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法海奇珍

以下讲述尊者自传中的道歌:
“关房里,坐垫上,
持着身要不变。
一弹指间有否放逸,昼夜都观察而精修。
如是修习的果,决定无欺诳的缘故,
三个月满,寂止上,不断出现心住一缘等觉证。”

(尊者说:我在自己的关房里,在坐垫上保持毗卢七法等身要不变。“身要”,是持身的要点。譬如住于毗卢七法的坐式,身体不随意摇动,或者靠一靠、躺一躺,歪来歪去,始终认真严格地修行。

而且昼夜以忆念、正知、不放逸三个心所监控身心。这样严密地把持,使修行没有漏失。下至一弹指的时间,都没失去过忆念和正知。这样绵密地修持,当然有它的成果,不会不应验。

三个月满了,在寂止上不断地出现心住一缘等觉证。有些人没有出离心就修定,当然修不成。必须有坚决的出离,而且严密地把持自心。如果牵扯太多世间事务,心处在失念的烦恼里,无法掌握自心,又怎么能达到心住一缘呢?怎么能在修证上不断进步呢?这都不可能。)

修习无常、厌患出离和悲心的道歌:
“为着此生的活计,
以贪嗔扰动的山王,
能如霹雳般摧毁它的,
除深心念死之外,别无他法。
佛说的这谛实语,
在我内心成熟了。”

(首先讲对于无常的体证。
第一句讲常执引起的内心状况。因为常执,心基本为着今生而发起,几乎起不了忆念死亡和来世的心。由于一味地注重现世名利,心不断地以贪嗔搅动,它极其坚固、巨大,就像一座山王,占据了内心的空间,占了主宰地位。[山王比喻坚固的贪嗔习性,对于现世称心合意的法,有非常大的贪欲;而对于不合自己心意的法,则有非常大的嗔恚,还有我慢、嫉妒、竞争等,全都极其坚固、巨大,难以瓦解。]

这时,像空中霹雳一样,顿时摧毁它的,除了内心深处忆念死亡以外,没有别的方法。没生起念死的心,就动摇不了它。

比如一个人癌症晚期,自己也感觉朝不保夕,那时对现世的贪求就会歇下,不再计较。但一般人处在坚固的常执中,从不想今天会死。或者只是口里说说,不是心里起了。念死的心非常困难,一般行者恐怕几十年都起不来。这不在于口说,在于真实的心理状况,是以为今天会死,还是以为今天会活?我们没修死无常时,天天以为不会死,心一直追求现世,被贪嗔搅动的心理掌控力量像高山一样,占满了内心空间,没办法清除,力量很小或者简单说几句是不会起什么作用的。所以,这是修道前面的一道难关,难以攻破。
尊者说:佛说的谛实语——除了念死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在我心中成熟了。

这不是表皮上的说法,而是无常的修法已经到量。经过数数修习,对于无常的观感,心理状况,心转到什么地方,出现了怎样的猛利变化等等,已经成熟。法本上说的所要达到的修量,自心已经有了,这就叫修上得了一百分。如果光会说,心里一点没有,在修上就是零分。“成熟”,指不是起一两次,而是完全成了那样的心。

这就看出,修前行不是简单的事。有人认为无常的道理简单,学上两个小时就能鹦鹉学舌地说。考试也不难,几句话记一记,几个道理推一推,很容易过关。实际可能几十年内心一点变化也没有。)

“得意传加持降临的作者,
不是靠其他什么,
唯靠自己的胜解和恭敬,
因而,信心猛利,泪水不断涌流,
常常是这样呼求。”

(这是讲上师瑜伽的修证状况。
前两句直接传授了要诀。要想意传加持降临于心,它的作者不是别的,唯一依赖自己的胜解和恭敬。对于莲师是真佛,对于他无上的功德和恩德有胜解,发起猛利的胜解信和恭敬后,一心祈请,这样意传加持才入于自心。表面的能说会道,世智辩聪,做一点外在的假相等等,都毫无作用,关键在于心。

尊者在关房里修习时,是以猛利的信心,泪水不断地流。整天都在流泪,止都止不住。这个流泪不是假装,假装的一时可以,但他是止不住地流泪,常常是这样呼求的。

当然,不在根本上发起胜解和恭敬,或者没到量,只是有口无心地念一念,那就不行,远远不够。有人问:我念诵、祈请怎么没开悟呢?加持没入心,一点感应也没有。那你看看自己,信心也没有,恭敬也没有,诚心也没有,怎么可能得意传加持?)

