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这样学佛哪有不快速圆满的


1 佛在《地藏经》上跟我们讲“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确实刚强难化,他什么刚强?他分别、执着的情执很重,凡事都斤斤计较。

2 恶世度众生相当不容易,诸位如果细心冷静去观察,现代人迷惑颠倒,他听骗不听劝、信假不信真。所以,菩萨到这个地方教化众生要有很大的耐心,甚至于遭受许许多多的侮辱,要忍耐、要忍辱。

3 佛菩萨都能够忍耐,为什么?知道众生愚昧无知,知道众生烦恼深重。诸佛菩萨度众生,他们不着急,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再来,来生还不能成就后生再来,他有的是时间,他不在乎。

4 现代人情执太重,烦恼太重,迷得太深,真像《地藏经》上所说的“刚强难化”,这个要命,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本。那个刚强难化的人是谁?想想就是自己,不是别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 一切法空,不但理空,事上亦空。既然一切法空,所以无愿无求。一心想成佛即有我相,有我相即四相具足,即非菩萨,仍是凡夫。要保持清净心,不可执著。

△ 破四相才能随缘现相,离相必须从大智慧上下手。世间人无论有多大的聪明才智,若有执著即是有漏的智慧,无我执还有法执;菩萨一念不生,即是无相。起一个念头即有一个相,一切境界现前不起念即是功夫。法界本来是没有相的。

△ 对于事对于理一切明达,而后观一切法知万法因缘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用此种观念修一切善业,不执著,不污染,即得“不坏意”。此不坏意是指不能加以破坏的,如名闻利养、生死以及有漏事业等等都是可以破坏的,这些东西全不要,还破坏什么?惟有如此才能得到不坏意。故经云:“菩萨已得不坏意,修行一切诸善业。”

△ 经云:“于诸众生善分别。”此善字最为吃紧,善分别是了别,用的是无分别心。古人常说的比喻为水与波,水无波浪的时候是无分别,一起波浪,外面照进来的景象就不清楚。凡夫的心刹那生灭如波浪,果然静若止水,一切森罗万象即了然于心。人人都想开悟,入法界性才能开悟,佛教我们见性不著相,不著相是不著空亦不著有,空有二边均不著,才能得中道第一义的智慧。

△ 佛说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全是假的,明白此理,应当放下。知一切相皆是性体变现出来的,从因上看皆是依他起相,无自体性。故云:“为说世间皆从缘起,知诸法相皆悉无相。”

△ 修行要在转识成智上用功夫,不要专门去找。除去执著,第七识就变为平等性智;不用妄想用观照,第六识就变为妙观察智。众生本来有的无量福无量慧不能显现,自己并不晓得,总是想求福求慧,而自身的障碍(妄想执著)又不肯舍去,这就难了。如真想在佛法上有成就,只要肯做,人我执一破,我见没有了,一切烦恼统统消除了,看一切人都是四大五蕴众缘和合的假相,而我亦如是,四相破了,即是菩萨。

△ 十方诸佛及大菩萨皆以般若观照一切万法,一切万法归纳之即是五蕴,五蕴展开来就是百法。必须熟读四十华严,详细研究五十三参所遇到的各种境界,体会经义,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而最后的归宿是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头绪理出来了,应历事练心,遇到任何事情都应练习心中了了分明,如如不动。修定修慧要由事上修,若仅仅盘腿静坐是死定,绝没有历事练心来得圆融。经云福慧双修,悲智双运,不可有偏,单观无虚必执有。本愿虽是在利益众生而不可强求,利生的机缘没有成熟,应先在自利上下手,利生的先决条件是离相无住,真能做到离相无住,可以广度众生,否则只能随喜功德,当你领众时而自己心不清净,可能被众生度走。

△ 用从体生,用若不与体合,是修行功夫未到家。在一切法中,于人无诤,于事无求,心中必然清净;无愿无求,这就是空,就是三昧。但经中为什么又叫我们常常发愿呢?信愿行是三资粮,发愿要成佛道是必要的,但不能求此愿,有求的心,心中即不平等,必生魔障。修因与证果是依靠体,时时刻刻在回光返照,随时注意与外面境界染不染。断恶修善都要离相,现在我们是在因位,这样做都是般若会上的菩萨,自己焉能不尊重自己呢?

