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普贤行愿品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第七大愿——请佛住世。

祈请的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应化在世间的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如来。在他们一期化缘已毕,即将示现入涅槃时,我都立即现在他面前,殷勤、恳切、至心地劝请:请您长住世间,利益一切有情。

其实,这里的“诸佛”,指的是三世佛,包括了一分觉悟至圆满觉悟的一切具德者。所以,不但要请诸佛住世,所有成为众生引导者的诸菩萨们,有学、无学果位的声闻和缘觉,乃至一切善知识们,他们在世间利益众生,也是由因缘来决定的,有因缘就住世,因缘尽了也会入灭,因此也要劝请他们长久住世。总之,要劝请一切觉悟者在世间久住,来引导未觉悟者,要这样周遍地作劝请。

劝请的时候要起同体的心,为着全法界的一切众生来请。这是基于法界一体的观念,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分什么你我他。不能说,为了利益我们,您应该住世,其他人得不得利益无所谓,不能这么想。既然大家都是法界同胞,何必去划分疆界呢?像这样,要发起大的情怀,关怀整个法界里的同胞。那么,为了一切有情的利乐,就要劝请一切世间导师长久住世。你不要想这样发心很难,实际都是我们的本性。本性就有这么大的心,自然会关怀法界里的一切众生,会为大家这么劝请。

至于住世的时间,那就要扩展到无限。不能说,劝请您老人家再住世一天、十天或者几个月,不能这么劝,而是要劝请诸佛再经历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劫,为了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缘故,久住世间。

就像前面再再强调的那样,普贤行是全法界心,尽法界量,一切无不达到极致。所以,发愿的时候也要合到法界的量,不要给自己画一个圈,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在缘起上画多大的圈,就会落在多大的量上。一旦领会到自己的本性就是体普贤,本来就有用普贤,真心没有生灭,尽十方三世全部都在真心当中,这样就展开了心量,所采取的方式,就不再是与法界相背的虚妄心识的量。

这就知道,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诸善知识,他们住在世间,都要观待因缘。那么,我们在这里要充当哪一分缘起呢?如果是发自本心的起用,那必定是劝请不要入涅槃。这是天性,是人之常情,没这个心的话,就很有问题了。

照理来说,不说别的,比如家里来了一个人,他对我们家很有帮助。某一天他说:我要走了。那时候你自然会劝他多住两天。无论如何,听到他要离开,心都会有一个反应,会有一种挽留。这就看出,我们心里本来有劝请,本性就是如此,只要不去障住它,自然就会出来。但是,当今时代邪文化盛行,人们的心已经严重扭曲了,颠倒分别串习多了,心就变得很麻木,善心发不出来,颠倒习性却很强,像是任性、傲慢、冷漠、残酷、过于执著自我等等,这些恶相非常明显。这都是堕落的相。

这才知道,原来修普贤行愿就是要发展善心。真正心很专注,以至诚心去念的话,你会发现,这里面有一股热流在涌动,这就是善根抒发的相。所以,不能只是口里念念,或者略表欣赏,而是要真心觉得:我一定要立这个行愿,哪怕身体死一万次也不要紧,这个行愿千万不能丢失。有了这种心,就表示对法很重视,确实想把行愿刻在自己心上。之后,才会有后面讲的“深心渴仰”的内涵,那个心一出来,一念间就能灭五无间罪。

所以,现在关键就要把这种劝请的善心启发出来,要在这上面努力。就要想到:如果诸佛菩萨,或者诸善知识们离开了世间,众生界就失去了引路明灯,就会陷入黑暗当中,陷入无依无怙的苦难境地。所以,为了一切众生的利乐,祈请您莫入涅槃,在佛刹极微尘数的一切劫中,永远住在世间。

发这样的愿才相合本性,否则虽然请佛住世,但时间的量很小,只是有限的年月,或者为众生的心比较薄,只想着一部分众生,这些都不符合。如果连劝请也没有,那就更下劣,完全违背了本性。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也是无尽的行愿。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为止,我请佛住世才穷尽。以虚空界、众生界等不可尽故,我请佛住世的妙行永远没有穷尽。这种妙行,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法界没有限量,行愿也就没有限量,不会说我只干三十年、五十年,没有这样的心。普贤行愿完全是圆满周遍、广大无尽的。对这上面的理趣有胜解的话,就能够按这么来作意、发愿,这样的话,所发的任何一个愿都是无尽的,而且无不周遍、圆满,这就相当干脆。究其原因,就像大慧宗杲禅师所说的,“法如是故”。

你一旦有了胜解,发愿的动力就出来了。以后每一次发请佛住世的愿,就确实是直到众生烦恼尽为止,我的愿才穷尽,但众生烦恼无尽的缘故,我劝请诸佛住世的行愿也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如果你的心也基本是这种内涵,那就跟愿文相应了。一念到这个愿文,就能够随着文义来作愿。这样念的话,就不只是口头上溜过,或者稍微有点感觉,心里比较舒服,那都是旁观的态度。现在学《普贤行愿》,要成为一种实学,要把法全部纳到心上,这就完全不同。

