宿习,皆可断除。摩登伽历劫恩爱习气,一闻此咒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无心修行,其效如此。况决心修行,志求无上觉道者,当一心持咒,借佛力加持,何习不除,何行不成。末世修行者,欲坐道场,须依持戒清净比丘为师,先令成就戒体,然后依净戒律仪,诵此心咒加持结界,建立道场。更求十方诸佛放光加持,得离魔娆。六时行道,六时静坐,均调昏散,反闻自性入流亡所,久定见道开悟,克期取证。不寐者,除昏睡不觉,戒忘失反闻。如法修行,故佛现前摩顶,令得开悟,然开悟浑含浅深诸相,不可一定。若得动静不生,发须陀洹见道之慧。若得闻所闻尽,发阿罗汉人空慧。若得空所空灭,发法解脱空慧。若得寂灭现前,发圆通无上知觉慧。若见佛像,当观空寂,真佛显然,是魔则灭。(上答阿难所问摄心轨则竟,下示安立道场轨则)

【心三口四】心三者,即贪嗔痴。口四者,即妄言、两舌,绮语、恶口。

【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此云大白伞盖。体无对待曰大,相绝尘染曰白,用覆一切曰伞盖。即五会神咒总名,亦即大佛顶三德秘藏之异称。

【无为心佛】指从佛顶放光所化之佛。

【历劫因缘】《阿含经》云,佛说摩登伽女与阿难,在过去生中,有五百世夫妇因缘。

【结界】即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住善之法。密教於每修一法之先则行此结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建立道场分第五十三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分义】阿难已开悟,自知反闻自性为正行修证心要,不须道场,亦可成无学,证三空果位。然末法修行,要远离魔事,须依结界轨则建立道场,如法行道。建立道场虽非修行正要,道场环境亦为修行助缘故。道场凡所设施,皆为表法,学者亦不必过于拘泥,而反误耳门正修旨趣。



一 香土涂地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栴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

【分义】此涂地法式。世尊说法,即事即理,法不孤起,事不唐设。坛场用度,凡所设施,无非表法。雪山表纯净无杂。白牛表纯净大根。香草清水,表妙善净智。雪山白牛,唯食香草,牛乳纯是醍醐,牛粪亦纯净香洁,表微妙万行。旃檀其树无影,通表清净法身功德。五为数之中,黄为色之中,取中中净信,亦表中道义。十种香通表十波罗密法香。以黄土牛粪调和十种香,表由法身中道调和十度万行,当可严成寂灭场地。故曰以涂场地。



二 坛式庄严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花,花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花叶,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花钵。镜外建立十六莲花,十六香炉,间花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

【分义】此立坛法式。坛为寂灭坦实之体,体具八正,故为八角,为摄八邪,故方圆丈六。坛心莲花,表染净同源,中道因心妙行。钵为应器,表随心量应现。露为秋月阴泽,则表随量应物,阴利潜化之意。圆镜照物,表大圆镜智,随方圆应。香表观行等,其所用物,各有所表。



三 供养时享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沙糖,油饼,乳糜,酥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花外,各各十六,围绕花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分义】此供养法式。诸佛菩萨本不受食。今修供养,意表和融法行。熏修始觉以向本觉,始本合一,为究竟觉。所谓红炉点雪,缘影俱亡,故曰烧令烟尽,然后享佛圣果。



四 悬像轨则



令其四外,遍悬幡花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分义】此设像法式。卢舍那佛为法界寂场真主。释迦文佛为娑婆教主。弥勒乃当来真主。阿閦居东,弥陀居西,皆为智悲真主。十方佛及诸菩萨金刚为其伴,八部为护法众。意取主伴互融,远诸魔事。



五 镜光相对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分义】此示观行法式。坛中镜与悬镜相对相影,互相涉入,重重无尽。所谓诸佛法身入我性,我身还共如来合。物我互照,心境相融,万象照然,千圣齐现,法法周遍,事事无碍,圆融自在。若能如是观心,与诸佛智体相应。



六 三七持咒



于初七日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恒于六时诵咒绕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分义】此行道法式。初七礼拜称名,至心行道。二七日专心发愿,心无间断。三七日一味反闻无间,入流亡所,久定发慧,自心契佛心,感应道交。故十方如来一时应现摩顶加持,使修学人身心明净,不起道场即获成就。



