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瑜伽师地论讲记


妙境长老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学:我们盼望很久的一天到来了!



《瑜伽师地论》


我们从《传记》上看,从玄奘大师的《传记》上看,他到印度去取经,其中主要的就是要请这一部论,要学习这一部论的。

到了印度以后,见到戒贤论师的时候,就是在那烂陀寺,曾经说了一个故事。就是戒贤论师他有风病,这个风病一发作了的时候,痛苦的不得了,可能已经很久了,这位大德也就想要自杀,就想要死掉了。动了这样的念头以后,做了一个梦,梦见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来了,那么文殊菩萨说:你以前做国王,你虐待老百姓,所以你现在受这种报。你想要死还是不行的,这个罪业没有结束,你死了,你还是要苦的,所以你不能够死。你要发大心弘扬佛法,你的罪渐渐就灭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现在从支那国(就是我们中国)来一个出家人,你为他讲《瑜伽师地论》,你要等他来,为他讲《瑜伽师地论》。那么这样子这个梦就醒了、醒了。

他就问这个玄奘大师:你从你的祖国到这里来,前后多少年了?他说:三年了。(从中国到印度那烂陀寺,走了三年才到那里)。这件事可以看出来,这个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学习《瑜伽师地论》,是有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的因缘,请戒贤论师不要自杀,要专为玄奘大师讲《瑜伽师地论》,有这样事情。

《瑜伽师地论》可以说是全面的、有次第的介绍佛法。它不是佛法概论,它是一个很详细的、很深刻的开示佛法的。小乘佛法、大乘佛法都在内了。一共是一百卷。一百卷,戒贤论师为玄奘大师一共讲了三遍。玄奘大师跟他学习了三遍,讲了三次。第一次是讲了十五个月,第二次讲了九个月,第三次就没有说时间。

(十五个月,假设我们也姑妄言之,用同样的速度来说的话,我们一个学期才有四个月上课,一个学期有四个月的上课,若四个学期就是十六个月;一年有两个学期,那么两年就是四个学期,四四一十六个月。所以我们预计可能要两年才能讲完,要这么长的时间。)

若是我们能够认识到《瑜伽师地论》的重要,我们就是用三年的时间也是值得的。三年学习一部《瑜伽师地论》也是值得。因为我们能够对于佛法,尤其是对于修行这件事,能够符合佛的本意,符合佛所说的正知正见,我们能够通达了修行的这条道路,的确不是容易。

我们就一般的…我们中国佛教很久以来,大家都是学习这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也非常殊胜,也的确是很好。能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能成功了,也就是全面地成功了,也是好。

但是你若想要学习禅,你也许想要学习禅。我们中国有所谓禅宗,你能明白禅怎么样修、怎么样学,还不是容易。如果是用圣教量当一个尺,去量一量禅宗的禅师的语录的话,那还是有点问题的。有些大禅师是可以,有些人说的法语还是有点问题的。

而这一部论对于禅是全面的、深入的开示了我们,我们若能认真的学习了,就不会再随着别人的舌头转了,你自己就会有主张,「喔!是应该这样学习禅的」,我们就会明白了。

这一部论在我们中国,注解也是很多。玄奘大师回到中国来,翻译《瑜伽师地论》以后,很多人学习这一部论,也有很多著作。

但是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在《藏经》里面完整无缺的就是《瑜伽师地论记》,是唐朝释遁伦他编集的,就是别的人的著作,他把它编集在一块儿,来解释这一部论的。

另外一种就是窥基大师的《瑜伽师地论略纂》,那只是解释到这个<本地分五十卷>,其他就没有解释。

另外还有一些人的著作,有的只是一部份还在,都残缺了;另外的完全都不在了,不存在了。

印度当然也有这样的《瑜伽师地论》的注解,有一部叫《瑜伽师地论释》,在《瑜伽师地论记》上也提到,有五百卷这么多,但是玄奘大师只是翻出来一卷,其他的没有翻译。

另外一部注解就是民国以来这个韩清净,在北京有个三时学会,这个韩清净居士有个《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这一部书。

这一部书,这个韩清净他是专学唯识的,的确对于唯识是很熟悉。这一部书流传到海外来,可惜其中也不全,也有点缺。就是当初他是打字印出来的,印出来的,校对有问题,其中有多少缺少。

我们现在每一位同学都有这部书,我们慢慢会知道里面也有残缺。我们现在能够找到的参考书就是这两部,一个是《遁伦记》,一个是《披寻记》这两种,这两种也是很好了。

我们一开始,我想用这个《遁伦记》前面的这个概论,发给各位的(《瑜伽论记》卷第一.释遁伦集撰)

初发论端,六门分别:

一、叙所为,二、彰所因,三、明宗要,四、显藏摄,五、解题目,六、释本文。

从他的我们来学习大意。

初开始,这个「发」就是开始。初开始,这一部论的起首,这一部论的开始,我们怎么样学习呢?「六门分别」,分六个部分来解释它。

第一个是「叙所为」,叙述所为。看这个文呢?就是说这一部论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部论的作者,我们中国佛教、玄奘大师说是弥勒菩萨说的,就是天上的这个弥勒菩萨说的;但是西藏的佛教呢?说是无着菩萨造的,这个是就是不一样。

那么说这一部论的目的是什么?这叫做「所为」,这个「为」有这样的意思。

「二、彰所因」,第二段呢,显示,「彰」者,显也。显示怎么一个因缘,有这一部论。这个和那个所为不一样。

「三、明宗要」,这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其中重要的宗旨是什么呢?在这一段里面说出来。

