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何因缘故,诸蕴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这是圣人的境界了。一切法是无我,什么因缘是无我的呢?什么因缘啊,佛菩萨得的涅槃里面的境界是寂静的?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变化、是无常的,无常即是动,是动的意思。生灭变化,也可以名之为动。这个无为法、涅槃的境界是无为的,就是没有这个因缘生法那个动相了,所以对动而说静,说涅槃是寂静。


这个圣人他见到第一义谛以后,他的色受想行识还是在的,这个生命体还是在,但是他这个无分别智出现的时候,和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就是入于无为的境界去了,那个时候呢?是寂静的,就没有这个有为法这个动荡的这些事情,所以涅槃是寂静。


可是我们若常常思惟就会想,为什么涅槃是寂静的?又会这么样想。由有我而无我,到了无我的时候又会想,为什么是无我?又会这样想。


我们观察一切有为法是因缘所生,所以会变化,不是常,而是无常。可是承认了无常以后又会想,为什么是无常呢?它是常不可以吗?就会各式各样的想法。





何因缘故,色变坏相、受领纳相、想等了相、行造作相、识了别相?


「何因缘故,色变坏相」,我们年轻人的时候,假设没有相信佛法、没有学习佛法,这个壮年人,社会上这个活动力在强的时候,好像前面有很多、很多的如意的事情等着我,那个冲劲很强的时候,从来不想世间上都是变化无常的,不想这件事,不想。但是若是学习了佛法以后呢?那就,喔,是无常的,又会…就是改变了这种想法。可是承认了无常以后,又会想为什么它会变坏呢?不变坏不可以吗?也会这样想啊,「何因缘故,色」是「变坏相」。


「受领纳相」,受是领纳相。这个心、我们这个分别心与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心里面就会接受,是一种感觉,去接受它。我们平常的人,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我们如意的事情我们接受,满我意的事情我接受;不满意的事情,我拒绝,不接受。我们平常是…我们的心情是这样的态度,但事实上,我们不是这样。就是如意的接受,不如意的也是接受的,也是接受。怎么知道不如意的事情你也接受呢?你常想一想就会知道。


譬如说是我们不高兴的事情,或者是自己的行为、思想引发出来的;或者是自己还不知道,由第三者、或者第四者展转的传过来,啊,有什么、什么事情,某某人怎么、怎么打主意,怎么、怎么的、怎么对你有伤害呢,你一听见了的时候,你就忿怒了。啊,你就想出来怎么、怎么样报复,于是乎很多的苦恼的事情都出现了。从这一段经验上看,人就是不如意的事情也接受,也是接受。


那么呢,我也不愿意接受这个事情,怎么能说我接受了呢?我们平常的人可能心粗一点,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就接受了;但是有些人思想是很细、很周密的,他会想很久、很久,事情怎么、怎么安排,但是这种人他也一样是接受这种事情。因为你接受了一次可能自己还不觉悟,接受了两次或者还不觉悟,接受第三次应该觉悟了,但是人还是不觉悟。怎么知道呢?你接受了这种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苦恼的事情。假设你若说是不接受的时候,我知道是很苦恼,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样不接受!怎么样才能不接受呢?我们学习了《摄大乘论》以后,就应该知道这件事,就是不分别就不接受。你不要分别这个事情,就没有事。


这是很明显的一件事,譬如说现在这屋子里面有大的白莲花,或者红莲花,或者青黄赤白各式各样的莲花;或者是一个高山,高山、流水、大莲花,很多的各式各样的好看的花。你遇见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心里面平静、欢喜、喜悦,自然是这样子。若是遇见那个毒蛇、恶兽、老虎这些东西,你心里面是什么样子?心里不平静。但是若是没有…这个老虎已经过去了,这些不如意的境界过去了,你心里面不分别的时候,心里就平静。从这样的经验上看,所有的不如意的事情,你发觉了,你赶快停下来不要想,不要分别。啊,我对这个人非常的好,但是他一点良心没有,对我种种的伤害,你愈想就愈苦恼,那就叫做接受。不如意的事情你也接受;你若不想,不想,什么事情没有,没有这个苦恼。


所以这个受是领纳相,如意的事情你接受,苦恼的事情你也是接受,你不能够「一切法不受,得阿罗汉」,你不能。但是我们不是阿罗汉,没有那样道力,你也可以调一调,调转一下,不分别这件事。不分别这件事就没有事,所以也可以不受。


但是另外有一个原因,你不受你也得受,什么?是自己的业力,你前生造了罪,造了罪,你现在要得果报,得果报,就叫做「受」。这果报来了,你不受也得受,你不能不受。说是别人传来的话,说怎么、怎么的…,我可以不想,但是你身体上有病了,你不受,你不受也得受。


可是若是修学圣道成功了的人,也能不受。我这身体里有病,他也能不受,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时常修止观,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是无常、是无我的,观一切法空,那个心住在毕竟空那里了。这个色受想行识上的问题,他就不感觉,不感觉这件事,他就不苦,就没有苦受,就能不受。所以修学圣道的人,能有这样的好处。就是没有入无余涅槃之前,你得到涅槃了,就是有这种好处,就能不受。但是表面上你得那个病还是在的,那个老、病还是在的。但是在他内心里面的修行,他是不受这件事的苦恼的,他能不受。可是你没有这个修行,那不行,你不受也得受。


所以,色是变坏相,受是领纳相。「何因缘故」,色是变坏相、受是领纳相?我们有的时候你多思惟有好处,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从无始以来,人就是这样,为什么不从无始以来人不这样子呢?就会要这样想,这样想你没有办法回答,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地方给你回答了。


「想等了相」,这个色、受、想,这个「想」这个蕴,是「等了相」,这个「等」是普遍的意思,普遍的去明了、去思惟观察,所以就叫做「想」是「等了相」。普遍的去观察、去认识它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道理,叫做「等了相」。


「行造作相」,这个色受想行这个「行」,是造作的意思,就是有了行动。这个「造作相」,当然我们会想到身体表现出来的行动、或者口发出来语言,这就叫做「行」。但是主要是心行,是内心里面的动,叫做「行」。


这个我们发出来语言、发出来行动,是心发出来的,不然的话身不会动、口也不会说话的,是由心发出来的,所以这个行是你的心的,你内心的动。「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这句话是对的,是「仁者心动」。这个心动,在这里说这个「行」是造作相的意思,是有目的的发出来的动,那叫做「行」。