所以,大家关键要能够体会到法的心髓、法的大义,要有一点悟性,领悟到佛法的心要,这一点至关重要。不然的话,光是记一些词句,听听这个,谈谈那个,总是在心外做,这就很容易落入做知识的层面。佛法是有血有肉的。它说的全是我们本性里的事情,不是讲无关的知识,它是拯救苍生,让我们全都回归法界的大教灵文。学的时候,应该对每一句都有所触动,要真切地感觉到,这就是无上的大义。这样,我们的心才会有一种不同的领会、不同的受持。这非常关键。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毘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第八大愿——常随佛学。

首先解释愿名。“常”,是尽未来际,“随”是相应随顺,“佛”,指十方三世一切佛,“学”,是效仿诸佛因地修行和果地利他事业等一切行为。意思是以诸佛的修行事业等作为所缘境,首先抉择好为什么要这么做,认识到这一切都是如理的行为,是随顺无上菩提的因行果德,值得自己随学。然后引发自己的心智,发起效仿的誓愿,而且在自心上一点一滴地实际行持。

当然,诸佛的功德浩瀚如海,不是我们现前就能全部学到的,但我们要从现在开始立愿,尽未来际随学诸佛。之后,能修到哪一分,就现前实修;现前修不到的,也决不舍弃,一再地加强心力,誓愿尽未来际常随诸佛,修行菩提果海。这样以誓愿力摄持的缘故,不久就能实现这条大愿。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缘起的走向,在现前位就要发起常随佛学的心。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志愿,像命根一样重要。

其实,“常随佛学”,含摄了菩提道的一切誓愿。因为学佛就是以诸佛为榜样,从初发心,直到成佛之间,自己的一切心念和行为都仿效诸佛来做,而不是仿效愚昧颠倒的邪师,这才算是随佛修行的人。这样不随顺庸俗颠倒的状况起心、造作,才能完成佛道。换言之,作为佛教徒,对于普贤行有胜解信,有誓愿证得的行愿力,有了这种圣教情怀,有坚定行道的志愿,才有学道人的气氛,才不会跟世俗同流合污。

普贤行愿是圆满、周遍、无尽的大愿王,其中任何一个妙行,都要以全法界心、尽法界量来发誓完成。常随佛学也一样,也要缘果地的普贤行海来发愿。到现证果地时,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在无数劫海里的修行和一切利生事业的相,全部会在海印三昧中现前,而且没有任何自他的执著,所以我们现前发愿时,也不要局限于虚妄分别心的量,要对于一切佛的因行果海,全部发誓来修学。要胜解,在我的妙真如心中,含摄了十方三世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佛,从因到果的任何妙行,下至于一点一滴,我都全部随学。要这样处处以佛为榜样,力求最上乘的成就。能这样来发愿,就成了十方三世佛的随行者,也就引发出我们自身的无量善根功德。

要注意的是,“学”,是效仿的意思,不是学理论知识,而是诸佛有哪种德行,都要在自身上实际做到。这样,再看诸佛菩萨的传记时,心态就不像过去那样,觉得跟自己无关,而是会发心随学。确实会有誓愿力,要度过一切诸佛的菩提行海。因为有了常随佛学的誓愿力,它就会驱使自心不断地随学诸佛,一点一滴都主动去效仿。自己现前能做的,就随分随力地去做;目前力量不够,不能完成的,也会再再地发愿完成。这样的话,就把我们的心完全摄持在菩提道上。可见这是极重要的一条大愿。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

经中先以娑婆世界的毗卢遮那如来为例,来说明随学的对象。

毗卢遮那如来从最初发菩提心,求无上道开始,直到成就大菩提之间,长夜精进,没有退转,昼夜都在行持各种波罗蜜多的大行。单就布施度来说,也曾施舍了不可说不可说无量无数的身命,作了无量如海的布施行。

我们学这一段时,就要策励自心:我一定要完成布施度的修行。无论是身体、受用,还是三世善根等,都尽心尽力地用作布施。虽然现前还做不到施舍身命等,但在能做的方面,都殷重地去实行,对于做不到的也发愿尽早完成。也就是,对于这样可歌可泣的菩提行,内心充满了欣求向往;以向上的心为动力,来发起随学的志愿;之后在自心上一点一滴地去模仿,直到真正做到像诸佛因地那样。

而且要知道,普贤行愿的每一愿里,都有无量的支分内容。我们最初确立观念时,就要非常细致地去理解,对于里面的每一点,都细心地去体会,才能得到具体的认识。否则的话,不经过一番分析、琢磨,不说发愿,就连对愿文的理解都很空洞,每次提到“常随佛学”,起的心都很概念化。但如果能细致地去体会,一点一点地消化在心里,那一提起“常随佛学”,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大誓愿力,它的浓度非常深。一念到这段经文,自然会引发这个愿力,之后不断地去串习,愿力就会再再地加强。

所以,经上举布施为例,来代表毗卢遮那佛的所有因地的修行,我们就应该把它推展为六波罗蜜所摄的整个菩提行海,心里要有这个总相。一提起来就能想到,佛在因地时,从发菩提心开始,行持了无量无边殊胜微妙的六度妙行,对于这里的每一种,内心都非常敬仰、希慕,一心想做到。无论是布施、持戒,还是安忍、精进、禅定、智慧等,全都想如实修学。有了这样的心,才算是发起了常随佛学的大愿。

