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观经四帖疏讲记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初解化前序者,就此序中即有其四:

第一解释教化前的由序,这当中有四部分内容:一、“一时”;二、“佛”;三、“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四、“与大比丘众”以下。

初言“一时”者,正明起化之时。佛将说法,先托于时处。但以众生开悟,必藉因缘,化主临机,待于时处。又言“一时”者,或就日夜十二时,年月四时等,此皆是如来应机摄化时也。

首先说到“一时”,是要说明如来发起教化的时间。佛要说法,首先要借托于时间和处所。这是因为众生开悟必须要借助因缘,化主应着机缘而降下教法,也观待于时间和处所的因缘。
又说到“一时”,或者是指日夜的十二个时辰、年、月、四季等等,这都是如来应机摄化的时辰。

言处者,随彼所宜,如来说法,或在山林处,或在王宫聚落处,或在旷野冢间处,或在多少人天处,或在声闻菩萨处,或在八部人天王等处,或在纯凡若多一二处,或在纯圣若多一二处。

所谓的“处”,就是随顺当时的因缘便利或者机宜,如来说法或者在山林当中,或者在王宫聚落当中,或者在旷野坟间,或者在很多人天聚集处,或者在声闻菩萨聚会处,或者在八部人天王臣等处所,或者是纯凡夫的一人、两人或多人处,或者在纯圣者的一人、两人或多人处。

随其时处,如来观知不增不减,随缘授法,各益所资。斯乃洪钟虽响,必待扣而方鸣;大圣垂慈,必待请而当说。故名“一时”也。

随着相应的时间和地点,如来观知不会有一分增益,也不会有一分减损,都是恰如其分地随着机缘而传授教法,各自利益所资或者说弟子。这就是佛应缘任运施教的事业相。
为什么要说到“一时”呢?就好比洪钟虽然很响,但也必须观待扣击才能传出钟声。佛陀虽然以慈悲覆盖一切,也必待众生请法才能宣说,因此说“一时”。这也是众生的善缘和佛的智慧、悲力相应的时候,就自然应机说教。这都是观待因缘和合而显现的,因此说到时节因缘相合的当下,叫做“一时”。

又“一时”者,阿阇世正起逆时,佛在何处。当此一时,如来独与二乘在彼耆阇。此即以下形上意也,故曰“一时”。

又“一时”,可以说阿阇世正在做五逆罪的时候,佛在哪里呢?当此之时,如来正和大小二乘眷属在耆阇崛山当中。这就是以下文来显明上文的意思,所以说“一时”。

又言“一时”者,佛与二众于一时中在彼耆阇,即闻阿阇世起此恶逆因缘。此即以上形下意也,故曰“一时”。

又所谓“一时”,指佛与大小二乘徒众,一时中在彼耆阇崛山林当中,当时听到阿阇世起了恶逆的因缘。这就是以上文看下文来说,因此说“一时”。

二、言“佛”者,此即标定化主,简异余佛,独显释迦意也。

二、说到“佛”,这是标明确定化主,简别不是其他佛,显明唯一是释迦佛。

三、从“在王舍城”已下,正明如来游化之处,即有其二:一、游王城聚落,为化在俗之众;二、游耆山等处,为化出家之众。

三、从“在王舍城”以下的一句,这是标明如来游行教化的住所。这也有两分:一、游行在王城聚落里,这是教化世间的在家徒众;二、游于耆阇崛山等处,这是教化出家的徒众。也就是本经有前后两会,所化的徒众不同。

又在家者,贪求五欲,相续是常,纵发清心犹如画水。但以随缘普益,不舍大悲。道俗形殊,无由共住,此名境界住也。又出家者,亡身舍命,断欲归真,心若金刚,等同圆镜,悕求佛地,即弘益自他。若非绝离嚣尘,此德无由可证,此名依止住也。

接着说到徒众和佛的关系,有所谓的境界住和依止住两种,这也是由于在家、出家情形不同所决定的。在家人一向贪求五欲,相续不断,纵然发了清净心,也就像画水一样,画过就没有了。但是如来为了随众生的机缘做普遍的利益,不会舍弃大悲。但是在家和出家的形像不同,无法共住,因此称为境界住。
而出家人舍离了世俗,断除了爱欲,归于真如,志愿如同金刚,内心等同圆镜,希求佛地来广大利益自他。如果不是远离尘嚣,安住静处一心修行,这样的无上功德也无法证得,因此,出家众是常随如来依止而住。

四、从“与大比丘众”下,至“而为上首”已来,明佛徒众。就此众中即分为二:一者声闻众,二者菩萨众。

四、从“与大比丘众”到“而为上首”之间,这是标明佛的徒众,包括两类——声闻众和菩萨众。

就声闻众中,即有其九:初言“与”者,佛身兼众,故名为“与”;二者总大、三者相大、四者众大、五者耆年大、六者数大、七者尊宿大、八者内有实德大、九者果证大。

按声闻众来说,分九分:“与”字表明佛和声闻众共住,其他的八个含义是总的大、相状大、众多大、耆年大、数目大、尊宿大、内有实德大、果证大等。总而言之,这些是在说明这个“大”的含义。

问曰:一切经首皆有此等声闻以为由致,有何所以?

问:在一切经首都标了这些声闻众,有什么原因?

答曰:此有别意。云何别意?此等声闻多是外道。如《贤愚经》说:优楼频螺迦叶领五百弟子,修事邪法;伽耶迦叶领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那提迦叶领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总有一千,皆受佛化,得罗汉道。其二百五十者,即是舍利、目连弟子,共领一处修事邪法,亦受佛化,皆得道果。此等四众合为一处,故有千二百五十人也。

回答:这有特别的意思。如何呢?这些声闻多数是外道。就像《贤愚经》所说:优楼频螺迦叶领五百弟子修持邪法,伽耶迦叶领二百五十位弟子修持邪法,那提迦叶领导二百五十位弟子修持邪法,总共有一千人,都得受佛的教法,证得阿罗汉果。剩下的二百五十人,是舍利弗、目犍连的弟子,他们合集在一起修持邪法,也受到佛的感化,证得道果。这四处众会弟子合在一起,总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

问曰:此众中亦有非外道者,何故总标?

问:在这些法众当中,也有非外道,为什么总标为外道呢?

答曰:如经中说,此诸外道常随世尊,不相舍离。然结集之家简取外德,故有异名。是外道者多,非者少。

答:如同经中所说,这些外道恒时跟随如来而不离开,而三藏的结集者就外道受佛法化,以此显扬佛的功德,因而用外道的名字总标。总的来说,就是过去做外道的多,非外道的少。

又问曰:未审此等外道常随佛后,有何意也?

又问:不清楚这些外道恒时跟随如来,这有什么含义?

答曰:解有二义:一就佛解,二就外道解。就佛解者,此诸外道邪风久扇,非是一生,虽入真门,气习犹在,故使如来知觉,不令外化,畏损众生正见根芽,恶业增长,此世后生不收果实。为此因缘,摄令自近,不听外益。此即就佛解竟。

回答:这有两个含义:一是就佛边来解释,二从外道边来解释。从佛边解释,这些外道久久熏习邪法的风气,不是一生。虽然入了佛门,但习气还在,所以如来了知他们的根性,不让他们到外面去教化众生,害怕以他们的习气感染众生,损坏了他们的正见根芽,进而增长恶业,使得今生和来世收获不到真实的果实。以这个因缘,摄持这些外道徒众一直待在身边,不让离开,不允许他们去外面独立传扬佛法。这是就佛这边解释。

次就外道解者,迦叶等意,自惟旷劫久沉生死,循环六道,苦不可言,愚痴恶见,封执邪风。不值明师,永流于苦海。但以宿缘有遇,得会慈尊,法泽无私,我曹蒙润。寻思佛之恩德,碎身之极惘然。致使亲事灵仪,无由暂替。此即就外道解竟。

再就外道边解释,迦叶等诸弟子的心意是:自己思维旷劫以来久久地沉沦在生死里,不断地在六道里面循环轮转,受尽难言之苦,而且自心相续都是充满了愚痴、恶见,被各种邪的习气封堵了自心。如果没有值遇明师,就会永远漂流在苦海中。但是因为宿世的善缘,能够遇到大慈的世尊,以佛无私的广大法施润泽我们的心灵。这样想到了佛的大恩德,即使粉身碎骨也难以图报。因此他们以报恩之心常常亲自承事如来的真身,无有片刻远离。这是就外道幸遇如来教法,重生了法身慧命,感恩戴德而常随佛不离开,而这样解释的。