七 简非成就



阿难!若此比丘,未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分义】此言离过绝非。坛中有一不清净者,则多不成就。意要离过绝非,纯一净心,方可克期取征。



八 百日证果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分义】此言刻期取效。由三七后即端坐安居摄心反闻,百日之内可证初果。须陀洹,依初解则当於动静不生,断八十八使见惑,此乃大乘见道位。虽未证妙果,然自信不疑决定成佛之道。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妙密修证分第五十四

重请说咒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花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佑,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分义】此示妙严密行。显密双修,自他俱利,方尽真因。世尊於说经因由先已放光说咒,且敕文殊将咒往护,令阿难解脱。阿难尚未亲闻佛顶神咒,但已冥获其力。故请佛重说神咒,普利在会及当来修行人。无见佛顶,表尊胜顶法,法身妙理。从顶放光,表依理发智。涌百宝光,表妙智含万用。光中涌莲,表依智发行。化佛坐莲,表行契妙果。又化佛复现光,光中示现金刚神众,表降魔摧邪,断惑除障,无量秘密神用。化佛宣说神咒,表此神咒乃无为心佛所说,神化功用更见殊胜,密俱不可思议妙用。



五会真言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 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 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跢鞞弊 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喃 娑舍啰婆迦僧伽喃 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 南无苏卢多波那喃 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 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 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 南无提婆离瑟赧 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赧 舍波奴揭啰诃 娑诃娑啰摩他喃 南无跋啰诃摩泥 南无因陀啰耶

  南无婆伽婆帝 卢陀啰耶 乌摩般帝 娑醯夜耶 南无婆伽婆帝 那啰野拏耶 槃遮摩诃三慕陀啰 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摩诃迦啰耶 地唎般剌那伽啰  毗陀啰波拏迦啰耶 阿地目帝 尸摩舍那泥婆悉泥

 摩怛唎伽拏 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多他伽跢俱啰耶 南无般头摩俱啰耶 南无跋阇啰俱啰耶 南无摩尼俱啰耶 南无伽阇俱啰耶 南无婆伽婆帝 帝唎茶输啰西那 波啰诃啰拏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南无阿弥多婆耶 哆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阿刍鞞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鞞沙阇耶 俱卢吠柱唎耶 般啰婆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三补师毖多 萨怜捺啰剌阇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舍鸡野母那曳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剌怛那鸡都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帝瓢 南无萨羯唎多 翳昙婆伽婆多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萨怛多般怛蓝 南无阿婆啰视耽 般啰帝扬歧啰 萨啰婆部多揭啰诃 尼羯啰诃揭迦啰诃尼

 跋啰毖地耶叱陀你 阿迦啰密唎柱 般唎怛啰耶宁揭唎 萨啰婆槃陀那目叉尼 萨啰婆突瑟吒 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 赭都啰失帝南 羯啰诃娑诃萨啰若阇 毗多崩娑那羯唎 阿瑟吒冰舍帝南 那叉刹怛啰若阇 波啰萨陀那羯唎 阿瑟吒南 摩诃羯啰诃若阇 毗多崩萨那羯唎 萨婆舍都卢你婆啰若阇 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

 毖沙舍悉怛啰 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 阿般啰视多具啰 摩诃般啰战持 摩诃叠多 摩诃帝阇 摩诃税多阇婆啰 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你 阿唎耶多啰 毗唎俱知 誓婆毗阇耶 跋阇啰摩礼底 毗舍卢多 勃腾罔迦 跋阇啰制喝那阿遮 摩啰制婆 般啰质多 跋阇啰擅持 毗舍啰遮 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  苏摩卢波 摩诃税多

 阿唎耶多啰 摩诃婆啰阿般啰 跋阇啰商羯啰制婆  跋阇啰俱摩唎 俱蓝陀唎 跋阇啰喝萨多遮 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 啒苏母婆羯啰跢那 鞞卢遮那俱唎耶 夜啰菟瑟尼钐 毗折蓝婆摩尼遮 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 卢阇那跋阇啰顿稚遮 税多遮迦摩啰 刹奢尸波啰婆 翳帝夷帝 母陀啰羯奴 娑鞞啰忏 掘梵都 印兔那么么写