第「四显藏摄」,显示大乘的藏和小乘藏,都有经律论的,它是属于那一部分的?叫做「显藏摄」。

第五段解释《瑜伽师地论》的题目。

第六段嘛,解释本文。

第一叙所为者。此论所为有何等耶?如《释论》明,有十番两缘。

现在第一段「叙所为」,叙述这一部论的…会成就什么样的功德?这样意思。

「此论所为有何等耶」,这一部论所希望成就的是什么呢?有什么样的事情是它所成就的呢?「如《释论》明」,就是玄奘大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释》,只有一卷,薄薄的一本。那一部书上说明。

「有十番两缘」,这个「番」也就是次,十次,一次、两次,一番就是一次。一共有十次两个因缘,说出来是此论「所为」。

一、为法久住及利有情故。

第一个所为,就是为了佛法长久地住世在世间,是为了这件事。「及利有情」,这个以佛法来利益一切有情识的众生。这是《瑜伽师地论》的所为,就为这件事而说这样的佛法的。

这个我们人世间的事情,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当然常常的会感觉到,人生活在世间,就是小时候凭父母的照顾,然后到学校读书,然后在社会上做事。或者是成功了,或者失败了,或者失败了以后又成功了,成功了以后又失败了,不管怎么样,如果寿命长,就是老病死;如果寿命短,还没有老就死了,人的一生就这样就完了。至于这个生命的以前,怎么一回事?生命以后,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就是迷迷糊糊的来了,迷迷糊糊的走了。

若是学习了佛法的话呢?就像有开个窗户,开一道门,外面有广大的世界,我们可以不受老病死的苦恼,我们可以做一位清净自在的圣人。这样的事情唯有佛法才能做到。所以我们若想要得到佛法的利益,就是得要学习佛法。学习佛法一定要有佛法住世,佛法若是灭亡了,你到什么地方、你读什么书,才能知道这件事?没有,没有这件事。在学校里面读书,就是学你在社会上生存的本事、本领,至于说是转凡成圣之道是没有的。

所以佛菩萨的慈悲,为了法的久住,能利益众生,而演说这部论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为圣教已隐没者重开显;隐没者倍兴盛。及有情界中,有种姓者出生死;无种姓者脱恶趣故。


前面是第一番的两缘,现在是第二番。


「为圣教已隐没者」,就是佛所宣说的法语,叫做「圣教」。


「已隐没者」,就是已经失传了、没有了。为什么它会失传呢?会隐没了呢?会灭掉了呢?就是没有人弘扬了。没人弘扬,这个法门就隐没了。


我们现在还算好,就是把所有的《藏经》,所有的经编集在一起,完全把它印刷出来,储藏起来。你不弘扬,《藏经》里还是有,那还算好。但是不弘扬,虽然有,和没有差不多。不过也还是好,因为总会有人看上去,欢喜了,弘扬那一个法门,那一个法门还是可以流传的。


那么古代的时候,没有印刷,都是听人背诵,同人把这部经背下来,这样子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的。那么若没有人背诵,也就是没有人弘扬;没有人弘扬,那么这个法门就没有了,是这样子。


所以「圣教已隐没者重开显」,为了这件事,再把它重新的开发出来、显示出来,所以要说这一部论。这可见《瑜伽师地论》里面所包含的佛法非常的广,不是一经、一论的事情。


「未隐没者倍兴盛」,还在流行的佛法,它没有失掉,没有失没,要加倍的兴盛,所以要说这一部论。


从这样说呢?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性不同,好乐不同,我欢喜这个法门,我就弘扬这个法门,这也是对。那个法门虽然也是好,但是我不欢喜,我就不弘扬,当然是也不能说不对。可是若是从全面的佛法,在全面的一切众生来说呢?每人的根性不同,好乐的佛法不同,就应该有各式各类不同的法师,弘扬各类不同的法门,都应该有,应该是这样子才好。


「及有情界中,有种姓者出生死;无种姓者脱恶趣故」,前面是在法的方面说。有隐没的、有不隐没的。这一节呢?是在人的方面说。


「有种姓者」,这个「种」是什么?就是种子。种子,譬如说谷,或者是麦,或者各式各样的植物,都有种子。由种子发芽,然后根、梗、枝、叶,开花结果。


这里说这个种子呢?就是在人的心里面有这样、有这种功能,有出离生死得涅槃的功能,得圣道的功能,在我们心里面有这种功能,那就叫做「种」。


这种种子在佛法里面说呢?分两类,一类是本有的。就是你不须要去学习,在你的心里面就有这种功能,这是本有的种子。第二种呢?是熏习来的,你若不熏习就没有,你要学习你才有。这是另一种习所成性,修来的一种种子。这个种子分这么两类,分这么两类,在唯识的经论里面这样说,在其他学派也有不这样说的。


像《涅槃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姓」,那么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就不说是有人有佛性;有人没有佛性,不是这样。但是唯识上是这样讲,有人有佛性,有人没有佛性。有的人有阿罗汉的种姓,有辟支佛的种姓,有人没有。有人有佛姓,但是没有辟支佛姓和声闻姓;有人有声闻姓和辟支姓,但是没有佛姓;有人三乘种姓都没有,也有这种情形。


现在这里就是这样意思,有种姓的人出生死,没有种姓的脱恶趣。这个「姓」,有的文上,「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写那个性;这里是姓氏的姓,这意义也是一样。譬如说这个人姓张,他就是姓张;那个人姓李,就是姓李。那么这样说,说这个人有辟支佛姓,他就是辟支佛姓;他没有阿罗汉姓,没有佛姓。这个人有佛姓;没有阿罗汉也没有辟支佛姓,那么他就是……,他只是这个姓,而不是那个姓,也有同样的意思的。


有种姓的人呢?「出生死」,他若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的话呢?他就能够超出有生、有死的苦恼境界,他能从这个生死的苦恼境界超出去,得解脱。因为有种姓的关系,你若学习《瑜伽师地论》,那个种姓就会发动作用,你就能够继续的学习,继续努力的修行,就成功了。没有种姓的人不行。没有种姓,就像那个你没有种下麦的种,无论如何,你怎么样施肥,怎么样浇水,那它也不会发出来麦的芽的,没有种就不行。所以「没有种姓」,没有三乘道果的种姓的人,那他不能出生死。


