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贤愚经开示

时富那奇,问其嫂曰:与我少钱,欲用买薪。兄嫂答曰:唯有五钱。即解用与。



当时富那奇问嫂嫂:“给我一点钱,我要去买柴。”嫂嫂说:“只有五文钱。”这样就取出来给了他。



时富那奇,持此五钱,诣市买薪,见一束薪,卖索五钱。时富那奇,即买其薪,雇以五钱。寻见牛头栴檀香木在薪束中,意甚欢喜,持薪归家,取此香木,分为十段。



再说富那奇拿着这五文钱到市场上去买柴,见到一捆柴刚好价格是五钱。他就买了这捆薪柴,花掉了五钱。不久,他见有一束牛头栴檀香木在这捆柴里面,他非常高兴,拿着柴回了家,取下里面的牛头栴檀香木,分成了十段。



值王夫人热病之极,当须牛头栴檀香木,摩以涂身以除其病,举国推觅求之叵得,即令国内:谁有香木一两,当与黄金千两。时富那奇,往应王募,持一小段,用奉王家。王如本令,偿千两金。如是展转,十段香木,悉皆售尽,得金万两。因用起居,园田舍宅,象马车乘,奴婢畜生,家业于是,丰富具足,过踰于前,合居数倍。



当时正值国王的夫人得了很重的热病,需要牛头栴檀香木涂在身上来除她的热病,当时全国寻找都得不到,就向国内通报:谁有一两香木,我用一千两黄金交换。当时富那奇就去应国王的召募,用一小段给国王,国王就按照承诺,赏给了他一千两金子。像这样辗转有十次,十段香木全部卖出去,得了一万两黄金。这一下子就暴富了。就用这些钱,作为起居生活的费用,而且买大量的田园、建造舍宅,又购来了象马、车乘,雇来了奴婢,养了畜生,从此家业就非常地富裕满足,超过了过去兄弟合居的时候好多倍。



尔时复有五百贾客,相与结要,欲入大海,唤富那奇,共为伴侣。



当时又有五百个商客,他们结伴作了商议决定,想到大海里去取宝,而且叫富那奇一起结伴同去。



富那白兄:求共采宝。兄即听之,给其所须。及伴往至大海,如意取宝,自重而还。



当时富那奇就对哥哥说:“我想跟商人一起去采宝。”哥哥就同意了,而且给了他一切路上需要的用品。他们就结伴去了大海,也都如愿地取到了宝贝,载着很多宝贝回来了。



来至中道崄难之处,众人咸见阎浮提内有三日现,怪问导师:今三日出,是何端应?



他们到了海中央的险滩那里,大家都见到了阎浮提内出现三个太阳,就惊奇地问导师:“现在三个太阳出来,是什么兆头?”



导师答言:汝等当知,一是正日,二是鱼眼。其间白者,此是鱼齿。今水所投,黑冥之处,是鱼口也,最为可畏。我等今者,无复活路,临至鱼口,定计垂死。



向导回答说:“你们要知道,你们认为三个太阳,其实一个是太阳,两个是鱼的眼睛。中间白的是鱼的牙齿。现在水正投到黑暗处,那是鱼的口,那是最可怕了。我们今天没有活路了,已经快进入鱼口,一定会死。”



有一贤者,敬信佛道,告语众贾:唯当虔心称南无佛。三界德大,无过佛者,救厄赴急,矜济一切,最能覆护苦厄众生。唯佛神圣!愿救危险,济此诸人,毫牦之命。



当时有一位贤者,对佛法有敬信之心,他对商人们说:“现在没别的路了,只有虔心地称念‘南无佛’。三界里没有比佛功德更大的了,只有佛能够救济危难,怜愍一切,最能够保佑苦难中的众生。只有佛具有神圣的力量,愿佛救度危险,救济这些人的微末生命。”



时摩竭鱼,闻称佛名,即还闭口,沈窜海底。众贾于是,安隐还国。



当时,摩竭鱼一听到众人称念“南无佛”,他就闭口沉到海底,于是众商人得以安稳返国。



时富那奇,取大金案,以诸妙宝摩尼珠等,庄累积满,奉兄羡那。长跪仰望,白大兄言:我已为兄,积畜财宝,舍宅所有一切具足。子孙七世,食用不尽,唯愿大兄,听我出家。



当时富那奇取了一个大金案,在上面庄严地堆满了各种的妙宝、摩尼珠,奉献给兄长羡那。然后他长跪在地,仰望着兄长,对兄长说:“我已经为兄长积蓄了财宝,舍宅的一切都完备不缺。这些财富子孙七世都享用不尽,唯愿大哥听许我出家。”



羡那答曰:吾不相违,但卿少年,未达人伦。佛法要重,持之甚难。比更数年,乃可遂意。



他哥哥回答说:“我也不会违逆你的心愿,但是你还年轻,还没到成人的年龄。佛法是很重大的事,要守持很难。你再等几年,我可以满你的心愿。”



富那奇曰:大兄当知,人命无常,斯须难保。前在大海,值摩竭鱼,吸船趣口,命危垂死,蒙佛神恩,得济余命。唯念垂许,听在道次。兄即听之。



当时富那奇说:“大哥,要知道人命无常,生命在旦夕之间,很难保全。前次在大海里,赶上摩竭陀鱼快要把大船吸入口中,生命垂危之际,幸亏蒙佛恩救度,才能捡回这条命。所以我唯一的所愿,就是您能允许我出家修道。”兄长就答应他了。



时富那奇,与其五百采宝之众,咸以信心至舍卫国。



当时富那奇和那五百个采宝的商人,一起以信心到了舍卫国。他们要来佛这儿出家,因为他们都是蒙佛的恩泽保全性命的,所以对佛有信心,所以五百个商人和他都发心去出家。



到于佛所,礼敬问讯,因具白佛,求索出家。佛即许可,听使入道,赞言:善来!便成沙门。佛为种种,苦切说法,五百比丘,心意开解,尽诸苦际,成阿罗汉。唯富那奇,结使深重,佛为说法,未能畅达,精诚困笃,始入初果。勤精修习,无有休懈。



他们一行来到佛这里,首先是向佛恭敬顶礼、问安,然后全体向佛禀白,乞求佛能度他们出家。佛当即答应,允许他们入道,而且说“善来”,他们就成了沙门。佛给他们作种种苦切的说法,五百比丘听了就心开意解,穷尽了苦边际,证得了阿罗汉果,所以他们证果是特别快的。只有富那奇因为烦恼深重,佛为他说法的时候,他还不能当下无碍地通达,但是他有个特点,非常地精诚刻苦,由于他这样求道,才证入了初果。以后他还是一直精勤地修习,没有休息懈怠的时候。



时诸比丘,安居日近,佛听各各随意安居。时富那奇往白佛言:弟子欲往至放钵国安居三月,唯愿见听。



当时已经临近比丘安居的日子,佛听许每个人随意安居。那时富那奇来到佛这里说:“弟子想去放钵国安居三个月,愿佛开许。”



于时世尊,告富那奇:彼国人恶,信邪倒见。汝今初学,于佛法中,未能具足佛法圣行,设为彼人见毁辱者,当奈之何?



