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定弘法师:不通过父母同意出家,是不是不如法?

定弘法师:不通过父母同意出家,是不是不如法?


问:下面一个问题,父母是自己的冤亲债主,也是出家前最大的魔考,不通过父母同意出家,是不是不如法?虚云长者、海涛法师,以及我见过很多没有经过父母同意就出家的师父,请法师解答。

定弘法师答:按照佛制、规矩,按照佛的规矩,你要出家必须先要通过父母同意,才能出家。这是避免讥嫌,也维护佛门的形像,因为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没有孝道就没有师道。那你能够对父母尽孝,父母欢喜,你能够度父母学佛,这是你最大的孝,那他们也自然能够支持你出家。

我就是一个例子,我母亲带我学佛的,母亲比较能够看得开,父亲一开始反对我学佛,中共党员,极其顽固的思想,不认识佛法,说佛法是迷信,严禁我学佛。有一段时间这个关係还闹得挺紧张的,我只好想方设法尽孝,首先让他生欢喜心,让他感觉到你学佛也挺好的,对我挺孝顺了,他得到既得利益,然后才能够溶化他那种错误的坚持,慢慢慢慢心就转过来了,到现在完全转过来了。现在是在道场里面一心一意求往生,《无量寿经》早就念过三千遍了,他现在最喜欢听我讲经,就是缘分。我就送给他《无量寿经》,我刚讲完的,他就这么听,我说你要听十遍,他就很老实的听。我对他好,这个缘就结得深、结得好、结得善,他支持我出家。

今年年初的时候他主动打电话来了,说茂森我想通了,我支持你出家,弘扬佛法。当时我还挺惊喜,他主动来电话,因为这个事我一直不敢正面跟他提,旁敲侧击的探听探听他的口气,他也知道,最后乾脆打电话直截了当说给我听。我还怕他后悔,我说您这样,您发了个大愿,功德无量,您赶紧到佛前跟佛菩萨祷告,说现在愿意把自己的儿子供养出来,供养给三宝,支持他弘法利生,以此功德迴向求生净土,你去发愿。他真的去发愿了,发愿是发愿了,但是情执还在,所以我真出家了之后,我回去见他,头天晚上他睡不著觉,他说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结果第二天面对了之后,也很坦然了。不过他现在跟我讲话,还是叫我俗家名字,不肯叫我定弘师,还是叫我茂森,我说这个没问题,慢慢来改。

所以父母一定要同意,你看你出家仪规都特別有这一条,问父母同意你出家否。当然也有特殊的例子,像你提到的虚云长老,那是很特殊很特殊,这个都不是普通人,他有很大的愿力。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父亲不让他出家,他也出家了,但是他真的是有很大的愿力,要自度度他,而且他有这样的一种信念,自己成就了之后,回来要度自己的父母。所以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你看,他回到迦毗罗卫国度他的父亲,护送他的父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以后,自己亲自去扛这个棺木,给眾人表法,孝道!释迦牟尼佛的母亲生他下来之后,七天,就往生忉利天了。那释迦牟尼佛有神通,他就到忉利天去讲法,讲的什么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为母说法,这都是尽孝。所以他自己成就以后,首先第一个要度父母。

而凡是父母不同意就出家的,这种人,一定要经过更大的考验。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要降魔,他出家六年苦行,一般人做不了。不吃饭,一天只吃两个麦秆,肚皮贴到后面的脊梁骨了,而那个信念一丝毫都不退,这样的道心他才能突破障碍。虚云老和尚也是这样,他出家之后也是六年苦行,住哪儿?住在山洞里,自己一个人修。那后来为了报父母恩,他从普陀山,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拜了两年,一路上那是吃尽了苦头,他有这样的毅力,克服这些障碍。