没有出生死,就是在三界里面流转生死了。流转生死,但是你若发心学习《瑜伽师地论》呢?「脱恶趣故」,就可以解脱三恶道的苦恼,不会到地狱去,不会到饿鬼道,不会到畜生的世界去。因为你相信了因果、善恶果报,不敢作恶事,那么没有因就没有果了。没有恶因,就没有恶果,所以就可以解脱三恶道的苦恼。你能够学习五戒十善,那么你就在人天里面享福了。


所以学《瑜伽师地论》的人,学习《瑜伽师地论》对于有种姓的人也能得到最好的利益;没有种姓的人也能得到好处。所以为了这件事,弥勒菩萨要说这部论的。





三、为舍无见及有见故。


这又是一番。「舍无见及有见故」,舍掉这个「有见」,弃舍这个「无见」。


这个有见、无见这个「见」,就表示不正确的执着。一种错误的思想,你对于它有深刻的执着,才称之为「见」。如果有…思想是错误,但是还在犹豫之中,那不能称之为「见」。


这个我们先说「有见」,什么叫做「有见」?我们学习了《摄大乘论》,我们应该明白什么叫做「有见」。《摄大乘论》上说是「唯识无义」,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别影像。离开了心,没有一切法的体性可得的,没有一切法的体性可得。


譬如说我们看见个老虎来了,老虎来了的时候,你若知道这个老虎是心变现的影像。当然老虎也是人,它的业力使令它得这样的果报,也就是它那个业,它的心受业力的影响,现出来这样的影像。我们是人,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也是前生有一点比较好的业力,这个业力推动这个心,现出来这样人的果报的影像,现出个影像来。这个影像就是心,心的分别,心的分别现出来影像,离开了心的分别,这个影像是没有的。它没有自己的体性,没有自己的体性的。


我感觉到这样的理论,你在经行的时候你这样思惟;或者是你在静坐的时候这样思惟。思惟久了,你心里面快乐,心里面会快乐。就是一切、一切都是影像,没有本身的体性的,没有本身的体性。这样说就是一切是心,一切是心的影像,一切都是不真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不真实的。


我们现在因为没有学习佛法,或者虽然学习了佛法,我们没有深刻的去思惟,对于这样的理论不明白,我们就执着是「不是影像,是真实的」。现在有老虎来,老虎是真的,不是纸老虎,是真的,这就叫做「有见」,这叫做「有见」。


宋朝的朱熹〔口误,应是程颢〕,他说:「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当然朱子是有学问的人,他也是读佛经,但是不是太信佛。但是这个诗,若用佛法来讲是有点意思。「云淡风轻近午天」,天上这个云很淡淡的,并不是乌云。太阳要到中午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出外面去走一走。「傍花随柳过前川」,在花的旁边、在柳的旁边走过去,从这走走。正在走的时候,别人认为:「你这个人年纪这么大了,和小孩子一样,还出来玩一玩!」来讥笑我。「时人不识余心乐」,你不知道我心里面的快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说我这个人不用功,懈怠,不好好读书用功,跑到这里学习小孩子玩、跑一跑,其实你不知道我心里面的快乐。


这若用佛法来讲,在经行的时候,你在寂静处经行的时候,看一朵花也好,看见一棵树也好,都是「唯心所现」,都是毕竟空寂的,觅心了不可得,不是与第一义谛相应了吗?这样子就没有这个「有见」了,没有这个有见了。这个我们没能够这样学习佛法的人,就虽然我们还是信佛的人,但是你是在有见里面活动的,你还在有见里面活动,还没能在正知正见里面,还没能做到这一点。


「无见」,无见是什么呢?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毕竟寂灭,诸法从本来常是寂灭相的,我们看不到这里,我们就不承认有这件事。说是这个老虎是假的,老虎是真的嘛,老虎扑上来,就把你咬死了,那怎么是假的呢?我们不承认是假的,就是不承认这「依他起相」。不承认有「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所以叫做「无见」。


这一般的说,我不相信因果,那也是无见,也是无见。执着有一个我,是常住不灭的,那也是有见,也可以包括在内的。


现在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的话呢?你若认真地学习,就能弃舍这个无见,也能弃舍那个有见,使令你得正知正见。使令你得正知正见,你就会到了佛的境界了,到圣人的境界了,就没有凡夫这个苦恼的事情了,就没有这个事情了。


第一「叙所为」,我学习《瑜伽师地论》干什么?我学习它做什么?学习《瑜伽师地论》能令你舍无见、能令你舍有见,能令你超凡入圣了,有这样事情。





四、为成熟菩萨(种)姓人,唯依大教,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断障得果,自他俱利。及二乘无姓,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这又一个两番。


「四、为成熟菩萨姓人」,这个「菩萨姓人」,这个人是姓菩萨的。他是一方面,他内心里面有佛性;一方面,他发无上菩提心了。


这样的人「唯依大教」,这是他不依小教,不依小乘佛法,那么依这个大乘佛法,这个大乘的佛教。


「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遍」就是普遍的,不是一部分的。「于诸乘」,小乘、中乘、大乘;就是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这个「乘」字就是车。我们汉人的佛教,对古德翻译经的时候,用这个字。可是现在像法尊法师他们,从藏文的佛法翻成汉文的时候,他直接就写「车」。「大乘」就写个大车,这样我们也可能容易明白一点。这个「乘」就是车,这个车在这里有什么意思呢?车是运…有运转的意思,从甲地运转到乙地去;从一个黑暗的地方,能把你运出来,到光明的地方去;从生死的地方,运你到涅槃的地方去;从苦恼的地方把你运出来,到达安乐的地方去,那叫做「乘」。这个乘有这个意思。