人好像是习惯了,不是有固定的目的也会动,也会动,那个不是属于行蕴的,不属于行蕴喔。可以包括在行蕴里面,但是那个义不够…不具足。


「识了别相」,这个「识」,眼识乃至意识,他是「了别相」,就是对于一切法有个明了性,叫「了别相」。


而其实这个受、想、行都是由心发出来的作用,由心发出来作用,不是离开了心有受想行的。心接触一切法的时候,有受的作用、有想的作用、有行的作用,是这样意思,是这样分别。它是王,那个受、想、行是臣,王和臣的不同,就是这样说喔。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由彼诸法本性应尔、自性应尔、法性应尔,即此法尔说名道理,瑜伽方便。


「由彼诸法本性应尔、自性应尔、法性应尔」,前面都是问。「何因缘故,地水火风是坚湿暖动?何因缘故,诸蕴是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何因缘故,色是变坏相、受是领纳相、想是等了相、行是造作相、识是了别相?」这是问,这底下回答了。「由彼诸法本性应尔」,就是由于这一切法,它本性就是这样子,它本来就是这样子,从无始以来就是这样子。这个「本」就是根本,根本就是过去。过去,就是从无始以来就是这样子。就是地是坚相、水是湿相、火是暖相、风是动相,从本以来就是这样子。这「本性」是说过去;「自性应尔」是说现在,从本以来就是这样子,现在它的体性还是这样子。「法性应尔」,就是未来的,将来的地水火风也还是这样子,也还是这样子啊。将来也还是诸蕴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将来也还是色变坏相、受领纳相、乃至识是了别相,「法性」就是这样子。


「即此法尔说名道理」,这就是道理,就是这样子喔。


「瑜伽方便」,也是你学习瑜伽的一个方便,也就是这样意思。





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尔为依,一切皆归法尔道理,令心安住、令心晓了。如是名为法尔道理。


「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尔为依」。「或即如是」,就是前面,前面说的这些事情,是这样子,或者是不同意,另外有个样子,叫「异如是」,另外的样子。「或非如是」,「即如是」、「异如是」都没有,或者是这样子。「一切皆以法尔为依」,就是这样子,都是以法尔为依止的,就是都是法尔。


这里面啊,譬如说我们人,头上没有角,但是有的地方有的人头上有个角,就是和我们不同,「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是这种情形,不同的,各式各样的,各式各样的情形。


现在今天的世界,看那个蛇是这样子,看那个鸟是这样子,看那个人是这样子,但是若是另外的不同的世界,又有不同的情形,所以「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是这样子。


譬如说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在太阳下有影;但是阿弥陀佛国的人不是,你在光明下没有影,就是各式各样的差别境界,不是一样的。


说是我们人在地面上走,徒步走,人的生活是这样子;那天上的人,和我们不同,天上的人他会天空里走,有各式各样的情形。「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总而言之,「一切皆以法尔为依」,自然是这样子。


这个经论上、佛经上常说,这个诸天来见佛,听佛说法。听佛说法,这个法会一结束了,诸天就走了,但是走不远,忽然间就不见了,那是什么原因呢?走得太快,他那种速度特别的快,所以就是我们的肉眼迟钝,一下子不见了;若是天眼那还是不同了。所以各式各样不同的情形,这「一切皆以法尔为依」。「一切皆归法尔道理」,这些事情就是自然是这样子。


「令心安住、令心晓了,如是名为法尔道理」。所以我们佛法里面,是重视闻思修,重视这个思惟,重视思惟,但是到有些地方,你不可以思惟的。你就到此为止,你不能思惟的,你就这样安住下来好了。因为你思惟、思惟啊,到思惟不过去,可能令你发狂了,都可能的,所以「令心安住、令心晓了」,佛菩萨开示我们这个法尔道理,教你明白这件事,你就是不要再思惟这件事,「如是名为法尔道理」。「法尔」再换一句话就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是这样子。





如是名为依四道理,观察诸蕴相应言教。


这是前面这一大段,这个是…这个修瑜伽的人、修止观的人,你要根据这四种道理去观察色受想行识诸蕴,相应的言教,就是佛说的观察诸蕴的相应的言教,你要这样子去思惟去。





(这个小一点字的这上面,我们从第四行开始)





此境瑜伽,虽通一切,然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或说观待等四种道理,


这叫做「境瑜伽」。「境瑜伽」就是…这看出来呢,主要还是以色受想行识为所缘境去观察。所以初开始修止观的人,你要尊重佛的智慧,佛怎么说你就怎么观察,你不要自己另外想出个方法来,你不要这样。你成功了以后,你可以无穷无尽的变化,但是它能够…还是能符合佛的本意的。我们若初开始,你不尊重佛的这个相应言教,你自己去独出心裁,那这是不对的。所以「或说观待等四种道理」,为境瑜伽,叫做「境瑜伽」。





如是乃至说蕴界处缘起谛等,皆名瑜伽。总具四性,顺四法故。


「如是乃至说蕴界处缘起谛等,皆名瑜伽」,像这种四种道理,「如是」就指四种道理,如是四种道理可以作为「境瑜伽」,乃至到说这个「蕴界处」,乃至又说到五蕴、说到十八界、说十二处、说十二缘起、说这个四谛(苦集灭道四谛)、乃至六波罗密、乃至一切法。「皆名瑜伽」,都可以称之为这个瑜伽的、称之为相应的。因为你用佛法的智慧去观察的时候,它都是相应的,没有冲突矛盾的。这个「相应」的意思,就是不冲突,能够随顺,没有矛盾,叫做「相应」。


「总具四性,顺四法故」,因为这一切法都具足这四种体性,都具足这四种道理,也都是随顺这四种法。谓一切境无颠倒性,无颠倒性是一法、不相违性、相随顺性、趣究竟性,都具足这四法,所以都是「相应」的。


这前面主要就是说这个境瑜伽,这底下说「行瑜伽者」





行瑜伽者:谓一切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顺正教故、趣正果故,说名瑜伽。


「谓一切行,更相顺故」,这个「行」就是走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叫做「行」。我们佛教徒在佛法里面,随顺佛的教导去修行去,也就像走路一样,一步一步的向无上菩提那里去,向大般涅槃那里去,所以叫做「行」。若是你不修行了,就停下来了,就不向前进了。这个行啊,「谓一切行,更相顺故」,念更ㄍㄥ,「更相顺故、称正理故、顺正教故、趣正果故,说名瑜伽」,现在是说这个行叫做瑜伽,行怎么叫做瑜伽呢?