那相比之下,我们就很舒服了,出了家之后,障碍就没有他那么多。这是什么?各人的缘不一样,愿力信念也不一样,自己要把握好。印光大师还特別提到,女眾最好不出家。大家可以看看《印光大师文钞》,他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明確的指示,男眾出家修行还比较容易成道,女眾障碍就特別多。所以印光大师鼓励女眾不如在家修,你可以做在家的出家人。而出家现在確实是很艰难,这个话以前我没有体会,现在有一点体会,因为看到了別人,你在哪里栖身?你真正想学道,你找哪个道场,那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出家那就要荷担如来的家业,那就是弘法利生,这就是我们的本分事业,不光是自己修行,还得弘法,弘法现在也是很艰难。你没有这样的大愿力、大慈悲、大菩提心,可能这魔考就把你考倒了,所以这也是一条很不安全的路,看自己那个信念。

所以你看我二十四岁那时候就有出家的因缘,那时候可以跟我们师父上人出家,那时没想好,人家让我出家的时候,我说我怕墮地狱,我就直接回答他。因为那时候我就懂,经听也听了不少年,知道出家没修好就得墮地狱,地狱门前僧道多。十五年之后终於才下这个决心,冒著下地狱的风险出家,来从事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工作。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问:下面一位同修的提问,我是一九九六年皈依佛门的,喜欢帮助人,待人和善,正確的事我就做,离婚多年有一个男孩,现在二十三岁了,家中財產都给男方,一九九八年来广州来住。师父,我能否了却心愿,想出家,一心用后半生身口意来供养三宝?这是十多年的梦想。认识您以来,就真的想见到您,心中特別激动,有很多话想说、想问,您慈悲收下我吧?

定弘法师答:她这个是写给我们师父上人的,转到我这儿来了,就是想出家的问题。第一问题,就是说妳该不该出家?第二问题,妳跟师父老人家出家,行还是不行?

那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曾经也启请跟师父老人家出家,因为十五年前,我二十四岁,在美国达拉斯净宗学会,师父那时候为最后一批悟字辈法师剃度,他说这是韩馆长要他收的,那就得剃。韩馆长那一年刚往生,所以最后一批已经承诺了,就剃了。那个时候我正好在,有的人也鼓励我,你要不要剃?要剃就赶紧插进去,这是师父老人家最后一批,以后就封刀了。当时我心里就有那种兴奋感,就很想,但是又犹豫,因缘没到。师父老人家给我开示说,你把书读好,我还在留学,把书读好,读《无量寿经》。给我这么个开示,没让我出家,所以我就没出家。到了今年,这是我五年前辞掉工作以后,我是二00六年辞掉工作的,跟著师父,二00七年他有一次在学佛答问当中,就讲到他希望钟茂森出家,將来作法师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二00七年,那么到今年,因缘才成熟,当我向师父老人家启请,请他给我剃度,他说不剃。他这一辈子效法印光大师,一生不给人剃度。韩馆长走了以后,確实他就没给人再剃度了。他也想成全我出家的这个愿望,所以特別介绍我去拜访上畅下怀老法师,这是他多年的朋友。一九七七年师父老人家来香港讲经,就是在畅怀老法师的道场,那时是倓虚老法师建立的中华佛教图书馆,三十五年前,师父那时候才刚刚五十岁上下,五十出头,五十一那个时候,他们就认识了。畅公比师父小两岁,也是很有慈悲的一位长老,他就介绍我,而且亲自带著我去拜访。畅公也很欢喜,同意了,选定了日期七月十五號给我剃度。我们师父还特地也去观礼,隨喜。所以现在要找净空老法师来剃度,估计不太可能,因为我都没这个福报,其他人估计也不会有。

实在讲剃度这个事情,我们不是跟哪一个人的,我们是皈依了三宝,成为十方僧团里面的一员,剃度师等於给你做证明。古时候一般来讲,你在哪个老师那里剃度,就要在他那里依止,一般要五年,叫五年学戒,就是听老师教戒。那我这个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的传法师是师父老人家,剃度师是畅怀老法师。那我就跟畅公先把条件说好,说我跟你老人家剃度可以,我也很欢喜、很感恩,但是你得答应我,剃了之后,我还得回到净老门下继续学习,至少得学十年。你能不能同意我?他说可以。可以那就请您签个字,他就真签字了,那我就跟他剃了。