当时世尊就跟他说:“那个国家的人很邪恶,他们都信一些邪见。你现在还是初学,在佛法里还不能具足佛法的圣行,如果被他们污辱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富那奇曰:设令被人极理毁辱,但莫见害。



富那奇说:“就算是被他们极度地毁辱,只要不加害我就可以。”



世尊又告:彼人极恶,设被害时,当复云何?



世尊又说:“那些人极端地暴恶,假设被他们加害时,你会怎么样?”



富那奇曰:世尊当知,正使彼人毁辱加害,莫断我命,犹戢其恩。



富那奇说:“世尊你要晓得,假使他们对我毁辱而且作各种伤害,只要不断我的命根,我会一直感恩他们。”



佛又告曰:汝往至彼,忽遭恶人,残害汝命,无益于汝,当如之何?



佛又进一步说:“如果你去那里,忽然遭到恶人残害你的生命,对你做非理的事,你又怎么对待?”



富那奇言:世尊当知,一切万物,有形归无。彼若杀我,分受其死。



富那奇说:“世尊您要知道我的心,一切的万物,凡是有形的,终归于无。也就是说凡是有形的东西,它终究要归于坏灭。他们如果要杀我,我会认为那是分里应该死的。”



于时世尊告富那奇:彼诸恶人,毁辱加害,及未断命,汝当嗔不?



佛又考问他:“如果那些恶人对你作各种污辱、损害,还没到断命的那个时候,你会起嗔心吗?”



富那奇曰:不也。世尊!正使彼人无根见谤毁辱,极世不轨之事。设加刀杖,打害次杀,复未残戮,临当断命,终不一念生起恚心。



富那奇说:“我不会嗔。世尊,假使那些人无理诽谤我、污辱我,作极度无理的事。即使他用刀杖来捶打伤害我,然后要杀戮我,还没有完全残杀,快要断命那一刻,我终究不起一念嗔恚之心。”



佛即赞言:善哉善哉!弟子所行,唯是为快。



佛就赞叹:“善哉善哉!弟子所行,最合我的意了。”意思是说,这才是沙门所行。

我们通过这一段就已经明白,沙门的四行是什么:人若打我,我不还打;人若骂我,我不还骂;人若嗔我,我不还嗔;人若毁我,我不还毁。这就是沙门修安忍的意思。



时富那奇,摄持衣钵,礼佛辞退,至放钵国。



当时富那奇就收拾好衣钵,向佛礼拜告辞,这样就独自地来到了放钵国。



明日晨旦,入城乞食,至一大富婆罗门家。时婆罗门,见是比丘,即怀恶心,而来骂逐,比丘即往异家乞食。



再说富那奇已经到了放钵国,就像世尊所说,这是一些暴恶人居住的地方。到了第二天清早,富那奇就进了城市乞食,他来到了一个大富的婆罗门家里。当时这个婆罗门一见是比丘,就怀着恶心跑出来骂他、追赶他,比丘就到其他家里去乞食。



自其明日,续其舍乞食,时婆罗门,复挝打极手。比丘欢喜,颜色不变。



到了第二天,又到婆罗门家里乞食,这一回婆罗门更加生气,他就大打出手。比丘一直住在欢喜心当中,他的脸色、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时婆罗门,睹此比丘,见毁被害,苦困垂死,而无怨色,不生嗔恨,便自悔责,忏谢已过。



当时婆罗门见到比丘被污辱、毁骂乃至被残害,打得快死的时候,还是没有任何怨恨的表现,不生嗔恨,当时他自己就悔恨、自责起来,向比丘忏悔已造的过失。



时富那奇,于彼国中,勤修不懈,尽诸结使,心忽开解,获无漏证。



当时富那奇在放钵国安居期间,他一直不松懈地勤修,结果这三个月里断尽了烦恼,忽然间心开意解,证得了无漏圣果。



--------------------------------------------------------------------------------

[1] 戴:通“载”。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安居已竟,便辞檀越,嘱及其兄:慎勿入海,大海中难甚多无数,兄之财宝,足用七世。嘱及已竟,还往佛所,稽首问讯,问讯讫竟,随意住止。



再说安居日结束,富那奇就告辞施主们,特别嘱咐他的兄长说:千万不要入海去取宝,大海里有太多的危难,哥哥的财宝足够用七世,就不要做这种危险的事了。这样嘱咐完毕,他就回到佛这里,因为安居以后首先要禀白佛,他就对佛恭敬地顶礼、问安,之后就可以随意活动。



时兄羡那,不惟其敕,有诸众贾,来归羡那,种种晓唤,共入大海。羡那不逆,即可共去。



当时他的兄长羡那没有记住他的吩咐。有一些商人们来找羡那,以各种方法叫他一起去大海里采宝。羡那也没有拒绝,就答应他们共同入海取宝。



至海渚上,随意自重,唯有羡那,多取牛头栴檀香木,满船而还。



到了海岛上,大家都按自己喜欢的来采集,只有羡那采了很多牛头栴檀香木。其他人喜欢别的宝贝,唯有他取了很多栴檀。这样船上装得满满的,起航返回。



龙性悭吝,惜其香木,即于道中,捉其船舫,举帆罗风,不能得过。一切众客,定计恐死。羡那一心,称富那奇,今遭苦厄,愿见拔济。



海中的龙王生性很悭吝,非常舍不得香木,就在海道当中,捉住了船舫,这样举帆罗风都不能通过。当时的取宝客都认为这回恐怕一定是要葬身海中了。羡那一心称着富那奇的名字,一心祈祷说:“我现在遭到苦厄,愿你来拔济。”



时富那奇,在舍卫国祇洹精舍,坐禅思惟,遥以天耳,闻兄羡那,处在危厄,至心自陈,悲酸一心,称富那奇。富那奇,即以罗汉神足,犹如健夫屈伸臂顷,变身化作金翅鸟王,至于大海,恐蹙其龙。龙见鸟形,怖入海底,众贾于是,安隐还家。



当时富那奇正在舍卫国的祇洹精舍坐禅思惟,他以天耳远远听到兄长羡那正处在危难中,正以至诚心作祈祷,一心悲哀的称着“富那奇,富那奇”。他当即以罗汉的神足通,就在只是力士弯伸手臂的片刻里,他就化身体变成金翅鸟王顿时飞到了大海,来恐吓那条龙。金翅鸟是龙的天敌,龙一看到就非常恐怖,当即就潜入海底,众商人于是得以安隐还家。