又问曰:此等尊宿云何名众所知识?答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一切凡圣知彼内德过人,识其外相殊异,故名众所知识。上来虽有九句不同,解声闻众竟。

又问:这些尊宿为何称为众所知识呢?
回答:道德高深称为“尊”,年高腊长称为“宿”。一切凡圣都能了解他们内在有超人的功德,而且也能识别他们外在的显现有迥然不同的德相,因此称为“众所知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上面虽然有九句不同,总的解释了声闻众。

次解菩萨众。就此众中,即有其七:一者标相、二者标数、三者标位、四者标果、五者标德、六者别显文殊高德之位、七者总结。

接着解释菩萨众。在这一类大众中有七项内容:标明了相状、数量、地位、果位、证德,特别显示文殊是菩萨众的上首,最后总结。

又此等菩萨具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而且这些菩萨都具足无量的行愿,安住在一切功德法藏当中,能够自在地游于十方世界,施展权巧方便,都是深入佛法秘藏究竟彼岸者。

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随缘开示,即转法 lun。扣法鼓、执法剑、震法雷、雨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愍伤众生。

他们在十方世界里示现八相成道,这里取成道、转法 lun两相来说明。也就是这些大菩萨在各个世界里示现成为那一世界的教主,当成佛之际,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数国土,普皆六种震动。随着众生的机缘开示相应的妙法,转动fa 轮。扣击法鼓、执持法剑、震动法雷、普雨法雨、演法布施,常常以微妙法音觉悟世间的迷情,断裂他们心中的邪分别网,消除各种恶见的缠结,消散掉烦恼的尘垢,并且摧坏他们心中很深的欲壑,显明清净的本性,以光明智慧融会一切佛法,以愍念众生的心,宣流佛法,化导众生。

未曾慢恣,得平等法。具足无量百千三昧,于一念顷无不周遍。荷负群生,爱之如子。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开朗,不可思议。

从来不会缘于执著自我而起骄慢、任性,已经证得平等法。有了“我”,所谓的以自我为中心,围着我转,然后起各种我慢、任性,这都不是平等法。因为有执著自我,就有了相对的他,而且在此就有各种分别,导致内心不平等。所以,是由于我执而出现各种偏执的相。一旦去掉了我执,就真正得了平等法,无论对待什么样的境,没有贪嗔,心地平等。

而且具足无量百千三昧,在一念顷无不周遍。以增上意乐担荷一切众生,爱同独子,誓愿把他们都救度到无上的涅槃彼岸。这些大菩萨一切善根都度越彼岸,达至究竟,获得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开明,不可思议。

以上解释了与会的三万两千菩萨众所具有的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

虽有七句不同,解菩萨众讫。

总的以七句解释了菩萨众。

上来虽有二众不同,广明化前序竟。

以上虽然说到了声闻众、菩萨众的差别,总的就是详细解释了化前序的内容。
以下正式解释发起本部教法的因缘,首先要从远因缘说起。这里要谈到阿阇世王囚禁父母的因缘,先讲囚禁父亲的因缘。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当时在王舍大城里有一位太子叫做阿阇世,他听从了恶友提婆达多的教唆,把父王频婆娑罗幽禁在七重内室中,下令群臣不能前往。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

当时国太夫人叫做韦提希,她很恭敬国王,恐怕国王被幽禁会饿死,所以她就澡浴清净,用酥蜜和着炒麦粉涂在身上,而且在璎珞中盛着葡萄浆,秘密地呈献给国王。

【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当时大王吃了炒麦,喝了葡萄浆后,求来净水,漱完口,合掌恭敬,向着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这样说到:“大目犍连是我的亲友,愿发慈悲授我八关斋戒。”当时目犍连就像鹰那样疾速地飞到国王这里,每天都授给他八关斋戒。世尊又遣派尊者富楼那给国王说法。像这样经过了三个七天。国王吃了炒麦和葡萄浆,又听闻了妙法的缘故,脸色变得很和悦。

二、就禁父缘中,即有其七:一、从“尔时王舍大城”者,总明起化处。

第二、在禁闭父王因缘当中,又分七部分来解释:一、“尔时王舍大城”一句,总的标明发起教化的处所。

此明往古百姓但城中造舍,即为天火所烧,若是王家舍宅,悉无火近。后时百姓共奏于王:臣等造宅,数为天火所烧,但是王舍,悉无火近,不知有何所以?

首先解释王舍大城的名称由来。往古之世,城中的百姓只要在城中造房子,就会被天火焚烧,如果是王家的舍宅,火都不会靠近。后来百姓共同启奏国王说:臣等造立舍宅,屡屡被天火焚烧,但是国王的舍宅,火都不靠近,不知是什么缘故?

王告奏人:自今已后,卿等造宅之时,但言我今为王造舍。奏人等各奉王敕,归还造舍,更不被烧,因此相传,故名“王舍”。

国王告诉启奏的人:从今往后,你们造舍宅的时候,只要说:我们现在是给国王造房子,这样就能避免火灾。启奏的人都各自尊从国王的敕令,回来建造房屋,就再也没有被火烧,因此,这一方法辗转相传,流布世间,所以人们称这座城市为“王舍城”。

言“大城”者,此城极大,居民九亿,故噵王舍大城也。

说到“大城”,是因为这个城市极大,有九亿人口,因此称为王舍大城。

言起化者,即有其二:一谓阇王起恶,即有禁父母之缘。因禁则厌此娑婆,愿托无忧之世界;二则如来赴请,光变为台,影现灵仪,夫人即求生安乐,又倾心请行,佛开三福之因,正观即是定门,更显九章之益。为此因缘,故名起化处也。

说起“起化处”,这有两个因缘:一、阿阇世王起了恶心,有了囚禁父母的事件。韦提希因为被囚禁的缘故,厌离这个娑婆世界,想托生于无忧恼世界;二、如来应她的祈请,现出光明,光中化为宝台,台中现出十方清净世界的影像,夫人在这里选择一心求生极乐世界。她倾出诚心请求往生的行门,佛给她开示净业三福之因,接着说明十三正观,这属于定善之门;更显示九品往生的利益,这属于散善之门。由于是在王舍城这里发起了这部经法,因此称为起化之处。

二、从“有一太子”下,至“恶友之教”已来,正明阇王恍忽之间,信受恶人所误。

二、从“有一太子”一直到“恶友之教”之间,这是说明阿阇世王一下子迷糊了,信受了恶人的误导。

言“太子”者,彰其位也。言“阿阇世”者,显其名也。又“阿阇世”者,乃是西国正音,此地往翻名“未生怨”,亦名“折指”。

说到“太子”,是彰明他的地位,说到“阿阇世”是显示他的名称。“阿阇世”是印度语,翻译成华语叫做“未生怨”,也叫“折指”。

问曰:何故名未生怨及名折指也?

问:为什么他称为未生怨或者折指?这其中有什么因缘?

答曰:此皆举昔日因缘故有此名。言因缘者,元本父王无有子息,处处求神,竟不能得。忽有相师来奏王言:“臣知山中有一仙人,不久舍寿,命终已后,必当与王作子。”

回答:这都是依据往昔的因缘而取此名的。说到因缘,原本父王频婆娑罗没有儿子,他处处求神还是得不到孩子。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相师,启奏国王说:“下臣知道山中有一位仙人不久要舍寿离世,命终以后一定会给国王做太子。”

王闻欢喜:“此人何时舍命?”相师答王:“更经三年,始可命终。”王言:“我今年老,国无继嗣,更满三年,何由可待?”

国王听了很欢喜,就问:“这个人什么时候舍命?”相师回答:“还要经过三年才会命终转世。”国王说:“我现在年纪老大,国家没有继承人,还要过三年,我哪里等得到? ”

王即遣使入山,往请仙人曰:大王无子,阙无绍继。处处求神,困不能得。乃有相师瞻见大仙,不久舍命与王作子,请愿大仙垂恩早赴。

国王就遣使者入山,教他请求仙人这样说:我们的大王没有太子,缺乏继承人。处处求神也都没有满愿。现在有相师看见大仙不久要转世给国王做儿子,请大仙慈悲,能够早一点转世。

使人受教入山,到仙人所,具说王请因缘。仙人报使者言:“我更经三年始可命终。王敕即赴者,是事不可。”使奉仙教还报大王,具述仙意。

使者听命进入了山林,到了仙人那里,具体诉说了国王请求的因缘。仙人回答说:“我还要过三年才能转世。国王命令我马上就投生,这件事不可以。”使者按照仙人的回应回来报告大王,具体说明他的意思。

王曰:“我是一国之主,所有人物皆归属我。今故以礼相屈,乃不承我意。”王更敕使者:“卿往重请。请若不得,当即杀之。既命终已,可不与我作子也?”