这样的意义,只有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才有这种作用。我们若依人、天乘法,不行。人乘、天乘,我们一般的只是学习五戒十善的、一般的善法,没有这个作用。我们学习一般的善法,也可以不到三恶道去,跑到人天的境界来。你不做恶事,我们修学善法,就可以得到人间的富贵,和天上的大福报的境界,可以得到。但是不行!因为你得到了以后,你还会迷惑,你到富贵的境界来了的时候,我们读古书:「天子一怒,流血千里」,还会做恶事,问题在这里。说我没有在三恶道,我在人间富贵,人间富贵还会做恶事。这个杀盗淫妄的恶事还会做。还会,你还要回到三恶道去。说我到天上去;到天上,天上也是无常的,也要死;死了以后,又可能到三恶道去了。这样说呢,这个「乘」的义,这个车的运转的义不具足,因为你还没能够解脱苦,又回到三恶道去了。所以我们佛教徒,对于善法是应该修,一般的善法都应该做。但是要知道,修学无漏的戒定慧是很重要的,是很重要,因为那才能究竟的解脱苦。


这里面说这个「菩萨姓人,唯依大教,遍于诸乘」,不但是一佛乘,乃至声闻乘、辟支佛乘。


「文义行果,生巧便智」,这个「文」就是教,文就是这个…就是你说话也是文,「声名句文」,这个文字是「文」;你说话,话里面有文,也是文,就是教(佛教那个教)。就是能诠义理的文句,义是所诠显的,能诠的文和所诠的义。或者是属于声闻乘的、辟支佛乘的、一佛乘的文义。「行果」,你学习这个文义,你就会得到一种「闻所成慧」,然后「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得到闻、思、修这三种智慧,然后你就开始修行。「文义」属于解。解、行,由解而行,这个「行」呢?就是止观了,修学止观,这时候叫「行」。你若有行,这就是有因,有因就会得「果」,小乘就会得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乃至阿罗汉果;大乘那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十地菩萨到无上菩提,就是得果了;辟支佛道,辟支佛乘的文义,当然也是得辟支佛果。是有行就有果,就现前了,叫做「生」。这个诸乘的文义行果,你能够「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的学习,普遍地学习。


「唯依大教」,是在大乘佛法里面学习一切乘的文义行果,结果你就生出来「巧便智」,善巧方便的智,这个是什么呢?就是你得到了通达的智慧了,你通达了三乘文义的这种智慧。这个智慧是很巧妙的、很锐利,得到了这种智慧,「生巧便智」。「断障得果」,你得到这个智慧,这个智慧是有深浅的不同,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所成慧有有漏的、有无漏的不同。由有漏而无漏,这个时候呢?「断障得果」,就把这个爱烦恼、见烦恼,是障,它障碍我们学习佛法,障碍我们修学圣道。现在你能够逐渐地增长闻思修的智慧,不断地修学止观,这个智慧增长力量大了,就能断除去这一切的障。或者是烦恼障、业障、报障,都是障。断除这个障碍了,你就得果了,得到圣道的果位了。


这个这么多的障碍里面,最重的就是烦恼,烦恼障,烦恼障是很厉害的。你若常常的修学闻思修的智慧,常常修止观呢?就能把烦恼调伏下来,能够降伏下来,使令它不发生作用。就算是偶然的失掉了正念,但是正念一起来,烦恼就停下来,那么你就有一点…有断障的希望了,「断障」。


这个另外我们说这个报障,报障就是这个身体,这是报障。譬如说我有了重病,其实也是报障。这个报障,我们凡夫如果没有病痛的时候,这个四大调和的时候还好一点,还是好一点,行住坐卧还都是自由的,自由自在的。若是有了病的时候这个报障就加重了。可是若是你的止观修得好的时候,这个报障也减轻,报障减轻。


尤其是你若得到欲界定的时候,欲界定到最后的时候,这个报障也是减轻,就是这个身体不感觉到有这么一大块,感觉到有若无的样子,这个身体,那这个报障就减轻了。


所以这个烦恼障也可以调伏;这个报障也可以调伏;还有就是业障。业障呢?这个地方呢不那么明显。但是你若常用功修行你会感觉到,你就会感觉到什么事情呢?譬如说是静坐,静坐的时候就是不相应,想要使令心寂静,它就不寂静,它就是东想西想。想要明静而住,哦!不,它要打昏沉,就昏沉。不是昏沉就是散乱;不是散乱就是昏沉,你想要寂静住、止观相应,很难。


但是呢,你多忏悔,你读大乘经论,你多念大悲咒,这个业障若消除的时候,就不是了。你坐的时候,你要「奢摩他」,就奢摩他;你要「毗钵舍那」,就毗钵舍那,它就相应。所以这些、从你日常的修行上,你也会感觉到这个业障消除、没消除,你也会感觉到。


我们说这个…头多少年,很多人打笔仗,为这个是「带业往生」、「消业往生」的事情打笔仗。但是你读这个《十六观经》很明显的,就是「带业往生」,是带业往生。那个《十六观经》的下三品里面,说是这个众生,在娑婆世界的时候破斋犯戒,造了很多的恶。但临命终的时候,遇善知识的教导、帮助、加持,你还能够念佛。你正念一生起来,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放光接引,就往生了。那么你造的罪呢?造的罪就带走了,还是没有消。说是消除了很多;消除了很多,还有很多没有消;没有消就带去了。带去了,但是你在下三品上看,观世音菩萨为你说法,为你说诸法实相,来灭你的罪。这就可以知道是带业往生。所以这个业障是不容易完全消除。不容易完全消除,但是经论上佛菩萨大智慧,他也说出一个分寸来。就是这种罪业它能够使令你到三恶道去受苦,这种罪业没有消除,它就是障。到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得初果的时候,这种罪消除了,就是消业。所以从这样的…这个经论上这样讲,只有圣人才能消业往生;凡夫都是带业,只有圣人才是。但是我们虽然说是带业往生,你的信愿行的资粮也要强一点,不然的话,你不能往生,那个罪业还是发生作用,障碍你的。


