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贤愚经开示

株杌妇闻,忆之在心,豫掩一灯,藏着屏处,伺夫卧讫,发灯来着,见其形体,甚用恐怖。即夜严驾,还至本国。

株杌的媳妇听了这话,记在心上,事先预备了一盏灯,藏在一处,等她丈夫睡着了,她就偷偷地把灯拿出来,照着她丈夫,一看他这个样子,非常恐怖。她就连夜赶紧整顿车马回到她的娘家。

天明乃觉,甚用悒戚,捉弓持贝,寻迹逐往。

到了天亮,丈夫醒了,才发现妻子不见了,他当时也是非常忧戚不安,就拿着他的大弓、海螺,顺着马蹄的足迹就追过来了。

到其国中,依一臣住。后六国王,闻律师跋蹉有绝妙之女,各贪欲得,兴兵集众,竞共来索。

当时株杌王子已经到了这个国家,在一个大臣家里住下。后来六国的国王听说律师跋蹉有相貌绝妙的女儿,他们都各自贪求想得到,因此集合兵众,竞相前来求索。

时律师跋蹉,甚用愦恼,令诸群臣博议其事。正欲与一,其余则恨。作何方便,却此凶敌?

当时律师跋蹉心里非常恼乱不安,就让下面的群臣们多多地去商议这件事。如果给了一个国王,其他五个国王肯定怀恨在心。用什么样的方便能够退掉这些凶狠的敌军?

有一臣言:当分此女,用作六分,一军与一,其意可息。

有一个大臣说:“应当把这个女儿分成六分,一个军队给一分,他们的心意就平息了嘛!”

或有臣言:且出重募,有能却军,以女妻之,分国共治,重加赏赐。王即然之,便行宣募。

又有一个大臣出主意说:“大王可以出重金招募,有能够退却敌军的,就把女儿嫁给他,而且分国土共同治理,再重加赏赐。”国王认为这个主意是比较可行的,立即下诏招募。

时多罗睺施即持弓贝,出城趣贼,吹贝叩弓,六军惊骇,怖不能动。即入军中,斩六王首,夺取冠饰,摄录其众。

当时株杌就勇敢地应召,他独自一人拿着他的弓贝奔出城门, 趣向贼军,当时一吹海螺、扣击弓弦的时候,威势太大了,就像前面说的弹弓的声音像雷震一样,海螺的声音像霹雳一样,所以那些六军的将士吓得魂飞魄散,害怕得动都不敢动。这样株杌就直接闯入他们的军中,斩掉了六王的头,夺取了他们头上的王冠,而且摄伏了他们手下的一切兵众。

律师跋蹉,甚用欢喜,以女贡之,奉为大王。领摄七国,一切军兵,将诸士众,与妇还国。

当时律师跋蹉因为这事非常欢喜,就把女儿供养给他,而且尊奉他为大王。这样,株杌一人领导七国一切军兵,带领着兵众们和妻子一起返回了故国。

父王闻来,往出界迎,见子所领军众极盛,以国让子,劝作大王。其子不肯,云:父犹在,理不应尔。

当时父王听说儿子回来了,亲自出来迎接,见到儿子带领这么浩浩荡荡的军兵,认为儿子不得了,所以就把国位推让给孩子,劝他来登基做大王。当时株杌不肯答应,说:“父亲还在,我来当王是不合理的。”

还到宫中,穷责其妇:汝前何以夜弃我亡?其妇答言:君身极丑,初见惊怖,谓非是人。

然后他回到了王宫里,这个时候拼命地指责他的媳妇:“你前面为什么夜里抛弃我而逃走?”他的媳妇说:“你的身体极其丑陋,我一见的时候,都快吓死了,以为不是人。”

多罗睺施,捉镜自照,乃见身首,熟似株杌,患厌其身,自不喜见,便至林间,乃欲自杀。

株杌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形象,这一回他拿来镜子照着自己,看到头部、整个的身体就像一个烧焦了的株杌一样,这么难看,他对自己的身体生了很大的厌恶心,自己都不想见这副样子,就想干脆到林间自杀算了,没脸见人。所以,人的自卑心还是很大的。

帝释遥知,即下到边,问所由缘,慰喻其意,与一宝珠,而告之言:常以此珠,着汝顶上,可得殊异如我端政。

当时帝释在远处已经知道他想自杀,马上下到人间,来到他身边,问明缘由,就安慰他,而且给了他一个宝珠,告诉他:“你常常用这个宝珠放在头顶上,你会得到非常出色的相貌,和我一样端正。”

寻喜奉受,安其顶上,觉身倍异。还至宫中,自取弓具,欲至外戏。妇见不识,寻语之曰:汝是何人?莫触此物,我夫若来,傥相伤损。

株杌听到有这个方法,他马上就生了欢喜心,遵照吩咐,把这个宝珠安放在顶上,一下子觉得身体完全不一样了。他就回到了宫里,自己取出了他的弓箭等,想出去耍一耍。他媳妇见了不认识,马上说:“你是什么人?你别摸这个东西,我丈夫来了,恐怕要伤害你的。”

寻语妇言:我是汝夫。妇殊不信,而语之言:我夫极丑,汝形端正,汝是何人,说是我夫?

他马上回答媳妇说:“我是你丈夫。”他媳妇很不相信,就说:“我丈夫长得非常丑,你的形貌这么端正,你是什么人,怎么说是我丈夫?”

夫即却珠,还示故形,妇乃惊喜,云:何乃尔?夫即具悉,说得珠意。妇自是后,敬爱其夫,株杌之名,从是灭除,便更称之,名须陀罗扇。

丈夫立即把宝珠拿下,又恢复了原来的形象,这个时候媳妇才知道这是丈夫,她非常惊喜,说:“你怎么会忽然这样变相啊?”丈夫就一五一十具体地说明了得到宝珠的经过。妻子从今以后对他的丈夫非常敬爱,株杌的名字从此消失了,改换名字称为须陀罗扇。

后自生念:当率兵众更起宫城。即出观行平博之处,敕诸人众:是中可作。

当时他自己想:我应当率领兵众再起一个宫城。他就出了他的住处,来到了一个非常平坦广阔的地方,对下面的人说:“这里可以建一个王城。”

有四龙王,人形来问:欲作城者,为用何物?须陀罗扇言:当用土作。龙复白言:何不用宝?答言:城大,那得多宝?龙复白言:我当相与。

当时有四个龙王化成人形来问:“你想做王城的话,用什么材料?”须陀罗扇说:“用土来做。”龙王们又说:“为什么不用宝呢?”回答说:“王城那么大,哪有那么多宝?”龙王说:“我们可以资助。”

寻化四边,作四大泉,而语之言:用东泉水,而作堑者,便成琉璃。用南泉水,而作堑者,可成为金。用西泉水,而作堑者,可成为银。用北泉水,而作堑者,可成颇梨。寻时敕作,如语成宝。

很快龙王们用他们的神力在四方化现了四大泉池,而且对他说:“用东泉水作堑就成了琉璃,用南泉水作堑就成了金子,用西泉的水作堑就成了银子,用北泉的水作堑就成了颇梨。”国王立即下令按照这样来做,确实像龙王所说,这些泉水都成了宝贝。

便令作城,方四百里,复敕作宫,方四十里。宫城街陌,楼观舍宅,树林浴池,悉是四宝,严净显妙,略如天上。宫城既竟,七宝来应。总摄四域,化民修善。

这样已经有了四宝的材料了,国王就下令首先做一个城市,方圆四百里,之后就在这个城市的中央做一个王宫,方圆四十里。整个王城里有各种的大街小巷、楼观、舍宅,还有很好的树林、浴池,这些都是用四宝建成的,相当庄严清净、美妙、显耀,大略地就像天界城市的景观。宫城建造完毕,又有七宝自然现前,这是应他的福德力而显现。这样国王完全统摄四方天下,教化人民修持善业。