「谓一切行」,佛法里面所说的一切的修行法门,都包括在内,「更相顺故」,此法门、彼法门、彼彼法门,互相都是随顺的。


譬如我们坐禅,坐禅和念佛法门,是互相随顺的,没有冲突。因为你常常静坐,你心就是寂静,不颠倒。不颠倒啊,一个寂静就不颠倒,一个修止观,修观啊,令你有智慧,也是不颠倒。那么心不颠倒,你临命终的时候,就是信、愿、行现起,你念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佛放光接引,就是往生阿弥陀国了嘛!所以坐禅,禅和净土法门不相违背,不相违背的,也是互相随顺的。说我读经、我去拜佛,我没有静坐,但是读经、拜佛,与静坐、与念佛法门,一切都是随顺的,没有冲突。


一切的法门都是「更相顺故」,我也随顺你,你也随顺我,没有冲突的。说我不念佛,我念咒,念咒与念佛也是一致的、与坐禅也是一致的,也没有冲突,也是一样的。所以一切的法门,「更相顺故」,所以叫做「瑜伽」。


「称正理故」,所有的修行的法门,都和那个第一义谛是相称的,没有冲突。因为佛说这么多的法门,目的就是念佛法门也好,你是禅也好、你念佛名也好,你念经也好、拜佛也好,佛说这么多法门,都是向于第一义谛,不是停留在惑业苦那里。这个和凡夫境界不同,凡夫境界互相障碍,这些种种的事情,也可能有不障碍的,但是啊总是有问题;佛说的法门不是,这是无障碍境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


「顺正教故」,你种种的修行都是随顺佛教,都是佛所教导的,所以与佛的教也是相随顺而没有冲突的。


「趣正果故」,所有的修行都是向无上菩提那里、向大般涅槃那里进趣,进趣到大般涅槃那里去,叫做「趣正果故」,与果也是相应的。那么,所以行就是瑜伽,行是相应的,「说明瑜伽」。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此行瑜伽,虽通诸行,然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或说正修诸行,说名瑜伽;或说三十七菩提分法,说名瑜伽;或说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运道,说名瑜伽。


这底下再指出来究竟这「行瑜伽」指什么说的呢?这底下说「此行瑜伽」虽然是通于一切的修行法门,可是在一切的经论里面,或者佛说的经、或者佛弟子造的论。「就相随机」,这个经里面、论里面,就法、就法相来说、就众生的根性来说,所以会说出来种种不同的修行法门,「种种异说」。其中说得什么呢?「或说正修诸行」就叫做「瑜伽」,这还是通说。


底下,「或说三十七菩提分法,说名瑜伽」,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三、四,一十二)、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合起来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分」者,因也,「菩提」是果,这三十七种法门是三乘菩提的因。这个「菩提」通于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都叫做「菩提」。说三十七菩提分法,说明叫做瑜伽。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者简单说就是四念处。修这四念处,就叫做行瑜伽。


「或说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运道,说名瑜伽」,「奢摩他」翻个止,「毗钵舍那」翻个观。这个止观「平等运道」。


「平等运道」呢,这可要有修行的人才能平等运道。我们初开始学习的人不能「平等」。就是我们修止的时候,就不能修观。止有的时候修得好、有的时候修得不好,就是不稳定;修观也是,有的时候观得也是很好,有时候不能观,总是不合适。等到止修成功了,观还没成功;或者观修得不错,这止还没好,修得不好。


譬如说这个初果圣人、这个二果圣人,他们已经不是凡夫了,是圣人了,已经断惑证真了,但是这止还没成功,止还没修成功。他就是得到了欲界定、未到地定,还没有得到禅,色界四禅还没成就;或者是已经得到未到地定了;或者未到地定没得到,只得到了欲界定。所以他的止还没有成功,还不圆满。所以这个初一段的修行人,只是观修得还不错,止还没成功。有的人止成功了,他虽然是凡夫,得到四禅八定了,那他止修得不错,但是没有观,没有修四念处观,就是不平等。


现在说是要「平等运道」,止也修成功了、观也修成功了,就是止里面也有观、观里面也有止,因为止而得到轻安乐、因观而得到轻安乐,这时候止观双运,止观能够双运,这个时候叫做「平等运道」。就是他在修观的时候,他还是止,心里面还有止的功夫,那么就是止观双运。我们止观没成就的人,你修止假设能相应一点,等到修观的时候这个止的功夫就退,退下来,就不行;若止成功的人不是,他不退。


这个地方有什么分别呢?譬如说你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本来也是不错了,但是你的耳识还在动,有什么声音会听见,你还在动。但是他有了定的时候,听见是听见了,他还是在未到地定里面。


若是得了初禅(应该是二禅)以后不是了,你有声音他听不见,听不见,你拿引磬去开静,不可以,就无效了,你拿引磬不可以开…令他出定的,他若自己要出定,可以出定;他若不出定,你就打雷他也不出定,这是不可以的。


所以那个时候,得到禅以后,在禅里面修观呢?这时候这个禅不失掉,你心里面去思惟一切法毕竟空、唯心所现,这个禅还在,所以止观双运。若是这个未到地定以下的定,你若思惟诸法皆空,思惟…不管是【唯识观】、是【性空观】、是【一心三观】,是怎么观…,你心一动,这个定就退失,不能说止观双运。所以现在这里面说「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运道」,叫做「瑜伽」,这境界就高了,这程度很高了。





如是乃至复说菩萨所有殊胜慧悲,平等双转,名为瑜伽。具上所说四种义故。


「如是乃至复说菩萨所有殊胜慧悲,平等双转,名为瑜伽」,前面说三十七菩提分法叫做瑜伽、止观双运叫做瑜伽。乃至到菩萨所有的殊胜的智慧、殊胜的慈悲心,那叫做平等运道,那个时候就是要到第八地菩萨,第八地菩萨。


不过若照这个我们汉文的佛教来说,要到第五地,不一定到第八地,第五地。第五地是难胜地,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到难胜地以后,那个殊胜慧悲才能够平等双运。就是他那无漏的无分别的智慧和大悲心。这个大悲心去广度众生,是后得智;那个殊胜的智慧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和有分别智平等双运,要到第五难胜地以上才能做到。


不过我那一天说过,若宗喀巴大师的意思,要佛才可以,其他的人还做不到,这是说法有点不同喔。「说明瑜伽」…「平等双运,名为瑜伽」。


这样说法呢,以三十七菩提分法说明瑜伽,这应该是初发心的时候。初发心的时候,以四念处为瑜伽,修学止观。到止观双运那就是进了一大步了,程度很高了的境界。那么,到最后,菩萨的殊胜慧悲,平等双运,是更高一层的境界。


「具上所说四种义故」,因为什么三十七道品和止观双运、菩萨的殊胜慧悲,名之为「瑜伽」呢?因为具足前面说的那四种义故,都是…彼此都是相应的,「谓一切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顺正教故、趣正果故」,,所以名之为瑜伽,这样意思。