“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世尊因地时,为了完成布施度,曾无数次地舍身求法。《集一切福德三昧经》里记载了这样一段经历。

无量劫前,世尊曾是一位名叫最胜的仙人,住在安静的森林中修行,具足五神通。

他当时心想:“我在山里只修慈心是没有利益的,既不能灭除众生在无量劫中所集的烦恼,又不能让他们生起正见。”之后想:“以什么方法能生正见呢?这有两种因缘。那就是在别人那里听闻圣法,以及闻法后正思维法义。”智慧就像眼目一样,单有慈悲心,想利益他们,但不清楚怎么来消除众生内心的烦恼,也仍是枉然。所以我要寻求智慧,给他们传法,让他们生起正见。那时,仙人生起了寻求多闻的心,想多方面地了解圣道的内涵,知道真实义,来消除众生心中的烦恼、邪见。他想:“我应该到哪里去得闻圣法呢?”

想到这里,仙人就前往城市、村庄等各个地方,到处寻求闻法,但怎么也找不到能宣说圣法的老师。当时有个天魔到他面前,对他说:“我现在有佛宣说的一颂圣法。”仙人听后,立即请求说:“请为我演说。”天魔却说:“如果你能把皮剥下做纸,刺血做墨汁,剖开骨头做笔,来写这一颂的话,我可以讲给你听。”

他当时想:“我在无量劫里,常常被敌人、刽子手们用利刀割截身体,分解肢节,或者为了贪欲,为了钱财,无数次地遭到斩杀、束缚、捶打等,受了无量的苦,但却从未得到丝毫实义。我现在应当舍弃这个虚假的肉身,来换得坚实的佛法。”经过这番思维后,他心里非常明确法与非法的差别,知道圣法有无比的大义,奉献身命来求取圣法非常值得。于是,内心生起了求法的善心,踊跃欢喜,对于这个天魔生起了导师想,起尊重心,就用锋利的刀剥下自己的皮当作纸,然后刺了身上的血当作墨汁,又剖开了骨头作为笔,合掌祈求说:“请你为我说佛所得的偈子,就像你先前要求的那样,我已经做到了。”

天魔见他这样恭敬圣法,为法舍身,心里感到忧愁,就隐没不见了。

这时,仙人见他隐没,心想:“我今天对法生恭敬心,为了寻求圣法,不顾惜自己的身命,我这样恭敬地求法,善根终究不会失坏。如果我所说的这番话真实不虚,而且起慈悲心,一心为了利益众生而剥皮为纸、出血为墨、折骨为笔,这个心也真实不虚的话,他方世界如果有大慈大悲的说法者,应当在我面前显现身相。”

正这么说的时候,往东方越过三十二个佛刹,有普无垢国土,国中有佛,叫做净名王如来,佛知道仙人心中所想,同时想教化南瞻部洲的众生,于是在力士伸臂那么短的时间里,从空中来到仙人面前,当时有五百菩萨跟随。净名王佛放大光明照耀仙人所在的树林,又从天上降下花雨,那时,林中的枝叶花果都自然发出法音,无量百千亿天众都聚集到这里。

当时,仙人得蒙佛光照触后,顿时就止息了痛苦,身体恢复如初。于是对佛说:“世尊是我的导师,我现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惟愿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后,会对于那些没有信心、具邪见、坏正见、行黑暗的人宣说正见,请您为我说法。”

那时,净名王佛给仙人及在场的菩萨天人们,详细地宣说了“集一切福德三昧”。闻法后,八千天子发起了无上菩提心,仙人得到了无碍辩才。这以后,仙人常常到城市村庄里,给众生宣演这个“集一切福德三昧”的妙法,天人们守护在他身边。无量众生都被他以慈悲的手安置在三乘圣道中。他命终后往生在净名王佛的普无垢国土。因为敬法的因缘,后来得到了无上菩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像这样,世尊毗卢遮那如来在因地时,为了寻求正法,不惜用生命做代价,这样书写的经典,堆起来有须弥山那么高。可见,他视圣法为第一,为着法心心念念都在行道当中。既然为了正法,连最爱惜的身命都不顾惜,何况身外的王位、城市、村庄、宫殿、园林等一切世间所有物呢?自然是无所不施。不仅行持了为法舍身的布施行,其他的各种难行苦行也无不圆满行持。

我们学这一段时要用心思维,比如对于世尊舍身为法的事,首先要想:佛因地时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为了求法连生命都不顾惜?经上说,世尊想到,过去世曾因贪嗔痴而无数次地丧失性命,但没得到任何实义。然而一旦得闻圣教,那必定得大利益,所以,法的价值超过肉体生命无数倍。由于认识到法的大义,就能发心不惜一切来寻求圣法。