如是大王,欲知尔时摩诃释仇梨者,今现我父净饭王是;尔时母者,今现我母摩诃摩耶是;彼多罗睺施丑王子者,今我身是;彼时妇者,今瞿夷是;彼妇翁者,今摩诃迦葉是;彼六国王,欲以兵力逼求女者,今六师是。于彼世时,与我诤色,我伤害彼,夺取兵众。乃至今日,嫉名利故,求与我试,无术称心,投水而死。我摄徒类九亿人众,为我弟子。

到了这里世尊开始揭示答案了。前世的这一些人到底是谁呢?佛就说:“就像这样,大王你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摩诃释仇梨,就是现在我的父王净饭王;那个时候的王后,就是现在我的母亲摩诃摩耶;那时候那一位丑陋的多罗睺施王子就是我的前身;那时候他的妻子就是今天的瞿夷;那时候媳妇的父亲就是今天的摩诃迦葉;当时想用武力来逼娶女子的六国国王,就是今天的六师外道。他们在那一世就跟我来争女色,我击败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兵众。”

所以,确实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些都叫做等流果。由前世那样一种业行,在经历了无数世以后还会这样反应。所以因果有一种重复反应的规则,它会不断地以相同的方式来反应。这一切你必须得相信法界才能了达。因为法界是空性的,并不受任何的限制,你无论有多少加进去,它就必然地按这样来反应,而且在它的排布上一点都不会错乱。这样我们才能深信因果,不然怎么会深信呢?所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当面不相逢”,就是这个道理。

懂了这一点,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前的因缘,任何一种缘都来自于前世,不是一世两世的因缘。在这个世间上会有很多关系,譬如说家庭,为什么会成夫妻、成父子等等?都是由于过去的缘感召来的。如果过去有那种相争的因缘,到了这一世,碰到了以后还会争。懂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很明白怎么为人处事,在任何一个事情出现的时候,自己的心态一定要摆正,不然就会给自己造下苦果。所以不懂因果,那我们修行会完全失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时洴沙王,复白佛言:多罗睺施,本作何行,福德力强,形如是丑?

所以洴沙王也是深思好学的人,他要一直追问到底,就进一步问佛:“那个多罗睺施,他因地造了什么业行,福德力这么强、形貌却如此丑陋?”你看,他一弹弓就像雷震一样,一吹海螺如同霹雳一般,他有好大的力量,这就是福德力强人一等的表现。这也不是偶然的,他是过去造了什么业感得这样大的力量?再说他又是这么丑陋,那又是什么恶业所感?

所以洴沙王很好学,这是很好的事。我们一定要了解到它的因缘,这样在我们当下就知道怎么趋吉避凶,怎么处理自己的心理行为。“过去种种犹如昨日死,往后种种犹如今日生”,我们必须为着自己未来的前程而着眼。这个着眼点就在你的心上,不必要去找任何外在的东西。

佛复告王:皆有因缘。

“皆有因缘”四个字要记住。佛当时就告诉洴沙王:“这些都是有因缘的。”换句话说,这不是偶然出现的。不必叹命苦,我怎么一生下来这么丑?就是你们做父母的给我这么丑的容貌,见不得人。其实是自作自受,父母只是一分助缘。现在过分地相信所谓的科学,认为这就是父母的遗传基因,然后就导致这样。你如果说是父母遗传基因,父母也没有这样丑,他怎么这么丑啊?父母只有捉鸡之力,他为什么有这么大力量呢?遗传基因能解释清楚吗?所以这很幼稚。

乃往过去无量难计阿僧祇劫,

佛就开示:这要回溯到过去无量难以计算的阿僧祇劫以前。这个因缘要推到这么远,可见,“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只有佛才能宣说这样的妙法,其他人根本没有这样的宿命通。科学家们连前世也不知道,他怎么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这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前因,我们懂了这一点,才知道贯彻一切的因果律。也因此你的心才能够看清人生的方向。世间上的学说此起彼伏,天天都在更换模样,今天说一套,明天说一套,不断地出现什么新思想、新观念、新理念、新做法等等,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皈依圣法,而它是亘古不变的。如果它会变,那我们的皈依就毫无意义。因为你皈依的东西以后不成立了,那你不是自陷迷途吗?那有什么意思啊?佛是三世智,他遍观到十方三世一切的世间情形,而且遍观到了缘起的铁律,它是不会有丝毫改变的,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万古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在皈依这件大事上,自己一定要能够敲定。


这样我们才有原则,我们在任何时、任何处,无论是碰到什么事情,无论在哪方国土,都是这样的缘起律。也因此我们才有尽未来际的誓愿。不然的话,为什么一个学佛人发愿发到尽未来际?世间人难以想象:你这么发愿,以后怎么可能实现?我们这个世界是天天都要变的,过去的那套做法到了后来都已经改变了。过去都是强调生活朴素,现在我们就强调提前消费,那过去那一套就不算数了;过去说要受什么戒,现在我们要开放等等。如果真像世间人认为的这样,我们的行为就没有了规律。


诸佛给我们证明,一切都是缘起律在支配。比如阿弥陀佛前世发了四十八大愿,他历经无数劫来成办,最终完全实现了。他如果不知道这缘起上的定律,他也不可能这样发愿。只有懂了缘起,人才能变得有智慧,能够预知未来。否则就完全处在业果愚当中。一旦你破掉了业果愚,就整个从世间的邪见中脱出来了,这个时候你才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因为有了一个修行的准则,他才可能坚持操守。这种观念一再加深的话,就会生起即使砍头,深信因果之心也绝不动摇的信念。我们以这样一种信念才能不为任何学说所阻而一往直前地日夜修行,才能够完成菩提大业。
再回转来说,多罗睺施因地是什么因缘,在他这一生的果报上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从相貌上打分是零分,从力量上打分,是一百分。这其实是满业感果的道理。由于引业的牵引得到这一世总报的人身,满业就按照成熟的各分业的情形出现或好或坏的表现。我们就想知道:他过去世到底造了什么善恶业会显现这样福祸两种报应?

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奈。国有仙山,名曰律师。时仙山中,有一辟支佛,身有风患,当须服油,至油师家,从其乞索。油师嗔恚,逆呵责之:头如株杌,手脚如轴,不肯生活,候伺他家,不规钱买,但欲唐得。

这要说到那个时候,阎浮提有一个大国家叫做波罗奈。国里有仙山叫做律师。这座仙山里,当时有一位辟支佛,他得了风病,必须服用油来治疗。他就到了卖油的商家,向油师乞讨。那个油师一见,就嗔恚、发大脾气,然后呵斥他:“你这个头像个株杌,手脚就像木轴,你不肯自己工作,一直像寄生虫一样,等着到别人家吃,你不用钱来买,只是想白白获得。”因为对境是圣者辟支佛,所以他这么一说就够有果报受了。

虽嗔呵责,然与油滓。辟支佛心甚敬仰,受已适复担去。

当时他虽然起嗔心呵骂、指责辟支佛,但还是给了他油渣。当时辟支佛生了敬仰之心,领受了他的油滓后刚好要担回去。

其油师妇,从外而来,见辟支佛,心甚敬仰,问言:快士,从何而来?持此油滓,用作何等?时辟支佛,如实语之。

当时油师的妻子从外面回来,见到辟支佛很生敬仰的心,问到:“师父,你从哪里来?拿这个油滓干什么用?”当时辟支佛就如实地告诉了她。

妇便恨恨,还唤将来,即取其钵与满钵油,怨责夫言:汝实不是,云何乃以油滓与之?念还忏悔,除汝口过。

当时他妻子对丈夫的所作非常不高兴,就叫辟支佛回来,她亲自取了钵,给了他满钵的油。因为他丈夫只是给人油渣,就批评他的丈夫说:“你做得太不对了,你怎么能用油渣给人家?你赶紧心里忏悔,遣除你的口过。”

油师心悔,粗还辞谢。

当时油师也知道自己错了,就生了忏悔心,再次向辟支佛道歉、忏悔。

夫妇同心,白辟支佛:若使须油,日日来取。

这样夫妻都是同样的心意,对辟支佛说:“如果你要需要油的话,天天都可以来取。”

后辟支佛,数返取油,感其恩力,于油师前,现神足力,飞升虚空,身出水火,分合身体,种种现变。油师夫妇,见其神变,倍用欢喜,甚增敬仰。

后来辟支佛多次地来他家取油,也非常感激他们的恩德,就在油师的面前显现他的神足力量,飞升在虚空当中,从身体里面出水、出火,然后一身分为多身,由多身合为一身等等,做各种的神通变化。油师夫妇看到辟支佛圣人显示这样的神变,倍加欢喜,更加增上了他们的敬仰之心。

夫见是已,便语妇言:汝所施油,当共同福,受果报时,共为夫妻。

丈夫见了辟支佛的神变后,对他媳妇说:“你所布施的油,应当我们共同感受这个福报,受果报的时候,愿我们还一起做夫妻。”

妇语夫言:汝兴恶言,向于快士,方施由滓,无有净心,所生之处,当极丑恶,云何共汝作夫妇耶?

