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宗喀巴大师 造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这是摄尽一切佛经的扼要,以龙猛无著二大车轨的妙道为基础,以无等阿底峡尊者的教诫做抉择,以至尊文殊菩萨的窍诀为命根,以稀奇的无垢教理为依处,以易于理解的譬喻和具足关要的传统教言为严饰,显示出三界法王遍智宗喀巴大师的心要,成为如日轮般普照世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她是善见一切佛语涵义的唯一眼目,能满无量群生所欲的如意宝王,汇集百千妙论江河的无尽大海,明示一切取舍之处的三界明灯。

从今天开始,我们用三年时间来学习这部殊胜大论。说到学的方式,只需要按照原文,字字句句消归在自心上体会,就能逐渐领会她的心要。所以我只顺文直接讲明修心的涵义,不谈其他跟修心无关的事。

首先解释本论名字的涵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



心要提示:





这个论名中包括能诠和所诠两分,能诠是“广论”,所诠是“菩提道次第”。所诠中又有能得和所得两分,能得是“道次第”,所得是“菩提”。总之,这是一部广大开演成就菩提之道的修心次第的大论,称为“菩提道次第广论”。

下面解释“菩提”“道次第”和“广论”的涵义。



一、菩提的涵义



心要提示:菩提=断证圆满



菩提包括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三种,这里是指佛菩提。这部道次第的教授引导学人首先修成下士和中士意乐,再引入上士道中,修出上士意乐——愿行菩提心,然后以菩提心摄持,修持六度和生圆二种次第等,以求速疾完成佛果,因此要达成的果位是佛菩提。

菩提,在藏文中译为“香秋”,是断证的意思。顾名思义,它有断证两分。断菩提,是指完全净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垢染,法性真如最极清净的体相;证菩提,则是指现量证得如所有、尽所有一切诸法的智慧自在的体性身。

智慧光明的证德以日轮来表示,二障清净的断德用离云的虚空来表诠。我们本有如日轮般的智慧光明,由于被二障的阴云所遮蔽,因此不能显发。但二障仅仅是虚妄分别的体性,是一种现而不实的客尘法,好比虚妄的浮云。智慧现见了诸法空性,而消尽二障虚妄分别的客尘,如同离云的虚空,这时是证得了断菩提。消尽客尘障蔽的同时,本有的智慧光明全分显露,这叫现前了证菩提。这个菩提就是我们本有的如来智慧德相,它是不假因缘造作、自性元成的法,因此没有生灭、增减等丝毫变异,一旦远离了客尘障蔽,就自然现前。

对于它可以安立法身、报身、化身三身菩提,或者安立胜义菩提法身、世俗菩提色身等等。但这也只是假名安立,菩提本身并没有分开的独立的多体。



二、心中的道次第



为了确切地认识道次第的涵义,我们首先要总的了解道次第的大体内涵,接着要由理智来证成这样的道是成就菩提的真实道路,而且修这条道有决定的次第。获得了这些认识后,我们心里就开始真正懂得道次第的涵义。



(一)道次第总的内涵



心要提示:修成下士心→修成中士心→修成不共上士心



我们首先要这样考虑:现在我要求证的果位是断证圆满的菩提,或者说要达到断除一切过失、证得一切功德的目标,那么从我现在修心的初步一直到完成佛果之间,就要走一条圆满的修心之路,先修前前的道,再修后后的道,从低到高逐渐地开发自心,这样的道路,就是我心上的“道次第”。

这条全程的道路,总的划分为下、中、上三级,也就是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不共上士道。“次第”,指依修心的次第,先真实引出共下士和共中士两种意乐,作为引发上士菩提心的前行;之后由修习两种菩提心教授,如量地生起愿菩提心,这就真实出现了不共的上士意乐;接着要做的是受愿心仪轨,使愿心再再强化,得以坚固;然后再对六度发欲学的心,受持行心仪轨,这样次第地修好心后,心就被真实地纳入上士法道,再经由修持六度、生圆次第等,就能圆满断证而成佛。



(二)以理证成



1、以理安立深广两种智慧是能成就无上菩提的道



心要提示:

本教授所指示的深广二智是成就佛菩提的正道(宗),因为它是能成就果地菩提的现证之故(因),如同能到达城市的道路(喻)。



这部道次第教授,重在让行者在自心上开发深广两种智。首先是要在世俗谛方面,开启了达自己内心无量差别缘起的广大智。这个广大智一旦开出,就能逐渐展开遍在一切缘起分上的,圆满无缺的修心之道。也就是说,在自己内心缘起的各分上,一旦无误认识到了它的走向,就能做到遮止一切颠倒心,进取一切无颠倒心,由此会逐渐升华自心,最终入在圆满的大乘道中,发展出菩萨广大行海。

广大智开启以后,要紧的是在胜义谛方面,开启了达真如的甚深智,由此能契合平等性、不住一切而修心,最终除尽一切颠倒执著。

依于这深广两种智,决定能证得无上菩提,因此成立它是菩提正道。



心要提示:外在的道是在表诠内心的道



这是一条在心上走的道路,称它为法道。这心上的法道没有形相可见,也触摸不到,属于内心世界隐密的事,因此要借助一种外在的事物来诠表它。

外在的道,是指从起点通往终点之间的完整途径。心上也有一条类似的道路,同样有起点、有终点、有途径、有次第等等。这是指我们从修心的第一步开始,自己的心一念一念地修,好比用脚一步一步地走。只要这样修因,在缘起的道上没有错谬,串习足够多次以后,就必然出现修心的效果。当心真的达到了那个点上,出现了第一分修量时,就是走到了第一站。之后再走第二段路,同样要求在缘起上,心这样走不错谬,串习到了圆满的量,就决定在自己心上又实证到第二个目标,叫做走到了第二站。像这样逐步地依次第修心,逐渐地去掉颠倒心、修出无颠倒心,这样走过一站又一站,走到彻底的时候,就圆满了自心上的断证,到达了心中的佛地。