从这里就要体会到,世尊见到法的胜利,而舍身求法的心。这就是我们所要效仿之处。虽然现前还达不到那么强的心力,但志愿不可以小,要发心全部学到。就像一个小孩发心做大的事业,虽然现在的力量不充足,还不能实现,但他心里不舍这个誓愿,而且非常好乐希求,一定要达到。像这样,我们现在就要立这个志愿:我求法的时候,要尽量地随学世尊因地的行为。自身能做到的全都励力实行。比如,不顾各种身心上的劳累,环境的恶劣,无论是风雨还是饥寒等,都要努力求法等等。这样来勉励自己上进。不但布施行如此,其他的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等,一切的难行苦行,都要这样发心随学。然后再再地增强这种誓愿力。

要知道,“常随佛学”的量是最圆满的,因为诸佛的功德最圆满。譬如,我们在世间也会学习好人好事,听到某个人的行为很贤善,自己也会起见贤思齐的心,现在是要把这份随学的心拓展到最圆满的地步,誓愿学到诸佛的德行,最终学成跟佛一样,也就完成了无上菩提。这样,在立愿的时候,就把它的量扩展到最大,那必然会出现极殊胜的果报。就像在随喜愿王里,对于十方三世五类人的一切善根,下至地狱众生一刹那的微小善念,上到诸佛圆成菩提不可思议的善根,全部都作随喜。由于所随喜的是最圆满的量,所以这么修的时候,得到的善根福德也无量无边。

所以,我们在修这一愿的时候,就要把随学的量扩展到最大,十方三世一切佛,从因到果之间的一切善行,统统都来随学,全部效仿行持。这样真心地去思维,用心体会,然后在自己心上确立行愿,就会出现后面说的那些不可思议的功德。其实这也不难,只要我们多用心去学,就一定能学好。它的关键是要启发出善心来,对于普贤行愿能至心好乐希求。就像偈颂里讲的,闻到愿王后“内心渴仰”。这四个字非常关键。也就是一提到这个无上愿王,就引动了他很大的善根,有好大的苏醒,这就能得到全面的开发,能顿时灭掉五无间罪等等。

“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前面举布施波罗蜜多来代表一切因地的菩提行海,这里以八相成道的事业相,来代表果地的一切事业海。

我们不光要随学因地,还要随学果地,对于菩提道从始到终一切历程中的善心善行全都要随学。看到了现前的因行,就有了目前的下手处,知道在什么地方行道;看到了最终的果德,就要发誓学到究竟为止。这样来随学,就有菩提道全程的观点,就能很快打开。他的心会很广、很深远,不会拘泥于小的善法,以少为足。所以说,发普贤行愿非常重要,它对我们的资助是无与伦比的。相反,如果没有普贤菩萨愿文的启发,我们自己做梦也想不到要这样发愿。这样的话,没接触到这个无上愿王,人的心没得到圣教的启发,善根就发不出来,一直在世间的蝇头小利里缠绕不休,就像一只蚂蚁只能在很小的范围里活动那样,始终出不来,这就很可怜。

那么,对于佛的果位事业,我们应该怎样随学呢?

总的来说,毗卢遮那如来代表法身佛,佛的法界藏心应着无量众生的机缘,现出无量的报化色身,作利他的事业。这里讲到,佛在菩提树下成就大菩提,示现各种神通变化,显现各种报身、化身等佛身,处在各种众会当中。或者处在一切诸大菩萨的众会道场;或者处在声闻、辟支佛的众会道场;或者处在转轮圣王、小王眷属,各种王城的众会道场;或者处在婆罗门、长者、居士的众会道场;或者处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像这样,处在各类的圣者凡夫,小乘大乘等会众的道场里,以圆满的法音,如同大雷震那样,震醒迷梦中的众生。随顺众生的乐欲,对于未种善根者种善根;对已种善根者让他增长;对已增长善根者令得成熟;让已经成熟者获得解脱。像这样作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事业,一直到最终度生的因缘完毕,示现入于涅槃。

这里主要举说法为例,实际包含了佛在各个世界里示现的各种稀奇的幻变事业。对于这无上果地的圆满利他的事业相,我们也要发起渴仰之心,发誓全部随学,最终做到跟毗卢遮那如来一样。

“如今世尊毘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之后把一尊佛扩展为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里任何一个极微尘中的一切如来,对于他们因行果德的一切菩提行海,全都一一随学。

体普贤圆具一切妙行,只要有觉悟的因缘,就能从中流现一切妙用。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应当发心随学一切佛,励力地在心上立志。只要这么发愿,终究会实现。这样的话,全法界里的一切佛,所有从因至果的菩提行海,全部成为我们效仿的对象,没有丝毫遗漏和局限。现在就要把心尽可能地发到最大量,之后让它贯彻到每一念中,没有一念不在随学,没有一念落在颠倒行当中,这就是我们向上的志愿。