国王说:“我是一国之君,所有的人和天下的事物都是我的。我现在屈驾以礼相请,还不听从我的意思!”国王就再次敕令使者:“你可以再次去请。这次请不到,就立即杀掉。这样他死掉了,能不给我做儿子吗?”

使人受敕至仙人所,具噵王意。仙人虽闻使说,意亦不受。使人奉敕即欲杀之。

使者遵从王命到了仙人这里,具体说明国王的意思。仙人听了他说,心里还是不接受。使者就按照国王的教令要杀他。

仙人曰:“卿当语王,我命未尽,王以心口遣人杀我;我若与王作儿者,还以心口遣人杀王。”仙人噵此语已,即受死。既死已,即托王宫受生。

仙人说:“你可以转告国王,我寿命还没有尽,国王用心和口派人来杀我;我如果给国王做儿子,一定以心和口派人杀国王,来还此报。”仙人这样说后,接受了处死。死了之后,他就托在王宫里受生。

当其日夜,夫人即觉有身。王闻欢喜,天明即唤相师,以观夫人,是男是女。相师观已而报王言:“是儿非女,此儿于王有损。”王曰:“我之国土皆舍属之,纵有所损,吾亦无畏。”

就在这一天夜晚,夫人觉得有了身孕。国王知道了很欢喜,到了天亮的时候,就叫来相师观察夫人所怀的是男还是女。相师观看后,回答国王说:“是儿子不是女儿,但这个儿子对于国王有损害。”国王说:“我的国土全交给他了,纵然有损害,我也不怕。”其实他只是要面子说不怕而已。

王闻此语,忧喜交怀。王白夫人言:“吾共夫人私自平章,相师噵儿于吾有损,夫人待生之日,在高楼上,当天井中生之,勿令人承接,落在于地,岂容不死也?吾亦无忧,声亦不露。”

当时国王听了相师这样说,他是又忧又喜。喜的是终于生了个太子,忧的是这是一个讨债鬼,将来要害自己。其实他忧心忡忡,对这个很忌讳,不想要这个孩子。他就对妇人说:“我和夫人私自商量一下,相师说这个孩子对我有损害,夫人要生产的时候,走到高楼上面,对着天井生下来,不要让人接,落在地上,哪里会不死呢?我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也不会暴露。”

夫人即可王之计,及其生时,一如前法。生已堕地,命便不断,唯损手小指。因即外人同唱言折指太子也。

夫人就顺着国王的计策,等到要分娩的时候,就按照前面所说,到了高楼上对着天井生下。结果孩子堕在地上,没有断命,只是损伤了小指头。因此,外人都称他为折指太子。

思考题

1、从应机起化、上下相形两层含义解释“一时”。
2、什么是境界住?什么是依止住?
3、千二百五十声闻常随佛后,有何用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言“未生怨”者,此因提婆达多起恶妒之心故,对彼太子显发昔日恶缘。

说到“未生怨”这个名称,就是因为提婆达多起了嫉妒恶心的缘故,对太子揭发了过去的恶缘。

云何妒心而起恶缘?提婆恶性,为人凶猛。虽复出家,恒常妒佛名闻利养。然父王是佛檀越,于一时中,多将供养奉上如来,谓金银七宝,名衣上服,百味果食等,一一色色皆五百车。香华伎乐。百千万众赞叹围绕,送向佛会,施佛及僧。

提婆达多怎么起嫉妒心,以他的诱使发起太子往昔的恶缘呢?提婆达多这个人秉性很恶劣,为人凶残,虽然出了家,恒常妒嫉佛得到名闻利养。当时频婆娑罗王是佛的大施主,一时间带上很多的供养奉献给如来,有金银七宝、名贵的衣服、百味饮食、蔬果等,每种都装了五百车,形形色色,非常丰裕充足。同时又以香花伎乐来作供养。百千万的大众浩浩荡荡,口里称说赞叹,前后簇拥送向佛这里,供养佛和僧众。

时调达见已,妒心更盛,即向舍利弗所求学神通,尊者语言:“仁者且学四念处,不须学神通也。”既请不遂心,更向余尊者边求,乃至五百弟子等,悉无人教,皆遣学四念处。请不得已,遂向阿难边学,语阿难言:“汝是我弟,我欲学通,一一次第教我。”然阿难虽得初果,未证他心,不知阿兄私密学通,欲于佛所起于恶计。阿难遂即唤向静处,次第教之。

当时提婆达多见此情景,嫉妒心更加炽盛,他当即到了舍利弗这里,祈求学神通。尊者说:“仁者先学四念处法,不必学神通。” 这样,他的请求没得到满足,就向其余的尊者那里去求,乃至对于五百佛弟子请求,都没有人教他,都叫他学四念处。他这样请求没有满愿后,又到阿难这里来学,对阿难说:“你是我弟弟,我想学神通,你就一个一个次第地教我吧。”阿难虽然得了初果,但没有证他心通,他不知阿兄(哥哥)私下里秘密地学神通,心怀诡计,想对于佛起不好的心。阿难就把他叫到了寂静处,次第地教他神通。

跏趺正坐,先教将心举身似动,想去地一分一寸,想一尺一丈,想至舍,作空无碍想,直过上空中想,还摄心下至本坐处想。

让他结跏趺坐,先教他以心抬着身体往上动,要逐步地观想离地越来越高,首先离地一分、一寸,再离地一尺、一丈,再想已经升到了屋顶上,作空无碍想、一直升到高空当中想。之后,再摄心下降到所坐的地方。

次将身举心,初时去地一分一寸等,亦如前法。以身举心,以心举身,亦随既至上空已,还摄取身下至本坐处。次想身心合举,还同前法一分一寸等,周而复始。

接着以身体举着心,最初离开地一分一寸,再逐渐越来越高,像前面所说那样。这样以身举着心,以心举着身,也都是随着前面的程序,一直举到高空以后,再摄取身体下到座位。之后又想,同时举着身和心,还像前面一样,先离地一分一寸,越来越高,这样周而复始地练习。

次想身心入一切质碍色境中,作不质碍想。次想一切山河大地等色入自身中,如空无碍,不见色相。次想自身或大遍满虚空,坐卧自在。或坐或卧,以手捉动日月。或作小身入微尘中。一切皆作无碍想。

接着观想身心入到一切质碍的色法境中,心里想这毫无质碍,就这样无碍地入进去。又想一切山河大地等的色法都融入到自身里面,就像虚空那样没有障碍,看不到色相。又想着自身或者四大遍满虚空界,在虚空里无论是端坐、躺卧,都自由自在。或坐或卧,都可以用手捉动日月。或者变成很小的身体入在微尘里。总之,一切做法,都想这是没有障碍的。

阿难如是次第教已,时调达既受得法已,即别向静处,七日七夜一心专注,即得神通,一切自在,皆得成就。

阿难这样次第教授以后,提婆达多得到修神通的法要,他就独自到了寂静处,经过七日七夜一心专注地修习,成就了神通,一切都非常自在。

既得通已,即向太子殿前,在于空中现大神变。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左边出水,右边出火。或现大身,或现小身。或坐卧空中,随意自在。

当时得了神通后,走到太子宫殿前面,在虚空中显现大神变。身体的上端出火,下端出水,或者左边出水,右边出火。或者显现很大的身,或者显现很小的身。或者在虚空当中端坐、躺卧,随意自在。

太子见已,问左右曰:“此是何人?”左右答太子言:“此是尊者提婆。”太子闻已,心大欢喜,遂即举手唤言:“尊者何不下来?”提婆既见唤已,即化作婴儿,直向太子膝上,太子即抱,呜口弄之,又唾口中,婴儿遂咽之,须臾还复本身。

太子见了以后,问左右说:“这是什么人?”左右回答太子说:“这是尊者提婆。”太子听了以后,非常欢喜,他就举着手对虚空中的提婆说:“尊者怎么不下来呢?”提婆见他这么讲,就变成一个婴儿,直接落到太子的膝盖上,太子抱着这个小婴儿,亲着他的嘴来玩耍,又向他口里吐唾液,婴儿也就把它咽下去了。须臾间,恢复了本来的身形。

太子既见提婆种种神变,转加敬重。既见太子心敬重已,即说父王供养因缘,色别五百乘车,载向佛所,奉佛及僧。

当时太子见到提婆现种种的神变,就起了加倍的敬重。既然见太子有这样的敬重心,提婆达多就开始跟他讲频婆娑罗王供养的因缘,说:你的父王用各种供品都装满了五百车,载到佛那里供养佛和僧众。

太子闻已即语尊者:“弟子亦能备具色各五百车,供养尊者及施众僧,可不如彼也?”提婆言:“太子此意大善。”

太子听后对提婆说:“弟子也能备齐形形色色的好东西,各装满五百辆车来供养尊者和尊者手下的僧众,还会不如他吗?提婆说:“太子,你的心太好了!”