所以现在这上面说「断障得果」,就是我们要修这个戒定慧,修这个止观,你要不断的加强,你才能「断障」,才能「得果」。小乘开始,得须陀洹果;大乘开始,得初欢喜地,得无生法忍了,「断障得果」。


「自他俱利」,你若得到圣道以后,你有能力继续修行,来利益自己;也有能力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了,所以自己和他人都能得到利益。这句话呢?没得圣道以前,这事靠不住,是不是自利?能利他?都靠不住的。得圣道以后这件事才决定了,决定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自他俱利」。


这是说这个菩萨种姓人,他在大乘佛法里面,普遍地学习一切佛法,最后他得到巧便智,能断障得果、自他俱利。这件事呢?你学习《瑜伽师地论》可以成就。


「及二乘无姓」,这个二乘就是有声闻种姓、有辟支佛种姓的人,叫二乘。「无姓」,就是没有三乘种姓的人。「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他若学习《瑜伽师地论》的话呢,他也能够依据这个大乘佛法。「各于自乘」,声闻乘就依据声闻乘去修行;辟支佛乘依辟支佛乘的法门去修行。各于自乘的「文义行果生智」,能「断」障,能「伏」,「断」之前先是伏,能降伏烦恼障、业障、报障;进一步就能断除一切障。「得自乘果」,你得到你本身那一个法门的果,声闻乘得声闻乘果;辟支佛乘得辟支佛乘果。如果无种姓的人呢?他「离恶趣故」,就可以不堕落三恶道了。





五、为执着邪教不信大乘者,及于深经种种意趣,迷乱诽毁者,令生信解故。


这是第五个,这第五番。「为执着邪教」,这个人他不相信佛法,执着其他的宗教。不相信大乘佛法的人,对于大乘佛教他不相信,这样的人,这是一种人。「及于深经种种意趣」,及于这个佛法的经论,除了人天乘的法门之外,属于出世间的三乘的经论都是「深经」。「种种意趣」,各式各样的道理,它里面的意义。「迷乱诽毁者」,他迷惑,不知道怎么回事,而作诽谤,毁破的人。「令生信解故」,他若肯学习这一部《瑜伽师地论》呢?他会相信大乘佛法,改邪归正。他能对于深经种种意趣而不迷乱,也不诽毁了,能生信心,还能够通达里面的道理。


佛法说「生信」,这个信是建立在智慧上面的。由于你通达了佛法,有了智慧,你才相信佛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我的好朋友叫我相信佛法,我就相信」,就算是相信了,不牢固!所以一定要本身生出来智慧以后,你从你自心上生出来智慧,观察世间上一切道理,「哦!佛法是对的,佛法是真理」,你才能有信、有解的。


我现在我感觉到「执着邪教」,不相信佛法的人,这些人都很容易度化,我感觉不是很难。当然,各有因缘。因为什么他容易度化?因为他本身没有智慧,本身没有智慧,他相信的那一点很容易就破除去了,所以应该容易相信佛法,应该是容易,不是难。问题就是有障,这个障,障住他。就是那个窗户(现在这个窗户是玻璃窗),过去时代就是铺上一层纸。这一层纸,就是譬喻那个人不信佛法的障,那层纸很容易就可以捅破了,但是你若不捅,它就不破。所以我感觉到…这个《大般若经》上也说到,一切众生不是太难度,不是太难度,都是容易度化的。不过这个话,就是从某一个立场来说的,不是太难度。


「为执着邪教不信大乘者,及于深经种种意趣迷乱诽毁者,令生信解故」,说这一部《瑜伽师地论》的。





六、为摄益乐略言论,及乐广者故。


这个第六番。第六番「为摄益」,这个「摄」这个字,就是接引的意思,可以这样讲,接引的意思。这个「益」,就是来饶益他,使令他得到真实的好处,叫「益」。


「乐略言论及乐广者故」,这个人的根性是这样,有的人欢喜简略,太广了不欢喜,欢喜简略的言论。「及乐广者」,有的人简略,他不欢喜,欢喜详细一点,广博一点。那么这两种人来学习《瑜伽师地论》也都能合适的。


这个《瑜伽师地论》里面,譬如说这一大段文很广,但是最后会有几句把这一大段文的要义,用几句话说出来,这《瑜伽师地论》有这种事情。所以里面有略,也有广;有广也有略。欢喜略的人也合适;欢喜广的人也合适。


所以对这两种人,这个《瑜伽师地论》也能摄益他,能引导他,使令他进一步的在佛法里面有成就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问:「十番两缘」,「十番」是我们平常在讲,1234…,讲到十。「两缘」没有看到上面写?
答:你比如说第一番,「一、为法久住」这是一缘。「及利有情故」又是一缘,这是两缘嘛,第一番的两缘。第二番「为圣教已隐没者重开显」,这是一缘;「未隐没者倍兴盛」,那么这也可以说是一缘。但是这个地方呢?又加…这算是一缘。「已隐没」、「未隐没」加起来是一缘。第二缘是「有情界中,有种姓、无种姓」又是一缘。这不是二缘!
  第一番都是两缘。
  第三番「为舍无见,及有见」,这又是两缘。
    「第四、为成熟菩萨(种)姓人,唯依大教,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断障得果,自他俱利。」这是一缘。「及二乘无姓,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这又是一缘。加起来就是两缘。
  第一条(番)都是两缘。