这样发愿常随佛学以后,就不能自甘堕落,做各种庸俗下劣的行为,要开始转变自心。一旦有了胜解信,有对普贤行愿的深心渴仰,愿意在自心上起愿串习的话,那么以行愿的力量,整个人的气质、境缘等都自然会发生转变。像是各种受用、相好、辩才、智慧、神通,无量的功德海等等,都会因此而现前。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也要发无尽的行愿。也就是要推起心力来,真心地发愿: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的随学才穷尽,但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没有尽的缘故,我的随学也无有穷尽。而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要这样勇猛地发起圆满的愿心。这样,我们在因地就有了最圆满的因。它是超出一切、到达极致、无尽圆满的大愿,因此称为大愿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第九大愿——恒顺众生。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众生?什么是恒顺?为什么对佛说随学,对众生说随顺?懂了这三个问题就大致了解了“恒顺众生”的涵义,之后再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恒顺众生的普贤愿王。要这样来趣入。



众生的涵义



众生有现相和实相两重涵义。

就现相而言,众生指当下胎卵湿化等随缘而现的相。如同《大法鼓经》中所说:迦叶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佛告迦叶:“众生者,四界摄施设,谓内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及入处五根,乃至十三缘起支(如《无尽意经》中云:‘从不正思惟生无明。’故十三支),受、想、思,心意识——是名众生法。迦叶当知,是名一切法。如是和合施设,名为众生。”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命名的,由于是众缘所生,就叫做“众生”。也就是按照无明缘行、行缘识等十二缘起的方式,显现出有情的相。或者当下现出来的相不会独立存在,必然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而成。这样的缘起现相,叫做众生相。

当前现的众生相,他的本性就像佛成道时所说的那样:“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在佛的眼里,众生本来是佛,这就是众生的实相。这又要首先了解到,当前现的身心聚合相是假的,寻找时了不可得。只是在我们的妄识前,有各种现相和它的作用,从这一分来说,确实有无量的种类。因为各自的因缘不同,所出现的相也就不同。比如有各种寿量、相貌、性情、命运、名号、形态、威仪等等。这里的“恒顺众生”,主要是针对这些现相来说的。然而这些四大假合的相,或者说幻生幻灭的识,本来不可得,并非实法。

知道这一切只是假相,就要进一步寻求它的实相。实相就是如来,因此说众生都是佛。《不增不减经》中说:“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法身本性清净,没有垢染,但由于入了幻梦,被恒河沙数的烦恼所缠缚,这样就随着迷染缘,从无始以来,不断地在生死幻梦中轮转,起伏不定,从此生处到彼生处,一轮又一轮,这就叫众生。这就知道,生灭是众生的现相,不生不灭就是众生的实相,二者并不矛盾,就在这不断生灭当中有不生不灭的法,这就是众生的实相。



随顺的涵义



随顺有随顺真实义和随顺众生心两种意义。

就随顺真实义来说,先从反面看,如果我们的见解没有随顺到众生的真实义,那就不晓得为什么要随顺,应该如何来做等等,心里会模糊不清。意思是,如果认为众生的各种相貌、表现、性情等实有,就落入了增益边,因为他本来现而不可得,不应执为实有。但如果认为在现相界里也不存在这些,没有作用等,那又落入了损减边,成了断空,因为在现相里众生有心识,有苦乐,有各种因缘果报、苦乐作用,有各种无欺的缘起规则。如果不能随顺这个真实义,那当然无法行持普贤妙行。

从正面来说,一旦了达了真实义,就能很恰当地随顺现相界来做饶益。也就是了解了从性海里现出的众生相的真实义,再去行持随顺就会恰如其分,契合中道。不执著众生实有,也不落于偏空,这样随缘起用,随着众生的心来做饶益,作幻化佛事。知道众生现前的身心上确实有苦乐,所以要随顺他的心来拔苦予乐,这就是利他行。而恒顺众生,就是要把利他行推到极致,它是最圆满、广大、周遍、无尽的普贤行海。其实,第八、第九两大愿里含括了菩提心的圆满内涵。也就是上求下化。“上求”,就是常随佛学,最后学到跟佛一模一样;“下化”,就是恒顺众生,随顺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一切种类的众生,对他们做种种最体贴、最恰当的饶益。

随顺众生心是说,利他行是以众生为重,不能以自己为重。众生有什么需要,要用什么方式来作利益,都要以众生心为根本,一切围绕众生而转。经中讲到随顺的行相时,说到“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又说了四个譬喻,“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这都是随顺众生心的行为。

比如孝敬父母,完全要以父母为主,唯一随着他们的心而转,以父母为中心。奉事师长也一样,要舍掉自己的自主权,一切都顺着师长的意愿去做,以师长为中心。承侍阿罗汉乃至如来,也同样是舍掉自我为中心,以圣者为中心,随他而转。这就叫做随顺。

就像良医对待病人那样,各种检查、治疗、给药等,都不是为自己做的,任何药都是根据病人的病情来给的。他在哪方面有忧愁就给他哪种安慰,减少他的负担等等。一切行为都完全以病人为中心。就像现在的人说的,“顾客是上帝”那样。意思是所做的一切,都要围绕顾客的心来做。(当然,他的动机不纯,所以这跟普贤行相差万里。)又好像一个向导,他不是给自己画地图,为自己指示正路,而是对那些迷失正道的人,要给他们指示正路等等。