自此已后,大得供养,心转高慢。譬如以杖打恶狗鼻,转增狗恶。此亦如是,太子今将利养之杖,打提婆贪心狗鼻,转加恶盛。

从此以后,提婆得到很多供养,心变得越来越高慢。就好像用木杖打恶狗的鼻子,只增长狗的恶心。同样,太子用利养的木杖打提婆贪心的狗鼻,使他的恶心逐渐增盛。

因此破僧,改佛法戒,教戒不同。待佛普为凡圣大众说法之时,即来会中,从佛索于徒众,并诸法藏,尽付嘱我,世尊年将老迈,宜可就静内自将养。

因此,他破裂僧团,改了佛的戒律,教导其他的恶戒。等到佛普为凡圣大众说法的时候,他就来到法会中,向佛索要徒众,而且说:“你的法藏都付嘱我吧,世尊你年纪也老了,应该找块僻静的地方,好好地休息晚年。”

一切大众闻提婆此语,愕尔迭互相看,甚生惊怪。尔时世尊即对大众语提婆言:“舍利、目连等,即大法将,我尚不将佛法付嘱。况汝痴人食唾者乎?”

一切大众听到提婆这话,惊愕地互相看着,感觉特别惊讶奇怪。当时世尊在大众中对提婆说:“舍利、目连等是大法将,我尚且没有把佛法付嘱他们,何况你这样的痴人吃唾液者呢?”

时提婆闻佛对众毁辱,由如毒箭入心,更发痴狂之意。藉此因缘,即向太子所,共论恶计。

当时提婆听到佛当众呵斥他,就像毒箭射入了心脏,更加发起他愚痴狂妄的恶心。借着这个因缘,他就跑到太子这里来商量,图谋不轨。

太子既见尊者,敬心承问言:“尊者今日颜色憔悴,不同往昔。”提婆答曰:“我今憔悴正为太子也。”

太子见到了提婆,以恭敬心请问:“尊者今天脸色不好看,不同往常,怎么这么憔悴?”提婆说:“我现在憔悴正是为了太子。”

太子敬问:“尊者为我有何意也?”提婆即答云:“太子知不?世尊年老无所堪任,当可除之,我自作佛;父王年老,亦可除之,太子自坐正位。新王新佛治化,岂不乐乎?”

太子恭敬地问:“尊者为我是什么意思呢?”提婆就说:“太子你知道吗?世尊年老了,没有用处,应当除掉他,我自己作佛;你父王也年老了,也可以除掉,太子自坐王位。新王新佛治国教化,岂不是快乐之事?”

太子闻之极大嗔怒:“勿作是说。”又言:“太子莫嗔,父王于太子全无恩德。初欲生太子时,父王即遣夫人在百尺楼上,当天井中生,即望堕地令死。正以太子福力故,命根不断,但损小指。若不信者,自看小指,足以为验。”

太子听后生了很大的嗔怒,说:“你不要这样胡说。”他说:“太子不要嗔怒,你父王对太子根本没有恩德。最初要生太子的时候,父王就派遣夫人走到百尺楼上对着天井生产,就是希望你堕地而死掉。只是以太子福德力的缘故,命根没有断,只损了小指头。如果不相信,你自己看小指可以作证。”

太子既闻此语,更重审言:“实尔已不?”提婆答言:“此若不实,我可故来作漫语也?”因此语已,遂即信用提婆恶见之计,故噵“随顺调达恶友之教”也。

太子听了后再次审问:“真的是这样吗?”提婆说:“如果这不真实,我会故意来随便说吗?”因为提婆的挑唆,太子就信用了他怀着恶心的诡计,所以经文说“随顺了调达恶友的教唆”。

三、从“收执父王”下,至“一不得往”已来,正明父王为子幽禁。

三、从“收执父王”到“一不得往”之间,是说明父王被逆子幽禁的情况。

此明阇世取提婆之恶计,顿舍父子之情,非直失于罔极之恩,逆响因兹满路。

这说明阿阇世听信了提婆的离间语,顿时舍弃了父子的情分,这不但辜负了浩天罔极的大恩,而且因此一路发展出各种逆天悖伦的恶行。“罔极”是指父母的恩德如同天空,没有边际。“逆响”是反向的回应,由于他当时起了这样的恶心,就出现了各种囚禁父母、杀父的回应。“满路”是指一路发展的结果。

忽掩王身曰“收”,既得不舍曰“执”,故名“收执”也。

起了一念恶心后,他忽然把国王禁闭起来,叫做“收”,这样关进去不放出来,叫做“执”,所以说“收执”。

言“父”者,别显亲之极也;“王”者,彰其位也;“频婆”者,彰其名也。言“幽闭七重室内”者,所为既重,事亦非轻,不可浅禁人间,全无守护。但以王之宫阁,理绝外人,唯有群臣则久来承奉。若不严制,恐有情通,故使内外绝交,闭在七重之内也。

“父”显示是至亲,“王”彰明地位,“频婆”是显示名字。“幽闭七重室内”,因为事关重大,不能随便在外监禁,没有守护。国王的深宫内院杜绝外人进入,只有群臣因为要商议大事,长期进宫来承奉国王。如果不严加治理,恐怕内外通消息,把这件事泄漏出去,所以,为使内外断绝交往,就把国王闭在有七重障碍的内宫当中。

四、从“国太夫人”下,至“密以上王”已来,正明夫人密奉王食。

四、从“国太夫人”到“密以上王”之间,说明夫人秘密地给国王送食物的情况。

言“国太”者,此明最大也;言“夫人”者,标其位也;言“韦提”者,彰其名也。

“国太”是标明国家中身份最高的女性,“夫人”是标明她的地位,“韦提”是她的名字。

言“恭敬大王”等者,此明夫人既见王身被禁,门户极难,音信不通,恐绝王身命,遂即香汤澡浴,令身清净。即取酥蜜先涂其身,后取干麨始安酥蜜之上,即著净衣覆之在外,衣上始著璎珞,如常服法,令外人不怪。又取璎珞孔,一头以蜡塞之,一头孔中盛葡萄浆,满已还塞,但是璎珞,悉皆如此。庄严既竟,徐步入宫与王相见。

说到“恭敬大王”等,这是表明夫人已经见到了国王被幽禁起来,极难进入,音信不通,唯恐国王的生命断绝,她情急之下就想了一个计策,首先沐浴使身体清净,然后先取酥蜜涂在身上,又取炒麦放在酥蜜上面,穿着干净的衣服覆盖在外面。衣服上又佩戴璎珞,就像通常的服饰,让外人不生怀疑。又取来璎珞孔,下头以蜡塞住,从上面灌入葡萄浆,盛满后,上面也塞住,每个璎珞都是如此。这样做好了妆扮,就徐徐地进入内宫,跟国王相见。

问曰:诸臣奉敕,不许见王。未审夫人门家不制,放令得入者,有何意也?

问:群臣们遵奉敕令不允许进到内宫见国王,不清楚为什么看门的人不管制夫人,放她进入?

