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楞严八十分义》

执心身内分第四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祇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知内,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分义】佛告阿难:心若在内,即在身中,若在身中,应见脏腑。而今不能见脏腑。故知觉了能知之心,不在身内。执心身内,是不正确的。

【十种异生】即十二类之简称,包含胎、卵、湿、化,一切有情动物而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执心身外分第五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否?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分义】佛告阿难:心若在外,即与我身了不相干,心在外故,身应无觉,心所知事,身不能觉。而今眼见外事,心能辨别,故知觉了能知之心,不在身外。执心身外,是不正确的。

【抟食】西竺古代习惯,以手代著,抟取食物。

【兜罗绵】西竺所产细软之棉,喻佛手之贵相。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潜伏根里分第六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分义】佛告阿难:心若潜伏在根中者,当你的根对外境时,应先见眼,后见外境,而实不然。故知觉了能知之心,非潜根里。执心潜伏根里,是不正确的。

【根里】浮尘眼根之里,即肉眼之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内外两在分第七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分义】所谓此心内外两在。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佛告阿难,闭眼见暗,前尘自暗,何名见内?若以见暗为见内者,则人处于暗室之中,所有室中一切众物,皆成自身心肝脏,有是理乎?开眼见明,名为见外,同于执心根里及身外。故知觉了能知之心,非内外两在。执心内外两在,是不正确的。

【窍穴】眼耳口鼻之孔窍。

【焦腑】上中下三焦,为六腑之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随所合处分第八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肢时,四肢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分义】所谓随所合处,心即随有。佛告言:你说随所合处,心随有者。今问此心,为是有体?为是无体?若是无体,无体即无所有,既无所有,云何有合?若有体者,体在何处?在内在外?又若有体为一为多?若是一体,挃一肢时,四肢应觉,而实不然。若多体者则成多人,理又不可。又若有体,为遍不遍?心若遍体,即同一体,前已破竟。若不遍体,何以头足,同有觉知?故知觉了能知之心,随所合处,心即随有,也是不正确的。

【四众】出家僧尼,及在家男女居士,合称四众。

【十九界七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加六根六识,为十八界。曰十九与七者,本无其实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执心中间分第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分义】所谓执心中间。佛告言:你说心在中间,云何为中?若在身中,即同在内。若在身外,以何为中?若说心在根尘之中,眼有分别,色尘无知,如是二法,性质不同。哪得有中?故知觉了能知之心,执在中间,也是不正确的。

【实相】清净心体,无相可见之相,是为实相。

【所表】竖物以为标识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