妻子对丈夫说:“你对于修道人先口出恶语,然后才布施油渣。你没有清净心,以后你生在哪里,都会很丑陋的,我怎么和你做夫妻?”

夫复答言:我常辛苦,积聚油具,云何独施,不与我共?终不听汝,要作夫妇。

丈夫又回答说:“你不晓得我平常有多辛苦,是我在不断地积聚油具的,为什么独独只是你布施,不许和我共福德?我终究不听你的,一定要做夫妻。”这是个很有趣的故事。

妻复言曰:若为汝妻,见汝形丑,夜弃汝亡。

妻子又说:“如果来世真做你的妻子,我见到你那么丑的样子,我夜晚都会逃走,弃你而去的。”

夫答之言:正使汝亡,我当逐汝,要得乃止。

丈夫又说:“假使你真的要逃跑,我一定要把你追到为止。”
这是无量阿僧祇劫前夫妻间的戏语,结果一一实现,这个信得过吗?如果真信得过,你就知道言语之道是相当大的,说什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种子,它必然会这样实现。所以,我们下至开玩笑都应该谨慎口业,就是这个道理。你看这一世,这一切都实现了。不单是这个公案,后面讲到了很多,比如微妙比丘尼的公案,她前世怎么样打妄语、说各种诅咒的话,后来一一应验。

夫妻语竟,向辟支佛,身心自归,款诚悔过。时辟支佛语油师夫妻:缘汝施油,我病得差。今汝夫妻,欲求何愿,恣汝所求,悉当令得。

当时夫妻间说完了话,就向辟支佛真诚地以身心皈依,然后至诚地忏悔过失,因为已经见了面前是一个圣人,过去所作的不对都一一地忏悔。当时辟支佛就对油师夫妻两个说:“因为你们布施给我油,我的病好了。现在你们夫妻有什么愿望,都能够随你们的所求让你们得到。”

夫妻欢喜,长跪立愿:令我夫妻所生之处,天上人中,一切从意。

这夫妻俩很欢喜,长跪在地这样立愿:“愿使我们夫妻俩无论是生在天上人间哪里,一切都称心如意。”

如是大王,欲知尔时卖油人者,多罗睺施是;是时油师妇者,多罗睺施妇是。缘于尔时见辟支佛,言似株杌,手脚如轴,虽施油滓,嗔色与语,由是因缘,所生之处,初形甚丑,如前恶言。

讲述了往昔的因缘后,佛又很慈悲地开示了事情前后的联系。佛说:“大王你要知道,当时的卖油人就是多罗睺施,那时候他的妻子就是多罗睺施的媳妇。”他们前世彼此一种戏语,但是其实他们还是想做夫妻,所以这一世还是做夫妻。


“因为当时他见到辟支佛说了粗恶语,说你这个头像株杌、手脚像轴,虽然布施给辟支佛油渣,但是当时他起的是一个嗔恚责骂的态度,以这个因缘,他所生之处,最初都是相貌非常丑陋,就是按照他前面说粗恶语那样来变现的。”所以要晓得,我们的口舌是业的根,你说一个话的时候,就证明你的心是这样想的,结果识田中就记入这个了。我们一般说是阿赖耶识田,但推究到底就是法界,它不会忘失的,它不是一个人的分别心,这就叫天理。你说什么,它就完全记录什么,而且过一亿年,它也不会忘记,结果就按照说的这样来报应。报应不是基于自己的心能基于什么呢?不可能基于别的。只要我们的心一起,这个动机就是最初的业。所以我们找来找去发现业的根就在这里。懂了这一点才知道,原来他当时是这么样骂辟支佛说:你头像个株杌等,结果后来这个种子一成熟的时候,他就变现成株杌这样。在满业上这一个语业一成熟,头就像株杌,身体就像木轴,所以相当丑陋,根本就见不得人的。有的人说这怎么可能呢?那怎么不可能呢,你种的植物种子是这么一个小的,你看它长出多少的果相?这些果相不是一个种子繁衍出来的吗?或者你今天突然间起了一个较强的心,是不是这个就影响到你晚上做梦,现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再说他当时布施的时候给的是油渣,这叫不净的布施,态度上又不对,是一种嗔恚心,这些就构成了他的业力事实,也因此就要遭受惩罚。世间法律怎么判案、受审那一套,其实那只是人间的一种小玩意、小模式,还不一定是这样,很多都加入了人的妄想。其实真正的法官就是法界,它判案完全根据你什么时候已经构成罪业事实了,然后就肯定要受惩罚,一点都跑不脱。所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懂了以后,你心里要畏惧这个因果律,这叫畏惧天理。你应当为自己负责。我们说,你到底选择什么道路?你是出苦吗,还是入苦?你是成就自己吗,还是毁灭自己?这都是自己心上要做一种选择或者取舍,这样才是理智的人。

缘后忏悔,喜施好油,所生之处,还得端正。缘以油施,常得多力,数千万众,无敢当者。福德报故,作转轮王,食福四域,五欲从心。善恶之业,其报不朽,是故一切,当念道要,慎身口意,遵修道行。

“缘于他后来忏悔,而且后来每一次辟支佛来了,他恭恭敬敬、欢欢喜喜地供养好油,所以每一生后面又得端正(这样一种对圣人恭敬的态度就是得端正的因)。然后因为他供养的是油,油一受用是增长精力的,所以他这一世格外有力量,一个人在千军万马当中势不可挡。(只要一弹弓、一吹贝,那些人被他的威德力吓得都不敢动,你想他有多大力量,这是福德力的表现,所谓胜负在于福德。)由于福报感召,后来他还做了转轮王,能够享有四海,而且都能够随心所欲自在而转。”


所以,佛下面就有非常甚深的教导,这句话我们要记在心里:“善恶之业,其报不朽,是故一切,当念道要,慎身口意,遵修道行”,善恶业它的果报不会朽坏,在它结果以前,它是不会朽坏的,你造了什么样的善业恶业,它都存在那里,时候一到,就立即现前。你不要以为时间这么久了,恐怕就没事了,这是我们对业果的一种愚蒙。以这个缘故,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想到这个道、想到这个法,不是随着自己的习性来,要谨慎身口意,遵修安乐之道的行为。

佛说是时,洴沙王等,诸王臣民,四辈之众,天龙鬼神,闻佛所说,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有种辟支佛善根本者,有发无上大道心者,或有迁住不退地者。一切欢喜,礼敬奉行。

佛说了这则因缘后,洴沙王等很多的王臣、人民、四众眷属、天龙八部,听到佛说这样的妙法,出现了很多利益相,有的证了初果、二果、三果或四果,有的种了辟支佛善根,有的发了无上菩提心,还有的安住不退转地。总而言之,说法以后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贤愚因缘经卷第三

锯陀身施缘品第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尔时世尊,身有风患,祇域医王,为合药酥,用三十二种诸药杂合,令佛日服三十二两。

阿难尊者说,就像我所听到的,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当时世尊身体有风病,祇域医王就给世尊合药酥,用三十二种药物配合,让佛每天服三十二两。

时提婆达,常怀嫉妒,心自高大,望与佛齐。闻佛世尊服于药酥,情中贪慕,欲同佛服。复敕祇域:当与我合。尔时祇域,复与合之。

当时提婆达多常常怀着嫉妒佛的心,心里妄自高慢自大,想事事都跟佛相同。听说世尊服药酥,他心里也生起一种贪慕心,想和佛一样服这种药。然后就叫祇域:“你要给我服这种药。”当时祇域也给他配合了同样的药。