答曰:诸臣身异,复是外人,恐有情通,致使严加重制。又夫人者,身是女人,心无异计,与王宿缘业重,久作夫妻。别体同心,致使人无外虑,是以得入与王相见。

回答:诸臣的身份不同,而且是外人,恐怕他们入宫通了消息后,会传布到外面,所以要严加重重管制。而夫人是女人身,没有别的计谋,和国王宿缘深重,做了长年的夫妻,他们是不同的身体、同样的心意,致使看门者没有顾虑,所以她就能进入与国王相见。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五、从“尔时大王食麨”下,至“授我八戒”已来,正明父王因禁请法。

五,从“尔时大王食炒”到“授我八戒”之间,这是说明父王因为囚禁,念及到生命安危而请求正法。

此明夫人既见王已,即刮取身上酥麨,团授与王,王得即食。食麨既竟,即于宫内,夫人求得净水,与王漱口。

这里说明夫人见到国王后,就刮取了身上的酥蜜和炒麦,揉成了团子交给国王,国王得到就吃下去了。国王吃完以后,夫人就在内宫里祈求得到了净水,给国王漱口。

净口已竟,不可虚引时朝,心无所寄,是以虔恭合掌,回面向于耆阇,致敬如来,请求加护。此明身业敬,亦通有意业也。“而作是言”已下,正明口业请,亦通有意业也。

漱口完毕,不可虚度时间,内心无所寄托,所以国王恭敬地合掌,面向耆阇崛山,向如来致敬,请求加被。这是表明身业恭敬,也通有意业。也就是身体这样做恭敬的行为,也是表明内在起了恭敬的意业。“而作是言”已下的内容,是表明口业祈请,当然也有意业的祈请。

言“大目连是吾亲友”者,有其二意:但目连在俗是王别亲,既得出家,即是门师,往来宫阁,都无障碍。然在俗为亲,出家名友,故名亲友也。

说到“大目键连是吾亲友”,有两个意思:从前目连在世间是国王的亲戚,已经出家后又是师父,往来于深宫内院没有障碍。然而在世俗是亲,出家成了友,故称为“亲友”。

言“愿兴慈悲,授我八戒”者,此明父王敬法情深,重人过己,若未逢幽难,奉请佛僧不足为难。今既被囚,无由致屈,是以但请目连受于八戒也。

所谓“愿兴慈悲,授我八戒”一句,这是说明父王对于法有很深的敬重之心,能够看轻自己,尊重传法者。如果没有遭遇幽禁的患难,自己亲自去请佛和僧众不算难事。但是现在被囚禁在深宫,没有自由,不能够施展谦下的礼仪亲自迎请,所以唯一请目连尊者来给自己传授八关斋戒。

问曰:父王遥敬先礼世尊,及其受戒即请目连,有何意也?

问:父王首先恭敬合掌敬礼世尊,等到受戒的时候,就请了目连,这有什么用意?

答曰:凡圣极尊,无过于佛。倾心发愿,即先礼大师。戒是小缘,是以唯请目连来授。然王意者,贵在得戒,即是义周,何劳迂屈世尊也?

回答:凡圣最尊贵的无过于佛,因此倾注诚心发愿时,首先敬礼世尊。戒是支分的因缘,所以唯一请目连尊者来传授。但国王现今的意思是想在命终之际得到净戒的功德,这样就已经达到了目的,这不必劳驾世尊前来。

问曰:如来戒法乃有无量,父王唯请八戒不请余也?

问:如来的戒法有无量种类,父王唯一请授八关斋戒而不请其余,这是什么用意?

答曰:余戒稍宽,时节长远,恐畏中间失念流转生死。其八戒者,如余佛经说,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持心极细极急。何意然者?但时节稍促,唯限一日一夜,作法即舍。

回答:其他的戒稍微宽泛,时间长久,害怕中间失掉正念又流转在生死。而这八戒如同其余佛经所说,是在家人持出家戒,这个戒在持心的要求上是很细很急的。怎么知道呢?因为持戒的时间短促,只限于一日一夜,作法后就舍去。
这也是国王出于临死的考虑。因为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在这当头,最怕陷入生死,所以他非常急切地想受持八关斋戒,得到净戒功德,利益来世。

云何知此戒用心行细?如戒文中具显,云:佛子,从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诸佛不杀生,能持不?答言:能持。第二又云:佛子,从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诸佛不偷盗、不行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脂粉涂身、不歌舞唱伎及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此上八是戒非斋。不过中食,此一是斋非戒。

怎么知道这个戒用心和行持细微呢?如戒文中具体显示说:佛子,从今早到明早一日一夜,如同诸佛不杀生,能持吗?答:能持。第二又说:佛子,从今早到明早一日一夜,如诸佛不偷盗、不行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脂粉涂身、不歌舞唱伎和过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以上这八条是戒不是斋。过午不食这一条是斋不是戒。

此等诸戒皆引诸佛为证,何以故?唯佛与佛正习俱尽。除佛已还,恶习等犹在,是故不引为证也。是以得知,此戒用心起行,极是细急。

这些戒都引诸佛为证,是什么缘故呢?这唯一是因为诸佛无论烦恼和习气都已断尽,在佛以下的地位,都还余有恶习等,所以不以其他身份为证。由此就知道,这个戒在用心起心上是特别细、特别急的。

又此戒,佛说有八种胜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得功德超过人天二乘境界,如经广说。有斯益故,致使父王日日受之。

而且佛说持八戒有八种殊胜的利益。如有人一日一夜圆满地持受而不违犯,所得的功德超过了人天和二乘境界,如同经中详细演说的。有这等利益的缘故,致使父王日日请受。

六、从“时目犍连”下,至“为王说法”已来,明其父王因请得蒙圣法。

六、从“时大目连”到“为王说法”之间,说明因为父王的祈请得蒙圣者赐予戒法。

此明目连得他心智,遥知父王请意,即发神通,如弹指顷到于王所。又恐人不识神通之相,故引快鹰为喻。然目连通力,一念之顷绕四天下百千之匝,岂得与鹰为类也?如是比校乃有众多,不可具引,如《贤愚经》具说。

这一段是说明目连得了他心智通,在远处就知道了父王请法的心念,当即发起大神通力,如弹指顷的时间里,就到达了父王这里。又怕人不了解神通的相状,就引了快鹰作为譬喻。但是目连的神通力在一念间就能够转绕四天下百千次,哪里是鹰的速度可比呢?有很多像这样的比较较量,不能详明,如同《贤愚经》所说。

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者,此明父王延命,致使目连数来授戒。

说“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这是表明父王延缓了寿命,致使目连数数来给他授戒。

问曰:八戒既言胜者,一受即足,何须日日受之?答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刀不厌利,日不厌明,人不厌善,罪不厌除,贤不厌德,佛不厌圣。然王意者,既被囚禁,更不蒙进止,念念之中畏人唤杀。为此昼夜倾心仰凭八戒,望欲积善增高,拟资来业。

问:既然说八戒殊胜,受一次就足够了,何必日日受呢?回答:山不厌高等,比喻功德越多越好。国王的意思是,既然被囚禁,更没有行动的自由,所以念念之中都害怕被别人传令杀害,时时都在担忧里。因此,他昼夜倾注心力,仰凭持八戒的功德,希望所积的善业得以增高,能资助来世。

言“世尊亦遣富楼那为王说法”者,此明世尊慈悲意重,愍念王身,忽遇囚劳,恐生忧悴。然富楼那者,于圣弟子中最能说法,善有方便开发人心。为此因缘,如来发遣为王说法,以除忧恼。

“世尊亦遣富楼那为王说法”一句,表明世尊慈悲心重,怜愍国王忽然遇到了囚禁的zai 难,恐怕他身心因此而忧虑憔悴。富楼那在圣弟子中是最会说法的,他很有方便能够开发人心。就是很有说法的善巧,能够让人心境打开,消除忧恼。因为这个缘故,如来派遣他去给国王说法,除掉他内心命难中的忧恼。

七、从“如是时间”下,至“颜色和悦”已来,正明父王因食闻法,多日不死。此正明夫人多时奉食,以除饥渴,二圣又以戒法内资,善开王意。食能延命,戒法养神,失苦亡忧,致使颜容和悦也。

七、从“如是时间”到“颜色和悦”之间,这是说明父王因为饮食、闻法,多日不死。这就说明了夫人多日以来秘密地奉献食物,解除国王的饥渴。二位圣人又以授戒和传法内在滋养他的心,善巧开解他的心境。以食物延续性命,以戒法能滋养心神,使得他消除忧苦,身心好转起来,脸色也变得和悦好看了。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明禁父缘竟。

以上虽然分了七段说明,总的是说明囚禁父王的因缘。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当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现在还存在吗?”守门人当时回答:“大王,你不晓得国太夫人身上涂着炒面和蜜,璎珞里盛着葡萄浆,拿来给国王吃。沙门目连和富楼那从虚空中来,给国王说法,我们没办法管住。”当时阿阇世听到这个话,就嗔怒他母亲说:“我母亲是贼,和贼做伴,沙门恶人使用幻惑的咒术,让这个恶王这么多天都不死。”他就拿着利剑要杀掉母亲。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

当时有一个大臣叫做月光,聪明多智。他和耆婆一起向阿阇世王作礼后说:“大王,臣听说《毗陀论经》讲,劫初以来,有很多恶王,以贪图国位的缘故,杀害生身的父亲有一万八千个案例,从来没听说过有残忍无道伤害母亲的事。大王今天做此恶逆的杀母之事,玷污了国王种姓,臣不忍听闻,这样的旃陀罗辈,我们不适合再住在这里。”当时两位大臣宣说完毕,就用手按着剑,倒退而行。

【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当时阿阇世惊慌恐怖,对耆婆说:“你不再辅佐我吗?”耆婆说:“大王,千万不要杀害母亲。”国王听到这个话,忏悔求救,就扔掉了剑,不再害母。敕令内官把母亲囚禁在深宫里,不让她出来。

三、就禁母缘中,即有其八:一、从“时阿阇世”下,至“犹存在耶”已来,正明问父音信。

第三、在禁母因缘当中,有八个部分:一、从“时阿阇世”到“犹存在耶”之间,这一段是说阿阇世问父亲的音信或者情况。

此明阇王禁父日数既多,人交总绝,水食不通,二七有余,命应终也。作是念已,即至宫门,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

这里是说阿阇世囚禁父亲已经有多日了,与外隔绝,也不供应水和食物已经两周多了,应当已经饿死了。他这么想后,就到了宫门,问守门的人:“父王现在还存在吗?”