果瑜伽者:谓一切果更相顺故、合正理故、顺正教故、称正因故,说名瑜伽。


「果瑜伽者」,前面说这个「境瑜伽」,说这个行瑜伽,现在说这个果瑜伽。「谓一切果更相顺故、合正理故、顺正教故、称正因故,说名瑜伽」,这个「果瑜伽」,就是修学圣道的人有成就了,得到了果,得到了一个结果了,那叫做「果瑜伽」。【小乘】当然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三明六通的这些事情。【大乘】佛法就是十地菩萨他所得的圣道,乃至到佛的境界,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量无边的这些功德,都名之为果。


这些果法呢,「更相顺故」,彼此也都是相随顺的,而不是相冲突的。说是我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去,但是我念阿弥陀佛念得不相应,我念药师佛。你若念药师佛,《药师经》上说,你念药师佛的时候,你愿生阿弥陀佛国也是可以,临命终的时候,药师佛派八大菩萨送你到阿弥陀佛国去。这可见这果是相应,也是彼此相应,没有矛盾的,是这样子。所以叫做,果彼此是相应的,「更相顺故」。果当然是合正理,你得到无分别智,和第一义谛是相应的。也是随顺佛的正教的。


「称正因故」,你得到的果,和你当初修的因也是相应的,也是相合的。如果不相合,这个因不能得果了,不能得果,那是白辛苦了嘛,「说明瑜伽」。





此果瑜伽,虽通诸果,然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或有处说力无畏等不共佛法,说名瑜伽。


佛的智力,这个「力」是佛的智慧力量,一共有十种,有十种智力。这个「无畏」有四种,四种无所畏。「等」,还有「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不共佛法,不共于声闻、缘觉二乘人的佛法,也是佛的功德。这是佛的果,佛所成就的果。这些果也名之为瑜伽。





如是乃至或说有为、无为功德,皆名瑜伽。具上义故。


前面说佛的力无畏等十八不共法,这都是属于有为,乃至到或说有为的功德,和无为的功德。「无为的功德」,你断诸烦恼的戏论,与第一义谛相应,那叫做无为的功德,都叫做瑜伽。因为都具足前面的四种义,所以名之为「瑜伽」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问:昨天的谈到,这个你提到「即蕴无我」,是「空」;「离蕴无我」是「无我」,是一个(人空)「我空」、一个「法空」,还有它的原因何在,请师父详细的再阐释一下。

答:「离蕴无我」,是「人空」;「即蕴无我」,是「法空」。

  这个「离蕴无我」这是约对治方面说的,在所对治那方面就是我们的…执着心认为色受想行识这五个法、五个蕴之外,另外有一个…有一种「理性」,是常恒住不变易、有主宰的、有主宰性,这个是「我」。就是…所以这个五蕴这边加上一个,就是「色受想行识、我」是六个。我们如果这样执着的话呢?就是在蕴以外有一个我的体性。「色」是这样的体性、「受」是这样的体性、「想、行、识」是这样的体性,另外一个还有一个有体性的我,还有一个我。这样子就是呢,蕴以外有一个我,我们若这样执着的话呢?佛就说蕴以外没有我。如果有一个我呢?佛就说「色受想行识、我」,应该这样说才符合事实。佛没有这样说,就是表示蕴外没有我。这个蕴外这个我啊,这个我在什么地方?也还是在这蕴这里,在这蕴内的。

  所以这个如果说是你执着这个「我」若是大,这个蕴就在我的体性里面。若执着这个蕴是很大,「我」是很小,这个我是在蕴里面,但是它自己在它自己的体性的。不管说是蕴大或者是我大,都是蕴以外另外有一个我。那么修「无我观」的时候,就是观察只是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我,另外没有我的。

  这个《瑜伽师地论》后面有讲、《大智度论》里面也有讲。如果这个「我」是在身体里面,「我」是常恒住不变易,有主宰性的,那这样子讲呢?这个「我」在身体里面的话,这个身体苦恼的时候,这个「我」苦不苦?「我」苦不苦?说「我」也苦,苦就是变了。你若感觉苦,这个「我」就是受变化了。「我」原来是不苦的,现在有苦恼的事情来了,「我」苦了,「我」就受到…就是有变化。那就和原来的常恒住不变易有冲突,那个「我」就是无常的了。若说是这个「我」在身体里面住,「我」是不受影响的,这个身体苦了,「我」是不苦,那你感觉一下,你苦不苦。所以这样子呢?就是表示这个「我」是不存在的,「我」是不存在的。

  这说这个「离蕴无我」,其实这两种空观、两种「无我观」都应该修。说另外没有「我」,只是这个身体就是「我」,色受想行识就是我。

  不过执着色是我,这种执着的人,可能是一般的粗心。因为这个身体有时候胖、有时候瘦了,但是在「我」上呢?好像没有这种感觉。这个我胖了,没有这种感觉。所以说色受想行识,多数执着这个「识」是「我」,「色受想行」是「我」的住所。这个色是「我」的住所,而不是「我」,像这个房子是我的住处,房子并不是我。

  说这个色、这个身体是「我」的住处,是这样执着。这个「受」呢?是我和一切法的时候接触的感觉,这样子。这个「想」呢?就是我接触一切法的时候,我要认识一切法、认识一切法是怎么回事情?我可以说话,这都属于想。我采取了行动,是这样子,它们是我发起的…色受想行识发起的作用。另外有一个我的体性,是识,这么执着。

  这么执着呢?但是观察没有「我」,只是识而已啊,这个识又名之为「我」而已。而不是离开了识,有「我」的体性,应该是这样子,那就是无我了,只是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我。所有的作用,就是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我。这是破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我的执着。

   如果说,好!「我」另外没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识就是「我」,识就是「我」。识就是我,是观察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因缘有的,都是毕竟空的,毕竟空那有我可得,色受想行识都不可得了,所以我也不可得。

  说「即蕴无我」是「法空」;「离蕴无我」是「我空」。「离蕴无我」,就是「人无我」;「即蕴无我」就是「法无我」。



问:这个「离蕴是我」和我们佛教里头的【真常唯心派】他们的(师父笑…)等于是印度教是我们佛教给他们…

答:这个这样子,若是用这样子,这个刚才说这个「无我」,这是在【般若】、【中观】这一部分的说法,是这样讲。若说是【真常唯心论】,那就是不同了。这【真常唯心论】修无我观是很困难的、是很困难,是不容易,不能那么修。只是修空观可以,修无我观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样子,修【真常唯心论】呢?一切色受想行识的有为法都是空的,空而不空是【真常】、【真常唯心】。所以这个…【真常唯心】因为色受想行识这个识,在有为法里面如果空了,那么这个人是木头了。所以《起信论》上非要加上一句,就是这个【真常唯心】这个「真如上有大智慧光明义」。在这个真如的体性上,有大智慧光明。所以把这有为法空了的时候,那个真常的真如上,有寂而常照的大智慧,这样子就是圆满了。但是和这【中观】、【般若】这个体系就是不合,就不一样了。但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呢?是这样子的思想,是【真常唯心】,是这样子。所以修无我观很困难,修空观可以。