时富那奇,教化其兄,令为世尊立一小堂,覆堂村木纯以栴檀。其堂已成,教化其兄请佛。羡那答曰:请佛之宜,以何等物,能屈世尊?时富那奇,俱与其兄,办足供养,各持香炉,共登高楼,遥向祇洹,烧香归命佛及圣僧:唯愿明日,临顾鄙国,开悟愚朦盲冥众生。作愿已讫,香烟如意,乘虚往至世尊顶上,相结合聚,作一烟盖。后遥以水,洗世尊足,水亦从虚,犹如钗股,如意径到世尊足上。



当时富那奇教化他的兄长,让他为世尊建造一座纯旃檀香木的小的殿堂。殿堂落成后,又教导兄长请佛来应供。兄长羡那问:“应当以什么样的供品才能使佛屈驾降临呢?”于是富那奇就和他的兄长一起办好了充足的供养,之后各自持着香炉一同登上了高楼,远远地向祇洹精舍,烧香、皈命佛和圣僧们,祈请说:“唯愿佛和圣僧明天光顾鄙国,开悟本国迷茫中的众生。”他们这样作愿完毕,就如他们所愿,香烟乘着虚空飘到了世尊的顶上,而且聚成了一个烟盖。后来他们又在遥远处以水洗世尊的足,这个水当即从虚空中就像几股银钗直接如愿地到了世尊的脚上。



尔时阿难,睹见是事,怪而问佛:谁放烟水?佛告阿难:是富那奇罗汉比丘,于放钵国,劝兄羡那,请佛及僧,故放烟水,以为信请。



当时阿难见到了这件事,非常奇怪而请问世尊:“是谁在放烟水?”佛告诉阿难:“这是富那奇罗汉比丘,在放钵国劝他的兄长羡那请佛和圣僧应供,他们特意烧香、放水作为祈请的凭信。”



因敕阿难:往至僧中,行筹告语,神足比丘,明日悉来,往应羡那请,因现变化,以游彼国。阿难奉命,合僧行筹,有神足者,明当受请。



世尊因此就命令阿难:“到僧众当中去行筹,告诉大家说:凡是有神足通的比丘明天都来,去羡那施主那里应供,而且要因此显现神变来游行彼国。”阿难奉命就把僧众集合起来一起行筹,凡是有神足通的人明天都应当接受请斋。



时诸比丘,各各受筹。明日晨旦,僧作食人,名奇虔直奇(此言续生),其人已得阿那含道,恒日供给一切众僧。结跏趺坐,身放光明,四出照曜,引作食具,瓢杓健支,百斛大釜,而随其后,乘虚飞行,趣向其国。



当时诸比丘各自都受了筹。第二天清晨,僧众中有一个做饭的人叫做续生,这个人已经证了三果,他每天都给一切僧众作服务、准备饮食。他结着跏趺坐,身体放出光明,广大地照耀着四方,做饭的工具——瓢杓健支、百斛大釜等跟随其后,乘着虚空飞行,去往放钵国。



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诸比丘,作食之人,故来相佐,办具饮食。于是羡那,即以华香妓乐供养,供养毕竟,即便过去。



羡那见了,问富那奇:“这是你师父吗?”他说:“不是。这是给比丘们做饭的人,是特意来帮助办理饮食的。”这样羡那就以花香伎乐供养了他,供养后,他就过去了。



次后复有十六沙弥均提之等,各以神足,变作树林,采华采果。种种变现。演身光明,晃曜天地,凌虚继迈,骆驿而到。



紧接着又有均提等十六位小沙弥,他们各自以神变力变成一处树林,然后在树林里采花、采果,各种的变现。而且身中放出大光明,使得天地间一片光辉,他们也是一个跟着一个,凌空走来,次第到达。



羡那复问: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斯诸人等,先前来者,乃是我等同师弟子,年始七岁,得罗汉道,诸漏永尽,神足纯备。今故先来采华具果。即以华香,具足供养,供养讫已,各各过去。



羡那又问:“这是你师父吗?”富那奇说:“不是,这些先来的人是我们同一个师父的弟子,他们才七岁,就证了阿罗汉道,断尽了烦恼,神通都具备。现在先来采花、采果。”羡那就以花香作了完备的供养,供养完毕,他们各自过去。



次复耆年大阿罗汉,化作千龙,结身为座。头皆四出,雷吼震天,其诸龙口,悉雨七宝。复于其上,施大宝座,飞升虚空,身放光明,照曜天下,而来至国。



紧接着一位年高腊长的大阿罗汉,化作一千条龙,身体都盘结在一起,作为座位,这些龙的头都从四边伸出,吼叫声震动天地,而且从这些龙口里普雨金银等七种宝贝。又在龙身上施设大宝座,这样骑着龙,飞身在虚空中,身体放着光明,照耀天地,来到了放钵国。



羡那复问: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师弟子,名憍陈如。佛初得道,在鹿野苑,初转法 lun,广度众生。斯等五人,最先受化,于弟子中,第一上首,神通具足,无所挂碍。



羡那又问富那奇:“这是你师父吗?”他说:“不是,这是本师的弟子叫憍陈如。佛最初成道的时候,在鹿野苑初转法 lun,广度众生。憍陈如等五人最先受佛度化,是弟子中的第一上首,具足神通,无所挂碍。”



羡那闻说,倍加恭敬,香华妓乐,悉以供养。供养已讫,即便过去。



羡那听他这样讲,心里倍加恭敬,以香花、音乐等来作供养,供养完毕,他就过去了。



次后复有摩诃迦葉,化作七宝讲堂,七宝庄校,奋身光明,晃昱四布,往至其国。



然后有摩诃迦叶,化成了七宝讲堂,讲堂里用七种妙宝作各种庄严,他身体出大光明,朗照四方,也来到放钵国。



羡那见之,问富那奇: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师弟子,摩诃迦葉,清俭知足,常行头陀,愍诸厮贱,赈济贫乏。羡那即以香华妓乐,供养毕讫,即时过去。



羡那见了,问富那奇:“这是你师父吗?”富那奇回答:“不是,是我师父的弟子摩诃迦叶,他平时非常少欲知足,过着很清净、俭朴的生活,而且恒时都行头陀行,常常怜愍下层的人民,有什么财物,他都用来赈济贫乏的人。”当时羡那就以香华音乐供养完毕,他就过去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时舍利弗,次后乘千师子,槃身为座,头皆四出,口雨七宝,雷吼咆哮,震动天地。复于其上,敷大宝床,庄校严饰,而处其上,身出光明,普照四域,飞腾虚空,翱翔而至。