问曰:若人(不)食一餐之饭,限至七日即死。父王已经三七,计合命断无疑。阇王何以不直问曰:门家,父王今者死竟耶?云何致疑而问犹存在者,有何意也?

这里有个疑问:如果有人一顿饭不吃,限期到第七天一定会死。父王已经经过三周,应当决定已经断气了。阿阇世王为什么不直接问:门家,父王现在死完了吗?为何以疑问的方式问:现在还存在吗?这里有什么含义?

答曰:此是阇王意密问也。但以万几 [1]之主,举动不可随宜。父王既是天性至亲,无容言问死,恐失在当时,以成讥过。但以内心标死,口问在者,为欲息灭恶逆之声也。

回答:这是阿阇世王的一种意密提问。因为他是万几之主、一国之君,举动不能随便。父王既是天性至亲,不能直接问死,恐怕问的不得体,成为讥笑之处。所以,他心里标定的是父王已经死了吧?口里问的是父王还存在吗?这就是想息灭恶逆的罪名。

二、从“时守门人白言”下,至“不可禁制”已来,正明门家以事具答。

二、从“时守门人白言”到“不可禁制”之间,这是说明看门者以事实具体回答。

此明阇世前问父王在者。今次门家奉答。言“白言:大王,国太夫人”已下,正明夫人密奉王食,王既得食,食能延命。虽经多日父命犹存,此乃夫人之意,非是门家之过。

之前阿阇世王问父王还存在吗?这里接着是看门者的答复。从“白言:大王,国太夫人”以下,这是看门者说明情况:夫人秘密地给国王带来饮食,国王吃了以后,食物能延长生命。虽然经过很多天,他还生存着。这是夫人送饮食造成的,不是看门者的过失。

问曰:夫人奉食,身上涂麨,衣下密覆,出入往还,无人得见。何故门家具显夫人奉食之事?

提问:夫人送食物是很秘密地进行,身上先涂蜜酥,然后再粘上炒麦,用衣服覆盖,这样进出往返,没有人见到,为什么看门者能具体地说明夫人送食物的事呢?

答曰:一切私密不可久行,纵巧牢藏,事还彰露。父王既禁在宫内,夫人日日往还。若不密持麨食,王命无由得活。今言密者,望门家述夫人意也。夫人谓密,外人不知,不期门家尽以觉之。今既事穷,无由相隐,是以一一具向王说。

回答:一切秘密的事无法长久地保密,纵然密藏得很巧妙,最终还是会暴露的。既然父王囚禁在深宫内,夫人每天都出入往返。如果她不是秘密地拿着炒麦等,国王根本不可能延续生命。现在说到的“密”,这是指看门者讲述夫人的想法,夫人以为这是秘密,外人不知道,没想到门家已经全部知道了。事情既然已经到这地步,也没办法隐瞒,所以看门者就一一对阿阇世王讲说了。

言“沙门目连”已下,正明二圣腾空来去不由门路,日日往还为王说法。大王当知,夫人进食,先不奉王教,所以不敢遮约。二圣乘空,此亦不由门制也。

从“沙门目连”以下,这是正式说明目犍连和富楼那两位圣者以神通力从虚空中来去,并不经由门路,每天往返给国王说法。大王要知道,夫人进食,我们之前没有得到国王的吩咐要禁止她,所以我们也不敢拦阻;其次,两个圣人是从虚空来去的,又不是从门里进出,这也不是我们管制的范围。
门人是想推卸责任。夫人天天来送食物,你也没有下命令禁止夫人进入囚禁室,所以我们没有责任要遮止她。其次,两个圣人是从空中进入囚禁室的,又不是从门进来的,也跟我们没有关系。

三、从“时阿阇世闻此语”下,至“欲害其母”已来,正明世王瞋怒。此明阇王既闻门家分疏已,即于夫人心起恶怒,口陈恶辞,又起三业逆、三业恶:骂父母为贼,名口业逆;骂沙门者,名口业恶。执剑杀母,名身业逆;身口所为,以心为主,即名意业逆。又复前方便为恶,后正行为逆。

三、从“时阿阇世闻此语”到“欲害其母”之间,这是说明阿阇世王嗔怒的情况。也就是阿阇世王听到看门者具体地讲述以后,就对夫人起了嗔怒的恶心,口里说了各种恶语,又起了三业逆、三业恶:骂父母是贼,这是口业逆,不顺伦理;骂沙门以幻术惑乱,这是口业恶;拿着剑要杀母,这是身业逆,这也是逆悖伦理;身口的行为以心为主,因此也是意业逆。因为本来应当孝顺,反而悖逆而杀母,起了这样的心就是意业逆。而且,前面发起的方便叫做恶,后面出现的正行叫做逆。

言“我母是贼”已下,正明口出恶辞。

“我母”以下,是说明他怎样口里宣说粗恶语。

云何骂母为贼、贼之伴也?但阇王元心致怨于父,恨不早终,母乃私为进粮,故令不死。是故骂言我母是贼、贼之伴也。

他为什么要骂母亲是贼,贼之伴呢?这是因为阿阇世王原来是对父亲心怀怨恨,恨不得早死。因为他听了提婆达多的挑唆,知道自己出生的时候,父亲要把他害死,所以他就发了很大的恨心。但是母亲却私下里给父亲送食物,使得他不死,所以他就骂:“我母亲是个贼,她是贼的伴。”这个贼就是指他父亲。因为这个贼是他的冤家,生的时候,他父亲要把他弄死,现在母亲成了父亲的帮凶,所以骂母亲是贼的伴,就是贼的同党。

言“沙门恶人”已下,此明阇世瞋母进食,复闻沙门与王来去,致使更发瞋心,故云,幻惑咒术而令恶王多日不死。

“沙门恶人”以下,这是说明阿阇世嗔怒母亲送食物的时候,又听说沙门跟国王来往,致使他又发嗔心,不禁说到:“这些个沙门用幻惑的咒术,使得恶王多日不死!”所以,他当时嗔心非常大。

言“即执利剑”已下,此明世王瞋盛,逆及于母。何其痛哉!撮头拟剑,身命顿在须臾。慈母合掌,曲身低头,就儿之手。夫人尔时热汗遍流,心神闷绝。呜呼哀哉!恍忽之间逢斯苦难。

“即执利剑”以下,这是说明当时阿阇世王嗔心炽盛,难以遏制对母亲产生的恶逆心,想杀掉母亲。这是何等可悲!他抓住母亲的头,手里准备拔剑,已经到了生命的紧要关头。慈母双手合掌,弯着身体,低着头,靠在儿子的手上。当时夫人恐惧得身上都冒了热汗,心神迷闷。呜呼哀哉,恍惚之间遇到这样的苦难。

四、从“时有一臣名曰月光”下至“却行而退”已来,正明二臣切谏不听。

四、从“时有一臣名曰月光”到“却行而退”之间,这是说明大臣恳切地劝谏,不被听从。

此明二臣乃是国之辅相,立政之纲纪,望得万国扬名、八方仿习。忽见阇王起于悖逆,执剑欲杀其母。不忍见斯恶事,遂与耆婆犯颜设谏也。

这是说明两个大臣都是国家的辅相,要建立朝政的纲纪,希望美名能传扬于万国,使得八方世界效仿学习。忽然见到阇王起了悖逆天伦的心,执剑想要杀害母亲。他不忍心看到这样恶劣的事,就和耆婆一起触犯龙颜,忠心劝谏。

言“时”者,当阇王欲杀母时也。言“有一臣”者,彰其位也;言“月光”者,彰其名也;言“聪明多智”者,彰其德也。

“时”指阇王想杀母的时候。“有一大臣”,是彰明其地位,“月光”,是彰明其名称,“聪明多智”,是彰明他的德相。

言“及与耆婆”者,耆婆亦是父王之子,奈女之儿,忽见家兄于母起逆,遂与月光同谏。

“及与耆婆”,这是说耆婆也是父王的儿子、奈女的儿子,忽然见到家兄对于母亲起恶逆心,就和月光一起来劝谏。

言“为王作礼”者,凡欲咨谏大人之法,要须设拜以表身敬。今此二臣亦尔,先设身敬觉动王心,敛手曲躬,方陈本意也。

“为王作礼”,这是说凡是要禀白劝谏上位大人,就有这样的法则,要礼拜来表示身恭敬。现在这两位大臣也是如此,首先以身敬礼,触动王心,收手曲躬,做完了恭敬礼拜以后,才陈白自己的意见。

言“白言大王”者,此明月光正欲陈辞,望得阇王开心听揽,为此因缘,故须先白言,“臣闻《毗陀论经》说”者,此明广引古今书史历帝之文记,古人云:“言不关典,君子所惭。”今既谏事不轻,岂可虚言妄说?