问:这个假设【真常】有「我」,似乎是唱高调(?),因为不能够拒绝这是经论的时候,大家是没有资格去谈这个…

答:阿弥陀佛,这话是那样,佛教传到中国来呢,最盛的时候是南北朝,那个时候《楞伽经》…《般若经》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还是很盛行,《楞伽经》以后是宋,《般若经》是晋朝的时候就来了、晋前就来,汉朝的时候好像就来了。【净土法门】和在中国佛教史是最早,等到这【真常唯心】,它是后来,后来来到中国来,来到中国来。《楞伽经》是更晚,《楞伽经》是唐中宗,神宗元年来,就是这样记载了,这时候来。《起信论》稍早一点,说是真谛三藏翻译,也有人说是不是的,中国人造的哦。在南北朝的时代呢?【般若】法门很盛行、《般若》、《中观》很盛行。这时候还没有《楞严经》,但是《起信论》来了,来了似乎是学习《起信论》的人也是有,就是【地论宗】的人,也是有。

  等到了唐朝、隋…晋宋齐梁、陈隋之间,这时候【天台宗】起来了,【天台宗】智者大师我看也是【真常唯心论】,也是这样子。就是这么多的法门里面,天台智者大师是选了这个法门了,因为智者大师对《涅槃经》特别的有心得,有心得的。那么中国佛教,智者大师出现以前呢?中国佛教似乎这个思想还不稳定,一会那样子,一会子那样子。智者大师判教以后,中国佛教就是稳下来,思想就是这样子。

  【华严宗】起来呢?在我来看,其根本的思想还是和【天台宗】一样,小小的有一点分别,实在也没有大的分别。

  到了唐朝以后,唐朝初年,这个《中观》、《般若》的,还是有力量的,还是有。等到后来唐玄奘三藏回来,【唯识宗】起来,其它的学派都是…【天台宗】也好、这个【三论宗】也好,都是低下了一点。【天台宗】就是局限在江浙一带,那其他的地方都是【唯识宗】的天下和【华严宗】的天下。【禅宗】,后来的人说【禅宗】是兴盛,若我来看,都是因为教兴盛,所以禅兴盛;教若是衰微了,禅就完了,我的看法是这样子。

  那么后,就是这样子,一直是【真常唯心论】是中国佛教的主要的…主流,所谓叫做主流。就是近代、民国初年,杨仁山居士从日本取回来《中观论疏》、取回来《成唯识论述记》这些参考,那么这个【中观学派】、【唯识学派】,又逐渐、逐渐的起来。等到近二、三十年来,印顺老法师真是中国佛教,真是一个大的…就是平流中忽然间有大浪起来了,就是提倡《中观》,提倡《阿含经》。我认为还要继续的兴盛起来。其他的【真常唯心论】受到了印顺老法师这个思想的冲击,会渐渐的会低下来,你从现在看啊,是凡老一派这个【真常唯心论】这一派思想的人,我认为…已经出现的、没出现不知道,已经出现的这些人,没有发言权,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没有发言权,没有。属于这一派思想的人,小小的有一点思想,你不敢同印顺老法师比,你不敢、不敢,是这样子。所以这样子下去,刚才也可能有大福德、大智慧人出来,那就不知道。

  但是我看将来中国的佛教,锡兰的佛教,我们中国派到锡兰去学习佛法的人、派到日本学习佛法的人,加上【南传佛教】到了台湾,把【南传】的藏经翻成汉文。这样子蕴酿起来的时候,我看【南传佛教】到中国来的人,也对中国的【真常唯心论】有威胁,也有威胁。这个印顺老法师【中观】的思想也直接的在冲击,所以【真常唯心】能起来,在今天来看还没有看见有一个人有这种大智慧,还没看到。这是佛教的这个…从佛教史和现在佛教的情况来说这件事。

  另外一个想法呢?【真常唯心论】也有些功德的地方,有它的优点,有些功德地方,但是也有一点…我等于说它不对,它有些…它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什么不足的地方?我们若是学习「无我观」的话,你学习《中观》的思想、学习《阿含经》、学习…我们还是说这两部分的佛法,学习《阿含经》的佛法、学习《中观》这一部分的佛法,你若这样能修「无我观」,人与人之间容易合,不嫉妒障碍。你有大成就,我发欢喜心,随喜功德,不嫉妒障碍。因为他修「无我观」的时候,他的心一切的事情没有冲突,没有我可得。每一个都是无我,彼此之间都是和合无我的,彼此都是合的,没有冲突。如果你修【真常唯心论】,修「无我观」修不来。

  你说是没有资格谈这个【真常】是无我的,没有这个资格,但是事实上你在…你用功修行的时候,【真常】修…这个【真常唯心论】的学者只好念佛,只好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士,修无我观修不来,因为思想上有冲突。有、没有资格去谈论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那里,就从事实上修行上看,只好我念一念《金刚经》、我念一念《法华经》,然后我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士,这就是修行了,修「无我观」修不来。修「无我观」修不来呢,结果呢?这个我执还在那里,我执、法执都在那里,不能破,降伏都不…都有困难。你我执在那里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怎么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地位高了的人,不过这是按今天来说,我看修养都不是太好,随时就会说出一句话攻击别人,会攻击别人。用贪瞋痴攻击别人。那么人就会不合。人不合,佛法就衰微了、就衰微。你若修这个「无我观」能成功的话,他不会,他这个嫉妒障碍这个的心就会停下来,随喜别人的功德,那么佛法就是容易兴盛。

  不要说大的佛教、大的佛殿(?),就是一个寺院里面,一个师父收几个徒弟,假设你不修无我观,一样的嫉妒障碍。一样的,没有什么分别,他就不合。一个老法师在的时候,有可能还算是大家在一起,有可能都不一定。等到老法师死了,就是四分五裂,就是不能合,就是各自发展了,不能合,都是这样子,就是因为这个我执还在,我执还在。假设你能无我的话,不要紧,我的师弟有道德,有种种优越的条件,他可以担当重任,好,我支持我的师弟,我不是**你,敲你的墙脚,破坏你,不、不…,不做这种事,他自然是合的,自然是这样子,这是不同。