乌合牛 唎瑟揭奴 般剌隶舍悉多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虎合牛  都卢雍 瞻婆那 虎合牛  都卢雍 悉眈婆那 虎合牛  都卢雍 波啰瑟地耶三般叉奴羯啰   虎合牛  都卢雍 萨婆药叉喝啰刹裟 揭啰诃若阇 毗腾崩萨那羯啰

虎合牛  都卢雍 者都啰尸底南 揭啰诃娑诃萨啰南 毗腾崩萨那啰 虎合牛    都卢雍 啰叉 婆伽梵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波啰点阇吉唎 摩诃娑诃萨啰 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 俱知娑诃萨泥帝隶  阿弊提视婆唎多 吒吒甖迦 摩诃跋阇卢陀啰 帝唎菩婆那 曼茶啰 乌合牛

娑悉帝薄婆都 么么 印兔那么么写 

啰阇婆夜 主啰跋夜 阿祇尼婆夜 乌陀迦婆夜 毗沙婆夜 舍萨多啰婆夜  婆啰斫羯啰婆夜 突瑟叉婆夜 阿舍你婆夜 阿迦啰密唎柱婆夜 陀啰尼部弥剑波伽波陀婆夜 乌啰迦婆多婆夜 剌阇坛茶婆夜 那伽婆夜  毗条怛婆夜 苏波啰奴婆夜 药叉揭啰诃 啰叉私揭啰诃 毕唎多揭啰诃 毗舍遮揭啰诃 部多揭啰诃 鸠槃茶揭啰诃 补丹那揭啰诃 迦吒补丹那揭啰诃 悉乾度揭啰诃 阿播悉摩啰揭啰诃 乌檀摩陀揭啰诃 车夜揭啰诃 醯唎婆帝揭啰诃 社多诃唎南 揭婆诃唎南

 卢地啰诃唎南 忙娑诃唎南 谜陀诃唎南 摩阇诃唎南 阇多诃唎女 视比多诃唎南 毗多诃唎南 婆多诃唎南 阿输遮诃唎女 质多诃唎女 帝钐萨鞞钐 萨婆揭啰诃南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波唎跋啰者迦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茶演尼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摩诃般输般怛夜 卢陀啰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那啰夜奴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怛埵伽卢茶西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摩诃迦啰摩怛唎伽奴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迦波唎迦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阇耶羯啰摩度羯啰 萨婆啰他娑达那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赭咄啰婆耆你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毗唎羊讫唎知 难陀鸡沙啰伽奴般帝 索醯夜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那揭那舍啰婆奴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阿啰汉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毗多啰伽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跋阇啰波你 具醯夜具醯夜隶迦地般帝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啰叉罔 婆伽梵 印兔那么么写

婆伽梵 萨怛多般怛啰 南无粹都帝 阿悉多那啰剌迦 波啰婆悉普吒 毗迦萨怛多砵帝唎 什佛啰什佛啰 陀啰陀啰 频陀啰频陀啰瞋陀瞋陀  虎合牛  虎合牛 泮吒泮吒泮吒泮吒泮吒 娑诃 醯醯泮 阿牟迦耶泮 阿波啰提诃多泮 婆啰波啰陀泮 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 萨婆提鞞弊泮  萨婆那伽弊泮 萨婆药叉弊泮 萨婆乾闼婆弊泮 萨婆补丹那弊泮 迦吒补丹那弊泮 萨婆突狼枳帝弊泮 萨婆突涩比犁讫瑟帝弊泮  萨婆什婆唎弊泮 萨婆阿播悉摩犁弊泮 萨婆舍啰婆奴弊泮 萨婆地帝鸡弊泮 萨婆怛摩陀继弊泮 萨婆毗陀耶啰誓遮犁弊泮  阇夜羯啰摩度羯啰 萨婆啰他娑陀鸡弊泮 毗地夜遮唎弊泮 者都啰缚耆你弊泮 跋阇啰俱摩唎 毗陀夜啰誓弊泮 摩诃波啰丁羊乂耆唎弊泮 跋阇啰商羯啰夜 波啰丈耆啰阇耶泮 摩诃迦啰夜 摩诃末怛唎迦奴 南无娑羯唎多夜泮 毖瑟奴婢曳泮 勃啰诃牟尼曳泮 阿耆尼曳泮 摩诃羯唎曳泮 羯啰檀持曳泮 蔑怛唎曳泮 唠怛唎曳泮 遮文茶曳泮 羯逻啰怛唎曳泮 迦般唎曳泮 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 婆私你曳泮 演吉质 萨埵婆写  么么印兔那么么写 