虽然这不是外在空间上一段接一段延展开来的道路,却是内心上一念接一念、一段连一段的修法的道路。它同样有起点,有步骤,有各段行走的量、各段之间的关联和最终到达的果地,所以用“道”来表示它非常恰当。

到这里,要学会看到什么都消归自心来领会,这相当关键。这种心培养好了,就容易体会万物都在说法,碰到什么都容易受启发。现在看到这个“道”字,就要领会这说的是我内心上的法道,以后我唯一走这条心上的道。心如果很灵,转风很快,这一个字就会彻底改变一生,会醒悟到:原来,自心上的法道才是真实的路,我立誓要念念走心上的法道,昼夜常行菩萨道。这就成了内道的行者。

所以,一定要在自心上修道,力求念念不断地随法运转。能这样时时在内心的法道上修习,就时时都有进步。

一定要立志做一个好行者,一生心都依着法实修。不要图口头说得漂亮,关键要在自心上实行。每天切实地依着一分法,在心上改掉一分过失、去除一分颠倒心,修出一分功德、恢复一分无颠倒心,这样每天都有进步,才不虚度人生。每天都要拿出一分修心的成绩来,能真正改一分过、修一分善,让心态和行为变得贤善,这就是修心进步的相。像这样,遵循道次第的圆满教授,逐渐地在自心上实行,日夜不断地修,每天不停地走修心的路,一直走到断证圆满为止。这就是一个法道行者的信念。只要我们还没到佛地,就日夜都要走这条心上的路。

总之,从一个“道”字要总的悟到,整部道次第法门说的唯一是自己心上走的路,而我们来学它,就是要把三士道中所含摄的一切道,全都转成自己内心上的实行。现在就要确立志愿,要这样发誓:从今天起直到成佛之间,我决定每天都在内心的法道上实修,最后达到心心念念都像瀑流水一样,不断地在法道上实行。所以现在就要决定下来,自己唯一走内心修法的路,对这条菩提道上任何一种断证,都要用自己的心来实证到它,这是昼夜努力的目标。首先立志每天都走这条心上的法道,这极其重要!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2、以理成立修持菩提道有决定的次第



心要提示:

(1)内心的脱胎换骨,有从前一步发展到后一步的决定次第

(2)断分:断除求现世法的颠倒心和行为→断除求来世法的颠倒心和行为→断除唯求一己解脱的颠倒心和行为→断除执著人法二我的颠倒心和行为

(3)证分:畜生心→人天心→无漏三学心→愿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



三士道中所包含的一切道的断证,都要依照次第渐次修心来引生,因为修心是一种缘起事件,一定要按照前前为因后后为果的次第来进行。

以下要由断证两方面的抉择来确立观念。

(这里要提醒的是,任何教法都要转成自己内心的法。只有归在自心上体认、修证,才有受用。以这一段为例,对于“以理成立修心有决定次第”,要体会成:这是要抉择我内心上实施断证要依次第进行,因此现在要紧的是,针对自心来完成这一抉择,要在心上认识到每个字的涵义。“理”,是指在我心上达成断证,有它必然的规则;“次第决定”,指达成自心上的断证时,必定要遵循从粗到细、由浅入深等的次第;“成立”,指符合自心认定了这样的法则;学完这段法,指内心真的确立了定解。像这样,学法时任何法句都要转成内心的观念和实证。)



(1)借《陀罗尼自在王经》的比喻,确认心上除垢有决定的次第



比喻说到,一位净治如意宝的大师,偶尔在宝性山得到一个如意宝,看到它被尘垢障蔽得很深,他就想运用各种方便来除垢。他十分清楚,除垢一定要按次第进行,只有先除粗垢、再除细垢、最后除极细垢,才能净除一切垢,显出如意宝的本体,因此他采取的是分步除垢的方式。

第一步的目标是遣除容易去除的粗垢,对此运用的除垢方便是,首先用灰来洗如意宝,再拿用黑头发织成的布反复擦拭。这一阶段,重点只做净除粗垢的加行,不把心分散在别处。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就有效地除掉了粗垢,达到了第一步的目的。然后,就把心力投入到第二步的工作——净除较难遣除的细垢。为了完成更深一层的除垢目标,就运用更深的除垢方便,用带辛辣味的浆水,对如意宝做更细的洗涤。反复做了以后,就有效地净除了更细的垢染,这以后就可以投入第三步的净垢工作——净除最难去除的极细垢。为此使用更深一层的净垢方便,首先是用布裹着木棒擦拭如意宝,擦拭完了,再把如意宝浸在药水里洗涤,泡得充分了,就用特别细软的布细细地擦拭如意宝。这样一来,连铜、铁等极细的尘垢都全部遣除了,结果全分显出了如意宝的本来面目。

再反面观察会发现,在粗垢没有净除时,绝对没办法着手做除细垢的工作,而细垢没遣除时,也进入不了极细层面,处理极细的垢染。

这里外在的譬喻,唯一是讲内心法道的事,因此要及时转成对心法的领悟。对此,要这样归在自心上思维:这里的如意宝,是指我本有的正等觉;受尘垢障蔽,指我现在以内在的各种颠倒心,障蔽了本性开发;净治如意宝的大师,指自己这一尊初步发起觉悟的自性佛;确认到除垢有先粗、后细、再极细的必然次第,这是说我内心去尘离障要依次第进行。