  就是你,你们初来佛教的人当然可能还不知道这件事,但是你若是学习佛法久了,不用说,自然会知道,知道这件事,这样子。在家的在社会上,社会上的人做生意,好像「商场如战场」,我倒是没有这种经验。但是你告诉我「商场」,「商场如战场」,我就明白了。什么原因呢?就是我执,就是这样子。

  你看中国历史,什么叫做父母兄弟?没有这回事情,那有谁是我父亲,没有这回事情。我若有机会,**一切人我做皇帝。我父亲一样的,也是把他搞死他,不要说哥哥、弟弟。你看那个隋炀帝、看看历史上,就是这样子。佛教呢?学习了佛法,能够用功修行,能够把这些粗烦恼降伏一下,稍好一点。如果不能修无我观,就完全都暴露出来,若我看,从事实上看就知道。

  所以说这个【真常唯心论】有它的优点,是有优点,有什么优点呢?就是没有、不容易有【断灭论】。就是把五蕴,「照见五蕴皆空」,还有一个【真常唯心】存在,没有【断灭】,这是它的优点,就是这么回事。



问:它是用佛的常乐我净的说明比较好吗?佛的常乐我净理论比较容易接引来说明好呢?

答: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其他的学派的佛法也一样可以说「佛常乐我净」,也可以。你就说我们生死凡夫嘛,譬如身体变动一些,天的身体死掉了,换成人的身体,一直的相续下去啊。这个有漏的惑业苦,虽然苦恼的境界,它也不断的,一直的相续下去。那你修无漏的大悲心、那个无漏的六波罗蜜的功德,当然也可以常乐我净,但是那大自在的境界。一样可以说明的,也是没有困难。

  不过这个事还是这样子说好了,就是每一个人随自己的欢喜。你欢喜就【真常】,欢喜【唯识】、欢喜【三论】、你欢喜《阿含》,随你自己的欢喜好了。这天台智者大师这个意思。

  但是在最…我们刚才说这一段佛法,说了【瑜伽】,一切佛法都是互相随顺相应不违的,不冲突。冲突的是人的分别心,不是法,法本身没有冲突,人的分别心有问题。人的分别心有问题呢?也还是在凡夫,圣人还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我们说到了这学期写出来一个佛学院,我们发表了一个简介,教义里面我原来都没有这种想法,等到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当然我以前也看见过,等到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呢?就把以前的想法也加进去,发觉一件事,什么事情呢?小乘佛教徒攻击大乘佛教,说「大乘非佛说」,原来是凡夫的小乘佛教徒。凡夫的小乘佛教徒会说出这种话,若是入圣位的人,他是相信大乘的,从经论上有这样的说法。《法华经》也有这个说法,《般若经》也有这种说法。已经入圣位的这个小乘佛教学者是相信大乘的,他不会去破坏大乘。

  破坏大乘的是凡夫里面的小乘佛学的一部分,也不是全面的。但是这句话说得是很厉害,说「大乘非佛说」。「非佛说」那是谁说的?那么就是魔说的,所以这句话是很厉害。这句话是很厉害,而我们中国的【真常唯心论】的学者没有话好说,就是闭口,你不能解释这句话是错的。但是你说出来那几句话没有力量,那么谁能说出、能解释这句话说的不对呢?只有印顺老法师。他有著作,他能解释这句话,把这句话反驳,他保护了大乘佛教。

  当然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学者,对印老是不满意,对他是不满意的。不过现在到今天来看,这些老法师还走了,还有谁在啊?我看【华严宗】的老法师也不在了,【天台宗】的老法师也不在,中国大陆听说这个四川.重庆,啊,不是,成都的文殊院的这个老法师,就这些人,我八九年去的时候想要看看他,他说有病,我也没打扰他。另外【天台宗】那里还有谁?【天台宗】的老法师也不在,【华严宗】的老法师也不在,【禅宗】的老法师我看也都走了,都走了。传统佛教的人先走了,那些老法师的弟子有多少?

  所以这个【真常唯心论】,我的想法呢?除非有大福德、大智慧人出来领导还有可以。所以谁也不要说这个佛法好、那个佛法不好,谁也不能说这种话。无论那一个学派的佛法,若有一个大人出来弘扬,那就是最好的佛法,人都是这样子,人都是这样子。你的智慧不够,那你就不要谈,这个事情不要谈。你说什么都没有用,人家不听你的。如果大福德、大智慧你说错了也是好,这是事实是这样子,人是这样子。初发心的人自己没有眼睛,都是看着,就是这样子。等到你本身修学地位高了,你才自己才有眼睛,但是谁能到那个程度?那个程度的人很少,很少的。

  所以这个学派之间,每一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去分析,去发挥,去说明这个,所以这个机会是平等的。但是人家接受、不接受又一回事情。又是一回事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如是圣教,亦名瑜伽,称正理故、顺正行故、引正果故。

这是解释《瑜伽师地论》这个题目。在题目里面先解释「瑜伽」。「瑜伽」里面,分「境瑜伽」、「教瑜伽」、「行瑜伽」、「果瑜伽」。这个「境」就包括了「理」在里面。这三种境、行、果,都已经讲过了。这以下解释这个「教瑜伽」。

「如是圣教,亦名瑜伽」,这样的圣教,就是佛所开示的一切的法门,这语言文字的佛法,它也可以名之为「瑜伽」的。

这个「瑜伽」前面讲过是,中国话是相应的意思。这个「教」称之为相应,怎么样解释呢?「称正理故」,它和佛所说的这个第一义谛的真理是相称合的,是相称的、是相合的。

就是「法界等流」,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佛说的这个教是「法界等流」,就是佛觉悟了这个法性的真理,由于大悲心的推动,就是流出来这个清净的、显示真理的语言。这个语言表达佛所觉悟的真理是正合适,恰到好处,所以叫做「等」,「等流」,就是「等」,和那个真理是相合的。所以这上面以这个「称正理故」就是那个「等流」的意思。如果是它和这个佛所觉悟的真理、佛所证语的真理,佛在菩提树下所觉悟的这个缘起、法性的真理,若是不相合的话,那我们学习佛法就是白学了,就是没有用了,那你不能因此而证悟真理的。现在佛告诉我们是「等流」,是「称正理故」,所以我们可以放心了。