接下来是舍利弗尊者,乘着千头狮子盘身而成的座位,狮子头从四边伸出,口里普雨金银等七种妙宝,而且狮吼声如同雷鸣般震动天地。又在狮身上面敷设了大宝床座,各种的庄严装饰,尊者就坐在上面,身体放大光明,普照四方,飞腾在虚空当中翱翔而来。



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今乘来者,是师大弟子,广博大智,名舍利弗。羡那闻已,倍增欢喜,即以华香妓乐供养。供养讫已,即以过去。



羡那又问:“这是你师父吗?”说:“不是,现在乘着狮子来的是师父的大徒弟,他有广博的大智慧,尊名为舍利弗。”羡那听了以后倍加欢喜,就以华香、伎乐恭敬供养。供养完毕,当时也过去了。



时大目连,寻后而发,化作千象,罗头四出,其诸象口,皆有六牙,其一牙头,有七浴池水,一一池中,有七莲华,其一华上,有七玉女,种种变现,其数无量,放大光明,感动四邻。复于其上,安置宝座,自坐其上,乘虚径至。



随后是尊者目犍连出发了,他以神变力化成了一千头象,象头从四边伸出,每一头象的口里都有六个牙齿,每一牙齿的端头都出现了七个浴池水,每一个浴池中皆有七朵莲花,每一朵花上有七个玉女,各种的变现,无量无数。当时尊者放大光明,感动了四方。而且他在这千头象上安置了宝座,自己坐在上面,乘着虚空直接到来。



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师弟子,名大目连,神足第一,德行纯备。羡那闻说,欢喜戴仰,香华妓乐,而以供养。供养已,即便过去。



羡那又问:“这是你师父吗?”富那奇说:“不是,是我师父的徒弟,叫做大目犍连,他是神通第一,德行清净圆满。”羡那听说了,欢喜敬仰,用香华、伎乐来作供养,供养完毕,他也就过去了。



次后复有阿那律提,而自化作七宝浴池,浴池中,复生金色莲华,莲茎皆是七宝合成。处其华上,结跏趺坐,项佩日光,照曜天下,光所照处,皆是金色,乘虚至国。



随后又有阿那律提,他自己化成七宝浴池,浴池里又生出金色莲花,莲花的茎都是由七宝合成。他就在花上结跏趺坐,颈部佩着日光,照耀天地,光明所照之处都呈现金色,这样乘着虚空来到了放钵国。



羡那复问: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师弟子,阿那律提,于是大众,天眼第一。羡那闻之,欢喜恭敬,华香供养,即自过去。



羡那又问:“这回是你师父吗?”他回答:“不是,是我师父的徒弟阿那律提,他在大众当中是天眼第一者。”羡那听了以后,欢喜恭敬,以香花供养,尊者就过去了。



次后复有佛弟难陀,化作千马,驾七宝车,车上复有七宝大盖,放演光明,四出照曜,乘虚驰至,诣放钵国。



紧接着又有佛的弟弟难陀,化作一千匹马,驾着七宝妙车,车上又有七宝合成的车盖,尊者放出光明,照耀到四方,也从虚空乘车奔驰而来,到达了放钵国。



羡那见之,问富那奇: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世尊弟,名曰难陀,众相具足,德行纯备。羡那即以香华妓乐,供养毕讫,即自过去。



羡那见到又问:“这回是你师父吗?”回答说:“不是,这是世尊的弟弟,叫做难陀,他具足相好,有非常纯洁圆满的德行。”羡那就以香花、伎乐作供养,之后,尊者就过去了。



时须菩提,次后复来,作七宝山,坐琉璃窟,身放种种杂色光明,照曜天地,来至其国。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师弟子,名须菩提,广智多闻,解空第一。即以华香,供养毕讫,即自过去。



这时须菩提随后到来,当时须菩提化了一座七宝妙山,自己坐在琉璃的洞窟里,身体放出各种的彩色光明,照耀在天地之间,也来到了放钵国。羡那问:“这是你师父吗?”说:“不是,这是我师父的弟子叫做须菩提,他具有广大的智慧,具足多闻,而且是解空第一者。”之后羡那就以花香供养完毕,尊者就过去了。



次有分耨文陀尼子,化作一千迦楼罗王,结身为座,四向罗头,口含众宝,发哀和音。复于其上,施大宝座,而坐其上,乘虚来至。



接着又有分耨文陀尼子,他化成一千只金翅鸟王,以它们盘在一起的身体为座位,这些金翅鸟都是向四方张着头,口里含着各种宝,发出哀亮、和雅的音声。而且在它们身上施设了大宝座,尊者就坐在上面,从虚空里飞来。



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言:非也。是我同师,名曰分耨文陀尼子,辩才应适,最为第一。即以华香,供养讫已,便自过去。



羡那又问:“这回是你师父吗?”说:“不是,这是我同师的师兄弟,他叫做分耨文陀尼子,他的辩才非常巧妙、应机,是辩才第一者。”然后用花香作完供养后,尊者就过去了。



次复弟子,名优波离,化作千雁聚身相结,头口出声,哀鸣相和,口含众宝,飞翔虚空。于其身上,敷众宝座,放大光明,照曜四远,身坐其上,驰奔来至。



接下来是优波离尊者化成一千只大雁结身聚在一起,这些大雁都从口里发出声音,彼此哀鸣相和,大雁的口中含着各种宝贝,飞翔在虚空中。在大雁的身上敷着很多宝座,放着大光明,照耀四方遥远的地方,尊者坐在上面飞驰而来。



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师弟子,名优波离,于众比丘,持律第一。羡那闻已,即持华香,供养毕讫,即复过去。



羡那又问:“这是你师父吗?”说:“不是,这是师父的徒弟,叫做优波离,他在众比丘里面是持戒第一。”羡那听了,就拿着花香作完供养,尊者就过去了。



次后复有沙门二十亿,化作行树于虚空中,以绀琉璃,作经行道,复以七宝,夹树两边,种种妙宝,以界道侧。于中经行,渐至其国。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佛弟子,名曰沙门二十亿,于比丘中,精进第一。华香妓乐,供养毕讫,即便过去。



然后是沙门二十亿,在虚空里化作一行一行的妙树,变化绀青色的琉璃宝作为行道的路,又以七宝夹合在树的两边,以各种妙宝划定道路的界限。这样,尊者就在径中经行,逐渐地就到了放钵国。羡那问:“这是你师父吗?”说:“不是,是师父的弟子,叫做沙门二十亿,在比丘众中精进第一。”羡那用花香供养完毕,他就过去了。