能否确认到开发自心有决定次第,是这里的紧要处。这要由反问自心来完成,要这样问自己的心:在心上很粗的障碍没去掉时,能着手拔除细分的障碍吗?我心上粗分的颠倒状态都没有清晰地看到,能觉察到细分的颠倒状态吗?注意,这都是指实际的体察,不是指高谈阔论。要审细地观察内心的状况,直到发现情况真的如此为止,比如发现:我真的是因为初步的障碍没拿掉,它就一直挡在前面,让我的修行无法进展。或者,这个最粗的障碍占了主导地位,就像一条冰冻的河,上面没融化掉,就化不掉里面。或者,虽然我妄想高攀,有时似乎有点感觉,但后来发现依然如故,还是过去那种心态把握内心的主权。又比如看到,我目前受困扰的是这种心理障碍或伦理障碍,只要还没解决它,确实不可能有更大的进展。一定要深入地思维,直到把自己内心看明白为止。这样生起了自知之明,才会努力去解决。

再举例作一段引导。比如仔细回顾这一生的行为,会反省到:我的颠倒心好严重!求名利的心始终放不下,每天寻求现世乐的念头和冲动是这么强大,这是拦在我心上的最粗大一重障碍。这个最大的障碍不首先清除,那我的心完全被它控制,几乎没有念头会考虑后世。所以,目前第一步要做的是拿掉这重障碍,清除了以后,才谈得上除更细的颠倒——求后世乐的障碍。不然,前面的障碍没排掉,就没办法入手清除更细的障碍,所谓遣除以自己为重的心、著相的心,只是口头谈谈罢了,根本不会出现实际的证德。所以我这一次一定要依次第修心,不能再随便跨越乱修。

进一步想到:学佛教知识,跟完成人格是两回事。学知识可以跨越,只要认得字、会重复,当下就能看最高的书、做最高的谈论。因为只要第六意识和念力、思维等心所配合,就可以做知识上的记忆、编辑、组织等,不必要修心,甚至连皈依都不需要,照样可以做佛教学者。而我现在要在自心上真实地去掉障碍,修成功德,那非依次第不可。自己内心的脱胎换骨,要依次第一步步地去掉颠倒心,修成不颠倒心。

要这样确立依次第修心的观念:在实证离垢的断菩提时,按照三士道来说,首先自己按下士道修正自心,一直做到排除了求现世乐的心态和行为为止,就算真的去掉了内心最粗一层障碍。这层障碍清除掉了,就能入到里面,除更细的垢。这是要按中士道修心,一直做到消除求后世乐的心态和行为为止,就算拔掉了内心更细一层的障碍。再更细地除心垢,依照上士道逐步地修正自心,直到去掉了自利为重的心和行为,就算排除了内心更细一层的障碍。然后就非常容易跟空性相应,再修大法,去掉执著的惯性,就算清除了内心极细一层的障碍。到粗细障碍全部消尽时,就回归了本来清净,证到了断菩提。

对这个内心除垢的次第真正引生了定解,净治如意宝的比喻就显成了内心法道上的走法。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2)内心功德的开发有决定的次第



首先是开发人天道的善心,之后升华为解脱道的善心,再发展出大乘甚深广大的善心——愿行菩提心、二无我慧等。

就开发一分善心而言,也有从薄弱到猛利、由间断到恒常、从造作到任运等的发展次第,不可能还没生起下品功德,就已经修出上品证量。这些都要观察自己的心来抉择认定,这就留给大家作为作业。

总之,对于内心的断证,认识到了有决定的次第,才算懂得了“修道有决定的次第”。



三、三重广义



这本书实际说的是自己内心的广论,因此要认识自己内心里的所诠义广、摄化面广、能诠教理广的涵义。



(一)所诠义广



本论宣说了我们从内在第一步修心开始,直到完成断证之间的圆满道路。凡是在自心上除过引德的方法,都圆满摄集在这个法轨当中(上士道中的金刚乘实修次第,另有专著阐明)。

从中可以看到从现在的起点出发,一直到菩提之间的完整道路,包括实证过程中每一段的路径、方向、目标和各段路径之间的关系。因此,受持这样完整的道次第教授,就是在受持菩提道修心全程的指示。



(二)摄化面广



这部教授的摄化面极其广泛,能普遍摄化上、中、下三种根机,因此是“广论”。

如果只说不共的上士法类,中下根人发不起上品意乐,又舍弃了下品修法,就会什么也修不到。而设立了三士道的完整次第,就能摄住中下根机的人。他们首先可以着重修下士、中士两种道,善心经过一定程度的开发,修深厚了,就有能力趣入上士道的实修,这就把他带入了上士的修法。修持差的人,万一修不上去,也可以在下士、中士两种道里多作修习,而不会落空。所以本法摄受了中、下两种机。

上根人想趣入上士道,也要具足下、中两道的修心基础,他也有必要先修好这两种道。种种共道的功德,包括先前已生起的和未生起的,都能快速生起。生起了下层修心的功德,都能导入上层的修心,成为发展心力的因素,所以不会耽误他。

这里要体会到:自己的心目前处在修心的起点上,过去没有真正修过心,根本没有得过发展,所以我目前重点以下士的法摄持自心,逐步地化掉心上最粗的颠倒习性。在我的心得到成熟以后,就用中士道的法摄持它,做进一步的转化,最后把它完全化成中士的心。这样在心上消除了很多障碍,发展出很多功德以后,再来进修上士道,用更大的法摄持我的心,最终完全化成上士的心。要这样来摄化自心。



(三)能诠教理广



这是指本论对于每一段修法,都首先以正理安立,接着广引经论加以证明;对于有疑惑的地方,又用特别容易体会的譬喻来作启发;而且帮助遣除各类邪见,这样一来,就会对纯正无谬的修轨生起定解,坚定地执取它,转在自心上勤修;又以噶当派祖师的语录作庄严,显发修心的大义,来激励行者修心;最后总结当前一段修心的要义。



总之,这是以广博而精细的方式,诠释出菩提道次第的完整修轨。对于每一段修轨,我们都要首先开启缘起的正眼,见到心上的道路,再决定好这一节修心的所缘、数量、次第和所要达到的修量等。在这样确认之后,就会非常决定地趣入实修。