因语之言:日服四两。提婆达问:佛服几两?祇域答言:日三十二两。提婆达言:我亦当服三十二两。祇域答言:如来身者,不与汝同,汝若多服,必更为患。提婆达言:我若服之,自足能消,我身佛身,有何差别?但与我服。

祇域医师就对他讲:“你每天服四两。”提婆达多问:“佛服几两?”祇域说:“每天三十二两。”提婆达多说:“我也应当服三十二两!”祇域说:“如来的身跟你不同,你如果服多了,会加重病情的。”提婆达多说:“我如果服了,自己就能消化,我的身和佛的身有什么差别,尽管给我服。”

即习效佛,日日亦服三十二两。药在体中流注诸脉,身力微弱不能消转,举身支节,极患苦痛,呻吟唤呼,烦愦宛转。

当时他就仿效佛,每天都服三十二两药。结果药在体内流注到各脉里头,由于体力微弱没办法消化,结果导致全身的支节都非常地疼痛,不断地呻吟呼叫,当时心思烦闷、辗转不安。

世尊怜愍,即遥申手以摩其头,药时即消,痛患即除。

当时世尊怜愍他,就从远处伸手摸他的头顶,当时就消除了药力作用,身上的病当时就除掉了。

病既得愈,看识佛手,因而言曰:悉达余术,世不承用,复学医道,善能使知。

病已经好了,提婆达多一看,认出是佛的手,就说:“悉达多其他的本事也不管用,不过也能看出他曾经学过一点医术。”

于时阿难,闻说此语情用怅恨,长跪白佛:提婆达多,不识恩养,世尊慈矜,为之除患,方更吐此不善之言。有何情怀,能生此心,长夜思嫉,向佛世尊。

当时阿难听到了提婆达多的话,心里很不舒服,长跪着对佛说:“提婆达多这个人不识恩德,世尊这样慈悲哀愍他,给他除病,他还说出这样不善的话。他是什么心肠,竟然生这样的心?一向以来都嫉妒佛。”

佛告阿难:提婆达者,不但今日怀不善心,欲中伤我,过去世时,亦常恶心杀害于我。

佛就告诉阿难:“这里是有等流果的。提婆达多这个人,不但是今天怀着不好的心想伤害我,过去世的时候,也常常以恶心杀害我。”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就要明白造作等流的严重,我们平时一念一行绝对不能起伤害心。如果你一再地起这样的心,将来就会辗转增上这种习气。像提婆达多生生世世都有害佛的心,所以到了这一世,还是一见到相应的情景,他就会起嫉妒、想障碍。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一点一滴的心行,都要去观察,凡是有恶的心行起来的时候,都必须当下除灭。

阿难白佛:不审过去伤害之事,因缘云何?佛言:善听!当为汝说。唯然世尊,当一心听。

阿难请白佛:“不知道提婆达多过去伤害您的事,因缘的情况如何?请佛开示。”佛说:“好好听,我来给你讲。”“好的,世尊,我一定一心谛听。”

佛告阿难:过去久远不可计数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城,名波罗奈。尔时国王,名梵摩达,凶暴无慈,奢淫好乐,每怀恶忌,好为伤害。

佛告诉阿难,这要远溯到久远不可思议阿僧祇劫的年代,那时候在阎浮提有一座叫波罗奈的大城市。当时的国王叫做梵摩达。这是一个凶残没有慈心的暴君,他平时就骄奢淫逸、喜好享乐,每每怀着恶念嫉妒,喜欢作伤害。

尔时其王,欻于梦中,见有一兽,身毛金色,其诸毛端,出金光明,照于左右,皆亦金色。

有一天晚上,梵摩达王在梦中忽然见到一只金毛兽,身上全是金色的毛,在毛端又出现金光,光明照到左右四周,都呈现金色。

觉已自念:如我所梦,世必有此,当敕猎者求觅其皮。作是念已,召诸猎师,而告之言:我梦有兽,身毛金色,毛头出光,殊妙晃朗。想今国界,必有此物,仰汝等辈广行求捕。若得其皮,当重赐与,令汝子孙,食用七世;若不用心,求不得者,当俱诛灭汝等族党。

这个暴君醒来后自己想:就像我梦到的,世上一定有这宝物,现在要命令一些猎人去捕杀它,求到它的毛皮。这样想了后,召集了很多猎师,告诉他们:“我做梦梦到了一只野兽,身体都是金色的毛,毛端还发出光,非常明耀殊妙。我想现在国界里一定有这个妙物,拜托你们在境内四处求捕。如果能得到它的皮,一定重赏,使你们祖孙七代都能坐享其成,得到一切饮食受用;如果你们不用心,求不到的话,那就要满门诛灭。”

时诸猎师,得王教已,忧愁愦愦,无复方计,聚会一处,共议此事:

当时这些猎人听到国王的命令,心里非常忧愁、苦恼,又想不到别的办法,当时他们都陷在很大的压力当中,聚会在一起共同商量这件事。

王所梦兽,生未曾睹,当于何所而求觅此?若今不得,王法难犯,我曹徒类,永无活路。论此事已,益增闷恼。

他们都这样说:“国王梦到的这种野兽前所未见,到哪里去找?如果现在得不到,王法难以触犯,我们这辈人以及合家大小都没有活路了。”他们谈论到这件事的时候,更增加了苦闷、忧恼。

又复有言:此山泽中,毒虫恶兽,亦甚众多,远行求觅,必不能得,交当丧身,困死林野。且私募一人,令行求之。

又有一个人这样提议:“在深山野林里,到处都是毒虫猛兽,我们走远路去找金毛兽,一定是找不到,而且都会丧失生命,困死在深林里。不如私下招募一个人代我们去寻求。”

众人言:善。更相简练,晓劝一人:汝可尽力广行求觅,若汝吉还,我曹合物,当重赏汝;设令山泽遇害不还,亦当以物与汝妻子。

结果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主意。”经过几番挑选,他们共同劝导一个人,想让他当替死鬼。他们对这人说:“你要尽力地到处去寻找,如果你能吉祥返回,我们所得的财物合起来,都重重地赏赐给你;如果你丢失在山野里了,或者遇害回不来,我们也一定以各种财物给你的妻儿子女。”

其人闻此,心自念言:为此众人,分弃身命。内计已定,即可当行。办行道具,涉险而去。

这个人听到他们的劝说,自己心里想:“我理当为这些人舍弃身命。”他心里这么想定了,就答应马上出发。当时办好了一切行路的资具,就沿着险道往深山里走了。

行已经久,身羸力弊,天时盛暑,到热沙道。唇干渴乏,郁蒸欲死。穷酸苦切,悲悴而言:谁有慈悲,矜愍我者?当见拯济,救我身命。

当时走了很远的路,体力不支,全身虚弱无力,又赶上炎天盛暑,走到一个热沙地带。当时他唇干舌燥,又渴又累,闷热得快要死了。身体的苦逼得难受,他就悲伤地说:“哪个有慈悲怜愍我?快救救我。”

时山泽中,有一野兽,名曰锯陀,身毛金色,毛头光明。遥闻其语,甚怜愍之,身入冷泉,来至其所,以身裹抱,小还有力。将至水所,为其洗浴,行拾果蓏,来与食之。

当时在山泽当中有一匹野兽叫做锯陀,身上长着金色的毛,毛端有光明。遥远地听到他呼救的话语,心里很是怜愍,身体就入于清凉的泉池,然后走到了这人身边,用身体裹抱他,使他稍微恢复一点力气。又把他带到清凉泉那里,给他洗浴,又捡了很多瓜果来给他吃。

体既平复,而自念言:睹此奇兽,毛色光明,是我大王所须之者。然我垂死,赖其济命,感识其恩,未能酬报,何能生心,当害于此?若复不获,彼诸猎师,宗党徒类,当被诛戮。念此事已,悲不自胜。