次后复有大劫宾宁,化作七宝树,树上复有种种华果,树下皆有七宝高座,处其座上,放大光明,乘虚来至。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佛弟子,名劫宾宁,挺特勇猛,端正第一。羡那闻已,欢喜供养华香妓乐。供养已讫,即自过去。



然后又有大劫宾宁,化成了七宝妙树,树上又有各种花果,树下都有七宝高座,尊者处在座上放大光明,从虚空中来到。羡那又问:“这是你师父吗?”说:“不是,这是佛的弟子,叫劫宾宁,他勇猛挺特,端正第一。”羡那听了以后,欢喜供养花香、音乐,供养完毕,他就过去了。



次有弟子名宾头卢埵阇,坐宝莲华,项佩日光,放千光明,晖赫天地,飞升虚空,来至其国。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师弟子,名宾头卢埵阇,善能入定,坐禅第一。即以香华,供养毕讫,即自过去。



接着有弟子宾头卢埵阇,坐在宝莲花上,颈部佩着日光,放着千道光明,朗照天地,飞身在虚空中,来到放钵国。羡那问说:“这是你师父吗?”说:“不是,是师父的弟子,叫做宾头卢埵阇,他善能入定,是坐禅第一。”就以香花供养,这样以香花供养完毕,他就过去了。



次罗睺罗,寻后趣引,自化其身,作转轮王,千子七宝,皆悉具足,导从前后,来至其国。羡那问曰:是汝师不?答曰:非也。是佛之子,名曰罗睺罗,设在家者,领四天下,七宝自至,兵仗不用,自然降附。今舍此位,出家学道,得阿罗汉,六通清彻,无所挂碍。今故变身,作是形位。羡那闻已,香华供养,即自过去。



接着罗睺罗不久也出发了,他把身体化成转轮王,具有一千王子和各类七宝,前呼后拥来到放钵国。羡那问到:“这是你师父吗?”“不是,这是佛的孩子,叫做罗睺罗,如果他在家,能够统领四天下。以他的威德力,七宝自然出现,他不用武力,四方的小国自然归附于他。他现在舍弃王位,出家学道,证到了阿罗汉果,具有无碍的六通。现在他把身体特意变成这种形象、地位。”羡那听了以后,以花香作供养,他就过去了。



五百神足弟子,各各现变,不可称计。尔时世尊,知诸弟子尽适彼国,放大光明,照曜天地,普皆金色。时富那奇,语其兄曰:今者世尊,始欲发意而来至此,故先放光,作是瑞应。



五百位具有神足的弟子,各个显现神通变化,无法说尽。当时世尊知道弟子们都到达了放钵国,就放大光明照耀天地,一切处都普现金色。当时富那奇对他的兄长说:“现在世尊才开始要过来,所以先放光明,作这样的瑞相。”



尔时世尊,始于座上,下足蹑地,应时天地,六反震动。时富那奇,语其兄曰:今者世尊,始于座上,下足蹑地,以是之故,天地大动。



当时世尊开始从座位上下来,脚一触到地,当即天地就六番震动。这时富那奇又对他哥哥说:“现在是世尊才从座位上下来,因为脚触地的缘故,天地大动。”



尔时世尊,始出精舍,住在于外。八金刚神,住于八面。时四天王,在前导道。时天帝释,从诸欲界天子百千万众,侍卫左面。大梵天王,与色界诸天无央数众,住在右面。弟子阿难,住在佛后。大众围绕,放演光明,照曜天地,飞升虚空,趣放钵国。



当时世尊才走出精舍,站在外面,八大金刚神就站在八面作守卫,当时四天王在前面引道,帝释天就带着欲界天子百千万众侍卫在左面,大梵天王和色界无量的天众站在右边,弟子阿难站在佛后面。大众围绕之中,佛放出光明,照耀天地,飞身在虚空里,往放钵国来。



于其中道,逢五百作人,以千具犁牛,垦治陇亩。诸牛见佛乘空而过,身放金色普照世界,诸牛至心,仰视世尊,心存笃敬,住陇不行。



当时在途中遇到了五百农夫,用一千头具犁的牛耕治田地。那些牛见到佛从虚空中经过,身体放出金色,普照世界,耕牛都至心地仰视世尊,它们心里存着非常深的恭敬,在陇田里站着不走。



作人见牛仰向观瞻,惊怪所以,亦视见佛,即各跪白:咸兴归诚,唯愿如来,当见哀愍,暂下开度,使离生死。佛以悲心,知其可度,即下为说种种妙法。五百作人,心意开悟,断二十亿洞然之恶,成须陀洹。时牛命终,尽生天上,普皆欢喜。



当时农夫见到牛都向上仰望、瞻视,他们都觉得奇怪,也往上看,见到了佛,当时就各自跪下来启白:“我们都兴起了皈依的诚心,唯愿如来哀愍我等,暂时下来开示度脱我们,使我们脱离生死。”他们有这种诚心的祈求,佛就以悲心知道他们可以度脱,当时就下来给这些农夫们宣说了各种妙法。五百个农夫,当时就心里开悟,断除了二十亿恶,成就了须陀洹果。当时那些牛命终,都生到了天上,普皆欢喜。



于时如来,即复发引,到前未远,有五百童女,共游旷野,见地金色,仰视其变,见乘虚而行,咸怀欢喜,叉手白言:唯愿天尊垂心矜愍,暂见济度。



说法后,如来就继续出发,到了前面不远处,有五百个童女一起在旷野里游玩,见到地上呈现金色,她们仰头观察,只见如来乘着虚空而来,她们都怀着欢喜心,双手合掌说:“唯愿天尊慈悲哀愍,救度我们。”



佛知其宿行应可度化,即称所愿,往至其所,随应堪能,为说诸法,信受开解,成须陀洹。



当时佛观察到她们的宿世善根可以度化,就满她们的心愿,到了她们那里,随着她们的接受程度,给她们讲说各种妙法。结果一听法,她们都信受开解,成就了初果罗汉。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变感已竟,遂步而至。复有五百仙人,处在林泽,见光普照,地悉金色,仰睹如来与诸大众游行乘虚,心怀踊跃,敬心倍隆,仰请佛言:唯愿大圣,暂劳神形,因见过度,听在道次。



这样,佛以神变感化这些众生之后,又于虚空行步而来。那时又有五百个仙人在山林水边的静处安住,见到光明普照,大地都是一片金色,仰面睹见如来和大众正在虚空里行走,他们怀着欢喜踊跃之心,恭敬心加倍兴起,仰面请求佛说:“唯愿大圣佛陀,您暂时劳累身心,来度脱我们,让我们出家入道。”