△ 三谛是空谛、假谛、中谛。(1)空谛是宇宙的本体,诸法的自性,洞然虚寂。因缘所生法,一切法皆空,又称为真谛,是真实的。如知一切法皆空,即知一切法不生不灭;证得真谛即能开一切智,断见思惑,三界六道轮回就离开了。所以空谛是破法,空谛不是孤立的空。(2)假谛又称为俗谛,世间无论依报正报,或色或心,均属假有,但能起暂时的作用。既知一切法是假的,对于世间一切事物即不必认真。(3)中谛:真空不碍妙有,假相与真理如水与波,真空与妙有实在是一件事,此理若能透彻,了知真俗不二,空假一如,即入于中观的境界。证得中谛道理即开了一切种智,破了无明,证果则成就了法身佛。言诸法以空故,生即无生,非为假有;以假故,无生而生,非为实空;即假即空,即空即假,故中。此为三谛之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1 世尊当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教学四十九年,单单般若就讲了二十二年,可见得般若确确实实在教学里面,它是中心,它是一个重点。

2 般若是智慧,从历史上来看,我们就知道佛教化众生确实是以般若为中心。如果没有般若,六度前面的五条,从布施到禅定都是善。

3 你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你的果报在欲界天;如果你修禅定,你的果报在色界天跟无色界天,出不了三界;如果有般若波罗蜜在里面,就超越三界,不但超越三界,而且超越十法界。

4 般若虽然讲了二十二年,讲得这么多,诸位如果去读《大般若经》,在佛经里面部头最大的《华严》只有八十卷,《大般若经》有六百卷,里面重复的句子,千遍万遍都不止。

5 中国人不喜欢重复,喜欢简要详明。自古以来,中国的言语文字都讲求简单、扼要、详细、明白,这是古时候文章言语的标准,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才是好文章、好言语。

6 可是印度人跟中国人的习性不一样,印度人喜欢不断地重复,一遍一遍地重复,我们仔细去想想,重复确实有它的好处。话讲一遍、两遍,人就回头觉悟了,少!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他才会回头、才会真的觉悟。

7 对现代中国人来说,佛法这个方法有效果,我们中国古老的方法虽然好,效果比不上佛法。

8 佛法重视不断地重复,你就是已经回头了、已经觉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还是这样地重复,什么原因?你觉悟了,别人没有觉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这一撮同学们,现在我们开了网路,网路学习班好,每天大家在一起学习,每个人把自己学习的心得,特别是修行的心得,向同学们做报告,确实有很殊胜的利益。我们的学习不寂寞,有兴趣,天天都有长进,也就是都有进步。必须要像《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法得成於忍」,什么是忍?不起心、不动念,圆满的忍辱波罗蜜。六根在六尘境界上觉而不迷,圆满六波罗蜜,圆满普贤十愿。念念想众生,诸佛菩萨念念想我们世间苦难众生,他来不来?来了,我们不认识。他有没有办法?他没有办法,为什么没有办法?众生不相信,众生不能接受,众生扭曲了佛的教诲。佛还是在,没离开我们,等,慢慢等,等你什么时候觉悟,什么时候回头,他就现身,我们认识了。我们没有回头,他也现身,不认识。

  像海贤老和尚,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大家跟他在一起,不认识,等他老人家往生了,非常后悔,没有跟他多学一点。其实他全面付出了,我们得到的很有限,我们的心量太小,迷得太重。这些光碟给我看,我看出门道出来,我向大家报告,大家一对,看看跟经上讲的相不相应。所以我的看法,他是一部活的《无量寿经》会集本,活的,他把《无量寿经》会集本全部都做到了,点点滴滴都做到了。所以我说那一片光碟是《无量寿经》的总结,妙极了!三转法 lun里头叫作证转;经典、注解我们在一起研究讨论,都是劝转;示转,佛做的,佛讲经是示转,我们无法体会,得有注解给我们讲解,我们互相在一起学习,劝转。劝自己也劝大家,劝大家也劝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劝他不劝自,是欺骗人;劝自不劝他,是小乘人;劝他就是劝自己,劝自己就是劝别人,这是正法。所以,佛确实大悲无边,就是大爱无边,佛法不讲爱,讲慈悲,大慈大悲无量无边。所以常寂光没有边际。

  依望西师的意思,「下文亦同此解,欲利益无边,故光明无边,具德无尽」。都是一个爱众生,爱众生就跟爱自己一样,众生就是自己。爱众生是真正爱自己,不爱众生是迷失了自己,自己天天造业不知道。你是真修、是假修,是真学、是假学,完全你那个慈悲有没有在众生那一边。众生无量无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众生,我对人爱,我对动物爱不爱?我对植物爱不爱?我对我的生活爱不爱?对我的工作爱不爱?为什么?没有一桩事情与众生脱离关系,说没有关系的你找不到。这是大乘,小乘有局限,大乘没有局限。所以,小乘只止於四果罗汉,不能成佛,不出十法界;大乘才能超越。又何况这个经,这个经是一佛乘,是大乘里头最究竟的、最圆满的。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八集)  2015/2/9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消归』,消是消化、融会。消化什么?理消化到事上,事融会到理上,理事是一不是二。这就是《华严》的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果不能消化融会,它有障碍!很多学佛的同修告诉我:佛法的道理实在是太好,但是与我们的生活脱节,我们日常生活用不上它。这就是理是理、事是事,事就是我们日常生活,这些道理没有能够消化融会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以我们在生活里头得不到受用。得不到受用,学佛就学得好苦!如果你得到受用,学佛好乐,好自在!就跟吃东西一样,我们吃东西,你的肠胃很好,消化力很强,完全能够吸收变成养分,滋养你的身体,你身体强壮。如果你吃的东西都不消化,病就一天比一天严重,愈吃愈苦!学佛就是如此,要把这一句阿弥陀佛变成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阿弥陀佛,这个就自在了。