“白言大王”,这是说月光大臣正想陈白意见,希望阇王听了后能够转回心意,采纳他们的忠告。为了这个因缘,所以必须首先启白,“臣听说《毗陀论经》里说”,这是广引从古以来,历史书上历朝历帝的文记。古人说:“言不关典,君子所惭。”现在既然劝谏之事极其重大,哪里能没有出处而虚言妄说呢?
“言不关典,君子所惭”,就是指君子凡有所说,都有正宗典籍的依据,而不是随口乱说。如果随意妄谈,没有根据,那是君子的惭愧处。这也表示一切重大的事,都要有一种典籍的出处。

言“劫初已来”者,彰其时也。言“有诸恶王”者,此明总标非礼暴逆之人也。言“贪国位故”者,此明非义所贪,夺父坐处也。言“杀害其父”者,此明既于父起恶,不可久留,故须断命也。言“一万八千”者,此明王今杀父与彼类同也。

“劫初以来”,这是彰明时间。就是从此劫开初以来,直到今日为止。“有诸恶王”,这是总的标明非礼暴逆之人。就是所行不顺礼仪或者天理,与伦理之道悖逆而行,施展残暴之行。“贪国位故”,这是说明非义所贪,夺取父王的地位。因为父亲有生养大恩,本应孝顺,不应与父亲争夺,显然违背了伦常,成为非义。“杀害其父”,这是说,既然对父亲起了恶心想夺取权力,那就不可久留,需要断掉命根。“一万八千”,这是说国王今天杀父亲,和过去的恶王是同一类型。

言“未曾闻有无道害母”者,此明自古至今,害父取位,史籍良谈,贪国杀母都无记处。

“未曾闻有无道害母”,这一句是说,从古至今杀父取王位,在历史书上有很多记载,而贪国杀母没有记载。

若论劫初已来,恶王贪国但杀其父,不加慈母,此则引古异今。大王今者,贪国杀父,父则有位可贪,可使类同于古。母即无位可求,横加逆害,是以将今异昔也。

如果说到劫初以来,恶王贪图王位,只杀害父亲,不加害母亲,这是引古事说明不同今日。大王今天贪求国位而杀害父亲,父亲有国位可以贪取,这类同于古。而母亲没有国位可求,却横加恶逆之害,这已经表明不同往昔。

言“王今为此杀母”者,污刹利种也。言“刹利”者,乃是四姓高元,王者之种,代代相承,岂同凡碎?

“王今为此杀母”,这是说国王做这种杀母的行为玷污了高贵王种。“刹帝利”是印度四种种姓中高贵的国王种姓,代代相承,不同于一般。

言“臣不忍闻”者,见王起恶,损辱宗亲,恶声流布。我之姓望,耻惭无地。

“臣不忍闻”,这是说见到国王竟然起恶心杀母,这是有辱于宗党家族,将会恶名远扬,遗臭万年。我们的种姓、名望都会被扫尽,羞惭耻辱无地可钻。

言“是旃陀罗”者,乃是四姓之下流也,此乃性怀凶恶,不闲仁义,虽著人皮,行同禽兽。王居上族,押临万基之主,今既起恶加恩,与彼下流何异也?

说到“旃陀罗”,这是四种种姓中最下等的贱族,这一类人怀着凶恶的性情,内心不安住仁义,虽然有一张人的表皮,而内在的心和行为等同禽兽。国王居于高贵上族,成为万民之主,今天既然起恶加于有恩的母亲,与这些恶劣的贱种有何差别?

言“不宜住此”者,即有二义:一者王今造恶不存风礼,京邑神州,岂遣旃陀罗为主也?此即摈出宫城意也。

所谓“不宜住此”有两个含义:一、国王今天造恶,不存礼教,在京城神州之地,哪里能以贱种旃陀罗为国主呢?这就是摈出宫城的意义。

二者我若在国,损我宗亲,不如远避他方,永绝无闻之地,故云“不宜住此”也。

二、我如果还在此国,就会侮辱我的宗族亲党,我不如到别的国家躲得远远的,永远听不到这种可怕的事,所以说“不宜住此”。

言“时二大臣说此语竟”者,此明二臣直谏,切语极粗,广引古今,望得王心开悟。

“时二大臣说完此语”,说明两位大臣直心劝谏,语言极其恳切也很粗粝,广引古今的事例,希望国王能够开启觉悟。

言“以手按剑”者,臣自按腰中剑也。

“以手按剑”,这是指大臣自己按着腰中的宝剑。

问曰:谏辞粗恶,不避犯颜。君臣之义既乖,何以不回身直去,乃言却行而退也?答曰:粗言虽逆王,望息害母之心,又恐瞋毒未除,击剑危己,是以按剑自防,却行而退。

问:像这样说了很粗恶的劝谏词语,不避讳触犯龙颜。既然已经背离了君臣的礼义,为什么不回转身直接离去,还要倒退着告退呢?
回答:虽然动了粗语逆悖了王心,但是心里只是希望他止息害母的心,并没有乖戾君臣之义。又恐怕阇王心里的嗔毒没有消除,他会持剑危害自己,所以按着剑自卫,倒退着离开。

思考题

1、频婆娑罗王被囚禁的内外因缘是什么?既有宿世因缘,为何阿阇世王仍然造下了逆罪?从此事件中,我们能得到何种因果取舍上的启示?
2、频婆娑罗王是如何因囚禁而请法的?对于我们皈依三宝有何启发?
3、如来戒法有无量种类,为何父王只请授八关斋戒而不请其余?又为何日日受?

[1] 万几: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种种政务。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五、从“时阿阇世惊怖”下,至“汝不为我耶”已来,正明世王生怖。此明阇世既见二臣谏辞粗切,又睹按剑而去,恐臣背我,向彼父王,更生异计。致使情地不安,故称“惶惧”。彼既舍我,不知为谁?心疑不决,遂即口问审之,故云:耆婆汝不为我耶?

五、从“时阿阇世惊怖”到“汝不为我耶”之间,这是说明阇王生怖的情况。这是说阿阇世王既见到两位大臣说了这样急切粗恶的劝谏之词,又看到他们按着剑离开,他恐怕大臣背弃自己,向着父王,又会生起其他的闪失。这使得他当时心里非常不安,所以惶惧。他们既然舍掉我,不知道是为谁?心里怀疑不决,也就发之于口,说出审问的话,所以说:“耆婆,你不为我了吗?”

言“耆婆”者,是王之弟也。古人云,家有衰祸,非亲不救。汝既是我弟者,岂同月光也?

耆婆是国王的弟弟。古人说,家里有衰祸,只有亲人来救。你既然是我的弟弟,难道跟月光一样吗?