「顺正行故」,它能随顺我们的修行。我们依据佛的教法去修行去,它也是相合的,它也相合喔。这个相合这个意思呢?就是契机,有契机的意思。「称正理」是契理;「顺正行」是有契机的意思。说是它是「称正理」,但是与我们的根性、程度不合,这也是会有困难,也会有困难。它能契机,这个契机这句话呢?那我们从经论上的学习,可以知道这个修行的事情就是止观,也就是所谓禅。禅是什么?就是四念处。修四念处啊,其中这个修止的这件事,有多少和人的这个分别心有一点距离。因为我们的分别心,习惯了散乱的境界,东想西想这样子,自由的活动。这个止不是,叫它不要动,这是有一点不合。但这个观是合的,观怎么是合的呢?观就是思想,就是按照佛的教去思惟去。这和打妄想是一样的,只是内容不同。和打妄想一样,所以就是能契机了。这个语言文字啊,佛说法的时候,就用我们习惯使用的这种语言文字。所以我们就是按原来的情况嘛,原来的这种语言文字,来表达真理,所以我们心里面去思惟去,也是合适的。所以叫做「称正理故、顺正行故」,是随顺的,并不是有什么困难的。

「引正果故」,这个教,这个「教瑜伽」,你依这个教去这样修行,就能使令你引发出来圣道,能引发出来圣道,就是证果。这是一种没有过失,而有广大的利益的一种成就,所以叫做证果,所以这个「教」也叫做「瑜伽」。如果这种教不符合真理、也不顺于正行、也不能引正果,那就不是佛教了,那就有问题了。

若是我们学习佛法啊…我们从印度佛教史来看、从中国佛教史来看,的确是有问题。就是你不常学习、你不常读诵经论,你的修行的法门逐渐的就会偏了,就会有偏差,就会有这个问题。所以用功修行的人,你不能够只是坐在那里修止观,一定你还要读经,你一定还是要这样子,它才能够使令你心安。就是有的时候读经,有的时候你都会想,我这样修对不对呢?都会有这种想法,所以一定要读经的啊!若是把这个经论啊,不立文字,把这个经放在藏经楼上去喂虫子、给虫子咬,说我这样子可以开悟了,从《佛教史》上看,是不可能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就是你读经,说是我有一点境界是不是和经论相合,都可能还是不一定的,都还不一定,何况你再不读经呢!所以这个地方呢?是这个「教瑜伽」可见也非常重要,非常的重要的。

这样说就是,境瑜伽、行瑜伽、果瑜伽、教瑜伽合起来名之为「瑜伽」。这前面是「通说三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



一云:正取三乘观行,说名瑜伽。数数进修、合理、顺行、得胜果故。

这是第二个解释,就在《瑜伽师地论释》这部书上有两种解释,现在是第二个。

第二个说法呢,是「正取三乘」,就是主要的,这个「正」在这里应该说是主要的。前面说通于三乘境、行、果等,现在不那样说。主要的是取这个三种佛法里面,声闻乘、辟支弗乘、佛乘,这三种乘里面都有境、教、行、果(教、理、行、果)。

现在单独的取这个观行来说,就是修行的这一方面来说,就是修止观。修止观里面呢?本来是有止、也有观,但是这个止字、止略去了,就单独说观,这可见观的特别重要。因为你单修止而不修观,就是成功了,当然也是不错,可是还是凡夫啊,一定要用观才能得圣道的。

「说明瑜伽」,就是这个止观、三乘学者所修的止观,叫做「瑜伽」。因为什么呢?「数数进修」,这个「数数」就是一次、又一次、不间断的,不断的重复就是了。修止也是、修观也是,不断的重复这么进修。这个「进」就是向前进,不停下来。你能够这样去不怕辛苦,也不怕腿疼,去修止观。这样子去用功修行,它是要「合理」,要符合佛说的教理,就是「境瑜伽」。

「顺行」,也是随顺佛所说的这个法门而修行。「得胜果故」,这样子你就会得到一个殊胜的圣道,叫做「得胜果」。

这个以止观的修行为瑜伽,这是符合正义。这个瑜伽师,就是修…就是在我们中国佛教习惯的说法,就是禅师。瑜伽师就是禅师,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说「合理、顺行、得胜果故」,这个合理,也就表示你修止观的时候,常常要读经,也有这个意思。



境、果、圣教,瑜伽境故、瑜伽果故、诠瑜伽故,亦名瑜伽,非正瑜伽。

这前面说行是瑜伽,止观的修行是瑜伽,其他的这几个不是瑜伽吗?可也不离开瑜伽的。这个境、和果、和圣教这三个,是瑜伽的所缘境。这个禅师啊、这个修止观的人是…这个境、果、和圣教这三个,是所缘境,这个禅师所学习的境界。你不能够单独修止观的,你还要读这个圣教,圣教里面也说到圣道所成就的果、所缘的境界,也包括这几个的,是瑜伽的境。

这个「瑜伽果故」,境是这个瑜伽师、这个禅师的所缘境;果,是修瑜伽的人所成就的果;这个教是「诠瑜伽故」,是显示这个瑜伽应该怎么修行的、应该怎么样修行。你时常要阅读它的,你才能够保证你修行得没有错误。不只是坐在那里修止观,你还要读这个圣教,里面也包含这个圣果和一切的所缘境都包括在内、在里面的,所以它们也是瑜伽。

「非正瑜伽」,但是不是主要的,主要是说修行这方面说、修止观这方面说的。这(讲义)底下这「今」字不要喔。

这样子,就是,前面一个解释是通说的,这第二个解释是别说的。一个通、一个别,但是主要是别,别也没有弃舍通。这个瑜伽的解释就是这样子。

这个题目的「瑜伽」这个词解释完了,现在就解释这个「师」。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梵言阿遮罗,此云师。有调化之功,匠物适机,群徒所放之美称也。

「梵言阿遮罗,此云师」,这个梵文是这个「师」这个字叫做「阿遮罗」,我们汉人、中国人叫做「师」。

「有调化之功,匠物适机,群徒所放之美称也」,「有调化之功」,这个「师」是指这个人说的,指教导我们的人说的。他有一个调转、调和、调理、转化我们的这个功能。我们这个身口意,不符合圣道,与圣道有点距离,他能调、渐渐地调和、转化,他就与道相应了,就可以得圣道了,「有调化之功」。「化」是变化,变化气质,有人说是变化气质,实在主要就是这一念心。调身口意其实就是调这一念心。我们这一念心若是调伏了,身口自然也调伏。这个心它有烦恼推动它,叫它去种种的活动,都是染污的。现在调伏它,用智慧、用佛法里面的般若的智慧、随顺般若的智慧去行动、去说话、去思惟,叫它与圣道相合,这叫「调化」。

「匠物适机」,这个「匠」,就是巧妙的意思,木匠、铁匠、泥水匠,他有这巧便的智慧,能够…也还是「调化」,这就是教导…这「物」就是众生,教导众生。「适机」,他教化的,能适合那个人的根性、能契合那个人的根机。其实「机」是什么?「机」就是心,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这一念心它是一切法的开始,一切法都是因…由心而有的。你若没有分别心的时候,一切法都没有了。所以这个「适机」就是契合众生的心而已。就是调伏这一念心这件事,他调和得很适当,没有过犹不及的这些事情。