“如同说,大乘道的多数功德由大悲召来,
杀身的仇人来到面前,
也会不起丝毫嗔恚、抱怨,
命都可舍给他的悲心也生起了。
轮回是极为无乐具苦的险难之地,
一切有情的大患难处,
忆起时,就难忍地放声痛哭,
长时流着长长的泪。”

(这是讲尊者修悲心到量的相。
就像经中所说:大乘道的功德,多数以悲心召来。所以教典中说: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初要以它播菩提心的种子,中要以它持续不退,后要以它成为无量众生的受用处,所以悲心至关重要。

那么尊者修到何等地步呢?他说:甚至有杀生之债的仇人来到面前,比如杀了父亲、母亲或儿子等,对他也没有嗔恚、仇恨,连不好的态度也没有。正面来说,为利益他,可以把命都给他的悲心也生起了。这是悲心到量的一种描述。

照世俗人的心态,有杀身之仇的人,对他绝不作利益。即使不杀他,心里也很气恼、很愤恨,不想见他。凡夫俗子都是这个情况。稍微好一点的可以不去报仇,但见到他不会一点怨恨也没有。而尊者不但不恨他,反而连最爱惜的生命都能给他。这是清净、平等的悲心,达到了冤亲一如。
心里再没有亲、怨、中三类分别,一视同仁。为了拔济他的苦,连给他命的悲心都起来了,这就是无伪的大悲心。

再说到悲心普遍的量。不光是对一个人,一想到生死界众生的命运那样苦,就天天放声痛哭。

这是缘苦生悲。透彻了解有漏皆苦的法义,在心中串习坚固,之后想到全体众生都处在患难之地,轮回里连针尖大的乐都没有,一苦接一苦,不断地在苦海漂流,那种大苦接连而生的情形像永无休止的噩梦一般。尊者想到众生是这样无乐唯苦,有如此的忧患,就忍不住放声而哭。这不是一两天的情况,而是闭关的几年里,长时间这样不断地流泪。可见悲心要修到何种程度。

古德都是这样修。有的想起众生苦,只有用衣服包着头,失声痛哭。有的天天都是流泪。而我们心里一点反应没有,还自以为是大乘行者,真是莫大的自欺。修行要在心上起了修量,不是光凭口头说几句,外相上做一点,心里什么也没有,这只会在自欺中度过。我们要把“自欺”变为“自怜”,自己可怜自己。什么修法功德都没有,连前行下品的修量都没起,这样一味地自诳、自傲、自我吹嘘,没有任何利益。)

一向这样以念死无常,猛利地厌患和出离,无量的悲心,猛利的胜解和恭敬,如是坚守闭关年月的誓愿,从未有失坏。在无疲倦的心境中,就这么度过了。

(这是对几年闭关的总结。从始至终,心一直处在无常心、猛利的厌患出离、无量的悲心、猛利的胜解与恭敬中。前行修得非常好,都是完全到量的心态。

这里提到几个关键点:无常,出离,悲心,胜解与恭敬。无常是舍现世法,出离是舍轮回法,悲心是入大乘道的根本,胜解和恭敬是与上师相应的根本。这四大前行的修证要点如量地在心中显现,日日夜夜都处于这种心态,就是真正与法相应。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尊者在三年三月零三天中真实地闭关,对于闭关的誓愿从没有失坏。一般人草率莽撞,一时心急就进了关房。结果就像关了一只猛兽,越闭越难受,烦恼越大,天天数着还有几天出去。甚至想以后再也不要闭了。实在没人讲话就自己唱歌,聊以自娱。这根本不叫闭关。而尊者好像在片刻之中,丝毫没有疲倦,是这样在修法中度过的。)