我们发随顺愿王时要知道,在现相界里,众生确实匮乏安乐,有各种身心苦恼,有很多烦恼重病需要解决,有很多苦需要疗治。由于这一切都是虚妄的,没有实法,所以不要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然而这里不无幻用幻相,有它无欺的作用,能符合到离苦得乐的道,就能止息苦而得到安乐,因此,菩萨会随顺众生的形态、根性等,随缘作利益,施设各种善巧方便。这些方便就是利他行。

《大日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这是真正圆满成道,发挥出无边大用的标志。直到能施展出无量无边的方便妙行,才成满了恒顺众生的愿王,才达到了无上的成就。我们在初发心时就已经承诺:我要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寻求无上佛道。那么利益众生的相如何呢?那就是恒顺众生愿王达到了极致。该如何来恒顺呢?这就要知道现相界里的众生是什么状况,知道这是如同水月般的幻相,然后运智运悲来作救度。这也就是《金刚经》说的“离相行善”的意思。



随学诸佛与随顺众生



为什么对于诸佛说“随学”,对众生要说“随顺”呢?

这要从顺理和违理两方面来作辨别。我们唯一应行持符合真理的行为,这就含摄在诸佛从因至果的一切菩提行当中。这里的任何一分都是随顺真理而行,都是走觉悟之路,是最终达到圆满大觉的行为,因此任何一分都值得我们随学。我们能这样跟随诸佛而学,仿效佛因地果地的一切行为,那就能以佛的智慧之行来启发我们的行为,让我们逐渐趣向觉悟。

然而众生的行为是颠倒的,不符合真理,或者是业果愚驱使的行为,或者是真实义愚驱使的行为,这些都不能随学。否则必然陷入迷乱,所以只能说“随顺”。换言之,如果我们随学众生的邪行,那只会加重迷乱,更深地堕落在苦海里,所以随学众生的邪行是一种愚痴。

但要知道,众生与我一体,他有苦如同我有苦,他缺乐如同我缺乐。如果我不去做利他行,那就不符合本性。这样不随顺众生,不去利他,也是愚痴。因为他跟我本来不是两体,在见到他有苦的时候,发自于天性,自然会去拔除。比如对于自己的兄弟,他哪里疼,我们自然会去帮助,这是天性使然。如果说“我不去帮他,我还有很多条件”,那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很愚痴,很荒唐。或者自己的母亲脚不好,需要人搀扶才能走路,而你却说:“必须给我一百块钱,我才搀扶”,那人们肯定认为你很愚痴。因为这事不是只有给钱才能做,是作为子女必然要做的,不然就违背了天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推而广之,一切众生都是父母,或者都是如来,所以随顺他们作利益是不讲报酬的,是发自天性,是决定要这么做的,否则根本无法成佛。所以经中说到,诸佛以大悲心为体。因为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佛。如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就能成就诸佛菩萨的智慧花果。反面也讲到,如果没有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就无上正觉。这就很明显,如果想成佛,就必须发起恒顺众生的普贤大愿,而且最终要全部完成。这是成佛的必经之路。

我们多生累世都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凡夫行为的出发点,所以它叫做集的根本,是造成一切轮回业行和果报的根源。如果不把这个根子拔掉,那就永世无法出离,无法得到解脱和成佛。成佛必须反过来走,要逆着凡夫性,恢复自己的真如本性,因此必须发恒顺众生的大愿。不愿意这么发愿,却还想要成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两者在缘起上完全相违。

了解了恒顺众生的涵义后,就要进一步把它拓展到圆满、周遍、无尽,这就是恒顺的普贤愿王。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



首先要作意,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里一切种类的众生,都在圆满的心量中显现,无一遗漏。从时间上说,一直到众生界穷尽为止,随顺的妙行才穷尽。但以众生界不可尽的缘故,随顺的妙行永无止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就是以全法界心遍法界量来作意。

其次要知道,随顺的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一切众生的种类差别。就现相而言,众生是因缘所生法,由于因缘有种种不同,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众生相。按照受生的类型、所依之处、种类、受用、性情等划分,就有无量无数的差别。

依处上分,比如人类、走兽等依地面生存;龙族鱼鳖等依水而住;夜摩天以上的天人依虚空而住。种类方面,有六道所摄的各种种类,就连人类也有四洲人的各种差别。种种色身,色身上有的坚固,有的脆弱,有的微妙,有的粗陋等。种种形状,有的是横着爬行,有的是竖着直行等。种种相貌,有美丑、黑白等各种差别。比如欧洲人鼻梁高,非洲人肤色黑,亚洲人是黄皮肤等等。种种寿量,长的住世很多大劫,短的就几秒种。种种族类,有的很高贵,有的相当卑贱。或者说有各种民族。由于最初始祖的因缘不同,所以一代代传下来的人种都不一样,有不同的性情、习俗等等。

种种名号,众生界里的名号也是千差万别,有一类众生相就有一类名字。种种心性,众生的性情也多种多样。有些强健、有些软弱,有些正直、有些谄曲,有些愚笨、有些聪慧,有些好斗残杀、有些温和慈善等。种种知见,见解上也是千差万别。有些持一世论,有些持三世论,有些持唯物论,有些持唯心论,有的是常见,有的是断见,有的是苦行派,有的是享乐派,有的主张开放,有的主张保守等等。由于累世串习的观念不同,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见解。种种欲乐,指各种爱好。有的喜欢吃,有的喜欢穿,有的喜欢做学问,有的喜欢经商,有的喜欢从政,有的喜欢出家学道等等。在每一种欲乐里,分开来又有很多种类。种种意行,指心里的活动千差万别。各类众生的想法、心念的运行状况都不一样。他是怎样来起心,怎样的思维模式,都各不相同。