佛睹其本缘,知之应度,寻下在前。求作沙门,佛即听之:善来比丘!便成沙门。因为说法,心净开解,诸漏永尽,成阿罗汉,随从佛后,乘空而至。



佛也观察到了他们的宿世因缘,知道应当度脱,也立即从空中下来,站在他们面前。这些人都祈求要做沙门,佛就允许了,而且在说“善来比丘”后,他们都成了沙门。佛就给他们说法,他们顿时心中清净,得以开解,断了一切烦恼,成就阿罗汉果,之后就跟随佛后,乘着虚空而来。



时富那奇,遥见佛来,光曜天地,大众虚转,语兄羡那:世尊及众,今始来至。



当时富那奇从远处见到佛已经到来,光明照耀天地,大众在虚空中围绕,就对兄长说:“世尊和大众现在才到达。”



佛到其国,羡那欢喜,即以香华及众妓乐,供养毕讫,共至会所。



佛来到了放钵国后,羡那非常欢喜,就以香花和各种的伎乐作了恭敬的供养,然后一起来到供养的场所。



佛至其舍,如法就坐。羡那合家,供办甘膳,自行澡水,敬意奉食。佛为哒嚫,食讫澡漱,为其举国合家大小,演说妙法。合家一切,得须陀洹。有具二道三四果者,复有发意趣大乘者,复有坚住不退地者,佛说法讫,举国男女,得度者众,不可称计。



佛到了他家,如法安坐后,羡那全家供养置办的美食,而且羡那自己出来供洗漱的水,这样以恭敬心奉上了食物。佛为作法施,接受了饮食,饭食完毕,漱好了口,就给全国上下以及羡那合家大小演说妙法,当时他全家都得到了须陀洹果。其余的国人,有的得了二果、三果、四果,还有的发了大乘心、立誓要趣入大乘,还有的因此而住在不退转地中,佛说法完毕,举国的男女得到度脱的非常多,无法计算。



阿难长跪,叉手合掌,前白佛言:不审世尊,此富那奇,过去世中,作何恶行,为人下贱,属他为奴?复有何福遇佛得度?



此时阿难长跪在地,双手合掌,请问佛说:“世尊,不晓得这位富那奇前世做了什么恶行,今生沦为下贱种姓,成为人家的奴仆?又有什么样的福德遇到佛出家,得到度脱?”阿难对这事很好奇,想问一下前后的因缘:富那奇为什么出生为下贱种姓?他是婢女所生,被判为奴仆,是别人的所属物。但后来他又能出家证果,这是什么因缘?



佛告阿难:欲知之者,明听善思,当为汝说。对曰:唯然,愿具开示。



佛告诉阿难:“你想知道的话,一定要以智慧来聆听并善加思维,我就给你说。”阿难说:“好的,愿世尊为我等具体开示。”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葉佛时,有一长者,财富无数,为佛众僧,兴僧伽蓝,衣服饮食,病瘦医药,四事供办,供给一切无有乏短。



佛告诉阿难:这要说到过去迦叶佛的时候,有一位豪富长者,有无量的财富,他常常给佛和僧众兴造僧众的寺院,而且衣服、饮食、汤药等四事供养,从无缺少。



尔时长者遇疾命终,其后一儿出家学道。其父死后,佛图供具皆悉转少,众僧罢散,其寺荒坏,无人住止。



后来长者生病死去,在那之后,他的一个儿子出家学道。自他父亲死后,各种的供养具都越来越少,僧众也因此而解散了,寺院荒废,没有人安住。



其儿比丘,勤力招合檀越知识,积聚钱财,修补缺落,复合众僧,还继供养。于时多众,住在其寺,勤精专修,具诸道者。时彼道人,作僧自在。



当时他的儿子、这位比丘努力地去召集相识的施主们,积聚了钱财,把寺庙修葺完善,然后再次聚合了僧众,还是一如继往地供养。当时很多的僧众住在这个寺院里,精勤专修,有很多得道的高僧。当时这位比丘做僧众的管家。



时有罗汉道人,次知日直,扫除草土,积在中庭,不时除弃。于时比丘,恶心呵叱:今此比丘,如奴无异,虽知扫地,不能除弃。



当时有一位得道的罗汉比丘,轮到他值班,他把扫起的草土,堆在庭院中,还没有来得及处理。这时候那位比丘就恶心地呵斥他:“现在这个比丘就跟奴仆没有两样,虽然知道扫地,还不能够除掉垃圾。”



阿难当知,彼时比丘,大自在者,今富那奇比丘是也。由其恶心呵得道人,比之为奴,由此一言,五百世中,恒为奴身。



这时候,佛就揭开了这其中的秘密,佛说:“阿难你要知道,当时的这位比丘,僧众的管家,就是今天的富那奇比丘。因为他当时用恶心呵责一个得道的圣僧,把他比喻成奴仆,就因为口出这样一个恶言,他在五百世里常常做奴仆身。”

所以言语之道非常厉害,只要你一动心这么想,就有这个业报了。所以《地藏经》说:一举一动都有果报。就是你的心这么一起或者你一动作,就已经有业了,是有这么严重。

所以从我们的现实来看,确实学业果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凡夫心一直都在这个范畴里,如果你不知道取舍,一天当中不知道造多少恶业。照我们来看,他这样批评一下也没有什么嘛!但实际上,因为面前的是一位得道的圣僧,面对这样一个境,心里起了一个“你像个奴仆一样”的念头,结果就种下了业种,将来就以这个种子会不断地结果。五百世当中,因为这个业种,自然感召一种奴仆身。所以,对于尊贵者起轻慢心,是卑贱的因。这一世也是如此,他在这个家里一点地位也没有,成了两个兄长的所属物。哥哥们出去经商了,所有的家务事情都是他料理,他就像一个家仆一样,要做这一切事情,还要带着两个哥哥的儿子,一不满意的话,就要受惩罚的。

但是另一方面,他前世做了很大的福业,所以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好大的福报。



复由兴立劝合众人供养众僧,偿罪已毕,复遭我世,蒙得过度。今此国中,受化之人,皆是往昔劝助之众,缘是果报,皆得度脱。



佛说:“又因为他的发动,劝导众人去供养僧众,所以等到他这一世罪报已经偿完了(就是说他要做多少年的奴仆那是由业报决定的,所以他做到一定的时候,罪报已经消了,他就跟哥哥请求,“我要出家学道”,这往后一段就是他的福业现行),他就会遇到我,在我面前出家,而且能够得到度脱。现在这个放钵国里受教化的人,都是当年他劝导供僧的那些人,因为这个果报,所以都得到度脱。”所以,因果是多么稀奇、难证,果然就是如此。



阿难之等,及与众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当时阿难等和与会大众闻到佛宣讲这样的妙法,都欢喜地奉行因果善道。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尼提度缘品第三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城中,人民众多,居止隘迮,厕溷鲜少。大小便利,多往出城。或有豪尊,不能去者,便利在器中,雇人除之。