问:第二页第一行提到「生巧便智」,我想我们在修行状况之后,必然一定就是先生起智慧才能降伏烦恼…(不清楚)
答:智慧,这个一开始也是有多少智慧,但是智慧薄弱,智慧的力量不大,所以虽然有了智,对于烦恼的调伏还是不足的。还要继续的增长智慧,到了一个程度了,才能调伏烦恼。要继续不断的增长,才能够继续不断的调伏烦恼。有的烦恼容易调伏;有的烦恼不容易。所以智慧若不断增长,力量强大了,才能够显著的知道,「哦,我降伏烦恼了。这也是得到圣人的智慧了,这时候才断烦恼。

问:我们上学期的《摄大乘论》「四寻思」是不是伏烦恼?「四如实智」是不是断烦恼?
答:都是伏烦恼。「四寻思」、「四如实智」都是伏烦恼。因为由「四寻思」进步到「四如实智」;「四如实智」进步到「见道位」,才断烦恼。到「见道位」才断烦恼。
  所以那两个位子还是在伏的阶段。

问:这个「无种性」的人,他有没有因为学习《瑜伽师地论》的关系而熏习的关系,因为听闻法界等流熏习的关系,而得到这个成佛的种子?
答:如果是等在「本有」种性来说,这是不能。他原来没有,就怎么也不能熏习。若是站在「新熏」的立场上说呢?那是可以。
  所以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是「本有」种性的立场,和《摄大乘论》有点差别。《摄大乘论》不说有「本有」种,是「新熏」,是有这一点差别。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七、为立正论,及破邪故。


我们昨天开始,说到《瑜伽师地论》。学习《瑜伽师地论》会得到什么样的功德?也就是说这个造论的人,他造论的目的是什么?一共有「十翻两缘」,昨天讲过了六翻。现在是第七翻。


「为立正论」,为了建立正确的、没有过失的理论,这个教、行、理的这一切的「论」、议论。


「及破邪故」,破斥一切有过失的议论。


这个「正」、「邪」这里面的意思,应该是说有两种,一种是世间上的愚迷的境界,都算是「邪」,因为它能令人苦恼。这佛法是能令人离苦得乐的,所以叫作「正论」,这是一种「正」、「邪」。


第二种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学习的不对,搞错了,以邪为正,那叫作「邪」。


现在要建立正论,破斥邪论,多数还是属于后一种,就是在佛法里面搞错了。这件事,如果我们常常的、时时的学习佛法,就会很容易的会认识到这里。如果我们不是…不学习经论的话,我们不知道这件事。我们只是听人说话,你不去看经论,你很难知道这件事,而这件事对人的伤害是特别大的。不管是佛法来到中国,佛法在印度,都有这种问题。


现在这个造论的这个作者是大慈悲心,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为立正论及破邪故」,而造这一部论的。





八、为显三性有无;及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法门故。


这第八番的两缘,第一缘是「为显三性」的「有无」,「三性」就是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三性。「三性」的「有无」,这个「遍计所执」是毕竟空的,是没有这么回事,所以那是「无」;「依他起」是如幻有;「圆成实」是真实有,那叫作「有」。要显示三性的有无,而造这一部论的,使令人能够觉悟到这里。


这三性的有无,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这第二章(十大章,十种殊胜殊胜语,就是第二种),就是那第二种殊胜殊胜语「所知相」,倒是说得很清楚了。


「及世间、道理、证得、胜义四法门故」,这是又一种缘。这个「世间」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遍计所执」,就是社会上这个士、农、工、商的这一切的事情。譬如说是耕田的、务农的、或者是作生意的、或者是做工艺的、或者是读书的、或者是在政府作事的,这都是属于「世间」。


这个「道理」呢?就是超越世间的了。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现了世间,为我们开示的佛法,那是有道理的。是说…譬如说五蕴,说十二处、十八界,说这个苦、集、灭、道,这一切的事情。那么这些佛法,这是有道理的。「道理」,这个「道」字就是「道路」,这个道路可以从这里通到另一个地方去,就叫作「道」。如果闭塞了、阻塞了,通不过去了,那就不是道理了。现在这里说「道理」呢?就是按照佛法的戒定慧的道理,能使令你从三界的苦恼的境界得解脱,是能通达无碍,所以叫作「道理」。


这个「证得」,「证得」就是按照佛说的这个苦、集、灭、道的道理去修学,有成就了,你得须陀洹果了、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得阿罗汉果了,那么就叫作「证得」。有成就了,那叫作「证得」。


这个「胜义」,就是前面说「证得」还是约人说,这个「胜义」就是所证得的。就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到佛的境界,他们成就的广大无分别的智慧,所证悟的第一义谛,名之为「胜义」,叫作「胜义」了。


「四法门故」,这是四种法门。「世间」的是一些凡夫生活的事情;「道理、证得、胜义」这是出世间的圣人的事情,那么加起来就是「四法门故」。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在本论里面,会说到这些事情。





九、为开随转、真实二种理门,令知二藏、三藏法教不违;及开因缘、唯识、无相、真如四理门,令修观行有差别故。


现在说到第九。「为开随转、真实」,这个「随转」和「真实」怎么讲呢?就是佛说法…是大略的说呢?就是这两种方法,一个是「随转」,一个是「真实」。这个「随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随顺学习佛法的人的根性而转。根性里面有利根、有钝根,那么佛就随着根性的不同,宣说出来各式各样不同的佛法。随顺众生的根性而开示佛法的,这是一部份。「真实」是佛自己的智慧,随顺佛自己的智慧宣扬这样的佛法。这个佛法是没有…不是方便的,是真实的,佛法是这样子的。随顺众生的根性,那个佛法就是里面有一些迁就,有一些方便的地方,是这样意思。


佛这样子为众生说法就是「开」,这个「开」在这里也可以说是建立的意思。建立了这两种佛法,一个是「随转」,一个是「真实」。建立了这两种佛法,这两种都是入理之门,所以叫作「理门」。这按唯识的态度来说,唯识的法门那就是真实了,其他的当然就是方便了。就是这个「随转」,有个「权」的意思;「真实」就是「实」,「权」、「实」两种法门。