「群徒所放之美称也」,在这应该念仿ㄈㄤˇ喔。就是众多的学者,众多的弟子所仿效的一个「美称」,向他学习而一定有成效的一个美好的称呼,就叫做「师」。这个「师」这个字这样解释。



释论解云: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

「释论解云: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这个又引…这是遁伦法师…这是《瑜伽师地论记》,这是唐朝的遁伦法师他编辑的,前面那几句话是遁伦法师讲的,这底下他引《瑜伽师地论释》上的解释。说三乘的修行人,他由「闻思」修等的次第的「习行」,不断的学习。「行」ㄒㄧㄥˊ这个字这个字当动词讲,就是向前进,一步、一步走向前进。如果当名词讲,就念行ㄏㄥˋ。「行」ㄏㄥˋ就是你修行的成就、德行。修行有了成绩了,叫行ㄏㄥˋ;你在修行的时候应该念行ㄒㄧㄥˊ。我查了字典,查了多少次,当然多少次,人、很多人都念行ㄏㄥˋ,大行ㄏㄥˋ普贤菩萨,这念行ㄏㄥˋ是对,他是有德行的人,有成就了的人。「次第习行」,按照闻思修的次第,不断的这样子修行的人。

「如是瑜伽随分满足」,这时候应该念行ㄏㄥˋ了。你从闻思修上的次第的学习,时间久了你就会有成就,什么成就呢?「如是瑜伽随分满足」,随着你的修行,一分一分的成就。你这时候闻所成慧你这时候有点成就,进一步又成就了思所成慧,进一步有修所成慧,修所成慧也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随着你自己的精进或者懈怠,或者不完全懈怠,也还是用功,那么你就会有成就。或者到了六十分,或者七十分,或者是一百分,或者两百分,逐渐的这么成就,就是叫做「满足」,一部分、一部分的满足。

「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如是「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是这个人自己用功的事情。「展转调化」,是这个人他本身有一点成就了,他就去展转的去饶益同梵行者,所以叫做「展转调化」。你给我做老师来教化我、教导我。教导我,我若继续用功修行,我有点成就了,我也可以去教化别人,所以展转的调化诸有情故,这样子,这就叫做「瑜伽师」,这瑜伽师就是这么回事。



或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师。

「或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前面这个解释通于一般的加行地。这个我们按照法的规定来说,这个做瑜伽师最低限度要到加行地的程度。在资粮位、在外凡位给人家做老师,是勉强了一点。到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到暖顶忍的时候,你为人做老师,还好一点;说没有到暖顶忍就给人做老师是勉强一点的。但是这里来说也应该通于圣位,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得无生法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八地,都包括在内了,「或诸如来」这是最后了,这个瑜伽师到最后圆满就是佛的境界。

「证瑜伽满」,一切功德究竟圆满了。「随其所应,持此瑜伽」,随他所适合的,「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就是随其所应,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了。

「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他的内心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法门,所以叫「持」。他用这样的瑜伽来调化一切圣弟子等,那佛的究竟的境界,那是非常广大的,教化一切圣弟子等,凡夫的弟子乃至圣位的弟子,都包括在内的。

「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叫做「瑜伽师」,「令其次第修正行」,这个「次第修正行」真是不容易。

这个在…你若看这个天台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他说得很微细的,这个次第还真是不是容易。若读《优波鞠多尊者传》也会明白这件事,那真是圣人啊。若遇见佛、遇见大菩萨,拜他做师父,那真是…真得要有善根啊!他能够随时随地有次第的、恰到好处的教化你,「故名瑜伽师」,这叫瑜伽师。



梵云步弥,此云地者,生成住持义也。始自五识终暨无余,凡圣因果统无不备,皆具能生成住持,有类于地,故云也。

「梵云步弥,此云地者」,前面这「瑜伽师」讲完了,这底下讲这个「地」字。

「生成住持义也」,这个「地」是什么意思?就是大地,这个大地它能生长万物。这个「成」,就是生长到最后圆满了,叫做「成」。成了以后还能「住持」,不失掉,这个大地能够这样子。现在这里是说,不是说大地,是说我们修行人的这个地。看底下解释喔。

「始自五识终暨无余,凡圣因果统无不备,皆具能生成住持,有类于地,故云也」,这是正面的解释这个「地」。

「始自五识」,就是《瑜伽师地论》从开始,开始从这个<五识相应地>就是<本地分>,五识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乃至三摩哂多地、非三摩哂多地、有心地、无心地、还有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乃至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一共有十七地。「终暨无余」,到最后到这个「无余依地」,一共十七地。

「凡圣因果统无不备」,这十七地里面,凡夫的因果、圣人的因果。凡夫的因果,当然说到造恶就要到三恶道去,修善就到三善道。其中说到修禅定,说得非常的详细,就是从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无色界的四空定、灭尽定,很多、很多的事情。这样子…若是灭尽定那就是圣人的境界,如果只是说到四禅八定是通于凡夫的。圣人的因果,修这个四念处、三十七道品,乃至到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得十地菩萨,这一切因果,「统无不备」,完全都包括在内,没有不具足的了。

「皆具能生成住持」,这个一共十七地,我们若是学习它的时候,它有这种功能,能令你裁培善根,使令善根得生长、得成就,成就了以后而不失掉,能够住持不失坏。这个不失坏这个住持的意思,安住而不失坏,只有圣道才可以。你修学出世间的法门,你若有成就了,就是永久的成就而不失坏。世间的这个善恶因果都是不能住持的,都是有时间性的,到时候就没有了。你就是这个人造恶,造了很重的恶,到地狱去,到地狱还是有时间的;就是不管是多长,只要有时间,总是一天一天到时候没有了,就结束了,不是永久在地狱里头、永久在三恶道里,不是。你修的善法,你到了非非想定,八万大劫,到时候这个定也就完了,也结束了,都是失坏的,能生成而不能住持。但是若是佛教的功德、出世间的圣道可不是,「生成住持」,常乐我净,而不失坏的。

这样子说呢,这个<本地分>十七地,「有类于地」,就像这个大地似的,能生成住持万物似的,「有类于地」。「故云也」,所以叫做「地」,它是瑜伽师的地。这十七地,这十七个部分的佛法能为瑜伽师的地,能令你「生成住持」三乘的圣道,所以叫做「地」,这样的意思。这个地就是这样的解释,这叫做地,这底下又再解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