阿难尊者说,就像我所听闻到的,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当时舍卫城里人口众多,住得相当拥挤,城市里厕所很少。所以人们要大小便时,多数都是出城去解决。有些豪贵尊族,他们不出去解手,就在便器里解决,然后用钱雇人去清除。



时有一人,名曰尼提,极贫至贱,无所趣向,仰客作除粪,得价自济。



当时有一个人叫做尼提,他非常贫穷、卑贱,也没有地方找活路,就仰仗给富人家作除粪清扫的一点钱养活自己。



尔时世尊,即知其应度,独将阿难,入于城内,欲拔济之。



当时世尊观察他得度的时机到了,就带着阿难一个人进到城里,想拔济他。



到一里头,正值尼提,持一瓦器,盛满不净,欲往弃之,遥见世尊,极怀鄙愧,退从异道,隐屏欲去。



当时世尊和阿难到了一个里弄口的时候,正赶上尼提拿着一个瓦器,盛满了粪便,想往这边来倒。在远处见到了世尊,怀着很强的羞耻心、自卑感,就往后退,改从另一条道想躲避而去。



垂当出里,复见世尊,倍用鄙耻,回趣余道,复欲避去。心意匆忙,以瓶打壁,瓶即破坏,屎尿浇身,深生惭愧,不忍见佛。



就在他快要出另一条里弄的时候,又见到世尊,他就更加难为情,感觉羞耻,又回转来往其他道跑,还想躲避。但是他当时心很慌张,瓦器就打到墙壁上,结果瓶破裂后,屎尿浇在他身上,这一回他更是深生惭愧,不忍见到佛。



是时世尊,就到其所,语尼提言:欲出家不?尼提答言:如来尊重,金轮王种,翼从弟子,悉是贵人。我下贱弊恶之极,云何同彼,而得出家?



当时世尊就到他那里,亲切地对尼提说:“你想出家吗?”尼提回答:“如来是无上尊贵的人,是金轮王的种姓,而且随从的弟子都是一些贵人。我是下贱、弊恶到极点的人,我怎么能和他们一样而得出家呢?”所以他有相当大的自卑感,认为自己非常劣等,不可能跟着这些尊贵人在一起。



世尊告曰:我法清妙,犹如净水,悉能洗除一切垢秽;亦如大火能烧诸物,大小好恶,皆能焚之。我法亦尔,弘广无边,贫富贵贱,男之与女,有能修者,皆尽诸欲。



世尊安慰他说:“我的法是清净、微妙的。就像净水能够洗除一切垢秽;又像大火能焚烧各种事物,无论大小、好坏都会被烧尽。我的佛法也是如此,它是弘深、广大、无有边际的,它能够普遍摄受一切众生,无论是贫富贵贱、男人女人等,只要能够按照我的法修持,都能够除尽内心的贪欲而证得圣果。”

所以,佛法是平等法门,能普遍摄受一切众生。因为天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堪做佛,只要他们能够回心向道,入了佛法,就统统成为释迦教下的弟子,都是在受持这样尊贵的妙法,都能够圆满福慧,成为圣人。



是时尼提,闻佛所说,信心即生,欲得出家。



当时尼提听到佛说这番话,就生了信心,想要出家。



佛使阿难将出城外,大河水边,洗浴其身,已得净洁,将诣祇洹。为说经法,苦切之理,生死可畏,涅槃永安。霍然意解,获初果证。



他请求出家后,佛当时就叫阿难带他到城外大河边上,洗净了身体,然后把他带到祇洹精舍。佛给他讲说经法,这个世间有切身之苦,生死非常可怕,只有得到涅槃才是永久的安乐。他一听就豁然开解,证了初果罗汉。



合掌向佛,求作沙门。佛即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在身。佛重解说四谛要法,诸漏得尽,成阿罗汉,三明六通,皆悉具足。



这时尼提合掌恭敬地向佛祈求要做一名沙门。佛就对他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在身。”佛这么一说,就加持了他,他马上就显现了比丘相。佛再次给他解说四谛法要,他就断尽了烦恼,证了阿罗汉,一切三明六通等的功德都圆满具足。所以他证果是相当快的。



尔时国人,闻尼提出家,咸怀怨心,而作是言:云何世尊,听此贱人出家学道?我等如何,为其礼拜?设作供养,请佛及僧,斯人若来,污我床席。



当时这成了一大新闻,舍卫国的人,谁都知道尼提是专门给别人倒大小便的,在当时的四位阶层里是最低级的,大家从来瞟都不瞟他一眼,没把他放在眼里,这都是一种人情世态。所以当他们一听说尼提出家,都怀着一种埋怨的心,这样说:“为什么世尊允许这个贱人出家学道?我们怎么礼拜他,怎么对他作供养?假使我们请佛和僧众来应供,他也跟着来,那会染污了我们席子的。”

所以当时印度种族观念很深,他们没办法接受,假使请佛和僧众来,尼提也跟着来,他坐在我们的床上,他是一个除粪的人,不要把我们的床席给污染了。



展转相语,乃闻于王。王闻亦怨恨,情用反侧,即乘羽葆之车,与诸侍从,往诣祇洹,欲问如来所疑之事。



当时人们互相传这个话,就辗转传到了波斯匿王的耳边。他听了,也生一种嫌恨心,翻来覆去地想,心情没办法安抚。他也觉得很不妥,怎么这个贱人他去出家做沙门?国王也是一点放不下面子:万一我请到的时候,我还要恭敬他?所以他作为一个代表,马上就乘着以羽毛装饰的宝车,和他的侍从们就往祇洹精舍来了,想向佛请问他们怀疑的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既到门前,且小停息。祇洹门外,有一大石,尼提比丘,坐于石岩,缝补故衣,有七百天人,各持华香,而供养之,右绕敬礼。



他们已经到了祇洹的门口,在门外稍作休息。在那里有一块大石头,尼提比丘正坐在石头上缝补他的旧衣服,旁边有七百个天人各自持着花香来作供养,而且对尊者右绕、礼敬。因为他已经是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具足三明六通的出世功德。



时王睹见,深用欢喜,到比丘所,而语之言:我欲见佛,愿为通白。



当时国王看见有这么一位比丘,深心欢喜,就到比丘那里跟他讲:“我要去见佛,愿您为我通告一声。”



比丘即时,身没石中,踊出于内,白世尊曰:波斯匿王,今者在外,欲得来入觐省咨问。



当时比丘的身体就隐没在石中,然后又从精舍内涌出。他是具神通者,所以不用脚走路,一个神变就已经到了里面。他对世尊说:“波斯匿王现在在外面,想进来看望、拜见世尊,有些问题要请问。”