突瑟吒质多 阿末怛唎质多 乌阇诃啰 伽婆诃啰 卢地啰诃啰 婆娑诃啰 摩阇诃啰  阇多诃啰 视毖多诃啰 跋略夜诃啰 乾陀诃啰 布史波诃啰 颇啰诃啰

 婆写诃啰 般波质多 突瑟吒质多 唠陀啰质多  药叉揭啰诃 啰刹娑揭啰诃 闭隶多揭啰诃 毗舍遮揭啰诃 部多揭啰诃 鸠槃茶揭啰诃 悉乾陀揭啰诃 乌怛摩陀揭啰诃 车夜揭啰诃 阿播萨摩啰揭啰诃 宅袪革茶耆尼揭啰诃 唎佛帝揭啰诃 阇弥迦揭啰诃 舍俱尼揭啰诃 姥陀啰难地迦揭啰诃 阿蓝婆揭啰诃 乾度波尼揭啰诃 什佛啰堙迦醯迦 坠帝药迦 怛隶帝药迦 者突托迦 昵提什伐啰 毖钐摩什伐啰  薄底迦 鼻底迦 室隶瑟密迦 娑你般帝迦 萨婆什伐啰 室卢吉帝 末陀鞞达卢制剑 阿绮卢钳 目佉卢钳 羯唎突卢钳 揭啰诃揭蓝  羯奴输蓝 惮多输蓝 迄唎夜输蓝 末么输蓝 跋唎室婆输蓝 毖栗瑟吒输蓝 乌陀啰输蓝 羯知输蓝 跋悉帝输蓝 邬卢输蓝 常伽输蓝 喝悉多输蓝 跋陀输蓝 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输蓝 部多毖跢茶 茶耆尼什婆啰 陀突卢迦建咄卢吉知婆路多毗 萨般卢诃凌伽 输沙怛啰 娑那羯啰 毗沙喻迦 阿耆尼乌陀迦 末啰鞞啰建跢啰 阿迦啰密唎咄怛敛部迦 地栗剌吒 毖唎瑟质迦 萨婆那俱啰  肆引伽弊揭啰唎药叉怛啰刍 末啰视吠帝钐娑鞞钐 悉怛多砵怛啰 摩诃跋阇卢瑟尼钐 摩诃般赖丈耆蓝 夜波突陀舍喻阇那 辫怛隶奴 毗陀耶槃昙迦卢弥 帝殊槃昙迦卢弥 般啰毗陀槃昙迦卢弥 跢侄他 唵 阿那隶 毗舍提 鞞啰跋阇啰陀唎 槃陀槃陀你 跋阇啰谤尼泮 虎合牛都卢壅泮 莎婆诃

【分义】诸经神咒为五不翻之一,即秘密不翻。楞严咒是咒中最长者,故称咒中之王。楞严咒是佛顶光明化身如来所说神咒,所以有不可思议的妙用力量功德。楞严咒分五会,表五部五方。即一为东方金刚部,金刚王咒,以阿閦佛为部主,亦称消灾延寿佛。二为南方宝部,诸天王咒,以宝生佛为部主。三为中央佛部,诸佛咒,以毗卢遮那佛为部主。四为西方莲花部,诸菩萨咒,以阿弥陀佛为部主。五为北方羯磨部,诸鬼神咒,以成就佛为部主。以此五方佛来镇化五大魔军,使世界和平吉祥。持楞严咒有无量无尽法益,今概略列为七种:一是成就法,只要一心持咒,身口意三业清净,很容易得到成就。二是增益法,持咒可以增益道业。三是破恶法,持咒可以破除一切恶习邪法。四是息灾法,持咒可以清除一切zai 难。五是勾召法,持咒可以降捉一切妖魔鬼怪。六是降伏法,持咒可以降伏一切妖魔邪咒。七是吉祥法,诚心持咒,一切事业皆能随心满意,遇难呈祥。总之,持咒法益无尽,只要以清净慈悲之心来持咒,定能破除一切黑暗,降伏一切妖魔,成就一切功德,直到无上正等正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