这里要把握的重点是,通过对缘起广大、精微地抉择,会很容易发起胜解;这样一旦心开意解,顿时就能引发信心;有了信心,就有修证的欲乐;有了欲乐,就有实修的精进。总的是由这样的轨道,一层一层地在内在开启善心、善行。



本论所说的教理和修心教授是一回事



心要提示:

1、教=安乐之道的教导

2、理=安乐之道的轨理(缘起律:自心如是串习,必得如是断证)

3、以教理确立法轨=安乐之道的确立



要知道,本论教理上的阐述就是修心的教授,句句说的都是修心,没有一句在修心的话题之外。不懂的人认为,本论只是在讲很多教理,不是传修心的教授。懂的人会知道,讲的教理全是修心的指示。而要认识到这一点,关键要打开见到内心缘起法则的眼睛。这个正眼一打开,就会全盘地看到,这本书上说的轨理,唯一是自心上法尔就有的规则。所谓的正轨,说的就是自心上离苦得乐的定规。所谓的轨理,无非是指示心上这样违理而行,就引发这样的过患,这样如理地修,就引出这样的功德,全是讲心上的缘起法则,正面反面都是讲一个唯心自现的理。缘起的法则一旦看透彻了,就在自心上确认到了安乐之道的走法,就知道要遮掉颠倒心,避免过患,引起无颠倒心,自求利益。所以,这样以教理来确立心上的路,就是在教授修心法则,在指示安乐之道。能直接在自心上见到这一条条轨理,就见到了法道,由此会出现修法的信念,会开始遵循缘起的正道来修炼自心。

所以,关键要在自心上见到“教”和“理”的涵义。“教”,就是现见了缘起律的佛,给迷茫的众生开示内心的安乐之道。“理”,是指心上本有这样的法则,在任何人心上都成立。以理安立每一段法轨,就是由心上的缘起律,确认这是无错谬的道,这样在理上证成了它,就确认到心上的确有这条法轨。而且,对于苦乐等缘起的体性,越是确认得深细,就越能转入深细的法轨。见解上深细了,行持上也会变得深细。所有法道上的建立,都是这种模式,就是先让人看到,由修这样的因,就得这样的果,这样见到了心上的轨理,就会确认这是完成菩提必走的路。



四、论的本来面目



心要提示:本论=由次第转心以圆成佛道的修心谱



要体会到,本论字字句句都是转心、救心的教导。怎么来转心和救心呢?关键的要点是,自心上有缘起法则,只要能确认到自心上正道和邪道的走法,就能认定自己要在心上走怎样一条路。这个正见一旦确立,就自然会主动地调整自心,让心唯一按照安乐的正道来运行,经过到量地串习,就转变了心的倾向和习性,就把自心救出了险道,是这样来达到转心和救心的。

我们要有自知之明,自己是个凡夫,还处在非常颠倒的心态中,必须按照本论的教授,一步步地转心、救心,一步步调正心上的路,使得心不断地按法道实行,才能逐渐发展成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二慧。

按照心上发展的次第,首先是按下士道真实修心。不断地按下士的法修,就像是不断地练下士的拳法,一整套完备的法教,次第分明,有明确的所缘、行相、数量、修量,这就是我们心上要打的初级拳谱。它的原理就是心上浅层的缘起法则。“学”的意思是,主动地用心模仿所说的安乐道法来练习。心好像手,法本好像拳谱,不断地按照拳谱打拳,就是心不断地依照法本练习。只要心不断地串习,它的倾向和习惯性全都变掉了,就把过去以现世为重的心,转成了以后世为重的心。心的重点一转掉,行为的取向就跟着变掉,就把以前着重求现世享乐的行动,转成着重求后世得利益的行动。这个心上的转换一旦完成,就完全变掉了心,把心从恶趣救出来了。这是达到初步的转心和救心。

接着再进修中士道,方式是一样的。再运转起心,按照修心法勤苦地练习,好像心在按一套中级拳谱,一招一式地打练(这是学的真实义,学是效法、模仿的意思)。它的原理是更深一层的缘起律,指示了自心上深进一层的安乐之道。对于缘起的法则一旦看透,就开始晓得心上怎么练习,如法如理地练了百千回,心的倾向和习惯又出现更细的转变。把以前求世间圆满的心和行为,转成了只见世间是苦海,只求寂静乐的心和行为。观念完全变掉了,只见世间纯一是苦,时时都明白没有我,没有了为我而求世间圆满的心。观念发生深刻的转移以后,行为的习性也就逐渐转变,最终彻底息掉了求世间乐的行动,以全副的心力希求解脱。这是真正把自己救出了轮回,完成了中级的转心和救心。

为了使心彻底升华,要再进修上士修心的法。这以后,自己的心依照的是高级修心拳谱,打的是极广大的大乘拳。按照拳谱打成了自己的习性,心的倾向和习惯会彻底变掉,会一改以前那种一起心就重点考虑自己的习惯,而转成念念利益众生的习惯。这就走出了狭小的小乘道。这套拳法有非常善巧的转心要诀,它包括七种因果、自他相换两种打法。比如按前者来练习,会出现知母、念恩、报恩、大慈、大悲,接着会出现增上意乐,发起愿菩提心,再进一步,就发展出行菩提心。以后在行菩提心的操纵下,念念打大乘拳,在心上练习六度、生圆次第等的行为。这就彻底把心从最细的生死中救出,达到断证圆满而成佛。

所以这部教授有这样圆满转心、救心而成佛的功能作用,因此称为“大论”。



思维心中的法道





今天讲了论名的涵义,大家要花两到三天时间,非常用功地思维,直到出现自己内心的认识为止。基本上按照讲的内容思维就可以。每次都要尽可能地用心完成,不然就只是听听而已,没办法真正出现内心的转变。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正式宣讲论义