「为开随转、真实二种理门」,这两种理门,并没有矛盾。「令知二藏、三藏法教不违」,我们学习了这样的佛法之后,也就是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呢?你就会知道「二藏、三藏法教不违」,「二藏」就是菩萨藏和声闻藏。或者说菩萨藏就是「真实」;声闻藏就是「随转」了。「三藏」就是经律论。菩萨藏里面也有经律论,声闻藏也有经律论。声闻藏一般说就是小乘佛法了,菩萨藏就是大乘佛法,这两种佛法里面都有经藏、有律藏、有论藏,有这三藏。


「法教不违」,这两种佛法里面的内容并没有矛盾,它们是可以互相贯通的,并没有矛盾。由学习小乘佛法,也可以进一步回小向大来学习大乘佛法。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也应该学习小乘佛法,不应该互相障碍,互相诽毁,不应该是那样子。


「及开因缘、唯识、无相、真如四理门,令修观行有差别故」,这底下呢?又说出来四种法门。「及开因缘、唯识」,这地方,「因缘」是一种、「唯识」是一种、「无相」是一种、「真如」是一种,四种理门。


这个「因缘」呢?就是缘起,佛说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生起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就是「因缘」。比如说十二缘起嘛,「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生缘老死」,一共是十二种。「此有故彼有」,因为有这一样事,才有那一样事。那一样事的有,一定先有那一种事,后来才有这种事。不然的话,那件事不能有。这个是有「无明」才能有「行」、有「行」才能有「识」、有「识」才能有「名色」、…,乃至到有「生」才有「老死」,所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若「无明」灭掉了,「行」也就灭了。「行」若灭了,「识」也就灭了。


这「十二缘起」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说得很详细、很详细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这个…拿这个人来说、拿我们人来说。人死掉了,这个人现在他是个男人,死掉了以后他没到三恶道去、也没到天上去,还作人,但是做了女人了。这个男人死掉了以后,还回到人间作女人了。这个事情,比如说我们这个男人在生存的时候,他的内心自然是知道自己是男人,总是男人的想法去思惟分别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的,一定是这样子。可是死掉了以后去做女人的时候,她就不是。她就是用女人的心去分别一切色声香味触法。原来他前一剎那是男人,后一剎那就是女人了,他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这种分别心,「无明缘行、行缘识」,就是这个「识」就是分别心,为什么会这样分别呢?就是「行」,就是这个「行」的关系。「行」就是业力,这个业力使令他这样子。说「此有故彼有」,因为有这样的业力,所以会有那样的识。譬如说在生的时候是女人,死了以后他来生变成男人了,他也是一样,前一剎那是女人,后一剎那就是男人,是男人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这个「业力」,业力会使令人这样子,所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佛说…这个、种话就是《阿含经》上说这样的佛法,别的大乘经论也是有。这个道理,我认为非常的坚定,不可破坏的。所以叫作「因缘」,就是说一切法都是因缘有的。


当然这样说「因缘」呢?就是还是大概的这样说。在这里我们不妨…说因缘应该包括一切的佛法都在内的,并不只限于一部分的佛法的。可是在这里说,说是一共分四种,那它就单独说。一切世间,加上小乘佛法这个部分,都叫作「因缘」。


底下「唯识、无相、真如」那这是大乘佛法了。大乘佛法里面,分成两部分,就是一个唯识、一个无相。如果说把「真如」也算是独立起来,那么就是「如来藏」,这么解释也可以。「唯识」是一个法门;「无相」就是般若的法门,就是【中观】这个学派的法门,「真如」就是如来藏的法门。但是在这个地方,我看这个意思不是这样,不是这样意思。


这个「唯识」的法门呢?简要的说,就是《摄大乘论》是最好了,它简要的介绍唯识的法门。就是…它是说把一切法都统摄在心里面,统归于一念心里面,来建立一切法的,唯识是这样子。


这个「无相」呢?就是「一切法自性空」,它不这样说。它不说一切法是唯心所现,它不这么讲。就直接说一切法是因缘有、自性空,是这样讲。发无上菩提心可以得无上菩提,这是「无相」的法门。


这个「真如」是什么呢?真如就是小乘佛教的学者、大乘佛教的学者所证悟的理性是平等的。这是在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曾经讲到这里。这和中国【天台宗】、【华严宗】说得不一样。我们这个…当然这都有圣言量的根据,也并不是自己随便云云。这个这一段文应该这么讲。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四理门」,这四种理门,就是「因缘、唯识、无相、真如」。


「令修观行有差别故」,叫我们知道修学圣道的观行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是这个小乘学者修习止观是一样;唯识学者修习止观是又一样;这个中观的学者他修这个止观,也是不一样,是有差别的,这个修行的方法是不一样的。那么这在《瑜伽师地论》里面,都有详细的解释。





十、为示境别,令知诸法体、相、位别;及示行别,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


现在这是最后一番,也有两缘。「为示境别」,这个「示」就是开示,也就是说明的意思。说明这个种种境界的差别,譬如三恶道的境界、人间的境界、天上的境界;这个散乱心人的境界,和有禅定人心的境界,乃至到圣人的境界;阿罗汉乃至到佛的境界,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人啊…人的境界当然是也不同于三恶道、也不同于天、也不同于佛。但是人,有的地方的人有文化,能读书,智慧开发了多少,就会很武断的:「我没有看见的事情都没有!」就是这样子,就是我看得见的境界是真实的。其实不是这样子。所以在佛的智慧能通达无量无边的境界,能通达自己的境界,也通达一切众生的境界,是「为示境别」。


「令知诸法体、相、位别」,「为示境别」这句话是总说的,这底下是别说。叫我们知道一切法的体性、相状。表现于外的是「相」状。它本身的事情叫作「体」。这些体状、体相是不一样的,体状是不相同的。就是刚才说的,由三恶道、乃至到佛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人的业力不同,这个分别心也不一样,所以所感到、所得到的境界都是不一样的。