六、从“耆婆白言”下,至“慎莫害母”已来,明二臣重谏。此明耆婆实答大王:若欲得我等为相者,愿勿害母也。此直谏竟。

六、从“耆婆白言”一直到“慎莫害母”之间,这是说明二臣重新劝谏。耆婆当时如实答复大王:“如果想要我们作为辅相,请你不要加害母亲。”以上直谏的内容完毕。

七、从“王闻此语”下,至“止不害母”已来,正明阇王受谏,放母残命。

七、从“王闻此语”到“止不害母”之间,说明阇王受了劝谏,放了母亲一命。

此明世王既得耆婆谏已,心生悔恨,愧前所造,即向二臣求哀乞佑。因即放母脱于死难,手中之剑还归本匣。

这是说阇王在耆婆劝谏之下,生了悔恨心,反悔前面所造,就向二臣乞求佑护。这样就放母亲脱离死难,手中的利剑插回了剑匣。

八、从“敕语内官”下,至“不令复出”已来,明其世王余瞋禁母。此明世王虽受臣谏,于母犹有余瞋,不令在外,敕语内官,闭置深宫,更莫令出与父王相见。

八、从“敕语内官”到“不令复出”之间,这是说世王还有余怒,把母亲囚禁在深宫。这是说明世王虽然受了大臣们的劝谏,放了母亲,但对母亲还是余恨未消,不让她出门在外,敕令内官把母亲闭置在深宫当中,不要让她再出来跟父王相见。

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明禁母缘竟。

以上虽然有八句不同,总的详细讲明了禁母的因缘。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

当时韦提希被幽禁以后,身心忧愁憔悴,对着远方的耆阇崛山向佛顶礼,这样说:“如来世尊,往昔的时候,恒时遣阿难来慰问我。我现在忧愁不堪,世尊威德深重,没办法见到,愿遣目连和阿难两位尊者和我相见。”这样说了后,悲伤得泪如雨下,远远地向着佛顶礼,还没有举头的时候,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道了韦提希心里所念,就敕令大目犍连和阿难从虚空中过来。佛从耆阇崛山隐没,从王宫出来。

【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当时韦提希顶礼后,举头见到世尊释迦牟尼佛,紫金色的身体坐在百宝莲花上,目连侍奉在左,阿难侍奉在右,帝释、梵天、四大天王等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花,用以供养。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当时韦提希见到佛、世尊,自己扯断璎珞,举身投地,号哭着对佛说:“世尊,我宿世造了什么罪,生了这样的恶逆之子?世尊又是何等因缘,和提婆达多成为眷属?”

四、就厌苦缘中,即有其四:一、从“时韦提希”下,至“憔悴”已来,正明夫人为子幽禁。此明夫人虽免死难,更闭在深宫,守当极牢,无由得出。惟有念念怀忧,自然憔悴。伤叹曰:祸哉!今日苦,遇值阇王唤,利刃中间结,复置深宫难。

第四、在厌苦因缘里有四部分的内容:
一、从“时韦提希”到“憔悴”之间,这是说明夫人被逆子幽禁的情况。这里说到夫人虽然免掉了死难,又被关闭在深宫里面,当时的守护非常严密,没有办法出来。她只有念念怀着忧虑,自然导致身心憔悴。她伤叹说:“真是大灾祸啊!今天这么苦,再临到逆子阿阇世王召唤,恐怕就要在利刃下结束生命了,想要再被关到深宫里也是极困难的事了。”

问曰:夫人既得免死入宫,宜应讶乐,何因反更愁忧也?

问:夫人既然得免死难,入了深宫,应当庆幸快乐,为什么反而更加忧愁呢?

答曰:即有三义不同:一、明夫人既自被闭,更无人进食与王。王又闻我在难,转更愁忧。今既无食加忧者,王之身命定应不久。二、明夫人既被囚难,何时更见如来之面及诸弟子?三、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宫,内官守当水泄不通,旦夕之间唯愁死路。有斯三义切逼身心,得无憔悴也?

回答:这有三个原因:(一)夫人被幽闭在深宫,再也没有人给国王送饮食。国王又听说我在危难中,会更加忧愁。现在既没有食物,又内心又焦急忧愁,国王的生命恐怕不会太久。
(二)夫人既被囚禁,何时能再见到如来和众弟子呢?已经没有人身自由了。
(三)说明夫人被关押在深宫里,内官会看守得水泄不通。性命在旦夕之间,忧愁死亡即将到来。
有这三种切逼身心的事,怎么会不憔悴呢?

二、从“遥向耆阇崛山”下,至“未举头顷”已来,正明夫人因禁请佛,意有所陈。此明夫人既在囚禁,自身无由得至佛边,唯有单心面向耆阇,遥礼世尊,愿佛慈悲,表知弟子愁忧之意。

二、从“遥向耆阇崛山”到“未举头顷”之间,这是说明夫人因为被囚禁而祈请佛,心里要有所陈述。
这里夫人已经被囚禁,自己没有自由走到佛那里,只有以诚心向着耆阇崛山遥礼世尊,愿佛慈悲,也能表示知道弟子内有忧愁之情。

言“如来在昔之时”已下,此有二义:一、明父王未被禁时,或可王及我身亲到佛边,或可如来及诸弟子亲受王请。然我及王身俱在囚禁,因缘断绝,彼此情乖。二、明父王在禁已来,数蒙世尊遣阿难来慰问我。云何慰问?以见父王囚禁,佛恐夫人忧恼,以是因缘,故遣慰问也。

说到“如来在昔之时”以下,有两个意思:一、说明父王没有被囚禁的时候,或者国王和我可以亲自到佛这里,或者如来和诸弟子可以亲自受王祈请来作应供。但是我和国王现在都身不由己,处在囚禁中,因缘断绝,彼此隔离,无法联系。二、说明父王在囚禁期间,数数蒙世尊派遣阿难来慰问我。怎样慰问呢?这是因为佛见到国王被囚禁,恐怕夫人内心忧恼,因此派阿难来慰问。

言“世尊威重无由得见”者,此明夫人内自卑谦,归尊于佛:弟子秽质女身,福因鲜薄,佛德威高,无由轻触,愿遣目连等与我相见。

“世尊威重无由得见”,这是说夫人内怀谦卑,表示对佛的尊重:弟子只是个秽质女身,福因很浅薄,佛功德威重,无比高尚,无法很轻易地接触,愿遣目连等和我相见。

问曰:如来即是化主,应不失时宜。夫人何以不三加致请,乃唤目连等,有何意也?答曰:佛德尊严,小缘不敢辄请。但见阿难,欲传语往白世尊,佛知我意,复使阿难传佛之语指授于我。以斯义故,愿见阿难。言“作是语已”者,总说前意竟也。

问:如来既是一代教主,应当不会失去时宜。夫人为什么不再三地祈请佛,只是叫目连等,有什么用意呢?
回答:佛是极其尊严、具无上功德者,小事情不敢请佛。只是想见阿难一面,让阿难传语向世尊汇报,佛知道我的意思,又会叫阿难来传佛语,给我指示教授。以这个用意的缘故,愿见阿难。
“作是语已”,这是总的陈述了上面的想法。

言“悲泣雨泪”者,此明夫人自惟罪重,请佛加哀。致敬情深,悲泪满目。但以渴仰灵仪,复加遥礼,叩顶跱䟻,须臾未举。

“悲泣雨泪”,这是说夫人自想罪业深重,请佛悲愍加被。因为当时她恭敬念佛的心很深,致使满眼都是悲泪。一心只渴仰见到世尊,又从远处叩头顶礼,在须臾之间,还没有举头。

三、从“尔时世尊”下,至“天华持用供养”已来,正明世尊自来赴请。此明世尊虽在耆阇,已知夫人心念之意。

三、从“尔时世尊”到“天华持用供养”之间,这是指世尊应祈请亲自前来。当时世尊在耆阇崛山,已经知道夫人心中的想法。

言“敕大目连等从空而来”者,此明应夫人请也。

“敕大目键连等从空而来”,这是说明应夫人祈请,从空中过来。

言“佛从耆山没”下,此明夫人宫内禁约极严,佛若现身来赴,恐畏阇世知闻,更生留难,以是因缘,故须此没彼出也。

“佛从耆山隐没”,这是说明王宫里禁约特别严格,佛如果现身前来,恐怕阿阇世王听到,会生障碍,以这个缘故,必须现神变力从此处没、从彼处出来赴请。

言“时韦提礼已举头”者,此明夫人致敬之时也。言“见佛世尊”者,此明世尊宫中已出,致使夫人举头即见。

“时韦提礼已举头”,这是说明正当夫人礼敬的时候。“见佛世尊”,这是说明世尊在内宫里已经现出身相,使得夫人举头就看见了。

言“释迦牟尼佛”者,简异余佛。但诸佛名通,身相不异,今故标定释迦,使无疑也。言“身紫金色”者,显定其相也。言“坐百宝华”者,简异余座也。言“目连侍左”等者,此明更无余众,唯有二僧。

“释迦牟尼”,是简别并非他佛。诸佛都通名为佛,身相也都具足相好,现在标定释迦世尊,使得读者没有疑问。“身紫金色”,显定他的身相。“坐百宝华”,简别不是其他的座位,而是宝莲花座。“目连侍左”等,说明没有带别的徒众,只有两位圣僧随侍。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