这个人经过了洗浴,又吃了瓜果,体力就恢复了。然后他自己想:“我看这只奇兽,它的毛色和光明正是大王所需要的。但是我生命垂危之际,是靠它救活的,我感它的救命之恩尚且没有酬报,怎么能起恶心伤害它呢?但是如果得不到它,那些猎师以及他们的徒众种族都会被诛杀的。”所以,他当时很矛盾,如果要杀金毛兽,那于心不忍,怎么能杀救命恩人?如果不杀金毛兽,那违背誓言,将使猎人的同族被杀。他在这样举棋不定、想着这个事的时候,心里禁不住悲伤起来。

锯陀问言:何以不乐?垂泣而说心所怀事。锯陀语言:此事莫忧,我皮易得。计我前世,舍身无数,未曾为福,而能舍寿。今以身皮,济彼众命,心怀欢喜,如有所获。但剥取皮,莫便绝命,我已施汝,终无悔恨。

锯陀就问:“你为什么不开心?”他就流着眼泪说了自己的心事。锯陀对他说:“这个事你不要担忧,我的皮容易得到。我自己想,过去世曾经舍过无数的身,从来没有为着利他的善事而舍弃性命。现在我能用自己的身皮救济这么多猎人的性命,我一想起来就怀着欢喜心,就好像得到了真实义。所以你尽管剥去我的皮,但是不要断绝我的命根,我已经布施给你了,终究不会生一念恨悔的心。”

尔时猎师,即徐剥皮。尔时锯陀,即自立愿:今我以皮,用施此人,救彼众人所爱之命。持此功德,施及众生,用成佛道无上正真,普度一切生死之苦,安着涅槃永乐之处。

当时猎人就徐徐地剥下它的皮。当时锯陀就自己在心里立愿:“现在我以这个皮布施此人,救济那些猎人们最爱惜的性命。我以这个功德全部布施给一切众生,愿以此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普度一切生死中的苦厄,把他们都安置在涅槃的永久安乐之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作此愿已,三千国土,六反震动,诸天宫殿,动摇不宁。各用惊愕,推寻其相,见于菩萨剥皮布施,即从天下来到其所,散花供养,涕泪如雨。

锯陀这样发了大愿后,三千大千世界国土发生了六番震动,当时上界诸天的宫殿都剧烈动摇。这些天人们各自以惊愕之心,寻找到底发生了什么现象,他们往下界看时,只见菩萨在剥皮布施,就从天界下来到达菩萨所在的上空,散花供养,泪如雨下。

剥皮去后,身肉赤裸,血出流离,难可看睹。复有八万蝇蚁之属,集其身上,同时唼食。

当时剥完了皮,身上血肉赤裸,血不断地流出来,目不忍睹。而且又来了八万苍蝇、蚂蚁之类的小含生,全部都聚集在锯陀的身上,这些小虫都同时来吃锯陀的血肉。

时欲趣穴,复恐伤害,忍痛自持,身不动摇,分以身施,死于彼中。

当时锯陀想往洞穴里走,但是它怕这一动会伤害到八万性命,就忍着痛控制住自己,身体一动不动地,就这样舍身布施有情,死在那里了。

时诸蝇蚁,缘食菩萨身者,命终之后,皆得生天。

当时这些苍蝇、蚂蚁因为食了菩萨的身分血肉,得了大菩提心的加持,所以它们命终以后都超生天界。可见这样一种无上的菩提心、利他的悲心有何等的加持,让数万蝇蚁都超生了天界。所以什么叫做加持?就是悲心、菩提心的力量。

尔时猎师,担皮到国,奉上于王。王见欢喜,奇之未有,善其细软,常用敷卧,心乃安隐,情用快乐。

当时的猎人们担着兽皮到了国都,献给国王。国王见了很欢喜,惊叹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喜欢这张皮的细软,常常用它敷在床上睡觉,心就得安稳,睡眠也很快乐。

如是阿难,欲知尔时兽锯陀者,今我身是;彼梵摩达王,今提婆达多是;八万诸虫,我初成佛,始转法 lun,上八万诸天得道者是。此提婆达,于彼世时伤害于我。乃至今日,犹无善心,长夜思害,欲相中伤。

“阿难你要知道,当时的锯陀就是我的前身,那位梵摩达王就是今天的提婆达多,八万诸虫是在我初成佛转第一次fa 轮时,上界得道的八万诸天(佛初转法 lun的时候,这八万虫转的八万诸天,他们下来闻法,当即得道)。这个提婆达多,他在往昔世伤害我。一直到今天,还是没有善心,恒常以来都是想着怎么谋害中伤我。”
所以,从这上面就可以看到善恶的两种心行。世尊一向以来都是发心利益众生,宁可舍弃自己的性命来救护众生。所以一直延续到如今,成就无上佛道,更是时时都以大慈愍心利益众生。而提婆达多在往昔世就有这样的害心,想伤害有情来满足自己的享乐,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是这种心。我们了解这一点以后,就要知道,要改恶向善,一切的恶行都要舍弃,一切的善行都务必积聚。
所以,通过世尊和提婆达多的比较就可以看到,心是怎么样发展的,这是非常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舍己利众,一个是损人利己。果报也相应地判然有别。所以,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知道取舍处在哪里。

贤者阿难,及诸会者,闻佛所说,悲怅兼怀,各自感励,勤求法要。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有种辟支佛因缘者,有发无上佛道意者,有住不退地者。咸各欢喜,敬戴奉行。

当时尊者阿难以及与会的大众听到佛这样讲,心里悲哀惆怅,各自都心有感动,然后精勤地寻求正法的心要。正法的心要是什么?就是善心。与会的大众有的得到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的种了辟支佛因缘,有的发了无上菩提心,有的安住不退转地。各自都心生欢喜,恭敬地顶戴佛的教法。

微妙比丘尼品第十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精舍。波斯匿王崩背之后,太子琉璃,摄政为王,暴虐无道,驱逐醉象,踏杀人民,不可称计。

阿难尊者说,就像我所听闻到的,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的祇陀精舍。在波斯匿王驾崩以后,太子琉璃摄政为王,残暴无道,驱逐醉象踏杀了无数人民。

时诸贵姓妇女,见其如是,心中摧悴,不乐于俗,即共出家,为比丘尼。

当时很多贵族女人,见到时局如此,心里非常伤痛,不欢喜过世俗生活,就共同出家做了比丘尼。

国中人民,见诸女人,或是释种,或是王种,尊贵端正,国中第一,悉舍诸欲,出家为道,凡五百人,莫不叹美,竞共供养。

当时舍卫国的人民见到这些女人,有些是释迦种姓,有些是王种,尊贵端正,都是国中第一流的人物,竟然能舍弃五欲出家为道,总共达到五百人,对于她们无不赞美,竞相供养。

诸比丘尼,自相谓言:吾等今者,虽名出家,未服法药,消淫怒痴。宁可共诣偷罗难陀比丘尼所,咨受经法,冀获所克?

这些比丘尼彼此都这样说:“我们今天虽然说是出了家,但是还没有服法药,消除内心淫怒痴的烦恼病。我们是不是一起去偷罗难陀比丘尼那里请受经法,希望在道上有所成就?”

即往其所,作礼问讯,各自陈言:我等虽复为道,未获甘露,愿见开悟。时偷罗难陀,心自念言:我今当教令其反戒,吾摄衣钵,不亦快乎。

当时这些比丘尼就来到了偷罗难陀比丘尼这里,在顶礼问讯以后,各自这样述说:“我们虽然出家修行,但还没获得甘露妙法,愿您开示,令我等悟入。”当时偷罗难陀心里自己想:“我叫她们舍戒还俗,她们还俗后,供养我衣钵等受用,不也是快事吗?”