佛告尼提:从汝本道,往语令前。尼提寻时,还从石出,如似出水,无有挂碍,即语王言:白佛已竟,王可进前。



佛就告诉尼提:“还是按你的老方式出去告诉他可以进来。”尼提立即就隐没,再从石头里现出来,就好像从水中出来那样,毫无障碍,他对国王说:“我已经通告佛了,国王可以进去。”



王作此念:向所疑事,且当置之,先当请问,此比丘者,有何福行,神力乃尔。



国王当时就起了个念头:我们怀疑的那件事先放着,我首先要请问佛,这个比丘做了什么福业,竟然有这样的神力。所以尼提现了神通,使得国王转变了提问。



王入见佛,稽首佛足,右绕三匝,却坐一面,白世尊言:向者比丘,神力难及,入石如水,出石无孔,姓字何等?愿见告示。



当时国王进来拜见佛,首先顶礼佛的双足,之后绕佛三匝退坐在一面,对世尊说:“刚才见到的那位比丘,神力无比,他入石头像入水一样,出石头后,没有任何孔隙,他叫什么名字?愿世尊告诉我们。”



世尊告曰:是王国中,极贱之人,我已化度,得阿罗汉。大王故来,欲问斯义。



世尊告诉他:“这是国王你国家里最下贱的人,我已经化度他得了阿罗汉果。大王你特意想来问的就是这事。”



王闻佛语,慢心即除,欣悦无量。



国王听到佛这样说,他的慢心当下就消除了,有无量的欣喜、畅悦。



因告王曰:凡人处世,尊卑贵贱,贫富苦乐,皆由宿行,而致斯果。仁慈谦顺,敬长爱小,则为贵人。凶恶强梁,憍恣自大,则为贱人。



世尊见到国王已经改变心意,就乘机教导他说:“一个人处在世间,他的尊卑、贵贱、贫富、苦乐,都是由于宿世的业行而感召相应的果报。凡是仁慈、谦下、柔顺,对于长辈恭敬、对于小辈慈爱,这是贵人的相,将来就会得尊贵;凡是性情凶恶、强暴、骄傲、任性自大,那就是贱人的相,将来就会相当下贱。”



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大圣出世,多所润济,如此凡陋下贱之人,拔其苦毒,使常安乐。此尼提者,有何因缘,生于贱处?复种何德,得遇圣尊,禀受仙化,寻成应真?唯愿世尊,敷演分别。



当时波斯匿王请问世尊说:“大圣佛陀出现在世间,对众生做很多的培养救济,像这样一个丑陋、下贱的凡夫人,您竟然能拔掉他心中的苦毒,使得他永世安乐。这个尼提,他是以什么因缘生在下贱处?又是种了什么善行福德而遇到圣尊,禀受佛的教化,不久就成就了阿罗汉果?唯愿世尊给我们分别演说。”



佛告王曰:谛听善持,吾当解说,令汝开悟。



当时佛就对国王说:“你要善自谛听,而且听了以后要把法义受持在心上。我来跟你解说,让你开解领悟其中的道理。”



乃往过去,迦葉如来,出现世间。灭度之后,有比丘僧凡十万人。中有一沙门,作僧自在,身有疾患服药自下。憍骜恃势,不出便利,以金银澡槃,就中盛尿,令一弟子担往弃之。然其弟子,是须陀洹。



佛说:这要追溯到过去,迦叶佛出现在世间,后来佛灭度了,佛的教下总共有十万比丘僧。这其中有一个沙门,作僧众的执事,他身体有疾病,自己服药使病排除体外。他仗着他的势力非常骄傲,不出去小便,用一个金银制的澡盆,在里面盛尿,让一个弟子端着这个尿盆出去倒掉。但是他的这个弟子是一个初果的圣人。



由在彼世,不能谦顺,自恃多财,秉捉僧事,暂有微患,懒不自起,驱役圣人,令除粪秽,以是因缘,流浪生死,恒为下贱。五百世中,为人除粪,乃至于今。由其出家,持戒功德,今值我世,闻法得道。



当时他在那一世的时候,不能够谦卑、柔顺,自己仗着有很多财富,把持僧众的事,稍微有一点小病的时候,他就懒惰,自己不起来,驱使圣人给他除粪,因为这个因缘,在他流浪生死的时候,恒时都是很下贱的地位。在五百世当中都是做给人除粪的工作,一直到今天为止。另外由于他出家持戒的功德,他现在就能遇到我,闻法而得证道果。



佛告大王:欲知尔时僧自在者,今尼提比丘是。



佛说:“大王你要知道,当时的僧众执事就是今天的尼提比丘。”



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如来出世,实为奇特,利益无量苦恼众生。佛告大王: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波斯匿王对世尊说:“如来出世实在是奇特之事,能利益无量的苦恼众生。”佛告诉他:“是的是的,就像你所说。”



佛又告曰:三界轮转,无有定品。积善仁和,生于豪尊。习恶放恣,便生卑贱。



佛又告诉他:“众生在三界里轮转,没有任何固定的身份或地位,它是一直上下轮转的。就看你怎么做,如果你是积善、仁慈、和蔼,将来就会生在豪贵之家,得到尊荣富贵;如果是喜欢造恶,三门放任胡作非为,那将来就会受生在卑微的家庭,非常下贱。”

所以,所谓的尊和卑的果报一样的是由善恶业行所致。我们一心行善,一心谦下,那么它的方向就是得到尊贵;如果内心傲慢,放纵恶行,那就是很下贱的心,将来也是得下贱身。



王大欢喜,无有慢心,即起长跪,执尼提足,而为作礼,忏悔自谢,愿除罪咎。



这个时候,波斯匿王的心完全转变了,他生起了大欢喜心,再没有傲慢了。他们原来之所以怨恨,就是怕尼提来到自己家的时候,怎么来供养,怎么来礼敬。这其实是人的慢心在作怪。这回受到佛的教化,国王完全没有了慢心,他就起来长跪,捉着尼提的脚放在头上顶礼,然后向尼提阿罗汉忏悔、道歉,愿除掉自己的罪过。



世尊尔时,因为广说法微妙之义。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乐。



当时世尊就给大家详细地广说正法微妙的义理。所讲的论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一般给在家者就要宣说布施、持戒或者说如何生天,再其次要宣说出世间道,就是应该作贪欲不净想,而且要把握出离的心要,那才得到真实安乐。所以前者是增上生教法,后者是决定胜教法。这就是佛所讲的佛法微妙之义。



尔时大会,闻佛所说,各获道证,信受奉行。



当时会场的大众听到佛这么说法,各自都得道证果,信受奉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