我们分两段来讲解:先讲造论支分,再讲本论的主体——以道次第引导修心的内容。先看造论支分,这又分成四段:一、敬礼根源;二、申明造论的必要;三、劝请法器谛听;四、标明此处所讲之法和传讲方式。



一、敬礼根源



包括:(一)敬礼本尊;(二)敬礼传承师。



(一)敬礼本尊



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梵语)

敬礼尊重妙音(汉译)




“妙音”,指文殊菩萨,是宗大师久远以来依止不离的本尊。既是本尊,也是上师,因此说敬礼上师文殊师利。

文殊菩萨是诸佛智慧的总集,礼敬他的目的是祈求大智慧加被,使自己明见菩提道全程的修心次第。这又摄在甚深和广大两种道次第中。需要明了地见到世俗谛方面圆满无缺的广大道次第,和胜义谛方面一味无别的甚深道次第,并且要将这两者交融起来,摄集在完整的道次第修轨当中。这是因为,单以智慧和方便一分不能成就菩提,必须成就世俗谛广大道次第和胜义谛甚深道次第两个部分,以圆满修集方便分福德资粮和般若分智慧资粮,才能度过诸佛菩萨功德大海。文殊菩萨通达尽所有法和如所有法,由敬礼智慧总集的圣尊,得到他心意的加持,就能圆满、无谬地开示菩提深广二道的修心次第。



(二)敬礼传承师



以下依次敬礼圣教的本源——释迦教主,结集深广两大法藏的弥勒和文殊菩萨,开启深见、广行二大道轨的导师——龙猛、无著菩萨,圆摄深广二派法流的大成就者——阿底峡尊者,以及教授作者道次第法门的诸位上师。






心要提示:“传承诸师”要体会成深广两派法流的传承系统;深广两大道轨交融为一



1、顶礼释迦教主



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

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



这是安住在忆念本师身、语、意功德的心境中,一心顶礼圣教的根源——释迦教主。下面要认识释尊的圆满功德:



(1)圆满的身功德——“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



这是从因上赞叹佛的身功德。佛身的因就是指“妙善”,也就是以菩提心摄持的一切善根。菩提心是深广两种道的因,能由它出生无上菩提,因此称为“妙”。菩提心所摄的善根,具足初善、中善、后善,也就是,最初生起菩提心是初善,中间增上菩提心是中善,最后圆满菩提心是后善,因此称为“善”。或者说,菩提心摄持的身口意行为,前行、正行、后行无一不善,因此称为“善”。

这样圆满修集了无量微妙善行,就以此感得极其微妙的如来色身。也就是说,以菩提心摄持而修集善根,能出生无量福德,等到善根修圆满时,就以无量福善感得如来庄严身。如同《无垢称经》里所说:如来身是从百福生,从一切善法生,以无量善道生。



(2)圆满的语功德——“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



这是从作用上赞叹佛的语功德。就是说,佛语能满足无量众生的一切所愿,有这样圆满的作用。

“希愿”,包括希求增上生的善趣安乐,和决定胜解脱、成佛利益的一切所愿。“成满”,是说佛语无误地指示了安乐之道,我们按照佛的法教来实行,确实能成办现时、毕竟的一切利乐,而满足内心的所愿。



(3)圆满的意功德——“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



这是从体性上赞叹佛的意功德。也就是,佛的智慧心如实现见了一切所知法,或者说,佛心是遍智的体性。

“所知”,是指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万法平等一如的体性,也就是指空性;尽所有性,指以空为法性的一切法。“如实观见”,是说诸法的真实性如何,就按那样现见到。佛不是由臆测、猜想或者从他人处听闻来认知万法,而是现量见到了诸法的真实性,就像见到掌上的指纹那样。以佛心现见真理的缘故,就能无错谬地开示一切取舍要义,因此佛所说的圣教都是真实的安乐之道,由佛心流出的法藏具有无谬、圆满的特性。

总之,这是作者在自心中忆念世尊圆满的身语意功德后,发起了胜解信和皈依心,至心地顶礼一切教法的本源——释迦牟尼佛。这也是顶礼这部道次第教授的总根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这一颂蕴含了重要的皈依修法。现在有一个问题:怎么由认识教主的圆满功德,来发起皈依全部圣教的心?大家可以思维。下次我会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里做了一张“心要提示”表,可以参考。




2、顶礼弥勒、文殊二菩萨



接着顶礼继佛法藏的弥勒、文殊两大菩萨。他们分别代表广行和深观,分别是佛广大法藏和甚深法藏的结集者。



是无等师最胜子,荷佛一切事业担,

现化游戏无量土,礼阿逸多与妙音。



前三句是忆念弥勒和文殊的功德,第四句是在两位菩萨前恭敬顶礼。

这里敬礼弥勒和文殊,是由于释迦佛的教法传到了他们那里。当年,在王舍城南方的布玛萨瓦山,一百万菩萨云集在一起,由弥勒、文殊、金刚手三位大菩萨结集大乘三藏。其中,甚深法藏由文殊菩萨结集,广大法藏由弥勒菩萨结集。所以说,弥勒、文殊是无等本师释迦佛的最胜法子,荷担了佛一代时教的法业重担。他们或者是古佛再来,或者现居补处地位,所以不只是住在娑婆世界,乃至无量的刹土里都有示现化身,做各种的幻变游戏。敬礼这样的继承深广两大法教的法王子。