种种威仪,众生的行住坐卧,各种形体姿态也各不相同。在受用方面,像是衣服、饮食、住处等也是千差万别。比如,衣服有各种款式;饮食有各种风味,各种烹调方法等。住处上,从大的层面来看,有的住在天上,有的住在海里,有的住在陆地等。陆地上也有高原、平原,城市、乡镇、山寨、海岛等,有各种建筑风格,各种民居特点。众生生在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观感,造成不同的心理倾向,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乃至一切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差别。有些没有脚,比如蛇;有些有两只脚,像是鸟、人、猴子等;有些有四只脚,比如猪马牛羊等;还有很多脚的,比如螃蟹、蜘蛛、蜈蚣、百足虫等。或者按照十一生类来说,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再加上总通的一类生。

总之,由于因缘不同,所变出来的众生相就千差万别,而且一类一类互不混杂,这就叫现象界里的差别相。这样知道后就要想到,十方三世一切刹海里的无量众生种类,都在法界心中圆满显现,对于其中的每一类,我都随顺他的心来作利益,普遍地随顺而转。

那么该怎么行持呢?那就是心不偏在任何一类上,没有自我的执著。这样心没有特别的偏好,也就没有立脚点,也就一切都能随顺。如果执著一类法,那就排拒了其他,也就无法随顺了。就像虚空,由于无心,所以能顺一切法,无量种类的色法都能含容。又像镜子,它无心的缘故,任何物相都能在里面显现。这就知道,如果我们的心有一种个人的爱好执著,或者以自我为中心,那就违背了随顺,成了修恒顺愿王的最大障碍。

我们现前就要往圆满的随顺上看齐,要往这上发愿,而且要随分随力来修持。以饮食为例,如果自身没有特别的执著,那就能入乡随俗。无论到哪里,有什么样的饮食都能随顺而转。这样就能跟那里的众生的心贴近,他会觉得你是同类,交流起来就很方便。因为众生的心要取同类的相,能适合他的心,运转起来就容易,就能够利他。如果让他感觉格格不入,那连相通的契机都没有了。比如到了四川,如果你能吃辣,跟当地人一起吃,那很快就跟他们打得一片火热,心和心就能融通。他会把你当自己人,你说什么他愿意听,这样才好教化。如果非常偏执,根本不接受吃辣,那就没办法跟大家一起吃饭了。每次一开饭,自己就在一旁拿个碗单独吃,跟大家分餐。这样他会觉得彼此有隔阂,也就很难接受教化。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其他像是衣服、语言、生活习惯、性情、爱好等等,如果没有自己的偏执,都能随他而转,那人人都会喜欢你、接受你。但如果自我意识太强,那连朋友都很少。比如现在的人,大多数都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跟别人相处。不说别的,就连两个人住在一起都没办法随顺。因为自我意识过强,事事不能想到别人,只想让别人来随顺自己,这样心和心就没办法沟通。但如果你的心量非常大,能够包容,而且肯付出,那自然能得到一切。

其实,修学普贤愿王就是要展开一切妙行。而一切的利他行,最终就落到这一愿上,这也是普贤行愿里最重要的一条愿。也就是在任何世间界里,都能随顺世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展开无量的利他妙行。由于没有了我,没有了戏论执著,那一切就都没有障碍,会有极宽广的胸襟,气象非常大,一切都能随顺。

就像前面讲的,世俗中有各种随缘而起的现相,但真实中一无所得,也没有我,也没有法。懂了这一点后,在不执著任何相的同时,由于世俗中的显现都有它的相状和作用,要把众生引度出生死,让他得到解脱和成佛,就要随顺他的心作利益,这样缘起上一相合,就能够摄化。这样不著有,不认为有实法,就不会起偏执,能无碍遍入到任何世间界里;由于不著空,就处处都能顺应缘起,作恰如其分的利益。所以,诸佛菩萨都能示现千百亿化身,遍入到众生界中,应以哪种身说法就现哪种身而作摄化。

总之,就像明镜,如果偏执一边,就不能平等地随顺。这样现黑就不能现白,现美就不能现丑,现高就不能现低等等。但由于明镜没有执著之处,所以是什么就现什么,一切都能随顺。同样,修普贤行愿就要在众生界里,在任何时处都不住相而随顺。这就是无住的妙行,是平等、周遍的随顺。这样不住有、不住空,就像偈颂说的“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就契合中道妙行了。

那么,要以怎样的态度和行为作随顺呢?