即语之曰:汝等尊贵大姓,田业七宝,象马奴婢,所须不乏。何为舍之,持佛禁戒,作比丘尼,辛苦如是?不如还家,夫妻男女,共相娱乐,恣意布施,可荣一世。

她就这样对那些比丘尼说:“你们都是出身尊贵大姓之家,拥有田地、产业、七宝、象马、奴婢,一切所需都不缺少。为什么要舍俗出家,持佛的禁戒做比丘尼这样子辛苦呢?不如还是回家,享受夫妻男女的欢娱,而且你们都是贵族之家,能够随意布施,可以荣耀一世。”

诸比丘尼,闻说是语,心用惘然,即各涕泣,舍之而去。

这些比丘尼听到她这样讲,心里很不是滋味,各自都伤心落泪,也就离开了此地。

复至微妙比丘尼所,前为作礼,问讯如法,即各启曰:我等在家,习俗迷久。今虽出家,心意荡逸,情欲炽燃不能自解。愿见怜愍,为我说法,开释罪盖。

这样她们又来到了微妙比丘尼这里,上前作礼,如法地问讯,各自这样说明:“我们在家的时候,长期串习世俗的习气。现在虽然出家,内心放逸不安,情欲炽燃,没办法解脱。所以愿尊者怜愍,为我等说法,来消除内心的罪盖。”

尔时微妙,即告之曰:汝于三世,欲问何等?诸比丘尼言:去来且置,愿说现在,解我疑结。

当时微妙比丘尼就说:“你们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想问哪一种法?”比丘尼们回答:“过去未来且不说,愿尊者为我们说现在法,解除我们的疑惑锢结。”

微妙告曰:夫淫欲者,譬如盛火烧于山泽,蔓莚滋甚,所伤弥广。人坐淫欲,更相贼害,日月滋长,致堕三涂,无有出期。

尊者这样开示说:淫欲之事就像大火焚烧山林、沼泽,不断地蔓延增广,伤害非常的大。人都是因为淫欲而彼此间损害、争夺等,日滋月长,罪业深重,导致堕在三恶趣没有解脱之日。

夫乐家者,贪于合会,恩爱荣乐因缘。生老病死离别,县官之恼,转相哭恋,伤坏心肝,绝而复稣。家恋深固,心意缠缚,甚于牢狱。

喜欢在家生活的人,贪著夫妻间的交合,而且彼此恩爱缠绵,如胶似膝,家庭各种荣耀、快乐等的因缘,这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后苦的因。一旦到了生离死别、病痛,或者遭受一些官家的刑罚入狱坐牢等,那个时候彼此之间哀哭留恋,伤彻心肺,严重的因此昏厥过去,死而又活。所以,人对于这个家恋著太深,心意缠绵,那就比被捆缚在牢狱里还要痛苦。

我本生于梵志之家,我父尊贵,国中第一。尔时有梵志子,聪明智慧,闻我端正,即遣媒礼,娉我为妇,遂成室家。后生子息,夫家父母,转复终亡。

我可以讲述自己现生的一段坎坷经历,从这里可以看到淫欲害人之深。我本来出生在梵志家庭,父亲德位很尊贵,在国中堪称第一。那时候有一个梵志的孩子相当地聪明、有智慧,听说我长相端正,就遣媒人送礼,娉我为妇,以后我们就成家了。后来生了孩子,我丈夫家的父母也相继过世了。

我时妊娠,而语夫言:今我有娠,秽污不净,日月向满,傥有危顿,当还我家,见我父母。夫即言:善。遂便遗归。

那时我又怀有身孕,就对丈夫说:“现在我又怀孕了,污秽不净,月份快满了,我害怕有一些危难,所以我想先回娘家见我的父母。”丈夫说:“好啊!”这样我们夫妻俩就一起回我娘家。

至于道半,身体转痛,止一树下。时夫别卧,我时夜产,污露大出,毒蛇闻臭,即来杀夫。

走到半路上,身体一下子痛起来,就在一颗树下休息。当晚丈夫在别处睡觉,我夜里就临产了,污秽大出,当时毒蛇闻到臭气,就来毒杀我的丈夫。

我时夜唤,数反无声。天转向晓,我自力起,往牵夫手,知被蛇毒,身体肿烂,支节解散。我时见此,即便闷绝。

那天夜里我数次地叫我丈夫,没有答应。天快亮的时候,我努力地撑着起来,去牵我丈夫的手,才知道他已经被毒蛇咬了,身体全身肿烂,支节散坏。我当时见到丈夫死了,立即就晕死过去。

时我大儿,见父身死,失声号叫。我闻儿声,即持还稣,便取大儿,担着项上,小儿抱之,涕泣进路。

当时我的大儿子见到父亲死了,痛声嚎哭。我听到儿子的声音又苏醒过来,就把大儿子担在项上,小儿子抱在怀里,哀哭着上了路。

道复旷险,绝无人民。至于中路,有一大河,既深且广。即留大儿,着于河边,先担小儿,度着彼岸,还迎大者。

当时道路非常空旷、险难,没有人烟。走到半路的时候,遇到一条大河,非常深,又广阔。我就把大儿子留在河这边,先担着小儿子渡到了对岸,再回来接大儿子。

儿遥见我,即来入水,水便漂去。我寻追之,力不能救,浮没而去。

孩子远远见到我,马上就冲到水里,立即就被水漂走了。我马上去追,但是无力挽救,孩子就这样被水淹没冲走了。

我时即还,欲趣小儿,狼已啖讫,但见其血流离在地。

我当时立即就回来,想要赶到小儿子那里,但是已经被狼吃完了,只见鲜血流淌在地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我复断绝,良久乃稣,遂进前路。逢一梵志,是父亲友,即问我言:汝从何来,困悴乃尔?我即具以所更苦毒之事告之。尔时梵志,怜我孤苦,相对涕哭。

我又一次昏厥了,很久才苏醒过来,于是再向前行进。路上碰到一位梵志是我父亲的亲友,就问我说:“你从哪里来?为什么这样愁苦憔悴?”我就把所经历的苦难具体经过告诉了他。当时梵志怜愍我孤苦伶仃,彼此相扶哭泣。

我问梵志:父母亲里,尽平安不?梵志答言:汝家父母大小,近日失火,一时死尽。我时闻之,即复闷绝,良久乃稣。

我问梵志:“我父母和亲人都平安吗?”梵志回答:“你家父母大小近来因为失火,一时全部都死了。”我当时一听,就又昏厥过去,很长时间才醒过来。

梵志怜我,将我归家,供给无乏,看视如子。时余梵志,见我端正,求我为妇,即相许可,适共为室。

这个梵志可怜我,把我带回了家,一切供给都不缺,待我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时有其余的梵志,见我长相端正,就求我为妇,当时就答应了,这样就成了家。

我复妊娠,日月已满。时夫出外,他舍饮酒,日暮来归。我时欲产,独闭在内,时产未竟,梵志打门大唤,无人往开。梵志嗔恚,破门来入,即见挝打。我如事说。梵志遂怒,即取儿杀,以酥熬煎,逼我使食。

我又怀孕了,月份已满。当时丈夫出外在别人家喝酒,天晚了才回来。我当时快要生产了,闭门独自在屋里,当时还没有产完,梵志打门大叫,没有人去开。他就心生嗔怒,破门进来,见到我就一顿捶打。我如实地告诉了他。他就发怒,把这个儿子杀掉,用酥油熬煮逼着让我吃。

我甚愁恼,不忍食之,复见挝打。食儿之后,心中酸结,自惟福尽,乃值斯人。便弃亡去。

我当时非常地痛苦、忧愁,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又被他捶打。万般无奈,我把孩子吃了以后,心里酸痛难解,自己想:我是福报尽了才遇到这样的人。然后我就逃脱而去。

至波罗奈,在于城外,树下坐息。时彼国中,有长者子,适初丧妇,乃于城外园中埋之。恋慕其妇,日往出城,塳上涕哭。

我一路逃到波罗奈国,在城门外的一棵树下坐下来休息。当时这个国家有一个长者子,他才丧妻,在城门外的一个园林里埋葬了。他因为思慕妻子,每天都出城门,在她的坟上哭泣。

彼时见我,即问我言:汝是何人,独坐道边?我如事说。复语我言:今欲与汝入彼园观,宁可尔不?我便可之,遂为夫妻。

他当时见到我就问:“你是什么人,独自坐在道边?”我就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又对我说:“现在想和你一起到园中游观,好吗?”我就答应了,于是我们成了夫妻。

经于数日,时长者子,得病不救,奄忽寿终。时彼国法若其生时,有所爱重,临葬之日,并埋塳中。

经过几天,长者子生了病,无法医治就忽然间死去。当时按照这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生时有爱重的人,在临葬的时候要一起埋在坟中。

我虽见埋,命故未绝。时有群贼,来开其塳,尔时贼帅,见我端正,即用为妇。数旬之中,复出劫盗,为主所觉,即断其头。

虽然我被埋在坟中,但是还没有死。当时有一群盗贼来挖墓,贼头子见我长相端正,就纳为妇。在几十天里,他们又出去劫盗,被主人察觉并捉拿,当即就砍头处死。

贼下徒众,即持死尸,而来还我,便共埋之。如国俗法,以我并埋。

贼头子下面的徒众,就拿着他们老大的死尸回来交给我,就要一起埋葬。按照这个国家的法律,当然我也被殉葬于坟中。

时在塳中,经于三日,诸狼狐狗,复来开塳,欲啖死人,我复得出。

当时我在坟里过了三天,那些豺狼、狐狸、野狗又来开坟,想吃死人,我又因此得以生还。

重自克责:宿有何殃,旬日之间,遇斯罪苦?死而复生,当何所奉得全余命?即自念言:我昔常闻,释氏之子,弃家学道,道成号佛,达知去来。宁可往诣身心自归?