这以后,佛的两大法教就由弥勒、文殊传到龙猛、无著二大车,或者深广二轨的导师。



3、顶礼龙猛、无著二菩萨



如极难量胜者教,造释密意赡部严,

名称遍扬于三地,我礼龙猛无著足。



“胜者教”,指佛的圣教。这是极其难以衡量的,所以一般众生单凭自力入到佛的法藏里,难获密义。因此,龙猛、无著二菩萨应运而来。他们分别造了《中论》等,显示甚深法教的密义,造《瑜伽师地论》等,显示广大法教的密义,由此成为南瞻部洲的庄严,名称普遍传扬在天、人、龙三地。顶礼这样的龙猛、无著二大菩萨。



4、顶礼阿底峡尊者



接着顶礼深广二轨圆满传持的集大成者——阿底峡尊者。



摄二大车善传流,深见广行无错谬,

圆满道心教授藏,敬礼持彼然灯智。



(“二大车”,指龙猛和无著。)

前三句要连起来看,意思是说,摄集了从二大车传来的深见和广行两派的,内涵没有错谬、而且具足圆满道的心要的教授藏。这是指深广二大车的法轨都是没有错谬的,内涵、数量、次第等都十分圆满。这两大法轨传到阿底峡尊者这里,尊者把它合在一起,造了《道炬论》等,标明以深广所摄的佛的一代时教,如何在一个有情相续上引导,逐渐地拓广、深入,直至成佛的次第。这是了不起的贡献,因为他揭示出佛的一代时教,或者说深广两派道轨里实修的教授。这里“摄”的意思,就是有统摄修要的能力,因为尊者已经圆满了一切教证功德的缘故,次第地经由了小大显密一切法的实修的缘故,所以他就能够统摄,把深广二轨摄集成一个道次第的修轨。

“善传流”,表明这实际是佛传来的,或者说是弥勒、文殊传来的,更近地说,是龙猛、无著二大车传来的。但是到了后世,人们难以领会到它中间是怎样交融、圆会的,或者怎样依次第在一个人身上完整地受持一代法教,但阿底峡尊者就有这种能力,他把一代时教摄在了道次第的法轨里。经由这条法轨修上去,省掉了学人多少时间?你要自己去摸索的话,几十年也看不清道路,而依着道次第的法轨来修,可能一两个月,你已经大致地明白了。所以,这上面的差距极其悬殊,就是因为有这位大持承者犹如明灯般的、指示菩提道修心全程的《道炬论》等的引导的缘故。

“无错谬”,就是没有一点错误。要取受一个法轨,就得要求它非常正确、圆满。如果不正确,一修反而入歧途,不可能出现离过证德的相;如果不圆满,那也只能发起一部分的修行,取得一部分的证德,或者会让你耽留在下层的法类里,没办法升进,也就难以圆满成佛。所以要想速疾成佛,就要遇到清净无错谬的(质)、圆具一切分(量)的教授,而且要具有非常便利、速疾、善巧等的特点。

那么就本法来说,根源是阿底峡尊者,所以敬礼这样的圆满修心教授藏的持有者——燃灯智。

接着顶礼自己的诸位上师。



5、顶礼诸上师



遍视无央佛语目,贤种趣脱最胜阶,

悲动方便善开显,敬礼此诸善知识。



前三句是总的赞叹善知识们的功德和恩德。这也是就本部道次第来作特别的赞叹。由于这是要开显一个圆满的成佛之道的修心次第,也因此我的这些善知识具有能周遍看到无央数圣教修心要义的眼目,就是遍见了小大显密一切法的修心要义。“遍”是不狭窄,不是只停留在人天乘,或者小乘、显教、密乘等,而是对于小大密三乘一贯的完整修心体系,有一种全面、透彻的认识,所以就像具有非常深广的眼睛一样。

其次,在辅助学人方面,是能够辅助具善种性的弟子趣向解脱的最胜阶梯,就是学人踩在上面,可以逐步地上进,在菩提道上一级一级升进。这个“阶”,就好比学人从下士开始修,一级一级地往上走,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善知识的帮助,由师长的摄持力,一步步地扶着他走、托着他走。所以从念恩的角度来说,就是“贤种趣脱的最胜阶”。

再说传教的方面,“悲动方便善开显”,内是由悲心策动,不为自身的名利,完全是基于想让学人离一切苦、得一切乐的大悲意乐,以它策发起身语意的无量方便,也就是对学人善加开显圆满的成佛之道。这是通过讲法,来给他一个个指明、一个个交待。“善开显”,就是次第不紊乱,很善巧地使学人趣入,之后纠正错误、指明偏差、引导进入正途等,这些都是“善开显”。对这些传授道次第修法的善知识们,全部都至心敬礼。



以上依次地礼敬诸传承师,这样做是为了求得加持。事先至心地礼敬传承上师,就能使造论具足顺缘、避免违缘,而得以完成,这有缘起上必然的道理。以心中礼敬传承师为因缘,就能得到佛和祖师的加被,合到传承法流。因此,造论之前先礼敬这部法的根源(这部法是源于释迦佛的法教,再由历代祖师洗练发扬,传续到后世,法是由诸传承师一脉传来,所以是“根源”)。

接下来,宗大师申明撰造本论的必要。



二、申明造论的必要



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

观视佛语多片眼,复乏理辨教义力,

故离智者欢喜道,圆满教要胜教授,



见已释此大车道,故我心意遍勇喜。




(一)大体的认识



为什么要造这部论呢?原因是,当时出现了四种修道的偏差,由此远离了智者欢喜的妙道——具足圆满教法心要的殊胜教授,为了纠正这些偏差,使一切人都入到圆满的成佛之道中,就需要造论显明深广二大车的圆满道轨。(由此,学人就都能避免偏差,同行共入圆满的修心正轨。)为此,作者内心遍满了勇悍欢喜。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细致的观察



下面我们先要认识学法上出现的四种大的偏差:



第一种偏差——“精勤瑜伽多寡闻”



这是说,有一类人修行很精勤,但是缺少听闻,结果造成见解上很狭窄,对菩提道广大的内涵有很大的愚昧,他实际已经落在盲修瞎炼的歧途中,或者陷在固执一端的过失里,已经偏离了圆满、无缪的菩提道的走法,因此无法圆满地达成断证而成佛。(无缪和圆满,对应质和量。这是由圣教的特点而来。也就是,佛的一切种智现见了一切取舍要义,毫无谬误,所以开示的道路具备各种道的内涵,这叫圆满。道的每一分都是成办现时、毕竟利乐的正因,称为无缪。这些道分组织成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体系,就是圆满、无缪的菩提道的走法。)

只有先作多闻,才会了解完整菩提道的走法,了解这条道必须具足哪些支分,以及小大密一贯体系的修心原理和方便等等。没有作广大的听闻,就不会出现广大的认识。这样对整个路径都没有看清,就草率地进入实修,可想而知,会有多少危险和曲折!