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这要求完全以平等心来对待,不因为众生还处在迷梦中就小看他,而是知道众生在实相中都是万德庄严的佛,平等无二,所以不对他作下劣想。这样对于无数种类的众生都没有偏执心,一视同仁,都平等地做各种的承事供养。就像敬奉父母、奉侍师长,以及阿罗汉,乃至如来那样。

“等无有异”,指完全平等,没有差异。怎么孝敬父母,就以那样的心来服务众生,对他做帮助。或者奉侍师长时是哪种心,就以那种心来供养众生。对待圣者阿罗汉、菩萨、如来有多恭敬,就那样来恭敬供养众生等等。也就是完全把自己舍掉,把众生视为极尊贵,这就是利他行,也是平等的普贤行。

所以,不要故意把心量限制住,或者有所保留,应该完全舒展,有多大心力就发多大心力,不然就不称性。世间人由于人法我执很重,心思格外的复杂、扭曲,硬是以自己的分别,把众生分成很多党类,对这些人是一个态度,对那些人有另一种做法。他会说,对我好的人我可以对他好,如果跟我关系不好,那无论他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不去帮他。或者跟我不同民族、不同观念、不同文化、不同品味的人都是异类,我绝对不给他们任何帮助等等。

其实这只是他的偏执,是被虚妄心识的力量控制的结果。这完全是作茧自缚、自我封闭,怎么可能出现周遍无碍的普贤大行,成就如来不可思议的功德呢?所以,我们不要听信妄心的指挥,要看破它的伎俩,发起善根力来,借助《普贤行愿》,作极快速、广大的开发。要这样一开始就以圆顿大法的姿态开拓胸襟气量,一下子就发到广大、周遍、无尽的程度。不然的话,自己缩小心量,形成了一整套错乱的驱动机制,就只会出现各种颠倒的行为,越走越堕落。

这里说到“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平等”二字很重要,意思是不作区别对待。不会对这个人好,对那个人不好;对这个人尽一分心,对那个人尽半分心,或者只尽四分之一的心等等,那就自闭心量了。要知道,利他即是自利,没有了悟这个道理的话,在取舍上就会出问题。因为心量一限制住,内在的驱动机制就偏离了正轨,常常这样限制,一旦串习成性,平等饶益的心就很难发出来。相反,如果知道该怎么来起心,发心的机制如何,对这些观察透彻,之后每一次运心都不去局限它,而是尽可能地全面发出来。这样熏久了,以这种造作等流的作用力,就会使得你很快成为普贤菩萨。

这样才知道,修随顺行的时候,不要有世俗的“势力眼”,或者各种偏执的心,那都是我所执等带来的。也就是首先立了一个“我”,然后在“他”里面分很多类,每一类里又有三五九等的各种差别。现在要打破这一切狭隘偏执,一开始就发愿对任何众生都一视同仁,没有什么区分对待,随顺因缘尽心尽力地来作利益。虽然当前还做不到,但一定要有这个愿心。所谓的“随顺”,就是把以自我为中心的桩子拔掉,换成以众生为中心。也叫做“自轻他重”, 或者“我爱执转成他爱执”等等,都是一个意思。

下面通过譬喻来了解随顺众生的行为相。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首先要体会“平等”的涵义。就像一个大医王,对任何病人都尽心尽力给医治,没有一重一轻的差别。他不会说:“这是我的亲人,我给他好好治;那个人给了我一万块钱的红包,肯定给他用最好的药;另一个人连医疗费都交不起,我不给他看……”这样一直想着自我,心就不能平等,就会观待别人对自己有多好、多恭敬、给多少利养才去帮他。

其次要理解“随顺”的涵义。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完全为着病人着想。他心里会想:他得了什么病?病因在哪里?我怎么才能治好他的病?然后唯一按病人的情况来作指导,对症下药,念念以病人为中心。要知道,这样为利他来发起行为就是无量善法的根源,哪怕一个世间小善,也必然要利益到对方才叫做善。如果以自我为中心,那就成了一切衰损的根本。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又比如一个行路的人迷失了正道,这时需要一名向导来指示正确的道路。那么作为一名向导,就要一心考虑他的需要,为他做最恰当的指示。

这个譬喻的内义是,众生都没走过菩提道,不晓得该怎样一步一步地修行,踏上正道,所以要给他做详细的指导。要指明他内心的困惑迷茫,讲清楚走入歧途的相等等。如果对于他心里有的困惑不去解开,反而去讲他并不存在的问题,那就没顺到他的机,也就没有效果。这样为对方着想,所做的利他、承事等,都契合到他的心,就叫做随顺。

比如一名厨师,他考虑到吃饭的人口味各不相同,那他为了随顺大家,就会把饭菜做得合每个人的心意,让大家都吃得好。或者一个人开养老院,他会随顺老人们的心来作利益。一心考虑怎么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好,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这个,这就叫随顺。

“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众生在漆黑的夜里行走、取物、做事都不方便,如果在这时为他作光明,那对暗夜中的人就真正起到了利益。但在白天给他点一盏灯的话,就没有任何必要,也就不成为利益。所以,恰如其分地合到众生的心,合到他的需求,所做的行为确实能帮到他,就叫做随顺。或者解释为,当众生处在无明暗夜中时,以正法的光明来照亮他的内心。

总之,无量无边的利他行,就是恒顺愿王的行为相。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