我又深深自责起来:宿世是造了什么罪?在几十天里遇到这样大的罪苦?又是以什么因缘,我竟然一次次地逃过杀难死而复生?余生应当依靠什么来度过呢?我又自己想:从前我常常听到有悉达多太子,舍家学道,成就了菩提,尊号为佛,他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我是不是去佛那里全心地皈依佛出家为尼?

即便径往,驰趣祇洹。遥见如来,如树花茂星中之月。尔时世尊,以无漏三达,察我应度,而来迎我。

这样我就直接昼夜奔驰去往祇洹精舍。快到的时候,我遥远地见到如来,就如同树花般美妙,又如群星中的皎月。尔时世尊以无漏的三明(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观察我得度时机已至,而来迎接我。

我时形露,无用自蔽,即便坐地,以手覆乳。佛告阿难:汝持衣往覆彼女人。我时得衣,即便稽首世尊足下,具陈罪厄,愿见垂愍,听我为道。

我当时从坟里出来完全是光身裸体的,没办法行恭敬威仪,就坐在地上,用手覆住双乳。佛告诉阿难:“你去找件衣服覆在这个女人身上。”我当时穿了衣服,就稽首顶礼在世尊脚下,具体地陈白了自己所遭受的种种苦难,愿佛怜愍,允许我出家修道。

佛告阿难:将此女人,付憍昙弥,令授戒法。时大爱道,即便受我,作比丘尼,即为我说四谛之要,苦空非常。我闻是法,克心精进,自致应真,达知去来。今我现世,所更勤苦,难可具陈,如宿所造,毫分不差。

佛就告诉阿难:“你把这个女人交付给憍昙弥,给她受戒。”当时大爱道比丘尼就接受了我,做一名比丘尼,给我宣说了四谛法要,开示了苦空无常的道理。我闻到了这个法,克定身心发勤精进,这样我就证到了阿罗汉果,能够知道过去未来的事。现在我这一世所受的辛劳苦难,没办法说尽,这就一如宿世造业那样,果报丝毫不爽。

时诸比丘尼,重复启白:宿有何咎,而获斯殃?唯愿说之。

当时那些比丘尼又一次请求说:“尊者宿世是造了什么罪业而得到这种果报?唯愿尊者为我们解说。”

微妙答曰:汝等静听。乃往过世,有一长者,财富无数,无有子息,更取小妇。虽小家女,端正少双。夫甚爱念,遂便有娠,十月已满,生一男儿。夫妻敬重,视之无厌。

微妙尊者这样说:你们静静地听。过去世中,有一位长者拥有无量财富,但是膝下无子,他就再娶了一房小妾。虽然是小家女子,但是长相非常端正,少有能及。长者非常爱念她,这样她就有了身孕,满了十月后生了一个儿子。夫妻都很爱重这个孩子,捧在怀里观看,心无厌倦。

大妇自念:我虽贵族,现无子息可以继嗣。今此小儿,若其长大,当领门户,田财诸物,尽当摄持。我唐劳苦,积聚财产,不得自在。

大老婆自己想:我虽然出生贵族,但现在没有儿子能继承。现在这个小孩,如果他长大了,肯定继承家业。这样,一切的田地、产业、各种的财物都要被他摄持。我是白白辛苦积聚这些财物,自己没有自在享用,却全部都要归于他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妒心即生,不如早杀。内计已定,即取铁针,刺儿囟上,令没不现。儿渐痟瘦,旬日之间,遂便丧亡。

大老婆嫉妒心随即生起,她想不如早点杀掉。这样她主意已定,就取了铁针刺这个小孩子的头颅,让铁针没入看不见。结果这个孩子日渐消瘦,十来天里就死掉了。

小妇懊恼,气绝复稣。疑是大妇妒杀我子,即问大妇:汝之无状,怨杀我子。

当时这个小妾伤痛得昏死过去,然后又苏醒。她心里怀疑,是大老婆嫉妒杀了自己的儿子,就问大老婆:“你何等残忍,杀我的儿子?”

大妇即时,自咒誓曰:若杀汝子,使我世世夫为毒蛇所杀,有儿子者,水漂狼食,身见生埋,自啖其子,父母大小,失火而死。何为谤我?何为谤我?当于尔时,谓无罪福反报之殃。前所咒誓,今悉受之,无相代者。欲知尔时大妇者,则我身是。

大老婆当时就自己赌誓说:“如果我杀了你儿子,让我生生世世丈夫被毒蛇咬死;我有儿子的话,就被水漂、被狼吃;让我受活埋的报;让我吃自己的儿子;让我一家父母大小全部都失火而死。你为什么谤我?你为什么谤我?”在那个时候,我心里也不认为有什么罪福报应。结果那一世所赌咒的话,现在全部都报在我身上,没有人能替代的。你要知道,当时的这个大老婆就是我的前世。

诸比丘尼,重复问曰:复有何庆,得睹如来,就迎之耶?得在道堂,免于生死?

这些比丘尼再次地请问:“又是以过去造了什么福业,在这一世竟然能见到如来,而且亲自来迎接你?以至使你入了佛道、证得圣果而解脱生死?”

微妙答曰:昔波罗奈国,有一大山,名曰仙山。其中恒有辟支佛、声闻、外道、神仙,无有空缺。彼时缘觉,入城分卫,有长者妇,见之欢喜,即供养之。缘觉食已,飞升虚空,身出水火,坐卧空中。妇时见之,即发誓言:使我后世得道如是。尔时妇者,则我身是。缘是之故,得见如来,心意开解,成罗汉道。

微妙尊者回答说:往昔在波罗奈国有一座名为仙山的大山。山里长时都有辟支佛、声闻、外道、神仙,从没缺过。那时有一位缘觉阿罗汉进城乞食,有一个长者的妻子,见了缘觉心生欢喜,就供养了他。缘觉进食后,飞身在虚空里,身体出水、出火,而且在空中端坐、躺卧。这个妇人见到以后就发誓:“愿我后世像这样得成道果。”当时的妇人就是我的前身。以这个缘故,今天我能见到如来,心意开解,成就阿罗汉道。

今日我身,虽得罗汉,恒热铁针,从顶上入,于足下出,昼夜患此,无复竟已。殃福如是,无有朽败。

“今天我虽然已经证了阿罗汉果,但是还要受业的余报。我每天都有热铁针从顶上入至脚下出,昼夜都在这种苦患当中,无从了结。所以,罪福报应是这样子,一旦造了不会朽坏。”意思是业报没受尽前,不会自己消失的。

尔时五百贵姓比丘尼,闻说是法,心意悚然,观欲之本,犹如炽火。贪欲之心,永不复生。在家之苦,甚于牢狱,诸垢消尽,一时入定,或阿罗汉道。各共齐心,白微妙曰:我等缠绵系着淫欲,不能自拔。今蒙仁恩导,得度生死。时佛叹曰:快哉微妙!夫为道者,能以法教,转相教诫,可谓佛子。