在整部道次第修法中,观察修占了很大比例,是极重要的部分,而要开展观察修,前提是必须具足多闻。没有以多闻取得上下各层法义,就没有观察修的素材,这样连燃料都没有,怎么能引燃观慧之火呢?而没有观慧的指引,怎么能破除颠倒心、引生无颠倒心呢?

再者,孤陋寡闻的人非常愚昧地去修行,就像断了手臂的人攀悬崖那样,极其危险。因为他对整个路线还没看清,他没有真正懂得该怎么圆满地修道,最多只是一知半解,这样就很容易误入歧途,导致轻则一生空过,重则堕入恶趣深渊。

好比一个人如果很无知,就会犯很多错误。假如他还自以为是,那就更糟糕。就像在大城市开车,必须得知道交通规则、怎么避免事故等,无照行车、胡冲乱撞,就会撞得车毁人亡,或者要受很多严厉的处罚。为人处事,很多方面都要了解,无知是我们做错事、入歧途的根源,它让我们吃尽了苦头。



第二种偏差——“广闻不善于修要”



这是指,一类人寻求多闻,各种各样的法都听过,但并没有掌握修心的要诀,不知道修心的要害在哪里,或者所听到的教法怎么放在自心上串修。到了实修的关节眼上,听到的法都用不上,和没闻法的人没什么不同,没见到他的优越之处(比如方方面面都开始能修证自己,主动性和灵活性很强,无论修什么都能把住要点,这些好现象一点没表现出来,那肯定是出了偏差),显然是闻和修严重脱节。这样下去,无论他闻多少法,都只是增长佛学知识,不能转成他自心上的修行,结果几十年还没入到实修的法轨中,甚至连第一步都没迈出。

这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出了这个大偏差?学佛一二十年,听了很多、看了很多,掌握了修心的要点吗?如果一点都修不来,那肯定有问题。多半跟现在人学知识一样,学了四年电子学,修不来一个收音机;都医学博士毕业了,连小病也看不来,还不如乡村医生。同样,高高低低的法都听过,连人天道最起码的修行都没有掌握,到了该行动的时候,什么也做不来,这不是极大的讽刺吗?



第三种偏差——“观视佛语多片眼”



这是指在学法上犯了知见片面、狭隘的错误。很多人吃亏的地方是,一上来学法时,没有首先确立好总体的观念,没有确切地认识到,作为完成菩提道的行者,自己要圆满受持小大密三乘的佛法,由于没有完整的认识,导致他一向只学一分佛法,落在片面修学的歧途中。这个问题很普遍。没有人好好地教导,就不会懂得要圆满地修学圣教。观念上一偏了,路线就特别狭小、片面。

其实,佛的教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就是说,作为导师,要引导众生从很重的颠倒心逐渐转化,最后发展成菩提心、佛心,他施教的时候有完整的考虑,因此佛设的教法是非常完备的引导体系,只有圆满地受持在人的心中,才能圆满地达成断证。就像世间最完善的教育,要引导学生完成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才能造就出圆满的人才那样。所以要有整体的认识,做全面的开发。

但这个最重要的学前教育没做好,就会导致极大的问题。就是学法的人出了偏执心,变成了各种门户之见,把自己一个父亲的教法,划分成我要的、我不要的,我赞成的、我不赞成的等等,就在内心莫名其妙地增益出各种佛法的对立(“增益”的意思是,佛法本来没有这些对立,但人的认识出了问题,自己以妄想添加出很多颠倒的心)。这以后,他就只取一分佛法作为所学,其他全部舍弃。这种片面的眼光,让他落在极大的偏差里,很多人因此造了舍法的大罪业,断送了自己修法的前程。

而且,从修行来说,如果只片面地修一分法,没入到圆满的修轨中,就很难修证圆满。因为,果是由因决定的,因上的发展不完全,果上的证德就很难圆满。即使能修出一点功德,也没有大的前途。很多人片面地执取只要修高法、不必修基础法,整天妄想着修最高的法,对于因果、出离等的基础不屑一顾,这样连基本的善心都没发展过,哪里能一步登天呢?或者认为只要修出世法、不必修世间善道,对于为人处事丝毫不讲求。他这样缺乏人天善行的基础,就怎么也修不成出世法。要么自以为修大乘,不必修小乘。要想想,连自己都没有出离心,根本就不去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这怎么能引导众生出离轮回呢?或者认为我学密啊,不必学显教,但是没有显教的基础,没有大乘行者的真实意乐,终究也修不成密法。

这就知道,对立志要完成菩提道修证的人来说,首先对佛的圣教要有完整的了解,然后要发起受学一切法道的心,凡是道上必须具备的小大密三乘的功德,都誓愿在自身上完成。修道以前,先有对道完整的了解和圆满实修的志愿,极为关键。一种片面、有问题的眼光,只会使修道出现各种偏差、障碍,无法进入圆满的佛道。



第四种偏差——“复乏理辨教义力”