总的来说,在三年闭关期间,我对于五部佛——金刚部、宝生部、莲花部、事业部、佛部等许多各类的本尊法行,在三门成熟为三金刚的要点上,以及定中住于本尊的自性上,常以近修而串习。如是修学,达到福德智慧二聚双运圆满,此是由无欺的因果律所致,无须怀疑。
而在目前,也以坚固的生起次第,达到了异熟持明地修量。由此,集聚了对于密宗不共四种事业,堪能任运成就的缘起。

(这是讲三年闭关的成果。
总的来说,对于五部佛很多的本尊法行,都做到了以近修来串习。“近”,是此前持咒等的修法,不断地贴近本尊;“修”,是真实入了正修,住在本尊的自性上,也是行者自身的自性。

要修的方面有两大门类:一、自己的身口意三门成熟为三金刚。“成熟”,指由生转熟的过程。开始是初步的,逐渐达到成熟,完全住在三门是三金刚的修境中。二、定中住在本尊的本性上。譬如修莲花部弥陀本尊法,正修时就住在阿弥陀佛的自性上,或者说住在自性弥陀上。真正到正修时,是要达到开悟的。

或者就福慧两分来说,三门成熟为三金刚侧重在福,住于本尊自性侧重于慧。按这样修学,以缘起无欺的轨道,决定会达至福德智慧二聚双运圆满,不会有别的结果。

求果必须正因,因上契合必然得果,因不契合决不得果,这叫无欺的因果律。这不观待外面什么,而是观待自身如何修因,来决定是否证果。按这样殊胜的道来修,就会达到福德智慧二聚双运圆满。“聚”是资粮的意思,它能聚起这方面现证的势力。最终福慧交融,达至圆满。
而且,现前以坚固的生起次第,达到异熟持明的修量。对于行持密教不共的出世间息、增、怀、诛四事业,有了能任运成就的缘起。譬如修证上,可以任运地行持放光、摄收等事业,这要有深厚的基础才行,不是一般人口里念念的事。)

在此期间,对于某些着魔者,心稍微专注一下他,现前就起到利益,出现了一些这类情况。
当我猛利地起悲心时,那阶段,认为自己完全发得起自他相换的善心,觉得与慈力王类似的心态已经出现。
起这样的心,并非自己有什么巧方便,纯粹都是随空悲藏而转。在此状态中,以胜解和大恭敬触动自心,泪水如降雨般涌流。同时,不顾自己生命的心也会生起,起得很猛利。

(尊者达到一定修证时,有些人着魔来求解除,尊者的心稍微注意他一下,就马上起到利益。出现了这类情况。

在猛利地起悲心时,自己认为:现在我完全发得起自他相换的善心,可以把众生的苦放在自身上,把自己的乐全部舍给众生,完全能换位。人没这么修的时候,完全以自己最重,不能把自己好的舍给别人,把别人坏的放在自身上,自私心特别重。尊者那时完全能抛开自己,以众生为重,苦乐可以交换。他感觉,佛宿世做慈力王舍身救众生的心,已经在自身上有了,能够真实行持。

那么,他是怎么起的这种心?是不是有什么技巧,按照什么方法起的呢?其实这完全出于本性的力量。由于本身是空悲藏,修到那个阶段,完全按空悲藏他自在转,不是自己刻意想什么。那时空悲双运,自然在空中起悲,以悲心可以舍掉自己,利益众生,所以到一定阶段确实能舍头目脑髓。但修到这个地步之前,不开许这么做。一这么做,马上就起执著,爱重自我,那时会起嗔恚、后悔、怯弱等等,这不是一时勇猛就能成办的。

在这状态里,尊者说:我以胜解和恭敬动了自己的心,念及众生的苦,泪水像泉涌一样滴滴答答地降下。同时,猛利的不爱重自己生命的心也发得起来。为了利益众生,把命给他都愿意。)