所以剃了之后,我就还是回到师父老人家门下学习。这是什么?剃度师,传戒师、传法师这都可以不一样。像我的剃度师是畅怀老法师;九月份在河南大相国寺受戒,受三坛大戒,得戒和尚,上海下博老和尚,河南的,也是河南大家公认的高僧;传法师跟著师父老人家学法,所以传法师是最重要的,那是关係到你法身慧命。这是第二个问题,解答了。

妳刚才讲的第一个问题,妳要不要出家的问题?那我首先问妳出家为了什么?如果只是像妳这里讲的为了修行,或者是为了求生净土,或者是为了用身口意供养三宝,这都是很好的发心。是一定要出家吗?不一定,妳在家也能这么做。而且在家修行,在现阶段比出家修行更容易成就,我说的是现在这个特殊的歷史时期,末法时期。大家真的你仔细看一看佛门里面,你要出家了你住哪里?你得住寺院。寺院的主持方丈他是不是主修的法门跟你一样,他是不是要搞经懺佛事,还是要办佛陀教育?如果他是要搞经懺佛事,那你就得跟著他做经懺佛事,要不然你就不能在那住,这个问题是很严峻。过去我没出家前不感觉到这个问题。出了家之后,仔细留意留意,所走过的寺院都是面临这个问题。为什么?因为寺院要活下去,怎么活法?那只能靠经懺佛事。不像过去丛林,他都有田產,可以租给那些农民,他们收租,就能够养活寺院,他有个不动產。现在没有了,可以说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靠经懺佛事。那你要是到这样的一个道场里修,你是不是能够修得好?是不是如你所愿?

我们师父老人家当年出家的时候,就是不想走经懺的路线,所以他跟他的剃度师,谈条件谈好,我虽然剃度了,但是还是回去台中李炳老那里学习,你得供养我路费,这条件都谈好了他才出家。谈是这么谈,最后情况发生变化。你在寺院里住久了,主持方丈就不高兴,凭什么人家都搞经懺佛事、干活、挣钱,你去那里学法还要我们供养你路费?凭什么?这个给你不好的脸色,那你就知道你要走路,师父就离开了。离开就走投无路,没有一个寺院收你,那你是不是要还俗?你看师父讲经里都讲到,如果当时不是韩馆长出现,请他到家里去住,来护持他,他真的就会还俗,他说他是决不会搞赶经懺。虽然我听说师父老人家经懺佛事也很会做,法器什么也打得特別好,唱的调子也特別准。我是这么听说,从没有听师父唱过,也没看过他打法器。但我们相信师父心清净,有智慧,学这个是很容易学的。他就寧要还俗,都不肯放弃经教学习。那何必要等到这样的一个地步?师父这个是很艰难、很艰难走过来的,真不容易!那他有大使命,所以佛菩萨照顾他,他这一生就是弘法利生。

那我出家也是这么个愿望,如果只是为在家修行,那我就不出家,在家修行,真的更方便。我在大学里当教授,业余时间很多,我现在能上台跟大家讲经,这些功底,这些基础,都是在在家的时候就扎下来了,我听经、学法十五年才放弃工作,跟师父老人家专职来学习,到今年二十年听经、闻法,一出家我就能讲《无量寿经》,没出家之前就能讲经。师父说你要真正想弘法,你先练就弘法的本事你再出家,出家了別人障碍不了你。我们现在法缘还蛮殊胜,人家要障碍也不太容易障碍,更何况我们师父在上面照著。但是真的出家以后,才知道这师父老人家过去这甜酸苦辣,一般人也是体会不到的。我们这是算很有福报,有师父老人家护持,这是我跟师父的缘分也是很深。过去生中肯定是跟著他学习,肯定不是一世两世而已,多生多世才有这样的缘分,可遇不可求。