  怎么把阿弥陀佛变成我们的生活?你一定要懂阿弥陀佛的意思。这一句名号,最简单的意思是无量觉。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无量觉,就是样样都要觉悟,觉就不迷!觉就快乐,迷就有苦。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乃至於心里头起心动念,统统都是觉而不迷。说得粗浅一点,待人接物、穿衣吃饭没有一样迷惑,样样都觉而不迷,这就把阿弥陀佛变成我们的生活了;要是细说,这部《疏钞》从头到尾都是说这桩事情,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说这桩事情。一定要把佛法变成为我们生活,真正达到离苦得乐。

  譬如,我刚才举的那个例子,那位同修想算命,算命的开价三十万。如果碰到迷的人,他真的肯给他算:大概我这个命不错,叫他算算看,我将来赚三千万,花三十万算个命也值得。他就迷了,那个钱供养算命先生。他给你算了,他在法律上没给你保证。你将来不发财,你去找他,他再给你算一算,你哪个地方损了阴德,哪里做了不好事情,福报慢慢减掉了。人嘴两张皮,随他怎么说法,说得都有道理,你那个钱就白送给他了。所以,不能迷!他觉而不迷:我有这么多钱,我去做好事,真正做功德。

  觉悟的人不存钱,有钱就做好事。觉悟的人钱不存在银行,存在哪里?存在法界里面,存在一切众生里面,他得大自在。诸位读《了凡四训》,也许能明白一点这个道理,能够增长信心。财富从哪里来的?佛在经论里面给我们说得太多了,财富是从布施得来的。布施是种因,财布施得财富。所以这个世间发大财的人,你不必羡慕他,他命里有那么多财,是他前世修财布施修得多。有些人有学问、有智慧,他没有财富,智慧从哪里来的?前生法布施得来的。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财布施得财富,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修因一定得果报。

  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财富放在什么地方利息最大?给诸位说,布施一切众生这个利息最大。佛门讲「舍一得万报」,这是真的,可是一般人不相信,这是他的善根不足。信解是善根,信了之后你要肯干,肯干是你有福报。财、法、无畏,这三种布施往往是一而三,三而一。譬如印经,印经需要钱,财布施;经典是法,法布施;别人依照这个法去修行,那是无畏布施。修一种布施就包含三种布施,叫圆满的布施功德,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譬如,台湾有很多发心放生的,放生是属於无畏布施。可是你自己放生,不如劝大家放生,那个功德更大!所以我常劝放生的同修们印《护生画集》,多印这些图画文字劝大家放生。甚至好的这些图画文字,可以从电影院的广告片打出来,看久了他也许会感动。所以,劝人吃素,劝大众爱护生物,这是更广义的放生,这个功德更大!

  要把理论融会到生活里面,使我们生活完完全全是佛法的理论,这样的佛法学了才有用。假如,学了佛法跟我们生活不相干,诸位想想,我们学它干什么?佛法学了为来世的,来世还没到,我们也不必这么著急!如果佛法就是我们现前的生活,而且是最幸福的生活、最圆满的生活、最快乐的生活,那我想人人都想要学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念佛功夫在哪里看?在境界里头,不妨碍我了,这个人有功夫了。我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我没有分别,我没有执着,这就是功夫,对于境界里头能随缘不攀缘,清净心。

这看到的时候就想批评,就有自己意见,这个不好,这什么?你被外面境界干扰了,你往生很困难。为什么?临命终时还有人干扰你,你无始劫来冤亲债主很多,你要学会本事不受干扰,你不怕他。这个本事要在日常生活当中锻炼成功,怎么个学法?要学随他去,什么都好。

到临命终时所有一切干扰也是随它去,自己守住这一句阿弥陀佛,我绝不许可其它的杂念干扰我们的心,这清净心。统统在日常生活当中练,特别是在人事环境上练,人事环境是最不好练的,在这下功夫,不受人事物的干扰,什么都好。

记住,蕅益大师教给我们自心现量,什么境界现前,你想到自心现量,一笑了之,它不干扰我,我也不干扰它,天下本无事。他干扰我,我被染污了,我干扰他,我也被染污了,见如不见,学这个本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