在此之后,连带地,前所未有的证德也都生起了,它的量语言说不出。生起之后,前前的见解全成了像外皮一样。

(悲心修出来后,从没有过的很多证德都连带生起,当时出现的现证相,用语言没办法说出。这样生起后,前前阶段的见解看起来就像外面的皮子一样。

随着修行一步步深入,再看过去的见解会发现很肤浅,像稻谷外面的皮一样,不具深义。修道有一路的证相。一般人得少为足,稍有一点感应就觉得了不得。但这算什么呢?可能连皮壳也不是。真正要走修证的路,绝不是靠一点小聪明、小口才,外面搞一点小事情能成办的。)

这阶段,以自己的心完全堪能为因,证得“一切现相如幻”的体性为缘,万法都显现成了经法。

(这是当时出现的证相。心完全堪能,一切显现出来的相全都是如幻空性的。之后,坚固的实执瓦解了。万物都在宣说佛法,无时无处不是。
不是书本上的几个字才是经法,一切法全都是佛法,都是在演说佛法,从没有半点隐藏,只是自己的心被蒙蔽,而不认识。)
(西藏南部出生的大圆满行者自然金刚智悲光已善作的传记·如意树果实)

接着讲尊者的支分自传——《龙钦宁体的传记·空行秘语》。
对于光明金刚心要——龙钦宁体甚深殊胜义诸窍诀类出现的历史,稍许宣说的话,正如《上师密意集》里的授记——“秘密印持”中所说:“南方具沃瑟名的幻化身,以深义心髓法拔济有情,凡结缘者都被引度至持明刹土。”

(光明金刚心要——龙钦宁体甚深殊胜义的窍诀类法门,是怎样出现的呢?首先从《上师密意集》里的授记说起。这一部授记叫做“秘密印持”,只给有缘者看,不泄露给其他人。这里说到,未来在藏地南方,有一位名为“沃瑟”的幻化身,以甚深义的心髓大法拔济有情。
“深义心髓”指宁体法。藏语“沃瑟”是光明的意思,指尊者的另一名称——智悲光。“晋美朗巴”拉萨音是吉美林巴,意思是无畏洲。凡是跟这位大化身结缘者,都会被引度到持明刹土。这是很久以前的授记,在因缘成熟之际的确这样显现。
以下是尊者自述,如何在境相中得到龙钦宁体伏藏大法的因缘。)

由吉祥邬金法王父母大悲的广大事业,累世中恩养的缘起生的愿力时机成熟。以此,对于轮回苦的自性无法遏止的厌患以及猛利的出离,变动心意后,在希日巴瓦达三年中一心安住、精进修行期间,汇合上下伏藏密义为一的寂忿百尊,在其近修上努力专注时。某日,黎明时分,以厌患与猛利的出离心为缘后,面前的虚空中,显现了邬金莲师与持明蒋华西宁,在光明境界中见到了。

(“吉祥邬金法王父母”指莲师父母,他们大悲的极广大的事业,生生世世对自己有过恩养。以这种缘起生的愿力,时机一成熟,对于轮回苦的自性,内心就不由自主地生起忍不住的厌患和猛利的出离,这样变了心后,一心想要闭关修持。这就是因缘到了,自然有这种反应。
在希日巴瓦达寺院,三年中一心精进修行的这段时期里,主要在上下伏藏的密意汇合为一的寂静忿怒一百尊的近修上,努力专注。“近”,指持咒能够靠近本尊;“修”,指和本尊的本性相应。

这期间出现了境相。某天黎明时分,以对轮回苦的厌患,和猛利想出离的心作发起的因缘,当即在面前虚空中,出现了邬金莲花生大士和大持明者蒋华西宁。在光明境中见到了。)

为作表义而作了许多无戏灌顶,最终融入自身。由此,自然的证量忽然生长起来,出现一些觉受境界,堪能自在业气,虚妄显现顿时消殒。
心中的智慧力变得明利起来后,对于此生的显现多数已忘记。好像到了另一世,住在阿里班钦的习气中,没有别的境相,纯粹在这样的相中过了一段,感觉模模糊糊的,并不那么清晰。