当然大家也不必羡慕,为什么?因为在师父身边,如果你不懂得修,往往反而会墮落,为什么?名闻利养丰厚,大家有目共睹的。看到师父身边的人就好像看到师父一样,我们常常出去外面去讲学,人家对我们都顶礼,看到你就是看到师父。我说这是不敢当,千万不能这么说,我们是没有这样的德行。当然人家这样恭敬你,你会不会生傲慢?见到利养会不会有贪心?你说没有,不一定,你还没练过。你练一练,你试一试,你才知道你的贪心是不是真正放得下。在没有名闻利养的时候,你说自己没有贪心,那也未必靠得住。在有名闻利养,而且名闻利养极其丰富的时候,你还能不动心,那才叫做断了贪心。

所以在师父身边也不好修,而且人我是非你会不会入心?你要有人我是非,你很计较,这也不行,你也会墮落。大家也都听过师父讲的悟梵法师的懺悔文,她跟著师父也是二十多年了,她自己懺悔,她自己说,这是临终时候懺悔,说自己人我是非没放下,情执没放下,所以虽然跟著师父这么多年,没有真正成就。那没成就不要紧,你享受这么好的供养,人家对你这样的恭敬,人家认为你所有的行为都是代表师父老人家教诲的,那你要是做出不好的形像,让人家退失了信心,那个罪业就重!所以梵师今年大半年都是受病苦的折磨,癌症晚期,一直到九月才往生。而且还不是一下子断气就往生极乐世界,还有中阴身,幸好她缘好,跟著师父那么多年,没白跟,结了很多善缘,她也知道谁可以帮他忙,结果「三时繫念」里面,她就见佛往生。

这些都是给我们很深的启示,跟著师父老人家,你可以有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可能墮地狱墮得很深,都在你一念之差。在这儿没有中间的,你说你混个人当当,说生天或者想当个畜生,都很难,饿鬼都很难,要不都是地狱道,不是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到地狱道,为什么?你的功德在这里加十倍、百倍,那你的罪业在这里也是加十倍、百倍,你可能一举一动都影响著整个法运。你就想想,甚至你的起心动念鬼神都知道,你也影响鬼神,影响这些无形眾生的法身慧命,他们看到你这样退失信心,这个影响就大了。所以这是天天就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不仅得照顾阳间的人,还得要照顾阴间的眾生,你对他们得负责任,不能说你独自一个人在寮房你可以隨便放逸了,那不行,很多眾生盯著你!就好像我们现在走到道场里面很多人都看著你,我知道我受眾人注目,一举一动別人都看著。有一天我这个衣服后面这个领子没搞好,立刻有人上来提醒,你这个领子没搞好。我才知道真的你全身上下没有一处逃得过別人的眼睛,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全都盯著你,你的压力也很重。还不仅如此,那还有阴间的,更多了。

师父老人家最近让我每天出食,就是供养诸天鬼神。这让我挺惊讶,这出食是跟鬼神打交道,不是孔子讲敬鬼神而远之?对,敬鬼神而远之,但是你要敬他们,恭敬他们,怎么恭敬?施食。所以这几天我就学了一套本事,怎么出食?怎么念供养咒?以前根本没留心做这个事情,我是喜欢搞经教的,这都是属於法事这一类的,我就没留心。现在也得学,怎么敲那个大罄,怎么敲引罄,怎么唱,这得学了,还要比划著那个手势,结手印,你要供养。同修跟我讲,说你得先度阴,再度阳,你这个阴间的眾生都得度了,大家欢喜了,阳间眾生就很容易度。我这一听还是有道理的,师父让我做,我就好好做。这么一做,有一个很好的利益,就是心里真有鬼神了。以前没把他们想在心里,没看在眼里,这是对人不敬,漠视別人的存在。现在你供养,你就想著他们。你观想,这七粒米遍十方,这十方眾生都受你的供养,你就得观想,你把心量也扩大了,尽虚空遍法界你都得想到。鬼神要敬重,一举一动像去上个厕所,都得弹三下指,等於是我现在进来了要用洗手间,请你们稍微迴避一下,这是尊重人。《弟子规》上讲「入虚室,如有人」,有更深的体会。你別看虚室里没人,虚室里真有,你没看见。然后战兢惕厉的那种景象就出现了,天天是有点战战兢兢,不敢得罪天地鬼神,心里真有他们,对自己修行真有好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