这是指,一类人缺乏以理辨明教义的能力,对内心要走的法道,不能抉择、认定,因此无法看清圆满的大道,更不可能在这条道上矢志勤修,不能无错谬、次第不乱地坚持进修。这里要看到,不能以理抉择教义,就很难引生定解;而定解不强,行持就固定不了,更凝聚不了。很多人只有一种模糊的认识、相似的理解,因此缺乏修法上坚持的力量。对所修的法义,先要一分分地以理辨明,完全断定好了、确认到了,心就能坚决趣入,不再动摇。但很多人缺乏这个能力,引生不了定解,没办法开出观察慧来明见到内心的法道——心上修行的路线、次第、数量等,这样就定不了所走的路,因此无法趣入圆满的法道。

很多人修行都是很随意的,只是随一时的喜好乱来。今天看看这个有感觉,就修一修,过两天好像没什么感觉,再换个花样,完全是在凭感觉,凭自己的喜好来做。这样在修法上随便惯了,即使遇到圆满的修轨,也没办法次第不乱地进修,更不可能如理如量地完成。

这就像做大的工程,先要决定好完整、无误的建造方案,一旦认证了这个方案,就要严格遵照它来实行。这里面每一步、每个细节都是确定的,有决定的次序和做法,这又要先由理论上的抉择、论证,来全面地设计好。方案确定之后就是实施,严格地按照它执行,很快一层、两层乃至几十层都建起来了。如果没有抉择的力量,不能事先全面定好方案,一下子打地基,一下子支柱子,一下子又砌一面墙等等,这样永远也建不成大厦。所以见解是主脑,要由它来统帅和发起一切行动。见解又要用理来辨明,辨明了就确认了,之后的修行就是照章办事。



“见已释此大车道”



以上讲完了学法上的四种偏差,我们回顾一下:一是寡闻盲修的过失,二是广闻而没有掌握修要,三是知见片面,导致修法不完整,四是缺乏以理辨定教义的能力。这四种情况,都远离了智者所欢喜的妙道——具足圆满教法修证要领的殊胜教授。

智者所欢喜的是圆满的成佛之道,要求这个道没有错谬,具足一切道分,而且次第不紊乱。那为什么叫做智者呢?就是他有一种能力,能见到完整菩提道的修心次第,又有大志愿,立志完成小大密三乘一切功德的修证。他一心想遵循圆满的成佛之道的法轨,在自身上逐渐地除过引德,来证到佛位,这就叫智者。

前面这四种人都不叫智者,他们所走的道都不是智者欢喜的道。只不过是错误的道,或者片面的道,或者并没得到修心的要领,学法只是在增长知识,或者没办法确认完整菩提道的走法,就变成自作章程、乱修一气。可怜这么多的人一直在门外乱走,始终入不了圆满大道的门。宗喀巴大师见到这种情形,就发心要完整地解释这条菩提大道,把这些人全都接引进来,走上顺利、圆满的成佛之路,因此说“见已释此大车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这里要由正反面的观察,来体会宗大师造论时的心情:如果没有这样来开示含摄二大车轨修要的圆满道轨,凡夫单凭自己的能力,恐怕亿万劫也摸不清路线。而如果自己能明确地解释好这个道轨,那往后无数学人就都能接入这条圆满的道轨,免掉了多少盲目、多少曲折、多少误差!

所以,宗大师内心遍满了欢喜。这是关系法道盛衰的大事,它将直接开启无数修行者见到圆满佛道的眼目,意义极其宏深、伟大!越是对道次第有了解,就越能体会这里面的深义,会知道这部论对护持圣教有多大的功德!它为后世的学人修菩提道提供了多大便利!有幸能步入这条大道,将会何等的顺利圆满!由此才明白,宗大师为什么发心造论时“心意遍勇喜”,他是因为什么而欢喜。

再具体按这样来认识,只要入了这圆满的修道正轨,就会展开对完整菩提道一切道分的了解,由此就能对治寡闻盲修的过失。就是得到这部法的引导后,会开始关注各方面的法义,会明白如何归在自身上消除对各层修心要义的无知、邪解和疑惑,这样就除掉了寡闻的过失。

多闻的人得到本论的指点,所闻的法义就一个个都显现成了修心教授,就开始能掌握修心的要领了。而那些片面者经过本论的开导,会见到圣教完整的内涵,的确深广如海、极其完备,道的各项要素都不能缺少。由于开启了全面的认识,他就会把三乘道的关要,都主动地受取在自心上实修,不会再走片面的道了。缺乏理辨教义力的人经过本论指点,会像盲人见到了光明,遵循本论的理路在自心上抉择,很快就能决定一个个修心要义,他的道路将不再紊乱、模糊和犹豫不定。

这部论不谈任何与修心无关的事,任何教义都抉择为修心的要领。不了解的人以为理路跟修心是两回事,了解的人就知道,理是缘起上的理,抉择是安乐之道的抉择,是一步一步怎么来修心的抉择。以理作了抉择、辨明、认定,就对整套修心的要道全都能决定好,细至毫厘间的一切全显成了修心之路。在缘起的每一分上,该怎么起心、用心和实行,在缘起之路的全程上,该怎么由前前引生后后,整个菩提路上各段修心的运作方法、次第、数量等,全都能决定好。这么一来,就开始入到具足圆满教法修心要领的殊胜大道中来了。这是智者欢喜的道路。

经过这样有效地救护,各类有偏差的人就都能调正,都一同进入圆满的菩提道。这样把无数人都安立于圆满佛道,有极深广的大义。为此,宗大师要解释完整的菩提道时,心里遍满了欢喜。



思维心中的法道



大家要花两天时间,思维两个问题:

一、怎么由顶礼释迦佛这一颂,发起皈依心?



二、在自心上思维四种学法的偏差,直到看清楚为止。而且要从这里发起修学圆满法道的观念。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