当时五百贵族比丘尼听到了这个法,心里都非常地恐惧、惊悚,这样就看诸苦根本的贪欲就像炽燃的烈火一样,能够焚烧人身。知道了贪欲的过患,能够不断地引生嫉妒、嗔恨、绮语、妄语、恶口等等,就知道确实贪欲焚烧世间。这样一想了以后,就不再起贪欲的心。而且看到在家的这种苦恼比牢狱还厉害,也因此再没有思恋世俗的心。这样得了加持以后,她们内心的各种淫怒痴的垢染全部消尽,一时间全部入定,证得阿罗汉果。这样她们各自齐心对微妙尊者说:“从前我们都系著在淫欲里缠绵不已,无法自拔,蒙尊者的慈悲开导,使得我们能度越生死。”当时佛赞叹:“快哉微妙!一个修道的人能够赞叹佛的法教,能够辗转不断地互相教诫,可谓是继承佛教的佛子。”

众会闻说莫不欢喜。稽首奉行。

当时在场的大众听到了这一段因缘,无不心生欢喜,顶礼奉行这样的教法。

阿输迦施土品第十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与阿难,入城乞食,见群小儿于道中戏,各聚地土,用作宫舍,及作仓藏财宝五谷。

阿难尊者说,就像我所听到的,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世尊早晨和阿难一起入城乞食,见到一群小孩在路上游戏,各自聚了一些泥土做宫殿房屋,并做仓库储藏财宝、五谷等。

有一小儿,遥见佛来,见佛光相,敬心内发,欢喜踊跃,生布施心,即取仓中名为谷者,即以手掬,欲用施佛。

当时有个小孩,远远地见佛来了,见佛的威光德相,发自内心地生起恭敬,欢喜踊跃,生了供养的心,就取了游戏中粮仓里叫做稻谷的东西,用手捧着想来供佛。

身小不逮,语一小儿:我登汝上,以谷布施。小儿欢喜,报言:可尔。即蹑肩上,以土奉佛。佛即下钵,低头受土。

因为他太小,够不到,就对一个小孩说:“我爬在你上面,用稻谷来供佛。”那小孩很欢喜说:“可以。”他就爬到他肩上,用两只小手捧着泥土来供佛。佛就垂下钵,低头接受他的泥土。

受之已讫,授与阿难,语言:持此涂污我房。乞食既得,还诣祇洹。阿难以土,涂佛房地,齐污一边,其土便尽。污已,整衣服,具以白佛。

佛接受了之后,交给阿难,告诉他:“你拿着这个土涂到我房间。”等乞食完毕,佛和阿难回到了祇洹精舍。阿难就用土涂在佛房间的地上,只抹了一边,土就用完了。抹完以后,整理衣服来向佛汇报。

佛告阿难:向者小儿,欢喜施土,土足涂污佛房一边。缘斯功德,我般涅槃百岁之后,当作国王,字阿输迦。其次小儿,当作大臣。共领阎浮提一切国土,兴显三宝,广设供养,分布舍利,遍阎浮提,当为我起八万四千塔。

佛告诉阿难:“刚才的小孩以欢喜心供养一捧土,足以涂佛房间的一边。他以这个功德,在我涅槃一百年后会做国王,叫做阿输迦(就是阿育王)。另一个小孩会做他的大臣。他们俩共同统理南赡部洲的一切国土,兴隆三宝,广设供养,而且把我的舍利分布到世界各地,会给我起八万四千塔。”

阿难欢喜,重白佛言:如来先昔,造何功德,而乃有此多塔之报?

当时阿难很欢喜,再次启白佛:“世尊往昔世造了什么功德,会有这么多塔的果报?”

佛言:阿难,专心善听。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有大国王,名波塞奇,典阎浮提八万四千国。时世有佛,名曰弗沙。波塞奇王,与诸臣民,供养于佛及比丘僧。四事供养,敬慕无量。

佛说:阿难,你专心听。这是过去久远阿僧祇劫的时候,有一个大国王叫做波塞奇,统治南阎浮提八万四千个国家。当时世上出了一尊佛,叫做弗沙佛。波塞奇王和他的大臣人民都供养弗沙佛和他教下的比丘僧。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做四事供养,对于三宝有无量的敬仰之心。

尔时其王,心自念言:今此大国,人民之类,常得见佛礼拜供养。其余小国,各处边僻人民之类,无由修福。就当图画佛之形像,布与诸国,咸令供养。作是念已,即召画师,敕使图画。

当时波塞奇王心里这样想:现在在这个大国家里,人民常常能见佛,做礼拜、供养。其他的小国以及偏僻处的人民没有机会修福。所以应当绘写佛的形相流布到各个小国,让他们都能够做供养。这样想了以后,他就召来画师,命令他们画佛像。

时诸画师,来至佛边,看佛相好,欲得画之,适画一处,忘失余处。重更观看,复次下手,忘一画一,不能使成。

当时画家们就来到了佛这里,他们看着佛的相好,想要画下来,才画一处,就忘了其他处。重新再观看,再次下手,又是画一忘一,终究没办法完成。

时弗沙佛,调和众彩,手自为画,以为模法,画立一像。于是画师,乃能图画,都尽八万四千之像。

这时候,弗沙佛就调和各种颜料,亲手作画,做为模本,画了一幅立像。这样这些画师们就都能模仿绘画,总共画了八万四千个佛像。

极令净妙,端正如佛。布与诸国,一国与一。又作告下,敕令人民办具花香以用供养。诸国王臣民,得如来像,欢喜敬奉,如视佛身。

当时所画的佛像都非常清净、微妙,如同真佛一般端正。之后传布到各个国家,一个国家给一幅佛像。而且宣告,让该国的人民都办好花香来供养佛。那些小国的国王、大臣和人民得到了佛像,欢喜恭敬地供养,看成真佛一样。

如是阿难,波塞奇王,今我身是。缘于彼世画八万四千如来之像,布与诸国令人供养,缘是功德,世世受福,天上人中,恒为帝王。所受生处,端正殊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缘是功德,自致成佛。涅槃之后,当复得此八万四千诸塔果报。

就像这样,阿难,当时的波塞奇王就是如今的我。因为那个时候画了八万四千幅如来圣像,流布到各个小国,使人供养,以这个功德力,我生生世世受诸福报,在天人上和人间恒时做帝王(因为是对无上世尊的画像作供养,这使得自身得到尊贵果报,以这种功德力量,无论生在哪里,都是大富大贵,都成为帝王)。因为画佛像的缘故,无论生在哪里都是长相端严殊妙,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且以这个功德最终决定成佛。在涅槃以后,还得到八万四千诸塔的果报。
所以我们一再说了,缘于三宝,去供养、做各种功德,将来必定会到达涅槃彼岸。所以《日藏经》说:你只要至心皈依了三宝,无论如何都毕竟会到达无生涅槃的彼岸。这里是其中的一个支分,是对佛像供养,也以此功德决定终究成佛,这就是不可思议的缘起力。《法华经》上说了,佛像前,一个小低头、一合掌,或者小孩戏耍的时候用泥土堆成塔,或者做成佛像来供佛,就毕竟成佛道。只要在你的心中已经出现了“这是佛”,然后你恭敬佛,其实也就是恭敬你自己,最终你的佛性会因此而开显,这就是不可思议的缘起。所以供佛、念佛、拜佛等等,都是成佛的正因。而且不但是成佛之前生生世世得到尊贵报、相好报、成佛报,在涅槃以后,还得到八万四千诸塔的果报。这个缘起确实不可思议,像这种因果量极难证知,只有佛才能亲自见到。无量阿僧祇劫以前,那个时候做了八万四千幅佛像恭敬供养,结果感得将来涅槃以后会在世界各地起八万四千塔,为人们所恭敬供养。可见因果是这样的丝毫不爽。

贤者阿难,及诸会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当时贤者阿难和与会的大众听到佛讲这一段因缘,都生起了欢喜心,诚心地奉行。
这里是讲供佛的果报。阿育王以一把土来供佛,结果将来就当国王。世尊前世是画像供养,致使一切生,无论在人中、天上,都做帝王。这就是所谓供佛的尊贵。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