(当时莲师和蒋华西宁为表义给了很多无戏灌顶。灌顶有很多种:有戏灌顶、无戏灌顶、极无戏灌顶、最极无戏灌顶,现在总的说是无戏灌顶,就是没那么复杂,不必用宝瓶等的戏论方式灌顶。

当时领灌之后,莲师和蒋华西宁随着就入了自身。得到直接加持的缘故,自然证量忽然生长起来,比如说一百倍、一千倍等的增长。当时出现了一些觉受境界,能自在业气,虚妄显现一下消陨了。心中的智慧力变得明利起来,智慧的觉照程度或者敏锐程度得到了提升。此生的显现多数忘记了,感觉好像到了另一世那样,住在阿里班钦的习气中。

从这里看出他前世是阿里班钦。“班钦”是大班智达。“钦”在藏文里表尊重,比如“堪钦”是大堪布。阿里班智达是《三戒论》的作者——宁玛派的大成就者。当时没有别的境相,就住在这个习气里过了一段,但感觉上模模糊糊,不是特别清晰。)

不久,我在梦境中来到了一处陌生之地——名为“任运成就”的刹土。见到会众中,有骑在龙身上的金刚威猛(这是八大莲师中的忿怒莲师),一脚屈着,一脚斜伸,以国王游戏姿骑在龙上。色身是一种超过有漏质碍的如彩虹般的相,在动态中(就是龙和莲师都在动)。然后,有一位现为僧相的人,我认为是丹津护法。他过来说:“邬金与本尊不二故,无疑,儿将得父宝藏。天尊就是他!”言毕,随即消失。因见本尊之故,此时已经出现发掘甚深伏藏的前兆。

(尊者说:过了不久,我在梦里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名叫“任运成就”的刹土。只见眼前的会众中,有一位骑在龙身上的金刚威猛。他呈现国王游戏姿,一脚蜷屈,一脚斜伸,也就是莲师八变里的国王游戏姿。

他的身体超过有漏质碍,如彩虹般,为光明体性。不是静态,龙和莲师都在动来动去。“彩虹般的身”,就像当年赤松德赞想试验一下,手从莲师身上过的时候,没有任何障碍,直接穿到对面去了。说明那是光,没有质碍。

他后来了一个人,现僧人相,我认为他是丹津护法变的。他过来说:“邬金跟本尊不二,所以毫无怀疑,儿子会得到父亲的宝藏,天尊就是指他。”就是指这位骑龙者,他就是莲师。那个人说完就消失了。

这时在梦里已经得了预兆。因为见本尊或者莲师的缘故,出现了开启甚深伏藏的前兆。就是这样一种表示。一件事要出现时,有它的前兆或者缘起成熟的前相,会在梦里显示一下。“儿得父宝藏”,就是毫无疑问,父亲的宝藏会由儿子获得,不是由别人得到。意思是,你是莲师养育的,到了因缘成熟时,当然由你来取莲师的伏藏法。

当年,莲师伏藏龙钦宁体时候,已经做了缘起。因缘成熟,就自然会出现这些相。)

思考题

一、尊者是如何由念死无常而生猛利出离心的?
二、思维尊者缘苦生悲的一则事例。尊者说:“菩提心的前行——以四无量心转变自心的缘起,在我身上都无欠缺地具足。”这与他修行很快成就有何关联?对我们重视前行基础有何启发?
三、从总别两分思维,尊者为何立下七条规约?结合自身的情况,应如何随分行持这些规约的内涵?
四、依据道歌,思维以下问题:
(一)尊者是如何由持守身要、绵密护心等,而生起寂止上的觉证?
(二)如何摧毁为现世活计而起的贪嗔山王?尊者在这上达到了何种修量?
(三)如何才能使意传加持降临自身?这上尊者是何表现?
(四)尊者修悲心到量的相如何?
五、尊者三年闭关的成果如何呢?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