「位别」,这个「位」有深浅的不同。这个地位,在人的境界地位有高低。用这高低来解释这个「位」也算是合适了,就是有差别,是不一样的。你就人间的这个富贵、贫贱也都是不一样。所以是「令知诸法体、相、位别」不一样的。


你就按我们人,这个墙壁,我们不能从这个墙壁过去,能挡住你;但是鬼就不同,鬼他从这里是无障碍的,从墙壁可以过去;从这个地也可以自由的出入,这境界不一样。有的众生在水里面能生活,若是人就不行,所以这个境界是有差别的。


但是这里面主要是说凡、圣的不同。这个凡夫的境界也有种种差别,圣人的境界也有种种差别。但是圣人是大自在、是安乐的;人是很苦恼的。像这个《楞严经》里面说到这些魔鬼的境界。这个魔鬼会有种种神通,自在的,但是他怕刀,就会有些个别的事情。你说他有这种神通,说是我们认为他了不起,不是,他有的时候还是不行。说是我们静坐的时候,若用功修行会有魔鬼来捣乱,但是魔鬼怕什么呢?怕镜子、像我们人用的那个镜子。所以这个修行人,你后面放一个镜子,那个魔鬼他怕你,他怕镜子。若人呢?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各式各样的境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令知诸法体相」,这个高、低,深、浅的不同。


「及示行别,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前面这一段说「令知诸法体、相、位别」,是说我们已经遭遇到的境界。「及示行别」,这是你要重新创造。这个「行」是我们重新创造的一种活动。


当然一般人的境界是为了生活、为了享受,作种种事、作种种事情。但是在佛教徒的立场,这个「行」是感觉到我们对于当前的一切事情都不满意,要重新创造一个生命的时候,那叫作「行」。这个「行」也是有差别的,也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主要是什么呢?这地方说「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前一番「为示境别」这句话是总说的;「令知诸法体、相、位别」是别说的;这一句「及示行别」也是总说的;「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这是别说的。


这个「行别」是什么呢?主要指三种佛法,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这三种佛法。三种佛法里面有方便、有根本、有果的不同,每一种佛法都有这三种不同。


这个「根本」是什么呢?「根本」是发心,譬如说是这个声闻乘的佛法,要发出离心,这是「根本」。这个发出离心也就是发愿,你有这样的志愿:「我感觉到生死是苦,我想要得解脱」,你有这样的坚定的意愿,然后你才能够有戒定慧的修行,所以这个发愿是个根本。


这个「方便」呢?就在凡夫位的时候的修行,叫作「方便」;入了圣位以后叫作「果」。


声闻乘也有这三种,辟支佛乘也是有,乃至一佛乘也是有,有这种差别。


我们学这个…弥勒菩萨造这部论,就是「为示境别」、「为示行别」,是这样意思。「令知诸法体、相、位别」,「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是这样意思。我们若学习这部论,也就会得到这样的知识,得到了这样的智慧了。





如是等类所为诸缘,处处经论种种异说,当知皆是此论所为。


这一句话总结前面这「十番两缘」。前面这么多的类,也可以说是十类。「所为诸缘」,这就是本论所希望成就的这么多的因缘。「处处经论种种异说」,这是说到其他的经论里面。佛在…我们的佛陀在各地方所演说的经,乃至佛的弟子所造的论,经里面、论里面有种种不同的说法。说到学习佛法得到什么什么好处,这些事情。「当知皆是此论所为」,我们应该知道都是此《瑜伽师地论》所成就的。


这是这个…这「十番两缘」是《瑜伽师地论释》,那个最胜子菩萨造的,《瑜伽师地论释》是谁作的呢?是印度的最胜子所造的。他说《瑜伽师地论》有「十番两缘」的所为,有这样的不同。





第二、彰所因者。


一共有六大段,现在是第二段。「彰所因」,显示这个《瑜伽师地论》是【唯识学】成立的因缘,为什么这个时候有这样的佛法出现?





按《释论》等云。


这句话是这个遁伦法师说的。这「按」就是根据的意思,根据这个《瑜伽师地论释》,还有其他的参考书上说的。





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竞兴,多着有见。


这个我们的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以后,据这个印顺老法师,对《印度佛教史》的研究,这个佛涅槃后,到这个西元(今年是一九九六年),从佛涅槃那一年到一九九六年的第一年,中间有多少年?印顺老法师他的研究,三百九十年。佛涅槃那一年计算,一直到一九九六年的前一年。这三百九十年,再加上一九九六,就是佛灭度以后到今天就这么多年。他说得很清楚。他说这个数,这个数是这个…这个数怎么算法的呢?就是佛灭度以后到阿育王登位这个时候,这是一个数。这个数是在我们汉文的《藏经》里面有十八部论,就是小乘部派佛教有分十八部。这部论上说,是佛灭度以后一百一十六年的时候,阿育王登位,说得很清楚,一百一十六。那么阿育王登位到公元前一年是多少年?再加起来,那就是三百九十年。三百九十年,去了一百一十六,那就是那个数,就是阿育王登位到公元前一年。公元其实就是西元,就是耶稣历,再加上一九九六,就是这么多。所以根据这个…这一百一十六年是我们汉文佛教的文献上说的。若根据缅甸佛教他们的说法就是不同了,那就不一样。不过若根据这个说法,这是两千三百八十六年。一九九六加上三百九,就是这么多年,还没到两千五百年。没到两千五百年,两千三百八十六。这样说呢?孔夫子要比释迦佛先多少年。孔夫子在先,孔夫子好像是两千五百年左右。若释迦佛说是有八十岁的话,再加上八十岁,二三八六再加上八十岁,那才两千四百多年;孔夫子两千五百多年,所以孔夫子在前,释迦佛稍微晚几年,晚多少年,这个数应该是这样子。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